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经济法课程的认识与体会

时间:2023-10-18 07:49:54 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谈谈对经济法课程的认识与体会(推荐7篇)由网友“潮州人”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谈谈对经济法课程的认识与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谈谈对经济法课程的认识与体会

篇1:谈谈你对职业发展课程的认识及启示

如题,急求关于下边2个话题的文章 谈谈你对职业发展课程的认识 谈谈职业规划课程对你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有什么启示

[谈谈你对职业发展课程的认识及启示]

篇2:谈谈对新中国史的认识体会1000字

“十一”:把“爱国”融入人生旅程

今年的10月1日,既是国庆节,也是中秋节,双节同至,国泰民安,万家团圆,大街小巷红旗飘扬、月饼飘香,国与家撞了个满怀。如果说中秋是“小家”的团圆,那么国庆则是“大家”的联欢。“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当自觉把“爱国”融入自己的人生旅程,使之刻于骨、融于血,志于心、践于行,绘亮人生红底色,书写报国新篇章。

爱国,不是静卧于书中的冰冷词汇,更不是宏大空泛、挂在嘴边的好听名词。它有故事、有情怀、有温度,它是流淌在14亿中国人血管里沸腾的血液、生命中鲜活的灵魂,丢不得、也弃不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而爱国的出发点,同样是建基于让每一个国民沐浴幸福的价值信条之上。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歌颂赞美我们伟大的党和伟大的祖国,有什么理由不学习先烈先贤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其爱国主义情怀,始终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心怀大我、心有国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好把“爱国”融入生命,使之在自己的血液里尽情流淌。

爱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是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坚毅果决,“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豪情壮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嘱托……特别是近代以来,无数革命英烈为了实现中国人民“站起来”的目标,舍生忘死,抛头颅、洒热血,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换来了中国今日之和平。新中国成立71年以来,一代代共和国建设者勇往直前、毫无畏惧、无私奉献,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摸索前行,实现了中国人民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盛世美景。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自当传承弘扬好这份崇高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畏艰难险阻,扎根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永远奋斗,更好报效祖国、造福人民,用最质朴的行动,彰显最深沉的爱国情怀。

爱国,是对祖国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祖国的一种高度认同。国如车,家是轮,家国两相依。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进入新时代的今天,爱国决不是“空头支票”,也不是一纸空文,不能“口惠而实不至”,而是应该融入人生旅程。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面对新挑战新机遇新任务,有责任、也有义务维护好建设好我们伟大的祖国,特别是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将立身养德的坚守、立志报国的追求和胸怀天下的担当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不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3:谈谈对新中国史的认识体会1000字

献礼国庆 与祖国一起凯歌前行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歌》

国庆节将至,笔者随支部党员来到凤阳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开展“迎中秋?庆国庆”主题党日活动。

1978年12月夜,18个“红手印”实现了“一年翻身,改变面貌”。不仅打破了原有的生产分配方式,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开创了农业大包干,还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创新发展了联产承包制,奋力开启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广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40多年前,“大包干”成为小岗人民的伟大创举,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坚定实践。小岗人民“敢”字当头、“干”字为先,以不断探索的韧劲、勇于创新的闯劲、锐意进取的干劲,汇聚成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内涵,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奏响“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革命之歌,实现一体双翼“新融合”。从年均粮食总产3万余斤到13.3万斤,从人均收入20余元到400余元……小岗村仅用一年的时间向国家、向人民见证了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实现生产生活“旧貌换新颜”。而今,企业主体、产业和人才“双翼”联动,创新综合治理,更是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有益参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越是艰险越向前,中华儿女传承下来的“自强不息、自我革命”的红色基因,实践锻造出“遇水架桥、逢山开路”的斗争本领,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路”没有“退路”作为优秀革命传统,奋力开启“富民兴皖、强国复兴”的伟大征程。

奏响“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真理之歌,释放知行合一“新潜能”。只有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真理,才能在悟真理、明真理、用真理、求真理的发展过程中品读“真理的味道有点甜”。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坚持科学统筹、科学研判、科学发展,为各项事业稳步前行赢得先机、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立足岗位、立足当下,在“学”字头上见信仰、知更替,在“干”字脚下见精神、强担当,细照笃行、以知促行。我们清醒认识到,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关键在于永葆建设政治性、时代先进性。这就要求在“谋全局、谋长远、谋发展”的科学路线下对党的理论政策、决策部署自觉做到“真懂真信真用”,要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学习的心态加强学习,矢志打败“拦路虎”、啃下“硬骨头”。

奏响“守望相助、命运与共”的团结之歌,闯出美美与共“新路子”。大美之美,更要美美与共。庚子年初团结抗疫、复工复产多线联动、正式走进“自贸时代”……山河为证,历史时间真实记录着江淮大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高光时刻。从救亡图存的战争年代到新中国的建设时期,再到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华民族大家庭如“石榴籽”般团结协作、共克时艰,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紧密结合在一起,始终将“风险共担、互利共赢”作为行动指引,转化为运用于落实的各项实践行动,擘画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奋斗新蓝图。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包干”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党员干部也被给予新的历史使命,唯有在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中实现“新融合”、释放“新潜能”、闯出“新路子”,才能实现“文明其精神,强健其体魄”的美好希冀,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优异的成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71周年华诞献礼!

篇4:谈谈对新中国史的认识体会1000字

以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

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1年纪念日。五湖四海的人民欢欣鼓舞,五星红旗升腾起中华民族的风发意气,点亮了民族自豪感,嘹亮国歌凝聚着不断前行的力量,燃烧起精忠报国的炽热火焰。

新中国成立71年,正是在“71”这一把锄头一亩地中开疆扩土、砥砺奋进,中国从积贫积弱的“东亚病夫”成为了如今昂首东方的巨龙,取得了长足发展,赢得了来自世界的赞叹与掌声。一路走来,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大步流星,克服了不可胜数的困难,穿过了数之不尽的荆棘,嫦娥奔月、“神七”腾空、北斗卫星组网成功,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经济跃居全国前列,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体育、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动实践。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更多的改革成果还在涌现,更多的时代辉煌还在创造,彰显出大国的智慧与力量,呈现了蓬勃强大的发展生命力。

从折戟沉沙到十年磨剑再到利剑出鞘,祖国发展成果来之不易,发展史上的每一页成绩都离不开中华儿女的爱国奋斗。爱国是最持久、最深厚、最有力量的质朴情感,从苦难沧桑中冶炼而成,从悠远漫长的岁月里发酵而来,这种情怀伴着汩汩流动的青春热血,响动心房、响彻时代,永不停滞、永不枯竭。在战争年代化为舍生忘死的民族力量,在和平年代化为顽强拼搏的团结精神。抗非典、抗疫情、抗洪水,无论是抵御传染疾病,还是自然灾害,中华儿女始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同心相和、同声相应、同道而行,凝聚了磅礴宏伟的大气魄,激发出干好事业的创造力。

从嘉兴南湖的初心红船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长征路上的五岭逶迤到卢沟桥的轰然炮响,中华民族的奋斗足迹从历史深处走向新时代,荡气回肠的爱国故事和震古烁今的民族精神成为星汉灿烂里的璀璨星斗,激励着我们将满腔爱国豪情挥洒。心系祖国的历史和命运是我们的责任,投身祖国的发展与建设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当聚合情、志、力,以霍去病“不灭匈奴不为家”,文天祥“不指南方不肯休”,王昌龄“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伟大爱国情感为指引,以董存瑞、刘胡兰等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爱国精神为指南,接过先辈手中的大旗,承其愿、续其梦,旗帜招展爱国志,猎猎飘扬爱国情,谱写奋斗乐章,在时代浪潮中兴涛逐浪,铸青春芳华,也铸祖国辉煌。在“路漫漫其修远兮”中怀揣新憧憬,共圆中国梦,建功立业于新时代。

越是艰险越向前。我们回望苦难沧桑的历史并不是为了让我们捶胸顿足、抚膺长叹,而是为了让我们履平夷险、砥砺前行,这是一剂“清醒剂”,更是一剂“强心剂”。历史的一江风雨无疑是最好的精神洗礼。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既要看到翻海涛的风雨,也要看到风雨后的彩虹,既要看到遮望眼的浮云,也要看到浮云后的光亮。既不忽略风险挑战,也要善于从“危”中见“机”。特别是在“十三五”收官之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时,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当在化危为机中开新局,在驱逐困难中闯新路,以胼手胝足的抱团力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攻坚克难,如此,就没有搬不动的“石头”和啃不下的“硬骨”,就没有夺取不了的胜利。

爱国是最好的传承,也是最大的美德。十四亿中华儿女就是打不散、冲不垮的坚实力量,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我们要把对伟大祖国的深切热爱转化为具体行动,为社会主义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砥砺奋进,这是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对先辈的最大尊重,也是爱国的最好表达。

篇5:谈谈对新中国史的认识体会1000字

在“经历”的“不凡”中感受“国家力量”

如果说,时间是标注前进步伐的标尺,那么“不凡”的时刻就是前进中“最深”的刻度。

新中国成立71周年的伟大日子就要到了。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无法忘怀历经艰苦卓绝,取得的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大战略成果;我们无法忘怀推进复工复产,使经济稳步复苏、逆势增长的发展成就;我们无法忘怀做好洪涝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抢险救援的全力以赴……回想这些“不凡”,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里,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国家力量”。

这力量是以百姓心为心、以心中“信”为行,知行合一的伟大领导力量。“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天生就有的,更不是自封的,而是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事为业,在流血牺牲中,在艰苦奋斗中,在砥砺奋进中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成为了历史的选择。心中有“信”,方有所“行”。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这个“信”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无论是“信仰”“信念”,还是“信心”,归根到底都是“为民”。正因为有此“三信”,根子上的“为民”,才有了不断的自我革新,才有了持续的改革创新,更加以担当作为、善作善成,不断带领人民群众跨越了一个又一个“娄山关”“腊子口”,跑出了一个又一个让群众满意、让世人赞叹的“好成绩”。

这力量是科学先进、能办大事、共享共建的伟大制度力量。无规矩不成方圆,好制度才有力量。好制度就是科学的、先进的制度,就是符合国情、有效管用、得到人民群众拥护的制度。面对一次次风险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展现出了它强大的制度优势,能凝聚一切力量,集聚一切资源,不仅化险为夷,还化危为机,更推动中国的发展再迈新台阶,再上新高度,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无论是脱贫、全面小康,还是现代化,我们都积极地践行“一个都不能少”,它充分说明发展和改革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共同富裕是我们坚守的根本原则,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想不断增强这些优势,更加彰显这些优越,就要坚持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活力和潜力。

这力量是具有伟大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精神的伟大人民力量。在近代,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历经千难万苦和亡国灭种的危机,可中华民族却从未屈服,毅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这是因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骨子里有“精神”,只要有“精神”,我们就能战天斗地,会当击水,永远巍然耸立。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正因为此,中国人民在面对疾病、自然灾害等特殊时期,以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生动展现了人民力量的生机勃勃、万众一心、勤勤恳恳、奋发图强,更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为世界人民攻坚克难提供了有益借鉴。“向阳花木易为春”,只要人民有信仰,伟大民族精神所产生的磅礴伟力就永不可挡。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这“力量”在一如既往地传承,更一往无前地强大。有此“力量”,我们不仅赢得了“过去”,成就了“现在”,更将决胜“未来”,让胜利的歌声更加“响亮”!

篇6:谈谈对新中国史的认识体会1000字

打造多元主体讲党课 让党员教育更“走心”

为夯实党员教育管理“最后一公里”,近年来,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街道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简称“四史”)“四史”学习教育,为满足广大党员对党课内容的不同需求,街道整合多方资源,上下联动发力,积极探索打造多元主体讲党课,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上党课、讲党课融入日常、做在经常,让党员教育“走新”更“走心”,激发了党员的学习热情,让党员干部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聘请高校师资力量宣讲党课

为推进党员教育全覆盖、经常化,街道借力驻区高校师资力量,特聘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2名讲师、副教授、教授,组建理论宣讲团队,将高端教育资源嫁接到基层党员身边,重点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四史”内容等,制订“党课菜单”,采取“点单式”邀请、“统筹式”安排、“推进式”配送三种方式,各基层党组织结合“三会一课”、重点工作及党员干部需求,从菜单中点选党课,确定主讲人、讲课形式、讲课内容、时间要求等,上报送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专家团队对接、统筹,安排宣讲人深入到街道机关、居民区、两新组织等开展授课宣讲,让党员干部不出“家门口”即可聆听到专家的精品党课,深受党员干部欢迎,在党员干部队伍中掀起学习新思想、实现新作为的热潮。

名书记、老党员、老先进、老战士齐上党课

为让党课贴近党员干部工作实际,街道组建一支基层党组织书记、优秀党务工作者、老党员、老先进党课宣讲团队,定期为基层党组织党员输送党课,如“网红书记”谢凤妹、孙海燕等,专门为基层党员分享党组织建设、邻里矛盾调解等经验做法,讲述做基层群众工作的心得感悟,同时通过基层书记互换讲台上党课的做法,分享基层党建、党员教育做法,夯实基层党员教育。邀请离休干部马秀清等为党员讲述“用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的故事。邀请老党员、老战士刘瑞思、朱少田、林鹤鸣等宣讲红色党课,通过讲述红色故事,汇聚起党员积极向上的先锋力量。街道还探索以“提升党员素质、讲党员身边事”为重点,在基层党组织开展“人人都是主讲者”活动,让基层党员“反客为主”讲微党课,将党课变为演讲比赛、情景演绎,增强党课的吸引力、感染力,促使上党课成为党员的“必修课”,使每名党员既是聆听者又是主讲者,起到了主动学习、相互学习的良好效果。

“一线工作法”领导干部、街道处级干部深入联系点上党课

每逢重大节点、专题学习教育,“一线工作法”领导干部深入23个居民区联系点,开展“送党课”下基层活动,重点将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创新理论,将中央、市委、区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到基层一线,增强基层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帮助基层党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党的理论政策。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史”学习教育,开展专题党课教育,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加强党员的党性宗旨教育、党规党纪教育等。“一线工作法”领导干部通过“党课+服务”的形式,深入基层一线,回应居民诉求、解读政策,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更好地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近年来,街道通过打造多元主体讲党课,让党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守初心担使命,不断激发党员“愿为”的自觉性,增强党员“敢为”“有为”的动力,把党课的收获及时转化为干事动能,激励党员干部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有效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篇7:对课程与课程改革的理解和体会

对课程与课程改革的理解和体会

对课程与课程改革的理解和体会

从昨天的应试教育到今天的素质教育,就我这样一个工作没有几年的新教育工作者的理解,其间发生最为根本性的改变就是素质教育真正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了与“双基”和“能力”培养的同等重要的地位,把学生的能力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课程改革中对学生的评价制度改革就成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一、对课程的理解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明确指出,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部分。前者是以文化基础教育为主的,如语文、数学、自然等,后者是以活动形式进行的,包括晨会、班会、队会、文体、科技、社会实践活动等。在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辅相成。充分估计活动课程在培养学生素质中的作用,这也是一个重大的改革。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上述这样一个大环境中来进行的。

二、对课程改革的体会

(1)教育事业当育人为先

小学教育是实施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促进人的心理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既然素质教育已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了与“双基”和“能力”培养的同等重要的地位,教师就不该再一味地注重学生的分数,而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充分利用现有的数学教材,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数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我们完全应该结合数学教学,把握好它育人的特殊作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下面就联系我的教学实际谈些体会。

通过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的广泛应用,不断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圾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把今天的学习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逐步联系起来。教师不仅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素材,还可以通过组织参观、访问、专题队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促使学生开阔眼界,增强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本学科固有的特点进行有关的思想教育。首先,可以通过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例如,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计量的产生等,浅显地揭示数学知识与客观现实世界的关系,渗透一些“实践第一”的观点.其次,环绕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如通过数的分解和组成、等与不等、加与减、乘与除、积与商的变化、正比例与反比例、正向题与反向题等内容的教学,渗透一些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观点,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另外,可以结合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我国数学史上的优良传统等内容,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用数据说话是最生动具体,最具有说服力的。例如,我国领土辽阔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境内有世界著名的大河长江,长6300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长 6772米,公路桥长4589米等。通过有关具有实际意义的典型事例的介绍,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外,结合数学教学,尤其是数学的训练,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工整以及自觉检验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计划、有条理的工作作风。

此外,育人作用不仅体现在结合有关的数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还体现在教师为人师表的“师德修养”方面。作为数学教师,要通过自己对教学工作的刻苦钻研,对学生的高度负责和循循善诱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科学作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总之,既要教书,更要育人,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作为学生的楷模。

(2)教学该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

奥苏倍尔说的:“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那就是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使数学教学达到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要从儿童的思维水平出发,二是教学要从儿童原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只有在此基础上,学生的能力发展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小学生据其年龄特点,其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他们还不能以纯抽象的方式进行思维,往往要借助于形象的或以与动作有联系的'表象作为认识的基础。只有当学生用一些相关的学具,例如圆片、小棒等自己动手去分一分、摆一摆,才能逐步懂得和理解有关的知识,也只有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实践,他们的能力才能得到发展。现在的教学非常注重开放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也是这个道理。

(三)评价制度改革是重中之重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改革评价制度。在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同时,素质教育尤其重视后者。在他人评估与自我评估相结合,素质教育尤其加强自我评估。另外根据数学课特点,除了常用笔试、口试方法外,有些内容,如几何初步知识等可采用实际操作方式考核,看一看每位学生测量、作图、制作等的实际能力,以全面了解被试者的实际水平,进而方能真正改进我们的教学。

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评价制度改革了,制定了一套有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的多维评价制度。而教师是学生的老师,评价的操作者毕竟是教师,学校行政领导对教师的评价若仍是停留在应试教育时期的评价方式,仍是穿新鞋走老路,试想素质教育的效果会怎样?要端正教育指导思想,什么是好学校、好教师、好学生,什么叫做教学质量高,学习水平好,这一切当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加以审视。可以这样说,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就需要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反过来,设置了什么样的课程,也就能培养什么样的人。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所以它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之间的的原委不是一个普通教师所能说清道明的。但我坚信,只要通过坚持不懈地共同努力,我们一线教师一定能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初一政治说课稿合集

端午的鸭蛋优秀说课稿

高三政治说课稿精选

数学教学要结合生活实际

生活消费教学反思

谈谈用教材教作文的一些体会

个人学法用法心得体会

“竞争不忘合作”教学教案设计

谈谈《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的发挥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案

谈谈对经济法课程的认识与体会
《谈谈对经济法课程的认识与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谈谈对经济法课程的认识与体会(推荐7篇)】相关文章:

实习生教育情况调查报告2022-07-28

思品说课稿模版2022-12-22

小学品德与社会说课稿《从一滴水说起》2022-06-03

人民大学自我鉴定2022-05-06

小学教育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2024-03-09

钱该怎样花的评课稿2022-09-20

工商管理学习总结-工作总结2022-05-07

[信息技术论文]谈谈多媒体教学的几点隐忧2024-01-30

实践新课程理念发挥愉快教学论文2022-11-08

学习科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202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