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诗

时间:2022-11-29 07:55:0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王维的诗(精选6篇)由网友“幽土土”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王维的诗,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王维的诗

篇1:浅析王维与其诗

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一颗最璀璨、最耀眼的明珠,它的成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就象鲁迅所说的:“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以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凡诗歌,读起来都会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节奏美,能陶冶人的情操,开阔人的心胸,更不用说唐诗了。唐诗是我们的文化瑰宝,不仅在我们国内,在国外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听到外国中文课的同学们可以顺口背上几首唐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或‘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很惊喜,因为那很有一种‘根’的感动。”①从小就喜欢读唐诗,虽然大半是读不出诗中的韵味,但每次读,都会觉得在情感得到了升华,特别是读王维的诗歌。我不是很开朗的人,甚至有时会感到淡淡的哀愁和孤独,虽说唐诗有很多诗歌都能让人变得开明起来,如李白就是一个充满乐观主义的浪漫派,“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等是多么的开阔,多么的自信,但在这种自信中难掩自命不凡、恃才傲物、不可一世,这种性格,在当时的社会里,难免要遭殃的。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自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慈悲,但难免有点悲观,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少陵野老吞生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都体现了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伟大胸襟,但读着会让人有点压抑,因为我本身就是个不开朗的人,如果在我郁闷的时候再读杜甫的诗,眼前一堆堆的白骨,我想我心情会更加沉重的。所以和李白、杜甫等人相比,我更喜欢王维的那种内敛式的乐观,不轻狂、不自卑。

王维是盛唐诗歌的一个伟大诗人,按称号来称,他是“诗佛”,因为他的诗中包含很多禅宗思想,他的诗中多“空”字,包含许多出世入世的句子就其作品而言,是苏轼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曾被唐代宗称为天下文宗。可见,虽然王维在诗歌的成就没有李白、杜甫的大,但也是在诗歌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

王维的诗歌涉及面很广。

一、真挚感人的送别诗

王维送别诗的代表作《送元二使安西》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惜别之情,而后被一唱三叹。“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的首二句点明送别的时令、地点、景物;三、四句写惜别。前两句为送别创造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后两句再写频频劝酒,依依离情。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唐时即被谱成《阳关三叠》,历代广为流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因为饱含深情、对友谊真诚中肯,在送别的时候殷殷劝酒,依依惜别,几许悲壮,几许苍凉!酒是离别的曲,在离别之际,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只好借助“酒”来代替“我”的千叮万嘱。“西出阳关无故人”,故人就是老朋友,是知己。“无故人”既是说朋友走了,没有了“我”这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在惋惜自己得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离别,离别了,谁还能像我们理解彼此一样理解对方呢?所以学过这句诗的人,都会不自觉地被它的魅力所感染。白居易《对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明代李东阳评论此诗说:“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出其意之外。”《送别》“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表现了“我”和友人的共同点:心胸坦荡,志趣高雅,胸怀开阔。“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送别诗都深入人心,无论是哪个阶层,哪个职位都会对这些感人的诗歌大加称赞的。

二、旷逸豪放的边塞诗

《陇西行》“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等送别诗都写出了诗人的豪气。确实,诗人是一个旷逸豪放的诗人。透过这些诗歌也可以看到盛唐人胸怀宽广,充满自信,思想活跃的。

三、美如画卷的山水诗

最能代表王维风格的莫过于他的山水诗了,他的山水诗真的是文清似水,诗美如画,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高扬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生命力。

和孟浩然的身心俱隐不同,王维是个亦官亦隐的隐士,是心隐,在仕隐间只一步之遥,他信奉佛教,内心平和,很多诗歌都充满了禅理,难怪被称为“诗佛”。隐士文化古来有之,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也是很多文人志士的追求。如竹林七贤、陶渊明、谢灵运等就是一个追求隐士生活的杰出代表。王维虽然没有身隐,但却真正做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王维的山水诗大都写于后期,与前人比较,他扩大了这类诗的内容,增添了它的艺术风采,使山水诗的成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他对我国古典诗歌的突出贡献。其中,写乡村景物和农家生活的田园诗充满着牧歌情调,表现他闲逸萧散的情趣和恬淡自适的心境。他的山水诗无论从诗的题材内容,还是诗歌的艺术丰采上都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维的山水诗显著标志是在于自觉追求物我合一的思想境界和以形写神的创作方法。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诗写作者归嵩山之所见所闻,充满空明镜界和宁静之美,充分表现其归隐山林生涯的悠然,和不再与闻世事之悠然。整首诗的基调是昂扬情思、明朗基调,不纤弱,不低沉、不颓废的。这点跟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有相似之处。一阵新雨后,山上变得更加清明几净,一切都显得是那么明亮,富有生命力。一轮明月冉冉升起,照耀在松林间,泉水从石头处缓缓流出,那些浣女、渔夫工作了一天,得到满足后快乐地哼着歌。最后才点明诗人的意思——归隐。这首诗有远景近景,仰视俯视,冷色暖色,人声水声,把绘画美、音乐美与诗歌美充分地结合起来,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山水中,感受到万物生生不息的生之乐趣,精神升华到了空明无滞碍的境界,真是一幅美如画卷的图画。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中着意描写了作者独处于空山深林,看到一束夕阳的斜晖,透过密林的空隙,洒在林中的青苔上,在博大纷繁的自然景物中,诗人捕捉到最引人入胜的一瞬间,有简淡的笔墨,细致入微地给出一幅寂静幽清的画卷,意趣悠远,令人神往。清冷幽邃,远离尘世,无一点人间烟气,充满禅意,山水意境已超出一般平淡自然的美学,含义而进入一种宗教的境界,这正是王维佛学修养的必然体现。王维早年对功名也充满热情和向往,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只不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对统治者、官场失望,才有意于禅宗,想借以摆脱俗世的烦扰,不过这也倒没有使他消沉、颓废,而是以一种冲淡的态度面对这一切。

王维还有很多山水诗,这里就不一一述说。

很多诗人描写山水诗。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是个身心俱隐的人,是真正的隐士,但有点消极避世的意味。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流露出儒家思想,但和王维冲淡不同的是,柳宗元“机心”未忘,并由此带来忧伤与悲愤,这是柳诗中常见的意境。

李白的山水诗《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去,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物我合一的艺术思维,还充满逍遥游的精神和超尘出世的幻想,有些山水诗,带有浓厚的游仙色彩,这是和王维的现实观点不同的。

好的诗歌能陶冶人的情操,开阔人的胸襟。一个人感觉到空洞的时候,拿起诗歌读一读,会对我们的身心有莫大的好处,特别是王维的诗歌,诗渗禅意,流动空灵。

篇2:王维诗

王维诗两首

古诗《送祢郎中》

年代:唐

作者王维

东郊春草色,驱马去悠悠。况复乡山外,猿啼湘水流。

岛夷传露版,江馆候鸣驺。卉服为诸吏,珠官拜本州。

孤莺吟远墅,野杏发山邮。早晚方归奏,南中才忌秋。

古诗《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

年代:唐

作者王维

功德冠群英,弥纶有大名。轩皇用风后,傅说是星精。

就第优遗老,来朝诏不名。留侯常辟谷,何苦不长生。

谋猷为相国,翊戴奉宸舆。剑履升前殿,貂蝉托后车。

齐侯疏土宇,汉室赖图书。僻处留田宅,仍才十顷馀。

旧里趋庭日,新年置酒辰。闻诗鸾渚客,献赋凤楼人。

北首辞明主,东堂哭大臣。犹思御朱辂,不惜污车茵。

久践中台座,终登上将坛。谁言断车骑,空忆盛衣冠。

风日咸阳惨,笳箫渭水寒。无人当便阙,应罢太师官。

篇3:王维诗

临湖亭

唐代 王维

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一作对樽酒)

译文

王维乘坐着小船迎接贵宾,小船在湖上悠然开来。

宾主围坐临湖亭开怀畅饮,四周一片盛开的莲花。

注释

轻舸(gě):轻便的小船。吴楚江湘一带方言,称船为舸。上客。尊贵的客人。

芙蓉:此指荷花,即水芙蓉。

当轩。临窗。轷。有窗的长廊。樽(zūn):盛酒的器具。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不详。夏日某一天,作者乘舟至湖心亭饮酒赏荷。景物清新可爱,赏心悦目,作者心生欢愉,于是写下这首诗作。

赏析

以摩诘之敏感与淡怀难得有此情趣盎然之作。此诗颇同《山居秋瞑》“竹喧”“莲动”之意。然“竹喧”“莲动”是从他人着笔,而此诗则是自我抒怀。与“上客”挚友相约湖上一游,良辰、美景、高朋,人生之快哉莫过如此。诗中最为精彩处乃最后一句,此本为唐诗小绝句之惯例,喜以收束处点缀二三意象,以达言尽无穷之效。技法众人皆,唯如何遣词造句则有凡圣之异。“四面”显景色之开阔以见心境之敞亮。芙蓉之嫣然,映衬游客之欢颜。诗人轻松欢快之情韵传播于辞章,使小诗亦随之简明单纯,无甚深意揣摩,只以清新自然得一时之欢然欣悦。此类风调甚似孟襄阳之作,世以“王孟”并称,即多着意于此。襄阳思虑单纯,酣然以乐,无幽思而多甜美。心田得此滋润,无须深意仍能回味萦怀。稍有不同处,襄阳乐之欢畅,故而兴高而采烈。摩诘思虑深沉,难得有此闲淡。因此心性,而淡然以欢并无神采飞扬之色。襄阳亦是“开轩面场圃”,但末尾仍不忘叮咛“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可见其兴致之高昂。而摩诘只一“四面芙蓉开”,点到为止,幽喜意俱在无言之中。

篇4:《王维诗》教案

《王维诗四首》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鉴赏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

①了解有关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 ②了解有关诗人、作品、时代背景等知识;

③诵读吟咏,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意蕴美 。

④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

2.简介作者:王维 (701 — 761) ,字摩诘,太原祁 ( 今山西祁县 ) 人,后迁居蒲州 ( 今山西永济 ) ,开元九年 (721) 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事受连累谪为济州司仓参军。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拾遗。天宝十一载 (752) 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其间作有《凝碧池诗》,抒写对唐王室的忠心,两京恢复论罪时仅受降官处分。后历任中书舍人、给事中、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卒于辋川别业。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其山水田园诗境界空明,宁静优美。早年曾出使边塞,写有部分边塞诗歌。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其诗能融音乐、绘画之理,营造出诗情画意相结合的完美意境。有《王右丞集》。

二、学习《积雨辋川庄作》

1、读诗歌。2、看注释,大致理解内容。

[译文]下了好久的雨,空寂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上升,农妇蒸了藜菜,煮好黍饭,送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吃。雨后迷茫的水田上飞着白鹭,浓荫的树丛中黄鹂鸟婉转鸣叫。

我素喜习静,早上去看木槿花,又在松树下准备斋食,去采摘带露水的嫩葵叶。我已经与世无争了,谁又何必再对我起疑心呢?

3.写作背景: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4、基本解读 :

1)这首诗描写了久雨中的辋川别业优美风光(境),抒发了诗人淡泊宁静的情怀(意)。(主旨)

2)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葘”写田家劳作生活。积雨,久雨不停。诗人登高四望,只见天地一片潮湿,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烟袅袅升起;女人们蒸藜炊黍,准备好饭菜,送到东面的田间地头。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农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炼字)

2)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与首联一样,是诗人静观所得,写自然景色。在一片广漠空旷的水田之上,白鹭翩翩飞舞;在层峦叠翠的夏日丛林之中,黄鹂正用甜美的歌喉唱歌。两种景象相映衬,将积雨之时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3)颈联“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写诗人独处山林之乐。在松林之中,诗人看木槿花开花落;采露葵供清斋素食。表面上看起来是太过清幽孤寂,实际上正是诗人对尘世喧嚣生活极为厌倦的写照。(寓情于景)

4)尾联“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 ”是诗人与世无争的表白:既然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自适,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 ? 我应该可以脱离世间烦恼,悠游于林泉之中了。野老,诗人自谓。《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客人们再也不让座与他,而是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不再有隔膜了。“海鸥相疑”见《列子•黄帝》,说海边有一人与鸥鸟相亲近,后来其父要他将海鸥捉回来,等他再到海边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不再理他。此二典都充满了老庄色彩,一正用,一反用,共同抒写诗人澹泊宁静的心境。

5 .鉴赏要点

① 2+2式结构: 以农家田园生活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来衬托诗人隐居山林的情志。诗中前二联写景,后二联写情志。

② “诗中有画”。语言富于色彩之美;这正是“诗中有画”特色的鲜明写照。

③ 用典。表达自己离尘脱俗的心态。 “争席”、“海鸥”二典,曲折见意。。

6、小结: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以农家田园生活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来衬托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是王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诗中用典,曲折见意;语言富于色彩之美,鲜明的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

7、课外作业探究:从前有人把它推为全唐七律的压卷,说成“空古准今”的极至,;也有人认为“淡雅幽寂,莫过右丞《积雨》”,赞赏这首诗的深邃意境和超迈风格。你如何看?

三、学习《辛夷坞》

1.读诗歌

2.写作背景简介:这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诗。这一组诗全是五绝,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作,从整体上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景。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3.基本解读:

1)这首诗写辛夷坞幽静之景(境),表现诗人宁静淡泊情怀(意)。(主旨)

2)“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写春天来到,辛夷花开。木末:指树梢。辛夷花不同于梅花、桃花之类。它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条的最末端上,形如毛笔,所以用“木末”二字是很准确的。“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含苞待放时,很象荷花箭,花瓣和颜色也近似荷花箭。裴迪《辎(zī)川集》和诗有“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的句子,可用来作为注脚。诗的前两句着重写花的“发”。当春天来到人问,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动下,欣欣然地绽开神秘的蓓蕾,是那样灿烂,好似云蒸霞蔚,显示着一派春光。

3)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两句写花的“落”。这山中的红萼,点缀着寂寞的涧户,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纷纷扬扬地向人间洒下片片落英,了结了它一年的花期。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

4)全诗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尽管画面上似乎不着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

4.鉴赏要点

① 这首诗写景以动衬静,显得山林越发清幽。用“发”、“开”、“落”等动词写花开花落,何其自然,山林之幽静气氛就表现出来了。

②寓情于景。描写辛夷花开,尽管很美,但由于生长在绝无人迹的山涧旁,这里与尘世的喧嚣恰恰相反,只有一片自然的静寂,所以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自开自落,没有生的喜悦,亦无死的悲哀,全然没有那种“花开易见落难寻”的苦楚,而是清幽深隐,含着空漠淡远的禅心。

③ 对比。“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此形象给人带来的正是迎春而发的一派生机和展望。但这一树芳华所面对的却是“涧户寂无人”的环境。

四、作业:背诵《辛夷坞》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检查背诵。

二、学习《送沈子福归江东》

1、齐读课文

2.写作背景简介 :此诗是王维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 (740 、741) 游历湖北襄阳一带所作。其集中尚有《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诗,可见所游之地不止一处。沈子福,不详。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3.基本解读

1)这首诗写送别友人之场景,表达了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主旨)

2)前二句“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写送行之地的景色。第一句点明送别之地。第二句点出“归江东”题意。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3)后二句 “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春归”,写友人走后诗人的思念之情。友人乘船而去,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象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象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

4.鉴赏要点:此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诗人通过奇妙的比喻联想,将自然的春色与人类的情思联系起来,达到景与情合的境界,而没有丝毫做作的痕迹。诗中既写出了与友人深厚的友谊,也将抽象的惜别之情极其生动地表达了出来,成为可见可触的形象,仿佛友情绵长,充塞于天地之间。

5.小结:此诗融情语景,洁净抒情。诗人通过奇妙的联想,将自然的春色与人类的情思联系起来,达到景

与情合的境界,而无做作的痕迹。诗人将抽象的惜别之情极其生动的表达出来,成为可见可触的形象,仿佛友情绵长,充塞于天地之间。

6、课外探究:试举一首送别诗,比较异同。如《渭城曲》: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三、学习《观猎》

1、齐读课文

2、基本解读:

1)这首诗写一次打猎场面,其中蕴含着诗人的豪情壮志。 ( 主旨 )

2)诗的首句“风劲角弓鸣”未写人,先写声。风呼、弦鸣,风声与角弓声相应:风声由弦之震响而听得,弦之声由风之劲疾而更震耳。以惊人之语渲染出一幅在旷阔的原野上,大风呼啸、箭鸣弓响、山雨欲来、森严紧张的气氛。读者一接触此句,便为之迷惑、动魄,不免发问: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将军猎渭城”。这首联,上句起势,有如古戏舞台上人未出场,先吆喝一声,气氛为之一紧;下句则如一员大将在众目睽睽之下跃将出来。起句有先声夺人之妙,有异军突起之势,给人以悬念;接句则轻笔缓道,慢语解释,使人恍然大悟,极富戏剧味。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写琵琶女弹技有“铁骑突出马枪鸣”一句,若用此句来比喻《观猎》的开头也是很合适的。我们试将首联二句倒转来细细体味一下,就会发现倒转后的这两句诗便变成了一般的叙述,气势一落千丈,失去了先声夺人之美。

3)颔联“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写狩猎时惊心动魄的场面。笔锋一转,不正面写将军,地点是在渭城,渭城为秦时咸阳故城,唐代长安西北,渭水北岸。平原草枯,积雪消尽。“鹰眼”因“草枯”而能更准确观察猎物,猎物绝无逃脱之机;“马蹄”因“雪尽”而略去阻碍,策马追赶更为迅捷。诗人不同常人,他用将军所用之物来显示将军的勇武过人,深得以物配人之妙。一物配一物,良将佩宝刀。 好马快骑,舍强将勇士,谁配乘用?矫健神鹰,除剽悍猎者,谁配掌握?通过陪衬烘托,将军英姿便跃然纸上。

4)颈联“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紧承“马蹄轻”而来,这两句写猎归所经之地,而写地名另有深意。原来,新丰市在长安东北,是盛产美酒之地,当时游狭之士常到此相聚豪饮。作者曾在《少年行》中写到:“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显然,在这里诗人是借新丰典故,表现将军豪爽任狭的气质。细柳营,在长安西北,是汉代名将周亚夫驻军之处。诗人在此是意欲把将军和周亚夫并比,表现他治军有方,军纪严明、刚勇正直的特点。通过这两个典故的运用,将军勇武慷慨、豪放不羁的气度与非凡形象更为明显了。作者用典故如信手拈来,极为自然,不显山不露水,而奏出奇效。

5)尾联“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与开头遥相呼应,前三联是写有声的喧闹场面,尾联则是写无声的观望追忆,形成鲜明对比:射猎时风劲云涌,气氛激烈;猎后风定云平,满载而归,心情悠然自得。其中射雕之典,出自《北齐•斛律光传》,载北齐斛律光射猎时,于云中见一大鸟,射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是一雕,因被人称为“射雕手”。

3、鉴赏要点

① 此诗采用对比的表现手法。狩猎时风劲鹰疾,气氛相当之紧张;猎后风定云平,猎手们心满意足,踌躇满志。写景都是为了表达情感,在景物的变化中见出感情的消长变化,显得摇曳生姿,韵味十足。

② 全诗结构巧妙,起得突兀,结得意远,中间流转自如。首联由出猎的将军写起,尾联以将军回首作结,前由“马蹄轻”,后由“忽过”“归还”;前由“风吹角弓鸣”的动,后有“千里暮云平”的静,前后呼应,动静搭配,相应生辉。首联以挥鞭跃马写将军威武傲岸之姿,尾联以回看暮云绘将军得意留恋之乐,各领风骚,言简意富。全诗蝉联、过度十分自然、融洽、熨贴,几个富有特征的个体,合在一起构成了有机和谐、不可少缺的完美整体。

③ 遣词造句用得准确精当,“枯”、“尽”、“疾”、“轻”、“忽过”、“还归”,体物精妙,传神。

四、作业:背诵《观猎》

篇5:王维诗教案

王维诗四首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2、把握借景抒情、对比以及衬托等艺术技巧3、揣摩诗歌语言4、领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重点难点 :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及语言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四、导入新课:

1.鉴赏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

①了解有关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 ②了解有关诗人、作品、时代背景等知识;

③诵读吟咏,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意蕴美。

④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

2.简介作者:王维 (701 — 761) ,字摩诘,太原祁 ( 今山西祁县 ) 人,后迁居蒲州 ( 今山西永济 ) ,开元九年 (721) 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事受连累谪为济州司仓参军。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拾遗。天宝十一载 (752) 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其间作有《凝碧池诗》,抒写对唐王室的忠心,两京恢复论罪时仅受降官处分。后历任中书舍人、给事中、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卒于辋川别业。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其山水田园诗境界空明,宁静优美。早年曾出使边塞,写有部分边塞诗歌。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其诗能融音乐、绘画之理,营造出诗情画意相结合的完美意境。有《王右丞集》。

二、学习《积雨辋川庄作》

1、读诗歌。2、看注释,大致理解内容。

[译文]下了好久的雨,空寂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上升,农妇蒸了藜菜,煮好黍饭,送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吃。雨后迷茫的水田上飞着白鹭,浓荫的树丛中黄鹂鸟婉转鸣叫。我素喜习静,早上去看木槿花,又在松树下准备斋食,去采摘带露水的嫩葵叶。我已经与世无争了,谁又何必再对我起疑心呢?

3.写作背景: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4、基本解读 :

1)这首诗描写了久雨中的辋川别业优美风光(境),抒发了诗人淡泊宁静的情怀(意)。(主旨)

2)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葘”写田家劳作生活。积雨,久雨不停。诗人登高四望,只见天地一片潮湿,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烟袅袅升起;女人们蒸藜炊黍,准备好饭菜,送到东面的田间地头。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农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炼字)

2)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与首联一样,是诗人静观所得,写自然景色。在一片广漠空旷的水田之上,白鹭翩翩飞舞;在层峦叠翠的夏日丛林之中,黄鹂正用甜美的歌喉唱歌。两种景象相映衬,将积雨之时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3)颈联“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写诗人独处山林之乐。在松林之中,诗人看木槿花开花落;采露葵供清斋素食。表面上看起来是太过清幽孤寂,实际上正是诗人对尘世喧嚣生活极为厌倦的写照。(寓情于景)

4)尾联“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 ”是诗人与世无争的表白:既然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自适,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 ? 我应该可以脱离世间烦恼,悠游于林泉之中了。野老,诗人自谓。《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客人们再也不让座与他,而是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不再有隔膜了。“海鸥相疑”见《列子·黄帝》,说海边有一人与鸥鸟相亲近,后来其父要他将海鸥捉回来,等他再到海边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不再理他。此二典都充满了老庄色彩,一正用,一反用,共同抒写诗人澹泊宁静的心境。

5 .鉴赏要点

① 2+2式结构: 以农家田园生活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来衬托诗人隐居山林的情志。诗中前二联写景,后二联写情志。

② “诗中有画”。语言富于色彩之美;这正是“诗中有画”特色的鲜明写照。

③ 用典。表达自己离尘脱俗的心态。 “争席”、“海鸥”二典,曲折见意

6、小结: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以农家田园生活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来衬托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是王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诗中用典,曲折见意;语言富于色彩之美,鲜明的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7、课外作业探究:从前有人把它推为全唐七律的压卷,说成“空古准今”的极至,;也有人认为“淡雅幽寂,莫过右丞《积雨》”,赞赏这首诗的深邃意境和超迈风格。你如何看?三、学习《辛夷坞》

1.读诗歌

2.写作背景简介:这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诗。这一组诗全是五绝,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作,从整体上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景。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3.基本解读:

1)这首诗写辛夷坞幽静之景(境),表现诗人宁静淡泊情怀(意)。(主旨)

2)“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写春天来到,辛夷花开。木末:指树梢。辛夷花不同于梅花、桃花之类。它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条的最末端上,形如毛笔,所以用“木末”二字是很准确的。“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含苞待放时,很象荷花箭,花瓣和颜色也近似荷花箭。裴迪《辎(zī)川集》和诗有“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的句子,可用来作为注脚。诗的前两句着重写花的“发”。当春天来到人问,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动下,欣欣然地绽开神秘的蓓蕾,是那样灿烂,好似云蒸霞蔚,显示着一派春光。

3)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两句写花的“落”。这山中的红萼,点缀着寂寞的涧户,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纷纷扬扬地向人间洒下片片落英,了结了它一年的花期。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

4)全诗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尽管画面上似乎不着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

4.鉴赏要点

① 这首诗写景以动衬静,显得山林越发清幽。用“发”、“开”、“落”等动词写花开花落,何其自然,山林之幽静气氛就表现出来了。

②寓情于景。描写辛夷花开,尽管很美,但由于生长在绝无人迹的山涧旁,这里与尘世的喧嚣恰恰相反,只有一片自然的静寂,所以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自开自落,没有生的喜悦,亦无死的悲哀,全然没有那种“花开易见落难寻”的苦楚,而是清幽深隐,含着空漠淡远的禅心。

③ 对比。“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此形象给人带来的正是迎春而发的一派生机和展望。但这一树芳华所面对的却是“涧户寂无人”的环境。

四、作业:背诵《辛夷坞》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检查背诵。二、学习《送沈子福归江东》

1、齐读课文

2.写作背景简介 :此诗是王维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 (740 、741) 游历湖北襄阳一带所作。其集中尚有《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诗,可见所游之地不止一处。沈子福,不详。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3.基本解读

1)这首诗写送别友人之场景,表达了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主旨)

2)前二句“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写送行之地的景色。第一句点明送别之地。第二句点出“归江东”题意。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3)后二句 ”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春归”,写友人走后诗人的思念之情。友人乘船而去,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象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象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

4.鉴赏要点:此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诗人通过奇妙的比喻联想,将自然的春色与人类的情思联系起来,达到景与情合的境界,而没有丝毫做作的痕迹。诗中既写出了与友人深厚的友谊,也将抽象的惜别之情极其生动地表达了出来,成为可见可触的形象,仿佛友情绵长,充塞于天地之间。

5.小结:此诗融情语景,洁净抒情。诗人通过奇妙的联想,将自然的春色与人类的情思联系起来,达到景

与情合的境界,而无做作的痕迹。诗人将抽象的惜别之情极其生动的表达出来,成为可见可触的形象,仿佛友情绵长,充塞于天地之间。6、课外探究:试举一首送别诗,比较异同。如《渭城曲》: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三、学习《观猎》1、齐读课文

2、基本解读:

1)这首诗写一次打猎场面,其中蕴含着诗人的豪情壮志。 ( 主旨 )

2)诗的首句“风劲角弓鸣”未写人,先写声。风呼、弦鸣,风声与角弓声相应:风声由弦之震响而听得,弦之声由风之劲疾而更震耳。以惊人之语渲染出一幅在旷阔的原野上,大风呼啸、箭鸣弓响、山雨欲来、森严紧张的气氛。读者一接触此句,便为之迷惑、动魄,不免发问: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将军猎渭城”。这首联,上句起势,有如古戏舞台上人未出场,先吆喝一声,气氛为之一紧;下句则如一员大将在众目睽睽之下跃将出来。起句有先声夺人之妙,有异军突起之势,给人以悬念;接句则轻笔缓道,慢语解释,使人恍然大悟,极富戏剧味。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写琵琶女弹技有“铁骑突出马枪鸣”一句,若用此句来比喻《观猎》的开头也是很合适的。我们试将首联二句倒转来细细体味一下,就会发现倒转后的这两句诗便变成了一般的叙述,气势一落千丈,失去了先声夺人之美。 3)颔联“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写狩猎时惊心动魄的场面。笔锋一转,不正面写将军,地点是在渭城,渭城为秦时咸阳故城,唐代长安西北,渭水北岸。平原草枯,积雪消尽。“鹰眼”因“草枯”而能更准确观察猎物,猎物绝无逃脱之机;“马蹄”因“雪尽”而略去阻碍,策马追赶更为迅捷。诗人不同常人,他用将军所用之物来显示将军的勇武过人,深得以物配人之妙。一物配一物,良将佩宝刀。 好马快骑,舍强将勇士,谁配乘用?矫健神鹰,除剽悍猎者,谁配掌握?通过陪衬烘托,将军英姿便跃然纸上。 4)颈联“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紧承“马蹄轻”而来,这两句写猎归所经之地,而写地名另有深意。原来,新丰市在长安东北,是盛产美酒之地,当时游狭之士常到此相聚豪饮。作者曾在《少年行》中写到:“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显然,在这里诗人是借新丰典故,表现将军豪爽任狭的气质。细柳营,在长安西北,是汉代名将周亚夫驻军之处。诗人在此是意欲把将军和周亚夫并比,表现他治军有方,军纪严明、刚勇正直的特点。通过这两个典故的运用,将军勇武慷慨、豪放不羁的气度与非凡形象更为明显了。作者用典故如信手拈来,极为自然,不显山不露水,而奏出奇效。

5)尾联“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与开头遥相呼应,前三联是写有声的喧闹场面,尾联则是写无声的观望追忆,形成鲜明对比:射猎时风劲云涌,气氛激烈;猎后风定云平,满载而归,心情悠然自得。其中射雕之典,出自《北齐·斛律光传》,载北齐斛律光射猎时,于云中见一大鸟,射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是一雕,因被人称为“射雕手”。

3、鉴赏要点

① 此诗采用对比的表现手法。狩猎时风劲鹰疾,气氛相当之紧张;猎后风定云平,猎手们心满意足,踌躇满志。写景都是为了表达情感,在景物的变化中见出感情的消长变化,显得摇曳生姿,韵味十足。

② 全诗结构巧妙,起得突兀,结得意远,中间流转自如。首联由出猎的将军写起,尾联以将军回首作结,前由“马蹄轻”,后由“忽过”“归还”;前由“风吹角弓鸣”的动,后有“千里暮云平”的静,前后呼应,动静搭配,相应生辉。首联以挥鞭跃马写将军威武傲岸之姿,尾联以回看暮云绘将军得意留恋之乐,各领风骚,言简意富。全诗蝉联、过度十分自然、融洽、熨贴,几个富有特征的个体,合在一起构成了有机和谐、不可少缺的完美整体。 ③ 遣词造句用得准确精当,“枯”、“尽”、“疾”、“轻”、“忽过”、“还归”,体物精妙,传神。

四、作业:背诵《观猎》

篇6:《王维诗》课前预习

积土成山

一、基础字词

1.识记字音

蒸藜(lí) 炊黍(shǔ) 饷(xiǎng) 东菑(zī) 白鹭(lù)

啭(zhuàn) 朝槿(jǐn) 红萼(è) 辛夷坞(wù) 临圻(qí)

罟师(gǔ)

2.理解词义

饷:送饭食到田头。

菑:初耕的田地。

啭:小鸟婉转的鸣叫。

涧户:崖谷山涧像门户一样相对,或指涧中的居室。

罟师:渔人,这里指船夫。罟,网的通称。

角弓:用兽角为饰的弓。

雕:一种猛禽。

二、文学常识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开元九年(721)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事受连累谪为济州司仓参军。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拾遗。天宝十一载(752)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被迫受伪职,其间作有《凝碧池诗》,抒写了对唐王室的忠心,两京恢复论罪时仅受降官处分。后历任中书舍人、给事中、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卒于辋川别业。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其山水田园诗境界空明,宁静优美。早年曾出使边塞,写有部分边塞诗歌。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其诗能融音乐、绘画之理,营造出诗情画意相结合的完美意境。作品有《王右丞集》。

三、课外经典句段

王维名句选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鸟鸣涧》)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青溪》)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汉江临眺》)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观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过香积寺》)

问题导读

1.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诗中有画”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显著特色。请以《积雨辋川庄作》为例对这一艺术特色作简要说明。

提示:此诗写辋川之夏景,给人以画意盎然的印象。“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一联,白鹭雪白,黄鹂金黄,色彩差异明显;于白鹭描绘其飞行,而黄鹂则直说其啼鸣。在背景上,“漠漠”,写水田一望无际,苍茫一片;“阴阴”,描绘夏日林木茂盛,境界清幽。这样,碧空中白鹭高飞,绿树与黄鹂相衬,如一幅画展现在读者面前。此正可谓“诗中有画”。

2.王维的送别诗善于借景抒情。请联系学过的《渭城曲》,细细品味《送沈子福归江东》的景物描写与表达情感的关系。

提示:《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前二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主要写“朝雨”和“柳”两种景物。柳,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暗含依依不舍之意。路上行人和车辆扬起的微尘被“朝雨”沾湿,“客舍”和柳枝在 “朝雨”的浸润下显得格外清新,就在这样的背景中与友人劝酒惜别,这是以景衬情;《送沈子福归江东》前二句“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写送别之际与友人难分难舍的情谊,而第三句正是承前二句所发,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感情。诗人巧设比喻,以有形可感的春色来比喻无形的相思,且境界辽阔,这是以景喻情。二诗都是借景抒情,收到了极好的表达效果。

3.《观猎》前六句表现出的紧张、激烈、迅疾,与后两句的淡静、平缓形成鲜明的反差,这是什么表现手法?你还能说出相似的例子吗?

提示:尾联与开头遥相呼应,形成鲜明对比。射猎时“风劲角弓鸣”,风劲云涌,气氛激烈;猎后“千里暮云平”,风定云平,满载而归,心情悠然自得。

4.我们来看看有关诗歌形象的知识,诗歌和小说、戏剧、散文三种文学体裁一样,也塑造形象。不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烟之类。试找出《王维诗四首》中的形象。

提示:《积雨辋川庄作》中的形象既有塑造的人物形象——早炊的农妇、劳作的农夫,又有诗人自己,更多的则是景物。《辛夷坞》中的形象有:辛夷花,涧户。如果只说“涧户”太简单了,应该含有山花、春草、小溪。《送沈子福归江东》一诗中的形象有:杨柳、渡头、行客、罟师、船桨、春色、诗人、沈子福。《观猎》一诗中的形象有:风声、角弓声、将军、猎物、渭城、枯草、鹰、雪、马、新丰市、细柳营、射雕处、千里暮云。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

浅析刘禹锡的诗与禅

王维与孟浩然之山水田园诗论文

《山中送别》王维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

王维的诗全集

孟浩然简介

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诗画赏析

王维送别朋友的诗

王维的诗有哪些

古诗鉴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的诗
《王维的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王维的诗(精选6篇)】相关文章:

王维的故事欣赏2022-09-07

生活经历对孟浩然诗风之影响2022-05-06

马叙的诗与画现代诗歌欣赏2022-04-30

王维笔下的诗2024-05-15

王维山水田园诗代表作2022-04-30

读《蒋勋说唐诗》有感2022-09-23

盛唐的山水诗2023-09-18

唐代诗人李商隐生平简介2022-09-27

王维《杂诗》阅读理解及答案2022-09-04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202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