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经据典的辞职报告(共13篇)由网友“季落”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引经据典的辞职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引经据典的辞职报告
尊敬的领导:
我很荣幸在xx公司里就职一年的时间,这是我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曾经我满怀希望和信心的来到这里,抱着要有一番作为的信念奋斗着每一天。当我看到各种让人寒心的现象时,我只能默默的告诉自己“这就是社会,忍一忍,是金子总会发光”。可这种不正之风引起的种种不良现象屡次出现时,我渐渐的对我的决定和我对社会的看法产生了怀疑,到底是自己做的不够好,还是环境的阻力太大,个人力量太渺小而导致一次又一次的悲剧发生。今天,我终于做出了连我自己都不愿意面对的决定——辞职。
请原谅我的懦弱和不坚定,我曾经尝试过很多方法来改善这种混乱环境,可终究是人微言轻,一人之力,难成气候;当我转头和同事探讨这种不正之风的根源与解决方法时,他们也大多是抱怨和默认黑暗的社会现实,让我又一次看到了当今现状的黑暗程度,最终无为而终,就此结束我第一份工作生涯。但是我还是很感激xx给我提供了毕业后的第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让我可以把肚子里的东西尽可能的转化成能力表现给大家看,也让我知道了自己对社会认识的不足之处,更让我知道了团队的重要性以及工作效率核心在哪里,当然人际交往方面的提高就更不用说了,这些都是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所以,在我离开之时,把我这一年来对公司里的种种现象的看法和一点建议写给您,希望我的愚见能够让您抽出一点时间权衡下当前的现状,及时扼杀不良现象和不正之风,让公司更快速的发展壮大。
首先,从我所在的部门先说说我所看到的问题。
第一、领导的统筹能力不强,工作分配效率不高。就拿最基本的日常工作安排来说,领导总是让写计划和总结,我并不否认这种做法的作用,可大多工作总结和职责都偏向于总结性和概括性的话语,并没有实质性的作为,到底付出多少也不能确定,而且平常工作性质内容不明确,虽说有工作职责和岗位职责来限定,但是每个人的职责都有交叉,职责概括性太强,内容空泛。目前,研发部郭志国身为研发带头人和负责人,现在所做工作实为申报项目,偶尔制定微生物实验培养方案;研发员曹晨晨岗位职责偏向于实施研发工作和查找科技动向,可现在所做实为日常杂务,查看各部门网站公告,证件办理,电子类和it类维护,车间学习并记录需改进的地方提出改进方案,纤维素酶活测定实验条件的优化;技术管理员陈秀敏岗位偏向于内勤和各种材料申报通知的领取以及技术资料管理,现在所做实为辅助郭志国报材料,领导安排其他临时性工作;检验员杨娜和孙翠岗位一致,侧重于检测和品控,但杨娜现在每天在测原料和辅料水分,孙翠在实施郭志国的微生物培养方案。如此的工作形式,并不是按岗就班,而是职能错乱。平日里,领导总强调岗位职责,质问我们有没有达到,当我们提出工作和职位脱节,人员不够时,领导便会以不履行本职和工作量不饱和的理由来推脱,并换来一顿训斥。此外,身为领导,应该是一个部门的核心枢纽,既要合理调度,又要有计划性的安排,可目前的情况是,领导想一出是一出,这就导致员工必须停下手中工作去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最后本职工作没做完,还换来一顿批评。
我个人建议,设立项目部,既然已经把申报项目的职责划分给了工程中心,就应该把握住这个经济来源,单独设立职责岗位,郭志国主要负责项目申报,陈秀敏辅助提供材料和联系各口子部门领导;研发部设立一人,研究生学历,主要负责公司菌种培育、训话等一些列工作;实验室杨娜和孙翠主要负责成品肥料的各项指标测定,原料辅料的测定由门卫24小时使用速测仪测定,并每车都留样,每天定时杨娜取所有样品,统一测定以确定门卫测定数据的真实性;孙翠闲余时间可以帮助研发员做微生物实验;技术服务部设立两人,孙厂长带另一个人每天下车间学习发酵环境,观察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并计算配方比例,并寻找新的廉价辅料,做小型发酵试验,以便以后技术改进和服务各个分公司做技术准备;技术管理员陈秀敏负责日常资料和实验室器材,统管技术,每周定时让各个职员汇报工作进展和情况,统一整理,以便编写实验进展、生产情况、产品品质情况、公司技术改进日志等。领导负责与各部门协调,处理部门之间事务。
第二、领导的成本意识狭隘,“开源节流”平衡点不准,总以旧资本论“只罚不奖”思想来限制工作积极性。投入和效益,一直是资本论中讨论的两个环节,是个普通人,都会知道,减少投入,产出不变的情况下,效益会增大,然而,事实上,投入减少,产出必然会减少,只是因为中间人为强制因素,强制维持产出,才会表现出目前来说的比较高的效率,当然也出现了一个现象,员工流动性太大。这就需要领导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衡量点,适当奖励,让员工觉得自己努力有所收获,会调动积极性,产生更大的效益。而目前的情况,领导制定一系列的惩罚制度,并且扬言“公司就没有值班和加班这一说,加班那都是因为你们每天没完成任务,不能怪别人”,这样的'制度让人心寒,不仅让员工觉得岌岌可危,还会造成消极怠工,最终就会做出类似于我这样的决定。工作一年,经常会出现下班后,或者假期内领导打电话布置任务,原则人,为公司付出是每个员工的责任,但是每次以吩咐的语气布置任务,最终还换来一顿批评的行为,实在让人无法忍受。作为一个领导,天天喊着成本意识,这个用在生产原料进购上或许是一个上好的口号,可如果用在人员激励上,使用不当,就会出现反作用。作为一个即将上市的公司,如果这个道理还不懂的话,前途难免会坎坷许多。对于这方面,我不得不钦佩负责生产的领导,我有幸与该领导交流过几次,他本着为公司创造利益的原则,要达到公司布置的指标,只能让员工超负荷工作,当然,工资补贴,日常慰问,生活待遇改进一样不少,目的是激励员工,这么苦这么累有所收获,很值得,不仅会让大家更有劲的干下去,最终受益的还是公司,因为产量会明显提高。
第三、领导的执行效率底下,导致下属工作困难,无用功比例过大。这个问题,作为员工是无法向上级提出的,但是却深深地让每个员工受到了苦楚。每次采购时,询价-定价-批准-借款-购买-结账,一些列本应该是非常顺利,三天内就该完成的事情,可到了批准这一步时,领导总是以自己想法挑这挑那,暂且不说金额有多大,就拿需求性的迫切度来说,生产或者化验急需的东西,几千块的金额应该立马购置应急设备,而不应该嫌这嫌那,导致最后产生了恶性循环,连锁反应。比如,水分速测仪的购置,各方面询价、合同都已经到位,同事们也是加班,利用周末的时间来询问各方面问题和条款,因为原料进厂急用,必须立马购置,可领导总是吹毛求疵,最多的理由是运输时间过长会耽误生产,可到后来,一个星期过去了,还没有买到,这到底是自己在耽误时间还是快递时间不够快?
第四、领导对员工能力和岗位需求认识度不足,导致岗位与员工能力饱和度不够。不同岗位需要不同知识程度的人即可,什么样的马配什么样的鞍的道理谁都懂,可到企业人力资源调配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暂且不说当前教育的失败,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差距,就拿现设岗位来说,微生物培养因为涉及到出方案,研究生比较有经验,所以需要研究生,检验员基本上都是按照国标进行测定,不需要过多的知识,专科生就可胜任,技术服务因为涉及到理论,大学课程比较全面,稍微学了一点的本科生都应该胜任;即将招聘的发酵罐实验员,这个是比较有争议的职位,按照领导的意见,要招聘研究生,暂且不说待遇和实践性有多难达到,就说能力,现在的本科生、研究生大部分都很少接触到发酵罐,任何人到现场都得学习,这样本科生和研究生就没有多大差别;反而专科生有了优势,因为他们两年学习理论,第三年进工厂实习,说是实习,大家都知道是干活,他们才是正儿八经见过并操作过发酵罐的技术人群,按照他们的学历,待遇也比较容易达到。当然这是个人意见。
第五、责任心不够,遇事推脱。这个是人的本性,但是作为领导,一个部门团体的枢纽,在员工做错事时本应该抵挡一些压力,从而体现领导风范和对下属的爱护,以激励团队协作;自己做错时,敢于承担责任,就算不自己说出来,也不要将错误推脱到别人身上,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人心涣散,团队分裂,毫无凝聚力。就拿水分测定仪来说,当初买了卤素水分测定仪,是迫于无奈,无法快速测定辅料水分,但是污泥水分仍然不能测定,可当时领导的意思是这个是国产的,太掉面子,让换来饲料厂的进口水分测定仪——赛多利斯,说实话,这个还真不如卤素测定仪,当然污泥水分速测仪的购置就稀里糊涂的放下了,到后来污泥厂正式生产时,水分无法快速测定而耽误运输,情急之下,让我们使用赛多利斯水分测定仪测定污泥水分,污泥水分含量基本都在78%以上,对仪器损坏很严重,坏掉算谁的责任。当提出这个疑问时,领导的回答是:“仪器拿来不是让参观的,不用你换来干嘛?”。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不知道如何表达内心感受,只能默默忍受。
第六、处事不知变通,自己没有经历过,却让员工实施,结果是处处碰壁,有苦难言。就拿实验室采购小水泵来说,公司车辆预约紧张,很难排开,等了两天都没有约到车,就跟领导反映这个事情,希望她能协调解决,可结果她让我先出去商家那里定好价格,并跟商家说明天来拿货。一般来说,大件商品是可以这样预约,毕竟双方都很重视,可是这种200元左右的小商品,去那种采购市场询问时,卖家几乎都是一个态度,有,你随时来拿都行,价格就那样,爱要不要。之前几次采购时,都碰到这样的事情,几块钱的东西,领导也让先询价,订货,既然货物要便宜,只能去批发市场买,可是批发市场的卖家大多很忙,态度也很差,零卖只便宜一点,价格固定卡死,去那里问也白搭,只能保证随时有货。在向领导反映了这个事情后,她反而怄气,问我那个水泵多重?我说五公斤左右,她说自己去买,提回来;我说,还有个水桶,她也说提回来,我又回答说,那个水桶直径大概一米左右。她不答话了。我并不是说凡事要按照自己的做法来做,也不是懒得提回来,只是有水桶在,我必须用到车。作为领导,不但不知道设身处地的想想实际情况,反而还发脾气,这点是我最不能接受的。
另外,对于公司的不足之处,我作为一个小小的员工,能看到的方面也比较局限,只是在日常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能体会到一二。比如,当我对设备和技术有一些个人想法时,并不知道与谁讨论,或者该找哪个负责人来讨论该方案的可行性,记得又一次跟蔡工讨论三个改进方案的时候,他也说过这么一句话“大家都在推脱”,“某些专家的方案造价高,可行性低,解决问题不够根本”,很多改进方案都提过,却没有人实施,显示出很无奈,所以就这一点,职责不明。
以上都是个人的一点拙见,算不上建议,希望xx科技能克服阻力,改变不良之风,发展的更好,更强。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篇2:引经据典是什么意思
〝八面玲珑〞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bā miàn líng lóng,释义:玲珑,精巧细致泛指为人灵活、敏捷。意为窗户很多、四面八方通明透亮轩敞,借以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待人接物各方面都能巧妙应对、面面俱到,泛指能讨好各种人物的人,含贬义。
释义
词典解释
【解释】: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本指窗户明亮轩敞。后用来形容人处事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出自】:唐·卢纶《赋得彭祖楼送杨宗德归徐州幕》诗:“四户八窗明,玲珑逼上清。”宋·夏元鼎《满庭芳》词:“虽是无为清静,依然要八面玲珑。”
【示例】:原来宝廷的为人,是~,却十分落拓。 ◎清·曾朴《孽海花》第七回
【近义词】:八面见光、见风使舵
【反义词】:刚直不阿、心口如一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用于能讨好各种人物
词目
八面玲珑
释 义 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
出 处 (1)宋·夏元鼎《满庭芳》词:“虽是无为清静,依然要八面玲珑。”元·马熙《开窗看雨》诗:“八面玲珑得月多。”
(2)《俗世奇人》 “到了需要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的时候,就更指着杨巴那张好嘴了。”
示 例 原来宝廷的为人,是~,却十分落拓。(清·曾朴《孽海花》第七回)
近义词 八面见光、见风使舵
反义词 刚直不阿、心口如一
语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用于能讨好各种人物
小说
《八面玲珑》
作者:湛清
作品类型:言情小说
作品状态:已完成
书籍简介:这都什么年代了,这位小姐还穿旗袍、经营当铺, 养了个民初少女般的小女婢, 喝菊花普洱、金萱、乌龙茶…… 怪!人怪就算了,还把他亲亲爱爱的妹妹给搞丢了, 这女人肯定有什么古怪,他非得弄清楚不可! 偏偏她诡计多端,滑溜得...
篇3: 引经据典造句
引经据典造句
1、王教授的论文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读来令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2、你看一下这几篇好文章哪一篇不是引经据典的写出来的。
3、这篇文章超多引经据典,借古讽今,说得鞭辟入里。
4、我很喜欢和他一齐谈话,正因他总是引经据典的'让我明白很多道理。
5、他为了卖弄自我的学问,说话老爱引经据典,有时难免令人感到厌烦。
6、这位老先生引经据典的给我们讲了这几个观点让我们都深有感触。
7、小李时常引经据典来说明为人处世的大道理,令人不禁佩服他知识的广博。
8、尽管引经据典地说了许多,大家仍旧不支持他的看法。
9、多看一点历史书对你今后写作文的时候引经据典有很大的好处。
10、为了让大家坚信神的大爱,他不得不在文章中引经据典来增加说服力。
11、我一回到家我爸爸就引经据典的给我上了三个小时的政治课。
12、他写作文有一个习惯就是总是喜欢引经据典的去说明某一个观点。
13、写文章时适量的引经据典,固然能够增加说服力;但过犹不及,就可能适得其反了。
14、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你这一点引经据典算得了什么呢。
篇4:引经据典造句-成语造句
引经据典造句-成语造句
1、小李时常引经据典来说明为人处世的大道理,令人不禁佩服他知识的广博。
2、许多经济学家引经据典,其要点就是预期财政刺激一揽子计划是美国走出衰退的关键。、他引经据典地对他实行重炮轰击。
3、他为了卖弄自己的学问,说话老爱引经据典,励志文章,有时难免令人感到厌烦。
4、写文章时适量的引经据典,固然可以增加说服力;但过犹不及,就可能适得其反了。
5、这篇文章大量引经据典,借古讽今,说得鞭辟入里。
6、老师让我们用“引经据典”造句,可是我不会!
7、尽管引经据典地说了许多,大家仍旧不支持他的看法。
8、他们妙文隽语引经据典令听者屏气敛息,拍案叫绝。
9、许多经济学家引经据典,其要点就是预期财政刺激一揽子计划是美国走出衰退的关键。
10、他经常引经据典,所以他写的文章颇具文采。
11、他经常引经据典,所以他写的文章颇具文采。
12、王教授的论文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读来令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13、钱钟书先生写文章引经据典,深受人们的喜爱。
14、与引经据典相比,立法者应该在使用他们习以为常的词语上尽可能谨慎(特别是在高质量的编辑出版物上)。
15、他和人说起话来常常引经据典,作决定时又很注意借鉴历史经验,这与北京时下流行的美学标准显然有些不合拍。
16、虽然太阳系内的.名字起得比较出格了,但精心挑选的名字引经据典,令人难忘。
17、文学趋于引经据典,希腊和罗马神话、圣经与莎士比亚的作品都在被一遍又一遍地引用着。
18、为了让大家相信神的大爱,他不得不在文章中引经据典来增加说服力。
19、她引经据典的风格晦涩难懂。
20、毫无疑问,你可以引经据典来驳倒我。
21、这个年轻的学生听不懂文人们引经据典的谈话。
22、他为了卖弄自己的学问,说话老爱引经据典,有时难免令人感到厌烦。
23、他引经据典地说:“这座城堡的处所何等壮美,苍天的气息令人心醉。
24、你可以引经据典去支持正方或者反方的观点,但话说回来,我还总是会站在支持艺术自由的一方。
25、他动辄引经据典,颇有些酸腐书生的味道。
26、写文章时适量的引经据典,固然可以增加说服力;但过犹不及,就可能适得其反了。
27、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引经据典,风趣幽默地讲述三国,颠覆荧屏原有的历史人物。
篇5:引经据典的造句
全拼:yǐn jīng jù diǎn
释义: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出处:《后汉书·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
造句:
1、所谓的背课文不过是为了我们以后与人交谈的时候引经据典罢了。
2、我喜欢我们历史老师的老师的讲课方式,因为他总是引经据典的给我们讲点古代的'故事。
3、有时候你引经据典的表达某个观点会更形象,更让人理解。
4、我每次去我爷爷家玩我爷爷都给我引经据典的讲故事。
5、我很喜欢和他一起谈话,因为他总是引经据典的让我明白很多道理。
6、一辈子都在引经据典阐述别人观点的人到头来都没有了自己的想法。
7、但凡是背过四书五经的人一辈子都可以引经据典,出口成章。
篇6:引经据典的造句
引经据典的造句
成语:引经据典
全拼:yǐn jīng jù diǎn
释义: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出处:《后汉书·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
造句:
1、所谓的背课文不过是为了我们以后与人交谈的时候引经据典罢了。
2、我喜欢我们历史老师的老师的讲课方式,因为他总是引经据典的给我们讲点古代的故事。
3、有时候你引经据典的表达某个观点会更形象,更让人理解。
4、我每次去我爷爷家玩我爷爷都给我引经据典的'讲故事。
5、我很喜欢和他一起谈话,因为他总是引经据典的让我明白很多道理。
6、一辈子都在引经据典阐述别人观点的人到头来都没有了自己的想法。
7、但凡是背过四书五经的人一辈子都可以引经据典,出口成章。
篇7:引经据典话哄哄散文
引经据典话哄哄散文
垣曲与阳城两县以一条西哄河为界。河上有一座桥,徜徉在桥上,西看是垣曲西哄村,东看是阳城县润城村西哄哄居民组。关于两个村的命名,都离不开一个“哄”字。
翻开《新华字典》,“哄”,发(hong)音,意指好多人同时发声、吵闹或搅扰。例句为:起哄、闹哄哄、哄堂大笑。这里有个盛传百年的典故,足见其地历史悠久和底蕴丰厚。话说清同治元年(1862)朝廷在此处设置了“五府衙门”,共同管理垣曲、翼城、阳城、沁水和济源五个县的事物。各县乡民若有官司或不公,必到“五府衙门”来诉讼审理,常因人多或审理不公而吵哄哄、乱哄哄、闹哄哄,所以村名带上“哄”字,恰如其分。地名是文化符号,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打上了自然的和文化的胎记,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关于这里的地名,有官方和民间两个版本。先得从河边的《邑知事张公修路德政碑》说起。中华民国时期,垣曲与阳城两县以此碑为界,碑以东属阳城县管辖,碑以西属垣曲县管辖。那时候,阳城县的西哄哄庄属李圪垯村一个居民组,现碑座石头上有一行字,“李圪垯村东界”,历久弥新。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搞行政区划时,把两县调整为以河中心划界。正式命名河西为垣曲县同善镇西哄村,全村耕地500多亩,居民300多人。河东为阳城县李圪垯乡西哄哄村,全村600多亩,居民400多人。而西哄哄村东边的大坪山背后还有个东哄哄村,这是相对于李圪垯来说。两个“哄哄”村,一个居东,一个居西,分别以方位而命名为东西哄哄。西哄哄本是一个古老的大村,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近二十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潮来袭,村里大多数人迁徙到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或县城周围生活,现村里只有几十位留守老年支撑着。,阳城县搞扶贫移民开发,政府把这个几乎空壳的西哄哄村划归至平坦富庶的`润城镇润城村管辖。西哄哄村立马降级润城村西哄哄居民组。各位看客请注意,河东的“西哄哄”与河西的“西哄”村名只差一个“哄”字,可别张冠李戴,弄不好就有地市级间的纠纷。
返回来再说民间版的命名。西哄河两岸所有村落,笼统地唤作“西哄”家。你若问他是哪里的人,他们都会操着浓重的阳城口语,“西哄“的。若两岸人彼此称呼对方,那就有河东、河西之分。即西哄人称西哄哄人为“河东”,西哄哄人称西哄人为“河西”。
一河分两县,秀水隔西东。雄鸡一声唱,垣阳沐曙光。古风沿袭今,着意话哄哄。这里有纯真的自然美,铸就了山里人古朴、仁爱、憨厚、赤诚的个性。农家闲趣恬淡怡情,农耕民俗返璞归真。处处洋溢着浓重的传统文化气息。笔者曾在历山奔波了几年,今又在猕猴源景区公干。常日游走斯地,忽而在垣曲,忽而在阳城。俄顷河东走,瞬间河西去。闲暇之余,醉心于地域文化的研究,收获颇丰。“河东”“河西”“东西哄哄”,看起来名字简单,说起来十分拗口,你要是头脑不很灵活,闹不好指鹿为马,岂不贻笑大方?
篇8:比较论证法和引经据典法
比较论证法
这种方法是把某种事物或观点与其它相同条件的事物(观点)加以比较,以突出这种事物(观 点)的特点揭示事物的本质。如马南屯在《变三不知为三 知》中,为了论证应该“对于客观事物进行历史的现实的全面的调查研究”这一论断,曾作 了这样的比较:
有许多同志常常只晓得某一件事的现状或工作的最后总结数字,而不晓得这些东西是从何而 来的。因此,他们有时候根据一些表面的现象所做出的判断,就不免与实际情况不符;也有 的同志只注意收集和调查许许多多零碎的现象,而缺乏系统的研究,以致他对客观事物认识 上能形成若干分散的概念,根本不能做出完整的科学的结论。这样的人,即便知道了很多的 一个一个分散的互不连贯的现象,实际上还必然是一问三不知,或者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或 者知其二而不知其一。
这段论述将那些对客观事物不“进行历史的现实的全面的调查研究”的几种人相互加以比较 , 进一步论证其观点,鼓励人们真正做到“三知”。这几种人之间及他们与持正确态度的人之 间的联系就是对事物的调查及认识,这就是运用比较论理法的基础,不同的人因不同的调查 而产生不同的认识,读者就十分容易鉴别是非真伪了。
引经据典法
是指将权威著作中的观点或言论引入文中以增强说服力的一种方法 。如习作《失败是成功之母》多半采用的都是此法。《失败是成功之母》
现在的同学大都是在考试的磨炼中成长起来的,但其中的大部分都经不住考验,一 次失败便 一蹶不振,抱怨连天。其实我认为这是大可不必的,失败也可以使我们吸取教训,失败是成 功之母。歌德曾经说过:“人在追求真理中是会不断犯错误的。”事实也正是如此,瑞典科学家诺贝 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860年,诺贝尔为了研究出硝化甘油的引爆药捻,来代替黑色火药 去开山,不惜牺牲一切,做了许多次实验都不成功,连他的弟弟也在一次实验中牺牲了。但 这丝毫不能动摇诺贝尔的决心,他仍不断地进行实验。
一次,他把雷汞装入导管用来引爆硝 化甘油,没想到发生了剧烈爆炸,实验室随着浓烟被炸上了天,而诺贝尔却从废墟中爬出, 高呼:“我成功了!”雷管也从此诞生了。诺贝尔经过无数次的失败,终于获得了成功,这 正应了邹韬奋先生的一句话:“任何事业的成功史中必有一段伤心史。”
美国大发明家爱迪 生,一生中约有两千多项发明。他为了把容易腐蚀的硫酸电池改造成镍铁碱蓄电池,整整奋 斗了十年,试验近五万次,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当别人为之吃惊时,爱迪生平静地说:“走 这条路没有捷径。常言道,不怕慢,就怕站。只要一步步往前走,总有一天会走过去的。”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正确而勇敢的面对失败。英国有句谚语:“人生行路就是 连续不断的跌倒。”实际上小孩蹒跚学步就是这个道理,他们很有可能跌倒,但跌倒再爬 起来,就是成功。只有经过跌倒,才能学会走路。这和我们学习是一样的,我们要勇敢地面 对失败,面对挫折。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失败是成功之母。(孙伟)
篇9:如何用引经据典造句
如何用引经据典造句
造句时,学生的思路往往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个角度。因此,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拓宽他们的思路,而词语搭配法就是一种有利于拓展学生造句思路的好办法。如何用引经据典造句,以下内容与大家一起分享!
拼音
引经据典 yǐn jīng jù diǎn
词义
引;援解;引用;经:经书;据:依据;典:典籍。引用经典著作作为立论的'依据。
造句
1.党外人士把共同纲领背得烂熟,在讨论工作和政策时,能够引经据典,充分说理。
2.著名作家王蒙引经据典纵论传统文化。
3.人和厂成了洋车界的权威,刘家父女的办法常常在车夫与车主的口上,如读书人的引经据典。
篇10:引经据典-引经据典的故事-引经据典的寓意-引经据典的意思
【成语】引经据典
【拼音】yǐn jīng jù diǎn
【简拼】yjjd
【近义词】旁征博引
【反义词】信口开河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解释】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谈话与写作方面
【例子】吃到这些臭东西,还要替他考证,你也忒爱引经据典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二回)
【英文翻译】copiously quote authoritative works
【成语正音】引,不能读作“rěn”。
【成语辩形】经,不能写作“精”。
【产生年代】近代
【常用程度】常用
篇11:高分作文素材之引经据典
高分作文素材之引经据典
1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2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5 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6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 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 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 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 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 三思而后行。 ——《论语》
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 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 知耻近乎勇。 ——《中庸》
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 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 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 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 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篇12:引经据典的意思是什么_引经据典的解释_造句示例
引经据典的意思是什么_引经据典的解释_造句示例
引经据典
yǐn jīng jù diǎn
【词语释义】
引:引用,经:经书,据:以……为依据 典:经典。 指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或故事作为依据来论证。
【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谈话与写作方面
【出处】
《后汉书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
【反义词】
不见经传、信口开河、一簧两舌、胡说八道
【近义词】
旁征博引
【词语造句】
1、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引经据典,风趣幽默地讲述三国,颠覆荧屏原有的历史人物。
2、虽然太阳系内的名字起得比较出格了,但精心挑选的名字引经据典,令人难忘。
3、小李时常引经据典来说明为人处世的大道理,令人不禁佩服他知识的广博。
4、许多经济学家引经据典,其要点就是预期财政刺激一揽子计划是美国走出衰退的关键。
5、与引经据典相比,立法者应该在使用他们习以为常的词语上尽可能谨慎(特别是在高质量的编辑出版物上),
资料
6、王教授的论文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读来令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7、你可以引经据典去支持正方或者反方的观点,但话说回来,我还总是会站在支持艺术自由的一方。
8、文学趋于引经据典,希腊和罗马神话、圣经与莎士比亚的作品都在被一遍又一遍地引用着。
9、写文章时适量的引经据典,固然可以增加说服力;但过犹不及,就可能适得其反了。
10、这篇文章大量引经据典,借古讽今,说得鞭辟入里。
11、从哲学层面上观之,伽利略科学思维引发了当时人们思维方式的某种变革,引经据典的思辨型学术作风转化为面向自然寻求理论与实践、实验密切结合的思维模式,其科学方法使科学认识得以从人类其他认识方式中独立出来,使人类认识在十七世纪跃上一个新台阶,其尊重事实、无畏权威的科学精神通过《关于哥白尼和托勒密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促进了近代动态统一哲学世界观的确立和传播。
12、为了让大家相信神的大爱,他不得不在文章中引经据典来增加说服力。
13、毫无疑问,你可以引经据典来驳倒我。
14、的预算“将会使我们税法的效力大打折扣”,他义正言辞,仿佛引经据典,“它会使我们的公司在全球市场下更难生存,使人们更难储蓄养老,而且它还将刺激我们的外债成倍地增长。”
15、读者能够从书中追溯拉金的发展,从他在《牛津大学工党俱乐部简报》上引经据典,描写“关于树木、天空和季节”的诗歌到他更为成熟,有名气的作品。
16、我在师范院校对学生做讲座时,常常为这些塞满了无用的知识的小伙子和姑娘的不成熟感到震惊,他们知道的很多,他们谈辩证法神采飞扬,他们对经典作品引经据典??但他们中很多人的人生观却像婴儿一样。
17、他为了卖弄自己的学问,说话老爱引经据典,有时难免令人感到厌烦。
18、文章通过分析指出,中英思维模式存在着直觉与抽象、本体与客体和螺旋与直线型差异,并因此导致英汉学术论文中论证方法在修辞手段、引经据典、引用权威等方面的使用差异。
19、他和人说起话来常常引经据典,作决定时又很注意借鉴历史经验,这与北京时下流行的美学标准显然有些不合拍。
20、尽管引经据典地说了许多,大家仍旧不支持他的看法。
篇13:兰州小学生试写高考作文:引经据典 创意点子多
中新网兰州6月20日电 (刘玉桃 魏建军)“有写中国传统文化的,有联系实际写实的、有探讨议论的。出乎意料,很难的高考作文,但从他们的写作中可以看出,孩子思维灵活,阅读面广泛,虽然只是四年级学生,但是作文有创意,内容精彩纷呈。”兰州城关区东岗小学老师李娜说。
距离高考结束不久,东岗小学组织高年级的同学写高考作文:“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四年级学生郭晨曦的作文,以一个“仓颉造字”的神话故事为开始,引出“人”的造字。“一撇一捺一定要舒展,一定要把人立在田字格的中间,做人就是这样,一撇一捺很简单,但是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不容易。”
郭晨曦说,以前从未想过写高考作文,那么难,自己肯定写不出来,好在老师说开放式,可以找材料、请教家长,当自己完成作文时觉得很有成就感。
李娜说:以小学生的水平,能引经据典,从中国神话故事下笔,说明他认识到提高语文素养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从汉子造字角度入手,想法很新颖。
李娜告诉记者,以前,网络不发达,信息不畅通,高考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件特别神秘的事情,但是现在的小孩子,网络、电视,他们接触信息的渠道很多,也懂得很多,这次学校让四、五、六年级的同学写高考作文,孩子们听到特别兴奋,他们觉得自己竟然能写高考题,首先有了兴趣,并思考如何写好作文。通过写作的过程,让孩子们交流学习语文的方法。
李娜说,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从“咿呀”学语时起,就开始运用语文,对于语文素养的理解,要有大的语文观,不仅教会学生“谋篇造句”,更要通过语文的学习把孩子们心里的善和纯真激发出来。
东岗小学校长魏宏舜表示,这次的高考作文,命题就涉及到了语文的培养和提升,而且在命题材料中提到了提升语文素养的三个途径,我觉得这是一种导向,也是我们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因为在课改之后,新课程标准里面,前后对语文素养共提到了20多次,所以当时就萌发了让孩子们去了解语文素养,开始涉及的一些概念性的东西,让孩子了解学习语文的方法以及提升语文素养的具体途径,去尝试写一些高考大作文。
魏宏舜称,如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更加注重孩子们的素质教育,网络深入人们的生活,孩子们学习的渠道更广阔,大量课外知识的汲取,使得他们思维开放,想法奇特,对事物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见地,学校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方面责任重大。
★ 古文辞职报告
★ 旅游实习生报告
★ 辞职信写作技巧
★ 实习生实习报告
★ 实习生报告
【引经据典的辞职报告(共13篇)】相关文章:
教师实习生的实习报告2022-08-04
施工员实习生实习报告2022-08-26
发型师名片语录2022-12-08
简历制作:七大要点2023-03-31
养一朵听话的云阅读理解及答案2022-09-28
7月教育实习生实习报告2022-07-23
让你轻松提高工作效率的10条建议2023-01-02
实习生实习报告每月总结2023-01-04
养一朵听话的云 阅读答案2023-06-01
顶岗大学生实习总结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