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石弓》阅读答案

时间:2022-06-30 05:41:59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九石弓》阅读答案(共8篇)由网友“Oo”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九石弓》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石弓》阅读答案

篇1:《九石弓》阅读答案

齐宣王好射,悦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试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②而止,皆日:“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

【注】①石,重量单位,一石为120斤。

②关:同“弯”,指拉满弓。中关,指弓只拉了一半的`弧度。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1)齐宣王好射 (2) 中关而止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不是大王所能够使用的吗? B.除了大王还有谁能用这张弓?

C.难道大王不能使用这张弓吗? D.莫非只有大王能够正确使用?

14.齐宣王之“悲”在于 (2分)

篇2:《九石弓》阅读答案

12.(2分)(1)喜爱 (2) 停止

13.(2分)B

14.(2分)被大臣们的美言所惑,没有自知之明

篇3:《九石弓》文言文阅读理解

《九石弓》文言文阅读理解

九石①弓

齐宣王好射,悦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试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②而止,皆日:“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

【注】①石,重量单位,一石为120斤。

②关:同“弯”,指拉满弓。中关,指弓只拉了一半的弧度。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1)齐宣王好射 (2) 中关而止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不是大王所能够使用的吗? B.除了大王还有谁能用这张弓?

C.难道大王不能使用这张弓吗? D.莫非只有大王能够正确使用?

14.齐宣王之“悲”在于 (2分)

12.(2分)(1)喜爱 (2) 停止

13.(2分)B

14.(2分)被大臣们的美言所惑,没有自知之明

篇4:九石弓的文言文翻译

九石弓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

齐宣王好射,悦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试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生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

译文

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别人夸他能使用硬弓。他曾用过的弓没有超过三石拉力的,他把弓拿给身边的`人看,身边的人都试着开弓,但拉到一半就停下来,都说:“这弓拉力不下九石,除了大王还有谁能用这张弓呢?”宣王的实际情况是,所用过的弓,从没有超过三石的,可他一辈子都认为自己用的是九石弓,这难道不可笑可悲吗?

注释

1.好:喜爱。

2.引:拉。

3.皆:都。

4.止:停止。

5.以:认为。

6.过:超过。

7.石: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8.关:同“弯”,指拉满弓。中关,指弓只拉了一半的弧度。

作者

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期卫国著名商人,后为秦国丞相,政治家、思想家,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吕街,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庄襄王登上王位,任秦国相邦十三年,其门客有三千人。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又称《吕览》),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关成语:一字千金。吕不韦出生于卫国濮阳,在韩国阳翟经商,因“贩贱卖贵”而“家累千金”。

吕不韦在赵国邯郸经商时,偶然结识秦国宗室,质于邯郸的秦王孙异人(后改名楚),认为“奇货可居”,遂予重金资助,并西入咸阳,游说秦国太子安国君宠姬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嫡嗣。后子楚与吕不韦逃归秦国。前251年,秦昭襄王薨,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储君子楚继位,即秦庄襄王。以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三年后秦庄襄王病故,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专断朝政。

吕不韦任秦相期间,组织其门客编纂著名的《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即成语“一字千金”的出处。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恐诛,乃饮鸩而死。(译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篇5:《九庆寿》阅读答案

正月初八,赵六爷满七十岁。

鄂南风俗,做寿庆虚不庆实,所谓庆虚,就是要提前逢九做,且“九”与“久”同音,有长久之意。

逢九做寿还有一说,据传与《三国演义》里的赵颜借寿有关。神管辂为赵颜占卜,说他眉间有黑气,三日内必死,赵颜哀求,管辂让赵颜趁主管生的南斗星君和主管死的北斗星君弈棋之际,献上美酒和鹿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星君只得在生死薄的十九岁之前加了个“九”字,赵颜因此活到了九十九岁。

这个故事六爷常拿来讲。每讲完,他会转脸对儿子宝山说:“赵颜姓赵,真三国,假红楼,这是咱老赵家的真事哩,逢九做寿,星君受了人间寿宴上的酒肉喜气,借寿就成功了!”

听的次数多了,宝山怼了六爷一回:“老迷信,长不长寿要依靠科学的。”

六爷不开心了,把宝山一通好骂。

过完六爷六十九岁生日,宝山试探着把做寿的事提了提,六爷很开心,说等春节亲戚们都歇在家了大办,人多热闹。六爷喜热闹。

腊月一进,六爷拿着自己的年庚八字,请阴阳先生把日子定了,鼠年正月初四。六爷对宝山说:“隔我满生有四天,正好跨九进十。”

猪年的小年饭后,宝山正式通知所有亲戚。接着订乡厨,定摄影,六爷都逐一叮嘱。六爷爱听黄梅戏,宝山特地托人找文化馆,初四订一台《蓝桥会》……等这些忙得差不多,父子俩去镇上,把满满的一车瓜果菜蔬拉进屋,年也近了。

腊月二十八,一条爆炸性的新闻传出来:因冠状病毒肺炎,六爷所在的省城封城了。第二天,六爷所在的市封了,县也封了。那一整天,六爷闷闷不乐地坐在火炉边,不说话,也不动碗筷,宝山小心翼翼走到六爷跟前:“爹,听说各村也封了,您这寿……怕是做不成…”

“咋就不能做?我活了近七十年,没听说还不准做寿的。”

“爹,这病……钟南山说人传人!”

“我管他钟南山钟北山,我做我的寿,妨着碍着他么事了?我就知道你小子没安真心给我庆寿!”六爷瞪了宝山一眼。

见六爷真动怒,宝山忙不迭地接口:“做,做,孙子才不给您做!”

“孙子才不给做!”六爷手里的拨钳随着口里的话一起把火搅得噼噼啪啪的。

宝山憋了一肚委屈,打开鸡棚,闷声杀鸡,烧水褪鸭,又叫妻子去喊亲邻来帮忙剥鱼炸丸子,泡糯米打寿糕。外屋热火朝天的忙,六爷在内屋的拨火钳声才渐渐平缓下来。

热热闹闹的寿宴准备得差不多了,热热闹闹的年也来了。大多时候,六爷窝在火炉上边烤火,间或,他翻开手中的智能手机,查看些新闻。看着看着,六爷的话越来越少了。

正月初二,村里老支书一早上门了。

老支书一进门扯着大嗓门喊:“老哥哥,你不是让宝山取消了吗?我报上去后书记还夸咱呢,怎么疾控中心昨晚又问这事啊?”六爷看着故意背转身对他的宝山,狠狠剜了一眼。老支书又说:“取消是对的,人传人可不是好玩的,咱村隔镇近,一旦有人感染,全镇都麻烦。”

老支书一走,宝山犯愁了,十几桌寿宴的菜堆了半屋,怎么办?家里的冰箱早塞不下了。

六爷递上一叠口罩:“戴上口罩,每家送点,旁边的卫生所多送些。”宝山接过口罩,看看口罩,又看六爷,一脸茫然。

年初四晚,宝山从楼下冲进厨房:“爹,快,快,微信群信息!”

六爷打开手机,这是村里新开的一个微信群,满屏都是@他的信息:

“六爷寿比南山!”

“赵大伯,福如东海!”

“六爷爷,我们给您唱支黄梅戏……”

……

群里不停有人在加入,不断有人发红包,满屏的语音,当六爷听到镇书记表扬他带头取消宴席的语音传来时,六爷彻底懵了,懵了的六爷说了句:“我咋感觉自己比赵颜还牛呢?”

宝山捂嘴偷笑,六爷看着宝山,意味深长地回了一笑。

群信息还在闪跳,祝福语,红包,歌声,音乐,从晚六点一直闹到十点。群安静下来后,六爷打开手机上的'通话记录,找出前几天拨出的一个号码,删了。

那是县城疾控中心的举报电话。

“没这点觉悟,六爷还叫六爷!”六爷喃喃着,“要不是你小子话赶话,我至于这样吗?”

(选自3月15日《宝安日报》)

6、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三国,假红楼”,我国古典文学名中,《三国演义》写历史史实,故说它“真”,而《红楼梦》则是虚构的,故说它“假”。

B、“六爷所在的省城封城了”“六爷所在的市封了”“县也封了”,小说通过简单的叙述,写出了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严重性。

C、赵六爷七十高龄,也会用智能手机,查看新闻,微信交际,可以看出中国科技进步给人民生活带来普遍的、积极的影响。

D、老支书说六爷让宝山取消了寿宴,其实是宝山偷偷向老支书要求取消的,宝山小心劝阻、“故意背转身”、“捂嘴偷笑”等描写都是伏笔。

7、下列对小说人物刻画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六爷信赵颜延寿的故事,请阴阳先生定自己过寿的日子,可以看出年老的他脑子里的确有一些迷信思想。

B、宝山按照赵六爷的要求准备寿宴,怕六爷生气,即使疫情出现了,还在照常准备,表现了宝山对赵六爷的孝心。

C、“六爷在内屋的拨火钳声才渐渐平缓下来”,通过侧面描写,写在宝山忙乎寿宴后六爷心情渐渐平复下来。

D、“六爷的话越来越少了”,是因为新闻报道的疫情越来越严重,他的寿宴可能办不成了,他气得说不出话了。

8、小说最后三段有“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请根据情节简要分析。

9、中国能够成功防控新型肺炎疫情有很多原因,本篇小说体现了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篇6:《九庆寿》阅读答案

6、AA项,“《三国演义》写历史史实”错误,《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也不是写史实。

7、DD项,从小说内容上看,赵六爷话少主要是因为他认真思考办寿宴和防疫情的事情。

8、

①“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是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②本文结尾出乎意料,是因为赵六爷自始至终对做寿非常在意,让儿子宝山认真准备做寿,但是,自己却打举报电话,制止了寿宴。

③结尾又在情理之中,赵六爷有一定文化,思想觉悟不低,深明大义,他对疫情停办有宴是深思熟虑的,自己举报自己,既让宝山尽了孝心,又让自己释然(心安)。

9、①为防止疫情扩散采取封城、封村等果断措施;②疫情防控信息及时,透明,使人清楚应该怎么做;③人民群众理解疫情防治大局,不计个人得失支持抗疫大局;④基层组织担当负责,人民群众同心协力。

篇7:《望九华》阅读答案

《望九华》阅读答案

【翻译课文】

原文:余过池阳,登郡楼,望九华,仅见一峰。

翻译:我访问池阳郡,登上城楼,眺望九华山,只能看见一座山峰。

分析:通过“过”、“登”、“望”三字把作者望九华的行踪交代得一清二楚。九华山共有九座山峰,但“登郡楼”遥望九华山,却“仅见一峰”,可见九华之雄伟壮观。

原文:舟出清溪,始见之,然犹灭没于云雾之间。

翻译:坐船从清溪出去,才望见了九华山,但是九华山仍然掩隐在云雾缭绕中。

原文:晚泊梅根浦,方了了见诸峰也。

翻译:晚上停泊在梅根港,才清清楚楚地看见九华山的各座山峰。

原文:九华之胜,不在山中,从江上望之,秀逸清远,夕波落日,邈然于怀。

翻译:九华山的胜状,并不在九华山中,从江上远望九华山,九华山俊秀飘逸清丽悠远,夕阳余辉落在江面上,心中留下悠远的记忆。

原文:又得太白啸歌,每舟泊林岸,便觉九子依依向人。

翻译:又记得李白诗歌赞美九华山,每当船停泊江岸时,便觉得九座山峰依依不舍地向人而立。

【课文分析】

九华山有“东南第一山”之称。本文写作者望九华所见到的秀丽景致,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文章篇幅短小,共86个字,分为两段。

第一段叙述作者望九华的经过。作者用了42个字,先是“仅见”后是“始见”,最后才是“了了见”。诗人从各个角度望九华(定景换点):从楼上的眺望到舟上的仰望,从没与云雾间的隐隐约约到近观时的诸峰的'了了,作者的视觉在变,观看到的景象也各异。作者始终扣住一个“望”字,使华山的山水展现了神秘的风采。

第二段抒发作者望九华的感受。九华山山势雄伟,群峰竞秀,清泉长流,竹林掩映。然而作者却认为“九华之胜,不在山中”,而是从江中望九华。这样,九华“秀逸清远”的秀丽景致才能够“了了见”。作者还认为领略九华之美景最好在傍晚,“夕波落日”映衬下的九华山,会让人“邈然于怀”。联想起了李白《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的诗句,更觉得九华山的“依依向人”。这里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展现了九华山的情致韵态,也表现了对九华胜状依依不舍的深情。

【思维训练】

1,解释划线词:

余过池阳 ( 访问,探访 )

始见之( 才 )

始见之( 它,指代九华山 )

然犹灭没于云雾之间。 ( 但是)

然犹灭没于云雾之间。 ( 隐 )

然犹灭没于云雾之间。 ( 隐蔽)

然犹灭没于云雾之间。 ( 在…… )

晚泊梅根浦( 到晚上 )

方了了见诸峰也。 ( 清楚,明白 )

方了了见诸峰也。 ( 众,各 )

邈然于怀。( 悠远)

邈然于怀。( ……的样子 )

便觉九子依依向人。( 柔软的样子,留恋惜别的样子 )

2,作者是如何“望九华”的?( 作者眼中的九华之景有什么变化? )

( 定景换点:

“登郡楼,望九华,仅见一峰。”

“舟出清溪,始见之,然犹灭没于云雾之间。”

“晚泊梅根浦,方了了见诸峰也。” )

3,作者以为九华之美体现在何处?

( “九华之胜,不在山中”,在于“秀逸清远”,以及九华山峰的独特韵味。 )

4,品读全文,抓住你认为最美的一处,说说感受。

篇8:《醉歌(其九)》阅读答案

汪元量①

南苑西宫棘露牙②,万年枝③上乱啼鸦。

北人④环立阑干曲,手指红梅作杏花。

【注】 ①汪元量:南宋诗人。此诗是作者游南宋宫廷南苑西宫后所作。②牙:同“芽”。③万年枝:即冬青树。冬青以常绿不凋,多植于宫廷皇陵,故称万年枝。④北人:特指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

(1)诗的前两句,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3分)

(2)赏析诗歌后两句中“北人”的形象。(5分)

参考答案

(1)①反衬。荆棘生长在昔日繁华的宫殿,乌鸦在四节常青的树上乱鸣,借以暗示今日宫苑的荒凉的凄冷。②融情于景。荒凉的宫殿,杂乱的`鸦声,包含了作者的亡国之痛。(手法1分,还可以是以声衬静、对比、动静结合等;分析2分。)

(2)作者描写一个细节,一群北人,入侵到南宋宫殿,在阑干旁边指指点点,把美丽高贵的梅花误认为是杏花。(2分)表面写北人的无知,实质上表现了国破家亡后一切美丑、善恶的颠倒,形象中暗示了作者深沉的亡国之悲。(2分)

作者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赤壁赋》通关高考复习方案

歧路的亡羊寓言故事

六年级下册二单元作文:澳门年俗

论顺直河流

经典故事:猎王的雕花弓

雕花弓的经典寓言故事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总复习工作计划

有关重庆磁器口的导游词

九年级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教学案

日薄西山造句

《九石弓》阅读答案
《《九石弓》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九石弓》阅读答案(共8篇)】相关文章: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2023-11-27

古镇磁器口导游词2022-12-19

保护美丽河湖 建设美好家园.范文2022-09-20

短文两篇翻译2023-10-26

县妇联对照检查材料2022-10-22

关于一的成语2022-11-15

用枉费心机一词来造句2022-06-02

期末教学总结七年级语文上册2022-05-06

共创美好生态环境作文800字2023-12-14

一 成语2022-06-22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