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总结--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精选20篇)由网友“栅栏间隙偷窥你”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班主任工作总结--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班主任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的工作总结
班主任关于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的工作总结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
现状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颇 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
其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
其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二)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具体表现为:
其一、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其二、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
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对待孩子严而出格。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所谓的不一致性,是指家长教育孩子严不入格。在情感上,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忽视教育的点点滴滴。如顶嘴、自私、不招呼客人、不孝敬老人等等行为。教师完全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受欢迎的小客人,受称赞的小主人实践活动;在妇女节、重阳节期间开展妈妈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动;在中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的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家长以情感的桥梁,以亲情为纽带,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父母应该非常精心地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契约、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
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学校,有义务、有能力对家庭教育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篇2:班主任工作总结--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
班主任工作总结--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
杨泽平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糠⑸?谘??砩系闹种窒窒螅?荒懿灰?鹞颐墙逃?ぷ髡叩纳钏肌?br>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
现状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颇 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
其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
其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二)“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具体表现为:
其一、“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其二、“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 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对待孩子“严”而出“格”。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所谓的“不一致性”,是指家长教育孩子“严”不入“格”。在情感上,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忽视教育的点点滴滴。如“顶嘴”、“自私”、“不招呼客人”、“不孝敬老人”等等行为,有的家长往往放松对孩子的严格要求。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家长一旦醒悟,招数使尽亦束手无策。于是出现了学校里的“乖乖娃”成了家里的“小霸王”的异常现象。
现状之二:孩子的表现差强人意 现实生活中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了种种令人担忧的“怪圈”。
“怪圈”之一、崇拜金钱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对金钱已越来越渴望。在学生的口袋里,或多或少装有零花钱。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拥有个人存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学生手中有了钱,请吃零食、赠送礼物、请打台球、玩游戏机的现象随之出现;用钱请人做作业、做清洁的现象也不是什么新闻;特别是“下暴”现象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与“崇拜金钱”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怪圈”之二:浪费钱物 我们通过调查后发现,学生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渠道有:
(1)测验考试成绩“达标”后的“奖金”;
(2)替家长买东西时剩余的“零钞碎票”;
(3)家长每天给孩子的早餐费和车费;
(4)个体经营者的孩子还有“帮工钱”;
(5)亲戚朋友赠送的钱物……在学生眼里,这一切全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因而浪费钱物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可以随意浪费食物,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文具,衣服鞋帽不时髦新潮就打入“冷宫”。学校门口的地摊,其热闹程度并不亚于集贸市场。学校拾到的各种衣物,极少有学生前去认领。
“怪圈”之三:流行享乐 有的学生对生活十分挑剔:吃的要精细营养,穿的要新潮高档,用的要新奇漂亮。男孩玩的是四驱车、电子游戏机、变形金刚……女孩拎的是精致的小包,戴的是精巧的发卡,看的是精美的卡通书……有的学生上学、放学还要请人接送;有的学生干脆用钱雇佣“棒棒”背书包;有的学生懒得走路,打的回家让父母下楼给钱。在家里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怪圈”之四:唯我独尊 有的学生在家里对父母的称谓已用“喂”来代替。不能不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不能不说他不尊敬自己的长辈,也许,在他(她)的心目中,或许他(她)更爱的是自己,更看重的是自己。现在的独生子女,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缺少互爱精神,对别人、集体的事漠不关心;缺乏平等、公正的意识,对损害别人的利益的事无动于衷,他们心中只有“我”的利益。
在学生中出现的种种“怪圈”,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消除“怪圈”,亟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
二、家庭教育的对策
对策之一: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日,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
1、指导家长“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2、指导家长“赏识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从小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天天都有己的选择。
孩子的兴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会干的,他就越想干,会了就不干了。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 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同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实践,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对策之二:重视家庭活动的开展。
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教师完全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受欢迎的小客人,受称赞的小主人”实践活动;在妇女节、重阳节期间开展“妈妈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动;在中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的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家长以“情感”的桥梁,以“亲情”为纽带,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策之三: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 父母应该非常精心地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契约、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学校,有义务、有能力对家庭教育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班主任工作总结--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3:班主任工作总结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
班主任工作总结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
现状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颇
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
其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
其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二)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具体表现为:
其一、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其二、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
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对待孩子严而出格。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所谓的不一致性,是指家长教育孩子严不入格。在情感上,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忽视教育的点点滴滴。如顶嘴、自私、不招呼客人、不孝敬老人等等行为。教师完全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受欢迎的小客人,受称赞的小主人实践活动;在妇女节、重阳节期间开展妈妈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动;在中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的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家长以情感的桥梁,以亲情为纽带,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策之三: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
父母应该非常精心地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契约、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
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学校,有义务、有能力对家庭教育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篇4:班主任工作总结 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
现状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颇 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
其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
其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二)“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具体表现为:
其一、“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其二、“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
篇5:班主任对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的工作总结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br>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
现状之一:
教子方法有失偏颇 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
其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
其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二)“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具体表现为:
其一、“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其二、“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 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对待孩子“严”而出“格”。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所谓的“不一致性”,是指家长教育孩子“严”不入“格”。在情感上,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忽视教育的点点滴滴。如“顶嘴”、“自私”、“不招呼客人”、“不孝敬老人”等等行为,有的家长往往放松对孩子的严格要求。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家长一旦醒悟,招数使尽亦束手无策。于是出现了学校里的“乖乖娃”成了家里的“小霸王”的异常现象。
现状之二:
孩子的表现差强人意 现实生活中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了种种令人担忧的“怪圈”。
“怪圈”之一、崇拜金钱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对金钱已越来越渴望。在学生的口袋里,或多或少装有零花钱。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拥有个人存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学生手中有了钱,请吃零食、赠送礼物、请打台球、玩游戏机的现象随之出现;用钱请人做作业、做清洁的现象也不是什么新闻;特别是“下暴”现象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与“崇拜金钱”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怪圈”之二:浪费钱物 我们通过调查后发现,学生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渠道有:
(1)测验考试成绩“达标”后的“奖金”;
(2)替家长买东西时剩余的“零钞碎票”;
(3)家长每天给孩子的早餐费和车费;
(4)个体经营者的孩子还有“帮工钱”;
(5)亲戚朋友赠送的钱物……在学生眼里,这一切全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因而浪费钱物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可以随意浪费食物,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文具,衣服鞋帽不时髦新潮就打入“冷宫”。学校门口的地摊,其热闹程度并不亚于集贸市场。学校拾到的各种衣物,极少有学生前去认领。
“怪圈”之三:流行享乐 有的学生对生活十分挑剔:吃的要精细营养,穿的要新潮高档,用的要新奇漂亮。男孩玩的是四驱车、电子游戏机、变形金刚……女孩拎的是精致的小包,戴的是精巧的发卡,看的是精美的卡通书……有的学生上学、放学还要请人接送;有的学生干脆用钱雇佣“棒棒”背书包;有的学生懒得走路,打的回家让父母下楼给钱。在家里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怪圈”之四:唯我独尊 有的学生在家里对父母的称谓已用“喂”来代替。不能不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不能不说他不尊敬自己的长辈,也许,在他(她)的心目中,或许他(她)更爱的是自己,更看重的是自己。现在的独生子女,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缺少互爱精神,对别人、集体的事漠不关心;缺乏平等、公正的意识,对损害别人的利益的事无动于衷,他们心中只有“我”的利益。
在学生中出现的种种“怪圈”,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消除“怪圈”,亟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
二、家庭教育的对策
对策之一: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日,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
1、指导家长“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2、指导家长“赏识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从小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天天都有己的选择。
孩子的兴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会干的,他就越想干,会了就不干了。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 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同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实践,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对策之二:重视家庭活动的开展。
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教师完全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受欢迎的小客人,受称赞的小主人”实践活动;在妇女节、重阳节期间开展“妈妈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动;在中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的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家长以“情感”的桥梁,以“亲情”为纽带,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策之二: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
父母应该非常精心地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契约、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学校,有义务、有能力对家庭教育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
班主任对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的工作总结
]篇6: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
。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 现状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颇 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 其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 其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二)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具体表现为: 其一、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其二、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 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对待孩子严而出格。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所谓的不一致性,是指家长教育孩子严不入格。在情感上,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忽视教育的点点滴滴。如顶嘴、自私、不招呼客人、不孝敬老人等等行为,有的家长往往放松对孩子的严格要求。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家长一旦醒悟,招数使尽亦束手无策。于是出现了学校里的乖乖娃成了家里的小霸王的异常现象。 现状之二:孩子的表现差强人意 现实生活中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了种种令人担忧的怪圈。 怪圈之一、崇拜金钱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对金钱已越来越渴望。在学生的口袋里,或多或少装有零花钱。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拥有个人存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
论文
学生手中有了钱,请吃零食、赠送礼物、请打台球、玩游戏机的现象随之出现;用钱请人做作业、做清洁的现象也不是什么新闻;特别是下暴现象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与崇拜金钱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怪圈之二:浪费钱物 我们通过调查后发现,学生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渠道有: (1)测验考试成绩达标后的奖金; (2)替家长买东西时剩余的零钞碎票; (3)家长每天给孩子的早餐费和车费; (4)个体经营者的孩子还有帮工钱; (5)亲戚朋友赠送的钱物……在学生眼里,这一切全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因而浪费钱物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可以随意浪费食物,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文具,衣服鞋帽不时髦新潮就打入冷宫。学校门口的地摊,其热闹程度并不亚于集贸市场。学校拾到的各种衣物,极少有学生前去认领。 怪圈之三:流行享乐 有的学生对生活十分挑剔:吃的要精细营养,穿的要新潮高档,用的要新奇漂亮。男孩玩的是四驱车、电子游戏机、变形金刚……女孩拎的是精致的小包,戴的是精巧的发卡,看的是精美的卡通书……有的学生上学、放学还要请人接送;有的学生干脆用钱雇佣棒棒背书包;有的学生懒得走路,打的回家让父母下楼给钱。在家里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怪圈之四:唯我独尊 有的学生在家里对父母的称谓已用喂来代替。不能不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不能不说他不尊敬自己的长辈,也许,在他(她)的心目中,或许他(她)更爱的是自己,更看重的是自己。现在的独生子女,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缺少互爱精神,对别人、集体的事漠不关心;缺乏平等、公正的意识,对损害别人的利益的事无动于衷,他们心中只有我的利益。 在学生中出现的种种怪圈,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消除怪圈,亟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二、家庭教育的对策对策之一: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日,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 1、指导家长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2、指导家长赏识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从小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天天都有己的选择。 孩子的兴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会干的,他就越想干,会了就不干了。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 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同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实践,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对策之二:重视家庭活动的开展。 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教师完全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受欢迎的小客人,受称赞的小主人实践活动;在妇女节、重阳节期间开展妈妈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动;在中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的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家长以情感的桥梁,以亲情为纽带,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策之三: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 父母应该非常精心地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契约、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学校,有义务、有能力对家庭教育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篇7:家庭教育缺失现状分析及对策
家庭教育缺失现状分析及对策
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走进弦子的家庭,发现有许多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并对家庭教育缺失现状作出分析及对策.
作 者:付敏 作者单位: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第二小学,贵州,六盘水,553400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7) 分类号:G78 关键词:家庭教育 缺失现状 分析 对策篇8:谈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谈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现状之一:家庭教育方法有失偏颇。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或过于单一。望子成龙,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
其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
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
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里便会是“阴雨连绵的日子”。我们隔壁有个小女孩读四年级,她的爸爸奉行的是棍棒之下出状元,今天考得好了,星期天就带她到苏州去吃肯德鸡,如果考得不好,就一顿棍棒。弄得这个小女孩有时都不敢回家,而躲到我家来避难。
其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据我统计,我们班的学生总共有49个人,有48个学生的家长为其子女买了各种各样的参考资料;有15个学生的家长利用双休日让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剑桥英语、数学奥林匹克等,其目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子女考上像青云中学这样的好学校。
(二)家长对孩子“溺爱过度”。调查显示,有大多数的家长在培育孩子上不惜代价,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每月给孩子的零花钱数目也有所增加,有的家长到饭店为孩子举行“生日宴会”。为了让孩子吃好穿好,不让他们参加任何家庭的劳动,多数学生不会洗衣,不会做饭,更有甚者,为了孩子能“讲卫生”代孩子洗这洗那,这种爱是对孩子的成长的一种不负责任做法。中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教育阶段正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家长无微不至的关爱和越俎代庖,不仅造就了任性,懒惰,自我中心的性格,而且会耽误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形成奢侈浪费的作风。
(三)家长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
具体表现为:
其一、“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其二、“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对待孩子“严”而出“格”。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所谓的“不一致性”,是指家长教育孩子“严”不入“格”。在情感上,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忽视教育的点点滴滴。如“顶嘴”、“自私”、“不招呼客人”、“不孝敬老人”等等行为,有的家长往往放松对孩子的严格要求。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家长一旦醒悟,招数使尽亦束手无策。于是出现了学校里的“乖乖娃”成了家里的“小霸王”的异常现象。
现状之二:孩子的表现差强人意。现实生活中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了种种令人担忧的怪现状。
(一)崇拜金钱;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对金钱已越来越渴望。在学生的口袋里,或多或少装有零花钱。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拥有个人存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学生手中有了钱,请吃零食、赠送礼物、请打台球、玩游戏机的现象随之出现;用钱请人做作业、做清洁的现象也不是什么新闻;特别是“下暴”现象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与“崇拜金钱”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浪费钱物;我们通过调查后发现,学生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渠道有:
1.测验考试成绩“达标”后的“奖金”;
2.替家长买东西时剩余的“零钞碎票”;
3.家长每天给孩子的早餐费和车费;
4.个体经营者的孩子还有“帮工钱”;
5.亲戚朋友赠送的钱物……
在学生眼里,这一切全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因而浪费钱物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可以随意浪费食物,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文具,衣服鞋帽不时髦新潮就打入“冷宫”。学校门口的地摊,其热闹程度并不亚于集贸市场。学校拾到的各种衣物,极少有学生前去认领。
(三)流行享乐;有的学生对生活十分挑剔:吃的要精细营养,穿的要新潮高档,用的要新奇漂亮。男孩玩的是四驱车、电子游戏机、变形金刚……女孩拎的是精致的小包,戴的是精巧的发卡,看的是精美的卡通书……有的学生上学、放学还要请人接送;有的学生干脆用钱雇佣“棒棒”背书包;有的学生懒得走路,打的回家让父母下楼给钱。在家里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四)唯我独尊;有的学生在家里对父母的称谓已用“喂”来代替,不能不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不能不说他不尊敬自己的长辈,也许,在他(她)的心目中,或许他(她)更爱的是自己,更看重的是自己。现在的独生子女,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缺少互爱精神,对别人、集体的事漠不关心;缺乏平等、公正的意识,对损害别人的利益的事无动于衷,他们心中只有“我”的利益。
在学生中出现的种种怪现状,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消除怪现,亟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
二、家庭教育的对策
以上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它给孩子发展产生了消极和负面的影响,严重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究竟如何引导、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有效地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呢?我认为有以下的对策:
(一)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日,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
1、指导家长“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2、指导家长“尊重孩子”。家长不能把孩子作为私有财产,因为孩子是独立的。有一位领导同志曾作过这样的阐述,第一,儿童是人。儿童是人,应该平等地对待他,尊重他。第二,儿童是成长中的人,家长就应根据孩子成长发展的不同时期的特点教育他。第三,儿童是终究要成为独立生活的人,那么就应按照“独立生活”这个目标去培养他。因此,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应象朋友一样,鼓励孩子去克服困难;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能一味指责,应该像朋友一样教育孩子面对错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而在现实社会中,往往有的家长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与他平等相处,相反地总想尽自己的一切去保护他,甚至替代他,这样,孩子怎么可能得到锻炼从而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呢?
3、指导家长“赏识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从小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天天都有自己的选择。孩子的兴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会干的,他就越想干,会了就不干了。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同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实践,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二)家长要理智地对孩子施爱。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父母的爱,使孩子感到温暖和幸福,获得安全感,增强其自信心和上进心。但是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懂得怎样去爱自己的孩子,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要求家长们对爱的程度作这样的理解:“正如奎宁一样,正如食物一样,爱是要求有一定份量的。”超过一定份量就成了溺爱,这就要求家长的爱是理智的,是爱和严相辅相成的。故人说“爱之深,责之切”,对于孩子不合理或一时不能办到的,家长要耐心说服,不要被孩子的眼泪、撒娇和任性所动摇,孩子有缺点错误要及时教育,不迁就、纵容更不护短。家长不仅在生活上、学习上要关心孩子,更重要的是要爱护孩子幼小的心灵,给他们更多的尊重和信任,让他从小懂得平等友爱。这种爱是充满亲情的、理智的,而不是偏爱、溺爱、盲目地爱。父母“寓爱于严”“严中注爱”,表面看似乎无情,但从孩子个体发展的意义来看,却是一种真正的爱。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父母应该非常精心地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一个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契约、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我国古人十分重视环境的影响。在强调环境影响论上,教育家墨子作了十分精辟的论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他以染丝为例,来比喻人的品性是在教育和环境的习惯中形成的。
据说孟母为了教子成人,曾三迁其居,从墓地之侧到市场之旁,最后定居于学校之邻,使孟子从小耳濡目染,受到传统的礼仪熏陶,懂得了许多规矩,并开始勤奋好学,立志成才。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影响孩子发展的众多因素中,除了教育外,环境也起着决定作用,而家庭文化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如一些父母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常常手不释卷,学而不厌,刻苦钻研,家里充满了学习与工作的气氛,孩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就会由单纯模仿父母学习过渡到自觉学习,并把它同化为自己的学习兴趣与行为模式,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
另外,父母的社会交往也为孩子开辟了另一个成长天地,节假日,家中高朋满座,“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家长们交流思想信息,畅叙对人生的理解,无形之中给孩子添加了不少知识养料,对孩子的思想方法、学习习惯也是一种良好的熏陶。反之,一些家长自身厌恶学习,不爱看书读报,不思进取,经常打麻将、看电视,追求享乐,家庭精神生活贫乏,充满了庸俗的谈话,孩子的心灵就会受到污染。
(四)重视家庭活动的开展。
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教师完全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受欢迎的小客人,受称赞的小主人”实践活动;在妇女节、重阳节期间开展“妈妈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动;在中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的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家长以“情感”的桥梁,以“亲情”为纽带,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家长不但要学习、掌握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还应不断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关爱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只有社会、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合作,让科学的育儿方法进入到千家万户,也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篇9: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河北 滦县 吴志凤
摘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语言、生活习惯、行为等首先是从家庭中习得。家庭教育的影响对孩子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办学水平及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农村家庭教育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始终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教师要剖析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提高和改善家庭教育质量和方法提出见解。
篇10: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从农村走出去并又回到农村进行基础教育,几年中我感受到了农村家庭教育一些积极的变化。例如,大部分家长更加关心孩子的教育,家长会不再流于形式;大部分家长更加重视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采用说服教育的方式跟子女沟通交流,而不再受“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但有些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不少观点和行为上的盲点和误区,致使他们在家庭教育时困难重重,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的质量,甚至严重阻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
1. 部分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低
从教育实践中发现,凡是比较优秀的学生与家长高尚的品德、文化基础有很大关系。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孩子为妈妈洗脚”那则广告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试想,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注意言行举止,有的行为有时鲁莽,语言有时粗俗甚至嗜好赌博和迷信活动,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2. 父母对教育子女方法不统一,家庭缺乏教育氛围,缺乏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现在农村家长对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的心里是想让孩子学好,但没有具体的行动,平时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很少过问,顺其自然,无法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忽视自身的言传身教的作用,或一方要求严厉,而另一方却溺爱纵容,使子女很难形成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因而很容易滋生不良行为习惯以致失足堕落。
3. 农村学生的家长不善于与学校配合沟通,造成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协调
在农村,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教师的责任。他们不会主动到学校了解孩子的情况,甚至拒绝与教师的交流沟通,这给学校教育造成很大的困难,使教学工作完成的质量大打折扣,也给了那些品行差的孩子蒙蔽老师、欺骗家长的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4. 有些家长只顾赚钱,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
一些家长把孩子送进寄宿学校后,就只顾忙着赚钱,很少抽时间陪陪孩子。这样时间一长,“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观念就会在孩子的大脑中萌芽,导致他们学习成绩差、纪律观念淡薄,并经常与社会上的不良人员来往,沾染上很多的社会上的恶习。
二、对策与建议
1. 提高家长的文化知识水平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的榜样作用是最直接、最深刻的教育因素。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提高家长的文化水平,增强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可以优化家庭教育的外部环境,对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极为有力。
2. 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是搞好家庭教育的根本
作为基层教育管理部门,应从提高家长的认识、转变观念入手,鼓励农村家长掌握一些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教育方式从传统家庭向学习型家庭转变,学习方式从家长权威向亲子共学转变。同时,利用农闲时间举办各类家长培训,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家庭教育滞后的问题,以此培养出合格的家长,做好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续。
3. 积极配合学校教育
家庭与学校只有步调一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各尽其职,才能使孩子受到全方位的教育和影响。因此,在家长没有意识到两者配合协调的重要性时,学校有责任主动和家长联络,诸如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交流等方式与家长交流,将学校的教育理念带给学生的家长,以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
4. 要教育好孩子,就必须了解孩子
家长要与孩子建立起心理的桥梁,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家长应放手让孩子接触社会,包括社会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并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增强抵抗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家长要重视孩子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水平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总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因此,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履行好家长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创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家庭环境。
参考文献:
[1]于佩琴,张玉霞,等.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高校教育研究,(1).
[2]熊少严.关于家庭教育立法的若干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4).
(滦县杨柳庄学区中心校)
篇11:我国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
我国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
家庭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滞后已经影响了我国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家庭教育发展现状及其成因,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层面,提出科学发展我国农村家庭教育的建议.认为要实现农村家庭教育的科学发展,首要的是要加速发展农村经济,建树社会主义农村新风尚,社会、学校、家庭应形成合力,共同创建农村家庭教育新格局.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7(5) 分类号:G4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 现状 成因 对策篇12:家庭教育要从教育家长开始班主任工作总结
家庭教育要从教育家长开始班主任工作总结
一个星期五下午放学后,我班有一个叫小环的学生,跟邻班同学小飞打了架。两个班班主任仔细了解了事情始末后,耐心给俩孩子讲团结友爱的道理,终于使他们认识了各自的错误,分别写下保证书,并在老师的面前握手言和。我们俩班主任都舒了口气:为两个孩子的勇于认错感到欣慰,可以安心度周末了。
星期一下午,小环的父母来到我班教室门口,激动地说:“昨天,邻班小飞叫了一帮校外人员殴打了我儿子,打得大腿根肿起,贴着膏药呢!气死了!现在的学校教育真有问题!”
原来,上周五俩孩子在老师面前握手言和后,小环又叫了他的几个所谓的朋友打了小飞,又吓唬小飞,说还要找人打他。小飞也赶紧叫上一帮校外人员殴打小环,好像还打伤了。
我赶紧联系小飞班主任,又联系到小飞家长,希望双方家长协助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毕竟俩孩子都有错。但小环家长同时带来小环叔叔、表哥等多人,人多势众,只要为小环被打伤讨回公道:“无论如何,打伤人就是不对,要赔偿!”
又过了几天,小环借口同学看见他撒尿而殴打同学。我了解后,一边苦口婆心对他进行帮助教育,使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一边通知了双方家长到学校沟通并共同引导孩子。谁知,小环妈妈又带了小环的表哥,还有另外的一青年来到学校。一见到她儿子就生气地说:“我不相信,经过上次教训,我儿子会无故打人。”果然,小环一经提醒,马上哭起来,说:“是他先打我的,老师不让我说话,还冤枉我!”好在,我们又找来其他同学作证,小环才很不服气地低下了头……
我请小环家长就孩子爱动手打人的坏习惯协助学校共同教育孩子,小环妈妈表示同意,但她带来的人还是愤愤不平。
也许你会说,这只是个案,但是,毋庸讳言,奋战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着问题,我试着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家长文化水平低,思想认识有偏差
山西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马荣红在接受《小学生心理成长导刊》执行主编采访时说:“父母的学习问题是个大问题。父母加强学习、更新知识观念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和效果的现实需要。”
是啊,现在孩子获取信息的途径太多了,除了学校,网络、报刊杂志、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了儿童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这些信息也不乏暴力、色情等等不健康内容。父母如果不学习,自己都没有分辨能力,如何引导孩子分辨是非呢?如何和孩子对话,沟通呢?
前几年教育专家提出一个父母要领取“上岗执照”问题,还有些地方办起了“家长学校”。我认为,多数家长在家庭教育上的问题,更多的还不仅仅是方法问题,更有思想观念问题,认识问题。比如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对待孩子与同学相处,对待孩子看课外书,甚至对待老师的批评教育等等问题,大多数家长都存在这样那样的认识偏差。
所以,家长一定要多学习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注意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另外,现在比较好的家教类书也不少,应该看看。
二大人之间口径不一,甚至互相唱反调
有的父母双方在教育孩子时要求不一致,一个说东,一个指西,让孩子无所适从。甚至有的父母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责,孩子从父母身上看不到互相的尊重。我们又怎么能希冀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能学会尊重别人呢?
我们也了解到有些单亲家庭的孩子,要么是被父亲、奶奶严禁与母亲见面,要么是被母亲严禁与父亲见面……我们又怎么能希冀这样的孩子学会宽容和友好呢?
所以,家长真应该多多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三溺爱孩子,单从感情出发,不能理智地教育孩子
请看这个镜头:一家老少在餐厅吃饭,父母争着把好吃的都夹到孩子碗里。爷爷夹起鸡腿刚要吃,母亲说:“都一把年纪了,怎么跟孩子抢吃的呢!”
我们做小学教师的.,常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难教:“孩子比我还凶呢”;“孩子在家常常稍有不顺心就大发脾气”。拜倒在孩子脚下的父母们难道不应该反思一下:我们是否已经给孩子过多的照顾?我们是否正在培养一个个家庭的“小皇帝”?在物质丰富的年代,孩子就不需要学会关心他人,而只会接受别人的照顾吗?
四只重视孩子的生活和安全,不重视孩子的学习和思想教育
篇头出现的小环家长,在孩子犯错时,只是想着怎么在外人面前逞威风,争好处;只知道宝贝自己的儿子,决不让自己的孩子受一点点的委屈。
这样的家长总是不管自己的孩子有错没错,先埋怨别人要紧。他们并没想到,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下,先学到的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以配合家长的无理取闹。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从教育家长开始,家庭教育才会事半功倍。
篇13:高中教育发展失衡现状及其对策
高中教育发展失衡现状及其对策
作者/尹志东
摘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在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中教育中,教育发展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人才素质的高低,也关系到社会的长远发展。
篇14:高中教育发展失衡现状及其对策
一、高中教育发展现状
高中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失衡现象,严重影响了高中教育健康长远的发展。具体来说,高中的教育发展失衡现状主要表现在:
1.教育系统内部的资源具有失衡问题
(1)由于高中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导致对高中教育的经济投入和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学、初中相比有所减少,导致了高中教育经济投入失衡。(2)高中教师的师资力量跟不上社会和学生对于教师的要求,造成了高中师资力量发展失衡。(3)高中学校数量没有在义务教育普及情况中得到相应的增加,造成了高中发展的失衡。
2.教育区域资源具有失衡问题
(1)在城市的高中教育中,贫富悬殊过大,人们获得高中教育资源和机会往往不对等,造成了资源的失衡。(2)在农村的高中教育中,硬件和软件设施不太健全,而农村高中教师也随时准备着跳槽,这就给农村的高中教育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二、高中教育发展失衡问题的解决对策
1.发挥政府的作用,提高政府的教育均衡意识
高中教育的发展问题,政府具有重要的责任,对于如何发挥政府的'作用,提高政府的教育均衡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国民收入的比例中提高教育经费的比重,并提高高中教育的经济投入。(2)在高中教育经费中除增加政府的经济投入,还要发挥社会团体、个人家庭的作用,更好地分配高中教育的各项资源。(3)要建立好相应的教育监督机构,虽然国家不反对一些高中学校收取一定的学费和择校费,但针对目前存在的收费弹性较大的问题,需要在建立监督机构的基础上加强控制,防止乱收费现象的发生。(4)鼓励和创办特色学校,弥补目前高中学校的不足,促进高中教育均衡发展。
2.改革和健全高中的教育体制
要在高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改革好和健全好高中教育体制。(1)要坚持多元化的办学机制,鼓励民办教育发展。例如,政府可以在政策和经济投入上扶持民办教育,让更多的适龄学生可以加入到高中教育的行列中来。(2)要完善投资机制,建立起多渠道的投资机制,解决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正因为投资机制不完善,才导致了更多的高中学校依靠高学费来满足,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3)要建立起高中学生的资助体系,将高中教育归入公共财政体系中来,通过奖学金、勤工俭学、减免学费等来保证高中教育的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篇15: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对策探讨论文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对策探讨论文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指南》中里面这样说到:幼儿园的教育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启蒙性阶段,所以要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关注幼儿的健康发展,针对幼儿的心理状况提出指导性的对策,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童年。幼儿园孩子的年龄处于3至6岁,在这个阶段,由于孩子们刚刚接触到老师和小朋友,心理的塑造性比较强,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比较依赖父母,情绪往往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在这个心理教育的关键性阶段,如果不对孩子们进行良好的教育和指导,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人格的塑造和个性的发展。在本篇文章中,我将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针对这些现状提出指导性的策略,希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借鉴。
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体系
在我国现阶段的幼儿教育中,由于大部分的幼儿园并没有给幼儿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只是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给幼儿进行零散的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并没有提出明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更缺乏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致于某些幼儿出现心理问题时,教师无法给予正确的指导。所以完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体系很有必要。
(二)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路人,同时也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指导者。而当前的幼儿园普遍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无法给幼儿们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另外,由于幼儿教师之间存在着教学和评职称等方面的竞争,教师的心理压力也比较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提升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势在必行。
(三)家长的忽视和幼儿的不配合
由于现在大部分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辈们在生活中往往不注重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经常满足孩子们的所有要求,溺爱孩子,从而使孩子们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脾气大、爱哭、不尊重老师等;另外,即使家长们偶尔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孩子们也不配合家长,往往造成不良的后果。
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分析
(一)建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要改善现阶段我国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需要国家和学校的不断努力,建设一个完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首先,国家和社会要支持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加大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室的投资力度,为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提供便利;其次,幼儿园要完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体制,从课堂的建设到教师的教学再到教学的评估等,从而形成一套先进的完整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从而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另外,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进行中,教师要分析幼儿的心理特点,从教学前的准备,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活动,教学结束之后的反思等方面入手,关注幼儿的接受能力和适应状况,从而促进幼儿教师的高效教学。
(二)对幼师进行专业的培训
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首先幼儿园要与培养专业“幼儿心理教育”的师范院校进行联系,为幼儿园引进一批具有专业素质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其次,幼儿园要经常给教师组织一些专题性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系列讲座,从而给教师进行“充电”,不断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另外,教师要真正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定期给幼儿组织一些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而提升幼儿的参与能力,完善幼儿的人格。
(三)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所以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很有必要。首先,幼儿家长要在实际的教育中给幼儿树立模范作用,指导幼儿在家庭中养成按时吃饭、礼貌待人、热爱学习、帮助长辈的'良好行为习惯,并定期给幼儿讲述一些心理启发教育性的故事,比如“孔融让梨,少年和果子狸”等故事,教导幼儿要尊敬老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幼儿园定期要给家长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使教师和家长保持高度的联系,从而使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状况,并针对具体的状况采取合适的教育模式,从而为幼儿心理健康发展铺平道路。
(四)关注幼儿心理差异
在实际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由于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特别的个体,他们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理解能力,再加上每个幼儿的家庭环境,生活状况等各有差异,所以每个幼儿呈现出来的心理发展特点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要针对幼儿们的这种个性差异,分别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建议,实施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而促进幼儿平等健康发展。
首先,在每个学期的开学之前,教师把每个幼儿带到园内的心理健康测试实验室给幼儿进行一次全面的心理健康测试,并给每个幼儿建立一个心理健康的档案,在不同的时段给幼儿进行测验,从而针对不同时期的心理健康特点分别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模式,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其次,在实际的幼儿心理健康教学活动中,教师给幼儿组织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活动,比如“找一找,比一比,猜一猜”等,认真观察每个幼儿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反映和行动,从而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并针对幼儿的活动能力及时与幼儿的家长进行沟通,采取鼓励或者动力教学法,不断改善“问题幼儿”的行动和思想模式,促进幼儿的快乐成长。
在现阶段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幼儿心理发展的差异性,针对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学模式,从而使每个幼儿在快乐的、轻松的、和谐的环境中进行高效的学习,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芳,袁爱玲.课程视野下广州市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
[2]齐明华.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J].科学中国人,,(09).
篇16:中国旅游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国旅游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通过对全国范围内200家旅游院校的调查,本文旨在指出中国旅游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问卷显示,由于中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旅游教育院校的数量在中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师资力量,学生实践经验以及国际化程度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调查结果也显示了影响学生进入或留在旅游行业的因素中,薪酬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作 者:谷慧敏 Raphael R. Kavanaugh 俞聪 GU Hui-min Raphael R. Kavanaugh YU Cong 作者单位:谷慧敏,俞聪,GU Hui-min,YU Cong(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24)Raphael R. Kavanaugh,Raphael R. Kavanaugh(美国普渡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系)
刊 名:旅游学刊 PKU CSSCI英文刊名:TOURISM TRIBUNE 年,卷(期): 21(z1) 分类号:G64 关键词:旅游院校 主要方向 教师 学生篇17:浅谈大学新生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大学新生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当前大学新生教育存在各种问题,如何适应高等教育的'新形势开展新生教育工作,笔者结合实际经验,对科学的专业思想教育、及时的转换指导、前置的就业指导、系统的心理辅导、悉心的解困工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作 者:何嘉华 作者单位:广东药学院,广东,中山,528458 刊 名: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G64 关键词:大学新生教育 现状及原因 主要内容及手段篇18:浅析学校足球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张磊 信阳师范学院
摘要:教育体系以及教育模式的改革,使得教育内容逐渐倾向于多元化的发展方式。学校足球教育只所以得到关注与重视,主要是该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当中处于被忽视的状态。随着国内教育领域研究深度与广度得到提升,此次研究将学校足球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作为切入点,探索优化足球教育的根本对策。
关键词:学校足球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模式
前言
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国内的各大院校已经积极致力于教育体制的改革,顺应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教育体系以及涵盖内容多元化已然成为研究重点。基于此,足球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但由于不同层面下所反映出的情况不同,需要结合实际探索新型的足球教育模式,为其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此次研究的重点与目标。
一、学校足球教育发展现状(一)社会观念存在弊端
一方面,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下,对教育体系的认知程度仅仅围绕着读书开展,并且传统教育体系中读书的重要性十分明显。学生也将考上重点大学作为目标,持续深造。这是传统观念的深远影响,“教育―工作”模式已经成为一个链条,成为左右着教育发展方向的枷锁。同时,网络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使得信息的流通速度加快,足球的负面新闻得到传播,致使负面思想产生影响,人们对足球产生排斥心理;另一方面,政府缺乏政策引导与资金层面的支撑作用,导致校园在开展足球教育中的基础设施薄
[1]
弱、教学设备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足球教育的认知。
(二)学校教育体制不重视
学校作为教育开展的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与基础设施。但探究长期以来的教育模式以及教育体制,主要是围绕文化知识与职业技能开展,缺乏对学生身体素质与其他能力的第一文库网锻炼。学校教育体系当中,体育教育的实效性无法得到发挥,教育占比较低。足球作为体育教育的一部分,所占比例则更是微乎其微。教育体制的不重视,造成足球教育开展受阻,基础设施的不健全,使得有效开展足球教育无法实现。
(三)师资队伍缺乏专业性
师资队伍缺乏专业性作为影响足球教育开展的重要一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育教员并非毕业于专业的体育院校,对足球训练的核心训练方法掌握不全面,运动管理实效性不强。在组织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课外比赛与运动强度不足,兴趣培养方式难以发挥出实效;另一方面,受到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影响,体育教师往往兼任多职,专业足球教员严重匮乏。
二、优化学校足球教育的对策(一)社会及政府层面
社会层面应该积极引导舆论方向,强化对足球运动的正面宣传力度,让社会的不同阶层能够诚信对足球产生新的'认知,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事业。只有这样才能够为足球教育的开展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营造与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政府需要在开展足球教育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支持,作为服务性组织,应该在根本上重视足球教育的开展。一方面,为足球教育人才的培养开展绿色通道。例如放开招生的限制,提供培养人才所需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另一方面,为学校开展足球教育提供资金支持,扩大政府投资规模,优化学校足球教育基础设
[2]
施建设,最大限度发挥政府职能。
控制好社会观念以及舆论导向,优化政府层面对足球教育的支撑,是学校足球教育开展的基础。
(二)学校层面
学校作为足球教育开展的主题,在得到政府投资后,同样离不开学校领导层的支持与校内的宣传力度。学校领导层方面,作为学校教育目标与教学体制执行效果的控制层,应该充分认清足球教育的重要性,执行科学、合理的决策体系,进而为足球教育的执行环节提供指导。可组织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的方式,进行足球运行与足球比赛,举办足球兴趣以及足球发展历史讲座。增强家长与学生的认知程度,进而共同推动足球教育的开展;学校宣传力度方面,学校本身关注度的提升,宣传方式多种多样。将传统的板报、宣传单、学校网站等方式排斥,可通过当前十分流行的社交软件进行推广,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达到宣传足球教育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为足球爱好者之间搭建新的沟通平台。
基于学校层面而言,在内部领导管理层的重视下,在学校内部开展良好的宣传,是足球教育开展的保障。
(三)师资队伍层面1.足球教员自身素质提升
足球教员作为足球教育实效性得以发展的关键,自身素质提升至关重要。第一,对足球教员的招聘工作应该重视,挑选专业体育院校毕业的人才并需要具备足球教育经验,完成教育任务;第二,具备并掌握专业的训练方法,发挥出自身专业性为学生提供指导;第三,转变课堂的教学方式,打破常规,积极探索新方[3]法。
2.建立科学的系统性课程
科学系统性课程制定,需要充分结合教学实践,具有针对性的制定课程标准及要求。对传统课程进行革新,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发挥出足球教育课程对专业化知识的实效性。教师应该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运用专业性知识为系统性课程设计进行指导。
师资队伍层面的建设,是足球教育实效性提升的关键,构建良好的师资队伍是足球教育开展的核心。
结论
综上所述,足球教育作为体育教育体系当中的一项,其实效性是我国足球运行未来发展的基石。只有在社会及政府、学校、师资队伍等多层面对足球教育提供支持,才能够为足球教育的开展与优化奠定基础,优化学校足球教育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1]柯林.浅析学校足球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对策[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0(01):81-82.
[2]张晓龙.校园足球持续发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5(14):220-222.
[3]陈俊同.我国义务教育中足球教育的现状与对发展足球运动的关系研究[J].时代教育,,10(03):185-190.
>才智
/178
篇19: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摘要:从高等学校的贫困生感恩教育现状出发,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高校受助贫困学生知恩图报、爱国爱党、诚实守信等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受助贫困生;感恩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孟子曰:人有五伦、五常、八德。感恩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内核,其思想内涵包括忠于祖国、敬畏祖先、孝敬父母、尊长爱幼、敬师重友、珍惜自然、感恩社会等等。弘扬感恩意识就是要将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个人思想深处,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进而使博爱之心广泛传播,正能量得到纵深传递。当今高校贫困学生感恩意识淡薄是一个普遍现象,导致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很多,深入分析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寻找有效的教育策略,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1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现状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于受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以及社会发展精神冲击的影响,大学生感恩意识普遍缺失,对于高校贫困生而言,感恩意识也同样亟待加强。当代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为:
1)不知恩。对家庭亲情的漠视,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对朋友友情的漠视,是自私行为的表现;对社会恩情的漠视,是毫无感恩之心,漠视他人恩情,理所当然的享受帮助的表现。
2)不感恩。部分贫困生缺乏感恩意识,认为国家、学校和社会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受资助后并没有报恩的行动。
3)不报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资助,是国家和社会的关爱,受助的学生理应对社会及资助者做出力所能及的回报。但是其中不乏缺乏社会责任感,只知索取不知付出的人。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其负面影响广而深远,如何避免高校贫困生成为高学历低情商的人,值得社会家庭和学校多方思考。
2高校贫困资助工作中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2.1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大学校园构成的主体,高校贫困生收到了社会的帮助、学校的培养、父母的养育、同学的友爱等,应学会感恩,然而,部分贫困生不知感恩,他们不懂回报,受到恩惠不言谢,受之泰然。在培育之恩方面,不热爱母校、不尊重老师,学生只关心个人前途与发展,反把学校、老师作为自己的对立面。在养育之恩方面,有的贫困生不知感恩父母,反而责备父母没有提供更好的生活,孝为立德之本,不孝敬父母,也难以关爱他人,关心集体,进而很难做出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事情。如今,社会环境对人格培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部分贫困生社会责任感不强,生态意识淡化,都是缺乏感恩意识的重要表现。只有懂得爱别人,才会珍惜自己,善待他人,感恩社会,回馈社会。有了感恩之心,才会更加努力的回报社会、学校、父母对自己的培养,朋友对自己的关爱,才会珍惜自然,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感恩意识不仅仅是针对个人,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意识,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
2.2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影响
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问题作为一个现实存在的客观问题,对未来学生发展及社会发展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感恩教育常态化,感恩意识习惯化,不仅有利于整体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强感恩教育,培养感恩意识,是一项长期而间接地任务,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通力合作,共同完成的课题。
3培养高职贫困生的感恩意识的原则及有效途径
3.1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原则
3.1.1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就是要对此优良传统进行继承和发扬。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界的物质文明和西方文化的进入,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使大多数家庭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都用在了物质发展上,忽略了对子女开展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过快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生活各领域和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促使当代青年学生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逐渐的凸显出来,其中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状况更是不容乐观。只有认真了解当代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研究其心理特点、思维特点和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变化,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古今感恩教育的成功经验。立足现实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新的观念、新的特点来适应新形势下德育教育需求,实施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方法,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寻求新方法,探索新思路,提出新理论。长期系统地培养贫困学生树立知恩、感恩、报恩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自觉。
3.1.2教育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感恩教育需要主、客体双方共同参与。因此,高校的感恩教育活动离不开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贫困生在接受感恩教育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到感恩这一优秀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和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有意识地注意发现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贫困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情况的影响,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卑、孤僻的性格,同时会养自私自利的思想,往往会有很强的占有欲和虚荣心,作为直面这部分学生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现每名贫困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开展心理疏导和思想引导过程中,帮助贫困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向贫困生灌输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耐心的纠正学习和生活中的不足之处,针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教育,从而促使其树立感恩意识。
3.1.3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优良传统,感恩教育是有着丰富内涵的。要想使感恩教育活动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首先应该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运用典型事例作为主要素材,以传统文化理论作为教育理念,将感恩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教学环节中不断融入感恩教育题材,培养学生知恩图报的意识。其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高校应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开展各种形式的感恩主题活动,特别是贫困学生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评审宣传活动,社会爱心人士捐助仪式、敬老助残活动、支援西部建设活动等等,让学生参与进来,特别是让贫困家庭的学生作为受益主体参与进来,现身说教,从中体会并感悟那些伦理道德理论知识的深刻内涵,实现“理论内化”和“行动外化”之间的统一及融合,才是高校感恩教育的最终落脚点。
3.2提升贫困生感恩意识的有效途径
3.2.1继承传统道德,挖掘感恩资源。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忠、孝、义都是在进行感恩教育,忠即报君恩、孝即报亲恩、义即报友恩,三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几千年来的积淀。“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道德要求更是深入人心。因此,要坚定不移地继承传统道德文化,与时俱进,将传统道德文化与弘扬时代新精神相结合,以人为本,积极引导贫困生学习和弘扬传统美德,通过对贫困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与引导,使其反观自身,自觉意识并改正不知恩的行为,多给予大学生心理关爱和生活支持,树立自信心、自尊心,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帮助贫困生正确看待暂时的贫困,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国家及个人,这会对其未来发展产生良好而深远的影响,也对社会风气的形成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3.2.2培养家庭环境,发挥教育作用。
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说明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育氛围、家庭生活环境的好坏对学生成长历程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行为素质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树立感恩仪式的教育过程中,家庭环境及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转变观念,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培养贫困生对家庭的责任感,知识的积累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双管齐下,不断增强贫困生对父母、家庭的责任感。
3.2.3注重学院培养,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教育是高职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平台,也是其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环节。落实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培养的重要环节,经过学生的自身努力及家庭感恩教育的熏陶,学校需要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一系列措施增强贫困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了解、体会并记住回报于人,唤醒他们感恩之心,学会回馈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尊重他人,营造富有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进而在走向社会之时,带入今后的工作、生活之中。
第一,进一步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提高感恩教育实施的科学性。通过教师的个人魅力给学生带来榜样作用,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断点拨学生识恩、知恩。
第二,通过素质教育的相关课程,发挥课堂教育的作用。开设感恩教育的课程,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结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范例进行教育,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逐步将感恩教育融入学生人格塑造中,引导学生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第三,利用多种校园活动形式,开展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需要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通过写感恩家书、感恩征文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通过组织团队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互帮互助的能力,并引导其注意到感恩意识对一个优秀团队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通过制度建设、舆论宣传、系列活动等多维度共同努力,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增强其自我感恩意识,培养知恩图报的良好品质。在生活中,懂得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在学习中,尊师重道、团结同学;在今后的工作中,爱岗敬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国家、社会及学校的培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胸怀祖国,奉献社会,将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根植到内心深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一颗感恩之心。感恩,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和回报,是健全人格的具体表现之一。接受恩惠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们,应学会感恩,常识感恩之理、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报恩之举。受助不知回报,贷款不想偿还,就是缺乏了做人的明理和诚信,是道德缺失的具体表现。常怀感恩之心,诚信地履行义务,并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积极回报社会,感恩让施恩的人幸福,同时自己也感受幸福,这才是一名自尊、自立、自强的大学生应有的表现。
参考文献:
[1]付霆.感恩教育读本[M].四川大学出版社,.
[2]廖申白.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研究[M].河南人民出版社,.
[3]陈孔国.师德养成读本[M].湖南大学出版社,.
[4]周晓峰,王志堂.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内涵、意义与途径[J].企业家天地,2011(2):36-37.
[5]李晓林.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与途径[J].淮北职业学院学报,2015(1):42-44.
篇20: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教学论文
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教学论文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近些年来新兴起的一个热门学科,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以培养综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课程涉及艺术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等多领域的知识,发展前景广阔。在高职高专学校中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水平的专业化人才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从分析高职、高专院校中环境艺术专业的教育现状出发,探讨了促进该专业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发展对策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近些年来新兴起的一个热门学科,它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以培养“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环境景观设计、建筑小品设计及施工技术与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教育目标,课程涉及艺术设计、建筑工程、植物学、管理学等多领域的知识,其专业培养目标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就业率高,因而发展前景广阔。现在的许多高职、高专学校都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然而,由于该专业的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发展尚不成熟,因而许多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了解高职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找出教学环节中的不足,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一、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方式与培养目标脱节,高职特色不够突出
高职院校中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以培养综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的方式应该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培养出应用型而非研究型人才为培养方向。然而,许多院校在进行教学安排时,却并没有突出高职特色,教学体系仍旧是偏向于理论教学,教学设置重理论而轻实践;在教学方法上缺乏新意,仍旧照搬老一套的教学方法,教师讲课缺乏激情,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许多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进度,不惜将教学内容压缩,许多知识并没有讲透,学生听的也是一头雾水;在课堂教学中,仍旧以“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为主,学生被“牵着鼻子走”,缺乏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无法培养他们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滞后于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它受市场发展变化的影响,知识的更新速度和推陈出新的速度比较快。而且它作为一门边缘化的学科,课程涉及的领域广,诸如艺术设计学、景观学、植物学、工程控制学、建筑学等都是该专业课程包含的内容,因而,任何一个领域的更新都需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做出相应的知识调整。然而,受教学条件和教材本身的限制,大多数高职院校并不能在教学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设置,因而落后于市场发展额需要;再加上许多教师自身的能力有限,习惯于采用单一的授课模式,课件内容无法及时更新,案例设计也比较陈旧。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毕业找工作时遇到了困难,许多用人单位也抱怨应届毕业生的工作能力不强,知识水平不高,因而不愿意录用。
3.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实践课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这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院校中就显得更为重要。合理的实践教学安排和设计,有利于让学生在真正的实践和动手操作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同时还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提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许多院校虽然都安排了实践课,但授课的效果并不理想。教学条件有限,模拟出来的实践环境与真实的环境相差很大;任课教师自身的能力有限,教学方式传统,实践课的授课内容也与现实脱节;学生在设计方案时,过多地看重艺术表现力,而忽视了实用性和可行性,仅凭感觉对待设计任务,因此设计出来的作品出现许多常识性错误,漏洞百出。
4.教师构成单一,不能满足学科融合的需要
教师队伍的素质对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在高职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大多数都是从高等院校毕业的本专业人才,虽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水平,但是缺乏相关的从业和实践经验。他们也许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上还比较如鱼得水,但是到了实践课的时候,就会面临经验不足的问题。除此以外,由于这是一门边缘化的学科,许多时候,科班出身的教师在讲授一些有关建筑方面的课程时,远远不如建筑专业的教师讲得透彻。师资队伍的构成也是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急需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二、改进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的对策
1.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
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确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教育观。在教育方法上,改变以往的程式教学,变填鸭式的教学为探究式教学,注重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探索精神;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进行创新探索,在教师提供引导和帮助的前提下,让学生自行设计实践方案;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思考和发问的机会,尊重他们的不同想法,让不同思想在讨论中交锋,最终得到真理性的认识。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竞赛的形式多给学生创造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的才能得以施展和发挥,同时培养他们对本专业的好感和学习热情。更要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国家级、省级的赛事,以开阔他们的眼界,通过和优秀的专业人才进行比赛,收获更多的实战经验。
2.注重教学内容联系专业实际发展状况
为了降低由于教材内容更新滞后带来的损失,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教师应该在教授课本的同时,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或者网络资源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制作课件切忌懒惰,不能讲陈旧的内容重复使用。为了保证学生所学内容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专门订阅了一本适合高职学生阅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刊。每一期的学刊我都会认真地研读,并且将其中能够被学生理解的.、符合教学需要的文章复印出来,分发给学生阅读。这样,通过阅读相关的专业期刊,就能够弥补教材内容滞后的缺陷。
3.建立健全的实践课程体系
为了让实践课程有实质性的进展,我校专门与一家专业公司联手,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收获实战经验。这样,学生每隔一个月就有机会到该公司参观学习,并且在学期结束之后还会安排学生去该公司实习,由专门的人员带领。学生通过向这些在专业岗位上奋战多年的工作人员交流和讨教经验,渐渐学会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大加强。
4.优化教师队伍
要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教师录用时,可以适当录用一些诸如建筑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出身的教师,这样能够增强教师之间的互补性。同时,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水平和过硬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水平,能够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讲解知识。不仅如此,教师的专业实践经验也十分重要,这是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这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才有能力上好实践课,才有能力教好学生。因此,不妨聘请一些行业高级从业人员来担任教师。必须指出的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知识,因此,教师也要时常参加一些研修班来丰富自身的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中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现状入手,总结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对专业教学提供一些帮助,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李砚祖。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视界.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许丽。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研究.现代装饰:理论,2011(5)。
★ 教育管理论文选题
★ 德育教学论文题目
★ 论文题目
【班主任工作总结--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精选20篇)】相关文章:
教学论文的题目2022-07-22
论文题目审核表范文2023-02-02
护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选择2024-02-21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2023-09-25
★幼儿园教学论文题目2023-09-11
农学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2023-02-10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题目2022-11-06
论文英文题目2023-10-14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题目2022-05-06
金融学建设银行论文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