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疏雨洗天清》阅读答案

时间:2023-07-02 07:54:42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阅读答案(推荐10篇)由网友“huacheng88ok”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过的《浪淘沙·疏雨洗天清》阅读答案,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阅读答案

篇1:《浪淘沙·疏雨洗天清》阅读答案

1.①用典(1分)“客身”句化用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的词句,写出自身的飘零之况; “新亭”句,运用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的哀叹和相慰,写出亡国之痛(2分)②融情于景(1分)“井桐一叶做秋声”,秋叶飘落暗含着盛极而衰的哲理,“月淡潮平”,暗含心境的凄怆(此处若答成“反衬”,写出激愤之情,也可给1分)(1分)

2.①秋天到来,客观气候的转凉;②自身被俘,被押北上的凄凉身世;③家国沦亡的悲凉。(每点2分)(分析时结合全词)

二:

14.“浪淘沙”是这首词的 。(1分)

15.对本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词开篇就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

B.井桐落叶勾起诗人身世之感,引出下文内容。

C.“不见王谢宅”隐含对南宋即将灭亡的'担忧。

D.“访新亭”意味深长,为纾解自己无尽的情思。

16.赏析本词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桐”“雨”意象的异同点。(4分)

篇2:《浪淘沙·疏雨洗天清》阅读答案

14.(1分)词牌名

15.(3分)C

16.(4分)相同:两首词的桐和雨都形象寄托了作者悲秋之感和凄苦哀愁。

不同:李清照借桐和雨更多抒发自身凄清孤独之苦,而邓剡则表现寂寞飘零的无奈,抒发亡国之痛,境界更深远。

篇3:《浪淘沙·疏雨洗天清》阅读答案

邓 剡①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②。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①邓剡:南宋词人,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被俘押赴北上,本词为北上途经建康(今江苏南京)所作。

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

1.本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具体分析。(5分)

2.结合全词的内容,谈谈作者“枕簟凉生” “凉”的原因。(6分)

篇4: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宋代邓剡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译文

疏雨过后,天空明净如洗,枕席生凉,肃杀秋风吹动梧桐叶,声似报秋,自己千里飘零,亦如同这风中桐叶。

一梦醒来,古台城上,月色已逐渐暗淡,江潮涨得水与岸平。惟愿再追寻昔日新亭的慷慨之声,如今不惟其人不在,其宅亦不可见,惟见烟草青青。

注释

枕簟(diàn):枕头和竹席。

客身:流落之身。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梦里不知身是客。”

台城:东晋台城在今南京玄武湖畔。

便须:即便。

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南。

王谢宅:指东晋王、谢士族的宅邸。

烟草:被烟岚笼罩着的草色。

创作背景

元十六年(1279年),邓剡在厓山被俘虏,并与文天祥一同被押解北上,在途经建康时,邓剡作了此词。

赏析

这首词寓含有怀古感今的浓浓深情,语言极为明快,堪称邓剡现存的词中的一篇佳作。

词的`上片,“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暑退寒来之节气替代,说出盛极而衰的人生哲理。宋室覆亡,故国不在,如瑟瑟寒秋,令人心灰神懒。“疏雨洗天清”,然而天清世不清,能奈其何。室内枕席生凉,是实写秋天到来天气生凉,气候更替,室外井桐落叶,既是报秋,又勾起词人对自己身世的感叹。给全词的气氛作了烘托,深含怀古的幽幽情感。“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叶随风飘,说明个人命运的不可把握,也表明作者对邦国沦亡悲哀之情。“千里”是概括在广东被俘到建康的旅程。

词的下片,“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无限哀思难以排解。邓剡把它带到梦乡,醒来却发觉古台城上梦凄凉。词人的心境本来就很哀伤,但醒来见月色暗淡,海潮泛起,禁不住自己也心潮澎湃,心里更加凄怆。梦醒之后,只能去“便须携酒访新亭”。王导在当年的新亭会上,还主张“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但词人和文天祥都做了俘虏,宋王朝已彻底亡矣。“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邓剡对世事无常、朝代兴亡的感慨,因为真实的遭遇而显得格外深沉,结句移情入景,寓激于婉,凄苦的亡国之音,袅袅不绝。

篇5:浪淘沙·疏雨洗天清原文及赏析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原文及赏析

原文: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译文

疏雨过后,天空明净如洗,枕席生凉,肃杀秋风吹动梧桐叶,上似报秋,自己千里飘零,亦如同这风中桐叶。

一梦醒来,古台城上,月色已逐渐暗淡,江潮涨得水与岸平。惟愿再追寻昔日新亭的慷慨之上,如今不惟其人不在,其宅亦不可见,惟见烟草青青。

注释

枕簟(diàn):枕头和竹席。

客身:流落之身。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梦里不知身是客。”

台城:东晋台城在今南京玄武湖畔。

便须:即便。

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南。

王谢宅:指东晋王、谢士族的宅邸。

烟草:被烟岚笼罩着的草色。

赏析:

邓剡被俘虏,和文天祥一同被押解北上。在途经建康,邓剡作了此词。这首词寓含有怀古感今的浓浓深情,语言极为明快,堪称邓剡现存的词中的一篇佳作。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暑退寒来之节气替代,说出盛极而衰的人生哲理。古话说得好:“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宋室覆亡,故国不在,如瑟瑟寒秋,令人心灰神懒。“疏雨洗天清”,然而天清世不清,能奈其何。室内枕席生凉,是实写秋天到来天气生凉,气候更替,室外井桐落叶,既是报秋,又勾起词人对自己身世的感叹。此词一开篇,便给全词的气氛作了烘托,深含怀古的幽幽情感。

“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跟《唐多令》词里写的“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意绪相通。叶随风飘,说明个人命运的不可把握,也表明作者对邦国沦亡悲哀之情。“千里”是概括在广东被俘到建康的旅程。李后主亡国后所作《浪淘沙》的“梦里不知身是客”,和此词中所讲的“客身”皆指亡国之虏沦落于异域的生活。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东晋台城在今南京玄武湖畔。无限哀思难以排解。邓剡把它带到梦乡,醒来却发觉古台城上梦凄凉。词中借己情感之转折,演绎出作词的生活。词人的心境本来就很哀伤,但醒来见月色暗淡,海潮泛起,禁不住自己也心潮澎湃,心里更加凄怆。

梦醒之后,到哪里去呢,只能去“便须携酒访新亭”。据《世说新语·言语篇》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在今南京市南),藉卉饮宴。周侯(岂页)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王导在当年的新亭会上,还主张“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但自己和文天祥都做了俘虏,宋王朝已彻底亡矣。

“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它跟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所表达的意思相符。李白慨叹历史之已成陈迹,而邓剡却多了一层亡国的实感。从情感之深切,邓剡实多一层。作为结句,它能融情入景,从而引读者于审美活动中直接领悟人生哲理。

篇6:邓剡《浪淘沙·疏雨洗天清》阅读练习及答案

邓剡《浪淘沙·疏雨洗天清》阅读练习及答案

浪淘沙 疏雨洗天清邓剡①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②。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①邓剡:南宋词人,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被俘押赴北上,本词为北上途经建康(今江苏南京)所作。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

12.“浪淘沙”是这首词的_________。

13.对本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开篇就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

B.井桐落叶勾起诗人身世之感,引出下文内容。

C.“不见王谢宅”隐含对南宋即将灭亡的担忧。

D.“访新亭”意味深长,为纾解自己无尽的情思。

14.赏析本词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桐”“雨”意象的异同点。

答案:

12.词牌名

13.C

14.相同:两首词的桐和雨都形象寄托了作者悲秋之感和凄苦哀愁。

不同:李清照借桐和雨更多抒发自身凄清孤独之苦,而邓剡则表现寂寞飘零的无奈,抒发亡国之痛,境界更深远。

【分析】

12.本题考查识记诗词文学常识的能力。考生应该结合平时所学内容认真分析,平时应注意积累。一般情况下,词的标题分为词牌名和题目两部分,词牌名必须有,有的诗词没有题目。本诗中“浪淘沙”为词牌,“疏雨洗天清”为题目。

13.本题考查对词的思想内容的理解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诗歌,包含后面的背景注释,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意,把握诗歌情感,然后认真分析选项,找出错误之处。本题C项,“‘不见王谢宅’隐含对南宋即将灭亡的担忧”表述错误,根据注释“南宋灭亡,被俘押赴北上,本词为北上途经建康(今江苏南京)所作。”可以知道,本词写于南宋灭亡后。“不见王谢宅”抒发的是诗人的亡国之痛。故选C。

篇7:《疏雨》阅读答案

韩偓

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

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

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

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

【注】傅野:殷代名相傅说曾筑室于傅岩之野,后用“傅野”借指贤人隐居的草野。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迅疾的雷声仿佛是被疏雨送走,“送”字将疏雨描写得富有情趣,极具表现力。

B.疏雨为小院带来凉意,莓苔如洗,既写出了环境的清幽,也孕含了诗人的感受。

C.诗人卷帘时,燕子从身旁飞过,洗砚时,鱼儿触手可及,画面宁静祥和,充满生机。

D.尾联用典,含蓄蕴藉,意在表明诗人想要脱去戎衣,像傅说一样隐居草野。

15.诗歌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二者之间是如何关联的?请简要分析。(6分)

篇8:《疏雨》阅读答案

14、D

15、诗歌前两联描写环境的清幽和谐,表现闲居生活的美好,后两联抒发济世救民,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但欲”“唯将”构成情感上的转折,流露出诗人闲居于此的不甘,将前后两部分关联起来。

篇9:《浪淘沙·帘外雨潺潺》阅读理解及答案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阅读理解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①,一晌贪欢②。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②一晌(shǎng):一会儿,片刻。

8.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也可以用“暮”,说说你对这两个字的理解。(5分)

9.全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试题答案:

8.“莫”,不要的意思,作“莫凭栏”,是不要凭栏,害怕见到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3分)“暮”,晚上的意思,作“暮凭栏”,是夜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两说都可通。(3分)

9.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囚徒之悲以及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

篇10:《摊声浣溪沙天雨新晴》阅读练习及答案

《摊声浣溪沙天雨新晴》阅读练习及答案

摊声浣溪沙 天雨新晴,孙使君宴客双石堂,遣官奴试小龙茶

日照门前千万峰,睛飙先扫冻云空。谁作素涛翻玉手,小团龙。

定国①精明过少壮,次公②烦碎本雍容。听讼阴中③苔自绿,舞衣红。

【注】①定国,于定国,西汉人,官至丞相,为人清廉,判决案件公允准确。②次公,盖宽饶,西汉人,官为司隶,勤于职政,行清能高。③听讼阴中:传说西周召公行巡乡邑,在甘棠树下审理诉讼案件,故有“听讼阴中”之说。

1.前人把这首词归为豪放词,请结合词的开头两句说明这样归类的理由。(5分)

2.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5分)理由:①意境开阔:晴空万里,日照千峰,体现了阔大的意境。②语言富有气势:“千万峰”数量众多,“扫”有席卷、涤荡的豪迈气势。(答对其中一点2分.答两点得5分)

2.(6分)①用典。(1分)运用于定国、盖宽饶、召公等人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孙使君清廉公正、勤政能高的赞美之情。(2分)②借景抒情。(1分)孙使君治郡清平,民无讼事,所以庭中绿苔白生,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孙使君治政能力的赞美之情。(2分)③即事抒情。(1分)“舞衣红”描写了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表达了对孙使君治政有方的赞美之情。(2分)(答对其中2点即可得满分)

春江花月夜阅读赏析

关于雨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雨的诗句——《微雨》

形容雨的诗词

吴琚浪淘沙阅读答案

浪淘沙阅读答案

描写雨的唯美诗句

描写雨天的唯美诗句阅读

描写春天的诗句——《雨晴》

浪淘沙·秋夜感怀阅读答案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阅读答案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阅读答案(推荐10篇)】相关文章:

描写雨的优美诗句2023-08-21

描写雨的经典诗句有哪些2023-09-24

描写雨的写景抒情诗句2023-06-11

关于雨的诗词2022-12-15

描写雨的诗词2022-12-04

写雨水的五年级作文2022-04-30

描写雨天的诗句2023-11-03

浪淘沙 为柴氏题,浪淘沙 为柴氏题姚燧,浪淘沙 为柴氏题的意思,浪淘沙2022-06-27

抒情的古诗词2023-07-20

五年级《邓政委的棉衣》阅读答案2023-02-0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