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布之始》阅读答案(共8篇)由网友“鸡克沙”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棉布之始》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棉布之始》阅读答案
《棉布之始》阅读答案
棉有草、木二种,皆出海外,其见于纪载者,大抵皆木棉也。张勃《吴录》云:“交趾有木棉,树高丈余。”王浯溪云:“一名斑枝花。”又《泊宅编》云:“闽、广多木棉,名曰吉贝。织为布,是即白氎①。”然今吴地所种,乃草棉,非木棉也,而其用与木棉正同。松江府东去五十里许曰乌泥泾,地高仰,不宜五谷。元至正间,偶传此种,植之于地,颇茂。
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杆弹纺织之法。久之,而三百里内外,悉习其事矣。按《小尔雅·释名》及《孔丛·广服篇》,皆云麻、纻、葛谓之布。又《盐铁论》云:“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余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可见麻与纻、葛三者之外,古者别无所谓布也。但纻、葛或专用之于夏,而麻则兼用之于冬耳。孔博士②《论语》“缊袍”注云:“缊,枲③著。”邢疏④谓“杂用枲麻以著袍也”。盖贫者不能具丝絮,故捣麻使熟,著之于袍也。夫以麻为衣,则不能御寒,以麻著袍,则不能生暖。古人五十始衰,则必衣帛,职是故耳。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矣。而皆开自黄婆一人!是不当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与先蚕⑤同列祀典乎?(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注】①氎(dié):细棉布。②孔博士:西汉学者孔安国。③枲(xǐ):麻的雄株,纤维可织麻布。④邢疏:宋代学者邢昺所作经书之疏。⑤先蚕:传说中始教百姓育蚕之神。
22.“植之于地”中的“之”指代的是。(1分)
23.文中画线部分主要反映了( )。(2分)
A. 棉花在内地广泛传播。 B. 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
C. 棉布成民众主要衣料。 D. 棉纺织技术得以推广。
24.文中提到了五种可以织布的原料,分别是 、、、、丝。(3分)
25.文中引用了不少文献资料,请分析引用这些文献的作用。(3分)
26.作者认为黄道婆能“与先蚕同列祀典”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意概括。(3分)
参考答案:
22、(1分)草棉(答“棉”不给分) 23、(2分)C
24、(3分)棉、麻、纻、葛(答对1个给1分,答对两个或三个给2分,答对四个给3分。若把“麻”答成“枲”亦可)
25、(3分)引用的文献资料是作者谈论棉布之始的'基础;体现出本文所谈论的话题是前人曾关注到的,增加了文章的吸引力;引用的文献资料或印证作者看法,或引出作者看法,增添了文章的可信度。(答出1点即给2分,答对两点即给3分。后两点只要能答出“增加了吸引力”和“增添了可信度”即算对;但只答这两句,给2 分)
26、(3分)因为黄道婆教给百姓杆弹纺织之法(1分),这一方法推广之后,使既可御寒又可生暖的棉布成为天下百姓的主要衣料(2分)。
篇2:《竹之始生》《江馆清秋》的比较阅读答案
《竹之始生》《江馆清秋》的比较阅读答案
【甲】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乙】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
15、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选出意思用法不同的一组
A.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B.而心识其所以然/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C.胸中勃勃遂有画意/振笔直遂
D.少纵则逝矣/宾客意少舒
16、选出对[甲][乙]两文意思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胸中之竹”源于“眼中之竹”,画者“手中之竹”又并非全是“胸中之竹”,这是说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甲][乙]两文都蕴涵了这样的道理
B.[甲]文强调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方能“振笔直遂”;乙]文主张画竹应“意在笔先”.两文作者见解一致,观点相同
C.[甲]文主张画竹先要静观默察,烂熟于心,才能一气呵成;[乙]文阐明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者的关系,两文都道出了艺术的.真谛
D.[甲]文以竹的生长情况说明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道理;[乙]文道出了“胸中之竹”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的原因
17、[乙]文中说“意在笔先”,[甲]文中也有这个意思,[甲]文中是怎么说的?
18、[甲]文中作者明确指出了当时画竹的毛病,请用原文写出这些毛病是什么?
参考答案:
15、C(于是/进A在,B这样,D稍)
16、D(未指出原因)
17、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18、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
篇3:《材料》阅读答案
①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样样都离不开高分子化合物。我们吃的米、面、水果、蔬菜、鱼、肉;穿的棉、麻、丝、毛等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用的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则都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②高分子的特点是个头大,每个分子由几万、几十万个原子组成,分子量可达几千、几万甚至几百万。而一般的低分子化合物,如水、盐、酒精等,分子量却不过几十、几百。怪不得人们称高分子化合物是微观世界的“巨人”呢!
③相比于低分子,高分子的结构要复杂得多。它们由许许多多结构相同的所谓“单体”构成。这些‘单体’手拉手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蜷曲的长链,有的长链之间连着短链,有的还有支链。
④人造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面对太阳的一面温度很高,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很低,怎样才能保证不因温度过高或者过低而影响卫星内部仪器的工作呢?科学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即依靠一种特种高分子来帮忙,用它做成“温控涂料”涂在卫星表面。
⑤当卫星面向太阳时,高分子涂料可以助其散发热量,背对太阳时还能起到绝热保温作用,这样就能保证卫星仪器的正常工作,使其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收集和提供情报。
⑥此外,导弹、飞船重返大气层时也碰到了难题:当飞行速度高达音速的20倍时,空气的剧烈摩擦可使导弹、飞船表面的温度升高到5000℃以上。要知道 普通钢温度达1000多度会溶化成液体,合金钢最多只能耐℃的温度,用什么材料来做它们的保护层和隔热罩呢?
⑦科学家找到了一种高分子烧蚀材料,将它涂在导弹、飞船的表面,但它燃烧汽化成小分子时会带走大量的热,尽管外面烈火熊熊,里面却安然无恙,这就起到了保护层和隔热罩的作用。
⑧电子工业已经进入了黄金时代,几乎没有一样现代科学和工业技术少得了它。但是,当我们津津乐道电子工业的赫赫战果时,却不能忘掉高分子在此领域立下的汗马功劳。
⑨作为绝缘材料,高分子的独到之处是具有良好的高频和超高频绝缘性能,陶瓷、云母之类都远远赶不上它。现代电子技术中的遥控、遥测、雷达、卫星通讯等都要用到频率极高的微波,所以也就少不了优质的高频、超高频绝缘材料。可以说,没有高分子材料就没有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
篇4:《材料》阅读答案
高分子体态苗条,彼此纠缠在一起,吸引力大,不易分开,即使加热也不会一下子变成液体,所以具有较好的弹性、塑性和强度。
但是,化学家们还不满足,他们甚至干涉高分子的“内政”:或改变链的结构形式,或在链上加几个特殊的“基团”,结果新的高分子就具备了耐高温、抗低温、耐腐蚀、抗氧化以及电、磁、光、生理、催化等一系列特殊的新功能。
18.选出下列说法中不是两个材料主要说明内容的一项。( )(2分)
A.高分子材料具有个头大,结构复杂,有较好的弹性、塑性和强度的特点。
B.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功能特殊。
C.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前景广泛。
D.高分子材料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19.选出涂在卫星表面的“温控材料”是利用了特种高分子的什么功能分析正确的一项( )(2分)
A.耐高温、抗低温
B.耐高温、耐腐蚀
C.弹性、塑性和强度
D.耐腐蚀、抗氧化以及电、磁、光、生理、催化等一系列特殊的新功能。
20.选文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1.选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4分)
22..如果要将两则材料组合成一篇文章,请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你认为材料二放在材料一的哪个位置合适?请选择 。(2分)
A.第②段之后 B.第③段之后
C.第④段之后 D.第⑨段之后
问题二:请你在材料二后写一句话,使组合后的文章思路清晰,衔接自然。(2分)
(三)18.C 19.A 20.列数字、作比较。具体突出的说明了高分子个头大的特点。21.(1)生动形象。本文多处运用拟人的手法,如“这些‘单体’手拉手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蜷曲的长链,有的长链之间连着短链,有的还有支链”中将“单体”连接在一起的方式形象的说成是“手拉手”,从而说明了高分子的结构复杂的特点。(2) 准确严密。本文多处运用数字说明。如“当飞行速度高达音速的20倍时,空气的剧烈摩擦可使导弹、飞船表面的温度升高到5000℃以上。”通过列数字准确说明了高分子具有耐高温的功能。22.问题一C,问题二 这类高分子已被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各项尖端技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篇5:阅读答案参考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 (2)杂然而前陈者( ) (3)猛浪若奔(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小题3:下列句子中与“至于负者歌于途”中“于”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贤于材人远矣
C.胡不见我于王 D.皆朝于齐
小题4:甲乙文的内容,完成下表。(2分)
选段
主要内容
语言特色
思想感情
甲文
(1)
骈散相间,语言优美
热爱自然、鄙弃利禄
乙文
游人之乐
多用骈偶,多用虚词
(2)
篇6:阅读答案参考
小题1:①.通”返” ②.陈设,摆放 ③.飞奔的.马
小题2:(2分)脸色苍老,头发斑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喝醉的太守。
小题3:(2分A
小题4:(3分)(1)山水之美 (2)与民同乐
小题1:试题分析:“反”,通假字,通“返”;“陈”,一词多义,陈设;“奔”,古今异义词,飞奔的马。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把“颜”(脸色)、“颓然”(醉醺醺的样子)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3:试题分析:“至于负者歌于途”中“于”字是介词,在的意思。A.在;B.比;C.给;D.面对。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4:试题分析:甲文主要写的是富春江山水的美丽,“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乙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点评:记叙文(这里指广义记叙文,包括散文和小说等)、说明文、议论文都会有这一考查方法,要求考生对文章内容探究的结果进行审查、鉴别,并作出选择或判断正误。
篇7:《马上》阅读答案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马上
(宋)陆游
残年流转似萍根,马上伤春易断魂。烘暖花无经日蕊,涨深水过去年痕。
迷行每问樵夫路,投宿时敲竹寺门。不信太平元有象,牛羊点点散烟村。
注:此诗乾道八年春(1172年)作于梁山至邻山(今四川渠县)道中。象,标志。
19.颔联写景,选取“花”“水”意象,抒发了诗人 之情。(2分)
20.尾联化用苏轼《山村五绝》(其一)的 “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请结合诗句,
从手法运用、思想内容角度分析两诗的异同点。(6分)
答案:
19.时光流逝,年岁渐老,颠簸流离的愁苦。(2分)
【评分标准】写出“时光流逝,年岁渐老”意思给1分,写出“颠簸游离”意思给1分。
20.(6 分)相同点:(1)都运用了以景结情手法,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2)直抒胸臆,议论中抒情,“不信太平元有象”“无象太平还有象”表达了对社会太平的标志的看法。(3)都认为国家太平标志是百姓安居乐业。
【评分标准】(1)(2)涉及手法,答出任意一点给 2 分,第(3)点给 2 分不同点:陆诗否定了“太平有固定标志”的说法,意含讽刺之意,讽刺统治者用各种方法粉饰太平的做法;苏诗则用肯定句式,直接告诉人们百姓安居乐业就是太平的标志。
【评分标准】2 分,两小点,每小点 1 分。
篇8:《马上》阅读答案
(1)AD(答D得3分,答A得2分,答C得1分)
【解析】B项,“讥讽和不屑”不当,没有“不屑”。“他们认为,嘎绒当邮递员,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无中生有;C项,不是“没有邮件可寄收”;E项,不是“全方位”展示,“随时代发展,草原发生了新的变化,邮递员的工作方式也发生变化”的概括偏离中心。
(2) ①热爱本职,忠于职守。视黄马为心肝,把大黄马养得膘肥体壮,精气十足;二十多年后,不再需要他作邮递员,但他仍然不舍。
②公私分明,不贪便宜。有些
邮递员不给马喂饲料,但他仍然喂;不让人家骑公家的马;不愿意白领公家的工资。
③乐于助人,质朴憨厚。送信之余,捎带帮牧民们做各种事情;为草原修路而激动,为不能继续送信而失落伤心。
④有小小的虚荣心。认为自己是公家的人;听了别人的请托,并不点头答应;谁要请他去家里喝碗茶,作出冷漠的样子。(每点2分,任选三点作答)
(3) ①突显人物形象:路修好后,嘎绒非常激动,以此来突出他对公路的渴盼,表现他的质朴可爱;
②使主题更为鲜明:他的激动与后面因为公路修好,不再需要他骑马送邮件的失落形成对比,跟突出他的失落之情,表达他对邮递事业的热爱,突显主题:
③引出下文情节:因为激动,嘎绒没有听明白邮政局长话里要他停止送信的意思,为下文写他去交换站取邮件老头劝他不得不接受事实作铺垫。
(4) 示例:合理。(2分)①从情节来看。前面有很多情节表现嘎绒对大黄马的真爱。如“配给马的饲料一个月三十斤,他每天喂马一斤,拿秤严格称了来,一两不差不少”。(2分)
②从人物来看,嘎绒是一个十分热爱自己职业的人,而大黄马是他职业的一部分,所以他爱大黄马就像爱自己的职业一样。(2分)③从主题来看,本文重在表现一个普通人对普通职业的热爱,表达对这样的普通人的赞颂之情。所以这样安排更能突出主题。(2分)
★ 新发现的作文
【《棉布之始》阅读答案(共8篇)】相关文章:
尝试,总有新发现作文2023-07-27
女性最易忽视的7大细菌温床2022-04-29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2024-04-17
讲述新发现的作文2024-01-03
生如夏花600字优秀作文2024-01-10
《我从哪里来》幼儿园中班教案2023-12-18
观察蜗牛的作文加评语2023-08-23
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2023-03-19
以孝顺为话题的小学作文2022-09-07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02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