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作文范文(精选30篇)由网友“满满芋”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作文范文,欢迎阅读分享。
篇1: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松鼠》
[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1.感受松鼠的美丽和可爱。
2.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松鼠的美丽和可爱。
难点: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渲染学习氛围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森林乐园玩,好不好?
2.这一路上会遇到许多动物,咱们一见到他们就马上跟他们打声招呼,怎么样?(师播放动画,画面上出现几种小动物)
〈二〉整体感受松鼠
1.松鼠这一课大家预习过了吧,你觉得松鼠怎么样?
2.课文给我们介绍了松鼠的哪些方面,打开书,读一读,你一定会知道!
(了解课文是从松鼠的样子、游玩、搭窝、吃食四个方面进行描写,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三〉感受松鼠的外形的美
1.我们班的小朋友读书可认真啦,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松鼠样子的,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2.现在我请大家做件事,你们再看看这段话,记住你认为很关键的词语,待会我要考考大家的记性。
3.读完了吗(读完啦)都记住啦(记住了)开始考啦。这个自然段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松鼠的样子?(生抢答)
师:下面,可要睁大眼睛,集中注意力,跟着我的鼠标走。鼠标点到哪,你能想出文中用了哪些关键词语来描写,你就马上举起手。
4.指导朗读。
(1)刚才,大家记住的关键词都写出了松鼠的美丽、可爱。现在,谁想试着读一读。
(2)谁敢说有一句我比他读的更棒呢(抓住句子指导朗读)
(3)师生接读
(4)谁也上台来当回小老师,和你的学生们合作读这个自然段?
〈四〉感受松鼠打窝的巧
1.读的不错,松鼠不只样子美丽,也很机灵,他还有什么本领呢?(会搭窝)请一位同学读读这个自然段(生读)
2.下面请大家看这一句(出示“窝搭好了……风吹雨打了。)
3.质疑:为什么松鼠把窝搭好后,还要加个盖呢?
你能在这句话中找到答案吗?
4.感受打窝的巧妙
看来,松鼠搭窝过程中的每一个举动都有他的目的。(出示整段)
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句(松鼠常常把窝……这样就……)那么在松鼠搭窝的过程中,你觉的哪也可以加一条横线,并说说松鼠这样做的目的?看来,松鼠真是一种聪明的动物呀!(板书:聪明)
〈五〉感受松鼠活动的趣
1.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松鼠是怎样活动的(出示第二自然段)
2.请同学们放声自由读这个自然段。
3.瞧,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张松鼠追逐嬉戏的图片,你们觉得这图片怎样?
4.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聪明。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运用书上没有出现的精彩动词让这几只松鼠动起来。先到小组中讨论讨论,想好了,就上来写吧!生上台写。
5.松鼠玩够了,闹够了,也要休息了。那我们也静静地把刚才想到的,说到的松鼠追逐嬉戏的情景写下来。让顽皮、可爱的松鼠留在你的文字里,留在你的记忆中。(生写)
篇2: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太阳》
教学目标
1.会认“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抵、氏”等10个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与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抵、氏”等10个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主要段落的结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猜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谜语: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哪天不出工,准是下雨或刮风。
提问:“它是谁呀?”——太阳公公
大晴天的时候,我们都能看到太阳。可是你知道关于太阳的知识吗?这节课就向大家介绍一下
板书:太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2)
1.学生齐读课文。
2.学习生字生词:
(1)齐读词语表中的词语。
(2)教师指导正确书写易错字:殖蔬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三、细读课文,交流收获
1.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请概括每部分的段意。
生总结,汇报
课文可以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1—3)介绍太阳远、大、热三方面的特点
第二部分(4—8):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2.我们来读第一部分。思考,这部分介绍了太阳哪些特点?
生总结、汇报
板书:特点:远大热
3.作者先给我们讲了一个传说。你知道介绍传说的作用吗?
生总结、汇报
师:介绍神话传说,增加文章的神秘感,引起阅读兴趣。
4.找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过渡句,说说过渡句的作用
生总结,汇报
生:“虽然……但是……”用这个关联词结束上文,引起下文“关系密切”的介绍。所以,这是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板书:关系密切
5.第二部分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总结、汇报
第二部分是总分总的结构,文章先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紧接着就分段告诉我们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的繁殖靠太阳,雨雪的形成、风的形成、太阳的杀菌能力和给我们送来光明和温暖。最后用“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来结束。前后呼应。
四、作业超市
1.抄写文中你喜欢的词语两遍。
2.熟读课文,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上网查找说明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以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的哪些特点?
二、学习1---3自然段,品味说明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来介绍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呢?在前三个自然段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生交流、汇报
师出示句子
(太阳离我们……也要飞二十几年。)
思考:A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B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个句子,读出“远”,读出感情。
师总结:这段话采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准确,更容易理解,突出了“远”的特点。
2.课文是怎样写太阳“大”的特点呢?生找句子,并汇报
出示句子
(我们看到太阳……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A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B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作比较。
3.体会描写“热”的句子:
A找出描写“热”的句子,说说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好处是什么。
生总结,汇报
出示句子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板书:列数字。
B读一读,读出“热”的特点
4.小结说明方法。
师:在介绍太阳的特点的时候,作者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更易于理解。
三、学习4---8自然段,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1.体会第四自然段第一句的作用。
2.默读5---7自然段,说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密切在哪里。
A指名答,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相关资料图片。
B请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自己的朗读,并做出评价。
板书: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的繁殖靠太阳形成雨雪形成风杀菌
C出示最后一自然段,反复朗读,体会太阳作用之大。标出中心句。
D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太阳,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四、布置作业。
上网查找关于太阳的其他知识。
上网查找自己喜欢的天体的相关知识。
篇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松鼠》
教学目标
1.认识“栗、矫”等13个生字,会写“鼠、仁”等13个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词语。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把握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词语。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重点词句的含义。
3.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栗、矫”等13个生字,会写“鼠、仁”等13个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词语。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种小动物?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2.(出示松鼠图片)请看大屏幕,请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
板书:松鼠
让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进入松鼠的世界,去认识这个可爱的小动物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1)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争取把课文读流利。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
(3)结合上下文理解“嬉戏”、“遮蔽”的意思。
2.检查自读情况
(1)读词句
[出示榛子、橡栗、苔藓的图片]
灰褐色:[出示灰褐色的松鼠]
“遮蔽”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
“嬉戏”你怎么理解?
(2)识记生字,掌握多音字。
晃 huǎng( )huàng( )
组完词同桌订正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想一想: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试着在括号里填上词语。
讨论:( )的松鼠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3.同桌讨论:如果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该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全班交流,总结
第一部分(1):先总写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再分别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进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介绍松鼠的形体特征。
第二部分(2):主要从松鼠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时间两个方面介绍松鼠的性格特征。
第三部分(3、4):从松鼠的行动、储备食物过冬和搭窝写出了松鼠聪明、警觉、乖巧的特点。
第四部分(5):介绍了松鼠的繁殖、换毛及爱干净的生活习性。
四、细读第一段,了解外形
1.默读,找一找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画出来。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呢?试着填一填:在写松鼠的外形时,抓住松鼠的__________,详细描写了松鼠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特征,把小松鼠写得非常美丽可爱。
板书:外形特征
面容——清秀
身体——矫健
四肢——轻快
尾巴——上翘
3.读第一段,讨论:你认为这段好在哪儿?
小结:文中第一段确实写得好,作者抓住了松鼠的外形特点,运用了恰当的形容词、比喻句,把松鼠的外形写具体了,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美丽可爱。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借鉴。
4.指名读,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朗读指导:我们在朗读过程中要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要读出这种情感,我们首先确定描写松鼠的重点词语如“乖巧、漂亮、讨人喜欢、面容清秀、敏捷、机警”等词语,并通过重读、轻读等方式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仿照课文第一段的写法,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介绍它的外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从中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听意思写词语
动作迅速而灵敏。(敏捷)
小巧、灵活、精细。(玲珑)
遮住的意思。(遮蔽)
游戏、玩耍。(嬉戏)
2.《松鼠》一课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生回答问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一下松鼠有哪些生活习性。
二、精读课文,了解习性
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和同桌说一说这部分介绍了松鼠的哪方面特征。
生总结,汇报
板书:性格特征---胆小(活动范围活动时间)
2.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生活习性?默读课文第二部分,选择一方面来准备并在全班介绍。
3.指名介绍,随机导学:
读第三部分,看看这部分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松鼠的特点?
生总结、汇报
板书:行动、储备粮食搭窝(聪明 警觉 乖巧)
师:你们瞧,作者把松鼠搭窝的过程写得多具体呀!你能不能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画出来?
(先……再……然后……)
师生对读这一句,感悟言之有序。
学生动笔,用上“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写后交流。
4.读第四部分,看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
生总结、汇报
板书:生活习性(繁殖 换毛 爱干净)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请2名同学分部分读全文。
2.说一说:通过学习课文和查阅资料,你对松鼠有了哪些了解?
3.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讨论)
A.准确、生动的语言;B.合理清晰的结构;C.鲜明的事物特征;D.恰当选用说明方法。
4.仿造《松鼠》的表达方法,改写《白鹭》。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第3题。
2.继续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接着写一写它的生活习性。
篇4: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1、明确复习课的目的。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现,薄弱环节得以巩固,涵盖着全部教学内容。
2、复习课过程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进步与成功,会让他们更有复习的动力。
3、复习课要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习的兴趣。
4、复习课的主动权要交给学生。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更要密切,探究程度更要深沉。
二、复习目标
1、指导学生对整个学期的语文知识学习进行疏通和归纳。
2、在学生复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分类、归纳性复习的方法。
3、提高学生审题和应试的能力,复习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技巧。
三、复习方法:
先单元复习再分类性复习:
分为:听写训练、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写作等五部分。
1、听写训练、基础知识穿插在每节课中进行复习。
2、积累运用总结出题型重在平时的练习。
3、阅读部分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从文章的内容来分,也可以从文章的表达方式上分。
4、作文的分类也很多,可以从写人、记事、写景和应用文来分,也可以从命题的形式来分。
四、复习措施:
1、以听写的方式检查字词。
听写前先布置作业复习课后生字词及补充的四字词、成语。复习单元同步练习中出现的词语。听写后做评讲,将易错字、重难点字重点讲解。集中讲学习这些字词的方法。
2、课堂抽背和默写重点语段相结合。
3、课堂练习、课堂评讲。教答题方法。
4、整理这学期所有的试卷和练习题。
5、指导考试技巧、强调卷面的书写。
6、阅读:
①课内语段:抓重点课文的重点语段,了解文章的中心,进行阅读的训练:注重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
②课外语段:(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答题方法。形成阅读能力)
五、复习内容:
(一)基础知识:
1、生字词:掌握本册要求学会的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正确书写。
2、词语:理解常用的词语并学习运用。主动积累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和成语正确认读,正确书写,大致了解意思。理解常用的词语并学习运用。
3、多音字:结合课文的朗读,读准多音字。对课文中带*的多音字,要重点复习。
4、句子:语句通顺,表达清楚。根据要求写句子。
5、读读背背:熟记积累运用中要求读读背背的词语、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古诗词。
(二)阅读:
1、了解课文题材,本册中出现了白话文、相声、剧本、文言文、记叙文等,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要实记。
2、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古诗词。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揣摩词句的意思。每课中的课后练习题中带点的词语意思。
4、能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5、能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6、能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背景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7、能结合阅读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8、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9、根据内容进行补篇练习。
(三)习作:
本册涉及到的作文类型有:书信、童年趣事、自由习作、缩写、竞选稿、写人、记事
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能按一定的顺序写,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述。
3、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书写规范、整洁。
5、40分钟不少于400字。
6、养成想清楚再写和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篇5: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
一、《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中的三则寓言故事流传久远,并浓缩成三个成语。成语是指人们长期以来学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张口结舌:因离去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二、《推敲》
1、《推敲》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他与孟郊、李贺等都被称为“苦吟诗人”。
2、韩愈主张用“敲”字有三条理由:①表明作者是一个有礼貌的人;②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③读起来也响亮些。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三、《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是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后羿:力大神勇、为民造福;嫦娥:美丽善良、机智勇敢,一心为民;逢蒙:奸诈贪婪。
四、《读书莫放“拦路虎”》
《读书莫放“拦路虎”》主要讲读书时遇到“拦路虎”不能绕着走,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读书时遇到生字,最好的方法就是查字典,查字典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有耐心,二是要有恒心。
五、《伊索寓言》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者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脍炙人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说理深邃,诙谐有趣,在全世界享有盛誉。出自《伊索寓言》的故事还有《狐狸与乌鸦》、《农夫与蛇》、《狼和小羊》、《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等。
六、练习三
1、京剧《红灯记》选段中的唱词表现了李玉和被捕时的英勇无畏和机智敏捷。“浑身是胆雄赳赳”。“千杯万盏会应酬”,意思是不管敌人如何凶残狡猾,诡计多端,他都会冷静对付。“时令不好风雪来的骤”,比喻形势险恶,敌人越来越疯狂;“把冷暖时刻记心头”,提醒母亲要时刻提高警惕,不可大意;“出门卖货看气候”、“来往帐目要记熟”,提示铁梅在与地下党同志联络时一定要谨慎小心,切记对准暗号,不可稍有疏忽;平时还要“防野狗”,即警惕敌人特务爪牙耍花招;面对白色恐怖,要学会斗争,还要充满胜利信心,相信一定会有“喜鹊唱枝头”的一天。最后特别叮嘱小铁梅,“家中的事儿你奔走,要与奶奶分忧愁”。
2、戏曲的剧种除了京剧还有淮剧、越剧、秦腔、昆曲、评剧、黄梅戏等等。
篇6: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理解12个词语的意思:能用“敬佩、再三、热泪盈眶”3个词语造句.
2.会把课后练习1中的三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写下来。
3.感受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关心群众生活,严格遵守纪律的崇高品质,感受革命战争时期军民鱼水般的深厚情谊。
4.学有余力的学生,按“塞银元一一缝银元一一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把课后中的三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写下来。
教学难点 按“塞银元一一缝银元一一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读通全文,自学生字新词,理清脉络,结合习题1中的(1),重点教学第二段。
一、揭题解题,激发兴趣.
1.揭题:两块银元。
提问:“银元”指什么?
2.看到这个课题,你会怎样想呢? (学生讨论)
(为什么以“两块银元”为题? “两块银元”与哪些人有关? “两块银元”能说明什么问题?大家学了课文后,就会明白了。)
二、听录音,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学课文。
(一)自读课文。
1.读准生字,划出新词
①按字的音、形、义的要求学会生字:
②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新词。
2.根据“塞银元一缝银元一还银元”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注意读准:翘舌音;承(chéng),平舌音:损
辨别;沏一彻:损一捐:怨一怒。
2.你是怎样理解新词语的。(学生讨论,再提出不理解的)。
3.填空:课文可分段,是按的顺序分段的。(先填空,再讨论段落的起讫。)
四、讲读课文。
1.轻声自由地读第—段。
(1)划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
(2)想—想第2句话的作用;(引出两块银元的故事)
老师简介背景:1945年8月到1949年9月为解放战争时期(又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自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巨大胜利,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消灭。《两块银元》故事就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发生的。
2.默读第二段。
思考讨论:
①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塞银元)
②为什么刘司令员、邓政委要赔孙老汉两块银元?
a. 用“一一”划出老汉打碎茶壶的句子(表情朗读时,注意体会老汉焦急,语速稍快。
b. “.’圈出邓政委把银元塞给孙老汉的有关词语。
③投影显示(句子)。
刘伯承笑着说:“老孙,这就不对了,你要帮助解放军遵守纪律嘛。”
茶壶是孙老汉打破的,为什么刘伯承要说“你要帮助解放军遵守纪律”呢? (学生讨论)
④“塞银元”这件事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的,划出有关句子。
投影显示(句子)。
“孙老汉见两位首长日夜操劳,……忙沏了一壶茶送过去。”
a.分别划出孙老汉所见所感所为的语句。
b.这句话表达了孙老汉对两位首长怎样的思想感情? (敬佩与疼爱之情)
c.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位朴实农民对解放军首长的敬爱之情·
d.仿说句子。
⑤感情朗读第二段,读出孙老汉对两位首长的敬爱之情和打碎茶壶焦急的心情以及体会两位首长严格要求,遵守纪律的精神。
⑥小结:这一段通过两位首长的言行,孙老汉所见所感,反映了人物的特点。
五、课堂练习
1.课堂作业本1、3题。
┌────┬───────┬─────┬─────┐
│ 谁 │ 所见 │ 所感 │ 言或行 │
├────┼───────┼─────┼─────┤
│ 孙老汉 │见两位首长日夜│是敬佩又是│忙沏茶送过│
│ │操劳顾不上喝水│ 心疼 │ 右 │
├────┼───────┼─────┼─────┤
│军属大爷│见同学们擦窗拖│又高兴又心│ │
│ │地忙得满头大汗│ 疼 │ │
├────┼───────┼─────┼─────┤
│ │ │ │ │
└────┴───────┴─────┴─────┘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第三、四段,落实本课的训练点,把几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
2.说说第二段主要讲了什么?
二、讲读课文。
(过渡语,刘司令员、邓政委塞给老汉两块银元重新买一把茶壶,孙老汉是怎样做的?)
1.默读第三段。
① 想一想,这段主要讲什么?
②用“一”划出老伴埋怨孙老汉不该拿两块银元的句子。(结合理解“埋怨”并读出埋怨的语气。)
③说说孙老汉是怎样送还银元的?
④“这下,两位老人才安心了”,为什么这才安心?
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两位老人热爱解放军的真诚情感)。
⑤小结过渡,孙老汉的老伴把银元缝进衣领,当刘司令员发现此事后是怎样做的?
2.学习第四段。
轻声自由读文
①当刘司令发现衣领的银元时,是怎样嘱咐警卫员的,用“~~”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结合理解“再三”一词,体会两位首长模范严守纪律的品质。
②“孙老汉手棒两块银元,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句话的“热泪盈眶”什么意思?什么使他如此感动?为什么使老人感动之极?读读有关句子,品赏、体会:两位首长“心里想的全是老百姓”,这反映了“我军的纪律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表情朗读,体会军民的鱼水情谊。
三、揭示“学习提示”,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全文,回答课后习题1中的问题(先说后写:作业本第5题)。
2.修改每一问题的答案,把答案连起来。
3.揭示“学习提示”的重点训练(指名读提示)。
a.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
b.训练的方法怎样?
c.把自己归纳的内容与“揭示”中的进行比较。{意思基本完整即可)。(同桌说、指名说)
四、小结(填空练习)。
回答课后习题中的( ),再把答案( )是归纳课文的( ),这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训练的方法是,先( ),再( ),最后( ),如《两块银元》这篇课文就是这样根据课后习题l的三个问题,先( ),再( ),最后( ),归纳主要内容为( )。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复习巩固重点训练,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完成有关作业.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同桌互查、订正。师抽查)。
2.轻声读“学习提示”。
二、自读全文,总结填空练习。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 ),这是( )的方法归纳的。课文按( )的顺序,写了“两块银元”的故事,抓住人物的( ),反映了( )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军民( )。
三、复述课文(学有余力的学生)。
1.按“塞银元一一缝银元一一送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可以简要复述)。
2.结合板书,各自复述,同桌互述。
3.指名复述,师生评议。
四、朗读课文(自由练读,指名读,集体读)
五、作业:完成课后1、2、4题。
篇7: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2个多音字,理解13个词语的意思。能用“敬佩”、“再三”、“热泪盈眶”造句。
2、会借助课题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按“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质疑→读议(解疑)→说练”的课堂教学结构,采用以启发式为中心的“读读、议议、说说”的教学方法,在读议、理解过程中穿插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关注课文的深厚的人文内涵的同时,避免把课文上成空洞的说教课,政治思想课。应把时间限度地交给学生,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整个教学流程自然、流畅,没有斧凿的痕迹,使学生轻松自如地读懂课文,掌握方法,达到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深悟两位首长乃是共产党领导人高尚人格精神的典型代表,他们严守军纪、关爱群众、以身作则、模范表率,才使“军爱民,民爱军”,“军民一条心”,才使自己的政党有了极强的凝聚力,使自己的战斗部队坚不可摧,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拥护,才使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二十八年,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了腐朽黑暗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了人民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教学重点】
1、通过自读自悟,感受“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条心”的军民鱼水般的深情。
2、借助课题,结合相关的问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按照“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两教时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第一教时
一、实物展示,激趣导入
1、出示两块银元,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银元,是中华民国时期的钱币。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这两块银元有关,围绕这两块银元会发生一个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记记生字的字形,想想新词的词义。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交流反馈
(1)做作业本第二题,做完后自由轻声朗读,全体完成后齐读。
(2)出示习题:
埋怨(mán mái )缝补(fèng féng )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暂时不要求学生十分完整的概括,
只要求学生说个大概)(孙老汉给刘司令员和邓政委沏茶时不小心打碎了茶壶,邓政委塞给他两块银元叫他再买一把。孙老汉的老伴把银元缝进了刘司令员的衣领里。刘司令员和邓政委又派人把银元送还给孙老汉)
二、分段理清文章线索
1、围绕着银元,你能给课文理出一条线索来吗?
(刘司令员和邓政委)塞银元——(孙老汉的老伴)缝银元——(刘司令员和邓政委)送还银元。
2、根据以上线索,给课文分段。
(1)学生根据提示分段。
(2)交流。
一、交代故事的历史背景(1)
二、塞银元(2—3)
三、缝银元(4)
四、送还银元(5—6)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你能从课文中知道多少信息?
2、学生自由读、划。
3、交流反馈:
故事发生的时间:解放战争时期
故事发生的地点:大别山区一带
人物;刘伯承邓小平孙老汉
当时正处于紧张的战斗当中:转战
4、教师简介历史背景:
1945年8月到1949年9月为解放战争时期(又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自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巨大胜利,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消灭。《两块银元》故事就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发生的。
四、学习课文的结尾部分
1、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读,思考读了这段话后又些什么问题。
2、学生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交流反馈
估计学生的答案有:A、“盼头”是什么意思?B、这样的军队是指怎样的军队?C、为什么说有了这样的军队中国就有盼头了?D、孙老汉为什么要感动得热泪盈眶?
4、理解“盼头”——希望。感情朗读第6自然段。
其余几个问题正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是本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应及时予以肯定问题提得好,提到了点子上,并告诉学生这正是我们这篇课文要研究的主要话题,这样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然后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引导他们深入学习课文,即阅读第2、3、4段
第二教时
一、复习词语
二、感情朗读第6自然段。
三、带着“孙老汉为什么要感动得热泪盈眶?”这问题深入学习课文的2、3、4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2、在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四人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3、反馈学习结果。
感动一:孙老汉打碎茶壶,两位首长自掏腰包赔钱。
引导讨论的话题:这打碎的茶壶,两位首长该不该赔钱?
相关话题:
A、孙老汉为什么要给两位首长沏茶?着重理解“日夜操劳”、“又是敬佩又是心疼”。说说孙老汉是怎样敬佩,怎样心疼?
B、两位首长又是什么态度?理解两“笑”的含义:前一个打破尴尬的局面,不让孙老汉难堪,后一个幽默风趣,使孙老汉不好意思拒绝。
C、茶壶是孙老汉打碎的,为什么刘伯承要说:“你要帮助解放军遵守纪律。”?
教师应引导、组织学生独立读书、思考,根据需要可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使学生之间互相作用,相互启发,思维互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全班交流,同时结合一定的语言训练,使学生理解了内涵,体会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感动二:缝进了衣领里的银元最终又被首长送了回来。
相关话题:
A、孙老汉和他老伴觉得这前该拿吗,为什么?理解“埋怨”、“安心”
B、当两位首长再次看到这两块银元时,百感交集,会如何想?又是如何做的?
引导学生想象填空:
刘司令员发现了缝在衣领里的两块银元,百感交集:“孙老汉啊,_ 。
学习“他俩再三嘱咐警卫员:‘损坏东西要赔,这是我军的纪律,可含糊不得!’”
反复朗读之后,引导学生想象:当警卫员拿出两块银元,一路上,他激动地想。
四、再读第6自然段
1、说说孙老汉因什么而感动?这是激动的眼泪,幸福的眼泪,他的眼泪想告诉我们什么?
2、这是一支怎么样的军队?
五、根据“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的线索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再在说完整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在添加一些细枝末叶复述课文。
篇8: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复习词语
二、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引导质疑:茶壶是孙老汉自己打碎的,邓小平和刘伯承为什么要赔他两块银元?
暂时撇开课文讨论:这两块银元该不该赔?
统计学生的对此问题的认识情况。简单说说自己的理由。
三、带着自己的观点,深入学习课文,到文中寻找理由。
〖观点〗这两块银元不必赔。
【论据一】 “孙老汉见两位首长日夜操劳,忙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又是敬佩又是心疼,忙沏了一壶茶送过去。没想到一不小心,茶水溅了出来,把桌上的地图沾湿。孙老汉急忙用衣袖去擦,不巧又碰翻了茶壶,把茶壶打碎了。他不由得满面羞愧。”
【论点】孙老汉是自己要给两位首长沏茶才打碎茶壶的。
着重理解“日夜操劳”、“又是敬佩又是心疼”、“满面羞愧”。说说孙老汉是怎样敬佩,怎样心疼?打碎茶壶后孙老汉又是怎样想的?读中促思,以读代讲,读中悟情,读中悟意。
【论据二】“回到里屋,他跟老伴一说,老伴可埋怨开了:‘你呀,真是!一把泥壶值几个钱,又是你自己打破的,怎能要这两块银元?’”
【论点】这是一把泥壶,不值钱。学着“埋怨”,着重理解“怎能要这两块银元”。
〖观点〗这两块银元一定要赔。
【论据一】 “孙老汉见两位首长日夜操劳,忙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又是敬佩又是心疼,忙沏了一壶茶送过去。没想到一不小心,茶水溅了出来,把桌上的地图沾湿。孙老汉急忙用衣袖去擦,不巧又碰翻了茶壶,把茶壶打碎了。他不由得满面羞愧。”
【论点】孙老汉是为两位首长沏茶才打碎了茶壶的。再次理解“日夜操劳”、“又是敬佩又是心疼”。说说两位首长看到孙老汉为他们沏茶时会怎样想? 刘伯承会怎样劝孙老汉不要介意?
【论据二】 “老孙,这就不对了,你要帮助解放军遵守纪律嘛。”
“损坏东西要赔,这是我军的纪律,可含糊不得!”
【论点】损坏东西要赔,这是我军的纪律。
两位首长为什么要让孙老汉帮助解放军遵守纪律?
小结:刚才大家说的各有各的道理,其实都对,那为什么会有相反的观点呢?认为“不必赔”的是站在孙老汉的角度上看问题的,请你们代表孙老汉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认为“应该赔”的是站在两位首长的角度看问题的,请你们代表两位首长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同学们,尽管这个该不该“赔”这个问题并没有结论,但从刚才双方说的心里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鱼水情深)
四、再读第6自然段,此时你又读懂了什么?
几经周折后,这两块银元又回到的孙老汉手中,他感慨万千,热泪盈眶。这是激动的眼泪,幸福的眼泪。
理解“捧”:这两块银元我们一般可以怎么拿?(捏、夹、掂……)那孙老汉为什么要“捧”呢?(此时的银元已不再是银元了,而是两位首长对孙老汉的一份情意,解放军对老百姓的一份情意。这两块银元把共产党和老百姓紧紧连在了一起。这两块银元是中国老百姓的希望的象征。)
五、根据“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的线索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再在说完整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在添加一些细枝末叶复述课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9: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苏教版)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五(5)班的学生,大多数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一定的阅读兴趣,能较好地进行课外阅读。上学期平均分:95分以上,及格率100%,优秀率也在100%。班级大部分学生很好地完成了四年级的语文学习,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爱学语文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二、本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培养读书做笔记的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2、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准确认读265/260个生字。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节169/173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口语交际: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问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教学措施:
1、继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2、继续抓好学生语文基本功的训练。
3、抓好后进生的学习辅导工作。
5、要妥善安排教学时间,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苏教版)]
篇10: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1课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一、生字词。
叮叮当当 歌谣 裸露 寂寞
叽叽直叫 又蹦又跳 咆哮
荒山野岭 茂密 拥抱 枝繁叶茂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走遍青山碧岭,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2、山下的河水不再浑浊咆哮,荡漾的碧波轻抚着河畔的小草。待到金色的秋天,我们把丰收的果园拥抱。
这一节中表现河水变化的词语有浑浊、碧波。
3、写一句有关植树造林的谚语:(1)春到人间,绿化优先;(2)植树造林,富国利民。
第2课 《暖流》
一、生字词。
和蔼 《滕王阁序》 抑扬顿挫 暖流
苏轼 不知天上宫阙 又恐琼楼玉宇
千里共婵娟 视察 涌动 致意 阅览
沉浸 强调
二、填空。
1、《水调歌头.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你知道另外七位的名字吗?请写出来。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辙、曾巩、欧阳修、王安石。
3、《滕王阁序》是王勃写的,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并称为“初唐四杰”。《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江泽民同志高兴地说:“不错,不错。”这句话中的提示语是高兴地。我们要用高兴的语气来读它。
篇11: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3课 《只拣儿童多处行》
一、生字词。
成千盈百 儿童不解春何在 倚着
栏杆 纽扣 开得旺 欢畅 四肢
二、将词语补充完整。
成千盈百 座无隙 地 聚精会神
浑 身解数 密 密层层 叽 叽呱呱
三、根据作者行踪的路线填空。
冰心老人“只拣儿童多处行”,先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接着在知春亭畔看到许多儿童在游玩。最后走进玉澜堂,与孩子们共赏海棠花。在整个游览的过程中,冰心老人一路上看到了儿童和花儿的生机勃勃,由此感慨:“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四、形容人多的四字词语有:川流不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五、描写春景的诗句有: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6、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第4课 《早》
一、生字词。
酿雪 朴素 笔墨纸砚 寿镜吾
哪里 默默 花瓣
二、名家名品。
冰心:《寄小读者》、《春水》、《繁星》……
鲁迅:《阿Q正传》、《故乡》……
篇12: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5课 《古诗两首》
一、生字词。
苍苔 篱落疏疏一径深 黄蝶
二、先解释带点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怜:爱惜 扣:敲
诗句的意思:应该是主人爱惜园中的苍苔,怕人的木屐把青苔踏坏了;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很久时间都没有人来开。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走:跑
诗句的意思:儿童快跑着追赶捕捉黄色的蝴蝶,这黄色的蝴蝶飞入菜花丛中,无处可寻了。
三、填空。
1、默写《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中意思为“爱惜”的词是怜。诗中最后两句描绘了这样一种美丽的景色:满园春色是关不住的,你看,一枝红杏灼灼如霞,早已翻越墙头,向人们报告春天的信息了。
2、《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中,树头花落未成阴和菜花点明此时是暮春季节;急走和追两个动词写出了儿童的天真活泼。诗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捕蝶图。
四、理解古诗填空。
1、《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不值”是没有遇到的意思。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春游访友不遇,表明诗人极其扫兴的心情,后两句写诗人从露出墙头的“一枝红杏”,联想到“春色满园”,心里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除了字面意思外,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事物,总要突破重重阻碍,显露出勃勃生机的。
3、《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写的是春末夏初(什么季节)田园乡村(什么地方)的景色,诗中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是“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描写儿童活动的句子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在《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中,作者抓住篱笆、小路、树头、黄蝶、菜花等景物,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捕蝶图,表达了诗人对乡野景色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五、将诗句补充完整,体会诗句蕴含的哲理。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我身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六、把下列描写儿童的古诗句补充完整。
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3、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4、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篇1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一、我会写
侵qīn(侵略、侵犯、侵占)
略lüè(粗略、大略、略知一二)
筑zhù(建筑、修筑、筑路)
堡bǎo(碉堡、城堡、堡垒)
党dǎng(入党、党员、同党)
丘qiū(山丘、沙丘、丘陵)
妨fáng(妨碍、妨害、何妨)
蔽bì(隐蔽、遮蔽、掩蔽)
陷xiàn(陷阱、沦陷、陷害)
拐guǎi(拐卖、拐弯、拐点)
二、我会认
垒lěi(堡垒、对垒)
搁gē(搁置、搁浅、耽搁)
岔chà(岔道、岔口、分岔)
三、多音字
种zhòng(播种) zhǒng(种子)
钻zuān(钻研) zuàn(钻石)
闷mèn(沉闷) mēn(闷热)
四、近义词
修筑——修建 简直一一实在 广阔一一辽阔
妨碍一一阻碍 坚固一一牢固 预备一一防御
坚持一一保持 想法设法一一千方百计
五、反义词
广阔一一狭窄 坚强一一软弱 隐蔽一一公开
防备一一进攻 不计其数一一寥寥无几
六、理解词语
侵略:侵犯掠夺。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使过程或进展变得缓慢或困难。
岔道:岔路。
吆喝:大声喊叫。
隐蔽:被别的事物遮住不易被发现。
孑口:指地道里小得只能容一个人过去的关口。
不计其数: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七、句子解析
1、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形象地写出了地道“孑口”易守难攻的特点。
2、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这句话是本段的总起句,为下文介绍地道的式样和特点做了铺垫。
3、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总结全文,写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的重要地位。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1、明确复习课的目的。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视,薄弱的环节得以巩固,涵盖着全部教学内容。
2、复习课过程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进步与成功,会让他们更有复习的动力。卡耐基说过:“使一个人发挥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
3、复习课要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习的兴趣。
4、复习课的主动权要交给学生。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更要密切,探究程度要更深沉。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根据五年级同学平时学习的情况分析:大部分同学对字词掌握地较好。句式的变化只有少数同学掌握不够好,修辞的运用部分同学不够灵活掌握,独立阅读只是不能很好地把握,拓展性的只是抓不住重点,写作方面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会运用灵活多样的写作方面也不出内容等。
三、复习目标:
基础知识版块
1、生字词:掌握本册要求学生学会的150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正确书写。
2、词语:理解常用的词语并学习运用,主动积累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和成语,正确认读,正确书写,大致了解意思,理解常用的词语并学习运用。
3、多音字:结合课文的朗读,读准多音字。对课文中带的多音字,要重点复习。
4、句子:语句通顺,表达清楚。根据要求写句子。
5、读读背背: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古诗词。熟记积累运用中要求读背的词语、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古诗词。
阅读版块:
1、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2、能读懂程度适合的文章。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揣摩词句的意思。
4、能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5、能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6、能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背景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7、能结合阅读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8、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间隔号的不同用法。
习作版块:
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能按一定的顺序写,根据表达需要分段叙述。
3、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书写规范,不用涂改液。
5、养成想清楚再写和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篇14: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读书做笔记的方法有:摘抄、编写提纲、写读后感。
2、读书名言: ①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 刘向②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③一本书像——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3、工具书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
4、本学期要养成的两个好习惯为: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
1《师恩难忘》
1、词语解释:
身(临)其境:来到 引人入(胜):胜,胜境,美好的境地。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2、八字成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形容口才好的成语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出口成章
4、“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使我想到了赞美老师教学有方的诗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赞美老师的奉献精神的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第一个“树”的意思是种植,第二个“树”的意思是培养。这个词语意思是:树木成材需要十年,而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不容忽视。文中“教诲之恩”是指田老师教给我们知识和道理。
2陶校长的演讲
1、填字:
lian 锻(炼) 精(练) (连)接 简(练) (炼)钢
ji 立(即) (即)使 (既)然 (及)时 奋笔(疾)书
li (历)史 日(历) 鼓(励) (厉)害 激(励) 再接再(厉)
2、“陶校长”是陶行知,他被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3、他要求学生每天从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 。①健康是生命之本;②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③工作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④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4、陶行知的名言。①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的奉献)②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的工作)
5、“健康第一”意思是:健康是最重要的,放在首位。
“科学的健康堡垒”指的是:锻炼身体,增强了体质。
“公德”指公共道德。“私德”指个人的品德修养。 “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
3古诗两首
1、《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诗歌记述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
2、《所见》是清朝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古诗动静结合,活泼有趣,牧童先是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是因为他 “意欲捕鸣蝉”。我们还从诗中“捕鸣蝉”一词中可见当时是夏季。
3、解释:不知处:不知道在何处。 振:震荡。 林樾:林中成阴的地方。樾:树阴。意欲:心想。
练习一
1、“诗中有画”的古诗:《题秋江独钓图》(王士禛)
2、《题秋江独钓图》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一首题画诗。全诗通过九个“一”写出了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3、写孤独的钓翁的诗句还有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带有“风”字的古诗。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④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篇15: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二单元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课题《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含义是(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奥秘。)
2、描写大自然风光的成语: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桃红柳绿、气象万千。
5装满昆虫的衣袋
1、多音字:可恶wù 凶恶è 恶ě心 背bèi地里 背bēi包记载zǎi 三年五载zǎi 载重zài 装载zài 正月zhēng 正zhèng在
2、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告诉我们从小就应当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昆虫记》是他的代表作。
3、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装满昆虫的衣袋”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是他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精神写照。让我们懂得一个人只有执着追求,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4、照样子写词语:甜滋滋: 香喷喷、水灵灵、白花花、湿漉漉 鼓鼓囊囊:勤勤恳恳、支支吾吾、吞吞吐吐、风风雨雨
6变色龙
1、本文通过我们(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应当(保护动物)。
2、写出表达“看“的词语:窥探、观望、凝视、眺望、端详;写出表示时间快的词语:刹那间、顷刻间、霎那间、一瞬间;写出含有动物的成语:万象更新、鼠目寸光、鸡飞狗跳、画蛇添足
3、“变色龙”比喻没有原则见风使舵的人。类似的三字俗语有: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井底蛙(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千里马(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哈巴狗(趋炎附势没骨气的人)铁公鸡(吝啬,一毛不拔的人)领头雁(带头的人)
7金蝉脱壳
1、同音字:协调、协作、协助 威胁 和谐
2、《金蝉脱壳》从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介绍了蝉脱壳的过程,脱壳时身体各部分出来的顺序是背→头→脚→尾。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
3、“金蝉脱壳”还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三十六计”还有:调虎离山、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打草惊蛇、苦肉计、空城计等。
4、当你阅读“金蝉脱壳”的具体过程时,一定被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吸引了吧。那你想到那些名言呢?(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
练习2
1、歇后语写句子。
联欢会上,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讲故事。
商场里上万元的衣服也有人买,这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产品好不好,关键看买家,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虽然我为灾区只捐献了五元钱,但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王玲每天练习钢琴两个小时,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三年不到就过了十级。
2、观察的近义词端详、察看、打量。
篇16: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三单元
8成语故事
1、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守株待兔 假虎威 拔苗助长 杯弓蛇影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望梅止渴 背水一战 四面楚歌 纸上谈兵 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大闹天宫 火眼金睛 精卫填海 开天辟地
2、解释带点的字:张口结舌:结舌,舌头不能转动。 滥竽充数:滥,不好,不合格。
画龙点睛:睛,眼珠子,这里指眼睛。 惊叹不已:已,停。
3、近义词。 张口结舌——哑口无言 滥竽充数——鱼目混珠
9推敲
1、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敲”原先是“推”,因此,后人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2、韩愈说用“敲”好的理由:(1)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2)用“敲”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3)读起来也响亮些。
10嫦娥奔月
1、本文是一篇神话故事。描写了三个个性色彩很浓的人物,分别是美丽善良、舍己为人的嫦娥,力大神勇、造福百姓的后羿,奸诈贪婪、包藏祸心的逢蒙。
2、照样子写词语。
飘飘悠悠:支支吾吾 浩浩荡荡 恭恭敬敬 兢兢业业 吞吞吐吐
碧蓝碧蓝:雪白雪白 金黄金黄 乌黑乌黑 火红火红 瓦蓝瓦蓝
11读书莫放“拦路虎”
1、“拦路虎”比喻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读书时遇到的“拦路虎”指的是生字。
2、要扫除“拦路虎”,勤查字典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3、“拦路虎”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4、“字典是无声的老师。”是比喻句,把字典比作无声的老师。
12《伊索寓言》
1、出自《伊索寓言》的故事还有《狐狸与乌鸦》、《农夫与蛇》、《狼和小羊》、《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等。
2、《狐狸和葡萄》中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后来人们称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叫“酸葡萄”心理。
3、“白费劲”中“白”的意思是没有效果。“其中有诈”中“诈”的意思是欺骗。“惊慌失措”中“措”的意思是安排、处置。
4、近义词:一贯(一向) 圈套(陷阱) 吸取(汲取) 掺杂(掺和)
练习3
1、《红灯记》是京剧,讲了抗日战争的事,剧中主要人物有李玉和、李奶奶、铁梅。我还知道的反映战争的京剧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中国的剧种还有豫剧、越剧、黄梅戏。苏州最有名的剧种是昆曲。
2、河流的幸福是“滋润了万物”,蜜蜂的幸福是“献出了香甜的蜜”,小鸟的幸福是“为大树捉了虫”,我的幸福是“帮生病的同学补习功课。”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奉献,方使心灵丰满而充实。
篇17: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四单元
13在大海中永生
1、同音字: ①震撼、遗憾、捍卫、汗水、汉族、干旱、浩瀚②船舷、弦外之音、嫌弃、圣贤、咸肉、休闲、衔接、馋涎欲滴
2、多音字:yè呜咽、哽咽; yàn咽喉、吞咽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
2、“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鲜花,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3、“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对人有益的、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东西如真诚的关心,热情的帮助。
4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高尔基在散文诗《海燕之歌》中,把革命者比作与暴风雨搏击的海燕,其实自己也是勇敢的“海燕”。
15《艾滋病小斗士》
1、轩然大波、庞然大物、恍然大悟、勃然大怒、浑然一体、荡然无存、井然有序、泰然处之
2、文章先写恩科西的去世,再从他的出生写起,回顾他短暂的一生。这种叙述方法叫做“倒叙”。
3、“红丝带”表示的是关心,要关心艾滋病人。
练习四
1、刻舟求剑:求,寻找。 守株待兔:株,树桩。 螳臂当车:当,挡住。 滥竽充数:滥,不合格(指不会吹竽) 掩耳盗铃:掩,遮盖、捂住。 买椟还珠:椟,匣子。 东施效颦:颦:皱眉。 邯郸学步、:步,走路。
篇18: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五单元
16黄山奇松
1、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2、赞美黄山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
3、情有独钟:钟,集中、专一。 饱经风霜:饱,充分。 誉为:誉,称赞。闻名:闻,出名。“四绝”:绝,独一无二,没有能赶上的。“黄山绝胜处”: 绝,最。 胜,优美的景物。
4、形容名声大的词语:闻名于世、驰名中外、大名鼎鼎、久负盛名、名震天下、远近闻名。
17黄果树瀑布
1、形容声音大的词语:訇然作响、人喧马嘶、震耳欲聋、如雷贯耳。
2、形容庐山瀑布的古诗: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徐霞客,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著作《徐霞客游记》
18莫高窟
1、为莫高窟设计一条广告语:甘肃敦煌莫高窟,祖国西北一明珠!
2、“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是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飞天”佛教中天空中飞舞的乐神。我知道的佛教人物还有:菩萨、天王、佛。
练习5
1、公益用语:①小脚绕一绕,小草笑一笑。②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
篇19: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当我一次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是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二、理解填空。
1、第四组课文的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
2、《钓鱼的启示》给“我”的启示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课文中“我”心情变化的过程是:得意——(急切、委屈、沮丧)——(乞求)——无奈(依依不舍)。
3、与“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类似的名言是(条条道路通罗马)。
4、《落花生》的作者是台湾作家(许地山),笔名(落华生)。课文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可以概括为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其中(议花生)是重点描写。课文的中心句是:“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5、《珍珠鸟》的作者是作家(冯骥才),课文的中心句是(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6、成语故事“水滴石穿”的主人公是(张乖崖),现在比喻学习或者做事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 ),就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三、日积月累。(关于生活启示的谚语)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篇20: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一、生字
窃(qiè)读 腋(yè)下 贪婪(lán) 惧(jù)怕
饥肠辘辘(lùlù) 支撑(chēng) 踮(diǎn)起脚尖
依依(yīyī)不舍 水浒(hǔ)传 彭(péng)公案 侠(xá)士
伴侣(lǚ) 娱(yú)乐 毫不犹豫(yù) 一趟(tàng)
背诵(sòng) 比喻(yù) 门扉(fēi) 呐(nà)喊
上瘾(yǐn) 囫(hú)囵(lún) 莎(shā) 磁(cí)
锻(duàn) 鉴(jiàn) 呕(oǔ) 沥(lì)
二、多音字
转(zhuǎn zhuàn) 咽(yān yàn) 单(dānchán shàn)
传(chuán zhuàn) 绿(lǜ lù) 背(bēi bèi )
供(gōng gòng) 角(jiǎo jué) 模(mú mó)
乐(lè yuè)
三、近义词
担忧——担心 贪婪——贪心 惧怕——害怕 适宜——适合
喜欢——喜爱 困难——艰难 起码——至少 鼓励——激励
毫不犹豫——毫不迟疑 熟悉——熟识 品味——品尝
欣赏——观察 愉悦——喜悦 遭遇——遭受 悲惨——凄惨
领悟——领会
四、反义词
担忧——放心贪婪——知足 隐藏——公开 暂时——长久
喜欢——讨厌 困难——容易 起码——至多 鼓励——打击
毫不犹豫——犹豫不决 熟悉——陌生 欣赏——讨厌
愉悦——不快 悲惨——幸福 寂寞——热闹 模仿——独创
五、词语积累
绿林好汉 滚瓜烂熟 中西贯通 古今贯通 文理贯通
毫不犹豫 流光溢彩 呐喊助威 津津有味 天长日久
如醉如痴 浮想联翩 泪落如珠 囫囵吞枣 不求甚解
悲欢离合 牵肠挂肚 如饥似渴 不言而喻 花纹驳杂
黯然神伤 千篇 一律 沉甸甸 天高气爽 云淡日丽
香飘四野 别出心裁 与众不同 大显身手 眼泪花花
真情实感 心安理得 念念不忘 呕心沥血
【与读书有关的词语】
学富五车 博古通今 满腹经纶 手不释卷 一目十行
【表示爱读书的词语】
如饥似渴 隔篱听讲 织帘诵书 挑灯苦读 圆木警枕
【带“书”字的词语】
知书达理 无巧不成书 书香门第
六、词语搭配
(花花绿绿)的书 (形形色色)的书 (急切)地寻找 (慌忙)地寻找
(贪婪)地读着 (快乐)地读着 (充足)的理由 (强大)的理由
(美丽)的图画 (毫不犹豫)地回答 (简单)的图画
(慌乱紧张)地回答 (沉甸甸)的果实 (香喷喷)的果实
(呕心沥血)的创造 (历尽艰辛)的创造
七、积累句型
第1课窃读记
1.比喻句: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2.反问句: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
第2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设问句:怎么办呢?我就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
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比喻句: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第4课我的“长生果”
比喻句: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语文学习方法技巧
坚持“三精”原则进行习作总复习
复习课,教师千万要避免浓烈的功利性,更不要有押题的奢望。习作复习课,根本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长里,尽的努力帮助学生提高习作的能力。若是还是以语文基础知识的操练法来进行习作复习的话,师生必定都是苦不堪言的——总不能要求学生在复习期间,一天一道习作题地进行操练吗?试问,语文教师有这样的精力做到篇篇批改吗?因此,小学语文期末的习作总复习必须遵循以下的“三精原则”:
1.精选习作复习的内容。习作题犹如天上繁星,总也写不完。在有限的期末复习时间里,究竟要训练什么,怎么训练,语文教师在总复习之前就必须要有充分的思考与准备。笔者认为,期末语文习作总复习的内容应以学期教材的阅读内容、教材单元习作题目及学校的学期重大活动或事件等为“蓝本”,以范围性、范畴性等的命题为主,精选比较重要的内容,不宜过多,一般以4—5道题为宜。不在于贪多,只有将这些题的写法、技法等说全说透,学生能有所领悟,能有所尝试运用,比平时的习作自如、有提高,才是习作复习课所追求的。
2.精讲习作的一些常用技法。《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习作要张扬学生的个性,能彰显学生的想象,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心意。提法是正确的,这对于让学生自由作文而言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还要注意,在习作中,有一类题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那就是命题作文。我们常见这样的一种情景,不少学生在自由习作时水平不错,但一旦拿到规定的命题习作时,就开始有点“找不着北”了,在习作效果上也大相径庭。当然,不同的学生,对不同体裁的习作,喜好与能力上都存在着差异与参差,这是正常的。就好比我们语文教师在写论文,自由选题写,每个人写起来都很顺手,因为那是自己要写的;若是要求你命题论文的话,就止不住要抓耳挠腮了,因为那是在规定的圈圈里作文的。将心比心,我们也就能理解学生的困难了。因此,在习作总复习时,我们就要教给学生一些常用、好用的习作技巧,帮助他们建构一点必要的习作知识。当然,这种技法绝非文学理论,而是与学生的认知相吻合的必备的习作知识点。
篇21: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
1.《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作家刘绍棠。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意思是田老师善于用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上语文课,使我从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受得了文学的启蒙。
3.关于感谢师恩的名句: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
4.八字成语列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陶校长的演讲》是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6.本课每一问结构类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呈现的。
7.“建筑人格长城”指健全个人的人格。“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科学的健康堡垒”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而塑造成的健康、强壮的身体。
8.陶行知的名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
9.《古诗两首》中《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课文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诗人在问答中的情绪变化是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10.《题秋江独钓图》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一首题画诗。全诗通过九个“一”写出了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第二单元知识点
一、《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诗歌,作者是作家孙友田。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
2.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是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亲近自然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健康成长。
二、《装满昆虫的衣袋》
1.《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记叙了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赞扬了法布尔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探索和钻研精神。《昆虫记》是他的代表作。
2.之所以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是因为这个题目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只有执著地追求,才能在他所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成就。
三、《变色龙》
1.《变色龙》一课,记叙了作者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从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变色三个方面描述了变色龙的特征。提醒人们要保护动物。
2.“变色龙”比喻没有原则见风使舵的人。类似的三字俗语有:
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 井底蛙(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
千里马(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
四、《金蝉脱壳》
1.《金蝉脱壳》从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介绍了蝉脱壳的过程,脱壳时身体各部分出来的顺序是背→头→脚→尾。脱壳后变化的是翅膀与颜色。
2.“金蝉脱壳”还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三十六计”还有:调虎离山、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打草惊蛇、苦肉计、空城计等。
3.歇后语列举: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扁担挑水——心挂两头
西施脸上出天花——美中不足 孙悟空闹天宫——打上前去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八股文的格式——千篇 一律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玻璃杯沏茶——看到底
第三单元知识点
一、《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中的三则寓言故事流传久远,并浓缩成三个成语。成语是指人们长期以来学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张口结舌:因离去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二、《推敲》
1、《推敲》讲的是唐朝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他与孟郊、李贺等都被称为“苦吟诗人”。
2、韩愈主张用“敲”字有三条理由:①表明作者是一个有礼貌的人;②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③读起来也响亮些。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三、《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是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后羿:力大神勇、为民造福;嫦娥:美丽善良、机智勇敢,一心为民;逢蒙:奸诈贪婪。
四、《读书莫放“拦路虎”》
《读书莫放“拦路虎”》主要讲读书时遇到“拦路虎”不能绕着走,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读书时遇到生字,的方法就是查字典,查字典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有耐心,二是要有恒心。
五、《伊索寓言》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者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脍炙人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说理深邃,诙谐有趣,在全世界享有盛誉。出自《伊索寓言》的故事还有《狐狸与乌鸦》、《农夫与蛇》、《狼和小羊》、《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等。
六、练习三
1、京剧《红灯记》选段中的唱词表现了李玉和被捕时的英勇无畏和机智敏捷。“浑身是胆雄赳赳”。“千杯万盏会应酬”,意思是不管敌人如何凶残狡猾,诡计多端,他都会冷静对付。“时令不好风雪来的骤”,比喻形势险恶,敌人越来越疯狂;“把冷暖时刻记心头”,提醒母亲要时刻提高警惕,不可大意;“出门卖货看气候”、“来往帐目要记熟”,提示铁梅在与地下党同志联络时一定要谨慎小心,切记对准暗号,不可稍有疏忽;平时还要“防野狗”,即警惕敌人特务爪牙耍花招;面对白色恐怖,要学会斗争,还要充满胜利信心,相信一定会有“喜鹊唱枝头”的一天。最后特别叮嘱小铁梅,“家中的事儿你奔走,要与奶奶分忧愁”。
2、戏曲的剧种除了京剧还有淮剧、越剧、秦腔、昆曲、评剧、黄梅戏等等。
七、综合
1、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掩耳盗铃、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等。
2、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有:火眼金睛、精卫填海、天衣无缝、开天辟地等。
3、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一鸣惊人、入木三分、三顾茅庐、胸有成竹等。2
4、含有“月” 的成语有:月下老人、水中捞月、披星戴月、日新月异等。
5、描写“月亮” 的诗句有:①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 李白 《月下独酌》
②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 杨万里《竹枝词》
③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第四单元知识点
一、《在大海中永生》
1、《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事件通讯,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的骨灰撒放大海的动人情景,讴歌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的深深怀念之情。本文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线索组织材料。为了充分表达人民对小平同志深深的怀念,作者展开联想的翅膀,运用了拟人、排比、对偶等手法,以生动的语言使读者深受感染。
2、全文围绕一个“情”字,因伟人的离去而悲痛,语速要徐缓、沉稳。
3、万里海疆、澳门香港、宝岛台湾、三大洋,地域渐次增大,暗含他制定的“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方针影响深远,“一国两制”中“一国”指一个中国;“两制”指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从时空两个方面说明小平同志影响的深远。
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
2、“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鲜花,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3、“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对人有益的、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东西。
4、“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给”,给予;“拿”,索取。高尔基希望他的儿子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希望他的儿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让所有的人都需要”的人,这是一种超脱了人间亲情之上的崇高的爱。
5、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
三、《艾滋病小斗士》
1、《艾滋病小斗士》一课写的是一位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坦然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的动人故事。
2、称恩科西为“艾滋病小斗士”是因为他不但能坦然面对艾滋病,不悲观,不消沉,还能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轩然大波 庞然大物 恍然大悟 勃然大怒浑然一体 荡然无存井然有序泰然处之
练习四
1、读读下面的名言
①给予是快乐的。 ②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不在于索取。 ③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第五单元知识点
1、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2、造句。屹立:中国像一条巨龙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郁郁苍苍:雪松长得郁郁苍苍,充满生机。饱经风霜:老红军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3、描写山的成语:崇山峻岭 山明水秀 悬崖峭壁 锦绣山河 江山如画
4、赞美黄山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
5、《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雄伟的景观,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本文写作特色鲜明:一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善用、巧用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宽,声音响。它位于我国贵州省,是亚洲的瀑布。
6、形容气势大的成语:浩浩荡荡 排山倒海 气贯长虹 一泻千里 千军万马 气吞山河
7、形容瀑布的古诗: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②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8、为莫高窟设计一条广告语:甘肃敦煌莫高窟,祖国西北一明珠!
9、《莫高窟》生动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10、“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这段话采用了排比句式,具体介绍了壁画上面的飞天,展现了莫高窟壁画的灿烂辉煌。展开想象,还可以怎样描写壁画的飞天呢?如:“有的手捧竹笛,吹奏乐曲;有的闭目凝神,侧耳倾听;有的双掌合十,默默祈祷……”
11、有关丰富繁多的成语:包罗万象 琳琅满目 五花八门 应有尽有 无所不有
12、公益用语:①小脚绕一绕,小草笑一笑。②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
第六单元知识点
1、富兰克林经过长期观察,后来通过“风筝实验”证实了雷暴就是普通的放电现象, 揭开了雷电的秘密。他还发明了避雷针。他是一位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享有国际声誉的美国科学家和政治家。
2、谈迁是明末清初史学家,写了《国榷》,在本文中“厄运”指的是他花费20多年的心血完成的《国榷》被偷走,此时他已经年老体弱,难以再重新编写。然而年过花甲的谈迁没有被“厄运”,而是经过几年的奋斗,完成了更加翔实《国榷》。课文中多处运用了数据,更清晰地表现出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表现出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顽强毅力。
3、诺贝尔一生在_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就是炸药。诺贝尔热爱人类、热爱科学,无私奉献,他还用所有遗产设立了“诺贝尔奖”,19起每年12月10日下午4点半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颁发,奖给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诺贝尔奖后来还增设了“经济学奖”、“地球奖”、“环境成就”等3个奖项。曾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等华裔科学家获物理奖,李远哲获化学奖。高锟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4、《滴水穿石的启示》1、课文中列举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三个人物的事例,说明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是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取得成功的。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实现美好的理想!
5、李时珍是明代医药学家,他访名医、尝草药,走遍大半个中国,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完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爱迪生是美国伟大的发明家,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齐白石是中国现代书画家,数十年来“不教一日闲过”,从没停止过作画。
6、飞行器:直升飞机、热气球、飞艇、直升飞机、航天飞机
7、关于励志的名言:①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次地站起来。——张海迪②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拿破仑
8、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日雕月琢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孜孜不倦 锲而不舍
第七单元知识点
1、课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有关回目改写的,原著作者是施耐庵。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林冲是个武艺高强、临危不乱、足智多谋、谦虚稳重的人,洪教头是个骄傲自大、鲁莽冲动、有勇无谋的人。
2、《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成功塑造了宋江、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108位英雄好汉的形象。其中的武松打虎、杨志卖刀、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雪夜上梁山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故事。
3、林冲是梁山好汉中的一位,与他相关的故事还有: 《林冲雪夜上梁山》《误闯白虎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
4、与《水浒传》有关的成语:逼上梁山 扶危济困 不打不相识 官逼民反 劫富济贫
5、出自《水浒传》的歇后语:孙二娘开店—— 谋财害命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石迁偷鸡—— 不打自招
6、《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主要人物有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主要人物是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等;《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主要人物是贾宝玉、林黛玉、刘姥姥等。
7、《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林冲-豹子头柴进--小旋风 吴用--智多星 李逵--黑旋风 鲁智深--花和尚
8、《少年王冕》选自《儒林外史》第一回,作者吴敬梓。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冕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他又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景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赞扬了王冕勤奋好学的精神和孝敬长辈的美好品德。
9、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 六神无主 心花怒放 提心吊胆 心急如焚 忐忑不安
10、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鞠躬尽瘁 舍己为人 大公无私 不屈不挠 拾金不昧
11、表现优美风景的:山清水秀 青山绿水 桃红柳绿 风光旖旎 美不胜收
12、表现热爱祖国的:精忠报国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爱国爱民 忧国忧民
13、描写场面的 :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万人空巷 热火朝天
14、背诵王冕的《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5、背诵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6、背诵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诗《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7、背诵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8、《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其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词作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全词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作者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19、你知道的词牌名还有菩萨蛮、如梦令、卜算子等,辛弃疾的词还有《菩萨蛮书江西口造壁》、《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等。
20、在中国古代文学,每一个朝代几乎都有着它主流的文学体裁,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1.线索法
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关系,把结构层次作为记忆线索,形成记忆网络。如《醉翁亭记》第三段的线索为: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狼》的线索为: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评论。利用这条线索,同学们就能正确而快捷地背诵。
2.串连法
(1)层次串连法: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与段落,可将其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背、记,最后依次把各部分串连起来。如背诵《春》这篇课文:可先背熟春草图;再背熟春花图;接着把春风图背熟;再背熟春雨图;最后背熟迎春图。然后再把这几幅图画串连起来,一气呵成。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二、第三、第四段,亦可抓住其内容层次:先历数艰难情状;次说艰难能造就人的原因;最后作结。然后再把三个层次串连成诵。
(2)词语串连法:如背《回忆我的母亲》后面两段,我们可以找出关联词语:母亲现在……
我将……母亲是……只是……但是,正是……报答……尽忠……使……这是……一定……愿……。根据关联词语,串连成诵。
3.支点法
即把课文中或段落中的重点词、句作为记忆支点,利用这些支点检索贮存脑中的文字,毫无差错地背出有关的文段。如背《岳阳楼记》:先抓住警句,作为记忆支点,理清文脉,有助于快速记诵。本文的警句是“先天下”二句,有此抱负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背《陋室铭》:把第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为全文支点,再从三个层次理解记诵:(1)开头以类比方式点题——“陋室德馨”;(2)隐居生活:A.环境:苔痕……草色……;B.交往:谈笑……往来……;C.生活情趣:……调……阅……,无……无……;(3)类比作结:何陋之有?可见,支点法与层次串连法结合,会收到更好的记忆效果。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学习技巧
一、熟读、背诵的习惯。
二、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习惯。
三、推敲语言文字的习惯。
四、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五、记日记的习惯。
六、规范地书写的习惯。
七、专注地听人说话的习惯。
八、说普通话、说话文明得体的习惯。
九、勤思考、爱质疑的习惯。
十、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篇22: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 体会歌词中表现出的毛主席的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钢铁意志。
2. 体会歌词语言的高度概括、用词的准确生动。
3. 体会歌词使用的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
课前预习:收集红军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的史实。
一.字词检测:
音:黔 皑皑 毡 炊chuī 毯tǎn 侵qīn
似 sì 水似银 似乎 重 chóng 重飞渡 扎 zhā 扎营盘
shì 似的 zhòng 重兵 zā 包扎
乘 chéng 乘机,乘人之危 行 háng 行情,欺行霸市 jiě 解嘲
shèng 千乘之国 xíng 行囊,行云流水 解 jiè 解送
奇 qí奇怪 xiè 跑马卖解
jī 奇数
形: 渴 解渴 渴求 渴望 饥 充饥 饥饿 饥荒 皑 皑皑 袭 袭击
喝 喝水 喝彩 肌 肌肤 肌肉 肌体 铠 铠甲 垄 垄断
锤 千锤百炼 钢 钢铁
捶 捶胸顿足 刚 刚强
义:皑皑
奇兵——出乎敌人意料而突然袭击的军队。
重兵——力量雄厚的军队
压——逼近
境——边境
天险——天然的险要地方。(天堑:天然形成的不可逾越的壕沟。)
弃甲——义同“丢盔弃甲”,形容打了大败仗时的狼狈相。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茫茫——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炊——烧火煮熟食物。
千锤百炼——这里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千磨万击:多次击打锻炼。)
草毯泥毡——比喻战斗生活艰苦。
扎营盘——即扎营,军队安营驻扎。扎,驻扎。营盘,军营。
高于天——于,比。
二.创作背景
组歌是由内容上有联系但又有相对独立性的一些歌曲组成的声乐套曲,组歌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等。本文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①告别②突破封锁线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四渡赤水出奇兵⑤飞渡大渡河⑥过雪山草地⑦到吴起镇⑧祝捷⑨报喜⑩大会师。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成,融汇长征沿途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而加以发展,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四曲。《过雪山草地》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六曲。
三.背景资料:
1. 毛泽东曾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战役,是毛泽东根据情况的变化,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调动和迷惑敌人,创造战机,在运动中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毛泽东运用一系列的战略战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如在“反围剿”战斗中,采用了“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先打弱敌,在运动战中各个歼灭”等战术;在“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中运用“调虎离山”之计;“国内革命战争”中,运用“蘑菇战斗”、“运动战” 等;“淮海战役”中用“瓮中捉鳖”战术;“辽沈战役”中用了“关门打狗”之计……)
2. 红军长征途中翻越了夹金山、梦笔山、岷山等若干大雪山。这些雪山海拔高,山顶终年白雪覆盖,空气稀薄,气候复杂多变;草地主要指四川松潘的毛尔盖草地,上面泥潭、沼泽遍布,且被草蔓遮盖,极具隐蔽性,一不小心,人畜就可能遭灭顶之灾。红军长征途中前有杀敌,后有追兵,空中有敌机盘旋,红军指战员连续行军作战,缺少衣食,药品奇缺,许多战士尤其是伤病员都倒在了雪山草地。雪山草地,是长征途中最难走的一段道路。丁甘如(长征时任红三十一军第九师师部测绘员,援西军司令部作战参谋。后任成都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顾问。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诗作:
《过雪山草地》
万苦艰辛出重围,又入雪山荒原地;饥腹奇寒旦可忍,难捱高原气体稀。
三军肝胆硬如铁,经得狂风暴雨侵;饥寒交迫不挂齿,全靠主义照征程。
神兵飞夺腊子口,会师陕甘挫追敌;日寇深入民族危,为求解放战到底。
《悼战友》
三过草地苦难熬,雨夜栖身牛粪房;
篝边战友长辞去,别前鞠躬泪含眸。
四.欣赏歌曲、研读诗歌
1. 欣赏《长征组歌》音像作品:《四》16:33-23:50 《过》27:24-36:10
2. 教师出示自读问题,学生合作讨论
(1)书后练习二——找出这两首歌词的中心句,从而明确歌词的主题
学法指点:如何判断歌词的中心句?可从中心句与其他句子内容上的联系,中心句在歌词中的具体位置(一般出现在歌词的结尾处,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中心句在表达这首歌词的主旨方面的作用,中心句与《长征组歌》主旨的关系等方面考虑。
〖参考〗《四渡赤水出奇兵》描写一系列战事(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红军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意在突出一个“奇”字,赞扬毛泽东出奇制胜的军事艺术,所以最后一句是中心句;《过雪山草地》描写红军(在百困交加的情况下,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的惊世壮举,意在表现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所以最后一句是中心句。
(2)请根据你的理解把这两首歌词划分层次,并归纳层意。
〖参考〗《四渡赤水出奇兵》:第一部分(第1-5行),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和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深情——因为沿途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是红军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 四渡赤水战役取得胜利,靠的是红军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靠的是人民的支持帮助,靠的是毛主席的英明领导。}第二部分(第6-17行),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这一部分分两层。第一层(6-9行),描写红军在几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下面临的艰难处境。(路难行是恶劣的自然环境,敌人的重兵重重封锁,是红军战士们面临的更大困难。)第二层(10-17行),展现红军在赤水河流域巧妙调动敌军最终摆脱其围追堵截而进行的几次重大战斗画面,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总述了四渡赤水河战役中红军巧妙运动、出奇制胜。以下五句基本按照战斗的先后顺序来写。(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牵着敌人鼻子走,调动敌人的兵力出云南,为红军北上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因为用兵出神入化,所以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昆明逼贵阳”这两句分别讲的是中央红军第二次渡过乌江的故事和声东击西佯攻贵阳又转向昆明进发从而牵动敌人的大批兵力让敌人疲于奔命的故事。这正是毛泽东声东击西战略的具体实施。)
《过雪山草地》:第一部分(1—4行),描写红军过雪山草地时遇到的极大困难。第二部分(5—12行),描写红军战天斗地、以野菜充饥的顽强斗志,并且由表及里,揭示了红军战士力量的源泉——同甘共苦、充满理想。
(3)《四渡赤水出奇兵》用词非常准确生动,请你从敌人、红军两方面各找出一些用得好的动词,分析其作用或妙处。
〖参考〗“压”写敌军来势汹汹,“弃”、“丢”写敌人狼狈不堪、望风而逃,前后对比鲜明,反衬我军的神勇;“出、飞渡、临、逼、赶、袭”写红军作战机动灵活,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走”古义是跑,这里既说明红军徒步长征的艰难,又写出红军运动的快捷;“飞”写出红军再渡乌江天险的神速。
(4)两首歌词都恰当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你任选一种举例说明并谈谈其表达作用。
〖参考〗《四渡赤水出奇兵》:
①“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用比喻、夸张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
②“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把军民关系比作鱼水关系,说明红军和人民群众之间相互依存的深厚情谊。
③反复吟唱“横断山,路难行”,强调突出红军行军的艰难。
《过雪山草地》:
①“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用夸张手法突出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②“雪山低头迎远客”,(不直接说红军战士把高耸的雪山踩在脚底下,)“低头”、“迎”把雪山拟人化,写出红军不畏艰难、豪迈乐观的气概和征服雪山的喜悦之情。
③“草毯泥毡扎营盘”, “毯”、“毡”用比喻精练生动地展现了过草地时艰难困苦的情景,突出了红军在恶劣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不怕难”的钢铁意志。
④“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用对偶充分表现了红军饥寒交迫的处境,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
3. 这两首歌词有异曲同工之美,说一说它们在写法上有哪些共同特点?
〖参考〗①都通过中心句直接表达主题;②均由两部分组成,都对红军所遇的困难作了描绘,以此衬托红军将士的高贵品质;③句式都长短交错,整齐中略有变化:都以七言为主,整齐的句式、和谐的韵脚,表现了一种壮阔的场面、宏大的气势,表现了红军从容不迫、英勇无畏的精神和乐观豪迈的情怀;都用整齐集中的三言句描绘红军所处的险恶处境,渲染了一种紧张、激烈或庄严、残酷的气氛,对红军起到了烘托作用。 [不同:《过雪山草地》主要是表现自然环境的恶劣,红军饥寒交迫、生存危机之严重;《四渡赤水出奇兵》中则既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写了敌军的凶猛攻击。]
4. 我们也读了很多有关长征的故事,请你思考一下:故事与歌词在语言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参考〗故事需有完整情节,以叙事、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叙事生动具体,篇幅长;诗歌语言凝练,重在抒情。
五.情感迁移
1. 这一课的学习对我们的启发:学习革命前辈优良传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养战胜各种困难的意志品质。
2. 书后练习三(说改革开放是一次新长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处于历史转折时期,二是气势宏伟壮丽,三是任重道远,四是影响深广〖改革开放跟长征一样都是处在历史转折时期,同样是气势宏伟,影响深广,新的长征路比几十年前的长征更曲折、更艰难,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只有发扬长征精神,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或〖改革开放是一个全新的事业,是一次新的“长征”,它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依,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实在在地努力奋斗开创未来。同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才会真正实现人民的富裕、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可以从大处着眼,面对强敌时,必须发扬长征精神,审时度势,正确决策,一往无前,也可以联系本地经济文化建设来谈,还可以联系本人实际来谈体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应当发扬艰苦奋斗、忘我牺牲、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始终依靠全体人民的聪明才智,以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为重,发扬齐心协力、同甘共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发扬长征的优良传统,去开创美好幸福的明天。〗)
六.创新训练
如果把这两首歌编制成MTV电视片,说说你的设计思路。
七.拓展赏析:
到吴起镇
锣鼓响,秧歌起。
黄河唱,长城喜。
腊子口上降神兵,
百丈悬崖当云梯。
六盘山上红旗展,
势如破竹扫敌骑。
陕甘军民传喜讯,
征师胜利到吴起。
南北兄弟手携手,
扩大前进根据地。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降神兵( ) 扫敌骑( ) 手携手( )
2. 概括一下这首歌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红军战士经过千辛万苦,胜利到达吴起镇大会师的喜悦与自豪之情。
3. 这首歌词开头的两句连用4个三字短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认为该用怎样的语气诵读?
4个三字短语激昂、欢快,表达出军民同庆胜利的喜悦与自豪之情。宜用欢快、自豪的语气来读。
4. 请你谈谈这首歌词与课文所选二首歌词的共同之处,谈两点即可。
可从思想感情与表现形式两方面入手。
八.布置作业:
1. “调虎离山”是我国古代用兵“三十六计”之一。你还能写出“三十六计”中其他计策吗?请写出4个。(苦肉计、声东击西、打草惊蛇、连环计、围魏救赵等)
2. 学唱《长征组歌》
篇23: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
长征难,重走长征路更难!
这是朗读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在这个单元中,孩子们将从学习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开始来学习朗读诗歌。
单从诗句来看,《四渡赤水出奇兵》这首诗的层次是比较清楚的:前面的长短句交错,表现了当时环境的恶劣,衬托了红军战士坚强的意志,后面长句着重描写了红军的神勇与指挥员的战斗智慧。但是后面的句子包含的信息容量太巨大了:四渡赤水奇在哪里?乌江天险怎样重飞渡?兵临贵阳怎样逼昆明?调虎离山怎样袭金沙?这些历史情节早已离孩子们远去了,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怎样让孩子们走近历史去由衷地体会“用兵如神”?开始我想在课堂上只把诗句读懂,诗句里的历史让学生在课外去了解,然后以故事会的形式来交流,但是,我联想到在课前我所做的“艰苦卓绝”的工作,我放弃了个想法。在课前,我查找了许多关于四渡赤水的资料,在这些资料中对这段历史都有大量的文字介绍,其中有错综复杂的线路、陌生拗口的人名、还有扑朔迷离的前因后果,我甚至动用家人的关系请教了部队的“专业人士”,最后还是没有彻底理清楚,我怎么能把这个难题丢给学生?最后,我还是选择了边读边补充的方式,在补充背景中创设情境,在创设情境中理解诗句,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指导朗读。
当然,我补充的背景都是浅层的,都是梗概,我把重点放在了理解诗句和朗读诗句上。其实在课前我也学生收集了相关资料,但刚上五年级的学生并不能在如此多的信息中去甑别去选择,甚至有的孩子连把自己收集的资料读完的耐心都没有,这就使课堂上老师的引导显得格外重要。那么,对于这样一些关联着厚重历史的课文,让学生对历史的了解达到什么程度才比较合适?这种渗透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操作?以扫清学生的理解障碍、朗读障碍为标?还是以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标?
在备课时,我总是把自己想成一个学生,我总是在动笔之前问自己,如果是你,你想从这节课中学到些什么技能,获得些什么知识?所以,我的备课总是很艰难,每一段相关的历史,每一种相关的文化我都想翻个底朝天,让自己在走上讲台时底气更足一些。但也正是这样,我的教学工作受到了许多牵绊。走到高段,课文愈加深奥,现在的我,渴望早日突围!
篇24: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
反思一:这篇课文节选的是介绍重庆的相关文字。以说明为主。对这样的文章孩子们一直以来感觉比较枯燥。由于我们班有些同学是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他们来自各地,当然也有来自重庆的孩子。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我临时改变了导学案上的导入部分。开课之前,我请这些来自重庆的孩子和曾经到重庆旅游的孩子们谈谈他们眼中的重庆,有的还操着重庆方言说,虽然他们的介绍凌乱,但孩子们听得精精有味。带着兴趣再来读课文,孩子们是一边读一边笑。并且很快概括出这篇课文介绍了重庆的什么。“兴趣是的老师”,我深信这句话,并且已感受到这句话 相对这个单元的课文来说,这是比较简单的一篇了。
说它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是因为语言比较平实,没有太多的背景要了解,而且内容的层次比较清楚。
反思二:这一课我抓住了两个重点,一是内容上重庆作为“山城”和“雾城”这个重点,还有一个就是写法上说明方法这个重点。其实朗读也是重点,但因为这是一段解说词,所以我忽略了,等到在课堂上检查时,才知道,很多孩子把解说词朗读中轻松、舒缓的要求理解成了随意。所以在读就变成了念!并且在上这一课的过程中,我还发现学生的读书时视野非常狭窄,眼睛只盯着课文,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有朗读和理解的提示语,但是孩子都忽略了。以至于在课堂上浪费了很多时间。
下课后对本课的朗读进行了反思,教师没有关注朗读指导是学生朗读不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如果在备课时考虑到了这一点,我想我心里也是有疑惑的:对于这样的课文怎样进行指导?现在的朗读并不提倡教师具体的指导,如重音、停顿等的处理,而是提倡情随文动,读由情发,让学生在理解内容积蓄感情的基础上去读,可是这篇课文侧重于理性的说明,怎样调动学生的情?怎样引导学生去读?带给我的愉悦。
篇25: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纲要》为指针,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教材为突破口,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扎实开展常规教学。
二、学情分析:
我们班有同学15名。语文水平不平衡,尤其是部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比较差(如:周伟豪、李瑛婕、谭博、王路远),但大部分学生学习比较认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如:刘硕、赵育萱、刘润峥、何吉成、窦可欣、李佳凝)。当然,也存在少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思维不够灵活。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要求动脑、动手等思维性较强的题目部分学生不知所措,所以应付了事,个别男生作业书写不够整洁;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所增强,但课外阅读习惯差,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达能力弱,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特别是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差,作文篇幅短,内容空,读起来干瘪无味;朗读能力有所提高,有一半左右学生有较强的朗读兴趣。本学期,我将继续以端正学习态度为突破口,以增强阅读量及作文面批为重点,重视表扬鼓励,夯实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进入了高年级,大部分学生都对语文有着浓厚的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扎实,能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有一定的作文能力和交际能力等等。
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学生之间难免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成绩还不理想。本学期,我们将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给每个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的平台,奠定学生良好的语文基础,使每个学生都能快乐成长。
主要问题:
1、学生阅读能力有待提高,尤其是总结归纳的能力,语言不会简练,提取主要内容时总是丢点露点。
2、学生现场作文的能力不高,叙述一件事写不具体,重点也不突出。
3、在文章中体会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较缺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时意思的偏差较大。
三、教学目标: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在语文活动中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常用汉字346个。其中173个字能正确书写,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比较正确地运用;173个字能正确认读。
3、硬笔书写楷书,做到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200字。
6、能借助字典、词典阅读,理解生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初步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7、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的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8、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9、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作用。
10、阅读叙事性作品,能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在交流中讨论中,能说出自己的 感受,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篇26: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学习目标:
1、在计算、比较、观察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觉得首先必须掌握倒数的意义与求法,其次是1、0的倒数,小数、带分数倒数的求法,所以我认为倒数的意义及其倒数的求法是教学的重点。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要强调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所以我认为正确理解倒数的意义是教学的难点。教学的关键就是教会学生克服难点,办法是结合课本中的例子说明,然后让学生举出几组倒数,并对学生的回答发表意见,用倒数的意义来检验所举的例子对不对。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我采用了发现式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在课堂中采取讲练结合的模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充分地让学生自学。我将在教学中始终扮演一个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让他们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材料,给学生提供放手的思维空间,并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允许学生在探究新知中犯错误,并在修正错误的过程中体会成功。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本节课,我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处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三、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所以我由生活中的具体的实例引入:
先看看语文中有趣的“倒数”现象。汉字“吴——吞”,“杏——呆”激发兴趣!然后联想自然界中这样上下颠倒的动物。(蝙蝠、树懒)再到让学生思考:数字有没有这样的特性呢?举例说明,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倒数。
(二)通过自学、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学习,并且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1. 什么是倒数?
2. 互为倒数中的“互为”是什么意思?
3. 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在小组自学过程中,深入个学习小组,并引导学生抓住“互为”二字作文章,让学生理解“互为”应该是双方面的,例如“我和你互相成为朋友”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我是你的朋友”,或者“你是我的朋友”,渗透“互为”这个倒数概念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互为”的含义,从而为建构新知扫清语言理解障碍。再组织同桌之间互相说倒数,以巩固理解。
求倒数的方法,仍采用小组汇报的方式,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点拨:
① 找倒数(分数),引导学生考虑怎么找的?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本课新的知识点: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② 整数(大于1的自然数),这样的数怎么办?引导学生概括总结: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它们的倒数也是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③ 1有没有倒数?如果有,它的倒数是多少?引导学生概括总结:1有倒数,1的倒数就是它本身,因为1等于一分之一,一分之一分母、分子调换位置还是一分之一,就是1。
④0有没有倒数?学生可能会引起争议,0不能作分母,0不能作除数,任何一个数和0相乘的积都不会是1,所以0没有倒数。
⑤带分数及小数,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先变成假分数,再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
通过达标反馈巩固求倒数的方法。
(四)即时训练—巩固新知
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设计了一组即时训练题,通过学生的观察尝试,讨论研究,教师引导来巩固新知识。
(五)总结反思——提高认识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四、简述板书设计
(略)
结束: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等几方面,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设计”。希望各位领导、老师对本次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篇27: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全册课本共安排了7个单元。课文分精读、略读两种。右上角有△者为略读课文,意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不列入考试范围。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7个。
本册教材安排了课文26篇。所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综观整册教材的阅读文本,无论优美如散文,抒情如诗歌,还是质朴如记叙文,都给予学生丰富的多层面的情感熏陶,使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而涵养品德修养,提升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充实精神世界,让学生享受着一份丰盛的情感大餐。值得一提的是,教材的编写者匠心独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引领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古诗词,让学生鉴赏汉语言的词约旨丰、凝练灵动;成语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智趣;《林冲棒打洪教头》让学生领略古典名著的魅力;《嫦娥奔月》又让学生体验中国民间文化深厚的底蕴;《金蝉脱壳》和《推敲》,以新颖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了解成语、常用语词的来历,感受汉字、汉语不竭的活力和深邃的内涵,感悟古代文人严谨治学的精神。
课后练习重朗读、重积累,朗读背诵、词语积累一以贯之,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重视语文基本功。每课都安排学写钢笔字,让学生端端正正地写字,认认真真地做人,感受汉字的美;重感悟,强调读书内化,注重语感培养,课后练习中,有的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师恩难忘》),有的结合文本内容引领学生斟酌词句的用法(《推敲》),有的要求学生辨析同义词在表达上的细微差别(《黄鹤楼送别》),有的引导学生结合语境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众多的练习安排,让学生感受、把握、体味、领悟言语丰富的内涵,在品评中增强语感。此外,还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方面进行局部仿写练习。
习作教材每课均包括例文、习作要点讨论和作业三部分。例文一般根据小学生的优秀习作改写,十分贴近生活实际。习作要点讨论的内容包括习作要求、观察要领和写作要点。作业包括学生习作题目与要求,有的习作教材还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
本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7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综合练习包括拼音识字、词句训练、熟记成语、朗读背诵、口语交际及写字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二、学情分析:
通过四年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态度较端正。部分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掌握常用汉字数量大,初步学会辨别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初步学会按部首、音序查字典,检索汉字,看懂意思。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初步学会独立识字。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能正确朗读课文,会默读课文,能说出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课文,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大部分学生对短文能静下心来认真细读,对文中的词句能有意识地深入的体会和理解,知道抓住关键词句感情其内涵。
但因为学生学习态度,接受能力等差异较大,因此学习情况参差不齐。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欠培养,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依赖思想严重,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特别是习作能力有待提高。从整体来说,动笔前的构思还不够,作文缺少创意。行文中,出现不具体、不生动,没有个性的张扬,公式化较严重。个别文章空洞无味,后进生的习作语句不通、不连贯,作文水平还停留在二、三年级。因此在这学期,我将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年级孩子的习作上一个台阶,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习作求真、求实、求新。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继续培养勤于朗读、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继续学习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认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继续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培养检查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习惯。培养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准确认读250个生字。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170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注意默读的速度。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词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习作 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解顺次序错乱的句子。学习有顺序地、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好、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难点:在阅读中学习并掌握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一些方法。
五、实施措施:
1、抓课堂40分钟。在对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会听讲,学会主动学习,学会与人交流,能主动地、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彻底改变课堂一潭死水的现状。
2、加强学生写字训练。“动笔即是练字时”,只要学生动手写字老师就要跟上指导,每节课重点指导一个或两个同学,每次作业都重点批阅这些写字差的同学,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书写情况。对于有进步的同学及时加以鼓励,对于书写认真、漂亮的同学及时表扬,在班内建立“书法展示角”,把学生好的写作作品和作业及时展示,起到师范带动的作用。
3、加强词、句训练和积累。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并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词句和精彩语段。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在精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安排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并使朗读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朗读时及时反馈和纠正学生的发音,绝不放过每一处错误。
5、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6、读写结合。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循序渐进地进行习作教学。
7、开展“生教生”活动。因为学生和学生之间容易交流,所以,后进生的培养应该发动学生,让好生带差生,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班风,促使差生提高学习成绩。
相关文章推荐:
1.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分单元教学计划
2.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二单元教学计划2016
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4.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5.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6.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7.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8.20语文教学工作计划3篇
9.2016年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10.2016年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篇28: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知识点
1、《师恩难忘》是作家刘绍棠对自己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1) 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婉转生动,使人爱听。
身临其境:亲身来到了某种境地。 临(lín):来到 。部首为 ∣
引人入胜:胜,胜境,美妙的境地。把人带到美妙的境界。本课指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十年时间,培养一个人才需要百年时间。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大计,也说明培养人才不容易。
(2)形容老师的成语:循循善诱、和蔼可亲、诲人不倦、孜孜不倦、呕心沥血;
(4)形容老师的诗句: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5)“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年来,田老师讲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如点点春雨,滋润着孩子的心田,激起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与向往。这颗文学的种子后来生根、长叶、开花,并已结出累累硕果。
2、《陶校长的演讲》是教育学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1) 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 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
3、《寻隐者不遇》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
(1) 寻:寻访。 隐者:古代隐居山林的人。 言:说。 此:这。 不知处:不知道在何处。
(2)全诗解释为: 寻访隐居的人却没有遇见
贾岛在松树下问童子,童子说他的师父采药去了。
就在这座山中,云雾浓重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所见》作者是清代袁枚,诗人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动静结合,抒发了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1) 振:震荡。 林樾:林中成阴的地方。 意欲:心想。 闭口立:停止行走,不再唱歌。
(2) 全诗解释为: 所见到的景象
牧童骑着黄牛,歌声在林中回荡。
大概是想要捕捉那鸣叫的蝉吧,牧童忽然停止行走,不再唱歌。
(3) 描写儿童生活的诗: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练习1》
(1)带有“风”的古诗:
①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②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③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2)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禛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蓑:蓑衣。 扁(piān)舟:小船。 丝纶:钓鱼用的丝线。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一个渔人,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枝钓竿,渔人一面歌唱,一面喝酒,逍遥中却又深藏着几许萧瑟、孤寂。
第二单元知识点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诗歌,作者是著名作家孙友田。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
2、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是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亲近自然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健康成长。
5《装满昆虫的衣袋》
1、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赞扬了法布尔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探索和钻研精神。《昆虫记》是他的代表作。
2、之所以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是因为这个题目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只有执著地追求,才能在他所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的成就。
6《变色龙》
1、课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从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变色三个方面描述了变色龙的特征。提醒人们要保护动物。
2、“变色龙”比喻没有原则见风使舵的人。类似的三字俗语有:
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 井底蛙(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
千里马(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
3、六字成语列举:
迅雷不及掩耳 有志者事竟成 九牛二虎之力 风马牛不相及
4、凶相毕露:凶恶的面目完全暴露。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迅雷不及掩耳:比喻动作或事件突然而来,使人来不及防备。
7《金蝉脱壳》
1、课文从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介绍了蝉脱壳的过程,脱壳时身体各部分出来的顺序是背→头→脚→尾。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
2、“金蝉脱壳”还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
“三十六计”还有:调虎离山、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打草惊蛇、苦肉计、空城计等。
3、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金蝉脱壳 鼠目寸光 谈虎色变 守株待兔 龙飞凤舞 画蛇添足
《练习2》
1、本单元我们认识了许多的小动物,如漂亮的小甲虫、神奇的变色龙、会唱歌 的纺织娘……它们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原因是这些作者都十分善于观察,这让我想到了
巴甫洛夫的名言:观察,观察,再观察。
伽利略的名言: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2、歇后语: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3、请你再写出几条歇后语:(并选一句说一句话)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扁担挑水——心挂两头
芝麻开花——节节高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芝麻开花——节节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这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拓展练习:
表示时间短的词语:刹那间、顷刻间、霎那间、一瞬间
表示“看“的词语:窥探、观望、凝视、眺望、端详
含有“看”的意思的成语:目不转睛、睹物思人、面面相觑(qù)、高瞻远瞩
枝繁叶茂:桃红柳绿、风和日丽、山清水秀、风平浪静
第三单元知识点
1、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2、《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 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没有真才实学是不行的,混得了一时,混不了一世。
3、推敲指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推敲》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贾岛与孟郊、李贺等都被称为“苦吟诗人”。 我们从中也可以知道,要想写好作文,反复推敲、认真修改是非常重要的。
4、韩愈主张用“敲”字理由:(1)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2)用“敲”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5、《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是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描写了三个个性色彩很浓的人物,分别是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嫦娥, 力大无比、为民造福 的后羿, 奸诈贪婪 的逢蒙。
6、带有“月”的古诗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7、拦路虎原指拦路打劫的匪徒,现比喻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或障碍。《读书莫放“拦路虎”》中把读书时遇到的生字比作“拦路虎”,要想克服“拦路虎”的障碍,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查字典。
8、寓:寄托;言:话。寓言: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狐狸和葡萄》的寓意是: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牧童和狼》的寓意是: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蝉和狐狸》的寓意是: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出自古希腊《伊索寓言》的故事还有《狐狸与乌鸦》、《农夫与蛇》、《狼和小羊》、《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等。
9、京剧《红灯记》选段中的唱词表现了李玉和被捕时的英勇无畏和机智敏捷。戏曲的剧种,除了京剧,还有淮剧、越剧、秦腔、昆曲、评剧、黄梅戏等等。
10、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谚语有: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这几句谚语告诉我们:要从小苦练功夫,锲而不舍,才能有所成就。
我还知道的谚语有(写三句):①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②不怕事难,就怕手懒。③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④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11、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奉献,方使(心灵丰满而充实)。
12、成语积累
(1)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掩耳盗铃、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
(2)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开天辟地、夸父追日
(3)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程门立雪、三顾茅庐、胸有成竹、指鹿为马
(4)八字成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5)飘飘悠悠:支支吾吾 浩浩荡荡 恭恭敬敬 兢兢业业 吞吞吐吐
(6)碧蓝碧蓝:雪白雪白 金黄金黄 乌黑乌黑 火红火红 瓦蓝瓦蓝
(7)含有“月” 的成语:月下老人、水中捞月、披星戴月、日新月异
(8)形容读书勤奋的成语:闻鸡起舞、手不释卷、废寝忘食、凿壁偷光
13、补充古诗:
描写山水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描写情谊的诗句: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反映哲理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反映边疆将士的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表现爱国主义的诗句:移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第四单元知识点
13《在大海中永生》
1、这是一篇通讯,记叙了邓小平的骨灰撒向大海的动人情景。讴歌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这位伟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2、本文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线索组织材料。为了充分表达人民对小平同志深深的怀念,运用了拟人、排比、对偶等手法。
3、“永生”是指永远地活着。“在大海中永生”的不是具体的生命,而是伟人的不朽功绩。人们虽然明知这位伟人已与世长辞,但仍然希望他在大海中获得永生,鲜明地表达了人们对小平同志的美好祝愿,同时还表达了对这位一代伟人永远的怀念之情。
4、“鲜花伴着骨灰”,有人说应是“鲜花拌着骨灰”。你怎么看,说说理由。
答:我认为“鲜花伴着骨灰”更好。“拌”意为搅和,搅拌;“伴”指相随,陪着。“鲜花拌着骨灰”,指鲜花和骨灰和在一起,意思不错,但缺乏感情。而用“伴”字,指鲜花陪伴着骨灰,表达了亿万人民对邓小平同志的崇敬与无限哀思。
5、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澳门、香港——宝岛台湾——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1)“……”在文中表示列举同类事物的省略,在这儿,省略是奔腾不息的浪花还会把骨灰送到哪些地方。
(2)地域范围渐渐增大,暗含他制定的“改革开放”、“一国两制”方针影响之深远,缅怀其丰功伟绩之意尽在其中。
6、两个“超越”是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说明小平同志影响的深远。
7、呜咽:低声哭泣。 奔腾不息:一般指江水翻起波浪急速流淌。
痛悼:沉痛悼念。 水天一色:形容水与天交融成为一体,没有界限。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1、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本文围绕一个“爱”字组织材料。
2、文中有两处写到“美好的东西”,第一处指的是鲜花,第二处指的是给予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全文的点睛之笔是:“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给”,给予,即“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拿”,拿取,即向人们索取。这句是说,高尔基希望他的儿子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希望他的儿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让“所有的人都需要”的人。这是一种超脱了人间亲情之上的崇高的爱。
3、高尔基名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人生的意义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
4、作家卡片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在他的散文诗《海燕之歌》中,把 革命者比作
与暴风雨搏击的海燕。高尔基创作了大量作品,如《母亲》《童年》《在人间》等,来配合革命。他还为孩子们创作了《意大利童话》《俄罗斯童话》等作品。
15《艾滋病小斗士》
1、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位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的动人事迹。课题“艾滋病小斗士”以“小斗士”突出题旨。
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天灾?正如课文最后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所言:“恩科西就是榜样。”人们应该热爱生活,关爱社会,用科学的态度认识艾滋病,关心艾滋病人。这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
2、可以将带点的词语换成括号里的词吗?谈谈你的看法。
(1)他竟然一直挺(坚持)到了上学的年龄。
答:“挺”除了带有“坚持”的意思,还有“坚强支撑”的意思,换了虽然读得通,但原有的感情色彩变淡了。
(2)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痛切(悲痛)地说:“又一条年轻的生命离我们去了……”
答:“痛切”包括“悲痛”的意思,但是“悲痛而深切,非常沉痛”的意思,换了虽然读得通,但原有的感情色彩变淡了。
3、说说为什么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
答:因为恩科西虽然只有12岁,但他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怎样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他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这多么不易啊!所以称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
4、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本文指冷漠、歧视的态度。
轩然大波: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纠纷,大**。
《练习4》
1、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深受人民爱戴的邓小平爷爷,(形容他的成语有:平易近人、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教子有方的高尔基,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恩科西。
2、“刻舟求剑、守株待兔、螳臂当车、滥竽充数、掩耳盗铃、买椟还珠、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说的都是一些错误的思想和做法,有着警世劝诫的作用。
(1)螳臂当车:比喻不自量力去做办不到的事,必然招致失败。
(2)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3)东施效颦: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坏。
(4)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第五单元知识点
1、《黄山奇松》
(1)《黄山奇松》写了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作者在描写黄山松的“千姿百态”,作者是按由远及近,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来写。
黄山松”奇”在姿态、生长位置。
(2)黄山是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在安徽省东南部黄山市境内。有三大主峰:光明顶、莲花峰、天都峰。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五岳”分别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3)为黄山设计一句旅游宣传口号:赏过千山万水美景,不如去看黄山一眼。
2、《黄果树瀑布》
(1)《黄果树瀑布》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黄果树瀑布的特点是形态宽、声响大。
(2)本文写作特色鲜明:一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善用、巧用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3)写瀑布的古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
3、《莫高窟》
(1)《莫高窟》生动地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2)彩塑的特点是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壁画的特点宏伟瑰丽、内容丰富,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3)“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这段话采用了排比句式,具体介绍了壁画上面的飞天,展现了莫高窟壁画的灿烂辉煌。省略号在这儿表示列举同类事物的省略,仿写两句:有的置身花丛,追赶蝴蝶;有的面对铜镜,梳妆打扮……
(4)我国的名胜古迹还有:布达拉宫(西藏)、虎丘(苏州)、乐山大佛 (四川)赵州桥(河北)、天池(吉林)
(5)为莫高窟设计一条广告语:甘肃敦煌莫高窟,祖国西北一明珠!
4、把句子写具体。
(1)上海的金茂大厦可真高啊,都快把天刺破了。/犹如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
(2)早晨的雾可真大啊,门前的大树都不见了踪迹。/眼前是白茫茫的一片。
(3)小溪里的水清得很,连水底的沙石都看得一清二楚。/能看见鱼儿嬉戏,河虾散步。
(4)教室里静悄悄的,连一根针掉到地上也能听见。
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
19、《天火之谜》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解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1)课文采用了烘托的手法,用过去人们对雷暴的害怕,来烘托富兰克林为了探索自然的奥秘而毫不畏惧的精神;用别人的嘲笑,来烘托富兰克林坚持自己观点的勇气和决心,使人感到富兰克林最终获得的成功是来之不易的。
(2)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上帝的怒火”,中国人则把它称为“雷神”。18世纪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风筝实验”,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他又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1)谈迁遭受的厄运指《国榷》书稿被偷,下落不明,他的信念是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2)在这课中,作者运用了很多数据,例如:“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这样写的好处是:表现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更突出地表现人物的品质。
(3)学了这课,我懂得了: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4)相同事例:司马迁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了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史记》。
视力和听力丧失的海伦·凯勒自强不息,学会了读书和说话,成为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并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5)解释词语:(先解释加点字,再解释词语)
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说明刻苦好学,知识面广。
家徒四壁:徒,只有,仅有。家里只剩下四面墙壁。形容十分贫穷。
一袭破衫:袭,在这里是量词,指成套的衣服。一袭破衫,指一套破衣服。
奋笔疾书:奋,摇动、挥动。疾,急速。形容挥动笔杆急速书写的样子。
(6)表现治学刻苦的成语:孜孜不倦、悬梁刺股、手不释卷、废寝忘食、囊萤映雪
表示十分出名的成语:举世闻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名垂青史、驰名中外
含有比喻成分的成语:观者如云、挥金如土、铁证如山、骨瘦如柴、稳如泰山
(7)战胜挫折的诗句:
①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1、《诺贝尔》记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了他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
(1)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
(2)为诺贝尔写一篇小传:
1833年10月21日,诺贝尔诞生在瑞典王国首都斯德哥尔摩,1812月10日下午4时半在意大利逝世。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为此,他投入了整个生命,付出了很大代价:他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他毫不气馁,经过四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在发明了“诺贝尔爆炸油”的基础上,制造出黄色炸药,后来又发明了爆炸力更大的炸药,被誉为“炸药大王”。
(3)含有夸张成分的成语:怒发冲冠、一目十行、一日三秋、千钧一发、一步登天
22、《滴水穿石》是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启示”是启发、告知的意思,“滴水穿石”也作水滴石穿,即滴水日久可以把石头穿透。
(1)课文给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2)与“滴水穿石”意思相同的成语有:持之以恒、孜孜不倦、接连不断、坚持不懈、日雕月琢、锲而不舍。
(3)勤学励志的名人名言:
①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②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
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4)“一块块顽石”指问题、困难,“滴穿”指攻克、战胜。
(5)课文通过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的事例赞扬了滴水穿石的精神。
(6)李时珍,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巨著《本草纲目》;爱迪生毕生孜孜不倦于电学实验研究,竟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齐白石数十年如一日,天天挥毫作画,不教一日闲过,终于使画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请你也写一位名人滴水穿石的例子:李白勤学苦练,日积月累,终于成了很有学问的人。
(7)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锲而不舍:锲,雕刻。舍,舍弃。 奇观:景象或样子。
微不足道:足以,值得。 坐井观天:看。
坚持不懈:松懈。 挥毫作画:指毛笔。
日雕月琢:雕刻玉石,使成器物。 毫不犹豫:一点儿。
鸿篇巨制:著作。 铭记:比喻深刻记住。
下落不明:明白;清楚。 座右铭:鞭策、勉励自己的文字。
化为乌有:何;哪里。 自勉:勉励。
勉强:力量不够而尽力做。
第七单元知识点归纳
1、《林冲棒打洪教头》选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课文是通过两人的比武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林冲武艺高强、忠直淳朴;洪教头自以为是、跋扈嚣张。
2、《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义的史料为主要依据,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 英雄好汉的形象,如宋江、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其中,我最喜欢武松(课文中人物除外),因为他武艺高强,徒手打死了一只猛虎,为民除了害。这本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武松打虎》《杨志卖刀》《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雪夜上梁山》
①《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柴进(小旋风) 吴用(智多星) 李逵(黑旋风 )
鲁智深(花和尚)
②和《水浒传》有关的成语:哀鸿遍野、妻离子散、逆来顺受、官逼民反、忍无可忍、逼上梁山、劫富济贫、铤而走险、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替天行道、志存高远
③其它三部古典名著是:《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主要人物有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主要人物有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等;《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刘姥姥等。
3、《少年王冕》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冕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的故事,赞美了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①我知道他写的一首诗《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②《儒林外史》是一部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在这部杰出的讽刺作品中,吴敬梓塑造了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描绘了他们生活的浮沉、境遇的顺逆、功名的得失等。
4、《黄鹤楼送别》叙述了年轻的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好友孟浩然饯行的事,抒发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①孟浩然的名诗有:《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②送别名句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唐 高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 王勃)
5、《清平乐 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全词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茅檐”指茅草盖的房子,“翁媪”指老年男子和老年妇女,“相媚好”指彼此间很亲热,“无赖”指顽皮,“卧”指躺卧,“剥”指去掉外面的皮或壳。
①我知道的词牌名还有菩萨蛮、如梦令、卜算子等,辛弃疾的词还有《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②描写农村田园风光的诗有:《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乡村四月 》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6、《朝代歌》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各朝代的名人。
朝代 | 人名 |
春秋 | 孔子、老子 |
战国 | 屈原、勾践 |
秦 | 秦始皇、吴广 |
汉 | 司马迁、张衡 |
三国 | 曹操、诸葛亮 |
晋 | 陶渊明、王羲之 |
南北朝 | 祖冲之、花木兰 |
隋 | 隋文帝、隋炀帝 |
唐 | 李世民、李白 |
五代十国 | 李煜 |
宋 | 司马光、陆游 |
元 | 关汉卿、王冕 |
明 | 李时珍、郑成功 |
清 | 曹雪芹、林则徐 |
7、含有“看”的意思的词语:仰望、俯视、瞻仰、眺望、浏览、环顾
含有“说”的意思的四字词语:支支吾吾、吞吞吐吐、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篇29: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苏教版课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
2、学会使用关联词。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陶行知的名言。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孩儿们,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个渴望进步的人,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呢?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会详细地告诉你。
揭题:(撕掉26、陶校长的演讲演讲上的纸)
介绍陶套行知:
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创办了“晓庄”、“育才”等一批学校,培养了一批批、一代代人,创作了一部部教育著作,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不朽的贡献。
二、初读课文
出示:这是一篇演讲稿,那什么是演讲,演讲又有什么特点,文章中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是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呢?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子音、读通句子,作好记号,回答问题。
2、讨论理解演讲的特点。
(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演讲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和鼓动性。演讲的内容贴近生活,讲的是真话。演讲中带有强烈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主要谈的是“每天四问”,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谈有没有进步这个问题。)
3、出示词语
健康 本钱 寻求 崇高 理想 否则 持久 锻炼 合理 作息 树立 筑起 坚固 堡垒 造福 专心致志 坚忍不拔
意志力 彼岸 担任 影响 承担 值日 值勤 管理 培养 责任心 基础 稳定 公德 私德 激励 鞭策
即使……也…… 既要……也要……
三、指名读课文
1、叫六位同学起来读课文,其他同学听他们读,并思考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
2、第一自然段提出演讲的内容是“每天四问”
第2―5自然段让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理”四个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
第六自然段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
3、自由读课文
4、逐段齐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指导写字
陶、演、炼、彼、稳都是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堡、垒上下结构,上大下小。
陶里面是缸的左半不是“凶”、“金”第九画是竖折。
炼右边是“”不能写成“东”
板书: 26、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
学问
每天四问 工作
道德
激励、鞭策长足进步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苏教版课件]
篇30: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复习资料
第6课 《梦圆飞天》
一、生字词。
乳白色 执行 划破 控制 侨胞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着飞行员杨利伟第一次飞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2、继“神舟”5号之后,我国又成功发射了“神舟”6号和“神舟”7号,航天员分别是费俊龙、聂海胜和翟志刚、刘伯明与景海鹏。我国首次完成太空行走任务的是“神舟”7号上的航天员翟志刚。
3、表示紧张的成语:千钧一发、刻不容缓、心急如焚、焦急万分、急不可待。
4、表示激动的成语:心潮澎湃、百感交集、激动万分、欣喜若狂、慷慨激昂。
5、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安排材料的,前后可分为送行、发射、问候、梦圆四大部分。
第7课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一、生字词。
证实 熔岩 蒸气 裹挟
二、火星和地球都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你知道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名字吗?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第8课 《神奇的克隆》
一、生字词。
例如 马铃薯 嫁接 细菌
饲养 效率 诱人
二、快速朗读课文,并填空。
1、许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例如:柳枝、马铃薯、仙人掌。
2、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名叫“多利”。
3、“克隆”属外来词,是英语单词“clone”的音译。下面几个词语也是外来词:沙发、咖啡、摩托、摩丝、拷贝、夹克、模特儿、冰激凌等。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作文范文(精选30篇)】相关文章: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上册)2022-05-07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2023-05-25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24-01-24
苏教语文教学计划2023-07-07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苏教版2022-05-24
六年级上册语文作文苏教版2023-03-16
苏教版五上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2024-05-05
苏教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教案2024-02-27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2022-11-09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2023-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