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eze”为你分享15篇“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总结”,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总结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总结 -总结
是实行财政支农资金报账制管理第一年,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抓住规范和强化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监督管理这个重点,不断加大财政支农整合力度,进一步提高我市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和农民增收,1-10月份以来,通过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在支农资金监督管理上作了一定的工作,主要工作汇报如下:不断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了我市农业持续发展、农民稳定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现将我市XX-XX年年度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5月,我市支农专项资金首次实行报账制管理,各级财政部门预算安排的具有专门用途、适合项目管理的各类支农专项资金全部实行报账制,
总结
采取的措施:1、资金实行专人专户管理核算。实行专户管理、专人专账核算、并与项目管理,政府采购相结合,做到资金安排到项目,支出核算到项目,做到专项、专款专用。1―10月份财政支农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支农资金专户累计拨入资金30笔,金额共计9,924,780元,累计发生支出16笔,支出金额3,419,138.40元。预付项目资金共18笔,金额共计212万元。2、严格控制资金使用。资金原则上不直接下达到项目单位,必须由项目单位或项目实施单位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支出进度,凭合法有效的支出凭证向项目主管部门提出用款申请和审核确认,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启动项目实施和竣工报账的管理制度。3、确定专人全程监督检查。对项目财政部门确定专人负责支农专项立项、实施和验收全过程的监督检查
二、存在的问题1、套取资金现象仍然存在。团结水库水毁工程项目,项目实施单位在项目实施中未向项目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提出,就自行进行施工,项目完工后向项目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提出项目验收。
三、对策及措施
篇2: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总结
为了支持企业发展,中央和地方财政分别从企业、经建、农业、农发办、金融等归口管理部门,安排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大新产品开发资金、技改资金(无偿资助和贴息)、技术研究开发资金、科技富民强县资金、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奖励资金、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农业产业化贷款贴息资金等十多项专项资金,现就财政专项资金会计核算明确如下:
一、补贴收入核算(应计所得税)
企业收到财政贴息、研发后补资金、奖励资金、税收返还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二、项目资金核算(明确专项用途、形成资产的不计所得税)
1、企业收到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大新产品开发资金、技改资金、技术研究、科技富民强县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按资金项目设明细账)
2、企业支出专资金时
借:在建工程
借: 生产成本等有关科目
贷:银行存款
3、项目完成后形成资产的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借:专项应付款
贷:资本公积——拨款转入
4、项目完成后未形成资产的需要核销部分
借:专顶应付款
贷: 生产成本等有关科目
篇3: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总结
实行财政支农资金报账制管理,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抓住规范和强化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监督管理这个重点,不断加大财政支农整合力度,进一步提高我市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和农民增收。1-10月份以来,通过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在支农资金监督管理上作了一定的工作,主要工作汇报如下:不断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了我市农业持续发展、农民稳定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现将我市xx-xx年年度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5月,我市支农专项资金首次实行报账制管理,各级财政部门预算安排的具有专门用途、适合项目管理的各类支农专项资金全部实行报账制。采取的措施:1、资金实行专人专户管理核算。实行专户管理、专人专账核算、并与项目管理,政府采购相结合,做到资金安排到项目,支出核算到项目,做到专项、专款专用。1—10月份财政支农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支农资金专户累计拨入资金30笔,金额共计9,924,780元,累计发生支出16笔,支出金额3,419,138.40元。预付项目资金共18笔,金额共计212万元。2、严格控制资金使用。资金原则上不直接下达到项目单位,必须由项目单位或项目实施单位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支出进度,凭合法有效的支出凭证向项目主管部门提出用款申请和审核确认,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启动项目实施和竣工报账的管理制度。3、确定专人全程监督检查。对项目财政部门确定专人负责支农专项立项、实施和验收全过程的监督检查
二、存在的问题1、套取资金现象仍然存在。团结水库水毁工程项目,项目实施单位在项目实施中未向项目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提出,就自行进行施工,项目完工后向项目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提出项目验收。
三、对策及措施
篇4: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总结
此次培训重要意义在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和干部廉洁自律,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力,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此次培训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为培训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接到通知后我们马上成立了“珲春市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布置了相关工作任务,制定了科学严谨的培训方案。
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宣传培训日常工作。局领导亲自挂帅,会计科牵头运作,相关科室踊跃参与,业务骨干登台任教,全局上下形成了人人关注农村培训,人人参与农村培训的良好氛围。
二、精心制定方案,明确工作职责。为了保证宣传培训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市财政局首先制订了《珲春市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实施方案》,对培训的指导思想、培训原则、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经费、培训考核等进行了明确,并将此项工作列入财政部门重要议事日程,纳入财政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
三、两级政府同步,共抓此次财政支农政策培。
此次培训工作还受到了市乡政府的高度重视,各乡镇主管领导亲自安排人员组织参加培训。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市财政局主管局长侯建东同志亲自到会做了重要讲话。讲话要求各乡镇高度重视,建立长效机制,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把支农培训工作作为今后的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市乡联动,实现了培训工作上下“一盘棋”,营造了浓厚的学习凡事有备无患。开班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经过充分的准备,从组织报名、审核、登记、排班、到确定培训地点、后勤保障等等反复推敲确定详细的日程安排,制定并下发《培训须知》,统一组织学员参加培训。
四、宣传培训不走过场,认真做好考试验收,确保培训工作质量。
按照财政部《关于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通知》(财办[]43号)要求,我们规定:农村财会人员首次接受培训后,要进行考试验收,经考试验收成绩合格者,颁发全国统一的《培训证书》。对取得培训证书的人员,建议有关单位作为优先使用人才的条件之一。我们根据培训时间短,学习内容多的实际情况,在每一天的学习中抽出时间,采取课堂小测验的形式考核学习情况,经过认真考核,全体学员的学习成绩都达到了合格以上,真正使学员们实现了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的目标。我们还规定:学员在学习期间实行签到制,由市财政局制定签到簿,由各财政所负责组织签到,并将签到簿报会务组备案,作为考核培训工作的主要资料。同时还规定:培训期间不参加课堂小测验的学员不予颁发《培训证书》。
篇5: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总结
社保股继续围绕民生工程这一主线开展工作,特别是我省民生工程进一步扩容升级后,社保股不仅要做好各项社保资金日常财务管理工作,还要加强民生工程的政策宣传、统计、协调、反映问题等工作,更要把承办的工作做细、做实。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把民生工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财政部门是民生工程的单位,目前社保股协办民生工程相关基础工作,两年来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靠局党组的重视、支持;二靠相关股室的相互协作;三靠加强与民生工程实施单位的联系、配合;上半年我们对这项工作既脚踏实地又有所创新。
1、加强对民生工程的学习、规划。我省实施二十八项民生工程,面对新增项目,我们不仅组织民生工程联络员共同学习掌握各项政策、规定,还有配合有关部门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民生工程的资金管理、监督检查、任务考核等配套办法,民生办出台了11个配套文件,把具体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对已实施过的项目进行认真梳理,完善实施方案,使民生工程得到顺利衔接;
2、使民生工程资金管理有所创新。今年民生工程项目实施单位增加到十五个,财政部门管理资金的股室也有六七个,很多业务互有交叉,为保证民生工程资金能够及时足额拨付,保证支出口径一致,社保股按月、按工程进度及时向领导汇报,以加强民生工程资金的统一调度,初步建立民生工程预算,科学分配民生工程资金。
3、使监督检查有所创新。民生工程的监督检查是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民生办虽然也有监督检查职能,但毕竟专业性不强,在今年的监督检查中我们积极主动配合监察局、政办督察室,从相关部门抽调专业性人员参与,以提高检查质量,同时定期对重点工程进行监督检查,使民生督察贯穿民生工程实施的全过程。
4、民生宣传有所创新。虽然以前我们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强了民生工程宣传,但还是流于平面。在今年的宣传中要注重让民生工程走村入户,实现民生宣传“村村通”,不仅通过媒体,还要采取明白纸(印发25万份)、黑板报、文艺表演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宣传,让民生工程政策深入民心。目前我们与县电视台共同制作的系列报道“民生工程面对面”正在播出,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
二、增加工作主动性,有的放矢。
今年我们继续结合民生工程积极主动地抓好涉及到老百姓“生活难、就医难”等问题的重点工作。
1、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年民生工作的薄弱环节。今年村卫生室建设将增加到50个,任务更加艰巨,我们改变去年以检查促工程进展的办法,从年初的选址、招标、工程的实施等方面全过程主动参与,使此项工作能按序时进度完成。目前村卫生室开工49个、主体完工40个,预计七月份可全部完工。同时对社区购买卫生服务工作严格考核程序,使资金的使用物有所值。上半年共拨付资金280.51万元。
2、农村五保户及农村重点优抚对象。这两项工作涉及到农村社保体系建设,今年我们借鉴“一线实”的做法主动与民政、乡镇联系进一步把补助到人的情况搞准,把人数核实,做到应保尽保。目前共拨付五保户供养全年资金1326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拨付农村重点优抚对象全年资金1210万元。
3、下岗职工各项待遇的落实。目前我县再就业资金主要依靠上级补助,且多为定项补助,今年我们改变过去各项资金一套管理办法的旧模式,与劳动保障部门配合将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等补助项目细化,一项一个办法,一项一项落实,使下岗职工各项待遇能真正得到落实。1-6月份共拨付再就业资金422万元。
三、强化基础工作,提高管理能力
社保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要管好钱,还要深入研究各项业务政策,今年我们进一步强化基础工作,提高管理能力。
1、发挥财政部门联系部门广,信息点多的优势,做好各项社保资金调查、测算等研究工作,已经拿出3篇针对社保、民生工作的调查材料,重点从民生工程的实施、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及社保资金运行分析等方面入手,对自身工作重新审视。利用**县财政信息网做好民生工程的专栏,使群众及时了解民生工程的进展情况。
2、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各项社保资金的数据库。近两年发放到人的社保资金日益增多,我们及时做好各项信息的核对、更新,以掌握准确的第一手资料,避免民生检查中存在的项目、信息不准的现象。
篇6: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总结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总结
一、村基本情况
×××××××××××××
二、项目建设情况
为进一步推进太原市“菜篮子” 目标工程建设,建强东庄营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将财政支农专项资金20万元用于温室大棚的更新建设。补助款用于温室大棚建设及建材购置:一是温室建设需雇用挖掘机等机械进行土方挖掘堆砌墙体、平改坡工程等,该项使用资金12万元;二是购置温室钢架、防露滴塑料薄膜、pc阳光板、耐力板、卷帘机等温室所需建材,该项所用资金8万元。
我村支农惠农工作在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周密安排部署,加强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以日光节能温室科技示范园建设为平台,整合农业产业化的项目资金。按照晋源区温室产业发展规划,坚持集中连片打建和零星打建相结合,新建和改建相结合,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综合技术相结合,扩大温室农业规模和精品菜种植面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新技术、新品种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进一步提高温室产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东庄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目前已投资1500余万元,建成温室150栋,其中有60栋已经产出效益。在新农村建设上真正实现农民不出门就能有工作,农民不投资就能有股份,农民不入股就
能有红利,带领农民走上新农村小康生活水平。
设施农业的快速兴起,日光温室的建设,使我村温室产业向高科技、现代化方向迈进了新的一步,并形成了特色鲜明、效益突出和具有典型示范带动的新型产业化集群,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篇7:浅议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14-0200-02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三农”问题一直都是政府和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几年,随着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央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解决“三农”问题,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不断增加,,中央财政安排13个粮食主产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94.72亿元,比增加46.83亿元,占中央财政总投入的67.14%,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证和资金保证。在这种大背景之下,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让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入转化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推动力,成为困扰我国政府工作人员以及相关学者的问题。只有构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恰当的评价方法,才能正确地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进行科学合理的审计。本文将分析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指出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在财政支农资金绩效审计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作者多年基层工作和研究的经验,给出实际可行性的对策,为落实我国支农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有效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原则
构建完善的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是进行绩效审计的前提与基础,针对我国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使用特点以及我国农村发展现状,我国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需要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1.切合实际,切实可行
我国是一个小农国家,农业发展不均衡,各地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在制定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满足各地区对专项资金的实际需求,做到绩效评价切合实际。同时,还要考虑到评价过程切实可行,保证评价过程的可操作性。
2.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合理分配
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构成了我国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整体。在具体的绩效审计过程中需要合理的分配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尽量增加定量指标的数量及权重,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需要指出的是,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某些投入在局部以及短期内无法使用数据来描述,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绩效审计的过程中合理的利用定性指标。
3.放眼全局,重点突出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在绩效审计的过程中需要放眼全局,在指标体系设计过程中需要将对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考虑到指标体系之中。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是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特殊资金,因此,在绩效审计过程中一定要突出重点,将大量的指标放在对地区农业发展作用的考核之上。
二、当前我国部分地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是国家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投入的方式支持农村建设和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国债、中央预算、地方政府财政配套资金以及相关农业建设投入贷款等。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包括申报立项审计、资金落实与分配审计、资金管理与使用审计、项目运作审计以及项目预期效益审计等。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绩效审计指标体系设置不合理
建设完善的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是进行科学合理绩效审计的前提与基础,建立完善绩效审计体系是完善我国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保证。当前我国部分地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指标体系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指标设置过于陈旧,没有与时俱进。很多地区的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已经使用多年,没有依据每年不同的实际情况设置新的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第二,指标设置过于雷同,没突出不同地区的特点。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不同地区农业发展水平以及资金需求状况各不相同,但当前各地区对资金绩效审核的指标设置过于雷同,没有突出各地区的特点。第三,指标设置没有全面考虑到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我国财政支农资金都是使用在特定的农业建设项目之上,在审计的过程中也注重特定项目相关绩效的审计,但对整体新农村建设以及未来长远发展欠缺考虑。
2.绩效审计方式不合理
科学合理的审计方式是完善绩效审计的有效保证。受我国相关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审计都是采取行政区域内部审计,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属于行政区域内部的平行机关,很少有上级行政单位参与到绩效审计过程之中。同时,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农业建设,很多农业建设项目都是在区域行政领导的直接负责之下进行的,一旦审计部门在资金绩效审计过程中发现相关问题,只能在行政职权范围内提出相关修改意见,严重地削弱了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3.绩效审计过程和结果透明程度低
通过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的审计可以有效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效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绩效审计的透明度直接关系到审计结果对相关部门以及人员对资金使用过程监督的作用。我国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信息公开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第一,审计过程中被审计单位不能为资金绩效审计提供完善详细数据,对资金使用情况大多采取定性描述,使得审计过程不透明。第二,资金绩效审计结束后部分地区并没有及时将审计结果公开,导致审计结果不透明。过程与结果的不透明导致很多地区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流于形式,不能为实际工作的改进提供帮助,也不能有效地监督相关部门加强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管理。 4.绩效审计缺乏指导性
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目的就是加强对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发现资金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绩效审计结果有效地指导相关部门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提高我国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率。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审计部门过于关注审计过程,并没有依据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为被审计单位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不能为有效地提高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使用效率提供有效的指导,也背离了绩效审计的初衷。
三、完善我国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对策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对我国的农村发展至关重要,针对当前我国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具体解决。
1.完善绩效审计指标体系设置
完善合理的指标体系是绩效审计的前提与保证。当前,部分地区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设置不完善,需要相关审计部门采取措施予以改正,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保证所有指标的设置符合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指标体系,依据农村经济实际发展情况以及违法发展要求来适时的修改指标体系,剔除与时代发展不符合的陈旧指标,加入符合要求的新指标。第二,突出指标设置的地方性特点。目前,部分地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指标体系过于雷同,不能突出地方农业发展特色和需求。相关审计人员要深入基层了解地区支农财政专项资金需求的特点以及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依据地区实际情况和特点来制定相关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第三,充分考虑地区农村经济整体发展和长远发展。当前的绩效审计指标体系过于关注特定项目在一定时期内的资金使用效率,没有将目光放到整体新农村建设以及我国农业经济长远发展之上,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缺乏整体性和发展性。因此,相关审计人员需要在设置绩效审计指标体系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整体发展以及长远发展,将相关的指标纳入到审计指标体系之中。
2.完善绩效审计方式
完善的审计方式是绩效审计的有效保证。受我国行政体系的制约,我国部分地区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缺乏独立性,没有足够的行政职权支撑绩效审计科学合理的完成。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出台政策和法规,增加审计部门的行政职权,保证审计部门对资金绩效审计的独立性。同时,在对重大项目的资金绩效审计过程中还需要相关行政区域内行政领导的配合,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上级审计机关的参与。
3.保证审计过程和结果的透明程度
审计过程与审计结果的透明度是审计有效性的前提和保证,而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过程以及结果缺乏透明度,导致对相关被审计主体的监督效用不足。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审计过程的透明度,要求被审计单位为审计单位提供详细、完善的审计数据,依据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的规定,对外公布审计数据和审计过程,保证审计过程的透明度,加强外界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了解与监督,切实有效的提高我国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二,在审计工作结束后及时有效地将审计结果对外公布,让社会成员特别是广大农民能够真正了解到国家财政资金的用途以及使用的情况,防止部分地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流于形式,切实通过资金绩效审计来监督和引导资金的使用与管理,让农民能够从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中得收益,让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4.加强绩效审计的指导性
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目的就是加强对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督与指导,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部分审计人员过于关注审计过程,没有注意到审计结束后审计结果对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的指导作用。因此,相关审计部门和人员需要转变思想观念,以监督和引导资金使用为目的开展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另一方面,相关审计人员在具备审计知识的基础之上,还需要积极补充农业建设相关知识,积极到农村建设的基层调研,了解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了解相关地区对国家财政资金的需求,积极指导相关部门提高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速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将国家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切实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尹淑平,吴立权.论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J].财会月刊,,(5):39-40.
[2] 宋志,韩亮亮.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绩效模糊综合评价[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3-5.
[责任编辑 王 莉]
篇8:清理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工作总结
整合财政专项资金,放大财政杠杆作用,集中财力办大事,是各级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财政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在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发挥财政资源优势方面,正视存在问题,积极开拓创新,探索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如何结合本地实际,借鉴先进地区做法,推进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工作在我县取得实效,通过学习和思考,本人提出自己粗浅的认识和看法,仅供领导参考。
一、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专项资金是指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为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拨给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专项用途,用于完成专项工作任务,为促进相关事业发展而设立的专门资金。在管理上要求专款专用,按项目单独核算。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这一特性和要求,却被片面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给财政专项资金科学使用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一是财政专项资金安排零星分散。各职能部门都有各自的工作目标,都强调自身工作重要,相互之间,缺乏统一规划,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资”出多门,“条条”管理,造成了大量低水平建设,财政资金被分散使用,有限的
财力资源被支解,“撒胡椒面”现象较为严重。
二是财政专项资金使用重形式、轻效益。由于片面强调“专款专用”,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和管理部门在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上主动性不足,“不越雷池一步”,对专项资金的整合缺乏研究和实践,产生了许多规模小、效益低的“黑胡子”工程,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部门多,统筹协调难。各部门几乎都有直接管理的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各自为政,管理方式方法多样,下达形式各异,政出多门,各自为战,造成统筹协调难。
四是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考核难以实施。由于大多数专项资金被分散使用,有的只是短期行为,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因此考核目标难以确定,绩效考核工作难以开展。
二、充分认识整合财政专项资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专项资金项目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迫切要求我们对之进行整合。统计数据显示:我县专项资金数额5.59亿元。到专项资金数额达到9.85亿元。近年来,随着财政收入总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扩大内需、保障民生等重大决策的实施,专项资金增长势头更加明显,并已扩大到多个领域,迫切要求我们探索全新的管理模式,对专项资金进行合理有效整合。
2、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昭示我们必须改革传统专项资金使用模式,推行整合捆绑使用,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
益。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而对于专项资金整合使用来讲,其本质也是统筹使用。多年来,专项资金多头管理,各自为战,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很难形成规模效应,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在统筹上下功夫。对于我们财政人来说,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的整合工作,就是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3、各地整合财政专项资金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近年来,各级越来越重视财政专项资金的整合工作,湖北、甘肃等地的一些做法受到了财政部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推广。我省西乡、石泉等地在整合财政专项资金方面也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县以来逐步开展了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基层政权建设专项资金整合试点和教育专项资金板块整合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些都为我们下一步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从理论到实践反复证明,财政专项资金整合无疑对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积极推广和实施。尤其对于我们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讲,更应将之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三、财政专项资金整合使用的思路措施
1、规划先行,增强资金整合的黏合力。明确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向,解决好安排分散、重点不突出问题,这是专项资金整合工作的要义所在。从各地的成功实践来看,开展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工作,首先要从规划抓起。规划是蓝图、是
“操作指南”,只有规划做好了,资金整合才有依据,具体工作才有方向,整合目标才能落实。如果没有科学、严谨、具有操作性、约束力的.规划,专项资金整合捆绑使用只能是空谈。各地失败的教训也一再告诫我们,走好第一步――精心制订规划至关重要,第一步没有走好,下一步的工作就无法展开。对于专项资金整合来讲,当前,紧要的是围绕产业发展,以明确资金投向、扶持方向为重点,制订有利于资金整合的产业发展规划。制订规划要善于做大文章,打破行业界限、部门界限,统筹考虑各方面的资金资源,进一步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区域、重点问题,为财政专项资金集中投向,发挥聚合效应奠定基础。规划一经确定,财政专项资金就必须严格按照发展规划来安排,决不允许各自为政。
2、创设平台,搭建有效载体。发展规划管方向,管大局,要真正把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工作落到实处,光有规划还不行。我们要进一步把规划细化,精心设计和搭建整合平台。结合各地的成功实践,我们要着重在四个平台上下功夫。要搭建以重点产业为载体的整合平台。根据全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制定扶持产业发展的整合措施,把各类专项资金捆绑使用,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做特做精。要搭建以重点领域为载体的整合平台。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要力戒遍地开花、小打小闹。要本着一年一个区域,一年一个重点,各个项目一齐上,多项措施一齐用的思路,力争做到扶一块,成一块,使群众真切体会到建设的成果,确保取得示范带动作用。要搭建以重点项目为载体的整合平台。要对重点项目分类排队,本着先重点、后一般,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思路,每年确定一批财政扶持的重点项目,同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切实增强专项资金投入的针对性,做到目标同向,握指成拳。要搭建以解决重点问题为载体的整合平台。对群众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社会事业发展问题,要精心谋划,分类制定具体实施步骤,着力引导财政专项资金的有效投入,集中财力解决突出问题。
3、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整合财政专项资金,改革投入使用的方式方法,调整资金投入的方向和重点,涉及部门利益时,势必会遇到一定的阻力。从我县及各地区的实践来看,要确保整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尤为关键。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组织协调,就很难做到步调统一,目标一致,就很难解决各自为战的问题;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组织协调,就很难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强大的工作动力,整合的目标就很难实现。因此,要加强政府的统一领导,重点解决好跨部门、跨行业的工作协调问题。要建立日常议事决策机制,及时根据政府的产业规划、工作规划,精心设计整合平台;通过联席磋商,建立“分头受理、共同研究、统一审批、重点使用”的工作制度,避免出现项目单位多头申请、资金分散使用现象。要围绕所规划的项目,建立相应的工作责任制,形成在同一项目区资金的统一协调和各有关
篇9:清理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工作总结
,全市财政部门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着力在进的工作基调,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积极服务“项目建设年”的实施和“三城”同创、“四大工程”建设,推进福清海港新城开放开发。
一、着眼长远、以财生财,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着力稳定经济增长。一是出台促进工业稳定增长系列政策,采取新增用电量奖励、参展费补助、政府优先采购等措施,鼓励企业多生产。二是实施工业企业、外贸流通性企业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即征即奖”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扩大生产、技术改造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等。三是安排1000万元,建立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通过和金融机构共建风险资金池,分担贷款风险,帮助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四是推动出口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实行出口增量贴息、外贸专项补助等政策,支持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外贸出口稳定增长。五是采取财政奖励办法,扶持企业做好用工服务,缓解企业用工短缺难题。
促进产业调整提升。一是实施扩大内需财税政策,市财政统筹预算内基建投资、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和国投公司债券等各类资金,有效带动民间资本,支持综合交通体系、工业区、港口、保障性住房以及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为扩大消费需求创造条件,努力完善商贸流通服务设施,及时拨付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3288万元。二是切实将促进三维对接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细化促进总部经济发展财税措施,积极推动招商引资。三是继续实施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切实减轻企业税负,积极促进服务业发展。出台财税奖励政策,促进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提升发展。四是设立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并统筹海域使用金,促进海洋产业集聚发展。五是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推动旅游业发展。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一是支持科技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将科技支出预算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从1.5%提高到2%,全面落实鼓励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的财税优惠政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支出434万元,支持企业实施专利战略、争创品牌。三是出台高层次人才、驻融央企人才奖励办法,实行优惠财税政策,支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从财政体制、收入返还、资金投入等方面,重点支持融侨、江阴、元洪、出口加工区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承载功能,促进园区经济稳步发展。筹集2.5亿元,推进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开发建设。出台优惠的财税政策,促进海峡商品交易中心发展。继续对小城镇试点镇新增地方级收入实行全留,加快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基础配套、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
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加大农村税改转移支付补助力度,保障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需要。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施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制度,提高政策性渔业保险财政补贴水平。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整合各类支农资金,支持设施农业、现代渔业和水产业发展。支持新农村建设“百十一”工程,推进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
二、依法依规、有效聚财,狠抓财政增收节支工作
对内挖掘增收潜力。一是强化征管保增收。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密切跟踪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点税种的发展变化,加强税源监控、税收征管工作,确保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平稳较快增长,全力稳固存量财源。二是协调运作保增收。落实优惠财税政策,及时兑现奖励资金,促进工业企业缴纳土地使用税、房产税,以及外出经营和外地来融建筑企业在我市缴纳税收;协调解决福州下移企业税收归属,促进属地管征,确保我市既得财力。三是挖掘潜力保增收。
建立健全城区范围内私房租赁税收委托代征机制,加大小税源的征管力度,促进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同时,切实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推进镇街非税收入全面纳入预算管理,充分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
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将厉行节约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紧密结合,推进厉行节约财政财务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公务接待费预警机制、加强因公出国(境)经费控制、加强公车控购管理等措施,严格控制“三公经费”,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有限的财力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向上积极争取支持。实时关注上级政策走向,及时向上级反映我市财政困难、区域发展等工作情况,在市领导的亲力亲为带动下,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上级政策和资金的争取力度,收到了较好成效。尤其是上级对我市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新增长区域、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建设等方面的补助资金呈现较大增长。
三、改善民生、合理用财,民生事业得到有力保障
促进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等政策,提高城市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并实现城乡统一;推进校安工程建设,支持教育薄弱校和中小学、幼儿园扩容改造,实施营养改善和校车安全工程;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实施范围,完善中职学校、普通高中家庭困难学生助学金制度;为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免费提供作业本。提高公办学校缺编代课教师代课金补助水平。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水平从年人均260元提高到30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政府补助标准从年人均25元提高到30元;继续落实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制度和“三核一补”政策;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等得到加强。
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就业服务,加大就业困难群体扶持力度,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全市。继续实施被征地用海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完善失地农民利益保障机制。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水平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保障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及时下达中央专项资金,并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支持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完善政法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基层政法部门业务办案和业务装备保障力度,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人口和计生投入保障机制,提高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补助标准和独生子女父母、“二女结扎”户一次性奖励金标准。
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大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饮用水源保护投入,完善重点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支持生态公益林保护和造林绿化,推进“四绿”工程。加大环境卫生保洁力度,建立城乡垃圾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整合饮用水源保护、家园清洁行动、矿山“青山挂白”治理、库区移民后期扶持等专项资金,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四、注重绩效、科学理财,财政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加强预算管理。继续细化部门预算编制,建立健全机构编制与经费预算衔接机制,完善行政开支定员定额和实物费用定额标准体系。建立健全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有机结合的机制。推行预算绩效评价制度,对10家预算单位、35个项目实行绩效监控试点,实行绩效目标管理,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启动公务卡制度改革,将市本级10家预算单位纳入改革试点。
着力盘活存量资金。制定出台《福清市财政专项资金清理规范工作实施意见》,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力度,逐步建立起“立项科学、管理规范、注重绩效”的专项资金管理机制。制定部门预算支出指标调整标准,清理、压缩结余结转资金,加大结余资金统筹调剂使用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完善政府投融资机制。研究规范和完善政府投融资平台管理,逐步构建功能明确、职责落实、运作规范的投融资体系。公开发行国投公司债券,募集资金10亿元;采用PPP模式引入央企、民营企业投资城区开发建设,通过BT方式引入民资投向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将政府性债务纳入财政基础性、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范畴,强化对政府性债务规模、结构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动态监测和风险评估。建立政府性债务偿债机制,将债务本息列入预算管理,维护我市良好债务信誉,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篇10:清理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工作总结
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坚持和完善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罚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我乡从源头上防范腐败,彻底解决“小金库”问题。根据XXX号文件关于开展重点清查“小金库”和清理财政专项资金的通知要求和部署,我乡按照重点检查面不低于50%的要求,于8月21日至26日开展重点清查“小金库”和财政专项资金具体工作。
现将重点清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保证工作顺利完成。为有效组织好我乡的清查工作,乡政府、乡纪委领导高度重视“小金库”回头看工作,由乡纪委牵头,乡人大、财政、民政和农合行直属分理处等单位积极配合,保证工作顺利完成。
二、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我们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正确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大意义,认真对待专项治理工作,明确清理检查“小金库”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教育和保护干部的需要。在开展重点检查中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在开展重点检查中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重点清查“小金库”情况。按照重点检查面不低于50%的要求,对乡政府、财政所、乡经济中心、乡农科站、乡合管办、乡林业站、乡工会等XXX个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在清查过程中,清查工作小组细致地观察、分析被检查单位的账户往来情况,并与单位提供的银行存款情况和银行进行核对,了解相关单位在提供的银行账户以外是否还有其他账户,与此同时围绕其资金的来源和去向进行追查,看其是否将资金隐秘转移,挪用或截留。通过对XXX个单位进行认真清查核实,未发现有私存私放资金和私设“小金库”的行为,未发现财政专项资金有违规违纪行为,各单位清查上报的XXX个银行账户均为财政同意开设的合法账户。清查过程中没有发现各单位有账外设账、公款私存、违规违法开设银行账户等行为。
通过这次重点清查“小金库”和清理财政专项资金工作,各机关、事业单位进一步健全领导和工作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注重制度建设,不断深化财政管理等体制改革,建章立制,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逐步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以确保杜绝“小金库”现象发生。
篇11:我国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国际粮价的飞涨引发了对我国农业发展等问题的广泛讨论,而财政支农是国家对农业投入的最重要渠道,因此有必要对财政支农的情况进行研究。本文认为,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规模不断增加,但是财政支农结构不尽合理,从多方面来看仍有很大的改进余地,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政支农 规模 结构 对策建议
下半年以来,国际粮价的持续攀升引发了全球性通货膨胀,导致30多个国家出现粮食危机,并引起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而对于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来养活世界近22%人口的中国,粮食问题始终倍受国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国能否主要依靠自己生产的粮食养活自己?中国的粮食安全有保障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成为社会各界空前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历来重视农业问题,近年来提出“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思路,并不断增加财政支农力度。本文认为,非常有必要对财政支农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对策。
一、规模:不断扩大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1、从自身规模看,规模不断增大,特别是近几年规模激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的具体情况见图1(本文所有图表的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2007)》,相关数据由此计算而得)。1950—20我国财政支农总共投入23691.35亿元,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支农规模不断增大,特别是近几年规模激增。年的财政支农规模是1980年的21.15倍,是1990年的10.31倍,是的4.53倍,是的2.58倍,是的1.81倍。财政支农从1978年的150.7亿元增加到200亿元用了时间,1988才达到214.1亿元;又用了五年达到400亿元,1993年为440.5亿元;突破1000亿元大关从1978年算起用了,达1154.8亿元;而突破2000亿元大关用了6年,达2337.6亿元;突破3000亿元大关只用2年,2006年达3173亿元。同时,从20的1232.5亿元激增到2006年的3173亿元,20净增值为583.1亿元,比1995年574.9亿元的规模还大;2006年净增值为722.7亿元,比19700.4亿元的规模还大。
2、从稳定性来看,增长速度经常大幅波动,财政支农稳定性比较差从图2可知,总体上我国财政支农增长速度常有大幅波动,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进。依据波动幅度的大小,我国财政支农的变化趋势可大致分为三阶段:1978—1982年的急剧波动时期,与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政策多变有关;1982—1995年的相对稳定时期,与该期间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和经济政策相对稳定有关;—2006年的较大波动时期,该期间农村经济发展面临各种困难和压力,改革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就某年具体的波动幅度而言,在1978—2006年的29年中,有7年的波动幅度大于20%,其中有3年大于30%:1978年为39.3%、为37.98%、年为33.23%.其中,2006年也接近30%,为29.45%.波动幅度为10%~20%的有10年,幅度绝对值低于5%的只有(为4.82%)。其中有2年是负增长:1981年竟为-26.53%,为-5.98%.最大的波动幅度差距为65.8%(1978年39.7%与1981年-26.53%的差额)。
3、占财政总支出比例呈下降趋势且波动较大,近几年有止跌上升趋势从图3可以看出,财政支农占财政总支出比例的变化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5年急剧下降阶段,从1979年的13.6% 降到1985年的7.7%.这一时期由于农村普遍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持续大发展,国家减少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第二阶段:1985—1991年缓慢上升阶段,1991年达到10.26%.第三阶段:1991—2006年缓慢下降阶段,除19和2004年的小幅增加外,大致呈下降趋势。年的上升是由于19以来东南亚金融危机和1998年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大洪水泛滥,国家发行国债加大对长江和淮河的投资。2004年的上升是由于农业连续多年滑坡,国家重视“三农问题”。
4、从合法合规性来看,相关支农要求常得不到有效落实从国内的法律来看,《农业法》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落实。1993年《农业法》施行以来的有关情况见图1和图4.从图4可知,实施《农业法》以来,国家逐步提高农业投入总体水平的法律要求基本实现,只有19例外。1993—2006年的中,有9年是财政支农的增长幅度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没有达到法定要求,特别是年财政支农增长幅度为负,所占比例竟高达64.3%;只有5年达到法定要求,所占比例仅为35.7%.1996—1998年3年是在非正常状态下实现财政支农的增长幅度的:由于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长江与淮河流域洪水泛滥的特殊情况,国家通过发行大量国债大幅提高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对长江和淮河治理的投资;2004年国家提出建设新农村;2006年是20超低反弹,且财政支农增长幅度的稳定性也差一些。总体来看,《农业法》的一部分要求落实较好,而另外一部分要求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从国际惯例来看,我国的财政支农措施远远没有达到WTO协议的规定。在WTO协议框架下,“黄箱”的支持比例可以达到农业总产值的 8.5%,而我们国家不到1%,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没有很好利用“黄箱政策”的条款,更没有充分有效利用“绿箱政策”。政府对农业部门的所有投资或支持,如对农业科技、农田水利、农业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投资,由于其不会对农产品的产出结构和农产品市场发生直接显著的扭曲性作用,因而协议根本不限制“绿箱政策”。因此,我国的财政支农政策完全不用担心与国际规则相矛盾,应大胆根据我国的农业实际需要和财力来安排支农资金。
二、结构:明显不尽合理,亟需较大改善
1、从内部结构来看,一级结构及二级结构明显不合理目前财政支农一级结构及二级结构都明显不合理,2000—2006年我国财政支农结构的基本情况见图5.财政支农最大的一项是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为68%,所占比例太高。而其两个部分结构也极不合理,由于机构膨胀、行政经费支出刚性等原因,用于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单位人员机构经费比重大,增长速度很快;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如农业事业专项经费及为农业事业发展提供保护和服务的专项经费等支出比重较小,增长缓慢。
篇12: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汇报
201X年,我市的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业务科室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创新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机制,努力提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业务水平,大力提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绩效,为推动我市财政支农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现把201X年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自我考核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接到上级业务部门关于开展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相关文件和要求后,我局领导非常重视此项工作,认为在当前各项财政支农政策不断出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增大,政策方针逐年精细、完善的'情况之下,结合财政支农资金政策涉及业务部门分散、政策繁多的现状,对基层政府和村组织进行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因此,局党组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门部署,并成立了市财政局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我市财政局局长、党组书记张新和任组长,各党组成员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我市财政局党组成员、会计管理中心主任黄宝峰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涉及财政支农政策的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任小组成员,并确定由农财科负责组织我市的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
二、做好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计划实施工作
为做好我市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规划实施工作,我局结合我市财政支农培训工作实际需要,组织各业务科室,多次探讨,制定了我市201X年的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计划,决定对我市15处镇(街、区)的337名基层干部进行相关培训和全市960个村的村干部、村会计进行培训。当年全市组织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几次,培训人员1311人次,201X年培训目标圆满完成,并取得了良好的工作实绩,得到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认可和肯定。
三、做好培训工作的经费保障
为给我市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做好资金保障,我们根据我市培训计划和培训规模实际,从预算中安排3万元的资金用于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并及时拨付培训资金,保障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对该资金设立了专人专账,确保培训经费专款专用,无挤占、挪用等违规行为。
四、搞好培训管理工作
为保证财政支农政策的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我们严格做好培训管理工作。我们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结合财政支农培训工作实际,建立了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并保证该制度的落实。培训档案资料规范、完整,建立培训工作学员花名册。建立培训台帐,按班次实行台帐管理,并按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将培训人员信息输入到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系统中。
五、多举并行,确保任务完成并保证培训质量
六、做好信息宣传,让财政支农政策深入人心
七、落实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报告制度
总之,201X年的财政支农培训工作,我们严格遵循上级业务部门出台的文件要求,依据年度培训计划和任务做好培训工作,认真搞好培训工作的管理监督,落实培训资金,重视培训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做好档案整理与培训人员的登记备案工作,按照年度工作计划,组织人员圆满完成了培训工作,达到了计划所要求的的培训人数,并采取各项措施,广泛宣传发动,确保了培训质量,使培训工作深入人心,取得了预期实效,为下一步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第一年的财政支农培训工作取得了开门红。
下一步,我们要按照上级业务部门要求和我市培训工作实际,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机制,加大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资金投入力度,强化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组织与管理,不断提高财政支农培训工作的管理水平,为财政支农各项政策的实施做好基础铺垫工作,推动各项财政支农政策实施效益的发挥。
篇13:财政专项资金申请书
财政专项资金申请书
财政专项资金申请书
长沙市推进创业富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长沙市推进创业富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组织申报20xx年度第二批长沙市创业富民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长创办通
【20xx】15号文件要求,我公司属于服务类行业,符合长沙市创业富民专项资金项目扶持对象的要求。
长沙标普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于20xx年4月经长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登记注册成立,注册资金200万元,是一家具有政府采购招标资质的专业机构,从事工程的`招标代理等业务。公司办公条件优越,办公地点位于交通便利的长沙县星沙街道开源社区湘商世纪鑫城19楼C座1903室,拥有现代化的办公场所及设施。
现公司已经投入资金80余万元,已完成工商注册。现正在进行资质申报,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初审,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今年底完成招标代理注册后公司可进行工程的招标代理业务。现公司人员正在进行招标代理相关的前期工作,公司暂未正式开展业务,明年初正式开展招标代理业务后,将提供更多大学生就业岗位,解决更多大学生就业问题。
公司具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及完善的管理体系,下设政府招标部、采购业务部、财务部、办公室、合约部、信息部等部室,拥有全国注册造价师2人、二级建造师3人,对外协调2人,造价员5人,会计2 人行政人员1人等相关技术人员。公司拥有一支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的高素质的招标代理的员工队伍。熟悉国家、地方有关政府采购
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其中90%以上人员为大学生,具有各类专业技术、经济、法律等方面的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熟悉政府采购的各项程序,能够承担和独立完成政府采购招标代理的各项业务。
招标代理机构为了配合国家宏观政策的贯彻实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招标采购方式,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保护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各界对招投标工作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实行招标投标采购的领域也继续扩大。
特此申请,望批准为盼!
长沙标普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二〇xx年九月一日
篇14: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选择论文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选择论文
国家财政支农政策资金主要指政府各级对农业、农村、农民资金上的直接投入或用于支援发展农业生产和财政支出过程中对涉农部门的资金投入。其中,用于支援农村发展生产的资金包括:小型农田水利与水土保持、农村畜禽与草场保护、农村水产养殖、农村林木保护与造林等方面的补助,用来全方位支持农村发展生产。另外,还有欠发达农村地区支援费、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研究经费、社会福利扶贫救济费、政策性补贴费等方方面面的支出,是国家财政支持“三农”的主要手段。
一、中国现行财政支农资金基本情况
1.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现状
我国现行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模式现状:以中央、省级投入为主,市县乡投入为辅,由中央统一下放支农政策,中央和地方分级负责承担支农责任,有关财政部门负责核拨支农资金,涉农部门对支农项目进行组织和管理,事权责任由各级进行分担。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传统意义上的财政支农政策内容主要包含: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部门的事业费、农业科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扶贫救济费等。自1980年起,往后长达二十多年内,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一直属于我国政府支农政策的重点,居于首位并达到了68.28%,持续的时间过长就会导致财政支农政策投入不均衡,在这种长期模式和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对今后所提出的一系列创新型管理模式、改革财政支农政策、改变财政支出方向等新形势下的支农举措其实都是一种无形的阻碍。
2.当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运行中存在的弊端
(1)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由于新的观念没有及时更新,又受陈旧观念的影响较为持久,政府往往将资金投入的重点集中在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忽略了小微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和农村发展具有的直接影响,形成基层受到的优惠政策较少、农民没有切实受惠的局面。此外,农业科技也是推动现代化农业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和关键因素,但如今的政策在这方面的投入量仍然不足,所以还需要关注农业科技和研究方面资金的投入是否到位。
(2)重拨轻管,资金使用效率偏低。当前,由于支农项目繁杂难管,许多项目交给了当地乡镇政府和一些事业单位负责,但因为许多部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职责未明确,往往导致在项目建设中,只重视资金投入,轻视管理活动和逃避责任等现象的发生,致使许多拨付款的使用效率不高,甚至还会出现重复投资造成资金浪费的情况。
(3)财政资金支农下达拨付滞后。由于我国政府层级和涉农管理部门较多,财政支农有关资金拨付和下达的程序较为繁琐。所以在程序多、权责模糊的情况下,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很难形成合力,投资政策运行过程中的损耗较大。除资金传输以外,项目的申报、审批和监督都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财力、物力,项目的执行也需要通过各级政府的层层审核,这样既降低了财政支农效率错过了最佳时间,又增加了运行成本。所以在这样低效的工作模式下,容易造成资金拨付延迟或滞留,使得许多资金没能够及时发挥它应有的最大效果。
(4)资金发放公开透明度不高,农业投资监督制衡机制不健全。由于资金拨付的顺序是由上向下,发放公开透明度不高,规范信息公开工作不到位,支农资金追踪监管反馈差和支农项目的审批、检查、验收权掌握在主要相关部门手中等原因的影响,使得农民群众很难进行民主监督,所以涉农专项补助资金被随意侵占、挪用、截留、滞留等情况难以避免,导致涉农专项资金流失严重。
二、中国现代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的最佳选择
1.提高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
在财政支农资金配置中,效率集中体现了所有涉农项目的发展,同时也决定了国家政策的实施与落实效果。所以要按照公共财政体制要求,对现有财政支农专项资金进行归纳与整合,将资金的投放集中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并在调整农业专项资金中,本着事权与财权一致的原则,适当的划分财政部门资金管理的职权范围,这样有助于提高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益。
2.优化支农财政资金支出结构,推进支农财政资金整合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主要是指将分散建设转为集中建设,目的在于通过资金的整合,形成合力、发挥优势互补、推进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新农村的进程,同样是财政资金管理模式中的重要改革之一,在中国一些欠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资金和技术尤为匮乏,这些地区的资金结构优化和整合就显得更加重要。所以,除了直接补贴和救济、扶贫、救灾的支农资金之外其余的都需要进行整合。整合财政支农资金还要以使用效益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并同时需要考虑一些综合性的因素,如资金投入的总特点和当前农业发展的现状等,才能减少资金运行过程中“耗损”,从而不断地对财政支农资金投向进行规范,科学合理地配置公共财政资源。
3.完善涉农资金管理制度,建立长期有效监管机制
项目的资金管理和组织实施权与考核验收权要明确地区分开来,从而避免出现既担任“裁判员”又做“运动员”的现象,导致项目建设出现混乱的情况发生。在项目建设完成后,政府应尽可能地将财政资金在集中结算后,通过支付系统拨付的方式,直接到达货物、工程、劳务供应商的手中或兑现到农民个人,而不是人为的.动用财政支农资金直接付给项目建设单位。通过资金管理具体化实现财政涉农补助资金的严格把关,努力做到支农资金的公开透明、科学规范。利用长期有效监督手段可以避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原因在于支农资金被挤占、挪用、截留等现象出现大多是现行监管机制存在漏洞,所以要强化资金管理,加强长期规范监管,研究制定5-不变的全国财政支农总体框架,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务求取得实效。例如:在基层,凡是惠及农村、农民支农的专项资金,一律应公示在村务公开栏中,有关负责部门不仅要开展经常性自查活动和自觉接受审计、监察、纪检部门的审计和监督,还要逐步在网络上扩大公开政府在支农资金使用、配置方面的明细内容,供农民群众进行民主监督工作,以此打造一支高效廉洁的基层财政支农队伍。
三、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创新的政策建议
1.管理机制创新:建立支农资金责任追究制度
责任追究制度应该在任何涉农资金管理活动中建立,从明确资金管理行政部门和主管项目部门各自职责,理清、完善双方的约束、稽查机制,到规范拨款程序,并将每一项目的责任和权利落实到个人。不仅如此,主管项目的各个部门还要对项目的审查和验收已完工的项目实行公示制度。如若存在违纪行为,直接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只有这样,坚持建与管并重,才能确保信得过,靠得住,工程建得成,建得好。
2.资金使用机制创新:实行投入方式多样化
同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服务业务、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和农业保险出现迟、规模小、发展慢。为加强规划引导,创新资金使用机制,政府可采用民办公助、投资参股、以奖代补、政府贴息、先建后补等有偿与无偿相结合的投入方式,来不断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并大力支持农业部门改革创新和提升涉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弥补农村政策性金融投入与风险补偿机制的“缺位”现象,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和导向功能。管理机制和涉农资金使用机制的创新要本着上级扶持政策不改变和项目单位资金管理权限、资金安排渠道、资金监督方式不变的基本原则,并时刻以效益为上。相信通过大胆地创新,合理地改革就能够为财政支农政策注入新的活力。总之,加强和创新支农资金的管理工作,关系到我国农村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与我国的根本民生问题紧密相关。如今的支农工作亟需通过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优化资金支出结构,推进资金整合,夯实管理基础,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创新支农机制等一系列管理方式来切实发挥正符财政支农资金的最大效用,并不断朝着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农民增收致富和建设幸福生活家园的大方向迈进。
篇15:财政支农资金检查自查报告
一、工作落实:
自县四部门召开了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检查工作会后,我镇于7月10日召开了由各村委会主任、会计及政府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专题会,会上传达和学习了县会议精神及相关文件,对我镇自查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以广办发{20XX}8号文件形式下发到各自查单位。同时对自查的工作要求及时间进行了安排。
二、自查结果:
1、粮食直补方面:20XX年和20XX年我镇共上报耕地面积77625.12亩,其中20XX年37708.94亩,20XX年39916.18亩,均为各村委会按要求申报的面积,粮食补贴也以一卡通的方式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
2、油菜奖补方面:按照上级精神要求,我镇于20XX年和20XX年共上报了油菜种植面积8386亩(20XX年4258亩),其中20XX年油菜补贴已下拨,20XX年补贴暂未下拨。据调查各村委会已把下拨的油菜补贴款全部收回(原补贴款打入村干部或村小组干部一卡通账户中),并开具了发票作村委会收入,用于种油菜够种等开支或作村其他开支使用。
3、支农项目资金方面:20XX年和20XX年县级财政安排我镇支农项目9个,支农项目资金13万元(其中2万元未下拨),共涉及到7个村委会,项目分别有道路硬化、沟渠维修护坡,对于上级下拨项目资金各村已做收入入账,并且资金也已使用到相关项目中。
三、存在的'问题、原因、措施:
通过自查我们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在油菜补贴发放方面,由于现在大部分农户在外务工,真正种植油菜的很少,也很分散,统计较难,根本达不到上面的冬播要求,所以造成补贴资金很难发放到种植农户手中。另外在财政支农项目专项资金方面,基本上都使用在专项项目之中,只有个别村用于其他项目,但也是用于村公益事业建设。总之我镇没有发现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进行侵占、挪用及截留的情况。
针对在自查中发现的问题,我镇将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在油菜种植方面,积极引导农户播种油菜,鼓励农户成片种植,真实统计农户种植油菜的面积,将补贴资金如实打入农户一卡通账号,真正让农民等到实惠。财政支农项目资金方面,我镇将加大对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和使用情况,严格按照财经制度管理、使用财政支农资金,不让截留、挤占、挪用现象发生。目前我镇对支农资金管理的簿弱环节在于对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管,针对这一簿弱环节,我镇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防范措施,及时纠正,坚决堵塞漏洞,防微杜渐,加强制度建设和工作力度,重点把好支农资金使用的最后一道关口,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 农民收入财政报告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总结(整理15篇)】相关文章:
xx街经济工作总结暨工作打算2022-08-25
县委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工作汇报2023-06-13
乡镇涉农资金自查报告2022-05-07
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工作总结2023-10-09
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2022-07-25
农村财务工作总结2022-05-02
如何写英文的项目报告范文2023-10-17
项目年终的报告2023-08-30
涉农资金检查汇报材料2022-05-08
项目试运行报告202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