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秋节作文教案(共22篇)由网友“柳是我”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小学中秋节作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小学中秋节教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故事及观看月相变化图,初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2.尝试运用语言、动作及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月亮变化的理解。
3.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感兴趣,能关注月亮的变化
二、活动准备
1.学习DVD
2.动态教具
3.课件、幼儿用书、铅笔人手一份
4.教学挂图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教师根据幼儿已学的美术活动中《月亮姐姐》,进行经验的迁移
师:上星期的美术课中,我们学习画了一个美丽的小姐姐,我要看看哪位小朋友能想起来,她是谁?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她长了一对美丽的翅膀。
师:对,是月亮姐姐,那哪位小朋友还记得月亮姐姐的脸是什么形状的?有的小朋友画了圆圆的月亮姐姐,有的小朋友画了细细弯弯的月亮姐姐,咦?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月亮姐姐的脸可以变化?
2.倾听故事《月亮姐姐做衣裳》,激发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愿望
(1)师:为什么月亮姑娘做的衣裳总是不合身呢?(激发幼儿发现月亮在不停的变化)
(2)教师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看到的月亮形状。
师:你见过的什么样的月亮?像什么?(鼓励幼儿用语言和行动进行表达,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幼儿所讲月相)
(3)播放《月亮姐姐做衣裳》的动画,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月亮的变化规律。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一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月亮姐姐做衣裳》的动画,请你看一看,月亮姑娘的变化和你看见过的和想象中的有什么不一样?
简要解释月亮姑娘变化的原因,使幼儿产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们现在都知道,月亮姐姐每天都在变化,那小朋友们知道“月亮姐姐”为什么变化?
请你们大胆地猜一猜,然后告诉老师。
(2)播放图片,使幼儿初步感知月亮姑娘的变化是因为地球影子的投射
师:小朋友来看一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请你看一看,月亮姐姐在哪儿?地球在哪?那太阳光照射进来的时候,月亮姐姐被谁挡住了啊?原来是月亮姐姐和我们居住的地球想晒太阳,可是月亮姐姐的太
阳光被地球挡住了,这个怎么办?
师:月亮姐姐很聪明,她想到一个好办法,请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办法?(用故事性的语言,引导幼儿了解月亮在围绕地球旋转)噢,原来月亮姐姐想到了,只要围绕地球旋转,当它转到地球和月亮中间的时候,是不是就能完全晒到太阳啦?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幼儿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意思,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1)师:月亮姐姐聪明不聪明啊?那老师现在就来考一考我们班的小朋友,看看小朋友比不比月亮姐姐聪明。
(2)观看教学挂图,幼儿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意思。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每幅图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初一、十五、二四等),那在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教师出示动态教具,请幼儿总结月亮变化规律
引导幼儿说出随着时间的变化,月亮每个月开始的时候变成细细的月牙,到了每月十五就变成了大圆盘,到了月底的时候又慢慢变回了月牙的形状。
幼儿根据月亮变化规律进行填图游戏
师:你们看,图中的初九和二十四号得月亮被刘老师不小心擦掉了,现在忘掉了她们的样子,请你们当我的好帮手,帮我把她们的样子画出来好不好?
篇2:小学中秋节教案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倾听故事及观看月相变化图,初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2. 尝试运用语言、动作及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月亮变化的理解
3. 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感兴趣,能关注月亮的变化
二、活动准备
1.学习DVD
2.动态教具
3.课件 幼儿用书、铅笔人手一份
4. 教学挂图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教师根据幼儿已学的美术活动中《月亮姐姐》,进行经验的迁移
师:上星期的美术课中,我们学习画了一个美丽的小姐姐,我要看看哪位小朋友能想起来,她是谁?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她长了一对美丽的翅膀。
师:对,是月亮姐姐,那哪位小朋友还记得月亮姐姐的脸是什么形状的?有的小朋友画了圆圆的月亮姐姐,有的小朋友画了细细弯弯的月亮姐姐,咦?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月亮姐姐的脸可以变化?
2. 倾听故事《月亮姐姐做衣裳》,激发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愿望
(1) 师:为什么月亮姑娘做的衣裳总是不合身呢?(激发幼儿发现月亮在不停的变化)
(2) 教师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看到的月亮形状。
师:你见过的什么样的月亮?像什么?(鼓励幼儿用语言和行动进行表达,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幼儿所讲月相)
(3) 播放《月亮姐姐做衣裳》的动画,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月亮的变化规律。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一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月亮姐姐做衣裳》的动画,请你看一看,月亮姑娘的变化和你看见过的和想象中的有什么不一样?
四、简要解释月亮姑娘变化的原因,使幼儿产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1) 师:小朋友们现在都知道,月亮姐姐每天都在变化,那小朋友们知道“月亮姐姐”为什么变化?
请你们大胆地猜一猜,然后告诉老师。
(2) 播放图片,使幼儿初步感知月亮姑娘的变化是因为地球影子的投射
师:小朋友来看一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请你看一看,月亮姐姐在哪儿?地球在哪?那太阳光照射进来的时候,月亮姐姐被谁挡住了啊?原来是月亮姐姐和我们居住的地球想晒太阳,可是月亮姐姐的太
阳光被地球挡住了,这个怎么办?
师:月亮姐姐很聪明,她想到一个好办法,请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办法?(用故事性的语言,引导幼儿了解月亮在围绕地球旋转)噢,原来月亮姐姐想到了,只要围绕地球旋转,当它转到地球和月亮中间的时候,是不是就能完全晒到太阳啦?
五、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幼儿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意思,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1) 师:月亮姐姐聪明不聪明啊?那老师现在就来考一考我们班的小朋友,看看小朋友比不比月
亮姐姐聪明。
(2) 观看教学挂图,幼儿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意思。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每幅图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初一、十五、二四等),那在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 教师出示动态教具,请幼儿总结月亮变化规律
引导幼儿说出随着时间的变化,月亮每个月开始的时候变成细细的月牙,到了每月十五就变成了大圆盘,到了月底的时候又慢慢变回了月牙的形状。
六、幼儿根据月亮变化规律进行填图游戏
师:你们看,图中的初九和二十四号得月亮被刘老师不小心擦掉了,现在忘掉了她们的样子,请你们当我的好帮手,帮我把她们的样子画出来好不好?
(请幼儿在幼儿用书中添画出来)
《月亮的味道》 活动目标
(一)感受故事内容的有趣,体验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二)喜欢欣赏文学作品,能对故事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与表达。
活动准备
PPT\图画书《月亮的味道》、舒伯特的《小夜曲》。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引发想象
[师]每年中秋节晚上的月亮是怎样的呢?是的,月亮很圆,也很亮。
(出示图书)我这里有一本书,让我们一起来念念这本书的名字好吗?(《月亮的味道》)如果真的能吃到天上的月亮,你想象一下月亮可能是什么味道呢?
幼儿A:月亮的味道可能像香蕉一样甜甜的。
幼儿B:也可能就是大饼的味道,成成的。
幼儿C:也可能是没有味道的。
[师]让我们来看看故事里的动物们是怎么想的,我们一起来听故事。
二、听讲故事,理解作品
[师]《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插问)
1.请大家数一数画面上有几双眼睛?(九双眼睛)能说说有几只小动物吗?(九只小动物)
2.小动物们都很着急,请你们帮帮它们,怎样才能够够到月亮?
幼儿A:再找一只小动物,找一只小一点的就可以了。
幼儿B:去借把梯子爬上去。
幼儿C:叫小猴子用力往上跳。
3.小动物们挤在一起睡着了,让你感觉怎么样?
幼儿A:这幅画面让我感觉很温馨。
幼儿B:我感觉像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很温暖。
幼儿C:这让我想起了宿泊活动,大家睡在一张大床上,心情很愉快。
4.小鱼在想什么?你们认为它说得对吗?为什么?
幼儿A:小鱼也想尝尝月亮的味道。
幼儿B:小鱼说,水里的月亮是假的,是影子。
5.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哪个部分最有趣?
幼儿A:小老鼠摘到月亮很有趣。
幼儿B:小动物们“叠罗汉”很有意思。
幼儿C:月亮被吃掉了一半最有趣。
6.小动物们是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呢?他们是怎样“叠罗汉”的?
7.小动物们想摘月亮,但月亮为什么要轻轻地往上一跳呢?(月亮和动物们在做游戏)我们也来玩一玩。 (教师可请幼儿边复述边体验故事主要情节。)
三、完整欣赏,想象迁移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完整地听一遍这个故事。
(播放配乐故事,引导幼儿学讲故事中的对话。)
[师]如果,让你们也来摘月亮,你们会想什么办法?你希望月亮是什么味道?
(教师示范句式:我希望月亮是甜甜的,就像美味的巧克力??)
幼儿A:我希望我能乘直升飞机去摘月亮。
幼儿B:我希望月亮有薯片的味道。
幼儿C:我要做一架很长很长的梯子。
幼儿D:我希望月亮是冰淇淋的味道,最好是香蕉味的。
幼儿E:我希望乘热气球去月亮。
幼儿F:我希望月亮是月饼的味道,我要摘下一片回来和我的家人一起分享。
活动延伸
教师可启发幼儿在区域活动时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
篇3:小学中秋节教案
小学中秋节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习俗。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说一个谜语,你们来猜猜,看看谁最聪明。
(出示课件) 谜语: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融融。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
是什么节日?(中秋节)
二 、中秋由来、习俗
你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中秋习俗?
八月十五 中秋节 (仲秋节、八月节、团圆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吴刚折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节的来历有关习俗:吃月饼、团圆饭、赏月。
月饼的来历:唐代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三 、七嘴八舌话中秋
1、刚刚老师先讲述了一些中秋小故事传说,现在由同学再补充一点点与中秋有关的神话故事; 可以讲一讲中秋节的习俗。 可以说一说与中秋或月亮有关的诗。(简短时间完成,注意用来调动气氛)
嫦娥奔月、玉兔捣药······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举杯望明月,对影成三人
3 中秋月(苏 轼 )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4 《古朗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2 、活动二 :老师和同学分享中秋怎么度过
难点 (1)状物(赏月)+寄情(表团圆幸福感、异乡思念之情···)
状物(教学生用比喻)
1 今天多云,无数颗繁星全都躲在云层里,一轮圆月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树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中,皎洁的月光如倾泄的清流,注满大地。
2 月亮害羞地盖着层层面纱,过了很久,才轻轻地掀起它的面纱,渐渐地露出它的那张能发光的脸蛋。我仔细地抬头望月,心里对遥远的月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3现在的月亮特别明亮,圆月像一只雪球高悬中天,皎洁的月光,像水似地泻向大地。几朵灰白色的、轻纱似的云陪伴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动纱巾翩翩起舞。
4那高高悬挂着的圆月就像一个晶莹剔透的白玉盘。
结尾寄情 (篇末点题)
1 夜已深,月正圆,我爱中秋,我爱圆月。
2 中秋佳节真快乐呀,不但月亮圆,而且人们也和亲人一起圆聚。中秋节的月亮真是不可思议呀!
四、出示一篇小范文
板书:
1 短信祝福
2 中秋的由来、习俗
3 明月(状物)、吃月饼的场景
4 结尾抒情
五、布置作文《中秋月圆》
篇4: 小学中秋节教案
一、背景描述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但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寄宿性质的,学生寄宿在校,中秋节也在校度过。早在几日前,就有学生向我提出能不能在中秋之夜赏月,又有学生在日记中流露出思念的情绪。如丁威在日记中写道:“又是一个中秋节即将来临,回想起在家的日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视,一起‘工作’,一起外出……太多太多的一起。今年的中秋节,我多想和爸爸妈妈一起赏月,一起吃月饼,一起观西湾潮。”宋昌飞写道:“中秋节那天,人们会提着月饼回家去,街上是一片回家的喜悦,我将在学校中度过中秋节,那天,我要把祝福送给爸爸妈妈,送给朋友们。”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课标强调“内容真实、感情真实、自主表达”。中秋节让学生思念亲人,怎样把这种情感真实、自主地释放,诉之于笔下呢?
由此,我设计了《月到中秋》作文指导课,培养学生用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表现真实的生活,抒发个人的独特感受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描述和设计意图
(一)、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
黑板中间写着“月到中秋”四个大字,左侧画着柳条,其中隐约可见一轮黄色的圆月,古筝曲《汉宫秋月》轻轻荡漾。一切显得是那么富有诗意。
师:八月中秋桂子飘香。今晚,我们未能和家人共度这个团圆的日子。但我们将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度过一个别致而难忘的中秋节。古往今来,月亮使得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优美的文章。请同学们把前几日收集的.关于月亮、中秋的诗句、文章片段献出来。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在他的《作文论》中指出:“语言发生的本身,是为着要在人群中表白自我,或要鸣发内心的感兴,顺着这两个倾向,自然会不容自遏地高兴地说。”教室的布置,古典的背景音乐,深情的语言,创设了一个比较富有诗意的,能引人遐思的情境,是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为下面的教学铺设情感基础。)
2、学生交流收集的材料
学生将收集的材料进行交流,不但要大声朗读,而且要读得有感情,其他同学注意听,什么地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引发了你的共鸣。
(设计意图: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诗句、文章都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学生将材料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行交流,耳闻目睹心思,能使文字的意境再现眼前,为写作提供情感上的依据和一些文字材料。)
学生非常兴奋,比赛式地展示材料,收集到的材料分三类:
⑴词语。如“春花秋月”、“清风明月”、“烘云托月”、“众星拱月”。
⑵诗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⑶文章片断。如“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姑娘,羞羞答答地从云背后伸出半个脑袋,偷偷地向下窥视,一扭身,出现在空中。空中就像挂着一盏明亮的灯,周围都被镀上了一层银白色。”
3、布置观察任务
4、师生赏月
学生在接触了文字材料后,非常想去亲眼目睹中秋月,领略中秋的意境,这时赏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和情趣。来到操场,月亮升上来了,在学生的欢呼声中,让他们说说观察到的景色。陈平说:“看,月亮悄悄地从楼顶上露出光净洁白的脸,把银色的光辉撒向大地,真是‘月到中秋分外明’啊!”陈加威说:“月亮真调皮,我走,它也跟着走,你们看,它害羞了,躲到树枝中间去了。”
学生安静地谛听周围的声响,他们听到了风吹过树木的呜呜声,墙角秋虫的鸣叫,远处传来的淡淡的音乐声。
学生坐在长廊上品尝着月饼。师:在这充满了思念的夜晚,说说你想对在远方的亲人、伙伴说的话。学生杨盈盈说:“爷爷,上个月您的脚摔坏了,不知现在怎么样了,我在学校里很想您。中秋节的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我多想您早点康复。”徐文纬是班里的小诗人,她说:“中秋的晚上,月光皎洁。我把祝福送给父母,祝他们身体健康;我把祝福送给昔日的伙伴,祝他们时刻快乐;我把祝福送给老师和同学,祝大家万事如意。”余慧说:“我唱支歌给爸爸妈妈,祝他们中秋快乐。”清脆的歌声在操场上荡漾。
(设计意图:中秋之夜进行赏月活动,能积累学生的生活感受。文发与情,情出于境。只有在某种特定的环境,刺激作者的思维器官,即客体对主体产生或正或负的作用,才能使主体产生情。要使学生的作文写出真情,面对景、物,还应激发情感。)
5、协商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
(回到教室)师:如果要以今晚的活动来写作文,可以写哪些内容呢?学生说,可以写中秋夜景,献诗句的活动过程,对亲人的祝福,同学们吃月饼的样子。至于用什么方式表达,学生更是喜形于色,有的说写记叙文,有的说写诗歌,擅长于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的郑哲一脸得意地说:“我可以编写一个跟中秋有关的小品,再演出来。”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主要是考虑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普遍的,绝对的,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所以,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好的办法是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柳斌)”作文教学也是如此。让学生选择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有利于开启他们的心灵,激发写作兴趣,展示个性。)
6、学生写作
7、讲评和修改
8、延伸
师:生活是我们写作的源泉。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写真实、富有情感的作文。
(二)、设计总意图
多年来,学生习作基本上是遵循教材内容和课时安排进行的,是按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初稿、讲评、修改等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成文的。学生虽然也在参与,但大部分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对作文不感兴趣。《月到中秋》作文指导课,想在学生自主表达真实生活、真情感上做一些尝试。
在教学设计上,先安排学生献关于月亮、中秋的诗句和文章片段的活动,摆脱枯燥的审题惯例。活动的进行并不是让学生就活动写活动,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学生收集的材料可以为赏月、习作提供材料上的准备,积累写作素材,体验中国文学的美和深远的意韵。
努力使学生产生真实的情感。赏月、吃月饼,都是学生喜欢的事情,能激起学生的“内心的感兴”,在感兴之际,老师顺势引导,提出把所见、所闻、所感即时表达的要求,其“内心的感兴”就会形成表白的欲望。
设计中,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学生习作前,老师不圈定习作内容,只是提示学生以今晚的活动可以写哪些内容。至于表达方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的体裁,从而打开学生思路,又达到了展示学生个性的目的。
篇5:小学中秋节教案
资料简介
(一)小资料库
中秋佳节,我国城乡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很快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令,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骑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二)学生作品
童心童言说中秋(选自学生周记)
这个星期要过中秋节了,老师要大家带一些和中秋节有关的图片、剪报、诗歌、故事等到学校里来。
我在家里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最后只能带一张元祖雪月饼的广告纸去。
晚托班的时候,大家在做作业,翁老师在布置教室,她把我带去的广告纸,剪下来贴在展示板上,我觉得真好看,心里很高兴,没想到广告纸还能派这个用场……
活动建议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二年级学生对中秋节不是很陌生,这一次中秋节的节庆教育,我重点落实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吃月饼的含义,以及请学生尝试学做月饼这两方面展开教育活动。学做月饼,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事情,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古代的百姓很聪明,他们想出了在月饼里面藏情报的方法。
通过这次的节庆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了解民族文化和历史,为他们的周记或短文提供素材,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学习收集资料和调查
首先在课前可以先问学生,中秋节快到了,你们家打算怎么过呀,月饼买好了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中秋节时,大家为什么都要互赠月饼,吃月饼?请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问家里的长辈、上网、书本查阅等)收集了解中秋节吃月饼的典故,传说。为节庆教育活动过程中,小组讨论交流讲述作一些准备。
其次,请学生利用和家长去商场、超市购物的机会,看看月饼的种类,月饼的主要成分,为自己动手制作月饼培养感情和兴趣。
3、愿意参加环境布置
在教学活动时,环境适当做一些布置,比如:在教室的生活柜上可以摆放一些中秋节时经常食用的传统食品——煮毛豆、糖芋艿、烤鸭子等,烘托节庆的气氛。
4、能把活动内容与其他学科整合
活动结束以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的能力,或用几句话写一篇短文,描述一下自己过中秋节的心情;或画一张图画,把自己做的月饼画下来;或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些月饼请长辈品尝……总之,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中秋节节庆教育活动的感受和认可。
活动方案
(一)活动要求:
1、让学生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知道朱元璋与月饼的民间传说故事,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2、请学生动手尝试学做体现中秋习俗的月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制作兴趣。
3、继续学习收集有关资料的本领。
(二)活动准备:
1、中秋节庆教育活动前,老师与学生一起收集有关中秋节习俗的相关资料。
2、对所有资料整理加工,然后把有关中秋节食俗的图文在教室的展示板上张贴。
3、节庆活动进行时,教室的生活柜上摆放一些煮熟毛豆等中秋时令食品。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内容。
老师和小朋友谈话,问问学生家里打算怎么过中秋节,随后引出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2、用不同形式交流各种资料
老师再问学生,有关中秋节时,大家把月饼当作礼物馈赠给亲朋好友的原因,以及中秋与月饼的故事。
引导学生把他们各自了解到,收集到的有关内容在小组当中一起交流讲述,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在全班讲述。
老师可以补充介绍民间故事《朱元璋与月饼》,让学生对月饼产生除享受美味以外的兴趣,为接下来学习制作月饼作情感上的准备。
3、学习制作月饼。
老师可以先通过让学生欣赏月饼,介绍月饼,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和愿望。
随后可以请生活老师具体介绍月饼制作的方法,知道学生分步骤进行:先揉面做外面的皮;接着在面皮内放进馅搓揉;随后后放进模板中用力压,印出图文;最后把制作好的月饼放入烤箱里烘熟……
小朋友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月饼。在这过程中, 老师要不停地巡视,及时帮助指导动手能力欠佳的学生,让他们也能完成作品,获得快乐。
4、补充中秋其他食俗。
启发学生多观察了解生活,不断积累民族文化的底蕴,引导学生从教室内摆放的东西为窗口,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关知识。
(四)活动延伸:
让民族节庆教育活动成为学生巩固各种学科的途径和渠道。学生参加了中秋与月饼的活动——听故事,做月饼,品尝各种食品,心里肯定有许多想法。可以把活动当作与别人交谈的内容,写短文的素材;也可以作为绘画的题材……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使中秋节的教育活动能够得以延续。
篇6:小学中秋节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故事及观看月相变化图,初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2.尝试运用语言、动作及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月亮变化的理解
3.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感兴趣,能关注月亮的变化
二、活动准备
1.学习DVD
2.动态教具
3.课件幼儿用书、铅笔人手一份
4.教学挂图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教师根据幼儿已学的美术活动中《月亮姐姐》,进行经验的迁移
师:上星期的美术课中,我们学习画了一个美丽的小姐姐,我要看看哪位小朋友能想起来,她是谁?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她长了一对美丽的翅膀。
师:对,是月亮姐姐,那哪位小朋友还记得月亮姐姐的脸是什么形状的?有的小朋友画了圆圆的月亮姐姐,有的小朋友画了细细弯弯的月亮姐姐,咦?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月亮姐姐的脸可以变化?
2.倾听故事《月亮姐姐做衣裳》,激发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愿望
(1)师:为什么月亮姑娘做的衣裳总是不合身呢?(激发幼儿发现月亮在不停的变化)
(2)教师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看到的月亮形状。
师:你见过的什么样的月亮?像什么?(鼓励幼儿用语言和行动进行表达,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幼儿所讲月相)
(3)播放《月亮姐姐做衣裳》的动画,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月亮的变化规律。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一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月亮姐姐做衣裳》的动画,请你看一看,月亮姑娘的变化和你看见过的和想象中的有什么不一样?
3、简要解释月亮姑娘变化的原因,使幼儿产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们现在都知道,月亮姐姐每天都在变化,那小朋友们知道“月亮姐姐”为什么变化?
请你们大胆地猜一猜,然后告诉老师。
(2)播放图片,使幼儿初步感知月亮姑娘的变化是因为地球影子的投射
师:小朋友来看一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请你看一看,月亮姐姐在哪儿?地球在哪?那太阳光照射进来的时候,月亮姐姐被谁挡住了啊?原来是月亮姐姐和我们居住的地球想晒太阳,可是月亮姐姐的太
阳光被地球挡住了,这个怎么办?
师:月亮姐姐很聪明,她想到一个好办法,请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办法?(用故事性的语言,引导幼儿了解月亮在围绕地球旋转)噢,原来月亮姐姐想到了,只要围绕地球旋转,当它转到地球和月亮中间的时候,是不是就能完全晒到太阳啦?
4、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幼儿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意思,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1)师:月亮姐姐聪明不聪明啊?那老师现在就来考一考我们班的小朋友,看看小朋友比不比月
亮姐姐聪明。
(2)观看教学挂图,幼儿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意思。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每幅图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初一、十五、二四等),那在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教师出示动态教具,请幼儿总结月亮变化规律
引导幼儿说出随着时间的变化,月亮每个月开始的时候变成细细的月牙,到了每月十五就变成了大圆盘,到了月底的时候又慢慢变回了月牙的形状。
5、幼儿根据月亮变化规律进行填图游戏
师:你们看,图中的初九和二十四号得月亮被刘老师不小心擦掉了,现在忘掉了她们的样子,请你们当我的好帮手,帮我把她们的样子画出来好不好?
(请幼儿在幼儿用书中添画出来)
篇7:小学中秋节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的:
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20xx年9月25日
三、活动准备:苏轼的《水调歌头》背景音乐、中秋故事、图画、月饼
四、活动地点:四(5)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中秋节的由来
(1)主持1:同学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主持2: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英文介绍中秋节。
主持2:你们知道外国人眼中的中秋节是怎么样的么?
(4)、中秋知识问答
主持1:同学们都说得很好,还有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你们知道么?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主持1: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导学生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主持2(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3、学生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主持1: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主持2: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
主持1:我们来看这幅画,同学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
学生齐背《静夜思》。
(2)、主持2: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学生发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三、中秋佳节话月饼
1、品尝月饼,感受月饼的香甜。
老师:学生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
(1)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四、月亮知识殿堂
1、老师:在这一天,最大主角就是月亮了,关于月亮的知识你知道么?看图识月亮五、老师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某某中队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结束语:(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的时光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也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感谢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篇8:小学中秋节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感恩节的来历。
2、知道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民俗节日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3、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浓浓的亲情,体味团圆的快乐。
4、在活动中,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的意识和行为。
活动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感恩节和中秋节的`相关资料,并加以整理。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
“感恩节”小品
亲手制作一张中秋节的贺卡
家长给孩子的中秋祝福。
活动过程:
师:大家都知道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在古时候,各个国家都有各自庆祝丰收的方式,并把这天定为自己国家的民俗节日。你们看,在美国大家是这样庆祝的:(小品表演)
师:从小品里你们知道他们在过什么节?(感恩节),在我们中国也有一个与美国的感恩节类似的节日是------中秋节
下面就请大家拿出你搜集的有关这两个节日的资料进行比较。(来源、时间、习俗、引申)
美国的古人为感激上帝的恩赐而有了感恩节,中国的古人为祭拜月亮而有了中秋节。这两个节日虽都有各自不同的习俗,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不管是美国的感恩节,还是中国的中秋节都是合家团聚的节日,都是怀有对远方亲人深深思念之情的节日。
师:我国著名的诗人李白就曾在异乡对着天空中的那轮明月抒发了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这首诗就是--------
(静夜思)(齐诵)
师:中秋的圆月常常会勾起人们的思乡之情,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美妙的诗篇。今天,我们教室墙上也贴了许多跟中秋有关的诗句,请家长与孩子们一起来一个(中秋古诗对对碰)(音乐起)
1、请在座家长和同学每人摘取一条。
2、请在规定时间内找到诗的另一半。
3、完成后请两人合作吟诵。
师:一曲曲感人的诗篇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现在亲人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手拉手把心贴得更近。(游戏:猜手)
1、请五位同学上台在幕布后入坐,从幕布后伸出一只手。
2、请这五位同学的家长上台找到并拉住你孩子的手。
师:大手牵着小手已经走过整整十年,我们与亲人间彼此的默契已经无需语言的交流,是亲情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面对亲人我们同学是不是有好多话要说。
师: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在大人看来好象算不了什么,可能有些家长早已忘记,可是它却深深地埋藏在孩子们的心底。您的恩情孩子们迟早都会报答,请家长也乘此机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些什么。(家长发言)
我们还有好多同学的家长虽然没能到场,但也送来了祝福,带来了对孩子的殷切希望。请家长没有到场的同学开启家长给你们的信,如果愿意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师:句句话语渗透着浓浓的爱意,声声祝福温暖着我们的心。千言万语并为一句话,最后,让我们为自己的亲人送上一份自己亲手制作的中秋节的礼物!在佳节时分就让这份小小的礼物收藏款款深情,传递给你的亲人。(音乐起送贺卡)
总结: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又到中秋这个传统的节日了,让我们共同期待月圆人团圆,盼望真爱满人间。
篇9:小学中秋节班会教案
一、背景描述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但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寄宿性质的,学生寄宿在校,中秋节也在校度过。早在几日前,就有学生向我提出能不能在中秋之夜赏月,又有学生在日记中流露出思念的情绪。如丁威在日记中写道:“又是一个中秋节即将来临,回想起在家的日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视,一起‘工作’,一起外出??太多太多的一起。今年的中秋节,我多想和爸爸妈妈一起赏月,一起吃月饼,一起观西湾潮。”宋昌飞写道:“中秋节那天,人们会提着月饼回家去,街上是一片回家的喜悦,我将在学校中度过中秋节,那天,我要把祝福送给爸爸妈妈,送给朋友们。”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课标强调“内容真实、感情真实、自主表达”。中秋节让学生思念亲人,怎样把这种情感真实、自主地释放,诉之于笔下呢?
由此,我设计了《月到中秋》作文指导课,培养学生用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表现真实的生活,抒发个人的独特感受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描述和设计意图
(一)、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
黑板中间写着“月到中秋”四个大字,左侧画着柳条,其中隐约可见一轮黄色的圆月,古筝曲《汉宫秋月》轻轻荡漾。一切显得是那么富有诗意。
师:八月中秋桂子飘香。今晚,我们未能和家人共度这个团圆的日子。但我们将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度过一个别致而难忘的中秋节。古往今来,月亮使得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优美的文章。请同学们把前几日收集的关于月亮、中秋的诗句、文章片段献出来。
2、学生交流收集的材料
学生将收集的材料进行交流,不但要大声朗读,而且要读得有感情,其他同学注意听,什么地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引发了你的共鸣。
学生非常兴奋,比赛式地展示材料,收集到的材料分三类:
⑴词语。如“春花秋月”、“清风明月”、“烘云托月”、“众星拱月”。
⑵诗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⑶文章片断。如“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姑娘,羞羞答答地从云背后伸出半个脑袋,偷偷地向下窥视,一扭身,出现在空中。空中就像挂着一盏明亮的灯,周围都被镀上了一层银白色。”
3、布置观察任务
4、师生赏月
学生在接触了文字材料后,非常想去亲眼目睹中秋月,领略中秋的意境,这时赏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和情趣。来到操场,月亮升上来了,在学生的欢呼声中,让他们说说观察到的景色。陈平说:“看,月亮悄悄地从楼顶上露出光净洁白的脸,把银色的光辉撒向大地,真是‘月到中秋分外明’啊!”陈加威说:“月亮真调皮,我走,它也跟着走,你们看,它害羞了,躲到树枝中间去了。”
学生安静地谛听周围的声响,他们听到了风吹过树木的呜呜声,墙角秋虫的鸣叫,远处传来的淡淡的音乐声??
学生坐在长廊上品尝着月饼。师:在这充满了思念的夜晚,说说你想对在远方的亲人、伙伴说的话。学生杨盈盈说:“爷爷,上个月您的脚摔坏了,不知现在怎么样了,我在学校里很想您。中秋节的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我多想您早点康复。”徐文纬是班里的小诗人,她说:“中秋的晚上,月光皎洁。我把祝福送给父母,祝他们身体健康;我把祝福送给昔日的伙伴,祝他们时刻快乐;我把祝福送给老师和同学,祝大家万事如意。”余慧说:“我唱支歌给爸爸妈妈,祝他们中秋快乐。”清脆的歌声在操场上荡漾??
(设计意图:中秋之夜进行赏月活动,能积累学生的生活感受。文发与情,情出于境。只有在某种特定的环境,刺激作者的思维器官,即客体对主体产生或正或负的作用,才能使主体产生情。要使学生的作文写出真情,面对景、物,还应激发情感。)
5、协商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
(回到教室)师:如果要以今晚的活动来写作文,可以写哪些内容呢?学生说,可以写中秋夜景,献诗句的活动过程,对亲人的祝福,同学们吃月饼的样子。至于用什么方式表达,学生更是喜形于色,有的说写记叙文,有的说写诗歌,擅长于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的郑哲一脸得意地说:“我可以编写一个跟中秋有关的小品,再演出来。”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主要是考虑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普遍的,绝对的,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所以,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好的办法是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柳斌)”作文教学也是如此。让学生选择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有利于开启他们的心灵,激发写作兴趣,展示个性。)
6、学生写作
7、讲评和修改
8、延伸
师:生活是我们写作的源泉。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写真实、富有情感的作文。
(二)、设计总意图
多年来,学生习作基本上是遵循教材内容和课时安排进行的,是按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初稿、讲评、修改等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成文的。学生虽然也在参与,但大部分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对作文不感兴趣。《月到中秋》作文指导课,想在学生自主表达真实生活、真情感上做一些尝试。
在教学设计上,先安排学生献关于月亮、中秋的诗句和文章片段的活动,摆脱枯燥的审题惯例。活动的进行并不是让学生就活动写活动,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学生收集的材料可以为赏月、习作提供材料上的准备,积累写作素材,体验中国文学的美和深远的意韵。
努力使学生产生真实的情感。赏月、吃月饼,都是学生喜欢的事情,能激起学生的“内心的感兴”,在感兴之际,老师顺势引导,提出把所见、所闻、所感即时表达的要求,其“内心的感兴”就会形成表白的欲望。
设计中,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学生习作前,老师不圈定习作内容,只是提示学生以今晚的活动可以写哪些内容。至于表达方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的体裁,从而打开学生思路,又达到了展示学生个性的目的。
篇10:小学中秋节活动的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2.能力目标
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道中秋节是盼望合家团圆的日子,激发学生对在这个日子仍坚守自己工作岗位的人们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在这个日子仍坚守自己工作岗位的人们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教学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知道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个团圆的日子。
二、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1.说说自己家的中秋节是怎样度过的。
2.听一听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三、过中秋节的风俗
1.欣赏图片了解中秋节。(与课本图片结合)
2.朗读儿歌知道中秋节。
八月十五赏月节,摆上果饼来拜月。
八月十五团圆节,亲人团聚像过年。
八月十五丰收节,敲锣打鼓庆丰年。
八月十五中秋节,传统节日记心间。
(两个环节穿插、进行)
四、向八月十五坚守岗位的劳动者致敬
1.欣赏图片,了解有许多人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团圆,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用自己与亲人的分离赢得了更多人的快乐和幸福。
2.激发学生对这些劳动者的敬佩和感激。
五、课堂小结(机动)
1.复习课堂上学习的儿歌,加深对中秋节的印象。
2.欣赏歌曲《中秋大团圆》。
篇11:《中秋节》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搜集并积累描写月亮的词语和诗句。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秋节的习俗、由来以及与中秋节有关的神话传说。体会“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文中蕴涵的情感。
3、培养热爱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情感,懂得圆月象征着团圆,象征着美好,寄托着人们的祝福和相思。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中秋节的由来,热爱祖国悠久的民族文化
教学难点:
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文中蕴涵的情感,懂得圆月象征着团圆。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诗句,传说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掌握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全文,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了解中秋节赏月的习俗以及有关月亮的传说。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中秋节赏月的习俗以及有关月亮的传说。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要说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
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融融,
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
这首儿歌中说到的“佳节”,是什么节?
2、交流:你们家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3、教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深受人们喜爱。今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中秋节的。板书课题《中秋节》,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生字新词。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
(2)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再强调。
“霜”是卷舌音;“俗”是平舌音;“逢” “霜”都是后鼻音节;“祈”是第二声。
(3)指名说说生字的书写要点。
“载”右上角不能少一点,字形复杂,要注意笔顺;“拜”左边两横,右边四横;“殿”右上面是横折弯,没有钩。)
(4)学生齐读,读中巩固对生字的掌握。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提问:课文介绍了关于中秋节的哪些知识?
读书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正确认读生字的读音。
4、集体交流反馈
板书关键词语
中秋节的时间 人们的活动
中秋节的来历 有关习俗
篇12:中秋节教案
一、活动主题
星光唱响——城市的心
二、活动时间
三、活动主旨
1、本活动把中秋和国庆两个销售旺季合并在一个活动周期,一方面两个活动可以相互造势,节省媒体投入资源,更重要的是利用活动的连续性,隐匿竞争对手对我们的阻击,并在形成节日的相应氛围。
2、结合_业态综合特征,中秋国庆营销活动更多的以参与性、娱乐性、时尚性为主,尽量淡化商品折扣的效应,尽量丰富购物中心综合业态形象。
四、活动预期
按照_目前的营业额度,平日,节假日,活动第一阶段,平日销售额约xx万元,预计活动期间销售额增长幅度平日不低于xx,节假日销售额约xxx万元,预计活动期间节假日销售额不低于_0%,即活动x天销售额约达到xx万元。
五、活动内容
(1)、中秋礼盒一条街
由超市采购部统一采购商品(包括月饼礼盒、酒水礼盒、保健品礼盒、水果礼盒等等,商品要讲究包装和品味),超市提供堆头及尺寸,营销部统一制作堆头包装及一条街的整体形象入口设计场地提供约80米
(2)、天下美食一条街
由餐饮部提供精品菜系,可部分展览,外加现场制作、免费品尝等项目;场地提供50米。
(3)、时尚娱乐
由娱人码头提供部分小型机器,放置一街,可免费娱乐吸引人气,场地提供约50米。
以上几大块的整体氛围将由营销部统一设计制作,须由各部门配合的是超市的堆头及总体尺寸,各相关单元的商品信息及实际所需的物品是否自备(象美食的展台等)。
3、中秋画月
转眼间,中秋又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你想念你的家人了吗?想念你的另一半了吗?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一轮明月,寄托了多少人的思念之情;那一刻,我们幻想着时光能停滞,明月能永存……
现在,实现这一梦想的机会来了!举办的“中秋画月”活动,让你有机会实现梦想。拿起你手中的笔,融入你丰富的联想,画出你心中的月亮,让这轮中秋的明月永远留在人间!还犹豫什么?赶紧来参加吧!
篇13:中秋节教案
活动前言:
玩具是小孩子们的新天地,现在的家中都是一个孩子,但是玩具却是堆成了山,那么如何才能让让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玩具呢,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玩个小游戏吧,让我们学会如何给幼儿园找家!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班里有许多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它放回原处。
2、尝试根据玩具标记图,一一对应收拾摆放玩具。
3、愿意参与集体劳动。
活动准备:
1、会发声的娃娃。
2、玩具标记图,幼儿用书――送玩具回家。
活动过程:
1、以送玩具娃娃回家的游戏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2、认识玩具标记图,初步学会一一对应收放玩具。
3、游戏“送玩具回家”,巩固一一对应收放玩具。
4、幼儿阅读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图上的小朋友早干什么?启发幼儿用书本的知识来结局问题。
篇14: 中秋节教案
活动总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2、和爸爸妈妈、小朋友、老师一起品尝月饼,欣赏月景,感受集体过节的快乐。
3、在父母的帮助下,利用浏览器浏览中秋节的信息,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中秋节的信息,进一步产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4、学习用键盘左右键控制游戏,喜欢电脑这种学习工具。
5、使父母认识到电脑不仅是孩子游戏的伙伴,也是孩子学习的伙伴,并可以通过因特网帮助孩子拓展获得信息的渠道。
活动一:节日的由来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2、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在家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图片。
2、教师收集的有关中秋节的电子图片及网络资料。
活动过程:
1、讲述有关中秋节的传说。请幼儿说一说,教师小结。
2、了解各地过中秋的习俗。教师利用液晶投影仪向幼儿介绍各地过中秋的风俗习惯。
活动二:各种各样的月饼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月饼。
2、了解制作月饼的工艺。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幼儿收集家里各式各样的月饼盒子教师收集有关制作月饼的电子图片、网络资料。
活动过程:
1、布置中秋月饼展。
2、了解月饼的制作工艺。
活动三: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目标:
1、学会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自然。
2、产生对中国传统工艺的兴趣。
活动准备:月饼制作过程的图片和歌曲
活动过程:
1、出示月饼制作过程图片活资料。
2、播放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引导幼儿欣赏。
3、组织幼儿学唱歌曲,重点指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活动四:亲子活动欢度中秋节
活动目标:
1、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和爸爸妈妈一起品尝月饼,感受集体过节的快乐。
2、在父母的帮助下,利用浏览器浏览中秋节的信息,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中秋节的信息,进一步产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3、学习用左右键控制游戏,喜欢电脑这种学习工具。
4、使父母认识到电脑不仅是孩子游戏的'伙伴,也是孩子学习的伙伴,并可以通过因特网帮助孩子拓展获得信息的渠道。
活动准备:月饼、水果若干网络教室。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家长参与)
1、教师:各位家长大家好,感谢各位家长的参与。我们今天的活动共有两块内容,首先我们邀请您和您的孩子一起到网上查找有关中秋节的资料,第二个活动是庆祝活动“欢度中秋”。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们班目前开展的主题活动是“欢度中秋”,就孩子们收集到信息来看,大都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口说的,也有一些有关中秋的图片,内容不是很丰富。我们觉得网络是一个资源丰富的信息库,所以邀请大家陪同我们的孩子一起到网上去看看各个地方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也可以帮助孩子们向亲戚朋友发送电子贺卡以示庆贺。让我们的孩子感受中国传统佳节的乐趣。家长们可以用帮助孩子们打字、读资料的方法想孩子们介绍,也可以根据孩子们想知道的信息有目的的去查找。
二、“欢度中秋”资料搜索(以下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小朋友们,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今天的月亮最最圆,今天我们邀请了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陪我们一起欢度中秋。爸爸妈妈今天会帮助我们了解许多有关中秋节的知识,小朋友想知道中秋节的来历或者古时候的人怎样过中秋节的知识,月亮的大小变化、月亮的故事、月亮的古诗都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助我们到网上去查,还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助我们向亲戚、朋友送上中秋节的电子贺卡。
三、资料展示教师利用液晶投影仪展示家长们搜索到的资料。教师展示老师搜索到的资料。以下都有链接:中秋节的来历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奔月赏月风景123456中秋邮票123
四、庆祝活动“欢度中秋”
1、下面我们先一起来唱一首歌《爷爷为我打月饼》。
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团团圆圆过中秋,品尝月饼和水果,欣赏月景吧。播放名曲《二泉映月》欣赏活动中活动中请幼儿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念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神秘的月亮。”启发幼儿讲述节前、节后月亮的大小变化。
3、网络游戏:嫦娥奔月(用左右键控制嫦娥的移动去接住树上掉下来的月饼,每接到10个月饼嫦娥就往上升一阶,直到爬上月亮。如果不小心接到炸弹,嫦娥就要掉到地上,重新开始。)射日赏月:传说中月亮里有一只小兔子,它在干什么呢?森林里的小兔子想模仿月亮里的小兔子,它想的对不对呢?小兔子
活动五:绘画《欢度中秋》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金山画王绘画工具中的铅笔、油漆桶等表现过中秋节的活动场景。
2、喜欢电脑绘画,喜欢中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准备:幼儿园网站、网络教室
活动过程:
1、回忆过中秋节的事情。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幼儿使用铅笔工具勾画轮廓线,使用油漆桶涂色。
3、将幼儿作品保存在幼儿园网站的班级主页中,引导幼儿和家长共同欣赏评价自己的作品。
活动设计意图:“一切为了孩子的和谐发展”是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认为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起来,有利于扩充孩子的知识经验,同时信息技术也能解决许多传统媒介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如认识微小的物体形状,了解物体的变化过程等。本活动拟通过各种逼真的电子图片向幼儿介绍各种有关中秋节的知识和信息。它通过有趣的网络游戏锻炼幼儿的信息技术技能,通过中秋电子贺卡传输祝福。在游戏孩子也认识到电脑是我们游戏的伙伴,更是我们学习的伙伴。今天我为孩子们准备的这些多媒体、网络资源就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数字化的学习环境。
教学反思
通过开展《中秋节》的活动,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幼儿对此活动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发现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例如:在活动时,有小朋友问:“老师,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状。”
如果课前我能准备月球仪或课件。这时就可以出示月球仪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状况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况。激发幼儿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篇15: 中秋节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2、能力目标
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道中秋节是盼望合家团圆的日子,激发学生对在这个日子仍坚守自己工作岗位的人们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在这个日子仍坚守自己工作岗位的人们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教学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二、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1、说说自己家的中秋节是怎样度过的。
2、听一听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三、过中秋节的风俗
1、欣赏图片了解中秋节。(与课本图片结合)
2、朗读儿歌知道中秋节。
四、向八月十五坚守岗位的劳动者致敬
1、欣赏图片,了解有许多人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团圆,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用自己与亲人的分离赢得了更多人的快乐和幸福。
2、激发学生对这些劳动者的敬佩和感激。
五、课堂小结(机动)
1、复习课堂上学习的儿歌,加深对中秋节的印象。
2、欣赏歌曲《中秋大团圆》。
教学反思
教学中的成功之处:
1、一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持续短,认识事物时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制作了视频、图片、歌曲等多媒体课件,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形象直观地让学生在无意中获得了有关中秋节的知识,受到尊重、热爱劳动者的教育。
2、课堂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生活》生活化的特点,时时处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学生上课时有话说,新知识的接受和内化也迅速。一上课,我就播放了一首大家可能在婴儿时期坐摇摇车就到处能听到的旋律《爷爷为我打月饼》,熟悉的旋律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我让学生回忆刚过完的中秋节自己家里是怎样过的,自然过渡到中秋节的习俗;我让中秋节自己的爸爸妈妈没有休息的学生说说为什么、自己的心情,进而让小朋友们知道许多劳动者为了更多人的幸福放弃了休息,他们是值得尊敬的,要感谢他们。
3、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又不会写字,为了让课堂内容在学生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把教学内容编写成两句两句朗朗上口的童谣,先教师领读,再让学生读,这样的内容反复出现;出示节日劳动者坚守岗位的图片以后,也是每出示一个图片就让学生跟着老师道声感谢,这样,整节课回环往复,课堂既有诗的节奏和韵律美,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4、上课时,兼顾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品德的形成。一年级学生正是对课堂纪律初步认识感知、初步形成习惯的时期,我在课堂上很注意这方面的引导,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示意举手回答时,有的学生总是争先恐后乱回答,这时,我总是要指出“你看------同学真守纪律、举手发言,让他来说吧”,这样,整整一节课秩序井然,学生的良好习惯得到有效的培养。
5、对教学内容、文本内容的处理做到了详略得当。对学生一看就懂的内容,看看就可以,对学生看了说了也不懂的内容,就重点讲解重点突破。比如,学生对课本图片上出现的“粮仓”就比较陌生,我就找了一些特写图,加上老师的讲解,学生就明白了。
教学的不足之处及改进办法:
1、课堂上注重了严谨、有序,但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严谨有余而活泼不足。虽说学生整节课秩序都很好,但如果再加上一些活泼有趣的活动,学生学的会更轻松,例如,课中就可以加个活动,让学生站起来,拍手读儿歌,既活动身体,又活跃气氛。
2、由于是一年级学生,我感觉他们的认识水平、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要差一些,所以课堂上预设的环节要多一些,留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空间不够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以后要尽量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探究、学习、交流讨论创造更广阔的空间,营造宽松的氛围。
3、教师上课时的激情不够充沛,不能很好地感染学生。以后要在上课时要融入更多的热情,打造精彩课堂。
篇16:中秋节教案
一、背景描述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但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寄宿性质的,学生寄宿在校,中秋节也在校度过。早在几日前,就有学生向我提出能不能在中秋之夜赏月,又有学生在日记中流露出思念的情绪。如丁威在日记中写道:“又是一个中秋节即将来临,回想起在家的日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视,一起‘工作’,一起外出??太多太多的一起。今年的中秋节,我多想和爸爸妈妈一起赏月,一起吃月饼,一起观西湾潮。”宋昌飞写道:“中秋节那天,人们会提着月饼回家去,街上是一片回家的喜悦,我将在学校中度过中秋节,那天,我要把祝福送给爸爸妈妈,送给朋友们。”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课标强调“内容真实、感情真实、自主表达”。中秋节让学生思念亲人,怎样把这种情感真实、自主地释放,诉之于笔下呢?
由此,我设计了《月到中秋》作文指导课,培养学生用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表现真实的生活,抒发个人的独特感受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描述和设计意图
(一)、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
黑板中间写着“月到中秋”四个大字,左侧画着柳条,其中隐约可见一轮黄色的圆月,古筝曲《汉宫秋月》轻轻荡漾。一切显得是那么富有诗意。
师:八月中秋桂子飘香。今晚,我们未能和家人共度这个团圆的日子。但我们将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度过一个别致而难忘的中秋节。古往今来,月亮使得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优美的文章。请同学们把前几日收集的关于月亮、中秋的诗句、文章片段献出来。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在他的《作文论》中指出:“语言发生的本身,是为着要在人群中表白自我,或要鸣发内心的感兴,顺着这两个倾向,自然会不容自遏地高兴地说。”教室的布置,古典的背景音乐,深情的语言,创设了一个比较富有诗意的,能引人遐思的情境,是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 ,为下面的教学铺设情感基础。)
2、学生交流收集的材料
学生将收集的材料进行交流,不但要大声朗读,而且要读得有感情,其他同学注意听,什么地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引发了你的共鸣。
(设计意图: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诗句、文章都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学生将材料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行交流,耳闻目睹心思,能使文字的意境再现眼前,为写作提供情感上的依据和一些文字材料。)
学生非常兴奋,比赛式地展示材料,收集到的材料分三类:
⑴词语。如“春花秋月”、“清风明月”、“烘云托月”、“众星拱月”。
⑵诗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⑶文章片断。如“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姑娘,羞羞答答地从云背后伸出半个脑袋,偷偷地向下窥视,一扭身,出现在空中。空中就像挂着一盏明亮的灯,周围都被镀上了一层银白色。”
3、布置观察任务
4、师生赏月
学生在接触了文字材料后,非常想去亲眼目睹中秋月,领略中秋的意境,这时赏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和情趣。来到操场,月亮升上来了,在学生的欢呼声中,让他们说说观察到的景色。陈平说:“看,月亮悄悄地从楼顶上露出光净洁白的脸,把银色的光辉撒向大地,真是‘月到中秋分外明’啊!”陈加威说:“月亮真调皮,我走,它也跟着走,你们看,它害羞了,躲到树枝中间去了。”
学生安静地谛听周围的声响,他们听到了风吹过树木的呜呜声,墙角秋虫的鸣叫,远处传来的淡淡的音乐声??
学生坐在长廊上品尝着月饼。师:在这充满了思念的夜晚,说说你想对在远方的亲人、伙伴说的话。学生杨盈盈说:“爷爷,上个月您的脚摔坏了,不知现在怎么样了,我在学校里很想您。中秋节的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我多想您早点康复。”徐文纬是班里的小诗人,她说:“中秋的晚上,月光皎洁。我把祝福送给父母,祝他们身体健康;我把祝福送给昔日的伙伴,祝他们时刻快乐;我把祝福送给老师和同学,祝大家万事如意。”余慧说:“我唱支歌给爸爸妈妈,祝他们中秋快乐。”清脆的歌声在操场上荡漾??
(设计意图:中秋之夜进行赏月教学,能积累学生的生活感受。文发与情,情出于境。只有在某种特定的环境,刺激作者的思维器官,即客体对主体产生或正或负的作用,才能使主体产生情。要使学生的作文写出真情,面对景、物,还应激发情感。)
5、协商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
(回到教室)师:如果要以今晚的教学来写作文,可以写哪些内容呢?学生说,可以写中秋夜景,献诗句的教学过程,对亲人的祝福,同学们吃月饼的样子??至于用什么方式表达,学生更是喜形于色,有的说写记叙文,有的说写诗歌,擅长于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的郑哲一脸得意地说:“我可以编写一个跟中秋有关的小品,再演出来。”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主要是考虑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普遍的,绝对的,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所以,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好的办法是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柳斌)”作文教学也是如此。让学生选择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有利于开启他们的心灵,激发写作兴趣,展示个性。)
6、学生写作
7、讲评和修改
8、延伸
师:生活是我们写作的源泉。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写真实、富有情感的作文。
(二)、设计总意图
多年来,学生习作基本上是遵循教材内容和课时安排进行的,是按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初稿、讲评、修改等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成文的。学生虽然也在参与,但大部分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对作文不感兴趣。《月到中秋》作文指导课,想在学生自主表达真实生活、真情感上做一些尝试。
在教学设计上,先安排学生献关于月亮、中秋的诗句和文章片段的教学,摆脱枯燥的审题惯例。教学的进行并不是让学生就教学写教学,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学生收集的材料可以为赏月、习作提供材料上的准备,积累写作素材,体验中国文学的美和深远的意韵。
努力使学生产生真实的情感。赏月、吃月饼,都是学生喜欢的事情,能激起学生的“内心的感兴”,在感兴之际,老师顺势引导,提出把所见、所闻、所感即时表达的要求,其“内心的感兴”就会形成表白的欲望。
设计中,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学生习作前,老师不圈定习作内容,只是提示学生以今晚的教学可以写哪些内容。至于表达方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的体裁,从而打开学生思路,又达到了展示学生个性的目的。
篇17:中秋节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2、能力目标
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道中秋节是盼望合家团圆的日子,激发学生对在这个日子仍坚守自己工作岗位的人们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在这个日子仍坚守自己工作岗位的人们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教学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知道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个团圆的日子。
二、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1、说说自己家的中秋节是怎样度过的。
2、听一听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三、过中秋节的风俗
1、欣赏图片了解中秋节。(与课本图片结合)
2、朗读儿歌知道中秋节。
四、向八月十五坚守岗位的劳动者致敬
1、欣赏图片,了解有许多人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团圆,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用自己与亲人的分离赢得了更多人的快乐和幸福。
2、激发学生对这些劳动者的敬佩和感激。
五、课堂小结
1、复习课堂上学习的儿歌,加深对中秋节的印象。
2、欣赏歌曲《中秋大团圆》。
篇18:中秋节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教学时间:20xx年9月25日
三、教学准备:苏轼的《水调歌头》背景音乐、中秋故事、图画、月饼
四、教学地点:四(5)班教室
五、教学过程: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 中秋节的由来
(1)主持1:同学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主持2: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英文介绍中秋节。
主持2:你们知道外国人眼中的中秋节是怎么样的么?
(4)、中秋知识问答
主持1:同学们都说得很好,还有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你们知道么?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主持1: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导学生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主持2(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3、学生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主持1: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主持2: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
主持1: 我们来看这幅画,同学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
学生齐背《静夜思》。
(2)、主持2: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学生发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三、 中秋佳节话月饼
1、品尝月饼,感受月饼的香甜。
老师:学生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教学)
(1) 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四、月亮知识殿堂
老师:在这一天,最大主角就是月亮了,关于月亮的知识你知道么? 看图识月亮 五、老师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某某中队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结束语:(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的时光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也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感谢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篇19:中秋节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秋、感恩节的来历。
2、知道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民俗节日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浓浓的亲情,体味团圆的快乐。
4、在教学中,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的意识和行为。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感恩节和中秋节的相关资料,并加以整理。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
“感恩节”小品
亲手制作一张中秋节的贺卡
家长给孩子的中秋祝福。
教学过程:
师:大家都知道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在古时候,各个国家都有各自庆祝丰收的方式,并把这天定为自己国家的民俗节日。你们看,在美国大家是这样庆祝的:(小品表演)
师:从小品里你们知道他们在过什么节?(感恩节),在我们中国也有一个与美国的感恩节类似的节日是------中秋节
下面就请大家拿出你搜集的有关这两个节日的资料进行比较。(来源、时间、习俗、引申)
美国的古人为感激上帝的恩赐而有了感恩节,中国的古人为祭拜月亮而有了中秋节。这两个节日虽都有各自不同的习俗,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不管是美国的感恩节,还是中国的中秋节都是合家团聚的节日,都是怀有对远方亲人深深思念之情的'节日。
师:我国著名的诗人李白就曾在异乡对着天空中的那轮明月抒发了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这首诗就是--------
(静夜思)(齐诵)
师:中秋的圆月常常会勾起人们的思乡之情,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美妙的诗篇。今天,我们教室墙上也贴了许多跟中秋有关的诗句,请家长与孩子们一起来一个(中秋古诗对对碰)(音乐起)
1、请在座家长和同学每人摘取一条。
2、请在规定时间内找到诗的另一半。
3、完成后请两人合作吟诵。
师:一曲曲感人的诗篇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现在亲人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手拉手把心贴得更近。(游戏:猜手)
1、请五位同学上台在幕布后入坐,从幕布后伸出一只手。
2、请这五位同学的家长上台找到并拉住你孩子的手。
师:大手牵着小手已经走过整整十年,我们与亲人间彼此的默契已经无需语言的交流,是亲情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面对亲人我们同学是不是有好多话要说。
(学生发言――这是本次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师: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在大人看来好象算不了什么,可能有些家长早已忘记,可是它却深深地埋藏在孩子们的心底。您的恩情孩子们迟早都会报答,请家长也乘此机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些什么。(家长发言)
我们还有好多同学的家长虽然没能到场,但也送来了祝福,带来了对孩子的殷切希望。请家长没有到场的同学开启家长给你们的信,如果愿意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师:句句话语渗透着浓浓的爱意,声声祝福温暖着我们的心。千言万语并为一句话,最后,让我们为自己的亲人送上一份自己亲手制作的中秋节的礼物!在佳节时分就让这份小小的礼物收藏款款深情,传递给你的亲人。(音乐起 送贺卡)
总结: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又到中秋这个传统的节日了,让我们共同期待月圆人团圆,盼望真爱满人间。
篇20:中秋节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倾听故事及观看月相变化图,初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2. 尝试运用语言、动作及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月亮变化的理解
3. 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感兴趣,能关注月亮的变化
二:教学准备
1.学习DVD
2.动态教具
3.课件 幼儿用书、铅笔人手一份
4. 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根据幼儿已学的美术教学中《月亮姐姐》,进行经验的迁移
师:上星期的美术课中,我们学习画了一个美丽的小姐姐,我要看看哪位小朋友能想起来,她是谁?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她长了一对美丽的翅膀。
师:对,是月亮姐姐,那哪位小朋友还记得月亮姐姐的脸是什么形状的?有的小朋友画了圆圆的月亮姐姐,有的小朋友画了细细弯弯的月亮姐姐,咦?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月亮姐姐的脸可以变化?
2. 倾听故事《月亮姐姐做衣裳》,激发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愿望
(1) 师:为什么月亮姑娘做的衣裳总是不合身呢?(激发幼儿发现月亮在不停的变化)
(2) 教师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看到的月亮形状。
师:你见过的什么样的月亮?像什么?(鼓励幼儿用语言和行动进行表达,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幼儿所讲月相)
(3) 播放《月亮姐姐做衣裳》的动画,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月亮的变化规律。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一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月亮姐姐做衣裳》的动画,请你看一看,月亮姑娘的变化和你看见过的和想象中的有什么不一样?
三:简要解释月亮姑娘变化的原因,使幼儿产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1) 师:小朋友们现在都知道,月亮姐姐每天都在变化,那小朋友们知道“月亮姐姐”为什么变化?
请你们大胆地猜一猜,然后告诉老师。
(2) 播放图片,使幼儿初步感知月亮姑娘的变化是因为地球影子的投射
师:小朋友来看一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请你看一看,月亮姐姐在哪儿?地球在哪?那太阳光照射进来的时候,月亮姐姐被谁挡住了啊?原来是月亮姐姐和我们居住的地球想晒太阳,可是月亮姐姐的太
阳光被地球挡住了,这个怎么办?
师:月亮姐姐很聪明,她想到一个好办法,请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办法?(用故事性的语言,引导幼儿了解月亮在围绕地球旋转)噢,原来月亮姐姐想到了,只要围绕地球旋转,当它转到地球和月亮中间的时候,是不是就能完全晒到太阳啦?
四: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幼儿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意思,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1) 师:月亮姐姐聪明不聪明啊?那老师现在就来考一考我们班的小朋友,看看小朋友比不比月
亮姐姐聪明。
(2) 观看教学挂图,幼儿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意思。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每幅图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初一、十五、二四等),那在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 教师出示动态教具,请幼儿总结月亮变化规律
引导幼儿说出随着时间的变化,月亮每个月开始的时候变成细细的月牙,到了每月十五就变成了大圆盘,到了月底的时候又慢慢变回了月牙的形状。
五:幼儿根据月亮变化规律进行填图游戏
师:你们看,图中的初九和二十四号得月亮被刘老师不小心擦掉了,现在忘掉了她们的样子,请你们当我的好帮手,帮我把她们的样子画出来好不好?
(请幼儿在幼儿用书中添画出来)
教学延伸
教师可启发幼儿在区域教学时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
篇21:中秋节教案
资料简介
(一)小资料库
中秋佳节,我国城乡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很快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令,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骑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二)学生作品
童心童言说中秋(选自学生周记)
这个星期要过中秋节了,老师要大家带一些和中秋节有关的图片、剪报、诗歌、故事等到学校里来。
我在家里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最后只能带一张元祖雪月饼的广告纸去。
晚托班的时候,大家在做作业,翁老师在布置教室,她把我带去的广告纸,剪下来贴在展示板上,我觉得真好看,心里很高兴,没想到广告纸还能派这个用场……
教学建议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二年级学生对中秋节不是很陌生,这一次中秋节的节庆教育,我重点落实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吃月饼的含义,以及请学生尝试学做月饼这两方面展开教育教学。学做月饼,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事情,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古代的百姓很聪明,他们想出了在月饼里面藏情报的方法。
通过这次的节庆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了解民族文化和历史,为他们的周记或短文提供素材,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学习收集资料和调查
首先在课前可以先问学生,中秋节快到了,你们家打算怎么过呀,月饼买好了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中秋节时,大家为什么都要互赠月饼,吃月饼?请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问家里的长辈、上网、书本查阅等)收集了解中秋节吃月饼的典故,传说。为节庆教育教学过程中,小组讨论交流讲述作一些准备。
其次,请学生利用和家长去商场、超市购物的机会,看看月饼的种类,月饼的主要成分,为自己动手制作月饼培养感情和兴趣。
3.愿意参加环境布置
在教学教学时,环境适当做一些布置,比如:在教室的生活柜上可以摆放一些中秋节时经常食用的传统食品――煮毛豆、糖芋艿、烤鸭子等,烘托节庆的气氛。
4.能把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整合
教学结束以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的能力,或用几句话写一篇短文,描述一下自己过中秋节的心情;或画一张图画,把自己做的月饼画下来;或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些月饼请长辈品尝……总之,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中秋节节庆教育教学的感受和认可。
教学方案
(一)教学要求:
1.让学生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知道朱元璋与月饼的民间传说故事,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2.请学生动手尝试学做体现中秋习俗的月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制作兴趣。
3.继续学习收集有关资料的本领。
(二)教学准备:
1.中秋节庆教育教学前,老师与学生一起收集有关中秋节习俗的相关资料。
2.对所有资料整理加工,然后把有关中秋节食俗的图文在教室的展示板上张贴。
3.节庆教学进行时,教室的生活柜上摆放一些煮熟毛豆等中秋时令食品。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引出内容。
老师和小朋友谈话,问问学生家里打算怎么过中秋节,随后引出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2.用不同形式交流各种资料
老师再问学生,有关中秋节时,大家把月饼当作礼物馈赠给亲朋好友的原因,以及中秋与月饼的故事。
引导学生把他们各自了解到,收集到的有关内容在小组当中一起交流讲述,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在全班讲述。
老师可以补充介绍民间故事《朱元璋与月饼》,让学生对月饼产生除享受美味以外的兴趣,为接下来学习制作月饼作情感上的准备。
3.学习制作月饼。
老师可以先通过让学生欣赏月饼,介绍月饼,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和愿望。
随后可以请生活老师具体介绍月饼制作的方法,知道学生分步骤进行:先揉面做外面的皮;接着在面皮内放进馅搓揉;随后后放进模板中用力压,印出图文;最后把制作好的月饼放入烤箱里烘熟……
小朋友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月饼。在这过程中, 老师要不停地巡视,及时帮助指导动手能力欠佳的学生,让他们也能完成作品,获得快乐。
4.补充中秋其他食俗。
启发学生多观察了解生活,不断积累民族文化的底蕴,引导学生从教室内摆放的东西为窗口,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关知识。
(四)教学延伸:
让民族节庆教育教学成为学生巩固各种学科的途径和渠道。学生参加了中秋与月饼的教学――听故事,做月饼,品尝各种食品,心里肯定有许多想法。可以把教学当作与别人交谈的内容,写短文的素材;也可以作为绘画的题材……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使中秋节的教育教学能够得以延续。
篇22:中秋节教案
活动目标:
1、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2、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活动准备:
1、节日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2、日历。
活动内容:
形式:集体
1、讲述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在屋前摆放大桌子,上面放满水果,聚在一起谈天赏月,品尝美食。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了中国人的重要节日,相传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至于吃月饼的习俗,传说和蒙古人当了中国皇帝有关。那时蒙古人非常野蛮和残暴,常常欺负老百姓,有时会强抢人们在路边摆摊要卖的东西,不肯付钱,又随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
于是,老百姓计划在中秋节那天赶走蒙古人。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动,他们想出用饼来传递消息这个好方法。他们先在纸条上写上“中秋节晚上赶走蒙古人”,然后把纸条放在饼里,送到家家户户去。结果,大家在吃饼时都发现了纸条,于是便在中秋节这天合力赶走了蒙古人。从此以后,人们互相赠送月饼,便成为中秋节的习俗。
2、与幼儿讨论:
3、出示一个日历,请幼儿说出中秋节的日期。
4、评价
活动建议:
活动后可以和幼儿一起制作月饼,分享月饼。
★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 《一五》教案设计
【小学中秋节作文教案(共22篇)】相关文章:
五年级综合实践教案2022-08-22
公开课教案《月球的自述》2022-12-30
五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优质篇2022-12-06
《注意收集的资料》教案设计2022-10-30
《不平常的信》优秀教案2022-09-27
实习前三周总结2022-06-27
实验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2022-12-12
散步初一作文2023-12-26
诵经典书美文主题班会2023-07-30
小学二年级语文《立夏节到了》教案范本2023-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