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网自我介绍(共14篇)由网友“别睡懒觉啦”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豆瓣网自我介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豆瓣自我介绍
豆瓣自我介绍
篇一:豆瓣自我介绍
这篇文,主要是写给刚接触豆瓣,对于豆瓣不知如何着手的豆友。但愿通过一些未尽的介绍,对豆瓣能有一个概念,知道它能用来干什么,如何去用。至于如何去用好它——则是下篇所负的使命。az.注册豆瓣大概是两年半之前,欣赏豆瓣里的书评才萌生的念头,但那会儿很少上。而等到实际用起来,也已和最初注册隔了一年多时间——不熟悉,不会用,也便参与得很晚。
每一个网站都有初入者,而每一个初入者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迷惘。如同置身一个城市的街区里,往往只看到了城市的某一面。可又常是不经意地限制自己的足迹——不了解,对于一个人来说无疑是足够大的限制。而这带来的,会是错过,甚至长久。 而我又知道,有些地方,早点了解,早些熟悉,会让自己觉得好得多,而豆瓣就是一个
值得早日落脚的地方——真心话。无论是为着坐拥的书城,还是为在其中所结交的友人,抑或是从此处自彼处获知的,学得的东西,收获的`快乐。 也有人会说,豆瓣一直在变,让人措手不及,有时真让人不爽,这也算好麽?不知为何,少有这般感慨。兴许是骨子里的逆来顺受或好听一点的适应力强?
也许吧。我所感觉到的是,不管怎样,豆瓣还是豆瓣,没有什么虚浮的功能,风格也简单明晰。在豆瓣里,自己依然有足够的空间,去做自己想做的;有能力去营造自己的小环境,让氛围变得更好一些——只要友邻一直在。一块交流,学习,还有遇见,这都是不妨碍的。而对那些或大或小的改变,习惯了,乃至都能渐渐欣赏起来。 自然,没有一个地方做一点改变不会引起人异议的,尤其当其中有着为数不少习惯原有风格的人。但是,倘若一个网站要继续发展,要活得鲜亮,为改变而探索,为更好而折腾是必须的。心怀期待。有些改变的初衷,也是为了让新的参与者能没有负担地加入进整个群体中。
篇2:豆瓣体文艺自我介绍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叫宋柏林来自素有煤炭之称的山西省乡宁县。 如果说快乐是痛苦的终结者,那么我就是快乐的旭日。正如白居易说得 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只要我心中一直鉴定着一个信念,终会赢来一片最美的曙光!
我喜欢网络,喜欢其中那种哥们义气的友情;我喜欢金庸,喜欢金庸先生笔下种种英雄人物叱咤江湖的场面;我喜欢音乐,喜欢那种潮起潮落的快感;我喜欢竞争者,喜欢那种激烈竞争的场面仿佛看到生命为青春的我们再添一份属于我们的气息。 我喜欢电影,每当看到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展中大方光彩时,我深深为在为背后一直默默付出,精心策划的人感到骄傲,因为他们成就了台前明星的光彩。
因为怀揣这梦想我选择了编导专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为中国的传媒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沧海一粟虽无法掀起大风大浪,但其中的我一定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固执的我始终相信虽然我不是最闪耀的但其中也一定会有着一扇属于我的大门。 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这是我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我希望到贵校去继续深造,为我的梦想去继续努力,同时也想在也中国的传媒事业再添一份新德血液。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篇3:豆瓣体文艺自我介绍
各位评委老师您好!我是来自齐鲁大地XXX的XXX号考生XXX。齐鲁自古多才俊,在这块人才辈出的热土上,我在XXX高中接受了三年的优秀教育。
我骄傲,因为我终于可以用自己的才华去诠释这块土地的人杰地灵;我期待着,现在是你们,将来是更多的观众,能够倾听到XXX这块热土成长的声音。
我喜欢长笛,喜欢钢琴,喜欢用或舒缓或热烈的音乐表达我对生命的热爱,诠释我对人生的理解。而喜欢电视编导似乎也来自这种表达的渴望,我希望自己能够像倪萍一样拥有为所爱挥洒汗水和泪水的“日子”,愿意和白岩松一起“痛并快乐着”,希望了解崔永“不过如此”背后的付出,愿意和水均益并肩站在“故事前沿”,更希望像黄健翔一样为了理想“像英雄一样去战斗”。
实现了真的渴望,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现在,影视编导,就是我最想去的地方,我会紧握着自己的梦想不放,固执地守候,真诚地期待。我知道,自己就像一只蛹,需要更磨难与砥砺。我希望能得到这次机会,从而让自己变成那只最美丽的蝴蝶,无限接近视编导那份光环与荣耀。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豆瓣体常见词汇
日常基本词汇
【射射】谢谢 【矮油】哎哟 【杀花】沙发 【乃们】你们 【+10086】同意 【神马】什么 【浮云】过眼云烟 【鸭梨】压力 【鸭梨山大】压力很大 【马克,mark】占楼,标记 【爪机】手机 【给力】如字面意,本词由于被主流媒体强力围观,已经不如之前给力了。 【肿么了】怎么了
高频必备词汇
【悲催】悲催 【羞射】羞涩 【耐你】爱你 【虎摸】抚摸 【稀饭】(out-of-dated)喜欢 【猿粪】缘分 【碎叫】睡觉 【推贱】推荐 【真相】照片。例:有图有真相。 【果照】luo照,表达强烈的求图求真相。 【木有】没有 【鸡冻】激动 【老湿】老师 【欢乐】很有乐趣 【XX人民发来贺电】路过 【电梯】翻页 【墙裂】强烈 【排,π】同意,支持
卖萌必备词汇
【小盆友,小盆宇】小朋友 【菇凉,GN】姑娘 【先森】先生 【勾搭】求认识 【搜不鸟】受不了【灰煮牛】非主流 【内牛满面】泪流满面 【怪蜀黍】怪叔叔 【小宣纸】小玄子 【桑心】伤心 【赶脚】感觉 【星湖】幸福 【苦B】悲剧 【嘛】【呐】句尾表语气 【顺毛】安慰,抚摸
专有人称名词
【咆哮教主】马景涛 【四姑凉】郭敬明 【鼻孔】①尔康及扮演者周杰,第一代鼻孔②何晟铭,第二代鼻孔代言人 【于妈】于正,著名天雷编剧 【时差党】海外人士,留学生 【爪机党】手机上豆瓣人士 【淫淫】人人网
外来词汇
【嗨皮】Happy,开心,可作动词意为做开心的事 【康忙】come on可表调戏,蔑视,叹气等多种语气 【三克油】thank you谢谢 【凹凸曼】out-man 形容某人已过时了 【欢神】fashion时尚 【够昂】go on继续 【搅基】搞gay,或腐向女性YY 【哦闹】Oh No!哦不!
篇4:豆瓣鲜鱼
此菜为川菜中的传统名菜。其主要调料为四川特有的郫县豆瓣酱和葱、姜、蒜,带有浓郁的川菜风味和特点。成菜色泽红亮,鱼肉鲜嫩,味道香辣,略带甜酸。具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号嗽下气之功效,对各种水肿、浮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皆有益。
目录用料注意事项特点制作工艺收缩展开用料鲜鱼1000克,郫县豆瓣75克,姜末20克,蒜末20克,葱花30克,酱油15克,白糖25克,醋20克,料酒25克,味精2克,精盐5克,胡椒面1克,水豆粉30克,肉汤750克,花生油150克。 制作方法: 1.将鱼刮鳞,剖腹,去内脏,去鳃,洗净,在鱼身两面各剞5刀,用料酒、盐、胡椒面码味。 2.锅内油烧至七成热,下鱼,两面煎,片刻铲起。 3.锅内下豆瓣,炒出红色,加姜、葱、蒜,炒出香味,加汤,再将鱼入锅,加酱油、白糖、料酒,移小火上,两面烧透入味,取出装盘。 4.锅内放味精,下水豆粉,将汁收浓亮油,放醋、葱花,浇在鱼上即成。
注意事项鱼身两面要剞深浅一致的花刀,使之易熟易入味。煎鱼时的油温要高,要保持鱼的完整。烧鱼时的火力要小。芡汁不要过大。
特点此菜为川菜中的`传统名菜。其主要调料为四川特有的郫县豆瓣酱和葱、姜、蒜,带有浓郁的川菜风味和特点。成菜色泽红亮,鱼肉鲜嫩,味道香辣,略带甜酸。
制作工艺1.将木耳、玉兰片、冬菇分别用水洗净涨发待用;鲜鱼刮掉鳞除内脏,鱼鳃,沥水分,剞柳条刀。放在盆中,加精盐4克,葱姜各5克腌20至30分钟。豆瓣酱剁细为茸。葱姜切丝。 2.炒锅置于旺火上,热锅注入花生油,五成热时,放入鱼炸到金黄色捞出,沥净油。 3.热锅留油30克,下豆瓣酱煸炒至酥香,下葱姜、胡椒面、白糖和清水200克,放入炸黄的鲜鱼,移小火上焖30分钟,分两次淋入香醋,放入冬菇、木耳、玉兰片,移到大火上收汁,并放入味精、花椒油,汁渐干时,淋入红油即可装盘。
篇5:自我信豆瓣
尊敬的领导: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翻阅我这份自我推荐书。
我是来自 X 大学 X 学院的一名学生,我的专业是 X。在这大学里是我们成 长的阶段也是我们成熟的阶段, 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充满阳光的各种活动,使得我 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最近,在招聘栏上看到了招聘信息,发现 贵公司的这一职位很适合我,希望贵公司能给我一次机会。
在学习中,我以“严”字当头,严格要求自己。上课期间,认真听课,好好 做笔记, 下课后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喜欢与同学讨论问题, 不懂的就想问个清楚, 有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趋势。不耻下问,不管他平时怎么样,只要他对这个问题 有见解,是有道理的我都接受。
在生活中,我以“善”字当头,警醒自己。人之初,性本善。所以生活中不 乏乐之道,喜欢乐于助人,认为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善于与人沟通,诙 谐幽默,容易与人打成一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尽量换位思考,这样才能更看 的清楚,处理事情也不会那么的盲目,为以后的自己争取更好的机会。
在工作中,我以“慎”字当头,谨慎小心,严于律己。在以前的工作经验中, 做事要认真仔细,不能马马虎虎,而且也不能够轻易下结论,要经过自己的深思 熟虑,然后再经过领导的审批,得到认可,方可完成。
每个公司都希望招聘到理想的员工,我也希望找到我心目中理想的公司。现 在我以满腔热情想加入贵公司, 希望成为贵公司的一员,望贵公司能给我一次展 现自我的机会,我会好好珍惜它,并全力以赴,为贵公司的发展做贡献。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申请日期:XXXX
篇6:《老人与海》豆瓣书评
在我初次撰写本文的那些天,我在校园散步时读到一则讣告,本校一位退休工人在家中去世,享年104岁。讣告特别提到,他生前是一位淡泊、俭朴的老人。我在对他油然升起敬意的同时,也产生一丝惊讶,我从讣告中得知,他与我同居一幢宿舍,而我却对他一无所知,甚至素未谋面。
我由此想到另一条死讯,1月15号,全世界的重要媒体都竞相报道了一条来自古巴东哈瓦拉的消息:
一个叫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的渔民病逝,享年也是104岁。同时配发的,还有他的照片,棒球帽下,一张苍老而快活的脸。一夜之间,这个死去的老渔民成了继菲德尔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之后,最广为人知的“古巴人”。
他曾创下何种丰功伟绩而能享有如此的哀荣呢?没有,他仅仅是一介普通的渔民,就像我那位104岁的老邻居一样平凡,或者说,就像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圣地亚哥一样普通。
但关键之处也正在这里:富恩特斯恰好就是圣地亚哥的原型。《老人与海》也许是整个欧美文学中迄今为止最伟大的一部中篇小说,当它为海明威赢得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富恩特斯就和圣地亚哥一起名垂不朽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代末,海明威在海上邂逅富恩特斯,后者向他讲述了自己21岁时捕获一条1000磅重的大鱼的经历。这段经历成为一颗种子,植入海明威的体内,在20多年之后,他写出了《老人与海》。如果富恩特斯真是小说主人公原型的话,那么,这20多年的光阴已经把他变成了一个小说中“枯瘦干瘪”、“颧骨上有些皮癌黄斑”的老头子。
这会使人有些怀疑,《老人与海》的真正主角真就是富恩特斯吗?
1961年海明威吞枪自尽之后,富恩特斯由于过度悲哀而无法出海,从此在家中接待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讲述自己捕获大鱼以及和海明威交往的故事。这是一项收费服务。今年暑假我曾去泸沽湖旅游,听摩梭末代王妃讲述往事,明码实价是一人二十元钱,富恩特斯的收费想来也应该不低。反正,他以此积累了财富,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靠抽哈瓦拉雪茄、喝朗姆酒和看漂亮的姑娘,又乐陶陶地生活了近半个世纪,最后大概是含笑而卒吧。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关键词,这就是“不朽”。
是什么东西让这样一个老渔民得享不朽的呢?是文学。
在这颗有人类居住的星球上,文字是最不朽的,比石头都还要永恒。一块石头通过文字的描述,可以成为在山崖上展览千年的神女峰、望夫石,即便在风化、坍塌之后,人们也会借助文字重新塑造或者重新指认。在古代的建筑中,幽州台、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也许是最为著名的,不过我们可以设想,沿着中国的长江、大湖,不晓得曾兴修过多少这样的建筑,它们在时间的风雨和兵燹中沦为了废墟,而唯有幽州台、岳阳楼、南昌滕王阁这样的建筑才得以代代重建,因为李白、崔灏、范仲淹、毛泽东的诗词文章赋予了它们死而复生的神性,换一句话说,它们已经不是登高览胜的土木之身,而成为某种唤醒记忆的道具,和与天下同悲同喜的情怀、故人远去的背影、秋水长天的景色,融汇为了不可分离的整体。
一个有趣的事情是,今年冬天我回了一次阆中老家。阆中是一座地道的古城,嘉陵江三面环绕,北边的玉台山腰,也矗立着一座滕王阁,和南昌的滕王阁一样,都出自唐高祖李渊第22子、滕王李元婴之手。据记载,当时南昌滕王阁规模甚小,而阆中滕王阁巍然宏丽,但所不同的是,前者流芳千古,而后者声名不出蜀中,原因很简单,王勃才华横溢的《滕王阁序》写的是南昌。这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大概在曹丕说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之后,追求不朽就成了中国文人的一个理想和一种焦虑。面对河山的兴废沧桑,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文人看到了“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土丘”,也体会到能够超越时间而存在的,只有他们为此而吟哦的诗行。
“故垒西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歌、文学,就是映照历史废墟和人们心灵的月光。公元1172年,喝醉酒的陆游于细雨中骑驴入蜀,在剑门关口他有过短暂的伫足,阴沉的天空和嵯峨的群山让他有了些眩晕和怅惘。这个一生都在牵挂家国、功名的中年知识分子发出了一个疑问:
此身合是诗人末?
他没有找到答案,而这句诗这个疑问却从此流传下来,成为了后世文人怅惘和把玩的一个源头。
我们为什么而写作呢?文学的价值何在呢?就实用性而言,纯文学就跟月光一样,根本就没什么价值。阳光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万物因此而生长。没有月光,生命照样生生不息。但我们可以设想,没有月光的夜晚,是漆黑的,没有梦想的,也许肉体依旧存在,却没有了心灵的位置。文学是为安置心灵而存在的,又仿佛是《红楼梦》中那块女娲补天剩下的石头,它是无用的,却正好用来铭刻虚无的东西:人类短暂的幸福和永久的哀愁。
法国《解放报》曾经向全世界的300个作家提出同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而写作?”
回答却是完全不同的。说得大点,是为了改造社会,说得小点,是为了讨朋友喜欢。这都没有切入最本质的部分,因为言说的困难,也许是有意的回避,——真正的作家,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记忆而写作的。
记忆是对往事的追怀,它可以浓缩为一首伤感、含蓄的小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也可以具有天堂般的长度,比如《红楼梦》、《追忆逝水年华》。在记忆的撩拨下,想像力可以恣意蔓生,无穷无尽,比如福克纳丛林般的南方小说,马尔克斯天马行空的《百年孤独》……文学家总是背对未来、面向过去写作的,这一点恰好与自然科学家背道而驰:科学拥护进化,文学耽溺沉湎。当新时代到来的时,文学家都心怀疑惧,而为记忆中的生活吟唱挽歌。
回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部小说其实只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
一个老渔民在持续四十天的不走运之后,捕获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大鱼,但后来成群的鲨鱼赶来把鱼肉啃噬一空,老头子运回岸的,只是一具巨大的鱼骨。就一般的意义上说,这是别人的故事和别人的记忆。但这个认识是初浅的,是皮相,是我们能看到的冰山浮出水面的八分之一。那隐藏在水下的部分,才是这个故事的本质所在,它们是海明威卓绝的叙述技巧、只属于他本人的心灵创伤和无法释怀的个人记忆。
篇7:《老人与海》豆瓣书评
海明威是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而他的文学成就和传奇人生结合在一起,使他成为了文学史上一个超级的偶像。在大多数文学爱好者的想像中,他成为了艺术家最完美的象征:叛逆、出走、漂泊、冒险、英俊、有力,喜欢打猎、拳击、斗牛、酗酒和无休止地追逐女人,而且频频得手。他亲历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曾身中237片弹片,头上缝过57针,还在非洲经历过两次飞机失事,却写出了五、六部长篇、几十个短篇以及影响广泛的游记、回忆录,并把诺贝尔文学奖收入囊中。1961年7月,当他不堪忍受多种病痛的折磨、灵感丧失的绝望和性无能的焦虑时,就用枪打碎了自己的脑袋。这个一生都对浪漫文学嗤之以鼻的男人,最后却让自己的人生永远笼罩在了浪漫主义的光环下。
据说,著名批评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特里林因自己没有成为一个优秀小说家而到死都忧伤不已。他曾读到海明威酒醉之后草草写下的一封信,为此他在日记中写道:
这是一封满口胡言的信,毫无尊严地自我暴露,无法无天,孩子气,但它所代表的生活却比我所有可能过的任何生活都要美好。⑴
我读大学时的专业是历史,和中文系的同学同住一条通道,他们经常唱歌、跳舞、喝酒、大笑,这和历史系学生的谨慎、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问他们何以如此欢乐?
他们说,海明威不就是这么生活的吗?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即便寻欢作乐,也是在做着正经的事情,一是侦探,一是作家。
我听了,感慨他们的话真是十分的文学。
我第一次接触到海明威,是1978年念高中的时候,在一本《世界文学》上看到了他的照片,以及一篇介绍他的文章:《海明威,这头老狮子》。图文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觉得海明威真是了不起,像他这样做一个作家,真是大快人心的事情。换句话说,海明威之于我,首先是他的传奇,然后才是他的小说。
今天,在我自己增添许多年龄,也陆续写出了一些小说之后,我要说,那些供我们神往和津津乐道的故事,都是外在于海明威的。或者说,他展示给我们的,都只是他乐意让我们看到的表象,而真实的海明威,深藏在表象的后面,比我们所能看到的更复杂、更内敛、更勤劳,就像一个卑微、敬业的手艺人。
我更愿意这样来理解,海明威不像一头狮子,而更像是一只虎,虎有猫科动物的凶猛,也有猫的警觉、细腻,甚至是温柔。
加西亚马尔克斯曾经写过一篇纪念海明威的散文,他回忆了自己28岁浪迹巴黎时和老年海明威在马路上的惊喜邂逅,也充满敬意地谈到了海明威的文学得失,有两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海明威的小说是以掌握严格的技巧为支撑的;他从海明威那里懂得了,“写作始终是艰苦的劳动”。⑵
海明威在写作的日子里,总是天一亮就起床,天气虽然凉爽或者寒冷,而一动笔,他就感觉到了暖和。为了“想怎样把字眼儿弄得准确一些,”《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他改写了三十九遍,而《老人与海》的原稿他也校阅了两百多次。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答谢辞里,他谈到了作家劳动的孤独,“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一个在稠人广众之中成长起来的作家,自然可以免除孤苦寂寥之虑,但他的作品往往流于平庸。而一个在岑寂中独立工作的作家,假若他确实不同凡响,就必须天天面对永恒的东西,或者面对缺乏永恒的状况。”⑶
事实上,一战过后,1920年代,他曾经携第一任妻子哈德莉奔赴欧洲,在巴黎度过了他艰苦、清贫的学徒生涯。关于这一部分生活(1921至1926年),他在晚年写成而于死后出版的回忆录《不固定的圣节》中有过极为深情的回忆。那时候,他常在早晨抱着笔记薄出门,去圣米歇尔广场的一家咖啡馆写作,有时饿着肚子回家,却向妻子撒谎说已经吃得又好又饱。就在那儿,他写下了第一篇正式发表的小说《在密执安北部》。写作的经过,他在回忆录中有这样的记述:
秋天将尽,巴黎落着黄叶和雨水,他坐在空荡荡的咖啡馆里写着远在美国密执安北部发生的故事,故事里正是同样的坏天气,他写到那些小伙子在喝酒,自己也感到了口渴,就要了一杯圣詹姆斯朗姆酒喝着。后来进来了一个女孩子,坐在靠窗的座位上等着谁。她的头发黑如乌鸦的翅膀,仪态十分安详。事隔三十多年后,海明威在回忆录中这样写到:
“她非常俊俏,脸色清新,像一枚刚刚铸就的硬币,如果人们用柔滑的皮肉和被雨水滋润而显得鲜艳的肌肤来铸造硬币的话。”
海明威很少使用形容词,也吝于比喻,但他有两个比喻让我格外难忘:
一个就是上述的例子,把一个女孩比作一枚新鲜的硬币。
另一个在《老人与海》中,他写到圣地亚哥用面口袋补缀过的船帆:“就像一面老打败仗的旗子。”
这是极为克制的海明威终于动了感情的时候。在那个巴黎的雨天,陌生的女孩让海明威心乱,他一边持续地写着,一边不时地抬头看看她,他把她写进了这个小说。后来,他深深地进入了这个小说,迷失其中,不再观看女孩了。直到他写完小说,读完最后一段,他抬起来头来,女孩已经走了。
从这一段记叙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个有趣的东西:观察,赋予客观事物(人和事)以主观的想像。以相似的秋风、秋雨、安静的环境,来沟通遥远的两地:在巴黎写密执安北部,会产生一种意外的效果。
《在密执安北部》写一个叫莉芝的女孩同铁匠吉姆恋爱的故事。他们生活在美加边境密执安湖畔的霍顿斯湾小镇,全镇只有五户人家,日子过得清风鸦静。莉芝在史密斯家做女仆,而吉姆在史密斯家搭伙。吉姆是打马蹄掌的,又矮又黑,胡子拉渣,沉默寡言,而莉芝文静、秀气,就像那个坐在雨天咖啡馆的女孩,新鲜得如刚铸出的硬币。但她偏偏爱他,巴望着他来爱自己、疼自己。
秋天的时候,史密斯先生约了吉姆去山里猎鹿,莉芝就想念他,想得睡不着,就像中国古人说的,寤寐思服。
后来他们终于满载而归,史密斯太太跑出去迎接丈夫,而莉芝羞答答地迎接吉姆。晚饭的时候,大家都喝了酒,吉姆在莉芝的房子里拥抱和亲吻了她,她吓坏了,因为她这还是第一次被男人触碰。后来,他们去散步,在一个废弃的码头上,吉姆对她对了粗,他说,我要、我要,我要。而莉芝的反映呢,是以微弱的力量反抗着,颤声道,这不可以,这不可以,这是不可以的啊。
但最后,他还是占有了她。接下来,海明威写得更加含蓄和微妙:
码头的铁杉木板又冷又硬,而吉姆重重地压在她身上,他已伤害了她。莉芝推了推他,她被压得这么难受。吉姆睡着了。他老是不动。她从他身下挣扎出来,坐了起来,把裙子和上装拉拉直,并且想把头发弄弄好。吉姆嘴巴有点儿张开,在睡觉。莉芝俯身过去在他脸上吻了吻。他还是睡得很熟。她把他的头抬起一点来,摇了摇。他把脑袋转了过去,吞了吞口水。莉芝哭了起来。她走到码头边上,朝下向水看去。港湾上正有薄雾升起。她又冷又悲,一切都像是完了。她走回吉姆躺着的地方,再一次使劲摇了摇他,看他到底醒不醒。她哭着。
“吉姆,”她说,“吉姆。醒醒啊,吉姆。”
吉姆动了动,把身子蜷得更紧了。莉芝把上装脱了下来,俯身过去拿上装给他盖上。她把上装小心谨慎、干净利落地在他四周掖好。然后她穿过码头,走上陡直的沙土路回去睡觉。冷雾由港湾上穿过树林正升起来呐。
海明威行文的特点是简洁,惜墨如金,但他从不吝啬于细节的描写,甚至可以说,他描写之细,就像手艺人拿刀在木头上一丝丝地雕刻。我们常说“刻画人物”,其实刻画人物就像拿小刀子在木板、蜡版上雕琢细节,细节出来了,人物就让我们触手可摸了。在这篇小说最后的三百多个字里,海明威除了“她又冷又悲,一切都像是完了”这句话,完全不去触及人物的内心,纯用白描,只用莉芝笨拙的动作、吉姆的睡相和升起的冷雾,来曲尽其妙地表达出这个献出或被剥夺贞操的女孩的心乱。如同一幢夜色下的小楼,拉上的窗帘、泄漏的灯光,更唤起我们丰富的猜想。海明威所写到的莉芝的几个动作,只是冰峰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却把莉芝的内心世界作了极为有力的暗示。
这是一种相对古典的写法,和后来盛行、并也被他在《老人与海》中运用自如的意识流手法截然不同。但我们却不能说,这种简练的外在刻画在传达微妙的内心感受上,就输于万语千言的内心独白。李白有一首送别的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似乎都是客观描写,没有一句主观感受,而那个送别者的背影和他的怅然,却如在目前,他的怅然就如绵绵流水,没有穷尽。这和海明威在这篇小说中使用的手法异曲同工,都是以减法作画,因为有留白,所以更充盈,它们都属于让阅读者共同来完成的作品。
我曾和麦家讨论到通俗小说和纯文学的区别,得出的结论是,前者需要“说”,即把所有的线索、情节、因果都倾尽一空地说出来,唯恐读者不明白。而后者是“不说”,在决定性的情节上,三缄其口,制造含混和暧昧。
二者的区别可以金庸小说和《水浒传》为例,金庸小说是通俗小说中的杰作,但它把一切都说尽了,几乎不再给批评家留下阐释的空间和给读者留下猜测的余地。而《水浒传》却处处都是巧妙的留白,不独让金圣叹的点评可以大显身手,而且也让后世的小说家、戏剧家、批评家甚至政治家跃跃欲试、喋喋不休。1975年毛泽东发动全国人民重评《水浒》,评来评去,到今天我们也没弄清楚,宋江到底是悲剧的英雄,还是狡黠的投降派。还有武松杀嫂、石秀杀嫂,除了最原始的复仇或洗冤动机之外,我们还能隐隐窥见更复杂、更阴暗的心理在作祟。所以试图解密《水浒》的作品,一直就在文学和舞台上花样翻新,三十年代的新感觉派小说家施蛰存写过一部《石秀》,至今还被视为经典;而七十年代一部为潘金莲翻案的川剧《潘金莲》,虽然肤浅,却也让那位剧作家一举成名。
海明威是“不说”的高手,他的非洲打猎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是其中漂亮的一例:
富人麦康伯携妻子去非洲打猎,在狮子袭来时,他表现出丢人的懦弱,全靠陪猎人威尔逊的勇敢、果断才化解了险情。麦康伯太太为此蔑视自己的丈夫,并睡到了威尔逊的帐篷里。麦康伯为了挽回自己的尊严,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胆量,试图在近距离射杀一头巨大的野牛。麦康伯太太坐在汽车上,眼看野牛的角马上就要冲到丈夫的身上,就操枪向那野牛开了一枪,却刚好打死了自己的丈夫。在瞬息之间,她成了一个寡妇和一个笔巨额财产的继承人。
威尔逊好像什么都明白,他夸麦康伯太太干得真漂亮,而他可以证明这是一次误杀。但他同时又恶狠狠说,你干吗不下毒呢?在英国她们就是这么干的。
然而麦康伯太太只是哭泣,不辩解,她的回答只是:别说啦,别说啦,别说啦,啊,请,请别说啦。
小说就结束了。这一枪的确真漂亮,我至今也不明白,这是误杀还是谋杀?马尔克斯说,这一枪是对写作技巧的一个完美的总结。总结什么呢,就是恰到好处的不说。
一个作家能否写出伟大的作品,大致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天才,一个是技巧。
说到天才,就很玄奥了,我理解的天才大概有两种,一种是露天煤矿,随便挖一铲起来,都可以燃烧,比如兰波、海子、曹禺、张爱玲……就创作生命而言,他们都是早夭的。而另一种则掩埋在地底的极深处,需要勇气和耐心才能将其掘出来,比如普鲁斯特、曹雪芹、沈从文……他们一辈子都在写着同一本书或者写着同一个地方,到死也都还没有能写完。这个我们且不去多说它。
而技巧呢,常常是最易为人们误解的,行内的人觉得它深不可测,而行外的人则以为写作仅凭灵感就行了。毕竟,人人都会写字啊,一年级写看图说话,二年级写观察日记,到三年级,如果你心血来潮,就可以创作一个故事了。
听到过一个笑话:在英国的一个聚会上,一个不错的脑外科医生和一个不错的小说家相遇了,在必要的寒暄之后,医生说,写小说真好,我退休之后也去写小说。小说家客气道,做脑外科手术也挺好,我写不出小说时也去作脑外科手术吧。旁边的人都笑了,他们笑小说家的不自量力,脑外科手术,他怎么可能呢?!但真正应该被笑的人是医生,他不知道写出一部好小说需要的技巧,绝不亚于脑外科技术。
而小说家的话,仅仅是文学的幽默,可惜没人能听懂。
写作的技巧既然如此复杂,那应该如何去学习和掌握呢?我以为,即便最天马行空的作家,也不可能羚羊挂角:他总得把作品留在文字里。
有文字,就是有迹可寻的。学习写作的方法,就是对文本的细致入微的研究。马尔克斯说,写作的技巧“是在对其他作家的作品的阅读、再阅读中掌握的。”纳博科夫说得更绝,他强调反复阅读,一直要读到骨骼里边去。我们每个人可能对鲁迅的《祝福》都不陌生,因为在中学的课本上学习过,也都会说它写得好,但要是我问你,它的第一句话是如何写的?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得出来。带着掌握技巧的目的去反复阅读,学会敲骨吸髓地攫取,把它们的好处点点滴滴地变成自己的东西。
篇8:《老人与海》豆瓣书评
《印第安人营地》是海明威早期短篇中最重要的一个,技巧精湛,情节惊栗,而且触及了贯穿他日后一切作品的主题,这就是“死亡”。他曾在一部描写斗牛的专著《午后之死》中说过,“一切故事讲到相当长度,都是以死结束的。”在《印第安人营地》中,死亡是以一个儿童的视角来呈现的,这使死亡在恐惧之外,多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个儿童的名字叫尼克亚当斯。
尼克的故事海明威共写了二十四个,从儿童一直写到他长成为一个青年。后来,等到海明威自己也长成了一个享有盛名的大作家时,他就把尼克抛开了。
尼克和海明威一样,都有一个当医生的父亲,都随时可能在夜晚去乡下出诊。海明威童年时就有过随父出诊的经历,而《印第安人营地》的故事,正是尼克随父出诊的一次见闻。有人据此认为,尼克的原型就是海明威本人。但更多人的似乎不以为然,因为尼克敏感、脆弱,而海明威叛逆、强悍,后来在巴黎,他曾设法告诉斯泰因小姐,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在男人堆里厮混,而且做好了杀人的准备。⑷
但,仅仅据此判断海明威和尼克的相似或截然不同,却是十分轻率的。追溯海明威的童年、家庭以及父母的婚姻,我们会略微惊讶地发现,在他内心深处那个真正的自己,的确就是尼克:敏感、脆弱,缺乏安全保障,有着急于被证明的焦虑。
海明威的母亲是一个能干的钢琴教师,她一个人的收入足以养活全家,也许她也因此自负而专断,出于某种奇怪的控制欲,她把海明威和他姐姐打扮成双胞胎,时而装扮成兄弟、时而装扮成姐妹,有两张照片显示,身着女装、坐在母亲怀里的海明威表情异常尴尬和惊恐。⑸母亲的强大让父亲感到很大的压力,也让所有人都压抑,海明威一生都同母亲关系不好,在他父亲于1928年吞枪自杀之后,海明威抱怨是他母亲逼死了父亲。
海明威年岁稍长之后,立刻致力于摆脱母亲的影响,并用了一辈子的时间来证明一件事情: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
他对体力运动和暴力题材的偏嗜,似乎都是围绕着这种证明展开的。当有人怀疑他的胸毛是用胶水粘上去的时候,海明威回敬的方式就是拍了一张泡在澡盆中的半裸的照片,发表在报刊上,展示他的胸毛货真价实。
很多年前,我读到过一本外国作家关于母亲的访谈录,吃惊地发现,几乎所有人同母亲的关系都很疏远或紧张,感受不到充沛的母爱。有一位老作家已经年过七十,但他说自己仍有一种孤儿的感觉。与此相反,此前我读过的中国作家写母亲的文章,都无不是饱含着深情和感恩的。我到现在也没想清楚,这种相反是因为文化的差异,还是由于外国作家更加坦率?
不过,有一点是无可置疑的,所有艺术家都有过相同的摇篮,这就是童年的孤独。
在我读过的几种海明威传记中,也没有证据表明他和父亲的关系是亲密的。但父亲带给他的影响却是决定性的:父亲帮助他走近了死亡。海明威在父亲的诊所和随父出诊的过程中,得以观察死亡,同时以他的敏感,他会发现在对待死亡的态度上,父亲和他截然不同。父亲是个医生,他对肉体的疼痛和消灭,感觉是麻木、迟钝的,也就是说,死亡这种异常的事件,对他而言也是日常和正常。
但海明威还小,生与死都不啻是世上惊心动魄的大事件,就像稚嫩的舌头初次接触到辣椒,那种烧灼感是永远难忘的。他总是用神秘而严峻的态度来写到死亡。但是当他多次在战争和捕猎中出生入死后,他对死亡的态度似乎变得松弛了,最后他像父亲一样,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许在这个时候,极端也正是平常。没有哪个作家像他一样,经历过那么多死亡、写到过那么多死亡,当死亡到来的时候,不过是对触及死亡的又一次重复,从前用笔,这一次用枪。
海明威夫人在回忆那两声打飞丈夫脑袋的枪声时说,就像两只抽屉同时被关上了。关上抽屉,这是多么日常的一个动作啊。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都写得精悍、结实,《印第安人营地》只写了尼克在一个晚上的见闻,内容压缩得更加紧密,翻译成中文,也就3300字,以我个人的经验,这样做很容易,但要写得出色,则非常之困难。我有一个短篇小说《李将军》,也是写李广一个晚上的经历,但在一夜之间,同时展开了李广的个人记忆,结果写了他的一生,有一万六千多字,差不多是一个中篇了。中国眼下流行小小说,似乎是王安忆说过,小小说都是些刻意经营的“段子”,算不得真正的小说。我同意这个说法。我也认为像欧亨利那样为了一个出其不意的结尾而写作的短篇,太匠气而经不起反复地阅读。而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每一次细微的重读,都会有新的发现。
这个关于死亡的故事开始于漆黑的'夜晚,事情的由来是一位印第安产妇难产,生了两天也没把孩子生下来。尼克为此跟随父亲去印第安人营地出诊,他们乘船经过有雾的湖水,踏过被露水浸湿的草坪,抵达了村庄。产妇躺在双层床的下铺,正发出一阵阵尖叫。
海明威没有直接描写她的痛苦,只提到:
“营里的老年妇女都来帮助她、照应她。男人们跑到了路上,直跑到再听不见她叫喊的地方,在黑暗中坐下来抽烟。”
看似轻描淡写的一笔,你却可以体会这尖叫凄惨得多么让人发怵!而她的丈夫躺在上铺,他不能跑,因为他是丈夫,还因为三天前他的斧头把自己的腿砍伤了。海明威没有说明砍伤的原因,应该是心慌意乱吧。尼克的父亲用职业医生的眼光略一判断,就决定给她施行剖腹产手术。尼克不能忍受她的尖叫,请父亲给她吃点什么,让她镇静下来。但父亲这样回答:
“不行,我没有带麻药。不过,让她叫去吧。我听不见,反正她叫不叫没关系。”
这时候,那个始终一声不吭的丈夫在上铺转个身靠着墙,他想必是听到了尼克父亲说的话。接着,尼克的父亲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开始了手术:用一把大折刀切开了产妇的肚子。瑞士作家迪伦马特有一篇叫《嫌疑》的小说,揭露一个纳粹军医在不注射麻醉剂的情况下就给俘虏作腹部手术,是禽兽所为。而侵华的日军也曾拿活生生的中国人做实验,在无麻醉的情况下,开膛破肚。这些令人发指的行为,或出于对人类的仇恨,或出于卑鄙的目的。但在《印第安人营地》中,尼克父亲则是在沿着他以为正常的逻辑,在尽到一个医生的职责,他不需要拷问自己的良心,因为他“听不见”产妇的惨叫。这和法西斯的兽行比较起来,显得更加荒谬和可怕。
海明威没有渲染产妇的惨状,他冷静得仿佛尼克的父亲,但是他通过尼克的眼睛看到并说出这样的一句话:“乔治大叔和三个印第安男人按住了产妇,不让她动。她咬了乔治大叔的手臂……手术做了好长一段时间。”你可以设想,这是怎样的惨痛,才会迫使一个产妇不要命地挣扎,而且就在四个男人按住她的情况下,还咬伤了其中一个人!手术终于结束了,海明威像是漫不经心地补充道:还需要用九尺长的细肠线把伤口缝起来。
婴儿生出来了,尼克的父亲很得意,就像一场足球比赛后球员在更衣室里的那种得意劲。他拍拍上铺的产妇的丈夫,揭开蒙着那印第安男人脑袋的毯子:他已经自杀了。这是整个小说的最高潮,可以说压抑的夜色、产妇的尖叫、无麻醉的手术,都是为了抵达这个高潮而作的铺垫,而当高潮到来的时候,海明威不仅一如既往的冷静,而且表现出新闻记者般的精确,其实这正是一切好作家都具有的严峻的克制:
只见那印第安人脸朝墙躺着。他把自己的喉管割断了,刀口子拉得好长,鲜血直冒,流成一大滩,他的尸体使床铺往下陷。他的头枕在左臂上。一把剃刀打开着,锋口朝上,掉在毯子上。
因为这篇小说采用的是尼克的视角,所以这个男人自杀的动机、过程、他在那个瞬间的念头,都被略去了。海明威借此交给读者的,不仅有疑问,更是那具死了但还冒着鲜血的尸体。每一个细心的读者,都不能不在情感和感官上遭受双重的刺激。他的文字看似无情,所以能让读者伤情,他的冷静近于冷酷,所以他那一刀就像割在我们身上。
我以为,好的小说要有精彩的故事、精致的语言和精妙的结构。还要有立场,立场就是价值观、生死观,这是小说的出发点。还要有心灵,心灵就是同情、悲悯。要让立场消失在叙述中,让心灵从字里行间溢出来。还要有感官,这就是“身体”。身体使小说饱满和丰盈。如果结构是脊梁,语言是质地,身体就是血与肉。血肉之躯才会让故事具有暧昧和神秘。海明威成功的短篇小说,都离不开死亡这个主题,而死亡从来不是抽象的,它是身体的消灭,是诉之于感官的刺激,是一刀致命,或者慢慢地腐烂,就像《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患了坏疽等死的男人。
海明威的生死观通过《印第安人营地》的结尾,有过难得的抒情般的流露:在返回的路上,尼克问父亲,“他干吗要自杀呀?”父亲说,“我说不出。他这个人受不了一点什么的,我猜想。”尼克又问,“死,难不难?”父亲说, “不,我想死是很容易的吧。尼克。要看情况。”最后,这个血腥的故事在牧歌般的情景中落幕:
他们上了船,坐了下来,尼克在船梢,他父亲划桨。太阳正从山那边升起来。一条鲈鱼跳出水面,河面上画出一个水圈。尼克把手伸进水里,跟船一起滑过去。清早,真是冷嗖嗖的,水里倒是很温暖。
清早,在湖面上,尼克坐在船梢,他父亲划着桨,他满有把握地相信他永远不会死。
海明威发表这篇小说的时候,大约25岁,对死亡已经抱有既神秘又坚定的态度。他尚不知自己将如何死去,但他一定深信自杀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尼克无可置疑地是内在的海明威,一语成谶,他后来的结局和那个一言不发的印第安男人如出一辙。
现在我们再回头读一遍《老人与海》,我们会发现这个老人和原型之间除了捕获并失去一头大鱼之外,其实并没有多少相同之处。那个故事只是一粒种子,植入海明威的体内,在二十年的时间中,和海明威的成长与失败一起变化着,它和他一道亲历了战争、死亡、几次失败的婚姻,和无法抗拒的病痛、衰老。海明威早年的小说都醉心于写硬汉,他的名言“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成了许多模仿者的信条。但当这个捕鱼者最终从他的笔下现身出来时,他已经成了他本人,开始苍老,开始思考人所不能超越的某个极限。
福克纳看到了这一点,他说,海明威此前的小说人物“仅仅是为了向自己、向对方证明他们能是何等坚强的硬汉”,但《老人与海》不同,“他找到了上帝,找到了一个造物主”,有了“命定”和“怜悯”,“那个老人——他一定要逮住那条鱼然后又失去它,那条鱼——它命定要被逮住然后又消失、那些鲨鱼——它们命定要把鱼从老人的手里夺走”,而“这一切都归于上帝,是上帝创造出这一切,爱这一切,又怜悯这一切。”
海明威素来自大,而对福克纳自然抱有莫名的醋意,但这一回,他对福克纳又褒又贬的评论不置一词,也许他是默认了?回顾他的一生,他早年的小说的确像是少年负气,以逞强的方式证明自己的男性气概。但当成功和失败都一页页翻过去之后,成功和失败达成了和解,它们合而为一,呈现为一枚硬币的两面,这枚硬币并非柔滑、滋润如女孩的肌肤,而是实在的生命之核,一面是放纵溺乐、一面是紧张焦虑,一面是刚烈无畏、一面是敏感虚弱……这是海明威短暂的觉悟,这一次,他离上帝最近,他本人才是他小说真正的、唯一的主人公。
海明威是上帝的产物,而他的文学是他记忆的产物,记忆的碎片挤压着他,使他成为一团矛盾着并不断变动着的物质,《印第安人营地》泄漏出他困扰终生的焦灼和秘密:在这部小说中,他预约了死亡。
《老人与海》则让他呈现出一种最完美、和谐的姿态,清澈而又舒缓。
但这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很快就被别的东西覆盖了,即便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光荣也没能洗净他晚年莫名的抑郁、沮丧。她的母亲已经去世多年,但记忆让他依然在同她斗争,在回忆录中不依不饶地提到她对他作过的“亲密地伤害”。⑹1961年7月2日,他终于用一把12毫米口径双管英式枪把自己的脑袋打飞了,而那位所谓的《老人与海》的原型,却乐陶陶地活过了整个二十世纪。
注释:
⑴《万象》9期,宋明炜文。
⑵马尔克斯《与海明威相见》,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我承认,我历尽沧桑》
⑶三联书店:《海明威谈创作》
⑷海明威《不固定的圣节》,汤永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⑸⑹肯尼斯S林恩《海明威》,任晓晋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篇9:关于豆瓣的那些事
说话用此标题应该是不合适的,我是没有资格来说豆瓣的,更况且我还是她的一个忠实粉丝呢!我在享受她为我提供的免费读书目录服务,那当然还有电影、音乐、其他等,所以就凭这些,我就更没资格来批评了,哪怕那带一点批评的评述语气,我想都是不可以的,如果可以,也请不要让其他粉丝知道,
豆瓣从出生到成长至今应该不算短,但也不能说是长!
不算短,因为她相对一些刚刚新起的站存在的又要久些,比如 、团购。
不能说长,因为她远没有QQ(其实是腾讯,习惯用QQ代表腾讯了)更或者微软存在的久远。
可就这不算短、也不能说长的年头里,她发展的还算是可以的,拥有的用户群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群互联网的80、90后,或者用新兴的互联网网民更合适。
这些新闪的互联网人有思想、有一定的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工作、生存能力或者说对生活有一些追求、目标暂且说还算是有点。
于是把这样的一群人拉在一起,整天在上面分享着各自看过的书、想看的书、还未看到的书——根据分离的内容、然后选择各自的喜爱,与此进行的还有音乐、电影;
相比之下,电影貌似又比音乐、书录来得更直观或者分享的更有意义些,因为电影观赏性在一定时间上还是不多的。
话说因为以上这些内容,也才有了豆瓣了今天,也才有了豆瓣的诞生,也才有了豆瓣上认识的一些有共同喜好朋友、小组,也才有了她今天的用户。
再说话,她有如此多的用户,却一直还过着那种贫瘠的生活,如果她想借此来改善下生活,这当然都是情理之中的事,可她没有,当然她没有,我们这些用户也不能去勉强别人吧。
可就是这样,她为我们提供的如此精致的服务的同时,还在想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服务,又如年前把豆瓣分了家,分为大兄弟、二兄弟、三兄弟。
话说,你分家就分家吧,可你分家也得分得平衡些吧,不能让别人看到你偏心哪个小孩的。
可就在这件事的处理上,你让别人看不下去了,原先明明读书内容具多的儿子,现如今转而为次子,而之前明明不怎么用功的社区(说内容)却转而变成大儿子,分的钱财多得多,这让其他儿子深深的感觉到不平衡。
说话,你既然分就分吧,可之后又越来越不着调。
有如,在分家之后,你有过让几个儿子之间互相经常来往吗? 回答是没有
你有过让几个儿子之间互相学习吗?回答是没有
你有过让几个儿子之间互相帮助吗?回答依然是没有
你有过让几个儿子之间在你需要的时候来看看你吗?回答是不知道,因为也许哪天你不在了,他们也就不在了
为什么我这样说呢,因为最近一个月内吧
大儿子,豆瓣社区已经悄悄的动了二次大手术,可其他二个儿子是不知道的,动过手术后的容貌我有点保留,因为大家如果对之前的容貌有印象的话,对这次这样的改动应该是有点感想的,
是该用户如何来适应呢?
扯的还真多、还真远了,其实最后想说的就是:
豆瓣——你的路越走越偏啦,尽管你的出发点是好的。
有多少人拥护你,同样,就会有多少人遗弃你
因为什么而兴起,就会因为什么而没落
当初你因读书、音乐、电影而上人们喜欢你,那就不可能再因一个“我说”而让人们流连忘返!
话说一个因UGC为模式成长起来的网站,突然哪天想有点其他想法或者因看到外面世界的诱惑,而且又禁不住这些诱惑,于是多少会犯一些跟风的小错,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栽过跟头后,多少会有一些教训,重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有如有人反映之前豆瓣改版后使用习惯有多多的不爽,反应归反应,也许豆瓣本身会有一个反思,当然最后还是坚持她自己的路走到现在,也就是你所看到的现在的豆瓣界面了,再就是到目前为止,用户数没有什么大的突破,三三二二的增加着,这里还不断充斥着马甲的身影,所以真正可以拿来说的用户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
话说经过一次苦痛后,会记住之前的痛,从中吸取教训,以免日后犯同类错误,可这样的事偏偏就在豆瓣身上不断的出现着,难道是因为之前发展的太顺利了,让其感觉用户太容易喜欢上她了么?又或者离开这儿没有了新的去处或者没有比这儿更优质、贴心的服务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历史问题在那儿啊,比如之前改版的用户反应呼声蛮大的,当时豆瓣也没出什么特别好的说明性文字,就那样强加让用户习惯了,而就在最近微博兴起的风头,豆瓣——她悄悄地把“我说”移动到了右上方,明显成了一个微博的入口么,话说这不明显让用户把这里当微博吗?本来一个“我说” 在豆瓣上是一个不错的体验,可这样一改动却有点鸡肋了,不伦不类的。你说我使用你吧,多少没微博那个意思,可不使用吧,你把那个“我说”放的那么显眼,又似乎不怎么给你面子的,不管怎么说,都让人感觉别扭。
话再说回来了,我天天上豆瓣难道是为了我说?上一次,我说一次?
你如果能和QQ、MSN等IM即时也行,我改下签名就能在这里变动也OK的,你能吗?不能,即使能,你的重心是不是真的偏离太远了?
其实这里都不是我们所关心的,你豆瓣的商业文明,只有自己最清楚吧又或者你自己都不清楚,到目前还是在走着试试的路,可即使是试试的心态,你也不能把同样的错误不停的犯吧?如果真这样,那你离下地狱也不远了
也许豆瓣的名字在江湖上就如某某起义一样,被历史稍稍的提下,而没有深入被后来的人去研究。
话说这么多,如果豆瓣的人有看到,不妨多思考下吧,哪些才是接下来要走的路
选择能做、放弃不做的,那样才能更强大
因为你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不能因小失大,这里的道理你比我懂的多,不用我说
好中,就这样,不扯了,晚安!
来源:梧桐树博客
篇10:1984豆瓣读后感
1984读后感豆瓣1
这两次读两个译本的1984,一次是暑假回国,一次是现在,也就是。很巧呢都在7月读。没想到三年这么快就过去了,当然大致剧情也都还记得。这次读的比较快,主要是译本里面有一些漏印的字让人不很舒服,但还是翻译的不错,当然最根本的是小说实在是太经典了,不佩服奥威尔不行。这里首先向乔治·奥威尔先生致敬,感谢他为我们带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估计很多人读完这本书应该跟我感觉一样,倒吸一口凉气。如果以前从未读过反乌托邦小说的话,很多人会说看1984是头一回看见历史还能预测的。其实这种说法有点言过其实,我这是读了两遍才敢这么说的。20到20这三年时间里,我从一个还有一年学要上的小娃变成了个已经工作两年的大叔。第一次读是给自己提个醒,将来要面临的环境,可能就是1984那样;第二次读,就发现自己工作的环境,还真有点1984的样子。倒不是说工作环境不好,而是说奥威尔先生写的小说,反应的就是人性,是在一个集权环境不可能避免出现的人性。虽然小说里口口声声的反性,反感情,只讲对老大哥的忠诚,但在那样的环境当中,内党党员那么做,外党党员那么想,整个国家系统那么运行,就是符合人性的,只不过是把恶的那一面表现透了,善的却没出得来。
推想一下,很多公司的领导们,都喜欢看着员工拼命的加班,他也不管到底有没有那么多活儿,如果没有就人为制造点活儿,就为了让你没命的加班,为什么?书中说得好,就是要你不停地干活儿,只要在不停地干活儿,态度好不好其实无所谓。战争是和平嘛!一定要你保持一个紧张的状态,天天为能不能按时做完工作发愁,天天顶着末位淘汰制的压力,你就没有心情关心其他的问题。老板不用对你好,也不用给你提高待遇,甚至可以把每周巧克力糖由30克“增加到”25克,你也别嫌少。你没有时间关心老板做的对不对,没有精力去体贴自己的家人,仅能做到一般称职而已。老板就是不希望你抱有“工作是为了生活”这样的思想,恨不能破坏你的生活。老板更加不能接受的是你有了闲暇时间不去打网游,不去喝酒,而是去看书,看了书又有了独立的思想,进而不被人洗脑。
所以,这样的经典书籍,一定要在年轻的时候看。越早看越好,早看了给自己提个醒,告诉自己要清楚地认识到那些“大领导们”可能在想什么,画的大饼是不是能变成真的。要让自己认识到人性当中最残酷的那一面,要养成自信,也要时刻敲响警钟,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及时纠正忽略生活带来的家庭问题,友情问题等人际关系问题。要养成读书的习惯,特别是阅读经典的书籍。看完了书要思考,要评论,要琢磨那些贴近实际的内容,进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行成一套自主,完整的价值观。
千万不能像书中“新语”那样,不注重甚至是毁灭文化。当发现文化被毁灭到已经失去批判能力的时候就晚了,再也不能翻身了!
以上就是我结合当前工作实际问题谈到的这一次读1984的看法。经典的书,不会只看过两遍就不看的。
1984读后感豆瓣2
1984这并不是一个年份,而是作者虚拟的一个时代,一个由党统治的极权主义社会,在这种统治下人们完全没有隐私、没有自尊,整日生活在恐惧和仇恨之中,甚至不能有任何思想,像行尸走肉一样的活着。本书创作于1949年,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时也真的上演了文中所描述的这个时代。王小波说过:“对于我来说,这已经不是反乌托邦,而是历史了。”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成为了本书的魅力所在吧!
当时的政府机构被划分成四个部门:真理部负责新闻、娱乐、教育以及美术方面的事务(负责造谣篡改历史);和平部负责战争事务(负责战争);仁爱部主管法律与秩序(负责拷打逼供);而富裕部则负责经济事务(负责挨饿),多么具有讽刺意味。同时当时的人们也被分为三种:内党(权利的中心)、外党(普通党员)、无产者(内党认为无用的人),文中男主角温斯顿是外党,在真理部工作,负责的工作实质上就是篡改历史,也正是如此他发现了党篡改历史的证据,从而有了偏离正统思想(所谓正统思想就是无意识)的意识,犯下了严重的思想罪。在这样的社会思想罪是最严重的罪行,家里有电屏时刻监控,身边也遍布思想警察,一旦被发现就会被蒸发(即被杀死,并且将存在过的一切证据都抹掉),他必须保证不动声色,但也慢慢的表现出了异端的行为。
他到无产者经营的杂货铺买了一本日记本,躲在电屏看不到的地方,任凭思绪乱飞,写下了他的所思所想,写下了“打倒老大哥”。
他的异端行为还包括跟朱丽亚偷情,温斯顿在小巷中租了一个小屋,这小屋里到处都是历史留下来的东西,他喜欢这些东西,这些能证明他的想法没错,历史是客观存在的,而党一直在抹掉历史。温斯顿和朱丽亚就是在这个小屋中秘密幽会的,朱丽亚了解党在性方面搞禁欲主义的内在原因。这只是因为性本能创造了它自己的天地,非党所能控制,因此必须尽可能加以摧毁。尤其重要的是,性生活的剥夺能够造成歇斯底里,而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因为可以把它转化为战争狂热和领袖崇拜。她说“你做爱的时候,你就用去了你的精力;事后你感到愉快,天塌下来也不顾。他们不能让你感到这样。他们要你永远充满精力。什么游行,欢呼,挥舞旗帜,都只不过是变了质、发了酸的性欲。要是你内心感到快活,那么你有什么必要为老大哥、三年计划、两分钟仇恨等等他们这一套名堂感到兴奋?”。这两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就这样把性爱当作反对党的工具。【他把制服拉开,看她的洁白如脂的肉体。他想,要是在从前,一个男人看一个女人的肉体,就动了欲念,事情就是那么单纯。可是如今己没有纯真的爱或纯真的欲念了。没有一种感情是纯真的,因为一切都夹杂着恐惧和仇恨。他们的拥抱是一场战斗,高潮就是一次胜利。这是对党的打击。这是一件政治行为。】
犯了思想罪等待他们的一定是死亡,这一天最终还是来临了,小屋的主人竟是思想警察,画后面竟藏着电屏,他们被带到了仁爱部。在那里温斯顿被毒打电击,只为了让他承认老大哥是正确的,党是正确的,只要党说2+2=5那2+2就是等于五。党认为没有客观存在的事物,所有事物都是在人脑中形成的,而党可以控制人的大闹,那么当然党就可以控制一切客观事物,也能够左右历史。党还认为只是把犯思想罪的人处死,那么党就并不是真的胜利,必须在死之前让犯人相信党永远是正确的。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温斯顿经历了百般折磨,变得骨瘦如柴、弯腰驼背,他竟然真的看到了2+2=5【 所谓自由,就是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但此时他知道自己还没有背叛朱丽亚,那样党就没有真正的胜利,他也没有真正的失败。【温斯顿说:“招供不是出卖。不管你说什么或者做什么,都不要紧,最重要的是情感。如果他们能够迫使我不再爱你,这才是真正的背叛。”朱莉雅说:“这一点他们做不到……这是他们唯一无法做到的事。他们可以迫使你说任何话——任何话——但是他们无法强迫你相信这些。他们不能钻进你的内心。”】
后来他被带到了101室,那里有人们最恐惧的东西,温斯顿最害怕老鼠,所以这里就出现了两只老鼠,想要吃他的肉,在这种极端的恐惧之下他终于说出“去咬朱丽亚”,他彻底投降了,党也彻底成功了。文章最后温斯顿等来了期待已久的子弹,他凝视着老大哥的脸,一切都过去了,他战胜了自己,他爱老大哥。
虽然在这篇文章中温斯顿的结局是悲凉的,但是要相信只要人们还有思想、还有对自由的渴望,终于一天人们突破极权的控制,获得自由。
1984读后感豆瓣3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没有查找任何有关作者和创作背景的资料。是的,直到我看完最后一页,我都不了解这些。我害怕知道,准确的说,我害怕猜想成为事实(一般事实都恰如此)。
很多人说看完之后有深深的恐惧感,我不反对。因为我们有现实生活的参照,所以对于极权我们自然恐惧。但是恐惧之后,无须恐慌。你我都知道现实还走不到那一步,因为我们还有真的记忆。幸福需要对比,但痛苦无需参照。恐惧感带来的是警醒,是打破绝对静止的因素,像如履薄冰,这种感觉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事理上都拒绝不掉。面对合上书后痛苦的袭来,实则无须大惊小怪。
作为“反乌托邦小说三部曲”之一,以及作为多国的禁书,《1984》的光芒远比我所能想象的要大。
在我的认识中,好的文学作品应具备以下三点(且层层递进):完美的叙述,强烈的共鸣,凌驾于一切的规律。《1984》的语言叙述无需多言,故事的节奏恰到好处,人物的刻画手法虽不登峰造极却也近乎完美。而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读者)仿佛就是温斯顿,他的痛苦仿佛也已嵌入了你的皮肤!其中,温斯顿和朱丽亚的情节,又让我想到了王二和陈清扬(果然查资料时发现王小波也深受其影响);而奥威尔对人性的洞悉更是令人窒息!
是的,我们曾以为自己发现了世间最鲜为人知的秘密,发现了所谓的“终极”,可到最后,我们浅薄如温斯顿,懦弱如温斯顿。我们在追求真的同时,也走向了真的极端,正如“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唉,真亦假时假亦真!
斯金纳的想法似乎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实现,教化场的阴影还挥之不散,而我们的恐惧,也恰恰来源于这种模式。人的思想真的可以被操控吗?就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我根本就无法用实践去检验这个真理,因为我一旦开始检验就注定违背真理一样。就像为了获得自由,我们去消灭“不自由”,而当奴役真正被消除时,自由的概念也随之而亡。就像为了消灭肿瘤而将肿瘤养大,就像我们一直都避免不了“极端”……但即使这样,也不必悲伤和绝望,因为人类的智慧并未衰退消亡。得益于老祖先的智慧,我们仍有庇佑,我们在保护伞下将逻辑锁住(即囊括逻辑的全部),这远比“双重思想”高明得多。
它是什么呢?是“和”,是“中庸”,是“阴平阳秘”,是“水至清则无鱼”……或者全都是。
人生在世,难得糊涂,难得了然于胸的糊涂。
在你认为事实已超出你的掌控力的同时,其实它还在你思想的掌控之内。
1984读后感豆瓣4
王小波说:黑色幽默都是真实的黑色幽默,中国的某些的历史时期就是黑色幽默。实体书后面有王小波先生的评语。他说书的内容对于他来说已经是历史了。可想而知我们曾经经历过的某个历史时期是多么得荒谬。直到今天依然无法正视。它的影响毒害一代又一代的人,甚至至今依然有不小的影响。我热爱我的祖国,但是一回看我们的各种现象。我总是会有失去所有信心的感觉。个人认为奥威尔的写作水平是略高于赫胥黎的。他通篇都在营造出一种压抑到让人喘不过气的环境。不管是文中提到的控制现在就是控住过去。控制人就控制他的思想。控制思想也不是简单的让你不准干什么或者是必须干什么。而是通过改造让你具有双重思想,从而让你失去深入思考的能力。失去创造想象的能力。这让我毛骨悚然。社会上显露出的种种迹象让我不得不警惕这真有可能发生。文中提到的控制过去就是更改已经发生过的真实事件。通过篡改可以与现在的相吻合。在疫情时代下,无数为残破个体发声的文章被禁,网络上似乎只能保有一种声音,我们被逼着赞美苦难,赞美付出,这是新世纪的黑色幽默。而这种逼迫恰恰又是无意识的,在这种奇怪的背景之下,我们自动就激活了个体记忆修正的能力,不需要多少天,痛苦的记忆全盘遗忘,只剩下表彰会上的歌功颂德和奥运会的呼声。
1984读后感豆瓣5
如果说有什么大学必读书目,那么我会毫不犹豫的推荐《1984》和金庸全集。前者培养怀疑思辨的能力,后者享受青春。恨只恨相见恨晚,虽然2天读完,但还是感觉太迟了。虽然现在读完仍然震惊,依稀可以想见大学时期相遇是何等的震撼了。
愿《1984》永远只是一个寓言,愿十年浩劫永不重演。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英社口号
他们能接受那些明显违背现实的荒唐事,因为他们全然不知道党对他们做了什么,也不去理会身边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因为缺乏理解,所以他们安分守己。他们可以吞下一切,甚至连渣都不剩,这些东西也不会对他们构成伤害,就像鸟儿硬生生地吞下一颗谷粒,又有何妨?
在生与死之间,在物质欢愉和心理病痛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是,这也就是当下的人们所能感到的全部的差别了。断绝与外界的联系后,当历史被篡改而双眼被蒙蔽,大洋国的民众,此刻像是存在于遥远宇宙空间内的太空人,分不出何处是南北,何处又是东西了。
统治阶级之所以是统治阶级,便因为只要它指定继任者,政权就可以延续。党所在意的不是血统在政治上的维系,而是党本身的存在。由谁掌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社会等级制度始终如一。
如果所有人都听信党这别有用心的谎言,如果所有记录都如是记载这谎言,那么这谎言就会顺理成章地变成历史,变成真理了。于是党的口号,也就变成这样“谁主宰历史,谁就主宰未来;谁主宰现在,谁就主宰历史。”如此一来,历史也就不容更改了。其实,这里的历史究其本质来说,早已被党大肆篡改过了。现在正确的事情,将来也一定是正确的,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此情形之下,你要做的无非只能是顺从所谓的历史,战胜你顽固的记忆罢了。这就是他们所谓的“现实控制”,新语美其名曰“双重思想”。
如果他们没有可以参照的标准,他们甚至都不会意识到他们生活于专制的桎梏中。
“真正的权力,是我们不得不夜以继日地为之战斗的权力,它不是对事物的控制权,而是对人的控制权。”他顿了顿,突然换成了教师对得意弟子发问的语气,“一个人该如何行使凌驾于另一个人之上的权力,温斯顿?”
“让他受苦”
“很好,让他受苦。只服从是不够的,除非他在忍受痛苦,要不然你怎么知道他是在服从你的意志,还是在随心所欲?权力,就是使他们遭受痛苦和忍受侮辱。权力,就是要把别人的思想撕成碎片,然后再按照你的模式重新拼合成新的模样。”
间谍,背叛,逮捕,折磨,死刑和失踪从来都不会停止。世界将会变成一个恐怖的世界,更将成为一个胜利的世界。党变得越强大,就越容不得异己的存在。反对派越弱小,专制统治就越残酷。
篇11:1984读后感豆瓣
1984这并不是一个年份,而是作者虚拟的一个时代,一个由党统治的极权主义社会,在这种统治下人们完全没有隐私、没有自尊,整日生活在恐惧和仇恨之中,甚至不能有任何思想,像行尸走肉一样的活着。本书创作于1949年,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时也真的上演了文中所描述的这个时代。王小波说过:“对于我来说,这已经不是反乌托邦,而是历史了。”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成为了本书的魅力所在吧!
当时的政府机构被划分成四个部门:真理部负责新闻、娱乐、教育以及美术方面的事务(负责造谣篡改历史);和平部负责战争事务(负责战争);仁爱部主管法律与秩序(负责拷打逼供);而富裕部则负责经济事务(负责挨饿),多么具有讽刺意味。同时当时的人们也被分为三种:内党(权利的中心)、外党(普通党员)、无产者(内党认为无用的人),文中男主角温斯顿是外党,在真理部工作,负责的工作实质上就是篡改历史,也正是如此他发现了党篡改历史的证据,从而有了偏离正统思想(所谓正统思想就是无意识)的意识,犯下了严重的思想罪。在这样的社会思想罪是最严重的罪行,家里有电屏时刻监控,身边也遍布思想警察,一旦被发现就会被蒸发(即被杀死,并且将存在过的一切证据都抹掉),他必须保证不动声色,但也慢慢的表现出了异端的行为。
他到无产者经营的杂货铺买了一本日记本,躲在电屏看不到的地方,任凭思绪乱飞,写下了他的所思所想,写下了“打倒老大哥”。
他的异端行为还包括跟朱丽亚偷情,温斯顿在小巷中租了一个小屋,这小屋里到处都是历史留下来的东西,他喜欢这些东西,这些能证明他的想法没错,历史是客观存在的,而党一直在抹掉历史。温斯顿和朱丽亚就是在这个小屋中秘密幽会的,朱丽亚了解党在性方面搞禁欲主义的内在原因。这只是因为性本能创造了它自己的天地,非党所能控制,因此必须尽可能加以摧毁。尤其重要的是,性生活的剥夺能够造成歇斯底里,而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因为可以把它转化为战争狂热和领袖崇拜。她说“你做爱的时候,你就用去了你的精力;事后你感到愉快,天塌下来也不顾。他们不能让你感到这样。他们要你永远充满精力。什么游行,欢呼,挥舞旗帜,都只不过是变了质、发了酸的性欲。要是你内心感到快活,那么你有什么必要为老大哥、三年计划、两分钟仇恨等等他们这一套名堂感到兴奋?”。这两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就这样把性爱当作反对党的工具。【他把制服拉开,看她的洁白如脂的肉体。他想,要是在从前,一个男人看一个女人的肉体,就动了欲念,事情就是那么单纯。可是如今己没有纯真的爱或纯真的欲念了。没有一种感情是纯真的,因为一切都夹杂着恐惧和仇恨。他们的拥抱是一场战斗,高潮就是一次胜利。这是对党的打击。这是一件政治行为。】
犯了思想罪等待他们的一定是死亡,这一天最终还是来临了,小屋的主人竟是思想警察,画后面竟藏着电屏,他们被带到了仁爱部。在那里温斯顿被毒打电击,只为了让他承认老大哥是正确的,党是正确的,只要党说2+2=5那2+2就是等于五。党认为没有客观存在的事物,所有事物都是在人脑中形成的,而党可以控制人的大闹,那么当然党就可以控制一切客观事物,也能够左右历史。党还认为只是把犯思想罪的人处死,那么党就并不是真的胜利,必须在死之前让犯人相信党永远是正确的。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温斯顿经历了百般折磨,变得骨瘦如柴、弯腰驼背,他竟然真的看到了2+2=5【 所谓自由,就是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但此时他知道自己还没有背叛朱丽亚,那样党就没有真正的胜利,他也没有真正的失败。【温斯顿说:“招供不是出卖。不管你说什么或者做什么,都不要紧,最重要的是情感。如果他们能够迫使我不再爱你,这才是真正的背叛。”朱莉雅说:“这一点他们做不到……这是他们唯一无法做到的事。他们可以迫使你说任何话——任何话——但是他们无法强迫你相信这些。他们不能钻进你的内心。”】
后来他被带到了101室,那里有人们最恐惧的东西,温斯顿最害怕老鼠,所以这里就出现了两只老鼠,想要吃他的肉,在这种极端的恐惧之下他终于说出“去咬朱丽亚”,他彻底投降了,党也彻底成功了。文章最后温斯顿等来了期待已久的子弹,他凝视着老大哥的脸,一切都过去了,他战胜了自己,他爱老大哥。
虽然在这篇文章中温斯顿的结局是悲凉的,但是要相信只要人们还有思想、还有对自由的渴望,终于一天人们突破极权的控制,获得自由。
篇12:1984读后感豆瓣
这两次读两个译本的1984,一次是暑假回国,一次是现在,也就是。很巧呢都在7月读。没想到三年这么快就过去了,当然大致剧情也都还记得。这次读的比较快,主要是译本里面有一些漏印的字让人不很舒服,但还是翻译的不错,当然最根本的是小说实在是太经典了,不佩服奥威尔不行。这里首先向乔治·奥威尔先生致敬,感谢他为我们带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估计很多人读完这本书应该跟我感觉一样,倒吸一口凉气。如果以前从未读过反乌托邦小说的话,很多人会说看1984是头一回看见历史还能预测的。其实这种说法有点言过其实,我这是读了两遍才敢这么说的。20到20这三年时间里,我从一个还有一年学要上的小娃变成了个已经工作两年的大叔。第一次读是给自己提个醒,将来要面临的环境,可能就是1984那样;第二次读,就发现自己工作的环境,还真有点1984的样子。倒不是说工作环境不好,而是说奥威尔先生写的小说,反应的就是人性,是在一个集权环境不可能避免出现的人性。虽然小说里口口声声的反性,反感情,只讲对老大哥的忠诚,但在那样的环境当中,内党党员那么做,外党党员那么想,整个国家系统那么运行,就是符合人性的,只不过是把恶的那一面表现透了,善的却没出得来。
推想一下,很多公司的领导们,都喜欢看着员工拼命的加班,他也不管到底有没有那么多活儿,如果没有就人为制造点活儿,就为了让你没命的加班,为什么?书中说得好,就是要你不停地干活儿,只要在不停地干活儿,态度好不好其实无所谓。战争是和平嘛!一定要你保持一个紧张的状态,天天为能不能按时做完工作发愁,天天顶着末位淘汰制的压力,你就没有心情关心其他的问题。老板不用对你好,也不用给你提高待遇,甚至可以把每周巧克力糖由30克“增加到”25克,你也别嫌少。你没有时间关心老板做的对不对,没有精力去体贴自己的家人,仅能做到一般称职而已。老板就是不希望你抱有“工作是为了生活”这样的思想,恨不能破坏你的生活。老板更加不能接受的是你有了闲暇时间不去打网游,不去喝酒,而是去看书,看了书又有了独立的思想,进而不被人洗脑。
所以,这样的经典书籍,一定要在年轻的时候看。越早看越好,早看了给自己提个醒,告诉自己要清楚地认识到那些“大领导们”可能在想什么,画的大饼是不是能变成真的。要让自己认识到人性当中最残酷的那一面,要养成自信,也要时刻敲响警钟,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及时纠正忽略生活带来的家庭问题,友情问题等人际关系问题。要养成读书的习惯,特别是阅读经典的书籍。看完了书要思考,要评论,要琢磨那些贴近实际的内容,进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行成一套自主,完整的价值观。
千万不能像书中“新语”那样,不注重甚至是毁灭文化。当发现文化被毁灭到已经失去批判能力的时候就晚了,再也不能翻身了!
以上就是我结合当前工作实际问题谈到的这一次读1984的看法。经典的书,不会只看过两遍就不看的。
篇13:1984读后感豆瓣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没有查找任何有关作者和创作背景的资料。是的,直到我看完最后一页,我都不了解这些。我害怕知道,准确的说,我害怕猜想成为事实(一般事实都恰如此)。
很多人说看完之后有深深的恐惧感,我不反对。因为我们有现实生活的参照,所以对于极权我们自然恐惧。但是恐惧之后,无须恐慌。你我都知道现实还走不到那一步,因为我们还有真的记忆。幸福需要对比,但痛苦无需参照。恐惧感带来的是警醒,是打破绝对静止的因素,像如履薄冰,这种感觉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事理上都拒绝不掉。面对合上书后痛苦的袭来,实则无须大惊小怪。
作为“反乌托邦小说三部曲”之一,以及作为多国的禁书,《1984》的光芒远比我所能想象的要大。
在我的认识中,好的文学作品应具备以下三点(且层层递进):完美的叙述,强烈的共鸣,凌驾于一切的规律。《1984》的语言叙述无需多言,故事的节奏恰到好处,人物的刻画手法虽不登峰造极却也近乎完美。而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读者)仿佛就是温斯顿,他的痛苦仿佛也已嵌入了你的皮肤!其中,温斯顿和朱丽亚的情节,又让我想到了王二和陈清扬(果然查资料时发现王小波也深受其影响);而奥威尔对人性的洞悉更是令人窒息!
是的,我们曾以为自己发现了世间最鲜为人知的秘密,发现了所谓的“终极”,可到最后,我们浅薄如温斯顿,懦弱如温斯顿。我们在追求真的同时,也走向了真的极端,正如“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唉,真亦假时假亦真!
斯金纳的想法似乎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实现,教化场的阴影还挥之不散,而我们的恐惧,也恰恰来源于这种模式。人的思想真的可以被操控吗?就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我根本就无法用实践去检验这个真理,因为我一旦开始检验就注定违背真理一样。就像为了获得自由,我们去消灭“不自由”,而当奴役真正被消除时,自由的概念也随之而亡。就像为了消灭肿瘤而将肿瘤养大,就像我们一直都避免不了“极端”……但即使这样,也不必悲伤和绝望,因为人类的智慧并未衰退消亡。得益于老祖先的智慧,我们仍有庇佑,我们在保护伞下将逻辑锁住(即囊括逻辑的全部),这远比“双重思想”高明得多。
它是什么呢?是“和”,是“中庸”,是“阴平阳秘”,是“水至清则无鱼”……或者全都是。
人生在世,难得糊涂,难得了然于胸的糊涂。
在你认为事实已超出你的掌控力的同时,其实它还在你思想的掌控之内。
篇14:1984读后感豆瓣
王小波说:黑色幽默都是真实的黑色幽默,中国的某些的历史时期就是黑色幽默。实体书后面有王小波先生的评语。他说书的内容对于他来说已经是历史了。可想而知我们曾经经历过的某个历史时期是多么得荒谬。直到今天依然无法正视。它的影响毒害一代又一代的人,甚至至今依然有不小的影响。我热爱我的祖国,但是一回看我们的各种现象。我总是会有失去所有信心的感觉。个人认为奥威尔的写作水平是略高于赫胥黎的。他通篇都在营造出一种压抑到让人喘不过气的环境。不管是文中提到的控制现在就是控住过去。控制人就控制他的思想。控制思想也不是简单的让你不准干什么或者是必须干什么。而是通过改造让你具有双重思想,从而让你失去深入思考的能力。失去创造想象的能力。这让我毛骨悚然。社会上显露出的种种迹象让我不得不警惕这真有可能发生。文中提到的控制过去就是更改已经发生过的真实事件。通过篡改可以与现在的相吻合。在疫情时代下,无数为残破个体发声的文章被禁,网络上似乎只能保有一种声音,我们被逼着赞美苦难,赞美付出,这是新世纪的黑色幽默。而这种逼迫恰恰又是无意识的,在这种奇怪的背景之下,我们自动就激活了个体记忆修正的能力,不需要多少天,痛苦的记忆全盘遗忘,只剩下表彰会上的歌功颂德和奥运会的呼声。
★ 经典励志绘本介绍
★ 豆瓣校园招聘信息
【豆瓣网自我介绍(共14篇)】相关文章:
新书发布会发言稿2023-10-28
产品运营策略2022-12-18
拍卖出价流程浮窗设计小结交互设计2022-05-14
豆瓣FM产品体验小结交互设计2022-11-09
特警队实习报告2022-05-06
行为心理学书籍2024-03-01
电视剧《猎心者》观后感2022-06-09
豆芽的自传作文2023-08-11
看韩剧《梨泰院class》剧情观后感2022-12-18
技术部门工作总结202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