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精选19篇)由网友“Twilight”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篇1: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1、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F2,O2,H2,Cl2
2、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e
3、化合物:氢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
二、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
(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六、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七、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NaCl):食盐
2、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八、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九、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PH=0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
PH=14时,碱性最强,酸性最弱。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素。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十、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初中化学学习建议
1、尽快去找学老师指点最关键的知识点,短期内补上能更好接受新知识点。
要想进步,必须弄清楚导致这化学成绩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常用的几个公式、概念没记住,还是很重要的几个基本解题方法不能熟练应用,或者是初中的一些重点知识没有理解透彻等等。
因此,要学好化学,必须做一定量的习题。实际上,研究完课本后,会做50%的题就不错了,有30%的题感到似是而非,有20%的题根本就不会,这是正常现象。
但是,研究完课本不马上去做题,过一段时间后再做,你不会的题目就会上升到60%。因此,看书固然重要,做题更重要。看完书“马上做题”是关键。
2、争取在课堂上多表现自己,把自己的理解说给老师听
现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集体授课”。其最大弊端是不能很好地进行“因材施教”。这对成绩不很理想的学生来说是很不利的。
那么,身为“差生”的我,该怎么听课呢?策略是:“抢答”。
在很多情况下,老师不一定知道学生哪里不懂?下面该着重讲解哪一部分?是否该“再讲一遍”?
如果你时刻在准备着进行抢答,你的注意力,一定会很集中,听课的效率也一定会很高,学习就会逐渐变得轻松、有趣了。
3、上课坚决不能“走神”
统计结果显示;90%以上的“差生”是上课走神造成的。
只要你走神,你就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没法抢答,没法影响老师下一步的讲解内容,只能成为被动的听讲者,无法成为课堂教学中主动的参与者。
因此,只有杜绝上课走神,你才能进步,才能走出“差生”的阴影,做一个快乐而轻松的学生。
4、避免总是被老师“伤害”
任何一个老师都不愿意伤害学生。但是如果你经常被老师“伤害”,那就离“差生”不远了。老师怎么会“伤害”学生呢?
学生还没有认真、细致地思考,就听到了答案,这就是老师对学生的最大是伤害。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上课时没有紧跟老师的思路,没有积极地思考老师提出的“设问性问题”,在老师把答案说出来之前你还没有进行任何积极的思考,对你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如果经常受到这样的伤害,你听课时就会觉得“稀里糊涂”、“听不懂”,这时,你要及时的解剖自己:“我是否跑神了?!”。
初中化学学习建议
1. 要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如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揭示了元素性质特别是元素化学性质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揭示了分子形成过程及化合价的实质。这就为正确书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2.要总结规律并掌握物质的特性。要抓住典型物质总结出一般规律同时还要把握住物质的特性以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有机化合物可总结出甲烷、甲醇、乙醇、乙炔蜡烛等与氧气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规律但各自都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再如学习第八章酸,通过盐酸、硫酸、硝酸、磷酸的化学性质学习总结出酸的一般规律,但对不同的酸所具有的特性也要清楚。如浓H2SO4的吸水性和脱水性,硝酸的强氧化性都要掌握就全面了,否则就会出现错误。
3.要定期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注意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元素化合物知识虽然繁多、零碎,但根据彼此之间的联系可以以某物质为中心将其联系串成一个知识网络,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条理化。
4.将元素化合物中类别相似的知识归为一知识块进行横向比较,辩清异同点使知识更加深刻理解和掌握如H2、C、CO可从具有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比较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从实验操作看H2、CO分别还原CuO的操作一样,不同点是CO还原CuO需进行尾气处理。H2和CO的可燃性的火焰颜色不一样,还原性的产物都有金属或水或CO2,从反应类型看CO与CuO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篇2: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16、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
(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
(2)磁铁矿(Fe3O4)。
(3)菱铁矿(FeCO3)。
17、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8、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
(1)升温。
(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9、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20、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
(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
(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21、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2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
(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NaCl)
(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a(OH)2)
23、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4、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6、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7、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8、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
(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
(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9、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
(1)硫酸铜晶体。
(2)氢氧化铜沉淀。
(3)硫酸铜溶液。
30、过滤操作中有“三靠”:
(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
(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31、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3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3、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
(1)不用手接触药品。
(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
(3)不尝药品的味道。
34、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5、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6、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7、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8、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同时注意不是可燃性气体点燃混合就会发生爆炸,必须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才会爆炸)。
39、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40、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41、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42、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43、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44、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5、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篇3: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1、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F2,O2,H2,Cl2
2、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e
3、化合物:氢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
二、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
(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篇4: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盐酸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2.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3.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
24.酸性溶液的pH<7;如:HCl、H2SO4、CO2通入水中;
碱性溶液的pH>7;如:NaOH、Ca(OH)2、CaO溶于水、Na2O溶于水、Na2CO3;中性溶液的pH=7。如:水、NaCl
25.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是①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②温度达到或超过可燃物的着火点。
26.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7.常见的酸有盐酸(酸溶液)HCl、硫酸H2SO4、硝酸HNO3。
28.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等。
29.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碳二四,铁二三,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30.空气中的污染性气体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
篇5:初中化学知识点,必考知识点--珍藏!
初中化学知识考点汇总: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1、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F2,O2,H2,Cl2
2、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e
3、化合物:氢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
二、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
(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六、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七、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NaCl):食盐
2、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八、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九、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PH=0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
PH=14时,碱性最强,酸性最弱。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素。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十、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十一:有毒的物质
1、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十二: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氧气:2KMnO4=====2K2MnO4+MnO2+O2↑
2KClO3=======2KCl+3O2↑
2H2O2=======2H2O+O2↑
2、实验室制氢气
Zn+H2SO4===ZnSO4+H2↑(常用);Fe+H2SO4===FeSO4+H2↑
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
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
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
4、实验室制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十三:工业制法
1、O2:分离液态空气
2、CO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3、H2:天然气和水煤气
4、生石灰: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5、熟石灰:CaO+H2O==Ca(OH)2
6、烧碱:Ca(OH)2+Na2CO3===CaCO3↓+2Na OH
十四:初中常见化学反应归类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CO2高温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H2O=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点燃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高温CaO+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C高温H2+CO
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其他
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
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
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高温2Fe+3CO2
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CaCO3+2HCl===CaCl2+H2O+CO2↑
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十五:初中化学常考的几个反应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
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H2O+CO2↑
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2KCl+3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21.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一、什么是化合价
化合价是由一定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化学键的数量。一个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外围的电子组成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围是分层运动的,化合物的各个原子是以和化合价同样多的化合键互相连接在一起的。化合键有两种:因为惰性气体最外层电子数已经达到了2个或8个,所以惰性气体(现统称稀有气体)一般不能和其他物质化合。各元素的化合价参考元素氧化态列表。化合价的概念就由此而来,那么元素的核外电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就决定了这种元素的化合价,便表示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而设置的。学习化合价时你应该了解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规定。
化合价是化合物物质中的原子得失的电子数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数目。
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互相化合时原子的得失电子的数目。
化合价也是元素或根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一种性质。
注意: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这种性质只有跟其他元素相化合时才表现出来。就是说,当元素以游离态存在时,即没有跟其他元素相互结合成化合物时,该元素是不表现其化合价的,因此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0”。比如Zn、C、H等。
二、关于化合价的记忆口诀大全
化合价口诀化合价一:
一价氟氯溴碘氢,还有金属钾钠银。
二价氧钡钙镁锌,铝三硅四都固定。
氯氮变价要注意,一二铜汞一三金。
二四碳铅二三铁,二四六硫三五磷。
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二:
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
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
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
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
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
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
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
硫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化合价口诀三: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全都齐;铜以二价最常见。
化合价口诀四: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负一硝酸氢氧根
负二硫酸碳酸根
负三记住磷酸根
正一价的是铵根
常见根价口诀:
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
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
二价硫酸碳酸根;氢硫酸根锰酸根。
暂记铵根为正价;负三有个磷酸根。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初中)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
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三、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及一般规律
1、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化合价用+1、+2、+3、-1、-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要注意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与离子符号的区别,离子所带电荷符号用+、2+、-、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如:Na+、Cl-、Mg2+、O2-。
试区别与Ca2+,与S2-中数字的含义。
表示钙元素显+2价(或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表示硫元素显-2价。
Ca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S2-表示1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2、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1)氢元素的化合价通常显+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
(2)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为正价。
(3)非金属与氢或金属化合时,非金属元素显负价;非金属与氧元素化合时,非金属元素显正价。元素在不同(或相同)的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4)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5)化合价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性质,那么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
篇6: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中的“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
(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
(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
(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1)温度,
(2)是否搅拌
(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nacl):食盐
2、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篇7: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 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 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 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 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 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 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 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 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 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
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4. 化学用语
(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 某一种元素。
②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 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种单质,例如: 、S、P等。
(3)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价。
(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5)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注意书写原则、步骤、配平、反应条件、箭头的正确使用。
(6)化学反应类型
(7)质量守恒定律
5. 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在溶液中,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3)特征:溶液是均一性、稳定性。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
一般规律: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5) 溶解度、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 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② 温度。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①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② 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6.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7.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8.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一变二不变)
9.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10.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他为溶质。)
11.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12.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NaOH==Na+ + OH-
Ba(OH)2==Ba2+ + 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1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如七氧化二锰):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14.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10H2O、CuSO4·5H2O FeSO4·7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15.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二、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
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与杂质占0.03% 。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
NO2 、CO、SO2、.H2S、NO等物质 。
3.其他常见气体的化学式
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
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根)、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一氢根)、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
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
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
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
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说明:(1)pH=7,溶液呈中性;pH <7,溶液呈酸性;pH >7,溶液呈碱性。
(2)pH越接近0,酸性越强;pH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三、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和化学名
⑴金刚石、石墨:C
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四、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等大多数金属块状固体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 KMnO4为紫黑色 。
3.红色固体:Cu、Fe2O3 (红棕色)、HgO、红磷 ▲硫:淡黄色 ▲ Cu2(OH)2CO3为绿色
蓝矾(又叫胆矾):蓝色 NO2 :红棕色气体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
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不溶于稀HNO3) 等
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 白色↓:Mg(OH)2。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五、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
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六、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
16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
17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
18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
19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篇8: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铜Cu银Ag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硫S磷P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课本P73.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1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化学式: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
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
c.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5、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气体氧气(O2)氢气(H2)二氧化碳(CO2)
药品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
[固+液]
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
或2H2O2====2H2O+O2↑Zn+H2SO4=ZnSO4+H2↑
[固(+固)]或[固+液]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
Zn+2HCl=ZnCl2+H2↑
[固+液]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
CaCO3+2HCl=CaCl2+H2O+CO2↑
仪器装置P36图2-17(如14的A)
或P111.图6-10(14的B或C)P111.图6-10
(如14的B或C)P111.图6-10
(如14的B或C)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收集方法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①排水法(难溶于水)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验满(验纯)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放置正放倒放正放
注意事项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6、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化学性质用途
氧气
(O2)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①C+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供呼吸
2、炼钢
3、气焊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②S+O2==SO2(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③4P+5O2==2P2O5(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④3Fe+2O2==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氢气
(H2)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①可燃性:
2H2+O2====2H2O
H2+Cl2====2HCl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2、合成氨、制盐酸
3、气焊、气割(可燃性)4、提炼金属(还原性)
②还原性:
H2+CuO===Cu+H2O
3H2+WO3===W+3H2O
3H2+Fe2O3==2Fe+3H2O
二氧化碳(CO2)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CO2+H2O==H2CO3(酸性)
(H2CO3===H2O+CO2↑)(不稳定)
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CO2+Ca(OH)2==CaCO3↓+H2O(鉴别CO2)
CO2+2NaOH==Na2CO3+H2O
*氧化性:CO2+C==2CO
CaCO3==CaO+CO2↑(工业制CO2)
一氧化碳(CO)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1、作燃料
2、冶炼金属
①可燃性:2CO+O2==2CO2
②还原性:
CO+CuO===Cu+CO2
3CO+WO3===W+3CO2
3CO+Fe2O3==2Fe+3CO2
篇9: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自燃:
由缓慢氧化积聚的热量引发的自发燃烧。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要放在水中密封保存。
希望上面对自燃知识点的总结内容,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很好的参加考试的。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同学们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还熟悉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哦。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通过上面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的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下面是对化学中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知识的讲解内容,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通过上面对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内容知识的讲解,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三大化石燃料
关于三大化石燃料的知识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知识。
三大化石燃料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以上对化学中三大化石燃料知识的学习,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很好的吧。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两种绿色能源
下面是对化学中两种绿色能源知识点的内容总结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
两种绿色能源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 (4)乙醇可以再生
篇10: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1、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 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①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②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③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④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
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
2、金属+酸盐+H2中:
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FeZn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3、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水银不是银是汞;铅笔不是铅是石墨
纯碱不是碱是盐(碳酸钠);塑钢不是钢是塑料。
4、物质的检验
(1) 酸(H+)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 碱(OH—)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3)CO32— 或HCO3—的检验。
将少量的盐酸或硝酸倒入盛有少量待测物的试管中,如果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此气体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果石灰水变浑,则证明原待测物中CO32—或HCO3—的存在。
(4)铵盐(NH4+):
用浓NaOH溶液(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5、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
①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轻,金属变重。
③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6、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7、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8、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9、原子结构知识中的八种决定关系:
①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②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③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④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近
因为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远的能量越高。
⑤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金属,或=4为非金属,=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稀有气体元素。
⑥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失电子,或=4为得电子,=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稳定。
⑦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
原子失电子后元素显正价,得电子后元素显负价,化合价数值=得失电子数
⑧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原子失电子后为阳离子,得电子后为阴离子,电荷数=得失电子数
10、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①使用托盘天平?使用托盘天平时,首先要调节平衡。调节平衡时,先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然后转动平衡螺母到达平衡。
②加热?使用试管或烧瓶给药品加热时,先预热,然后集中加热。
③制取气体?制取气体时,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
④固体和液体的混合?固体液体相互混合或反应时,要先加入固体,然后加入液体。
⑤试验可燃性气体?在试验氢气等的可燃性时,要先检验氢气等气体的纯度,然后试验其可燃性等性质。
⑥氧化还原反应?用还原性的气体(如H2、CO)还原氧化铜等固体物质时,一般需要加热。实验时,要先通一会儿气体,然后再加热。实验完毕,继续通氢气,先移去酒精灯直到试管冷却,然后再移去导气管。
⑦稀释浓硫酸?稀释浓硫酸时,先往烧杯里加入蒸馏水,然后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装瓶。
⑧分离混合物?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食盐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当食盐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加热蒸发饱和溶液,析出食盐晶体,过滤,然后再冷却母液析出硝酸钾晶体;当硝酸钾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冷却热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过滤,然后再蒸发母液,析出食盐晶体。
⑨中和滴定?在做中和滴定的实验时,待测溶液一般选用碱溶液,应先向待测溶液中加入酚酞试剂,使之显红色,然后逐滴加入酸溶液,搅拌,直至红色恰好退去。
⑩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然后接着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⑾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然后再通过盛有石灰水的洗气瓶。
⑿金属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混合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金属混合物与一种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也是先远后近。
11、反应中的一些规律:
①跟盐酸反应产生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一定是CO32—(也可能为HCO3— 离子,但一般不予以考虑)◆ 凡碳酸盐与酸都能反应产生CO2气体
②跟碱反应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的,一定为NH4+(即为铵盐)。
●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只有NH3(NH3+H2O=NH3H2O)
③可溶性的碳酸盐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盐受热才能分解。CaCO3=CaO+CO2
酸式碳酸盐也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12、实验中的规律:
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⑧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篇11: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更多关于初中化学内容请点下方链接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
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二、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三、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和化学名:
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四、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五、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六、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
16、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
篇12: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1、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F2,O2,H2,Cl2
2、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e
3、化合物:氢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
返回目录>>>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二、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返回目录>>>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返回目录>>>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返回目录>>>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
(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返回目录>>>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六、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返回目录>>>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七、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NaCl):食盐
2、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返回目录>>>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八、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返回目录>>>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九、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PH=0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
PH=14时,碱性最强,酸性最弱。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素。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返回目录>>>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十、关于物质的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返回目录>>>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十一:有毒的物质
1、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十二: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氧气:2KMnO4=====2K2MnO4+MnO2+O2↑
2KClO3=======2KCl+3O2↑
2H2O2=======2H2O+O2↑
2、实验室制氢气
Zn+H2SO4===ZnSO4+H2↑(常用);Fe+H2SO4===FeSO4+H2↑
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
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
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
4、实验室制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返回目录>>>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十三:工业制法
1、O2:分离液态空气
2、CO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3、H2:天然气和水煤气
4、生石灰: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5、熟石灰:CaO+H2O==Ca(OH)2
6、烧碱:Ca(OH)2+Na2CO3===CaCO3↓+2Na OH
返回目录>>>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十四:初中常见化学反应归类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CO2高温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H2O=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点燃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高温CaO+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C高温H2+CO
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其他
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
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
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高温2Fe+3CO2
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CaCO3+2HCl===CaCl2+H2O+CO2↑
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返回目录>>>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十五:初中化学常考的几个反应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
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H2O+CO2↑
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2KCl+3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21.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返回目录>>>
篇13: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1、酸为什么具有类似的性质呢?碱为什么具有类似的性质呢?导电实验会告诉你这一切。浓酸和浓碱除了具有通性,还具有一些特别的性质,如强氧化性,腐蚀性等。
2、你能用酸碱指示剂来简单区分日常生活中的酸碱吗?酸碱指示剂并不是很难寻找,很多植物的花都可以做酸碱指示剂,但是,千万别随意采摘公共场所的花呦!
3、早在公元前,人们就知道醋的存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较为系统的研究酸碱的性质,创建了经典的酸碱理论。现在人们已经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而且,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溶液的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人们用酸碱度来衡量溶液的酸碱性。并用pH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篇14: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1、氮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小。
(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下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动植物呼吸。
(3)【用途】
① 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这一点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氮气);
② 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灯泡充氮延长使用寿命、食物充氮防腐);
③ 医疗上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④ 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条件下显示超导性能。
2、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的总称)
(1)【物理性质】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所以稀有气体又叫做惰性气体。
(3)【用途】
① 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灯泡中充入稀有气体使灯泡耐用);
② 用作光源(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等);
③ 用于激光技术; ④ 氦气可作冷却剂; ⑤ 氙气可作麻醉剂。
篇15: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1、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F2,O2,H2,Cl2
2、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e
3、化合物:氢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
二、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
(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六、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七、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NaCl):食盐
2、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八、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九、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PH=0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
PH=14时,碱性最强,酸性最弱。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素。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十、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十一:有毒的物质
1、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十二: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氧气:2KMnO4=====2K2MnO4+MnO2+O2↑
2KClO3=======2KCl+3O2↑
2H2O2=======2H2O+O2↑
2、实验室制氢气
Zn+H2SO4===ZnSO4+H2↑(常用);Fe+H2SO4===FeSO4+H2↑
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
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
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
4、实验室制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十三:工业制法
1、O2:分离液态空气
2、CO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3、H2:天然气和水煤气
4、生石灰: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5、熟石灰:CaO+H2O==Ca(OH)2
6、烧碱:Ca(OH)2+Na2CO3===CaCO3↓+2Na OH
十四:初中常见化学反应归类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CO2高温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H2O=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点燃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高温CaO+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C高温H2+CO
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其他
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
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
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高温2Fe+3CO2
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CaCO3+2HCl===CaCl2+H2O+CO2↑
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十五:初中化学常考的几个反应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
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H2O+CO2↑
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2KCl+3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21.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篇16: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1.药品 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
[固(+固)]或[固+液] 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
[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
[固+液]
2.反应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O2↑
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
Zn+2HCl=ZnCl2+H2↑ CaCO3+2HCl=CaCl2+H2O+CO2↑
3.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4.收集方法
氧气(O2)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氢气(H2)①排水法(难溶于水) 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二氧化碳(CO2)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5.验满(验纯)
氧气(O2)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氢气(H2) <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二氧化碳(CO2)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6.放置 正放 倒放 正放
7.注意事项
(1)制备氧气(O2)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2)制备氢气(H2)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3)制备二氧化碳(CO2)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篇17: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二氧化碳的制取
CaCO3+2HCl=CaCl2+CO2+H2O
(1)实验步骤:
连:按要求把装置连接好。
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把大理石或石灰石的小块装入广口瓶;
注:向广口瓶内注入稀盐酸;
集:收集二氧化碳。
注:
A.用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较好。因为粉末状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速度相当快,且形成大量泡沫,进入导管甚至集气瓶。
B.制取二氧化碳,不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挥发性强。
C.制氢气,通常用不具有挥发性的稀硫酸,而制二氧化碳时,却不用稀硫酸。因为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成为薄膜包住碳酸钙,使反应很难继续进行。
D.二氧化碳气体中往往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有时,在制得二氧化碳后,要除去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氯化氢)
(2)验满: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试验,如果火焰熄灭证明瓶内已充满二氧化碳。
(3)灭火原理:
篇18: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常见气体的性质
(1)氧气O2 (通常状况下) 化学性质及用途
(O2)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①C + 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a. 供呼吸;b. 炼钢;c. 气焊。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②S + O2 ==SO2 (空气中—淡蓝色火
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③4P + 5O2 == 2P2O5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④3Fe + 2O2 ==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2)氢气(H2)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
① 可燃性:
2H2 + O2 ==== 2H2O
H2 + Cl2 ==== 2HCl
a.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b.合成氨、制盐酸
c.气焊、气割(可燃性)4.提炼金属(还原性)
② 还原性:
H2 + CuO === Cu + H2O
3H2 + WO3 === W + 3H2O
3H2 + Fe2O3 == 2Fe + 3H2O
(3)二氧化碳(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
①CO2 + H2O ==H2CO3(酸性)
(H2CO3 === H2O + CO2↑)(不稳定)
a.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b.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CO2 + Ca(OH)2 ==CaCO3↓+H2O(鉴别CO2)
CO2 +2NaOH==Na2CO3 + H2O
②氧化性:CO2 + C == 2CO
CaCO3 == CaO + CO2↑(工业制CO2)
(4)一氧化碳(CO)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
a. 作燃料
b. 冶炼金属
②还原性:
CO + CuO === Cu + CO2
3CO + WO3 === W + 3CO2
3CO + Fe2O3 == 2Fe + 3CO2
篇19: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Ⅰ、化学用语(必须熟记,加*号者不作要求)
一、熟记下列元素名称及符号: 1、H氢O氧 N氮 Cl氯 C碳 P磷 S硫 2、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汞 Ag银 Mn锰 Ba钡 二、熟记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单质: H2氢气 O2氧气 N2氮气 C碳 P磷 S硫 Fe铁 Cu铜 Hg汞 2、化合物 (1)氧化物: H2O水 CO2二氧化碳 CO一氧化碳 SO2二氧化硫 SO3三氧化硫 P2O5五氧化二磷 Fe2O3氧化铁
Fe3O4四氧化三铁 CaO氧化钙 MgO氧化镁 CuO氧化铜 ZnO氧化锌 FeO氧化亚铁
MnO2二氧化锰 *Na2O氧化钠 (2)酸: HCl盐酸 H2SO4硫酸 HNO3硝酸 H2CO3碳酸 *H2SO3亚硫酸
(3)碱: NaOH氢氧化钠 KOH氢氧化钾 Ca(OH)2氢氧化钙 Ba(OH)2氢氧化钡 Cu(OH)2氢氧化铜
Fe(OH)3氢氧化铁 Fe(OH)2氢氧化亚铁 Al(OH)3氢氧化铝 Mg(OH)2氢氧化镁 (4)盐: NaCl氯化钠 Na2CO3碳酸钠 NaHCO3碳酸氢钠 CaCO3碳酸钙 CaCl2氯化钙 KCl氯化钾
ZnCl2氯化锌 AgCl氯化银 FeCl3氯化铁 FeCl2氯化亚铁 AlCl3氯化铝 BaCl2氯化钡 Na2SO4硫酸钠
CuSO4硫酸铜 FeSO4硫酸亚铁 Fe2(SO4)3硫酸铁 ZnSO4硫酸锌 BaSO4硫酸钡 KClO3氯酸钾 KMnO4高锰酸钾 K2MnO4锰酸钾 KNO3硝酸钾 Ag NO3硝酸银 Cu(NO3)2硝酸铜
*NH4Cl氯化铵 *NH4NO3硝酸铵 *(NH4)2SO4硫酸铵 * NH4HCO3碳酸氢铵
(5)有机物: CH4甲烷 C2H5OH乙醇(酒精) C6H12O6葡萄糖 (C6H10O5)n淀粉 *CO(NH2)2尿素
三、熟记下列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1) 正价(多为金属)+1 +1 +1 +1 +2 +2 +2 +2 +2 +3 +2 +3 H K Na Ag Ca Mg Zn Ba Cu Al Fe(FeO) Fe(Fe2O3) (2) 负价(非金属)-2 -1 -2 O Cl S (3) 原子团+1 -1 -1 -1 -1 -2 -2 -2 -3 -1 NH4 OH NO3 ClO3 MnO4(KMnO4) CO3 SO4 SO3 PO4 HCO3
四、熟记下列常用离子(比较与相应化合价的联系)
(1)阳离子
H+ K+ Na+ Ca2+ Fe2+ Mg2+ Cu2+ Fe3+
(2)阴离子
Cl- OH - NO3- CO32- SO4 2-
五、熟记下列化学方程式:
(一)化合反应 (A+B→C):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 点 燃 C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 S+O2 点 燃 SO2 3、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O2 点 燃 2MgO 4、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 点 燃 Fe3O4 5、磷在氧气中燃烧: 4P+5O2 点 燃 2P2O5 6、铜在空气中加热: 2Cu+O2 △ 2CuO 7、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 点 燃 2H2O
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CO+O2 点 燃 2CO2 9、碳不充分燃烧:2C+O2(不充分)点 燃 2CO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CO2 + C 高 温 2CO 1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 === H2CO3
*12、三氧化硫溶于水:SO3+H2O === H2SO4 (酸雨的成因)13、生石灰和水化合:CaO+H2O === Ca(OH)2
(二)分解反应(C→A+B):
14 过氧化氢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分解(实验室制O2): 2H2O2 2 H2O + O2↑15、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实验室制O2):2KClO3 2KCl+3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17、电解水:2H2O通 电 2H2↑ + O2↑18、碳酸不稳定分解:H2CO3 === H2O + CO2↑19、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 温 CaO + CO2↑
*20、氢氧化铜受热分解:Cu(OH)2 △ CuO + H2O
(三)置换反应(A+BC→B+AC):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H2):Zn+H2SO4 === ZnSO4 + H2↑ 22、锌和盐酸的反应:Zn+2HCl === ZnCl2 + H2↑ 23、铁和盐酸: Fe+2HCl === FeCl2 + H2↑ 24、铁和稀硫酸: Fe+H2SO4 === FeSO4 + H2↑ 25、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 Cu + H2O
26、氢气还原氧化铁:3H2 + Fe2O3 △ 2Fe + 2H2O27、木炭还原氧化铜: C+2CuO高 温2Cu + CO2↑ 28、焦碳还原氧化铁: 3C+2Fe2O3 高 温 4Fe+3CO2↑ 29、铁和硫酸铜溶液:Fe + CuSO4 === Cu + FeSO4 30、铜和硝酸银溶液:Cu + 2AgNO3 === 2Ag + Cu(NO3)2
31、铝和稀硫酸:2Al+3H2SO4 === Al2(SO4)3 + 3H2↑32、铝和硫酸铜溶液:2Al + 3CuSO4 === 3Cu + Al2(SO4)3
*33、钠和水反应:2Na+2H2O === 2NaOH+H2↑
(四)复分解反应(AB+CD→AD+CB): 34、大理石和稀盐酸(实验室制CO2):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5、碳酸钠和盐酸(灭火器原理):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36、碳酸氢钠和盐酸: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37、碳酸钾(草木灰)和盐酸:K2CO3 + 2HCl === 2KCl + H2O + CO2↑38、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 39、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0、硫酸与氯化钡溶液:H2SO4 + BaCl2 === BaSO4↓(白)+ 2HCl 41、盐酸与硝酸银溶液:HCl + AgNO3 === AgCl↓(白)+ HNO3
42、氢氧化钠和硫酸铜:2NaOH+CuSO4 === Cu(OH)2↓(蓝色) + Na2SO443、氢氧化钠和氯化铁溶液:3NaOH+FeCl3 === Fe(OH)3↓(红褐色)+ 3NaCl
44、碳酸钠和石灰水: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45、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46、氯化钠和硝酸银: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47、氢氧化铝和盐酸(中和胃酸):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48、氢氧化镁和盐酸(去除水垢):Mg(OH)2 + 2HCl === MgCl2 + 2 H2O 49、盐酸除铁锈: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50、氧化铜和硫酸:CuO + H2SO4 === CuSO4 + H2O
*51、硝酸铵和氢氧化钠:NH4NO3 + NaOH △ NaNO3 + H2O + NH3↑
(五)其他: 52、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室用于鉴定CO2):CO2 + Ca(OH)2 === CaCO3↓ + H2O 53、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室用于吸收CO2):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54、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三氧化硫:SO3 + 2NaOH === Na2SO4 + H2O 5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 CuO △ Cu + CO2 5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3CO + Fe2O3 高 温 2Fe + 3CO2 5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 燃 CO2 + 2H2O 58、乙醇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 点 燃 2CO2+3H2O
*59、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氧化:C6H12O6 + 6O2 =酶 6CO2+6H2O
Ⅱ、知识、规律类整理
一、常见物质的颜色、气味等:
1、红色:红P、Cu粉、Fe2O3 ; 2、黑色:C粉、Fe粉、CuO、MnO2、Fe3O4
3、白色:NaCl、CaCO3、KClO3、Na2CO3、NaHCO3、BaSO4、AgCl、MgO、P2O5、CaO、NaOH、Ca(OH)2、Mg(OH)2、KCl、BaCO3、CuSO4等
4、特征颜色 紫黑色:KMnO4晶体、红褐色:Fe(OH)3、蓝色:Cu(OH)2、CuCO3、CuSO4 ·5H2O、
黄色:S、绿色:Cu2(OH)2CO3 、5、蓝色溶液:可溶性Cu2+ 盐的溶液6、黄色溶液:可溶性Fe3+ 盐的溶液7、浅绿色溶液:可溶性Fe2+ 盐的溶液8、紫红色:KMnO4溶液9、无色气体:空气、O2、H2、CO2、CO、CH4、N2、SO2 10、刺激性气味气体:SO2、HCl、HNO3等 11、无色透明:金刚石、干冰、大部分酸、碱、盐的溶液和酒精、蔗糖的溶液
二、熟记一些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对应的化学式 Hg汞(水银) CO2固态二氧化碳(干冰) CO一氧化碳(煤气) CH4甲烷(沼气、天然气)
CaO氧化钙(生石灰) Ca(OH)2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 CaCO3碳酸钙(石灰石、大理石)
NaCl氯化钠(食盐) H2O2过氧化氢(双氧水) KMnO4高锰酸钾(灰锰氧) C2H5OH乙醇(酒精) NaOH氢氧化钠(烧碱、苛性钠、火碱) Na2CO3碳酸钠(纯碱、苏打) NaHCO3碳酸氢钠(小苏打) HCl氢氯酸(盐酸) K2CO3碳酸钾(草木灰主要成分) *Cu2(OH)2CO3碱式碳酸铜(铜绿)
三、酸碱盐的溶解性(记忆口诀)
碱溶钾钠钙钡铵,硝酸盐全部溶水间。盐酸盐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硫酸钡,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多数为沉淀全能溶于酸。微溶物质碳酸镁、硫酸钙银记心间。
四、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规律: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
动性就越强;金属的位置越靠后,该金属的阳离子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得到电子变成原子。
应用小结:1、判断金属与酸反应。只有排在H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
2、判断金属与盐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一般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注意:(1)适用范围 仅适用于在溶液中的反应。
(2)对反应酸的要求 酸一般是指稀盐酸、稀硫酸等,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
对反应盐的要求 盐必须是可溶于水的可溶性盐。
对金属的要求 上述两种反应中的金属通常应不包括K、Ca、Na三种。
(3)金属铁在反应中,均生成正2价的亚铁离子(Fe2+)。
五、溶液的酸碱度——pH:
pH试纸: 红 黄 蓝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酸性 中性 碱性酸性增强 碱性增强 石蕊试液: 红 紫 蓝 酚酞试液: 无 无 红
指示剂变色情况:
酸使紫色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碱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色。
六、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 金属单质+氧气 ------ (一般为)碱性氧化物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 燃2MgO 铁在氧气中燃烧:2Cu + O2 △ 2CuO 2. 非金属单质+氧气 ----- (一般为)酸性氧化物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点 燃SO2 化合反应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 燃CO2
3. (大部分)酸性氧化物+水 ----- 酸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 + H2O === H2CO3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
4. (少部分)碱性氧化物+水 ----- 碱
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5. 不稳定酸分解生成酸性氧化物和水
碳酸分解: H2CO3 === H2O + CO2↑
6. 难溶性碱受热分解成碱性氧化物和水
氢氧化铜分解:Cu(OH)2 △ CuO + H2O
7.盐分解 分解反应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 温 CaO + CO2↑
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 :2KClO3 2KCl+3O2↑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8. 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置换反应
反应条件:金属活动性顺序9. 金属单质 + 盐(溶液)----- 新金属 + 新盐 (与盐反应时盐是可溶性盐)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10. 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11. 酸 + 碱 -------- 盐 + 水 (中和反应)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12. 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大理石与稀盐酸: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复分解反应
(灭火器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反应条件:反应后必须有水、气
(反应的碳酸盐可溶也可以不溶) 体或者沉淀生成。
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13. 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故碱和盐必须都可溶于水)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14. 盐 + 盐 ----- 两种新盐
(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故两种盐必须都可溶于水)
氯化钠和硝酸银: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硫酸钠和氯化钡:Na4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15. 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不属于复分解反应)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参加反应的碱为可溶性碱)
七、几种常见离子(物质)的鉴定
1、H+(酸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活泼金属等;
2、OH -(碱溶液):无色酚酞;
3、CO32-(碳酸盐):稀盐酸 以及 澄清石灰水;
4、Cl- (盐酸或可溶性氯化物):AgNO3溶液以及稀HNO3;
5、SO4 2-(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BaCl2【或Ba(NO3)2】溶液以及稀HNO3;
6、H2O 加入无水硫酸铜检验;
7、氮肥(含NH4+)加碱【如Ca(OH)2】共热,有无刺激性气味产生。
八、常见几种离子(物质)的不能共存问题
1、H+ 与OH -:H+ + OH ----- H2O 如NaOH和HCl,Ca(OH)2和H2SO4等;
2、H+与CO32-:H++CO32- --- H2O +CO2↑ 如CaCO3 和HCl,Na2CO3 和H2SO4;
3、Fe3+与OH -:Fe3+和OH ---- Fe(OH)3↓如FeCl3和NaOH;
4、Cu2+与OH -:Cu2++OH ---- Cu(OH)2↓ 如NaOH 和CuSO4;
5、Mg2+与OH -:Mg2++OH ---- Mg(OH)2↓ 如MgCl2和NaOH;
6、NH4+与OH -:NH4++OH ---- NH3↑+ H2O ;
7、Ag+与Cl-: Ag++Cl---- AgCl↓ 如NaCl 和 AgNO3,HCl 和AgNO3;
8、Ba2+与SO4 2-:Ba2++SO4 2---- BaSO4↓ 如 Na4SO4 和BaCl2,H2SO4和Ba(NO3)2;
9、Ca2+与CO32-:Ca2++CO32---- CaCO3 ↓ 如Na2CO3和Ca(OH)2,Na2CO3和CaCl2;
10、Ba2+与CO32-:Ba2++CO32---- BaCO3↓ 如Na2CO3和BaCl2或Ba(NO3)2。
九、常见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归纳
1、从粗盐中提纯食盐:实验方法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2、除去NaCl浓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NO3:加热蒸发掉大部分溶剂使食盐结晶,少量的KNO3仍留在溶液中;
3、除去大量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溶于水制成饱和溶液后降温结晶出KNO3,NaCl仍留在溶液中;
4、除去CO气体中混入的CO2:通过碱溶液或炽热的炭层;
5、除去CO2气体中混入的CO:通过灼热的CuO(或其它金属氧化物);
6、除去盐酸盐中的碳酸根离子:气化法:用稀盐酸将其转变为气体;沉淀法:用CaCl2或BaCl2溶液将其沉淀后过滤除去;
7、除去盐酸及其盐中的硫酸根离子:用BaCl2溶液将其沉淀后过滤除去;
8、除去硝酸及其盐中的硫酸根离子:用Ba(NO3)2溶液将其沉淀后过滤除去;
9、除去硝盐及其盐中的氯离子:用AgNO3溶液将其沉淀后过滤除去;
10、除去钾盐或钠盐中的镁离子:用KOH或NaOH溶液将其沉淀后过滤除去;
11、除去较活泼金属盐溶液中的较不活泼金属离子:用较活泼金属单质(除钾、钙、钠外)将其置换出来;
12、除去氢后面金属中混有的氢前金属单质:用稀盐酸或硫酸或用氢后金属的盐溶液将其溶解。
★ 初一期末必考作文
★ 高考改革作文范文
★ 高考改革新方案
【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精选19篇)】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的有效复习方法2022-05-05
初中化学教学总结2022-12-10
高一化学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2023-01-07
高二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精选2023-06-23
个人工作总结化学教师2022-05-30
初三语文全年学习计划2024-02-23
高中学习各科的方法以及建议2023-07-21
初三化学教学个人计划2023-08-09
初一必考作文2022-05-18
高二物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精选总结2022-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