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歌》音乐教案(合集16篇)由网友“兜啊兜啊”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游击队歌》音乐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篇1:《游击队歌》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弱起及弱起小节。
2、能力目标: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并能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和急吸缓呼的换气方法演唱《游击队歌》。
3、情感目标:了解《游击队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
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并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教学难点】
1、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
2、连续十六分音符处,演唱要清晰均衡,附点八分音符处要处理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创设情境,导入歌曲:
1、师:正如歌曲《歌唱祖国》中所唱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了种种苦难才得到解放。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部电影的精彩片段(播放电影《地道战》主题曲),你能说说影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
生:——抗日战争时期。
2、师:在这期间,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的抗日队伍,有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股武装力量,他们活跃在敌人的后方,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你知道他们是哪支队伍吗?
生:——游击队。
3、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反映游击队员战斗生活的歌曲——《游击队歌》。
三、聆听体验,激情感受:
1、初次欣赏,整体感受。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聆听,歌曲描绘了游击队战士怎样的音乐形象?
生:——机智、勇敢、灵活、顽强的英雄形象。
2、二次欣赏,分析歌曲。
师: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歌曲,然后让我们从音乐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首歌曲的创作特点?(聆听歌曲,从拍号、节奏、风格、旋律等角度探讨)
师小结:《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
3、再次欣赏,划分结构。
师:歌曲的音域、力度在哪里发生了变化?可以将歌曲划分为几个乐段?反映了游击队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一起再次聆听这首歌曲找出答案。
生:——音域由低音区到中音区,力度由中弱到中强,所以分为两个乐段。
师小结:歌曲分A段(第1—8小节)和B段(9—16小节)两个乐段。歌曲表现了游击队战士神出鬼没,深入到敌人后方与敌人进行机智、灵活、英勇、顽强的斗争,生动刻画了游击队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顽强决心。
四、合作探究,学唱歌曲。
1、音乐知识:
师:A段采用了什么节奏形式?
生:——弱起节奏形式。
师:那么你知道什么叫弱起或弱起小节吗?
讲解:歌(乐)曲或歌(乐)曲中的.某一段由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开始的,叫做弱起。弱起的小节就叫弱起小节,或称不完全小节。弱起的歌(乐)曲的最后一小节多数也是不完全的。首尾两小节的拍子相加,为一完全小节,这是歌(乐)曲常用的一种形式。如:《歌唱祖国》就采用了这种形式。
2、节奏练习: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弱起节奏,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歌曲的基本节奏型,并一起边划拍子边读出这组节奏。
4/40xx ∣xxxxxxxx∣xxxxxxx.xx∣
(注意:弱起节奏、十六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
3、视唱曲谱。
(1)找一找,唱一唱。
师:下面,老师再来考考大家的眼力。请同学们找出歌谱中与这组节奏完全相同的旋律,并唱一唱。
4/4055∣11223234∣3121767.65∣
(注意:弱起小节的起唱、十六分音符要唱得均匀)
(2)比一比,唱一唱。
师:B段分两大乐句。第一乐句的旋律与A段形成鲜明对比,你能试着把它唱出来吗?
(自由练习,分组展示,相互纠正)
4/4333222∣32321765∣333666∣2 223#45
比较:3 4 5 ,3﹟4 5
师:4升高半个音使我们在演唱时能够联想到战士的气势怎样呢?
生:——战士的气势更加的高涨。
师:B段第二乐句与A段的第几乐句基本相似?
生:——B段第二乐句与A段的第二乐句基本相似。
师小结:B段第二乐句再现A段的第二乐句,所以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
(3)完整视唱全曲。(轻声、慢速、划拍视唱)
4、学生用Bang模唱曲谱。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的棒。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用Bang(也就是模仿枪声)把这首歌的曲谱模唱一遍,看谁能唱出游击队员个个都是神枪手的气势。
5、填唱歌词。
师:同学们唱的.真好!那你们能不能用刚才的状态把歌词再试着唱一遍?(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试着轻声填唱歌词)
6、教师伴奏,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注意:声音有弹性、咬字要清楚、换气记号)
7、复听歌曲:
师:下面让我们再来听听游击队员抗战到底的决心吧。听后说一说:歌曲A、B乐段间情绪和力度有什么变化?我们应该如何演唱才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深刻内涵?(放歌曲录音)
8、歌曲处理:
(1)A段表现游击战士勇敢机智,灵活善战,力度可弱些,但声音要轻巧、有弹性。
(2)B段表现游击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有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力度可以稍微强些,应该带着一种坚定有力、充满必胜的信心来演唱。
9、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伴奏,并指挥全体学生齐唱。
10、运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唱的真棒!你们的歌声让老师觉得格外的振奋!那么,这首歌曲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演唱?(男女生分组,一领众合……)
五、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
1、作者生平及作品: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这首歌曲,那么,你们知道是哪一位作曲家创作了这么优秀的音乐作品吗?他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贺绿汀。
简介:贺绿汀(1903-)湖南邵阳人,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主要作品有独唱曲:《嘉陵江上》;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合唱曲:《游击队歌》《垦春泥》等。
2、创作背景:
《游击队歌》是贺绿汀在1938年抗战时期创作的一首抗战歌曲。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做抗日宣传工作,通过与指战员接触,他对我军游击战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他住在一个冰冷的煤仓里,但是他不畏严寒,在一夜之间连词带曲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军抗战歌曲——《游击队歌》。歌曲随即在华北各敌后根据地传唱开来,并迅速流传到全国各地。
六、拓展欣赏,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游击队歌》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后又改编为芭蕾舞,被引用到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下面,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欣赏。
(观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版本的《游击队歌》)
七、课堂小结:
岁月的长河流淌着许多难忘的旋律,它们讲述着历史,记载着过去。请同学们回去之后查找一下反映抗日战争的一些小故事和相关的音乐作品,下节课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篇2: 游击队歌教案
《游击队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游击队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
2、能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与他人一齐背唱《游击队歌》。
3、借助歌曲展开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引发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背唱《游击队歌》。
2、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咱当兵的人》
一、情景导入
1、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这节音乐课由我跟大家一齐来上,首先请大家欣赏电影《地道战》插曲,(师用多媒体播放电影《地道战》插曲)
师:1942年到1944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利用新创造的斗争方式——地道战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游击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歌颂游击战士的歌——《游击队歌》,同学们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学生阅读理解)
二、寓教于乐
1、初步感知:师:同学们请欣赏歌曲《游击队歌》,(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
师:大家来了解一下乐曲的创作背景。(多媒体展示)
师: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作者随上海文化界救亡队北上做抗日宣传,年底到达山西临汾,创作此曲献给八路军全体将士。在首次演唱后就受到热烈欢迎,随即流传。歌曲透过对抗日游击队战斗生活的写照,表现出游击健儿在敌后艰苦环境中蔑视敌人、机智英勇、战胜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师:我们来了解歌曲的作者和他的代表作。
作者: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阳人。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一生创作了超多的优秀作品,主要作品
合唱曲:《游击队歌》、《垦春泥》;独唱曲:《嘉陵江上》;
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等
2、师:下面我们一齐来学唱《游击队歌》,首先跟老师来逐句学唱歌曲的旋律。(教师多媒体展示歌曲词谱,学生进行旋律学唱三遍,)
3、针对节奏×××××××和××××处及变化音,教师指导学生强化训练掌握。(针对学生不足及时矫正)
师:老师弹奏歌曲的旋律,同学们用“啦”来唱歌曲的旋律。(师先示范一句)
4、歌词学唱,师:下面我们来学唱歌词(教师弹唱旋律,学生填唱歌词,教师及时纠正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逐句学唱两遍;师生一齐齐唱歌曲两遍。(教师及时点拨学生)
5、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让学生欣赏
师:欣赏歌曲《游击队歌》,思考、讨论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和资料(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师总结:(多媒体显示)乐曲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师:同学们根据乐曲的情绪、资料,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分析(多媒体投放)师:歌曲《游击队歌》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A段(1-8小节)采用了弱起节奏形式,它巧妙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B段(9-16小节)第一乐句的节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得沉着、坚定。进一步展现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师示范唱,讲解分析)
7、师:同学们根据老师的分析,分小组比赛演唱歌曲,女生唱A乐段,男生演唱B乐段,我们看哪个小组演唱得好。(指导学生分小组比赛演唱歌曲,小组互相评价,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8、师:A乐段女生演唱得比较轻快、灵活,B乐段男生演唱得沉稳有力,下面让我们男、女生一齐,用富有弹性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一遍歌曲。(引导学生结合A、B乐段的比较,用富有弹性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表现。)10分
三、实践创作
师:看课本第11页的三幅图画的情景,同学们分小组模仿表演,表现、体会抗日游击队员的战斗生活。
1、夜间伏击2、奋勇前进3、欢庆胜利
1、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一幅图画的资料进行创造)
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创作。
2、学生分组展示表演,表现游击战士的机智灵活和英勇善战,师生针对学生的表演做针对性评价。
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铁道游击队》吗学生回答。
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歌颂游击战士的歌曲——《铁道游击队》插曲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2分50秒)透过欣赏,同学们看一看他们又是如何展开抗日游击活动的。(多媒体播放)
师:这节课老师跟同学们一齐学唱了歌曲《游击队歌》,透过学唱歌曲,我们了解了游击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期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充分发扬游击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充满自信,克服困难,相信大家,必须都能成为最棒的一个。
篇3: 游击队歌教案
游击队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赶兴趣,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历史背景。
能够用保卫祖国,憎恨、蔑视侵略者的感情演唱《游击队歌》。
用心参与歌唱、聆听、创编等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
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背唱《游击队歌》,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掌握弱起节奏的演唱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结合历史谈谈自己眼中的抗日战争。
(二)影片片段欣赏:
《铁道游击队》、《地道战》等抗战影片的片段,了解游击队的作战特点,并语言和形体动作进行表述。
(三)学唱《游击队歌》:
教师范唱《游击队歌》,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的节奏特点——弱起节奏。
弱起节奏形式及小军鼓号角式的明亮音调。它巧妙地、恰到好处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指导学生掌握好弱起节奏的特点,唱好弱起节奏。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资料和基本情绪。
《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聆听合唱《游击队歌》,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片段。
感受演唱特点,了解部分演唱形式和表现形式:混声合唱、男声小合唱、表演唱等。
用轻快有力的声音背唱《游击队歌》。
在演唱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按正确的发声方法,清晰均匀的吐字,用富有弹性和轻快有力的声音表现作品。
(四)创造活动:
请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这首歌曲的资料和特点,利用身边的响器制造各种声势,创编一种能够充分表现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演唱方法和表演形式进行表演。
(五)课后小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持续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构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在本课的开始,安排学生谈自己眼中的抗日战争,观看抗战影片片段,能够引起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注意,激发学生了解历史,了解相关音乐文化的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心参与探究与创造,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篇4: 游击队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透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塑造的机智、勇敢、紧张、愉快的游击战士形象。
2、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形象地歌唱,生动表现歌曲资料。
3、借助歌曲展开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引发学生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
三、教学难点:
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八、教学方法:
教法:欣赏法、演示法、讲授法
学法:欣赏法、视唱法、练习法
四、教学媒体: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播放影片《铁道游击队》片段(借助影片熟悉战争年代的特定环境,引发学生学习热情。)
师:同学们明白这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影片吗
生:抗日战争时期
师:影片片段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最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这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首革命题材的歌曲DD《游击队歌》。
(二)新课教学
1、作者简介
贺绿汀(1903D)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湖南邵阳人。他有许多著名的作品,被我们所熟知的有《天涯歌女》、《嘉陵江上》、《四季歌》、钢琴曲《牧童短笛》、管弦乐曲《森吉德玛》,还有我们这天将要学习的《游击队歌》。
2、认识节奏型
师: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个节奏型
XXXXXXX
4分音符8分音符16分音符
请同学们分别用老人,大人和小朋友走路的速度来表现这三个节奏的速度。并模仿出来。
生模仿
师:如果我们把时值和速度用高低快慢来区分的话,时值越高,速度越快,16分音符的速度比8分音符快一倍,8分音符的速度比4分音符的速度快一倍。
3、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DD《游击队歌》。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听这首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播放歌曲)
生:弱起
师:十分好,这首歌曲的第一小节是弱起小节,如果乐曲从小节的若拍或弱位置开始,而且第一小节的拍型总时值不完整,就叫做不完整小节或弱起小节。我们这首歌曲的第一小节就是典型的弱起小节。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齐来做下面这一条节奏练习。
(2)节奏练习
师:这条节奏中所包括的节奏型,我们都在以前的音乐课中分开学习过,先在就请同学们个性注意我们第一小节的弱起的节奏。
4/4OXX|XXXXXXXX|XXXXXXX.XX||
3、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师:很好!在做过节奏练习之后,老师想让同学们根据《游击队歌》的节奏,来朗读我们的歌词,老师先来做个示范。(示范)
生朗读。
4、跟着音乐学唱歌曲
5、歌曲创作背景介绍
师:十分好,同学们此刻已经基本能够掌握这首歌曲的节奏了,但是这还不够,下面老师想将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介绍给大家,老师期望大家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之后,能够加入自己的感情,带上情绪来演唱这这首歌曲。那就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歌曲创作背景介绍)
6、跟音乐完整演唱(注意歌曲演唱情绪)
7、欣赏合唱版《游击队歌》
《游击队歌》是一首经典的革命歌曲,所以它也被改成了好多不同的版本广为流传,下面老师请大家欣赏一个合唱版的《游击队歌》,在欣赏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带上以下两个问题去聆听。(提出问题,播放音乐)
十一、课堂小结
正是中国人们智慧的结晶,高潮的作战策略,将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的领土,歌曲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重温难忘的历史岁月。
全体演唱《游击队歌》,结束本节课。
篇5: 游击队歌教案
《游击队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弱起及弱起小节。
2、潜力目标: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并能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和急吸缓呼的换气方法演唱《游击队歌》。
3、情感目标:了解《游击队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
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并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教学难点】
1、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
2、连续十六分音符处,演唱要清晰均衡,附点八分音符处要处理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创设情境,导入歌曲:
1、师:正如歌曲《歌唱祖国》中所唱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了种种苦难才得到解放。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部电影的精彩片段(播放电影《地道战》主题曲),你能说说影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
生:——抗日战争时期。
2、师:在这期间,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的抗日队伍,有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股武装力量,他们活跃在敌人的后方,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你明白他们是哪支队伍吗
生:——游击队。
3、师:这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反映游击队员战斗生活的歌曲——《游击队歌》。
三、聆听体验,激情感受:
1、初次欣赏,整体感受。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聆听,歌曲描绘了游击队战士怎样的音乐形象
生:——机智、勇敢、灵活、顽强的英雄形象。
2、二次欣赏,分析歌曲。
师: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歌曲,然后让我们从音乐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首歌曲的创作特点(聆听歌曲,从拍号、节奏、风格、旋律等角度探讨)
师小结:《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
3、再次欣赏,划分结构。
师:歌曲的音域、力度在哪里发生了变化能够将歌曲划分为几个乐段反映了游击队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一齐再次聆听这首歌曲找出答案。
生:——音域由低音区到中音区,力度由中弱到中强,所以分为两个乐段。
师小结:歌曲分A段(第1—8小节)和B段(9—16小节)两个乐段。歌曲表现了游击队战士神出鬼没,深入到敌人后方与敌人进行机智、灵活、英勇、顽强的斗争,生动刻画了游击队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顽强决心。
四、合作探究,学唱歌曲。
1、音乐知识:
师:A段采用了什么节奏形式
生:——弱起节奏形式。
师:那么你明白什么叫弱起或弱起小节吗
讲解:歌(乐)曲或歌(乐)曲中的某一段由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开始的,叫做弱起。弱起的小节就叫弱起小节,或称不完全小节。弱起的歌(乐)曲的最后一小节多数也是不完全的。首尾两小节的拍子相加,为一完全小节,这是歌(乐)曲常用的一种形式。如:《歌唱祖国》就采用了这种形式。
2、学生用Bang模唱曲谱。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十分的棒。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用Bang(也就是模仿枪声)把这首歌的曲谱模唱一遍,看谁能唱出游击队员个个都是神枪手的气势。
3、填唱歌词。
师:同学们唱的真好!那你们能不能用刚才的状态把歌词再试着唱一遍(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试着轻声填唱歌词)
4、教师伴奏,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注意:声音有弹性、咬字要清楚、换气记号)
5、复听歌曲:
师:下面让我们再来听听游击队员抗战到底的决心吧。听后说一说:歌曲A、B乐段间情绪和力度有什么变化我们就应如何演唱才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深刻内涵(放歌曲录音)
6、歌曲处理:
(1)A段表现游击战士勇敢机智,灵活善战,力度可弱些,但声音要轻巧、有弹性。
(2)B段表现游击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有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力度能够稍微强些,就应带着一种坚定有力、充满必胜的信心来演唱。
7、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伴奏,并指挥全体学生齐唱。
8、运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唱的真棒!你们的歌声让老师觉得格外的振奋!那么,这首歌曲还能够用什么形式演唱(男女生分组,一领众合……)
五、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
1、作者生平及作品: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这首歌曲,那么,你们明白是哪一位作曲家创作了这么优秀的音乐作品吗他又是在什么状况下创作的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贺绿汀。
简介: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阳人,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一生创作了超多的优秀作品,主要作品有独唱曲:《嘉陵江上》;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合唱曲:《游击队歌》《垦春泥》等。
2、创作背景:
《游击队歌》是贺绿汀在1938年抗战时期创作的一首抗战歌曲。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做抗日宣传工作,透过与指战员接触,他对我军游击战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他住在一个冰冷的煤仓里,但是他不畏严寒,在一夜之间连词带曲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军抗战歌曲——《游击队歌》。歌曲随即在华北各敌后根据地传唱开来,并迅速流传到全国各地。
六、拓展欣赏,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游击队歌》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后又改编为芭蕾舞,被引用到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下面,请大家和老师一齐来欣赏。
(观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版本的《游击队歌》)
七、课堂小结:
岁月的长河流淌着许多难忘的旋律,它们讲述着历史,记载着过去。请同学们回去之后查找一下反映抗日战争的一些小故事和相关的音乐作品,下节课带来和大家一齐分享,好吗
篇6:《游击队歌》音乐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弱起及弱起小节。
2、能力目标: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并能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和急吸缓呼的换气方法演唱《游击队歌》。
3、情感目标:了解《游击队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
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并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教学难点】
1、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
2、连续十六分音符处,演唱要清晰均衡,附点八分音符处要处理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创设情境,导入歌曲:
1、师:正如歌曲《歌唱祖国》中所唱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了种种苦难才得到解放。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部电影的精彩片段(播放电影《地道战》主题曲),你能说说影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
生:——抗日战争时期。
2、师:在这期间,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的抗日队伍,有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股武装力量,他们活跃在敌人的后方,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你知道他们是哪支队伍吗?
生:——游击队。
3、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反映游击队员战斗生活的歌曲——《游击队歌》。
三、聆听体验,激情感受:
1、初次欣赏,整体感受。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聆听,歌曲描绘了游击队战士怎样的音乐形象?
生:——机智、勇敢、灵活、顽强的英雄形象。
2、二次欣赏,分析歌曲。
师: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歌曲,然后让我们从音乐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首歌曲的创作特点?(聆听歌曲,从拍号、节奏、风格、旋律等角度探讨)
拍号 | 4/4拍 |
节奏 | 密集、活跃、富于变化。 |
旋律 | 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 |
风格 | 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 |
师小结:《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
3、再次欣赏,划分结构。
师:歌曲的音域、力度在哪里发生了变化?可以将歌曲划分为几个乐段?反映了游击队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一起再次聆听这首歌曲找出答案。
生:——音域由低音区到中音区,力度由中弱到中强,所以分为两个乐段。
师小结:歌曲分A段(第1—8小节)和B段(9—16小节)两个乐段。歌曲表现了游击队战士神出鬼没,深入到敌人后方与敌人进行机智、灵活、英勇、顽强的斗争,生动刻画了游击队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顽强决心。
四、合作探究,学唱歌曲。
1、音乐知识:
师:A段采用了什么节奏形式?
生:——弱起节奏形式。
师:那么你知道什么叫弱起或弱起小节吗?
讲解:歌(乐)曲或歌(乐)曲中的某一段由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开始的,叫做弱起。弱起的小节就叫弱起小节,或称不完全小节。弱起的歌(乐)曲的最后一小节多数也是不完全的。首尾两小节的拍子相加,为一完全小节,这是歌(乐)曲常用的一种形式。如:《歌唱祖国》就采用了这种形式。
2、学生用Bang模唱曲谱。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的棒。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用Bang(也就是模仿枪声)把这首歌的曲谱模唱一遍,看谁能唱出游击队员个个都是神枪手的气势。
3、填唱歌词。
师:同学们唱的真好!那你们能不能用刚才的状态把歌词再试着唱一遍?(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试着轻声填唱歌词)
4、教师伴奏,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注意:声音有弹性、咬字要清楚、换气记号)
5、复听歌曲:
师:下面让我们再来听听游击队员抗战到底的决心吧。听后说一说:歌曲A、B乐段间情绪和力度有什么变化?我们应该如何演唱才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深刻内涵?(放歌曲录音)
6、歌曲处理:
(1)A段表现游击战士勇敢机智,灵活善战,力度可弱些,但声音要轻巧、有弹性。
(2)B段表现游击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有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力度可以稍微强些,应该带着一种坚定有力、充满必胜的信心来演唱。
7、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伴奏,并指挥全体学生齐唱。
8、运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唱的真棒!你们的歌声让老师觉得格外的振奋!那么,这首歌曲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演唱?(男女生分组,一领众合……)
五、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
1、作者生平及作品: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这首歌曲,那么,你们知道是哪一位作曲家创作了这么优秀的音乐作品吗?他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贺绿汀。
简介:贺绿汀(1903-)湖南邵阳人,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主要作品有独唱曲:《嘉陵江上》;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合唱曲:《游击队歌》《垦春泥》等。
2、创作背景:
《游击队歌》是贺绿汀在1938年抗战时期创作的一首抗战歌曲。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做抗日宣传工作,通过与指战员接触,他对我军游击战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他住在一个冰冷的煤仓里,但是他不畏严寒,在一夜之间连词带曲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军抗战歌曲——《游击队歌》。歌曲随即在华北各敌后根据地传唱开来,并迅速流传到全国各地。
六、拓展欣赏,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游击队歌》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后又改编为芭蕾舞,被引用到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下面,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欣赏。
(观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版本的《游击队歌》)
七、课堂小结:
岁月的长河流淌着许多难忘的旋律,它们讲述着历史,记载着过去。请同学们回去之后查找一下反映抗日战争的一些小故事和相关的音乐作品,下节课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篇7:游击队歌-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游击队歌-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结合《游击队歌》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
2、感受体验《游击队歌》的音乐内容、音乐情趣,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并生动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
3、积极参与歌唱、聆听、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创作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1、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2、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方法
感受、体验式欣赏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自主、创新式学习法。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黑板,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导入
师:正如歌曲《歌唱祖国》中所唱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了种种苦难才得到解放。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部电影(播放电影歌曲《地道战》的精彩片段),你能说说歌曲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
生:抗日战争时期。
师:在这期间,在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的抗日队伍,有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股武装力量,他们活跃在敌人的后方,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他们是哪支队伍?
游击队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反映游击队员战斗生活的歌曲《游击队歌》
新授:
1、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
(一)初次欣赏,整体感受
师:歌曲描绘了游击战士怎样的音乐形象?
机智、勇敢、灵活、顽强的英雄形象。
读文章的时候首先要做到读懂文章,歌唱也是这样,我们在唱歌之前首先要理解歌曲。
(二)二次欣赏,分析歌曲
师:让我们从音乐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首歌曲的创作特点?
音乐要素:
旋律:流畅、轻快表现:战士的机智、灵活。
速度:轻快表现:热情、积极。
音乐特点:弱起小结、节奏密集、富于变化,表现作战深入敌人后方、神出鬼没。
(三)再次欣赏,划分结构
A段(第1~8小节)采用了弱起节奏形式及小军鼓号角式的明亮音调。它巧妙地、恰到好处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
B段(9-16小节)分两大乐句.第一乐句的节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得沉着、坚定。其旋律线先抑后扬,并在句尾出现离调。这一切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展现了游击战士坚定、勇敢、豪迈、乐观的精神面貌。
第二乐句再现了A段的第二乐句,从而与第一乐段形成统一。在这里,无比清晰地表达了游击战士抗战到底的决心。
歌曲的音域、演唱力度有没有变化,在哪里发生了变化?
音域:①由低音区经四度跳进到中音区,旋律线曲折
②中音区旋律线条平稳
力度:①中弱、轻巧地、有弹性地
②中强、饱满、洪亮、声音坚定
师:划分结构,你认为可分为几段?
两段
学唱
(1)掌握歌曲的节奏
《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让我们一起来看歌曲的节奏型并一起打出这些节奏:
(2)学唱
第一乐段:1、“La”模唱
2、填词演唱
注意:弱起小结的演唱、声音有弹性、咬字清楚。
第二乐段:第一乐句:唱谱子(注意:“4”唱准音)
比较:3 4 5,34 5,4升高半个音使我们在演唱时能够联想到战士的气势怎样呢?
战士的气势更加的高涨
师:从这一乐句我们可以体会到战士是一种怎样的精神状态呢?
乐观、英勇、自信的精神状态。
第二乐句:加歌词演唱
师:第二乐句的旋律是哪一部分的再现?
第一乐段。因此,这首歌曲是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设问:用怎样情绪演唱?
坚定、有力、充满必胜的信心。
师:完整演唱歌曲
(五)根据三种情景为歌曲设计演唱速度和力度
1、夜间伏击
2 、奋勇前进
3 、欢庆胜利
小结并布置作业
1、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学生之间可相互补充)。
2、教师小结: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顽强斗争精神。通过参与、讨论和表演,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游击队歌》的深刻内涵。我相信,这节课同学们学会的不仅仅是一首歌曲,而是找到了艺术审美的自信。最后让我们再听一首反映同一时代同样内容的抗日歌曲同样是贺绿汀先生的作品:《嘉陵江上》,大家回去之后再去查找资料有关《嘉陵江上》的内容,下节课再一起交流,好吗?
3、在歌声中结束本堂课。
篇8:游击队歌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游击队歌》。
说实在的,抽到这个课题,对于这首又老又旧的歌曲,我感到是一种困惑和茫然。尤其是针对我所在的永兴中学的农村的学生,他们获取音乐信息的渠道比较闭塞,而接触流行歌曲的机会偏多,可以说对流行音乐是耳濡目染,甚至对他们自己熟悉的比如本地的歌手冯磊崇拜得五体投地,以致能随便就哼唱出一首流行歌曲并唱得有滋有味。但他们音乐素质总体普遍较低。因此,常规的教学手段,已经很难适应学生的现状。于是,我对这个课题进行反复的研究和思考。首先,我来说说这节课的教学理念:
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音乐教学理念。音乐作为最富于情感表现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情绪相和谐的环境,才能使学生很快进入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在本节课中,怎样才能使学生生动准确地掌握这首歌曲呢?根据学生的情况,本人从这样一条主线进行:观赏——聆听——体验——创造——拓展——回味来展开教学活动。以求达到一种和谐轻松、双向交流的教学氛围。
教材简析
《游击队歌》是贺绿汀于1973年底创作的一首具有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游击队歌》之所以一直保持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为世人所传唱,是因为:歌曲的音乐语言准确、生动,概括地反映了抗日烽火中游击健击健儿的战斗生活和精神。比如:歌曲用G大调、4/4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写成。歌曲典型艺术性在于:弱起节奏形式及小军鼓号角式(骨干音)的明亮音调巧妙结合,恰到好处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音乐形象。又比如,它的旋律整齐平直;节奏变化明显;调性色彩对比强烈。特别是最后,A段以压缩形式再现,使整个歌曲即有变化又很统一,完满地结束了全曲。音乐要素中的节奏、力度、休止符等在歌曲的艺术形象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教学目标
学情决定着教学的实施方法和手段。音乐课程标准把“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丰富和提高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理念和依据。根据编者意图和审美的角度,尤其学生的学情和关注学生学习音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培养学生音乐的兴趣入手为此,我为本课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是:
1、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演唱歌曲体验中,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今天,发奋学习。
2、根据歌曲的特点,能够用轻快、活泼、结实,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音乐的情感内涵。
3、尝试探索设计相应的节奏型为歌曲进行伴奏。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演唱体验中,根据歌曲的'特点,能够用轻快、活泼、结实,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音乐的情感内涵。
难点:能够通过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
二、说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聆听欣赏教学法。
2、情感体验教学法
3、参与实践教学法
4、多元感受教学法。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苏霍姆林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于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挥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本课中,教师的角色只是一个组织者,学生的“合作伙伴”和“心灵朋友”,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用深刻的头脑去思考、用敏锐的耳朵去聆听、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音乐美感的真谛,去唤起音乐审美的共鸣。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影片片段欣赏。
《铁道游击队》、《地道战》等抗战影片的片段,让学生了解游击队的特点。因为在此之前学生对这类式的战争影片已经有所了解,以次作为本课的切入点,容易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儿时喜爱的影片对现在的学生而言,或许也能够从中找到一些共同的语言,尽管在他们看的是《哈里波特》
(二)聆听:
1、聆听教师范唱:教师准确生动的范唱能够为学生提供最真实的音响感受,激发学生的歌唱欲望。
2、聆听录音:《游击队歌》四部合唱(教材提供的音响资料)。
(三)交流:结合影片片段和歌曲谈谈自己对抗日战争和抗日歌曲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顺利地引入新课)。
二、歌唱:
1、哼唱旋律——解歌曲的旋律特点。(随电子琴或音乐录音演唱。)
2、节奏词念(朗读歌词)——感受歌曲的节奏美。
3、随琴歌唱初步完整演唱全曲,整体感知。
三、探究:
1、随琴演唱第一乐句唱,提示注意第一小节(弱起节奏)。
△:设问:采用弱起小节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
归纳:采用弱起小节能够巧妙地、恰到好处地塑造了游击战士灵活机智、声东击西的形象。因此,在演唱过程要清晰均匀地吐字,用富有弹性和轻快有力音色的声音表现歌曲的内涵。
2、出示课本上三幅图画:
讨论设计:根据三幅图画的情景,设计歌曲的演唱速度和力度,表现抗日游击队员的战斗生活。例如:运用音乐力度记号,恰倒好处地表现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
3、尝试探索设计相应的节奏型为歌曲进行伴奏。
意图:在这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根据这首歌曲的内容特点,利用身边音响资源的,如:弹舌、捻指、击掌、敲击桌面、踏步或篮球、排球拍击等响声制造各种声势为歌曲进行伴奏,完美地演绎歌曲。
四、拓展
为了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在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有选择地进了行音乐的拓展欣赏活动:
1、观赏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游击队歌》的舞蹈片段。
2、聆听曲作者本人改编的《游击队歌》四部合唱。
3、欣赏男声四重唱《游击队歌》。
4、学生提供的音响或音像资料。
意图;从视觉、听觉等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感受音乐作品内在的魅力,并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收集不同的艺术表现作品,交流共享,把美育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空间。
五、课堂小结:
1、学生交流对本课的学习感受;
2、教师评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节奏和曲调通达灵魂深处,使人感受其美妙,并真正受到教化”。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通过节奏,旋律,速度和力度等音乐要素真正地走进音乐,走进了《游击队歌》,希望大家课后继续收集相关的音乐资料,继续唱好这首歌。
篇9:游击队歌说课稿
一、说大纲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其中领域之二“表现”要求“初一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能够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与风格,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和意境。”,“能够依据歌曲的内容及情绪进行即兴创编活动。”。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二、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所教授的内容是人音版7年级第14册第1单元“难忘岁月”里的《游击队歌》。歌曲的节奏活跃、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歌曲为G大调,4/4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A段明亮轻快,巧妙地、恰倒好处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B段节奏发生明显的变化,显得沉着、坚定,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展现了游记战士坚定、勇敢、豪迈、乐观的精神面貌。再现A段与第一乐段形成统一,无比清晰地表达了游记战士抗战到底的决心。
2、教材的地位、作用
《游记队歌》作于1937年年底,首次演出受到八路军总司令高级将领的热烈欢迎,随后便流传到全国各地。1942年拍摄的影片《自由中国》曾用此歌作插曲。此外,曾为大型记录片《华北是我们的》作配乐。1964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用它作重要素材,至今,这首歌仍然保持着久唱不衰的魅力。把《游击队歌》纳入初一的音乐教材,对于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这是十分必要的。
3、教学目的
(1)了解《游击队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
(2)能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与他人一起背唱《游击队歌》。
(3)能积极参与听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并从中体验上音乐课的乐趣。
4、教学重点
(1)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背唱《游击队歌》。
(2)感受歌曲的情绪,表现歌曲的内容。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本课所教的歌曲学生都比较熟悉,估计能
唱者较多,但是对歌曲的结构形式弱起节拍的演唱不甚了解,能唱容易,但是唱出时代的感受,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较难。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学法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赏”“歌唱”“创造表现”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绪,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四、说教法
1、视觉图像法
结合多媒体欣赏教学,让学生的视觉、听觉、情感同时参与,使内容具体形象化,加大了教学信息量,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表现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对比演唱法
让学生分析歌曲结构,用不同的情绪和声音演唱歌曲的两个乐段,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表现歌曲的思想感情。
3、创编表现法
师生共同创编声势节奏,即能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又丰富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光盘、VCD、电子琴、打击乐器。
六、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播放VCD《咱当兵的人》,师生一起跟唱,体验军旅歌曲的特点(热情、自信、乐观、豪迈)。
教师:军旅歌曲大多反映了军人热情、乐观、坚强、豪迈的性格,同时,它也表达了人们对军人的一种情感。一些经典的革命歌曲常常传承着一定的历史与文化,讲述着一段段难忘的流金岁月。1937年年底,音乐家贺绿汀在救亡演剧一队工作,在山西临汾八路军办事处写了一首歌曲《游击队歌》,首次演出受到八路军高级将领的热烈欢迎,至今保持久唱不衰的魅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脍炙人口的军旅之歌。
2、新课教学听赏不同演唱形式的《游击队歌》
(1)、听赏《游击队歌》(合唱)(整体感受)。
要求: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思考歌曲描述了怎样的一个音乐场景。
方法:结合所了解的历史,谈谈歌曲的时代背景,游击队员的作战方式,学生眼中的抗日战争。 (影视作品:地道战、南京大屠杀、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等)
教师小结:这是一首描写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队战士在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机智、灵活、勇敢、顽强、豪迈的人民英雄形象。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深入敌人后方,在平原上,在铁道上,配合八路军作战,当时人们都相信,抗日战争一定能胜利,因为真理在我们广大人民手中。
(2)、观看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片段,再一次听赏《游击队歌》。
要求: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旋律采用级进、四度跳进逐渐上行的写作手法,节奏紧密、富于变化。歌曲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生动刻画了游击战士坚强、勇敢、豪迈、乐观的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3)、聆听《游击队歌》(轮唱),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表现形式以及音乐的艺术魅力。
要求:帮助学生分析歌曲的几种演唱形式,区分合唱与齐唱、轮唱与重唱、领唱与独唱。 学唱歌曲
(1)、学生轻声视唱旋律,注意后拍起唱的弱起节奏。
(2)、随琴用lu模唱旋律,声音要求轻巧、有弹性。
(3)、学生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学生跟琴唱词。 3、分析歌曲结构
(1)、分析歌曲结构(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A—B—A)
(2)、歌曲第一乐段的旋律、节奏特点,采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
(旋律:级进、四度跳进逐渐上行。节奏:紧密轻快、舒展有力。表现游击队员不畏艰险、英勇善战、乐观自信的革命精神。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学生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第一乐段的旋律。)
(3)、第二乐段旋律、节奏有何变化?表现游击战士怎样的精神面貌?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节奏由紧密变为宽松,旋律给人一种豪迈有气势并且乐观向上的感受。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
(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第二乐段的旋律,然后完整演唱全曲,注意歌曲的情感与力度表现。)
4、创编表现
声势节奏创编:
师生共同创编简单、富有动感的声势节奏,通过跺脚、拍腿、拍手等动作,使学生学会灵活地运用身体的节奏动作为歌曲伴奏
(1)声势节奏练习时,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组练习其中一节奏型,然后交替进行,各种节奏熟练以后,可将拍手、拍腿、跺脚同时进行声势节奏练习。
(2)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在此声势节奏基础上,进行再创编。
(3)教师、学生对再创编的节奏进行点评。
5、小结
(1)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之间相互补充)
(2)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游击队歌》,了解了《游击队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获得了愉悦的感受与美的体验,最后,请同学们再一次演唱《游击队歌》,并用声势节奏为歌曲伴奏。
七、教学特色(总结以上过程和策略,我认为我的教学特色是)
1、面向全体学生 突出学科特点
2、创造合作互动 尊重独特体验
3、运用现代手段 打破时空限制
4、实现学科整合 了解多元文化
八、教学启示
本课以人文理念为主线,注重情感体验,从情境切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回顾历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处理学习的过程与情感处理方式,通过听赏、分析、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不断加深情感体验的深度,体现了音乐课程“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理念。
篇10:五年级音乐《游击队歌》教学反思
《游击队歌》是六年级艺术课本七单元中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节奏活跃、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了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学生非常的喜欢,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感悟音乐的表现力,显然学生活动成了本节课的主线。这首歌曲很容易学会,但如果能唱好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设计,把学生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掌握了歌曲的演唱风格,通过让学生聆听和欣赏不同表现形式但同一个音乐题材的作品,达到理解音乐的结构即表现形式,使学生获得对音乐的进一步理解。
另外,本节课还注重营造学生的学习氛围,在听、看、表演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如创设课堂氛围,让学生置身于当年的抗战情景。采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探求感情的表达方式,通过画面再结合轻声去理解游击队的机智、灵活、顽强的精神,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始终让学生处于浓厚的学习兴趣之中。
篇11:五年级音乐《游击队歌》教学反思
本堂课重点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因此,在课时流程上着重体现“情感”二字,通过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尤其在学唱歌曲时,同学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不懂的地方学生会主动向同学们和老师请教,师生合作非常融洽,顺利完成本课教学任务。故我们在今后教学中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去尝试,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精神。
篇12:《游击队歌》评课稿
《游击队歌》评课稿
《游击队歌》是七年级第一单元中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节奏活跃、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了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学生非常喜欢,也乐于学唱,但要真正想唱好,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本堂课中黄苗苗老师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感悟音乐的`表现力,这样不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愿望;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设计,把学生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掌握了歌曲的演唱风格,并攻破了弱起节奏这个难点;通过让学生聆听和欣赏不同表现形式但同一个音乐题材的作品,使学生获得对音乐的进一步解。我认为黄老师设计的很巧妙,很科学,这样的设计体现了音乐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
。而通过听了黄老师的该堂课后,我也发现了这节课教学中的不足
:1、观看动画片次数过多,有些分散儿童的注意力。
2、结尾处还应对学生巩固思想教育,教师却只字未提。
篇13:歌曲《游击队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结合《游击队歌》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
2、感受、体验《游击队歌》的音乐内容、音乐情趣,积极参与歌唱、聆听等音乐实践活动。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背唱《游击队歌》,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教学重点
让学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背唱《游击队歌》,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掌握弱起起唱。
教具准备
风琴、多媒体、音响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咱当兵的人》
一、情景导入
1、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这节音乐课由我跟大家一起来上,首先请大家欣赏电影《地道战》插曲,(师用多媒体播放电影《地道战》插曲)
师:1942年到1944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利用新创造的斗争方式——地道战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游击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歌颂游击战士的歌——《游击队歌》,同学们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学生阅读理解)
板书:游击队歌 (5分)
二、寓教于乐
1、初步感知:师:同学们请欣赏歌曲《游击队歌》,(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
师:大家来了解一下乐曲的创作背景。(多媒体展示)
师: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作者随上海文化界救亡队北上做抗日宣传,年底到达山西临汾,创作此曲献给八路军全体将士。在首次演唱后就受到热烈欢迎,随即流传。歌曲通过对抗日游击队战斗生活的写照,表现出游击健儿在敌后艰苦环境中蔑视敌人、机智英勇、战胜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师:我们来了解歌曲的作者和他的代表作。
作者:贺绿汀(1903-)湖南邵阳人。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主要作品
合唱曲:《游击队歌》、《垦春泥》; 独唱曲:《嘉陵江上》;
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等
2、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唱《游击队歌》,首先跟老师来逐句学唱歌曲的旋律。(教师多媒体展示歌曲词谱,学生进行旋律学唱三遍,)
3、针对节奏 ×× ×× ×× × 和 ×××× 处及变化音,教师指导学生强化训练掌握。(针对学生不足及时矫正)
师:老师弹奏歌曲的旋律,同学们用“啦”来唱歌曲的旋律。(师先示范一句)
( 10分 )
4、歌词学唱,师:下面我们来学唱歌词(教师弹唱旋律,学生填唱歌词,教师及时纠正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逐句学唱两遍;师生一起齐唱歌曲两遍。(教师及时点拨学生) ( 8分 )
5、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让学生欣赏
师:欣赏歌曲《游击队歌》,思考、讨论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和内容?(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师总结:(多媒体显示)乐曲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师:同学们根据乐曲的情绪、内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分析(多媒体投放)师:歌曲《游击队歌》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A段(1-8小节)采用了弱起节奏形式,它巧妙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B段(9-16小节)第一乐句的节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得沉着、坚定。进一步展现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师示范唱,讲解分析)
7、师:同学们根据老师的分析,分小组比赛演唱歌曲,女生唱A乐段,男生演唱B乐段,我们看哪个小组演唱得好。(指导学生分小组比赛演唱歌曲,小组互相评价,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8、师:A乐段女生演唱得比较轻快、灵活,B乐段男生演唱得沉稳有力,下面让我们男、女生一起,用富有弹性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一遍歌曲。(引导学生结合A、B乐段的对比,用富有弹性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表现。) ( 10 分 )
三、实践创作
师:看课本第11页的三幅图画的情景,同学们分小组模仿表演,表现、体会抗日游击队员的战斗生活。
( 1、夜间伏击 2、奋勇前进 3、欢庆胜利 )
1、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一幅图画的内容进行创造)
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创作。
2、学生分组展示表演,表现游击战士的机智灵活和英勇善战,师生针对学生的表演做针对性评价。 ( 7分 )
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铁道游击队》吗?学生回答。
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歌颂游击战士的歌曲——《铁道游击队》插曲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2分50秒)通过欣赏,同学们看一看他们又是如何展开抗日游击活动的。(多媒体播放)
师:这节课老师跟同学们一起学唱了歌曲《游击队歌》,通过学唱歌曲,我们了解了游击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充分发扬游击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充满自信,克服困难,相信大家,一定都能成为最棒的一个。
篇14:七年级音乐下册《游击队歌》教学反思
七年级音乐下册《游击队歌》教学反思
我讲《游击队歌》一课时,上课之后,我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只写了“游击队”三个字,有几个学生举手说:“老师,你将课题上的‘歌’字落掉了。”我说:“我就是想写‘游击队’这三个字,这是一个词。”接着,我很神秘地说:“你们在故事书里,在电视剧里,看到过什么样的人是游击队吗?”话音刚落便有的学生举手说:“老师,有一本书叫《草上飞》,那里有游击队。”有的学生说:“李向阳领的那伙人是游击队。”还有的学生说:“在铁道两边活动,专截打敌人的火车,这是铁道游击队。”接着,我又提出三个问题:(1)游击队的穿着打扮什么样?(2)他们都住在哪儿?(3)游击队是干什么的?让学生回答,以便对游击队有更深一点的认识。由于所提问题不脱离学生的知识实际,所以发言很热烈。有的'学生说:“游击队和老百姓一样穿着土布衣服,戴着狗皮帽子,背着干粮带,挎着大盖枪。”有的学生说:“游击队哪儿都住,有时住在山上、树林里,有时住在村子里,他们没有固定地方,游动作战。他们对老百姓好,老百姓对他们也好。”还有的学生说:“游击队是保护老百姓的。”“游击队是打鬼子的。”我肯定了学生的理解,“游击队”这个词就讲完了。接着,我又在“游击队”三个字的后面加上一个“歌”字,我告诉学生:“这回,课题写完了,但这又是一个词。你们知道,谁唱的歌叫‘游击队歌’吗?”有的学生说:“游击队员们唱的歌叫游击队歌。”接着,有学生补充说:“不光游击队员们唱,游击队长也唱。”我接学生的话茬风趣地说:“对了,有时,游击队长还教游击队员唱呢。”到此,课题就讲完了。讲完课题,我便及时地引导学生由题入篇地理解课文内容。我提示说:“在这首歌里,游击队长和游击队员们都唱些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知道!”我说:“那好,大家读读歌词,然后要说一说,歌词里都说了些什么?”学生初读课文,必然有初步的理解,初步的印象。让学生把自己初读课文之后的理解、印象讲出来,同样是一种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讲完歌词里都唱了些什么之后,我让学生讲歌词中的第一句话:“我们都是……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学生在讲“我们都是飞行军”一句时,当有的学生说:“飞行军,就是游击队员们坐着飞机从这儿飞到那儿。”很多学生都笑了,有的学生马上站起来订正说;“老师,他讲错了,那时候,游击队没有飞机,怎么能坐飞机呢?”我此时该讲了:“对,那时,游击队没有飞机,行军就*两条腿,但行军速度快,真是神出鬼没呀!”教师不把话说尽,还得留给学生去讲,我于是又说:“你们谁能举个例子,说说游击队来得那样快,走得那样神速。”学生说:“游击队到了李庄,有个汉*去告诉鬼子的小队长,鬼子的小队长骑着马,带着两队鬼子兵就奔李庄来了。他们到了李庄一看,游击队无影无踪了。”我赞许这个学生讲得好,又说:“对了,我们的游击队像飞一样,飞到了他们该去的地方,去打击敌人。”
课堂上,教师如果真正能把自己所教的学生,视为教与学活动的主人,面向多数地给学生以发言权,学生不仅每节课都受到了训练,而且能有效地激发起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分析:导讲,即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之下,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解词、释句、讲段。或由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回答。这样,既能达到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启发的目的,又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则从学生的回答中及时地了解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便恰当地指导学生进一步读懂课文。引导学生口述对课文的理解,决不意味着该教师讲的教师也不讲了,而是为了使教师的讲解,更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实践使我感到:导讲得法,极容易调动学生学习语文课的积极性。
篇15:游击队歌的教学设计
《游击队歌》教学设计
一、课 题:《游击队歌》
二、授课班级:七年级
三、授课人: 孙 燕
四、课时数: 1课时
五、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塑造的机智、勇敢、紧张、愉快的游击战士形象。
2、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形象地歌唱,生动表现歌曲内容。
3、借助歌曲展开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引发学生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的兴趣。
六、教学重点:
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
七、教学难点:
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八、教学方法:
教法:欣赏法、演示法、讲授法
学法:欣赏法、视唱法、练习法
九、教学媒体:多媒体
十、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播放影片《铁道游击队》片段(借助影片熟悉战争年代的特定环境,引发学生学习热情。)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影片吗?
生:抗日战争时期
师:影片片段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首革命题材的歌曲——《游击队歌》。
(二)新课教学
1、作者简介
贺绿汀(1903—)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湖南邵阳人。他有许多著名的作品,被我们所熟知的有《天涯歌女》、《嘉陵江上》、《四季歌》、钢琴曲《牧童短笛》、管弦乐曲《森吉德玛》,还有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游击队歌》。
2、认识节奏型
师: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个节奏型
X4分音符8分音符 16分音符
请同学们分别用老人,大人和小朋友走路的速度来表现这三个节奏的速度。并模仿出来。
生模仿
师:如果我们把时值和速度用高低快慢来区分的话,时值越高,速度越快,16分音符的速度比8分音符快一倍,8分音符的速度比4分音符的速度快一倍。
3、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游击队歌》。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听这首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播放歌曲)
生:弱起
师:非常好,这首歌曲的第一小节是弱起小节,如果乐曲从小节的若拍或弱位置开始,而且第一小节的拍型总时值不完整,就叫做不完整小节或弱起小节。我们这首歌曲的第一小节就是典型的弱起小节。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做下面这一条节奏练习。
(2)节奏练习
师:这条节奏中所包括的节奏型,我们都在以前的音乐课中分开学习过,先在就请同学们特别注意我们第一小节的弱起的节奏。
3、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师:很好!在做过节奏练习之后,老师想让同学们根据《游击队歌》的节奏,来朗读我们的歌词,老师先来做个示范。(示范)
生朗读。
4、跟着音乐学唱歌曲
5、歌曲创作背景介绍
师:非常好,同学们现在已经基本能够掌握这首歌曲的节奏了,但是这还不够,下面老师想将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介绍给大家,老师希望大家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之后,能够加入自己的感情,带上情绪来演唱这这首歌曲。那就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歌曲创作背景介绍)
6、跟音乐完整演唱(注意歌曲演唱情绪)
7、欣赏合唱版《游击队歌》
《游击队歌》是一首经典的革命歌曲,所以它也被改成了好多不同的版本广为流传,下面老师请大家欣赏一个合唱版的《游击队歌》,在欣赏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带上以下两个问题去聆听。(提出问题,播放音乐)
十一、课堂小结
正是中国人们智慧的结晶,高潮的作战策略,将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的领土,歌曲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重温难忘的历史岁月。
全体演唱《游击队歌》,结束本节课。
篇16:游击队歌的教学设计
《游击队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结合《游击队歌》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
2. 感受体验《游击队歌》的音乐内容、音乐情趣,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并生动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
3. 积极参与歌唱、聆听、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创作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1. 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2. 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难点:
连续十六分音符处,演唱要清晰均衡,附点八分音符处要处理好。 教学关键:
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导入
师:正如歌曲《歌唱祖国》中所唱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了种种苦难才得到解放。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部电影(播放电影歌曲《地道战》的精彩片段),你能说说歌曲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
生:抗日战争时期。
师:在这期间,在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的抗日队伍,有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股武装力量,他们活跃在敌人的后方,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他们是哪支队伍?
——游击队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反映游击队员战斗生活的歌曲——《游击队歌》。
新课教学
基本训练:
1. 发声练习
要求:继续U的'发声练习,要求深吸一口气,保持住气息,嘴撮起来,笑肌抬起,声音竖起来。
2. 音乐知识
弱起小节:歌(乐)曲或歌(乐)曲中的某一段有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开始的,叫做弱起,弱起的小节就叫弱起小节,或称不完全小节。弱起的歌(乐)曲的最后一小节多数也是不完全的。首尾两小节
的拍子相加,为一完全小节,这是歌(乐)曲常用的一种形式。如《国歌》是用弱起的形式写的。
3. 认识节奏型
师: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个节奏型
16分音符 8分音符 4分音符
请同学们分别用小朋友,大人和老人走路的速度来表现这三个节奏的速度。并模仿出来。
师小结:时值越高,速度越快,16分音符的速度比8分音符快一倍,8分音符的速度比4分音符的速度快一倍。
4. 节奏练习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
(一)初次欣赏,整体感受
师:歌曲描绘了游击战士怎样的音乐形象?
——机智、勇敢、灵活、顽强的英雄形象。
读文章的时候首先要做到读懂文章,歌唱也是这样,我们在唱歌之前首先要理解歌曲。
(二)二次欣赏,分析歌曲
师:让我们从音乐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首歌曲的创作特点? 音乐要素:
旋律:流畅、轻快 ——表现:战士的机智、灵活。
速度:轻快 ——表现:热情、积极。
节奏: 4∕∣xx xx x xxx ∣
音乐特点:弱起小结、节奏密集、富于变化,表现作战深入敌人后方、神出鬼没。
(三)再次欣赏,划分结构
A段(第1—8小节)采用了弱起节奏形式及小军鼓号角式的明亮音调。它巧妙地、恰到好处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
B段(9—16小节)分两大乐句.第一乐句的节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得沉着、坚定。其旋律线先抑后扬,并在句尾出现离调。这一切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展现了游击战士坚定、勇敢、豪迈、乐观的精神面貌。
第二乐句再现了A段的第二乐句,从而与第一乐段形成统一。在这里,无比清晰地表达了游击战士抗战到底的决心。
歌曲的音域、演唱力度有没有变化,在哪里发生了变化? 分析:① 4∕② 4∕4 33 3 22 2︱??
音域:① 由低音区经四度跳进到中音区,旋律线曲折
② 中音区旋律线条平稳
力度:① 中弱、轻巧地、有弹性地
② 中强、饱满、洪亮、声音坚定
师:划分结构,你认为可分为几段?
——两段
(四)学唱
指导学生用急吸缓呼的方法和富有弹性的、轻快有利的声音唱歌(教学意图:学生处于变声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及保护嗓音。)
音乐知识讲解,介绍变声期:
同学们,每个人从童年过渡到成人都要经过变声期,一般出现在12——15岁左右,变声期容易出现声音沙哑低沉,高音不易控制等现象,所以必须注意保护嗓子,不要大声喊叫、唱歌,不要模仿成年人唱歌或者压着嗓子唱歌,避免嗓子的过度疲劳。尤其感冒或者做完激烈运动时要更加注意。
唱一首或者几首歌曲很容易,但是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不容易,它是我们唱好歌曲的前提。
我们要轻声唱歌,使歌声自然流畅。咽喉、口腔要放松,不要紧张。学习用头声唱歌,避免使用胸声。把唱高音的感觉带到中音区和低音区。
1. 掌握歌曲的节奏
《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让我们一起来看歌曲的节奏型并一起打出这些节奏: ∣ ⅹⅹ ⅹⅹ ⅹ ⅹ ⅹⅹ∣ⅹⅹⅹ.ⅹ ⅹ
2. 学唱
第一乐段:1、“La”模唱 2、填词演唱
★ 游击队歌教案
★ 游击队歌说课稿
★ 飞扬的队歌观后感
★ 游击队歌教学反思
【《游击队歌》音乐教案(合集16篇)】相关文章:
音乐小号手之歌教学设计2023-01-31
施教评语模板模板2023-06-17
难忘的历程-中学音乐教案2023-11-01
七年级音乐备课组工作计划2023-08-09
红星歌教案2022-07-24
七年级音乐下册《阿里郎》教学反思2022-11-08
三年级音乐教学计划2023-05-23
建队节主题班会2022-10-06
音阶歌音乐教学反思2023-12-17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202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