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式教学方法论文(通用19篇)由网友“tang123”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讲座式教学方法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讲座式教学方法论文
一、讲座式教学方法
讲座式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拘泥于教材章节和结构,由教师合理组织内容和佐证素材,生动详实地对讲座专题进行深入剖析,并让学生不断地参与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该教学方法是适应课程性质和拓展教学内容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激发其创造力,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教学内容更具有实践性和前沿性。教师可以将自己亲身经历的计算机常见故障,使用过的工具软件、网络应用技术,以及最新的专业研究等内容丰富到讲座环节,从而使讲座比课程教学更具专业深度和知识广度。
二、讲座式教学方法的实施
(一)讲座专题规划依据课程内容和学生需求,教研室成员就当下学生感兴趣、有需求的计算机技术、网络应用和智能手机软件应用等内容进行归纳整理,逐步形成了计算机日常维护、网络资源共享、网络购物实战和智能手机优化等多个讲座专题。通过这一系列的讲座,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知识广度和深度,并掌握更多计算机实践技能,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讲座实施
首先,教研室将讲座任务下达给在该领域有特长的教师,确定讲座时间,并对此次讲座的要求和目的做出说明。其次,由该教师就讲座要求和目的进行专题设计,收集资料、备课、规划讲座进程并组织开展讲座。然后,学生积极参与讲座过程,并与教师就内容进行互动,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最后,由教研室组织到场学生对该次讲座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改善和提高。
(三)保障措施
1、及时更新讲座内容。根据当前计算机知识需求和网络发展方向,及时调整讲座内容和讲座佐证案例,做到讲座内容与时俱进且保证佐证材料的趣味性和时效性,让大家关心的技术和应用能够尽快出现在讲座中。从而形成一个教研室精心规划,教师认真组织,学生乐意参与且能学有所获的讲座氛围。同时,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相关的科技领域较为广泛,可圈可点的.专题较多,教研室必须在这些专题当中进行适当的取舍,从而将适宜的内容更新到讲座当中。
2、结合课程特点开通多种新媒体服务。计算机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接触为数不多的一门计算机应用课程,该课程具有操作性强、涉及信息技术多等特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研室开通了微博、微信和网络学习空间等多种新媒体服务,这些新媒体除服务正常的课程教学外,还对拓展课程教学有重要作用。例如,讲座通知可以通过微信公共平台群发信息,教学资源可以通过微博和网络学习空间及时分享给每一位学生。这些新媒体服务有力地保障了课程教学的实施。
3、对讲座进行有效总结。尽管每一次讲座都是教研室精心规划,教师认真实施,但难免百密一疏,还是很有可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所以每一次讲座结束后,教研室要通过对讲座内容归纳、总结,以及针对听众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从而获取可靠的反馈信息。通过对一手数据的反复分析总结,能够更加直接地了解学生的期望和对讲座的评价,对下一次讲座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四)注意事项
1、精练讲座选题。作为计算机基础的拓展教学,讲座是课程有益的补充和延伸,而非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和加深。受学期和正常教学的约束,每个学期安排的讲座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一个学期控制在3~5次。讲座选题要精练、有必要,同时还要考虑听众的接受能力,把握好讲座内容的难易程度。选题工作由教研室集体研究,兼顾学生和社会需求,突出知识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2、把握讲座的“度”。所谓“度”,指的是讲座内容的深度和讲座包含知识量的广度。因为讲座面向的听众主要是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计算机基础较差,所以规划讲座的教研室和负责讲座实施的教师必须严格控制讲座内容深度和知识广度,内容不宜过难,知识含量不宜过多,甚至还要在适当环节控制语速,为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要从学生角度出发,从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初衷出发,让学生对讲座的内容充满兴趣,通过简单的引导,鼓励学生自己去尝试。有了兴趣和需求的驱动,学生就会主动去探索和尝试,进而深入学习和掌握,最终达到讲座式教学的教学目标。
3、重视讲座信息的反馈。讲座设计是否合理,能否抓住听众的思维,能否满足听众需求,在场听众最有发言权。作为讲座的组织者,对讲座的总结环节必不可少,同时还要尽可能多地获取听众的评价。目前,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微信留言、微博评论以及问卷调查等多种信息反馈渠道,听众不但可以在讲座结束时填写问卷调查表,还可以在讲座进行过程中通过微信互动的方式,直接反馈信息。
篇2:妇产科学教学方法论文
妇产科学教学方法论文
妇产科学是研究妇女保健和疾病防治的临床医学学科,是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主干课程。作为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工作应以培养学生自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目前,高校附属医院的妇产科医师因临床工作压力大、科研任务繁重,而用于教学的时间相对较少,且主要以大班课堂教学模式为主。但教学理论及相关研宄均提示,演讲式教学法是传授效果欠佳的方法之一。因此,如何提高妇产科学的教学效率和效果,如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讲授方法,是一个重要而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妇产科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对临床医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1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适合大班教学,可以使教员的教学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该方法可为学生展示知识体系的整体结构,降低学生直接阅读的困难,特别适合内容复杂、头绪繁多,需要具体指导的章节。例如,妇科生殖内分泌疾病、正常分娩等内容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对学生的理解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讲授虽然便于实施且应用广泛,但不一定是有效的教学方法。目前,该方法在发达国家己不是主要的传授手段。
课堂讲授对教员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大部分教师按照自身受教育的模式或他们己知的教学方法去教授学生,但这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因为有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即教师的临床教学能力对医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比较显著的影响。事实上,极少有医师受过教育技术或理论的正规训练,这是今后需要加强培训之处。
课堂讲授的关键是使学生跟上教师的思路,积极思考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除了思想上重视之外,还应当注意熟练备课、切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合理使用音调、语速、重音、动作示范、面部表情以及临场应变能力,以使课堂讲授富有魅力。这种由教师的内在素质、教学功底所形成的持久的吸引力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
2启发式讨论
认知心理学表明,通过思考和叙述,将某些知识与己知的事实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便于在日后需要时联想起来。据此,填鸭式的大课讲授在很多方面不如讨论有效。特别是带有启发性的讨论,对知识的储存、适应能力的培养、具体问题的解决、思考并激发进一步的学习有着显著的效果。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评估事物之间的逻辑性,提高对相关问题的认知水平,并且为应用书本上的原理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例如,异常分娩的教学就可采用这一方法。在学过正常分娩之后,学生己经知道了决定分娩的三个因素。接着,教师启发学生:若三个因素分别有异常或相互之间不适应时,会有哪些临床表现、可能导致哪些并发症以及预后如何;并逐步引导,让学生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从中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而且对知识点的记忆深刻。
启发式讨论适合于小班,也可用于大班教学,其关键是将教学的目标与班级的规模联系起来。讨论可以从临床经验、示教病例、播放录像开始,整合并提出有争议的话题,并对一些想当然的观点提出置疑。只要方法得当,学生通常喜欢对教师的询问做深入的讨论。启发式讨论有一定的技巧,教师应将一个大的话题分解为不同的部分,让学生集中精力为同一个问题努力,集思广益;并且鼓励学生写发言提纲以加强其条理性,避免空谈。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角色,仅在于不断地启发思考、推进讨论。
3病例中心式教学(CBL/CBS,Case-based learning/Study)
案例教学广泛应用于医学、商学和法学教育。目的是使学生从特殊案例中推出一般原则,并且在日后应用于新的案例。因此,在解决现实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方面,这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直接涉及到与学科相关的实际问题,因此该方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医学教学中,CBL/CBS即是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真实地描述病例情况,包括临床表现及存在的`问题。学生必须针对病例采用多种来源的材料进行分析,包括明确地叙述问题、提出假说、分析相关数据、作出初步的判断,等等。同时评估不同处理方法的疗效、可能的副作用及预后。教师应当允许该问题有多种不同的思考方式和作法。研究发现,应用这种方法的学生在概念的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及考试的得分等方面均比课堂讲授的效果好得多。目前,国外己有专为医学生设计的在线病例教学课程。
我们建议妇产科学的部分章节可以采用这种以临床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模式,其中包括:自然流产、异位妊娠、产后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等。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前资料查询、课堂分析总结、课后自学阅读等方式启发学生搞清相关知识,归纳出这些疾病的一般规律和处理原则。需要指出的是,该方法效果肯定,便于实施。实施的关键是教师应敢于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勇于尝试,切实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问题中心式教学(PBL,Problem-based learning)
对于PBL教学法,己有大量的研究和讨论。该方法体系严谨学生需认真地思考、决策、分析,才能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PBL法可用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其步骤包括:问题与评估;提出解决方案或假说;调查回顾该方案或假说(包括收集信息,如实验室检验、物理检查、会诊意见,等等)将收集的信息应用于原始问题的分析;回顾并整合己学过的知识,并作进一步的评估。PBL教学法强调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以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鉴于此,目前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己将PBL作为新教学计划中的基本传授法。
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主体。若班级规模较大,应予细分,而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应用这一方法,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第一,PBL提出的问题不应是简单的问答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综合性。例如,可在妇产科学应用的章节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与监护、不孕症的病因与诊治方案,等等。第二,该课程是学生主导型,学生自己负责自己的学习。教师仅是学生的顾问,但必须给予指导。有研究随机比较了有或无专家指导的PBL实施情况,结果发现有专家指导的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成绩比较理想。一般认为,若没有教员的指导,学生在PBL的过程中有时会走捷径或误入歧途,从而影响了学习的效果。第三,在实施PBL的过程中,应综合多学科的知识。唯有此,才能体现出该方法的优势。否则,可能会造成学业上的偏离和荒疏。大量研究显示,PBL教学可使学生获得宽广的医学知识面。Dyke等随机对照了用PBL法与传统教学课程传授流行病学的差别。他们发现,两个试验组的考试结果没有显著差别,但PBL组的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流行病学原理,并且较传统教学组更关注流行病学与其它专业的联系。他们的结论是:PBL是一种在学习效果上等值,但能使人获得更多学习经验的教学法。因此,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规范的PBL法不仅不会造成学识的偏差,反而在某些方面获得更高的能力,完全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加以推广。
5教具的使用
教具的使用在妇产科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增强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表现。由于利用教具在传授临床技术上的独道之处,故而国外有专门的技能实验室,让学生用逼真的模型进行操作练习。
本法适用于见习的学生。在妇产科学的教学中,需要用到教具的情况很多。例如,实际操作胎心监护仪,使学生易于理解胎心监护的基本知识;利用模型学习产科四部触诊法,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再如,使用解剖模型有利于提高后穹隆穿剌抽吸技术,以及骨盆径线的内外测量技术。学生利用教具亲自实践,其效果不言而喻。
6网络教学
网络在线讲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没有距离阻隔,有研究将95名医学生随机分配,一组接受课堂讲授,另一组采用在线语音传播。试验结果表明,在线学习耗时少,能获得相同的知识内容,且便于学生自我安排主动学习。目前,不少学校都在建设网络教学课程,妇产科学也应充分地利用这一教学资源。它特别适合内容相对简单、直观性强的课程,或课时无法安排而适合自学的章节。例如,妊娠诊断、孕期保健等内容。网络教学资源丰富、灵活多样,具有交互性和突出个性化的特点,可以使教和学更加高效、更加轻松,应进一步发展完善使之成为妇产科学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总之,未来的医学教育面对着一系列的挑战。临床医师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教学的关键。选择最为适当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教学目标,并使得教学更加实际和有效己是人们的共识;而一些新的教育理论将有助于改变现有单一的医学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在自我学习己变得与课堂教学同样重要的今天,教师的作用和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认为,用多种模式教育学生是促进学习、改善教育质量的关键。其优点在于: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环境,使之投入其中主动学习;学生并非从教师处单向的接受知识信息;教学以培养能力为主,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实践技能。
篇3: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论文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论文范例
一、高中地理教学内容
(一)利用直观案例,锻炼学生表达,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在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下,在日常的教学模式中,教材直观案例是引领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起点,学生的思维可以对感性的、形象和直观的材料归纳整理,从事物的表象特征当中总结事物的本质规律进而上升到理性思考。对于刚由初三升入高一的学生而言,其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都十分有限,所以一线教师应着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课堂教学中把选择合理的数量和难易程度恰当的感性材料作为第一要务。感性材料的难易程度应该是刚好能初步揭示高中地理事物的一般规律,教材内的案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在应用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不能过分倚重,否则会引起学生兴趣下降,思维僵化的问题。教材的案例只可作为引入点,不能成为规律总结的唯一切入点。因此,多元化直观案例,有阶梯性难易程度的案例,在课堂上应适度展示出来。同时,在学生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必要的、具有启发性的点拨。
(二)知识树的建立和高中地理事物的整体性。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高中地理事物是相互联系、综合发展的。其中,以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为主要线索。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理论主张,自然高中地理和人文高中地理结合,并在多方面相互渗透,以使高中地理教育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为此,高中地理教学过程要阐明各种自然高中地理要素、人文高中地理要素及这两部分之间的综合联系,使学生建立起从不同研究角度、不同层面上综合联系高中地理要素的观点,掌握认识高中地理事物综合联系的方法。高中地理事物和规律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新课标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也让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存储器,在高中地理事物规律的应用上教师要培养学生联合、统一相互影响的发散思维,而不是僵化的因果联系。就高中地理知识的“点”而言,发现“点”与“点”的区别是学生掌握高中地理事物内在联系的'基础。而“点”与“点”联系成的“线”,是编织知识网络的基本构成。
(三)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找到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兴奋点,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应注意充分挖掘教材知识内容背景下的感性材料;与此同时应广泛搜集、充分积累相应的素材作为课程切入点,在潜移默化的课程进度中带领学生走向正轨。在保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同时,不忘对学生的思维以正确引导。
(四)重视高中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高中地理--“自然之所向,通晓以为理”,在高中地理学科的建立之初,以高中地理事物的标记起源,因此,地图成为高中地理学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已发展到包括统计学在内的相关图表的研读与总结。所以如何在观察到外部表象时,分析其个中道理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关键所在。在对高中地理图表的判读当中,其外部表象特征,反映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开阔性、准确性都是高中地理学科考查的范围且常见于简答题。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自己的思维表达方式,注意其思维的偏差和纰漏,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方向性的引导。其细节可以从一下几个点来掌握。第一,高中地理图名。高中地理图名揭示了该图的总结内容,是解决问题的起点。掌握图名内容有助于迅速查找相关材料。第二,图例和注记。是高中地理事物的符号表达,最能直观表示高中地理事物的分布及相关高中地理事物的外在联系,结合知识的点构成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区域高中地理知识的应用。相关表象的内在联系在是课堂的教学的重要组成,通过学生应用情况教师应调整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的训练内容和强度。
二、高中地理教学方法
(一)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多媒体是高中地理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手段,将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感性素材通过多媒体形式的展现是建立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特别是在“言传”很难表达的素材上,多媒体的表现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例如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关于地球运动的部分,多媒体可以展示立体的地球运动状况,太阳光照图,天体之间的运动等。
(二)图示法。自制简图和填图册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高效利用。其中,自制简图甚至比多媒体的展示效果要好,简图能够有效化繁为简,更易寻求掌握高中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在简图的应用过程中,教会学生要掌握如何将复杂高中地理事物通过一定规则的转换成为易用图表。如世界大洲轮廓,洋流简图等。同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制作简图,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及动手能力。填图册的应用可以成为粗略内容的精细加工。将统一冗繁的高中地理知识整体打碎成数个区域各个击破是建立高中地理整体的有效方法。在自然高中地理和人文高中地理的相关图标应用中,学生要注意将不同高中地理事物分图层掌握,而在规律的总结当中就要应用图层叠加,分析其相关规律。填图册也可以通过自制的方法加强记忆。适合不同学生的手工填图册使不同的内容得到了有针对性的训练。
(三)列表比较法。高中地理学习中的同类型知识内容,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高发内容。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可以利用学生建立相关图表,相互对比并通过总结规律、语言描述、试题猜想、资源共享等课内授课方式来增大类似知识点的区分度,适时的锻炼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和相关内容的思维习惯。
(四)理论联系实践。高中地理材料中的大部分内容均与生产实际,生活实际内容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理论知识点的实际应用。必要时,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建设参与机制来完成对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例如:南昆铁路是沟通西南与华南沿海的一条重要通道,使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与东南沿海连成一体。修建南昆铁路,对加快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增进民族团结,缩小东部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内容对学生而言并没有实践可能,为使学生充分理解可以通过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切身感受来让学生掌握。让学生分析交通运输线路的建设对实际生活的改善加强理解。在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自然因素等共同的作用下,高中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要寻求其主导因素或决定性因素。通过对实际生活的理解,学生的掌握可以是准确的。
(五)讨论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知道下针对某个问题,通过分组讨论的模式得到的结论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方法。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能从这个过程中达到巩固知识锻炼思维的目的。但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扮演一个导师的角色而不能成为讨论的领导者。学生自主的思维在讨论过程的各抒己见对锻炼学生而言是宝贵的财富。教学的方式是多样的,在不同的环境下,在学生素质差异下,教师要充分做到因材施教,力求在方法上创新、高效。建立一堂学生能接受,愿意接受,主动谋求结果的课堂,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最好方法。
篇4: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论文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论文
在全新的社会以及教育形式下,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标准要求,这样一来,传统方式下的数学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数学教育的需求。这就需要针对教学进行充分研究,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达到对教学改革的效果,使高中阶段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强化教学效果。
一、数学教学高中阶段的具体问题
1.学生问题
尽管针对应试教育已经大力开展了改革活动,但是很多根深蒂固的东西还在影响着当下的教育。整个教学过程依旧十分功利化,存在着严重的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能对学习技巧进行针对性总结,不懂得对学习规律进行摸索。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不仅如此,课堂教学依旧停留在教师进行填鸭式灌输的层面上,学生没有空间进行自主思考问题,同时自身也没有形成自主思考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很难形成数学逻辑思维,会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具体来讲,在针对三角函数进行讲解的过程中,由于三角函数存在着很多种类型,同时相互之间又存在着极为复杂的转换关系,需要通过复杂的公式才能建立起换算关系。所以在针对这一阶段内容进行学习时,学生如果做不到针对性深入思考,通过对公式的理解进行记忆,那将会由于死记硬背形成混淆。不仅如此,高中阶段的三角函数主要是针对化简或者求值等方面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纯依靠死记硬背,将会存在很大困难,无法顺利的进行不同函数之间的换算。面对这种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教师需要承担起这一过程中的主要责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一现状进行调整,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使学生通过有意识的锻炼,来强化自身思考能力,能在面对相关知识内容时产生质疑,同时针对疑问进行自主探索。
2.教师问题
虽然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教师都逐渐地开始采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方式来迎合新课标的要求,但是在具体的推广落实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将相关的标准和措施全面地贯彻落实。因此,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大打折扣。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以从两方面寻找原因,首先教师并没有对教学改革形成整体认识,还没有明确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已经与原有教学方式存在差别,所以只能从表面上对新课标进行认知,很难从本质上对相关内容产生理解。由于没有触及到新课标的精髓部分,所以在具体标准的.执行过程中,只能从表面形式上进行数学教学方式的调整,最终的效果只能是“换汤不换药”,从而使新课标无法在现实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从而与新课标背道而驰。另外,很多教师受到高考的压力,只能采取急功近利的教学方式,同时由于很多教师利用传统方式开展数学教学,培养出的很多高分学生,使教师产生了偏执的观念,从而固守原有教学方式和理念,不肯做出改变。这两种情况的存在,直接限制了新课标的顺利推行。
二、改善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的对策
1.改善师生关系
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过程中,死记硬背的情况普遍存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教师没有做好针对性引导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师生之间的关系过于疏离,欠缺有效的沟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将课堂内容的精髓部分向学生传达,所以影响整体教学效果。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将教学改善的焦点聚焦在师生关系上,通过打破师生之间存在的壁垒,使学生与教师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改善师生关系,使两者之间可以进行融洽的交流和沟通。同时,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具体的针对性措施,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留出相应的空间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拥有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空间,并逐渐释放出自己的想象力,针对相关数学问题可以做出灵活性对待。只有师生之间的关系足够亲密,才能将素质教育顺利推进,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身体力行的表现出足够的尊重,并且可以放下自己教师的威严,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互信关系,对学生心中真实想法进行聆听。在此基础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才会变得更加民主,同时也将会更加和谐,从而形成畅通无阻的沟通氛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出足够的努力,有意识地打造自身亲民形象,逐渐成为学生心中和蔼可亲的好老师,成为学生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2.强化学生数学兴趣
针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来讲,需要把握好导入阶段,只有做好这一环节的工作,才能保证整个教学过程顺利开展。这样学生注意力将会被充分吸引,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学习时产生兴奋的感觉。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需要明确“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在导入阶段做好,就能在课堂数学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必再通过分秒必争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灌输,来保证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充分好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对课堂内容充分关注,教师教学将会对学生形成引人入胜的效果。具体来讲,在针对对数函数以及指数函数进行具体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拉面原理对学生进行展示,在拉面师傅拉面的过程中,面条数量会持续增加,通过对面条数量变化的规律研究,找出面条最终数量与师傅进行对折的次数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形式的教学导入将会充满艺术性,对学生形成思维上的刺激,使学生想象力被充分释放,从而对所学内容充满幻想,对相关内容就会高度关注。在对艺术性的教学导入进行充分利用的过程中,由于需要掌控应用的科学性,所以教师会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实践锻炼逐步强化自身的相关技能,对课堂教学的掌控和驾驭能力得到逐步强化。不仅如此,在深刻了解的基础上,学生会从本质上对新课标进行认知,从而对学习方式进行针对性调整和修正。
三、结语
在针对高中阶段学生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在全新的背景下推行新课程标准,这就需要针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展开系统研和讨论。在此基础上,明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类型的问题,并在新课标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相关问题的存在.
篇5:韩国语教学方法论文
1语音教学
语音教学要讲、练、听三者结合。韩国语由21个元音,19个辅音字字母构成。辅音中的松音、紧音和送气音一直是学习的难点。另外,韩国语的音变现象也特别复杂,特别是同化现象(鼻音同化、边音同化、腭化),因此教师对于字母的发音部位和音变现象的规则都应认真讲解,做好示范,学生在理解发音规则的前提下模仿,这样与单纯的声音模仿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必须保证“听”、“读”并举。
2词汇教学
课文由段落构成,段落由单词构成,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词汇是教学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韩国语的词汇结构,是根据语素的结合形式,可以分为独立词、派生词、合成词和复合词。独立词是指由一个实语素构成的词。派生词是指实语素与词缀相连接构成的单词。合成词是指由两个以上的实语素构成的一个单词。复合词是指一个实语素与词缀相结合,或者是由两个以上的实语素相结合构成的单词。构词法是韩语单词讲解中重要的方法。词汇语法的讲解要紧密和能力考试结合。韩国语能力考试是针对学生听力、词汇、语法、阅读,写作能力的全面考察。实现听说读写译全面能力培养的基础的词汇语法教学,同时也应该侧重与韩国语能力考试的接轨。这就要求首先教师要对能力考试中的词汇语法范围,重点难点,常考词汇进行整体的把握,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及考试方面的语法同汇双重侧重。另外,随着网络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融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灵活性于一体,展开直观教学。如让学生观看大长今等韩剧,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简单化、直观化,使学生更易接受。通过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由识记向模仿、应用转化,提高韩国语的实用能力。
3课文讲解
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启发激励学生凭借已掌握的知识获取新的知识,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与他们的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呈相关性。韩语教学一定要注重心理因素和韩文化背景。一个人只有对韩语文化背景有所了解,产生了兴趣才能抱着积极的`情感,主动参与,才能对韩语学习保持一股持之以恒的热情与动力。因此,在平时的韩国语教学中,应多向学生讲授一些韩国人文、地理、风俗、习惯、国情以及基本礼仪等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前预习是韩语课堂学习的基础。首先,韩语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韩语听课水平,因为预习可以扫除新课中单词的障碍,学生听课备感轻松,就会把精力放在理解和思考问题上。另外,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借助文本、声音、图片、投影等进行韩语形象教学。根据韩国传统家屋的相应图片、视频,学生自然而然地总结出韩屋的构造、材料、特点等等,目的是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为了及时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每两周进行一次综合性的书面测验。通过测验,可以检查学生对基本内容的掌握情况,也可以检查学生实际运用的情况,以及测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重点,改进学习方法。在当前竞争空前激烈的环境下,外语人才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今后学习韩国语的学生还可能继续增加,韩国语教育会更加活跃。因此,应继续探索、完善教学方式,满足社会对新型韩国语人才的需求。
篇6:中学历史教学方法论文
摘要;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是相当紧密的,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只要我们擦亮眼睛、用心观察,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总之,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们的教学方式一定要切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符合学生的思维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完成教学任务。
新课程理念要求中学历史教师摒弃以往陈旧的教学理念,科学地处理教材与课标、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引导学生抓住历史主线,相互印证,博古证今,以期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历史分析能力。新课标对历史课程资源做了这样的界定:“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我们不难看出,历史课程资源是相当广泛的,它来自各个方面――文字、实物、人力等。这为我们成功的历史教学奠定了丰富的材料基础。在此,我不禁想到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先生在历史学研究方面的主张:“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即摆脱纸堆的束缚,将新的.考古等实物资料运用到历史研究中去,由此极大地扩展了史料的范围,取得了较高的学术成就。
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虽然不可能达到学术研究的高度,但在材料的选取与运用上却和傅斯年先生所提倡的主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么面对纷繁复杂的课程资源我们应当怎样取舍,从而更好地为自己的
篇7:语文教学方法论文
【摘要】21世纪,我国的教育模式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此文重点对语文教育教学在新形势下如何进行改革与创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改革创新
前言
早在上个世纪末,国家教委就明确地把素质教育定义为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教育法》所规定的我国教育的方针大计,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长远需要,是一种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习主动性的教育形式。也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的智力素质得到发展,也要求发展其非智力素质。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已知的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学生的人格发展和价值观念的确立却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当前的素质教育改革要求下,语文教育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
总体来说,语文教育教学的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转变语文教育教学理念
素质教育所关注的是受教育者的素养与品质的提高,重视对受教育者自身潜力的开发,并最终达到使受教育者实现全面发展和身心和谐的目标。对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来说,教育更多地体现为知识的单一方向灌输,而素质教育则体现为互动与交流,对受教育者进行启发和诱导,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在教育行为中更加主动。人的大脑不是一个简单的容器,把知识装进去就完成了教育,而是需要经过一个极为复杂的认知与实践过程之后,才能做到消化吸收,学以致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应该是这个活动中的主体,为达到最为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就应该最大程度地尊重和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从而对知识进行主动的获取与实践创造,基于以上需要,就尤其应该重视对受教育者情商的培养。所谓“情商”就是指一个生命个体管理与接收他人的情感或情绪,并利用和认识这些信息来对自身的行为和思想进行指导的能力。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情商能够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且在社会实践中,情商对人的成功与失败的影响,甚至已经超越了智商。对于教育教学来说,学生健康的情商就是其吸取知识、技能的最大内在的驱动力。为实现有效的情商培养教育模式,应该建立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在教育活动中的伙伴关系,创造宽松、平等和民主的氛围,有利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结合社会进行实践性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或家庭的服务活动中,培养对社会的认知、良好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情感以及优秀品格。引导学生对获取的社会体验进行良性的、积极的思考,促进学生自身的健康价值观和社会观的成熟。
2.改革创新语文教育教学方法
2.1确立语文教学的全面性目标
所谓的教学目标,就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预先制定的将要达到的效果。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目标的单一性,如进行一篇课文的学习后,都会具体地提出需要掌握课文中哪几个词语的正确读音、如何运用或是写作特点与人物特征等要求。但是很明显,以上目标都仅仅是知识性的,不能对学生的心智提高有所助益。而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不但要求知识的培养,也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和社会品质的培养。当前社会环境日渐复杂,更加需要树立合作、共赢的健康社会心理,使个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更加协调。除此之外,还要重视个人审美水平的培养,这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中,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一部分课文或文学作品的教学,都离不开对词句、语法的刻板式教育,而对于其中所具备的人文、自然和艺术等层面的美学意义却不能使学生做到更深层次的审美,在今后的语文教学改革中,需要更加侧重于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价值判断的引导和培养。总之,在今天的语文教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具体的知识和技术的灌输,也要重视对社会品质、心理素质等发展性目标的培养。
2.2增强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语文教育教学也需要更加的灵活多变,要不断探索教学的规律性,也要深入地研究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教学目标中,可以制定固定的标准,但更应该重视教与学之间的多变性,根据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不同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以固定的目标作为教育方式调整的准则,以教育方式的调整为教育目标的实现而服务。不同的课文或文体如小说、散文或诗歌等,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篇幅大、内容多的文章,可以找出文中的核心词语,用提纲来列出文中的主体思路,用好阶梯式分析的方法,对于含意深刻,读之难懂的文章可根据其中的主要概念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认识,再与文中进行对照,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研读兴趣而主动向文中去探索。
2.3提高语文教学的渗透性
在以往的应试教育教学习惯中,通常是做到了心中有书,也就是把知识千篇 一律地直接讲授灌输给学生,却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也就是对受教育者个体个性的存在不能足够重视,而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就是要把教材的优化建立在对学生心理充分研究的基础之上,要更加重视对学生自主能力的教育与培养。为实现以上目标,应该在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中,注意语文教材的知识结构与受教育者心理结构的关系;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受教育者要系统掌握语文知识就需要依靠这一学科的逻辑系统与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就是这一学科知识体系的最简约表述,掌握基本结构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对语文知识的接受和吸收。但是为了实现更好地做到让学生掌握这一基本结构,就需要紧密地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相结合,将书本知识形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适当的转化。最重要的就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意识,在进行阅读或写作教学时,让教材服从于学生,教法更多地体现学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得到提升。
结论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教学的科学化取代以往的程式化教学,是素质教育改革要求下的必然结果。为使语文教学的质量得到保障和提高,就不能保持教学方法的一成不变,当前新时代新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推陈出新,良好的发展前景一定能够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篇8:语文教学方法论文
摘要: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的人文科学,作为基础中的基础学科,初中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教育创新,关键在于改变旧的脱离学生生活的教学模式,建立与生活教学实践相联系的新型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活动课程处于受忽视的地位,课时难以保证,课堂内容单调,课堂教学形式陈旧落后,这一方面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学生语文能力畸形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充分发挥初中语文教育的打破课堂封闭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等特点,使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育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初中语文;课程创新;课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世界经济形势竞争的激烈,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越来越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而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就是要从我国的教育入手,只有教育教学的创新,才能有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然而语文教育教学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和提高其他综合能力的基础的基础,所以重视语文创新教学就成了广大语文教师的迫在眉睫的任务。在新课程教学环境下,初中语文活动课程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现状的也面临着改革与创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初中语文活动课程的开展状况大致有以下特征:课时难以保证,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机动课程和补充课程,经常被其他教学内容挤占;课堂内容单调,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不少中学把活动课程单纯地理解为学习活动,课堂内容一般以自习课和问答咨询课为主,成为了变相的“学习课堂”;:教学形式陈旧落后,不少中学教师对语文活动课程缺乏钻研劲头,一般沿袭过往的形式,如轮流演讲等等,缺乏新意,也导致了初中语文活动课程成为了可有可无的鸡肋课程。本文结合长期教学实践和理沦思考,针对初中语文活动课程的现状,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育的新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1.打破课堂的封闭性
活动课程的重要内涵,就是要打破教室空间和课堂的局限性、封闭性,给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和丰富多彩的平台。因而在活动课程中,打破课堂局限性,就是迈出创新的第一步。在这里,教师要打破课堂的封闭性,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1.1 促进课堂与生活的融合。课堂是有限的空间,生活则是广阔的天地。活动课程要达到容量大、启迪深的效果,就必须走下讲台,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活动课程的设计要尽可能贴近生活。以作文教学为例,初中语文作文对学生写作提出了高的要求,这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生活经历和实践积累。而活动课程则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机会。比如说对于记叙文的写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短期的志愿者或者公益活动,鼓励学生从活动中发掘新视角,达到新高度。对于议论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录像辩沦赛,赛后让学生通过录像采访和活动反思,深入思考议论文的立论规律以及如何写更有力度的议论文。通过生活与课堂的结合,把活动课程开展得有声有色。
1.2 打破学科的隔阂。数学是语文的基础,语文是基础的基础,可见语文与其他学科本质上就具有较高的融合性。因而打破学科之间的隔阂,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是活动课程开展的大势所趋。另一方面,这种做法也能极大地迎合初中生的学习要求,可谓一举两得。教师在活动课程的开展中,可以有意识地把其他的学科的知识带到课堂中。比如说议论文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企业的工业数据,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数据之间有怎么样的关系?表现了企业什么样的状况?通过学科的交融,一方面为活动课程带来新鲜感,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1.3 加强课堂的实践性。实践性是活动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手脑得到全面的刺激,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的推进提供了很大的动力。教师在活动课程中应当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与体验的机会,让课程教学与“活动”二字相符合。
2.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建构主义理沦,学习是一个主体性彰显的过程,是学习主体自身产生获取知识欲望,主动开展、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得知识之后对其进行加工,变革和存储。
2.1 从学生出发设置课程。活动内容的安排与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习惯、规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编排课程,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2.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性。活动课程应当充分发挥学生本身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的发挥不仅仅表现在让学生参与到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中,还应当引导学生自觉自愿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到最后全身心投入到活动课程的各个环节中去,由始至终体现出学生对学习的主导性角色。
2.3 通过课堂环节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是初中语文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而活动课程正是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的广阔空间。一方面,活动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较为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释放平日学习的压力,与同学、教师自由自在地进行沟通,并在同伴相互讨论和师生互动中激发出思想的火花。另一方面,活动课程大可摆脱平时课堂较为板正的教学环节设置,通过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的引进,让学生的创造力得以激发。针对初中教学的特点,教师可以引进课本剧扮演等形式设置智力含量比较高的游戏活动,加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只要换一种思维方式,从传统的郊游、野外采风活动到比较时尚的“天黑请闭眼”等游戏,根据课本内容稍加结合和改造,都是增强学生感性领悟能力和理性推理分析能力的好办法。
总之,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的年代,一个人才竞争激烈的年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这个社会的强有力的竞争者,而创新能力是靠长时间的积累培养起来的。在我国,学校、课堂是我们接受知识的主要阵地,因此课堂的创新教育对学生来说相当重要。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推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把新的教学思想落实到具体教学活动中来,这样才能够从实际层面上开阔学生的眼界,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语文教育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教育事业是任重而道远的,新课标刚刚启动,作为青年教师首先应适应课改,敢于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只要每位语文教师都能告别传统的授课模式,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地有机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知道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的教学的整体的改革,从而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综合性人才。
[语文教学方法论文模板]
篇9:计算机教学方法论文
计算机教学方法论文
摘要:作为计算机教师正确选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几种方法:发现法、比喻说明法、协作法、娱乐法、练习法、表扬法。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正确选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发现法
“发现教学法”主张在生动自由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学生自己去发现教材结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首先,教师要引出“发现点”。再次围绕“发现点”展开讨论,提出多种设想。对于学生形成的每一种假设进行分析,留下一些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问题,让他们去“发现”。通过讨论,学生得到一些他们“发现”的内容,然后相互补充、综合。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把这些结论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从而完成一次“发现”。这种发现的喜悦比单纯教师知识的传授印象要深刻的多,对于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好处。
二、比喻说明法
计算机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十三、四岁的初中学生来说有时较难接受。如果在讲课时适当地运用比喻,就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计算机原理及结构时,我最喜欢将计算机比喻成一个人,人的手脚等器官相当于计算机的输入设备,输入信息到CPU(相当于人的大脑)经过处理后,由输出设备(嘴巴等)输出来。又如,讲到“内存”时,我比喻“内存”为一唱戏的舞台,舞台往往比较小,但它后面有很大的准备的地方(即外存)。而所有的程序都必须到舞台(内存)中来,才能表演。这样一讲,学生有一点明白了。
三、协作法
“小组协作”是以几名学生为小组组成学习的基本单位,通过小组成员的协作学习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群策群力,共同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协作式教学可以采用模拟课题式分组教学的形式。
例如:当我在介绍“计算机病毒”时,可以安排小组通过网络、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收集信息。学生在小组内,按照组长的分工,分别查找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危害传播方法、如何防范等信息,开展研究活动,然后进行讨论,形成共识,最后以网页或演示文档的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四、娱乐法
汉字输入训练是一项机械、枯燥的教学内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创设一种愉快的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练中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首先进行指法训练。对照实物让学生认识键盘,并讲解键位及指法要求,接下来我为每一台学生用机安装打字游戏软件。各式各样的打字游戏马上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通过几次游戏,学生很快就能记住指法与键位。然后就可以教会学生汉字的输入方法,进入实际训练。用“玩”这个手段,调动起学习的热情,达到促进练的目的,促进了全体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五、练习法
学好计算机的关键是动手能力的培养,而最基础的培养就是一定要让学生按照正确的姿势和指法进行实践操作,逐步养成良好的键盘操作习惯,掌握了这些以后,就该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英打练习”软件使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演示如何正确进入某一菜单,并要求学生掌握这项功能的使用,然后要求学生上机试用并模仿进入其他各项,教师仅作个别指导,最后又让学生仔细观察界面上的提示,自己摸索着找到推出“英打练习”软件的方法。当然教师还必须注意个别辅导和观察,并作出适当的语言引导,更应注重在练习中培养其动手动脑能力。
六、表扬法
当代的初中学生年龄虽小,但大多已有较强荣誉感和好胜心,对老师的评价尤其在意。所以每当学生有好的作品完成,我就利用多媒体教学网,展示给全班同学,同时加以表扬鼓励,这不仅会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对其他同学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此外,针对不同程度水平的小组同学,制定不同的标准要求,只要能达到目标,不断有进步就适时给予玩益智游戏的奖励。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学计算机教材内容也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也应随之调整。教学是一门艺术,还需要我们每一个计算机学科教师共同努力、研究。希望此文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让我们大家能互相交流,把中学计算机教学工作搞得更好。
篇10:药理学教学方法论文
【摘要】药理学是一门连接医学和药学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学生普遍反映药理学知识点琐碎难学。
本文对PBL ( 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学法、病例教学法 ( case based learning,CBL )、多媒体教学法、实验教学法以及行为导向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以期找到符合药理学知识特色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为以后临床学习、医疗实践打下扎实基础。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方法;PBL;CBL
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学科,主要以生理学、病理学等为基础,研究药物体内过程、机制、作用、应用、不良反应、用药禁忌及药物相互作用等。
药理学知识琐碎内容繁多,学生反映学习起来比较枯燥。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以致用, 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为提高药理学教学效果,本人将常用的药理学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希望为药理教学提供参考。
一、传统教学法
目前药理学教学多采用传统教学法,其特点是教师口授板书,学生听讲做笔记,老师通过提问考试了解知识理解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达到教学目的。
整个教学活动中老师是主体,教师教学水平和技巧决定学生学习效果,该教学模式是我国学校教学主流模式。
当然,传统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缺陷,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主动性下降,在考试中死板背书能获得高分,但自身能力的培养往往被忽视,最终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用这种模式进行药理学教学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以直观、新颖的画面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如课堂上讲到抗癫痫药时,可以先播放癫痫患者的视频,激发学习兴趣,整体提高课堂效率。
但也有文献调查发现连续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忙于抄写多媒体课件,忽略老师讲解,对知识的系统性缺乏深刻认识。
所以我们需要根据药理学不同章节知识特点不同,合理使用多媒体。
三、实验教学法
实验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进行实验的新型授课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有一定提高,教学效果较好。
但实验教学中学生往往按部就班做实验,很少思考实验设计的原理,抑制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另外,实验成绩考核主要根据实验报告,但千篇 一律的实验报告屡屡可见,挫伤了学习积极性。
四、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把学习设置到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使学习者自主探究、交流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文以青霉素的不良反应和防治措施为例进行说明。
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我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率高,怎么防治青霉素的过敏反应?”。
讨论时随即将班级学生分组,小组长维持秩序主持本组的讨论,学生讨论结束后可以提问几名同学进行总结,由其他学生对上述总结进行判断或辩论,讨论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评价。
最后留作业“如何防治青霉素的过敏反应?”,督促学生对知识点就行归纳总结,形成课堂笔记,方便课后回顾复习。
本人的教学体会是采用PBL教学模法, 学生上课积极主动,大部分学生乐于接受该教学模式。
五、CBL教学法
CBL教学法是将典型的临床病例引入课堂,将发病的机制、表现、治疗和药理学基础知识相结合,形象的阐述相关知识。
典型的病例能够引起兴趣启发思考,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及综合运用能力。
根据本章节的药理知识,从繁多的病例中挑选典型的病例应用于课堂教学,如:在讲解青霉素的过敏反应时,可以列举临床中见到的过敏反应导致死亡的病例,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最后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在临床上使用青霉素的注意事项,帮助学生总结回顾,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药理学理论知识教授, 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六、行为导向教学法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职业行为活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其内容以职业活动为核心,强调通过行动来学习,使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以及评估计划,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行为导向教学法综合运用一系列教学方法,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
行为导向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系列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其中包括项目教学法,即将一个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资料的收集、设计方案、实施项目,培养学生交流和协作能力。
还有模拟教学法,是指在一种人造的情境或环境里学习某种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教学方法。
采用这种方式,能使学生深入了解药理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除上述教学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教学方法:归纳总结式教学, 如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抗炎症、抗免疫、抗毒、抗休克”可简单的概括为“四抗”;比较法,如四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间的比较;专题研究性学习;演讲式学习等。
因此在药理学教学过程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能更好的培养基础扎实、素质高、能力强,同时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建中.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4(2):12-16.
[2]韦翠萍,刘艳丽.多媒体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差异性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8):18-19.
[3]娄建石,高卫真,康 毅,等.药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历史和现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9(5):102-104.
[4]崔秀青.药理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4):42-43.
[5]李 斌,周 红,陈晓红,等.PBL教学法在心血管药理模块教学中的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14(10):739-740.
[6]方海明.CBL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应用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11(2):155-156.
[7]开伟华,戴 晨,丁彩娟.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32(645):57-59.
[8]孟静茹,贾敏,马 雪,等.药理学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5):424-425.
[9]李 强,赵学玲,龚显峰,等.药理学教学方法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 (24):55-56.
[10]罗丹云.药理课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84:28.
篇11:药理学教学方法论文
[摘要]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该学科以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学科为基础,也与药物化学、药剂学等密切相关,既是一门理论科学,又是一门应用科学。
[关键词]药理教学 兴趣 方法
篇12: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论文
摘要:新课程要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学以致用,并部分学生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打基础。
虽然近些年来,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在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下已经改善很多,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笔者将通过对比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分析影响高中数学教学的因素,并从高中数学的特点和如何将初高中数学接轨,进而对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引言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以成绩高低为导向,而是以学生的实际能动性为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同时提高,全方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影响高中数学教学的因素
1.1教材内容跨度。
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涉及面更广,内容丰富。
高中数学和实际的联系更加紧密,教材内容由初中数学单一简单化向复杂全面化迈进。
很多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思维方式和知识面的变化。
例如:高中数学概率一章,直接将数学和生活中所有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结合。
学生通过题目给出的一些条件,计算出该事件发生的比率。
这和初中简单的逻辑运算完全不一样,高中数学同时考察学生知识面和思维的全面性。
1.2环境因素。
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乐观的学习环境。
高中和初中的学习环境完全不同,除了教师的要求之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学习的关键。
如果学习的环境相对开放,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大家相互探讨,相互进步,这样的环境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显然起着积极的作用。
1.3教师素质的影响。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本身的知识素养和人格魅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高中生的思想尚在成长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
教师的行为应该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本身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个人的价值观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发展方向。
1.4教学方法的差异。
初中数学结构简单单一,教师在课堂上有着充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检测,因此,知识在短时间内会得到巩固。
高中数学知识面广,知识灵活性强,课堂知识容量大、时间有限,知识内容丰富,教师进度相对较快,所以学生刚学习高中数学时会感到吃力。
1.5学习方法的差异。
高中生的心理在慢慢的成熟,对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在成熟。
由于高中生和初中生的心理成熟度不同,教学从以前的督促变成了自主学习。
1.6其他因素。
除了上面的几个因素之外,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还和学生个人的情商和智商有关。
学生对问题理解能力的快慢和自身的心理素质都会影响学习进度的快慢。
2新课改中高中数学教学的具体措施
2.1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是传统高中数学教学的主体,主要采取单方面灌输知识模式。
在实际学习中,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实践。
高中数学相对枯燥,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这时教师就要依照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乐而好学,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因此在主动探索的过程当中,发现新知识和问题。
2.2创新教学模式。
在新课改中,教师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模式都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因此,要创新教学模式。
如:教师建立兴趣小组。
针对同一个问题,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方法进行解题。
小组成员参考其他成员的解题习惯,扬长避短,消化知识。
比如:概率这类题目,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对概率并没有一个概念。
这时教师可以将概率放在实际当中,展现概率题目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给学生一个真切的模型,让学生更快掌握概率。
2.3借助多媒体,提升兴趣。
近几年,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运用多媒体,可以将抽象和逻辑性强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
比如:在立体几何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针对立体几何的特点,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展示如何运用向量解决立体几何类的题目。
还有解析几何题目,教师通过多媒体对X轴和Y轴的变化,让学生理解随着变量的变化,几何图形如何变化。
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减少教师的板书时间,让学生在短时间掌握数学知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2.4综合能力的培养。
数学不能脱离其他学科而单独存在。
数学题目的理解是依靠语文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新课改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让学生有偏科严重的情况出现。
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的配合,更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个人能力和知识素养。
3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要掌握一些思维方法,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作为新课改下的指导者,必须注重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通过建立兴趣小组,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扬长避短,进而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彭建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07:60-61.
[2]袁楚容.试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J].求知导刊,2014,06:127-128.
作者:韩震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篇13:管理学教学方法论文
管理学教学方法论文
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方法创新探析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主要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等技能型人才,对教学过程的艺术性和教学结果的实效性要求很高是不言而喻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目标的转换,管理学教学面临着严峻挑战,特别是高职院校,如何根据课程属性和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高职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科的应用性。
因此,管理学在教学方法上要更加灵活多样,更加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重课堂知识讲授,轻社会实践环节。
很多高职院校在管理学教学中普遍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
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管理基本理论和知识,但往往会使理论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
人们在长期管理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管理经验,仅仅靠教师在课堂上对抽象知识的讲解,很难达到学习的实际效果。
二是重教师主体作用,轻学生过程参与。
目前,高职院校管理学基本上还是只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仍然把学生当作传授知识的客体,忽略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挥,淡化了学生参与意识。
事实上,这种做法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
所谓教学相长,就是指教与学应该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忽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不仅容易导致学生厌学的倾向,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的培养。
三是重传统教学手段,轻现代技术应用。
在过去的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各种软、硬件条件的限制,教师主要以课堂面授为主,很少采用“情景模拟法”和“案例教学法”等直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以抽象理论为主,缺少以必要的启发式教育方式来活跃学生的思维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1]至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诸如慕课(MOOC)、微课等网络教学手段的更是凤毛麟角。
二、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方法创新思路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一切方式、方法、途径的总和。
[2]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方法创新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学实效性为目的,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网络平台法”融入教學全过程。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于20世纪初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率先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在中国,案例教学是近年来才被人们所接受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管理学教学目的,通过精心筛选案例,然后指导学生运用管理学理论对案例反映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的方法。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把部分真实管理事件引入课堂,使学生接触各式各样的组织情景,更侧重教学过程的学生参与,有利于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可见,案例教学是管理学教学获得成功的有效方法,应该而且必须作为管理学教学的一个目标模式。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管理学是专业基础课,大多数学生缺乏管理理论的基本知识,更缺乏管理实践的基本技能,课堂参难度较大,使得案例教学往往变为事例教学,学生围绕着寻找问题的最佳答案来进行思考,如果运用不当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情景模拟法。
在管理学教学中,情景模拟法是通过教师设计现实管理场景, 对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行模拟仿真,学生在特定管理环境下进行模拟管理决策,从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管理学的激励理论、沟通理论和决策理论中都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如教师在讲授沟通理论时,可以设计人际沟通场景、对抗性沟通场景、团队沟通场景、谈判场景、拓展训练场景等,实地训练学生的管理沟通能力。[3]
情景模拟法的优点是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加深学生对管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管理知识的能力。
情景模拟法的缺点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管理学理论功底,而且要相当熟悉管理技能。
否则,很难达到教学效果,甚至完全使整个模拟过程流于形式。
再者,由于情景模拟的不是真实的管理活动,有些特定因素会影响学生的表现。
另外,情景模拟法需要一定的道具,无疑会提高教学成本。
3.网络平台法。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达和通信工具的普及,给高校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扩展空间。
所以,高职院校管理学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的同时,还要积极发挥网络教学的有效补充作用。
教师可以利用QQ、微博、微信等方式在课堂外和学生进行互动,尤其是微信群,具有信息来源广泛、信息传输迅速和操作便捷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回答学生有关管理学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用一些有趣味性的管理典故引导学生在群里互相讨论一些管理学问题。
当然,网络平台法作为课外的一种补充教学方法,对学生缺乏约束性,也会占用教师的闲暇时间,额外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对问题的讨论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等弊端。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管理学三种教学方法各有利弊,所以,在高职院校实际教学实践中,应该交互使用,最佳模式是以案例教学法为主,情景模拟法次之,网络平台法可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辅助形式,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平台的完美结合,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三、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方法创新对策
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破解矛盾,才能有所突破。
当前,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方法创新应当采取以下对策:
1.建设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库
目前,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案例不太规范,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局限于知识点案例,缺乏综合案例;二是注重定性研究,忽视定量分析;三是国外案例过多,国内案例较少。
[4]因此,探索能够体现高职院校教学特色的管理案例库,是教学方法创新的'基础性工作。
管理学案例库建设应该满足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真实性。
案例的选择要确保是管理实践中的真实事件,虚构的案例往往脱离实际,容易误导学生。
二是启发性。
所选案例要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间,并能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三是针对性。
案例的选择要和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相吻合,切忌牵强附会。
四是典型性。
所选案例必须能够代表管理实践的不同结果,既可以是管理成功的典型,也可以管理失败的典型。
五是新颖性。
由于不同时期管理理念、管理要件存在差异,除了个别经典案例外,一般来说,应该选择近期发生的管理案例。
2.成立情景模拟实验室
情景模拟法作为管理学教学的有效方法,需要学校和教师投入一定的精力和财力。
从学校层面来看,要对管理学教学方法创新在政策上予以鼓励,在资金上予以支持,要拿出专项经费和场地成立情景模拟实验室。
从教室角度来看,要充当情景模拟实验的设计者,不仅要设置模拟情景,而且要引导学生尽快掌握管理情景所涉及的管理学知识及原理。
3.改進学生考核机制
传统的课程考核主要以笔试考试为主,考核内容也以测试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为主,这种考核方式,无疑是管理学教学方式创新的障碍。
因为无论是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还是网络平台法,都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主,大量采用这些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课程成绩产生忧虑,会挫伤一部分学生参与教学方法创新的积极性。
因此,要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与激励作用,必须树立以以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衡量综合考察的理念。
篇14: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论文
摘要:微课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仅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数学学科的学科特点及其教学规律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还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主,灵活运用微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数学课堂实践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不断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进而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水平。
关键词:高中数学;微课;教学模式
教育改革使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与当前的教育发展要求相契合,因此,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微课的教学模式,不但为高中数学教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还能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增强数学教学的效果。
一、微课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缺乏微课教学的条件
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时间较短的微课程,一般情况下,微课的教学时间为10分钟左右。
微课教学需要利用一些网络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而当前一些学校缺少录制微课的电脑、视频录制设备等,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既没有专业的微课录制工具,也没有相应的场地。
而且,一些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还缺乏制作经验,比如在制作材料、制作流程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的微课应用效果。
(二)教师对微课教学缺乏充分的认识
一些高中学校的数学教师对微课认识不足,认为微课教学就是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播放一些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的实践教学方法,认为这种教学模式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作用,也没办法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因此,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采用微课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三)不重视微课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知识结构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篇15:数学教学方法论文
在教学要求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当代教育对各个学科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作为工具性学科更是如此。
为适应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体制与时代发展相接轨,国家开始推进对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主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起到对学生思维创新的目的[1]。
就当前数学教学来看,在新课程教育下还存在较多需改进之处,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完善。
一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对学习技巧的总结是当前教学中最为紧要的问题。
大多数学生依旧习惯于老师课堂传授,课下针对性练习的学习方式,缺乏自主探索分析问题的习惯。
绝大比例学生未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导致学习中存在较大难度。
比如,在进行解析几何的学习时,各曲线间既存在着较大的联系又存在着差异。
若学生在该部分内容学习中,不进行比较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曲线进行掌握,将导致在后期使用中存在混淆,造成大量丢分。
再如在讲解三角函数的过程中,函数形式变化多样,各函数曲线间存在较大的联系,若死记硬背公式,将增加学习的难度,无法对函数特点进行透彻的了解[2]。
(二)教师未注重对新教学方式的摸索。
出于提高学生分数的目的,高中数学教学中依旧采用以往常规教学的方式,由教师对考点、重点进行分析总结,然后在课堂进行传授,单纯认为经验教学对于提升教学效果远比新教学方式有效。
大部分教龄较长老师,更存在忽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要求的现象。
二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方式需要具备的特点
(一)存在较强大开放性。
在常规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成绩的提供,仅仅围绕课程重点,解题方法等角度进行教学,使得数学课堂存在较大的枯燥性,无法起到开发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作用。
而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需要具备更强的灵活性与弹性,教学计划仅仅起着指导与参考作用。
教师需要结合课程特点,将教学场景进行丰富,实现组合教学。
可通过真实的例子让学生发现问题,进而逐步引入到数学教学中。
起到开发学生创造精神的作用,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权利,增加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3]。
(二)具有极强的个体适应性。
所谓个体适应性侧重指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学方式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满足不同阶段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
诸如小学数学教学,侧重需要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以及兴趣,而初高中数学教学则侧重培养学生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式需要紧紧围绕学生特点出发,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在新课程背景下,主张将分散的学习方式进行集中,即鼓励学生在相互讨论中商讨处理问题的方式,培养其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只需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4]。
(三)存在较强的反思性。
在数学教学中反思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在反思过程中学生可及时发现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同时,在反思中能够感悟到新的问题与方法,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入与透彻的了解。
(四)存在较强的解放性。
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学需要具备开放性的特点,即实现对学生的真正解放,鼓励学生在扮演学生的同时更充当老师的作用。
在习题课上按照由学生教学生的方式进行受教,而老师只是在旁进行指点。
这样可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从学生理解层面教学更容易被接受。
在新课程的讲解中,鼓励学生及时提出自身存在的疑问,并鼓励其发表自身对该课程所讲解知识的理解。
这样能帮助老师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对于教学方式的改进更具有指导作用[5]。
三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的方法
(一)将科学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中。
高效的教育方式一直在被人们所探索,同样也是新课改的主要要求。
高效的课堂在达到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能为学生创造极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消除对学习的抵触感。
当前,多媒体教学已得到普及,而部分教师认为,数学教学与语文、英语等教学存在着较大差异。
数学需要建立在教、练的基础上,为此很多地方数学教学忽视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的方式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点、线、面之间的关系,更容易掌握空间曲线的特点。
与板书相比,多媒体更具有优势[6]。
(二)重视教材的作用。
在常规数学教学中,因教材内容与习题等较为基础,部分老师单纯出于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存在抛弃教材的现象,使得教材的作用无法发挥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新课程教育下教材极为有效的诠释了新教学理念的需求。
主张从实际生活出发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借助教材可有效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更有助于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主要是指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积极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并非简单停留于解题、考试。
比如,在进行数列知识的讲解时,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讲述各类数列存在的数学规律,并非简单套用参考书与教材进行简单的罗列。
引导学生在解答该类型题目时需实际生活结合,帮助其更好的理解数字变化规律,养成良好的解题思路[7]。
(四)培养注重对创新思维的培养。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帮助学生应付各类考试,而是教会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答。
当前,高中教学中过于注重分数,以将数学教学的宗旨淡化。
在大多数学生眼中,数学就等同于做不完的练习题。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需要注重对创新思维的培养。
可采用交流活动的方式,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与解决问题。
(五)创新评价方式。
在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仅仅采用课程考核的方式,这也是导致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抵触心理的主要原因。
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方式需要加以改进,将学生引入到评价的主体组成中。
比如,采用试卷互阅的方式,可及时发现别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反思自身缺陷。
(六)创建师生交流平台。
针对高中阶段,课程压力较大,时间极为紧促。
与家长以及辅导班老师相比,任课老师是最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人。
为达到全面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在新课程背景下需要创建新颖的师生交流平台。
通过微信、博客以及学校网站等平台,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
不仅需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在课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更需要鼓动学生对教学方式进行评估。
在及时解决学生课业问题的同时,帮助老师对教学方式进行完善。
四总结
总的来讲,高中数学与其它学科存在着较大的联系也存在一定差异,作为工具性学科,数学教学更需要被老师、学生加以重视。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以学生为主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新课程教学已在国内得到推广,但在实施上依旧存在部分缺陷。
就高中数学教学来讲,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要求,老师还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改进,注重对教
学模式进行改变,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以及高效的数学教学环境,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熊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陈凌.新课程下数学的有效教学之我见[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11):96.
[3]彭建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7):60-60,61.
[4]张敏.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3):22-22.
[5]覃福榕.新课程下普通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J].学园,2014,(3):114-114.
[6]张羽灵.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关爱明天,,(9):383-384.
[7]陈丽华.探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125-125.
篇16:数学教学方法论文
摘要:
高等数学教学在注重数学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培养同时,还要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将数学文化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求知欲。
通过介绍将数学文化渗透到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意义与途径,来促进高等数学教学的开展,为教好数学提供一些很好的帮助,进而让学生体验数学文化,理解数学和喜欢数学,对数学的学习充满信心。
关键词:
高等数学;数学文化;数学教学
高等数学是我国高等学校理工类大学生最重要的必修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对学生各大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而注重学生
数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将数学文化渗透到高等数学教学之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之美,数学本身就是文化,从而激发学生对高等数学学习兴趣和信心。
下面就数学文化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进行一些探讨与思考,谈谈自己对高等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数学文化渗透到高等数学教学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所取得了一些成效,新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教学思及教学模式也不断涌现。
“数学文化”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数学教学中也就成为比较流行的话题,深受学者的关注。
数学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它包含了数学的诸多方面,具备了文化的所有要素,体现出了它的活力和价值。
若能将数学文化渗透到我们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理解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很大帮助和益处的。
教师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去联系实际,通过对引入现实生活中与数学知识紧密相关的具体案例来进行分析,可
以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也可以加强与专业课程知识的联系程度,达到对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要求。
通过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上,让学生体验到我们数学之美,体验到数学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文化,用数学文化的魅力吸引和感染学
生,让学生热爱数学,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数学的学习充满信心。
然而,数学文化渗透到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也会面临很多问题。
很多教师自己对数学文化本身缺乏了解,片面地理解数学文化就是数学史,对如何将数学文化渗透到教学课堂之中有着一些顾虑因素,对教学方式改变和课堂教学教学效果感到担忧。
但是,从数学的发展历程角度解读数学的进步,确实能很好地展示数学文化的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数学文化在学生综合数学素养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忽视了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只注重概念、公式、定理及解题技巧等基本知识的讲解和训练。
篇17:数学教学方法论文
摘要:
数学历来视为工具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其它学科的学习情况,因此备受教育界重视。
在新课程背景教学下,自然对数学教学有着新的要求。
结合实际来看,高中数学教学在常规教学模式下发生着巨大改变,改变了人们对数学教学的常规认识,主张从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等方面以学生为主进行教学。
需要注意的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当前数学教学虽然存在较大改进,但依旧存在部分问题。
本文就主要对课改下目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教学方法加以探索。
关键词:
新课程。
数学。
篇18:中学生物教学方法论文
【摘要】长期以来,生物学科对学生的评价注重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评价。评价体系缺乏全面性、系统性,缺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如何建立科学、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经过长期摸索,我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学生物的评价体系。这个体系以“我的成长”档案袋为评价载体,以“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生生评价、教师评价”为评价手段,通过三个层次,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关键词】中学生物;评价教学
教师采用激励性语言评价学生,遵从科学评价体系,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体验到进步与成功,更加认识、完善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评价体系中的一些具体评价措施,能增强学生参与生物学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在生物学中的探究能力,并且使学生在生物课上乐于探究、善于探究,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生物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通过评价,还让家长与社会更加了解生物学教育的价值所在,促进了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搞好中学生物教学,提高了学生对中学生物的重视。
一、评价体系的构成
评价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分别是自我评价、集体评价、总结评价。每个层次又分为多个方面,这些方面相互补充、互为依靠、彼此联系。为了记录每个学生的成长,我为每个学生建立了“我的成长”档案袋。在档案袋中,有自我评语、家长评语、同学评语,教师评语等几个方面。
二、评价具体操作方法
1. 第一层次的评价
第一层次的评价为自我评价。每个学生都是自己的小小监督员,也是最全方位的监察者。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让他们对自我有一个全面的认知,知道不足,发扬优点。同时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形成书面材料的自我评语,如有哪些进步和成果等。然后,通过以下几方面对学生作出评价:
(1)“我的闪光点”。①上课前的准备。包括上课前的常规准备,如“静、齐、快”地准备与摆放学习用品,调整上课前学习的状态等。②课堂笔记。全面的生物课堂笔记可以记录课前预习所产生的问题、探究的课题、收集到的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资料、本节课的主要的知识点,生物学概念与结论等,能使学生重温亲历的各种生物探究活动的过程。课堂笔记由学生定期自查,检查自己是否写得全面、完善。定期查漏补缺,能充实自己,完善自我。③课外探究评价。课外探究评价由课堂延续探究与创新性的新课探究评价构成。课外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制订计划、观察记录的过程与结果等)记录在生物笔记本上,由学生自己定期检查,给出相应等级的评定。课外探究评价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评定,最后由组长核实。
(2)“我取得的收获”。①生物学方面的竞赛。学生在各级各类的竞赛中获奖的,在班级里进行表扬并且颁发证书,把优秀成绩在展窗里展出,由学生自己统计完善。②阶段性的学习反馈。学生对单元、期末的学习,要做好自我反思,及时总结学习方法是否适合自己。
2. 第二层次的评价
第二层次的评价为集体评价。其中,包括同学评价、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同学之间可以每周相互写出评价材料“同学寄语”放入“我的成长”档案袋,相互之间指出学习上的不足,以及闪光点与进步。学生不仅仅是要在学校里学习,他还要进入社会、回归家庭,这就需要家长对其监督并作出评价,尤其是课外延伸的内容。据此,我请家长每个月都对学生自我预习、完成作业、复习巩固等方面作出相应评价,让家长也参与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来。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不可少。我对学生进行评价主要是阶段性评价和及时评价相结合。由于任课班级多、学生人数多,我对学生的评价也主要集中在期中、期末两个阶段。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我也会给出相应评价。至于学生的不足,也给予口头指正,若其行为严重影响学习,也记入“我的成长”档案袋。
3. 第三层次的评价
第三层次的评价为总结评价。“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这些评价手段给出的评价是零散的,就像珍珠一样,需要穿起来。每学期期末,由教师牵头、各组组长实施大检查、大统计,对学生的“我的成长”档案袋进行综合性评估,选出10%的优秀学生、30%的良好学生、50%的合格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得到表扬和激励。
三、实践成果分析
1. 形成一套科学有效、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
我对评价体系作了积极的探索,改变了过去仅仅由一张卷子评价学生的方式,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科学、系统的评价,做到了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评价的内容全面化、评价的方法多样化。
2. 评价体系使学生得到了发展
评价体系伴随着学生学习的全部过程,并且激励和监督学生的学习。评价体系实施后,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不仅使学生受益,而且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3. 评价体系使家长、社会对生物学学科更加关注
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家长习惯认可和重视的就是用学习的分数来衡量孩子的优劣。因此,教师要实行素质教育综合评价,取消对学习成绩的依赖性,取消只由一次评价定终身的体系,并形成新的评价体系,使家长转变观念,参与到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这样,家长才能够理解生物教师,认识生物学科。
[中学生物教学方法论文]
篇19:高中物理教学方法论文
一、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学生认为学习物理困难,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基础较差,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后一种学生往往是在上高中前就听说高中物理很难学,是所有理科学习中最有难度的,加之学生自己学习物理后,也有此体会。于是,学生的内心深处便对物理学习形成了一种抵触,“物理难学”“不想学物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为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务必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消除其学习物理的心里障碍,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正确的物理学习观。
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妙用
新课程标准中重点提出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这便使我们联想到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一定程度上是教育教学的一种突破,这使得原本枯燥的教学环境变得充满声音及色彩。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科学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教师不能一味追求多媒体的使用,这会忽略学生作为教育教学主体的地位,让整个课堂变得为多媒体服务,失去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意义,也丧失了使用多媒体的意义。因而,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多媒体,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地方运用多媒体,这样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还原物理过程,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物体运动过程。例如,教师在教学声的传播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呈现整个过程,在画面中配以相关的文字,这样便使得整个画面既生动又形象。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其他设备培养多媒体教学,如示波器、音叉之类,这样用实物与画面相结合的演示方法,能一定程度上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三、合理的归纳整理
高中物理学习最难的莫过于力学学习,而力学学习的重点在于对受力分析的掌握,所以学好力学的关键在于做好受力分析。物体之所以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其缘由在于物体的受力情况不同,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前提及关键,更是高中学生学好高中物理所需的基本功。那么,如何做好受力分析。
首先,应该明确研究对象,如果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较为复杂,应该将研究对象隔离出来,根据解题需求进行对象分析,要分清其是作为一个质点还是系统。其次,分析力最怕缺失相关力,所以,在受力分析时,应该按照顺序进行,一般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顺序。地球表面任何物体都有重力,而弹力与摩擦力都是接触力,有接触面才存在接触力。这些都需要学生深刻了解力的基本概念,然后才能进行正确的力的分析。
分析研究对象的力,应该只分析物体受到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施加给其他物体的力。在力学中,章节间的内容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不同章节间的思维模式是相通的,可以进行相互的类比,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从归纳整理中,学生才能找到知识间的联系,找到学习物理的乐趣。这样学生才能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从简单到复杂,从听懂到熟能生巧,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缺陷,加强训练,努力改进,从而从根本上提升物理学习能力。
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已然习惯被动地学习,按照固定模式进行解题,对解题有了固定的思维方向。这种解题方法在高中学习中看来极其有用,但是这一定程度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发展,使得学生无法发散思维。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讲解例题以外,应该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此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想多练多积累,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把握课堂教学时间、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对知识点进行合理整理以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全面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 教学论文讲座
★ 科教科工作计划
★ 讲座主持词
【讲座式教学方法论文(通用19篇)】相关文章:
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2022-04-30
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计划2022-12-17
第一学期沙口小学教科室工作总结2023-12-18
参加学术报告心得体会报告2022-11-03
名师工作室的工作计划2024-01-17
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总结2022-07-30
年度第一学期的教科室工作总结2023-03-05
第一学期小学教科室工作总结2024-03-20
护理礼仪培训总结2023-01-10
教育科研心得体会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