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教案(精选17篇)由网友“du”投稿提供,这里给大家推荐分享一些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教案,供大家参考。
篇1: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教案
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
《自立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说一说:自立对自己各方面的成长有什么好处?
议一议:青年报记者在德国、日本对中国留学生的调查采访:
其中有很多很荒唐的留学故事,如初中刚毕业跑到 国外留学,就开始男女同居的;跳楼自杀的;为了留在外国而嫁给刚刚从建筑工地上认识不久的外国建筑工人的;为了留在外国而成为非法移民,整天提心吊胆地躲避外国警察的;在学校占一个床,然后就整天打工的或整天泡酒吧、网吧等;公开殴打外国校方人员的;被外国警察遣送回国的;在夜总会吸食摇头丸、k粉……阅读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分小组讨论依赖的危害。
中日少年《夏令营较量》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与30名中国孩子曾经引起全国范围的大讨论。当时,这107名儿童在内蒙古举行草原探险夏令营。上路时,日本孩子背包鼓鼓囊囊,装满食品和野营用具;中国孩子只是装装样子,背包几乎是空的。探险之路才走一半,中国儿童因将水喝光、干粮吃尽而向别人求援。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目的地。日本家长乘车而去,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在艰难路段把儿子拉上车……
自谋生路:
美国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父母从孩子小时侯就采取种种方法,让他们认识到劳动的价值,比如让孩子自己动手装配自行车,修理小家电,做简易木工,到外边参加义务劳动等。即使是富有的父母,也十分注重对孩子进行自谋生路的能力教育。
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父母在教育孩子学好功课的同时,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到外面打工挣钱。孩子很小时,父母们就要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 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
结合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和外国孩子的自立教育,思考:
(1)为什么日本的少年有饭吃,而中国的孩子饿肚子? (2)你认为一个自立的人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才能赢取下一次较量的胜利?培养自立能力的条件:独立生活;有责任心;有自主性,有主见。
方法:从小事做起,立足于现在生活;亲自尝试,反复练习;多参加社会实践。
1、学校要组织鼓号队训练,可妈妈担心参加鼓号队训练会影响学习,不让小雷参加,这让小雷感到很为难。他该怎样做呢?
2、小明遇到了一个数学难题,而这时同桌恰恰做了出来,小明应该……
拓展作业:今天我远行
篇2:《走向自立人生》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立的表现和重要性;知道依赖的危害。
2.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增强学生生活、学习的自立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立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依赖的危害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某中学生小雅生活在一个大城市,爸妈平时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以至于她真想独自生活一天试试,爸妈同意了。送走爸妈后,她靠在沙发上看电视,结果迷迷糊糊睡着了,醒来后又饿又冷,一个劲地流鼻涕。
问题:1.小雅希望独自生活一天说明了什么?
2.小雅挨冻受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明确中学时代是人生中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的时期。如果中学生在生活中依然像小时侯那样依赖父母,将会使自己丧失独立生活能力。
教师出示思考题:1.依赖的危害有哪些?2.怎样才能做到真正自立?3.中学生应怎样培养自立能力?
一、不能再有依赖
辩论活动:正方:有问题靠自己解决对自己的成长有利;反方:有问题靠父母解决对自己的成长有利
有问题靠自己解决有利于树立和增强我们的自立意识,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因而我们对自己的成长有利。但是,因为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不够丰富,有问题靠自己解决,我们可能会多走一些弯路甚至可能会遭遇失败与挫折。有问题靠父母解决虽然会少走一些弯路,少遭遇一些失败与挫折。但是,却会使我们缺少很多自主处理问题的锻炼机会,不利于树立和增强我们的自立意识,不利于提高我们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因而我们对自己的成长不利。
随看年龄的增长,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有问题靠自己解决利大于弊,而且从全年级自立情况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们整体的依赖心理相当严重,自立情况不容乐观,我们不能再有依赖心理,否则很难真正自立起来。
(此环节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对辩论做适度点评,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辩论中内化知识,并自然得出结论:不能再有依赖心理,然后,在后面的讨论中引导学生分析依赖心理的危害;同时,注意帮助学生分清依赖和必要帮助的区别)
1、自立是不是要拒绝他人的帮助?(依靠是不是依赖?)为什么?
幼小的时候我们对父母、长辈有所“依赖”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立能力的增强,我们就会日益希望自己能像成人那样管理自己的生活。这说明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立意识,我们不再依赖,我们渴望自立与独立。
我们在社会中生活,需要互相帮助,互相依靠。自立绝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也不是依赖。因为,长辈的知识、经验毕竟较多,生活阅历也比较丰富,看问题全面一些。青少年在遇到升学、就业等重大问题时要多征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作为自己解决重大问题的参考,对自己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那种认为自立就是拒绝帮助,甚至跟父母对着干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利于自己的成长的。自立应该是既有自己的主见,也要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和接受别人帮助。善于接受别人帮助不是依赖。
行为分析: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39页“小雅的故事”并分析依赖心理的'危害
2、依赖的危害有哪些?
1)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
2)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
3)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贪图享受,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39页“如何看待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对我们的管束多?”
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对我们的管束要多得多。是因为我们在小学时,还缺乏必要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不懂得该怎样管理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不能自主地处理生活与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而进入中学以后,我们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比小学时要强的多了,因此,中学老师对我们的管束比小学老师要少得多。正是小学老师的严格管束才使我们有了今天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才使我们学会了自我管理。没有小学老师的严格管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也不会自我管理。
3、依赖心理的主要表现方式有哪些?
1)思想上缺乏独立意识,作判断作决定总要依赖他人。
2)行动上依赖别人的指导和督促甚至让别人代替自己来行动。
如果你是招聘者,你会聘用这个26岁的年轻人吗?为什么?(教材第40页“老太太的应聘”)
如果我是招聘者,我是不会聘用这个26岁的年轻人。因为他的自立意识、自我管理和自理能力都比较差,依赖心理比较严重。这样的人是很难获得事业的成功的。
二、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同学们,《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曾经对148名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做过调查,发现杰出青年在童年时期具有六大特征,六大特征中,自主自立的精神被列为首位,可见,自主自立对于我们的来来发展有多么重要。随看年龄的增长,我们不仅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我们自己也要沉着、冷静,果断应对。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41页插图故事“她改掉了睡懒觉的习惯”并分析:
这个女学生以前改不了睡懒觉的坏习惯,有哪些原因?为什么她后来改正了?
那个女学生之所以以前改不了睡懒觉的习惯,是由于她没有认识到按时上学是自己的事情,应该由自己负责。通过父亲的帮助,她认识到了按时上学是自己的事情,应该由自己负责,她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并勇敢地去承担自己的责任。所以她改掉了睡懒觉的习惯。
什么是自主?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主,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能力。
1、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①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要独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②而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学会自主。遇到事情没有自己的主见,独立也是徒有虚名。很难设想,一个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人、却怎么能够承担自己的责任?怎么能够在生活中自立?
总之,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自立就是明确并承担自己的责任。自主才能明确并承担责任。
2、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的方法:
①、树立责任意识,学会独立生活。
你认为自立自理的关键是什么?
自立自理的关键是独立地生活,明确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②、遇事要有主见,锻炼自主能力。
阅读教材第42页的插图故事并回答后面的提问:
1)这个书生即使满腹学问,但能自立吗?
这个书生遇事没有自己的主见、人云亦云,即使他满腹学问也不能自立。
2)如果你是这位书生,你会怎么办?
如果我是这个书生,我会冷静地、仔细地分析别人的说法对不对,再决定自己究竟该怎么做。
三、多实践多锻炼。
1、有自立意识后,我们又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
①、最基本的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②、大胆地投身社会生活实践,多实践、多锻炼。
2、怎样成为一个自立的人?
①、不能有依赖他人的思想,必须学会依靠自己解决问题。
②、明确自立与自主的关系,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我们应该学会独立的生活学习,自主地处理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
③、从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做起;在社会生活中多实践、多锻炼。
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怎样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通过讨论,我们不能再有依赖心理,因为依赖心理不仅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还会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同时,我们要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当然,要培养自立能力仅仅知道一些理论和观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在社会生活中多实践、多锻炼,自觉学习自立的本领,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立的人,也只有具备这个基础,才能成为一个自强的人。
篇3:《走向自立人生》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依赖的危害性。
2.在辩论、学习过程中,厌恶处处依赖别人的行为,对表现出的依赖性感到羞耻。
3.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意义,探究如何培养自立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自立能力的方法,依赖思想的危害
难点:正确认识自立不是拒绝帮助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视频欣赏:大学生啃老7年被赶出家门,辩称父母有养我义务
思考:除了父母的溺爱外,视频中的小徐为什么会成为“啃老族”的一员,对小徐有什么影响?
环节二:新知探究
依赖他人的危害: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
故事赏析:
19,有个11岁的男孩踢足球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美元。当时12美元可以买125只母鸡。闯出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儿子为难地说:“我没有那么多钱赔。”父亲说:“这12美元我借给你,一年后你得还我。”从此,小男孩利用空闲时间打工。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挣足了12美元还给父亲。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里根回忆起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做责任。”
思考:这则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里根的成功与他从小养成的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即自主意识的培养有着密切关系。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
活动:猜猜演演
小毛是一个很没主见的人,但是他特爱逛超市。有一天,妈妈给了他200元钱,让他锻炼一下,以培养他的自立能力,临走前,妈妈嘱咐他一定要看好了再买,要学会省钱。
猜一猜:结果会怎样?
请你演一演。
故事赏析:
小韩虽然家境优裕,生活无忧无虑,但他上中学时就自觉培养自立能力.进入大学之后,他开始尝试勤工俭学。
推销员:20元一天;
家庭教师:10元一小时,乘车费4元,每周两次;
服务生(钟点工):6元一小时,每次两小时(还打碎了个碟子)
此外,还担任班级团支书,校学生社团主要干部。每次放假回家,他还帮助父母打点生意,有时甚至起早贪黑,别人问他累不累,他却说:“这样的生活很充实。”临毕业,小韩被江苏食品学院相中,录用后分管院食品系学生工作。今年因工作成绩突出,被学院授予特别嘉奖。
思考:
1.小韩为什么能被江苏食品学院相中?
2.从他的身上,你能总结出培养自立能力的途径吗?
小结:①最基本的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②而且还要大胆地投身社会生活实践,反复锻炼、不断实践。
环节三;心灵感悟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环节四:行为提升
让我们来试试吧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活动方案“今天我当家”,明确一天的具体工作,制定实施细则,确立活动评价方案
课堂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靠天才能做到的事,靠勤奋同样能做到;靠天才做不到的,靠勤奋也能做到。我们一定要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篇4:《走向自立人生》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实践中体会自立的意义。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在法制社会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能力目标
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知识目标
1.懂得自立的含义。
2.了解自立的表现。
【资源分析】
学生分析:许多学生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一旦离开父母就精神不安,情绪不稳定,生活无法自理。这是青少年觉的心理障碍。因此需要给孩子做“心理断乳”,让孩子脱离父母的监护、照顾。
【教学重点】自立的含义及表现
【教学难点】自立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辩论、社会实践、问题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思想】
本课内容指向学生自身,属于对自我的探索与反思,这是青少年成长中最紧要的主题。这样的主题,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重学生的需求,重学生的体验,重学生的行动,重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生缺乏自立的情况
(1)阅读材料:学生缺乏自立的情况。
(2)讨论问题:这样的事情在你身上或你周围的同学身上发生过吗?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现象?这些现象说明现在的青少年身上存在着什么问题?
教师总结:我们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是一个从依赖到逐步自立的过程。对我们的成长来说,我们未来的工作、生活乃至我们的一生,自立能力比读书、成绩更重要,它是我们成长中最基本的素质。
活动二:小曦、萌萌和家人去公园玩;自立的表现
通过青少年身上较常见的事例引发学生相关体验,思考自立的含义以及自立与青少年成长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图画所反映的人物特征、活动内容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对话。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行为是自立的表现,并帮助学生了解自立的各种表现。
(1)学生阅读书中所列自立的表现,说说这些自立的表现,哪些属于个人生活的范围,哪些属于家庭、集体、社会生活的范围。
(2)学生谈谈在这些自立的表现中,能够做到几项。
(3)说说除了这几项,你自己还有什么自立的表现。
教师总结: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可以这样说,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从学会走路开始,我们就获得了身体的自立;当能够自己吃饭、穿衣时,我们就有了自立生活的体验;直到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了,我们就获得了基本自立的人生。
教师小结:自立的生活表现在方方面面,也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活动三:续编故事
有位女学生考上了浙江某大学,父母把她送到大学,帮她登记报到,买好饭菜票,在宿舍帮她挂好蚊帐,铺好被子,整理好柜子。临走时,父母千叮嘱,万交代,女儿拉着妈妈的手哭了。傍晚,宿舍熄灯了…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1)学生谈自立对自己各方面成长的好处。在谈的过程中,最好有具体事例。
(2)把学生所谈的好处和作用分成几个方面,教师在此基础上总结自立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在自立的过程中,可以锻炼生活能力,锻炼心理和道德品质;不断地完善自己,学会自尊,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逐步地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和谐相处;积极地融入社会,关爱社会,奉献社会。
活动四:父母是否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
提供案例,学生辩论。
我是刚刚考取大学的新生,今年20岁。我还没有迈进大学校门,就开始为学费和生活费的事犯愁。
父母离婚后,我一直随母亲生活,父亲每月给我100元抚养费。母亲正常上班的时候,我和母亲的生活及我的学业勉强可以维持。可在我考取大学的前一年,母亲又下岗了,她的收入和父亲给的l00元无法满足我上大学的基本需要。我几次打电话让父亲追加生活费,父亲都以他已经下岗、自身难保为由拒不追加生活费。
请问,我可以起诉父亲,让他追加生活费,以满足我上大学的需要吗?
朱琳
让学生从法律角度认识到自立的必要性:根据法律规定,子女在成年后,父母不再有抚养他的义务。
(1)根据学生自己的观点,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持正反的观点。
(2)各组为辩论会作好准备,并选出若干名辩手,教师指定主持人、评委,并宣布辩论规则。
(3)开始辩论
[正方]父母不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按照传统的观念,子女在未成家立业之前,父母都应包揽子女的一切费用,这似乎已经成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然而根据我国民法通则有关规定,18周岁是界定一个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的年龄界限,年满18周岁即已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已基本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与条件,父母对成年子女不再负有抚育义务。有关法律专家指出,国家和家庭虽有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接受大学这样的高等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而是一种智力投资,实际上是一种就业投资。这项投资的直接受益人是子女,而不是父母。依照民法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子女应该为其预期可得利益作出相应的付出,即学费由自己付。子女自行接受高等教育,进行就业投资,应当从家庭的实际状况、自己的条件和能力出发,通过勤工助学、半工半读、业余学习或向银行贷款等方式,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而不应完全依赖于父母。
[反方]父母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现在供一个大学生读完大学至少也要三万块钱,这对一般的中国人而言,会容易吗?”我同意这个观点,确实不容易。那一个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到学习上去的大学生又容易吗?你让他到哪里去弄那么多钱来?你总不可能让学生违背相关的规定去以商养学吧?你这不是逼着某些学生去铤而走险吗?一般来说,家长多少还有一些积蓄,而学生呢?家长可以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到挣钱上去,而学生呢?或许你会说学生可以去打工,但是在这个连大学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的时代,在校学生要找到一份能够养学糊口的工作是何其难?就算你找到一份工作,要在短短的两三个月里挣到近万元的学杂费和生活费,这现实吗?再说,就算你有能力,有意愿去打工来供自己学习和生活,如果你处在一个类似我们这样的三面是山一面是田的、离市区有整整100里地的、愿意以三块钱一个小时去做家教却没人请得起的地方,就算你有通天本领,你又到何处去弄来那每年近万元的学杂费、生活费?
[正方]陶行知先生在几十年前对青年的训诫实在是振聋发聩: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要读大学,并不是一定要靠父母的资助,国家有贷款,社会有资助,学校有特殊政策,自己还有双手和大脑。有些起诉父母的学生完全是缺乏独立精神,怕吃苦,爱虚荣,既不申请国家贷款,又不寻求社会资助,更没勤工俭学或拿奖学金。生活本来就不容易,改变命运的奋斗之路尤其艰难,他们的心态和行为实在让人惋惜。
[反方]坐在大学里面读书,想着两鬓斑白的父母在家里为我们的学杂费、生活费操劳,你以为我们真是那么心安理得、无动于衷?你以为我们真的是“既不申请国家贷款,又不寻求社会资助,更没勤工俭学或拿奖学金”,你觉得国家贷款、社会资助是那么好申请到的?勤工俭学、奖学金是人人都能拿的?奖学金、勤工俭学的工资是可以满足学杂费和生活费的?
[正方]河南省就有这样一位高中女生,靠捡垃圾供自己读完了高中,在得知自己被大学录取后,她更加起早贪黑地四处捡垃圾、打短工,为的是把大学学费攒够。面对记者的提问,这位高中女生一脸的自信和微笑,她表示上大学后完全可以靠打工挣钱支付学费、生活费。当然,并不是要每一位贫困生都去捡垃圾,但这位女生面对困难的自信、勇气、积极探求谋生手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无疑是值得贫困生们学习的。
[反方]从法律上看,父母是没有义务供我们上大学,但是从国情、从现实上看,只有父母才能供养我们顺利地完成学业。如果父母不愿意的话,我们是不能强求他们送我们上大学。
但是,如果父母不供我们上大学,谁又供我们上大学?谁又能供我们上大学?请给我一个答案!
主持人:大家的发言都很精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妇女》给朱琳的回信。
(多媒体显示)
朱琳:
对你的处境我深表同情,但我很遗憾地告诉你,你不能起诉你父亲让他负担你上大学的费用。
诚然,《婚姻法》第21条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条又规定:“‘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你已20岁,属于成年人,且在大学就读,不属于法律规定的“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你的父亲或母亲没有为你支付上大学费用的法定义务。何况他们已经下岗,即使想多给你点钱也没有这个能力了。在这种情况下,你只有向有关部门申请助学贷款,以完成你的学业。
《中国妇女》
(4)评委评选出优胜者,教师总结。
教师小结:在中国,如果父母有能力,一般都会无偿支付子女求学的一切费用。但大学生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已不属于教育法所规定的父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因而大学生不要过分依赖父母来为自己支付学费,而应从家庭经济的实际状况,结合自己的条件和能力,通过勤工俭学、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来支付教育费用。这样做一方面减轻了父母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食其力的能力。
我们年轻人不能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我们要自立,做一个自由翱翔的雄鹰,比做一只母鸡羽翼下的小鸡要光荣而快乐得多。
活动五:对于自立来说,在以下各种能力中,你认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让学生了解自立需要哪些能力,并从现在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这些能力,为将来完全自立作好准备,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
(1)将学生分组,各小组补充教材中没有提到而他们认为需要的能力。
(2)将所有这些能力按重要程度排序。(各组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排序,各组的排序内容略)
(3)各组推荐一人向全班说明理由。
教师小结:人生需要自立。如果我们不能从现在起,就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自觉地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的精神,就难以在未来的社会中自立。
篇5:《走向自立人生》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政治《走向自立人生》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依赖的危害性。
2.在辩论、学习过程中,厌恶处处依赖别人的行为,对表现出的依赖性感到羞耻。
3.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意义,探究如何培养自立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自立能力的方法, 依赖思想的危害
难点:正确认识自立不是拒绝帮助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视频欣赏:大学生啃老7年被赶出家门,辩称父母有养我义务
思考:除了父母的溺爱外,视频中的小徐为什么会成为“啃老族”的一员,对小徐有什么影响?
环节二:新知探究
依赖他人的危害: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
故事赏析:
19,有个11岁的男孩踢足球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美元。当时12美元可以买125只母鸡。闯出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儿子为难地说:“我没有那么多钱赔。”父亲说:“这12美元我借给你,一年后你得还我。”从此,小男孩利用空闲时间打工。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挣足了12美元还给父亲。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里根回忆起这件事时说: “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做责任。”
思考:这则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里根的成功与他从小养成的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即自主意识的培养有着密切关系。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
活动:猜猜演演
小毛是一个很没主见的人,但是他特爱逛超市。有一天,妈妈给了他200元钱,让他锻炼一下,以培养他的自立能力,临走前,妈妈嘱咐他一定要看好了再买,要学会省钱。
猜一猜:结果会怎样?
请你演一演。
故事赏析:
小韩虽然家境优裕,生活无忧无虑,但他上中学时就自觉培养自立能力.进入大学之后,他开始尝试勤工俭学。
推销员:20元一天;
家庭教师:10元一小时,乘车费4元,每周两次;
服务生(钟点工):6元一小时,每次两小时(还打碎了个碟子)
此外,还担任班级团支书,校学生社团主要干部。每次放假回家,他还帮助父母打点生意,有时甚至起早贪黑,别人问他累不累,他却说:“这样的生活很充实。”临毕业,小韩被江苏食品学院相中,录用后分管院食品系学生工作。今年因工作成绩突出,被学院授予特别嘉奖。
思考:
1.小韩为什么能被江苏食品学院相中?
2.从他的身上,你能总结出培养自立能力的途径吗?
小结:①最基本的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②而且还要大胆地投身社会生活实践,反复锻炼、不断实践。
环节三;心灵感悟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环节四:行为提升
让我们来试试吧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活动方案“今天我当家”,明确一天的具体工作,制定实施细则,确立活动评价方案
课堂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靠天才能做到的事,靠勤奋同样能做到;靠天才做不到的,靠勤奋也能做到。我们一定要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走向自立人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立的表现和重要性;知道依赖的危害。
2.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增强学生生活、学习的自立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立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依赖的危害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某中学生小雅生活在一个大城市,爸妈平时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以至于她真想独自生活一天试试,爸妈同意了。送走爸妈后,她靠在沙发上看电视,结果迷迷糊糊睡着了,醒来后又饿又冷,一个劲地流鼻涕。
问题:1.小雅希望独自生活一天说明了什么?
2.小雅挨冻受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明确中学时代是人生中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的时期。如果中学生在生活中依然像小时侯那样依赖父母,将会使自己丧失独立生活能力。
教师出示思考题:1.依赖的危害有哪些?2.怎样才能做到真正自立?3.中学生应怎样培养自立能力?
一、不能再有依赖
辩论活动:正方:有问题靠自己解决对自己的成长有利;反方:有问题靠父母解决对自己的成长有利
有问题靠自己解决有利于树立和增强我们的自立意识,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因而我们对自己的成长有利。但是,因为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不够丰富,有问题靠自己解决,我们可能会多走一些弯路甚至可能会遭遇失败与挫折。有问题靠父母解决虽然会少走一些弯路,少遭遇一些失败与挫折。但是,却会使我们缺少很多自主处理问题的锻炼机会,不利于树立和增强我们的自立意识,不利于提高我们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因而我们对自己的成长不利。
随看年龄的增长,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有问题靠自己解决利大于弊,而且从全年级自立情况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们整体的依赖心理相当严重,自立情况不容乐观,我们不能再有依赖心理,否则很难真正自立起来。
(此环节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对辩论做适度点评,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辩论中内化知识,并自然得出结论:不能再有依赖心理,然后,在后面的讨论中引导学生分析依赖心理的危害;同时,注意帮助学生分清依赖和必要帮助的区别)
1、自立是不是要拒绝他人的帮助?(依靠是不是依赖?)为什么?
幼小的时候我们对父母、长辈有所“依赖”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立能力的增强,我们就会日益希望自己能像成人那样管理自己的生活。这说明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立意识,我们不再依赖,我们渴望自立与独立。
我们在社会中生活,需要互相帮助,互相依靠。自立绝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也不是依赖。因为,长辈的知识、经验毕竟较多,生活阅历也比较丰富,看问题全面一些。青少年在遇到升学、就业等重大问题时要多征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作为自己解决重大问题的参考,对自己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那种认为自立就是拒绝帮助,甚至跟父母对着干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利于自己的成长的。自立应该是既有自己的主见,也要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和接受别人帮助。善于接受别人帮助不是依赖。
行为分析: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39页“小雅的故事”并分析依赖心理的危害
2、依赖的危害有哪些?
1)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
2)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
3)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贪图享受,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39页“如何看待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对我们的管束多?”
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对我们的管束要多得多。是因为我们在小学时,还缺乏必要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不懂得该怎样管理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不能自主地处理生活与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而进入中学以后,我们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比小学时要强的多了,因此,中学老师对我们的管束比小学老师要少得多。正是小学老师的严格管束才使我们有了今天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才使我们学会了自我管理。没有小学老师的严格管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也不会自我管理。
3、依赖心理的主要表现方式有哪些?
1)思想上缺乏独立意识,作判断 作决定总要依赖他人。
2)行动上依赖别人的指导和督促甚至让别人代替自己来行动。
如果你是招聘者,你会聘用这个26岁的年轻人吗?为什么?(教材第40页“老太太的应聘”)
如果我是招聘者,我是不会聘用这个26岁的年轻人。因为他的自立意识、自我管理和自理能力都比较差,依赖心理比较严重。这样的人是很难获得事业的成功的。
二、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同学们,《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曾经对148名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做过调查,发现杰出青年在童年时期具有六大特征,六大特征中,自主自立的精神被列为首位,可见,自主自立对于我们的来来发展有多么重要。随看年龄的增长,我们不仅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我们自己也要沉着、冷静,果断应对。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41页插图故事“她改掉了睡懒觉的习惯”并分析:
这个女学生以前改不了睡懒觉的坏习惯,有哪些原因?为什么她后来改正了?
那个女学生之所以以前改不了睡懒觉的习惯,是由于她没有认识到按时上学是自己的事情,应该由自己负责。通过父亲的帮助,她认识到了按时上学是自己的事情,应该由自己负责,她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并勇敢地去承担自己的责任。所以她改掉了睡懒觉的习惯。
什么是自主?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主,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能力。
1、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①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要独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②而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学会自主。遇到事情没有自己的主见,独立也是徒有虚名。很难设想,一个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人、却怎么能够承担自己的责任?怎么能够在生活中自立?
总之,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自立就是明确并承担自己的责任。自主才能明确并承担责任。
2、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的方法:
①、树立责任意识,学会独立生活。
你认为自立自理的关键是什么?
自立自理的关键是独立地生活,明确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②、遇事要有主见,锻炼自主能力。
阅读教材第42页的插图故事并回答后面的提问:
1)这个书生即使满腹学问,但能自立吗?
这个书生遇事没有自己的主见、人云亦云,即使他满腹学问也不能自立。
2)如果你是这位书生,你会怎么办?
如果我是这个书生,我会冷静地、仔细地分析别人的说法对不对,再决定自己究竟该怎么做。
三、多实践 多锻炼。
1、有自立意识后,我们又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
①、最基本的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②、大胆地投身社会生活实践,多实践、多锻炼。
2、怎样成为一个自立的人?
①、不能有依赖他人的思想,必须学会依靠自己解决问题。
②、明确自立与自主的关系,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我们应该学会独立的生活学习,自主地处理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
③、从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做起;在社会生活中多实践、多锻炼。
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怎样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通过讨论,我们不能再有依赖心理,因为依赖心理不仅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还会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同时,我们要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当然,要培养自立能力仅仅知道一些理论和观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在社会生活中多实践、多锻炼,自觉学习自立的本领,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立的人,也只有具备这个基础,才能成为一个自强的人。
篇6:政治走向自立人生教案
课程标准
内容目标知识明白人生需要自立。
知道自立与自主的关系。
知道自立的方法。要求学生在理解自立的重要性的情况下,学会自立的方法。
能力掌握提高自立能力的基本知识、技能与途径。要求学生总结生活经验,学会各种自立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自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摒弃依赖心理,追求自立的人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在法治社会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资源分析】
㈠学生分析
(1)针对青少年社会适应不良的心理偏差。
现今许多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一旦离开父母就精神不安,情绪不稳定,生活无法自理。这在精神医学里称为“社会适应不良”,是青少年觉的心理障碍,起因主要是父母未重视给孩子“心理断奶”。
(2)针对初中学生社会化过程的特点。
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人们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以获得社会生活适应性的过程。在社会化过程中,凡是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的各种思想、观念等都是社会化的内容。初中生活(少年期)是个体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是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交错的时期,需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以加速他们的社会化进程。
㈡教材分析:
(1)框题结构及内容提纲:
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第二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通过分析自立的对立面──依赖的危害,帮助学生摆脱依赖,从而主动学习如何自立。
教学资源集散地。“strokecolor=”white“>
(2)框题逻辑结构:
第二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第二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由“不能再有依赖”、“自立与自主”、“多实践,多锻炼”三目组成。
第一目“不能再有依赖”。通过小雅在尝试独立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说明依赖危害之一是使人丧失独立生活能力;通过招聘会的例子,说明依赖危害之二是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而回忆小学生活的活动,则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过去因年龄小教师、家长的帮助、管束是必要的,现在不能再依赖他们,而要自主自立。
第二目“自立与自主”。通过改掉睡懒觉习惯的案例让学生明白,要自立就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为此就要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两个假设”活动就是让学生知道如何不依赖他人,如何使自己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书生赶考的案例是从反面说明,遇事没有主见就不可能自立。
第三目“多实践,多锻炼”。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提高自立能力最基本的方法:从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手拉手”活动给学生创设了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所以,自己的衣服就得自己洗。从哪里开始呢?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电视台《体验》栏目活动告诉学生要大胆实践,多多锻炼,在游泳中学习游泳。最后一个活动一方面是强调多实践多锻炼,另一方面是强调自立对个人成长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明确自立与自主的关系。
(2)难点:勇于实践锻炼。
【教学方法】
(1)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准备:课前做一个学生依赖程度和自立程度的调查,并搜集学生在学习独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便在后面的教学中能有的放矢,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学生教学准备:可让学生做一些信息收集的工作,如自立能力种种、世界各国青少年自立状况调查等,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上的知识,更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2)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设备。
(3)教和学的方式:
①强调理论联系学生生活、思想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升入初中以后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构成了学习本课的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对升入中学的诸多不适应,对个人学习自立、个人生活自立、社会生活自立进行探究,寻找解决办法。我们可以称此为问题教学法。
②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完成对自立的认知,体验自立的过程,践行自立的行为,就是在建构自己的健康人格,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例如:让学生做一顿饭,体会生活自立的成功;或者让学生调查成功人士从小自立的经历,使得自己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设计思想】
①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重学生的需求,重学生的体验,重学生的行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②让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得到属于自己的心理体验,在心理体验的基础上内化知识,提高能力,增强道德水平。
③实行多样化的教学评价,调动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学习热情。
篇7:政治走向自立人生教案
第二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一、不能再有依赖
(1)依赖使人丧失独立生活能力。
(2)依赖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
二、自立与自主
(1)自立就是明确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承担
(2)自主才能明确并承担责任
三、多实践多锻炼
(1)从小事做起
(2)积极投身实践
篇8:七年级下册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开卷试题
七年级下册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开卷试题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七年级下册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开卷试题。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自己竟然像襁褓中的婴儿,面对外面的世界无所适从。”这是一位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第一次独立面对生活时发出的感叹。它启示我们
A.要提高法律意识,避免上当受骗B.要培养自立精神,锻炼自立能力
C.要加强交流合作,形成团队合力D.要善于团结他人,主动寻求帮助
2.下列在日常生活中的做法,属于缺乏自立表现的是()
A.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B.父母病了,能陪他们去医院,还能在家里照顾他们
C.接受父母的一切安排,做个听话的孩子
D.自己做作业、复习功课,从不用父母督促、陪伴
3.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依赖他人可以使自已走很多捷径
B.人在心理上可以有依赖,但在行为上不能有依赖
C.依赖他人可以提高我们做事能力
D.依赖心理阻碍我们走向自立自强
4.每个青少年学生都盼望着真正独立,成为与众不同的人。这里的“真正独立”是指()
A.摆脱家庭的控制,不要家长抚养B.突出个性,在装扮上标新立异
C.逐渐摆脱依赖,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D.真正的个性在于从内心深处散发出的魅力
5.人生需自立。在自立的过程中,我们()
①不断地完善自己,学会尊重,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 ②逐步地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和谐相处 ③积极地融入社会,奉献社会 ④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6.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是()
A.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B.得到父母的物质帮助
C.得到社会的关爱D.有伟大理想,从大事做起
二、简答题
7.某小学门口:放学铃声一响,学生们背着书包走出校门,只见在校门口的学生家长立即迎上前去,从子女的身上抢过书包,背在自己肩上。还有的家长手中拿着扫帚,急匆匆地赶到班里,替子女做值日。
(1)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分别对这些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说一句话。
8.请你来帮忙
小明是一个聪明的学生,上小学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对他宠爱有加,什么事都不让他干。当他进入初中住校以后,感觉非常不习惯。他总是早上不叠被子,晚上不洗脚,也不打扫卫生,为此他的宿舍经常被扣分。同学们对他很不满意,小明感到特别苦恼。
(1)小明的问题出在哪里?
(2)如果你是小明的朋友,你打算怎样帮助他消除烦恼?
三、分析说明题
9.材料一:一名女生经过三年的拼搏,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梦寐以求的重点大学,妈妈为她收拾好行装,然后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学校报到、注册,接下来由妈妈为她铺好床铺,挂好蚊帐,并买好饭卡。一切安排妥当,妈妈要走了,可女孩拉着妈妈的手哭了,她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不知妈妈走后自己怎么生活。
材料二:有一位女生,喜欢上网聊天,经常很晚回家。父母劝告她晚上不要频繁外出,要求她在家好好复习功课,可她认为自己长大了,有权利安排自己的时间,故而依然我行我素。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两个歹徒,如果不是有人报警,后果不堪设想。
(1)材料一中女孩的大学生活会是怎样的呢?
(2)材料一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3)“能否独立自主地作出决定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自立的标志”。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四、探究与实践
10.异国风情
德国人常说,他们的首要责任就是让孩子懂得,一个人走向社会最终要靠自己,靠自立和自强。在原联邦德国的法律条文中,有一个有趣的规定,要求孩子帮助父母做家务。条文的内容是:
6岁之前可以只玩耍,不必做家务。
6~10岁:偶尔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买东西。
10~14岁:要剪草坪、洗碗、扫地,给全家人擦皮鞋。
14~16岁:要洗汽车,整理花园。
16~18岁:如父母上班工作,要每周给家里大扫除一次。
对于不愿做家务的孩子,父母有权向法院申诉,以求法庭督促孩子履行义务。
(1)【探究原因】你认为德国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实践真知】让孩子做家务的好处很多。你知道孩子做家务有哪些好处吗?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D4.C5.B6.A
二、简答题
7.(1)一方面,这部分小学生自我要求不严,自立意识不强;另一方面,这部分小学生的家长过分溺爱自己的子女,包办一切,忽视对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
(2)小学生应该培养自立的'能力,不要有依赖思想;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处理自己的事情,不要包办一切。
8.(1)有依赖心理,缺乏自立意识。
(2)告诉小明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锻炼和实践,克服依赖心理,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做出决定。
三、分析说明题
9.(1)由于自己的自理能力较差,相信她的大学生活(前一阶段)会一塌糊涂,做事无条理,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2)一个处处依赖他人的人,是不会独立地生活的。他们不会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不会有自己独立的行动,就不可能走向自立。
(3)能否独立自主地作出决定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自立的标志,但独立地作出决定,并不意味着不听取别人的意见,更不是一意孤行。另外,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学会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的时间,才能体现自己的自立自主能力。材料二中女孩的教训是及时而必要的。
四、探究与实践
10.(1)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安排不同的劳动任务,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自己事情自己干得好习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2)让孩子做家务,可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注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还能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责任感。
篇9:走向自立人生测试题
走向自立人生测试题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测评。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一、最佳选择(把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填在括号内。)
1.下列不属于自立表现的是( )
A.不需要别人的督促,自觉学习
B.自己清理房间,协助妈妈做家务
C.遇到难题马上问同学
D.管好自己的零用钱,正常消费
2.下列事例不属于依赖的是( )
A.13岁的纤纤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B.娟子每天早上都由父母叫她起床上学,否则就会迟到
C.蒙蒙遇到事情不能自己拿主意,人云亦云
D.小明遇到难题先独立思考再请教老师或同学
3.每个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立能力的增强,我们日益强烈地希望自己能像成人那样管理自己的生活。这表明( )
A.我们的自立能力已经很强了
B.我们已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帮助
C.我们还没有完全的自立能力
D.我们正在经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的时期
4.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 )
A.立足于当前的生活和学习,从小事做起
B.得到父母的各方面帮助
C.得到社会的特殊保护和关爱
D.有伟大理想,从大事做起
5.陶行知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这是对________的最好说明。( )
A.自尊B.自爱C.自立D.自负
6.苏明娟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顺利地读完小学、中学,并考入大学,她在入学两个月后就宣布:请求终止“希望工程”对自己的资助,因为我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这说明她做到了( )
A.自己的事全能自己做B.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C.自己的生活自己来安排D.遇到困难不向他人求助
7.李丽同学说:“进入中学后,各科知识铺天盖地。为了考试,只好死记硬背老师讲的内容,结果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她错在( )
A.具有依赖心理,学习上没有自主自立
B.没有独立思考,没听老师讲解
C.只照老师说的去做,所以不可能学好
D.没有养成质疑的良好习惯
8.自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是( )
①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②心理和道德品质的锻炼过程③不断背记知识的过程④不断依赖金钱的过程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③④
9.人生需要自立,对于青少年而言,自立应该( )
①从现在开始②从小事做起③彻底摆脱父母和老师④积极地尽可能地参与各种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自立与自主的关系是( )
A.自立与自主完全相同B.自主与自立毫无关系
C.自立的前提是自主D.自主的前提是自立
11.要想尽早获得自立,应当增强以下能力( )
①展示自己、推销自己的能力②与人沟通、说服他人的能力③运用法律维护权益的能力④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能力⑤组织与决策的能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12.我们初中学生在社会中生活,需要( )
A.自立自主,无所依靠B.相互帮助,相互依靠
C.各种帮助,有所依赖D.告别父母,完全独立
13.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不能再有依赖,要学会自立
B.现在的青年一代不如一代
C.在妈妈眼中,孩子始终是孩子
D.人生难免有挫折
14.德国诗人歌德说:“谁若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一个奴隶。”这告诉我们( )
①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他人身上,不会有大的作为②时时事事靠别人指点才能过日子的人,是一个不能自立的人③要培养独立的人格,而不能造成人格的缺陷④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5.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要成为真正自立的人,只有( )
A.告别师长,走向自我B.挣脱家庭牢笼,独自闯天下
C.明确和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D.相互帮助,相互依靠
16.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要学会游泳,就要在水中反复练习。这告诉我们( )
A.要培养自立能力,就要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
B.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做到自主
C.告别依赖,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D.梨子的味道很好吃,游泳有利于身体健康
二、明辨是非(辨别下列观点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填“√”,错误的填“×”。)
17.自主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
18.自立的生活表现在方方面面,也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
19.自主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能力。( )
20.依靠就是要依赖。( )
21.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 )
22.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 )
23.要独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
24.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依靠父母做主。( )
25.家庭和学校生活是人生的起点,我们要珍惜这一起点。( )
26.遇事没有主见,独立也徒有虚名。( )
三、简答
27.德国人常说,他们的首要责任就是让孩子懂得,一个人走向社会最终要靠自己。在原联邦德国的法律条文中,有这么一个有趣的规定,要求孩子必须帮父母做家务。条文的内容是:
6岁之前可以只玩耍,不必做家务;
6~10岁,偶尔帮助父母洗碗,扫地,买东西;
10~14岁,要剪草坪,洗碗,扫地,给全家人擦皮鞋;
14~16岁,要洗汽车,整理花园;
16~18岁,如父母上班工作,要每周给家里大扫除一次。
对于不愿做家务的孩子,父母有权向法庭申诉,以求法庭督促孩子履行义务。
(1)你觉得,德国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让孩子从小做家务有哪些好处呢?
28.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身边的事例谈谈依赖别人有什么危害。
四、辨别分析(辨别下列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29.培养自立意识是大人的事,与青少年无关。
30.自立就是要拒绝父母和他人的帮助。
五、分析说明
31.一位中学生说:“今年我已经14岁,个头1.7米,看上去像个男子汉了。可我事事都不能自己做主,爸爸妈妈什么都替我安排好,我好痛苦!”
请你为这位中学生出主意,帮助说服爸爸妈妈让他自立。
32.据调查,在我们周围的同学中,有60%不会做饭(或做得一塌糊涂),有50%以上不洗衣服,有70%少量地做家务活儿。有些中学生在生活上的依赖、无知,有时简直令人瞠目。有个从小娇生惯养的男中学生考上大学,竟要父亲送他入宿,母亲帮他挂蚊帐、整理床铺,而他每星期把换下来的脏衣服定期送回家让洗衣机代劳。另一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女学生在一次野炊中负责做最简单的青菜汤,谁知她竟把一瓶油都倒下锅,一锅青菜汤成了“青菜油”。还有的同学不知道煮饭是先放水还是先放米,打扫卫生是先扫地还是先擦桌子,衣服有哪些特别脏的地方……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和劳动技能竟令许多同学如“丈二金刚”,不知如何是好。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你或许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请谈谈你的经历和感受。
(3)学习本课之后,你知道自己该怎样做吗?
33.有的同学在学校积极参加公益活动,认真打扫卫生,不怕脏和累,可是回到家里却习惯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扫地、不洗碗,连自己的手帕也不愿洗。许多家长认为学生只要搞好学习就可以了,自动包揽了这一切工作。你认为这些学生及家长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六、透视自我
34.你是一个自立的人吗?下面是一个独立性的测试,快来了解一下自己的情况,测一测你的自立程度如何。
你是否有独立性?
你是否具有以下表现?“完全是”请标a,“有时是”请标b,“不是”请标c。
1.遇事退缩。
2.不敢面对困难。
3.做事顾虑重重。
4.缺乏勇往直前的气魄。
5.一贯服从他人。
6.凡事都要家长为自己决策。
7.一旦失去依赖对象,就茫然不知所措。
8.受人欺负后不敢反抗,只会回家诉苦。
9.时间观念淡薄。
10.做任何事情总要拉上别人才行。
11.从不做家务。
12.穿衣、洗头也要父母包办。
13.什么事不管会不会,从不想去试一试。
14.没有自己的行动方向。
15.听别人的指挥,去做对自己无意义的事。
16.畏惧权威,胆怯懦弱。
17.做事需要父母督促。
18.不敢一个人独自在家。
19.对学业心不在焉。
20.言语间透出娇气。
计分标准:
a──1分b──2分c──3分
说明:得分在29分以下,说明你的独立性极差。得分在30~44分之间,表明你具有较好的独立性。得分在45分以上,你可以骄傲地说,自己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35.访问身边的父母、家人、亲戚朋友,请他们谈谈从小自立的情况,并请他们在这方面给自己提出建议或希望。通过请教他们,确立适合自己能力发展的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
我访问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是这样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建议、希望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在班上开展一次展示我所擅长的生活技能比赛。在同学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如:我最喜欢做的家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这样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最拿手的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这样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为我加油
37.人们把部分独生子女身上的一些人格特征称为“鸡蛋壳综合症”。意思是:他们是家里的“小太阳”、“小皇帝”,受到家长过度的溺爱;然而在社会上,这些孩子却常常表现得很软弱,一遇到困难便惊慌失措,长时间陷入不良情绪的困扰而不能自拔,像蛋壳一样,经不起敲打,一碰就碎。21世纪的社会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即使中学生,升学压力也很大,踏上社会后,更免不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失败。在蛋壳中长大,怎能经风雨,何来百炼钢?
作为一名中学生的你,是否做好了自立的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情是你自己完成的?哪些事情本该自己做但没能做到?今后打算怎样改正?怎样才能告别依赖,走向独立呢?围绕这些问题,请你以书信的形式写一封自立宣言书给父母,表达你的自立决心和努力方向,请父母放心。
我的自立宣言书
亲爱的爸爸、妈妈:
您好!
你的儿子(女儿)
200 年 月 日
第三课 测评
一、最佳选择
1.C2.D3.D4.A5.C6.B7.A8.A9.C10.C11.D12.B13.A14.A15.C16.A
二、明辨是非
17.×18.√19.√20.×21.√22.√23.√24.×25.√26.√
三、简答
27.(1)德国人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从小学会自立,告别依赖。
(2)孩子做家务的.好处:可以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注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的品质,还能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责任心……
28.依赖别人具有严重的危害:(1)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2)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3)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贪图享受,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可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如最常见的不懂得如何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等。)
四、辨别分析
29.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大人和青少年都需要自立,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而青少年时期是培养自立意识的关键时期。从学会走路开始,我们就获得了身体的自立;当能够自己吃饭、穿衣时,我们就有了自立的生活体验;直到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我们就能够自谋生路、自己养活自己了,从而获得基本的自立人生。所以说,自立人生少年始。
30.这种观点是错误的。(1)我们年幼的时候对父母、长辈有所“依赖”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立能力的增强,我们会日益希望自己能像成人那样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这说明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立意识,正处于逐步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的过渡时期。
(2)在社会中生活,我们需要互相帮助,互相依靠。自立绝不是要拒绝别人的帮助,特别是父母长辈的帮助。因为父母长辈的知识、经验和生活阅历比我们丰富,看问题更全面、更深刻,我们多征求并听取他们的意见,作为自己解决重大问题的参考,这对自己的成长很有好处。那种认为自立就是拒绝别人善意的帮助、不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甚至跟父母长辈对着干的想法和做法,不利于自己的成长。
五、分析说明
31.提示:可以这样对爸爸妈妈说:
(1)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家庭和学校这个摇篮和温室中,终究要离开家庭和学校的呵护,走进社会,经风雨、见世面。
(2)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心理和道德品质锻炼的过程。经过自立这个过程,才能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能够自立自强的人。
(3)如果不能从现在起自觉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的精神,将来就难以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我们不可能一辈子都靠他人,必须靠自己,走向自立人生。
32.(1)中学生依赖父母的现象比较突出,生活不能自立,不会管理自己的生活,甚至没有基本的生活技能。
(2)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略)
(3)告别依赖,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要独立地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多实践,多锻炼,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33.这些学生及家长的做法不正确。
作为学生应该学会自立。自立表现在方方面面,它会从方方面面影响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在家里,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这有利于培养自立能力和独立性。
家长应有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孩子从各方面学会自立,从小锻炼孩子,培养孩子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六、透视自我
34.提示:如果你自己的分数不理想,请根据以上20条,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和提高。要记住,独立性是现代公民最起码和最基础的素质!
35.(略)
36.(略)
七、为我加油
37.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要努力做到告别依赖、学会自主自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附参考范文如下。
亲爱的爸爸、妈妈:
您好!
首先,感谢您十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和照顾,使我能在您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在您的帮助下,我学会了很多东西,现在我已经会自己做作业,不用你们督促和陪伴;能骑自行车上学;假期还能坐车去外地的大伯家;东西丢了,我也知道去哪里报失……
不过,由于您担心我在家里花太多时间做家务会影响学习,想给我最周到的照顾,所以一直不用我做家务。到现在我还不会做饭做菜,不会洗衣服,在家里从不打扫卫生,饭后也从不洗碗,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生活上依赖着您。
今天,在思想品德课上学习了《走向自立人生》这一课,我觉得再这样下去不行了,我不可能永远生活在家庭这个摇篮中,终究要离开家庭的呵护,走向社会,经风雨、见世面。所以我必须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自立作为成长过程,是我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心理和道德品质锻炼的过程。经过自立这个过程,我才能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能够自立自强的人。自立能帮助我走向自强,走向成功,任何人都不可能一辈子靠他人,而必须靠自己。从现在开始,我要自觉地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能力,培养自立精神。
爸爸、妈妈,请您大胆放手让我干自己的事情吧!让我尽快自立起来,让我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成为真正自立的人。我会从小事做起,从做些家务开始,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努力提高自己的自立能力。
爸爸、妈妈请放心,温室里培养不出参天大树,大树总在风雨中成长。请相信我吧,我会加油努力的,也请您给我督促和指导,我不会令您失望。
篇10: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三课《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政治教案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三课《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政治教案
课堂活动设计
(一)缝扣子比赛
活动准备:教师或学生准备几件旧衬衫,把扣子提前拆下来。准备好针和各种颜色的线。
活动步骤:学生按座位分组,每一列为一组。每组人数一致,所缝的'扣子数一致。比赛哪一组缝得最快最好。
(二)削铅笔比赛
每组五支铅笔,组员人数应多于铅笔数。某位组员削得不好可以由其他组员进行修正。最后以快、漂亮、损失少为评价标准。
课外活动设计
野营训练
将学生分组,每组以6到8人为宜。
每人20元活动经费,各组合理安排自己的经费,不能超支,费用包括车费和购买食品的费用。
各组进行费用预算后,派三名代表去超市或市场购买食品。
学生集合后,由教师带队向指定的野营地出发。
组员分工后,分别带好应负责的背包。各组均由教师带队,分散行动。
以每组经费运用是否合理、组员坚强程度表现、组内对紧急情况的处理为评价标准。
篇11:七年级政治下册《走向自立人生》教案
七年级政治下册《走向自立人生》教案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自立的含义。
2.了解自立的表现和必要性,知道自立的方法和途径。
●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活动能力,初步形成自我管理意识。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增强学生生活、学习的自立能力。
教学重难点:
“自立人生少年始”,这一部分的结论是本框的重点。讲清自立的含义是本课的基础。因此,要注重通过事例揭示出人类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从依赖走向自立的过程。对于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则是本框的难点,需要教师通过设置一些活动,引导学生探究自立应从哪些方面着手,从而为第二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作准备。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事例分析法、情感体验教学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在每个人面前都有两条生活的道路供你选择:一条路看起来舒适而安逸,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所追求,到头来一事无成;另一条路漫长而崎岖,有无数的激流险滩,需要的是拼搏、奋斗,但是走出困境,迎来的却是一片光明。这条路的入口写着:自立自强。同学们,你们会选择哪条路呢?
引出课题:
板书: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
一、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二)师生互动讲新课
板书:1.自立人生少年始
【学生活动】 小测试:你自立能力强吗
在做这个测试时,千万不可将孤立和自立混淆起来。下面来看看你有多大勇气吧!
请选择是与否:
1、如某人突然邀你去外出,你立即答“可以”或“不行”吗?
2、选衣服时,一看是否合适穿,二看是否时髦吗?
3、在某些争论中很难说服别人吗?
4、避免和那些你不喜欢的人在一块儿吗?
5、无论口头还是行动,人们都表达对你的敬佩之情吗?
6、你常因做事出色而获好评吗?
7、如果自认是某种不公正的受害者,喜欢把冤屈说出来吗?
8、喜欢做些小变动,如挪家具、变发型吗?
9、别人抢先读你的信,你也无所谓吗?
10、你父母的结合很幸福吗?
11、脾气好或坏时,自己能感觉出来吗?
12、和生人谈话时很少先开口吗?
13、不想和某人换换位置吗?
14、有自己的风格吗?
15、常用下面理由为自己开脱吗?“大家都是这样的。”
答案:一个真正独立的人会对1、2、4、5、6、7、8、10、11、13、和14题作肯定回答;对3、6、9、12、15作否定回答。每答对一题得2分,共30分。
结果:28——30分者:你的胆量很大,以致别人感到不安。不必将生活看得如此严峻,应该放松一下。
20——26分者:比较热心。脑子里常想着独立,对向往的东西一般都能得到,有灵活性,这有助于使你成为创造者。
8——18分者:即使很想自立,也得接受别人的帮助,有时甚至完全依赖别人。
0——8分者:毫无胆量可言,甚至对自己都不信任。
从同学们的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或者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具备自立能力。
板书:2、人生需自立
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1.如果你独自在家,你能够自己照顾自己吗?
2.你上学、放学用父母接送吗?
3.你做作业时是独立完成还是一碰到难题就请教别人或者干脆抄别人的作业?
这些问题说起来都是一些日常小事,但它们却是一个人自立能力最基本的体现。如
果这些小事都做不好,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更不用说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了。
举例(一):
刚考进浙江大学的一名女学生,在妈妈陪同下到学校报到注册,又同妈妈为她挂上蚊帐,铺好床单,买好饭菜票。妈妈要走了,女儿拉着妈妈的手怎么也不肯放,做妈妈的千交代、万叮嘱,一百个不放心。
果然,妈妈刚离校,麻烦事就来了。傍晚,女学生到学校的浴室去洗澡,等全身淋湿后,才突然想起没带洗涤用品和替换的`衣服(平时都是由妈妈事先替她放置好的)。她既不知道怎么洗下去,又想不出擦干身子的办法,只好在浴室里嚎啕大哭。
小辩论:联系教材上的材料,以如下两种观点进行辩论。
父母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 VS 父母不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
总结出:我们不仅在生活学习方面学会自理,还要在很多方面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思维去判断,能够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如果一个人不能自立,总是在外界环境的逼迫下或他人的指使下行事,不能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不能发挥自己特有的能力去做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情,不能自己选择成长的道路,不能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模式和生活策略,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和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那么作为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愿望、理想和能力也就荡然无存了。这样,作为人的自我的基本元素都没有了,自我也就没有了。所以缺乏自立性的人,把命运交给他人主宰的人,依附于他人和时尚的人,实际上正是在毁灭自我,扼杀自己。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1.自立人生少年始
(1)自立的含义、
(2)自立的表现
2..人生需自立
(1)自立的重要性
(2)自立的必要性
篇12:第三课第二框题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第三课第二框题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第三课第二框题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导入本框题教学:
同学们,在前边一个框题我们学习和讨论了自立的含义、表现以及意义。通过学习,我们很多同学都希望自己能自立自强,但是,仅只有这个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才行,那么,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呢?这就是我们第二框题“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将要学习和探究的问题。
同学们,要真正成为一个自立的人,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不能再对他人有依赖思想,因为依赖心理不仅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还会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因此,必须学会依靠我们自己。2)明确自立与自主的关系,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我们应该学会独立的生活学习,自主地处理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3)在社会生活中多实践、多锻炼。自觉学习自立的本领,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立的人。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和探究其详细内容。
教学过程:
一、不能再有依赖
1、辩论活动:辩论可事先安排学生准备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给大家介绍了很多关于外国的父母是如何培养孩子自立的,你听了之后有什么感想呢?我们中国的父母又是怎样培养我们的自立精神的呢?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中外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不同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外国学生认为有问题靠自己解决对自己的成长有利,而我们中的一些同学认为有问题靠父母解决对自己的成长有利,现在,我们分为正反两方,来辩论一下。辩论过程(略)
板书辩题:正方:有问题靠自己解决对自己的成长有利;反方:有问题靠父母解决对自己的成长有利
从辩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双方的观点各有利弊。有问题靠父母解决有什么利弊呢。有问题靠自己解决又有什么利弊呢?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
有问题靠自己解决有利于树立和增强我们的自立意识,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因而我们对自己的成长有利。但是,因为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不够丰富,有问题靠自己解决,我们可能会多走一些弯路甚至可能会遭遇失败与挫折。有问题靠父母解决虽然会少走一些弯路,少遭遇一些失败与挫折。但是,却会使我们缺少很多自主处理问题的锻炼机会,不利于树立和增强我们的自立意识,不利于提高我们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因而我们对自己的成长不利。
随看年龄的增长,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有问题靠自己解决利大于弊,而且从全年级自立情况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们整体的依赖心理相当严重,自立情况不容乐观,我们不能再有依赖心理,否则很难真正自立起来。
(此环节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对辩论做适度点评,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辩论中内化知识,并自然得出结论:不能再有依赖心理,然后,在后面的讨论中引导学生分析依赖心理的危害;同时,注意帮助学生分清依赖和必要帮助的区别)
2、行为分析: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39页“小雅的故事”并分析依赖心理的危害
某中学生小雅生活在一个大城市,爸妈平时对她照顾的无微不至,以至于她很想独自生活一天试试,爸妈同意了。送走爸妈后,她靠在沙发上看电视,结果迷迷糊糊睡着了,醒来后又饿又冷,一个劲地流鼻涕。……
你怎么评价小雅?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依赖别人有什么危害?
这件事情说明,小雅是一个依赖思想比较严重、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都比较差的人。
依赖别人具有严重的危害:1)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2)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3)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贪图享受,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自立是不是要拒绝他人的帮助?依靠是不是依赖?为什么?
同学们,依赖别人具有严重的危害,这是不是说自立就是要拒绝他人的帮助呢?依靠就是依赖呢?
幼小的时候我们对父母、长辈有所“依赖”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立能力的增强,我们就会日益希望自己能像成人那样管理自己的生活。这说明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立意识,我们不再依赖,我们渴望自立于独立。
我们在社会中生活,需要互相帮助,互相依靠。自立绝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也不是依赖。因为,长辈的知识、经验毕竟较多,生活阅历也比较丰富,看问题全面一些。青少年在遇到升学、就业等重大问题时要多征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作为自己解决重大问题的参考,对自己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那种认为自立就是拒绝帮助,甚至跟父母对着干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利于自己的成长的。自立应该是既有自己的主见,也要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和接受别人帮助。善于接受别人帮助不是依赖。
4、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39页“如何看待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对我们的管束多?”
(帮助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去认识问题。“对于这种管束,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的活动,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立与帮助和依赖、管束与自由的关系,从而自觉地学会自我管理,走向自主)
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对我们的管束要多得多。是因为我们在小学时,还缺乏必要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不懂得该怎样管理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不能自主地处理生活与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而进入中学以后,我们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比小学时要强的多了,因此,中学老师对我们的管束比小学老师要少得多。正是小学老师的严格管束才使我们有了今天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才使我们学会了自我管理。没有小学老师的严格管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也不会自我管理。
5、依赖心理的主要表现方式有哪些?
1)思想上缺乏独立意识,作判断 作决定总要依赖他人。
2)行动上依赖别人的指导和督促甚至让别人代替自己来行动。
6、如果你是招聘者,你会聘用这个26岁的年轻人吗?为什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40页“老太太的应聘”)
在一个招聘会上,曾出现这样一幕:一个老人在各个摊位前忙个不停,填了六十多份各类求职应聘表,并且不断向招聘单位咨询。许多人以为她是来找工作的,一打听才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都 是为了26岁的儿子 。此时此刻,他的儿子正在家“赋闲”。他一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聊天、玩牌、上网。
如果我是招聘者,我是不会聘用这个26岁的年轻人。因为他的自立意识、自我管理和自理能力都比较差,依赖心理比较严重。这样的人是很难获得事业的成功的。
二、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同学们,《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曾经对148名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做过调查,发现杰出青年在童年时期具有六大特征,六大特征中,自主自立的精神被列为首位,可见,自主自立对于我们的来来发展有多么重要。随看年龄的增长,我们不仅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我们自己也要沉着、冷静,果断应对。
1、讨论:①假如你是一个住宿生,半夜时宿舍突然着火,而你又住在四楼,你怎么做?②如果星期一你放学回家后,居委会的刘大妈告诉你,你的爸爸因车祸受伤被送往医院了,而你的妈妈又值夜班,你怎么做?③如果你放学回家后发现家中被盗,你怎么做?……
教师总结:我们要通过努力,使自己不依赖他人,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讨论,你知道自主和自立之间是什么关系吗?你是怎么做的?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从几个假设中认识到自立和自主的关系: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几个假设”探讨的过程中,建议教师帮助学生用辨证的方法看问题:自立应有自己的主见,但也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在重大问题上应多征求与听取长辈
和老师的意见)
2、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41页插图故事“她改掉了睡懒觉的习惯”并分析:
这个女学生以前改不了睡懒觉的坏习惯,有哪些原因?为什么她后来改正了?
那个女学生之所以以前改不了睡懒觉的习惯,是由于她没有认识到按时上学是自己的事情,应该由自己负责。通过父亲的帮助,她认识到了按时上学是自己的事情,应该由自己负责,她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并勇敢地去承担自己的责任。所以她改掉了睡懒觉的习惯。
(学生在讨论时可能会提出,这里既有意志力问题,也有理想问题,还有生活目标问题、自我管理问题等。但教师在总结时要往明确责任、承担责任上去分析。)
3、“成功者少年时具有怎样的素质”讨论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41-42页插图内容
①如果班主任外出学习一周,学校又没有安排其他老师代理班主任的工作,没有了班主任的教育管理,你将如何安排你的学习?(提示:从学习纪律、学习效果、作业完成等方面考虑)
②如果父母因故外出一周,只有你一个人在家,你将如何安排你的生活?(提示:从作息时间、吃饭、卫生、安全等方面考虑)
(一方面是让学生明确自立与成功的关系,更主要的是通过两个“假设”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也就是懂得自主、善于自主。遇事有主见,是自立的前提。并用书生赶考的事例说明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人,是不可能自立的。)
(建议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假设”,以使教学更有实效性。在分析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还要讲清初中生在个人学习与生活、集体生活和社会关系问题的处理上,能对自己哪些行为负责,这样就能引导学生负起与自己年龄相符的责任)
4、什么是自主?自立和自主的关系是怎样的?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主,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能力。
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要独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而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学会自主。遇到事情没有自己的主见,独立也是徒有虚名。很难设想,一个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人、却怎么能够承担自己的责任?怎么能够在生活中自立?
总之,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自立就是明确并承担自己的责任。自主才能明确并承担责任。
5、你认为自立自理的关键是什么?
自立自理的关键是独立地生活,明确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6、阅读教材第42页的插图故事并回答后面的提问:
从前,有个书生骑着骡子,由书童挑着书陪他进京赶考。路过一个村子时,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瞧,这个书生骑着骡子赶考。”书生听了之后,就把骡子送给别人,自己和书童一起步行。走了不远,又听有人说:“这个书生还带着一个书童进京赶考。”书生把书童辞了,自己挑着书,继续赶路。不久,遇见一个农夫,农夫问:“怎么挑了这么多书去赶考?”书生听了,丢下书籍,什么都不要了。最后,他身无分文,沿途乞讨。看到他的人又说:“看,这个书生什么都不带,还进京赶考呢!”书生听了后悔不迭。
1)这个书生即使满腹学问,但能自立吗?
2)如果你是这位书生,你会怎么办?
这个书生遇事没有自己的主见、人云亦云,即使他满腹学问也不能自立。
如果我是这个书生,我会冷静地、仔细地分析别人的说法对不对,再决定自己究竟该怎么做。
三、多实践 多锻炼
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依赖心理的危害,也知道了什么是自立和自主,同时,我们也有了摆脱依赖、走向自立的决心,那么,是不是这样就能成为自立的人呢?当然不是,要真正能成为自立的人,我们还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多锻炼自己。
1、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
①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最基本的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②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还大胆地投身社会生活实践,多实践、多锻炼。
2、“城乡儿童互换生活手拉手”活动:
这次活动给我们的什么启示?
这次活动给我们的启示是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最基本的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这次活动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培养自立要从小事做起。建议教师在班里做一个调查。例如,有多少同学自己按时起床,自己洗衣服,自己整理房间?不同做法的同学分别说说理由。)
3、电视台拍摄的《体验》活动:
这次活动给我们的什么启示?
这次活动给我们的启示是: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必须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多实践、多锻炼
(这次活动是为让学生认识到培养自立能力的最好途径,不是在课堂上学习自立的理论知识,而是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多实践、多锻炼。除此之外,没有捷径可走。在学习自立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失败,但这是培养自立所必不可少的。在做电视台拍摄这一活动后,可以引导学生讲述他们自己在自立方面的事例,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兴趣,增加感性认识。)
4、想一想:我们在哪些方面可以创造机会锻炼自己的自立能力呢?在锻炼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这是本课的落脚点,意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并知道如何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进行自我管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并脚踏实地地从身边的点滴小事中去锻炼,从而最终达到提高自立能力的目的。)
教学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怎样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通过讨论,我们不能再有依赖心理,因为依赖心理不仅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还会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同时,我们要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当然,要培养自立能力仅仅知道一些理论和观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在社会生活中多实践、多锻炼,自觉学习自立的本领,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立的人,也只有具备这个基础,才能成为一个自强的人。
(总结是对本课的归纳和升华,通过回顾本课内容,展现本课的逻辑主线,引导学生对本课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从而自觉摆脱依赖心理,不断走向自立。)
课后阅读:
1、美国前总统卡特的独生女儿艾米,年仅14岁时,在暑假中决定去打工,当服务员,主要任务是跑腿、送公文、干杂活,周薪17.5美元。
2、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儿子失业后,没有向总统父亲伸手,由是一边找工作,一边靠领救济金度日,表现了一种自强自立的精神。
3、芬兰总理的女儿在瑞典上学,由于瑞典物价比芬兰高,父亲给她的费用只够她日常所需的2/3,她便在业余时间到饭馆洗餐具,以补不足。
4、南斯拉夫已故总统铁托的儿子,19岁离家奋斗,从不利用他父亲的影响谋取好处。他从普通工人做起,靠自己的奋斗,后来当上了石油公司的总经理。
5、 有一位父亲领着四岁半的的儿子去游玩,遇到一个土坑,儿子非要下去玩,当儿子玩得高兴时,爸爸躲到不远处的地方,不让儿子看见。儿子玩够了,要上来,开始喊爸爸。爸爸却一声不吭,装作没听见。儿子开始直呼其名,他还是不理。于是,儿子连哭带骂:“坏爸爸,大坏蛋!呜呜……”可叫喊骂哭还不见爸爸露面,儿子只好自己开始想办法,他发现土坑里有一个小阶梯,便手脚并用地爬出了土坑。当他发现爸爸就在不远处蹲着,便惊喜地扑上去,高兴地举着小拳头自豪地说:“我是自己爬上来的!没有爸爸,我自己也能爬上来!”
这位爸爸多聪明啊,他用自己的有意回避,使儿子在体验中培养了自立和自强意识!
6、美国石油大亨老洛克菲勒是这样教育孩子的:
有一天,他把孩子抱上一张桌子,鼓励他跳下来,孩子以为有爸爸的保护,就放心地往下跳。谁知往下跳的时候,爸爸却走开了,小洛克菲勒摔得很重,在地上大哭起来。这时,老洛克菲勒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孩子,不要哭了,以后要记住,凡事要靠自己,不要指望别人,有时连爸爸也是靠不住的!从现在就开始学会自立吧!”
洛克菲勒家族中的孩子,从小就不准乱花钱,每一个孩子可支配的少量零花钱也要记帐。在学校读书时,一律在学校住宿,大学毕业后,都是自己去找工作。直到他们在社会中锻炼到能经得起风浪以后,上一辈人才把家产逐步交给他们。
正是因为洛克菲勒家族教育子女特别认真,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使孩子养成自立、自强的习惯。所以洛克菲勒家族里没有出败家子,使其家族历经几个世纪而依然繁盛如初,没有象美国其他的跨国财团、亿万富翁仅仅经历几十年或一、二百年就衰落了的历史。
7、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掉进了火坑。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有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1)请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后来会发 生什么事情。(2)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篇13:走向自立人生练习题及答案
走向自立人生练习题及答案
走向自立人生达标检测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些行为是自立的表现
①我的衣服自己洗、房间自己整理②我的作业自己独立完成③我自己去图书市场(书店)购买喜爱的书籍④我是班干部,能够管理好自己负责的事情
A、①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心理和道德品质的锻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
①不断地学会自尊,增强自信②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往③逐渐拒绝对父母的依赖和父母的帮助④积极地融入社会,奉献社会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某市曾对1500名中小学生进行过调查,72%的学生需要父母整理房间,68%的学生早上起床需要父母来叫,只有12%的学生能做些简单的家务——这告诉我们()
①大多数学生缺乏自立能力②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③如果现在不锻炼自立能力,将来很难以在社会中自立④自立是长大以后的事情,我们现在对父母有所“依赖”是自然而必要的
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4、针对“我们是否应当自立”这一主题,七年级(3)班的学生进行一次大讨论。以下是一些同学的发言,你赞同谁的观点呢?()
A、张强:我特别想自立,凡事由自己做主,父母、老师都不能干预
B、李娜:我现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何必非得自立自讨苦吃呢
C、刘欢:我现在还长大,需要大人的照顾与帮助,自立是18周岁以后的事
D、赵炎:自立并不是非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我们需要自立
5、有些同学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小皇帝”式的生活,不愿依靠自己的努力走向自立。这种依赖思想()
①对于自己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②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③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④会使人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A、①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要独立生活,就要做到()
A、自己的事自己干B、摆脱父母、老师等大人的管理与束缚
C、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D、到社会上去锻炼、去实践
7、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习惯于抄作业的小明说:“自己的作业应该自己独立完成,如果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到,将来你怎样自立于社会呢?”“我爸爸是公司的总经理,我们家有的是钱。”小明回答。以下对此事的看法中错误的是()
A、“有钱能够使鬼推磨”,有钱就能自立于社会,有钱就能够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
B、培养自立能力应从小事做起,如果没有自立能力,即使家中有座金山,也会坐吃山空的
C、我们幼小时依赖父母是必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即将“成人”的我们应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D、小明的依赖心理很强,他应该学会自立
8、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
A、自立B、自信C、自主D、自强
二、简答题
1、在你的面前有两条路供你选择:一条是舒适而安逸,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宽阔大道;一条是崎岖而漫长,荆棘丛生,险阻无数的羊肠小路。你会选择哪一条呢?请说明你的理由。
2、省里要举办“网页设计”大赛,可妈妈担心参加大赛会影响学习,不让萌萌参加,这让平时喜欢网页设计的她感到很为难。她该怎么办?
3、自立就是遇到困难时自己想办法自己解决,自立就是遇到挑战自己勇敢面对,自立就是_________,自立就是____________,自立就是__________。学会自立,就会使自己无所畏惧;学会自立,就会使自己自强不息;学会自立,____________;学会自立,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1、刚考进某大学的一名女学生,在妈妈的陪同下到学校报到注册。妈妈为她挂上蚊帐,铺好床单,买好饭卡后,妈妈要走了,但她仍然对女儿一百个不放心。这不,妈妈刚离校,麻烦事就来了。傍晚,这位女学生到学校浴室去洗澡,等会全身都淋湿后,才想起来没带洗涤用品(平时都是妈妈事先替她放置好的)。她既不知道怎么洗下去,又不想不出擦干身子的办法,只好在浴室里号啕大哭起来。
(1)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材料中哪些事情应该由该女学生自己来干呢?
(2)从该女学生的哭声中,你“听”到了什么?
2、据说有一个女生,在高考时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一所大学,但由于性格孤僻内向,又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仅过了一周,就退学回家了。据该女生的同学、老师反映,该同学平时性格股票,不喜欢与人交往,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吃不惯学校的饭菜,过不惯集体生活,不会洗衣服,甚至连开水都不知道在哪里打。问及她退学的原因,她竟然回答:“离开父母我没了依靠。”从小到大她很少帮助父母做家务,如洗衣服、洗碗等家务几乎不干。而她的父母不仅不锻炼她的能力,反而替她办理了退学手续。
(1)结合材料谈谈依赖别人有什么坏处。
(2)请告诉她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
(3)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我是母亲,我是父亲,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们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的幸福,可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呢?
参考答案:
一、D、C、A、D、D、C、A、C
二、1、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宽阔大道的尽头未必依然宽阔,狭窄的小路尽头未必狭窄依旧。我们新世纪的青少年,前进的路上是激烈的竞争,充满了挑战,要选择的路只有第二条——自立自强之路
2、应该摆脱对妈妈的依赖,学会自主,即在是否参加大赛这一问题上要有主见,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略
三、1、(1)报导注册、挂蚊帐、铺床单、买饭卡、准备洗涤用品。
(2)“听”到了对自己的责备:小时侯对妈妈依赖过多,致使现在连最简单的事都不会做;“听”到了对妈妈的抱怨:过分的关怀与爱护剥夺了自己的自理、自立的机会和能力……
2、(1)依赖别人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不能适应社会生活。
(2)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如洗自己的衣服,整理自己的房间等。另外,要培养自立能力,也要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如勤工俭学等。
(3)“溺爱”往往会造成孩子对父母过多的依赖,剥夺孩子自理、自立的能力,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篇14:走向自立作文
走向自立作文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也在逐渐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学会懂事,学会自立。
每一个人的身边都有些爱自己,关心自己的人,面对这些人,我们心怀感激,但该怎么回报他们呢?我想最基本的也应该做到懂事、自立,让那些爱我们,关心我们的人为我们少操一些心吧。
家,是我们的避风港,家人则是组成一个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父母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我们能给父母端盆洗脚水,为他们捶捶腿,父母生病时,我们难给父母拿来药和水,我想父母看到这样的我们,会感到很欣慰吧。
老师是我们的第一位父母,在人生道路上,他们为我们指点迷津,在我们迷失方向时,指引我们走向光明的道路,老师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教给我们渊博的知识,我们无以回报,只能用行动来证明一切,用我们所尝到的知识来告诉您们:您们的辛苦没有白费,您们所付出的一切是值得的。
和我们日益相处的同学总是默默和我们一起承担着,无论是忧也罢,喜也罢,总之,当遇到事时,内心最需要的,不是父母,也不是老师,而是朋友,这些朋友永远都不会伤害你,也不会遗弃你,在你想找个人谈话时,朋友永远都是你最忠实的观众,哪怕你讲的事再乏味,再平淡,朋友也会认真的听你讲完最后一个字,直到你没话可说为止。
懂事,其实很简单,就是在父母烦恼、劳累时,道一句辛苦了!在父母出门时,道一句“路上小心!”就是父母苦挣的血汗钱,我们能珍惜,不随意挥霍;就是在老师付出心血后所做的事,我们能够尊重他的劳动成果;就是在闲暇时,能够给关心自己,爱自己的人一句亲切的问候;就是能以一颗真诚之心对待他人。你看,懂事不难,只要我们能多为他想一点,就够了。
追随成长的步伐,让我们一起走向自立,一起学会关心他人吧。
篇15:七年级《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案
七年级《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依赖的危害,深化对自立的含义和表现的认识,帮助学生摆脱依赖心理,掌握自立的方法,使之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同时,为使学生成为自强的人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环 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同探究了自立的含义、表现以及意义,虽然每个同学都希望自立自强,但是,仅有这个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掌握一些方法。那么,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由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入手,引起学生希望自立的共鸣,导入新课。 不能再有依赖心理 1、在社会中生活,需要互相帮助,互相依靠。自立绝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也不是依赖。 2、依赖的危害 1)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2)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3)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贪图享受,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通过回忆小时候的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也不是依赖。 2、通过看“啃老族”视频以及招聘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分析依赖心理的危害。 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1、自立的重要表现:独立地生活 要独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只有明确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 2、自立和自主的关系: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 1、通过一个学生改掉睡懒觉的坏习惯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要自立最关键是要做到什么,即告别依赖,独立生活,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要自立,最关键的是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只有明确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 2、利用古代书生赶考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让学生明确:要自立,一定要先自主。一个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人,不可能在生活中自立。 多实践,多锻炼 培养自立能力主要在两方面下工夫: 1)最基本的就是要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2)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只有在社会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对几个案例的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培养自立能力的'最好途径,是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多实践、多锻炼。在学习自立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失败,但这是培养自立所必不可少的。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怎样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了不能再有依赖心理,因为依赖心理不仅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还会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同时,我们要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当然,要培养自立能力仅仅知道一些理论和观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在社会生活中多实践、多锻炼,自觉学习自立的本领,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立的人。也只有具备这个基础,才能成为一个自强的人。 总结是对本课的归纳和升华,通过回顾本课内容,展现本课的逻辑主线,引导学生对本课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从而自觉摆脱依赖心理,不断走向自立。篇16:教案 第三课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字母:
d t n l i a u e
2.闪现声调符号,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3.大家拼读音节。
(1)出示dī、dí、dǐ、dì
(2)拼读ná、tí、dú
二、学习生字,朗读儿歌
1.出示“马路”“泥土”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
2.出示带有音节的生字卡片“马、土、不”,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指名领读带有拼音的生字。
4.教师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5.教师范读儿歌。
6.学生自由读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音节请教老师或同桌。
7.指2~3名学生朗读儿歌。
8.男女生对读儿歌。
9.齐读儿歌。
三、巩固练习
1.带学生到拼音乐园中去玩:学生找出音节,自己试着拼读。然后集体交流,熟练拼读。
2.学儿歌:
帮你学d t n l 分清n和l
d d d ,座钟笔筒摆成“的”。哪吒出关n n n ,
t t t ,时装表演当模“特”。小孩赶猪l l l 。
n n n ,杀出关门是“哪”吒。唱着歌,想着图。
l l l ,一根小棒竖直“了”。n 和l ,我会啦!
3.学生自己尝试编儿歌。
四、拓展作业
1.和父母一起做游戏,看看谁读得准确。
2.自己挑拣写得稍差的字母练写。(自选)
板书:
d t n l
d-e→de d-弧d d-i→di d-u→du
t-u→tu t-弧t t-i→ti t-e→te
n-u→nu n-弧n n-e→ne n-i→ni
l-u→lu l-弧l l-e→le l-i→li
篇17:教案 第三课
教学内容:
《ie üe er》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复韵母er,整体认读音节y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过程与方法:学会拼读带有复韵母er的拼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词语和句子。
教学重点:
学会复韵母er,整体认读音节ye。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区别er和ye。
教学准备:
拼音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学习新课
(一)教学ye
出示ye,引导读ie。但已经变成整体认读家族的成员了,跟他打个招呼吧。指名读,齐读,分组读。带调读,并选择其一联系生活说话
(二)教学特殊韵母er
猜谜引出er的教学
1.猜一猜。
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指名说(耳朵)
2.出示er,耳朵的“耳”读第一声就是他的名字。教师范读er,出示特殊韵母er,讲解它是由e和r合在一起,但不是复韵母,它发音时舌头要往上卷。
指导学生跟读,练读,指名读,正音,开火车读。
3.教师重点说明er很特别,他不像其他韵母喜欢跟声母交朋友,他喜欢独来独往,人们都叫他特殊韵母。瞧,他带着帽子走来了。带调读er的四声。并选其一联系生活说话。
4.变化指导读er,练习er的四声。ér(儿童)ěr(耳朵)èr(第二)
5.小结:er发音时舌头往上卷,是个卷舌音。它只能单独做音节,不和声母相拼,用法很特别,所以叫它“特殊韵母”。
三、巩固练习
1.出示:ie ue er ye yue 开火车读,齐读。
2.比一比,读一读。
ie---ei ei--er iu---ui ie---üe
3.做个小游戏,比一比谁聪明。打乱次序认读带调ie üe ye yue
4.读一读,用音节口头组词。
yē椰子 yé爷爷 yě田野 yè树叶
ér儿童 ěr耳朵 èr一二三四
5.游戏:“看谁听得清,找得快”。拿出自制的复韵母卡片,老师找一位同学读韵母,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四、总结
这几节课我们ie ue er ye yue,同学们要多读多练。学会正确书写和发音。
五、作业
课后练习读写复韵母er
板书设计:
ēr ér ěr èr
★ 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教案(精选17篇)】相关文章:
的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详细教学计划2023-12-26
七年级政治教案2023-03-20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2023-01-24
鲁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四单元检测2023-05-27
初中生的政治教案2023-06-01
告别青春走向自立作文2022-04-30
鲁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第六单元教案2023-05-07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2022-11-15
心理健康教学计划2023-10-29
八年级政治老师教学计划2022-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