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慎独为话题的初中作文(共24篇)由网友“啵啵脆”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以慎独为话题的初中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以慎独为话题的初中作文
做一个慎独的人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衣炸弹,就让我们做一个慎独的人,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踏实做事。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主席曾经说:‘我们要学会约束自己,做到慎独。”此言诚善,在公共场合上。慑于公众舆论的压力,人们往往都会显露出谦恭有礼、平和精干的君子之风。但是当离开了人们的视线,独自一人处于静室之中时,因为少了他人注视的目光,一些人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少了不少顾忌,而为在在公众场合不敢为之事,于是,种.种丑恶现象就此发生。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学会表里如一,做到“慎独”。
苏联国内战争时期,粮食匮乏,人民饱受饥饿之苦。当时担任苏联粮食部长的哈伊诺夫斯基也同样在饥饿下坚持工作,虽然他的手中掌控着数亿公斤粮食的调配,倘若他心存私念,完全可以在不为人知的条件下巧做手脚,轻而易举的让自己一家人衣食无忧。但他并没有这样做,对于从他眼前流过的巨量粮食毫不动心,最终饿晕在办公室中。哈伊诺夫斯基坚持“慎独”的崇高精神,足以令一切心存私心者愧怍。由此可见,凡能做到慎独之人,无不值得我们敬仰。
相反,那些表里不一,欺世盗名者,终究会原形毕露,被人民所唾弃,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当年轰动一时的杨前线案就是例子。前厦门海关关长杨前线,年轻时曾被评为国家杰出青年,后来又多次因为工作能力强受到表彰。但是可悲的是,杨前线并不能坚持表里如一、做到慎独,而是因为个人贪欲膨胀,在暗地里多次勾结国内外团伙,进行活动,以此牟取暴利。但纸最终还是包不住火的,案发,杨前线被逮捕正法,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被后人所唾弃。
被称为“关西孔子”的汉代名臣杨震曾斥责行贿者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不知!”的确,在一人独处时,我们不应该因为“无人可知”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应当做到表里如一,践行慎独之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路走好、问心无愧。
做一个慎独的人,坦荡为人,保持高尚的道德,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慎独”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己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人生不能没有慎独
第一幕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地点:鲁国郭门里
内容概要: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有一个没有住处的美貌女子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并没发生非礼行为。
画外音:柳下惠之所以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是因他能够坚守慎独。深更半夜,面对楚楚动人的美女毫不动心,能挑战自我,战胜色欲,表现出读书人的高尚人生修养。
第二幕
时间:宋朝
地点:子罕家中
内容概要:宋国有个人给大夫子罕送来了一块好玉,子罕却不肯收。送玉者误以为他嫌玉的质地不好,急忙解释它是块经玉匠断定的宝玉。岂料子罕却说:“我把不贪图别人的财物当作‘宝’,而你把这块宝玉当作‘宝’,如果你把它给了我,那么我们都丧失了自己的‘宝’。还是让我们各自守住自己的‘宝’吧!”
画外音:子罕“以不贪宝”,被誉为千古美谈。他身居高位,却能两袖清风,面对价值连城的美玉,能挑战自我,战胜物欲,坚持操守,毫不动心,表现出为官者的高尚道德情操。
第三幕
时间:元代战乱的某个夏日
地点:大梨树旁边
内容概要: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这时候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许衡就说了:“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画外音:“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言约意丰!它充分显示了许衡的高尚情操,更重要的是,它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做人就要咬定做人的崇高准则,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要时时牢记心中有主,不随波逐流,挑战自我,战胜口欲,恪守慎独。
第四幕
时间: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
地点:云南马班邮路
内容概要: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20年来一个人、一匹马,走在一条路的艰苦而寂寞的邮路上。他冒着生命危险跋涉在人迹罕至的高寒深山:摔倒了,爬起来;口渴了,喝口泉水;肚饿了,吃点干粮;天雨了,躲进帐篷。马驮人送,走村串户。深山独行53万里。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
画外音:“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 “深山信使”王顺友心系山民,20年如一日,上高山,下深谷,冒严寒,顶酷暑,行行重行行,严格要求自己,恪守慎独,堪称典范。
结束语:柳下惠坐怀不乱,宋子罕以不贪宝,许衡不食无主梨,王顺友认真送信:同样的慎独,不一样的表达。人间慎独,时时处处闪光。
君子慎独
毛主席曾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那么同样的,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做一个君子不难,难的是独处时也做君子。
“慎独”是一种高境界的道德修养。我国古代的贤者很早就明白:君子处世,所慎在独。早在《礼记》中就有记载:“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历览前贤,历史上道德彰显之人莫不慎独。圣人孔子,不仅在朝堂之上严遵“君君臣臣”之仪,在颠沛流离之途也坚守君子之礼,席不正不坐,语非礼不言。诗人屈原,虽身处浊世,惨遭罢黜流放,仍能“沐后弹冠,浴后更衣”。四知堂上那一声断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令污者抱头鼠窜,令美德彪炳千古,从而成为“君子慎独”的最好注脚。
“君子慎独”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诚实。一个人只有对自己诚实,方能对他人守信。《五元灯会》上曾载有这样一则故事:由于战乱,普陀寺的众禅者决定迁移庙址。在迁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师一人坚持早课,从不荒废。有人劝曰:“此处无佛,大师可不必如此。”豫通大师答一偈子曰:“此处无佛,我心有佛。既诚我心,是诚我佛。”好一个“既诚我心,是诚我佛”!其实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佛——自己的良心。大庭广众之下的君子是众人的君子,只有独处一室之时的君子,才是自我的君子。君子慎独,对自己诚实,就像是空谷中的幽兰,即使无人知晓,也始终散发清香;而那些不懂得“慎独”之人,徒然地欺骗着自己的良心,内心最终会成为一间臭不可闻的鲍鱼之肆!
“君子慎独”还是一种对自己的审视。每当夜深人静、独处一室之时,当颜面亿代未易的星图高悬头顶,你能够因为无须顾及旁人而放纵身心吗?不,灿烂的星空遥望着你,皎洁的月亮守望着你。隐隐地,有一种声音,仿佛是灵魂对自己的拷问,在这独处的静谧里。君子慎独,他的灵魂始终谨慎不苟。
当一轮新月升起,照在空寂的幽谷里,有一株独生的兰花,冰清玉洁,直立在自己的芬芳中。就在这独处的正直中,他赢得了满天星光。
君子慎独
《后汉书·杨震传》中有个故事:王密在昌邑做县令,为了官运亨通步步高升,他就想与朝廷派来的新任太守杨震拉拢关系,因二人有过交情,王密竟拎着十斤黄金公然行贿,杨震愤愤质问:“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豪不脸红地答道:“暮夜,无知得。”杨震义正词严地告之:“天知、神知、子之、我知,何谓无知?”“湛湛青天不可欺”。杨震由此获得“四知太守”的雅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慎独”的道理。慎独就是独处时也能谨慎自律。圣贤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就是在各种利益诱惑面前严于律己、襟怀坦白,人前人后都能做到不改本色、不忘初心。许多领导干部就是因为做不到“慎独”,对自己要求宽松,不懂得拒绝,才一步步沦为腐败的囚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往往掌握一定的权力,不仅要主动接受组织、制度的监督,而且还要不断加强自律,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做到了慎独,始终绷紧心中那根弦,不给腐败寄居的土壤,腐败才无处孳生。
白居易在杭州作刺史时,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从不索要任何名贵物品。卸任后只带走在山上拾到的两小块天竺山石作为心爱之物。一天他摆弄石块时,发现自己竟做了一件“不清白”的事。山石虽然不值钱,但取之玷污名声,就好比贪污了千金,不是一个为官清廉者应做的事。他不停自责,后悔万分,忍不住写下一首自责诗:“三年为刺史,饮水复食叶。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慎微”的道理。慎微就是重视小事,乐小善避小恶。汉代的陈宠在《清盗源疏》提到:“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己。”明智的人懂得慎微,懂得注重小节。常言道:“祸患常基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一些人认为现在有点小问题、小毛病的人很多,国家管不过来,单位无暇顾及,与其保持操守,不如随波逐流。即使何时清查,也是法不责众,检查一阵子,享受一辈子。这类行为实际上就是以权谋私。党员干部如果小事不慎、小节不拘,久而久之,必然积“小亏”为“大患”,导致堤溃、气泄的恶果。一些腐败分子的蜕化变质,往往始于日常行为不检点、生活情趣不健康,教训深刻。修德,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做到了慎微,不给腐败发生的机会,腐败才无处遁形。
习近平总书记曾谆谆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渐。”党员干部如果能够做到慎独、慎初、慎微,就等于有了一面坚固的防火墙,就能经得起权钱诱惑、守得住清贫寂寞,有效防止歪风邪气的侵入,使腐败无处孳生、无处藏身、无处遁形,使清风正气在自律、自警、自省中蔚然成风。
篇2:慎独为话题初中作文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君子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要谨慎小心,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要警惕畏惧。隐秘的事情,没有不被人发现的;细微的事情,没有不被显露出来的。所以,君子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谨慎。
简单地说,慎独就是独处的时候,无人监督的时候,也要自律,服从内心的要求,谨慎地对待自己。人在有人约束的时候,在他人的关注之下,是比较容易做到谨慎的。因为作为社会的人,一个人的语言行为,都处于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置于社会的道德法律的要求之中。那时候如果违反社会起码的要求,不会被世人认可和接受。但是,一个人独处或缺乏监督的时候,常常会存在侥幸心理,或者放纵心理。这时候,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将个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忽视道德法律他人的约束。因此,谨慎地独处,反复地反省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没有人监督的时候和有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完全一致,才能成为一个更加纯粹的人。而真正慎独的人,才是心怀坦荡、充满正气的人,也才是本性高尚的人。
《礼记·中庸》开宗明义就论及慎独。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提到慎独时是这样要求的:“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篇3:关于慎独为话题初中作文
“慎独”与“莲”
我一个人坐在花园中,静静看着塘中饱满欲爆的莲花,清风带来夏日夕阳的暗香。花苞盈盈颤动,粉色嫩尖好似少女的粉腮,惹人怜爱……站起身来,走至塘边,轻抚如纱诱人的瓣边,我多想折下一枝,插在书房中,让这香气伴我左右!四下无人,仅有我与满池莲花,相对默默无言。
纤长指尖终还是滑下花脉,收于身侧。慎独啊,慎独!我默念着这重似千钧的至理之言,离开了花园,夕阳从身后进来,送我一条暗色影,伴我踏上归途。
星空闪烁,月华流转,书桌前缺了一枝清莲,却并不让人遗憾,我甚至任性地想,一池莲花,是否会在深夜窃窃私语,悄悄回味着暮色四合之时,手指与瓣脉离开一瞬的韵味?
想着想着竟有几分痴了,忽然又冒出几分涩味:若换成别人,莲的境遇又会是何般?
这也许就是自己才解得开的谜题罢。”慎独”二字,在我咿呀学语之间,满腹诗书的祖父便一遍又一遍地让我记得,小时不明所以,却是在此时此刻,暮色四合,才恍然大悟。确是至理名言,不枉人一生铭记。
独处时,人心有些不似平常。似乎一切都可以松弛下来。平日里的善行善举,行端言慎,又是几分真心,几分假意?这都市光怪陆离,世界变数无穷,又有谁能有通天彻地之晓,掐指一算,告诉你什么是该,什么不该?不知不觉中,生活也许已经不由人反抗,在你脸上牵上一幅面纱,喜怒不由人!一副伪装,让人变成另一人,人生如戏,丐子将相,又有谁知那面纱下真面目?独处时,一切都可以卸下,周身散发一切,只留下自己和自己,抚心低语。
或许你在人前满腹经纶,可自己却明白,全是虚伪的装饰;或许在人前善行屡屡,可自己却明白,这样非自私的本意……独自一人,你如何对待自己?是无赖撒泼,还是喜怒无常,全然不似平日?
举手投足间,泄露一个人如何与自己对话。对自己诚恳的人,是为人的最高褒赏,人独自来这繁华世间,又独自静静离去,修身自养比乞巧于人更值得去躬行,无人之时,一个眼神都能泄露最真实的自己,独自走过断柳,躬身而行透出你的温良;独自面对病狗,怜悯避开透出你的和善;独自面向困难,安之若素地经过,透出你的不卑不亢……
是所渴望“慎独”!独处时,用良善温俭之心面对一颗赤子之心,这不经意的举动,泄露了你的真实与诚恳。
我面窗临月,仿佛嗅到不远处的莲香,独处时,如此清新美好的时光,绝不只有自己在体味,还有的,是自己的举手投足之间,不经意留下的气质与芬芳。
“慎独”有多少精神可以从来?
古代君子“慎独”,从本质上显示了儒学的“内圣”精神。也正所谓“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在修养过程中,“慎独”之道就在于培养和强化人的自重、自爱、自律意识。一个人不能自重,便失去人格意义上的自爱,没有自重、自爱,也就很难做到严格地自律。一般说来,在一个单位、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国家中,人群中自律意识的弱化,当其少数时,尚无碍事兴人和的大局;当其人数剧增,尤其是管理层和骨干分子的人数达到相当数量时,便会正气难扬、歪风渐长。古人尚知慎独自律之重要,现代文明人更应好自为之。
在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冲闯红灯、乱人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还相当普遍,而且成为某些人的顽疾。我想,最更本的办法,还是要增强全体市民的公德意识,特别要提倡和学习在功德面前保持慎独的精神。
佛家重视“慎独”,也是儒家讲修养的一种重要境界。个人独处,他人不知,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做别人不知道;另一种是你只是有一种想法但没有实施,别人更不会知道。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够严格地按照道德规范去做,也就真正做到了“慎独”。
独自一人的时候,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能否保持正直,这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体现出一个人道德水准的高低。每个人都有独处的时候,人往往就是在这个时候会有邪念或者做自己知道不对从而在别人面前不敢做的事情。就是因为这一点,产生了许多罪恶,这是十分可怕的。独处时,没有外界的干扰,不会有人注视你,从而也就不会顾及面子问题;同时由于寂寞,思想便活跃起来,总要想些什么,一个有高尚品德和高度自律能力的人,能够在享受寂寞的同时思考一些或者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然而,要真正做到“慎独”并不是意见容易的事情。正是因为“独”从而导致很多人不“慎”。既然没有人看见,自己做什么别人也不会知道,那么我就可以放纵一下自己了。就是在一次次的不“慎”中,一个人的道德在滑坡,他的丑陋的一面在扩大,总有一天会滋生出罪恶。世间的诱惑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总是在人们孤独的时候来袭,如果任人们抵抗不住,就有可能被拉下深渊。
“慎独”应该是一种内在的要求,人们只有把道德变成自己内心的一种要求,才能够真正实践“慎独”。我们“慎独”并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此时我们面对自己赤裸裸的灵魂,我们之所以在别人面前有些事情不敢做,是因为别人在自己心目中有一席之地。那么为什么在独处的时候就敢做了呢?难道就真的是自己在自己心中都没有一个高尚地位吗?毕达哥拉斯说过:“无论是在别人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是的,无论何时,都不要展现自己的丑陋,要随时随地要求自己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值得别人和自己尊敬的人。
独处时,享受一段宁静而有意义的时光,这便是“慎独”带给我们的快乐。
有多少“慎独”我们可以再来
一位哲人说过:“即使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做坏事,要学得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宋朝陆九渊说过“慎独即不自欺”,意思是慎独九是不自欺欺人。它是一种自我立法,是一种自我珍惜,是一种自我保护,是一种自我责任。
当今社会有多少这样得例证呢?引用一个例子。
几年前有一次在北京机场候机室里,看见一位妇女在一块布上绣花。金线银线,针起针落,布长时间,一朵漂亮得小花绣成了。接着,她从包包里取出一把小剪刀,修剪露在外面得一些小线头。令我惊讶得是,她没有让这芝麻粒大得线头线脑掉在地上(其实掉在地上,一般肉眼也不会发现,多数人也不会发现她调了线头),而是把它们反放在一个火柴盒大小得口袋里,不慎掉下得线头,也将其一一拾起。这也许就是“慎独”吧。
然而如今我们社会中“不拘小节”,美其名曰“做大事不拘小节”的人是太多,乱丢垃圾,乱放自行车,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等很多,公益性得广告被莫名得撕掉,公厕墙壁上被乱写乱画,满大街得所谓办证得号码,包括墙上,柱子以及街面上都有,还有就是公共产品莫名得被毁坏。以及网上得一些不正当得网站发布得一些消息。QQ得陌生人之间得一些无聊得信息,还有在网上出现得一些恶搞消息和图片。这些都是在缺乏必要得自律情况下得一种心态。
有多少“慎独”我们可以再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也许是防微杜渐吧。
学会慎独
“慎独”,这个词,就是说在独处的时候要慎重的坚守原则。
一个人,如果做到慎独,小则能修身养性,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轻松实现自己的目标;大则,能益国益民,为后人树立精神的榜样。
古往今来,一个个名人志士的例子,也告诉着我们慎独的重要性。
一代伟人毛泽东,便是个慎独的人。在那个众人追名逐利的年代,他许多的同学都参加科举考试,想考个功名,以享有名利。但毛泽东,却恪守着“报国报民”这个原则。他于功名利禄不屑一顾,粪土当年万年侯。投身于危险的救国运动中,并几十年不变。
“报国救民”,是毛泽东的慎独。正因为他的这种慎独,才能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才能让新中国在神州大地上崛起。
邓亚平,一代乒乓巨将。遇入国家队时,她身高不足1米5,没有乒乓训练的基础与天赋。但是,她却有着不放弃的慎独精神。凭着这种精神,别人吃饭时她练球,别人睡觉时她练球,别人放假时她还练球。“坚守刻苦”便是邓亚平的慎独。
正因为她有着这样慎独的精神,让她练成了世界上最快的发球速度,让她成为了世界上的乒乓运动员,让她为祖国捧回了一个又一个荣誉,更让她成了全民敬仰的对象。
无论是毛泽东,还是邓亚平,都告诉我们,想要做好事,想要做成大事,必须慎独!
当然,这个社会中,也有不少人丢弃了慎独,不坚守原则,而身败名裂。
一些黑心商家制造毒奶粉、毒大米,毒鸡蛋,为了谋利,而置百姓安危于不顾;一些不法分子制造分裂,滥杀无辜,造成了多少的恐慌与不幸;一些国家蛮横无理,硬是要抢夺别国的土地,又造成了多少民愤民怨。
丢弃了慎独,不管是人,还是国家,都受到人民的唾弃。由此可见,做人,一定要坚守慎独,切不可置原则于不顾。
那么,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慎独体现在那里呢?
学习时,当别人谈天说地时,我却静心读书,这是慎独;吃饭时,当别人浪费无度时,我克己节约,这是慎独;睡觉时,当别人上网看小说,我尽早安睡,以保持明天的好精力,这是慎独;遭遇到与老师,同学的矛盾时,我换位思考,宽容大度,这更是慎独。
慎独,那是修身的根本;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是迈向成功的桥梁。一个人学会慎独,生活会美好;一群人都学会慎独,世界会美好!
关于慎独的思考
《正气》第五期载文《忘记“慎独”结苦果--杜林阜违纪案例剖析》,文章说:“共产党员在加强个人修养的同时,特别要注重‘慎独’,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独处一个环境或负责一项工作时更要谨慎从事,不能因为没有别人的监督就胡作非为,违法乱纪。而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尤其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总是有极少数人不能保持‘慎独’,一有机会就要下手,甚至历年来工作表现很好、为人老实厚道的人也难过这一关。”读着这段文字,总有骨鲠在喉的感觉,这种并不鲜见的说法总有几点令人疑惑不解。
第一,不能“慎独”的是“极少数人”吗?老百姓说,把*级以上的官员先抓起来,再审查,不会有一个是冤枉的。虽有言过其实之嫌,但也总反映了一个问题:腐败者总不是少数。许多现实的例子能直接地说明这个问题,为什么腐败分子抓出一个,总能带出一窝?为什么在同一个单位领导干部换一茬腐一茬?
第二,腐败的产生是个人修养问题,还是体制问题?孰主孰次?长期以来,我们习惯把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作为反腐倡廉的重要因素,一些因腐败而落马者也总是说放松了理论学习。扪心自问,有谁相信这些呢?陈希同、王宝森、胡建学之流哪一个不是做政治工作的老手,谁能保证现在仍有权在台上向台下的人做思想工作的人不就是尚未暴露的腐败者呢?
第三,腐败的产生是“经济大潮的冲击”,还是其他?习惯的说法是,改革开放,也使国外资产阶级享乐思想乘机而入,侵蚀了我们的一部分人。我总觉得这太高估了资产阶级的思想,而低估了无产阶级的思想。归罪于“经济大潮”也似乎太冤枉了点。
我们很清楚,腐败已是我们国家最大的毒瘤,反腐能否成功,直接关系到人民共和国的生死存亡。如果我们不痛下决心,彻底消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反腐大业的命运实在不容乐观。
要真正反腐,就应该老实一点。老老实实承认我们存在着极为严重的腐败现象,腐败分子绝不是党员干部中的极少数。“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绝不是少数官员的思想。明摆着的事实,你想掩也掩不了,老百姓是决不会接受的,历史也是不会接受的。
反腐就要痛下决心。古人讲“扬汤止沸,不若釜底抽薪”,我们不是缺少监督,人大,政协,纪委,纠风办,反贪局,还有各级法制机构,许多地方科级以上单位都设有纪检书记。可以说,从中央到地方,反腐的阵容已够强大了。但是却缺乏一种科学、民主的运作机制。在权大于一切的体制下,任何机制的设置,都会演变为滋生腐败的土壤,会成为腐败的保护伞,任何反腐反贪的政策都能被一些当权者找到藏身之处、护身之符。这也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反腐就要丢掉幻想。柳下惠式的君子毕竟是个别的,否则,其美名就不会流传至今了。七情六欲乃人之天性,抑制其恶性发展只能靠铁的法制。企图通过思想教育而遏止腐败,只能是小孩的七彩之梦。许多腐败分子先前是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姑且不论荣誉是如何获得的),许多都曾是政工工作的典范。遏止孙悟空走歪道的最好办法是头上套紧箍咒,当然前提是观音、唐僧绝对不能成为特权者。
战胜别人容易,战胜自己难,中国共产党人凭自己先进的思想武器,凭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推翻了一个旧世界,打败了曾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国民党反动派。那么现在我们能否彻底消除自身内部的腐败毒瘤,把中华民族带入一个新的繁荣的时代,人民在拭目以待。
篇4:慎独为话题初中作文
孔子说他到了70岁之后,就能随心所欲而又不破坏规矩。也就是说,70岁的孔子,随心所欲都能做到慎独了。而至于70岁之前呢,要做到慎独,却未必能随心所欲。圣人都是这样,又何况是凡夫俗子的我们呢。
慎独是一种境界。在一个大的集体中,大家互相约束,互相监督,那么你可能行为无过,然而这不是慎独的境界。真正的慎独是你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你能否做到:桂花迎面吐香而不去折,小草汲水高长却不去踩,垃圾满地你欣然清扫,朋友的冒犯你毫不放在心上……慎独的境界就是人生中可望且可及的境界,是你我应该追求的境界。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如何才能做到慎独呢?《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既然我们的本性都是善良的,那么,我们从理论上讲都能做到慎独。既然我们都可以做到慎独,而孔子70岁之前还不能随心所欲做到慎独,所以我们的第一要务就是不能什么事都随心所欲。“随心”本没有错,但心随所有的欲望(无论好坏)就不好了。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将有作,则思谦冲以自牧。”“诚能见可欲,则思知止以安人。”我们要把握的就是“自牧”与“知止”。“自牧”就是用道德来约束自己,用正确的行为来洗涤自己的良心;“知止”就是懂得适可而止,没有人约束自己,自己却知道该停止时停止——这样才能做到慎独。
《笑傲江湖》中的君子剑岳不群是出了名的伪君子,在人前他总是一副正义的面孔,好似他就是圣人一般;而私下里,他干的却是丑恶的勾当:偷林家的辟邪剑谱,暗杀定逸师太,嫁祸自己的弟子……当然他最后也没有得到好下场。现实中也有岳不群一样的人,但是他们一开始未必都是伪君子吧,只是很多人没有做到慎独,以为没有人知道就可以谋得非分利益,放弃了慎独,以致从本质上放弃了良知,也放弃了成为一名君子的最后可能。可见,慎独虽不能随心所欲地做到,却是一刻都不能丢弃的。
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日日反省自己,在独处的时候省察自己,那样我们也就不会害怕迷失自己,而能做一个不随心所欲的自己,坦荡着慎独。
篇5:慎独为话题初中作文
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说起慎独,我便自然联想到以上这句话。这是初中课本上文言短篇中的一句,文章讲的是一群逃难的人饥渴难耐,找到了一棵梨树,大家纷纷摘梨解渴,唯有一人正襟危坐,别人问,梨的主人又不在,你为何不吃?这人便用上面的这句话反问。
我想,“慎独”并不仅仅表示独自一人时的谨慎,更强调一个失去了强制监督的环境里,能坚守住内心最柔软却最有韧性的准绳,也就是哪个不食梨的慎独者所说的“吾心有主”。
正因为“吾心有主”,慎独不再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而是“君子坦荡荡”的从容不迫。这让我想起了苏轼,虽然深陷囹圄,遭到流放,豪放的他也从不放松对内心的坚守。这时的他或许委屈,或许苦闷,但再大的冤屈也斩不断内心的准绳,那根生性豁达,信仰真善美的准绳。这也就是我们每每想起这位面对人生起落,依然高唱“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诗人时,总能会心一笑的原因吧。在那些一个人处于“山高皇帝远”的日子里,苏轼没有忘记一位君子应有的慎独,应有的坚守,因此,他每到一处,身后总能留下一世芬芳。
正因为“吾心有主”,外在的艰难险阻又算得了什么呢?犹记得那个闻鸡起舞的少年祖逖,三九天里,猎猎大风吹得连报晓的鸡的鸣声都在颤抖,可那又怎么样?心怀天下社稷,情系黎民百姓的少年不畏惧,每个熹微的晨色里都有他舞动的背影,一个孤独却又骄傲的背影。风再大,也大不过一个人的坚守;天再冷,也冻不僵一个人内心的准绳。没有人监督,甚至没有人过问,连一句嘘寒问暖都没有。可是他守住了那份慎独,以强大的内心克服了一切。
是的,慎独总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区分着平庸和卓越。只有秉承内心的坚持,守住心中的准绳,在相对松散封闭的环境里守护着易逝而又可贵的道德、信仰,用自己的心树立起崇高的标尺,那样的我们,才可能成就卓越。
慎独就是一朵小花,兀自开放在无人的旷野或角落,然而它的芬芳却无处不在,包裹着那勇敢而孤独的灵魂。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气息,提升着你的形象和内涵,让你拥有坚强伟大的灵魂。
心有主,可以从容而不同。
篇6:慎独为话题初中作文
诚实守信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慎独是指人在独自活动的情况下,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讲诚信离不开慎独,能够在一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做到诚信,无疑是诚信的最高境界。
我国自古以来就把慎独作为一种诚信的道德修养。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朱熹也认为,“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做到“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方谓诚其意。” 他们都把慎独与诚实、不自欺欺人、无愧于心联系在一起,强调诚信离不开慎独,慎独是人对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度要求的理性自觉。在外界监督约束下的诚信是被动行为,只有发自内心的诚信才是一种道德修为。因此,诚信的最高境界是慎独。
历史上最有名的慎独故事是杨震暮夜却金。东汉安帝时,杨震去荆州赴任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为感谢杨震的提挈之恩,怀金十斤以遗震。杨震拒绝接受。王密说:此事暮夜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还有一个叫尾生的,与人在桥下约会,为了不失约,大水来时他抱着桥柱不肯离去,结果被水淹死;还有吴国的季札,出使路上遇见一位朋友,答应归来时把宝剑送之。等回来时这位朋友已经死去,季札便把宝剑挂在他坟旁的树上,为的是兑现承诺。像这样慎独守信的故事还有很多。
在当代社会,我们更是把慎独作为一种道德修养和情操来倡导。刘少奇曾说,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做不做坏事,能否做到“慎独”, 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因此,诚实守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准则。衡量一个人诚信的标尺,不是看他在广庭大众和社会监督下的行为,而是看他的诚信能否做到“慎独”,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
慎独是一种自我修身方法,也是提升道德素养的途径,更是做到诚实守信的内在要求。在诚信建设上,我们既强调法制建设,也不能丢弃对人们内在道德素养的教育和培养。要把慎独作为诚信的最高境界加以倡导,使之在诚信建设中起到内化于心的重要作用。
篇7:慎独为话题初中作文
孩子:
你好!在你十七岁生日之际,妈妈不想再送你生日蛋糕这类的礼物,只想送你一个道理——慎独。我想,这应该是你人生路上最重要的礼物之一。
慎独,不是在众人面前的那些虚伪掩饰,也不是一个人独处时候无拘表现,更不是逃避自我的梦幻。慎独,是真正地自我面对,自我剖析,自我完善。
慎独,不是要求你此刻端坐在我的面前,让我仔细端详你时你的微笑;不是要求你将自己的心思写在自己的日记里,供自己的咀嚼;也不是让你独坐在房间里,对着镜子窥看自己的脸上的变化。慎独,是心的坦白,是心的纯洁,是心的升华。
人,一辈子,总是容易做好表面的上的自己,别人看得见的自己。你看舞台上的明星,生活中的名人,他们也许都有着自己辉煌的一面,都拥有别人授予的美好名声,但孩子,我希望你记住,当你在看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的时候,你都不要被表面的光环所迷惑,应该看到他们最本质的地方,即独处时候的光辉。真正的高贵并不在于优于别人,而是优于内心的自己。
因此,孩子,当你一个人面对某件事而周围没有人监督你、指导你甚至批评你的时候,你要小心了。因为此刻的你正面临着慎独的考验:
不要因为一个人独处,就露出自己凶残的本性——杀死一只蚂蚁,打死一只蟑螂。慎独,要求你怜悯万物,包括自己的敌人。
不要因为一个人独处,就露出自己邪恶的本性——想着如何耍手腕,怎样用诡计获得利益。慎独,要求你爱惜自己,不沦为一个奸邪的小人。
不要因为一个人独处,就露出自己慵懒的本性——不想学习,不愿劳动。慎独,要求你严格自律,即使无人竞争,无人提醒,也要朝着目标一个人坚持着走下去。
不要因为一个人独处,就露出自己冷酷的本性——对幸福没有感知,对他人缺乏感激。慎独,要求你充满爱心,用心去感受万物,用爱去回报感激。
孩子,慎独是真正的自律,一个人能做到慎独,必然能以最大的善意去对待他人,以最严格的要求去要求自己。做到了慎独,才是真正做好了自己。因为,人最大的敌人永远是我们自己。
孩子,在17岁生日的时候,我愿意你学好这个道理,勇敢地同时也是好好地面对自己,争取成为最好的自己。
爱你的母亲
篇8: 以慎独为话题的作文
《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深谷幽兰,是夜空星辰,是云外明月,不会因为没为深处幽谷而不芬芳,不会因为没人看见而不散发它的光芒。柳下惠坐怀不乱,许衡不吃无主之梨,许由清溪洗耳,屈原被流放仍然“沐后弹冠,浴后更衣”,无不凝聚人性的光辉。当我们00后已经步入高中的学习课堂,我们听到很多对我们00后的负面评价:说我们满身的独生子女的骄横;好吃懒做;不尊老不爱幼……其实宝宝好委屈!我们其实也喜欢传承着中华文化,我们其实也是祖国妈妈的好孩子!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是指一个人独居时仍能谨慎自律,严格要求自己。仍如“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未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没有比在那些不易察觉的地方更能表现出君子人格的,也没有比细微之处更能显示君子风范的。君子,不是担心会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放纵自己,不是这样的。做一个坦荡的君子,不需要别人来约束自己。君子要扪心自问:看自己像个君子吗?这是慎独。慎独不是怕丢人,而是怕丧失人格。这也是我们00后钟爱慎独,学习慎独,坚持慎独的意义所在。
在校园里,我们坚持慎独。课堂上认真地听讲,做笔记,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任何时候独处依然能做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那么我们的学习成绩想要不优秀都不行!如果我们能在社会生活的独处中能做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那么我们就不会有中国式过马路,我们不会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挤的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样,我们不会在有人跌倒时内心纠结于扶还是不扶……我们的公务员尽心的为人民服务,排忧解难!我们的商贩们不在卖毒大米地沟油,不再贩卖各种掺加了有毒物质的加工食品,我们城管不会再动不动就被临时工!我们的校园不再出现校园暴力事件,我们的校园书声朗朗,鸟语花香!我们的家庭生活同样离不开慎独,父母是孩子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孩子必定在学习上认真勤奋,父母尊老爱幼,孩子们也必然秉承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孝悌文化!我们的家庭做到慎独,那么我们的家是其乐融融的景象!
俗话说,三代人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一个有着良好习惯的.人,想要不出众,一定很难!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心理学上说,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不间断的保持,可是养成一个坏习惯只怕是一个心里的懒惰就可!人前我们优雅,背后龌龊不堪,所以,不光是我们00后需要慎独,我们整个社会都需要慎独,我们需要君子坦荡荡,而不是小人常戚戚!就如《大学》里所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
当“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的歌声充斥着我们的耳膜。我想,慎独,就应该是我们深爱的小苹果,不离不弃的小苹果!如果你是学渣,请你宠爱慎独吧,你会成功逆袭成学霸!如果你是潘浚如果你钟爱着慎独,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优雅的贵族!慎独,之于他人是坦荡,之于自己是心安。一个表里如一的人,心中自然绿意盎然,步步花开。
篇9: 以慎独为话题的作文
一朵花开在幽深的山谷里,默默散发着奇异的香味,伸展着饱满的花蕊。
这里人迹罕至,没有谁知道它是一朵奇葩。可是,它却毫不倦怠。
慎独就是这深山中的一朵奇葩,不求为人所知,但求问心无愧,但求做出完美的自我。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开于中庭的梅花,一经绽放便为人们争相赞叹,享尽荣耀;而开于寂寞的墙脚,无人过问,无人呵护,无人欣赏,又有几株梅花依旧愿意凌寒绽放呢?
人也如此,在人前,就如一只系了线的风筝,在风的帮助下努力的在天空飞翔,享受在天上徜徉的快乐;而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能不能继续在蔚蓝的天宇留下自己无声的痕迹呢?
慎独,是一种境界,如同开在深谷里的花,绽于墙角的梅,无论它们作出些什么都不会有别人的关注和赞美。但是它们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用绽放来证明自己。不患人之不己知,但求自知而已,这便是慎独。
有了慎独,才有了四知堂的千古佳话,才有了同仁堂百年不倒的奇迹。那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反问中有的是对于原则的坚守,并不因无人所知而暂时抛却;那个响亮的同仁堂名号背后是对于顾客不变的承诺,并不因为大众的不知情而有丝毫的弄虚作假。
慎独,是对自己的负责,是对灵魂的开诚布公。你的周围没有其他人,你面对的只是自己。选择绽放或者暗自放弃暗然凋落,这都取决于你。而慎独,就是要你毫不犹豫的选择绽放,不为别人的鲜花和掌声,只为自己能够会心的自语一声:“你很棒!”
有了慎独,才有了孔子周游列国不求显达职位推广自己的学说,从而成就一代圣人;有了慎独,才有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美誉。他们并不求什么,只是默默地选择绽放,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守住自己的准则,向这个世界献出自己微薄的气息。
当人们都在你身边时,坚守自我也许很容易,可是有一天,没有人跟你在一起,你会怎样呢?
现在,你可以大声地说:“我会选择慎独,不需要别人知晓,只是要对自己负责。”
篇10: 以慎独为话题的作文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有言:“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自古以来,君子就被赋予莲的品性,慎独慎染方能四季花开,常开不败。
慎独宛若深谷幽兰,独自盛开也要芳香四溢;
慎染就像六月芙蓉,即使身处淤泥也洁身自好。
做到慎独慎染,人生的航舰才能在正确的轨道上航行。北戴河供水总公司的马超群因丧失自律,不能慎染,进行“蝇贪”,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偏离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而被誉为“人民的樵夫”的廖俊波,半生为人民服务,却不带走一枝一叶。为官就为人民,即使被利益包围,仍以自律束己,从不沾染半分。“方兰生贵里,浩然天地秋”是他一生的写照。
慎独慎染不仅是对行为的考察,更是对内心的磨砺。
慎独慎染,方能守住内心的那份宁静与坚守。林徽因说“真正平静不是远离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
齐白石老先生,一生以画虾闻名,他的画生动灵巧,他的秘诀是每天坚持作画,不管有什么安排,未尝有一日废离。老人认为画虾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不能因被生活所累而有一天中断画虾,这是齐老的自律与坚守。
陈忠实隐居故里,每天坚持写作。二十年前,他拿起笔,伴着窗外那颗稚嫩的梧桐树苗;二十年后,他放下手中的笔,窗外的梧桐树已翠盖擎天。一曲《白鹿原》,情系在长安。这是陈忠实的坚守。
世人都曰慎独慎染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晓慎独慎染好,惟有内心难做到。在电子邮件纷飞的现在,还有几人像尼玛拉木那样为几封信件每天徒步奔走?以雪山为伴,用梅花相送?有人问她:“生命与信件哪一个更重要?”她说:“一旦信件背在我的身上,便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慎独慎染的背后,她用生命做了赌注,无论如何,她都是生命的赢家。
习总书记说:“青年一代是新时代的主人。”在继往开来,不断砥砺前行的路上,青少年更应用慎独慎染为人生导航,自律自强,自觉抵制住诱惑。“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在纷杂的环境中,用慎独慎染为人生守门,未来便充满无限可能。
一个人如果想如花般绽放,需以慎独为叶,结慎染之花。唯有慎独慎染才能四季花开,常开不败。
篇11: 以慎独为话题的作文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句话告诉我们:环境会影响人的品性,人应在好的环境中生活。而我却要说,对人的影响更大的是自我的修炼,在无人监督时,尤其需要坚守本心,不失自我。君子慎独,就是这个道理。
慎独者往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即便在无人监督时也会用道德、法律约束自己。现在有许多人在人前是一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德行,背后却干着君子不齿的丑事,实在可憎。真正的君子是不会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他们在独处的时候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丝毫也不懈怠。
慎独者会在独处时不断反省自己,以严格的道德标准来对照自己的言行。曾文正公有写日记的习惯,他几乎每天都会在日记中写一段自省的话,即使到了去世的前几天,他的日记中仍有着关于自省的话语。正是因为在独处时如此严格地要求自己,所以他赢得了官位高于他的李鸿章的尊重。不要觉得独处时便可以肆无忌惮,而要知道那恰恰是一个人修炼品性的关键时刻。
其实,慎独者在独处时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独处的,而是觉得时刻都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自己。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杨震拒收王密送给他的黄金,还教育王密说:“以前正因为我了解你的真才实学,所以才举荐你为孝廉,希望你做一个廉洁奉公的好官。你对我最好的回报是为国效力,而不是送给我个人什么东西。”虽然王密赠金之时只有天知地知、他们二人知,但是杨震也没有做出有违道德与自己人生信条的事。杨震若是收了那三十两黄金,难道不应该用孟子的“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来反问自己吗?于我们也是一样,当我们因独处而肆无忌惮时,不妨也用孟子的这句话来为自己敲一敲警钟。
当今有些公众人物很不慎独,人前人后两张脸。人们不知情时,将他们捧上天;人们知情后,便将他们狠狠地抛弃。试想,如果那些公众人物独处时也能够像大众注视时那样善良、正直的话,也许就不会把事情搞得那么糟糕了。在反腐倡廉行动中被打的“老虎”,往往也是因为不能做到慎独,不懂得“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道理,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冲破道德底线,最终锒铛入狱,沦为人民的罪人。
要做到慎独,就必须严于律己,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道德修养。有些人做错了事情,却怪身边的人把自己染黑了,可如果你道德高尚、谨慎独处的话,又怎会轻易受他人影响呢?相反,你还能以自己高洁的品行将别人染白呢!
慎独,需要他律,更需要自律。
篇12:慎独为话题的初中作文
慎独
毛主席曾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那么同样的,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做一个君子不难,难的是独处时也做君子。
“慎独”是一种高境界的道德修养。我国古代的贤者很早就明白:君子处世,所慎在独。早在《礼记》中就有记载:“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历览前贤,历史上道德彰显之人莫不慎独。圣人孔子,不仅在朝堂之上严遵“君君臣臣”之仪,在颠沛流离之途也坚守君子之礼,席不正不坐,语非礼不言。诗人屈原,虽身处浊世,惨遭罢黜流放,仍能“沐后弹冠,浴后更衣”。四知堂上那一声断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令污者抱头鼠窜,令美德彪炳千古,从而成为“君子慎独”的最好注脚。
“君子慎独”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诚实。一个人只有对自己诚实,方能对他人守信。《五元灯会》上曾载有这样一则故事:由于战乱,普陀寺的众禅者决定迁移庙址。在迁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师一人坚持早课,从不荒废。有人劝曰:“此处无佛,大师可不必如此。”豫通大师答一偈子曰:“此处无佛,我心有佛。既诚我心,是诚我佛。”好一个“既诚我心,是诚我佛”!其实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佛——自己的良心。大庭广众之下的君子是众人的君子,只有独处一室之时的君子,才是自我的君子。君子慎独,对自己诚实,就像是空谷中的幽兰,即使无人知晓,也始终散发清香;而那些不懂得“慎独”之人,徒然地欺骗着自己的良心,内心最终会成为一间臭不可闻的鲍鱼之肆!
“君子慎独”还是一种对自己的审视。每当夜深人静、独处一室之时,当颜面亿代未易的星图高悬头顶,你能够因为无须顾及旁人而放纵身心吗?不,灿烂的星空遥望着你,皎洁的月亮守望着你。隐隐地,有一种声音,仿佛是灵魂对自己的拷问,在这独处的静谧里。君子慎独,他的灵魂始终谨慎不苟。
当一轮新月升起,照在空寂的幽谷里,有一株独生的兰花,冰清玉洁,直立在自己的芬芳中。就在这独处的正直中,他赢得了满天星光。
慎独
一朵花开在幽深的山谷里,默默散发着奇异的香味,伸展着饱满的花蕊。
这里人迹罕至,没有谁知道它是一朵奇葩。可是,它却毫不倦怠。
慎独就是这深山中的一朵奇葩,不求为人所知,但求问心无愧,但求做出完美的自我。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开于中庭的梅花,一经绽放便为人们争相赞叹,享尽荣耀;而开于寂寞的墙脚,无人过问,无人呵护,无人欣赏,又有几株梅花依旧愿意凌寒绽放呢?
人也如此,在人前,就如一只系了线的风筝,在风的帮助下努力的在天空飞翔,享受在天上徜徉的快乐;而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能不能继续在蔚蓝的天宇留下自己无声的痕迹呢?
慎独,是一种境界,如同开在深谷里的花,绽于墙角的梅,无论它们作出些什么都不会有别人的关注和赞美。但是它们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用绽放来证明自己。不患人之不己知,但求自知而已,这便是慎独。
有了慎独,才有了四知堂的千古佳话,才有了同仁堂百年不倒的奇迹。那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反问中有的是对于原则的坚守,并不因无人所知而暂时抛却;那个响亮的同仁堂名号背后是对于顾客不变的承诺,并不因为大众的不知情而有丝毫的弄虚作假。
慎独,是对自己的负责,是对灵魂的开诚布公。你的周围没有其他人,你面对的只是自己。选择绽放或者暗自放弃暗然凋落,这都取决于你。而慎独,就是要你毫不犹豫的选择绽放,不为别人的鲜花和掌声,只为自己能够会心的自语一声:“你很棒!”
有了慎独,才有了孔子周游列国不求显达职位推广自己的学说,从而成就一代圣人;有了慎独,才有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美誉。他们并不求什么,只是默默地选择绽放,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守住自己的准则,向这个世界献出自己微薄的气息。
当人们都在你身边时,坚守自我也许很容易,可是有一天,没有人跟你在一起,你会怎样呢?
现在,你可以大声地说:“我会选择慎独,不需要别人知晓,只是要对自己负责。”
慎独,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境界
有一天晚上出了地铁,我在路边骑了一辆单车回家。
刚好到路口时遇到一个红灯,看着路面上已经没有来车,便想着直接穿行而过。
这时,一位在我身后的外卖大叔,突然停下了自己的电动车,耐心地等了起来,直到绿灯亮了,他才选择了通过路口。
那一瞬间,突然感到了一些惭愧和无地自容。
在过往的生活中,我总是喜欢将慎独挂在嘴边,还经常对周围的朋友说:“慎独就是哪怕没有外界的监督,也能够在独处时严格要求自己,不被私心杂念所影响。”
直到此时才发现,知道并不代表做到,我对慎独的理解也不过是停留在表面上。
别的不说,就连过马路这一件小事,自己都没有做到。
如果路面空无一人,我们还会遵守交通规则吗,又或者是跟我一样将对面的红灯视而不见?
越是心存大意,越是危机四伏,殊不知每天有那么多交通事故,有一大部分原因都是源于自身平时这些不好的习惯。
相比之下,或许这位送外卖的大叔并不明白什么叫慎独,却用自己的行动说明了一切。
我想,哪怕路上没有车辆,哪怕其他行人都纷纷穿过,他也会驻足等待,因为在他的内心,始终有一个绿灯。
《中庸》里提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一个人最高级的境界,就体现在慎独之中。
慎独,就是你对本分的坚守,可以让我们看到你背后的修养。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永远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不放纵,不逾矩。
慎独,是无论何时都能坚守本分
马未都的脱口秀节目《观复嘟嘟》,曾经有一期以江湖为主题,这其中就有一段关于慎独更加清晰明了的对话。
一位女观众问:“像我们这种普通人如果要在江湖上混,应该注意些什么?”
他说:“要很注意的一点,就是古人一再提醒的叫慎独。慎独就是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你自己给自己一个交代,你给自己内心一个交代,我老说,你这事你对谁都不重要,对你自己最重要。
慎独就是没人和有人是一个样子,尤其没人的时候,对着自己内心,你想想你今天做的这个事情,想想你具体做的某一件事情,是不是达到自己内心的一个平衡,你内心是不是很舒服,这一点很重要。”
慎独就是当我们独处时,也能安守本分,正如对待工作一样。
我有一个朋友,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国企。刚开始的时候,他还信心满满,想要做出一番成绩。
然而不管他做什么努力,周围的人总是劝他:“何必这么努力,反正年底考核也是吃大锅饭,就这样得过且过吧。”
“工作不忙,领导也看不到,还不如偷会懒。”出工不出力,磨洋工,耗时间已经成了周围人的常态。
时间一久,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朋友也变得懈怠起来,上了班的时间多数都在“摸鱼”,不是聊微信就是刷微博。
你当下所有对工作的敷衍,最后都成了人生对你的敷衍。
身边和他一同毕业的同学,多数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不错的出路,而他依然拿着几年前微薄的工资,前不久还被调整到了一个边缘的部门。
慎独,其实没有那么难。就拿工作来说,无论别人怎么看,都要尽到自己的本分去做好该做的事情,做到始终如一。
你要先对得起自己,才能无愧于他人。
慎独,也体现了你背后的修养
网上曾经有一样新闻。今年9月,一名在日本开民宿的中国老板发文投诉,有三名中国女游客通过短租平台入住在他家民宿,退房离开时却将大量垃圾丢在房间里。
民宿老板发的图中,大量纸巾、塑料袋扔在走廊上
卫生间有大量用过的纸巾,马桶盖上还有把椅子
喝空的易拉罐和吃过的泡面丢弃在柜子上
从民宿老板微博上所发的图片上看,房子的卫生间和地板上都堆了不少的纸巾,马桶盖上还丢了把椅子,喝空的易拉罐和吃过的泡面也被丢弃在柜子上。
其中一名游客曾出来回应说,试图与民宿老板协商解决但未成功。
然而无论女孩如何解释,她们在这旅游过程中将原本干净的环境弄得邋遢不堪已经是事实。这也暴露了很多人所存在的修养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同样都是住酒店,不同的人却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
提起慎独,不得不提起一个人:曾国藩。
他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才学兼备,真正达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后世更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的赞誉。
然而,曾国藩也并不是一直就是自带光环的,30岁之前的他依然跟很多人一样,天资普通,才华也并不出众,而且性格暴躁、为人傲慢,一点也看不出圣贤的样子。
直到三十而立,他在北京做官,相继见到了很多名家学者,深受触动,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才开始顿悟觉醒。
为此,曾国藩自立日课十二条: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谨言、养气、保身、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作字、夜不出门。
他开始坚持静坐、反思,并将自己的所做、所想、所感、所悟如实记录在自己的日记中,日日反思自己在为人处世的不足,即使在行军打仗、卧病在床,也从少很有间断。
他以读书作为自我修行的途径,更是坚持无一日不读书,每日圈点十页,哪怕晚年右眼接近失明,依然不肯舍弃。
正是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自律,才让他修身养性的境界非常人所能及,真的做到了“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
慎独,需要一个人长久的自律,有了目标和方向,便要经得起干扰和诱惑,懂得克制,更要懂得什么能为,什么不能为。
将这种修行坚持下去,时时鞭策自己,才能做到真正的慎独。
从众与慎独
在不经意间,我们总会流露出一种从众性,似乎追随别人的言行,一切更顺理成章,也更心安理得。这难免有些像小孩子行为。
比如,一个小孩看到别的小朋友摔倒了,他也会模仿人家的样子趴在那里,一动不动。又如,晚上,一群孩子站在一座大楼前指指点点,看谁家的窗子亮就拣一块石子扔过去,都争抢风头般地尝试一番。这恐怕不仅仅是好奇般的恶作剧,细想起来,倒觉是一种奴性意识和小人心理在作怪。
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使我们的骨子里渗入了一种从众意识。在一些是非判断上,往往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大概人类社会之初,为了生存的需要,见到一头猛兽,你投一石块,他掷一木棍,我挖一陷阱,一伙人又趁势而上,便添了一分刺激,多了一份安全,增了一道美味,何乐而不为?
于是历史上便有了楚大夫屈原“忠而见疑,信而被谤”的流放,史学巨擘司马迁“发愤之所为作也”的受辱,旷世文豪苏轼“若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贬谪,抗金名将岳飞“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孤寂。于是在当代我们便可大肆冲闯红灯,随意乱扔垃圾,尽情踩踏草坪。我们还可以为了开心在动物园用树枝戳虎宝宝,为了好奇攀爬雕塑,为了解乏泉边濯足,为了留名毁坏古迹等等。自己不是始作俑者,便没有半点顾忌或羞惭之意。这不是一种奴性意识和小人心理又是什么?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唾弃从众顽疾,提倡一种明明如月的君子风范——慎独。
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慎独”最早见于《礼记》,他说:“莫显乎微,故君子慎独也。”东汉人郑玄曾注解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在如今,慎独就是不论有人无人在,都自觉严格遵守社会公德,不做有可能损害他人、社会利益并最终损害自己的事。
古往今来,大凡有志之士,都能作到慎独。东汉时期,杨震在赴荆州刺史途中,经过昌邑县。县令王密得知,深夜“怀金十斤以遗震”,欲以厚礼报答杨震当年举荐之恩。他说,这事别人不知道,请收下。杨震拒收,严肃地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杨震以“四知”自警自律,同时训诫下级,是慎独的典范。刘少奇同志曾说,一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并以此作为座右铭。
慎独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力量,是一种高度的自觉性。医务工作者慎独,病人就会得到一份关爱与安全;教师慎独,学生就会得到一份理解与智慧;行人慎独,十字路口就会得到更加通畅;游客慎独,名山古迹就会更加整洁怡人;品牌慎独,顾客就会多一份信任与支持;人人慎独,国家就会多了一份希望与繁荣。
小议“慎独”
佚名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己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篇13:初中作文以成长为话题
在生活中成长的故事有如繁星那么多,在这些记忆之星里有一件最让我难忘的事。
那是一天下午,那时已经放学了,我和几位同学正在教室里做作业,写了好久后,第四组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我随着这响亮的声音望去,原来是两位同学在打架啊!我本来想: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吵,可是我回头一想:我是堂堂一中队长,应该去阻止他们。想完,我便放下手中的“活”,转身去拉开他们,我以为没事了,可是当我转身一看时,我傻眼了,他们竟然打得更厉害了,这时,身为班长的人也来帮忙,我们俩一边拉开他们一边跟他们说话……说了好久好久,他们才停止“战斗”呢,而我们俩也筋疲力尽了,但我们还是很高兴,因为我们说服了一对在打架的同学,而我更加高兴,因为这是我当“官”以来第一次说服了同学。
这件事让我知道了同学们的友情是特别重要的。成长就像一列火车,它一直在前进。成长中还有许多事等待你面对,当你经过美丽的田野与翠绿的草原时,你一定会有收获。
看过初中作文以成长为话题的人都会看:
篇14:以桥为话题初中作文
母亲和儿子默默地吃完饭,儿子刚要去打开电视机,母亲叫住他:“走,到桥上走走。”
在他家下面正好有一座桥,桥下,一条小河安静地流过,每到夏天,河两边花坛中的话竞相开放。晚上,一切都是那么静谧,走在柔和的灯光下,望着苍茫的天幕,听着桥下“哗哗”的水声,闻着清而淡的香气,十分惬意。以前,母子俩长在夏夜来桥上散步,儿子挎着母亲的胳膊,边走边和母亲说些心里话。可这个夏天,不知是儿子功课紧张了,还是母亲忙于找工作,他们有很长时间没来这儿了。
现在已是初秋。河中飘着许多落叶,花儿也开始凋落了,母亲走在前面,儿子低着头,跟在后面,默默地,谁也没说什么。灯光下,一个高大壮实的身影和一个矮而瘦的身影,一身入时的“adidas”与一身“土气”的工作服显得有些不谐调。过了一会儿,母亲打破了沉默:“你知道我为什么下岗吗?”“知道,文凭低了。”儿子没有抬头,“你说了十遍了”“唉……”母亲叹了口气,“你知道我为什么到这么多地方应聘吗?”过了一会儿,儿子还是不说话,“你怎么了?自从我下了岗,你越来越沉默,你是不是看不起妈觉得无话可说?”
儿子还是一声不吭,“你不理解我。自从你爸过世后,我做的不都是为了你!”母亲说着,有些哽咽。“我为什么去这么多单位应聘?有些我不能去,因为我既要考虑挣得多,又要考虑工作体面。这都是为了你啊,为了你上重点高中,上大学,为了不让你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可,你……你怎么不理解呢?”说完,母亲不禁落下了眼泪。“妈,您别说了,我对不起您!您别难过……”儿子说不下去了,为母亲拭去眼泪……
深夜,儿子递给正在为自己织毛衣的母亲两张纸:一张纸上画着一座桥,架在两颗新之间;另一张纸上,母亲正为儿子建造一座通往成功的桥。两张纸都湿漉漉的……
篇15:以桥为话题初中作文
桥是什么?桥是架在河流之上,连接河流两岸,供人们行走方便的路。那心灵之桥呢?心灵之桥则是人们在生活中用沟通建立的,用理解搭建的,用宽容包容的,用友谊建造的,用真心构筑的……
早晨,匆忙的我,忘了带雨伞,结果在即将被大雨冲一次“免费澡”时,一个熟悉的身影递来了一把伞,顿时,一阵暖流涌上我的心头。尔后,不知谁又在我课桌上放了一件红衬衫。我一下子意识到,那美丽的花雨伞,漂亮的红衬衫,不正是那座关心之桥吗?
下课了,我蹦着跳着走出教室,突然发现G拿着一摞书走过,我不小心撞到了他,看到冷不防被撞的G,看到满地的书,在我还没反应过来之前,G已经开始捡书理书了,然后一溜烟地跑了,我的脸变红了。放学后,我在校门口等G,想向他道歉,他却笑盈盈地对我说:“又不是故意的,这种小事也要道歉,小题大做啊?”又假装生气的样子,但又转过头来向我微笑示意。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宽容之桥吧!
一次考试,我唯一的尺子不见了,被同桌注意到了,默默地递过来一把尺子,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待考试结束我准备向他表示谢意时,发现我的同桌不知何时走开了。原来,那把尺子就是我与同学用互助架起的友谊之桥。
有一次,我做错了事,受到了爸爸的'批评,当时,心里很不愉快。过后却发现自己真的不对,觉得有必要向爸爸道歉,但又没有勇气。可是,不认错,心里憋着难受。于是,我决定用书信的方式向爸爸说明。写完后,我把它放到爸爸的床头,那晚,我睡得好香。第二天,我在我的“小邮箱”里发现了爸爸的信,爸爸说他原谅我了。好棒哦!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书信是搭在我们父女之间的亲情之桥。
是的,当我们一一走过爱心之桥、友谊之桥、亲情之桥时,我们便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是那么的美丽!
篇16:以桥为话题初中作文
世界上有四大历史名桥,程阳永济桥,赵州石拱桥,泸定铁索桥和罗马尼亚诺娃沃钢梁桥。泸定桥占其中一份。
泸定桥位于泸定县城大渡河上,两崖都是高山峻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始建于清朝康熙44年,建成于康熙45年(17)。泸定桥长103米,宽3米,由13根铁链组成,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铁链作桥底链,4根铁链分两则作扶手链,一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重达40余吨。小定桥建于清朝康熙44年(公元17),翌年四月竣工。
1935年5月29日,红军四团二连担任突击队,三连在二连后面铺桥,他们以英勇、顽强机智、奋不顾身、不怕牺牲的精神再一次取得长征中的定性的重大胜利。
泸定桥的每根铁链由867至977节铁环相扣,均由熟铁锻造,每根铁链重13001800KM。桥身净空103.6M,宽2.9M。桥东西两端各有桥台一座,全用条石砌成,下设落井,并有生铁铸成的地龙桩与卧龙桩,用以锚固铁链。西端观音阁下有康熙题写之《泸定桥》石碑,桥东有《御制泸定桥碑记》。解放后,在桥面东建有《泸定桥革命文物陈列馆》。自此泸定桥名扬四海。
泸定桥历史悠久,记载了各种事情。大家一有空,一定要去那观察、研究。
篇17:以桥为话题初中作文
独木桥是我国最早发明的一种木桥,它是用木头做的,先砍一棵树,然后就把那棵树架在悬崖上,这样就做成了。独木桥它的优点是可以在要用桥过河时用上,可是它也有缺点,那就是只能让一个人过去,不能让很多人一起过去。而且很危险,经受不起日晒雨淋,这就是独木桥。
石拱桥是一种用石头做成的,它和独木桥比起来,石拱桥更宽一些,比起独木桥来安全一些了,重量比独木桥大一些,很安全,而且两边还有护栏。还比独木桥美一些,它像半个月亮,还像道彩虹一样拱起来。可它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如果把它做在江上,它就会拱很高,如果有人骑车上去的话,那就会很累了,这就是石拱桥。
长江大桥是用水泥做成的,它比石拱桥独木桥更长、更宽,更坚固,而且上面还可以通过火车呢,毛主席还在上面题过字呢!那就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但它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不能长时间保持,过个两百年又得重新做了。这就是我们现在的长江大桥。
立交桥它是一种非常方便的桥。它不光比前面所有的桥宽,而且还比前面所有的桥方便了,它还搬到陆地上了,立交桥在交通中起了很大的使用,这就是立交桥。
这一些桥经过不同的年代变化的,一个比一个方便,一个比一个坚固,承重量大,而且一个比一个好,从以前最古老的独木桥到石拱桥、长江大桥,一直到现在的立交桥,一个比一个复杂,越来越先进,而且在交通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了,这些就是桥发生的变化。
篇18:以感悟为话题初中作文
人生犹如一杯清茶,苦涩中留有浓香;人生好似一则散文,诗意中透着伤;人生更若一缕星光,迷茫中照亮理智。
雄鹰的美好在于搏击长空的信念;斑羚的美好在于魂洒断崖的爱心;野草的美好在于冲破泥土的坚强;百合的美好在于绽放绝壁的执着;松树的美好在于拼搏风雨的勇敢;腊梅的美好在于笑迎冰雪的乐观。而人生的美好在于超越自己,在于一次次奋斗与不懈的追求。
人生的美好在于信念。身处逆境之时,是什么帮助伱鼓起前进的风帆?遭遇不幸之刻,是什么促使你重振生活得勇气?是信念。它就像一支火把,能最大限度的点燃一个人的潜能,让自信与抗争之火熊熊燃烧。没有一颗坚定信念的心的人,是精神上的赤贫者。
人生的美好在于真诚。漫漫人生路有了真诚,便不会在有尔虞我诈,不再会有勾心斗角。“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只有人与人之间彼此的真诚相待,社会才会更和谐,人生才会更美好。
人生的美好在于自信。刘邦、项羽自信,目睹秦始皇的八面威风,遂生雄心万丈的壮志:“大丈夫当如此也。”于是,汉武帝立千秋帝王大业,楚霸王成悲壮英雄。诗人李白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于是优美的.诗篇千古流传。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绿卡,是战胜困难的利剑,是通向理想彼岸的舟楫,拥有自信,就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人生的美好在于宽容。宽容,是终止了浅薄和狂妄之后的一种超脱,一种成熟、“忍一忍风平浪静,让一让海阔天空”,相视一笑,泯灭旧日的冤仇。周瑜因为不会宽容,不能容忍诸葛亮的才华横溢,才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叹;林黛玉因为心胸狭隘,不能在悲欢离合中欣赏别人,最终含恨而终。宽容是一架罗盘,它能改变人一生的走向,宽容是一道霓虹,它能为生活增添绮丽。
人生的美好在于感恩。土地没有水分的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得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为一缕清香摇曳多姿,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回收告别朝阳版绚丽的童年,转眼步入浮天蓝云的少年。昨天的一切都已为过往云烟,重要的是把握现在,把握今天,不断完善自我,让人生更美好,让明天更辉煌!
篇19:以根为话题初中作文
题记:我问妈妈:“为什我生在新疆这个地方?”妈妈哑然。我又问:“为什么我没有生在江南?”妈妈只得笑笑。
自小,父母总喜欢教我背诗。因为这能在佳节宴饮时,让自己女儿站在亲友面前,脆生生地背上几首绝句,然后享受羡慕的目光。这点小虚荣心,哪个家长没有?每年,我都很认真地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了。我只能说我背的声音很大,其实我什么也不懂。
长大了的某一天,许是在放学的路上,许是在发呆的片刻。我忽然间发现那些诗词有了色彩,它们壮丽,它们温婉。一字一字连成句,绘出一幅幅别样的山水人物。我开始去想,去读那些诗。从“闻郎岸上踏歌声”到“可怜楼上月徘徊”,疯狂品味的过程中,我选择了痴迷。我痴迷于诗,最终痴迷于诗后的故事,以及诗词后的那个地方,江南。
流水恋着落花,一转两转地绕过小楼,画舫多穿梭于其间,采菱姑娘的歌声还未停,高阁的信笺盈着暗香,酒旗下人声鼎沸,多少才子和着韵脚又成一首诗。燕子低低地飞入堂前,巷子里谁家的门前可以瞥见一树桃花。有人撑伞行过了板桥,送别的人随手折下低拂的垂柳。
历史的工匠为这里写下了吴侬软语,熏风吹拂的多半是诗词歌赋。地下长眠的那些文人,以精神润泽这片土地。一朝又一朝,一年又一年。
低头,我感到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多么得贫瘠,贫瘠到似乎仿佛只有大漠的黄沙和戈壁的乱石。除此之外,还有被掩埋的古战场和已经风化的刀剑枪戟。我发问:为什么我生在这里,生在偏远的新疆?为什么我不生在江南?我想,我对这片土地,怕是有了厌恶之情。
前些日子,我听到有人在说新疆的坏话。开始时还是无感,然而到后来每听见一句都要痛心良久,恨不得狠狠剜一眼说这句话的人。洪流一次一次冲击着我的思想,这才幡然悔悟——
我扎在这片土地上的根是有多深!
我想起从前游历苏杭时,脑海中始终挥不去家乡的残影,我记起手指触摸在回王宫墙上的坑洼时,指尖是怎样的颤栗。扎根太久,以至于忘了这么多年我究竟是从哪里汲取的营养。我错了,错了,我的根就在这里,这里怎会让我厌恶!
胡杨虽朽,仍然伫立着凝望落日与孤烟。楼兰舞姬身姿曼妙,胡旋之舞仅在方寸之间。丝绸古道在风沙下还有遗迹,驼队寂寞的铃声荡过了几个世纪。我怎么就忘了呢?漫天黄沙下也会镶嵌有绿洲,在肃杀的古战场,将军也曾听过破阵的曲子。我怎么就忘了呢,塞雁都排成汉字的模样,这里怎么会没有诗!再次幡然悔悟,我本就是扎根在诗里。我选择舒展枝叶去接受更多的雨露,却未曾感到自己的根正在深入这片土地。我深知,这片土地固然不如江南肥沃,但我的枝与叶,我的所有,却都是从这片土地开始。
秋去冬来,落雪的时候大概要到了罢。我的叶,我的枝,也许都要凋零。天地皑皑,大雪迷蒙,我将不再可叹思绪的凋零——我将会侧耳去听北风的诉说,感受这土地下的点点温情。
这是我的根。
篇20:以贝壳为话题初中作文
小时候,我是在外公怀里长大的,外公爱大海,我也爱大海。外公说:“大海,可以告诉你如何去做人。”那时侯的我似乎无法理解这深奥的语言。
大人们总喜欢那许多无伤大雅的谎言哄小孩子,但外公不会。记得一年春节,我非要买一个大玩偶,大人们说:“好!好!明儿就给你买!”第二天,春节的花炮已连同昨晚的玩偶飞得一干二净了,但外公却一大早跑去玩具店买了一个很大的玩偶给我。妈妈对外公说:“爸,您真是的,一句玩笑话您竟然还当真,在把您累着!”外公却很郑重地对妈妈说:“不,那不是玩笑,许给孩子的诺言,一定要做到!”我不明白什么叫诺言,但我知道,外公答应我的事,一定会做到。
大海还是那片大海,只是站在海边的祖孙俩,一个老了,一个长大了。外公牵着我的手给我讲贝壳项链的故事,故事里的仙女们为了实现自己对大海的诺言,化成了一串贝壳项链,多美的贝壳项链啊!带着它,在海风中还可以听到它奏的乐曲呢!我也好想有一条啊!外公答应我,今后做一条给我!
贝壳的诺言许下不久,外公因工作远调,去了一个我叫不上名的地方,很远,很远。听说那地方没有海,自然也没有贝壳。于是我天天盼,夜夜盼,在海风的呜呜声中盼,在外婆的念叨声中盼。从外婆那儿我知道,外公的工作很忙,身体也开始不好了。于是,我也只好把贝壳的诺言深深地藏在心底。我想,这也许是外公唯一无法实现的`诺言了。
后来,我们一家离开了那片大海,而外公却因此重病,又回到了那片大海。他双目失明了,周围只剩一片黑暗的外公是真的不能实现许给小孙女的诺言了!算了,忘了吧!我只希望外公好好地活着。
一个紧急的电话将我召回到外公身边,当我冲进病房,他已无法说出完整的话,只是用颤抖的手将一个白色小盒子递给我。那费力地托着盒子的手,还未来得及到我身边,便重重地垂了下去,盒子也滑落了。在众人的哭声中,盒子里的东西洒落了一床,那时二十几个已凿好眼还未来得及串成项链的贝壳。
白色的贝壳,白色的床,白色的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笑容,我没有哭,只是默默地拾起这些贝壳,走到海边,用红丝线一个一个地将它们穿起,穿成一串美丽的贝壳项链,一串代表诺言的项链,一串外公最后送我的诺言。带上它,让海风吹拂,贝壳奏出一首古老的曲子。在这古老的乐声中,我也许下一个诺言,以后每年我都来这片海滩来看外公。
守着这诺言,望着这片大海,我也渐渐明白了一些儿时不懂的话。
篇21:以贝壳为话题初中作文
在我的塑料文具盒里,放着一枚我最珍爱的扇贝,每当我看到它时,就好像又来到了广阔无际的大海边,又看到了海边那个穿红褂的小妹妹……
在往回走的路上,我一面走,一面美滋滋地欣赏着扇贝。突然,我发现一只暗红色的扇贝缺了一个小角。只怪我当时只顾选颜色,没发现这个缺点。带这么一个扇贝回北京,算怎么回事?我跟同伴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回去找小姑娘换。
天将黑了,市场上的人已不多了,红褂小姑娘也正在收摊子。当我们向她说明来意时,果不出我所料,她为难地说:“没的换了,刚才又来了一个老大爷,都买走了。”
我看着她那鼓鼓的小包,不相信地说:“只换一个。要实在不肯换,我多给你些钱,再买一个成不?”
听我说完,小姑娘突然红了脸,低垂着头:“没了,真的没了……明天下午,你再来……”
“明天下午?哈!明天早晨七点,我们就‘开路'了!”我有点恼火,乡下人,真小气!不给换就算了!我们懊丧地走了。
那还是前年,在海滨度暑假的最后一天的黄昏,我和几个伙伴一起赶到农贸市场,想买几个近处海滩拾不到的漂亮贝壳,带回北京送朋友。
海滨的农贸市场,对于我们这些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真是一个五光十色的新天地。在卖贝壳的行列里,有一个穿大红褂的女孩,看样子只有十二岁。她不像别人那样高声地叫卖,只是一面用手搬弄着脚趾头,一面张大眼睛,专注地看着来往的人和车。不知是她的衣着,还是她的神态吸引了我,我和伙伴们说:“走,买她的去。”
她的摊子上,整齐地码着一小排“猫眼儿”和一小排扇贝。她见我们要买,很高兴,一个劲地让我们挑选。
我一面挑,一面打量着她那黑红黑红的小脸,问:“是你家里让你出来卖的吗?”
“不,不是。这都是我自己拣的,卖了钱也归自己,秋天开学好交学费。”小姑娘天真地说,“我自己的都攒齐了,现在给弟弟攒。”
我觉得这孩子挺可爱,便挑了四枚好看的扇贝,给了她四角钱,和伙伴们一起满意地离去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提着大包小包来到了汽车站,等候开往火车站的汽车。
“大姐---”身后传来清脆的声音,我猛一回头:啊,红褂小姑娘!她气喘吁吁,额头上还沁着一层细汗。
“给你--”她向我摊开了小手。
呀!好漂亮的一枚扇贝!
“你们走得早,现去赶海拾怕来不及,就给你这个吧。”
她说着,把扇贝塞到我手里,笑了笑,拉起一个小男孩走了。
这突然发生的事,使我有些不知所措,当我低头看那扇贝时,惊呆了。这不是一枚普通的扇贝,扇贝背面像珍珠般地闪着蓝莹莹的光,正面像展开了的孔雀尾巴。整个扇贝洁净光滑,显然是经过千百次地抚摩和拂拭。啊,这一定是小姑娘心爱的东西!我恍然大悟……
然而,当我抬起头想对那个小姑娘道谢的时候,她已经走了,她沿着海滩一直往前走,越走越远,在蓝色的大海边只剩下红红的一个小红点儿。
事情过去快两年了,我一直把那枚美丽的扇贝珍藏在我的文具盒里,每次打开文具盒,我都不由得会想起那个身穿红褂子的小姑娘。
篇22:以贝壳为话题初中作文
我幻想我是一枚贝壳。
镶嵌在细沙中,看朝阳,看黄昏,看白浪逐沙,月影婆娑,看海岸线上城市的人们脚步仓促。
我梦想着有一天进入海底。
黄昏,一个小女孩从远处向我跑来,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脸磕在我身上。我很疼,也许,她更疼,“哇!”的一声哭了出来。等到她哥哥将她扶起来,看她有没有受伤,发现小女孩脸上有一道口子,鲜红的血慢慢渗出。“这枚破贝壳,都是你!去死吧!”他抓起我,远远的丢到了岸边,我被海浪卷了下去。
我终于到海里了。
原来海洋这么美丽!
我浮在泥沙中,看珊瑚,看海贝,看鱼儿追逐玩耍,看水波荡漾。
终于有一天,我渴望回到沙滩上去,继续画下朝阳,画下黄昏。
这时,我随着鱼儿一起落入网中,卷上渔船。渔夫把我卖给了收藏家,此后,我被隔离在玻璃片后,挂在墙上任人观赏。原来,这里竟是那个小女孩的家,她像当初一样自信开朗,虽然脸上多了一道疤。
也许是在太多的收藏品里我太卑微,我被淘汰了。
他们把我扔进沙滩。
我又回到这里了。
也许我只适合这里。
于是,我又在这里,看朝阳,看黄昏,看陆上人们繁衍生息……
篇23:以道德为话题初中作文
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和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一个完整的育人模式,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普遍意义。它超越了德育,但十分重视德育,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德育是其重点,还可视其为核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同样,课程、课堂无德,就不是真正的课程、真正的课堂,更谈不上好课程、好课堂。立德树人、道德课堂是立德树人内在的应有之义,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诉求;反之,没有道德课程、道德课堂的真正建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是几乎不可能的。
我曾经描述过道德课堂的基本要义,以道德的方式展开,充满道德意义,让学生在课堂里过有道德的生活。这里绝不是以道德代替一切,绝不是否定知识,相反,是强调用道德的力量来支撑和优化课堂教学,用道德的方式来改进教学和引领学生的素养全面提升。
最近关注叶圣陶先生的言论。叶老曾经这么评价和判定课堂教学的性质和意义:所有的课都应是政治课,所有的课堂都应是语文课。他说的政治课,其实就是道德课,强调所有教学都应有道德意义、思想教育意义。一如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所说:我不相信没有教育的教学。第斯多惠说过同样意思的话:任何教学都充满着道德的价值。在课程改革深入的今天,倘若我们缺乏这样的认识,仍然以知识为本,以技能训练为主线,是很说不过去的;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样的课堂其实也违背教学的基本要义。
道德与智慧紧密相连。当我们谈论智慧时,必定也在谈论道德,缺失道德的聪明只是聪明而已,而非智慧。道德是智慧的灵魂,因而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才这么认为:我们每一个人把希望系在灵魂上,那么灵魂应当系在智慧之上。他的学生色诺徒更是直截了当地说:美德即智慧。毋庸置疑,智慧教师首先是道德教师。因此,以往研究智慧课堂如不关注道德,其实也就偏离了智慧的灵魂,完全有可能成为无魂、无根的课堂。
道德与幸福紧密相连。美国教育哲学协会前任主席内尔·诺丁斯认为师生共同追求幸福,让学生的当下和未来都是幸福的,这是教育的核心目的。但是何为幸福,幸福从何而来?亚里士多德曾用“德性的实现活动”来定义幸福,可见,追求幸福本身包含着道德意义,抑或说,幸福的拥有应以道德的方式,亦应是道德展开的过程。正因为此,幸福教育、幸福课堂同样要用道德的力量和方式来支撑。当下一些幸福课堂对道德的忽略,往往会掉入幸福相对主义的泥淖。这同样十分危险。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用“道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光源”来强调道德的重要。既然如此,我们应当去寻找、去创造课堂中这一光源,让其去照亮我们的课堂,照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篇24:以道德为话题初中作文
生活中,常常有些不文明的表现,比如我们班的展示台。前几天,我们班漂亮的展示台诞生了。上面贴着全班同学的照片,我也拿出自己最心爱的照片,把自己的心愿工工整整的写在卡片上,交给了老师。第二天,展示台办好了,看着墙上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真是开心极了。可是,好景不常,一位同学的照片上划了一个大错号,接着,又一位同学的照片被撕破,这一位,那一位......唉!好好的展示台成了贴废纸的墙。我的照片虽然没有被弄坏,但是我敢肯定,不久,我的照片也会遍体鳞伤的。老师也常常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因为我们的展示台被他人摸坏了,所以大家要保护好我们班的展示台,也不要摸其他班的展示台。”我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可还是被他人撕坏了。通过了这件事,,我看到了生活中这些不文明的表现,我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撕照片那些人要撕掉它呢?这时,我想起了一件事。
星期一早上,王校长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星期天的时候王校长的朋友带着自己年迈的母亲坐公交车,车上人很多,母亲总是似乎想跌倒,这时,一个似乎是一年级的小孩子站了起来,哟高标准的普通话说:“老奶奶你请坐!”王校长的朋友走近一看,这个小孩子的衣服上别着一个新城实校的校徽。王校长的而朋友很是遗憾,因为没有问这个小孩的名字。这是多么高贵的品质啊!这是一个多么文明的孩子呀!想想破坏展台的人,再想想在公交车上给老奶奶让座位的这个孩子。我真是不明白,他们也不拍着胸口想一想,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多么的让人赞扬,喜爱呀!在这个时候,我希望大家也能够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讨人喜爱的孩子,不要做出一些损人利己之事,好吗?祝大家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孩!
★ 议论文题目的好处
【以慎独为话题的初中作文(共24篇)】相关文章:
高考话题作文素材——关于挫折2022-07-05
大学军训心得体会600字的作文怎么写2023-09-16
以镜为话题作文500字2023-06-08
家乡的变化游戏作文1000字2023-06-12
小学自律主题班会教案2023-03-08
高考话题作文素材:淡泊2022-11-30
国旗下讲话新学期春天2023-09-13
班会课件2022-05-07
高中关于自律的满分经典作文2022-04-30
关于高中作文以幸福为话题900字202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