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文试卷看语文教育

时间:2023-10-27 07:50:03 试题试卷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从语文试卷看语文教育(合集11篇)由网友“mckodi”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从语文试卷看语文教育,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从语文试卷看语文教育

篇1:从语文试卷看语文教育

谈到语文,满是不爽,现今的语文教育,当真有些问题。且不说教材的编写,单说语文试题的弊端便让人唏嘘不已。一张语文试卷若是摆给不懂语文不通文字的人看,或许会顿生“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感慨,“啧啧,真是包罗万象,高深莫测,有水准,有水平。”事实上,走近去看,一上手,便知不是亵玩,而是“宠幸”了。通卷做下来,教人苦不堪言。何来陶冶,何来感悟,何来素养。

先说第一大题,是选择题,考的是所谓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上来便是教人闻风丧胆的天下第一题,考拼音,多少英雄好汉折戟与此,老师尝云:“第一题皆送分题也。”果然送分,不过是送给出卷老师。“小弟出来乍到,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老兄太客气了,且看下一题。”考生一看,大呼后悔,该在第一题上磨蹭几分钟,好做心理准备。第二题乃字形,其畸形程度毫不逊于第一题,a,b,c,d俨然一个娘胎里出来的,不做dna鉴定,鬼才知道谁真谁假,“对了,我会用语感。”纯正的普通话,字正腔圆,一两题做完,才知道出卷者的意图就是为了让你明白语文同英语的差别。罢了罢了,再看第三题,第三题一惯来讲是修改病句,读一遍,怎么四个都对,不可能,一定有错的,深入读几遍,咦?不好,好象四个都是错的。生离死别了好久,挥泪斩了三个,由天吧!爬出了前三题的幽暗昏惑,只有第四题才绽放出一点人性的光辉,排序或文学常识。排序体现能力,考“标”;文学常识展现知识素养,考“本”。让真正喜欢文学懂文学的人找回了一丝自信。

前三题说是考基础,但试问又有多少文学大家做这种题目能做全对呢?恐怕很少,因为他们所着的文学大作里也会有一些错字,病句。难道就说他们基础不行根基不稳?同样的句子,放在名着里便是名句,放在语文试卷里则是病句,这只怕会让热爱文学的人心寒。名人讲演,其间难免会有一些字音错误,若是被耳尖又极富责任心的优秀学子听到,少不得会大呼错了错了,随即跳将起来纠正发音,维护真理,不言而喻,下面便是“献身”了。

着实滑稽,想想也没什么意思,真理是少数人发现的,但却掌握在多数人手上。即便是真理,也未必不会成为谬误,所谓通假字,其实许多也就是古人写的错别字而已,只是由于众人都将错就错,错别字也就被办了证,成了我们现在拼死要记的东西了。

原本所谓的事实与真理,也会被轻易打倒,有据可查的“据”也会变得子虚乌有,《现代汉语大辞典》常常修订,不就是在干这事么?比如“空穴来风”一词,原意为:有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的产生,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同样一个成语,到了后来的修订版中,引申意却正好相反,比喻消息和传说的产生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管中窥豹,由此可见一斑。

再说阅读,近些年高考阅读题分值在攀高的趋势,分值走高,文章也愈见水平,可出的题却愈发玄乎了。常常题目一出,让人摸不着头脑,瞪圆双眼,绞尽脑汁,也没发现题目是在说文章的。总有这么几道题,问某个字用得好不好,请说理由。答曰:不好。但凡见这两个字,评卷老师便会翻翻白眼,坦然而诚恳地吐出两个字:白痴。随即一个交叉的符号落于纸间,尘埃落定。那就说“好”,但具体好在哪里,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对于这样的情况,有一个通用的法子——打擦边球,既然是打擦边球,自然是球做得越大,越容易擦边,于是乎一篇阅读做下来,好似写了一篇六百字文章,答案终究是简单的,长篇大论,多是废话,有用的只有寥寥数字而已,这还要看评卷老师爽不爽帮你找到它。还有的题问作者为何要发出这样的感叹,不用看,答案中定然会有与国仇家恨、作者背景相关的文字,其实欣赏文学作品考虑作者背景这没错,但却万不可陷入这个死胡同里,并不是所有的作品写出来的时候,作者都想到了国家和社会,也许只是一时触景生情发出的喟叹,具体是什么情感,恐怕连作者本人也未必知道,因为文章是感性的。而现在出的阅读题,明明是作者的闲情文字,却硬要和劳什子国仇家恨扯上关系,好像作者每一次动笔之前都要在心中默念三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并为黎民苍生祈祷求福一般。

着实教人恼火,怪不得有传言说韩寒写按自己文章出的阅读题却考不及格,张爱玲国文考试不过,真是讽刺。现今有许多阅读题出的与文意相去甚远,高考乃人生之重大关口,如此出题,岂不怕招人唾骂。

最后说说作文,作文分值很高,这是对的。文学的最终表现形式就是写文章。既是写文章,除去题目,其余便不该再做限定。单纯的考生总是一味的信“评分标准”,却忽视了“评分细则”,这种错误与混淆“原则”和“原则上”的所产生的后果是一样的。只要与万恶的社会、丑陋的政府接上火,任你思想再深刻,文采再斐然,也是徒然。于是乎,众多考生避开交锋,纷纷拥上高楼,怀古伤今,你拽了李白的一条胳膊,我扯了苏轼的一条腿,屈原投江投了又投,韩愈胯下钻了又钻。任题千遍,我意不变,以不变应万变,写作文,就得讲究个无招胜有招。怪不得,我一朋友说,他在初三抄了一个排比句式,以后每次作文都能博得个波浪线,拿个高分。基本上是:“人生就像一个五味瓶,装着酸甜苦辣咸”云云。

有人说,高考写作文,就像是“戴着镣铐跳舞”,笔者认为形容的十分贴切,可搞不明白的是国家教育部门为什么要给学生戴上镣铐,无论从政治上还是文学教育上来说,我以为都是弊大于利。

有一个很着名的实验,说一只青蛙被放入一个瓶子里,扣上带了孔的盖子,青蛙刚开始还会努力撞击瓶盖,意图跳出去,可反复跳了许多次后,发现没用,时候久了,将盖子打开,青蛙便再也不会跳出去了。同样,长时间的“戴着镣铐”,受着拘束与压迫的人,也终究会失去创造力与斗志。

中学语文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培养文学悟性和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同时也为将来走文学之路的热爱文学的学生打基础,因此尤为重要。而现今的语文教育模式与原意却大相径庭,适得其反,这终归不是大多数人想要的。

篇2:从语文试卷看语文教育议论文

从语文试卷看语文教育议论文字

谈到语文,满是不爽,现今的语文教育,当真有些问题。且不说教材的编写,单说语文试题的弊端便让人唏嘘不已。一张语文试卷若是摆给不懂语文不通文字的人看,或许会顿生“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感慨,“啧啧,真是包罗万象,高深莫测,有水准,有水平。”事实上,走近去看,一上手,便知不是亵玩,而是“宠幸”了。通卷做下来,教人苦不堪言。何来陶冶,何来感悟,何来素养。

先说第一大题,是选择题,考的是所谓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上来便是教人闻风丧胆的天下第一题,考拼音,多少英雄好汉折戟与此,老师尝云:“第一题皆送分题也。”果然送分,不过是送给出卷老师。“小弟出来乍到,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老兄太客气了,且看下一题。”考生一看,大呼后悔,该在第一题上磨蹭几分钟,好做心理准备。第二题乃字形,其畸形程度毫不逊于第一题,A,B,C,D俨然一个娘胎里出来的,不做DNA鉴定,鬼才知道谁真谁假,“对了,我会用语感。”纯正的普通话,字正腔圆,一两题做完,才知道出卷者的意图就是为了让你明白语文同英语的差别。罢了罢了,再看第三题,第三题一惯来讲是修改病句,读一遍,怎么四个都对,不可能,一定有错的,深入读几遍,咦?不好,好象四个都是错的。生离死别了好久,挥泪斩了三个,由天吧!爬出了前三题的幽暗昏惑,只有第四题才绽放出一点人性的光辉,排序或文学常识。排序体现能力,考“标”;文学常识展现知识素养,考“本”。让真正喜欢文学懂文学的人找回了一丝自信。

前三题说是考基础,但试问又有多少文学大家做这种题目能做全对呢?恐怕很少,因为他们所着的文学大作里也会有一些错字,病句。难道就说他们基础不行根基不稳?同样的句子,放在名着里便是名句,放在语文试卷里则是病句,这只怕会让热爱文学的人心寒。名人讲演,其间难免会有一些字音错误,若是被耳尖又极富责任心的优秀学子听到,少不得会大呼错了错了,随即跳将起来纠正发音,维护真理,不言而喻,下面便是“献身”了。

着实滑稽,想想也没什么意思,真理是少数人发现的,但却掌握在多数人手上。即便是真理,也未必不会成为谬误,所谓通假字,其实许多也就是古人写的错别字而已,只是由于众人都将错就错,错别字也就被办了证,成了我们现在拼死要记的东西了。

原本所谓的事实与真理,也会被轻易打倒,有据可查的“据”也会变得子虚乌有,《现代汉语大辞典》常常修订,不就是在干这事么?比如“空穴来风”一词,原意为:有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的产生,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同样一个成语,到了后来的修订版中,引申意却正好相反,比喻消息和传说的产生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管中窥豹,由此可见一斑。

再说阅读,近些年高考阅读题分值在攀高的'趋势,分值走高,文章也愈见水平,可出的题却愈发玄乎了。常常题目一出,让人摸不着头脑,瞪圆双眼,绞尽脑汁,也没发现题目是在说文章的。总有这么几道题,问某个字用得好不好,请说理由。答曰:不好。但凡见这两个字,评卷老师便会翻翻白眼,坦然而诚恳地吐出两个字:白痴。随即一个交叉的符号落于纸间,尘埃落定。那就说“好”,但具体好在哪里,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对于这样的情况,有一个通用的法子——打擦边球,既然是打擦边球,自然是球做得越大,越容易擦边,于是乎一篇阅读做下来,好似写了一篇六百字文章,答案终究是简单的,长篇大论,多是废话,有用的只有寥寥数字而已,这还要看评卷老师爽不爽帮你找到它。还有的题问作者为何要发出这样的感叹,不用看,答案中定然会有与国仇家恨、作者背景相关的文字,其实欣赏文学作品考虑作者背景这没错,但却万不可陷入这个死胡同里,并不是所有的作品写出来的时候,作者都想到了国家和社会,也许只是一时触景生情发出的喟叹,具体是什么情感,恐怕连作者本人也未必知道,因为文章是感性的。而现在出的阅读题,明明是作者的闲情文字,却硬要和劳什子国仇家恨扯上关系,好像作者每一次动笔之前都要在心中默念三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并为黎民苍生祈祷求福一般。

着实教人恼火,怪不得有传言说韩寒写按自己文章出的阅读题却考不及格,张爱玲国文考试不过,真是讽刺。现今有许多阅读题出的与文意相去甚远,高考乃人生之重大关口,如此出题,岂不怕招人唾骂。

最后说说作文,作文分值很高,这是对的。文学的最终表现形式就是写文章。既是写文章,除去题目,其余便不该再做限定。单纯的考生总是一味的信“评分标准”,却忽视了“评分细则”,这种错误与混淆“原则”和“原则上”的所产生的后果是一样的。只要与万恶的社会、丑陋的政府接上火,任你思想再深刻,文采再斐然,也是徒然。于是乎,众多考生避开交锋,纷纷拥上高楼,怀古伤今,你拽了李白的一条胳膊,我扯了苏轼的一条腿,屈原投江投了又投,韩愈胯下钻了又钻。任题千遍,我意不变,以不变应万变,写作文,就得讲究个无招胜有招。怪不得,我一朋友说,他在初三抄了一个排比句式,以后每次作文都能博得个波浪线,拿个高分。基本上是:“人生就像一个五味瓶,装着酸甜苦辣咸”云云。

有人说,高考写作文,就像是“戴着镣铐跳舞”,笔者认为形容的十分贴切,可搞不明白的是国家教育部门为什么要给学生戴上镣铐,无论从政治上还是文学教育上来说,我以为都是弊大于利。

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说一只青蛙被放入一个瓶子里,扣上带了孔的盖子,青蛙刚开始还会努力撞击瓶盖,意图跳出去,可反复跳了许多次后,发现没用,时候久了,将盖子打开,青蛙便再也不会跳出去了。同样,长时间的“戴着镣铐”,受着拘束与压迫的人,也终究会失去创造力与斗志。

中学语文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培养文学悟性和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同时也为将来走文学之路的热爱文学的学生打基础,因此尤为重要。而现今的语文教育模式与原意却大相径庭,适得其反,这终归不是大多数人想要的。

篇3:从语文教育看学科信仰的论文

从语文教育看学科信仰的论文

语文教育学是一门跨世纪的语文教育的理论形态,它的建立遵循着语文教育内外部运动规律。以下是“从语文教育看学科信仰的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当下,语文教育信仰诸多,比如“新语文”“真语文”“本色语文”“生命语文”“人格语文”“深度语文”等等。但我们在仔细研究这些“门派”的不同阐述后发现,他们虽然名称各异,表述有别,其内在“基因”——学科核心理念基本是一致的。这里,我们不妨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韩军的“新语文教育”,是秉承“五四”新文化精神的教育,是建筑在“语言即人、即存在”的哲学观念上的,以说真实的、个性的话为价值论,以“用语言立人的精神”为语文教育终极目的和本体论的语文教育观。

熊芳芳的“生命语文”,让语文进入生命、唤醒生命,并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格内涵,是为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的美丽和宝贵,探索生命的方向与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与品位,使生命变得更加美好、更有力量、更有意义而进行的语文教育。

黄厚江的“本色语文”,立足母语教育,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体现语文学科基本特点,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说,本色语文说到底就是学生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

还有“真语文”的大讨论,其倡导者在的《聚龙宣言》中表述道:“语文教学最应真实、真诚、真情、真切”“真语文的`教学风格:教师要真讲、学生要真学、评价者要真评……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真读、真说、真写、真对话。”

从这些不同表述中,我们不难析出其共同因子,那就是以人为本、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和要求、追求语文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如此看来,看似各持己见的“语文场”其实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与指向基本是一致的,而这种一致性正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理念与共同信仰的体现。从这些语文教育理念的阐述以及当前语文教育现状来看,形成正确语文学科信仰应该抓住三个关键词:人、道、理。语文的“人文性”决定语文学科以人为本的根本特征。“文以载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作为形而上的“信仰”自然须追求度人之“道”,而不能只关注应世之“器”。语文学科信仰的“理”是条理的“理”,是规律,因为我们现在有些语文老师上课“不讲道理”,或者说上的不是语文课,大概也正是因此才有了上文那些对“真语文”“本色语文”的呼唤吧。

语文需要信仰,其他学科也需要信仰,这是教育和教学的特征所决定的,只有在正确的学科信仰引领下践行的学科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目标。

一、树立学科信仰是学科教育的需要

在教育领域,学科建设不只是知识逻辑的建构,学科教育更关注的是学科知识的传承以及在传承过程中的学科文化、学科价值的建构。信仰是什么?是理念,是态度,是价值观。学科信仰就是学科的教育哲学,是指导学科建构与传承的准则。约翰·亨利·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指出,有两种传授知识的方式:若将知识作为换取世俗功利的手段,他就会变成技艺,成为一个机械过程,只能成为教学;若着意于知识赖以发生或构成的哲理要素及心智本原,它显示知识的价值自足,可谓教育。因此,没有信仰支撑的学科教育很容易沦为应试的、应世的教育,机械的、无生命的教育。

二、树立学科信仰是教师发展的需要

学科信仰是教师教育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正确的学科信仰能激发教育者的热情,让他更投入教育事业,更倾心教学研究,获得更好的专业发展和素养提升;正确的学科信仰反映教育者对规律的掌握,能引领他创造更大的教学业绩。如上述语文教育理念的倡导者或创立者,为何能从普通的语文教师中脱颖而出,成名成家?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能够深入地反思和探究本学科的学科本质和规律,并在教育实践中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学科教学主张和信仰,进而成为本专业的发展引领者。教师通过正确的学科信仰引领专业发展,学科专业的发展同样也成就了有信仰的教师。

三、树立学科信仰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教育的根本是育人,是让人获得发展。如果没有关照学生成长的教育信仰,学科教学就会变成知识的贩卖。哈佛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说:“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训练学生为了某种单一工作而努力,或者一毕业就找到工作。”这就告诉我们,在进行学科教学时不能以培养学科状元为目标,不能满足于一技之长的传授,要关照学生的成长需要,关照学生的终身发展。

学科信仰让我们不只是关注“教什么”“怎么教”,更是引导我们思考“为什么而教”“为什么这样教”。基于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条路径建立正确的学科信仰:

1.从人的发展角度出发构建以人为本的学科信仰。

,北京一零一中高三生物组在高考前曾一起讨论最后一节生物课讲什么内容,经过大家的反复研讨,确定最后一节生物课的主要内容为两条建议:一是健康生活,防治艾滋病;二是尽量不要选择“丁克”家庭。笔者相信,全国大多数的高三最后一节课一定是考前指导。笔者也相信,一零一中的这节生物课一定让学生终生难忘,而我们这些走过高考的人应该没几个人还能记得高三最后一节课上老师介绍了哪些解题技巧。这就是是否有学科信仰的学科教学的区别,前者关注的不仅仅是生物知识和考试,更关注生命的成长和人的发展。文本与教师的权威性让我们常常忽视了教育对象成长的需要,“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往往流于口号或形式。因此,只有确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学科信仰,才能打造终生难忘的教育,才能实现教育完善人、发展人的终极目标。

2.从学科特征角度出发构建科学严谨的学科信仰。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开展了一项寻找“学科宣言”的活动,该校语文组最初的学科宣言是“儒雅博学,方正多思”,该校唐江澎校长指出,这样的学科宣言毫无学科特色:“儒雅博学”,放到历史组也可以,放到政治组也未尝不可;“方正多思”放到数学组也可以,放到地理组也可以。后来语文组的学科宣言确定为“培养终身阅读者,培养负责任表达者”,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色。其实该校学科宣言正是学科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高度体现了学科的功能定位、专业价值观、教学方式、育人目标以及教师专业发展追求、发展方向和策略等。因此,要从学科特点出发,遵循本学科的教育教学规律,才能建构科学严谨、符合学科特征、推进学科发展的学科信仰。

3.从课程建构角度出发构建全面系统的学科信仰。

课程(course)的英文项有“跑道”一说,这一义项形象地告诉我们“课程”就是对我们“跑什么道”“道怎么跑”“跑向什么道”的全面规划,也就是我们的学科教学教什么、怎么教(学)、为什么而教(学)。如锡山高中化学组的学科宣言,最初是“聚合、聚智、聚变”,显然只关注了学科特征,也就是“跑什么道”。后来改为“竞赛学测,第一方阵;高考等级,绝对匹配”,好像回答了“跑向什么道”的问题,但直白的应试痕迹抹杀了学科信仰以人为本的本色。最后确定为“探寻物质世界,建构科学理论,体验实验魅力,形成化学观念”,应该说这一学科宣言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化学课程的特征。因此,构建科学的、系统的学科信仰要有全面的课程意识。

总之,基于信仰的教学,才能焕发学科的魅力,才能唤起学生的共鸣。可以说,信仰是教育的本真,没有信仰就没有灵魂,教育也就失去其生命的活力。教师应有遵循教育规律的教育信仰。

篇4:从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看语文教育本体的演变

教化本体是指语文教育以教化为立足点,语文教育的存在以教化为基石。教化本体表明语文教育是建立在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之上。古代最为典型。《学记》中说:“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在语文教育尚未独立设科的古代,教育包括文史哲的教育。有人说,一部中国教育史,就是一部中国语文教育史。“化民成俗”成为语文教育的基础和首要目的。古代儒家一贯主张:“诗书教化,所以明人伦也。”“明人伦”就是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但“明人伦”仅是教化的一个方面。中国古代,教化的内容是很广泛的,主要有“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安贫乐道思想,除暴安良思想,不畏强暴、见义勇为思想,学无止境、精益求精思想,精兵简政、为政清廉思想,自强不息、人定胜天的思想,等等。”①为了实现教化的目标,中国古人将儒家经典著作选为教材。“四书”、“五经”是官方所定的蒙学之后的主要课本。《大学》是十分典型的一套自成体系的道德教育教材。全书提出了一个总纲“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讲修身,“亲民”讲爱民,“至善”则指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都是讲提高自身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属于治人的范围,涉及到道德的各个方面。《诗经》本是一部诗歌总集。虽然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的话,意思是要学会说话,就要学“诗”。然而,他仍然主要将它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本。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诗”有七大作用:一是感发兴趣,二是考见得失,三是团结和睦,四是怨而不怒,五是孝敬父母,六是效忠君王,七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七大作用中,没有一条真正涉及语言文字教育,除第七条外,都是有关伦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见,在古人的心目中,《诗经》是进行全面教化的生动教材。即便是在近代初期,中国人仍然认为:“中小学堂注重读经以存圣教”,“中国之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若学者不读经书,则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谓三纲五常者尽行废绝,中国必不能立国矣。”②将读经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了能否立国的高度,教化本体深入人心。教化本体思想还体现在教与学的方法上。古代中国人很讲究“化”,怎样化?所谓春风风人,夏雨雨人,是“化”的方法,就是在和风细雨中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象春风那样亲切、温柔,象夏雨那样滋润心田,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感染,受到教育:将教化的内容“化”入内心,“化”进脑髓。从学的方面说,就是要得意忘言。言是获意的手段,获意后,言则可忘。在这里,“意”指思想内容,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一点,柳宗元的论述较为典型。他将语文教育的目的定为“文以明道”。指出:“学者务求诸道而遗其辞”,“道假辞而明,辞假书而传,要之之道已耳。”③很明显,道在文之上,学文的目的在于“明道,在于接受思想教育。“辞”只是“道”的载体,自然,“明道”之后,可以弃“辞”。根本不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更象是在接受政治思想教育。中国历史上语文教育的教化本体,是由中国社会的泛道德主义决定的。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伦理道德渗透于社会的一切方面,任何个人的言论或行为都严格地受道德价值的制约与牵制。整个社会,非常重视伦理道德,强调以道德标准来衡量事物或行为的好坏;而且,那一套伦理价值观念深入人心,能为一般社会成员普遍接受。伦理价值观的君临一切,独占鳌头,统治者自然就十分重视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语文教育中强调渗透伦理道德思想教育,这是语言的特点决定的。因为,“文”总是要载“道”的,故而,“教化”成了代“文”弃“辞”的本体。

篇5:从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看语文教育本体的演变

人文本体是将语文教育定位于人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根本支点。智能本体是对教化本体的一个突破,使语文教育凸现出它本身的特点。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上,这是第一次真正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变革,为充分发现语文在其它学科乃至在社会生活中的工具性作用,奠定了基础,使语文教育象语文教育。然而,智能本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它至少有两点不足:第一,只关注语文作为外在工具的一面,忽视了蕴含于其中的人的因素,使语文教学实践变成了象使用锄头、镰刀那样的纯技术的实践,语文课堂成了木工师傅教徒弟使用锯子、刨子之类的状况,冷面无情,只见技巧不见人;第二它无视人的丰富的个性,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有待开动的机器。课堂上,我讲,你听;我导,你练;我考,你背。使本来应该丰富生动的课堂,变得单调无味。有鉴于此,语文教育界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重新给语文教育定位。其一,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足以证明,从本世纪初的“国文教授法”到80年代的“语文教育学”,其间经历了由“教授法”发展为“教学法”和“教材教法”的阶段。80年间,人们愈益深刻地认识到,教学法或教材教法,思路单一,只研究如何教,忽视了如何学,如何育。只重教,忽视学,不见育,只是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难以满足语文教育全面育人的需求,也发挥不了语文教育全面育人的功能。因而,“语文教育学”应运而生,它更加重视人在智能、道德、情感等多方面发展的需求,全面开掘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人”的地位日益显露。其二,陈仲梁在1996年第9期《语文学习》上撰文《期待:语文教育的第三次转变》,认为从本世纪初开始,语文教育出现过两次转变。本世纪初,从文字型教育转变为文字―――语言型教育;近十年来,又出现了第二次转变,从文字―――语言型教育转变为语言―――思维型教育。并指出:语文教育将出现第三次转变:语言―――人的发展。明确地将未来语文教育定位于人之上。其三,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提出了‘发展个性和特长’的教学目的。”④其实,在教育理论界,早已有人提出将教育的支点定在人之上的看法。斯普朗格认为人的本体结构的生成、定向、定格,关键是教育,“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⑤语文教育,作为整个学校教育大厦的一个主体部分,理所当然,将自身固定于人的个性、人的理智、人的道德、人的情感之上,应当是很自然的,很必然的。

教化本体―――智能本体―――人文本体的演变,显示出语文教育本体的演变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每一次演变都是一次飞跃,一次提升。智能本体,虽然吸收了教化本体重视化的合理因素,但摒弃了唯教化思想,吸收了在蒙学阶段重视读写训练的经验,从时代的要求出发,使语文教育在能力训练、智力开发的基础上迅速发展。人文本体又是一次质的变革,它力图避免智能本体的片面性,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和谐主动发展。

注释:
1 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第20―21页,湖南师大出版社1991年版。
2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第199页,人教社1961年版。
3《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柳河东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4《关于高中新大纲和新教材》。《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第9期,
5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第87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篇6:从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看语文教育本体的演变

智能本体是指以培养语文能力、开发大脑智力为根本进行的语文教育。近代中国,国门大开,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有感于西方的坚船利炮,认识到开启民智的重要性,纷纷写文章作演说出书报,呼吁开发民众智力,教育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于是,“语文”独立设科,开辟了我国语文教育的`新时代。独立设科后的语文教育,开初,虽然还在一定程度上将“诗书教化”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但社会的发展对人的才智的要求愈益迫切,渐渐地,以“教化”为主旨的语文教育,让位于以智能为本体的语言文字教育。1912年,《教育部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对语文教育在智能上提出了要求:“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兴趣,兼以启发智德。”将“智”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且位居“德”之前。这是在教化本体上的一个革命性的飞跃,表明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在不断加深,意味着语文教育以教化为本体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1923年,由叶圣陶起草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在突出智能这一点上旗帜更鲜明。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①使学生自由发表思想;②使学生能看平易的古书;③使学生能作文法通顺的文字;④使学生发生研究中国文学的兴趣。简单地说,就是会说,会读,会写,有兴趣。很明显,语文能力的培养已经占据了语文教育的主导地位。建国后,强调进行“双基”教学”。195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提出中学的教育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获得“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双基”理论的提出,在语文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反响,广大语文教师以给学生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为主要目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随着时代的发展,“智力开发”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大课题。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知识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学校掌握的知识,形成的技能,能够终身管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反映在语文教育上,就是教学改革风起云涌,有教材的改革,有教法的改革,在全国形成了许多流派。如魏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刘月出月出的作文三级训练体系,陆继木春的双分体系等。这些改革,都紧紧围绕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这一核心。改革者们以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一改传统的以“灌”为主的方式方法,代之以“导”,以“练”,以学生智能的开发与培养为宗旨,将语文教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智能本体,还体现在建国后颁布的几个教学大纲中。1956年的《初级中学汉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教给学生有关汉语的基本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理解汉语和运用汉语的能力。”还提出了一些思想教育的要求。1963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提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明确指出:“中学语文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和必要的语文知识,进行严格的读写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80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把教学目的规定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试用)》将教学目的表述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五个大纲,都有一条“能力”红线贯穿其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1992年的大纲和1996年大纲,单独提出了智力开发问题。不仅如此,在语文教育的内容上、方法上,近代以来,都以突出智能培养为主要特征,限于篇幅,此不论及。

篇7:从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看语文教育本体的演变

从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看语文教育本体的演变

语文教育的本体论是关于语文教育的存在问题,致力于探求语文教育存在的最普遍、最高的本质,对于深刻认识语文教育的本质,开发语文教育的资源,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的语文教育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习惯上,一般将处在萌芽时期的、原始社会的语文教育称为“言、文”教育或潜语文教育;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语文教育称为“古文”教育或前语文教育;1840年至1949年的语文教育称为近代语文教育;1949年至今则称为当代语文教育。纵观我国古代、近代乃至当代语文教育的发展,可以窥见其本体的演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因其本体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从其主流看,大致经历了一个教化本体、智能本体和人文本体的演变过程。当然,本体的演变并不必然与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几个发展阶段一一对应,这是两个不同标准划分的结果。前者是按照语文教育赖以存在的最根本的基础划分的;后者则是根据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发展阶段为标准划分的。但是,两者也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体系,某种程度上,是有一定联系的。因为教化也好,智能也罢,人文则更不必说,都与社会的生产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产方式的存在对教化的内容、教化的要求,对智能的重视程度,对智能要求的高低,对人的素质等,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两者的联系体现在时间上,具体表现在:古代至近代初期为教化本体;近代中期至今为智能本体;现今以后为人文本体。

一、教化本体

教化本体是指语文教育以教化为立足点,语文教育的存在以教化为基石。教化本体表明语文教育是建立在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之上。古代最为典型。《学记》中说:“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在语文教育尚未独立设科的古代,教育包括文史哲的教育。有人说,一部中国教育史,就是一部中国语文教育史。“化民成俗”成为语文教育的基础和首要目的。古代儒家一贯主张:“诗书教化,所以明人伦也。”“明人伦”就是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但“明人伦”仅是教化的一个方面。中国古代,教化的内容是很广泛的,主要有“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安贫乐道思想,除暴安良思想,不畏强暴、见义勇为思想,学无止境、精益求精思想,精兵简政、为政清廉思想,自强不息、人定胜天的思想,等等。”①为了实现教化的目标,中国古人将儒家经典著作选为教材。“四书”、“五经”是官方所定的蒙学之后的主要课本。《大学》是十分典型的一套自成体系的道德教育教材。全书提出了一个总纲“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讲修身,“亲民”讲爱民,“至善”则指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都是讲提高自身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属于治人的范围,涉及到道德的各个方面。《诗经》本是一部诗歌总集。虽然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的话,意思是要学会说话,就要学“诗”。然而,他仍然主要将它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本。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诗”有七大作用:一是感发兴趣,二是考见得失,三是团结和睦,四是怨而不怒,五是孝敬父母,六是效忠君王,七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七大作用中,没有一条真正涉及语言文字教育,除第七条外,都是有关伦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见,在古人的心目中,《诗经》是进行全面教化的生动教材。即便是在近代初期,中国人仍然认为:“中小学堂注重读经以存圣教”,“中国之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若学者不读经书,则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谓三纲五常者尽行废绝,中国必不能立国矣。”②将读经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了能否立国的高度,教化本体深入人心。教化本体思想还体现在教与学的方法上。古代中国人很讲究“化”,怎样化?所谓春风风人,夏雨雨人,是“化”的方法,就是在和风细雨中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象春风那样亲切、温柔,象夏

[1] [2] [3]

篇8:从儿子说话看语文教学

黄耀红

儿子两岁多一点,特能说话,不只是胆子大,喜欢说,而且词汇比较丰富。他说话时,经常会冷不丁地冒出一些新鲜词语,好些词不知他从哪里学来的。让我感到意外和惊喜的是,儿子用这些新词往往很准确,很恰当,尽管我知道他并不完全懂它们的意思。

如果天气好,吃过晚饭之后,我们一家三口会在校园里散散步。有一天,儿子说:妈妈,我累了,我们在草地上休息一会儿,好不好?“休息”是什么意思?没有人正儿八经地教过他,儿子肯定说不出来,但他用得恰到好处。我想,儿子一定是听大人说过多次之后有所“意会”或有意模仿后才这么说的。 前不久,儿子姨妈家的厕所里进了一只老鼠,弄了半天,才把它打死。儿子突然说:姨妈妈,老鼠好狡猾的,是啵?你瞧,两岁多的小不点,居然也会用“狡猾”去形容老鼠哩。他怎么知道这么说?我想,他早听过《乌鸦和狐狸》的故事,是不是从那里“移用”过来的?有一段时间,儿子迷上了听故事,我便专门给他买了一整套故事盒磁带。一盒磁带,儿子要听好多遍。那些日子,过一两天,儿子就会用一两个新词。诸如“赶紧”、“然后”、“现在”、“刚才”之类,全是从故事盒里听来的。

笔者说这些,并不是要吹嘘自己的儿子如何如何聪明。记得儿子很小的时候,他还不会说话,我们就利用游戏、儿歌等形式逗他说笑,与他交流。渐渐地,我们又有意识地教他看动画片,听幼儿VCD和故事录音。儿子开始说话了,像个小鹦鹉,大人说什么,他就说什么。后来,他主动找大人说话,我们平时与他交流时所说的话,儿歌与故事中的一些词语不知不觉就活跃在儿子的口头了。

儿子学话的这种经历让我联想到小学生的语文学习。

儿子学话靠什么?无非是六个字:积累、模仿、实践。交谈、听歌、讲故事、做游戏都给儿子提供了积累的素材、模仿的范本和实践的机会。这是儿子听说能力得以提高的基础。当然,我们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仅包括听与说,读与写的能力如何发展?笔者以为,提高小孩子的读写能力同样离不开“积累、模仿、实践”这个母语学习的根本规律。偏离了这条正确的轨道,语文教学不但费力不讨好,甚至真的会“好心害学生”。

小孩子从小生活在母语环境中,家庭、学校与社会所形成的“言语场”为他们的积累、模仿和实践开辟了极为广阔的空间。与外语学习相比,这是母语学习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母语教学中最有应用价值的宝贵资源。正因为这种“言语场”的作用,每一个正常儿童对于母语有着近乎天生的感受与意会的才能。一个小孩子可以不知道某个词的字典意义,可以不知道某个句子有什么特点,但凭着感觉,他会运用自如,甚至还能由模仿到创造。两岁多的儿子能够根据情境将平时教他的儿歌歌词改动一两句,我想,这就是创造。

据我观察,目前一个到了入学年龄的小孩子的口语表达的实际水平普遍都比较高,多数时候超出了教材对儿童口语表达所提的'要求。从整体上看,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低估了儿童言语发展的起点。也许,这正是儿童对语文训练尤其是一些专项听说训练提不起兴趣的原因之一。

小孩子的书面表达远远落后于口语表达。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解决的第一道难题就是如何将儿童口语发展的优势转换为书面语学习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看,传统的韵语集中识字教学不愧为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识字关过得越快,小孩子的阅读、造句、作文等能力的发展就起步越早,也就意味着这些能力的发展能够早日步入了积累、模仿、实践的“快车道”。

小孩子的书面表达的奠基工程同样是积累。不过,积累的渠道主要不是言语交际,而是一些具有儿童特点的经典性的文学作品和文章精品。“人生识字糊涂始”,小孩子的阅读可以“不求甚解”,重要的是,要培养起读书的兴趣。不过现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在文章知识所构架的局促而单调的空间里,这群十几岁的小孩子都俨然是理性十足的文章评论家。不信?略举一些课堂提问你就知道了。

比如,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换上另外一个词行不行?又比如,这个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分别说什么?可以分作几层?再比如,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中心意思是什么?它的开头、结尾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承上启下的?

笔者不是说这样的问题都没有价值,也不是说这些问题硬是问不得。我只是觉得,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子,当他们带着惊奇的眼光走进一种用文字营造的美好境界的时候,他们要获得的首先不应该是这些浅处求深的指点,而是一种精神的愉悦。比如读到一篇很感人的文章,孩子们的心灵或许正被文章里的人与事深深地震撼着,想想看,此时此刻,谁会去考虑那些所谓的写作技巧?就像喜欢玩游戏一样,如果他觉得读书的感觉妙不可言,那才是阅读的最大收获。这种收获比起那些写作特点的归纳要重要得多。如果小孩子一开始阅读就被一些冷冰冰的问题问得头皮发麻,那真是一件近乎残忍的事情。如果因为这些问题而使孩子们对教科书望而生畏,那无疑是教学的最大失败。你想想,小孩子为什么对卡通与漫画有那么大的兴趣?原因之一就是那种阅读的快乐是孩子们自己发现的,而不是某人指着说:你看,这里多有意思!

还有一点,现在我们语文课上的阅读教学总是那么慢条斯理,什么初读、细读、跳读、品读,名堂搞尽,要学生快就得快,要慢就得慢,要粗就得粗,要细就得细。学生就像一台阅读机,教师可以随心所欲地遥控。只要想想,我们平时的阅读是不是这样的?只要想想,如果有人让你这样去读一篇文章,你是痛苦还是快乐?相信谁都不会觉得这种阅读教学很合理吧!笔者以为,既然要学生读,就要把阅读的时间交给他们,把阅读的主动权给学生,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和组织学生质疑问难,交流阅读的体会以及分享发现的欢乐。

小孩子一旦产生了读书的兴趣,能主动去阅览各种书籍,那么,他的书面语能力的发展将是指日可待的事。就像口语能力的发展一样,积累多了,自觉不自觉都会去模仿,就会在模仿中闪现创造的火花。积累越厚实,语汇越丰富,句式越灵活,语感越灵敏。对语言的感觉找到了,写起文章来哪有不娓娓道来的?

说到写文章,我们不能回避不少小孩子怕写作文这一现实。为什么会这样?一方面是他们读的东西太少,尤其是不能以一种轻松自然的心态去阅读。二是老师灌输的条条框框太多,像如何选材、如何立意、如何起承转合都有许许多多的“规矩”。我以为,对刚学作文的小学生来说,这些枯燥而无用的理论非但起不了指导作用,反而成为打通作文与生活这个通道上的“绊脚石”。作文的奥妙在哪里?还是那六个字:积累、模仿、实践。小孩子写作文,特别要重视模仿,要在模仿中创新。

积累、模仿、实践这条语文学习的规律其实很朴素,遵循了这一规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自然而和谐的。用不着那么多“花拳绣腿”,用不着那么多“问题轰炸”,一切都应返璞归真。积累是基础,模仿是手段,实践是关键,语文学习的“法”是不是就在这里?

这便是由儿子学说话引出的思考。

----------------------------------------

回应这篇

通俗易懂--值得一看!(空)

【作者】:  好好先生 - boyipei (浏览次数: 188 次)

【发表日期】:   -02-28 22:35

----------------------------------------

www.s800.com.cn/boyipei

好好先生恭候您的光临

回应这篇

篇9:从儿子说话看语文教学

【作者】:  阿w - nyyzta (浏览次数: 67 次)

【发表日期】:   2001-03-04 13:01

小事情中悟出了大道理,说得很好。语文教学就该返朴归真。

----------------------------------------

回应这篇

篇10:从儿子说话看语文教学

【作者】:  Being - being (浏览次数: 48 次)

【发表日期】:   -03-05 14:51

简单就是美。繁复的技巧往往让我们失落了最终的意义与目的。

----------------------------------------

Being being@k12.com.cn

惟存教育 being.k12.net.cn

大眼睛科技教育网 www.eyecn.com

回应这篇

篇11:从儿子说话看语文教学

【作者】:  jh718 - jh718 (浏览次数: 40 次)

【发表日期】:   2001-03-05 22:19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已很迷惑,课到底该怎么上呢?

----------------------------------------

回应这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作文

试卷分析范文语文

小学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小学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范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析

高校试卷质量分析范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小学语文试卷分析总结

从语文试卷看语文教育
《从语文试卷看语文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从语文试卷看语文教育(合集11篇)】相关文章:

二年级语文试卷分析2023-01-13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2022-07-11

五年级语文试卷分析2023-12-22

二年级的语文试卷分析2022-11-22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2023-11-11

河南省中招语文试卷作文题目分析2023-04-22

初一语文试卷分析2022-08-04

小学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2023-02-03

试卷分析范文2022-11-22

小学五年级语文试卷2023-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