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作文范文

时间:2023-07-11 07:43:11 更多作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考改革作文范文(精选25篇)由网友“黑白格”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高考改革作文范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考改革作文范文

篇1:高考改革新方案

1.语文提分,英语减分。可喜的是数学分数不变(不加分,数学加分方案未通过)

2.高中每学年大考2次,高中考6次取6次中最好的成绩作为高考成绩。

3.文理不分科,教材于20xx年改版。

4.高一到高三都是9大学科

以下是20xx、20xx高考改革方案:

1、高考命题杜绝繁难偏旧,基本以20xx年的试题难度为标准;

2、20xx年,英语将正式退出新高考(也就是6月7、8两天将没有英语考试),但是学生的会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A等100分,B等85分,C等70分),学生可以多次报考会考,最终以最好成绩为准;

3、在20xx年之前,高考英语分值逐年降低:20xx年,英语120分,相应的,语文将提高到180分;20xx年,英语100分(会考),语文提高到200分;

4、除了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以外,其它加分政策都将取消;

5、志愿填报也有微调:考前填报,但从明年开始执行平行志愿,第一志愿可以同时报2个,第二志愿可以同时报3个。

各大微博、论坛上传的高考改革新方案20xx仅供参考,不能完全相信,具体的要等官方信息。

篇2:高考改革新方案

江苏省教育厅将举办新闻发布会,沈健厅长将通报江苏省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新动向,其中包括社会瞩目的高考新方案。根据江苏教育发布公布的最新信息,江苏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包括1个整体方案和5个具体方案。

江苏省教育厅于2月23日上午10:00召开江苏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沈健厅长通报江苏省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新动向,其中包括社会瞩目的高考新方案。

实施“3+3”模式 选考科目调整为“6选3”

在高考科目设置方面,和现行高考方案相比,江苏省普通高考统考科目仍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保持不变;选考科目由现行的“6选2”调整为“6选3”,即由学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选考科目,并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高考综合改革20xx年启动 20xx年正式实施

教育部明确江苏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时间为20xx年,并要求于20xx年6月底前将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根据这一要求,江苏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应该是从20xx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开始启用,在20xx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实施。

考生可享受同一必考科目两次考试机会

江苏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包括1个整体方案和5个具体方案。整体方案是《江苏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具体方案包括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中职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实施方案等5个方案。

江苏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整体方案是严格遵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节点和制度框架内,结合江苏省省情和教育实际,并在总结以往高考改革经验、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研制完成的,力求体现国家要求,具有江苏特色。

在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方面,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做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工作的要求,江苏省实施了招收农村学生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确定了实施区域。

在改进考试形式和内容方面,和现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相比,江苏省将开齐开足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13门科目均列入必考科目范围,江苏省考生在高中期间可以享受同一必考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

在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方面,严格执行教育部等相关部委关于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要求,自20xx年起,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的考生加分政策;自20xx年起,将少数民族考生照顾政策调整为“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属高校加3分投档”。

在改革监督管理机制方面,江苏省将健全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省招委会各成员单位的考试招生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和分工协作机制,完善考试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加大违规查处力度。

在综合素质评价上,江苏省将国家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具体拓展为:思想品德与公民素养、学习水平与课程修习、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审美素养与艺术特长、创新能力与社会实践、自我认知与生涯规划等六个部分。

篇3:高考改革新方案

20xx年高考改革新方案正式出炉!!!

语文180分,数学150分,英语多考,综合320分

学生高中一年级就可参加全国社会化的统考,外语一年两考,三年六考,取最高分记入高三的高考成绩。

语数两科设定在6月7、8中的一天统考学生选考三门,按五级制评价。

一:政策解读

1、取消一本线,保留本科线。致使各大院校会设置自己的专业线,好高校,好专业的竞争变得尤为激烈。

2、文理不分科会导致试卷难度上升,对善于文科的学生不利,善于理科的同学扩大了竞争优势。

3、明面上,英语不再统一在高三进行统考,其竞争变得更加残酷。名校对于英语成绩有要求,这就促使你不断提高成绩。改革前如果你的英语成绩不够好,可以通过优势学科拉分。改革后,英语成绩不够好,甚至可能失去进入名校的资格!

4、三科等级考的存在,使得每门学科都要均衡发展。

二:应对策略

1、夯实所有学科基础,不让任何学科成为“短板”。

2、高中知识抢先学习,避免学习落差。新高一开学后,就将面临“分班考”,分班考将是抢占高中优秀师资的一个机会。很多学校都会拿高一期中试卷作为考卷。这就要求你,各门学科在暑期达到高一期中水平。

3、极其重视英语,从现在开始抓起,力争第一次英语社会化考试,就考最高分,减轻日后的学习负担。

4、提前树立目标,为“高校自招”做准备。

三:准确定位英语

1、高考改革后,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考,三年六考。考生可多次参加,取最高成绩。这就意味着考生如果能在自己英语水平最好的时候(中考后)把握时机,在高一就尽早考出最好的成绩,那么就可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拿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其他科目的学习。

2、英语课程需要我们科学合理地规划。在高一想取得英语社会化考试的最高分,需要在初中做好充足的准备,做好初中三年英语的整体科学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力争在初中三年夯实英语的基础,一举决胜中考进名校,摘取英语高考最高分,两全其美!

四:英语课程规划

1、英语考试无论如何改革,考试内容的基本体系不会改变。英语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才能从容应对各种形式的英语考试。

2、高考命题杜绝繁难偏旧,基本以20xx年的试题难度为标准;

3、20xx年,英语将一年两考,三年六考,但是学生的会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A等100分,B等85分,C等70分),学生可以多次报考会考,最终以最好成绩为准;

4、除了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以外,其它加分政策都将取消;

5、志愿填报也有微调:考前填报,但从明年开始执行平行志愿,第一志愿可以同时报2个,第二志愿可以同时报3个。

20xx年语文(文理同卷)180分,数学(文)150分,数学(理)150分,文科综合320分,理科综合320分。英语文理同卷,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按最高分记入高考成绩,英语满分100分。

文科综合要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发展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考试分值由300分提高到320分。

在改革招生录取制度方面,重点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普通高校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二是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改革内容是,以英语为主的外语将在高一就可提前参与通考,高考统考变为社会化考试,有望打破“一考定终身”。高三高考可能只有一天,“只考语文、数学两门”。

此外,学生可在高一、高二、高三,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地理、化学等科目考试,招生院校也将根据自身要求对学科成绩继续要求。艺术课、体育课和思想道德课内容,也将成为考核因素。

篇4:高考改革新方案

从改革的初衷来看,增加学校和学生的选择权,开展扬长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生的弊端。方案一经推出,就受到社会舆论的好评。以下是改革对高考复读生的影响,请考生查看。

但是,如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所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教育,浙江的这一套改革方案并不奢求得到所有人的认可。记者连日来通过多次采访调查发现,社会也存在对新方案实施后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表示担忧。

如,选考科目的两次考试机会让部分第一次考试失利的学生压力倍增,选考科目考前学校集中突击,高三“填鸭式”恶补语数英,这些都被指或加剧应试教育。同时,20xx届高考生选择复读难以适应新高考,也是社会关注较多的问题。

另外,高校的选考科目设置权利也让外界不禁猜测,是否会为了招揽考生,设置零选考科目要求呢?

选考科目恐促高中开展“填鸭式”教学

在刚发布的浙江省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中,考试不再分文理,考试科目分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和外语,选考科目由学生从思想政治、历史等7门高中学考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

其中在考试时间安排上,语文、数学考试于每年6月进行,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及10月进行。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1次成绩。

有人不禁提出担忧,认为学生盲目追求分数、高中比较升学率等仍然会促使应试教育的产生,其中高中恐现“填鸭式”教学。

“会导致新的应试教育。”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肖龙海称,部分高一学生一开始就确定了选考科目,对其它课程就不再重视,而这与一直推崇的素质教育相悖,“高考是指挥棒,指挥棒指向哪里,高中就向哪里转。”

篇5:高考资讯:高考改革

高考资讯:高考改革

6月走进高考考场的上海、浙江考生,将被载入我国教育史册。这是自20xx年“新高考”方案启动以来,第一批“试水”的考生。而此次“新高考”,也是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

高考于国于民,都是大事。对百姓来说,高考寄托着几代人的希望,影响着千家万户的命运;对国家而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选拔人才,国运所系,任何一点变动,都可能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无论从哪方面看,此次高考改革都涉及面广、敏感度高,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容不得丝毫懈怠。

自20xx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以来,高考改革一步一个脚印推进。20xx年“拿图纸、出方案”,制订了高考内容改革规划和分省命题省份使用全国卷的调整方案;20xx年“打基础、抓施工”,顺利实现7个省份使用全国卷的平稳过渡;20xx年“调布局、克难点”,平稳完成命题格局调整,全国26个省份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如今,高考改革进入关键性的20,按照国家教育改革蓝图,今年是“全面推进”之年,剑指“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最终目的是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那么,在这样一个有着特殊历史意义的年份,我们该如何看待高考改革呢?

从表面看,是上海、浙江两地先行先试,然而,高考改革绝不仅仅是两地的事,要知道,我国到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大潮很快会席卷全国。所以,高考改革绝不仅仅是教育行政部门、教育领域的事,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事,是全社会的大事。

看待高考改革,老百姓最关心的莫过于自家孩子考什么、怎么考、咋录取。要回答这几个问题,并不简单。因为这不仅关系国家人才观、育人观的深刻变革,更关系现有利益格局、体制机制的深刻调整。面对高考改革,我们心中怀着满满的期待:

我们期待,本次高考改革能推进教育评价方式的重大变革。作为“两依据、一参考”重要内容的综合素质评价,能充分发挥“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的.作用,为“不拘一格选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更重要的,是这根“指挥棒”真正发挥作用,引领中小学教改和中考改革,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变选拔更多更好的人才。

我们期待,本次高考改革能推进更大程度的教育机会均等。通过改革,中西部地区、人口大省的高考录取率能进一步提高,进入重点高校就读的农村孩子能越来越多,让这些孩子因改革红利看到新的希望,让社会纵向流动更加畅通,为中西部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迈向“中等发达”奠定人才基础。

我们期待,本次高考改革能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内实现公平。改革要充分吸取经验教训,尽可能减少“新政”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比如,原本初衷美好的高考加分、保送生政策,因一些弄虚作假、徇私舞弊问题被“收紧”。最重要的是,作为我国大规模的“高利害”考试,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堵住暗箱操作的漏洞,杜绝“歪嘴和尚”念坏了“好经”。

当前,我国31个省(区、市)均已形成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改革春潮涌动,我们有理由相信,呈全面推进之势的高考改革,会交上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篇6:高考材料作文素材:改革创新

1.创新需要打破定势,突破传统。

2.创新能推动历史的前进。

3.只有求新求异,事物才会有生命力。

4.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

5.新事物也许并不完美,但它毕竟要替代旧事物。

6.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结果也只能是“亚军”。——李可染

7.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8.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

9.要成长,你必须要独创才行。——[德]歌德

10.推陈出新是我的无上诀窍。——[英]莎士比亚

篇7:高考材料作文素材:改革创新

1、王安电脑的破产(不懂创新导致失败)

王安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曾称雄于个人电脑领域,被称为美国式成功创业的典范。进入80年代后期,个人电脑业迅速发展,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和“苹果电脑”公司相继推出了体积小且可以互相兼容的个人电脑,其价格只是王安电脑的1/3,而且可采用市场上的通用软件。而王安公司忽略了市场变化的情况,仍然坚持生产老产品而不创新,导致销路越来越窄,许多老客户也相继离去,到了1992年7月,作为公司继承人的王安博士的儿子不得不在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的文件上签了字。

3、《西游记》重播了三千多次,是世界上重播率和收视率最高的连续剧,这样的世界纪录,给以我们更多的是羞愧思考与无奈。

4、著名教授沈志云先生是两院院士,在物理学方面颇有建树。在一次访问现场在一次访问现场,他提到“沈氏理论是1983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召开的第八届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会议上发表的,如今已经过了几十年,还在被引用。”现场响起一片掌声。他却打住喝彩:“你们别鼓掌,这不是个好现象。一篇文章过了几十年还在被引用,我认为是坏事,说明这个学科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如果有新理论来取代沈氏理论,我认为才值得鼓掌。”此番言语,又引起现场掌声一片。

篇8:高考材料作文素材:改革创新

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皆是创造之人。——陶行知

3.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李可染

4.推陈出新是我的无上诀窍。——莎士比亚

5.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着别人的眼睛。——罗丹

6.我创造,所以我生存。——罗曼·罗兰

7.没有什么会永远一成不变——克拉克

8.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皆是创造之人。——陶知行

9.科学需要幻想,发明贵在创新。——爱迪生

10.创新有两点:一是不要囿于前人的成就,二是不要怕犯错误,这两点都需要胆量。”——杨振宁

篇9:高考改革实施新方案

高考改革实施新方案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201x年12月曾表示: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将是系统性、综合性最强的一次改革,其亮点已经体现,如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推行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另外,还将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15日在此间举行的'201x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教育部将出台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

至此,高考改革方案的轮廓已大致清晰。

新方案或只考语数外

袁贵仁说,各省要根据教育部总体方案和实施意见,结合本地实际,于今年上半年出台改革实施方案。在有意愿、有条件的省份和高校开展改革试点。改革试点包括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相关省份和高校要于上半年出台试点实施办法。

高考改革事关重大,我们强调有意愿、有条件这两个前提缺一不可。他说。

根据此前一些专家的描摹,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或只考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程。袁贵仁表示,教育部将抓紧研究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程考试内容,完善国家考试题库。高等职业教育则要推广知识+技能的考试方式。

改革方案三年早知道

针对考试公平公正的问题,袁贵仁说,今后要建立校长作为法人代表签发(或授权签发)录取通知书制度,公布各校录取通知书签发人名单。对学生作弊、作假、经查实除按规定处罚外,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提供就学、就职单位了解。

他还强调,各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加强高考改革的风险评估。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提前公布高考改革方案。

另据袁贵仁对201x年教育工作的规划部署,今后学生在学期间参加志愿服务将以记实方式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逐步使之成为评优升学的硬性要求。

篇10:高考改革3+1+2什么意思

高考改革3+1+2什么意思

我国高考改革正平稳有序推进,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从入学的高一学生起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改革方案将由各省市分别向社会发布。

至此已有14个省市启动高考改革。而与之前6省市高考改革采用3+3科目组合(除浙江实行3+7选3之外,上海、北京、天津、海南、山东五省市都是3+6选3)不同,从各方(包括江苏、广东、辽宁)传出的信息看,新推进高考改革的省份很有可能将采用3+1+2科目组合。

辽宁省政府网站近日就发布消息称,将试行“3+1+2”的普通高考新模式,有别于此前两批试点省份的3+3模式。

3指语数外,所有学生都要考,1指学生从物理或历史中选择一门,2指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自选2门。不少舆论认为,3+1+2相对于3+3,更符合高中教学实际,是对3+3方案的优化。

高考期间注意事项

进考场前要怎么调节心理

在进入考试场之前,最好不要和同学有过多的接触,以免其中有人把紧张的情绪传染给你,在考试考试前半个小时左右可以听听音乐,放松一下。

考试之前要自信

在面临高考的时候,很多的同学会会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其实我们完全不需要这样,我们要相信自己,用平常心去对待高考,高考并不一定会决定我们的人生,即使最不好的情况发生,我们还可以选择复读,所以我们要保持一个轻松,开心的状态,稳定住自己的情绪,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可以了。

1、提早15分钟进入考场,看一看教室四周,熟悉一下陌生的环境。

2、坐在座位上,尽快进入角色;不再考虑成败、得失。

3、调整一下迎战姿态,文具摆好,眼镜摘下擦一擦。

4、把这些动作权当考前稳定情绪的“心灵体操”。

5、提醒自己做到“四心”:一是保持“静心”;二是增强“信心”;三是做题“专心”;四是考试“细心”。

6、在进入考场后等待发卷的时间里,如果你心理高度紧张,不妨做做考场镇静操:先缓缓地吸气,意想着吸进的空气经鼻腔一直到小腹内;在吸气的同时,小腹慢慢鼓起,鼓到最大限度略作停顿,然后小腹回收,意想着小腹内的空气再经腹腔、胸腔、口腔,最后慢慢地、均匀地从口中呼出。

高考前有哪些注意事项

高考前一晚,很多同学因为过于兴奋,可能会睡不着觉,这样就会影响第二天考试的精气神,所以说考生不要因为一些事情太过于激动,以免影响自己的作息。

还有一部分同学,不是睡不着觉,而是非要熬夜学习,在高考前一晚上还在刻苦努力,小编想说,平时不用工,临时抱佛脚也是没有用的。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不要熬夜学习了。

高考那一天的早饭也要注意,不要吃带馅的,太油腻太辛辣的,清粥小菜就可以了,也不要吃太多的流食,会饿。

有些考生认为就按照平常的吃,油性大或者辛辣的食物,做好不要吃是有原因的。因为高考的时候考生就会紧张,难免刺激自己生理调节,所以就很容易不舒服。

还有注意事项就会考生一定要清楚知道考试时间,进入考场时间等等,还有就是考试前尽量去一次卫生间,以免考试时突发状况。

3+1+2与3+3的区别是什么

3+1+2科目组合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一是3+3方案实施后学生弃考物理科目的问题,明确学生必须要么选一门物理,要么选一门历史,明确了物理、历史科目在6门选考科目中的重要性;二是高校组织教学困难的问题,3+3科目组合太多,学校的师资、课程、场地跟不上,使选课走班变为了“套餐制”——限定学生在套餐中选择。

但3+1+2的问题依旧明显,首先是计分方式。如果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那就不再是取消文理分科(取消文理分科是新高考的核心内容之一),而是依旧实行文理分科,大学按文理分科确定招生计划进行录取。学生在选科时只会考虑大致的文理科,而不会考虑大学的具体专业。而如果物理、历史和化学、生物、政治、地理,都是按等级赋分计入高考总分,那么,取消文理分科改革继续,但学生为获得更高的等级、分数,仍会进行选科博弈。在突出物理科目的重要性后,可能会出现弃考化学科目现象。

其次,与3+3相比,3+1+2少8个科目组合,这意味着学生的选择权实际少了。另外,物理和历史只能二选一,而不能同时选,这对扩大学生选择权来说是倒退。虽然可以让学校组织教学压力减小,但以高考改革来倒逼学校加强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场地建设,不正是提高高中教学质量的现实路径吗?地方政府和学校支持3+1+2可以理解,因为这对高中教育提出的要求比3+3低,甚至可以说,大部分学校宁愿采取传统的3+文科综合、3+理科综合方式。

篇11:高考改革不宜轻举妄动

针对近日有媒体报道的高考有望“一次变7次”之说,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25日在例行发布会上强调,“目前还没有地区要在分几次考试”,类似的媒体报道的很多事情是工作过程中的情况,并非结果。

一年考7次?有没有搞错呀?据说,地球那一面的美国就是这么玩的。不过得看看咱们的国情,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美国高校招生量非常大,素质教育机制已经形成,考大学并非像我们国家那样重要,所以多次考试影响不大。

而我们的高考,远比美国的高考沉重得多。如果一年7次高考,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现在的高考就像一个重大的节日,高考期间不仅学生、家长和学校在忙活,整个社会也在为此而调整变化。一年“折腾”7次,不仅考生和家长受不了,老师和学校受不了,就连社会也受不了。本来我们是想淡化高考,而一年考7次,就不是淡化而是大大地强化了。

好在教育部作出了声明,这只不过是“工作过程中”有人提出的建议,而非结果。尽管如此,我们也想给提出建议的专家和决策部门提个醒。

众所周知,高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教育“指挥棒”,它引导着全国的教育体系,影响着千万个学子和家庭。高考制度的改革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慎重行事,按照科学的态度、开放的讨论和有步骤的行动等原则来进行。前几年,高考改革政策发生了一些摇摆,如春季高考的存废,小综合和大综合的反复变化等,其中的教训值得吸取。

其实,高考改革最关键的不是一年有几次考试,而在于如何“考出”素质教育。具体地说,就是如何考得更加高明,题目更加科学灵活,成绩更能体现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依照这个思路下手,高考改革成效才会最大,社会震荡也小。

篇12:高考历史改革题

高考历史改革题

一,了解历史改革的基本知识

(一) 重要观点

1,改革是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出的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

2、改革与社会发展相伴而生,并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3、改革体现了人们顺应时代潮流、破解社会矛盾的智慧。

4、任何改革都会遇到阻力,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

5、改革背景、内容、新旧力量对比及领导者个人境遇的不同,结局和影响也大相径庭

(二)历史改革的分类

从内容: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和社会生活改革。

从程度:不彻底的改革、彻底改革

从进程:渐进式改、急进式改革

从方式: 自下而上的改革、自上而下的改革。

从性质: 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二,了解历史改革题的命题特点

(一)命题特点:

1.从改革主题上看,以中国古代、近代改革为主;命题越来越贴近社会现实生活。

2.从设问形式上看,一 般为两问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革的背景或原因、目的、内容、特点。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说明)改革的作用或意义、影响。

3.从试题材料上看,一般摘编自专著,基本上为一则文字材料,大约350-650字。

(二)能力考察目标

注重考查运用辩证史观,唯物史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掌握历史改革题的解题方法

(一)基本要领

1.先读设问,快览材料;划分层次,圈划信息。

2.提炼要点,以小见大;简洁扼要,分点表述。

3.多维视角,前后关联;辩证思维,以史鉴今。

(二)基本方法

1.原因、背景类

(1) 根据材料回答:突出当时面临的危机与困难、矛盾与问题。分层概括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树立时空观念,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信息优先于所学知识。

2.特点、内容、措施类(要素分析法)

(1)“特点”:提炼材料有效信息,归纳出精炼要点,尽量术语化。可以从时间(进程)、范围、主体、内容、结果等方面考虑。 避免照抄原文。

(2) “内容”、“措施”要答齐全,同类内容、措施应合并、归纳,分点表述。摘抄原文应有技巧。

3.改革作用、影响类

(1)常用的动词,有利于、缓和了、推动了;加剧了、未达到等。

(2)多层次分析:政治、经济、思想

(3)从多个角度或多个主体去分析。

(4)影响:对当时影响+对后世影响; 积极影响+消积影响

总体:依托材料,把握时空,不能拘泥模式。

4.改革成败原因类

(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根本原因)

(2)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3)改革者是否有坚定的政治魄力

(4)改革的措施是否行之有效

(5)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

5.教训、启示类

(1)破除阻挠改革的旧势力。

(2)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3)依靠人民与改革派。

(4)改革环境不会一帆风顺,要有勇于改革、坚决斗争精神。

(5)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要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6)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几点建议

1、多做高考真题

2、限时训练

3 、形成解题基本思路

4、强调文字叙述

高考复习指导:高考历史学习方法

一、观念转变,早作准备

如今的高考形式,历史作为高考科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中考在去年才考历史,而且作为综合科来考,初中课时安排少,许多学校又缺乏专业教师,历史在有的学校形同虚设。学生初上高中后,对当前高考改革形势一无所知,在学习方法上,视机械背诵为法宝,不愿认真听讲,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认识不到训练的意义,不做平时积累、循序渐进的打算。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属新编教材,从观点到史实,从容量到质量,从广度到难度,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历史学科本身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和高考改革带来的结果。缘于此,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课时少,进度紧和高考能力考查要求日渐扎实的情况下,如何更新观念,适应新形势,学好新教材,是摆在每一个高一新生面前一道难解的方程式。

二、讲究方法,注重理解

对高一新生来讲,学习历史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决非一时一段的努力所能达到的。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而高中教材则注重理论概念,较为抽象。因此,高一新生接触《中国近代现代史》时较为头疼,只有注重学习方法,方能事半功倍,适应高考形势的要求。具体来讲:

①要培养自学能力。高中历史教材每章前都有“引言”,它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同学们在学习每章之前,要认真阅读一下“引言”,把每章内容的线索和重点了解清楚。形成习惯后,有助于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另外,每章选用的插图、表格、史料都要认真理解领会,以帮助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所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必须的。总之,自己掌握了主动权,养成了良好的自学、独立思考的习惯,对学习历史至关重要。

②注重知识的联系结合,树立整体知识观。首先,高中历史许多概念比较抽象,诸如“革命”、“改革”、“改良”等,必须结合政治常识方能理解。在目前各类历史试题中,理解性的题目占据了主要地位,如果对教材处理不好,做选择题时,就会出现判断错误,做材料题和问答题时则容易答非所问。其次,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平时,在学习中应注重多分析、多比较,找出其异同处,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③注重跨学科的联系,学以致用。高考实行“大综合”的趋势,要求各科加强渗透。学生在平时应关注当前国际国内重大时事等热点问题,多角度去研究、分析所涉及的问题,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理清主线,建构体系

系统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离不开记忆,但记忆并不等于死记硬背,透彻的理解是记忆和掌握知识的前提。对高一新生来讲,教材内容看来是支离破碎的,只不过是按顺序进行了编排,这种错误无疑是学习的*大障碍。因此,高一学生首先应在章节内部理出清晰的“目”,务必因果关系明了、逻辑清晰、概括精练、重点突出,这是学习历史*基本的要求。其次,给章节以准确的“定位”,即阐释清楚每一章节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位置,犹如电脑网络,随时可调用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第三,牵出串在章节之间的“纲”,即教材的主线。如新编《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一至四章,展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四部曲”: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阶段(1840—1864)——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形成(1860—1895)——中国半殖民地地位的确立阶段(1895—1901)——中国半封建社会形成的阶段(1901—1912)。这样的揭示犹如登高鸟瞰,让高一学生克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历史的脉络清晰可见,历史的规律了然于胸。当然,要在短时间内达到这种境界是不可能的,但至少为他们指明了一个努力的方向。

篇13:高考改革的构想

关于高考改革的构想

关于高考改革的构想 高考的好与坏一般可以定终身的影响太大了,虽然有别的途径接受教育,但是所花费的成本是巨大的。而且全国各地高考待遇的不平等,导致了大学良莠不齐,许多本有资格受此教育的学子却被夺去了那份机会……

中国的高考制度是一个看重学生的分数,而忽略学生整体素质的制度。在当代中国实施了20多年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其主要弊端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这种全国统一进行的、单一的书面考试的形式,不利于创新性、个性化人才的选拔,并导致了基础教育中片面的知识教育倾向盛行;第二,现行高考制度加剧、激化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之间的竞争,对青少年学生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与沉重的学习负担,不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仔细分析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及其动因我们发现,后者,即高考给青少年所带来的过大的竞争压力,其实根源并不在于高考制度本身;至于前者,即现行考试制度和方法自身的缺陷,人们并非没有认识到,也不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这些替代的办法在我国现阶段还无法全面付诸实施。由此可见,现行高考制度出现的问题,其根源在于我们社会发展的局限性,单靠教育工作者或考试工作者一个方面的努力,是不可能根治高考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的。高考对于其本应遵循的教育宗旨的复归,最终还需依赖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当前人们对高考科学性的质疑和批评集中在:以一张考卷考所有人,难以满足不同类型高校的需要、不同学科的特点,有效地识别、选拔不同类型的人才。许多人强烈呼吁增加高考次数,兼顾地域公平,探索综合素质评价,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提高各省市自主命题科学性等。实行高校自主招生以及各省市自行命题进一步扩大可能导致的局面是:各种资源会比统一高考条件下更加便利地进入角逐:官员的权力、富人的金钱、知识阶层与高校的特殊关系,都会积极参与其中,最终在较量中失利甚至成为牺牲品的会是社会大多数,因为他们在这种角逐中注定成为弱势群体。若干年前实行的保送生制度,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教训。另外,由于介入考试各个环节的人员越多,保密工作的难度越大,泄密的危险系数就越高。因此,就国内高校的体制和管理现状看,资助招生要比全国统一的高考更难保证公平和公正。另外,一年多次高考分数“等值”难以做到公平,再者,综合素质进入高考,诚信与监督问题难以期望突变。

同时,高考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教育考试,它不是一种单纯的`教育技术、方式或手段,而

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制度,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加强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组成部分。因此,考试制度改革与创新不能单打独进,必须与整个时代、社会以及教育自身的制度建设同步推进,必须与我国社会以及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相适应,如果脱离我国教育及社会发展的实际去设计高考制度改革,包括引进某些国外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和方法,就很容易把人们引入某种误区或幻境。正因为如此,坚持从我国教育及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与现实水平出发,应当成为教育家探索和推进高考制度改革过程中始终自觉坚持和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外部环境逐渐宽松,公众对高等教育的选择性逐渐加强。不失时机地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对于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多样化的适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开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外部环境逐渐宽松,公众对高等教育的选择性逐渐加强。不失时机地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对于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多样化的适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开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考制度改革影响面大,专业性强,面对复杂的利益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困难不难想象,但改革势在必行。我们需要坚定改革的方向,通过理性、建设性、渐进性的方式,用改革的实践推进改革,使高考改革走出困境,将现在“最不坏的高考制度”,最终改变为“最好的高考制度”。

我们都是经过高考“毒害”的人,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现今高考制度的缺陷,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努力改变这种现状,我们不能再让我们的后代去经历它的“毒害”。我们应该积极参与高考制度改革,从而从彻底上改变我国当今的高考制度。

篇14:高考体现改革要求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指出,考试与评价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考试主要侧重于测量的技术,侧重于对个体和某个群体的结论性评价,而评价更多的是反映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的评价标准;考试偏重于智育,强调考评学生记忆知识的数量和程度,而教育评价则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即要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兴趣爱好、身体发育状况和心理品质等;考试注意量化,对当前结果作出描述,而教育评价不仅要对当前结果作出描述,还要考查其发展过程,诊断其症结,提出补救措施,考试只是为评价提供了分析的量化资料。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考制度提出新要求

从本质上说,高考的基本功能也是评价,而选拔只是评价功能和评价结果在社会系统的具体运用,或者说是社会赋予高考的任务和职能,是评价功能的社会延伸。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考不再局限于“选优”,解决什么人可以上大学的问题,而将成为一种为高校和考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考试,高校根据所设专业的层次、类型选择适合的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能力、兴趣、爱好和志向选择适合的高校和专业。

也就是说,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考必须转变成为对考生本人的综合评价,包括从学业到心理、从品德到爱好、从技能到潜能等的全方位综合评价,为考生本人和招生学校提供是否上学、或上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的决策依据和资料。

因此,应改变招生录取标准,建立高校招生录取多元化体系,力求把综合评价结果作为高校录取的主要依据。从共性角度看,评价和选择人才应该是综合的,应有多样标准,逐渐降低高考分数在录取中的权重,将考文化与考素质结合起来。要改变单一的入学考试形式,建立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并将它纳入高校招生评价体系之中。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可根据学生提供的参加不同层次高考的成绩、中学的表现、学校自行组织的考试成绩等综合表现来决定是否录取。

同时,要降低入学考试及其分数在选拔学生方面的份量与权重。学生的平时成绩、日常表现、综合素质等也应成为高校录取学生的依据。教育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均有相应的要求。素质结构不同侧面的异质性,要求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这就要求不同的考核方式组合在一起实现考核的全面性。任何考核都是选取特定的样本来进行的。考核是包括欲测特质在内的多种因素与样本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只有综合多次考核的结果,其评价才能够更接近于教育教学的效果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

谢小庆教授认为,高考制度改革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得给教师们发言权。在充分尊重中学老师对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综合素质评价与考生学业成绩评定的指标体系及管理监督办法,确保中学教师对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成绩评定结果的真实可信、准确可靠,“充满阳光”。

篇15:广东高考大纲大改革

广东高考大纲大改革

考纲修订,部分科目需要重新上新课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关于20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显示,高考科目修改内容涵盖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这些学科。其中,各科考试知识点均有删减。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

据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的老师分析,从考纲的变化上看,文科生的负担有所减轻,理科生负担有所加重。其中,理综科目考试内容增加较多,所以理科生面临更大的挑战:既要面对内容和难度的变化,又要在高三学习新课,难免打乱原有复习进度和节奏。至于文科的部分学科的选考题范围普遍缩小,部分学科将选考内容直接删减,所以文科生的压力较小。

在近年各科试题中,结合传统文化或以生活实际为背景的题目屡有出现,但此次修订,明确提出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导向作用。这就要求考生注重相关知识的积累,数学、物理、地理等学科要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有学校老师指出,此次考纲的修订,给学校的教学进度带来少许干扰。高三开学已两个月,正常情况下新课早已学完,学校的各类考试安排及老师的备课计划均按修订前的考纲来制定。修订后,部分科目需要重新上新课,这样就有可能打乱学校既定的复习节奏,学校需要重新统筹安排高三的教学计划。

“部分科目的选考模块在广东多年不讲也不考,老师们也没有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专门的研究和备课。”有老师表示,以物理为例,广东大多数地方已7年未学选修3-4模块的知识。考纲修订后,“老革命遇到新问题”,老师需要重新捡起课本从头学习,重新备课,挑战不小。

语文:三篇阅读成必考,考试时间更紧

语文科向来是高考的重头,此次考纲修订语文的变化也较大。高考语文科适度增加阅读量,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2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1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此外,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广铁一中语文科组长周瑛表示,以往的高考大纲中,现代文阅读共有三篇,其中一篇论述类文章阅读是必考内容,而实用类和文学类阅读则是二选其一。现在三篇都是必考了,等于增加了一篇阅读。

“一篇字的文章,阅读加答题的时间约在15-20分钟左右,如果其他题量没有减少,就意味着语文高考答题时间将更加紧张。”周瑛老师表示,这对许多学生的备考也会产生影响,因为一些学生为了节约时间,有的方矢,就会主攻实用类文章阅读,而基本放弃了文学类阅读。大纲调整后,因为过去练得少,他们在文学类阅读上可能要下更大的力气。

高考考生最怕的数学科这次也面临较大的变化。在能力要求内涵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同时对能力要求进行了加细说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确具体。在现行考试大纲三个选考模板中删去“几何证明选讲”,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2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广大附中数学高级教师黄桂林表示,新考纲的要求透露的信息就是想靠“刷题”拿高分将越来越难了。“不少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以刷题为主,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生成过程、推导过程都是稀里糊涂的。在不求甚解的情况下,机械地背定理、背公式,做题的时候直接往里套,简单题还能应付过去,稍微灵活一点的就束手无策了。”黄桂林说,注重基础性,并不意味着题目会变得简单,而是考察学生对基本公式、定理能否吃透,能否举一反三。

值得关注的是,从最新的考纲来看,英语科没有出现修改内容。但理综和文综的各个学科的考试内容也有变化,影响有大有小。

理综:物理难度变大化学生物影响小

比如物理科,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将原来的选修内容改为必考。华附高三物理备课组组长潘克勤表示,这意味着今年高三生比去年的将多学一个模块,这对复习时间有一定的冲击,但就考试公平性而言,因为大家都一样,所以问题也不大。但是从难度上看,有可能使得一些综合题目的难度加大,由于原本考牛顿力学与能量的结合问题的复杂程度并不会低,如今新增了动量进来,涉及知识多了、综合性更强,难度适度增大了些,但还是因人而异,学生不必过于恐慌。

又如化学科选考模块的变化,原来的选考模块是四选一,现在改为二选一,华师附中化学高级教师蔡伟表示,在年广东备考当中,有很多的学校选择了刚好是保留的两个选考模块,所以考纲的调整,对广东高考化学备考影响不大。

至于生物课,华师附中生物高级老师刘桦表示,2017年的考纲在能力要求的表述上作了一些调整。对选修一和选修三的个别内容作了一些增加和删除。但因为变动内容小,不是考试的核心内容,所以对难度的影响比较小。

文综:地理内容减少政治要求更高

至于文综的地理科,广东实验中学高三地理科组长黄志坤老师表示,从修改的考纲来看,地理科的选考模块从三选一改为二选一,减少了一个复习的模块,这对考生来说考试内容减少了,所以并不会带来备考的负担。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考试大纲删去的“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在必修里面是会涉及到的,很难隔离开来,所以还是会复习到。至于总体上的难度是否降低,黄老师认为说不准,因为每年出的题目都是不太容易预测的。

而政治科的考试大纲增加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考核,广州一中副校长、中学政治高级老师何茹认为是和全国卷相对接,所以备考对教师、学生而言,有更高要求,一方面要有扎实学科基础,另一方面要学以致用。

篇16:天津高考改革 高考大变化

天津高考改革 高考大变化

天津高考将有哪些变化?

1.取消文理分科

方案明确,从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将取消文理分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实行全科设置、全科开考,学生根据要求在每学年自主选择考试科目;等级性考试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等级性考试科目。

2.英语两次考试

从20起,在现有高考英语听力两次考试的基础上,实行高考英语笔试两次考试。英语科目成绩取笔试和听力各两次考试中较高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

天津考试制度有哪些改革?

天津高考

高考综合改革的主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不分文理;两依据,一参考”。从开始,统一高考录取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考试时间仍安排在每年6月份。

招生录取总成绩满分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从20起,高等学校将依据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

考试科目与内容

合格性考试内容以国家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必修课程的规定及要求为依据,共设置14门科目(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音体美、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必修课程,避免严重偏科。

等级性考试内容以国家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和选修课程的规定及要求为依据。学生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根据自身爱好与特长及所要报考高校的要求,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等级性考试科目。

组织方式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语文、数学、外语9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的等级性考试,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

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两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评卷,分区县统一组织;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3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外语科目单设的听力合格性考查,以及物理、化学、生物3门科目单设的实验操作合格性考查,由全市制定统一考核目标、考核范围和考核要求,分区县统一组织,各中学具体实施。

成绩呈现与使用

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合格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等级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位次由高到低分为A、B、C、D、E五等。

学生自主选择的'3门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将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在计入录取总成绩时,每门科目成绩由五等细化为21级,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

考试安排

合格性考试安排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举行,实行全科开考,高中学校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和学习状况,合理安排考试时间;每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学生一般只能报考一次;对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再提供一次考试机会,与该科目下一次合格性考试同时进行。

等级性考试限参加当年高考的学生参加,考试安排在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的5月中下旬举行。每门科目的等级性考试,学生只能报考一次。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

一是高校自主招生安排在统一高考后进行。

二是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

三是试点高校依据高考成绩和学校自主考核情况,参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

四是符合高校要求的学生在公布高考成绩后单独填报自主招生志愿,在本科一批录取前完成录取。

五是要进一步规范录取程序和要求,加强信息公开公示,确保公平公正。

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

从年起,天津市属高职院校在津招生计划主要安排在春季招生,分别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学校毕业生,春季招生将成为市属高职院校在津招生的主渠道。基本形成与统一高考相对分开、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被春季高考录取的学生,可不再参加统一高考。

高职院校通过春季高考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将依据学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职业适应性测试将由现行的1科综合能力,增加为综合能力和技术两科,实行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考、统一评卷。

高职院校通过春季高考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依据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成绩进行录取,测试实行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考、统一评卷。其中,文化基础考试科目保持不变,仍为语文、数学、外语;职业技能考试由现行的统一类别细分为工程技术类、管理服务类和艺术体育类,学生可自主选报1个职业技能类别。

篇17:河南高考改革新方案

2017河南高考改革新方案

总体目标

到,初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进一步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教育规律和河南省情的考试招生制度。

主要任务

一、促进升学机会公平

逐步增加我省考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逐步增加农村学生升入重点高校人数,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

二、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

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选考科目考试(简称“选考科目考试”)。合格性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高中所有学习科目的必修内容。选考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加同一科目的两次合格性考试、一次选考科目考试。

进一步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全省规范统一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真实表现,确保程序严格、公开透明、内容真实可信。

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高职院校(含高等专科学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职(含技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深化考试内容改革。依据国家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培养要求,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突出能力、创新导向,着重考察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完善招生选拔机制。高校要合理确定考试招生的标准、条件、程序等内容,在招生章程中详细列明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要加强学校招生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其在重大招生事项中的.作用。建立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和招生问责制,校长对录取结果负责。

改革录取方式。从起,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批录取,逐步减少普通本科录取批次,克服简单用录取批次来划分和评价不同类型高校的倾向。加快推进基于考生总成绩、专业志向和学习特长的考生志愿填报方式和投档录取方式改革。

四、改革监督管理机制

加强信息公开,全面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内容。强化考试安全,坚持从严治考,完善考试招生诚信制度,落实诚信结果使用要求。加大违规查处力度,加强考试招生全程监管,严厉打击和严肃查处考试招生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公布查处结果,严格责任追究。

五、秋季开始实施

从20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启动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

在改革考试科目设置上,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考生的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含外语听力)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3个选考科目考试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分值不变。

在改革招生录取机制上,推进基于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改革。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阅读:

1.20异地高考政策正式出台

2.两类异地考生将不能在上海高考!

3.深入解读最新017年高考全国卷改革

4.教育部最新政策出台,高考改革又来了!

5.吉林高考改革新方案

6.2017年起高考加分等政策一再收紧

7.浙江省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

8.高考新改革22场考试考哭浙江学生

9.最新安徽高考改革新方案

10.最新江西高考改革正式版

篇18:江西高考改革正式版

最新江西高考改革正式版

改什么,怎么考

文理不分科,实行“3+3”模式,外语一年两考

文理不分科是新高考改革的最大变化,从起,高考文理科取消,将实行“3+3”考试模式,即考生总成绩由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3个科目(6选3)成绩组成。学生可参加两次外语考试,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高考录取成绩卷面总分将不变,满分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

学业水平等级考试“6选3”

成绩纳入高考总分

根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内容来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涵盖所有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1个科目的合格性考试,由省里统一实施;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的合格性考试由各高中学校组织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等级性考试实行科目6选3,即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自主选择其中3科参加等级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各科卷面满分为100分,考试成绩呈现方式为“合格/不合格”。等级性考试各科卷面分为100分,考试成绩根据实现公布的`比例,呈现为ABCDE五个等级,其中E等级为不合格。

“合格性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原则上安排在每年的6月份和12月份,做到随学随考随清。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3门等级性考试科目,安排在高三上学期末进行。”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告诉记者。

普通高中在校生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

高校招生录取对等级考试选考科目有要求

普通高校可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分专业大类(或专业)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0-3科),并提前两年向社会公布,学生满足其中任何一科,即符合报考条件。对于未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普通高校,考生在报考该校时无科目限制。

“这就让考生从原来的‘取长补短’变为‘扬长避短’,这对高校有了进一步的要求。高校在学生选择考试科目前两年,就要对外公布高校对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具体要求,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早作安排。”江西省教育考试院院长刘雪平举例说道,假如清华大学某专业提出对录取的考生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物理科目成绩90分以上要求,那么没有选考物理科目或者物理科目分数没有达到90分的考生便不能填报清华大学。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将作为高校录取时的参考

叶仁荪介绍,我省从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新生开始,在全省实行新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此次改革,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省教育厅将建立江西省普通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电子化管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体制测试主要结果等客观信息由系统导入,其他信息由学校在学期末录入,客观记录学生的成长经历。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将作为高校人才选拔的重要参考。

学生选班级选老师 打破固定班级统一授课制

据介绍,此项改革实施后,对高中学校、对学生和家长也是新的考验。“学生和家长要密切关注意高校对外公布的各项要求,提前做到心里有数,提前规划。各高中也要加强对学生教育生涯的规划,为学生科目的选择创造条件。”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既然是自选科目,那么以后在教学中将采用选课制、走班制,这将打破以往固定班级统一授课的教学模式,这对高中在管理、模式、评价上也有了新的要求,我们会要求高中合理编制课程,在师资、经费等做进一步要求。”据介绍,以前是老师选班级选学生,而改革后将变为学生选班级,选老师。

高职院校招生将实行分类考试

据介绍,改革后高职院校的招生与普通高校将相对分开,让一部分学生能够尽早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教育。

根据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的不同情况,我省规定,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前,作为过渡期,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测试均由高职院校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要求自行组织。

起,文化成绩使用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原始成绩,职业技能成绩使用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原始成绩。

需要强调的是,通过高职提前招生,已正式录取的考生不能再参加统一高考招生,同时保留学生通过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的通道。

而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参考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文化基础测试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职业技能测试由省教育厅制定统一标准,各招生院校具体负责组织。

篇19:各地高考改革

河南新高考政策

202月5日,河南省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采用视频会议的形式正式召开。河南省教育厅厅长郑邦山特别强调了河南高考综合改革的进程:“按照教育部要求,结合我省基础条件评估情况,针对目前面临的消减普通高中大班额、教师队伍建设、办学经费投入等问题,要责任明确、倒排工期、加快进度,确保在2022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前,实现基础条件全部达标,顺利启动河南省高考综合改革。”这也就意味着,作为高考大省的河南正式明确:将在2022年秋季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25年正式实施新高考模式。

安徽新高考政策

1.2021高考录取考生的总分不分文科和理科。

2.改进初中学业水平测试的考试形式和方法。

3.增加高校与学生双向选择的机会。

4.降低和规范考试加分。

5.高中水平测试涵盖所有主题。

6.综合素质评价已成为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依据。

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取消报名批次释放出一个好信号,但这并不容易,“ 取消有两种可能:首先是自愿取消,现在?一本、二本按录取控制线招生,要取消,可能是二本和三本联合招生,没有更多的批处理,但是一本和二本合并学生的可能性很小。二是自主招生,就像美国的大学,实行自主招生,录取批次在哪里划分”

{6}杨东平教授认为,“当录取手段是电子化的时候,取消报名批次不存在技术问题,不再需要保留录取批次。”

“这就相当于置身于一个开放的自由市场,你必须利用学校的声誉、办学能力、综合实力,让应聘者选择你。”华南农业大学招生办主任李国章认为,取消录取批次,这意味着高校将更加注重自身实力“练习”。然而,在他看来,取消招生可能会挤满优质学校,再差一点的学校可能会“公地短缺”。“当招生计划比考生多的时候,竞争将更加激烈。”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总裁顾义礼认为,学校不分等级,取消批录取“绝对公平”角度,“原则上,这是对的”;但他也相信,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关键是不打破批次录取,是关于“在招生方面给予学校足够的自主权,学校可以自主、高效地选拔人才,学生可以参加不同的考试,选对学校。”

山东新高考政策

高校暑期入学考试“3+3”图案,包括高考语文统一考试、数学、外语(包括笔试和听力)等。3部分,以及将军的候选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6从系里选出来的3部分。

总分是750分支,3高考原始科目满分为150分支;考生自主选择3学科水平考试原科目满分均为100分支,折算成成绩分计入总分,各科目成绩的满分为100分支。

自从因为,山东省暑期高考、艺术类、三类运动,学生按类别分批录取。其中,不再指定一般类别本科、专科分数线。

与改革前相比,《实施计划》改革和变革主要有四个方面。包括考试科目和时间、年级构成与分数转换、评分和录取方法、志愿设置和填充。

篇20:吉林高考改革新方案

吉林高考改革新方案

考试

外语(课程)提供2次考试机会

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当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考生高考成绩由国家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国家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单科满分150分,不分文理。

外语提供2次考试机会,学生选取1次较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为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学生自主选择3科作为等级性选考科目。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单科满分100分。等级性选考每年组织1次,高中生在校期间只参加1次等级性考试,逐步探索为学生增加等级性考试机会的办法与措施。

录取

高考实行多元录取机制

20起,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生至多不超过3门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要求以及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学生只要1门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符合要求即可报考。逐步实行基于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等学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需求、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学生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填报志愿,按照学生高考成绩和院校志愿,逐步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在高职院校招生录取中实行院校与专业相结合的录取模式,探索平行志愿投档,一档多投,增加高职院校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从起,普通高校招生在保持现行录取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探索一档多投。

学业水平考试

今年年底出台实施办法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通过学业水平考试,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实行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4个科目,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内容,考试成绩合格是高中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其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科目由省教育厅制定统一要求,各市(州)和梅河口市、公主岭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等级性考试设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自主选择。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和选修内容,等级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年底出台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秋季入学新生执行。

高考试卷

统考科目仍用全国统一试卷

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改进评卷方式,加强评卷的精细化管理,完善学生成绩报告。高考统考科目继续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考相对分开,文化基础课由省教育厅统一命题、考试,职业技能测试由各高职院校单独命题、自主测试。起通过分类考试录取学生成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

招生

鼓励民办高校向省外扩招

除高考改革方面的问题外,“改革方案”还涉及各个阶段。

在义务教育阶段,将免试就近入学办法,实现全省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输入地就学的同城同等待遇,确保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逐步建立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情况多元录取机制,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并不断提高比例,优质学校招生指标向农村和薄弱初中倾斜。加大统筹力度,提高省属重点高校招收优秀农村学生的比例。调整高校办学层次结构,压缩本科高校办专科规模、扩大高职高专院校招生规模,鼓励民办高校面向省外扩大生源规模。

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继续实行两考合一的考试方式。

篇21:高考改革什么时候开始

高考改革最新消息

经教育部备案同意,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办法》和《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从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配套文件,两个《实施办法》规定了高中学生在学期间,各科学业的考核方式、方法和目的要求,明确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和程序。

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介绍,开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是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也是推进高校科学选拔人才的要求,有利于促进中学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实施办法》规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种类型。合格性考试覆盖高中开设的所有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门科目。等级性考试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6等门科目。《实施办法》规定,高中学生必须参加合格性考试科目考试,参加高校招生录取的考生还需选择3门等级性科目考试,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中,根据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爱好自由选择。《实施办法》同时规定,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以不用参加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学业水平考试,用统一高考相应科目考试成绩来替代学考成绩。参加等级性科目考试并取得合格以上成绩的学生可不参加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根据《实施办法》要求,合格性考试科目中的语文、数学、外语考试成绩,将作为高职院校分类招生录取文化成绩依据。而等级性考试科目的成绩,起将是高考重要组成部分,与高考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考试成绩合成高考总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成绩依据。

对于各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实施办法》明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6门科目等级性考试内容,以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必修和选修Ⅰ内容为依据。14门合格性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均以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必修要求为依据。各科目考试命题将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在全面考核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注重加强对能力的考查。

在考试时间安排上,《实施办法》规定,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8门科目每科考试时间为90分钟。每学年6月和次年1月开考,学生择时报考。一般安排学生在第4学期末进行历史、地理、化学和生物4门科目的第一次考试,第5学期末为有需要的学生安排第二次考试;第5学期末进行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和物理5门科目的第一次考试,第6学期末为有需要的学生安排第二次考试。从201月开始,每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9科全部开考,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实施,学生自主确定每次参加学考科目。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和体育与健康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60分钟,由各地级以上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实施办法》规定,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特别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全面、客观、真实、准确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的突出表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公益服务和社会实践等,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提供给高校录取参考,把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情况结合起来评价和选拔人才,方式更加科学。有助于扭转单纯用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做法,促使人才评价和选拔从只看分数,到关注学生健康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实现知行统一。

2021新高考改革方案内容

(1)2021年,河北、辽宁、湖北、湖南、重庆、江苏、福建、广东等8个省份将作为第三批“新高考”试点省份,将推行新的高考模式,即“3+1+2”模式。其中,“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必须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2)河北、辽宁、湖北、湖南、重庆、江苏、福建、广东等8个省份高考总分均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选考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高考考前学习安排

自主复习在学校更好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对比实验发现,高考前的自主复习在学校复习效果更好。

一是高考前的复习,最好不要改变学习环境,高三1年上课均在学校,考生已经比较适应学校的环境,能够自然地过渡到高考,心态比较平稳,有利于高考的正常发挥。

二是在学校复习,当遇到问题时,能够问老师与同学,及时解决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信心,有利于精神状态的调整,这对高考大有好处。

三是在学校复习,有很多同学在一起学习、一起努力、一起前进。同学之间又存在竞争心理,有利于个人兴奋点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四是在学校复习,时间上有规律,生活上有节奏,可以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还会有来自老师的鼓励与安慰,感觉踏实,有良好的积极进取的心态,利于提升复习效果。

因此,建议同学们还是在学校复习。

各科复习时间要与考时同时

这段时间要很好地调节生物钟,要注意把学习与休息有机结合起来。目前高考安排已经出来,全国卷地区是7日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8日上午考综合,下午考英语,所以这段自主学习的时间最好是上午复习语文和文综或者理综,下午复习数学和英语,这样有利于在相应的时间对相应的科目产生兴趣,提高兴奋点,利于高考生物钟的调整。

晚上可以进行调节性复习,可以综合科目复习。

但每天要保证8小时睡眠,保证1小时适度的体育锻炼,这样精力充沛,有利于复习效果的提升。

偏科生全面复习好

偏科生在这段时间内,应该以提高高考总分为出发点进行复习。偏科所形成的弱势科目,已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向弱势科目倾斜大量的时间是得不偿失的,应该对所有科目进行全面有重点的复习。复习主要以看一模以来的模拟试卷、学校自主开发的复习资料为主,还要根据考试说明中所列的知识点进行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看教材,这样可以提高看书的针对性。在复习中要把看、思、做、小结结合起来,反对死记硬背,提倡多动脑,多问几个为什么?提高运用已有的学科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要相信,带进高考考场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能力和智慧。

复习重“四基”

高考试题中有容易题、中等难度题与难题,但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容易题与中等难度题要占到80%左右,这些题都是基础题,真正的难题只占到20%。高考前的自主复习重在复习基础与查漏补缺,解决难题的能力不是一时能提高的和下降的,这是一个能力积淀的过程,高考能不能考出理想成绩,关键是基础题做得怎么样。因此,高考前的复习,反对好高骛远,提倡脚踏实地。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公式、基本实验、答题技巧、解题格式,是复习中特别要注意的问题,考前复习一定要回归基础、回归书本、回归基本题。

篇22:安徽高考改革新方案

最新安徽高考改革新方案

谈高考改革:文理不分科要来了

“安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制定完毕,也经过教育部备案了,教育部总体对方案给予了肯定,很快就会公布方案。”李和平告诉记者,按照教育部最新规定,安徽的高考改革统一调整为 年开始,也就是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到毕业时启用新高考方案。

李和平介绍,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涉及到所有学段,包括小学、中学、大学,其中包括招生计划的分配、加分政策,备受关注的一块就是关于高考的综合改革。他表示,正在着手组建队伍研究高考改革方案,还处在研制的初级阶段,其细则出炉还需要一个过程。

“按照教育部规定的高考改革时间表,最晚要在206月底之前公布细则。”李和平认为,细则出台的早迟对考生没有影响,本着“三年早知道”的原则,一定会在学生进校前告知新方案。

李和平向记者透露了改革的内容,“大的框架按照国家的要求3+x,文理不分科,语数英由国家统一组织考试,其他的科目从学业水平考试中去选,可能是‘6选3’也可能是‘7选3’,目前还没有确定。”

针对高考改革,学校和学生该如何应对呢?李和平说,就目前而言,学校不要做任何改革,“改革总的思路要减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自由全面发展。”将来学校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这些都将发生根本改变。

谈多校划片:有利有弊仍需论证

近期,教育部首次提出在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逐步推进多校划片,引发了热议。多校划片是否可行?对此,李和平表示,多校划片有利有弊,如何实施还需要进一步论证。

李和平对“多校划片”有所疑虑,一个区域对应多所学校会不会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如何分配资源选择学校?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比如说原来对应就近一所学校上学,通过摇号可能会调整到较远的学校,会不会带来人为的上学麻烦?”

李和平说,家长之所以热衷择校,主要在于教育资源不均衡,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均衡教育资源,一旦师资资源均衡了,就不会有人抢着上“名校”,“多校划片”也就没有必要了。他认为,将来在均衡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属地化、人口密度来划区入学,既保障教育质量又保证孩子在家门口上学。

谈心理教育:教会孩子释放压力

前几天,合肥市一名10 岁女孩留下遗书跳楼身亡。李和平表示“很痛心很震惊”。李和平提出,教育机构要高度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能仅仅关注分数,要引导孩子全面发展,把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当今社会成人也会出现心理问题,何况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不必要谈之色变。”李和平说,学校要教孩子学会控制情绪、释放压力,调整状态,“不光是教育孩子会做事,也要教怎么去做事。”针对有学生提出的“学习压力大、老师补课”一事,李和平表示,“补课”现象确实存在,但不是普遍现象,“我相信绝大部分老师都不会在课堂上敷衍了事,而把学生吸引到小课桌上,这种行为是坚决杜绝的'。”

谈地方高校:分类建高水平大学

去年,国务院提出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对此,李和平表示,对于安徽来说,创建高水平大学,既要支持中国科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又要推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更注重对大学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从国家层面来说,必须有一批创新能力特别强的大学和学科来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类学校的要求较高,现阶段只有部分学校在世界范围内接近一流大学水平。”李和平认为,就我国的现状而言,既需要达到国际水平的一流学校,也需要不同层次的高水平大学,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发展。

李和平透露,我省正在谋划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五年行动计划,将分三类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一类是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比如安大、安师大、安农大,办学历史比较长,要“以学科专业和人才建设为重点”;一类是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学校,比如合肥学院,主要职责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第三类是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例如高职学院。李和平认为,高水平大学不仅仅是坊间理解的少数一流学校。从国家的长远发展来说,不同类型高水平大学都是需要的。“比如合肥学院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接地气’上做得更好,这些是清华大学也不能做到的。”他透露,根据中德两国总理的协议,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的方案近期将上报国务院,获批后即将开建,预计“十三五”期间会有很大变化。

篇23:高考志愿填报改革

高考志愿填报改革

今年高考填报志愿有重大改革,本科志愿考前填,专科志愿考后填

记者昨日从省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广东高考填报志愿方式将有重大改革:专科志愿统一在本科志愿录取结束之后再填报。这意味着往年“一次性”填报志愿的方式将变更为两次,本科志愿考前填、专科志愿考后填。

“二次填报”给考生更多选择

昨日,广东省召开了20**年高校招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今年高校招生工作。省教育厅和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在会上透露,今年将调整考生填报志愿的方法:考生报志愿将分两次进行,本科志愿仍按往年的做法,在高考前填报;专科志愿则在本科录取结束后再填报,具体实施办法,将由省教育考试院在今年高校招生工作规定中确定。

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表示,改革目的在于方便考生选择满意的学校,并提高专科学校录取报到率。教育厅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考前填报志愿,考生的主要依据是自己考前的成绩;放榜后根据本科录取结果填志愿,则完全看高考的成绩,考生会考虑得更加现实。往年有些考生虽然填了专科的志愿,但却不愿意去读专科,这对专科学位是一种浪费;采取“二次报志愿”的方式,将给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专科院校的报到率、投档率。据悉,由于广东高考已全面实行网上填报志愿,届时专科志愿的“二次填报”也将在网上进行。

力争全省考场“电子监控”

记者还从会议上获悉,今年全国高考考生预计将超过一千万,而广东省考生预料将近60万,人数为历年之最。为确保考试安全,教育部门将会同公安部门,设立网络“巡警”,重点打击网上兜售试卷和泄漏考题的犯罪行为。同时,广东今年将加大投入,尽可能在全省考场实现电子监控、网上巡考。

今年招生工作综合治理重点则是有效防范和治理体制外招生、严打招生诈骗行为。教育部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本地区的民办高校、独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等招生章程和广告进行严格审核,严禁虚假蒙骗招生宣传。从今年开始,国家实行严格的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高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省级招办办理的录取手续对入学新生实行学籍电子注册,杜绝任何体制外招生。

[高考志愿填报改革]

篇24:全国高考改革通知

全国高考改革最新通知

新高考改革在20就要在全国正式实施了,之所以称为改革,是因为这一次高考改革改变了从1977年开始的统一考试、集中录取高考模式,改变了以高考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高考模式。

新高考改革除语文、数学统一考试一次机会外,其他学科均有两次考试机会,录取标准也不只以高考成绩为唯一依据,加入了平时学考成绩,同时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这一过程性评价标准。

1、必考: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外语两次考试机会,取最高分记入高考成绩。

2、选考: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和技术中根据专业要求选考三科以等级分计入高考成绩。

3、语文、数学两科设定在6月7、8中的一天统考。

改变=选择

所有这些改革变化带给我们中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改变?

对所有年上高中的学生而言就是一个词:选择!

学生要选未来的专业就必须选该专业对应的选考课程,就需要选择在什么时候考,就需要选择考几次。同时,专业选择又是职业选择的起点,谁来指导这些孩子做出最好的、最科学、最适合孩子成长的选择?

学生会不会选?敢不敢选?能不能选?就成为2017年入学的学生马上面临的迫切问题。

学生做选择前对策略的把控:

1、利用高一阶段的学习,去发现自己的学科特长与学科兴趣,从高二开始在学科学习上扬长避短;

2、利用高一的时间去和父母充分沟通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在高二前初步确定自己的专业选择与选考科目;

3、重视英语,从现在开始抓起,力争第一次英语社会化考试,就考最高分,减轻日后的学习负担。

4、提前树立目标,为“高校自主招生”做准备。

现实是,很多的中学没有意识到这一次的`改革核心本质,还在抱残守缺,以对策应付改革的政策。在改革起始阶段,学生、家长都懵懂的时候,学校可以去诱导、强制规定学生做出选择,这可能会一时成功,但是,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一旦学生、家长明白自己的选择权力后,就一定会按照自己的选择去做决定。

学生选择的背后是走班制教学的开展,走班制有效开展的背后是学校课程体系的建立、完善和教师队伍的改革,硬件矛盾反在其次。走班制带给学校的压力确实很大,可是,改革的潮流滚滚而来,顺潮而动泳技一般都可能会死掉,更不要说逆潮和原地不动了。

扬帆起航,为改革点赞

紫光教育集团宋校长说:未来的高中教育在高考改革的指挥下,必然从整齐划一的千人一面的教育教学模式转向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突出个性的教育教学模式转变。只要坚持高考改革,我们中学的基础教育大发展就有希望,人才辈出的时代会很快来临!

我们既要对改革充满期待,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重重困难,凡事都必须未雨绸缪,以免在问题真正降临时措手不及。但无论怎样,2017高考改革的这艘大船,毕竟已启航了,请为高考改革点个赞!!

篇25:湖南高考改革

湖南将于2018年正式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即从2018年进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开始实施,到2021年高考时按新的制度录取新生。

2020湖南高考改革

关键词一:考试招生制度

1、新的高考制度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结合湖南实际,湖南将于2017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即从2017年进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开始实施,到2020年高考时,各高校按照新的高考制度进行招生和录取。新的高考制度最大的变化在于“两依据、一参考”,即招生学校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具体来讲,考生的总成绩由语、数、外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考生从理、化、生、政、史、地等6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任选3个科目的考试成绩构成。实行新的高考制度之后,考生将不分文理科。同时,全国统考科目将从2016年起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关键词二: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1.《方案》提出,为了化解中小学择校难题,将严格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划片入学,试行学区制办学,探索小学初中九年一贯招生制度。这是否意味着家长们最关注的学区要面临调整?是不是表示“小升初”不再能择校流动?

答:为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要求,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湖南省《方案》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划片入学。划片入学工作主要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统筹下具体组织实施,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组织辖区内所有公办初中合理划定招生范围,制定划片招生方案并向社会公布。必须遵循就近入学、以学位定区域、优质资源均衡配置和相对稳定的原则。片区划定后要保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时应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进行审慎论证,按划片程序规定进行调整。因此,现行设定的学区是否调整,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视具体情况依政策确定。

实行划片入学以后,所有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初中不得择校招生,民办学校在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管理下,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实行自主招生,招生方案需报备。

2.《方案》提出,将建立优质学校集群式发展模式,推动同层次学校之间联合办学、组建学校联盟、试行集团化办学。这是不是意味着学区内将一边是热门学校大班额,一边是个别学校生源不足的困局。如何保障这轮融合,不是简单的挂牌,而是从管理、师资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寻求“1﹢1﹥2”的放大效应?能否举个例子,来进行解读?

答:建立优质学校集群式发展模式,目的就是要“大班额’’、“择校热”难题,通过优质教育的辐射,使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真正实现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要使这轮改革融合有实质性的突破和发展,关键在于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着力点在于根据不同学校的办学基础和特点,因校制宜,以强带弱。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统筹管理,在校领导、骨干教师调配、教育教研活动、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同步推进,促进融合管理,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优质发展。

长沙市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他们将帮扶学校的发展纳入优质学校发展规划之中,被帮扶学校的校长或业务副校长由优质学校派驻,同时,派出学科组和骨干教师任教并指导教育教学和教学研究等。通过帮扶,建立“统一管理、相对独立、资源共享,各具特色”的办学机制,并遵循“三不变”“五统一”原则,即学校现行体制不变,学校法人代表不变,学校拨款机制不变;统一教育教学管理,统一师资调配,统一教育教学改革,统一教学质量评价,统一宣传口径。比如,芙蓉区大同小学,现已办有大同二校、三校等4所学校,采用大同学校品牌,融合大同小学师资、管理及教育教学活动;还有长沙市一中帮扶湘一芙蓉实验中学,长郡中学帮扶长沙市三十二中、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等。

3.《方案》提出,推进“县管校聘”,是不是为了更好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能否结合湖南目前的师资交流情况,谈谈轮岗交流制的意义和具体实施路径?

答:目前,湖南较为普遍地存在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管理体制不顺畅、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在《湖南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中提出要探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就是在加强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的统筹管理,理顺教师队伍的管理体制,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更好地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的轮岗交流。

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推进县域内优质校长教师资源共享,逐步缩小校长教师资源配备的城乡差距、校际差距,择校难题、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对此,中央和省委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我省早在2011年就将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作为省级教育体制改革的项目,并在芙蓉区开展了改革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于2012年出台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均衡配置指导意见》,并在当年选取了46个县开始试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推进教师轮岗交流工作存在较大的困难,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轮岗交流的规模和比例都不大。

此次《湖南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出台后,湖南省将出台全省《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意见》。文件出台后,我们将要求各市州、县市区根据省里的文件精神,尽快制定本地的实施办法,同时按照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广的办法尽快部署实施。今年8月,在县市区积极申报的基础上,已先期选定了11个县市区作为全省首批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试点单位,省本级也设立了500万元的专项奖补资金,对试点单位进行奖补,各试点单位正在按照国家文件的总体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试点工作。我们希望,通过3-5年的努力,实现全省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和常态化。

关键词三:教育扶贫

1.湖南将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上做出那些探索?能否举例具体解读”建立为贫困家庭免费培养技能技术人才制度,采取’9+3’模式,保障贫困地区未能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免费接受中职教育,使贫困家庭从根本上脱贫。

答:教育扶贫在扶贫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功能,为此,我们提出了“教育功能型精准扶贫”的思路,制定了《湖南省教育扶贫规划(2015-2020)》,实施校校结对帮扶、教育教学资源云覆盖、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础教育教研教改等5大工程,在围绕“精准”对接发力,将人、财、智、物等精准对接到学校、输送到教师、作用于学生,精准对接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达到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不断提升教育服务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贫困家庭脱贫解困的能力,最终实现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目标。

今后几年,我们将把职业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手段,鼓励贫困家庭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接受中职教育,以提高其就业能力和致富技能,帮助贫困家庭实现脱贫。“9+3”模式,就是对贫困家庭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可在省内中职学校接受3年免费中职教育。具体来说,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免除学费3年,在民办学校就读的参照公办学校收费标准减免学费,所有集中连片地区和涉农专业一、二年级在校学生及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可享受国家助学金。同时,我们与省委统战部、省扶贫办一起,实施了湖南“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重点面向全省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以公益资助的方式,计划在5年内资助10000名中职学生,每人资助两年、每年生活费2000元,帮助贫困山区一个家庭有一个孩子学到一门专长,一个家庭有一个孩子就业,实现教育扶贫、脱贫致富的目标。

关键词四:管办评分离

如何通过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

答:推进落实教育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是湖南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将进一步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着力优化教育治理结构,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

一是明晰政府管理教育的边界。通过编制权力清单,落实“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要求。2015年初,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全省教育系统组织开展权力清单编制工作,将厅委机关的全部行政权力梳理合并精简至6类34项,其中行政许可7项、行政处罚17项、行政确认4项、行政奖励3项、其他行政权力3项,并全部通过湖南省人民政府网、湖南教育政务网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切实做到清单之外再无权力。下一步,将坚持“清单之外无权力”,开展流程再造,打造标准化的权力运行环节。

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能取消的尽量取消,能下放的尽量下放”的原则,切实精简审批和管理事项。2015年,省教育厅的行政许可事项由2009年的12项减少到7项,总数减少了58%。同时根据省审改办的要求,全面梳理了本单位实施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所有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同时,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将切实下放高校人员选聘、职称评审、专业设置调整等权力,扩大高校经费使用自主权等权力。进一步减少用项目评审去扰乱学校师生,还学校平静的学术氛围。

三是以教育立法深化教育管理。要做到“放而不乱”,就是要更多地通过法律、制度、规划以及评估等措施,使教育部门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近年来,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建立健全与省人大、省政府法制办等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认真总结教育立法的经验和做法, 把制约教育的普遍性、瓶颈性问题逐步纳入立法轨道,探索建立具有湖南特色的地方教育法规体系。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湖南省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湖南省学校安全条例》、《湖南省实施<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办法》等地方教育法规。

四是以章程规范学校管理。指导和推动各级各类学校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为目标,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落实和规范学校办学自主权,形成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教师依法执教,学生依法维权的局面。目前,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正在深入推进高校章程建设,2015年底之前将完成省属高校的章程核准工作,在全省高校形成“一校一章程”格局。(来源:湖南红网)

拒绝参加高考 南科大45勇士走的是阳关道?

从化学高考命题看中学教学走向 论文

改革迫在眉睫高三历史教案

高考全国卷3范文

南科大教改追踪:实验班考生拒绝参加高考(图)

高考满分作文欣赏:梦想哪里走

改革开放40周年讲话

江苏省高考作文范文

高考与梦想的作文

我看高考作文450字

高考改革作文范文
《高考改革作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考改革作文范文(精选25篇)】相关文章:

各省新高考改革方案2022-12-07

10万学生高考大预演 语文考金融危机数学题难2023-02-11

贵州高考作文2022-09-29

人生的路口,我看高考作文900字2023-05-03

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专家解析2022-04-30

改革开放40周年高考作文写作素材2024-03-10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新课标版高考复习11)2023-11-28

高考语文试题评价与建议2024-01-22

四级作文多少分2022-11-15

体育教学改革方案2023-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