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图序》的教案设计

时间:2022-06-03 02:26:18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荔枝图序》的教案设计(整理14篇)由网友“咕哒子”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荔枝图序》的教案设计,希望您能喜欢!

《荔枝图序》的教案设计

篇1:《荔枝图》序

教学目的:

1、了解序、认识荔枝

2、学习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

3、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

1、学习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

2、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引入    有家里开水果店的吗?有喜欢吃荔枝的吗?

请一位吃过的同学给大家介绍介绍好不好?

其实很多的诗文里都写过荔枝?(杨朔的`《荔枝蜜》赞道“荔枝也许是世界上最鲜美的水果”;苏轼的《惠州一绝》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流露出对荔枝的的喜爱;杜牧《过华清宫》中嘲讽“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是唐明皇为了取悦杨贵妃,不惜国力民力特快专运鲜荔枝进宫,却也可见鲜荔枝的的难得)

2、激发兴趣  出示新鲜的荔枝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今天,鲜荔枝已不只是皇室贡品,我们蓬安也可以买到,跟我们那位同学的介绍的一样,红色、圆形、味道鲜美同学们想尝一尝这果中珍品吗?不过老师有个条件,要求大家认真学习完成的学习目标后再请大家吃,好吗?大家有信心吗?

3、引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板书课时少写一个“序”字让学生发现并且强调不可少这是一种文体(一)、介绍白居易及序[演示幻灯二]

二、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演示幻灯一]基本目标:

1、了解序认识荔枝

2、学习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

3、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

提高目标:

背诵课文

三、围绕目标学习

(二)、朗读

一遍

范读(字词)

弄清字词[演示幻灯三]   在书上划出重点注释来

缯(z ng)        绡(xi o)        醴(l )        酪(l o)        华(hu )

二遍

自读(翻译)

结合注释和实物疏通文意,小组内交流,教师答疑,找一位同学到展示台给大家剥荔枝并加以介绍。

强调朵(展示葡萄串)大略如彼,其实过之,图、书盖为不识者及识而不及一二三者云

[演示幻灯四]学生齐读译文

三遍

抽读(想象)

其余同学闭上眼睛想象有关荔枝的画面

同学们听得认真,想得出神同桌交流一下闭上眼睛出现的画面。

老师的脑子里也有幅画,请看[演示幻灯五]以后大家要多进行这种训练。以提高我们的想象能力。

四遍

读画(创作)

分成两个组愿意画画的同学为 一组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幅《荔枝图》不必面面俱到,一枝一叶,一花一果都可以,有愿意上来画的吗?其余同学为一组快速读课文十遍,划出重点字句来。看谁先成!将学生的画展示

小结:画得真不错,即使白老先生在世也会颔首赞道:后生可畏。

学生读出划的重点词句

小结:划得也不错

通过上面的阅读我们已经心中有树――荔枝树,接下来 我们重点探讨一下短文www.wangtlzl.@sohu.com/“>www.wangtlzl.@sohu.com跟我联系。

附:板书设计

篇2:《荔枝图》序

白居易

一、朗读

二、思考讨论

三、归纳.总结

四、练习运用

四川省蓬安县利溪初级中学校

王天伦

《荔枝图》序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3:语文 -《荔枝图》序

白居易

一、朗读

二、思考讨论

三、归纳.总结

四、练习运用

语文教案-《荔枝图》序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4:《荔枝图序》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积累词语。

帷(wéi)

缯(zēng)

绡(xiāo)

瓤(ráng)

枇杷(pí)(pá)

醴酪(lǐ)(lào)

②搜集有关白居易的材料,包括其诗歌中的名句。

③学习文章中精美的语言描写。

2、能力目标

①学习说明静物的写作方法

②培养独立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③培养观察能力,领略荔枝的鲜美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按一定顺序说明的方法

2、准确理解一些文言词语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播放杨朔的散文《荔枝蜜》片断,导入课文。

二、作者、作品简介

多媒体投影有关文字材料及图像。

三、整体感知

1、听朗读:听清字音,借助工具书查清生字。(投影仪显示)

2、默读课文:用勾画圈点的方式进行。目的是扫清词语障碍,帮助理解大意,便于展开讨论,启迪个性化思维。(投影仪显示)

四、探究学习,研讨内容

1、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荔枝?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第二段:作者写作此序的目的是什么?(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

以上问题用投影打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点拨。

问题分析依次用投影打出。

五、师生互动

看图片,品语言,用文中最恰当的句子来概括图片内容。用投影打出图片。

①树形团团如帷盖

②朵如葡萄

③实如丹,壳如红缯

④核如枇杷

⑤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

⑥浆液甘酸如醴酪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荔枝图序》,这篇文章说明了荔枝的知识,着重描述了荔枝的形态,用了很多比喻,说明语言简洁而又形象生动,使人如睹其物。

七、作业

1、明代徐渤《咏荔枝膜》诗中写道: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你能说说这两句诗是写什么场景的吗?

2、根据你的观察,写一篇说明一种水果的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00。

篇5:《荔枝图序》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积累词语。

帷(wéi) 缯(zēng) 绡(xiāo)

瓤(ráng) 枇杷(pí)( pá) 醴酪(lǐ)(lào)

②搜集有关白居易的材料,包括其诗歌中的名句。

③学习文章中精美的语言描写。

2、能力目标

①学习说明静物的写作方法

②培养独立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③培养观察能力,领略荔枝的鲜美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按一定顺序说明的方法

2、准确理解一些文言词语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播放杨朔的散文《荔枝蜜》片断,导入课文。

二、作者、作品简介

多媒体投影有关文字材料及图像。

三、整体感知

1、听朗读:听清字音,借助工具书查清生字。(投影仪显示)

2、默读课文:用勾画圈点的方式进行。目的'是扫清词语障碍,帮助理解大意,便于展开讨论,启迪个性化思维。(投影仪显示)【以上学法指导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效率】

四、探究学习,研讨内容

1、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荔枝?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第二段:作者写作此序的目的是什么?(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

以上问题用投影打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点拨。

问题分析依次用投影打出。

五、师生互动

看图片,品语言,用文中最恰当的句子来概括图片内容。用投影打出图片。

① 树形团团如帷盖

② 朵如葡萄

③ 实如丹,壳如红缯

④核如枇杷

⑤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

⑥浆液甘酸如醴酪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荔枝图序》,这篇文章说明了荔枝的知识,着重描述了荔枝的形态,用了很多比喻,说明语言简洁而又形象生动,使人如睹其物。

七、作业

1、明代徐渤《咏荔枝膜》诗中写道: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你能说说这两句诗是写什么场景的吗?

2、根据你的观察,写一篇说明一种水果的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00。

篇6:《荔枝图序》教案

教学过程:

一、 创设课堂教学环境:

由杜牧《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激趣导入。荔枝是这样鲜美,很遗憾,今天我们不能品尝,可我们可以通过白居易为我们留下的《荔枝图序》来感受这人间美味。

二、 出示板书:

三、 荔枝外壳有瘤状突起,果肉色白多汁,味甜美。(摘自《学生辞海》)

四、 板书课题:

《荔枝图序》白居易

看见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研究:

(1) 序;

(2) 白居易;

(3) 教师讲述:顾况与白居易的故事。

(4) 老师为什么知道得这么多呢?其实并不是老师记忆力强,老师只不过善于查资料。

资料的来源:

利用身边的资料:课本、字典、课外书等;

向同学借资料;

查图书馆资料;

五、 指导读课文: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的要求是:读通、读懂、读好。

六、 学生读课文,抽学生点评。教师指导读课文的要求:咬准字音。

七、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

(1) 结合课文下注释读,不懂的字问同学,还不懂的划下来师生共同讨论。

(2) 弄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师生共同讨论:还有不懂的地方吗?赶快提出来,我们一起研究。

(4) 大家都读懂了课文,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荔枝?

(5) 学生点评。

八、 讨论为什么他给大家介绍得这样清楚呢?为什么他介绍得这样形象呢?

学生讨论教师板书:按顺序; 讲方法.

九、 设疑:大家反复读读,动动脑筋,有问题吗?

十、 同学们都喜欢吃水果,你给大家介绍 一种你喜爱的水果吧。

十一、 总结:

今天大家品尝了鲜美的荔枝,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学会了怎样读书,还懂得向别人介绍事物要按顺序:讲方法,别人才能很清楚,印象才会深刻。但愿这对你今后的学习和交往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附:板书设计

《荔枝图序》 (唐 白居易)

身边的、朋友的、图书馆的

读书步骤:读通、读懂、读好

一 日

二 日

三 日

形 叶 花 实 朵 核 壳 膜 瓤 汁

整体局部 外 内 按顺序

打比方 讲方法

篇7:《荔枝图序》教案

教学目的:

学习本文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

体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教学设想:

本课时教案设计力求探索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启学生的思维。本堂课带给大家两个观念,一是方法点拨比知识教育更重要,二是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大家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开启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

一、创设课堂教学环境:

由杜牧《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激趣导入。荔枝是这样鲜美,很遗憾,今天我们不能品尝,可我们可以通过白居易为我们留下的《荔枝图序》来感受这人间美味。

二、出示板书:

三、荔枝外壳有瘤状突起,果肉色白多汁,味甜美。(摘自《学生辞海》)

四、板书课题:《荔枝图序》白居易

看见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研究:

(1)序;

(2)白居易;

(3)教师讲述:顾况与白居易的故事。

(4)老师为什么知道得这么多呢?其实并不是老师记忆力强,老师只不过善于查资料。

资料的

利用身边的资料:课本、字典、课外书等;

向同学借资料;

查图书馆资料;

五、指导读课文: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的要求是:读通、读懂、读好。

六、学生读课文,抽学生点评。教师指导读课文的要求:咬准字音。

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

(1)结合课文下注释读,不懂的字问同学,还不懂的划下来师生共同讨论。

(2)弄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3)师生共同讨论:还有不懂的地方吗?赶快提出来,我们一起研究。

(4)大家都读懂了课文,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荔枝?

(5)学生点评。

八、讨论为什么他给大家介绍得这样清楚呢?为什么他介绍得这样形象呢?

学生讨论教师板书:按顺序;

讲方法.

九、设疑:大家反复读读,动动脑筋,有问题吗?

十、同学们都喜欢吃水果,你给大家介绍

一种你喜爱的水果吧。

十一、总结:今天大家品尝了鲜美的荔枝,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学会了怎样读书,还懂得向别人介绍事物要按顺序:讲方法,别人才能很清楚,印象才会深刻。但愿这对你今后的学习和交往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附:板书设计

《荔枝图序》

(唐白居易)

身边的、朋友的、图书馆的

读书步骤:读通、读懂、读好

一 日

二 日

三 日

形 叶 花 实 朵 核 壳 膜 瓤 汁

整体 局部 外 内 按顺序

打比方 讲方法

篇8:《荔枝图序》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序、认识荔枝

2、学习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

3、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

1、学习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

2、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引入 有家里开水果店的吗?有喜欢吃荔枝的吗?

请一位吃过的同学给大家介绍介绍好不好?

其实很多的诗文里都写过荔枝?(杨朔的《荔枝蜜》赞道“荔枝也许是世界上最鲜美的水果”;苏轼的《惠州一绝》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流露出对荔枝的的喜爱;杜牧《过华清宫》中嘲讽“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是唐明皇为了取悦杨贵妃,不惜国力民力特快专运鲜荔枝进宫,却也可见鲜荔枝的的难得)

2、激发兴趣 出示新鲜的荔枝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今天,鲜荔枝已不只是皇室贡品,我们蓬安也可以买到,跟我们那位同学的介绍的一样,红色、圆形、味道鲜美同学们想尝一尝这果中珍品吗?不过老师有个条件,要求大家认真学习完成的学习目标后再请大家吃,好吗?大家有信心吗?

3、引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板书课时少写一个“序”字让学生发现并且强调不可少这是一种文体(一)、介绍白居易及序[演示幻灯二]

二、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演示幻灯一]基本目标:

1、了解序认识荔枝

2、学习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

3、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

提高目标:

背诵课文

三、围绕目标学习

(二)、朗读

一遍

范读(字词)

弄清字词[演示幻灯三] 在书上划出重点注释来

缯(z ng) 绡(xi o) 醴(l ) 酪(l o) 华(hu )

二遍

自读(翻译)

结合注释和实物疏通文意,小组内交流,教师答疑,找一位同学到展示台给大家剥荔枝并加以介绍。

强调朵(展示葡萄串)大略如彼,其实过之,图、书盖为不识者及识而不及一二三者云

[演示幻灯四]学生齐读译文

三遍

抽读(想象)

其余同学闭上眼睛想象有关荔枝的画面

同学们听得认真,想得出神同桌交流一下闭上眼睛出现的画面。

老师的脑子里也有幅画,请看[演示幻灯五]以后大家要多进行这种训练。以提高我们的想象能力。

四遍

读画(创作)

分成两个组愿意画画的同学为 一组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幅《荔枝图》不必面面俱到,一枝一叶,一花一果都可以,有愿意上来画的吗?其余同学为一组快速读课文十遍,划出重点字句来。看谁先成!将学生的画展示

小结:画得真不错,即使白老先生在世也会颔首赞道:后生可畏。

学生读出划的重点词句

小结:划得也不错

通过上面的阅读我们已经心中有树——荔枝树,接下来 我们重点探讨一下短文.写作上的正些妙处。

(三)、思考讨论

1、学生质疑,互相讨论,师巡视答疑(同学们四个同学为一组可以自已提出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小组不能解决的,全班一起来)时间5分钟

有问题吗?

2、刚才同学们讨论很认真解决了不少问题接下来老师再强调下作者在.写作顺序和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围绕目标质疑,重点提示并让学生理解[演示幻灯四]

(1)、根据所划的重点字句弄清文章第一部分各句的说明对象?

全文共两段第二段介绍.写作目的

第一段具体介绍荔枝,刚才划横线的重点词句就是作者的说明对象,都有哪些方面呢?

(2)、根据所划的重点字句弄清说明的顺序。(体会清晰的条理)[演示幻灯五]

在对荔枝进行介绍的时候,作者运用了高超的摄影技巧,

首先是一个远镜头群山起做一片葱茏,这就是荔枝的产地(生长的环境)

接着镜头推进,枝叶繁茂的荔枝树开花结果。先从整体上介绍树形,再从细处介绍树叶、花朵、果实。同时又按照冬春秋的时间顺序

然后一个特写镜头定格在果实上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层层剥开荔枝依次介绍了果实的朵、核、壳、膜、瓤肉、浆液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最后来一个花絮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了荔枝离开本枝以后的变化

从整体到部分,从外到内,以及时间先后的顺序,遵循了荔枝的生长规律及其固有特色。本文是一幅画上的的题词,又似一篇植物标本说明。

(3)、后面加点的是作者所作的比喻,闭上书填出来[演示幻灯六]

根据所划的重点字句弄清文章主要采用哪种方法来说明荔枝的?有什么作用?(体会语言简洁而富于表现)

为什么用这么多的比喻呢?唐代交通不发达,很多人只听说过而没有见过或品尝过荔枝,作者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十种物体设喻。用帷盖、桂、橘、丹、葡萄、枇杷、红缯、紫绡、冰雪、醴酪这十种可感知的美好的东西使人获得具体而形象的感受,每个比喻与荔枝本身的特点贴近,使人如见其形,如品其味。同时这些比喻已远远地超出了画面荔枝的生长,味道,离开树枝后的变化再加上“--如--”的句式反复出现,使文章语言简洁,但极富表现力,给我们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

(3)、善设波澜、曲折起伏;总括句“大略如彼,其实过之”是对前面介绍的小结,却让人产生“荔枝不过如此”的心理,“其实过之”又化实为虚。用模糊的语言,激发我们去想象荔枝的美;紧接着陡转直下,讲荔枝的不易保鲜:“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语气急促让人遗憾,实际上是为了增加对鲜荔枝的向往之情。全文仅百多字却一波三折,让人叫好

(4)、有详有略、主次分明;

这篇具有说明性质的小品,作者通过对荔枝的习性及其特点的细致观察,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仅用百余字就展现了荔枝特有的风姿,表达了对荔枝的喜爱之情。

(四)、归纳.总结:

1、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2、善用比喻、语言简洁而富于表现 力

3、善设波澜、曲折起伏

4、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五)、指导背诵

(六)、练习运用

1、背诵课文

2、用所学的方法介绍自己所熟悉的一种植物或水果(做在课堂练笔上)

四、小结学习文章的方法

朗读、思考讨论、归纳.总结、练习运用

五、小结本节课的学习

这堂课我对同学们的表现很满意,因此下课后请大家品尝荔枝,以示谢意!大家对老师的要求和建议欢迎大家课后直接与我交流或者通过电话8950172通过网上邮箱www.wangtlzl.@sohu.com跟我联系。

附:板书设计

荔枝图序

白居易

一、朗读

二、思考讨论

三、归纳.总结

四、练习运用

篇9:《荔枝图序》教案

教学目的:

学习本文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

体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教学设想:

本课时教案设计力求探索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启学生的思维。本堂课带给大家两个观念,一是方法点拨比知识教育更重要,二是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大家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开启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

一、创设课堂教学环境:

由杜牧《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激趣导入。荔枝是这样鲜美,很遗憾,今天我们不能品尝,可我们可以通过白居易为我们留下的《荔枝图序》来感受这人间美味。

二、出示板书:

三、荔枝外壳有瘤状突起,果肉色白多汁,味甜美。(摘自《学生辞海》)

四、板书课题:

《荔枝图序》白居易

看见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研究:

(1)序;

(2)白居易;

(3)教师讲述:顾况与白居易的故事。

(4)老师为什么知道得这么多呢?其实并不是老师记忆力强,老师只不过善于查资料。

资料的

利用身边的资料:课本、字典、课外书等;

向同学借资料;

查图书馆资料;

五、指导读课文: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的要求是:读通、读懂、读好。

六、学生读课文,抽学生点评。

教师指导读课文的要求:咬准字音。

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

(1)结合课文下注释读,不懂的字问同学,还不懂的划下来师生共同讨论。

(2)弄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3)师生共同讨论:还有不懂的地方吗?赶快提出来,我们一起研究。

(4)大家都读懂了课文,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荔枝?

(5)学生点评。

八、讨论

为什么他给大家介绍得这样清楚呢?为什么他介绍得这样形象呢?

学生讨论教师板书:按顺序;

讲方法.

九、设疑:

大家反复读读,动动脑筋,有问题吗?

十、同学们都喜欢吃水果,你给大家介绍

一种你喜爱的水果吧。

十一、总结:

今天大家品尝了鲜美的荔枝,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学会了怎样读书,还懂得向别人介绍事物要按顺序:讲方法,别人才能很清楚,印象才会深刻。但愿这对你今后的学习和交往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篇10:荔枝图序(北师大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荔枝图序(北师大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荔 枝 图序

白居易

Lì Zhī Shēn Bā Xiá Jiān ,    Shù Xín Tuán Tuán Rú Wéi Gài 。

荔 枝 生 巴 峡 间 , 树 形 团 团 如 帷 盖 。

Yè Rú Guì ,  Dōn Qīn ; Huá Rú Jú ,   Chūn Rón ; Shí Rú Dān , Xià Shú 。

叶 如 桂 ,冬 青 ; 华 如 橘 , 春 荣 ; 实 如 丹 , 夏 熟 。

Duǒ  Rú  Pú To ,  Hé  Rú  Pí  Pa ,  Ké Rú Hón Zēn ,

朵 如 葡 萄 , 核 如 枇 杷 , 壳 如 红 缯 ,

Mó  Rú  Zǐ  Xiāo ,Rán Ròu Yín Bái Rú Bīn Xuě ,Jiān Yè Gān Suān Rú Lǐ Lào 。

膜 如 紫 绡 , 瓤 肉 莹 白 如 冰 雪 , 浆 液 甘 酸 如 醴 酪 。

Dà  Lüè  Rú  Bǐ ,  Qí Shí Guò Zhī 。    Ruò Lí Běn Zhī ,

大 略 如 彼 , 其 实 过 之 。 若 离 本 枝 ,

Yí  Rì  ér  Sè  Biàn , èr  Rì  ér Xiān Biàn ,  Sān  Rì  ér  Wèi Biàn ,

一 日 而 色 变, 二 日 而 香 变 , 三 日 而 味 变 ,

Sì  Wǔ  Rì  Wài ,  Sè Xiān Wèi Jìn Qù Yǐ 。

四 五 日 外 , 色 香 味 尽 去 矣 。

Yuán Hé Shí Wǔ Xià ,    Nán Bīn Shǒu Lè Tiān , Mìn Gōn Lì Tú ér Shū Zhī ,

元 和 十 五 夏 , 南 宾 守 乐 天,命 工 吏 图 而 书 之 ,

Gài Wéi  Bù  Shí Zhě Yǔ  Shí  ér  Bù  Jí  Yī  èr  Sān  Rì  Zhě Yún 。

盖 为 不 识 者 与 识 而 不 及 一 二 三 日 者 云 。

教学目标

1.培养对文言文的语言感悟力,提高阅读能力。

2.把握文章语言简洁,说明生动、条理清楚的写作特点。

3.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按一定顺序说明的方法

2、 准确理解一些文言词语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本文是一篇咏物小品,是作者为画工所绘的荔枝图写的一篇序。在唐朝时,一般北方人是很难一睹荔枝芳容的。白居易于元和十四年(8)任忠州刺史,第二年命画工绘了一幅荔枝图,并亲自为之作序。序文生动地介绍了荔枝 的形、色、香、味等特 色,为我们展示了荔枝独特的风采。

【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注音

缯  (zēng )              华  (huā   )

帷盖 (wéi gài )           枇杷 (pí  pá)

醴酪 (lǐ lào )            瓤  (ráng   )

2、你知道吗?

帷盖 :周围带有围帐的伞盖      华:花              荣开花

实:果实                       朵: 果实聚成的簇     缯:丝织品的总称

绡: 生丝的织物                   瓤:果肉

莹: 白洁白                       醴:甜酒

3、用课文中的语言注解图片

(1) 树形团团如帷盖  (2)叶如桂,冬青

(3) 华如橘,春荣    (4)实如丹,夏熟

(5)朵如葡萄         (6)核如枇杷

(7) 瓤肉莹白如冰雪  (8) 壳如红缯

4、什么叫序?

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文内容。

《荔枝图序》是作者为《荔枝图》作的序。

5、作者简介

《荔枝图序》,说明文,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

6、友情提示

(1).通假字:华如橘   “华”通花 ,花朵

(2).一词多义:实如丹(果实)

其实过之(实际情况)

(3)古今异义词

华如橘,(花): 古义: (开放)

今义: (繁荣)

色香味尽去矣: 古义: (消失,没有)

今义: (到)

7、作者写序的目的是什么?

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8、考考你

(1)、按原文填空

荔枝“树形_____。叶_____;华_____;

实____。朵_____,核______,壳_____,

膜_____,瓤肉_____,浆液______。”

荔枝一旦离开本枝,“一日____,二日____,

三日_____,四五日外,____。”

(2)、《荔枝图序》一文作序的目的是什么?

【课堂讲解】

1、出示教学目标

2、了解作者

3、朗读课文:

(1)认真聆听示范朗读

(2) 学生接力朗读:

学生甲:从开头到“浆 液 甘 酸 如 醴 酪”

学生乙:从“大 略 如 彼”到“色 香 味 尽 去 矣”

全班同学:共读第二自然段

(要求自然流畅,衔接紧密)

(4)依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荔枝生长在巴峡一带。它的树形圆圆的像车的围幔和车盖。叶像桂树的叶,冬季还是绿色的;花像橘树的花,在春天开放;果实的颜色像丹砂那样红,夏季成熟。果实聚成簇,像葡萄,核像枇杷的核,壳像红绸,膜像紫绸,瓤肉像冰雪一样晶莹,洁白,浆液像醴那样甜,像酪那样酸。(关于荔枝的情况),大概也就如同前面所说的情形,那实际的情况比介绍的'这些还要好。假如果实离开了枝体,一天颜色就变了,两天香味就变了,三天味道就变了,四五天以后,色香味就全消失了。

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宾郡的太守乐天,让画工画成一幅荔枝图,并写上这篇序,这是为了让没见过和虽然见过却不是在采摘后三天之内见过的人看的。

(教师随意挑选课文中的句子,由学生在译文中读出相应的翻译。)

4、了解文章特点

(1)巧用比喻  作者用人们较为熟知的事物来打比方,使读者能对荔枝获得具体而形象的感受。比喻贴切形象,对比鲜明生动,使人如睹其形,如观其色,如闻其香,如品其味,可触可感。

(2)层次分明  作者开篇以“荔枝”二字总领点题,统领全文。紧扣“荔枝”二字,从其形、色、香、味诸方面由整体到局部,由外到内层次分明的介绍说明了荔枝的特点。

(3)详略得当  作者对荔枝的形、色、香、味的介绍较为详尽,而对其产地,其色、香、味随时间的推移而迅速发生变化的特点,作画的时间和画的作者,还有作序的目的等介绍则一笔带过,显得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5、拓展阅读

说起古人对荔枝的记载,就不能不提起杜牧写的一首关于荔枝的诗。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描述了唐玄宗当年为杨贵妃万里飞马送荔枝的情景。学了这篇课文,我想我们就会明白当年唐玄宗为什么用万里飞马为杨贵妃送荔枝了。(因为荔枝的保鲜期太短: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今天交通发达了,荔枝这种当年如此贵重的水果也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每年五六月份,荔枝大量上市的时候,不管是天南海北的人都可以吃到新鲜的荔枝。那么今年当我们再吃荔枝的时候,希望我们还能记起白居易为我们写的这篇文章《荔枝图序》。

李玉灵

篇11: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一导入:师生问好,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吃过荔枝吗?(吃过),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评价一下这种水果,(生答)。听了同学们的描述,老师觉得你们现在还是口留余香,的确实这样,荔枝由于色香味俱佳,被称为果中珍品,也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和赞美,唐朝的杨贵妃就对荔枝钟爱有加,唐明皇特的派人快马运送荔枝至长安,所以杜牧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ppt1),苏轼在58岁时第一次吃到荔枝,所以赞叹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ppt2),这是杜牧与苏轼眼中的荔枝,那么白居易眼中的荔枝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一起来感受着一人间美味。

二、过程

1请同学们打开书,先听老师读课文。(范读)

2这是一篇文言文,我们首先要理解他的意思,我们在理解时要用那些方法呢?看看老师的小提示。(ppt3)

3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老师布置了理解课文大概内容的作业,接下来我们就从课题入手,看大家预习的效果如何?,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读),序是什么意思?(ppt4)你是用哪种方法理解的?(生答)真会学习

4元和十四年,白居易任忠州刺史,第二年就命画工画了一幅荔枝图,并亲自为之作序,所以荔枝图序就是白居意为荔枝图作的序,它的体裁应该是说明文。那么白居易写此序的目的是什么呢?(ppt5)请同学们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作者写序的目的,开始。(生读)

5谁来说一说,你画了哪一句?(生答ppt6)怎样理解这句话吧?(生答ppt7)

6既然作者是介绍荔枝,那么从哪些方面作了介绍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读中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坐着谢了理智的哪些方面(生读)

7好,读完了吗?作者为我们介绍了荔枝的哪些方面,(生答,板书产地、树形、叶、花、果实)荔枝产在哪?树形就像….课件出示(叶如桂…ppt8)这里的华通花,实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答),再读一下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排比)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

8这篇文章只有129个字,但是层次分明详略得当,你认为写荔枝的哪一部分是最详细?(果实)谁能读一读写果实的句子?(生读ppt9)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ppt10)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由外及内ppt11)

9作者在向我们介绍荔枝时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比如,帷盖,葡萄、枇杷等等,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常见的事物来形容荔枝呢?你能体会作者的意图吗?(文章写该没见过荔枝的人看的,所以选择常见的的事物,人们就会知道,原来荔枝是这样的。)精彩的作答,老师佩服你,回到唐代你也许会和白居易成为朋友,应为你能通过他的文字了解他的心思。有不同的想法吗?白居易毕竟是个大文学家,即使是写说明文也力求语言精美,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都是诗化的语言,所以这些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也让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10的确是这样,这几种事物让没见过荔枝的人如见其形,如闻其香如观其色,如品其味,作者能通过蚊子赖表现荔枝的色香味,你们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吗?谁想试一试,老师为你配上音乐。(配乐读ppt12)

11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老师看见有些同学被自己的朗读陶醉了,很遗憾,我们今天不能一饱口福,但是我们可以一饱眼福,老师为你带来了一组图片,你能用文中最恰当的句子来概括图片的内容吗?(ppt13)

12作者在写序文时,我们可以看出笔端是带着个人情感的,那么真正的荔枝是不是象白居易所描述的这样呢?从那句话看出来的`?(ppt14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这句话什么意思?(生答)

13实字在这篇文章里是第二次出现,第一次在哪一句?(ppt15实如丹)两个实字的意思相同吗?(ppt16不同,果实,实际情况)

14以上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鲜荔枝,可是摘下来的荔枝还会如上所述吗?(不会),那会有什么变化?(ppt17若离本枝…)在摘下一二三日内,色香味会依次变化,如果背诵这一句,你有什么诀窍?,试着背一背(生背)

15在这里去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的去是不同的(ppt18去的今古意对比)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生答)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杨贵妃吃的荔枝要快马要运送至长安了吗?(生答),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是杜牧对时事的讽刺,但是我们也从中看到了荔枝不易保鲜的特点。

16最后一句话作者交代了序文的写作时间和目的,请大家齐读最后一句(齐读)写序的时间是?南宾守乐天指谁?作者于元和十四年到忠州任刺史,第二年就让画工画了这幅荔枝图,并亲自作序。所以这家里的工吏是什么意思?(画工),图和书在这里都是动词,图是什么意思?书呢?(生答)写序的目的就是(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四者云)。

17总结板书

整篇文章作者在介绍荔枝时的顺序是有整体到部分,由外及内,还巧妙地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打比方),而且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所以荔枝的色香味才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些方法都值得我们借鉴,并应用到习作当中,你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ppt18练练写写)请同学们课文采用的有整体到部分,由外及内的顺序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一种你熟悉的水果i。100字左右。

18总结今天的荔枝已不是皇室贡品,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希望同学们在吃到荔枝的时候能想到这篇荔枝图序。

篇12:《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张国生

《荔枝图序》是自读课文,只有128个字,内容无甚难解。这样的课文应当按照新课标要求,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拟这样安排:

一,制造气氛,培养兴趣。 北方学生多未吃过荔枝,更没见过荔枝树。于是编一个故事导入  :

一个北方人到南方做县官,下属送来一筐荔枝,县官拿起一个连皮带核吃了下去。送荔枝的说,这皮和核是不能吃的。县官知道自己漏了傻,但又不好意思承认,便说:“这――你有所不知,《本草纲目》上说,荔枝连皮、核一起吃是清火的”。那人问:“北方也有荔枝吗?”“有有有,漫山遍野都是。”“那为什么杨贵妃吃荔枝要用驿马从南方运去呢?”“哦――,这个……唐代时还没有,就是因为贵妃娘娘爱吃,后来才到处引种。”

接着提供荔枝的图片:荔枝,荔枝的果、肉、核、膜,荔枝的“朵”,荔枝树。

作者几乎不用介绍: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但提供几幅图片:白居易塑像,白居易画像。

二,用“师生倒置法”预习 所谓“师生倒置”,就是学生做“老师”,老师做“学生”。

先启发: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还有权――别的`权没有,有作业 权。你能摊上一个好老师是一辈子的幸运……今天就请每个同学来当一当老师,看谁当得好。当得好的,这一课的作业 就免做了。(说明:我经常用“作业 免检”奖励表现好的学生)

当老师首先要备课……下面请你“备课”(预习)。

三,用“师生倒置法”学习研讨 课“备”的差不多时,以“学生”的身份请教“老师”:

xx老师,请问xx句该怎样读?

xx老师,请您为我翻译xx。 xx老师,请您为我解答一下xx问题。

大致是下列问题:

(1)字词方面:荔枝、帷盖、华、荣、丹、朵、枇杷、缯、绡、醴酪、如彼、守、图、盖。

(2)句子方面:

树形团团如帷盖。

华如橘,春荣。

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3)内容方面:

哪几个句子用了比喻?为什么用比喻?

这几个句子是比喻句吗:叶如桂,华如橘,朵如葡萄,核如枇杷。

本文介绍了荔枝哪些情况?运用了什么顺序?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起什么作用?

哪几句说明荔枝不易保鲜?等等。

四,扩展、激疑、探究 本文开头说:“荔枝生巴、峡间”。“巴、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答案:四川东部和湖北西部。

据你所知,荔枝产于何处?答案:两广福建(岭南、热带)。

现在的“巴、峡”产荔枝吗?答案:不产。

那为什么白居易说“荔枝生巴、峡间”?他是不是搞错了?借此引同学们争论。争论时,提醒大家:提出一种观点,必须言之有据,不能主观臆断。

为激发争论,造成愤悱状态,教师可以故意提供“搞错了”的根据:唐代,荔枝在北方是皇帝和贵妃才能享用的极罕见的珍贵果品,白居易可能根本就没吃过荔枝,甚至没见过。

提供“没搞错”的根据――白居易在四川任忠州太守时的诗《种荔枝》:

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进一步激疑:根据《荔枝图序》和《种荔枝》,唐代四川肯定是有荔枝的,但为什么现在没了?这一现象能说明什么?

告诉学生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1)合理推理(必须再找资料求证),(2)查阅资料,(3)请教家长、老师,(4)在BBS上求助……

鼓励争论。

五,揭示答案,介绍一种科研思路 第二天或过几天提供答案: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研究证实,唐代气候比现在温暖,四川可产荔枝。后来气候变冷了,四川也就没有荔枝了。他持此论,主要根据就是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还有《种荔枝》《荔枝叹》等诗。此外,他还从古代各种书籍中寻觅到大量的关于当时气候的资料,来证明这一论断。采用这种方法,竺可桢写出了专著《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研究》。

竺可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曾引起震动。为什么?因为现代气象学只有100多年的历史,现代气象记录最多也只有100多年,这怎能研

篇13:荔枝图序文言文赏析

荔枝图序文言文赏析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阅读练习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荔枝生巴峡间( ) 2.树形团团如帷盖( )3.春荣;实如丹( ) 4.壳如红缯( )5.浆液甘酸如醴酪( ) 6.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 ( )

二,翻译

1.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这是一篇题画的文章,属说明文.主要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它写了荔枝的___,___,___,又写了摘下后短期内的___情况.在当时,的确是一般远离产区的人所不了解的.

四,作者白居易,____大诗人,字____,号____,著有《白氏长庆集》.

参考答案

一、1.四川湖北一带   2.车上的帷幕和篷盖   3.丹砂一般地红  4.泛指丝织品 5.酒浆 6.那样 它的实际情况

二、南宾太守白乐天让工吏作画并且亲自写下了这篇序,那是给不了解荔枝以及了解荔枝的样子、味道但不知道摘下后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后的变化的人看的。

三、打比方  列数字  出处  外形  味道  变化

四、唐朝 乐天 香山居士

注释:

本文选自《白香山集》

1.巴峡:指唐代的巴州和峡州,在今四川省东部和湖北省西部。这里作者只说“荔枝生巴峡间”,其实我国生产荔枝的地方还有福建、杭州等地。

2.团团;圆圆的。

3.帷盖:周围带有帷帐的伞盖,围在四周的部分叫“帷”,盖在上面的部分叫“盖”。

4.桂:常绿小乔木,叶为椭圆形,与荔枝叶相似。

4.冬青:冬天是绿的。

5.华如橘:花朵像橘树的花朵。橘,常绿乔木。华,通”花”

6.实:果实。

7.春荣:春天开花。荣,开花

8.丹:朱红色,像丹砂一样。

9.朵:这里指果实聚成的串。

10膜:包在果肉表面的薄皮。

11.红缯(zēng):红色的丝绸。缯,丝织品的总称,相当于现在的绸。

12.绡(xiāo):生丝织成的绸。

13.瓤肉:果肉·。

14.莹白:晶莹洁白。

15.醴:甜酒。

16.酪:奶酪

17.去:消失

18.元和十五年:及8。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

19.南宾守:南宾郡太守。南宾,又名忠州(今重庆忠县)

20.工吏:在官府当差的工匠,这里指画工。

21.图而书之:画好画,题上字。

22.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是为没有见过荔枝和虽然见过荔枝但没有摘下一二三天的.荔枝的人看的。识,认识,见过。

译文

荔枝生长在巴州和峡州之间一带地方。它的树形呈圆的形状,很像古代用来遮蔽东西的“帷盖”。叶像桂树的叶,冬季还是绿色的;花像橘树的花,在春天开放;果实的颜色像丹砂那样红,夏季成熟。果实聚成簇,像葡萄,核像枇杷的核,壳像红绸,膜像紫绸,瓤肉像冰雪一样晶莹,洁白,浆液像醴那样甜,像酪那样酸。(关于荔枝的情况),大概也就如同前面所说的情形,那实际的情况比介绍的这些还要好。假如果实离开了枝体,一天颜色就变了,两天香味就变了,三天味道就变了,四五天以后,色香味就全消失了。 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宾郡的太守乐天,让官画工画成一幅荔枝图,并写上这篇序,这是为了告诉没有见过(荔枝)的人以及虽然见过却没有看到它三天以内的变化情况的人。

赏析:

这是一篇说明文,短短不到一百三十个字,不仅写出了荔枝的出处、外形、味道,而且还写出了摘下后短期内的变化情况。唐代诗人杜牧在《过清华宫绝句》一诗中写道:“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说明对象:荔枝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从整体到局部)

说明方法:作比较、打比方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篇14:荔枝图序等《短文》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示例

自读要求

1.进一步培养诵读的习惯。

2.培养对文言文的语言感悟力,提高阅读能力。

3.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讲述荔枝的特色及山市蜃景。

4.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

自读重点

l.培养对文言文的语言感悟力。

2.把握文章语言简洁,说明生动、条理清楚的.写作特点。

3.能准确地划分课文的层次结构。

(解说:本单元提示中明确要求“要继续练习诵读,培养文言语感”,因此“自读导言”意在使学生进一步培养诵读习惯,进而培养对文言文的语言感悟力,提高阅读能力,训练说的能力,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

自读程序

1.初读。通过查阅工具书、看注释,解决字词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速读。结合注释快速阅读课文,用白话文讲述课文大意,理解课文内容。

3.赛读。比赛看谁读得最流利、把握文章内容最准确。

4.精读。读《荔枝图序》第1段,了解作者是如何从大到小、从外到内、层次清晰、详略得当地介绍荔枝的。读《山市》“无何”至“遂不可见”,了解作者是怎样由下到上,由上到下,再从整体到局部生动地描绘变幻莫测的山市蜃景的。

5.讲述。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描述荔枝的特色和山市蜃景。

(解说:这样安排自读程序,旨在体现读思练结合的阅读原则。程序1意在扫清文字障碍的基础上,整体感和课文内容,培养而读习惯。程序2.3意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对文言文的语言感悟能力。程序4、5意在学生熟悉课文之后,学习把握文章重点,理解文章特色,培养表达能力。)

自读点拨

《荔枝图序》教案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短文――《荔枝图序》《山市》

南州六月荔枝丹 教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优秀教案教学反思

荔枝图序文言文阅读题

荔枝的语文教案

高教版中职语文的第一单元教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图

《荔枝图序》的教案设计
《《荔枝图序》的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荔枝图序》的教案设计(整理14篇)】相关文章:

高教版《语文》基础版第一册7―8单元教案2023-12-30

《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说课稿设计2022-08-08

Unit 4 It’s warm today第一课时2023-01-15

《ao ou iu》第一课时 之一2023-06-23

Unit 3 This is my sister 第一课时2022-10-02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2024-02-18

Unit 3 Lets paint第一课时2022-05-06

2A Unit 7 Here you are 第一课时(Learn to say )2022-10-28

Unit 1 Hello第一课时2022-09-20

初三语文基础知识点202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