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诗词《送沈子福归江东》赏析

时间:2023-10-20 07:49:49 诗词鉴赏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王维的诗词《送沈子福归江东》赏析(精选10篇)由网友“amiruo”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王维的诗词《送沈子福归江东》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王维的诗词《送沈子福归江东》赏析

篇1:王维的诗词《送沈子福归江东》赏析

《送沈子福归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释

⑴沈子福,作者的朋友,生平事迹不详。《全唐诗》作沈子。归又作之。

⑵罟(gǔ)(古)师:渔人。此指船夫。

⑶临圻(qí):近岸之地,此指江东岸。

赏析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也有目送友人乘舟而去的情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站在高高的黄鹤楼上,远眺孤舟,写的是远景。而王维捕捉的是船夫荡桨的细节,写的是近景。同样写送行,李白之潇洒与王维之细腻,可见一斑。

船儿渐行渐远,友人的身影也越来越模糊。友人乘船而去,只要再过一会儿,他们就将消失在诗人的视线之外。而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重新相逢。想到这些,诗人的心中难免有些怅惘。这时,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像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是十分美丽的想象,有着无比蕴藉而深厚的感情。诗人似乎在对友人说:你在江上走,江南江北的春色包围着你;我的牵挂、友谊也和这春色一样,时时刻刻包围着你,陪你一路前行。春满江南江北,情亦满江南江北。不必特意写离愁别苦,别情已经充盈了满篇。更巧的是,自然之景与深挚之情妙合无间,耐人寻味。将自然界的春色比心灵中的感情,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便算是诗家能事。这里藉难写之景以抒无形之情,功夫当然又深了一层。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这是盛唐诗歌的特色。

后人对此诗评价颇高,尤其是最后两句,历来备受人们称赏。顾可久曰:“(首二句)别景寥落,情殊怅然。(末二句)相送之情随春色所之,何其浓至清新。”(《唐诗直解》)《唐绝诗钞注略》:“妙摄入‘送’字,以行送且以神送,且到处相随,遂写得淋漓尽致。”牛希济的《生查子》有这样的两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写的是少妇对远行人临别的叮咛:“记住我的绿罗裙吧!你无论到哪里,那里的芳草都呈显着我的裙色,都凝结着我对你的相思,你要怜惜它啊!”——这话也讲得非常之含蓄,非常之婉转,非常之好。与王维“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句比较,手法相同,思路相近,但感情一奔放一低徊,风格一浑成一婉约,各具姿态,而又同样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扩展阅读:王维的文学成就

王维的山水诗关于结构画面,使其层次丰富,远近相宣,乃至动静相兼,声色俱佳,更多一层动感和音乐美,如“松含风里声,花对池中影”(《林园即事寄舍弟》)“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汉江临眺)“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落暮悲。(《早秋山中作》)又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有远景近景,仰视俯视,冷色暖色,人声水声,把绘画美、音乐美与诗歌美充分地结合起来。王诗的画境,具有清淡静谧的人性特征。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幽静的竹林,皎洁的月光,让诗人不禁豪气大发,仰天长啸,一吐胸中郁闷。而千思万绪,竟只有明月相知。

神韵的淡远,是王维诗中画境的灵魂。《鹿柴》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中着意描写了作者独处于空山深林,看到一束夕阳的斜晖,透过密林的空隙,洒在林中的青苔上,在博大纷繁的自然景物中,诗人捕捉到最引人入胜的一瞬间,有简淡的笔墨,细致入微地给出一幅寂静幽清的画卷,意趣悠远,令人神往。

扩展阅读:王维的部分诗作

《山居秋暝》《送邢桂州》《鸟鸣涧》

《使至塞上》《竹里馆》《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汉江临眺》《送元二使安西》

《鹿柴》《相思》《终南别业》

《归嵩山作》《终南山》《过香积寺》

《送别》《酬张少府》《送梓州李使君》

《青溪》《渭川田家》《西施咏》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杂诗》《辋川别业》

《送别》《秋夜曲》《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积雨辋川庄作》《送张五归山》

《早春行》《洛阳女儿行》《老将行》

《桃源行》《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篇2: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翻译赏析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释:

⑴沈子福,作者的朋友,生平事迹不详。《全唐诗》作沈子。归又作之。

⑵罟(gǔ )( 古)师:渔人。此指船夫。

⑶临圻(qí):近岸之地,此指江东岸。

译文:

渡口杨柳依依,行客稀少,

艄公摇起桨驶向临圻。

我的相思就像春色一样,

从江南到江北送你回家。

《送沈子福归江东》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以杨柳起兴,关合送别情事;又以春色比喻相思之情,言其如影随形,无处不到;且以春色之清丽和暖喻人间友情,亦颇宜人。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等,虽手法相同,然情味凄苦有异。这首诗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感情真挚,语言明快,风格清丽,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尤其最后两句,想象奇妙,余音袅袅。清人马位《秋窗随笔》评曰:“最爱王摩诘‘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之句,一往情深。”

王维大约在公元740、741年(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知南选,至襄阳(今属湖北)。他集子里现存《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诗,可见他在江汉的行踪不止襄阳一处。沈子福,事迹不详。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王维这首送别之作意韵悠长,风神摇曳,绵邈蕴藉。饱含劝勉,一叙理想抱负之情。诗的开篇直接入题,描写送别情形。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景中却蕴含深情:“柳”与“留”同音,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表示不忍离别,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但分别终究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友人乘坐的船只已经起航。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第一句点明送别之地。第二句醒出“归江东”题意。罟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临圻,当指友人所去之地。刚才还很热闹的渡头,一下变得行客稀少,冷冷清清。惟有诗人自己,仍然立在那里,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他的脑海里,或许在重温刚才与友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或许想起了之前和友人交往的点点滴滴。但这一切,都只能是追忆了。眼前只见友人所乘的船顺水而下,离自己越来越远。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也有目送友人乘舟而去的情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站在高高的黄鹤楼上,远眺孤舟,写的是远景。而王维捕捉的.是船夫荡桨的细节,写的是近景。同样写送行,李白之潇洒与王维之细腻,可见一斑。

船儿渐行渐远,友人的身影也越来越模糊。友人乘船而去,只要再过一会儿,他们就将消失在诗人的视线之外。而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重新相逢。想到这些,诗人的心中难免有些怅惘。这时,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像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是十分美丽的想象,有着无比蕴藉而深厚的感情。诗人似乎在对友人说:你在江上走,江南江北的春色包围着你;我的牵挂、友谊也和这春色一样,时时刻刻包围着你,陪你一路前行。春满江南江北,情亦满江南江北。不必特意写离愁别苦,别情已经充盈了满篇。更巧的是,自然之景与深挚之情妙合无间,耐人寻味。将自然界的春色比心灵中的感情,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便算是诗家能事。这里藉难写之景以抒无形之情,功夫当然又深了一层。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这是盛唐诗歌的特色。

后人对此诗评价颇高,尤其是最后两句,历来备受人们称赏。顾可久曰:“(首二句)别景寥落,情殊怅然。(末二句)相送之情随春色所之,何其浓至清新。”(《唐诗直解》)《唐绝诗钞注略》:“妙摄入‘送’字,以行送且以神送,且到处相随,遂写得淋漓尽致。”牛希济的《生查子》有这样的两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写的是少妇对远行人临别的叮咛:“记住我的绿罗裙吧!你无论到哪里,那里的芳草都呈显着我的裙色,都凝结着我对你的相思,你要怜惜它啊!”——这话也讲得非常之含蓄,非常之婉转,非常之好。与王维“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句比较,手法相同,思路相近,但感情一奔放一低徊,风格一浑成一婉约,各具姿态,而又同样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篇3:离别古诗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赏析

《送沈子福归江东》原文:

作者: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沈子福归江东》创作背景:

王维大约在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740、741年)知南选,至襄阳(今属湖北)。他集子里现存《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诗,可见他在江汉的行踪不止襄阳一处。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送沈子福归江东》译文:

渡口杨柳依依,行客稀少,

艄公摇起桨驶向临圻。

我的相思就像春色一样,

从江南到江北送你回家。

《送沈子福归江东》

《送沈子福归江东》赏析:

王维大约在公元740、741年(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知南选,至襄阳(今属湖北)。他集子里现存《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诗,可见他在江汉的行踪不止襄阳一处。沈子福,事迹不详。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王维这首送别之作意韵悠长,风神摇曳,绵邈蕴藉。诗的开篇直接入题,描写送别情形。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景中却蕴含深情:“柳”与“留”同音,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表示不忍离别,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但分别终究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友人乘坐的船只已经起航。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第一句点明送别之地。第二句醒出“归江东”题意。罟师,渔人,这里借指般夫。临圻,当指友人所去之地。刚才还很热闹的渡头,一下变得行客稀少,冷冷清清。惟有诗人自己,仍然立在那里,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他的脑海里,或许在重温刚才与友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或许想起了之前和友人交往的点点滴滴。但这一切,都只能是追忆了。眼前只见友人所乘的船顺水而下,离自己越来越远。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也有目送友人乘舟而去的情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站在高高的黄鹤楼上,远眺孤舟,写的是远景。而王维捕捉的是船夫荡桨的细节,写的是近景。同样写送行,李白之潇洒与王维之细腻,可见一斑。

船儿渐行渐远,友人的身影也越来越模糊。友人乘船而去,只要再过一会儿,他们就将消失在诗人的视线之外。而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重新相逢。想到这些,诗人的心中难免有些怅惘。这时,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像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是十分美丽的想象,有着无比蕴藉而深厚的感情。诗人似乎在对友人说:你在江上走,江南江北的春色包围着你;我的牵挂、友谊也和这春色一样,时时刻刻包围着你,陪你一路前行。春满江南江北,情亦满江南江北。不必特意写离愁别苦,别情已经充盈了满篇。更巧的是,自然之景与深挚之情妙合无间,耐人寻味。将自然界的春色比心灵中的感情,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便算是诗家能事。这里藉难写之景以抒无形之情,功夫当然又深了一层。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这是盛唐诗歌的特色。

后人对此诗评价颇高,尤其是最后两句,历来备受人们称赏。顾可久曰:“(首二句)别景寥落,情殊怅然。(末二句)相送之情随春色所之,何其浓至清新。”(《唐诗直解》)《唐绝诗钞注略》:“妙摄入‘送’字,以行送且以神送,且到处相随,遂写得淋漓尽致。”牛希济的《生查子》有这样的两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写的是少妇对远行人临别的叮咛:“记住我的绿罗裙吧!你无论到哪里,那里的芳草都呈显着我的裙色,都凝结着我对你的相思,你要怜惜它啊!”——这话也讲得非常之含蓄,非常之婉转,非常之好。与王维“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句比较,手法相同,思路相近,但感情一奔放一低徊,风格一浑成一婉约,各具姿态,而又同样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篇4: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的阅读答案附全诗翻译赏析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分析第一句所写意象及各自的作用。这些意 象与题目有什么关系?(4分)

(2)第三、四句历来备受赞赏,试分析其手法和表达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杨柳,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烘托了送别的.氛围;(1分)渡头,点明送客的地点;(1分)行客,用行人稀少营造了送别时的凄清情境。(1分)这些意象都扣住了题目中的“送”字。(1分)

(2)第三、四句用了比喻(或想象、或即景抒情)、拟人的手法。(2分)诗人觉得自己心中无限的惜别之情,就像江南江北的春光,无处不在,伴随着友人归去。(2分)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2分)

【译文】

渡口杨柳依依,行客稀少,

艄公摇起桨驶向临圻。

我的相思就像春色一样,

从江南到江北送你回家。

赏析:

《送沈子福归江东》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以杨柳起兴,关合送别情事;又以春色比喻相思之情,言其如影随形,无处不到;且以春色之清丽和暖喻人间友情,亦颇宜人。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等,虽手法相同,然情味凄苦有异。这首诗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感情真挚,语言明快,风格清丽,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尤其最后两句,想象奇妙,余音袅袅。清人马位《秋窗随笔》评曰:“最爱王摩诘‘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之句,一往情深。”

王维大约在公元740、741年(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知南选,至襄阳(今属湖北)。他集子里现存《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诗,可见他在江汉的行踪不止襄阳一处。沈子福,事迹不详。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王维这首送别之作意韵悠长,风神摇曳,绵邈蕴藉。饱含劝勉,一叙理想抱负之情。诗的开篇直接入题,描写送别情形。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景中却蕴含深情:“柳”与“留”同音,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表示不忍离别,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但分别终究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友人乘坐的船只已经起航。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第一句点明送别之地。第二句醒出“归江东”题意。罟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临圻,当指友人所去之地。刚才还很热闹的渡头,一下变得行客稀少,冷冷清清。惟有诗人自己,仍然立在那里,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他的脑海里,或许在重温刚才与友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或许想起了之前和友人交往的点点滴滴。但这一切,都只能是追忆了。眼前只见友人所乘的船顺水而下,离自己越来越远。

篇5:王维《送沈子归江东》赏析

王维《送沈子归江东》赏析

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福之江东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鉴赏:

王维大约在公元740、741年(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知南选,至襄阳(今属湖北)。他集子里现存《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诗,可见他在江汉的行踪不止襄阳一处。沈子福,事迹不详。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王维这首送别之作意韵悠长,风神摇曳,绵邈蕴藉。饱含劝勉,一叙理想抱负之情。诗的开篇直接入题,描写送别情形。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景中却蕴含深情:“柳”与“留”同音,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表示不忍离别,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但分别终究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友人乘坐的船只已经起航。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第一句点明送别之地。第二句醒出“归江东”题意。罟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临圻,当指友人所去之地。刚才还很热闹的渡头,一下变得行客稀少,冷冷清清。惟有诗人自己,仍然立在那里,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他的脑海里,或许在重温刚才与友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或许想起了之前和友人交往的点点滴滴。但这一切,都只能是追忆了。眼前只见友人所乘的船顺水而下,离自己越来越远。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也有目送友人乘舟而去的情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站在高高的黄鹤楼上,远眺孤舟,写的是远景。而王维捕捉的是船夫荡桨的细节,写的.是近景。同样写送行,李白之潇洒与王维之细腻,可见一斑。

船儿渐行渐远,友人的身影也越来越模糊。友人乘船而去,只要再过一会儿,他们就将消失在诗人的视线之外。而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重新相逢。想到这些,诗人的心中难免有些怅惘。这时,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像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是十分美丽的想象,有着无比蕴藉而深厚的感情。诗人似乎在对友人说:你在江上走,江南江北的春色包围着你;我的牵挂、友谊也和这春色一样,时时刻刻包围着你,陪你一路前行。春满江南江北,情亦满江南江北。不必特意写离愁别苦,别情已经充盈了满篇。更巧的是,自然之景与深挚之情妙合无间,耐人寻味。将自然界的春色比心灵中的感情,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便算是诗家能事。这里藉难写之景以抒无形之情,功夫当然又深了一层。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这是盛唐诗歌的特色。

后人对此诗评价颇高,尤其是最后两句,历来备受人们称赏。顾可久曰:“(首二句)别景寥落,情殊怅然。(末二句)相送之情随春色所之,何其浓至清新。”(《唐诗直解》)《唐绝诗钞注略》:“妙摄入‘送’字,以行送且以神送,且到处相随,遂写得淋漓尽致。”牛希济的《生查子》有这样的两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写的是少妇对远行人临别的叮咛:“记住我的绿罗裙吧!你无论到哪里,那里的芳草都呈显着我的裙色,都凝结着我对你的相思,你要怜惜它啊!”——这话也讲得非常之含蓄,非常之婉转,非常之好。与王维“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句比较,手法相同,思路相近,但感情一奔放一低徊,风格一浑成一婉约,各具姿态,而又同样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篇6: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鉴赏

王维送别之作意韵悠长,风神摇曳,绵邈蕴藉。此诗以杨柳起兴,关合送别情事。又以春色比喻相思之情,言其如影随形,无处不到。且以春色之清丽和暖喻人间友情,亦颇宜人。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等,虽手法相同,然情味凄苦有异。顾可久曰:“(首二句)别景寥落,情殊怅然。(末二句)相送之情随春色所之,何其浓至清新”(《唐诗直解》)。《唐绝诗钞注略》:“妙摄入'送'字,以行送且以神送,且到处相随,遂写得淋漓尽致。”

王维大约在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740、741)知南选,至襄阳(今属湖北)。他集子里现存《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诗,可见他在江汉的行踪不止襄阳一处。沈子福,不详。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第一句点明送别之地。第二句醒出“归江东”题意。罟(gǔ古)师,渔人,这里借指般夫。临圻,当指友人所去之地。

友人乘船而去,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象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象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多么美丽的想象,多么蕴藉而深厚的感情!将自然界的春色比心灵中的感情,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便算是诗家能事。这里藉难写之景以抒无形之情,功夫当然又深了一层。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这是盛唐诗歌的特色。牛希济的《生查子》有这样的两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写的是少妇对远行人临别的叮咛:记住我的绿罗裙吧!你无论到哪里,那里的芳草都呈显着我的裙色,都凝结着我对你的相思,你要怜惜它啊!──这话也讲得非常之含蓄,非常之婉转,非常之好。与王维“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句比较,手法相同,思路相近,但感情一奔放一低徊,风格一浑成一婉约,各具姿态,而又同样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篇7: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赏析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赏析一】

此诗第一句点出送客是在渡口。它在一片婆娑的杨柳掩映之中,所以说“杨柳渡头”。句尾的“行客稀”三字则写渡口的冷落。这其中隐隐透出诗人此时的心情。全句从静与动两个侧面清晰地描绘出江边送客时的情景。第二句写客船已发,送行者即本诗的抒情主人公站在岸头目,送友人,心逐江波。情思悠远。这时,惜别变为对朋友一路行程的关心。这两句,既是环境的安排,也有气氛的烘托,为以下的感情抒发作了准备。

七绝的第三句多是全篇的关键。这一承转句的作用在于开拓诗境。格调的高下,笔法的工拙,要看这一句。本诗的第三句以春色比友情,可以说是翻空出奇。朋友的惜别相思之情,同季候上的春色有什么共同之处呢?但诗人用这一比喻,却使人觉得诗格外生色。不仅是因为这个比喻新奇。而且它能化无形为有形,能将主观情感转变为客观事象。于是“相思”成了目可以视,耳可以闻的东西。似乎它的浓淡,深浅,也都可以体察入微。一句话,“春色”即为“相思”的表征。人们对春色的所有美好感觉、印象,乃至古往今来骚人墨客对春色的歌咏,此时也都成了“相思”一语的丰富内涵。

两个事物,不管它们之间存在多大的差异,只要有某一点相近,即可构成比喻。这一比喻之所以好.首先因为它是合于情理的。仔细一想,人们的友爱,朋友的情谊,不正象那使万物滋荣,随着东风细雨染遍山川原野的春色么?春色不也如同友谊那样情意绵绵么?人们生活在友爱之中,心里会泛起无限春意。朋友间的感情交流。也恰如温馨和煦的春风。从诗的上下文说,这一比喻是承接第一句的“杨柳”而来。由“杨柳”.可以想象一派蓬勃烂漫的春景。从第二句的“罟师荡桨”四字.也可以想见那一江浓绿如酒的春水。这是就眼前景物取譬,现成而无生硬之感。

取以作譬的事物“春色”充溢天地之间,无处不在。从行人一方着眼,便是朋友的深情厚爱无时无刻不在他身边,于是他感到自己的好友始终跟自己一道。满目春色即是他的颜色,江上氤氲之气便是他的呼吸。所有这些,无非是说真挚的'友情不怕天长水远,可以超越时空的局限。可若是直接这么说出来,那就不成其为诗了!(齐天举)

【赏析二】

王维的送别诗,几乎首首都有新意.这一首艺术构思新巧缜密,想象大胆丰富,比喻自然贴切,感情深切浓郁.

首二句点出送别的时间,地点.杨柳渡头是实写春景,既为下面的别后相思伏笔,又渲染送行的环境气氛.在杨柳依依的渡口,在春光烂漫的时候,与朋友分手, 心情尤为抑郁.这是以美景反衬离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杨柳”的意象又暗示离别.“行客稀”,表现别后渡头岑寂之景.行客越来越稀少了,只有诗人仍立在渡口,依依不舍地目送着友人远去。

这又是采用了反衬手法.“罟师荡桨”句再添一笔:

连渔人也都摇着船桨,向着近水的曲岸边荡去准备归家了.诗人却忘了归家,他的身心都被离去的友人带走了.今人刘拜山云:“行客,罟师本属局外,却被牵入局中,借彼之漠不关心,形己之深情独往.烘染无痕,妙不着力.”(《千首唐人绝句》。

后两句,描写友人已乘船远去,诗人眺望大江两岸,桃红柳绿,碧草如毡,春光怡人,此时,他突发奇想,感到心中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如同眼前无处不在,无边无际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追随友人归去.这两句诗,巧妙地同时运用比喻,象征,拟人,幻想等多种手法,将春色写得有情有意.而春色的浓郁,无所不在,使人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惜别之情的深厚浩茫,缠绵悱恻,超越时空.相思之情是抽象无形的,诗人以春色来比喻,它也就变得生动具体,使人可见可触可感了.江南江北一片春色伴送友人归去的意象,新鲜独创,创造出一个深邃阔远的意境.明人钟惺《唐诗归》评说:“相送之情,随春色所至,何其浓至!末两语情中生景,幻甚.”可谓深得其妙。

钟惺所指出的这种以情中所生出之幻象,幻境抒写离别的手法,李白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及北宋诗人郑文宝的诗句“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柳枝词》),都明显地受到王维这首诗的启发。

篇8: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原文阅读及翻译

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原文阅读及翻译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漾向临圻②。

惟有情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①师,渔人,借指船夫。②临圻,友人所去之地。

译文

孙长江

杨也青青,柳也青青,渡头上,行客稀稀;船夫摇橹,友人乘船已远去。眼望着这一江南北,春光荡漾,我心中那依依不舍情,就像这眼前的春色一样啊,无边无际;就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如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之南,到江之北,一起扑向你,随你归去吧!

百字赏析文

孙长江

王维是一个渲染环境制造气氛却能够不露痕迹的高手!首句平平,似无深意:渡口旁,杨柳下,行客稀少。只要深味一下,妙处竟自现。“柳”,“留”也,一语双关;“行客”已“稀”,只一“稀”字,境地之凄清已毕现。友人去了,是乘着一条小船走的,走的.悄然,走的寂寞。望着那悠悠荡荡的船儿渐行渐远,多少祈祷,多少祝愿,诗人只一句“惟有情思似春色”,就如山洪般喷涌而出:春色啊,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中啊,融入了我无尽的情思,从江南到江北,就让它随着你归去吧!

篇9:送沈子归江东一作送沈子福之,送沈子归江东一作送沈子福之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送沈子归江东(一作送沈子福之),送沈子归江东(一作送沈子福之)王维,送沈子归江东(一作送沈子福之)的意思,送沈子归江东(一作送沈子福之)赏析 -诗词大全

送沈子归江东(一作送沈子福之)

作者:王维  朝代:唐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篇10: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的阅读鉴赏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题解

沈子福,其人不详。江东,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从诗题和诗句看,这首诗似乎是诗人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故一般认为此诗作于王维“知南选”途经长江流域时,时间约在开元二十八年(740),与《汉江临泛》大致同时。

句解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罟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临圻”,地名。长满杨柳的渡头,行人稀少,船夫划着桨向临圻驶去。

诗的开篇直接入题,描写送别情形。江边渡头,杨柳依依。这虽是随手写眼中现成之景,景中却蕴含深情:“柳”与“留”同音,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表示不忍离别,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但分别终究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友人乘坐的船只已经起航。

刚才还很热闹的渡头,一下变得行客稀少,冷冷清清。惟有诗人自己,仍然立在那里,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他的脑海里,或许在重温刚才与友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或许想起了之前和友人交往的点点滴滴。但这一切,都只能是追忆了。眼前只见友人所乘的船顺水而下,离自己越来越远。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也有目送友人乘舟而去的情形:“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站在高高的黄鹤楼上,远眺孤舟,写的是远景。而王维捕捉的是船夫荡桨的细节,写的是近景。同样写送行,李白之潇洒与王维之细腻,可见一斑。

船儿渐行渐远,友人的身影也越来越模糊。只要再过一会儿,他们就将消失在诗人的视线之外。而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重新相逢。想到这些,诗人的心中难免有些怅惘。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桃红柳绿,芳草萋萋,春色漫漫,诗人忽发奇想:“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一直跟随着“你”归去。内心的无限别情,眼前的无边春色,两样似乎不可能有丝毫联系的事物,就这样被诗人完全交融到了一起。

这是多么美丽的想象,多么蕴藉而深厚的感情!诗人似乎在对友人说:你在江上走,江南江北的春色包围着你;我的牵挂、友谊也和这春色一样,时时刻刻包围着你,陪你一路前行。春满江南江北,情亦满江南江北。不必特意写离愁别苦,别情已经充盈了满篇。更巧的是,自然之景与深挚之情妙合无间,耐人寻味。

诗的最后两句,历来备受人们称赏。五代牛希济的词《生查子》有这样两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采用的就是类似的思路和手法。词中少妇对即将远行的人切切叮咛:记住我的绿罗裙吧,你无论到哪里,那里的芳草都呈显着我的裙色,都凝结着我对你的相思,你要怜惜它们啊!这两首诗相比,含蓄的表达方式一致,但感情一奔放一低徊,风格一浑成一婉约,各具魅力。

评解

这首诗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感情真挚,语言明快,风格清丽,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尤其最后两句,想象奇妙,余音袅袅。清人马位《秋窗随笔》评曰:“最爱王摩诘‘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之句,一往情深。”

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翻译赏析

送沈子归江东一作送沈子福之,送沈子归江东一作送沈子福之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王维的诗

徐铉《送王四十五归东都》诗词赏析

边城独望原文及赏析

送绝尘子归旧隐,送绝尘子归旧隐施肩吾,送绝尘子归旧隐的意思,送绝尘子归旧

王维送别诗的特点

王维《送别》诗意赏析

成都送严十五之江东,成都送严十五之江东戎昱,成都送严十五之江东的意思,成

《诗》的教案

王维的诗词《送沈子福归江东》赏析
《王维的诗词《送沈子福归江东》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王维的诗词《送沈子福归江东》赏析(精选10篇)】相关文章:

表示离别的诗句2022-04-30

一年级上册王维诗《画》教学设计2022-04-29

王维是哪个朝代2023-09-21

古代离别诗2023-01-28

分析王维诗中的禅趣2022-05-21

含有春天的古诗词2023-06-16

王维的送别诗2023-02-13

王维送别朋友的诗2022-06-05

王维是哪个朝代的诗人2022-09-26

王维中秋节的诗歌2023-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