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诗歌《赠达夫》赏析

时间:2022-12-22 07:46:55 诗词鉴赏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郭沫若诗歌《赠达夫》赏析(推荐11篇)由网友“JoannaWen”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郭沫若诗歌《赠达夫》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郭沫若诗歌《赠达夫》赏析

篇1:郭沫若诗歌《赠达夫》赏析

郭沫若诗歌《赠达夫》赏析

赠达夫

郭沫若

十年前事今犹昨,携手相期赴首阳。

此夕重途如梦寐,那堪国破又家亡。

1936年,郁达夫受托为解除郭沫若通辑令并动员回国抗战事,专程前往日本,11月15日到达东京。当晚,达夫便在一位日本改造社成员的陪同下前往市川市江户川郭沫若寓所,邀请诗人去东京参加改造社所主办的为编译《餐迅全集》兼为郁达夫洗尘而设的宴会。席间,郭沫若写了这首诗,也请郁达夫写诗留念。郁达夫的诗是:

却望云仙似蒋山,澄波如梦有明育。

逢人怕问前程释,一水东航是马关。

郭诗用倒装写法,一开始就把人引入历史的回顾之中。郭沫若、郁达夫同是创造社的元老,又是文坛上的一对挚友。阔别十年后在日本重逢,重温旧事,浮想联翩,论及国事,慨当以慷。那是在1922年,创办《创造季刊》初期,因经济困难,杂志难以出版,销路又不好。有一个夜晚,郭、郁二人同往上海四马路泰东书局拜见书局经理赵南公。赵说杂志销路不好,初版二千份还剩下五百。听了这消息,两人倍感痛苦和难堪。为了解除心中的苦闷,便上街喝洒,连喝了三家酒店,昏昏瞥瞥,凄凄寂寂地回到静安寺路的住所,归途中二人自比为“孤竹君之二子”,象伯夷、叔齐到首阳山一样准备着挨饿。这种“赴首阳”的感慨,既有感于个人身世的艰难,更包含有丰富的时代内容,份量是极其沉重的。

一、二两句忆旧,三、四两句话今。“此夕重逢”顺势而下,紧承“十年前事”。十年别离,痛楚生活的回忆,而今重逢,应当是高兴的,诗人无意去写那些A好、欢乐的场面,而说这些重逢好象是在梦里一般。“如梦寐”,一是说本以为不能再见面恍如梦中,二是暗示见面并不乐观,优心忡忡,前途渺茫,为结句作了有力的衬垫。最后以“那堪国破又家亡”结束全篇,寄慨无穷,抚今思昔,百感交集,优时伤世,万虑潮生,怎能不为相互的'遭遇而慨叹,不为国破家亡而悲枪呢?又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思想。意思是说,我不能坐视祖国的沦亡,我要回国去重上战场,而不是到首阳山隐居。1937年7月,郭沫若毅然离开日本回到阔别十年的祖国,开始了他又一次“投笔请级”的战斗征程。

此诗即兴而成,写得情真意切,杨快淋漓,既有往事的回忆,又有国破家亡的慨叹,激扬文字,慷慨悲歌,读来动人心魄。

【知识拓展】:

郭沫若(1892一1978)。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1]

19,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2] 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3] 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

1978年6月12日,因病长期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篇2:郭沫若《静夜》诗歌赏析

郭沫若《静夜》诗歌赏析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现代作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和革命活动家,文学界、史学界权威。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生于四川省乐山县观娥乡沙湾镇。幼年入家塾读书,19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毕业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科。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19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19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1923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嫈》、《卓文君》。1928年因受蒋中正通缉,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1941年皖南事变后,创作了《屈原》、《棠棣之花》、《虎符》、《孔雀胆》等历史剧和战斗诗篇《战声集》。所著《甲骨文字研究》、《两周金文辞图录考释》、《金文丛考》、《卜辞通纂》等,曾在学术界引起震动。

诗的标题是《静夜》,诗中用了大部分笔墨描绘静谧的夜景。诗的第1小节描绘了一幅极平常的画面:月光淡淡,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月光里;天上白云团团,星光点点,这些景致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见到的,透过诗,读者仿佛看到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踱到屋外,随意地看那淡淡的月光、月光下朦胧的`林影,抬头看那云团中漏出来的疏星。如果顺延着这条平淡无奇的写景的思路写下去,充其量也只是一首写景的好诗罢了,但第2节一开头,诗人劈头问道:“天河何处?”这一问看似与前文联系不大,但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带到那广袤的宇宙之中去了。作者似乎想引领读者的思绪去“精骛八极”、“神游万仞”,似乎想让读者的眼光透过茫茫的黑夜,看到星夜的无穷深处,但紧接着的一句“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开的心神收回来,模糊的海雾能阻挡住人的视线,却不能阻挡那脱缰野马似的想像。此时,放飞的心欲罢不能,已想到了很远很远——“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这一句是极好的证明,证明诗人的想象的确已穿过了那茫茫的海雾,想象着有一位“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无声地流下串串珍珠泪……“鲛人”是喜极而泣,还是伤心落泪?抑或是无穷的思念?这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这就是诗,这就是郭沫若的诗!这就是想象,这就是郭沫若的想象!

主题归纳

这首小诗通过对月光,松树,疏星,天河,白云的描写,大胆想象,描绘出一幅极为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露出对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背景说明

《静夜》选自郭沫若第二部诗集《星空》。《星空》写于五四以后郭沫若最苦闷的时期。当时他正在日本留学,其间于1921年4月和次年暑期两度回国。面对当时中国的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但五四时期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有的只是“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郭沫若语)。所以,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虽然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但另一方面又包含了逃避现实、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这是《星空》给人的整体阅读印象。解读《静夜》时必须联系上述具体的时代背景.

这首小诗共两节。

第一节,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这是诗人站在地上写景。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淡淡的月色,笼罩着村外的那一片松树;天上团团白云之间,隐隐约约露出了几颗星星。短短四句,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把人带进一个超现实的梦的世界。这为诗人下面展开联想营造了氛围。

第二节,写海底的神人鲛人的故事。诗人展开想像的翅膀,飞向那茫茫的星空,描述了一个凄婉的故事。诗人抬眼看到的是一条海雾蒙蒙的天河,由这令古今多少人引发无穷联想的天河,诗人又想到了传说故事。可诗人这一次所写的不再是牛郎织女,而是传说中的鲛人。牛郎织女的故事可能家喻户晓,鲛人流珠的传说人们也许就比较陌生。面对茫茫的天河,诗人并不能真正看见什么,只是凭想像,猜测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这是一个非常凄美的场面。在这月华满天的时刻,诗人想到岸边的鲛人对月流珠,其实是诗人自己在对月深思。诗人此时的哀伤、无奈、惆怅,在这样凄清的月色之下,化作了诗行,这也可视为诗人的“流珠”吧。

这首小诗,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时期,其中包含了个人对于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露出对于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歌写得清幽、典雅,静谧,有着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如一首小夜曲,流过人们的心田,给人美的享受。

篇3:郭沫若诗歌-《天狗》赏析

郭沫若诗歌-《天狗》赏析

郭沫若(1892~1978)

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

《天狗》是《女神》中的一首有代表性的诗篇。这首诗写于郭沫若新诗创作的爆发期,正是青年郭沫若情感最炽烈的时刻。本诗主要通过天狗形象的塑造,抒发了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集中体现出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时代精神。

《天狗》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

我是日底光,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X光线底光,

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嚼我的血,

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诗歌赏析:

全诗四节,第一节极写“天狗”宏大的气魄。诗人借助古代天狗吞食日月的故事,在奇特虚幻的境界中奔驰的想象,并以如椽的巨笔描画了“天狗”气吞日月星辰,囊括自然万物,以无限膨胀的“自我”,雄居宇宙中心的硕大形象。“把月来吞了”,“把日来吞了”,“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把全宇宙来吞了”,既显示了“天狗”磅礴的气势,又透射其万钧之力,淋漓酣畅地表现了“天狗”横扫旧宇宙的破坏精神。

第二节顺应第一节的气韵,写“天狗”获取无穷能量创造新宇宙新人生。正因为“天狗”有气吞一切的`气概,于是,它从自然万物中获得了无比的能量,它吸收宇宙间一切的光源,融汇了“全宇宙的能底总量”,成为宇宙的主宰,大有扫荡一切,重建未来的气度。诗人在《湘累》中借屈原之口曾说过这么一段话:“我创造尊严的山岳、宏伟的海洋,我创造日月星辰,我驰骋风云雷雨,我萃之虽仅限于我一身,放之则可泛滥乎宇宙。”这完全可视为对五四时代那种大胆毁灭一切,创造一切的果敢、决断精神的生动写照。

正因为如此,第三节中,这汇聚了“全宇宙的能的总量”的“天狗”终于暴烈地行动起来,它“飞奔”、“狂叫”、“燃烧”,“如烈火一样地燃烧”、“如大海一样地狂叫”、“如电气一样地飞跑”,并且无情地“剥”、“食”、“吸”、“啮”自己的肉体,毁灭自己旧的形骸,进而渗透入自己的精神细胞,在内在本质上更敏锐、更自觉地把握自我意识。最后,以“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收束全篇,将“天狗”终于舍弃一切,希冀在爆裂中求得自我新生的革新精神,以奇异的光彩描画出来,从而使整首诗在主题意向上统一到郭沫若式的“涅磐”精神的基调中。

《天狗》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诗人把自我的情感熔铸到“天狗”的形象中,直接以“天狗”自比,极写自我力量的扩张和自我精神的解放。每行诗均以“天狗”自比,极写自我力量的扩张和自我精神的解放。每行诗均以“我”为主语起笔,又多以带有肯定语气的判断词“是”强化比喻,直抒胸臆,以造成火山般喷发式的奔突,汹涌澎湃的激情。充分表现出五四时代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追求个性解放和自我新生的社会精神。

《天狗》在艺术上,具有想象新奇,气势磅礴,旋律激越,声调高亢,语言峻峭等特点,这些特点又都统一在诗歌奇峭雄劲,富有力度的风格上。就诗的构思方式看,诗人借“天狗”来表现自我,以“天狗”吞食日月展开神奇的联想,通过对“天狗”的气魄和和力量的极度夸张,在象征性的诗歌意象中,塑造了一个大胆反抗,勇敢叛逆的抒情主体——“我”(即“天狗”)的形象。“我”横空出世,“我”雄居宇宙,“我”主宰一切,“我”与宇宙本体合而为一,“我”在自噬其身中获得新生。诗人紧紧抓住“我”的“动”的精神,表现出扫荡一切,摧毁一切的神奇的自我力量,唱出对具有无穷潜能的自我力量的赞歌。这种雄浑的意象,高昂的格调,奇峭的笔法,唯有在想象极度丰富的浪漫主义大师郭沫若的笔下,才显得那样生动,传神,富有感染力。诗体形式上,全诗通体以“我”字领句,从头至尾,构成连珠式排比,层层推进,步步强化,有效地加强了语言气势,渲染了抒情氛围。加之,诗句简短,节奏急促,韵律铿锵,诵读之时,状如狂暴的急雨,奔腾的海潮,具有一种夺人心魄的雄壮气势。

通过上面对《天狗》这部作品的分析,我们就可以体会《女神》这部诗集的特色了。

第一,《女神》的时代精神首先表现为一种反抗精神。《女神》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叛逆者和战斗者,又是时代精神的代表者,因此,《女神》中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就正是时代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二,《女神》的时代精神还表现为一种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表现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是五四时期新诗创作的一个普遍现象,如胡适的《乐观》、周作人的《小河》等著名诗篇都体现着这一个时代的风尚。当然,如同《女神》中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和爱国精神一样,它在表现这种进取精神时也体现着自己独特的个性,那就是对于光明和力量的歌颂。第三,《女神》在形式上的创造。我们知道,文学革命开始后,以重视新文学形式建设著称的胡适曾以《论新诗》一文,成为了诗歌理论的权威,但他在文章中提出的“诗体的大解放”还仅仅是一个口号和愿望。而郭沫若的《女神》才真正将它变为了现实。他的诗就如同鲁迅的小说一样,几乎是一首诗一种形式,而每一种形式都是一个成功的创造。所以说“《女神》在艺术上的成功创造,使自由体新诗真正达到了诗的境界”。《女神》才是新诗真正取代文言旧诗的标志。

篇4:郭沫若诗歌《断线风筝》赏析

郭沫若诗歌《断线风筝》赏析

断线风筝

郭沫若

横空欲纵又遭禽,挂角高瓴月影沉。

安得姮娥宫里去,碧海晴天话素心。

这首七绝是和于立忱《咏风筝》诗的,步原韵,1936年12月16日作于日本东京于立忱窝所。原诗有《小序》云:“夜偕达夫往东京郊区访于立忱,立忱以《风筝》一诗见示。诗云:‘碧落何来五色禽?长空万里任浮沉。只因半缕轻丝系,辜负乘风一片心.’有所感触,因而和之,改题《断线风筝》。”最初以《断线风筝—纪念于立忱女士》为题发表于1937年6月16日上海《妇女生活》月刊。于立忱,于立群之姐,时为天津《大公报》驻日记者。因从事爱国活动受到报方带告,被迫于1937年2月由日本回国,同年5月在上海自杀。死时留下《绝命辞》:“如此国家,如此社会,如此自身,无能为力矣I”于立忱的诗表现了她的政治抱负得不到实现,受人牵制的悲债心情。郭沫若的和诗,以《断线风筝》为题,表现了身处异国他方,且受着迫害的诗人对祖国,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一往深情的爱恋。

诗的前两句,诗人借用断线风筝隐喻自己亡命日本被迫害的处境和有志难伸、有国不能回的苦闷情绪。起句“横空欲纵”,落笔不凡。风筝凌空展翅在空中翱翔,显示了风筝雄伟气魄,大有鹤鹏展翅、扶摇直上九霄之势。“又遭禽”,气势急转。风筝毕竟不同搏击长空的雄鹰,不能独立自主,不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它的命运系于别人手中的线上,犹如遭擒一般。“断线风筝”的命运是悲惨的,从空中坠落后,或挂于高屋的飞枪斗角,任凭风吹雨打,或飘落江河湖海,浪迹天涯。这里诗人用“挂角高银”来描写“断线风筝”的命运,构思新奇,形象活现,令人感到信而不疑,合乎情理。断线风筝伴随着西沉的月影静静地孤寂地悬吊在半空,飞又飞不得,下又下不来,其命运之苦。处境之险,前途之渺茫,真是难以预料‘

诗的后两句,“安得姮娥宫里去,碧海晴天话素心”。诗人又借风筝拟人的口气,展开了浪漫主义的遐想。面对这皓月当空,星汉灿烂,净朗、安谧的夜晚,风筝在想怎么能到月宫里去,向仙女嫦娥表白自己洁白无瑕的一颗素心。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宏伟的抱负和高沽的志趣,以及对祖国无限思念之情。

这首诗,诗人借断线风筝以咏怀,意垅深,格调高。郭沫若的《断线风筝》和于立忱的《咏风筝》都是以风筝自喻咏怀,虽同物同咏,然而两诗的风格、志趣、意境、格调却显示出明显的差别来。于诗的主旨在表现个人身世的不幸,有抱负、有志向却得不到施展的悲愤心情。“只因半缕轻丝系,辜负乘风一片心”,是一种悲观、无可奈何的心境。诗的容盘不够宽厚,风格沉实,然意境窄小,给人以凄苦孤独之感。郭诗的思想容量自然比立忱宽厚博大,不愿受人束缚,以“断线”风筝抒情咏怀,这样没有“半缕轻丝”受人牵制的束缚,纵然“断”了,纵然悬挂“高瓴”,但它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地想象,甚至飞到天宫向仙女们述说自己的宏图高志,表自一个异乡游子对祖国的.向往和痴情。在郭沫若旧体诗中,象这样把干预现实和追求理想两者结合起来,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创作的作品尚不多见。这种咏风筝的题材虽不为特别,却不落案臼,思想更高,视角更远,意境更深。

这首诗艺术上颇有特色。整个诗形成了形象飞动的完整画面,既有“横空欲纵”的飞动传神,又有“挂角高扳”的静寂孤影,既有长空万里飞腾、高挂飞檐斗角的生动铺叙,又有神思飞扬、具有高度浪漫风情的心理描写,别开生面,境界独造,情重意浓,真真豁人耳目。

诗在技法上有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含蓄、蕴藉,寄托遥远。全诗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咏风筝,未见“风筝”二字,其意含而不露。诗中流露出一丝丝幽幽苦闷之情和对祖国眷恋之心,但不是直接表露的,而是采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传递的形式自然流露的。其次,用笔集中,首尾一物。诗四句,均咏风攀一物,未有第二。 “横空欲纵又遭禽”,写风筝奋飞之志遭拢之苦;“挂角高扳月影沉”,写风筝断线高挂飞榆斗角之命运,“安得姐娥宫里去”,写风筝想飞向月宫,“碧海晴天话素心”,写风筝向仙女们表白自己一片高沽素心。第三,旨趣超然,情韵独卓。情韵之妙,不在一般地咏风筝,借物咏志,抒情显怀,独异处是在咏“断线”风筝上。这种双关用意,既是诗人浪漫主义风格所决定。同时,也是服务于诗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思主翅的。

【知识拓展】:

郭沫若(1892一1978)。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1]

19,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2] 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3] 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

1978年6月12日,因病长期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篇5:郭沫若诗歌作品《晨安》赏析

郭沫若诗歌作品《晨安》赏析

【《晨安》作品原文】

晨安!常动不息的大海呀!

晨安!明迷恍惚的旭光呀!

晨安!诗一样涌着的白云呀!

晨安!平匀明直的丝雨呀!诗语呀!

晨安!情热一样燃着的海山呀!

晨安!梳人灵魂的晨风呀!

晨风呀!你请把我的声音传到四方去吧!

晨安!我年青的祖国呀!

晨安!我新生的同胞呀!

晨安!我浩荡荡的南方的扬子江呀!

晨安!我冻结着的`北方的黄河呀!

黄河呀!我望你胸中的冰块早早融化呀!

晨安!万里长城呀!

啊啊!雪的旷野呀!

啊啊!我所畏敬的俄罗斯呀!

晨安!我所畏敬的Pioneer呀!

晨安!雪的帕米尔呀!

晨安!雪的喜玛拉雅呀!

晨安!Bengal的泰戈尔翁呀!

]晨安!自然学园里的学友们呀!

晨安!恒河呀!恒河里面流泻着的灵光呀!

晨安!印度洋呀!红海呀!苏彝士的运河呀!

晨安!尼罗河畔的金字塔呀!

啊啊!你在一个炸弹上飞行着的D′annunzio呀!

晨安!你坐在Pantheon前面的“沉思者”呀!

晨安!半工半读团的学友们呀!

晨安!比利时呀!比利时的遗民呀!

晨安!爱尔兰呀!爱尔兰的诗人呀!

啊啊!大西洋呀!晨安!大西洋呀!

晨安!大西洋畔的新大陆呀!

晨安!华盛顿的墓呀!林肯的墓呀!Whitman的墓呀!

啊啊!惠特曼呀!惠特曼呀!太平洋一样的惠特曼呀!

啊啊!太平洋呀!晨安!太平洋呀!太平洋上的诸岛呀!

太平洋上的扶桑呀!扶桑呀!扶桑呀!

还在梦里裹着的扶桑呀!醒呀!Mesame呀!

快来享受这千载一时的晨光呀!

【作品赏析】

《晨安》代表真正的自由体诗歌的开创,是由郭沫若一手带来的,他以颤抖式的激情为现代文坛吹来了强劲的自由之风。在《晨安》中,连续运用27个晨安,自胸臆喷薄,挟着自我的释放,清逸豪气与自然交融。从“大海”“白云”到“丝语”“晨风”,从万里长城到五大洲的风光,通篇尽兴非常,仿佛片刻间游历世界,俯察品类,快意自如。第二人称的亲切,以及晨安叠叠的力度直透纸背,字间心悸。这无疑是郭沫若自我个性的慷慨解剖,自我情感的真挚披露,直白地直落心间,不加任何的修饰,却淋漓喷薄。以自我带领自我,这诗的的确确是“梳人灵魂的”。

篇6:郭沫若诗歌作品《心灯》赏析

郭沫若诗歌作品《心灯》赏析

【作品原文】

心 灯

连日不住的狂风,──

吹灭了空中的.太阳,

吹熄了胸中的灯亮。

炭坑中的炭块呀,凄凉!

空中的太阳,胸中的灯亮,

同是一座公司底电灯一样:

太阳万烛光,我是五烛光,

烛光虽有多少,亮时同时亮。

放学回来我睡在这海岸边的草场上,

海碧天青,浮云灿烂,衰草金黄。

是潮里的声音?是草里的声音?

一声声道:快向光明处伸长!

有几个小巧的纸鸢正在空中飞放,

纸鸢们也好象欢喜太阳:

一个个恐后争先,争先恐后,

不断地努力、飞扬、向上。

更有只雄壮的飞鹰在我头上飞航,

他在闪闪翅儿,又在停停桨,

他从光明中飞来,又向光明中飞往,

我想到我心地里翱翔着的凤凰。

篇7:郭沫若诗歌《飞来何处峰》赏析

飞来何处峰

飞来何处峰? 海上布艨艟。

地形同渤海,心事系辽东!

这首五绝写于19夏天,最早见于《自然的迫怀》。1939年郭沫若返家乡书赠外甥朱怀章,表示对日本任略者的愤恨之情。

诗人在日本房州北条海滨浴场洗海水浴,亲眼目睹日本海军一艘艘战舰,枕戈待旦。而北条海湾地形又极象我国的渤海湾,这便引起诗人的深思,联想到甲午战争日本侵占了我辽东半岛,情不自禁地担心多灾多难的祖国又有遭难的危脸。

诗的开篇以出奇制胜,一下笔就劈空设向,“何处飞来峰?,间得突然,令人惊疑,故意对海上军舰的出现表示不解,茫茫大海中何以会出现奇怪的山峰呢?是从甚么地方飞来的吗?接着诗人自己作了回答:“海上布朦艘”。那是停泊在海清的军舰。第一句故意设问,问得惊人,目的是想引起人们的注意。第二句回答,回答得削切,是对设问的明确否定,情绪陡起陡落,迭宕有致.接着三四两句,笔锋一转由海上枕戈待旦的战舰而联想到祖国的安危。诗人触景生情,发出意味深沉的感慨。一个“系”字看出了诗人微妙的心曲和复杂心理活动过程,我们仿佛看到优国优民的青年诗人郭沫若伫立海边,翘首凝望祖国的身影,在为祖国丹亲的命运担优。

这首五言绝句全不用典,文字通俗易懂,明白晓杨,达情显怀,自然而出。诗风清新含蓄,巧用比兴,比喻真切、生动,富于想象,既有实感,又富意趣,联想丰富,造景独到。通箱灌注了一位爱国志士政治上的卓识远见,深深忧国的心灵及其政治敏感性。同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帝国主义的债恨之情。

相关拓展:

文学特色

在书法艺术方面,郭沫若同样成就不凡,在现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郭沫若以“回锋转向,逆入平出”为学书执笔8字要诀。其书体既重师承,又多创新,展现了大胆的创造精神和鲜活的时代特色,被世人

誉为“郭体”。郭沫若以行草见长,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其楷书作品虽然留存不多,却尤见功力,气贯笔端,形神兼备。郭沫若在书法艺术上的`探索与实践历时70余年。青年郭沫若的书法得到社会承认,始于辛亥年间。

新中国成立以后,郭沫若在繁重的国事之余从事更为丰富的书法创作。他慷慨为人,博识广闻,为全国各地名胜古迹、工矿学校、以及社会各界、海内外友人留下难计其数的辞章墨宝。其书法作品数量之多,影响之广,少有出其右者。为庆祝建国15周年而创作的巨幅书法作品是郭沫若书法作品的代表作之一。[15]

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处处透射出一种“文”的气息,宠万端于胸中,幻化出千种思绪,从笔端涓涓流出,生成与他诗、文、史种种学问修养相融合的化境,以书法的外化形式展现给读者。

篇8:李商隐:赠柳诗歌赏析

赠 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

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

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

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

青楼扑酒旗。

篇9:赠汪伦诗歌赏析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宋蜀本李白集此诗题下有注曰:“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据此,后人多以为汪伦是一“村人”。今人汪光泽、李子龙先后发现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仁素公之次子也,为唐时知名士,与李青莲、王辋川诸公相友善,数以诗文往来赠答。青莲居士尤为莫逆交。开元天宝间,公为泾县令,青莲往候之,款洽不忍别。公解组后,居泾邑之桃花潭”(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不及:不如。

[译诗、诗意]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启程,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踏歌声。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深不过汪伦送别我的一片真情。

[赏析]

(一)

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一掷千金而不惜。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饮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

后来,汪伦得到了李白将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汪伦决定写信邀请他。那时,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喝酒和游历,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会闻风而来。于是汪伦便写了这样一封信:

“李先生喜欢游玩赏景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李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

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

汪伦留李白住了好几天,李白在那儿过得非常愉快。因为汪伦的别墅周围,群山环抱,重峦叠嶂。别墅里面,池塘馆舍,清静深幽,像仙境一样。在这里,李白每天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与高朋胜友高谈阔论,一天数宴,常相聚会,往往欢娱达旦。这正是李白喜欢的生活。因此,他对这里的主人不禁产生出相见恨晚的情怀。他曾写过《过汪氏别业二首》,在诗中把他汪伦作为窦子明、浮丘公一样的神仙来加以赞赏。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著名的送别诗给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比喻奇妙,并且由于受纯朴民风的影响,李白的这首诗非常质朴平实,更显得情真意切。

《赠汪伦》这首诗,使普通村民汪伦的名字流传后世,桃花潭也因此成为游览的胜地。为了纪念李白,村民们在潭的东南岸建起“踏歌岸阁”,至今还吸引着众多游人。

(二)

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宛敏灏 宛新彬)

“李白乘舟桃花潭,千古悠悠汪伦情”——泾县桃花潭

桃花潭景区,位于青弋江上游的泾县陈村镇境内,距县城34公里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有清新秀丽、苍峦叠翠的皖南风光,可观山川之灵气;又有保存完整、风格独特的古代建筑,可发思古之幽情。

篇10:诗歌《赠汪伦》赏析

诗歌《赠汪伦》赏析

《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诗中首先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一位普通村民对诗人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诗人信手拈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自己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令人回味无穷。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脍炙人口,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李白游览桃花潭时,汪伦常常用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李白做这首诗赠与汪伦。

2.踏歌:一种民间歌调,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这是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唱歌方式。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4. 闻:听见。

5. 深千尺:很深,这里用了夸张手法。

6. 不及:比不上。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启程,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踏歌声。

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 也深不过汪伦送别我的一片真情。

【译文二】

我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赏析

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首先送行者是谁不得而知,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

非常普通的一首小诗,却是对友情的最好诠释,此诗更是被后人所传诵。

篇11:《赠孟浩然》的诗歌赏析

《赠孟浩然》的诗歌赏析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本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前人称“太白于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近焉。”(《李诗纬》)本诗就有这样的特色。

首先看其章法结构。首联即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一个“爱”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风流”指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二联的笔墨了。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红颜”对“白首”,概括了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白首”句着一“卧”字,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致。如果说颔联是从纵的方面写浩然的生平,那么颈联则是在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

中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高潮,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地写仰望又翻进了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仰,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其次诗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平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如由“红颜”写至“白首”,象流水淌泻,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如“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之意,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高山”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后来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美孔子。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赏其形象与诗情之美。而整个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象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秋兴其一课堂实录(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故都得秋(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的教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7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6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例子

故都的秋的教后反思优秀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郭沫若诗歌《赠达夫》赏析
《郭沫若诗歌《赠达夫》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郭沫若诗歌《赠达夫》赏析(推荐11篇)】相关文章:

高一语文故都的球教案优秀2023-11-02

《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2024-02-07

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二)2023-12-16

高中语文教案2022-04-30

江南的冬景教案5 教案教学设计2024-01-18

村居全诗2023-10-20

江南的冬景教案2023-09-23

故都的秋教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2023-06-26

王安石《明妃曲》存在争议2022-06-17

初中语文课外文学的常识2022-05-0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