城区建设心得体会(共17篇)由网友“随心”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城区建设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城区建设心得体会
近年来,我市按照“完善老城区功能、加快新城区建设”的思路,加大**市区基础设施建设、居民小区建设、生态景观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建成区面积23.4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7.96万人,初步形成了中等规模城市的架构。当前,我市经济同全国一样进入新常态,正处于结构调整的换档期,如何实现换档不减速,提质又增效,作为全市的龙头,市区承载着以市带县、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历史重任。我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市区建设的重点应该是“旧城拓空间,新城聚人气,园区创产业”。
一、旧城拓空间。
旧城区人口密集,但基础设施比较老旧,道路、供排水、电力等承载能力接近饱和,停车场、休闲广场、绿地等很少,急需进一步拓展和优化市民生产、生活的环境。一要打通几条“断头路”,达到路顺其畅。下决心打通镇龙路南大街至友谊南路段、中华路民主路至劲东路段、友谊北路友谊桥至民主路段,进一步完善城区路网结构,畅通新旧城连接。
要适度发展立体交通,继续逐年在一些拥堵路段建设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分解人流、车流,有效缓解高峰时段交通压力。二要拆除几处锅炉房,还城区一片蓝天。**城区冬季空气污染较重,污染源主要是多处老旧燃煤锅炉、城区居民生活用煤和汽车尾气。要下决心推进城区集中供暖,逐年拆除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燃煤小锅炉,并引导居民采用清洁能源,减少大气污染,实现天蓝地绿水清。三要改造几处棚户区,实现人安其居。借助国家大力支持棚户区改造的机遇,选择片区群众改造意愿强烈、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严重缺乏的危房集中区、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旧居民区、旧商业区等作为重点,加快老城改造进程。尤其对已经实施多年而进展缓慢的区域,如气象新村片区等要加快拆迁,加紧推进改造。四要建设几处小广场,促进众乐其中。城区广场太少,市民生活不便。原市政府大院的拆迁工作大部分已经完成,但后续建设迟迟没有开工。要尽快编制完成规划,结合现有绿化成果建设绿色广场,与军分区大操场一起营造旧城区的一个“绿岛”。开工建设西岩山前广场,区政府应拆除围墙,将西岩山打造成一个集休闲、旅游、娱乐于一体的文化山。五要布局几处生态园,实现绿映其地。坚持以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为目标,加强城区绿化。川区土地有限,要将绿化的重点放在四周面山上,编制面山绿化规划,引洮河水上山,统筹市、区两级力量,一年接一年持之以恒地在面山植树造林,并加强绿化管护,禁止破坏植被和生态的各类开发行为,把面山建设成市区之“肺”。要立足干旱少雨的自然条件,少种植大面积草坪,尽量多种植柳、杨、榆、槐、松、柏、杏、柠条、沙棘等本地易活树种,提高绿化成活率,降低绿化成本。
二、新城聚人气。
经过近9年的建设,新城区已具备一定规模,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居民小区顺利推进,公共服务同步配套,特别是针对老城区缺绿少水的局面,规划建设了**公园、生态园、关川河景观带等,显著地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宜居水平。当前要以聚集新城区人气为核心,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建项目要抓紧施工。年初以来,新城区一些在建项目,尤其是房地产项目受购房者观望情绪较重,房产交易量较低的影响,项目进展比较缓慢。要通过认真落实改善性需求购房政策、鼓励农村居民进城置业等措施,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坚定项目单位信心,加快项目进度。尤其是中和教育港等重大项目,政府要多帮助,促其早日建成发挥效益。天然气项目要加快管道敷设、用户发展等工作,使市区居民能够早日用上期盼已久的清洁能源。二是圈地项目要抓紧开工。新城区部分地块已出让多年,但一直围而不建。对久拖不建的要加紧跟踪督促、落实项目主体责任,对征而不用两年以上的`闲置土地坚决清理,优先保证急需用地企业和项目。三是预留空地要抓紧招商。新城区还有部分地块的使用权尚未出让,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恰似美丽脸庞了的一块块疮疤,严重影响新城区的形象。要根据区域功能定位,尽快形成各个地块的详细规划,并出让土地使用权。对于一时出让不了的地块,要平整后进行绿化。四是住宅小区要搞好配套。基本建成的小区要及时搞好绿化工作和物业服务,并做好周边道路人行道的平整硬化,营造良好小区环境。五是城区管理要精严细实。城市建设项目有大小,投资有多少,但管理真正见水平。要加强各个路口的交通管理,安装交通信号灯、指路牌并渠划交通标线,确保道路的畅通和安全。要多建几处公厕,免费向公众开放。生态园已建成多年,但园内几个公厕一直未投入使用,应尽早启用,方便群众。要加强露天土方作业场所如宝兰客专建设现场的管理,做好拉土车辆遮盖和施工场地洒水,防止空气扬尘污染。要加强治安管理和市民教育,对人工湖、生态园等市民休闲场所安排专人负责巡查,对乱丢垃圾、损坏公物、捕捞鱼鸟等不文明行为,要严查重罚,以起到教育作用。
三、园区创产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理顺管理体制后的**经济开发区“一区四园”整体布局已经形成,有利于开发区规划的统筹、建设的协同、布局的集约、环境的优化,已步入了发展“快车道”。开发区邻近市区,承担着市区发展的引擎重任,这就决定了开发区在建设中:一要树立整体发展观,与市区同步规划、协同建设。把开发区作为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纳入城区发展规划之中,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搞好必要的衔接,把城区和开发区的水、电、路、气、热、通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二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形成鲜明的主导产业。严把项目入驻关口,在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中,优先引进科技先导型、质量效益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三要树立绿色发展观,杜绝“三高一低”项目。在招商中既要引资,又要选资,坚决杜绝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项目进入开发区,鼓励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全力打造绿色产业链。四要树立统筹发展观,协调推进市区发展。将旧城区、新城区、循环园区和巉口开发区联结成一经济长廊,作为区域经济带合理布局,统筹规划。既各有侧重,又产业关联,促进一体化发展。
篇2:建设学习型城区工作意见
建设学习型城区工作意见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认识
要从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学习型城区的重要性。建设学习型城区是实践“三个代表”、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建设学习型城区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更新市民学习理念和学习行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培养造就大批各类人才,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文化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要充分认识创建学习型城区工作的紧迫性。某某区要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关键在人,关键是要提升城区竞争力。要把深化学习型城区创建工作作为推动某某区创新和发展的战略性举措,通过建设学习型城区,促进干部群众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把思想的解放转化为实践成果,提升城区整体功能,营造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在新的平台上与先进地区进行差别化竞争,在错位式发展中营造新优势。
要从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与城区文明程度,充分认识创建学习型城区的必要性。软环境建设是城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看一个城市、一个城区的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是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市民的文明程度。这是一个城区营造软环境建设氛围的重要因素。要以建设学习型城区带动和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市民文化品位,塑造城区品牌,推动城区的壮大与发展。
二、开拓创新,构建富有特色的工作体系
建设学习型城区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成功的模式可借鉴,是一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规律,逐步形成富有自己特色的创建模式。
抓住一个“龙头”,以学习型领导班子带动学习型城区建设工作的全面深化。把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作为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和各项工作全面进步的前提来抓。各级领导干部要成为学习的楷模,树立超前的学习意识,培育超前的思维模式。不仅要注重班子自身的理论学习,还要带动本单位、本部门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要联系实际,通过学习,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正确认识和理解解放思想与创新发展的辨证关系。本网版权所有
突出一个“重点”,就是突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通过开展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活动,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区党校和各基层党政校的作用,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通过学习和系统的培训,使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把学习贯穿于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中,使各级党组织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深化一个“体系”,就是一切围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特色工作体系。一是把建设学习型城区与“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结合起来,以学习促进思想作风的转变,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继续开展为民办实事和求真务实活动,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把学习型城区建设与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转变政府职能和作风,提高服务水平,营造高效的政务环境、宽松的政策环境,增强城区学习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城区的建设与发展。
三、注重实效,不断提高创建水平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创建实效。各党(工)委要高度重视学习型城区创建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宣传部发挥好协调、指导全区创建工作的职能,注重培养、树立先进典型,及时推广总结创建经验。组织、人事部门要发挥用人机制的导向作用,深化干部考核、竞聘制度,激发和调动干部继续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各单位、各部门要加大对学习型城区建设的投入,每年有计划地增加对学习场所、设施的投入,把建设学习型城区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保证经费落实到位,为创建工作提供保障。加强领导,还要从创建工作的实际出发,不要搞一刀切,形成各显其能,各具特色的良好局面。
整合学习资源,形成创建合力。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和辖区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共建机制,要让辖区的学习阵地优势和人才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建立多功能、高层次的`学习教育基地和技能培训基地。要充分发挥区社区教育讲师团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通过与共建部队、机关、辖区单位、各中小学校、高校联合等多种方式,有组织地把外语、计算机专业人才输送到社区,扎扎实实地开展学习培训,要大力宣传和表彰先进典型,扩大创建工作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创新学习载体,营造创建氛围。学习
型城区建设必须有形式多样的工作载体,才能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增强工作的群众性和实效性。我们既要克服纯粹的形式主义,又要注重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终身学习理念的树立和形成需要一个持久的过程,必须通过一些形式新颖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干部群众逐步树立“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谁先学习,谁先受益”学习理念。要举办好每年十月份的学习型城区宣传日和学习节,举办好“双学”竞赛暨外语学习成果展示等到活动,用竞赛推动学习的不断深化。各街道、各社区也要围绕提高文明程度、文化品位,定期举办一些大型的学习宣传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人人向学的良好氛围。
创建学习型城区是着眼于某某区在新世纪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大计,也是当前全面实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先行区建设的重要保证。我们一定要抓好、抓实,把学习型城区建设推向一个新阶段,为建设新某某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篇3:中心城区建设工作思路
中心城区建设工作思路
服务大城建 要有新作为
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一五”期间“建设100万人口中心城市,完善100平方公里的城市功能,培育支撑100万人口的产业”的奋斗目标,区作为市的中心城区,要在廓清思路中定向,在主动服务中定位,在属地管理中定责,为构筑百万中心城市打下良好的功能、产业和环境基础。
更新理念,在完善百万人口城市功能设施上有所作为
1、强化属地意识。按照全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牢固树立城市功能设施建设属地化理念,不断增强属地政府在推动城市建设、完善城区功能等方面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到立思立行、立说立为,调动一切资源,聚合一切力量,运用一切手段,全力推进城市大建设进程。
2、强化服务意识。属地政府应当在强化服务上下功夫,在主动服务上做文章,在优质服务上出成效,建立健全项目领导负责制、现场办公制、督查跟踪制和责任追究制,为项目在启动前、动工中和建成后提供全方位的协调服务,促进城建项目的早规划、早建设、早竣工、早受益。
3、强化经营意识。树立经营城市的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以盘活城市资源,完善百万人口城市功能为目标,着力提升城市化水平。放宽城区功能设施建设的参与范围,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按照“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投资参与城市功能设施建设。建立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同定、任务同向、工作同步、成果同享”的工作机制,实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互动双赢。
扬优成势,在构建百万人口城市产业支撑上有所作为
1、做强商贸物流。在明确中心城区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发展布局,充分运用城市资源和政策手段,着力发展资源消耗少、产出效益高的楼宇经济、物流经济、旅游经济等现代都市商贸产业。充分发掘和利用现有商贸市场资源,积极跟进南湖商务广场、烟水亭商务广场、人民路商务广场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中心城区中央商务发展“轴心”。大力推进“农改超”工程,加快京九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发挥联盛广场、信华广场的聚集效应,打造天马建材城、花鸟大市场等强势品牌,提升产业档次。
2、做优沿江工业。充分利用东郊工业基础、水陆岸线和土地资源,挖掘潜能,联大引强,借势发展。依托石化总厂的产业优势, 以石化关联产业为核心,精心包装项目,盘活土地资源,引进大型企业入驻,发展石化下游产业和都市工业。以中心城区工业企业“退二进三”为契机,引导城区工业企业向东郊聚集,努力实现工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蓄到兴”,突破发展瓶颈,伸长发展“短腿”,增强发展后劲。
3、做大民营经济。要坚持“发展领域多元化、生产经营规模化、科技创新产业化、社会贡献多样化”,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加大民营招商选资力度,尤其要在“百名重点客商、百家重点企业、百万税收大户”上有所突破。要大力破除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策性、体制性障碍,实现内商、外商同等重视,内资、外资同样待遇,内力、外力同时集聚。要着力培育创业文化,在全民创业的热潮中加速民营经济的大发展。
提升品位,在营造百万人口城市和谐环境上有所作为
1、塑造靓丽的市容环境。“用文明装点城市”,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大力开展以“彬彬有礼过马路”为主题的`道路交通大整治,全面推行“交通整治、环卫保洁、秩序管理、美化亮化”和“文明创建”“4+1”的城市管理新机制,逐步形成“条块结合、共驻共建,全民参与、整体联动、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城市管理新格局,为百万人口城市营造良好的市容环境。
2、打造温馨的人文环境。在巩固深化社区党建“三三四”模式成果的基础上,大力实施“社区特色”工程,着力打造环境友好型、人际和谐型、教育先导型、科普示范型、文化娱乐型、党建服务型等新型社区。着力完善以扶贫帮困为主题的“雪中送炭”板块和以便民服务为主题的“锦上添花”板块,办好“爱心超市”。
3、构筑稳定的社会环境。积极建立“投入最大、品味最高、功能最强、全市最好”的城区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健全和完善流动人口“四式”管理模式,大力推进“平安浔阳”、“样板街道”、“无毒社区”的创建活动,建立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努力实现纠纷排查经常化、矛盾调解前置化、监控手段数字化、管理措施人性化,确保城区社会安全、公共安全。
篇4:建设生态城区倡议书
建设生态城区倡议书
尊敬的全体老师们、同学们: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相依相伴的朋友,保护身边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当前,我们河北区正在实施第二轮生态城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这事关河北区综合竞争力,事关河北区可持续发展,事关咱们切身生活品位,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直接关系到我们子孙万代的福祉。建设生态城区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区人民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为此,我们倡议:
一、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人人当好宣传员,广泛宣传破坏生态环境的危害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技能,营造创建生态城区的深厚氛围。倡导生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身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改善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
二、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参与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生态文明企业,节约型机关等创建活动;积极参与清除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搞好公共场所的绿化、美化、净化,有效控制日常生活,生产中的污染物排放,对环境少一份破坏,多一份关爱,共建绿色家园。全区各兄弟学校的师生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兵,积极开展废旧电池回收活动,当好生态文明志愿者。
三、自觉规范生态文明行为。崇尚绿色消费,善待生态环境,不用或少用一次性塑料杯,泡沫塑料快餐盒,少用一次性制品,不买过度包装的商品。倡导绿色交通,尽量以步代车,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说文明话,做文明事,不随地吐谈,不乱扔垃圾,不践踏草坪,不摘花折草。发现破坏身边环境的生态行为及时制止,在社会上广泛形成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风尚。
为了河北区的美好前景,为了我们共同的美丽家园,让我们一起加入到生态城区建设的热潮中来,用我们的自觉行动,共同创造绿色环保、文明和谐的生态家园。为河北区早日建成生态城区做出积极贡献。
倡议人:
年月日
篇5:建设生态城区倡议书
建设生态城区倡议书
尊敬的全体老师们、同学们:
地球是人类同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相依相伴的朋友,保护身边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的同责任。
我们河北区正在实施二轮生态城区建设三行动计划,这事关河北区综合竞争力,事关河北区可持续发展,事关咱们切身生活品位,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直接关系到我们子孙万代的福祉。建设生态城区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区人民的积极参与和同努力。为此,我们倡议:
一、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人人当好宣传员,广泛宣传破坏生态环境的危害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技能,营造创建生态城区的深厚氛围。倡导生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身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改善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
二、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积极参与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生态文明企业,节约型机关等创建活动;积极参与清除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搞好公场所的绿化、美化、净化,有效控制日常生活,生产中的污染物排放,对环境少一份破坏,多一份关爱,建绿色家园。全区各兄弟学校的师生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兵,积极开展废旧电池回收活动,当好生态文明志愿者。
三、自觉规范生态文明行为。
崇尚绿色消费,善待生态环境,不用或少用一次性塑料杯,泡沫塑料快餐盒,少用一次性制品,不买过度包装的商品。倡导绿色交通,尽量以步代车,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通工具。说文明话,做文明事,不随地吐谈,不乱扔垃圾,不践踏草坪,不摘花折草。发现破坏身边环境的生态行为及时制止,在社会上广泛形成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风尚。
为了河北区的美好前景,为了我们同的美丽家园,让我们一起加入到生态城区建设的热潮中来,用我们的自觉行动,同创造绿色环保、文明和谐的生态家园。为河北区早日建成生态城区做出积极贡献。
xxx
日期:20xx年x月x日
篇6:城区建设开工典礼仪式讲话
城区建设开工典礼仪式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我们盼望已久的北城区开发建设,今天拉开了帷幕。借此机会,我代表国土资源局全体干部职工,向今天的开工典礼大会表示衷心的祝贺!
加快北城区开发建设,是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具有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是我县具体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县面貌,实现跨越发展的具体步骤。北城区建设的全面实施,代表了全县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全县人民的迫切愿望和共同心声。我们坚信,北城区的建成,将全面提升我县的城市品位,将为全县人民提供一个赏心悦目的优良环境,将作为我县发展史上的一个历程碑,载入我县史册而流芳百代。在北城区全面开发建设中,我们作为土地管理职能部门,肩负着双重的任务:一是肩负北城区开发建设用地的服务保障任务;二是肩负自身的“综合培训中心”建设任务。我们深知我们肩上担子的份量。但是,请各位领导放心,我们国土局全体干部职工有决心,有信心,完成好这两项任务。在建设用地服务保障上,我们一定把此项工作摆上位置,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土地部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好精干的办事队伍,在北城区指挥部的直接领导下,全力以赴,为所有建设用地单位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保障用地单位按时、合法的用上土地。在自身“综合培训中心”建设中,也请各位领导放心,我们决心克服一切困难,想方设法,保障建设资金,不影响施工进度。同时抽调得力骨干,对工程质量实施全方位、全时制跟踪监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市级优良工程标准。
最后,预祝北城区开发建设进展顺利,城区全面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谢谢大家!
《城区建设开工典礼仪式讲话》来源于本网会员分享,欢迎阅读城区建设开工典礼仪式讲话。
篇7:城区建设管理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建管并重的原则,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全方位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努力实现城乡建设规划跨越发展。
二、活动内容
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四大任务,即:
一)城市建设
1南大街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完成南大街南段、东内环路南段、南外环路东段道路年度建设任务。
2生态文化园建设工程。完成生态文化园、大厦及商业带建设任务。
3道路建设。开通东门大桥至红沙堡长3000米,宽16米的道路,修建桥梁一座,完成土路及砂砾路面修筑工程;完成16公里支干道路建设及居民巷道硬化任务。
4绿化工程。完成城区各主次干道各类缺损树木的补栽任务;完成滨渠路绿化苗木栽植;完成南大街南段道路绿化苗木栽植任务;抓好城区单位和居民庭院绿化,力争年内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0.5%5亮化工程。完成水电1巷、水电2巷、通天巷、建设5巷共20盏路灯架设任务,提高城区亮化覆盖,改善城市景观。
6东门五干渠桥拆除及土方回填工程。完成五干渠桥、泄水墙、基础砼的拆除、挖土方、运输、夯填及清运垃圾等工程建设任务。
7景观工程。完成滨渠路场地平整,道牙砖安装,土方工程,树槽整理,护坡、台阶和栏杆建设,路灯架设,渗水砖铺装,休闲凳安装及给排水设施建设等任务。
8供热工程。开工建设集中供热项目,建设热源厂1座,改建热力站3座、新建热力站2座;完成200户居民供热设施分户控制改造工程;改造敷设供热主管网1500米。
9给排水工程。实施城区排水管网改扩建工程;完成污水厂向东延伸、水源地保护、城东工业集聚区给水延伸工程及排水工程、城区节水改造、四号泵站搬迁改造等工程建设任务。
10环卫工程。修建水冲式公厕1座;改装摆臂式侧装垃圾车1辆,制作垃圾箱20个,配备保洁车20辆;城东工业集聚区增加垃圾点6处。
11规划编制及修编。完成城区地形图补测、总体规划修编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任务。
二)市政管理
1环境卫生管理。认真抓好主干道和各巷道的清扫保洁,坚决制止乱泼污水、乱倒垃圾、乱扔废弃物等不良行为;综合整治居民住宅区、县城环路、建筑工地、城乡结合部等卫生“死角”加强对酒店、饭馆、茶园、小吃摊点等现场环境卫生的经常性管理,对脏、乱、差的要求限期整改。
2市容市貌管理。治理城市“牛皮癣”进一步整治废品收购、洗车、修车门点经营秩序,做到经营活动入店入场。大力倡导文明施工,对建筑工地一律实行围栏施工,制止随意堆放物件、排放污水、占用道路,拆除各类违章建筑。沿街店面、户外广告橱窗等要严格规范,切实保持店容店貌洁净美观。及时更新和增设市政公用设施、补修破损路面。
3交通秩序管理。以县城四大街、步行街等为交通管理示范街,制定标准,强化措施,严格管理,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使城市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公安、运管部门要进一步总结推广示范街经验,控制城区出租车数量,整顿交通秩序,规范车辆停靠,所有客、货运车辆一律进站停靠,严禁超速行车。进一步加强对汽车驾驶员、市民的培训教育,提高文明素质,努力做到文明上路、文明行驶。切实解决汽车尾气超标和牲畜粪便、垃圾污染城区的问题。
4市场管
理。工商、商务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依法规范整顿市场秩序,规范市场交易,加强市场监督,力求做到文明经商、守法交易。工商、公安、建设、卫生等部门要联合行动、各负其责,取缔店外摆摊、以街为市、以路代市、沿街叫卖等不良现象,确保行商进市、座商进店、各类摊点上市交易。
5环境噪音污染。环保、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要加大对噪音污染的治理,制止音像制品商店、电器销售门市部、建筑工地、住宅楼下商铺、餐厅及娱乐场所噪音扰民现象,依法规范城区饲养宠物和乱放鞭炮的'行为,为市民提供一个和谐舒适的居住环境。
6物业管理。要完善制度,探索建立解决物业问题的长效机制;加大查处力度,及时解决处理物业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7绿化管理。要科学管护,提高树木成活率;提高绿化水平,打造绿化精品,营造良好的城市景观。
8土地管理。要进一步坚持完善土地经营管理制度,依法收回长期闲置土地,提高土地经营效益。
9供热管理。推进集中供热等各项供热工程实施,及时解决供热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安全越冬。
三)民生工程
1廉租房。年内完成500套,25000平方米的廉租住房建设及实物配租任务,发放租赁补贴2147户,进一步解决好城区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
2棚户区改造。完成城区1000户棚户区改造任务。
3农村危房改造。指导各乡镇做好农村危房改造规划,进一步加强房屋工程质量监督,结合新农村建设,完成全县3000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四)小城镇建设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体现特色、规模适度、梯次建设、协调发展”方针,完成 7个乡镇50个村庄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各乡镇要做好辖区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同时做好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项目责任单位要明确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切实加强对重大项目的协调、指导与督查工作,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要科学制定推进方案,明确进度和时限要求,靠实工作责任,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加快建设进度。对年新开工的项目,要抓紧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确保资金按时到位,争取早日开工建设。要严格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加强工程监理,建设精品工程、优质工程。
二)创新经营理念。不断深化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利用资本市场,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形成多元化城市建设筹资渠道。强化城建自筹集中统一管理,通过整合城市土地资本、基础设施存量、地域空间和其他经济要素资源,盘活城市资产。逐步加大财政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促进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建设资金监管,把有限的资金盘活用好,发挥最大效益。
三)强化宣传教育。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充分调动、引导、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加强舆论宣传和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的城市意识、环境意识、文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形成“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城市健康发展。
四)强化监督检查。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加强工作考核,力促“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县政府督查室要定期组织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在全县进行公布。对工作中推诿扯皮、行动迟缓的进行通报批评;对工作作风不实,弄虚作假,没有完成任务的进行责任追究,通过奖优罚劣,奖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工作落实。
篇8:城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关于开展“三区”建设工作调研活动的部署,县人大常委会、政协XX县委员会城区建设工作调研组,按照“沉下去、走出去、坐下来”的要求,于8月25日至9月11日,以深入座谈、走访、察看现场及查阅有关资料,外出参观学习、综合研究分析等方式开展了集中调研活动。调研组先后深入县直有关单位和部门、乡镇、村组调查,到我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江西省南康市、兴国县,四川省成都市,宁夏自治区贺兰县、永宁县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外地经验做法,现将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我县城区建设的现状
XX县位于广东省北部,东面与南雄市相接,南面与翁源县相连,西面、北面与曲江区、仁化县毗邻。全县总面积2174平方公里,人口约25万,其中县城人口有6万多。县城总体规划面积为32.44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9平方公里,公共绿地面积96公顷。近年来,我县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东进、南延、西联、北优、中调”及“一河两岸”的城区建设发展思路,下大力气改造中心城区,大力开发建设墨江南岸和城东新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城区建设面积由“十一五”期间的6平方公里扩大为现在的9平方公里,并在逐步扩大发展,县城道路交通主要是国道323线过境路永安大道、红旗路、解放路、站前路、府前路、丹凤路等,基本形成“三横四纵”路网格局。
(一)认真完成县城总体规划及局部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工作。
近年来,县委、政府重视城区建设规划工作,20xx年聘请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XX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及近期建设规划(20xx-20xx)》,规划经20xx年1月9日XX县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xx年6月由韶关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规划》实施以来,县住建局等有关部门开展了主体功能片区的'区域性详细规划工作。主要是:编制完成了城南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墨江河两岸景观规划,韶赣高速公路及韶赣铁路县城出口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墨江市场改造等九个地块“三旧”改造项目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天元帝景、美景九龄、美景园、丹凤苑、一品东城、众信花园、和居乐、盛世家园、时代星城等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建筑设计,丹凤山公园改造、市民生态休闲广场、城南景观路、沿江北路景观道路等景观工程项目规划等主体功能区的一系列区域性详细规划。还编制了城东新区沙水产业园生活配套小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加大城市建设资金投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城区建设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近两年,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都列入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有些则列入重点项目建设支出预算。完成了国道323线县城路段改造大修、体育东路、丹凤路、韶赣高速出口迎宾大道等一批道路工程建设,天元大桥、兴隆大桥建成通车,新客货运汽车站建成使用,兴建了县行政办公大楼、劳动保障大楼、法律援助服务中心等综合大楼,完成了城市防洪工程及花山供水复线、白石坪水厂重建等工程。实施了城区电网改造、县城主要路段供排水和排污管网建设、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绿城行动、垃圾处理等工程。完成了丹凤山公园和九龄公园改造建设,推进了市民生态文化休闲广场、文化交流中心等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开展了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创建省文明县城活动,城市面貌有了较大变化。
(三)认真贯彻执行《土地法》和《城乡规划法》,充分发挥土地、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我县有关部门树立依法、依规管地、用地的观念,及时修编了《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有效利用我县已有的存量土地,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闲置土地专项清理整顿工作,对一些重大土地违法案件进行了严厉查处,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建设用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基本满足了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认真贯彻执行《城乡规划法》和《建筑法》,开展了违法违规建房专项治理工作,三年来累计处理违法违章建筑约50宗,拆除违建面积达3600多平方米,有力打击了违法违规建设行为。
(四)房地产业迅猛发展,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
据调查,20xx年前,我县利用房地产作为市场开发的商品住宅仅有河边街、兴晖商厦、兴影楼以及振兴花园、步行街等几个楼盘和小区。近年来,先后开发了天元帝景、美景九龄、美景园、丹凤苑、一品东城、众信花园、和居乐、盛世家园、时代星城等10多个房地产项目,包括政府廉租房及安置房的建设,共有上万套房屋销售流通,房地产业发展迅猛,进城居住人口较快增长。
近几年,我县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城区现代化气息和生态气息越来越浓,小城的活力和魅力日益显现。20xx年,我县入选“广东自驾游十佳线路”;同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称号;XX年12月,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评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20xx年11月被评为“中国五十佳最美的小城”。
篇9:破解三大难题 建设和谐城区
破解三大难题 建设和谐城区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 “ 和谐×× ”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区作为××的中心城区,理应在建设 “ 和谐×× ” 工作中承担更大的责任、有更大的作为。近两年,我们着力破解社区建设、城区农村 “ 灯下黑 ” 、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等难题,积极解决发展中的不和谐现象和矛盾,在推进和谐城区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同时,我们也针对和谐城区建设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深入调研,探索了一些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 一、破解社区建设中的难题,努力构建和谐社区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区现有居民 27 万人,社区 31 个。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加快推进社区建设,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心城区发展要求的社区建设路子。一是推进社区民主自治。进一步明确了社区的职能定位,在全区 31 个社区中健全了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协商议事会等自治组织,制定了《社区自治章程》、《社区居民公约》、《议事协商制度》等规章,初步形成了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机制。二是加大社区建设投入。将社区建设经费、社区劳动保障经费、社区办公经费等列入财政预算,逐年递增, 年将社区建设经费由 41 万元提高到 66 万元,对市级补助社区的经费实行专户管理、直达社区,同时按照以奖代投的办法支持社区新建和改造办公用房 5000 多平方米,基本保障了社区正常运转。三是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成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 5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23 个,开辟社区服务项目 40 多个;在 27 个社区设立了 “ 星光老年之家 ” ,成立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 30 个,帮助 多人实现了再就业,初步建立了服务社区居民的网络。近几年,全区先后有 6 个社区被评为 “ 全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 ,我区被省政府命名为 “ 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区 ” 。建设和谐城区,基础在社区,关键也在社区。虽然我区在社区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社区管理体制不顺,管理和承接社会事务的能力不强,社区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必须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整合社区资源,科学推进社区合并。按照有利于社区自治、有利于资源共享、有利于社区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根据社区的地缘关系和居民的认同感,按每个社区 1 万至 1.5 万人的标准,对现有社区进行整合。对于多数农民已经 “ 居民化 ” 了的 “ 城中村 ” ,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试行 “ 村居合一 ” 体制,加快 “ 城中村 ” 向城市社区过渡。二是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的职责分工,进一步弱化社区的行政管理职能,强化社区的社会服务职能,不断提高社区的承接力。推进社区居民自治,使社区的各项工作真正体现民意、合乎民情、顺乎民心。建立工作事务进社区准入制度,减轻社区工作负担,确实需要通过社区来落实的社会事务,按照 “ 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 的原则落实工作经费。三是加大社区建设投入,解决社区发展困难。捆绑使用市区两级支持社区工作的经费,按照每个社区两名主职干部,每个主职干部每月 800 元的标准给予补贴,按季度直接拨付到社区。对社区居委会新建和改造办公用房的项目,按一事一议的办法,列入区政府和街办支持的重点,专题研究,给予一定比例的经费支持。四是加快发展社区公共服务,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坚持以人为本,把方便群众、服务群众放在首位,完善医疗卫生、家政服务、幼儿托育、便民超市等生活服务,发展文化休闲、棋牌娱乐、体育健身、图书阅览等文化服务,强化城市低保、困难救济、就业服务等社会保障服务,力求做到 “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帮 ” ,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努力建设服务完善、生活便利、环境舒适、人际关系友善的新型和谐社区。二、破解城区农村 “ 灯下黑 ” 难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我区现有农业人口 2.2 万人,行政村 37 个。长期以来,受政策和体制的制约,城区农村一直没有列入重点扶贫开发范围, “ 灯下黑 ” 的问题十分突出, 37 个村中有 22 个属贫困村,繁华城区与落后郊区、富裕市民与贫穷农民形成强烈反差。近两年,我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步伐。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设乡村油路 134 公里,改造升级乡村道路 65.6 公里,完成各类水利设施 731 处,建设沼气池 540 口,推广节柴灶 5000 多口,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大力推进产业扶贫。以旅游业拉动农民增收,先后吸纳业主投资 5000 多万元,兴办 “ 农家乐 ”107 家,年创收 1500 多万元,提供就业岗位 1000 多个,每年就地消化农副土特产品 300 多万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 160 多元。三是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对 12 所中心小学校舍进行改造维修,新建扩建校舍 6000 多平方米;改造乡镇卫生院 3 所、村级卫生室 27 个,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 88% ;加快广播电视通讯设施建设,实现了广播、电视和电话 “ 村村通 ” ,有线电视入户率达 88% ,农村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当前我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然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消除城区农村 “ 灯下黑 ” 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要锲而不舍地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和谐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力争到 年底实现 “ 村村通油路、组组通晴雨路 ” 的目标。实施茅大路和市区内循环路建设,打通南部山区的旅游交通环线。推进安全饮水工程,让全区 80% 以上的农民用上安全水。加强生态能源建设,实施 “ 一建带三改 ” 。加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二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适应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和就业竞争加剧的新形势,把提高农民就业技能作为转移农民就业、推动农村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大力实施 “ 阳光工程 ” ,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消除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障碍,切实维护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创造有利于农民进城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有稳定职业的产业工人和有稳定居所的城市居民。三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先进文化和公共服务的优势,大力推动城市社会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部门向农村延伸服务,加快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以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健全教育、医疗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使广大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幼有所学,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三、破解失地农民生产生活保障难题,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高速公路××段、××大道、××高速公路和××、××、××工业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相继实施,我区共有 2774.9 亩耕地被依法征占, 2737 户、 8338 人不同程度失去土地,占全区农业人口的 44% ,其中有 1192 户 3242 人完全失去耕地,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一大难题。去年以来,我们举全区之力解决失地农民生产生活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初步探索出了失地农民生活得到保障、生产得到发展的机制。一是建立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体系,保障好失地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对特困农民实行定期定量救助,累计惠及 783 人;实施 “ 福星工程 ” ,将 278 名五保对象纳入财政供养;对失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优惠,参合失地农民达 7400 多人, 915 人享受住院补助 33.5 万元;免收 200 多名特困失地农民子女学杂费、住宿费和搭伙费等费用。二是建立失地农民就业扶持机制,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在 3 年试创业期内,可享受工商登记、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方面特殊的优惠;根据企业的用工信息和用人要求,广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对失地农民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每人由区级补助 450 元。累计培训失地农民 1331 人,帮助 800 人实现就业。三是发展村组集体经济,维护好失地农民的长远利益。在市政设施和工业项目建设征占土地过程中,按照每个村不少于 30 亩、每个组不少于 5 亩的标准为村组集体留地 450 多亩,支持集体经济发展。失地农民问题是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产生的一个社会共性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空间的不断拓展,失地农民问题将越来越突出。今年以来天津路、重庆路、浙江路等重点项目陆续动工建设,使我区的失地农民进一步增多,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建立失地农民生产生活长效保障机制,切实把失地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一是建立健全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1] [2] 下一页
符合转为城市居民条件的失地农民,按照农民自愿的原则将其转为居民,纳入城市低保保障范围。对不符合转为城市居民条件的失地农民,按照 “ 政府能承受、群众能接受 ” 的原则,以特困农民定期定量救助制度为基础,积极探索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二是不断完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机制。按照 “ 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 ” 的原则,取消失地农民就业歧视政策,使失地农民与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同等的就业优惠政策。建立工业项目征地与安置失地农民挂钩的制度,企业每征用一亩土地须安置一名失地农民,保障失地群众就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优先录用失地农民,促进农民工就业。三是逐步探索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根据失地农民的需求和承受能力,按分类分层保障的原则,扩大社会保险对失地农民的覆盖面,推进社会保险城乡一体化,逐步使失地农民享受与城镇职工一样的社会保险。按照 “ 政府补贴一部分、集体承担一部分、个人缴纳一部分 ” 的缴费模式,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上一页 [1] [2]
篇10:成都市成华区生态城区建设探索
成都市成华区生态城区建设探索
作为成都市昔日的老工业基地,成华区以新一轮区域结构调整和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提出“建设生态城区”的发展思路.该文结合成华区的现实状况,对该区域实现生态化的`优势和困难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并为其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建设策略.
作 者:张胜军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刊 名: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06 “”(1) 分类号:F299.22 关键词:生态城区建设 基础 差距 策略 成华区篇11:城区规划建设管理调研文章
关于城区规划建设管理调研文章
规划建设管理是城区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改革开放以来,xx城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遗憾。为了不断提高城区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改善城区环境,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区政协城环委对城区规划建设管理状况进行了精心调研。
一、xx城区规划建设管理的历史与现状
(一)xx城区规划建设管理体制
1、规划管理体制。
(1)规划编制。1980年时,两路镇、龙溪镇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由江北县人民政府编制。1985年起,这两个镇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由xx市规划局与江北县人民政府共同编制。从1992年两路城南开发开始,各开发园区、新城管委会分别编制其辖区内的开发建设规划。
(2)规划管理。xx城区规划管理经历了三个时期。
县管时期。1955年至1980年,xx城镇规划工作由江北县计划建设委员会管理。1980年成立江北县城建局后,由其所属的城建股具体管理。1985年城乡建委成立时设规划科,按照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片区规划、地块规划和详细规划,对建设活动实施规划管理,城区规划管理工作逐渐加强。
市县共管时期。1990年,江北县建委与xx市规划局联合成立龙溪镇规划办公室,共同实施在龙溪地区的规划管理工作,两路城区建设规划仍由江北县管理。成立xx市xx区规划分局,城区建设部份规划职能从区建委转移出来,由区规划分局负责龙溪地区的规划管理工作。
市管时期。从起,xx市规划局不再委托xx区管理规划工作,由xx区规划分局对城乡规划进行一体化管理。
(3)规划审批。xx城区建设规划实行集中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体制。从20起,两路镇、龙溪镇城市建设规划、xx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须经区人民政府同意,区人大常委会决定后上报xx市人民政府批准。20,为了把好全区规划建设审查关,区委、区政府成立了xx规划建设委员会,由区委书记任规委会主任,在区人大和区政府决策之前进行审查把关。各开发建设主体的局部规划由区规划部门、区规划委员会、区人大、区政府逐级审议或批准后才能实施。
2、建设管理体制。1980年前,建设管理工作归江北县计建委。1980年成立江北县城建局管理建设工作,归计建委领导。1984年成立江北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管理职能大幅增加。1985年成立江北县城乡建设委员会。年将xx区城乡建设委员会更名为xx区建设委员会。目前,区建委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建筑管理、开发企业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建设工程招投标、城镇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小城镇建设、施工许可审批、初设审批、勘察市场监管、建设市场秩序规范、城市建设配套费征收、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及城建档案管理等工作。分别成立了区属国有投资公司—―港投公司和建龙公司,分别负责两路地区和龙溪地区的基础设施的融资和项目建设,区建委不再直接从事城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只负责指导和监督各园区、公司等实施主体的建设工作。
(二)xx城区规划建设管理职能运行状况
1、行政审批管理现状。上世纪60年代,规划建设行政审批尚未诞生。从70年代开始,规划建设管理逐步实施行政审批。在xx开发建设早中期的行政审批中,有建设工程,选址意见通知书等22项建设行政审批项目。在整个行政报建流程中,共需提供各种资料1000余项,其中多数为重复提供,企业负担重,行政审批效率低下。后,区建委不断调整和改革行政审批和制度,使用“xx市xx区建委行政管理信息化平台”软件,将诸多审批项目进行整合,减少为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等8项。
《国家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前,无论是划拨用地还是出让用地都必须办理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相关规划行政许可手续。《国家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后,以划拨方式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要向规划部门申请选址意见,经核准备案后申请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以出让方式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规划部门则直接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篇12:朝阳市城区机动车停车场建设管理办法
朝阳市城区机动车停车场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市区机动车停车场管理,规范车辆停放秩序,保障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市区内机动车停车场(以下简称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公共交通道路客运、货运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停车场,是指供机动车停放的露天或者室内场所。包括公共停车场、专用停车场和道路临时停车泊位。
公共停车场是指根据规划独立建设、为公共建筑配套建设以及通过临时占地等方式设置的机动车停放场所。
专用停车场是指供本单位、本居民住宅区机动车停放的场所。
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是指依法在城市道路上施划设置的机动车临时停车泊位。
第四条 市城管综合执法部门负责停车场的日常管理工作。市发展改革、公安交警、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公用事业、工商、物价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停车场的建设管理工作。
第二章 停车场规划与建设
第五条 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道路交通专项规划和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会同发展改革、公安交警、公用事业、城管综合执法等部门,编制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市公用事业部门根据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编制公共停车场年度建设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确定的停车场用地,未经法定程序调整,不得改变用途。
第六条 公共停车场建设应当遵循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和立体空间建设停车场。公共停车场建设应当合理配置并与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相衔接。
规划和建设公共停车场时,应当适应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普及和推广的需要,建设或者预留充电等相关设施。
第七条 公共停车场的设计方案,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和设计规范。
第八条 建设公共停车场应当根据需要配套建设照明、通讯、排水、通风、消防、技术防范等设施,并按照停车场设置标准和设计规范的规定,设置完善的标志、标线及交通安全设施。应当为残疾人自用车停放提供便利条件。
第九条 新建公共建筑、居民住宅区和商业街(区)建筑应当按照国家《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的规定标准,配套建设停车场。配套建设的停车场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第十条 未达到国家《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规定标准的下列场所和公共建筑,应当在改建、扩建时按照规划要求补建:
(一)车站、机场;
(二)体育(场)馆、影(剧)院、图书馆、医院、学校、会展场所、旅游景点、商务办公楼;
(三)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旅馆、餐饮、娱乐等经营性场所。
第十一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
第三章 公共和专用停车场管理
第十二条 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应当通过经营权招标、拍卖的方式确定经营者,进行统一管理。
第十三条 公共停车场向社会公众提供有偿服务的,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税务、物价等许可和审批手续,并在办理后10日内,向市城管综合执法部门备案。
向市城管综合执法部门备案内容包括:停车场名称、停车场平面图、开放泊位数量、开放服务时间、收费方式和标准、服务和投诉电话等。
公共停车场经营者变更登记事项或者歇业的,应当按照规定向工商、税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自变更、歇业之日起10日内向社会公告,并向市城管综合执法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公共停车场的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制定车辆停放、安全保卫、消防等管理制度;
(二)在停车场出入口的显著位置设置统一的停车场标志,标明停车泊位数量和监督电话;
(三)在停车场显著位置公示管理制度、营业执照和收费许可证、收费标准;
(四)保持停车场内交通标志和标线的清晰、准确、醒目、完好,按照规范配置监控、照明、消防等设施,保证其正常运行;
(五)配有相应的工作人员,引导车辆进出和停放,维护停车秩序。
第十五条 专用停车场在满足本单位、本居民住宅区停车需要的前提下,可以向社会提供经营性停车服务。向社会提供经营性停车服务的,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遵守本办法相关规定。
第四章 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管理
第十六条 市城管综合执法部门会同公安交警、公用事业部门,统一施划设置道路临时停车泊位。
第十七条 施划设置道路临时停车泊位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影响行人、车辆的通行;
(二)符合区域道路停车总量控制要求;
(三)与区域停放车辆供求状况、车辆通行条件和道路承载能力相适应。
第十八条 下列区域不得施划设置道路临时停车泊位:
(一)市区主干道;
(二)消防通道、盲人专用通道;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临时停车的地点和其他不宜施划设置临时停车泊位的路段。
第十九条 马路边石以上的临时停车泊位,由市城管综合执法部门负责施划,临时停车泊位在10个以上的,采用招标的方式确定经营者。对外实行招标的停车泊位,物价部门先予核定收费标准,由市城管综合执法部门与经营者签订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经营合同,经营者收缴的城市公共资源有偿使用费上缴市财政,经营者依法办理相关的许可手续。
无偿使用的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由市城管综合执法部门指定专人加强日常管理。
第二十条 占用城市机动车道设置的临时停车泊位,由市公安交警部门负责施划,临时停车泊位分为白天临时停车泊位和夜间有偿停车泊位。夜间有偿停车泊位按照市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费,收入上缴市财政。
第二十一条 市城管综合执法部门和市公安交警部门应当将道路停车泊位的数量、设置地点、使用时间、停车种类、收费标准、投诉电话等事项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已经施划的道路临时停车泊位予以撤销:
(一)道路交通状况发生变化,道路停车已影响车辆正常通行的;
(二)道路周边的公共停车场已经能够满足停车需求的;
(三)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或者其他公共项目建设需要的;
(四)其他需要撤销的情形。
道路停车泊位撤销后,恢复道路通行,设置相应的道路交通设施。
第二十三条 市城管综合执法部门会同公安交警部门定期对城市道路施划设置停车泊位路段的交通状况进行评估,根据道路交通状况、周边停车需求情况,对道路停车泊位进行及时调整。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违反公共停车场建设规划或者未按照建设规划标准建设的公共停车场,由市城管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五条 在马路边石以上、机动车道非停车泊位停放机动车的,分别由市城管综合执法部门、市公安交警部门责令立即驶离;机动车驾驶员不在现场或虽在现场但拒绝驶离的,处50元罚款,并可将该机动车拖移至指定地点停放。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各县(市)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朝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和公安交警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13:破解三大难题 建设和谐城区和谐社会
破解三大难题 建设和谐城区和谐社会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 “ 和谐×× ”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区作为××的中心城区,理应在建设 “ 和谐×× ” 工作中承担更大的责任、有更大的作为。近两年,我们着力破解社区建设、城区农村 “ 灯下黑 ” 、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等难题,积极解决发展中的不和谐现象和矛盾,在推进和谐城区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同时,我们也针对和谐城区建设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深入调研,探索了一些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一、破解社区建设中的难题,努力构建和谐社区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区现有居民 27 万人,社区 31 个。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加快推进社区建设,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心城区发展要求的社区建设路子。一是推进社区民主自治。进一步明确了社区的职能定位,在全区 31 个社区中健全了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协商议事会等自治组织,制定了《社区自治章程》、《社区居民公约》、《议事协商制度》等规章,初步形成了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机制。二是加大社区建设投入。将社区建设经费、社区劳动保障经费、社区办公经费等列入财政预算,逐年递增, 年将社区建设经费由 41 万元提高到 66 万元,对市级补助社区的经费实行专户管理、直达社区,同时按照以奖代投的办法支持社区新建和改造办公用房 5000 多平方米,基本保障了社区正常运转。三是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成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 5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23 个,开辟社区服务项目 40 多个;在 27 个社区设立了 “ 星光老年之家 ” ,成立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 30 个,帮助 多人实现了再就业,初步建立了服务社区居民的网络。近几年,全区先后有 6 个社区被评为 “ 全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 ,我区被省政府命名为 “ 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区 ” 。
建设和谐城区,基础在社区,关键也在社区。虽然我区在社区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社区管理体制不顺,管理和承接社会事务的能力不强,社区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必须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整合社区资源,科学推进社区合并。按照有利于社区自治、有利于资源共享、有利于社区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根据社区的地缘关系和居民的认同感,按每个社区 1 万至 1.5 万人的标准,对现有社区进行整合。对于多数农民已经 “ 居民化 ” 了的 “ 城中村 ” ,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试行 “ 村居合一 ” 体制,加快 “ 城中村 ” 向城市社区过渡。二是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的职责分工,进一步弱化社区的.行政管理职能,强化社区的社会服务职能,不断提高社区的承接力。推进社区居民自治,使社区的各项工作真正体现民意、合乎民情、顺乎民心。建立工作事务进社区准入制度,减轻社区工作负担,确实需要通过社区来落实的社会事务,按照 “ 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 的原则落实工作经费。三是加大社区建设投入,解决社区发展困难。捆绑使用市区两级支持社区工作的经费,按照每个社区两名主职干部,每个主职干部每月 800 元的标准给予补贴,按季度直接拨付到社区。对社区居委会新建和改造办公用房的项目,按一事一议的办法,列入区政府和街办支持的重点,专题研究,给予一定比例的经费支持。四是加快发展社区公共服务,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坚持以人为本,把方便群众、服务群众放在首位,完善医疗卫生、家政服务、幼儿托育、便民超市等生活服务,发展文化休闲、棋牌娱乐、体育健身、图书阅览等文化服务,强化城市低保、困难
篇14:抚顺市城区禁止违法建设管理规定
最新抚顺市城区禁止违法建设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制止和查处违法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制止和查处违法建设,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违法建设,是指违反城乡规划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下列情形:
(一)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
(二)未经批准进行临时建设或者未按照批准内容进行临时建设的;
(三)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超过批准期限不拆除的;
(四)其他禁止或者未经批准擅自进行的违法建设。
本规定施行前已建成的建筑物、构筑物,是否属于违法建设,依照建设当时施行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认定。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全市的禁止违法建设工作。
区(含开发区,下同)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禁止违法建设工作,组织、协调有关行政机关制止和查处违法建设。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负责对各区禁止违法建设工作的指导、督促、考核、综合协调以及市政府责成的违法建设查处工作。
市规划部门负责在违法建设确认等方面对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进行业务指导。
公安机关负责依法查处禁止违法建设执法现场出现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五条 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在查封现场或者强制拆除违法建设过程中,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单位应当予以配合,不得向违法建设提供水、电、气、热接驳。
第六条 市、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应当建立违法建设投诉、举报制度,向社会公布信箱、电子邮箱和投诉、举报电话,受理投诉、举报。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接到投诉举报后,应当受理、做好登记,并及时交办违法建设所在地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进行查处。
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接到投诉、举报后,应当立即开展查处工作,并将查处结果依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在本单位网站上公布。
第七条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应当制作统一的执法文书样式,并规范执法程序。
第八条 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违法建设巡查制度。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街道办事处、城市规划区内的乡镇人民政府等单位,应当划分巡查责任区,确定巡查责任人。巡查责任人应当定期进行巡查,巡查周期不得超过3日。巡查责任人在其巡查责任区内发现违法建设的,应当立即向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报告。
居(村)民委员会在其辖区范围内发现违法建设的,应当立即向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报告。
物业服务企业在其管理范围内发现违法建设的`,应当立即向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者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报告。
第九条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应当建立违法建设督查制度,划分督查责任区,确定督查责任人。督查责任人应当定期进行巡查,巡查周期不得超过7日。督查责任人在其督查责任区内发现违法建设的,应当立即通知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进行查处,并核实巡查责任人是否履行巡查职责。
第十条 发现正在进行的违法建设行为,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应当立即书面责令停止建设;当事人不停止建设的,违法建设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可以责成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采取查封施工现场或者强制拆除等合法有效的措施予以制止。
第十一条 发现已经建成的违法建设,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应当责令拆除;当事人逾期不拆除的,违法建设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可以责成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强制拆除。
第十二条 无法确定违法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所有人、管理人的,违法建设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应当通过媒体或者在违法建设所在地发布公告,公告期限不得少于15日。公告期限届满,仍无法确定建设单位或者所有人、管理人的,违法建设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可以责成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强制拆除。
第十三条 采取查封施工现场或者强制拆除措施时,应当在现场公告决定。
实施查封施工现场或者强制拆除措施时,应当通知当事人清理有关工具、物品,当事人拒不清理的,可以一并查封,并制作财物清单由当事人签字确认,当事人不签字的,可以由违法建设所在地居(村)民委员会确认。
第十四条 违法建设所在地的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对违法建设进行调查时,可以查阅、调取、复制有关证据材料,有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信息的,应当免费;档案机构提供纸质档案的,除复制工本费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
第十五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未履行禁止违法建设相关职责情形的,由监察机关或者相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接到投诉、举报后不依法处理的;
(二)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等单位在巡查责任区内,不履行日常巡查职责,未能及时发现违法建设,或者发现后不报告的;
(三)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在督查责任区内,不履行日常巡查职责,未能及时发现违法建设,或者发现违法建设后未核实巡查责任人是否履行巡查职责的;
(四)对应当依法拆除、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的违法建设未予拆除、没收,或者以罚款代替拆除、没收的;
(五)市、区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未按照本规定协助、配合禁止违法建设工作的。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2月1日起施行。
篇15:城区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城区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常住人口迅速增加,如何建设一种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管理科学、文明度高的城区农贸市场体系,已成为市委、市政府急需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近期,在市城管局、工商局及新安街道等部门协助下,市政协人资环委组织开展了“关于我市城区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情况”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设和管理情况现状
目前,城区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情况总体态势比较严峻,问题比较严重:农贸市场要么处于建设或招商之中,要么处于“半空壳”状态。
1.正在运营的农贸市场:三农贸、四农贸、北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北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属大宗批发性交易市场,且远离居民区,与市民日常零星交易关涉不大。三、四农贸目前基本上处于“半空壳”状态:商家不愿进驻,顾客也不愿进入,只有少数商家从事批发交易。
2.正在建设的农贸市场:一农贸、帝景城小区农贸市场。
3.范文参考网正在推进(招商)的农贸市场:新华、沭东和新南农贸市场。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基础设施简陋,布局不甚合理三、四农贸规划建设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建筑简易,设施简陋,配套功能不全——缺少通风照明设施,给排水设施落后,卫生保洁设施配置不全。市场内部设计简单,多以通道式摊位格局为主,通道狭窄。随着城区规模不断扩大,新居民集聚区农贸市场规划与建设基本上是空白,如城南新村、经济开发区、沭东新城以及城区各安置小区等区域。
1.管理主体分散。由于一、三、四农贸归属权不同,管理主体也隶属不同部门。原一农贸的建设用地所有权属城关村,市场管理由城关村负责;三农贸是由市工商局牵头组织改造,市场管理由工商局(下属“三产”公司)负责;四农贸由原新安镇建造,市场管理由原新安镇负责。由于管理主体不同,市场管理模式、措施和力度等方面也各不相同,管理秩序和效果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特别是目前,由于市场经营效益普遍不佳,各管理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日趋懈怠,管理效果也随之日趋劣化。
2.环境秩序混乱,安全隐患并存。由于缺乏统一、严格的管理措施,三、四农贸市场内“脏、乱、挤、臭”现象十分严重:排水设施不畅,场内污水横流;卫生保洁不及时,垃圾成堆、气味难闻;场内人车混杂,占道经营,拥堵不堪;场外流动菜贩活跃,车辆乱停乱放,交通严重拥堵,周边群众反映强烈。加之市场管理方社会责任意识不强,重收费、轻管理,对食品安全管理、消防设备更新、市场设施维修等方面不管不问,食品安全、设施安全、消防安全等多种隐患并存。
3.市场职能错位。城区农贸市场应以零售为主,以满足市民“菜篮子”需求为任,但三、四农贸目前基本上沦为批发性市场,每天只在早上5—8点营业,购买者主要是城区饭店、食堂及乡下红白喜事家庭等批发客户,8点以后市场基本停止营业。市民因为购买量少,即便在上述时间去购买,商家也常以各种理由拒绝。北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因为三、四农贸所分流出的批发性职能,逐步丧失了其市场规划和建设的初衷——成为辐射苏北周边区域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目前仅成为蔬菜、水果批发市场,肉食、干货等农副产品基本上没有,范文写作导致市场资源严重浪费。
4.马路市场成为城市管理痼疾。因买卖双方需求而出现的马路市场,在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导致所在路段交通严重堵塞、环境卫生极度破坏,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但如果简单化取缔,既影响市民日常生活需求,也会严重挫伤商贩和菜农们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即便暂时予以取缔,因为需求关系的存在,马路市场仍会重新出现,形成“取缔--出现--再取缔--再出现”的反复局面。
三、对策与建议
1.突出市政府的主导性作用
农贸市场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民“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市民生活、城市形象和“三农”问题,对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促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农贸市场投资与建设又是一个微利行业,投资大、收益低、回收期长,市场机制作用不是很明显。建议一:市政府要厘清农贸市场的社会性质及其发展定位,不能仅仅把它看作一种纯经济实体,应当突出其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属性,将其视为具有公益性质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范畴,纳入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纳入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项目。建议二:市政府应当以有利于充分发挥农贸市场公共服务的功能为出发点,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形成以公共财政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农贸市场投资经营管理体系,以此加大对关键网点农贸市场的调控力度。
2.加强农贸市场建设与发展规划工作
个人简历建议一:要严格按照我市城区的发展目标与规模——50平方公里、50万常住人口,责成相关部门科学编制城区农贸市场布局专项规划,并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体系。规划方案要充分体现便民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统筹考虑市场的服务半径、区域辐射和配套设施等因素,科学规划与设置农贸市场的区域网点布局。
建议二:农贸市场建设和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根据城市化进程、新农村建设步伐和城区市民需求,有计划分步骤稳步推进。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城区农贸市场整体规划布局,制定近期、中期、远期建设发展方案,在遵照商务部《农贸市场建设标准》和《农贸市场建设项目验收规范》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建设标准,分期分批建设或改造农贸市场。
3.严格明确农贸市场职能
要切实发挥批发市场的“批发”和零售市场的“零售”职能,使两者明确分工、协调运转——北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专事批发性交易,城区农贸市场专事零售性交易。建议一:将三、四农贸现有熟食、肉食、豆制品、干货等批发商户迁入北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腾出的摊位还给零售商户和菜农。建议二:在北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立畜禽屠宰集中点及肉食批发专业市场,热门思想汇报这既利于清理整治城区农贸市场内活禽宰杀点,也利于集中开展卫生检疫、质量检测、产品检验和食品溯源等食品安全保障活动。
明确城区农贸市场零售职能,其自然会形成早、中、晚三时段性经营模式,如此,既方便市民购买,又能挤压马路市场的经营时间,在无形中可逐步消解马路市场的存在。
4.借鉴“邻里中心”理念建设与改造农贸市场
邻里中心是源于新加坡的一种新型社区服务理念,其实质是集合了多种生活服务设施的综合性市场,为市民提供最常用的商品。目前,徐州市农贸市场便民早餐区建设工程,就是其迈出农贸市场向邻里中心转变的第一步。据了解,徐州市将围绕“方便群众生活”,进一步拓展农贸市场的功能,在新建农贸市场内规划建设便民早餐区、平价药店、小型超市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功能区,切实发挥便民、利民、惠民的综合服务功能。这种经验值得借鉴。例如在对三、四农贸进行升级改造时,可以划出特定区域作为便民早餐区,一是利于清理整顿附近街边早餐摊点,也有利于集中管理及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二是便于购物市民:吃早餐以稍事休息,顺便为家人购买早点。三是便于商户就近采购食材以节省开支而惠及顾客。一农贸建成后,可以全面借鉴邻里中心理念,发挥其综合服务体职能。
5.加强马路市场的规范化管理
在目前农贸市场建设改造步伐严重滞后的前提下,对马路市场应采取疏堵相结合的管理措施。建议一:对附近没有正规农贸市场的马路市场,城管部门应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就近划出特定区域作为临时性市场,工作总结严厉禁止在马路两边摆摊设点。例如沈马市场,可在附近划出特定区域作为临时性市场,把该马路市场商户迁入,以还道路原本的通畅。建议二:对附近有正规农贸市场的马路市场,要动员商户或菜农进场交易,并坚决予以取缔原有马路市场。例如一农贸建成投入使用后,现有临时性农贸市场和御景湾马路市场则需坚决取缔。
6.建立健全农贸市场管理长效机制
宏观管理方面,以 “新沂市惠民农贸市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1]为主体,增加商务、规划、工商、卫生、药监、消防等部门组成农贸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农贸市场管理的综合协调、检查验收和监管考核等工作。惠民公司要全权负责城区建成并投入运营农贸市场的管理工作——统一名称、统一标示、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模式,并会同商务等部门,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严格监管、考核各市场主体的管理措施和效果。
行业管理方面,商务部门要依据我市实际,负责制定农贸市场管理规范,指导行业自律。工商部门要加强对农贸市场的办证办照、食品安全、消费维权、市场秩序等情况的监管,督促市场投资主体和经营业主加强对市场的具体管理。城管部门要加强对农贸市场外部市容市貌环境的监管。
具体管理方面,按照“谁建设、谁经营、谁管理”原则,明确市场投资主体和经营业主为市场管理第一责任人,心得体会负责市场的物业、治安、卫生、消防、秩序、食品质量、设施维护等方面的具体管理。
篇16:县北城区建设开工典礼仪式的发言稿
县北城区建设开工典礼仪式的发言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我们盼望已久的北城区开发建设,今天拉开了帷幕。借此机会,我代表国土资源局全体干部职工,向今天的开工典礼大会表示衷心的祝贺!加快北城区开发建设,是县委、县审时度势,作出的具有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是我县具体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县面貌,实现跨越发展的具体步骤。北城区建设的全面实施,代表了全县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全县人民的迫切愿望和共同心声。我们坚信,北城区的建成,将全面提升我县的城市品位,将为全县人民提供一个赏心悦目的优良环境,将作为我县发展史上的一个历程碑,载入我县史册而流芳百代。
在北城区全面开发建设中,我们作为土地管理职能部门,肩负着双重的任务:一是肩负北城区开发建设用地的服务保障任务;二是肩负自身的“综合培训中心”建设任务。我们深知我们肩上担子的份量。但是,请各位领导放心,我们国土局全体干部职工有决心,有信心,完成好这两项任务。在建设用地服务保障上,我们一定把此项工作摆上位置,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土地部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好精干的办事队伍,在北城区指挥部的直接领导下,全力以赴,为所有建设用地单位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保障用地单位按时、合法的用上土地。在自身“综合培训中心”建设中,也请各位领导放心,我们决心克服一切困难,想方设法,保障建设资金,不影响施工进度。同时抽调得力骨干,对工程质量实施全方位、全时制跟踪监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市级优良工程标准。
最后,预祝北城区开发建设进展顺利,城区全面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谢谢大家!
篇17:对《*城区社区建设方案》的评价报告
对《*城区社区建设方案》的评价报告
一、引言 党的十六大制定了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社区”的作用对全面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早日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提升社区建设整体水平,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二、专业设计的基本情况 该方案对姜堰市城区近几年来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比较客观、详实的调查分析,形成了具有独特的见解和较强可操作性的设计方案。方案整体结构合理、背景交待清楚、主题和目标明确,实施步骤切实可行,理论依据较为充分,方案的效果比较明显。在方案中,作者对问题的查找分析时写到: 1、硬件设施不配套。 部分社区的办公用房尚未解决,有的社区虽然目前有房可用,但面积较小,大部分社区都没有专用的活动用房,与创建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近期,市四套班子负责人“下访”,荷叶、古田、南苑等社区,办公用房今年有望解决。20个社区基本上没有规范的“四室一站”,缺少活动场所,已成为突出的问题。许多小区没有实施封闭,四面朝外,几个门同时开,对小区治安防范带来难度,小区的日常管理工作难以实施。20个社区所属有一定规模的60个小区中,天地、大成、新世纪等小区已由开发商为主体实施了前期物管,起点高,效果好,得到广大居民的好评。许多小区前期建设中未设置公厕,个别小区将公厕出租,小区内活动空间小,全民健身器材无法安置,流动人口和出租房管理工作比较薄弱,潜在的问题比较多。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过去对社区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实际工作中加强硬件建设的意识不强,投入严重不足。 2、工作机制不健全 有的部门强调自身工作业务性强,专业要求高,担心放权给社区,做不好还要添乱,增加工作难度;有的职能部门工作原来就与社区关联度较大,你要做继续做,并没有按照34号文件要求引起足够重视,认真组织实施;有的部门只给社区下达工作任务,就是不放权,不下拨经费。 3、队伍素质不适应 从目前情况看,有些同志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他们有的.是从原镇属企业调整过来的,有的是从镇机关精减下来的,有的是乡镇合并前老居委会保留下来的。他们的文化层次、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新型社区工作需要,对新型社区职能缺乏认识和理解,应对居民提出的各种要求,显得力不从心;部分社区人手明显不足,难以承担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用说加强日常管理,就是参加上级机关的会议,也经常出现一个人同时要参加几个会议,同时接收几个部门的工作。 我认为,除了以上三个问题外,还应该有认识不高、宣传教育不到位的原因。 三、姜堰市社区建设方案是可行的 该方案的主题和目标是:提升社区建设整体水平,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既要充分运用获得社区建设示范市称号的有利条件,更要及时抓住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重要契机,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摆正工作位置,加大工作力度,上下同心,各方支持,形成促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扎扎实实推进社区各项建设工作,并努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姜堰镇要切实加强对社区工作领导,建议由一名党委副书记专职分管社区工作,集中精力,专司其职,及时研究解决社区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协调各种矛盾。镇机关设立的社区工作办公室,要调配专人负责具体工作,明确职能,责任到人,切实从组织领导上为社区工作提供保证。到2010年,姜堰城区设20个社区,每个社区正式人员4名、聘用制人员3名;正式工作人员和聘用制人员,大专以上文化比例80%、平均年龄45岁、党团员比例50%。 该方案的实施步骤是: 1、加大投入,改善社区硬件设施条件 要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努力解决社区硬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社区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建议市政府用两年的时间逐步为20个社区解决办公用房。要严格执行姜委发[2004]35号文件精神,从现在开始,凡新审批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部门必须一次性收足每平方米10元社区建设基金,专门用于社区和物业办公用房建设。鉴于创建验收在即,可根据今后5年房地产开发规划,测算出可收取的社区建设基金数额,并以此为基数,由建设局、姜堰镇先行筹资,集中解决社区近期硬件投入问题。新建的社区办公、活动用房,要由建设规划部门按社区行政区域选址,进行统一设计,并按照相关要求,达到社区办公室、警务室、民主议事室、文化活动室“四室合一”的标准,整体使用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具体工作由建设局、姜堰镇共同实施,资金从社区建设基金中列支。要着手研究适当加大市财政对社区人员工资支付比例问题。 2、加大培训,提高社区队伍素质 要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把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列入全市干部培训计划。通过定期集中培训,经验交流、参观考察等形式,开展多种形式培训教育,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组织、人事部门,要在认真调查研究基础上,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探索研究社区新的用人机制,不断给社区管理队伍注入新的活力。要通过考核录用,专岗聘用、兼职、挂职等多种途径,从高校毕业生、原市属企业管理人员、退伍军人、机关退二线人员中录用、聘用一批热心和胜任社区工作的同志。姜堰镇、民政局要加大监管和考核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管理人员约束和激励机制。 3、部门职能进社区,提高社区工作能力 要认真贯彻执行姜委发[2004]34、35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任务。要在市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领导下,完善各专业委员会工作职责,指导、协调各相关部门实施权力下放,重心下移。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机关作风,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围绕“服务基层,方便群众”的宗旨开展工作。要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实现中心下移。市级机关各部门要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要求,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负担”。根据责、权、利相一致,管理与服务相统一的原则,落实相应的工作经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工作需社区居委会协助的,凡有专项拨款或收费的,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补助社区居委会。公用事业单位、其它社会组织需社区居委会代办的工作,经自愿协商、合同约定,实行有偿服务。加大物业管理工作的推进力度,认真监督各类中介服务组织规范诚实地开展工作。积极实施社区公共服务事业管理模式的改革,尝试社区公共服务经营权有偿转让,大力推进社区服务的市场化、产业化。要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提高社区群众对社区建设管理工作的支持率和参与率。 该方案的理论依据是:姜委发[2004]34、35号文件精神,明确了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任务。要在市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领导下,完善各专业委员会工作职责,指导、协调各相关部门实施权力下放,重心下移。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围绕“服务基层,方便群众”的宗旨开展工作。要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实现中心下移。根据责、权、利相一致,管理与服务相统一的原则,落实相应的工作经费。 本人认为,方案设计者在“以人为本”这一点上笔墨不够,要提高社区建设的质量,上水平、上台阶,人是第一要素,在方案的实施步骤中,应加上一条,就是以人为本,注重解决社区工作人员的实际困难,如:解决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偏低、养老金、医疗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到位,以便提高社区工人人员工作积极性,把社区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水平,做出质量。 四、结论 方案设计者高茂平同志的《姜堰市城区社区建设方案》设计总体上是成功的,该同志作为机关工作人员,通过实际调查,情况分析,提出设想,撰写出的设计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创建文明城区体会
★ 科技局年度总结
【城区建设心得体会(共17篇)】相关文章:
城管大队工作报告2023-01-07
环卫半年工作总结2022-06-29
城管讲话稿2023-10-12
城建局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情况汇报2022-11-15
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演讲稿2023-06-15
城管部门就职演讲稿2023-07-29
教师专项整治表态发言稿2024-05-13
城管大队2月份工作总结2022-05-06
卫生单位创建工作总结2024-02-15
城市管理情况的汇报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