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期末历史试题(共9篇)由网友“OFY”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一期末历史试题,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初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填在下面表格相应位置内)
1.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子家天下
C.舜传位给禹 D.启打败有扈氏
2.“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标志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等级制代替分封制
C.禅让制代替世袭制 D.世袭制代替分封制
3.商朝的统治得到稳定是在哪个国王迁都之后?
A.文王 B.夏桀
C.商汤 D.盘庚
4.历史上迁都的原因有很多,导致商朝频繁迁都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和水患B.农民起义
C.邻国的威胁D.国王好大喜功
5.下列制度中,属于西周的是
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分封制 ④等级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夏商两朝的灭亡给后世君主的启示是
A.重视教育,奖励学术B.任用贤臣,勤政爱民
C.加强国防,充实军队D.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7.西周实行的分封制的实质是
A.奴隶制土地制度B.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C.奴隶制等级制度D.巩固奴隶制国家
8.战国时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A.铁制农具的使用 B.水利工程的.兴修
C.手工业的发展 D.商业的兴盛
9.“禹穴之时,以铜为兵。”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A.原始社会末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0.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在
A.夏朝B.商朝
C.春秋D.战国
11.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铁农具的广泛使用 B.统治者重视水利工程
C.实行的改革比较彻底 D.武器先进且为铁器
12.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它是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B.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C.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的社会状况
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有了确切纪年
13.以下顺序正确的是
A.甲骨文—金文—竹帛书—大篆B.金文—甲骨文—大篆—竹帛书
C.甲骨文—金文—大篆—竹帛书D.大篆—甲骨文—金文—竹帛书
14.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出现在哪个时代?
A.战国 B.商朝
C.夏朝 D.周朝
15.春秋战国时的名医是
A.张仲景 B.扁鹊
C.华佗 D.李时珍
16.屈原生活在战国的
A.楚国 B.赵国
C.魏国 D.齐国
17.孔子的思想记载在
A.《春秋》 B.《左传》
C.《论语》 D.《战国策》
18.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①因材施教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9.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学说是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20.下列哪个思想家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隋朝唐朝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
读图解析题(15分)
23.读图回答问题:
(1)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发生在哪一年?比欧洲早了大约多长时间?最远到达什么地方?(6分)
(2)郑和的船队能够成功远航的原因是什么?(4分)
(3)新航路开辟后,促进了欧洲国家的发展。但中国在郑和下西洋后,为什么海上贸易停滞不前,国力日益衰退?(5分)
探究题(23分)
24.有人说,明清时期把平定叛乱、消灭分裂势力与抗击外来侵略紧密结合起来,才使得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学习明清历史后,同学们针对此话题展开了讨论,请你也积极参与。
任务一梳理知识
(1)明清时期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5分)后果怎样?(2分)
(2)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但是清朝也出现过危机前夜的治世局面,这一局面指什么?(2分)
(3)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篇2:初一年级历史试题
初一年级历史试题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41、6,贵族李渊父子以关中为根据地,起兵反隋,建立了_____,定都_____,最后兼并各割据势力,全国又归于统一,李渊就是_____。
42、李世民于626年继承皇位,改年号为“_____”,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_____。
43、唐太宗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史称 _____;武则天统治时,继续实行唐太宗政策,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史称_____;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史称_____。
44、_____是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_____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45、_____是日本政府派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唐玄宗时高僧______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唐太宗时高僧______西行天竺求取佛教精义。
46、960年,__发动陈桥兵变,建立 ____,定都___,即今天的开封。
47、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 _____在应天称帝,后来定都____,历史上称为南宋。
4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_____,它最早出现于我国_____(朝代)的四川。
材料题(40分)
49、“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五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回答:
(1)这是谁的诗句?(1分)
(2)文中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2分)
(3)这种全盛局面是在何时,因什么事件而被打破的?(2分)
(4)人们尊称这首诗的作者是什么?(1分)
(5)该诗作者的诗因为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而被后世称为什么?(1分)
(6)隋唐时期还有哪些盛世?(3分)
5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尽道随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①简要说明胡曾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2分)
②简述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2分)
③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为什么?(6分)
5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摘自 《贞观政要》
请回答①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3分)
②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2分)
③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1分)
52.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阅读后回答:①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1分)
②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1分)什么朝代逐渐完善?(1分)
③对这种制度起着发展和完善作用的关键人物有哪些?(3分)
④唐朝时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2分)
⑤获得第一名的叫什么?(1分)什么朝代被废除的?(1分)
⑥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1分)
⑦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3分)
篇3:初一历史试题-战国争雄
初一历史试题-战国争雄
战国争雄典型练习
1、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战国时期是指A.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B.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C.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D.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
2、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齐国B.晋国C.楚国D.赵国
3、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的国家是()
A.齐国B.晋国C.楚国D.秦国
4、战国中期,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打败魏国的军事家是()
A.孙武B.孙膑C.吴起D.伍子胥
5、人物下列中,生活在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是()
A.孙武B.张仪C.孙膑D.苏秦
6、战国时期,七国之间战争不断。主要的兵种有()
A.车兵B.步兵和骑兵C.水兵D.藤甲兵
7、“纸上谈兵”的成语典故源自于长平之战,指缺乏实战经验,惯于空谈兵法,战争中一败涂地的赵括。交
战双方是()A.秦国和齐国B.魏国和赵国C.秦国和楚国D.秦国和赵国
8、指挥长平之战的秦国军事家是()
A.孙武B.孙膑C.白起D.赵括
9、下列战役中,属于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的是()
①城濮之战②涿鹿之战③围魏救赵④长平之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在战国七雄中,位置最西的是诸侯国是()
A.燕国B.赵国C.魏国D.秦国
11、战国后期,主张合纵的诸侯国不可能有()
A.秦国B.赵国C.楚国D.燕国
12、在战国后期,下列哪两个诸侯国的联盟对秦国构成了威胁?()
A.齐燕B.齐楚C.赵魏D.楚赵
13、下列一些研究纵横之术的读书人中,最突出的有()
①孙膑②白起③苏秦④张仪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4、《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的年代最早的一部兵书。该书的`作者是()
A.孙武B.孙膑C.吴起D.白起
15、战国中后期,秦国力量日益强大,对东方六国构成严重威胁,你认为下面哪一个战役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A.城濮之战B.围魏救赵C.长平之战D.桂陵之战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16、有一个国家,既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又在春秋时期称过霸,还是战国七雄之一,这个国家是()
A.齐国B.秦国C.楚国D.赵国
17、要想了解中国古代的军事,探索战争的规律,下列朝代中,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
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
18、战国时期促使兵种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军事家的思想发生了变化B.作战环境发生了变化C.统治者的个人喜好D.经济的发展
19、除了战争外,下列事件中成为战国纷争重要内容的是()
A.定期朝拜周天子B.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扰C.合纵和连横D.争夺霸主地位
20、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历史发展呈现的趋势是()
A.国家数目越来越少,天子权力越来越大B.国家数目越来越多,天子权力越来越小C.国家数目越来越少,天子权力越来越小D.国家数目越来越多,天子权力越来越大
创新题
21、《战国策》中对战国武器的描述:“陆断牛马,水击鹄雁,当敌即斩。”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兵器得到改进而更锋利。此外,还出现了()A.战车B.水兵C.铁兵器D.弓箭
22、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争有()
①城濮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长平之战④牧野之战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3、试着猜出右图的成语然后思考这个成语与下列春秋战国时()
A.廉颇B.勾践C.赵括D.毛遂
25、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战役,按发生时间的前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城濮之战②?之战③长平之战④围魏救赵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
26、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战役与人物的搭配中,错误的一项是()
A.城濮之战—晋文公B.?之战—楚庄王C.围魏救赵—庞涓D.长平之战—孙膑
27、下列春秋战国时期,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所有的诸侯国的势力均衡B.周天子的地位不断上升C.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D.诸侯定期朝拜周天子
30、(玉溪市)公元前475年,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时期。请你算一算,这一事件距今(20)应是多
少年()
A.2479年B.2480年C.2481年D.2482年
31、(山西省)中国历史上发生在山西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淝水之战
32、(连云港)历史上,军事家孙膑取得胜利的战役有()
①城濮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马陵之战④长平之战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
33、(20长沙市)下列事件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有()
①“田氏代齐”②三家分晋③桂陵之战④马陵之战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参考答案
1、D2、B3、B4、B5、C6、B7、D8、C9、C10、D11、A12、B13、C14、A15、C16、A17、D18、D19、C20、C21、C22、B23、C25、B26、D27、C28、30、B31、A32、D33、A
篇4: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参考
一、选择题:
1.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
2.生产力水平低下是中国古代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原因的有
①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兵强
②舍农桑,趋商贾……本末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
③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④生之者其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历史学者王家范曾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A.田庄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篇5:初一下册暑假作业的历史试题
初一下册暑假作业的历史试题
1.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A.大运河B.赵州桥C.长城D.故宫
2.唐太宗有句名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①重视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②注意戒奢从简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3.“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诗中提到的皇帝历经千年,褒贬不一,但还是有人称赞其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的突出贡献是:①戒奢从简,虚心纳谏②增设殿试和武举,完善科举③重视发展农业生产④选拔贤才
A.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5.“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A.对外开放B.经济繁荣C.政治清明D.交通发达
6.某班同学围绕“唐朝开明的少数民族政策”这一主题进行探究学习,收集的相关史实中与该主题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玄奘西游天竺B.文成公主入藏C.设置安西都护府D.册封南诏首领
7.下列历史现象能够说明隋唐社会“繁荣与开放”的有:①贞观之治②“唐蕃和同为一家”③鉴真东渡④发明雕版印刷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A.祖国统一B.中外交往C.民族团结D.抵抗侵略
9.进行研究性学习需要针对性地收集资料,下列收集到的图片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宋代针铺商标清明上河图交子南宋海船
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元朝国家统一D.大都闻名世界
10.“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是该盟约的影响?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11.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实是
①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的62.9%②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③水稻种植扩大,产量跃居粮食首位④国家根本,仰给东南⑤开封.杭州等城市商业发达。
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
12.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的广泛使用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
13.“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B.忽必烈C.完颜阿骨打D.耶律阿保机
14.以学习主题统揽各阶段历史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学习主题“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统揽的是
A.秦汉时期的历史B.南北朝时期的历史C.宋元时期的历史D.明清时期的历史
15.下图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宋朝的民族融合B.元朝的民族融合C.元朝的对外交往D.元朝的边疆管辖
16.右图反映中国雅克萨之战胜利场面,
当时两次下令进攻沙俄侵略者的皇帝是
A.顺治帝B.康熙帝
C.雍正帝D.乾隆帝
17.明清时期多民族国家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
下列充分反映了这一现象的历史事件是:
A.土尔扈特部回归B.郑成功收复台湾C.戚继光抗倭D.文天祥抗元
18.如果把“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戚继光抗倭”.“雅克萨之战”.“闭关锁国”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题目应该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B.文化专制的强化
C.思想控制的加强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危机
19.“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C.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D.清朝时,设驻藏大臣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20.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
A.经济发展重心南移B.盛世局面下危机四伏
C.抗击外国侵略成绩卓著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5分)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在走向强盛的过程中,唐太宗李世民是功不可没。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1)从唐太宗的话中可以看出他认识到了什么?(2分)
材料二“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
(2)材料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2分)举一例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政策?(4分)
材料三“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丰收),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唐)杜佑《通典》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唐太宗是怎样“励精图治”的?(5分)
(4)唐太宗“励精图治”的结果如何?(2分)
22.(16分)9月中国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大运河”的申遗文本。“运河”的昨日今天又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篇6:初一历史试题练习:战国争雄
初一历史试题练习:战国争雄
战国争雄典型练习
夯实基础典型题
1、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战国时期是指
A.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B.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
C.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D.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
2、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齐国B.晋国C.楚国D.赵国
3、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的国家是()
A.齐国B.晋国C.楚国D.秦国
4、战国中期,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打败魏国的军事家是()
A.孙武B.孙膑C.吴起D.伍子胥
5、人物下列中,生活在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是()
A.孙武B.张仪C.孙膑D.苏秦
6、战国时期,七国之间战争不断。主要的兵种有()
A.车兵B.步兵和骑兵C.水兵D.藤甲兵
7、“纸上谈兵”的成语典故源自于长平之战,指缺乏实战经验,惯于空谈兵法,战争中一败涂地的赵括。交
战双方是()
A.秦国和齐国B.魏国和赵国
C.秦国和楚国D.秦国和赵国
8、指挥长平之战的秦国军事家是()
A.孙武B.孙膑C.白起D.赵括
9、下列战役中,属于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的是()
①城濮之战②涿鹿之战③围魏救赵④长平之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在战国七雄中,位置最西的是诸侯国是()
A.燕国B.赵国C.魏国D.秦国
11、战国后期,主张合纵的诸侯国不可能有()
A.秦国B.赵国C.楚国D.燕国
12、在战国后期,下列哪两个诸侯国的.联盟对秦国构成了威胁?()
A.齐燕B.齐楚C.赵魏D.楚赵
13、下列一些研究纵横之术的读书人中,最突出的有()
①孙膑②白起③苏秦④张仪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4、《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的年代最早的一部兵书。该书的作者是()
A.孙武B.孙膑C.吴起D.白起
15、战国中后期,秦国力量日益强大,对东方六国构成严重威胁,你认为下面哪一个战役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A.城濮之战B.围魏救赵C.长平之战D.桂陵之战
16、有一个国家,既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又在春秋时期称过霸,还是战国七雄之一,这个国家是()
A.齐国B.秦国C.楚国D.赵国
17、要想了解中国古代的军事,探索战争的规律,下列朝代中,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
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
18、战国时期促使兵种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军事家的思想发生了变化B.作战环境发生了变化
C.统治者的个人喜好D.经济的发展
19、除了战争外,下列事件中成为战国纷争重要内容的是()
A.定期朝拜周天子B.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扰
C.合纵和连横D.争夺霸主地位
20、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历史发展呈现的趋势是()
A.国家数目越来越少,天子权力越来越大
B.国家数目越来越多,天子权力越来越小
C.国家数目越来越少,天子权力越来越小
D.国家数目越来越多,天子权力越来越大
21、《战国策》中对战国武器的描述:“陆断牛马,水击鹄雁,当敌即斩。”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
青铜兵器得到改进而更锋利。此外,还出现了()
A.战车B.水兵C.铁兵器D.弓箭
22、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争有()
①城濮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长平之战④牧野之战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③④
23、试着猜出右图的成语然后思考这个成语与下列春秋战国时()
A.廉颇B.勾践C.赵括D.毛遂
篇7:初一历史试题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
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成语出现在()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长平之战D、巨鹿之战
3、西晋与以前哪个王朝有相似之处()
A、西汉B、东汉C、三国D、秦朝
4、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发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
①采用汉姓②改穿汉服③学说汉语④提倡与汉族联姻⑤发展经济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⑤
5、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世界各国加强了联系,而早在东晋、南朝时,我国南北方经济就出现了互相交流的局面,这时南方人可以吃到的北方粮食品种是()
A、小麦B、玉米C、水稻D、白菜
6、迁都是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大事件。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A、周平王迁都B、盘庚迁都C、北魏孝文帝迁都D、明成祖迁都
7、与下列人物比较,范缜属于下列哪一类人物()
A、王羲之、顾恺之B、荀子、王充C、祖冲之、郦道元D、司马炎、孝文帝
8、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佛教空前盛行B、封建国家大分裂C、民族出现大融合D、国家稳定,经济迅速发展
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D、南方统治者实行仁政
10、三国时期,加强大陆与台湾地区联系的是()
A、魏B、蜀C、吴D、西晋新课标第一网
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现象有直接的关系()
A、绘画艺术的发展B、佛教的盛行C、社会动荡不安D、社会相对稳定
12、有关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表述最恰当的是()
A、先进民族征服落后民族B、友好相处,不断融合
C、民族之间战争连绵D、少数民族臣服于汉族政权
13、为我国农业生产提出因地制宜思想的著作是()
A、《水经注》B、《开工开物》C、《农政全书》D、《齐民要术》
14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宣扬佛教的根本原因是()
A、麻醉人民B、发展石窟艺术C、扩大寺院势力D、维护封建统治
15、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战役是()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
16、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www.xkb1.com
A、诸葛亮B、刘备C、班固D、孙权
17、西晋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B、江南的初步开发
C、豪强地主势力的衰弱D、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8、初后人尊称书圣的是()
A、张旭B、王羲之C、颜真卿D、柳公权
19、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介绍河道水系的专著,它详细记录了钱国1000多条大小河流的走向,而且把水道流经地区的山麓、城镇、物产、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和历史传闻等,作了具体生动的记述。这本书是()
A、《水经注》B、《徐霞客游记》C、《东方见闻录》D、《资治通鉴》
20、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建立起,先后有多少个朝代在洛阳建都。自古以来,这里墨客骚人云集,因此有“诗都”之称,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以下政权中,曾经以洛阳为都城的'是()
①东汉②曹魏③北魏④西晋
A、①③④B、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二、列举题新课标第一网
21、根据所给的历史信息,写出有关名称:
(1)、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___。
(2)、他是北朝的农学家,他的著作反映了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成果。他是:___。
(3)、他是南朝著名的科学家,在周圆率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是:___。
(4)、他是北朝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写了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他是:___。
三、材料分析题
22、阅读下列材料:
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经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如果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的皇帝是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新课标第一网
(2)除上述内容外,他还有哪些革命措施?
23、请认真观察右图《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2)南迁移民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3)大批北方移民南迁,给南方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xkb1.com
24、探究题
学习《三国鼎立》一课后,历史兴趣小组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派同学认为“三国鼎立导致了其后三百多年大分裂局面的出现,毫无积极意义,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另一派认为“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势力混战的局面,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有积极意义,是历史发展的进步”。他们说的对吗?
你是如何理解这种历史现象的?
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D4、A5、A6、C7、B8、D9、C10、C11、B12、B13、D14、D15、D16、C17、A18、B19、A20、C
二、
21、⑴张仲景⑵贾思勰⑶祖冲之⑷郦道元
三、
22、①北魏孝文帝目的:接受汉民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统治
②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23、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②江南地区。③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篇8: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公元前2,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尉,(注:南海郡郡级小,只设尉,不设郡守)统辖番禺、揭阳、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C.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D.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2.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 )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
B.秦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
C.统一条件成熟,秦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
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将领的英勇善战
3.自古以来,封建帝王就特别注意对官吏进行监督。秦朝时期,负责监督其他官员的官员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4.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王国维这段话的主要含义是( )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
C.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
D.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5.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基本经济政策。中国古代朝廷一直奉行此政策,但商业经济仍不断发展,其原因是 ( )
A.生产力的不断进步 B.从商容易致富
C.政府没有具体执行此政策 D.商人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
6.“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从《国 语齐语》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是 ( )
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
7.周王朝历时近八百年,“盛时的势力,南方跨过长江,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今甘肃省,东到今山东省。”为了有效统治,西周实行(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8.南北朝时期的民族火融合带来社会观念的诸多变化,在社会生活方面的表现是( )
①胡饼、烧烤等胡食流行 ②饮茶之风开始盛行
③喜吃胡瓜、核桃、甘薯 ④改变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在我国古代,祈盼“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是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是 ( )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10.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
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
C、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 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11.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土地归全国人民所有
B.获得井田的贵族拥有使用权,可以将之转让和买卖
C.奴隶在井田上集体劳动,没有人身自由
D.战国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
12.据《三国志》记载,三国魏初年,仓慈任敦煌太守,“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按人口分割土地给贫民耕种)”。材料反映了当时河西走廊的社会经济特征是( )
A.经济得到发展,与内地经济交往频繁
B.魏政权对这一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
C.已经逐渐趋向农耕,土地兼并严重
D.成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耕作方式与中原无异
13.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辰韩“其名国为邦,弓为弧,贼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呼为徒,有似秦语”。上述材料表明( )
A.张骞通西域传播了先进文化 B.辰韩是当时秦朝领土的一部分
C.秦朝语言中有些外来词汇 D.辰韩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14.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逐渐取代井田制,对这一变化起推动作用的是
①荒荒地被大量开垦 ②“初税亩”等新税制的实行
③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④诸侯国的变法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郭沫若释“美金”、“恶金”分别指青铜和铁器。与郭沫若得出这一结论相匹配的历史事实是战国时期
A.青铜主要用作武器;铁器已应用于农业生产
B.青铜颜色亮丽;铁器颜色深暗
C.青铜高贵,宜作武器;铁器低贱,仅作农具
D.青铜质地坚硬不易酸化;铁器质地粗糙且易锈蚀
16.城市离不开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人与人、人与城市、设计与生活的和谐历来是城市建设的理念。汉献帝时打算修建长安城,计算土方可采用哪本书介绍的方法( )
A.《九章算术》 B.《黄帝内经》 C.《太平经》 D.《量经》
17.国产网游《变仙》采用儒、佛、道作为游戏中的三种职业,让玩家在游乐中体验到中华历史文化的优秀与浓厚。在魏晋南北朝景区玩家可体验到的文明成果有 ( )
①根据《九章算术》来计算田亩面积 ②运用圆周率计算谷仓容积
③阅读《伤寒杂病论》 ④使用《授时历》来安排农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有一本书中描写桂林漓江的奇峰群“青莲出水”;阳朔周围则是“碧莲玉笋世界”,“山复峥峥,骨立石皆廉利侔刀戟”。并给这些地貌专门命名“石峰”“石桥”“环洼”之类名称。这本书的'作者是( )
A.裴秀 B.郦道元 C.徐弘祖 D.桑钦
19.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下联是“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该对联所写的历史人物是 ( )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韩非子
20.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21.体现孔子思想保守一面的是( )。
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
C.“为政以德” D.“当仁不让于师”
22.“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上文作者是站在哪一派思想学说的立场上( )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23.下列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仁者爱人” B.统治者不要过度压迫人民,要爱惜民力
C.目的是要实现“天下大同” D.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24.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是封建社会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思想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在朝做官
C.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宣传的仁政思想得到人民拥护
25.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二十等爵制,使得( )
①有军功的农民可以得到官爵成为中小地主
②按军功定尊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③中央集权建立起来
④贵族失去了通过军功加官晋爵的机会
A.①② B.③④ C.③ D.④
26.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①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 ②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③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④统治者的经济政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7.下列变法措施中有利于确立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地位的有( )
①实行二十等爵制 ②实行连坐法 ③ 废除世卿世禄制 ④“燔诗书而明法令”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8.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主要原因的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 )
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所有殄天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D、“内兴功作,外攘狄夷,以秦半之赋,发闾左之戍”
29.《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30.史书上载“益(当时一部落首领)干启位,启杀之”。启这一做法,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
A.实行了禅让制 B.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C.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D.确立了皇权至上原则
31.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32. “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33.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34.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看到( )
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②古代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
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 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5.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候伯子男。 ……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 )ks5u
A.春秋战国 B.秦代 C.汉代 D.唐宋
36.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这句话出自 (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
37. “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法思想的基本态度是( )
A.尊儒抑法 B.尊法抑儒 C.儒法并用 D.外儒内法
38.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这主要说明了( )
A.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
C.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D.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
39.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
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
C.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
40.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行“天汉”,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 )
A.皇位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
B.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41题10分,42题12分,43题18分,共计4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那些)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ks5u
请回答:
(1)材料一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2分)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4分)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4分)
4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二 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荀子议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10分)ks5u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2分)
43.中国对外交往源远流长,中西文明的交流、借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学者普林尼(公元23~79年)的著作《博物志》中记载:“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富豪贵族之妇女,裁成衣裳,光辉夺目。……由地球东端至西端,故极其辛苦。”
——张岂之等著《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东汉桓帝延熹九年,罗马使者来到洛阳,东西方两大帝国第一次正式接触。唐高宗至玄宗时代,拜占庭帝国曾七次派使者来到长安。在14世纪的欧洲游记中介绍了中国的雕版印刷术,西方大量印制天主教会的宗教宣传品以及民间的纸牌。到15世纪欧洲有了活字印刷术。
——袁行霈等著《中华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博物志》中“由地球东端至西端”所走的路线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分析其形成的条件。(6分)
(2)我国史书是如何记载材料二“罗马使者来到洛阳,东西方两大帝国第一次正式接触”的?(4分)
(3)归纳材料一、二中中欧交往的主要方式和内容。(6分)
篇9: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BCBBA ABABC CCDDA AABAA BCCCA ABDDC
31-35 36-40
BCCAB BCCCC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41题10分,42题12分,43题18分,共计40分。)
41.(1)认为儒学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或对维护君臣、长幼秩序方面有可取之处)。(2分)
(2)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分)意义: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4分)ks5u
42.答案(1)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2分)“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6分)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2分)
(2)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专心应敌于外。(2分)
43.答案:(1)丝绸之路。(2分)
形成的条件:①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②秦汉时期封建经济的初步繁荣,尤其是丝织业的发达。③张骞通西域。(6分)ks5u
(2)《后汉书》记载:公元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将象牙等礼物送给汉桓帝。这是我国正史中关于中国和欧洲直接交往的最早记载。(4分)
(3)有政府间的往来、物质贸易交流、科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等。(2分)
★ 初一作文分析
★ 期末试卷分析
【初一期末历史试题(共9篇)】相关文章:
初中思想品德教研的工作计划2023-01-22
初一下册期末试卷2024-01-11
初一化学教师期末总结报告2023-05-06
高二文科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2023-03-14
初一期末数学复习计划2023-05-23
初一上册期末数学试卷与答案2023-06-07
初三历史期末复习计划2022-10-16
历史备课组的工作总结2022-05-07
初二地理期末教学总结2023-04-20
期末物理成绩分析报告2023-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