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三教诗,会三教诗萧衍,会三教诗的意思,会三教诗赏析(精选9篇)由网友“临时高压”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整理过的会三教诗,会三教诗萧衍,会三教诗的意思,会三教诗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篇1:会三教诗,会三教诗萧衍,会三教诗的意思,会三教诗赏析
会三教诗,会三教诗萧衍,会三教诗的意思,会三教诗赏析 -诗词大全
会三教诗作者:萧衍 朝代:南北 少时学周孔。
弱冠穷六经。
孝义连方册。
仁恕满丹青。
践言贵去伐。
为善存好生。
中复观道书。
有名与无名。
妙术镂金版。
真言隐上清。
密行贵阴德。
显证表长龄。
晚年开释卷。
犹日映众星。
苦集始觉知。
因果乃方明。
示教惟平等。
至理归无生。
分别根难一。
执着性易惊。
穷源无二圣。
测善非三共同愿望。
大椿径亿尺。
小草裁云萌。
大云降大雨。
随分各受荣。
心想起异解。
报应有殊形。
差别岂作意。
深浅固物情。
篇2:杜甫诗三教案首
杜甫诗三教案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
2.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3.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4.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能力目标
1.掌握一些古诗朗诵的常识,读出节奏,读出韵律,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平。
2.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德育目标
1.学习《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声韵美,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的景与情。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教师尽量少讲,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3.古诗五步教学法。《望岳》采用这种教法,从知诗起,经历说诗、想诗、悟诗、品诗等四个阶段,引导学生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
4.诗歌境界教学法。教读《春望》,打算采用这种教法,引导学生想像形象、把握物境;体验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互动,学习研讨《望岳》《春望》。指导学生朗读,感知诗歌的声韵美;整体感知诗意,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品味诗的意境;结合读诗的切身体验,赏析诗歌的美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高峰,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若繁星。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设计(二)
多媒体显示: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中寓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二首诗《望岳》《春望》
二、杜甫简介
多媒体显示“杜甫画像”,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做过奉天县令。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杜甫的创作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壮游时期。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二十岁后,他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如《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
(二)长安十年时期。公元746年杜甫怀着经世济用的政治理想到长安试求官。可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使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遭其害,困居长安达之久,过着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创作出了像《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诗的风格情调,也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得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三)战乱流离时期。这是其现实主义诗歌发展时期。在短短两三年中,由于安史之乱,他携家和人民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脱贼后,又屡遭肃宗贬斥。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四)漂泊西南时期。介绍略,留待以后介绍。
三、师生共同研讨《望岳》
多媒体显示: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这是一首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限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式,五字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七字为二、二、二、一式,有时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况。《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配乐诗朗诵《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点评。
(4)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教师要求学生从文字到内容基本理解和把握诗歌,可设置思考题启发和帮助学生理解,小到一个词的词义,大到这首诗的整体内容。就这些问题,小组展开讨论,学生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表达出来,学生之间互相切磋交流,有助于充分地理解诗意。
3.再次播放配乐诗朗诵,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想像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体会诗的诗情画意。
教师提问: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而句句写向岳而望,而且角度有别,试对此作具体分析。
教师提供必要的背景常识:这里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省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二百公里。
学生展开想像,设想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明确: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齐鲁青未了”语出惊人,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欣赏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这两句是远望泰山的景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这是凝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4.进一步感悟作者通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对诗的理解逐渐向较高的理性层次靠近。
提问: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联系写作背景,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
明确: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青年时期的杜甫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5.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阐述理由。或者“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原因”,或者“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你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应当以鼓励为主,不要动辄评判,更不要轻易否定。
比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割”字锤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割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含蓄蕴藉,意在言外,诗人凝望泰山“层云”“归鸟”,不觉时间已久,连眼睛都酸困了,这不正流露了诗人对泰山情有独钟,热爱有加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蕴丰厚,有一种哲理美。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虚实相生的写法使本诗显得摇曳多姿,言有尽而意无穷。1、2句虚写,3、4句实写,5、6句实写,7、8句虚句,虚实交错,意韵悠长。
……
6.学生齐背《望岳》。
四、师生共同研讨《春望》
本诗采用诗歌境界教学法。它以启发诱导学生想像、体验、品味诗歌为手段,以诗的不同境界为阶梯,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深入欣赏领悟诗歌。分三个教学步骤:想像形象,把握物境;体验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多媒体显示:
写作背景: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鄜州。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近体诗
近体诗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诗。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
1.(1)配乐朗诵《春望》,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律诗的诵读要领。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4)教师范读,学生循声低和。
2.学生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
3.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再现形象,把握物境。
教师提示学生根据字词想像单个形象,根据句节想像群体形象,根据全篇想像整体形象。
(1)提问: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学生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
(2)提问: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学生可能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那娇艳的花也因感时伤别而泪水纵横,那无忧的鸟也一改往日动听的歌喉而发出让人惊心的啼叫。另一种看法是诗人伫立在娇艳的花旁,听着掠空而过的鸟儿婉转的啼叫,心里嗔怪它们的无情而流下了伤时恨别的泪水。
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当以鼓励为主。
(3)学生想像颈联、尾联的形象及画面。
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4)引导学生把握全篇,想象整体形象。
4.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把握情境。
诗歌羞于直白言情,常寓情于形象之中,形象不仅是诗人情感的触发,又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也是体验诗人情感的途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形象体验情感。
提问: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前四句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颈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叹息衰老,又多了一层悲哀。
5.引导学生品味诗人的主观之意是如何同客观现实之境和谐统一的以及这种和谐统一所传达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旨。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可能会涉及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认识、对诗句的品析评价等。
关于表现手法。全诗触景伤怀,移情于物,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关于一字传神。“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怵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名句品评。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奥妙在哪里?
关于诗歌语言的意义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举手搔头,意欲解愁,可是搔头解愁愁更愁,稀疏短发,几不胜簪,顿觉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
6.播放音调低沉的背景音乐,学生齐背《春望》。
五、比较两首诗风格的异同
1.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2.请学生辨析两首诗的风格。
明确:《望岳》形象高大,境界壮阔,显示出气势磅礴、雄放健拔的风格。
《春望》感情凝重,景象凄清,风格沉郁,具有悲怆美。
六、布置作业
1.默写《望岳》《春望》。
2.预习《石壕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石壕吏》。了解背景;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赏析本诗情节生动、构思巧妙的艺术特色;背诵全诗。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今天,我们学习《石壕吏》。(板书文题)
二、播放背景音乐,朗读诗歌,创设学习氛围。
1.教师配乐朗读《石壕吏》,提示学生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2.学生自由读。
3.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4.全班齐读。
三、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写作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2.学生默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3.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像,再现诗中的情节。
选两位学生口述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发动其他同学补充,共同丰富画面、情节。
4.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多媒体显示:
(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
(3)提问: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明确: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态度**,凶暴无比。
(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并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5)学生听读配乐朗诵,深深体味诗作的思想情感。
5.赏析本文巧妙独特的构思艺术。
提问: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只用120个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巧妙独特的构思。从诗题上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现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话写成一篇“抒情独白”。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情节中可能隐去了吏的“怒”“呼”。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曰“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答曰:“室中更无人……”;最后差吏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总之,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当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
四、学生自主质疑,深入理解诗意,进入探究阶段。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为何总是一言不发,难道他不该上去义正辞严指责官吏吗?临行独与老翁别,似乎也没有安慰的表示,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
2.“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幽咽”的人是谁?
3.石壕吏未抓年青的“孙母”而带走“力虽衰”的老妇的原因是什么?
4.石壕吏为何不抓杜甫?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五、学生齐背诗歌,或抽查背诵
六、课堂小结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在杜甫的诗中,“三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杜甫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抒写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诗人的脉搏和着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诗人。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2.阅读《登岳阳楼》,感受诗人深沉而广阔的胸怀。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参考答案:
这首诗是诗人第一次登上岳阳楼,面对洞庭湖水,产生万千感慨。诗中饱含着诗人对穷途潦倒生活的深沉慨叹:对终生壮志未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诗人由个人的不幸遭遇,联想到万方多难的社会现实,由小天地转入大天地,由个人的悲伤转向“戎马关山”的家国之痛,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深情,并以“凭轩涕泗流”之情态与开篇“今上岳阳楼”所见的壮阔气魄构成照应之势,表现了一位伟大爱国主义诗人的深沉而广阔的胸怀。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训练
1.古诗中多用对偶句。对偶又叫“对仗”,俗称“对对子”,是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找出杜甫《春望》中的对偶句,仔细体会它们在结构上的特点,并模仿写一两组对偶句。
2.改写《石壕吏》。
注意发挥合理想像,补充出诗中表达跳跃的部分,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方式。
二、关于举办“古诗文朗诵赏析会”的设想
内容是小学、初中一二册上学过的诗词文,赏析内容自己按理解准备。要求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文手段完善地再现作品的意境并完成对作品的赏析。
三、开放探究
阅读《春夜喜雨》,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杜 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问:题目《春夜喜雨》,诗中却无一“喜”字,结合诗句分析,“喜”字表现在何处?
参考答案: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样的“好雨”,虽诗中无一“喜”字,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叫“好”。第二联所写,显然是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分明是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像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又表现得多么生动。
●备课资料
一、课文赏析
1.话说《石壕吏》中的诗人
杜甫的名篇《石壕吏》里写到四个人物,吏、老妇、老翁、诗人,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诗人。
诗人“暮投石壕村”,亲眼目睹了“有吏夜捉人”的全过程,亲耳听到了老太太的诉苦,可是他一言不发;到第二天“独与老翁别”以后,也未发一句感慨议论。全诗几乎是纯客观地记叙了一夜的见闻。诗人何以如此沉默?
我想,这是因为他除了沉默以外很难有别的选择。一味同情民间疾苦反对抓壮丁吗?这时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率数十万人马已兵败邺城,正准备在河阳与叛军作拼死的决战,如果再吃败仗,国家的前途将不堪设想,所以非补兵源不可,哪怕多一个炊事老太也好。那么就拥护“吏夜捉人”吗?作者也不忍,人民群众已经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这一家的牺牲尤其惨重,怎么好再来抓人?作者处于两难的境地,实在无话可说。
如果杜甫是一个完全“惟上”的俗吏,那么事情就很简单,他可以向这一家人讲大道理,动员他们要爱国,要以大局为重;如果杜甫是一个一般的所谓人道主义者,他可以不管国家大事,一味高唱同情民间疾苦、为民请命的高调。然而杜甫既非居于庙堂,也非江湖处士,而是一个小官,他已被赶出朝廷,新的职务是华州司功参军,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君与民这两头他都要顾及,当二者难以兼顾的时候,诗人的内心是极其痛苦的,无计可施,于是他就在这巨大的痛苦中无可奈何地沉默了。
(《中学语文教学》.2有改动,作者:顾农)
2.《石壕吏》,现实主义的典范
《石壕吏》是具有高度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作品,达到了高尔基所说的“现实之客观的描写”的地步,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将主观的评价寓于客观的叙述之中。这首诗中,诗人是在场的,却始终没开腔,只是如实地据事直书,让事实本身说话,通过事实体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可怜可恨自在其中。
第二,用自传体。这是一首叙事诗。但就它记载的是作者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个生活片断这点来看,也可以说是作者自传中的一页,一篇日记。用自传体,加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三,利用人物对话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老妇的话由语带哀求到肯定到自请,这其中也体现了其情感的变化,由沉痛到愤恨到平静。为了显示老妇思想情感的发展和与之相适应的语调的变化,诗人有意识地押了不同的韵脚。由于语言的个性化,这段对话就显得特别生动,读起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作者:萧涤非)
3.诗圣的兼济情怀
——读《春望》
在群星闪烁的唐代天幕上,素有“双子星座”之称的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是两颗璀璨夺目的巨星。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歌的最动人之处,在于他依托盛唐这一伟大时代,不管在人生道路上遇到什么样的崎岖坎坷,都始终保持着高昂的进取热情和搏击困难的信心;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歌的最感人之处,则在于他置于“安史之乱”这一动荡的时代,不管在现实之中遇到什么样的灾难不幸,都始终忧念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信条,在一生落魄潦倒的杜甫那里,被演绎、升华为“穷亦兼济天下,决不独善其身”。这种忧国忧民、同情悲悯的博大兼济情怀,是杜甫留存至今的一千四百多首诗歌的抒情基调。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占了唐朝的都城长安。七月,杜甫把家小安顿在鄜州(今陕西富县)的羌村,便只身去灵武(今宁夏灵武县)投奔肃宗,为平叛效力。不料中途被叛军俘获,押往长安。次年三月,诗人眺望沦陷后的长安城池破败的景象,写下了五律名作《春望》,抒发感时忧国、恨别思亲之情。
全诗紧扣“望”字展开,前二联写“望中景”,而景中含情。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司马光分析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长安原是繁华的都城,如今惨遭破坏,人事已非,只剩下山河草木了。这一联对仗工巧,诗意翻跌,“国破”的残垣断壁与“山河在”的亘古如斯,意思相反;“城春”应是景色明媚,而接以“草木深”,则写荒芜之状,对比强烈。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由泛览满城草木,收为具体描写花鸟。在结构上,“感时”句承上,“恨别”句启下。这一联可作两种理解:一是触景生情,诗人因为感伤国事,怅恨离别,所以见花草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花鸟本是娱人之物,却惹起了诗人的无限烦恼。二是移情于物,将花鸟拟人,由于感时恨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诗人以含情之眼观物,物亦有情,借物之情传人之情,使抒情更为曲折深沉,被前人评为“加一倍写法”(施补华《岘佣说诗》)。
诗的后二联抒“望中情”,而情中见景。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上句承接“感时”,下句承接“恨别”。据史籍记载,杜甫被扣押的这年春天,唐政府军与安史叛军战事不断,烽火不息,无数家庭亲人离散,生死不明。杜甫一家,妻儿在鄜州,弟妹等人远在山东、河南,诗人这时候多么盼望家人的消息,可是在这兵荒马乱的岁月,捎一封家信谈何容易!正因为家书难得,所以更觉珍贵。“家书抵万金”,不仅是杜甫,也是普天下所有离散之人忧念亲人、祈愿平安的共同心声。这句诗概括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感受,引人共鸣,千古传诵。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诗人望后的情态。烽火连天,音信不通,诗人眼望都城的残破景象,挂念远方的离散家人,徘徊踟躇,愁苦不堪。但诗人没有直抒愁苦之情,而是描写动作和细节,达到抒情的目的。“白头”为愁所致,“搔”是解愁的习惯动作,满头白发因不停的搔抓而“更短”,以至于连发簪都快要插不住了。可见诗人的愁苦,达到何等强烈的程度!诗人把无形的内心情感,转化为可见可感的形象,使抽象的愁苦之情变得具体直观,富于感染力,收到了良好的抒情效果。
杜甫把个人愁情寄托于抒写世情上,这种博大兼济的情怀,是人性中最为美好的部分,也是杜甫诗歌最为感人的地方。
(《中学生阅读》2002.7~8.作者:杨景龙,有删节)
二、重温经典
荐读杜甫的赠友诗《江南逢李龟年》、咏物诗《江畔独步寻花》、怀古诗《咏怀古迹》、乡情诗《月夜》、军旅诗《前出塞》。
江南逢李龟年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提示:此诗好处在于感情深藏不露,通过李龟年前后的遭遇,抒写世事沧桑之感。江南风景依旧,只是人事全非,无限凄苦尽在其中,流露出诗人对人世变幻沧桑的感慨以及对李龟年的同情和劝慰,朴素的话语中饱含着丰富的情感。
江畔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提示:从诗题看,诗中有江、花、人。诗第一句交代了地点,提到了江;第二句交代了时间,即春天,同时描写了诗人懒困的神情。为什么会懒困呢?原来是因为春光融融,春风和煦造成的,正当诗人要在春风中休息时,却感到眼前一亮,一簇深浅不同的桃花盛开在江边,诗人的精神也为之一振,“可爱深红爱浅红”一句,不仅写出了桃花争妍斗艳的景象,为画面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而且透过诗句,我们好像看到了诗人在桃花丛中欣赏玩味、目不暇接的神态。
咏怀古迹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提示:前四句叙写明妃经历,后四句凭吊明妃。从大处着笔,写到明妃生长之地,可谓钟灵毓秀。接下来两句写远嫁匈奴,只留坟墓孤立在黄昏之下,有惋惜之情。凭吊中,她只能和夜月一起思念故国,有恻伤之痛,而琵琶心声,透出怨恨。情感线索贯穿其间。
月 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提示:安史之乱中杜甫与妻子儿女离散两地无法团聚。诗人望月思亲,从妻子儿女的角度着墨,通过对妻儿对月思己的情形的描述寄托自己对妻儿深沉的爱恋与思念。一、二句写妻子正在家乡独自望着天上的明月思念着“我”。三、四句写儿女们年幼天真,不谙世事。五、六句是想像中妻子对月思“我”的形象,望月太久,怀思太甚,以至云鬓雾湿,手臂寒凉。
七、八句借妻子之口述说当下的心思。全诗的抒情方式新颖独特。
前出塞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提示:这首诗主要表达杜甫对于战争的战略观点。前四句总结作战经验,说明治事要治其根本,扼其要害。在此基础上作者推广到治国战争政策:建立国家疆域边界要重于防守,不要强行侵略拓展领域,守边在于制敌,而不在于厮杀好战。诗歌揭露和讽刺了当时统治者穷兵黩武,充满正气。
三、诗歌鉴赏知识
荐读知识短文《略谈中国古代诗歌的体类》
略谈中国古代诗歌的体类
顾 农
中国古代诗歌有着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其体裁极其纷纭复杂;略而言之,主要可以分为四言、骚体、乐府、古体、近体这样五大类别。
至于后起的词、曲,当然也可以包含在广义的“诗”的概念之下,而其体制自有它们的特点。又,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术语中,“体”有时指风格,在这个意义上,诗歌中有各种“体”,例如建安体、元嘉体、西昆体、同光体等等,凡此种种与体裁上的分类完全是两回事。这些问题都需要另行讨论。
最古老的诗是二言的,由两个字构成一句,例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表现初民制造一种简陋的弹弓去打猎;这就是很典型的二言诗。
二言未免太简单了,不容易表现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感情,所以后来扩大而为四言,《诗经》中的作品基本上是四言的,其中有通篇为四言的,如《周南·关雎》《郑风·出其东门》《小雅·采薇》等;也有以四言为主,间有突破的,例如《唐风·绸缪》,诗凡三章,每章五句,其中前四句为四言,末句为五言;又如《豳风·七月》,绝大部分诗句是四言,但其中有几句五言、六言、七言以至八言的。如此等等。四言诗曾经是一种最流行最有影响的诗体,汉代以及后来曾经有不少诗人模仿《诗经》的体式来写四言诗。
四言诗中多用单音节的词,停顿的方式基本是所谓“双音顿”即“二、二”式,这样的好处是节奏感很强,弱点则是比较呆板,而且容纳不了更多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所以,等到《诗经》的时代(西周至春秋中叶)过去以后,优秀的四言诗颇不多见。
战国时代在南方的楚国崛起了一种新的诗体——楚辞,其特点是“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物,名楚地”(黄伯思《校定楚辞序》,《宋文鉴》卷九二),具有强烈的乡土文学色彩,在体式上也有自己的特色:基本是杂言的,其中多有五言和七言的句子,多用三字一顿的节奏,其中包含了后来五言诗“二、三”句式和七言诗“二、二、三”句式的重要基因。楚辞中多用“兮”字——或在句中或在句尾,帮助调节音节和节奏,有时还能起到某种结构助词的作用,非常灵活而且富于表现力;此外还运用了许多口语虚词,使得作品有散文化的倾向;篇幅长短自由;设有标题(《诗经》中诸作的标题是整理者取原诗中某些关键词加上去的)。由于《离骚》是楚辞中的代表作,所以这种体式被称为“骚体”。楚辞中也有些作品如屈原的《天问》《橘颂》等,仍以四言为主,似乎比较靠近《诗经》,但其实还是有所不同,这里句式有些变化,句中的'停顿比较自由,同样有某种散文化的倾向。楚辞基本上是不歌而诵的,用于朗诵的诗和作为歌词的诗写法总归不同。所谓“骚体”也包括这种以四言为主的类型,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乃是指杂言式的类型。
在屈原以后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楚辞作家如宋玉、唐勒等人,在自己的作品中进一步增强了散文化的趋势,并且把一些作品称为“赋”。司马迁在为屈原立传时提到他们,说他们“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史记·屈原列传》)。后来兴起的汉赋固然有着悠久的渊源,同时与宋玉、唐勒的辞赋也有明显的继承关系。赋是介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独立文体,不能算是诗了。有些汉朝人将屈原的作品称为赋,现在看去是不大恰当的。
汉朝的不少诗用骚体写成,例如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志兮守四方!”又如张衡《四愁诗》的第一章:“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泪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后人模仿骚体的作品有不少被收录在朱熹编辑的《楚辞后语》一书中。
当汉代作家正热中于模仿《诗经》写四言诗、模仿《楚辞》写骚体诗的时候,各地民间出现了许多新的歌谣,其句式三、四、五、六、七言皆有,以五言、七言为主;乐府诗杂言的居多,而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则是以五言为主流者:或通首五言,或以五言为主杂以其他句式。这些民间歌谣被汉代中央政府主管音乐文学的机构——乐府采集而去,加以整理加工,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这种新的诗体当时称为“歌诗”,晋、宋以后则被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刘勰《文心雕龙》在《辨骚》《明诗》篇之外,另有《乐府》一篇对此作专门的研究;萧统《文选》在所选的诗中也单独标出了乐府一类。
乐府诗的特点:一是可以配乐演唱,唯其如此,它的章称为“解”,例如《陌上桑》分为三解;有些作品正文之前有“艳”,正文之后有“趋”或“乱”。“解”“艳”“趋”“乱”之类都是音乐上的术语。有些有声无义的乐调中的衬声被整理者用文字记录下来,与歌词正文混写在一起,结果变得很难理解。乐府诗在演奏过程当中有时会被加上一些套语,歌词有时会遭到割裂和拼凑。凡此种种,都要从音乐的角度出发才能理解。二是“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题材完全是当代的,叙事性比较突出,反映了民间的情绪;东晋南朝的统治者也注意搜集并保存民歌,虽然经过筛选以后内容畸形地集中在恋情方面,但仍然具有强烈的民间性。三是出现了许多成熟的五言诗,例如《陌上桑》《江南》《孔雀东南飞》等等。这几点都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重大影响,其力度甚至超过了《诗经》和《楚辞》。
汉代的乐府机关除了采集民歌以外,也组织文人、乐工从事创作,其中有不少是用于典礼仪式的官样文章,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但也有比较好的作品,如《羽林郎》等就是。
乐府民歌的巨大成就引起后来文人的高度重视,纷纷模仿其思想和艺术表现,创作了大批作品。这种仿制品不管是否入乐,也不论是不是用了乐府旧题,全都被称为乐府诗。这些文人乐府诗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依据乐府诗的曲调创作新的歌词,仍然入乐演唱,例如曹操的乐府诗就是如此;二是运用乐府旧题写诗,但已不能入乐,例如刘勰指出过的曹植、陆机的一些乐府诗“无诏伶人,故事谢丝管”(《文心雕龙·乐府》),即属于这种类型;三是既不用乐府旧题,也不能入乐的文人乐府诗,由于这种诗仍然保存了乐府诗的基本精神——题材的当代性,肌质的叙事性,文字的通俗性,体制的灵活性——而又不受传统音乐和传统题材的制约,在文学上有着更远大的发展。建安时代已有新题乐府,杜甫写过不少全新的乐府诗,白居易等人更掀起“新乐府”运动的高潮,即事名篇,无复依傍,大胆干预政治干预生活,在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在写到叙事性的当代题材诗歌时,往往毫不犹豫地采用乐府诗体,这种传统一直到清末都没有衰歇。
由于受到五言乐府诗的滋养,汉代文人开始写不入乐的五言律诗,其中最早的是班固的《咏史》,成就最高的是汉末下层文人的《古诗十九首》。中古诗坛基本上是五言诗的天下,这种诗在近体诗兴起之后被称为五言古诗,简称“五古。”
由于受到民间七言歌谣和骚体的滋养,后来又出现了七言诗。文人七言诗流传至今最早的是曹丕的《燕歌行》。这种诗在近体诗兴起之后被称为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古体诗长短不拘,可以少到只有四句,也可以写得很长;不讲究对仗,也不讲究格律,押韵比较灵活,可以换韵。古体是古代的自由体诗。列朝列代都有人从事五古和七古,产生过大量的名篇。
五古与七古是古体诗的主流,此外也有杂言的古体诗。杂言古诗大抵以七言为主,又吸收了乐府诗的一些营养,所以呈现出某些边缘性;一般地来说,唐以前的杂言属于乐府诗,唐以后以七言为主的杂言称为“歌行”,可视为七古的变体,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歌行体中的杰作。
所谓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而言的。中国古代的诗歌本来与音乐关系极其密切,《诗经》和乐府诗都是可以唱的;但是后来诗歌渐渐脱离了音乐,这时要讲究诗歌的音乐美,要让人们记住,就得在音乐的韵律之外另动脑筋。建安以来,曹植、陆机等诗人已经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到南朝齐的永明年间,以沈约为首席代表的一批学者、作家经过艰苦的研究终于悟出了汉字的特点是读音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写诗要合理地安排这些声调不同的字,“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俱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为了达到这种思想的状态,必须回避各种因搭配不当而形成的毛病,他们提出的“声病”有下列八种: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正纽、旁纽。为了争取诗歌具有音乐美,他们作出种种烦琐苛刻的规定,结果连他们自己也不能完全做到。当时有一批诗人运用新理论知识来写诗,被称为“永明体”,后来也叫“齐梁体”或“新体诗”。由永明诗人开创的新体此后经过许多诗人的努力,不断得到完善;到唐朝初年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讲究声律以及对偶、考虑全篇(而不是像永明诗人那样只考虑两句)和谐的新诗体终于正式确立,称为“律诗”,也叫“近体诗”;从此以后,过去那种不讲究声律的诗就相应地称为古体诗。
唐初定型之近体诗最大的贡献是将上、去、入三声归为一类(仄声),拿来与平声形成二元对立,这样讲究格律就简化为对平、仄两种声调的合理安排,有关的规则就更加简明合理并且简便易行。这种规则至今在旧体诗(相对于五四以后产生的新诗,古代的各种诗体都是旧体)写作中仍然风行不衰。
近体诗最重要的规则是只能一韵到底地押平声韵,而且在诗句中停顿的地方——五言诗的第二、四字,七言诗的第二、四、六字——讲究其声调的平仄:同一句当中应当平仄相间,对偶的两句之间应当平仄相对(如果相同,便犯了“失对”的毛病),非对偶的相邻两句(上联的对句即上句与下联的出句即下句)之间应当平仄相同(如果不同,就犯了“失粘”的毛病)。例如五言诗的前四句可以这样安排: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其余可以依此类推。七言律诗相当于在五言律诗的每一句之前各加上声调相对的两个字,例如将五言的“仄仄平平仄”加上两个平声字成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此等等。所以掌握了五言的格律,也就掌握了七言的格律。
律诗还规定第三四两句、第五六两句要讲究对仗,形成两联。第一二两句和第七八两句不一定要对仗,但为了方便指称,也称为联。于是一首律诗就有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律诗限写八句(特殊情况下可以加长),从律诗中拿出一半来形成四句一首的诗称为绝句,有五绝,有七绝。四句一首的诗古已有之,那种不讲究格律的便称为“古绝”,属于古体诗,与这种属于近体诗的“律绝”不同。
近体诗还有种种规矩,有兴趣的人可以找专门的书来学习和研究,这里不过说了说最基本的几条而已。
篇3:谷雨诗会优秀作品
云的梦熟了
一场雨又一场雨,丰满大地
绿风的笑靥轻盈地掀开紫云英的裙摆
蛰伏的百虫苏醒
五谷的思绪飞出泥土的长夜
苔檐之上
卑微的草茎青绿的叶尖稚嫩的花冠
细密的檐滴温馨炊烟忙碌梯田的耘耕
鸣鸠拂羽中播种移苗
喃燕翅影里埯瓜点豆
从此,春汛助长了季节的期待
渔歌婉约时令的渴望
回暖的春声写意了远山
淡泊了近水
春野,谷雨盛开
篇4:谷雨诗会优秀作品
谷雨之后,阳光
越洗越亮
稻田里喂秧的双手
越来越锋利
趁势而起的草木
封住春天的脚印
只需用一种颜色来昭示
每年这个时节
我都会爬上山顶
掐一截山花的尾声
试图以此
守住这晚春的城池
守住这人间四月天
城门之外,潜伏的夏
正从一只布谷鸟嘴里
开始娓娓道来
篇5:谷雨诗会优秀作品
梨花带雨落下,风掩面而泣,是在哀叹千万朵花的命运吗?
在这个暮春时节,一场烟雨演绎人间的悲喜离合。
满地的落花,让我嗅到时光老去酸溜溜的味道
草木沾满晶莹剔透的露珠。露珠的光里闪过你
明澈的.目光。悲悯的叹息声里掩饰人类浩大的孤独
万物茂盛生长,在雨水的灌溉中奔向成熟
农作物拔节、扬花、结籽的声音,是大地上最美的音阶。
荷锄劳作的农人,听到布谷鸟的啼叫声后,内心无比欣慰
他们仿佛看到希望的种子破土而出,在春天里发芽。生根。
脸上绽放的笑容如盛开的铜花,风光无限
篇6:谷雨诗会优秀作品
皮毛泛出灰冷的色调
我们的足音,不重
骆驼的铃声轻灵而短促
这不关一个路人的心事
身影来自不同方向
清醒,抖落露水
霞天,几页轻帆
摇着告别的手势
消失于我的遥望
最轻的是心情
属于远方的四月,风漫过池塘
欢笑的水声,和滴瓦的雨声
就是不同
如果布谷啄开梵语
有农人在晨上吆喝
我立于田埂,阳光在脸上布出底色
该放下的放下
此时忧伤不在身上
惆怅放在阳台
劳累放在城内的餐桌
只有躯壳,是多么幸福
鸟羽确实很遥远
山上的浮云也不近
暖色调的凝望不往下沉
我们不飞
诗歌跟随着我们
物体互相贴近,即刻又离异
一只手掌
轻轻滑过彼此的心
篇7:呤诗会作文
呤诗会作文
诗,那是古代文人的为抒情而做的一种文学作品。而我们今天要在班里举行一场吟诗大会。
天空泛着白云,树上的鸟儿在唱着悦耳动听的歌儿,而我们正在教室里热火朝天地吟诗呢!
瞧,吴老师笑容满面地说:“吟诗大会现在开始!下面请各小组的同学和本组的同学互背,选出背出诗最多的同学参加全班的吟诗大会。”吴老师的话像炸弹一样,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
坐在我前面的坤渠趁着还没有轮到他,摇头晃脑叽哩呱啦地背起诗来;后面的伟宇正在挠着脑袋,好像是忘了怎么背;左边的志毅支支吾吾,好像是没准备好,心虚了......
我环顾四周只觉得一股浓浓的诗味在我四周环绕。我只顾四周,却没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轮到我了。我感觉到一种莫名其妙的紧张感,只好翻开唐诗集,大概游览了一下,便雄赳赳气昂昂地开始背开了。我先背了一首超简单的《静夜思》,又背了李白的各首名诗。当背到第10首时,却突然觉得脑中一片空白。我心中不禁一惊,手里冒出了冷汗,心在“怦怦”直跳。突然我想起了这单元的三首古诗,于是,又背了三首,还背了一首孟郊的《游子呤》还好只想是虚惊一场。
轮到俊伟背了,他胸有成竹地拍了拍胸,又流利地背出了一首又一首的`古诗,我心里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可是,当他背到十二首诗却说不会了。我知道这出人意料的结果后,先是一愣,然后心中的石头才落了地。
这回我要参加全班的比赛了,心里像揣着个小兔子。吴老师开始让每组选出的代表跟别的同学背。可是,好事多磨,吴老师竟然忘了叫我背,我稀里糊涂地听完了别的同学背诵。突然,吴老师想了起来,只好让我补背。
“吟诗大会第一名是怡靖,第二名是简灵珊,第三名是刘斐。下面我宣布吟诗大会结束,下面为前三名颁发奖品......”
看着她们领走自己应得的奖品,我心中有些失望,但也欣慰,因为我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篇8:诗颂会作文
10月31日一大早,我们育才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部分同学有幸参加了“中华行”诗歌朗诵会的演出。
到了杭州剧院,我们先到后台,老师为我们做最后的精心准备,我不禁又想起这两周来排练时的辛苦情景。每天中午匆匆吃完饭,就要在多媒体舞蹈房里辛苦地排练动作,还要放开喉咙大声朗诵,配合动作,有时喉咙都哑了,手脚都酸了,可是大家都无怨无悔。因为心中牢记我有一个光荣的使命,其他同学也都一样,我们全部的努力,都是为了今天成功。
前面的同学都非常沉着冷静,表现非常出色,快要轮到我们出场了,我心里非常紧张,生怕演砸了。主持人话音刚落,我们就粉墨登场了。我屏息凝视,眼睛不时往台下瞟一下,当我看见台下热情的观众时,心里紧张得要命。熟悉的旋律一下子放了出来,那声音震耳欲聋,掩盖了我的紧张。朗诵开始了,舞台两边还喷出弥漫的烟雾,像是来到了“人间天堂”,我们的心情立刻放松了,整齐地朗诵起来,一首首优美的爱国主义诗篇感染了全场观众。
当台下上千名观众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时,我心中感到无比荣耀!难忘“中华行”,更难忘我们的付出和努力!
篇9:谷雨诗会诗歌
泉水和春天有个约定,
春风拂过时一定要给它自由。
叮咚,叮咚......
它在快活地流淌。
小狗和春天有个约定,
燕子回来欢呼时,
一定要给它脱下厚厚的棉袄。
他自由地奔跑着,玩耍着。
小草和春天有个约定,
大地热闹起来时,
别忘了叫醒熟睡的它。
瞧,它正拼命地向上钻,
隐约看见了它探出的脑袋
我和春天也有个约定,
在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时,
聆听冰雪消融的声音,
欣赏枝头鸟儿的歌唱。
我们相约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感受嫩芽生长的羞涩,
三月桃花的芬芳。
春天,请你再等一等 ......
★ 家乡的北山作文
★ 答宋之问,答宋之问司马承祯,答宋之问的意思,答宋之问赏析
★ 常识小学作文
★ 宋明理学课件
【会三教诗,会三教诗萧衍,会三教诗的意思,会三教诗赏析(精选9篇)】相关文章:
看舞诗,看舞诗庾信,看舞诗的意思,看舞诗赏析2022-06-29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2023-12-30
陶渊明的饮酒诗欣赏2024-01-22
安徽高考试题2024-01-16
宋明理学教案2022-10-21
产业--在科技与社会之间2022-08-04
高考语文复习:常见的文学常识2023-08-20
陶渊明饮酒诗2023-03-30
小学五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别》说课稿2023-02-13
小升初写作:文学常识积累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