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书莫畏难作文(整理4篇)由网友“yang8888”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攻书莫畏难作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攻书莫畏难作文
攻书莫畏难作文
“攻书莫畏难”,这是叶剑英副主席的一句诗。它鞭策着我们青年一代克服学习上的种种困难,努力掌握更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鼓舞我们去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
“书”是必须要“攻”的。“攻书”就不可避免地要同各种各样的困难打交道。不是吗?我们在掌握任何一门知识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多少困难啊!在困难面前,畏与不畏,是每个人所必须选择的两种态度,困难既不会自己跑掉,也不会自然地消失。在求知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不怕困难,大无畏,老老实实,刻苦钻研,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绩。“莫畏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实践证明,只有以大无畏的气概去攻书,才能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当年,马克思在那么恶劣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刻苦读书,历经四十年时间,写下了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巨著——《资本论》。列宁在敌人的监牢里,在流放中,仍然刻苦研究革命理论,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毛主席在战争年代,行军骑在马上还仍然坚持看书学习。周总理生前工作那样繁忙,日理万机,仍然挤出睡眠时间进行学习,有时饭都顾不上吃……
现在我们进行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新长征,是极其伟大又是极其艰巨的。为了祖国的四个现代化,我们必须在科学文化的崎岖小径上奋勇攀登。我们要学习革命导师的大无畏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拦路的困难统统踩在脚下!
篇2:高数满分考生经验谈:攻书莫怕难
高数满分考生经验谈:攻书莫怕难
考生参加国家自考,每一科想答100分的成绩都很难,很多考生不敢奢望,可渤海大学培训学院的于慧昌却能在相对较难的高等数学学科中答满分,同学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日前,记者从渤海大学培训学院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学生表奖大会上获悉,该校于慧昌在4月国家自考中,《高等数学》取得了满分100分的优异成绩。
于慧昌是该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05-11班学生,他任班级学习委员,学习刻苦,每天起早贪晚地学,连周日也在教室里学习。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于慧昌经常在学习上帮助同学,对于同学的提问总是耐心地讲解,他还在每次测验后给同学们做试卷分析,讲解难题的解法。他深有体会地说,“与同学们在一起研究问题,使我对知识的理解更提高一个层次,我之所以能考出好成绩,应感谢同学们,同学每提出一个问题,都使我的知识扩展一步,所以说是同学的提问督促我答出100分的好成绩。”
他还介绍到,要学好功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要条件,就是从任课教师那里学到学习方法。他说能考出100分的好成绩,与徐海友老师的授课方法很有关系。“他是大学教授,担任《高等数学》教学十余年,有一套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把解题类型归纳得很清晰,他每讲一道题,都让我们举一反三地去练习,从而提高了解题的能力。我不仅从徐老师那里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方法。”二是充分条件,老师教得好是必要条件,而个人努力是充分条件。于慧昌说,《高等数学》是门难科,首先必须有信心,要有“攻书莫怕难”的精神,每当他解完一道难题时,都会感到非常高兴。于慧昌还总结了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首先是上课认真听课,仔细做笔记,要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做到当堂消化。其次是认真做习题,在做题中去理解课上的理论,把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把知识系统化。最后要重视平时测验,这是检查学习效果的方法,通过测验发现知识的欠缺,重点补学得不扎实的内容。
辽西商报
篇3:自考高数满分考生:学习“攻书莫怕难”
自考高数满分考生:学习“攻书莫怕难”
内容提要:我之所以能考出好成绩,应感谢同学们,同学每提出一个问题,都使我的知识扩展一步,所以说是同学的提问督促我答出100分的好成绩。于慧昌是某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05-11班学生,他任班级学习委员,学习刻苦,每天起早贪晚地学,连周日也在教室里学习。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于慧昌经常在学习上帮助同学,对于同学的'提问总是耐心地讲解,他还在每次测验后给同学们做试卷分析,讲解难题的解法。他深有体会地说,“与同学们在一起研究问题,使我对知识的理解更提高一个层次,我之所以能考出好成绩,应感谢同学们,同学每提出一个问题,都使我的知识扩展一步,所以说是同学的提问督促我答出100分的好成绩。”
他还介绍到,要学好功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要条件,就是从任课教师那里学到学习方法。他说能考出100分的好成绩,与老师的授课方法很有关系。“他是大学教授,担任《高等数学》教学十余年,有一套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把解题类型归纳得很清晰,他每讲一道题,都让我们举一反三地去练习,从而提高了解题的能力。我不仅从徐老师那里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方法。”二是充分条件,老师教得好是必要条件,而个人努力是充分条件。于慧昌说,《高等数学》是门难科,首先必须有信心,要有“攻书莫怕难”的精神,每当他解完一道难题时,都会感到非常高兴。于慧昌还总结了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首先是上课认真听课,仔细做笔记,要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做到当堂消化。其次是认真做习题,在做题中去理解课上的理论,把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把知识系统化。最后要重视平时测验,这是检查学习效果的方法,通过测验发现知识的欠缺,重点补学得不扎实的内容。
篇4:莫把公德视为书作文600字
莫把公德视为书作文600字
我读的书愈多,就愈亲近世界,愈明了生活的意义,愈觉得生活的重要。 ——题记
斜斜的太阳射进小屋,泛黄的书页在光中散发出墨墨的书香,历史太古老,书记载了太多,可也是这样,公德也被视为书,想撕毁就撕毁,公德也就可以违背就违背,恐怕,公德已经沦落了。
我读了很多书,领悟的也多了,继续下去,我渐渐的迷茫,像走在一个古老的小道,亦像一个空间,一个没有尽头的空间,感觉不到,触摸不到,身体开始空虚,这时候我开始明白,自己已经把公德当成了书,已经漠视了。
公德的心,在哪?尽头,又在哪?双眼的疲惫,不在看,闭上眼,放音乐,静静的品,悠扬的曲子是精神的净化之水。迷茫,不,是看透,对,公德被看透了,公德,哪里有,确实,应该是根本没有,人的一生,为什么要用公德来禁锢自己的人生自由。
公德,哪有这么容易领悟,要是真的这么容易,那世界也就美好了。可是,公德不就是自己的心吗?你把公德看成了书,那你也就只是本书罢了,别人想撕毁就撕毁,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说,那么公德也就把你困了一辈子,恐怕公德就是你无法打破的屏障,困着你那永远自由的屏障。
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吗?不,不止这样,别人都生活可以是,我的生活不能,永远不能,没有自由的鸟,跟失去生命的人有什么区别;没有芳香的花,跟没有灵魂的歌曲又有什么区别;没有自己生活的人,跟任由别人支配的玩偶又有什么什么区别?
我不再迷茫,我不在把书视为我的公德,因为我的`公德不再是书,而是自己,那道无法打破的屏障,我打破了;那个别人都不在追求的自由,我正在追求;那个禁锢着无数人的公德枷锁,我挣脱了。
书,我还要读,但是我再也不会把书视为所谓的公德,我的公德,不再迷茫,我的生活不再被公德禁锢,我自由了,我的公德在心,自己的心,一个由我支配的心。
★ 叶剑英名言名句
★ 百日誓师标语

【攻书莫畏难作文(整理4篇)】相关文章:
有关科学探究的名言2023-02-25
高考誓师大会口号2023-11-10
经典科学名言2023-06-16
进攻的反义词2022-04-29
美丽中国高三作文2023-03-25
高三百日冲刺誓师大会校长致辞2022-04-30
高三作文美丽中国800字新2023-07-23
誓师口号2023-08-27
激励的百日誓师口号2023-11-07
初中物理学科谜语202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