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早春》古诗词赏析(精选9篇)由网友“仪善旎”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韩愈《早春》古诗词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韩愈《早春》古诗词赏析
韩愈《早春》古诗词赏析
早春
(唐诗)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
天街――京城长安的街道。
润——滋润。
酥――酥油,即用牛羊奶制成的油。诗中形容春雨的珍贵和滑润。
最是――正是,实在是、的确是的意思。
处――时候,只在诗词里才这样用。
绝胜――远远胜过,大大超过的意思。
烟柳——柳绿如烟。每年到暮春,北方柳枝才长出新的嫩芽,呈现鹅黄色,淡淡的,远看如烟,称之为烟柳。
皇都——诗中指京城长安。
【赏析】
这首小诗写于公元823年,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768--830?)的,原题为《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张籍和韩愈是好朋友。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诗的前两句抓住早春的两大景物来写:小雨和小草。第一句写小雨。大意是,京城长安街道上细雨蒙蒙,大地被滋润着,就像吐了一层酥油。这句用比喻的方法,把小雨比作酥油,又用上了动词“润”字,这就把小雨写活了,令人喜爱。第二句写嫩草,“草色遥看”就是遥看草色的`意思,为了合乎平仄的规则,才把草色二字提到前面。这句诗是说,远看嫩草绿绿,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绿颜色,可是走近一看却又什么都没有了。这是绝妙佳句,妙就妙在把初春嫩草初生时的逼真形态写出来了。诗人观察得很仔细,远看视野阔、面积大,能把分散的一颗颗嫩草连成片,草色虽然还比较淡,却还能看到一抹淡绿。如果近看,刚刚钻出地皮的草尖,因无法连成一片,反而看不见。没有实地观察,是写不出这样的妙句来的!第三四句则直接抒发对早春景色的赞叹:这是早春的美景啊,实在是春天中最好的景色,大大胜过那暮春时节满城的烟柳。到了“烟柳满皇都”的时候,已是暮春时节,“春”就失去了它的新鲜感。诗人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对早春的喜爱!
篇2:韩愈《早春》赏析
这首小诗写于公元823年,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768——830)的,原题为《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张籍和韩愈是好朋友。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诗的前两句抓住早春的两大景物来写:小雨和小草。第一句写小雨。大意是,京城长安街道上细雨蒙蒙,大地被滋润着,就像吐了一层酥油。这句用比喻的方法,把小雨比作酥油,又用上了动词“润”字,这就把小雨写活了,令人喜爱。第二句写嫩草,“草色遥看”就是遥看草色的意思,为了合乎平仄的规则,才把草色二字提到前面。这句诗是说,远看嫩草绿绿,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绿颜色,可是走近一看却又什么都没有了。这是绝妙佳句,妙就妙在把初春嫩草初生时的逼真形态写出来了。诗人观察得很仔细,远看视野阔、面积大,能把分散的一颗颗嫩草连成片,草色虽然还比较淡,却还能看到一抹淡绿。如果近看,刚刚钻出地皮的草尖,因无法连成一片,反而看不见。没有实地观察,是写不出这样的妙句来的!第三四句则直接抒发对早春景色的赞叹:这是早春的美景啊,实在是春天中最好的景色,大大胜过那暮春时节满城的烟柳。到了“烟柳满皇都”的时候,已是暮春时节,“春”就失去了它的新鲜感。诗人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对早春的喜爱!
篇3:韩愈《早春》赏析
诗人运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有,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这一句是全篇中的绝妙佳句。早春二月,在长安,冬天未过,春天还未来临。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天就来了,最初的春草芽儿就冒出来了,作者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作者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作者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自然是新的;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自然也美了。
接下来的第三、四句是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心裁。前两句体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称赞,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在最后,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作者喜爱了。像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这首诗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既咏早春,又能摄早春之魂,给人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篇4:韩愈早春翻译赏析
韩愈早春翻译赏析
韩愈
【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
⑴呈:恭敬地送给。
⑵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年)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水部此处代指工部。
⑶天街:京城街道。
⑷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奶酪,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⑸最是:正是。
⑹处:时。
⑺绝胜:远远胜过。
⑻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译文]
长安街上细小的春雨润滑如酥,近看没有绿色,远看草色青青。早春正是一年春光的大好时节,大大胜过满城杨柳堆烟的暮春。
〖译文二〗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
背景: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春。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虽然时间不长,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同时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张籍的游兴。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首句点出初春小雨 ,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 ,近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
这首小诗 ,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 ,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
[赏析]
诗人运用简朴的文字 ,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有 ,近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这一句是全篇中的绝妙佳句。早春二月,在长安,冬天未过,春天还未来临。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天就来了,最初的春草芽儿就冒出来了,作者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作者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作者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自然是新的;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自然也美了。
接下来的第三、四句是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心裁。前两句体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称赞,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在最后,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作者喜爱了。像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这首诗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既咏早春,又能摄早春之魂,给人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篇5:韩愈《早春》注释及赏析
韩愈《早春》注释及赏析
早春
(唐诗)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
天街――京城长安的街道。
润——滋润。
酥――酥油,即用牛羊奶制成的油。诗中形容春雨的珍贵和滑润。
最是――正是,实在是、的确是的意思。
处――时候,只在诗词里才这样用。
绝胜――远远胜过,大大超过的意思。
烟柳——柳绿如烟。每年到暮春,北方柳枝才长出新的嫩芽,呈现鹅黄色,淡淡的,远看如烟,称之为烟柳。
皇都——诗中指京城长安。
【赏析】
这首小诗写于公元823年,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768--830?)的',原题为《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张籍和韩愈是好朋友。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诗的前两句抓住早春的两大景物来写:小雨和小草。第一句写小雨。大意是,京城长安街道上细雨蒙蒙,大地被滋润着,就像吐了一层酥油。这句用比喻的方法,把小雨比作酥油,又用上了动词“润”字,这就把小雨写活了,令人喜爱。第二句写嫩草,“草色遥看”就是遥看草色的意思,为了合乎平仄的规则,才把草色二字提到前面。这句诗是说,远看嫩草绿绿,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绿颜色,可是走近一看却又什么都没有了。这是绝妙佳句,妙就妙在把初春嫩草初生时的逼真形态写出来了。诗人观察得很仔细,远看视野阔、面积大,能把分散的一颗颗嫩草连成片,草色虽然还比较淡,却还能看到一抹淡绿。如果近看,刚刚钻出地皮的草尖,因无法连成一片,反而看不见。没有实地观察,是写不出这样的妙句来的!第三四句则直接抒发对早春景色的赞叹:这是早春的美景啊,实在是春天中最好的景色,大大胜过那暮春时节满城的烟柳。到了“烟柳满皇都”的时候,已是暮春时节,“春”就失去了它的新鲜感。诗人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对早春的喜爱!
篇6:韩愈早春古诗赏析
韩愈早春古诗赏析
《早春》
作者: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湿润得松软,
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近看却无。
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
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的京晚春景。
赏析:
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象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诗人运用简朴的文字 ,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韩愈是“文起八代之衰”,明朝人推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是一个语言巨匠。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篇7:韩愈早春古诗赏析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纯粹的叹惜、遗憾。 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感受。着一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从章法上看,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故穿,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
篇8:韩愈《早春》原文、注释、赏析
早春
(唐诗)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
天街――京城长安的街道。
润——滋润。
酥――酥油,即用牛羊奶制成的油。诗中形容春雨的珍贵和滑润。
最是――正是,实在是、的确是的意思。
处――时候,只在诗词里才这样用。
绝胜――远远胜过,大大超过的意思。
烟柳——柳绿如烟。每年到暮春,北方柳枝才长出新的嫩芽,呈现鹅黄色,淡淡的,远看如烟,称之为烟柳。
皇都——诗中指京城长安。
【赏析】
这首小诗写于公元823年,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768——830)的,原题为《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张籍和韩愈是好朋友。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诗的前两句抓住早春的两大景物来写:小雨和小草。第一句写小雨。大意是,京城长安街道上细雨蒙蒙,大地被滋润着,就像吐了一层酥油。这句用比喻的方法,把小雨比作酥油,又用上了动词“润”字,这就把小雨写活了,令人喜爱。第二句写嫩草,“草色遥看”就是遥看草色的意思,为了合乎平仄的规则,才把草色二字提到前面。这句诗是说,远看嫩草绿绿,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绿颜色,可是走近一看却又什么都没有了。这是绝妙佳句,妙就妙在把初春嫩草初生时的逼真形态写出来了。诗人观察得很仔细,远看视野阔、面积大,能把分散的一颗颗嫩草连成片,草色虽然还比较淡,却还能看到一抹淡绿。如果近看,刚刚钻出地皮的草尖,因无法连成一片,反而看不见。没有实地观察,是写不出这样的妙句来的!第三四句则直接抒发对早春景色的赞叹:这是早春的美景啊,实在是春天中最好的景色,大大胜过那暮春时节满城的烟柳。到了“烟柳满皇都”的时候,已是暮春时节,“春”就失去了它的新鲜感。诗人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对早春的喜爱!
篇9:《早春》韩愈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早春》韩愈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
《早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又名《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前一首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以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信息;后一首重在抒情,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信息。
作品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⑴
其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⑵,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⑶,绝胜烟柳满皇都⑷。
其二
莫道官忙身老大⑸,即无年少逐春心⑹。
凭君先到江头看⑺,柳色如今深未深。
词句注释
⑴呈:恭敬地送给。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年)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⑵天街:京城街道。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⑵最是:正是。处:时。
⑷绝胜:远远胜过。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⑸官忙身老大:韩愈写此诗时任吏部侍郎,公务繁忙,故云“官忙”;韩愈时年56岁,故云“身老大”。身老大,年纪大。
⑹即:已经。
⑺凭:这里作“请”讲。江:曲江,位于唐代京城东南角,为游览胜地,遗址在今陕西西安东南部。
白话译文
其一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其二
不要说官事冗杂,年纪老大,已经失去了少年时追赶春天的心情。请你忙里偷闲地先到江边游春散心,看看如今的柳色是否已经很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春。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虽然时间不长,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同时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张籍的游兴。
作品鉴赏
第一首诗中,诗人运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有,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这一句是全篇中的绝妙佳句。早春二月,在长安,冬天未过,春天还未来临。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天就来了,最初的春草芽儿就冒出来了,作者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作者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作者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自然是新的;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自然也美了。
接下来的第三、四句是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心裁。前两句体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称赞,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在最后,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作者喜爱了。像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这首诗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既咏早春,又能摄早春之魂,给人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首写景,第二首则注重抒情。后一首也是极力写“早”字。诗以江边春天的柳色映衬官身之路。年少逐春,扑蝶戏蕊,枯草拈花,用自己的童心和稚眼直接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妙机趣。而老大逐春就别是一番况味了。官事冗杂,世事沧桑,在充分体尝了人间的坎坷困顿之后,忙里偷闲地游一游春,散一散心,自得其乐。此时此刻,贵在童心未泯,贵在能于常物之中发现其丰富蕴涵。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韩愈是“文起八代之衰”,明朝人推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是一个语言巨匠。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春雪的古诗
★ 写春天的古诗
★ 写春天伤感的古诗
★ 韩愈的春雪赏析
★ 王维的古诗早春行
★ 韩愈春雪赏析白雪
★ 春雪间早梅,春雪间早梅无名氏,春雪间早梅的意思,春雪间早梅赏析
【韩愈《早春》古诗词赏析(精选9篇)】相关文章:
春天的诗句古诗2022-08-17
春天的古诗及赏析2022-04-30
晚春的作文2023-07-27
春天的古诗诗句2024-01-27
晚春,晚春薛能,晚春的意思,晚春赏析2022-10-30
洞仙歌李元膺诗歌鉴赏及答案2022-08-21
晚春,晚春王安石,晚春的意思,晚春赏析2022-07-21
春天的诗句 古诗2022-05-07
晚春古诗词2022-06-13
《春雪》译文及赏析202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