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因素论文

时间:2024-05-07 10:12:12 其他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影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因素论文(推荐11篇)由网友“weiwei823823”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影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因素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影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因素论文

篇1:影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因素论文

影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因素论文

摘要:设置创新型、研究型、开拓型的教师教育课程,是培养和造就21世纪合格教师的重要前提,研究影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因素很有必要,本文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出发,对此做了探讨。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教师职业劳动的创造性、复杂性和示范性特点决定了教师是不可替代的专门性的社会职业和专业人才。新世纪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琼·托马斯曾经说过:“革新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全体教师的态度。”教师的支持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支持必须体现在观念的转变和技术的掌握上。因此,培养和培训大量高素质、具有专业化水准、拥有教学专长的教师,是顺利进行教育改革和巩固教育改革成果的重要前提,而这些离不开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影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因素有很多,随着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观念的发展,它们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愈来愈大。本文从这些学科的相关理论出发,作出如下探讨。

一、哲学观念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哲学对课程设置的影响,主要在于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以哲学为依托,而且心理学和社会学也是受哲学引导、支配的。

每一种学校课程都隐含着课程设计者的某些哲学思想与观念,只不过其表现形式不一定凸现罢了。一般地说,哲学命题理念上的差异,往往会造成课程观上的巨大差异。我国的教育实践也证明,各种师范教育的课程创新研究及设置,极大的受制于哲学的理念。例如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同时,尤其重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成功与愉快体验,让学生充分地展示他们的创造力,获得各得其所的发展。近几年来,知识及知识本身的变化,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兴趣。很多学者从哲学的层面上探讨知识的发生、扩展及其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同样,知识观的更新也引起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

古希腊学者柏拉图认为,知识可以分为两类:知性和理性。知性知识是数学和科学研究的对象,理性知识是辩证法研究的对象,且理性是最高级的。亚里士多德根据形式与质料的研究,把知识分成四类:逻辑学、理论科学、时间科学、纯技术的指示。随后,许多教育家,如夸美纽斯、洛克等,都受培根的影响,并把培根的指示论和方法论应用到学校教育中,逐渐形成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体系,推动了近代学校课程理论的发展。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要求进行“通识课程”的设置也是受了培根知识观的影响。很多国家主张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该文理渗透、拓宽基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日本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通识课程”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外语和保健体育,这些课程占总课程的37.7%。

从上表可以看到,美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非常重视教师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着眼于塑造学生的全面素质,避免教师教育课程的“专门职业化”倾向、“科学主义”倾向和“传授知识”倾向,构建完美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扩展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为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为知识核能的迁移奠定基础。

二、心理学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当代,对课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心理学流派主要有: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

1.行为主义心理学对课程设置的影响

行为主义心理学可以说是影响20世纪西方学校课程设置最大的心理学流派。20世纪60~70年代对课程与教学影响较大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是相一致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可以分为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两大类,前者的代表华生认为: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成刺激和反应,这种行为都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后者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教师的教不是给学生传授教师自己的行为,而是帮助学生建构适合某种环境的行为。

在我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以及师范院校的课堂上,常采用程序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课程上要求目标管理,学生以相同的步伐前进;考试注重记忆,强调记忆性知识的重要性。这些都是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在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中,很注重“三字一话”以及教学技能和教师行为的训练,所采用的方式也是训练—奖励一再训练一再奖励。

2.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课程理论流派的影响

2O世纪5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认知心理学只注重知识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它特别强调课程内容对学生的意义,把课程看作是满足学生生长和生活需要的自由解放的过程。

一些人本主义心理学课程理论者提倡一种合成课程(con—lfuentcurriculum)。但是,这种课程应如何把学生个人成长与传授各门学科必要的知识技能结合起来,至今也没有很有说服力的实验研究。目前我国大陆以及台湾基础教育都在进行课程综合或称“课程统整”,事实上就是受了人本主义的影响。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只是一个理念,用于课程设计实际操作还很难,所以也没有以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为指导的一套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但从当今教育领域提倡的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来说,人本主义的很多观点是值得借鉴和吸收的,尤其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更应充分重视人性、人的情感、教师的人格培养的课程,因为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不单单是“传道、解惑”,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培养,“教师人格”已不仅仅属于教师个人,而是一种“教材”,是一个“课程”,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品质量,如现在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开设的哲学、师德、人文学科、美术教育等。

3.建构主义心理学对课程理论流派的影响

所谓“建构”就是个人用来解释或说明自己经验时所使用的种思想、一种观点或看法。换言之,也就是我们用以解释和组织个人生活经验的意义类型观念。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知识是发展的,是内在建构的,是以社会和文化为中介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在人际互动交往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根据这样的观点,教育关注的焦点从教师的教学转移到学习和知识的形成,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是由个体自己去建构。学习者不是被看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心理学影响了当代课程理论的发展,尤其是为基础教育以及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综合化趋势奠定了心理学基础。

三、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尽管教育学及其理论对现实教育现象的解释经常受到批判,但随着人们对微观教育现象的研究越来越深,借助于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人们对教育现象做出判断以及解决教育问题的措施越来越产生积极的效应。教育目标尤其表现在教育目标的研究和课程理论的发展上,新的教育目标的提出以及课程理论的更新对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

1.教育目标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一般地说,大到整个课程设置,小到任何一门课程、一项教学计划、一本教材都有其既定的目标。教育目标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课程设置的目标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以什么样的内容来完成培养什么样人的过程。随着我国实施新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都将发生一系列的变革,在未来师资的培养上,是培养专才还是通才?是进行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是以培养教育技能为主还是以传授专业知识为根本任务呢?这些关系到师资培养目标的基本问题仍有争论,政策上也经常出现摇摆,所以直接影响到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影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标准。另外,即使课程目标明确了,在课程设置时尤其是在内容选择上还是经常脱离或偏离目标,这可能是我国当前课程领域存在的重大问题。

2.课程理论的发展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在选择一些知识传给下一代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各样思想理论流派的影响,同时产生了许多精彩纷呈的课程理论流派。其中,对师范院校课程设置影响最大的理论流派有以下几种:

1)学科课程理论

学科课程,它是以课程类型来划分的一种理论课程,“是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最传统的课程形态总成”。哄渊源为古希腊的“七艺”课程和我国古代的“六艺”课程。我国当今的中小学以及高等院校,包括师范院校的课程,普遍采用的就是这种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强调各个科目是由单一、独特的内容所组成,各学科都相对独立、封闭,自成体系,这样的设计倾向于割裂知识,割裂了整体的事物,使学生的理解力有了断层。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指示区域综合化,大量的新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这种课程设计有点穷于应付。同时,学科课程只着眼于知识本身,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追使学生脱离自己的愿望进行学习,而且不注重以实际生活的联系,只是在学习一些抽象的符号,学生缺少完整的理解,了解不了其真谛,削减了学生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学科课程的教学方法单一,如同工厂生产的商品一样都是同一规格,造成“千人一面”的局面。但是,学科课程的优点也是毋庸置疑的,对知识进行系统地梳理,以传统知识为基础,容易组织教学,学生容易吸收。

这种在师范院校的学科课程设置的结果是:我们的学生基础深、知识面窄、规范而保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创造力差;而国外的学生有些基础不是很扎实,但知识面广、灵活而富于想象,适应性和创造力强。

2)经验课程理论

19世纪末,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杜威,设计出一套以儿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成为经验课程(experiencecurriculum)。他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直到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杜威是主张以儿童为出发点,其根本方法是:把各门学科的教材或知识各部分恢复到原来的经验,把教材引入儿童的生活,就是把东西教给学生去做,不是把东西教给学生去学,即“从做中学”。

实施这样的课程计划,也会极大地影响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因为教师在课程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应该怎么样教学,都受此课程计划的影响。基于这种考虑,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一定是偏向于综合性和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杜威自己并没有尝试去构建一套以他的课程观设置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甚至后人也没有。但是,不能说我们现在就可以不受杜威课程观的影响。如今我国按学科课程和学科专业培养出来的教师,如何教中小学的“综合活动课”?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做中学”?因为综合活动课程,需要教师有着融会贯通的综合性知识和综合性能力,甚至需要杜威当时开设的课程如“园艺、木工、金工、烹饪、缝纫、编织”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我们现在的教师能上吗?如果不能,那谁来上综合课?在考虑这样一些问题的时候,必定参考杜威的课程观,毋庸置疑。

3)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要素主义教育(essentialismeducation)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弥补进步主义教育缺陷而出现的一种保守的教育理论,也称“新传统教育”,以巴格莱为主要代表人物。巴格莱认为人类的文化在发展变化的同时,存在着相对稳定的、不变的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要素。这些“要素”是“文化的共同要素”,它主要包括共同思想、共同理解、共同准则以及共同精神,简言之,就是指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他强调应把“文化的共同因素”作为学校教育课程的内容,并大力提倡全国统一课程。

要素主义在教师地位问题上正好与杜威的经验课程理论相对立,认为教师应该处于教师过程的中心地位,教师应该拥有较大的权威,要用教师的权威去对“火热的一代”进行严格的控制。要素主义对教师培养的目标是:“教师必须受过通才教育,具有有关学习领域的广博知识,对儿童心理学和学习过程有深刻的理解,有传授事实、知识和理想给年轻一代的能力,能正确评价教育学的历史——哲学基础,并且忠诚于自己的工作。”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对与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来说,起码有两点启示:一是基础教育必须给学生一定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强项,也是该理论过于向我们学习的地方,笔者认为该强项不能丢。所以,在教师教育课程里对于学术理陛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还是应加强。而且文理都要学习一点并有所侧重,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通识教育”。二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要顺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但又要避免一味地追求新的教育潮流。当然,要素主义强调人才的统一规格,而不顾人的个性发展的课程观,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和社会服务课程的做法是应该摒弃。

篇2:探析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教育论文

探析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 教师参与 影响因素 对策建议

论文摘要: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角,现实的教育环境下,教育部门及学校、教师自身的观念及能力、社区资源、家长和学生都会对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产生种种影响。因此,如何消除各种因素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使教师能够有效地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就成为了新课程改革需要关注的一大热点。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了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其中,教师是最主要的参与者,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实际上,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还是研究者和课程的最后裁决者。这是因为教师每天都在与学生进行着最频繁、最直接的互动,最熟悉教育现场的问题,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人物。但是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着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

1.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态度的影响。在具体的学校教育实践过程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这与各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有关,也涉及到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态度。如果当地教育部门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而不是简单地应付国家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那么,这些教育部门必然会提供给学校政策及资金等支持,以此来推动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单位、文化的传递场所,还是课程的发展机构、文化的生产场所,而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的态度则是影响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因素,因为“校长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决策者’、‘评价者’、‘指导者’、‘管理者’。”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时间和精力,更需要一种大家分担职责和积极追求成功的文化氛围,这就需要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给予教师一定的自主权,让教师有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2.教师自身观念和能力的影响。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教师自身已有的教育观念及教师的能力是影响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的教育正处在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但相当一部分教师仍存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维观念,认为成绩才是学生能力的最终表现,学生智力的发展远比能力的发展重要。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只重视学生成绩的提高,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却不愿过多涉及。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有相关的课程设计能力、课程实施能力以及课程评鉴能力。教师需要熟练掌握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的原则和方法,并热衷于开发课程,但对大多数教师而言,在教师职前教育中所学习的都是无课程的教育学,缺乏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的技能,这必然会影响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兴趣。

3.社区课程资源的影响。“利用资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保证,社区是一个潜藏丰富智力资源的地方,包含了最接近学校师生学习和生活实际需要的校外资源,社区教育资源是校本课程开发所需的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对学校及当地社区的课程资源的利用,但对于大部分地区来说,建设能共享的课程资源体系也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往往会想到与社区一些大中专院校的课程专家合作,但课程专家及社区人士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程度会影响到教师的开发热情。

4.家长态度的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但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的过程中,家长并不像教师那样容易接受新的思想:许多家长并不理解校本课程开发,他们仍然认为学生的考试成绩才是衡量其能力的标准,认为校本课程与学生的高考成绩关系不大,有的家长对学校“儿童兴趣为先”的教育方式感到无法接受,在认识上他们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但在态度上却担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因此对教师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没有积极配合的进程。

5.学生配合程度的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就在于能“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其中,又以学生潜能的多样化发展为终极追求。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应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什么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有用的。但对教师来说,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是很困难的,因此,如果学生认为教师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没有照顾到自己的兴趣,就会产生不满情绪,而学生的配合同样会影响到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

二、对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建议

1.当地教育部门及学校领导应加大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力度。我国的校本课程是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因此需要自上而下地进行推广。成功的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有人力、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等多方面的支持,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离不开当地教育部门及学校领导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因此,建议教育部门成立校本课程开发支持小组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并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对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划拨校本课程开发专项经费,以支持鼓励对校本课程开发做出贡献的教师,提高其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

学校领导应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现实的有利条件,建立体现学校教育哲学的教学系统和学习环境,营造一种大家都能够分担责任和积极追求成功的文化氛围;减少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的课时量,使教师有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在职称评定及教师评价等政策方面,向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适当倾向,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不能只是简单地看结果,还应重视开发过程中的评价,以多方面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2.教师需提高自身的观念和能力。课程开发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亦即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任何课程改革都需要教师发展新的技能、能力、热忱、动机、信念与远见,只靠命令是不行的。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需要知道学生的兴趣是什么,课程开发的理论和程序是什么,课程应该怎样编写与实施,怎样进行评价与改进。这整个过程都需要教师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转变教育观念,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开发适应不同学生个性和兴趣的校本课程,教师之间可以结成研究团队,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力度;重视教育部门及学科专家举行的培训活动,利用各种机会提高自身的课程开发能力。

3.合理利用当地的社区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对学校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学生的需求选择可以开发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积极利用学校及社区的课程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方式进行图书资料的搜集,切实加强图书馆、计算机中心、科技馆、艺术馆、体育馆等课程资源的利用。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但是仅凭教师个人的力量并不能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它需要教育部门各方面的合作以及社区力量的配合。教师应加强与周边大中专院校课程专家的联系,不断地进行交流与合作,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从而使校本课程开发能够顺利地实施。

4.取得家长的支持。任何课程改革的推行都不能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家长是学校可以动用的丰富资源,校本课程开发同样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教师要想成功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就必须取得家长的配合。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家访等形式来了解家长对校本课程的态度,使之懂得国家的教育政策,并能够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来制定学生的培养计划,让家长理解校本课程开发是旨在尊重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独特性与差异性而进行的课程开发,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使家长对校本课程开发产生认同感,从而为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必要的条件。

5.让学生主动参与,配合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学生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是校本开发的重要依据,关注、研究并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正当兴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也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归宿。因此,学生应该享有一定的课程参与权,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基于自己的体验,表达自己对校本课程各方面的理解和意见。而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查了解,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体现学生自主选择的原则,使学生通过自已感兴趣的校本课程来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能够配合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参考文献:

[1]崔允t.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61.64.

[2]Stenhouse,L.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M].London: Heinemann,1975:208.

[3]黄显华,朱嘉颖等.课程领导与校本课程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47.

[4]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88.

[5]叶澜.“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丛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74-76.

[6]张学华.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J].课程教材改革,,(1):21-23.

[7]崔允t,夏雪梅.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30-34.

[8]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68.

[9]黄显华,朱嘉颖.一个都不能少:个别差异的处理[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43.

[10]崔允t.校本课程的生命力在于学生的兴趣[N].中国教育报,-6-20(5).

篇3: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及其教育促进策略论文

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及其教育促进策略论文

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愿望、信念、意图等心理状态的了解,并以此推测他人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能力。研究表明, 心理理论是人类认知发展的核心, 是儿童早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及知识经验的直接反映。甚至可以说, 心理理论发展的水平是儿童早期智力和社会性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相对于心理理论水平较低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完善的儿童会表现出更多的发展优势;相反, 不完善的心理理论能力会阻碍儿童认知与交往能力的发展, 甚至给个体终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探究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教育促进策略, 具有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一、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因素

儿童的成长是生理逐渐成熟与心理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良好的心理理论能力可以有效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生理的成熟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心理理论的发展受家庭环境和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影响, 其中家庭环境包括家庭规模、社会经济地位与亲子言语交流频率,而幼儿园教育环境则包括假装游戏、故事训练及同伴交往。个体早期认知能力的发展大多来自家庭教育,家庭是影响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已有的大量研究证明: 家庭的规模、社会经济地位、亲子言语交流频率与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均有显著相关性。家庭中儿童的兄弟姐妹数量的多少直接反映家庭的规模。兄弟姐妹是儿童早期交往的主要对象,其数量的增多可增加儿童与之合作或冲突的机会,使儿童在体验到与自身一致或冲突的观点后学会换位思考。多项研究显示,家庭规模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具有显著影响。佩尔奈(Perner) 等心理学家对数名3—4岁儿童进行错误信念任务测验后发现, 多兄弟姐妹儿童的错误信念任务测验得分显著高于无兄弟姐妹儿童的测验得分。即, 儿童兄弟姐妹数量的多少与错误信念任务测验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身处于“大家庭” 中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要优于身处于“小家庭” 中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

二、儿童心理理论的教育促进策略

成人应意识到假装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予以帮助和支持。首先, 教师应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儿童创设适合的游戏场所,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 促使儿童在多主题多形式的假装游戏中体验到乐趣。其次, 引导儿童准确感受假装游戏中角色的行为及心理状态。再次, 当儿童与伙伴持有不同观点产生冲突时,教师应给予儿童自主处理问题的权利, 在认真观察儿童后适时引导儿童自省与反思, 适当教给儿童处理冲突的办法, 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他人。最后, 在假装游戏中教师可通过指导或提问的方式参与游戏,为儿童的行为提供及时反馈,帮助儿童认识到行为的正确与否, 进而促进心理理论的发展。

篇4: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职前职后一体化论文

[论文摘要]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职前职后一体化是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职前职后课程体系相互独立,互不关照,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的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人们的教育观念、教师教育各阶段的培养培训目标的确定、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与实施机构等多种因素有关。我们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来规划教师教育的职前职后培训,合理确定各个阶段的培养培训目标,进行课程体系设计,使得教师教育各阶段的课程设置,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照,形成科学合理、体系连贯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篇5: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职前职后一体化论文

教师专业化和教师教育改革已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教师不仅需要职前培养,还需要职后培训,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接受教育。这既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发展对教师的_种要求。近些年来,我国的教师教育在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教师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主要问题之一是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互独立,互不关照。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两段分离的模式,严重地影响到教师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与连贯性。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可从多个方面论述,本文仅就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的一体化进行论述。

一、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课程设置现状

(一)教师教育职前培养阶段的课程设置

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需以课程设置与实施作保证。我国目前教师职前培养的任务主要有师范院校承担。师范院校课程体系的构成,主要采用的方式是专业课程加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体系大体与非师范专业相同。例如,以中学语文教师为培养目标的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专业课程与非师范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相似。教育类课程一般包括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材教法、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往往更多地从专业角度强调课程体系的逻辑性与完整性。强调在学术上要达到非师范专业的水准。教育类课程则企望通过教育理论学习、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育实践活动达到“合格教师”这一培养目标。为实现培养目标,专业课教师强调师范生的学术水准,要求确保专业课程的门类与学时,而教育类课程教师则强调师范性,要求增加教育类课程门类并确保足够的学时,最终导致专业课程与教育课程两大模块无法平衡,总学时突破计划。

职前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上的困境与其培养目标有关。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培养目标不同,学术性怎么能用同一要求去衡量?!教师教育的学术性要求,要根据教师工作岗位的需要,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来确定,而不是简单地将非师范同专业的学术水准作为教师教育学术性高低的参照体。我们要根据教师工作岗位要求,考虑专业课程设置,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职前教育阶段将师范生培养成“合格教师”这一培养目标也是不切实际的。教育类课程的目标应是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师职业技能,了解基础教育现状,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总而言之,我们的目标应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

教师教育职前培养阶段的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将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联系起来,从总体上考虑课程设置;未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来指导,将职前教育看成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只是在封闭的系统里考虑课程结构的系统性、逻辑性与合理性,而不考虑与教师在职培训课程的系统性与逻辑性。课程设置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分离,既与职前培养课程计划制定者的思想观念有关,也与教师教育的管理体制与实施机构有关。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不同阶段,其管理体制与实施机构不同,师范院校承担职前培养任务,在职培训一般由教育行政部门策划,由其下属的教师进修院校、教研中心具体实施。在这样的教育教师管理体制下,实施教师教育的不同主体之间互不沟通或沟通不够,也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互不关照的重要原因。

(二)教师教育职后培训阶段的课程设置

教师在职教育包括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我们这里谈论的主要是在职教师的非学历教育。目前,我国教师的在职培训,从内容上讲有师德教育、班主任工作培训、教学技能与技术培训、学科教学研究、德育研究等;从形式上讲有教学观摩、课程学习、专题研讨等;从层次上讲有人职教育、在职提高、高级研修等;从管理上讲,有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教师进修院校实施的培训与校本培训。教师职后培训的课程一般包括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课程两大类。学科专业课程一般包括专业现状、学科发展前沿与发展动态、邻近学科专业知识等方面的课程。教育类课程一般包括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育研究等课程。

目前,教师职后培训课程设置与实施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主观随意性大,较多的考虑当前的形式与任务,缺乏长期系统的课程设置规划;通识培训课程较多,针对不同类别、不同个体教师开设的课程偏少;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阶段的课程脱节,职后各阶段的培训课程也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教师职后培训课程设置这些方面的问题,有着复杂多样的原因:教师专业发展职前职后各阶段的培养培训目标不明确或目标定位不当;缺乏从总体上对职前培养、职后培训课程体系设计的意识;没有根据教师专业发展职后各阶段的具体培训目标,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培训课程开设针对学科专业特点、教师个人特点不够;教师教育管理体制与实施机构存在的问题,导致沟通不够,各自为政。

二、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课程设置的一体化

(一)职前培养阶段的课程设置

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目标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决定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培养目标的阶段性决定了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师教育职前培养阶段的课程设置,既要考虑职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与完整性,又要考虑到职前职后教育的衔接,使之系统与连贯。   课程设置的依据是培养目标。职前教育只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将职前教育目标定位于高成熟度的教师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应将“具备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作为职前培养目标,以人才市场合格教师的素质要求及教师终身发展要求为依据,提出职前教育阶段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技能与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再根据这些方面的要求考虑职前阶段的课程设置。

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时,要根据未来工作岗位和基础教育改革对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确定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课程体系设置时应体现拓宽、夯实专业基础课程,突出主干课程,削减“枝叶”课程。通过相关专业必修课程开设,帮助学生打下宽厚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通过选修课程开设,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动态,提高其科技素养与人文素养。岗位要求是师范生学科专业方面学术性的参照标准。

教育类课程设置也要以“具备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为依据,构建结构合理、切合职前培养目标、与职后培训连贯的课程体系。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初步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具备一定教育教学技能和从教能力,了解中小学教育实际与基础教育改革动态,具备较强的教育科研素质和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这些是“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的具体内容”。要依据这些方面的要求,考虑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教育类课程体系设计时,应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这些课程作为教育类课程中的主干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强化学生自主发展意识,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强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适当增加相关课程的门类与学时数,以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与从教能力。教育类课程中也应开设一些选修课程。

长期以来,用人单位对师范类毕业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与从教能力有诸多不满。笔者认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与从教能力在职前教育阶段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水平,职业技能与从教能力进一步提高更依赖于职后培训和教育工作实践。再说,受职前教育阶段总课时的制约,教师职业技能与教育实践课程在教育类课程及全部课程占的比例不可能大幅度增加。

(二)职后培训阶段的课程设置

教师在职培训课程设置,一是要瞻前,与职前培养的课程设置相衔接,保持课程设置的连贯性;二是要顾后,根据职后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之特点与培训目标,保证职后各阶段课程设置的连贯性。

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们应将“合格教师”作为新教师入职辅导阶段的培训目标,找出师范类毕业生素质与合格教师要求之差异,确定课程设置,选择教学内容。职前教育阶段,师范院校在职业道德方面,往往只作一般的宣传教育,教育教学技能课程的教学要求及学生实际达到的水平与合格教师的要求尚有较大差异,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常规,新教师知之甚少,由于缺乏实践经验,班主任工作技能也是新教师的薄弱环节。因此,新教师的人职教育应将这些方面的内容作为通识培训重点,开设相关课程,帮助新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等方面达到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在开设通识培训课程的同时,我们还要根据不同学科之特点、不同教师之差异,开设一些选修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科、不同教师的需要。

在职提高阶段的培训,其对象是那些已在教师工作岗位从教数年,已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其培训目标应定位于“高素质教师”,使他们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技能、教育教学能力、学术研究与教育研究能力等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平。这一阶段的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既要遵循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讲什么的原则,又要从教师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开设必要的理论与学术课程,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阶段的培训课程,不仅要开设诸如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研究方法这类通识培训课程,还要考虑课程类别和设置的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之需要。如为不同学科教师开设学科前沿与动态、学科教学研究动态这些方面的课程。课程类型上,要适当减少必修课程,增加模块化的选修课程,满足不同类别教师的需要,提供大量的微型课程,满足不同个体教师的需要。

对于那些在教育岗位上从教多年,已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其培训目标应定位于专家型教师。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成熟度,使之成为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对于这类培训对象,培训课程应以教育类课程为主,兼以学科方面的内容。可通过开办高级研修班的形式,为他们开设各种学术讲座,设置研究性课程,将一般培训与开展课程研究相结合起来。对于这种高层次的教师培训,除一般培训课程外,还应采用“量身定做”的方式,开设专门课程,满足不同个体之特殊需要。使他们的理论水准、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均得到提高,思想与行为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帮助他们从更高层次审视教育,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与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在职教师的职后培训要特别重视校本培训。现在,在职教师的职后培训一般由教师在职教育管理与实施机构考虑职后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在课程设置方面起主导作用,而校本课程受到忽视。我们要重视在职教师的校本培训,鼓励各校根据本校实际及教师特点进行校本培训课程,发挥在职教师所在学校的积极性,并将校本培训课程纳入在职教师培训体系之中。

篇6: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案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的教育理论论文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案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的教育理论论文

摘要: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以及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发现目前我国的案例教学效果总体来说不尽人意,这使得案例教学模式本身的优势难以有效发挥,从而影响案例教学模式的效果。现有研究中关于案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论证既有不同之处,也有许多重复之处。由于各个因素之间往往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关关系,从而势必会增加教师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难度。通过因子分析法将众多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归纳,提炼出几个主要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效果;因子分析;影响因素

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心,以典型案例为教学材料,以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阅读、分析和讨论等活动为教学主线,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收集资料能力、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首先是由哈佛大学创立后不断得以推广的,20世纪80年代被我国引入到教学过程,并逐步得到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的重视。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等学科实践性较强,其学科特点决定了案例教学模型在这些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采用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得学生感受到理论和实践联系的紧密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当前我国理论界和实践界对案例教学进行了一些深入且颇具借鉴价值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案例教学模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然而,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以及对学生进行一系列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本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案例教学效果总体来说不尽人意,尤其是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不是十分满意,这使得案例教学模式本身的优势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影响案例教学模式的效果,最终影响案例教学的推广和普及。因此,提高案例教学效果就成为当前案例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一、文献回顾

陈效兰从案例教学应注意的三个方面撰文论述了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该文认为:首先,案例的选择要适当。教师对案例的选择要紧扣教学内容,要注意案例的真实性,切忌胡编乱造,案例要越新越好、越近越好,要保证案例的思想性,防止“负面效应”。其次,教师要准备充分。教师要有多方面知识的储备,精心组织和认真实施案例教学的每个步骤或环节。最后,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应发挥主角作用,学生的参与意识越强,效果就越好。该文还认为,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在案例布置、学生准备、课堂讨论、学生讲评和个人总结等方面进行安排,以保证案例教学效果[1]。

王永东和吕列金认为,案例教学模式在我国取得一定教学效果,但案例教学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就案例本身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案例选取的范围狭小。二是案例内容不完整,缺乏典型性。企业基于市场竞争、商业秘密等利益考虑,大多不愿提供实际数据和具体运作过程,学生难以对提供的企业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三是案例的针对性差。目前采用的案例70%来自国外,由于国内外经济和文化背景存在较大差异,学生会认为国外的案例资料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实用性不够[2]。

王秀芝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将案例教学法混同于举例教学法、对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处理不当、案例教学中缺少师生互动、部分教师对案例教学模式不太适应和案例满足不了教学需要等因素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3]。

郭俊辉等提出了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学生个体、案例题材和案例分析的三因素理论框架,并提出钻石模型、菱形模型与钥匙模型,对其进行验证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案例教学效果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案例题材的选择是否适当[4]。

袁书卷认为,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必须具备一些先决条件:首先,要积极构建和谐与互动的师生关系,使得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能够实现良性互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其次,要主动创设投入与关注的课堂气氛。即在案例教学中,一方面,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以及努力程度等情况,更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认可和激励,以关注学生情感、性格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学生既要关注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又要关注自身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激发。最后,要努力营造开放与整合的心理状态。开放的心理状态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大胆地无所顾忌地与教师、同学展开多向互动交流;整合的心理状态可以将学生自我价值实现与灵活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将学生们零散的反馈和评价整合为集体的教育性评价[5]。

孙承毅和孙万东提出,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模式的首要任务是熟知案例教学过程及其实质,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课堂管理策略,以提高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6]。

郭忠兴指出,教师在面向非职业型公共管理类学生群体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优化教学过程,正视学生的需求惯性和思维惯性,激发学生创新的活力,以获得满意的案例教学效果。他认为,案例教学实施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计划、动员、讨论与点评,这四个阶段共同决定了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7]。

郑淑芬认为,案例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教师要把握好三个环节,即精选教学案例、积极的课堂引导和多元化的评价考核;同时,教师还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关系、理论知识传授与案例教学的关系、认知活动和非认知活动的关系[8]。

上述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例如,陈效兰主要从教师对案例的恰当选择和对案例教学的充分准备以及调动学生积极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王永东和吕列金则主要从案例选择本身角度阐述了案例教学模式案例选择的重要性。郭俊辉等认为,案例题材的选择是否适当直接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袁书卷主要从构建师生和谐关系以及营造开放与整合的心理状态等方面论述了心理因素对案例教学模式效果的影响。孙承毅和孙万东则认为,教师对案例教学课堂管理策略至关重要。郭忠兴提出从优化案例教学过程和激发学生创新活力角度提高案例教学效果。郑淑芬指出教师在案例选择、课堂引导以及评价考核等方面的作用。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不同学者各持己见,众说纷纭。本研究认为,这些学者对案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论证既有不同之处,也有很多重复之处。由于各个因素之间往往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关关系,从而势必会增加分析问题的难度。为了方便教师在提升案例教学效果时能够抓住主要矛盾,做到有的放矢,本文拟通过一定的统计方法将众多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归纳,提炼出几个主要的因素。

二、样本数据与研究方法

(一)样本来源

本研究调查范围为赣南师范学院和江西理工大学两所高校。本次调查,赣南师范学院商学院和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大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考虑到每个班级人数不同,抽样范围为每个班级学号为前40位学生中单号的学生。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4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87%。本研究问卷主要采用量表的形式。本研究量表采用5分制likert量表(1=完全不同意,5=完全同意)。

(二)研究方法

因子分析是通过对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结构进行研究,找出能够反映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根据变量相关性的大小对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不同组变量的相关性较低。在实际应用中,因子分析中因子旋转出现了难以解释的现象,其原因在于模型和实际数据之间的矛盾,而其直接原因表现为因子对变量的贡献不明确。在不改变因子协方差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旋转坐标轴来实现这一目的。

因子分析方法的计算步骤:

第一步: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或者无量纲化处理。

第二步: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第三步:求因子的特征根及其相应的单位特征向量。

第四步:对因子载荷阵进行旋转。

第五步:计算因子得分。

考虑到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法的目的在于对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归纳出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几个因素,从而为以后提高案例教学效果提出科学恰当的建议。

三、结果分析

(一)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一方面,kmo统计量为0。782大于0。7,而且经过bartlett球形检验,其p值小于0。05;另一方面,由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可知,大部分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3。因此,各变量之间的独立性假设不成立,故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通过。

(二)因子旋转

根据特征值贡献率大于85%、因子载荷的绝对值差异大和变量不出现丢失的原则,确定因子的个数为4,旋转后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8。479%。

(三)因子命名

使用主成分法计算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反映各个因子在各变量上的载荷,即影响程度。为了使因子载荷矩阵系数向0―1分化,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

在表2中,因子1是一个混合量,包括“案例与所讲授理论联系不够密切”、“案例内容不具有典型性”和“案例内容不具有时效性”三个变量,这三个变量都与案例内容有关,可以大致概括为“案例内容”因子。因子2也是一个混合量,包括“教师案例结果分析不够深入”、“案例教学过程中未调动学生能动性”、“案例教学过程中未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三个变量,这三个变量都与案例教学过程有关,可以概括为“案例教学过程”因子。因子3是“案例教学形式单一”、“案例教学形式不合适”、“案例教学形式枯燥乏味”三个变量的混合,这三个变量与教学形式有关,可以归纳为“案例形式”因子。因子4好像完全是“学生没有认真准备案例教学相关材料”,该因子是从学生角度阐述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的,该因子在其他变量上没有大的载荷,可以概括为“学生因子”。“教师对案例教学课堂组织不够合理”这个变量在任何一个因子上都没有很大的载荷,因此该变量不予考虑。

通过因子分析,我们可以将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归纳为四个因子:案例内容因子、案例教学过程因子、案例教学形式因子以及学生因子。四个因子可以使教师更明确在案例教学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进而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总之,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可以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应该注重案例教学内容的选择、案例教学过程的优化以及案例教学形式的选择;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因素,提高案例教学效果。

四、对策建议

(一)甄选案例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内容甄选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基础。一方面,案例教学材料内容翔实且具有典型性。以《营销企划》课程为例,既要有成功企业的案例,也要有失败企业的案例;既要有大中型企业营销企划的案例,又要有小型企业的案例。另一方面,案例教学内容必须要经过仔细选择。在占有大量相关案例教学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对案例材料进行甄选。甄选时要综合考虑案例的典型性、现实性、可操作性、思想性、与课程相关理论联系的紧密性、案例的难易程度以及能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等因素。不占有大量丰富的案例教学材料,就无法实现对案例教学内容和材料的甄选;不对案例教学材料的精心选择,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学生会感觉案例内容简单、案例内容没有意义和价值等。这样,学生就没有积极性主动收集资料和预习,教师的案例教学效果也就难以保证。因此,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必须占有大量案例教学材料和对案例材料的甄选,以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二)优化案例教学过程

案例教学过程优化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保证。案例教学内容甄选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基础,但仅有内容翔实和精选的案例教学材料,而不对案例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也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案例教学效果。案例教学过程包括案例布置、学生准备、课堂讨论、学生讲评、个人总结、教师点评和成绩考核等阶段。案例教学过程的每一阶段对提高案例教学效果都较为重要,因此,教师必须对案例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对案例教学过程的每一阶段都不能忽视,而且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跳跃。比如,教师点评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去伪存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多鼓励少批评。

(三)选择案例教学形式

案例教学形式的恰当选择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案例教学形式不能拘泥于教师多媒体演示案例和教师解说案例这些形式,因为这些形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没有动力收集案例相关资料,也没有积极性去讨论和分析案例,这样,教师的案例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为了提高案例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媒体案例演示、教师解说案例、模拟案例和学生讨论案例等多种形式进行案例教学。在案例布置和案例背景解说阶段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案例演示,而在学生讨论、学生讲评等阶段采取模拟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模拟进入案例现场。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案例的真实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案例分析和讨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教师甄选案例教学内容、优化案例教学过程和恰当选择案例教学形式的过程中,要始终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案例教学过程。案例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案例教学过程始终都不能离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没有兴趣参与到案例教学过程,教师所做的一切工作和努力也只能纸上谈兵而无法落到实处。当然,学生的主动参与必须以教师对教学内容材料的甄选、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案例教学形式的恰当选择等三个环节为基础。教师在上述三个环节实施的过程中,要始终围绕如何提高激发学生兴趣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效兰.以案例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j].中国高等教育,,(1).

[2]王永东,吕列金.营销教学案例的典型性和时效性问题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

[3]王秀芝.案例教学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

[4]郭俊辉,曹旭华,王富忠.案例教学效果的最优模型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3).

[5]袁书卷.案例教学实施的心理条件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6,(8).

[6]孙承毅,孙万东.案例教学模式的课堂管理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

[7]郭忠兴.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1).

[8]郑淑芬.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实施环节及需要注意的问题[j].教育探索,,(4).

篇7:青年教师发展影响因素及路径教育论文

青年教师发展影响因素及路径教育论文

摘要:随着地方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力量,不仅关系着地方高校的发展水平,而且关系着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因素,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组织层面提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路径,以期能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师发展

一、概述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无论是高校学生还是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都在激增,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面临着多重使命。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高等教育体制和结构进行了改革、调整,地方高校因此无论在机构数量上还是办学规模上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底,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529所,其中地方高校1689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6.8%。这表明,地方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激增,使高等学校的师资需求急剧增加,大量刚刚走出校园的高学历青年投身到高等教育事业,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生管理等工作中。截至20底,我国普通高校40岁以下(不含40岁)专任教师有87.26万人,占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56.87%。这表明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力量。5-后,他们将责无旁贷地挑起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重任,成为高等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支撑力量和动力之源。如何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地方高校的生力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是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地方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影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因素

影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因素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主观因素。

(一)客观因素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认为,一个社会被分割成许多不同的场域,在这些场域内进行着一些为了特定目标的竞争。[1]根据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我们可以将高等教育系统看成一个场域,也可以将地方高校看作一个场域。

1.在普通高校场域内,地方高校处于弱势地位

尽管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但是却与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及能获得的资源支持不成正比。地方高校由于办学时间短、资源积累少在起步阶段就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及“211工程”、“985工程”的启动实施,部属高校、“211”高校、“985”高校无论是在政府资金投入、社会资源获取还是在学术成就上都是地方高校遥不可及的。显然,这种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所带来的差距,会导致在个体同等努力的情况下,前述高校的青年教师比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而地方高校更面临着“为他人做嫁衣”―――重点培养的优秀师资出走和流失的困境。

2.在地方高校场域内,青年教师处于弱势地位

一般而言,教师在学校的地位与其所拥有的各项资源(包括人脉关系、学术资源、经济资源)密不可分。入职时间较短的青年教师在这些资源的掌握上显然无法与同一场域内的中老年教师相比。而高专业素养与低教育素养之间的矛盾,导致其教学水平受到质疑;高学历学位与低成果产出之间的矛盾,又导致其学术能力受到怀疑;加之,人际关系网络还处于建设初期,以及工作年限短、职称职务低等带来的低收入,使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几乎处于边缘化地位。这种局面不仅会影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

(二)主观因素

1.教育素养不足

目前,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普遍具有高学历,专业底蕴丰厚,但大多数没有师范教育背景,缺乏一定的教育学理论基础,这就直接导致其教育素养不足,特别是在教育知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德修养等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从一些访谈和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部分青年教师的岗位意识不强,敬业精神不足,缺乏基本的教学工作规范;对教学大纲的理解不透彻,教学设计不理想,理论联系生产、生活不足;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不足,板书字体差、布局不合理;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不能与学生良好地互动,不能合理掌控课堂教学的进程及偶发事件,等等。

2.教学经历缺失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工作体验会直接影响其职业发展。对教育工作的体验不仅会影响青年教师对教师职业、教育事业的认同感、归属感等情感构建,还会影响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是以教学为主的院校,教师的主要职责更突出表现为教育教学活动,而非师范院校毕业的高校青年教师步入教学岗位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站上讲台”。由于在学生阶段缺乏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以及教育实习的实践和历练,他们对课堂管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认识和运用无法做到收放自如。通过研读教学大纲、前辈编写的教案以及授课用的教材,或许他们可以了解要“教什么”,但是对于“怎样教”、“如何运用一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技巧来实现教学目标”等问题却难以把控,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以致于部分领导、同行、专家、学生对一些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产生了质疑。

3.职业压力过大

就地方高校而言,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和生活两方面。(1)工作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地方高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学生人数的激增造成了师生比例的失调,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青年教师的工作任务。首先,他们必须承担大量的课堂教学任务,还得完成学校、学院规定的科研任务。其次,他们不得不应对繁琐的行政管理事务,很多青年教师入职后2-5年就开始担任教研室主任、教学助理、科研助理等行政职务。再次,政府加大了对地方高校的管理力度,如,主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教师评聘制度、职称评定制度、绩效工资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无形之中加重了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压力。(2)生活方面。斯坦福大学名誉校长唐纳德肯尼迪曾说过:“几乎每种职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考虑收入问题,因为这是机构地位的象征,它向公众显示了个人的价值所在。”[2]据的统计数据表明,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66.7%、学生人数71.2%的地方省属高校,每所学校平均获得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却只有中央部属高校的11.36%。由于受当地经济水平和地方财政支持力度的限制,加之扩大办学规模时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投入,使地方高校自身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同时也造成了地方高校教师的收入水平远不及部属院校,而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的青年教师尤为突出。这时的青年教师处于个人责任最大的时期,成家立业、买车买房、赡养老人、抚养小孩,都与经济收入有关,但现实却让他们觉得举步维艰,直接影响了地方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价值取向和个人发展。

4.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美国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斯曾提出:成功=明确目标+详细计划+马上行动+检查修正+坚持到底。[3]入职初期的青年教师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面临着“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怎样才能尽快融入校园文化、教师团队,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职业发展,该从何着手,这些问题都困扰着他们,使他们倍感迷茫、不知所从。因此,地方高校必须重视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生涯规划指导和服务,帮助青年教师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生涯规划。研究表明,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不仅有助于明确发展目标,把握发展方向,更有利于充分认识自我、评价自我,重新定位人生价值,从而促进个人与组织协调发展。

三、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路径

1991年,美国国家教育联合会指出:教师发展包括教学发展、专业发展、组织发展、个人发展。教学发展是指通过改进课程设计、转变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技能等,提高学生成绩和教学质量;专业发展是指获得或提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增强专业意识,以促进教师专业角色的成长和发展;组织发展是指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促使教师探索新的教学实践;个人发展是指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保持健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4]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是保障地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的关键所在。作者认为,应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组织层面出发,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发展。

(一)观念层面:更新观念,自我发展,科学规划,激发动力

1.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

研究发现,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对“教师发展”的理解存在偏差,仅有少部分青年教师对其内容有相对明确的认知。不同学历、职称、专业的青年教师对“全面发展”的认识也是不同的。所以,促进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从观念上解决认识不足的问题,学校、学院、教师都应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培养青年教师“多维发展”的意识,让青年教师认识到教学发展、专业发展、组织发展、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明确各项发展的具体要求,使各项发展协调并进,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2.增强自主发展的意识

拉森弗里曼认为“:在教师发展的过程中,教师本人要具备高度的自觉性和自我意识,要有随时准备接受改变的积极态度,以改变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结构。”[5]意识决定行动,意识促使主体持续关注态度、知识和技能等的提升。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其自身的发展意识,是否把发展当作一个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改造的过程。青年教师应将“要我发展”转变为“我要发展”,通过自身的内在需求产生自我发展的无穷动力,要正确认识自我,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积极发展优势以增强自我价值,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提升完善、弥补不足,从而促进个体的成长与发展。

3.养成生涯规划的意识

一般情况下,急需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的主要是入职初期的青年教师。由于刚入职,对很多东西不熟悉,对教师这个角色的职责和需要具备的能力感到迷茫,甚至产生焦虑,很多时候不是不想规划,而是不知道应该从何入手、从何做起。国外很多高校都将“为入职初期的青年教师提供职业发展指导”纳入教师发展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青年教师解决职业发展过程中的疑虑提供咨询和指导,青年教师评价其为“符合需求的‘合适服务’”。而国内高校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管理方面比较欠缺,特别是地方高校。因此,从学校到教师都应该提高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的认识,特别是要让青年教师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充分认识自我,结合学院发展规划、学校发展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人发展规划,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修正,促进个人与组织协调发展。

4.激发内在发展的动力

如前所述,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收入情况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提高青年教师的工资待遇,缓解其后勤压力、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同时,地方高校应该为青年教师提供畅通的诉求表达渠道,尽力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让青年教师感受到学校的关心,而不仅仅只是冰冷的政策和制度的约束。另外,还可以给青年教师参与学院、学校发展规划的机会,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产生主人翁意识,将组织发展与个人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二)制度层面:健全机制,科学评价,有效激励

1.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学校引进了112名专任教师(其中,9名硕士,103名博士,部分博士有海外留学经历),其中只有3人毕业于师范院校,22人有从教经验。由此可见,97%的新进教师是非师范生,80%的新进教师没有从教经验。教育素养的不足、教学经历的缺失,加上学术资源和人际资源的匮乏,使他们面临着巨大的教学、科研、交往压力。怎样帮助青年教师找准职业定位,夯实专业基础,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教育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是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认为,地方高校的管理部门应该认真研究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理论,了解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阶段特征、阶段需求,结合大学教师发展理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制定适合本校的教师培养、发展制度,特别是青年教师培养制度,以及相关的配套管理办法。

2.建立科学的青年教师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青年教师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斯塔弗尔比姆强调“: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6]对青年教师进行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使学校、学院和教师本人对其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能力和质量有清晰的了解。评价结果既要反映青年教师过去的'工作表现,也能指明青年教师今后的发展方向。但是受传统评价方式的影响,迄今为止,我国高校仍普遍沿用以奖惩为目的的终结性教师评价,而且采取老中青“一刀切”的模式,这种体系和模式严重影响了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步成为制约青年教师发展的瓶颈,给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带来了消极影响。地方高校应从学校的发展目标出发,结合不同发展阶段的青年教师特点,由相关部门与教师共同制定个人年度发展计划和目标。在制定评价体系时,应树立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充分考虑青年教师的特点以及其专业背景、职务职称,同时应重视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运用,促进青年教师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实现青年教师发展和地方高校发展的深度融合。

3.建立有效的青年教师激励机制

评价保障底线,激励使其精益求精。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促使青年教师专心教学、认真科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于一些取得重大成果的青年教师,借鉴国外的“带薪学术休假”制度,教师可以利用“休假”进行教学反思,以此提高学术水平、促进科研发展,在职称评定时亦可给予一定的倾斜;设立青年教师专项研修计划和经费,鼓励教师提升学历、企业挂职、外出访学,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树立优秀青年教师典范;设立青年教师专项课题,使其在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科学研究上有更多的锻炼机会。

(三)组织层面:成立机构,建设团队,营造氛围

1.成立专门的教师发展机构

20世纪60-70年代,欧美国家的大学陆续建立起教师发展中心,开发出一系列具有极高研究和借鉴价值的教师发展项目。,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7]此后,许多高校陆续建立起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地方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应是一个具有服务性质的研究机构,专门负责教师发展的相关事宜,包括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教学评价、教学咨询、教学交流、教学研究等活动,帮助中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求。[8]

2.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地方高校由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使得教师团队在学科建设和课题申报上的作用尤为突出。青年教师应根据其研究方向尽快融入团队,这无疑将是宝贵的学习机会和快速成长的途径,有利于青年教师产生归属感,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提升青年教师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由于新鲜的血液注入,教师团队能形成较合理的学术梯队,团队中的每位教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建设团队。当然,加强团队建设也是培养团队精神、增加学术凝聚力、促进学科建设、提升师资水平的良好契机。

3.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和发展环境

地方高校应将学校发展与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为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提供组织保障。首先,地方高校要转变管理模式,创设宽松、自由、和谐的学术氛围,适度引进合理的竞争机制,既要充分尊重学术人员的自主性,又能激发青年教师学术创新的积极性。其次,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应给予青年教师一定的参与权和话语权,让他们能参与学校的管理活动,表达合理诉求,对于合理的建议应尽可能予以采纳。再次,充分了解青年教师的发展需求和发展意愿,为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提供机会和空间。

四、结束语

身处地方高校场域内的青年教师,既有着教学发展、专业发展、个人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有着组织认同、职业归属的内在需求。地方高校是否了解青年教师的发展需求,怎样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发展机会和平台,以此增强个人与组织之间的情感纽带,是地方高校在青年教师发展过程中应该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成明,王晓阳.教育博士的发展定位与培养:场域理论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1):6-10.

[2]吴庆华.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

[3]郭海燕.高校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和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12):48-49.

[4]陈素娜.英国、中国大学教师发展体系与特色比较研究[D].福建:厦门大学,2009.

[5]追求专业化发展―――以自己为资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胡中锋.教育评价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EBOL].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篇8:美国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论文

关于美国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启示

论文摘要: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经历了四个时期的演进,已逐渐走向理性与成熟。文章从美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入手,分析了它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并观照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提出我国当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一、美国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

1.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演进

美国教师教育课程变迁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职业性培训课程时期、“专业主义”教师教育课程时期、“科学主义”教师教育课程时期、融合化的教师教育课程时期…。

在19世纪职业性培训课程时期,在所有开设的26门课程中,没有普通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也只有2门。基本上是学科专业课程一统天下的格局。到了20世纪代,开始步人了“专业主义”教师教育课程时期.这个时期普通教育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都得到了空前的壮大,而学科课程被削减到了只占全部课程的四分之一不到二战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天平又开始向学科专业课程一边倾斜,而教育专业课程被削减。直~tJ2o世纪80年代后.教师教育课程的三大块才真正达到一种各占三分之一的状况.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思想也得到了摒弃.教育专业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走向融合化.从而消灭了由来已久的“专业性”与“学术性”之争。2.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结构

(1)普通教育课程。美国教师教育的普通教育课程主要有英语、哲学、文学、美术、音乐、戏剧、外语、历史、经济、法律、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遗传学、地球和空间学及健康教育和体育等,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语言等各方面。这种课程是任何专业的大学生所必修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具备宽厚的文理基础知识,注重普通文化知识的养成,避免了狭隘的专业化。

(2)教育专业课程。在美国,教育科学课程由三部分组成:是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课程,涉及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学过程、人的成长和发展、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行政与管理、教育技术等:二是教学法,包括教学方法与策略、课程的组织设计与评价、教学计划、教育测量与评价等;三是教学实习,以见习、l临床实习的方式进行。这些可以为师范生提供教育学领域的专业知识.体现出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区别

(3)学科专业课程。学科科学课程为师范学生提供将来所教科目的专业知识.而且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和中小学开设的学科课程相对应。初等教育者要学习涵盖初等教育学科的所有科目,中等教育者要集中学习一个或两个科目,这是由初等和中等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这三类课程在学时上的比重情况分别为:普通教育课程占1/3强,学科科学课程占1/3,教育科学课程占1/3弱L2]。

3.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特点

(1)普通教育课程注重广博性.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受“博雅教育”的传统影响,美国教师教育非常注重普通文理课程的设置。这为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及社会学科课程,拓宽其知识面,使其具备宽厚的文理知识基础口]。

(2)课程突出师范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技能。美国对师范性课程设置予以特别重视.以此来提高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美国教师教育课程在全部课程中达到了三分之一,而且课程内容都比较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专业指导:教育概论;②教育专业基础课程:心理学与发展科学、学习论、教育社会学、课程与教学、教学评估等;③教育专业课程:学科教育理论,如语言教育与阅读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教育等;④临床实践和现场实践4_。

(3)课程内容符合基础教育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适应能力。高等院校的.学科专业课程直接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做准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学生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在美国。师范教育课程内容十分注意课程的实用性.以使学生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使所学知识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具有可操作性。这些课程的开设,对学生顺利地完成向教师角色的转变大有帮助。

(4)重视教育实践性课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未来从师能力。美国向来重视实践性课程的开设,一方面在实践的形式上采取现场经验、见习、实习等多种方式进行,在实践的时间安排上采用连贯性的、层级性的方式实施,另一方面从法律、制度上对未来教师的实践性课程的落实加以保障。自1991年以来陆续建立了一大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这些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学校为未来教师实践性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篇9:浅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迁移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论文摘要:基于当前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构建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迁移影响因素模型,对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培训迁移效果的相关策略,期冀能够对提高培训的实效性有所帮助。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迁移;迁移气氛

随着全球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的飞速发展对教育领域的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实效性也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关注的一个重点,只有培训的实效性真正提高了,才能使教师最终受益,才能达到信息时代对每个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1问题的提出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为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关其实效性的研究较多,通常对其培训效果的分析主要是集中在培训本身,大多是关注培训前和培训结束后参训者知识、技能、态度等的变化,利用两者差异的显著性来表明培训的效果.但是对于培训之外的一些因素分析得比较少。此种评价忽略了培训的真正目的,即培训是为了实际工作服务的。被培训者只有将培训所学实际运用于工作,才能体现培训的真正价值。当前的教师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不能将培训的内容进行有效地迁移,进而影响培训的效果。因此,对影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迁移的因素进行分析。对于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培训迁移这一概念最早出自于企业培训当中.它是指受训者把在培训中获得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的程度。培训迁移不仅仅强调受训者在培训中学到了什么,更强调受训者是否将培训所学运用到实践教学当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效性的最终体现就是要提高受训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而培训迁移这一因素对提高培训的实效性是必不可少的,基于此,本文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迁移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篇10:浅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迁移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迁移影响因素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主要分为培训设计和培训迁移两个部分,培训设计部分主要从培训本身来分析影响实效性的因素,侧重受训者对于培训的掌握程度,主要从培训开始前的需求分析、培训的实施,以及培训产出评估这3个因素来考虑,培训迁移部分主要分析培训后影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绩效变化的因素,主要从个人因素(个人特征和培训实用性评价)和组织因素(培训后期服务、迁移气氛和组织文化)这两个方面来分析,侧重受训者对于培训的应用程度。从模型中也可以看出,培训迁移部分是整个模型的核心环节,培训设计是培训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的产生是培训迁移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效性的最终表现形式。

2.1培训设计

一个好的培训设计是提高培训实效性的必要前提.也直接决定培训是否可以迁移,有关影响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设计部分的因素,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来考虑。

(1)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主要是参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在培训实施前,针对培训的内容、组织模式、培训方式等对受训教师进行需求调查.依据调查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培训大纲。培训大纲要做到培训目的与培训内容相称,培训内容与培训形式相称。一切从受训教师的需求出发,学有所用,尽量做到“以人为本”,提高受训教师的主体性地位,真正满足他们的教学需要。对培训开始前的需求分析这一因素的考虑对于培训的开展是必不可少。

(2)培训实施。培训实施阶段也就是培训的开展阶段,即整个培训的实施环节,师训教师根据培训大纲(根据教师的需求进行不断的调整),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受训教师进行培训,完成相应的培训目标,在培训的过程中通过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各位受训教师更好地完成培训任务。培训的实施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受训者的实际情况以及出现的一些问题,适时地对方案进行调整,进而更好地帮助教师完成培训。培训开始前的需求分析是一方面,但是只有在接触到受训者之后,获得他们在培训过程中的一些反馈才是最真实的。

(3)培训产出评估。培训产出评估即在培训结束后对受训教师针对此次培训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受训者对师训者、教材、教学方法及培训的管理等的满意程度),以及受训者接受培训后所达到的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平的调查(受训者培训后对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理念、基本技能和各种操作技术的掌握程度等),对培训产出的评估也是目前常采用的实效性测量的方法.依据受训教师培训完的反馈,来调整以后的培训设计。

2.2培训迁移

培训迁移是受训者把在培训中获得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的程度。它是整个实效性实现的关键环节,也是绩效产生的必要环节。下面将从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这两个方面对影响培训迁移的因素进行分析。

2.2.1个人层面 个人层面主要考虑个人特征和个人对培训评价丽个因素。个人特征主要从迁移动机和自我效能感两个方面来分析。

(1)迁移动机。在培训迁移中,迁移动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动机是人们对将要承担某项任务或进行某种活动愿意付出努力的内驱力,是个人内在需要与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迁移动机会直接影响培训所学是否会用于实际教学当中以及运用效果如何,影响培训后的迁移效果。如果培训者具有强烈的迁移动机即认为培训会给他们的工作效用或者职业效用(个人专业发展)带来帮助,那么他们将非常愿意将培训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促进培训的迁移。

(2)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能够成功完成任务所抱有的希望或自信。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好的个体能更好的完成任务。在教师的培训过程中,如果受训教师对培训的内容感兴趣,对取得预期绩效充满高度自信即具有较好的自我效能感,那么他们在培训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很好的完成培训任务,并在培训完成之后将培训所学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实现培训迁移,完成培训目的'。 培训评价即受训教师对培训内容的实用性评价,在培训设计阶段的产出评估中也涉及到了对培训内容的评价.但它仅是在培训刚结束后对培训的一个评价,是一个感官层次的认同,或者是以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依据来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评价,并没有延伸到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而在培训迁移过程中的评价,才是最真实、最直接的,它对进一步改善培训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2.2.2组织层面 组织比如同事、领导,学校,培训机构等对培训迁移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培训迁移的组织层面的因素主要从培训后期服务、迁移气氛、组织文化这3个方面来考虑。

(1)培训后期服务。培训后期服务主要是针对在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为受训教师所提供的服务。例如:在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是否为受训者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提供后期指导,参与一些学校的课题研究等。培训机构与受训教师并不仅仅是在培训期间存在依存关系,而是一种长期的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受训教师在培训结束后的应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培训机构要能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并定期对培训的应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2)培训迁移气氛。培训迁移气氛指阻碍或促进组织成员将在培训中的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组织环境,对于影响迁移气氛这部分因素的分析主要采用的是Tracey和Tews在提出的GTCS量表.主要包括3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管理支持,它反映了上级和管理者对在职学习、创新和获得技能的鼓励与奖赏的程度。例如,学校对于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比较好的教师进行表扬和一定的奖励:学校领导鼓励教师将培训中的所学,运用到实践教学当中等。

第二个维度是工作支持,是组织的工作或技术系统,它代表了工作设计对持续学习的促进程度和对知识技能获得的灵活性的提供程度。例如,学校定期举办教师技能大赛或者课件制作大赛:学校有明确的规定,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信息技术化教学手段等。

第三个维度是组织支持,代表了组织系统,它与能证明培训重要性的政策和制度是一致的]。例如,学校为教师实施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学校将参加培训与教师的绩效评价(职称)相联系等。

(3)培训组织文化。培训组织文化主要从学习型组织和可持续学习环境这两个因素来考虑。学习型组织主要是指在教师中是否形成了学习共同体,比如一些专门的教研小组,针对教学中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如何利用新型的教学方式等进行研讨.这些共同体的建立非常有利于将培训所学的内容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而可持续学习的环境也是将培训所学运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每个教师能够对培训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并保有积极的态度,同时又有一个良好的应用环境,那么对于培训所学内容的迁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3提高培训迁移效果的策略

通过构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迁移影响因素模型.从培训设计和培训迁移两个方面来分析了影响培训迁移效果的因素.弥补了传统培训实效性分析在培训迁移部分的缺失.较全面分析了影响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效果的因素,而提高培训迁移的效果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3.1培训内容符合受训教师教学的实际

培训内容与受训教师教学实际需要的一致性程度直接影响着学员培训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投入程度。只有当参训教师愿意并且真正从培训中获得有关知识、技能与态度时,培训迁移才有可能发生。因此,应该在前期做好需求分析,通过调查和访问。明确受训教师的真实需求;在培训内容的选取上一定要有针对性:在实施阶段可选取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师训教师,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通过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各位受训教师更好地完成培训任务。

3.2激发受训教师培训迁移的动机

受训教师培训迁移的动机实际上从培训设计阶段就开始了.在培训前学员对培训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到学员对培训的投入程度和学习的成效,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迁移动机、迁移的积极性以及迁移的效果。培训内容与教学实际的相关性、学校对参训教师在工作中应用培训所学的支持与奖励、培训后期的跟踪服务、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及支持性的同事关系都有助于激发参训教师培训迁移的动机。

3.3构建良好的学校培训迁移气氛

从影响培训迁移的因素中可以看出.迁移气氛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参训教师所在的学校环境因素对应用培训所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领导是否明确提出应用培训所学的要求,是否为参训教师应用培训所学提供必要的时间保证和资源支持,是否赋予参训教师应用培训所学以必要的自主权,学校领导和同事是否肯定和积极支持应用培训所学,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参训教师在工作中应用培训所学的积极性和程度。因此。学校领导和同事对培训的支持和肯定对迁移效果的提高将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3.4组建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是为了使培训所学的运用有一个可持续的学习环境,受训教师可以针对在教学中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如何利用新型的教学方式等培训所学内容进行研讨,建立专门的教研小组或者学习小组。针对共性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这样非常有利于将培训所学的内容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进而提高培训迁移的效果。

篇11: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的探讨论文

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的探讨论文

摘 要:边疆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既要体现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性,也要反映现代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共性。基于此,本文强调边疆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要体现四个原则:弘扬民族文化原则,凸显综合培养原则,增强教师专业性原则,加强课程整合原则。

关键词:边疆 民族 小学教师 课程 原则

边疆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必须深深植根于当地独特的人文、自然背景之中,才能富有针对性,也才能充分彰显当地小学教师教育的特色与优势。同时,边疆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也要反映当今世界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潮流与趋势,才能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鉴于此,边疆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体现以下几个原则。

一、弘扬民族文化原则

边疆民族地区有两个突出特点,其一是地处祖国边疆,其二是民族多。边疆民族地区也因此具备很多自身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就云南来说,共有25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就民族歌舞而言,声乐、器乐、舞蹈特色鲜明。如纳西族古老神秘的东巴舞、纳西古乐;布依族绚丽多彩的织布舞和唢呐、月琴、洞箫等乐器;白族飒爽英姿的“霸王鞭”舞;傣族精灵似的“孔雀”舞;景颇族壮观的“目脑纵歌”……就民族工艺而言,有白族的蜡染和银器制作、纳西族的东巴字画和甲马、傣族的剪纸、竹编和糖人雕塑等。此外还有各民族神奇而珍贵的历史(如东巴文化、腾越文化、永吕文化、哀牢文化等)、文学、医学、语言和民俗(如特有的独龙族纹面女,走婚的摩梭人)等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民族文化遗产,是各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人了解中国、了解边疆民族地区的一个窗口,更是打造民族文化强区、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一个有力支柱。弘扬民族文化是保持民族的独特性,体现民族的多样性,彰显文化的多元性,展现世界的丰富性,增进民族的开放性的一个有力保障,因而是民族地区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义务。未来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师作为一个“社区型开放”教师,应该是当地社区的一员,应能为社区的教育、文化和经济等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尤其应对增进民族间多元文化的理解、交流与传承做出自己的努力。要实现社会对小学教师的这种预期,首先就应加强小学教师相关方面的教育。其主要措施之一便是要在小学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得以体现。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该体现本地区弘扬民族文化的特殊要求,体现本地区的特色与优势,不能与一般高师院校的小教专业课程一样或大同小异。从课程开发的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教师进行样本课程开发,作为民族地区教师培养的“工作母机”的师范院校更应做出表率。民族地区的这种旨在弘扬民族文化的特色课程的设置本身就是一种课程开发,而且这种开发本身应该形成传统与机制。

二、凸显综合培养原则

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历史上形成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的影响,由于偏远闭塞的地理位置的限制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商品经济不发达、商品意识淡薄、人口文化素质低和教育落后)的制约,其小学教师队伍现状不容乐观,突出表现是教师专业素质相对低下。部分教师学历不合格,知识结构不完善,如知识面相对狭窄,大多数教师在知识的广度、深度上有所欠缺或仅限于所教学科,普通文化知识薄弱或不全面,教育学科知识欠缺。要切实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根据本地实情,探索小学教师教育的模式。表现在课程上,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要凸显综合培养的原则—打破专业设置(如语文教育、数学教育、外语教育等),实行综合培养。此外,复式教学在边疆民族地区一定程度上的存在更体现了其必要性。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来说,这都是可行的。

从理论上看,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兴趣广泛。为了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兴趣与需要,小学教师不应是仅仅通晓一门专业的“专才”,而应是具备多方面知识和才能的“通才”。小学教师必须具有语文、数学两门主科和其它一两门学科的全面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必须具有教育、科学、人文、社会及艺、体、劳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可以不分专业,(有研究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教师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是呈正相关的,但超出一定水平后,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之间就不再具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了。)[1]实行综合设课,统一培养,真正为未来的小学教师奠定一个广阔的多学科的视野。这样有利于现代小学生形成关于这个世界的完整图景,为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从实践上看,过去中师毕业的小学教师虽然接受学科专业教育的水平较差,但是他们都是各地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文化知识相对全面。同时,他们掌握了较好的教育儿童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他们在艺术方面有所专长,能歌善舞,能适应儿童活泼的天性。[2]因而为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说明,小学教师需要的是宽广而不是专深的知识,我们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完全可以打破专业设置,实行综合培养。国外的实践也给我们同样启示。美国左治亚州立大学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就是如此。其显著特点是不分专业,通识教育(即普通文化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的课程开设在大学的前两年,涉及的学科领域相当广泛,英语与数学是基础,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都广泛涉猎,学科知识没有局限在某一学科领域,[3]为未来的小学教师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增强教师专业性原则

边疆民族地区比较偏远闭塞,加之受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落后,观念守旧。这无形中导致和助长了一些教师简单甚至粗暴的教育方式。同时,部分小学教师由于本身接受的专业教育不够(如一些代课教师,民办教师本身就没有受过多少教育教学方面的专门教育),教育观念落后、方式方法简单,教育教学能力不强,教育效果差。在小学的课堂和校园里出现一些体罚与变相体罚及其它与现代教育教学要求背道而驰的事情可谓屡见不鲜。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边疆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师教育要增强其专业性,在教师教育课程中突显教育专业课程的内容与比重。

就小学教师这一职业本身来说,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技能也许才是最主要的。因为,尽管小学生兴趣广泛,喜欢多问,爱思考问题等等,小学教师也确实需要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宽厚的学科专业知识,但关键还是在于教师要有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的欲望的方法和技能。尤其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来源多样化,知识本身也许并不显得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获得知识的态度、情感、方法和能力。这些态度、情感、方法和能力是学生今后一生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获取知识的积极态度与情感,学习就变成了一种异己的行为,校园生活就成了一种难熬的苦扼,因而也就失去了求知的动力与热情;没有获取知识的正确方法与相应能力,学生的求知活动就失去了认知方面相应的能力保障。而小学生获取知识的态度、情感、方法和能力特别需要的是教师的精心呵护和细心培养,稍有不慎,便会造成遗憾终身的后果!因而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与突出。所以,小学教师教育要突显教师的专业性,尤其应在其课程设置中得到体现。

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凸显教师专业性,主要是拓宽教育专业课程的内容、提高其比重。现行教育专业课程基本上还是“老三门”,难以达到基础性和全面性要求。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加宽加深,譬如说,增设课堂(教育)管理、人格心理学、学习论、教学论、课程论、教育法制和小学各科教育学与教学法(如语文、数学、英语、社会、科学、音乐等教育学)等等。尤其应适当增加教育见习、实习时间,而且时间安排要注意科学与灵活,可以考虑每学年都有适当的安排。同时,也应注意提高教育专业课程的比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的比重不足10%。[4]在教育上饮誉世界的日本,其培养小学教师的教育专业课程占整个学分的33.33%,[5]德、英等国也都在25%左右[6],美国左治亚州立大学更高达64.2%,[7]这方面的国际经验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四、加强课程整合原则

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既要有自己的特性,也要体现时代的共性,反映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潮流与趋势,即向课程整合的方向迈进。否则就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延缓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的速度与进程。课程整合,既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也体现了学科本身内在的逻辑体系。从人的身心发展来说,人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协调的过程,既有身体方面的发展又有心理方面的发展。同时,无论是就身体方面的发展还是心理方面的发展来看,其本身也是一个整体协调的过程。以心理发展而论,人的心理是一个整体,是统合的。人既有认知发展的需要,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需要。因此,人的身心发展在本质上是适合于课程的整合的。为了促进人的身心的整体协调发展,课程必须最大限度地追求灵与肉、感性与理性的高度发展与和谐统一,而不能人为地去割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学科本身的逻辑体系来看,学科是一个内在的统一体。学科的分化与整合本身是一个历史现象,是由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古代社会的课程是比较综合性的,精细化的学科分类是近代以来科学认识深入的结果,而现代社会对学科整合的要求更是人类对自身和世界认知的一种自觉反省与理性领悟。过度精细的学科门类在割裂知识的系统性的同时割裂了人身心发展的整体性,导致人的片面而不是全面和谐发展,不利于人们形成对这个世界的完整图景,不利于人的创造性的培养与发挥。此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打破学科界限和传统知识的体系进行横向组织,实现这一要求的最大难题是“任课教师要精通或熟悉各门学科的内容,而日前的教师队伍尚不具备这一条件”。[8]这就迫切需要加强高师课程的整合。

课程的整合有两种方式,一是内容的整合,一是结构的整合。

从内容上进行整合,就是要采用各种恰当的形式,把学科中曾经被人为分割开来的孤立的知识点有机的联系起来,组成一门新的课程。这些恰当的形式可以是广域型、融合型、核心型和活动型等形式。上述形式的课程整合,可以打破相邻学科之间的界限、尽量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可以减少学科数目、减轻学生由于分科过细带来的负担,可以使知识更加联系实践、接近生活本身。这种将跨学科作为组织教学内容手段的整合形式课程可以在各学科之间架起桥梁,却又不排除各学科的特性,既符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有待解决的各种社会问题的多学科性要求,又符合学习者的主观需要。同时,小学教师必须精通或熟悉小学多门学科的内容,所以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尤其应该加强其内容的整合性。这种整合应体现在学科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的融合、教育专业课程本身更高程度的综合化及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教育课程的融合等多个方面。

从结构上进行整合,主要是进行必须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整合。课程的整合要体现这样一个原则:既同社会要求相适应又有利于个人的兴趣与需要。这就要求从课程结构上摒弃单一的必修课制度,既考虑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又充分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发展需要和愿望,建立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根据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课必须少而精,适量地减少课时;同时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当然,在课程整合中,我们也要克服选修课设置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即“三多三少”[9]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其龙,陈永明等.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6

[2]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6,(6):3-6.

[3][7]刘德华,赵亚莉.美国小学教师标准与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J].教师教育研究,2006,(9):75-80.

[4]郭黎岩.高师本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师教育研究,2006,(6):29-32

[5]成有信.十国师范教育和教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73.

[6]谢培松.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研究与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4,(3):82-87.

[8]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16.

[9]郑文:面向21世纪广东高师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21-24.

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影响因素及实施策略的论文

教育硕士开题报告范文

高校教学督导效果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临床实践与药学教育论文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

小学生语文课堂开题报告示例

带有研究工作基础的开题报告范文

医学检验的优秀毕业论文

化学心理研究建议教育论文

教师教学效能感对教学影响的论文

影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因素论文
《影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因素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影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因素论文(推荐11篇)】相关文章:

统计学与大数据论文2023-01-17

浅析高中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论文2024-03-01

扶贫的开题报告的范文2023-03-25

开题报告范文模板2023-08-31

统计学方法及应用论文范文2023-04-14

开题报告范文格式2023-06-06

开题报告格式2022-06-03

听力理解开题报告范文2023-02-14

数学论文开题报告2022-11-03

统计学的生活应用论文范文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