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的作文1000字左右(整理18篇)由网友“swordmh”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芥子的作文1000字左右,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芥子闲情 1000字写景作文
芥子闲情 1000字写景作文
穿越城市的喧嚣与浮华,别离身后的高楼,伴着一点细雨,我如约而至,并没有人邀请我,只是随着思绪的牵引而来。
园子不大,环顾四周,得一幽僻小径,花木丛生,透着一股隐逸的文人情致,抬头,见一匾,上书“芥子园”三个大字,无雕琢,无华饰,不似别处的红字金漆,恰如李渔先生的文章,朴实无华,却蕴涵深意。
兰溪城原本就不大,可观可赏之处自然不多,而在这为数不多的古典景致中,我最欣赏的,便是这一方小小的芥子园了。
收拢思绪,和着李渔先生当年的步子,我迈入这抹芥子闲情中,目之所及,竟处处是盎然之景,那攀着古墙,无止无尽的藤蔓;那淡雅含香,多年开不败的花,哪一样不是这份惬意所孕育的精华,当年,它们曾伴着李渔先生度过那段闲适的日子,宣纸在院子里铺开,童子研墨,香气四溢,伏案,挥毫,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耳边,风吹树叶的声音依稀可辨,融合了,人与景,文与情。今天,我站在这张石凳前,轻轻坐下,怕惊扰了这满园的静谧,脸贴于石桌之上,沁凉温柔。
我抚摸园子里的一片叶子,希望能感受到涤荡在其间的李渔先生的指纹,那一花一叶总关情的文人情致。园子很小,小得清秀,小得雅致,小得隽永,正房门前一汪碧绿的水,多情只此一滴,荷叶平铺,隐约可窥得二三睡莲,隔了这水,便是戏台了,我坐在观戏台上,闭眼冥想。
耳边仿佛传来伴奏声,声声入耳,睁眼,起身,想像李渔先生所做的动作,身段灵巧,拈花手指,丹唇微启,凤眼弯眉,自由灵动,出将,入相,游走其间,做自己的观众,演自己的戏,哪管它红尘烦忧,写意的人生中飘出淡淡的兰香,李渔先生在历史这个大舞台上唱了一出并不孤单的独角戏。
巍巍横山,仰望间掠过一抹雄奇,衬托出芥子园特有的江南婉约,沿着一条弯曲的石子路向前,没有桃园的豁然开朗,只是整个人仿佛要化开般得柔软想与那温柔的水化为一体,想拥有这芥子般微小的闲情,渲染自己的.芥子人生,诗意地栖居。
这里,只一眼便永生难忘。想要永远坐在佩兰亭里,树木皆参天,花草尽含情,也许洗尽鸢飞戾天的名誉杂念,滤去功利,感受淡泊。
亭外烟雨朦胧,混沌了一片山水,越发散出一种幽深的惬意,可堪一曲抒情的音乐,科比一首醉人的宋词,美,就美在这里,记在脑中,却无法找到可以描绘的词句,只可相忘于此间。
想着李渔先生的那个当年,看着芥子园的这个如今,心里不免生出一丝物是人非的伤感,但是我知道,这不是凄凉,毕竟,这儿有的是婉约与闲情,并不是绝望与凄凉。
芥子闲情,悠悠我心。
篇2:金华芥子园
金华芥子园 -资料
芥子园(李渔故里)位于市区溪西新区兰荫山麓,系仿古园林建筑,袭用李渔生前在江宁孝侯台旁创建之庭园名,为纪念李渔而建,
芥子园,占地 10.5亩,建有亭台楼阁,筑有小桥鱼池,植有名贵花木,
资料
此园虽小,但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使之小中见大,曲中见幽, 古中见雅,别有丘壑。游憩其间,发悠悠古思,怀悠悠古人,自能励志励人,催人奋进。中国《红楼梦》研究学会会长冯其庸有诗云:“顾曲精微数笠翁,名园小筑亦神工;只今移向兰溪去,好听秋江一角风。”
篇3:芥子纳须弥作文
佛说:“芥子纳须弥。”又说:三千大小世界之外,芸芸众生奔走轮回之间,追寻着自己不朽的因果。而宇宙之大,其实也不过是一芥子罢了。
对比天宇的浩瀚,我们的确若沙粒,甚至连沙粒也不及。人类的弱小,各种灾害的肆意都可能让我们的生命顷刻消失。可面对着生活中的一个个凡俗的躯体迸发出的力量,我不禁疑惑,为什么明明生命苦厄却仍奔行红尘?明明注定生命不过轮回一遭却依旧笑脸,不悔一路前行?眼前浮现那张早晨卖汤老人沧桑而又生动的脸颊,还有寒风中通红而又生机勃勃的隔壁小学弟妹们的面庞……他们给我答案,那是一种渴望生命而又无比昂扬的生命状态和精神力量,那是一种不畏困难追寻结果和超越的期待。
是啊,那就是一种明知我“微”,却“心向往之”的踊跃。
我似乎有了一丝明悟,芥子与须弥本为一体,而又分为两端,当两者完美结合时才能有无穷的力量,我们应当明白对于苍茫宇宙,虽个人命运的微小而我们却又执着于奔向远方。
眼前出现了无数仁人志士的身影:布鲁诺,索菲亚,哥白尼,谭嗣同,他们无不是以凡人之躯,微渺之身冲击着真理乃至皇权至尊。布鲁诺被绑于十字架,索菲亚被当做女巫处死,哥白尼受教会迫害……他们明知一切生命的宏大与结局的注定,但仍然要去承受命运对他们的“嘲讽”而去追寻心中那片明净的天空。正是因为“微”而更要彰显生命的坚强。
回望自己过去的历程,就像一粒种子永远在满是砂石的泥土中反抗,为了追寻萌生的阳光和空气,不断向上,甚至头破血流,也决不退缩。在命运的作弄下心中更加坚定了对天空的向往和追求。
我明白,当我冲击着岩石,我会看见刺目的眼光,在满是郁金香的花园里,布鲁诺,哥白尼他们的身影一直都在,如此安详平和。
微小是我们作为人类的界定,但是没有一切可以让我们永远微小,我虽凡尘,亦心向往之,才是人类得以超越的永恒。
篇4:芥子纳须弥作文
那些把灯背在身后的人,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泰戈尔
我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日:只因太专注于自我。
我问佛:何谓专注于自我?
佛领我走出庙宇,庙外绚烂的阳光笔直地投射下来。佛曰:你背对着太阳而行,看见的是什么?
我说:只看见自己的影子。
佛日:那面向太阳而行呢?
我看到了远处皑皑群山,以及山腰盘旋的苍鹰,还有影影绰绰的牛羊和牧人。只是,不再看见面前的地面上有投下的阴影。
佛日:背光而行时,你眼中只有自己。向光而走时,你看到的是整个世界,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只看到自己的话,不过是茫茫须弥中一粒微不足道的芥子。若放眼远望,胸纳天下,心系苍生,则须弥山也不过是你眼中的一粒芥子。
我问佛:万生困于自我之中,则该如何?
佛日:红尘十丈,却困芸芸众生;仁心虽小,也容我佛慈悲。你要看到,这个世界并非只有你一人。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把那一花一树一菩提都看作组成自我生命的一部分,则可心纳天下。
佛也曾如你般迷茫无知。直到有一天,我在路上遇见一位种树的老人。我问他,这树多久开花结果。老人说要七十年。我问他,你觉得你能活七十年吗。老人说,我看过它开花,也品尝过它的果实,既然前人肯为我栽树,那我为何不为后人栽树呢?
那位老人,他是一粒能收纳须弥山的芥子。他在享受别人带来的成果时,没有迷失在自我的享受中。他在为未来而奋斗。
我背对太阳,只看到自己的`影子。夕阳下山后,我的影子也消失了。
阳光太大,我为一颗小草撑起遮阳伞。后来,小草长成了一片绿草地。
佛日:佛门修为的境界为:勘破、放下、自在。唯有放下自我,多去关怀,广施仁心,方可自在。
我说,我只是红尘路上一粒微小的芥子。这个世界拥抱了我,所以我也要去拥抱它。
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把自己当成一粒纳下须弥的芥子,不要再等着别人来包容,来关心,来爱护。在自我之外时,心系天下,胸怀苍生,则你我都能成为两粒不凡的芥子。
篇5:芥子纳须弥作文
那些把灯背在身后的人,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泰戈尔
我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太专注于自我。
我问佛:何谓专注于自我?
佛领我走出庙宇,庙外绚烂的阳光笔直地投射下来。佛曰:你背对着太阳而行,看见的是什么?
我说:只看见自己的影子。
佛曰:那面向太阳而行呢?
我看到了远处皑皑群山,以及山腰盘旋的苍鹰,还有影影绰绰的牛羊和牧人。只是,不再看见面前的地面上有投下的阴影。
佛曰:“背光而行时,你眼中只有自己。向光而走时,你看到的是整个世界,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只看到自己的话,不过是茫茫须弥中一粒微不足道的芥子。若放眼远望,胸纳天下,心系苍生,则须弥山也不过是你眼中一颗芥子。
我问佛:万生困于自我之中,则该如何?
佛曰:红尘十丈,却困芸芸众生;仁心虽小,也容我佛慈悲。你要看到,这个世界并非只有你一人。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把那一花一树一菩提都看做组成自我生命的一部分,则可心纳天下。
佛也曾如你般迷茫无知。直到一天,我在路上遇见一位种树的老人。我问他,这树多久开花结果。老人说要七十年。我问他,你觉得你能活七十年吗。老人说,我看过它开花,也品尝过他的果实,既然前人肯为我栽树,那我为何不为后人栽树呢?
那位老人,他是一颗能收纳须弥山的芥子。他在享受别人带来的成果时,没有迷失在自我的享受中。他在为未来而奋斗。
我背对太阳,只看到自己的影子。夕阳下山后,我的影子也消失了。
阳光太大,我为一颗小草撑起遮阳伞。后来,小草长成了一片绿草地。
佛曰:佛门修为的境界为:勘破、放下、自在。唯有放下自我,多去关怀,广施仁心,方可自在。
我说,我只是红尘路上一颗微小的芥子。这个世界拥抱了我,所以我也要去拥抱它。
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把自己当成一颗纳下须弥的芥子,不要再等着别人来包容,来关心,来爱护。在自我之外时,心系天下,胸怀苍生,则你我都能成为两颗不凡的芥子。
篇6: 芥子纳须弥作文700字
芥子纳须弥作文700字
佛说:“芥子纳须弥。”又说:三千大小世界之外,芸芸众生奔走轮回之间,追寻着自己不朽的因果。而宇宙之大,其实也不过是一芥子罢了。
对比天宇的浩瀚,我们的确若沙粒,甚至连沙粒也不及。人类的弱小,各种灾害的肆意都可能让我们的生命顷刻消失。可面对着生活中的.一个个凡俗的躯体迸发出的力量,我不禁疑惑,为什么明明生命苦厄却仍奔行红尘?明明注定生命不过轮回一遭却依旧笑脸,不悔一路前行?眼前浮现那张早晨卖汤老人沧桑而又生动的脸颊,还有寒风中通红而又生机勃勃的隔壁小学弟妹们的面庞……他们给我答案,那是一种渴望生命而又无比昂扬的生命状态和精神力量,那是一种不畏困难追寻结果和超越的期待。
是啊,那就是一种明知我“微”,却“心向往之”的踊跃。
我似乎有了一丝明悟,芥子与须弥本为一体,而又分为两端,当两者完美结合时才能有无穷的力量,我们应当明白对于苍茫宇宙,虽个人命运的微小而我们却又执着于奔向远方。
眼前出现了无数仁人志士的身影:布鲁诺,索菲亚,哥白尼,谭嗣同,他们无不是以凡人之躯,微渺之身冲击着真理乃至皇权至尊。布鲁诺被绑于十字架,索菲亚被当做女巫处死,哥白尼受教会迫害……他们明知一切生命的宏大与结局的注定,但仍然要去承受命运对他们的“嘲讽”而去追寻心中那片明净的天空。正是因为“微”而更要彰显生命的坚强。
回望自己过去的历程,就像一粒种子永远在满是砂石的泥土中反抗,为了追寻萌生的阳光和空气,不断向上,甚至头破血流,也决不退缩。在命运的作弄下心中更加坚定了对天空的向往和追求。
我明白,当我冲击着岩石,我会看见刺目的眼光,在满是郁金香的花园里,布鲁诺,哥白尼他们的身影一直都在,如此安详平和。
微小是我们作为人类的界定,但是没有一切可以让我们永远微小,我虽凡尘,亦心向往之,才是人类得以超越的永恒。
篇7:飘在风中的芥子作文600字
飘在风中的芥子作文600字
芥子是渺小的,但是它是存在的,它有属于自己的位置,有属于自己的原乡。
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那么喜欢芥子?”“为什么总喜欢看飘在风中的芥子?”其实我喜欢的'也许并不是芥子,而是伴随着它的出现而存在的飘逸空灵,无拘无束。它们总会拥有一处安静得足以让它们安息的黄土,一处真正属于自己的原乡;一种可以伴随着日出、朝霞,与春风共舞、秋雨共语,与蜂蝶翩跹、翠鸟呢喃的生活。
今天,我从朋友那儿得到了一张关于芥子的标本,它们柔弱的身躯已经被色彩武装。在一种刻骨铭心的痛苦中,它们被永远的固定了。我突然想哭——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我也想到了自己,原来,很多年前,我就注定了要成为一张标本,一张芥子一样的标本。
只是我不知道,这本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在没有感受到飘在风中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之前,我就彻彻底底的沦成了一张芥子一样的标本。
终于记起了对芥子的喜爱。那是某一刻才会有的感觉,是一种挣扎后的蜕变,也是一种毫无准备的醒悟。轻轻的将芥子取下来,我要在一个大风的傍晚将它们放飞,让它们去寻找自己的原乡。
其实,很多时候,我总会将自己遗忘,找不到那自由的原乡,也许是因为心灵的过度空旷而任意漂泊,迷失了方向,也就找不到了。也许是因为命运早早的把你牢牢的栓起来了,线头握在它的手上,任凭你怎么飞,不管你走到哪儿,依然忘不了自己的源。但是,不管怎样,我都希望自己拥有芥子一样的追逐着风漂泊着的快乐,就像芥子那样,有属于自己的位置,有属于自己的原乡。
篇8:芥子纳须弥的作文850字
芥子纳须弥的作文850字
在这个世界,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路遥
暖风温柔的抚摸着大地,大地就像一只温顺的小猫,享受着暖风带给它的爱抚,而蒲公英不同,他们害怕每一种小小的冲击,尽管暖风再怎么温柔,蒲公音也会像他翻去白眼。但可惜的是,暖风不会因为蒲公英的白眼而改变自己的去留。
于是,蒲公英开始盘算着还可以和妈妈在一起多长时间,他们说这无法停留的爱。正当这时,一直迷迷糊糊的蝴蝶在天空中周旋,像树上落下的枫叶,渐渐的,渐渐的,朝着蒲公英的方向跌落下来,蒲公因看此情景,拉响了一级警报,所有的小蒲公英赶忙跟妈妈说着再见,生怕下一秒将不知去向。
就在这最后关头,昏迷的蝴蝶一下恢复了神智,她立即刹车,可是还是晚了一步,颤颤微微的落到了蒲公英的头顶,万幸的是,蒲公英还没有离开妈妈的怀抱。她颤动着双腿,生怕一失足成千古恨。她小心张望着,发现蒲公英就长在悬崖边上。这时,她没有了往日的高贵,没有了从前的骄傲,只是紧紧抓住快要散落的蒲公英。要是在往常,小蒲公英看此情景肯定会发出嘟嘟囔囔的声音表示不满,但是面对离别,一切的一切都变得沉寂起来;蝴蝶也并非如此淡定,她每每落地,首先会拍拍身上的灰,然后开始滔滔不绝的炫耀自己曾去过的地方,获得的荣耀,但是面对死亡,一切的一切就像是凝结起来。这现象并不奇怪,每个人面对生、离、死、别的时候,都不会在乎外貌、地位、权利,在那个时候一切才真的是身为之物。假如,你是一个家财万贯的人,穿着华丽的燕尾服,拥有完美无瑕的容貌,高贵的地位被压在废墟地下,你会在意那些么?不会。所以最震撼人心的是――生命。
暖风继续吹拂着大地,可能由于遭受白眼太多的缘故,变得暴躁起来,就像人们口中所说的:“兔子急了还有咬人的时候。”于是,蒲公英被吹的毫无形象,所有的`伤心都化成了能量,漫天的蒲公英唱起了生命的歌谣。蝴蝶也因风儿被吹落悬崖,飘飘然的落下去,保留了自己最后的美丽,抒写了关于生命新的篇章。
太阳照常升起,生命尚未结束,看!曾经的小蒲公英长成了大姑娘,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又飞来一只笨拙的蝴蝶……
生命就是这样,莫名其妙的出现,糊里糊涂的接受,难舍难分的离别,强颜欢笑的面对,无可奈何的继续。正如蒲公英、蝴蝶的故事,蝴蝶莫名其妙的飞到蒲公英旁,糊里糊涂的蝴蝶接受蒲公英的支柱,难舍难分的蒲公英和妈妈告别,但依旧强颜欢笑的面对生命的延续,一切都是那么的言不由衷。世界如此之大,蒲公英、蝴蝶只是宇宙一隅,沧海一粟,却依旧拥有着不凡的生命,路遥有一本书――《平凡的世界》,也是根据描写小人物的生活,来反映不平凡的世界,正可谓:“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
篇9:芥子之中的灯阅读答案
《芥子之中的灯》阅读原文:
在此之前,我不知道木垒。那天乘飞机到了乌鲁木齐,问:菜籽沟在哪里?答:在木垒。再问:木垒有多远?人家说,不远。这个不远的地方开车跑了三百公里。
菜轩沟,新疆的一个山村,刘亮程在此为农,还办了一个木垒书院。我看见“木垒书院”四个字刻在门口石头上。端详这几个字,觉得“垒”字有意思,如果写成繁体字,上面是三个“田”,下面是“土”。木垒,人们在荒芫的地上升出田来,然后在上面耕作,田上长“木”,生长草木和作物。
在木垒,刘亮程办了“木垒莱籽沟文学艺术奖”。今年,贾平四就获了这个奖。有朋友问,这个奖是什么样的奖?我说,应该是中国最高的文学艺术奖。其实,莱籽沟的这个奖是中国最低的文学艺术奖,它低到了泥土里,低到了田地上,低到了村庄里。这泥土,这田地,这村庄,是我们所有人的故乡。
钱穆曾把中国文明和古罗马文明相比较。他说古罗马文明也很伟大,辉炷宏阔,好比一盏巨大的灯。但是古罗马的灯只有一盏,照耀着广大的帝国。而中国文明就不一样,不只有一盏灯,是四壁皆灯,满堂皆灯。大地上星星点点,密布着文明灯火。所以,中国文明气运绵长,有顽任的生命力。蛮族入侵古罗马,铁蹄把那巨灯踏灭,古罗马文明就终结了。而中国文明五千年,几经危难,向死而复生。长安的灯灭了,洛阳、汴梁的灯灭了,其他地方的灯还亮着,里星之火可以燎原。
菜籽沟,是天山余脉的一条山沟,据说当年逃难的人躲到此地,种了漫山遍野的油菜,收获菜籽,由此得名。佛经中,形容事物极微小,喻为“芥子”。莱籽沟,也是芥子之微。佛经中说:须你弥高广,纳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指大千世界,芥子可包容大千世界。中国之灯,也在这芥子之中。古中国,很多村庄是明亮的芥子,村庆不仅是生活场域、经济聚落,也是文化保存、传承和生长的地方。
可到了现代,村庄正在塌陷,文化的灯也在次第熄灭。村庄正在变成无机的村庄,它是世界大棚里的植物、世界工厂的偏远部门,它装不下须弥,自身也不能发光。村庄正在失去公共生活,失去自己的记忆,也没有自己的想象。想起钱穆先生的话,难免有黍离麦秀、铜驼荆棘之感。刘亮程带着我们在村里走,他说,这里原来有个庙,那里原来有个祠。当然,现在都没有了,神祇从村庄远去了。或者说,庙变成了家家屋里的电视,诸神住在电视机里。
还可以欣慰的是有亮程这样的人。他长住在菜籽沟,让乌鲁木齐的家空着。他在菜籽沟种地、办书院,天天和老乡打交道。他想把消失的庙重新盖起来,他还把画家,摄影家、诗人带到这里,他还办了个“菜籽沟文学艺术奖”。他的所为,可能使一个村庄重新成为一个有机村庄,一个活的、有文化生命的地方。古时,一个村庄成为一盏灯,重要的的是它和外界有效的文化交换。读书人,从这个村里走出去,天远地远,回来时携带着一份增值的文化资本回到家乡。这是文化循环。现在,远处的巨灯召唤着游子,他们一去不复返,村庄成为出发之地,流失了文化。
现在,刘亮程挽起袖子,干起来,摸着石头过河,这本身就是努力地在点一盏灯。他写过《一个人的村庄》,他现在正在写“一个村庄的灯”,未必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田地里、村庄里。
这里是菜籽沟,小如芥子,中国不在别处,就在此处。照此说来,这个奖是菜籽沟的,是中国的,是最低的,其实也是最高的。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芥子之中的灯》阅读题目:
12.作者解释“垒”的繁体字写法,与介绍“木垒菜籽沟文学艺术奖”有何关联?(4分)
13.简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想起钱穆先生的话,难免有黍离麦秀、铜驼荆棘之感。(2分)
(2)刘亮程挽起袖子,干起来,摸着石头过河,这本身就是努力地在点一盏灯。(2分)
14.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村庄文化之灯次第熄灭的原因。(6分)
15.结合全文内容,探究题目“芥子之中的灯”的意蕴。(6分)
《芥子之中的灯》阅读答案:
12.作者释“垒”的繁体字写法,说明“垒”的文化内涵,突出土地上拓荒、劳作的可贵,“木垒菜籽沟文学艺术奖”扎根乡村,目的是传承、重振文化,同样是拓荒之举。(4分。每点2分)
13.(1)指昔盛今衰,表达作者对如今乡村文化衰落感到痛心。(2分)(2)比喻边行动边探索,刘亮程从事乡村文化工作无检验可借鉴,却勇于尝试、积极行动。(2分)
14.经济发展及全球一体化,使村庄失去传统和想象力。现代传媒削弱村庄文化,人们失去文化信仰。游子远去不返,使村庄失去文化循环。(6分,每点2分)
15.新疆菜籽沟小如芥子;刘亮程的乡村文化建设譬如芥子中点灯;芥子虽小能容纳须弥,木垒菜籽沟文学艺术奖虽小,却能透射出中国文化的希望。(6分,每点2分)
篇10:芥子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芥子是一种可以治疗很多疾病的药材,科学健康地食用的话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还有疾病治疗是可以带来很大功效的。现在我们就具体去了解一下芥子的功效作用以及食用方法吧。
【英文名】SEMEN SINAPIS
白芥 Sinapis alba L. 或芥Brassica juncea(L.)Czern. et Coss.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白芥子”,后者习称“黄芥子”。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芥子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性味】辛,温。
【归经】归肺经。
【功能主治】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用法用量】3~9g。外用适量。
【摘录】《中国药典》
【出处】《别录》
通过上面的详细介绍,我们很好地了解到了中药芥子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篇11:以芥子人生为题目的议论文
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三千世界,每个人都是芥子。 在桥边的“我”即是。
战后重建的世界,由乐观到近乎痴狂的心态掌控。一个抛却个人精神满足与自由只为达成物质成就的畸形社会,使得伯尔把他送到了我们面前——即使饱尝战争痛苦,也仍渴望着梦想和爱情;即使也许无法改变日日擦肩而过的结局,也爱慕着那废墟上的一缕朝阳。 “数马车该多美!4点到8点时根本不准马车过桥,我可以去散散步或者到冷饮店去走走,可以长久地看她一番,说不定她回家的时候还可以送她一段路呢 ”
亲爱的姑娘呵,快回头看看,她正在微笑着向你招手。
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的小人物,有点善良,也有点自私;我们不是君子,也绝非是小人;我们为了那一点点的欢喜以及一点点的悲伤忙碌奔劳,却孤注一掷地守望我们的挚爱。于是普天生命因此而纯粹,因此而完整。
小人物的名字早已湮没,然而历史却永远记得。他们以另一种方式活着,如此平凡而伟大地活呀,活呀。
篇12:芥子之中的灯现代文阅读答案
芥子之中的灯现代文阅读答案
在此之前,我不知道木垒。那天乘飞机到了乌鲁木齐,问:菜籽沟在哪里?答:在木垒。再问:木垒有多远?人家说,不远。这个不远的地方开车跑了三百公里。
菜轩沟,新疆的一个山村,刘亮程在此为农,还办了一个木垒书院。我看见“木垒书院”四个字刻在门口石头上。端详这几个字,觉得“垒”字有意思,如果写成繁体字,上面是三个“田”,下面是“土”。木垒,人们在荒芫的地上升出田来,然后在上面耕作,田上长“木”,生长草木和作物。
在木垒,刘亮程办了“木垒莱籽沟文学艺术奖”。今年,贾平四就获了这个奖。有朋友问,这个奖是什么样的奖?我说,应该是中国最高的文学艺术奖。其实,莱籽沟的这个奖是中国最低的文学艺术奖,它低到了泥土里,低到了田地上,低到了村庄里。这泥土,这田地,这村庄,是我们所有人的故乡。
钱穆曾把中国文明和古罗马文明相比较。他说古罗马文明也很伟大,辉炷宏阔,好比一盏巨大的灯。但是古罗马的灯只有一盏,照耀着广大的帝国。而中国文明就不一样,不只有一盏灯,是四壁皆灯,满堂皆灯。大地上星星点点,密布着文明灯火。所以,中国文明气运绵长,有顽任的生命力。蛮族入侵古罗马,铁蹄把那巨灯踏灭,古罗马文明就终结了。而中国文明五千年,几经危难,向死而复生。长安的灯灭了,洛阳、汴梁的灯灭了,其他地方的灯还亮着,里星之火可以燎原。
菜籽沟,是天山余脉的一条山沟,据说当年逃难的人躲到此地,种了漫山遍野的油菜,收获菜籽,由此得名。佛经中,形容事物极微小,喻为“芥子”。莱籽沟,也是芥子之微。佛经中说:须你弥高广,纳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指大千世界,芥子可包容大千世界。中国之灯,也在这芥子之中。古中国,很多村庄是明亮的芥子,村庆不仅是生活场域、经济聚落,也是文化保存、传承和生长的地方。
可到了现代,村庄正在塌陷,文化的灯也在次第熄灭。村庄正在变成无机的村庄,它是世界大棚里的植物、世界工厂的偏远部门,它装不下须弥,自身也不能发光。村庄正在失去公共生活,失去自己的记忆,也没有自己的想象。想起钱穆先生的话,难免有黍离麦秀、铜驼荆棘之感。刘亮程带着我们在村里走,他说,这里原来有个庙,那里原来有个祠。当然,现在都没有了,神祇从村庄远去了。或者说,庙变成了家家屋里的电视,诸神住在电视机里。
还可以欣慰的是有亮程这样的人。他长住在菜籽沟,让乌鲁木齐的家空着。他在菜籽沟种地、办书院,天天和老乡打交道。他想把消失的庙重新盖起来,他还把画家,摄影家、诗人带到这里,他还办了个“菜籽沟文学艺术奖”。他的所为,可能使一个村庄重新成为一个有机村庄,一个活的、有文化生命的地方。古时,一个村庄成为一盏灯,重要的的是它和外界有效的文化交换。读书人,从这个村里走出去,天远地远,回来时携带着一份增值的文化资本回到家乡。这是文化循环。现在,远处的巨灯召唤着游子,他们一去不复返,村庄成为出发之地,流失了文化。
现在,刘亮程挽起袖子,干起来,摸着石头过河,这本身就是努力地在点一盏灯。他写过《一个人的村庄》,他现在正在写“一个村庄的灯”,未必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田地里、村庄里。
这里是菜籽沟,小如芥子,中国不在别处,就在此处。照此说来,这个奖是菜籽沟的,是中国的,是最低的,其实也是最高的。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作者解释“垒”的繁体字写法,与介绍“木垒菜籽沟文学艺术奖”有何关联?(4分)
2.简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想起钱穆先生的话,难免有黍离麦秀、铜驼荆棘之感。(2分)
(2)刘亮程挽起袖子,干起来,摸着石头过河,这本身就是努力地在点一盏灯。(2分)
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村庄文化之灯次第熄灭的原因。(6分)
4结合全文内容,探究题目“芥子之中的灯”的意蕴。(6分)
答案:
1作者释“垒”的繁体字写法,说明“垒”的文化内涵,突出土地上拓荒、劳作的可贵,“木垒菜籽沟文学艺术奖”扎根乡村,目的是传承、重振文化,同样是拓荒之举。(4分。每点2分)
2.(1)指昔盛今衰,表达作者对如今乡村文化衰落感到痛心。(2分)(2)比喻边行动边探索,刘亮程从事乡村文化工作无检验可借鉴,却勇于尝试、积极行动。(2分)
3.经济发展及全球一体化,使村庄失去传统和想象力。现代传媒削弱村庄文化,人们失去文化信仰。游子远去不返,使村庄失去文化循环。(6分,每点2分)
4.新疆菜籽沟小如芥子;刘亮程的乡村文化建设譬如芥子中点灯;芥子虽小能容纳须弥,木垒菜籽沟文学艺术奖虽小,却能透射出中国文化的希望。(6分,每点2分)
看分值答题法
可以从试题的分值中推测答题的要点。如一道题给的分值是3分,答案可能就有3个要点,一个要点一分,所以从试题所给的分值中,我们就能推测答案的要点和要求的字数。
例如:陕西省中考题:目前一般有哪几种消暖雾的方法?文中提到的咱们陕西的消雾作业属于其中哪一种?(3分)
答案是:3种。“加热法”、“吸湿法”、“人工搅动混合法”。文中提到的属于第二种。
散文和小说的区别
小说主要倚靠虚构,散文主要记叙描写真人真事。
小说作者可以根据人生经验和现实世界“弄假成真”,创造出一个故事来。即使是写真人故事或历史小说,也可以运用文学手段对故事的叙述语言进行加工。
而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说理散文。后两者与小说区别很大,不必赘述。前者(叙事散文)与小说有一个最大的共性,就是它们的叙事性。但是散文一般是讲述真人真事,抒发亲身感悟。
篇13:《芥子园画传》的版本及流传
《芥子园画传》的版本及流传
古籍彩色印本按照印刷的版次和版数,大致可以分为下列数种.(一)一版多色本,即同一版片在不同位置刷上不同颜色,一次印在同一页上.例如印于16前后的'《花史》,据郑振铎先生的考证“是用几种颜色涂在一块雕版上,如用红色涂在花上,绿色涂在叶上,棕色黄色涂在树干上,然后覆上纸张印刷出来”.(二)一版多次本,即同一版片在不同位置刷上不同颜色,多次印在同一页上.例如元刻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按照昌彼得先生的目鉴,即为“实系一片而先墨后朱分两次印成”.(三)多版套印本,即把版面不同颜色的文字,各雕为一版,分色分版套印在同一页上.例如闵刻本.(四)版套印本,即把版面不同的颜色部分,雕成一块块的小版,依次逐色套印,拼砌嵌合,有如.①
作 者:刘越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刊 名:文艺评论 PKU英文刊名: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年,卷(期): “”(6) 分类号: 关键词:篇14:以芥子人生为题目的议论文
以芥子人生为题目的议论文350字
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三千世界,每个人都是芥子。 在桥边的“我”即是。
战后重建的世界,由乐观到近乎痴狂的心态掌控。一个抛却个人精神满足与自由只为达成物质成就的畸形社会,使得伯尔把他送到了我们面前——即使饱尝战争痛苦,也仍渴望着梦想和爱情;即使也许无法改变日日擦肩而过的结局,也爱慕着那废墟上的一缕朝阳。 “数马车该多美!4点到8点时根本不准马车过桥,我可以去散散步或者到冷饮店去走走,可以长久地看她一番,说不定她回家的时候还可以送她一段路呢 ”
亲爱的姑娘呵,快回头看看,她正在微笑着向你招手。
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的小人物,有点善良,也有点自私;我们不是君子,也绝非是小人;我们为了那一点点的欢喜以及一点点的悲伤忙碌奔劳,却孤注一掷地守望我们的挚爱。于是普天生命因此而纯粹,因此而完整。
小人物的名字早已湮没,然而历史却永远记得。他们以另一种方式活着,如此平凡而伟大地活呀,活呀。
篇15:芥子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说到芥子散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实际上它是 一种中药方剂。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聊聊芥子散的功效与作用等相关小常识。
【处方】白芥子5钱,橘红2钱5分,胆星2钱5分,香附2钱5分,枯芩2钱,青黛2钱,麻黄2钱,杏仁3钱,苏梗1钱5分,桑皮1钱5分,贝母1钱5分,萝卜子3钱5分。
【制法】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
【摘录】《方症会要》卷一
【处方】芥子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妇人经脉不行至一年者,脐腹痛,腰腿沉重,寒热往来。
【用法用量】每服2-3钱,食前热酒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三引《仁存方》
以上就是利用芥子散治疗疾病的一些常见的方法和常识问题了,最后提醒一下在利用芥子散治疗疾病的的同时一定注意日常的饮食习惯,这样才能保证其治疗的效果。
篇16:芥子丸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处方】芥子2升。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上气呕吐,脐腹绞痛。
【用法用量】每服7丸,寅时井花水送下,日2次。亦可作散,空腹服之,及可酒浸服。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七,名见《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相信大家看了芥子丸的介绍之后,肯定觉得芥子丸很神奇,芥子丸对很多疾病都是很有好处的,而且由于它是由天然的中药材制成,对人体没有任何不利的影响,有需要的人不妨一试哦。
篇17:芥子薄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芥子薄大家了解吗,它是一种中药方剂,能够让我们的身体状况得到改善,大家应该都知道芥子薄功效是挺多的,对于具体的芥子薄的作用,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介绍。
【处方】白芥子1升。
【功能主治】暴风毒肿流入四肢头面。
【用法用量】蒸熟,捣,以黄丹2两搅之,分作两份,疏布袋盛之,更蒸使熟,以薄痛上,当更迭蒸袋,常使热薄之,如此3-5度即定。
【摘录】《千金》卷十七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芥子薄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中药方剂,但在使用芥子薄之前还是要结合一下自身的体质,毕竟如果不注意的话,也会给人体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的。
篇18:芥子园画传在中国的影响论文
芥子园画传在中国的影响论文
《芥子园画传》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美术教材,也是对日本影响最大的美术书籍,但是究竟它在中国绘画史以及在日本绘画史上起过多大作用,还没有人做过系统的研究。因为《芥子园画传》从康熙年间流传到今天,版本众多,从发行量上已经无法统计;而且与日本热衷于此书相比,我们国内的反映比较默然,只有少数画家、学者写过相关的文章。在大多数国人的眼里,《芥子园画传》就是一本绘画教材,对中国画家来说,即使最初学画时,用过此书,但成名之后,也绝口不提,有的还会嗤之以鼻。启功先生就曾抱怨过,有不少画家出自《芥子园》,可成名之后讳莫如深。所以很难找到《芥子园画传》对中国画家影响的相关线索。我们只能从各家对《芥子园画传》的评论中,窥见一些真貌。
此书虽已流传三百多年,但在这期间,很少有人开口赞赏,清代夸奖《芥子园画传》的画家,较早的有松年的《颐园论画》:……近所传之芥子园画谱,议论确当无疵。初学足可矜式。先将根脚打好,起盖楼台,自然坚实。
根脚不固,虽雕梁画栋,亦是虚架强撑,终防倾倒。
近现代学者只有余绍宋、王世襄、王伯敏等对《芥子园画传》的评价较为公允:……井井有条,所摹诸家成式及所附说明。俱简要甚便学人揣摩。惟说明有采古人成说者,有出于自撰者未曾分别注明,稍嫌含混。五卷为摹仿各家画谱,近代上海石印本有增广画谱一卷,殊不足观可以存而不论……此书由浅入深,实为学画山水者入门捷径,故通行最广,裨益初学,良非浅鲜。
乃历来论画之书,多不称述。著录家,亦无及之者。
即画徵录画史汇传诸书,俱不言概曾辑此谱。此因我国学人,往往喜鹜高深玄妙之理论,不屑为浅近明显之书,已成锢习,不仅画学一端为然。故如此佳书,人咸淡为视之,甚且鄙浅,以为不足道。实则初习时,未常不乞灵于此编。得鱼忘筌,岂通人所宜出此。余故为表而出之。
王世襄对《芥子园画传》的评价则颇为中肯、详尽。
他在《中国古代画论研究》中除了对《芥子园画传初集》的版本作了详细描述外,还特别针对图式、文字、体例、目录四个方面,论述他对《芥子园画传》的看法。
就图式而言,他将《芥子园画传》与其他画谱做了比较,认为“芥子园画传之能成为吾国之最完备山水画谱者,图式使然也。其质与量,咸非其他画谱所能企及。”这一点从与其他画谱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墨迹画谱,如龚半千之《画法册》,顾若波之《南画样式》,设无今日一影印之法,其传不广,可置勿论。托之于梨枣者,如《费氏山水画式》、《郑绩画学简明》,皆逊于画传远甚。
以量言,半千《画法册》仅十数祯,《树木山石画法册》亦不及四十祯。(疑原为卷式后改装为册者)即安节以后各山水谱,咸不及画传之半。专就点叶及点景人物两类比较,龚册不过七八式,而画传几四倍之。周履靖写意人物约二十式,而画传有百数十式之多。况有其他门类,如界画、禽兽、器具等等。
……吾深信安节每见一古人名迹,每自经营一稿,必思及其中景物有无为《画传》所未备者,以便随手增补,积久而成,故能完备若是也。
其中还涉及到对《芥子园画传》性质与功能的评价,他认为此书的性质主要是教材,教人学画之用,并不是学术书籍。学画者临摹参阅此书,不必考证图式的真假渊源。能临摹佳稿,为己所用就可以:或问曰:图式既无确实根据,焉得称为有价值之画谱。吾曰,不然,当视其用途而别。后人若取画传作画学上考证之用,必舛误百出。至于学者之临摹,与此断然为二事。何则,安节所列各式,纵与古人不似,颇能自具面目。学者得佳稿便可仿效,奚必问其为唐为宋,究属某家哉?就《芥子园画传》的.文字而言,王世襄认为虽带有臆测的成分,但也不愧为清代画法之佳构:即使安节无画传之作,将其解说汇集成一论述之作,亦不愧为清代画法之佳构,可与他家一角短长。各法之前,时有总论,每式之端,复多附说。
其图式既有为前人所未有,其文字亦往往发前人所未发。
因为在印刷术尚未发达普及的时代,能够参阅的资料有限,王概只能做到如此。即便晚明江南的书画流通市场颇为兴盛,部分画家可以见到前代真迹,但是经过明清易代的战乱,加之王概的画家身份,都使他无法得见真迹,这一点,从王概的文集《山飞泉立草堂集》中就可以看出,当时能够见到古代绘画真迹有多难。
从体例而言,王世襄认为王概借鉴了龚贤的《课徒画稿》,以临摹难易,由浅入深作为标准:安节此谱之体例,以及材料之分配,得诸半千之法居多也。
一言以蔽之,安节于每类每法之中,编次之方法,未见有一贯之体例。为安节计,全依临摹之难易为标准,方法由浅入深,一法也。按画家时代前后而编次之,年代由远而近,又一法也。此二法皆未经过安节采用。吾以为尤以后者为安适,树法皴法,发展之经过,渊源之传授,作风之嬗变,不待言而自明。若恐画式难易错杂,不便初学,不妨更列一表,告人先学何式,此习某家,别成系统,正可与时代之次序,并行不悖也。
从目录而论,目录与内容不合的地方甚多。王世襄疑似此目录非王概所编,乃他人编制:画传目录与内容不合者甚多,且有强为列名,一若作者之原意,未能了解者。颇疑安节著书时,原无目录,而倩他人为之编制。
正是考虑以上几方面综合因素,他认为《芥子园画传》可以称得上是我国最佳的山水画谱。
……芥子园画传,总不能称曰尽美尽善,终不失为吾国山水画谱之最佳者。凡上所论各点,咸不免春秋之法,责备于贤者。及观他家画谱,皆不及安节远甚,转自觉吾前之过于苛求矣。
此外,在中国画家中,夸奖《芥子园画传》的更是寥寥无几,即使称赞也都是几个以平民面貌出身的画家。
比如齐白石(1863―1957),他最初是木匠,在中国的社会中属于手工艺人,出身卑微的下等人,但他勤奋好学,通过临摹《芥子园画传》,练就了一身看家本领。齐白石自述其学画的经历时曾明言:光绪八年(壬午一八八二年),我二十岁。仍是肩上背了个木箱,箱里装着雕花匠用的全套工具,跟着师傅,出去做活。在一个主顾家中,无意间见到一部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五彩套印,初二三集,可惜中间短了一本。虽是残缺不全,但从第一本画起,直到画成全幅,逐步指说,非常切合实用。我仔细看了一遍,才觉得我以前画的东西,实在要不得,画人物,不是头大了,就是脚长了,画花草,不是花肥了,就是叶瘦了,较起真来,似乎都有点小毛病,有了这部画谱,好像是捡到了一件宝贝,就想从头学起,临它个几十遍。转念又想:书是别人的,不能久借不还,买新的,湘潭没处买,长沙也许有,价码可不知道,怕有也买不起。只有先借到手,用早年勾影雷公像的方法,先勾影下来,再仔细琢磨。
想准了主意,就向主顾家借了来,跟母亲商量,在我挣来的工资里,匀出些钱,买了点薄竹纸和颜料毛笔,在晚上收工回家的时候,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从此我做雕花木活,就用《芥子园画谱》做根据花样推陈出新,不是死板板的老一套,画也合乎规格,没有不相匀称的毛病了。
齐白石的这段回忆很是实在,对自学成才的他来说,《芥子园画传》的确帮了他的大忙,使他最终有了名气。但与其他画家不同,齐白石成名之后,始终保持着平民精神,无论是为人,还是画风,都带有普通人生活的情趣,所以在各种场合里,他并不避讳谈论通过此书受益多少,就算说出这个众人皆知的秘密,也不会影响到他的名气与画价。
从康熙朝到民国的这段历史上,那么多画家中只有齐白石一人曾公开评价《芥子园画传》好,比例之少,不觉让人感觉诧异。一方面,以中国文人画的传统来讲,从《芥子园画传》入门学习中国画,并不是什么正道,只有临摹古画,师法自然才是正道。所以《芥子园画传》一出,即遭到强烈的批评:筌侍御江上画筌一书,取忘筌之义,刻入知不足斋丛书,齐后汤都雨生,逐段分析,单行复刻,名曰画筌析览,欲学者范山模水,了如指掌。盖侍御当时,与虞山王子石谷,毗陵恽子南田,称莫逆之交,参赞而成此书,不惜齿芬,曲尽精微,引人入胜,余谓画不过写胸中逸气耳,若胸有成竹,反多疑忌。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虽然,较王安节将峰峦树木向枣梨间求生活,又奚啻天壤!前人画谱,无佳者,盖山水一道,变态万千,寻常画史,尚不能传其情状,况付之市井梓工乎?当与朱山人野云言,画之中可付梨枣者,惟人物、鸟兽、屋宇、舟车、以及几榻器皿等……善学书者,要临古帖,学画亦然。士子若游艺扇头小景,即看时行画传,演习联络,再得墨韵宓之情,便可寄兴。如欲入门成品,须多临古人真迹,多参古人画说。古人画说,各有精义。古人真迹,其法俱在。善学者体味而寻索之,自能升堂入室。
可见在这些文人的眼里,画传只是一种邪学恶道。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后人翻刻临摹次数太多,《芥子园画传》已然丧失了原貌,以至后来有人说它谬种流传,败坏了今日的中国画:盖自《芥子园画谱》出,而举一不反者,下笔辄如刻板。兹则寓规矩于微言,抉玄秘于片简,矧又条分门析,法备词详,襟怀清旷者,自无不过目神会,应手功成。读此固长于习谱也。
20世纪四大家中,黄宾虹对《芥子园画传》批评相当明确,在范景中先生的《黄宾虹与〈芥子园画传〉一文》中,记述了一段宾虹先生的言论,细陈他对《芥子园》的看法:古人学画,必有师授,非经五七年之久,不能卒业。后人购一部《芥子园画谱》,见时人一二纸画,随意图抹,已觉貌似,作者即自鸣得意,观者亦欣然许可,相习成风,一往不返。士夫以从师为可丑,率尔作画,遂题为倪云林、黄子久、白阳、青藤、清湘、八大,太仓之粟,仍仍相因,一丘之貉,夷不为怪,此画法之不研究也久矣。要知云林从荆浩、关仝入手,层岩叠嶂,无所不能。于是吐弃其糟粕,啜其精华,一以天真幽淡为宗,脱去时下习气。故其山石用笔,皆多方折,尚见荆关遗意,树法疏密离合,笔极简而意极工,惜墨如金,不为唐宋人之刻画,亦不作渲染,自成一家。子久生于浙东,入居富春、海虞山水窟中,当朝夕风雨云雾出没之际,携纸墨摹写造物之真态,意有不惬,则必裂碎不存,然犹笔法上师董源、巨然,自开新面,以成大家。白阳、青藤,皆有工整精细之作,其少年为多,见者以为非其晚年水到渠成之候,或不之重,无甚珍惜,后世因为与习见者不同,悉弃不取,故流传者得其一二,见以为名家面目,如是而止,即如《芥子园画谱》是已。自《芥子园画谱》一出,士夫之能画者日多,亦自有《芥子园画谱》出,而中国画家之矩E,与历来师徒授受之精心,渐即澌灭而无余。
★ 洞庭色谱写景散文
★ 名医考察材料
★ 核工记阅读答案
【芥子的作文1000字左右(整理18篇)】相关文章:
刘禹锡《望洞庭》及翻译赏析2023-05-12
灵动的生命美术教案2022-09-17
画家齐白石教案2022-05-07
《竹影》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2023-08-04
羊脂球读后感2023-06-13
《羊脂球》读后感及启示2023-12-08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作文2023-10-22
望洞庭原文译文 刘禹锡2023-01-23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教学反思2024-03-10
番茄斑潜蝇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