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澜”为你分享12篇“给盲婆婆的信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给盲婆婆的信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5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教学目标
1、认识“盲、滋”两个生字,会写“婆、绿”等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插图,指导学生观察、练习说话。
4、激励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帮助他人,用心体验“爱”的价值。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识字并在田字格里正确地书写。
教学难点
1、通过观察插图,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激励学生主动关心、帮助他人,体验“爱”的价值。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
(课件出示蝈蝈的图片,播放蝈蝈的叫声)你们认识它吗?(板书:蝈蝈)
2、师:这是一只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板书完整课题,学生齐读)
3、课题中的“婆”是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
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不错,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字。
指导学生写字,注意“女”字底的横要长,拖住上面的波,强调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展示写得好的字,点评。
4、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觉?
5、理解词语“盲婆婆”。
(1)学生齐读词语。
(2)“盲”由几个部分组成?“目”指什么?“亡”是什么意思?能结合两部分的意思说说“盲”的意思吗?
(3)小结:我们小朋友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五彩缤纷的鲜花。可盲婆婆的“目”上边加了个“亡”,也就是眼睛坏了,她什么也看不见,她的世界是一片黑暗。盲婆婆已经好多年没有看到过美丽的鲜花、清澈的湖水了,伴随她的只有黑暗和孤独。可是今天,盲婆婆不一样了,你们瞧!(课件出示课文中盲婆婆的插图,引导学生从盲婆婆那“笑弯的眉毛、笑眯眯的眼睛、上翘的嘴角”说出盲婆婆现在是开心的)
6、师:盲婆婆为什么这么开心快乐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己读课文,教师明确读书要求。
(课件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带着拼音多读两遍。
(2)圈出本课的生字,用横线画出二类字。
(3)标出小结序号。
2、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
(1)课文有几个小节?
(2)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请一名学生领读,其他学生跟读,全班开火车读。
(3)去掉拼音读词语,指名读,同桌互相检查。
(4)指4名学生分小节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
(1)“我”是怎样关心盲婆婆的呢?指名读第一小节。
(2)找出这节中描写“我”的心情的词语,用横线画出来。
学生找到,教师相机板书“乐呵呵”“喜滋滋”。
(3)这两个词都可以表示开心。“乐呵呵”的“呵”,“喜滋滋”的“喜”都有口,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谁能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这一小节?(指名读,评价)
(4)小结:“我”把绿色的蝈蝈送给盲婆婆是那么高兴,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学生齐读第一小节)
(5)指名读第一小节,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
2、学习第二小节。
(1)师:请同学们自己读第二小节,说说知道了什么。
指名发言。
(2)请学生想象:在“我”不上学的时候,“我”会为盲婆婆做些什么?
指名回答。
(3)小结:是呀,“我”为盲婆婆做了这么多的事情,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那谁能流利地朗读这一小节?
(4)指导朗读第二小节,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美。
(5)这一小节中有一个“您”字,怎样来记住它呢?
指名回答。
师小结:是呀,小朋友关心盲婆婆是从内心深处发出来的,让我们一起写好这个字。
教师指导学生写字,注意“心“字底的卧钩的写法,强调学生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点评。
3、学习第三小节。
(1)师:盲婆婆有了蝈蝈的陪伴再也不孤独了,你们听,蝈蝈唱着动听的歌,盲婆婆听着听着,仿佛……
(引读第三小节)
(2)理解第1句。
师:“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盲婆婆好像看到了什么?(小溪流淌的清波)你眼前也好像看到了这条小溪吗?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想象:歌声把盲婆婆领进田野,她还会“看”到什么呢?(绿油油的农田,丰收的庄稼)
指导朗读:盲婆婆走进这么美的田野,她的心情怎样?(开心)能读好这一句吗?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
(3)理解第二句。
师引导想象:蝈蝈美妙的歌声不仅把盲婆婆领进田野,还把盲婆婆带回童年,你们猜猜盲婆婆会想起童年的哪些往事?(捉迷藏,打雪仗……)
指导朗读:盲婆婆想起了童年的快乐,她的心情怎样?(高兴)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教师指导朗读。
(4)引导配合朗读第3小节。
4、学习第4小节。
(1)师:读到这,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盲婆婆越来越快乐。就让我们也来做一只蝈蝈,给她带去欢乐吧。齐读最后一小节。尤其读好:咯咯,咯咯,咯咯……
(2)强调“……”这是省略号,省略了咯咯的叫声。请同学们一边听着,一边想着,注意由重到轻。
(3)师:盲婆婆的欢乐是怎么来的呢?(蝈蝈,歌声,“我”对盲婆婆的关心……)
(4)齐读第四小节。
5、师:“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同学们以后该怎么做?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点评肯定。
四、学习生字“邻”“领”
1、分析字的结构,组词,区分“邻”“领”。
2、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写好关键笔画。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4、互相评价,展示写得好的字。
五、课外延伸
1、和家人、同学说说学了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开展“我学会了关心”活动,为周围的人做一件好事,并在班上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想。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本课词语:
蝈蝈 绿色 田野 唱歌 乐呵呵 盲婆婆 童年 往事 难忘 喜滋滋
指名读,开火车读。
2、按课文内容填空。
(课件出示)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
。歌声会把您带回童年, 。
3、集体背诵课文。
二、深入课文,读写结合
1、学生齐读第3小节。
师:同学们,你知道蝈蝈的歌声还会带领盲婆婆去哪些地方吗?能找着书上的句子试着说说吗?
(1)歌声除了会带领盲婆婆走进田野,还会去哪?(公园、农田、荷塘、草原、森林等)
(2)在果园我们能看到什么?(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柿子等)
(3)学会用“歌声会领您走进……,看到……”说话。
(课件出示)
歌声会领您走进公园,看到 。
歌声会领您走进公园,看到 。
歌声会 , 。
(4)回忆往事,学会用歌声会把您带回童年,想起……说话。(和小伙伴一起去挖野菜的欢乐,冬天堆雪人、打雪仗的欢乐,在河边钓鱼的欢乐……)
说说自己童年中还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分享给大家。
(5)让学生仿照第3小节写一段话。指名读,教师点评。
三、总结课文,回顾文章
1、师:(出示插图,指着盲婆婆)盲婆婆是----(引导学生说幸福的、快乐的、开心的……),(指着小朋友)此时的小朋友也是----……因为他帮助了盲婆婆。
2、师:学到这里,你觉得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关心残疾人,为他们奉献自己的爱心;关心老人,帮他们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关心别人,让别人开心、快乐,这样,我们也会感到快乐。
3、师小结:盲婆婆因为有了小朋友的帮助和小朋友的爱,所以她是幸福的。也许这个小朋友就是你,就是我。也希望人人都能献出一份爱心,那么,这个世界将充满幸福和快乐。
四、课堂练习
1、组词。
你( ) 邻( ) 里( ) 居( )
您( ) 领( ) 野( ) 尾( )
2、把词语组成句子写下来,并加上标点。
婆婆 一只 我 绿色的 送给 蝈蝈
想起了 让欢乐 婆婆 歌声 童年的
五、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绿、居、替、难、童”。
2、学生观察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分析字形。
3、教师范写,生生仿写。
4、展示写得好的字,进行评议。
六、课文延伸
1、用手中的彩笔画一只绿色的蝈蝈。
2、提倡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到福利院等场所看望那里的孩子,献上一份爱心。
板书设计
5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乐呵呵 看到 清波
盲婆婆
喜滋滋 想起 欢乐
[给盲婆婆的信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篇2: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个帮助残疾人。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诗歌。
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小黑板,录音带、投影。
主要板书安排:
4.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送蝈蝈
领 看到 清波
让它替我唱歌 盲婆婆
带 想起 欢乐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扩词。
课外:读背诗歌。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人们都很关心残疾人,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关心一位失明老人是事。
二.提出课题,解题。
三.初读指导
1. 自学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 邻居 送给 田野 欢乐 童年 清波 替
(3).读通课文。
2.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读。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文。
3. 分小节,理清脉络。
(1).这首诗共16行,分成几个小节?每个小节有几行?
(2).看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 )给盲婆婆送蝈蝈。
(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3).指名学生填写。
(4).小结。
(5).分4组读课文,每组读一节。
5. 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精读训练
1. 看图。
(1).图上画了什么人?
(2).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神情怎样?他右手提着什么/蝈蝈是什么颜色的?
(3).盲婆婆神情怎样?她的手势、动作说明了什么?
(4).小结图意。
2. 分小节学习。
第一节
(1).指名读。
(2).这一节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位“红领巾”提回蝈蝈时神情怎样?他为什么会这么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
(3).小结。
(4).齐读第一节。
第二节
(1).指名读。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那为什么“红领巾”说它会唱歌?
(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说“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你们看,“红领巾”爱蝈蝈,但他更爱谁?为什么这么说?
(4).小结,齐读。
第三节
(1).指名读。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这句中的“歌声”指的是什么?“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想一想,蝈蝈本来是在什么地方。“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指的是什么?明明知道盲婆婆看不见东西,为什么偏要说她会看到小溪的清波?
(3).第二句说了什么?这一句里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时间?请想一想,上面一句说的是歌声会使盲婆婆想到田野,这一句说的是歌声会使人想到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4).出示投影:盲婆婆在田野里。
a. 图上的盲婆婆拿着什么?她神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么开心?
b. 在盲婆婆的周围是一片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
c. 指名自由说说图意。
(5).指名二人分读本节两个字词对称的句子,联系图意,体会一下。
(6).小结。齐读。
第四节
(1). 指名读。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和第二小节第一句说法完全相同,但是意思就不完全相同,你们能体会出来吗?
过渡:蝈蝈到底能不能给盲婆婆带来欢乐呢?请看第二句。
(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4).指名有感情地读第四节。
(5).小结。
三.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表现了少年儿童对残疾人的爱心。
你们读了,有什么体会?你们也关心残疾人么,可以说说。
第三课时
一. 朗读指导
1. 教师范读。
2. 学生练读。
3. 指名读,师生评议。
二.背诵
1. 放录音欣赏。
2. 指着板书引背。
3. 各人轻声背诵。
4. 分组交换背。
5. 全班齐背。
三.写字指导
四.作业练习
1. 抄写生字词。
2. 比一比,再组词。
忘( ) 你( ) 邻( ) 古( )
盲( ) 您( ) 您( ) 郊( )
3. 扩词训练。
野( )( )( ) 喜( )( )( )
居( )( )( ) 忘( )( )( )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教案教学设计]
篇3: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冀教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教学要求: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我”为盲婆婆做事时高兴的心情。
3. 通过学习课文,使小学生明白帮助别人尤其是残疾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心。
4. 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其中的八个生字。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文中主人公的一颗爱心。
教学用具:
幻灯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认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去掉拼音也能达到此要求。在逐步缩小语言单位的过程中,都能够准确迅速地认读句、词、字。认读应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二、 理解课文
1、 范读课文,配多媒体课件。
(利用声情并茂的范读和直观生动的音像刺激学生的感官,从整体上强化感知,对于学生认识事物具有积极意义)
2 、学生自由读,通过反复的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词句,体会感情,达到熟读成诵。
3、理解:第一节的教学中要结合课后练习第三题,重点理解“乐呵呵”、“喜滋滋”所蕴含的情感,反复诵读,读出高兴的情趣。
第二节的教学要给学生创设一种田野里鲜花开放、百鸟齐鸣的情境,让学生想象并进入这种境界进而体会出这种优美境界的情趣,从而感受到“我”对盲婆婆的爱,品味付出“爱”所带来的无限欢乐。
第三节的教学要抓住后两句,反复朗读,读出味道,进而体会童趣
三、 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读出层次,读出情趣,要站在儿童的角度上去指导朗读,关键是童趣要浓。
第二课时
一、 检查背诵课文
二、 生字指导:
盲 读音mang 上下结构 与“育”相近;
滋 左右结构 右下角易错
鼻 下边不出头
三、 作业:
1、 背诵课文;
2、 正本生字作业;
3、 同步训练。
教学后记:
全诗字里行间充盈着一名天真纯洁的儿童对盲婆婆的爱。这篇教材既贴近学生生活,又有很深的教育意义。通过学习课文,使小学生明帮助别人尤其是残疾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培养了学生的爱心。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冀教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4:练习七(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读画三拼音节、形近字比较、读词语描红、看图填空读句子、写字、读背儿歌和成语、口语交际。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
练习七
作业安排和设计:
画三拼音节、组词、描红、填空、读读背背、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1) 指名借助拼音读题。
(2)说明本题的要求。
2. 指导。
(1) 观察四幅图,问:图上画的各是什么季节?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 学生自读。
(3) 指名读,指导学生在直呼音节的基础上,快速地连词组句。
(4) 复习三拼音节的组成。
(5) 学生自行画出本题中的三拼音节。
(6) 判断正误,
3. 练习。
区分题中三拼音节的声母、韵母、介母,进行直呼训练。再反复读拼音句。
4. 反馈。
让学生上黑板,规范地写出所画的三拼音节。
二. 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名读。
出示卡片;我--找
(2) 比较音不同。
(3) 比较形不同。
(4) 比较义不同。
(5) 学生组词,教师纠正错误。
(6) 按以上步骤,学习其他两组易混字。
3. 练习。
学生填写。
4. 反馈。
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提醒写字姿势,表扬姿势好、写字好的学舌感。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学生自读词语。
(2) 指名读词语。
(3) 引导理解词义。
左思右想 自由自在
(4) 分析字形。
(5) 复习笔顺,重点指导:黄、急。
3. 练习。
学生按笔顺描红,师巡视。
4. 反馈。
展示写的好的字。表扬姿势好的学生。
二. 教学第四题
1. 审题。
2. 指导。
(1) 齐看图,问:图中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 谁带谁去天文台?
(3) 反复读正确句子。
(4) 按以上步骤,学习其他两句。
3. 练习。
学生口头填空,再认真地填写。
4. 反馈。
齐读句子。
第四课时
一. 教学第五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卡片,让学生认真读。
(2) 引导学生回忆写字的要求。
(3) 指导书写。
3. 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
4. 反馈。
老师展示学生写的好的字。
二. 教学第六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导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 学生自由读儿歌。
(3) 指名试读。
(4) 教师范读。
(5) 教师结合插图讲解诗句的意思:在困难面前,只要有勇气,有决心,就可以战胜困难。
(6) 教师再次范读。
3. 练习。
(1) 学生自由读。
(2) 指名读。
(3) 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4. 反馈。
(1) 检查朗读。
(2) 指名背诵。
三. 教学第七题
1. 审题。
2. 指导。
(1)学生自读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
(2)范读成语。
(3) 学生自由读。
(4) 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3. 练习。
(1) 学生练读。
(2) 同座对背。
4. 反馈。
(1) 集体齐背。
(2) 指名背。
第四课时
教学第八题
一. 揭示谈话,提出要求
1. 从六一活动如题。
2. 板书话题:六一国际儿童节
3. 提出要求。
二. 指导看图,弄清图意
1. 看图,弄清图上画了哪一天的事情,有哪些活动场面,人们表情怎样。
2. 指导学生回想学校的活动。
三. 指导说话
1. 先说好第一句话。
(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举行了庆祝活动,同学们表演了许多节目……)
(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热闹极了,物品参加了许多有意思的活动……)
2. 指导说活动的内容。
(同学们表演了很多节目,有--,有--,有--,还有--。)
(我也表演了节目,我为大家唱了一首歌……唱完后,大家给了热烈的掌声,我高兴极了。)
3. 学生自由说。
4. 指名说。
5. 同桌对说。
6. 再指名说。
7. 指名连起来说说。
四. 指导学生说一句喜欢这一次活动的话
今年的六一我真开心。
今天我开心极了。
我真愿意天天都是六一儿童节。
五.表扬说的好的同学
[练习七(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篇5:练习八(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看图选合适的词、写出带有指定偏旁的汉字、读词语描红、写出意思相反的词、写字、读背气象谚语和成语、口语交际。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
练习八
作业安排和设计:
选合适的拼音、描红、写出带有指定偏旁的字、填写反义词、读读背背、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彩色图画,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图上有哪些小动物。学生说的时候要随机进行说话训练,抓住动物特点,表达清楚。
(2) 学生轻声读拼音。
3. 练习。
(1) 指导学生在四线格里填写。
(2) 进行矫正。
二. 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导学生依次说出六个偏旁。
(2) 说说这些偏旁通常出现在字的什么部位。
(3) 请四人小组讨论,一小组说三个,看哪一小组讨论得好,说的字多,小组长汇报。
(4) 全班讨论交流并补充。
3. 练习。
(1) 指导学生书写。
(2) 教师巡视。
4. 反馈。
请学生上台书写。
三.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学生读一读,读后说说哪个词语意思不理解。
(2) 指导学生互帮互助。着重理解“开发区”。
(3) 指导学生再读。
(4) 说说书写注意点。
3. 学生练习描红。
4. 反馈。
(1) 表扬写的好、姿势正的同学。
(2) 展示写的好的字。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四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导读“早”并说一句话,理解“早”的意思,然后再说说与“早”相反的词。
(2) 指导小组讨论,找出与“多、里、先”意思相反的词。
(3) 指导书写。
(4) 教师指导用同样的方法读词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自学第二行4个字。
3. 练习。
(1)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2) 教师巡视。
4. 反馈。
(1) 请学生上台书写,师生评议。
(2) 朗读这8对反义词。
二. 教学第五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放录音,听范读句子,要求听清每一句的语气有什么不同?
(2) 指导学生看看后面的标点符号。
(3) 分别指导学生说出标点符号的名称。
(4) 告诉学生,在不同语气的句子里,因为表达的意思不同,所以标点符号也会有所不同。并分别说说这四种不同的语气。
(5) 范读,学生跟读。
3. 练习。
(1) 学生自由读。
(2) 四人小组轮流读。
4. 反馈。
(1) 请学生读句子,看谁读得准。
(2) 表扬声音响亮、读得好的学生。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六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学生自读。
(2) 启发学生说说大概的意思,并启发学生大胆质疑。随机引导学生认识拟人句。
(3)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说说这两则谚语的意思,并告诉学生这是两则谚语。
(4) 教师领度、带读。
3. 练习。
(1) 学生自由读。
(2) 四人小组比赛读。
(3) 学生各自练习背诵。
4. 反馈。
请学生背诵、齐背。
二. 教学第七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学生自读成语。
(2) 教师范读。
(3) 学生自由读。
(4) 理解成语的意思。
3. 练习。
(1) 同桌练读。
(2) 同桌练背。
4. 反馈。
(1) 集体背。
(2) 指名背。
三. 教学第八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导读准字音。
(2) 分析字的笔顺、间架结构。
3. 练习。
(1) 指导写好这4个字,每个字写一遍。
(2) 说说书写注意点。
(3) 学生再自行练写。
(4) 教师巡视。
4. 反馈。
第四课时
教学第九题
一. 审题
提出本次训练的要求。
二. 指导
(1) 出示四幅彩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2) 教师配乐讲述这个故事,要求学生边观察,边仔细听,想象故事的情境,记住故事的内容。
(3) 教师指导学生说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 教师再讲一遍,要求学生每幅图能说出几句话。
(5) 请学生大致说说图意,教师板书提纲。
(6) 指导说好第一幅图。
三. 练习
(1) 学生练说第二、三、四幅图。
(2) 同桌互相启发说。
(3) 教师巡视。
四. 反馈
1. 请学生连起来说说,教师评议。
2. 请有表演才能的学生边说边表演。
3. 配上音乐,请学生表演。
[练习八(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篇6:木兰从军(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具学具安排:投影、生字卡、录音。
板书安排:24.木兰从军
女扮男装
花木兰 花将军
胜利归乡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口头填空。
课外:读背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1. 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题目是“木兰从军”。板书课题。
2. 听课文录音。
听后提问:木兰是谁?
“从军”是什么意思?花木兰是女儿家,她女扮男装,替谁去从军?
二. 初读指导
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 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3. 检查自读效果。
(1) 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2) 指名分节读课文。
(3) 说说每段的意思。
三. 精读训练
理解第一段。
1. 指名读。
2. 口头填空。
花木兰 ( )。
3. 小结。
4. 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认读生字词。
2. 指名背第一段。
二. 精读训练
1. 理解第二段。
(1) 自读。画出写局势紧张的词语及花木兰十分着急的原因的句子。
(2) 读后交流。
理解“文书”“征兵”“年老多病”。
(3) 花木兰是不是干着急呢?从花木兰说服全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可以看出她怎么样?
(4) 指导朗读。
2. 理解第三段。
(1) 观察图一。
看,这是花木兰从军后驰骋沙场的英姿,瞧她跃马提枪的威武形象,一看就知道她英勇善战。
(2) 课文是怎样写她从军后的情景的?读一读,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3) 读后交流。
(4) 指导读第一句。
(5) 指名读第二句。
理解“赫赫战功”。
从这句可以看出木兰自强自信,所以开头称她“女英雄”,结尾又说她是“花将军”。
(6) 指导读第二句。
(7) 指导背诵。
三. 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征 病 幼 男 胜 利
四. 作业
抄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 复习
1. 认读词语。
2. 背诵第一、二、三段。
二. 精读课文
理解第四段
1. 看插图二,说说胜利归来的花木兰装束有什么变化?
2. 自读课文,画出写将军们恍然大悟的句子。
3. 读后交流。
4. 指导朗读、背诵。
三. 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脱 穿 将 勇
四. 作业
抄写字词。
[木兰从军(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篇7:练习8(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写出同偏旁的字。
2. 读一读,把短语读通顺、读流畅。
3. 熟记成语。
4. 读背几副春联。
5. 写字练习。
6. 仔细观察,按一定顺序说一段完整的话,并且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写话练习。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8。
作业设计:
课外:读读背背。
课内:写出同偏旁的字、写字、读背、写话。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名说出偏旁的名称。
(2) 分别说说有这些偏旁的字跟什么有关系。
(3) 学生自由说说带有指定偏旁的字。
3.练习。
(1) 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2) 各自轻声读。
4.反馈。
检查学生读写的情况。
二. 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句子,让学生认读。
(2) 老师引导理解句子。
(3) 教师小结。
(4) 学生齐读句子。
3. 练习。
学生反复读句子。
4. 反馈。
指名读句子。
三.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认读要写的字:因 圆 围
(2)说说这些字的结构以及书写注意点。
(3) 老师板书范写。
(4) 学生上黑板练习。
3. 练习。
全班练写,老师巡视指导。
4. 反馈。
检查学生写的汉字。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四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学生自由读成语。
(2) 教师范读。
(3) 学生再自由读。
(4) 理解成语的意思。
3. 练习。
(1) 学生自由练背。
(2) 同座位练习背诵成语。
4. 反馈。
(1) 集体背诵。
(2) 指名背诵。
二.教学第五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春联,让学生认读。
(2) 老师结合插图讲解有关春联的知识。
(3) 学生自由读春联,
(4) 老师讲解春联的意思。
(5)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 练习。
(1) 学生练读。
(2) 指名读。
(3) 练习背诵。
4. 反馈。
(1) 检查朗读。
(2) 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第六题
一. 审题。
二. 指导。
1. 指导观察:
(1) 启发谈话: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
(2)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3) 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4)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放学后
操场上 小足球运动员 踢足球
小观众 观看
3. 指导说话:
(1) 老师启发学生按时间、地点、谁、干什么的顺序把图意说清楚。
(2) 老师启发:穿红色运动衣的队员小明是怎样一脚把球踢进门的?
(3) 这时候,对方的守门员小文是怎样扑这个球的?结果怎样?
(4) 场外的观众又是怎样看的?
.三.练习
1. 自由练说。
2. 同桌互说。
3. 指名练说。
4. 把说的话写成一段通顺的话。
4. 老师指导,评议。
[练习8(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篇8:乌鸦喝水(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遇到难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识写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乌鸦喝水
口渴了 找水喝
找到水 喝不着
想办法 喝着水
在困难面前,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抄写生字、填空、看拼音写汉字、扩词。
课外: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谈话揭示课题
1. 谈话。
小朋友见过好多的鸟,可你们注意观察了没有,有一种鸟叫乌鸦,是什么样的?你们别看它样子不美丽,可它喜欢动脑筋,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一段有趣的故事。
2. 板书课题。
3. 教学“乌、鸦、喝”。
二. 范读课文
1. 乌鸦喝水是怎么一个故事呢?乌鸦喝水碰到了什么困难?它想了什么办法?乌鸦有没有喝着水?请小朋友听老师读课文,思考问题。
2. 教师范读。
三. 自读课文,弄清图意,随图文识字
1. 自由轻声读,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 看看课文中有几幅图,有几个自然段。
3.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 乌鸦为什么找水喝?
引出“渴”与“喝”比较学习。
(2) 乌鸦喝不到瓶子里的水,怎么办?
引出“面”、“办”,指导写法。
(3) 乌鸦是怎样想办法的?
引出“围”,掌握笔顺。
(4) 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哪句话告诉我们?
引出“终于”,指导写法。
(5) 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
引出“叼来、一颗、渐渐”,指导读音。
指名认读上面的词语。齐读。
四. 试读课文
1.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2. 指导读好长句。
五. 作业
1. 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 按笔顺描红。
3. 抄写生字。(两遍)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抽读生字卡片。
2. 口头组词。
乌( ) 喝( ) 于( ) 冬( )
鸟( ) 渴( ) 干( ) 终( )
二. 讲读课文
1. 讲读第一段。
(1) 指名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2) 理解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a.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到处”是什么意思?乌鸦口渴地难受,东找西找,找了好多地方,我们读第一句要把“到处”重读。(老师范读,学生练读)
b. 乌鸦找到水了么?它喝了水没有?你从哪句话看出来?
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谁能想象一下,乌鸦会怎样喝瓶子里的谁?
乌鸦找到水时心情怎样?喝不到水时心情又会怎样?(感情读课文)
(3) 小结。
a. 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b. 小结板书。
2. 讲读第二段。
(1) 看图想象:乌鸦面对困难,会怎么想怎么做?
(2) 指名读。
(3) 乌鸦想出办法来了么?怎么想出来的?
(4) 比较句子。
哪中说法好?为什么?
a.它叼来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
c. 它叼来小石子,放到瓶子里。
a. 瓶子里的水升高了。
b.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5) 指导朗读。
(6) 小结板书。
三. 作业
1. 口头扩词。
乌( )( )( ) 办( )( )( )
围( )( )( ) 终( )( )( )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开火车读生字。
2. 指名读课文。
二. 指导背诵
引导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弄清自然段中句与句的联系的基础练习背诵。
三. 总结课文
1. 齐读课文。
2. 想一句话夸夸乌鸦,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我们应该向它学习什么。
四. 课堂练习
1. 看拼音,写词语。
Wu ya he shui kou ke ban fa wei zhe zhong yu
2.写笔顺,数笔画。
乌--------( )画 喝―――――( )画
办――――( )画 围--―――( )画
3.填空。
乌鸦口( )了,到处( )水( )。
乌鸦( )着瓶子边走边想,( )( )出了一个办法。
[乌鸦喝水(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篇9:螳螂和蜘蛛(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了解螳螂和蜘蛛都是益虫,知道螳螂捉害虫的方法,养成仔细观察和认真分析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27螳螂和蜘蛛
“荡秋千”(织网)
树枝之间(位置)
捉害虫
又细又密(很好)
粘着蛾子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抄写生字、组字、组词、填空、说话。
课外: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看图,揭题
1. 出示“螳螂”图。
问:这是什么?(板书:螳螂)指名读,齐读。谁来说说螳螂的样子?
2. 出示“蜘蛛”图。
问:这是什么?(板书;蜘蛛)指名读,齐读。指名说说蜘蛛的样子。
3.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7课《螳螂和蜘蛛》。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想每一段的意思。
2. 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生字词。
a.指名认读。
b.说说容易读错的的字音。
c.齐读。
(2) 出示难读的句子。
第二段的第二句话。
a. 提示停顿方法。
b. 领读。
c. 练读,指名读。
(3) 分段指名读课文。
(4) 说说每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三. 作业
1. 读生字表上的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齐读课文。
二. 细读课文
1. 细读第一段。
(1) 轻声读。
a. 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
b. 用“--”线画出螳螂的话,用“ ”线画出蜘蛛说的话。
(2) 理解有关词句。
a. 指名读螳螂说的话。
理解“贪玩”。
螳螂为什么会说蜘蛛贪玩呢?
b. 指名读第二句话。
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
“荡秋千”什么意思?蜘蛛是在“荡秋千”吗?蜘蛛不是“荡秋千”,那他在做什么呢?
c. 指名读蜘蛛的话。
“我正忙着呢。”蜘蛛在忙什么呢?小朋友知道吗?螳螂知道吗?
d. 指名读第五句话。
螳螂为什么“奇怪”?
(3) 指导朗读。
a. 螳螂的话,用诚恳的劝说的语气读。
b. 蜘蛛的话,读的时候速度稍快,强调“忙”。
c. “荡秋千”、“别贪玩”、“奇怪”等词语读重音。
d. 自由练读,分角色读。
(4) 小结。
2. 轻声读第二段。
(1) 自由读。
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哪几句话是写螳螂经过小树林看到的情景。
(2) 指导看图。(出示图二)
蜘蛛经过小树林看到了什么?
(3) 指名读二、三两句。讨论:
a. 蜘蛛把网织在什么地方?
b.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蜘蛛把网织得好,非常管用?
c. 蜘蛛为什么要坐在网角?
d. 理解“津津有味”,练习说话。
指导朗读。
(4) 理解第四句。
a. 指名读。
b. “螳螂这才明白”,它明白了什么?
c. 齐读。
(5) 齐读第二自然段。
(6) 小结。
三. 总结课文
1. 朗读全文。
2. 小朋友,你学了课文以后懂得了什么?
四. 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阅读课外书,了解螳螂是怎样捉害虫的。
第三课时
一. 朗读课文
分别说说螳螂和蜘蛛是怎么捉害虫的。
二. 教学生字,指导写字
1. 读生字卡片。
2. 用生字组词。
3. 识记字形。
4. 指导书写。
5. 学生在书上描红。
三. 作业
1. 抄写生字。
2. 把下面的偏旁和单字连起来,组成新字。
贝 王 弓 亻
旁 今 长 元
- - - -
3. 比一比,再组词。
用( ) 长( ) 今( )
角( ) 张( ) 贪( )
4. 选字填空。
完 玩
(1) 今天,大家( )得真高兴。
(2) 我做( )作业,再出去( )。
[螳螂和蜘蛛(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篇10:《小露珠》教学设计(苏教版上册)(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小露珠》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学会生字,能用“越…越…”说话,了解小露珠生动活泼,充满生机的特点。
能力目标:
1、体会作者细致观察,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并能练习展开丰富的想象。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1、了解小露珠的特点,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受到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2、理解课文,学习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教学重、难点:体会小露珠的外表美、心灵更美
《小露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部分生字。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投影片5张小卡片4块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猜谜语
1、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雨)
2、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响时先冒火,声音震山谷。(雷)
刚才,小朋友们猜出的雨和雷都是自然现象,老师再出一个有关自然现象的谜语给你们猜:
3、闪亮透明小圆球,不大不小像豆豆。花草、树叶作摇篮,摇来摇去真自在。太阳出来去无踪,那是自然一奇观。(小露珠)
二、导入新课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为我们小朋友写的故事。揭示课题。
2、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你们的这些问题,郭老师都知道,你们想不想郭老师告诉你们?
请小朋友轻轻地打开课本。
三、自由读课文
1、其实,郭老师并不担心你们能不能回答这几个问题,担心的是你们能不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你们知道读书时,应注意什么?
3、你们真会读书,下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三点。出示投影:
(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生字词。
(2)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指第二点,今天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刚才,郭老师看了一圈,发现有几位小朋友很会学习,边读边画,很认真,这就是读书的好习惯。
四、检查初读效果
1、投影出示生字,指名读。
2、出示小卡片,指名当小老师检查同学们读词语。
3、生字词,你们都会读了,放到了课文里你们还会读吗?
指名分节读课文,老师相机纠正。
五、指导读熟课文
1、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投影出示第二句话,指导读。
(3)齐读。
2、读2-4自然段
(1)投影出示第二段话,指名读
(2)投影出示3、4段话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
“早啊,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这句话是谁说的?我们读书时要注意什么?
(3)指名读3、4自然段
(4)齐读2、3、4自然段。
师:读时注意什么。(段与段之间停顿)
3、引读第5自然段
4、读第六自然段
(1)同桌互读
(2)指名读
(3)投影出示最后一句。你们觉得他(她)读得怎么样?
(4)齐读
5、赛读第七自然段
(1)下面老师想和小朋友们比赛读,看谁课文读得流利
(2)每组选一名参赛
六、教学生字
露、临、秆、俊、戴、股、袭、蒸、奏
七、小结。
今天这节课,小朋友们很爱动脑筋,一开始向郭老师还提出了一些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我想你们一定能自己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小露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理解课文,学习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具准备:投影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咱们一起走进了童话世界,认识了可爱的小露珠。你们喜欢它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那你在这节课还想知道什么呢?
二、讲读第一段
1、刚才有同学想知道小露珠出现的时间和形成的过程。我想大家只要认真读读第一自然段,答案就会出现在你的小脑袋里。
2、读第一自然段
(1)你知道了什么?(出现的时间:晚上到第二天的黎明;形成过程;出现的地方:荷叶上、草秆上、花朵上)
(2)你觉得我们要怎样读呢?
(3) 指名读
三、创设情境,分层朗读
过渡:清晨,小露珠遇见了几位友好的小客人,它门是--(学生答: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
师出示投影图片
1、师:小动物们会和小露珠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听听,看看你能听懂小动物的话吗?(生听录音)
交流(夸小露珠长的美,赞美小露珠......)
2、师:让我们也学着小动物的样儿夸夸小露珠(生有兴趣地试读课文)
师:谁愿意把小露珠的美读给大家听?(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板书:闪亮透明圆润出示投影片:像钻石那么闪亮
像水晶那么透明
像珍珠那么圆润
3、听到小动物们都在夸自己,小露珠又会说些什么呢?我们把它们见面时的情景分角色表演出来,看看哪一小组合作的最好。
(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活动)师巡回指导。
师:我想请一个小组表演给大家看,谁愿意?其他同学就是小导演了,要发表意见的
(生分角色表演)
师:小导演评评看。(学生评价:想象、动作、表情、演活了......)师引导注意不同动物的动作,作适当评价
师:看,合作表演让我们进一步读通了课文。
4、(拓展)小露珠又来到那些地方?碰到了哪些小动物?他们是怎么赞美小露珠的?
5、为什么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自由发言)
板书:外表(美)
四、自主探究,体验乐趣
过渡:还有谁也喜欢小露珠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遇到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生自读课文)
1、有什么不懂的吗?师出示投影片:第6自然段学生问,师做记号。
师:会提问题是会学习的表现,我们在问题旁做上记号,然后大家一起解答。
2、讨论提出的问题(重点理解:格外精神、显现出生机、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披着云霞、俊俏的小姑娘......)学生先解答
(1)理解:格外精神、显现出生机
师:为什么树木会变化?
师:现在我们就是花草树木,小露珠在我们身上滚来滚去,绚丽的朝霞下,我们就变得--(生做动作理解)
师:相信同学们也能读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生试读,齐读)
(2)理解:披着云霞
师:太阳公公出来了,云霞像象是太阳披着的--(衣裳)
(3) 理解:俊俏的小姑娘
理解俊俏是说小姑娘好看。
师:是呀,小姑娘脸蛋红扑扑的,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多俊俏啊!那课文中是把什么比做“俊俏的小姑娘”啊?再读读句子。
(把“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是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比做“俊俏的小姑娘”,“小露珠”比做“珠宝”)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作者正是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鲜花嫩草写得更美了,就让咱们美美的读读这句话吧!(生读)
指名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象。
3、师:读到这儿,你知道谁也喜欢小露珠了吧?为什么?
板书:心灵(美)
4、师:让我们把这美丽的一幕幕牢牢记下来吧,借助自己的想象我们来试着背背。
五、尝试迁移,分享成功
过渡:看到这么多的花草树木在自己的滋润下变得那么俊俏、那么精神,小露珠可高兴啦!所以它更欢快的--(爬着,滚着,笑着)
1、师:它把美丽带给了大家,它自己呢?有什么不明白的?读读(它消失了怎么还笑呢?)
师:是啊,小露珠渐渐地变成了水蒸气,消失在太阳公公温柔地抚摩下,它为什么还笑着呢?
猜猜看,此时小露珠心里在想什么?
交流:主要引导学生从小露珠认为能给别人带来美丽就是最快乐得来讲。
板书:无私奉献
2、因为这样,大家多么希望把快乐天使──小露珠留住啊,你看──(引读)向日葵向她点头,白杨树向她招手;你听──(引读)喇叭花动情地吹奏着乐曲。(齐读)大家多么想把小露珠留住呀。
3、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当时的场面吗?(依依不舍)
4、在这种场面里,向日葵、白杨树、喇叭花会怎样和小露珠告别的呢?用“____________,好象在说:__________。”的句式说说。
5、我们看到这么可爱的小露珠,一定很喜欢它吧!找个机会,我们也站在花朵旁,朝露旁仔细观察,并大声赞美一下小露珠,好吗?然后把你观察到的、想象到的情景写下来。这就是我们学完这篇课文的作业。
板书设计:
28、小露珠
外表(美)心灵(美)
闪亮
透明 无私奉献
圆润
[《小露珠》教学设计(苏教版上册)(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1:咏华山(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壮丽雄伟。
教学重点难点:第二段。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22咏华山
爬山艰难
感叹
红日近
白云低 高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组词、抄写生字、看生字说偏旁结构、听写生字。
课外: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22。咏华山(齐读)
2. 学习生字“华”
3. 释题。
咏,就是用诗词来叙述。
4. 指导看图。
(出示华山风景图)简单介绍华山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图意然后提问:通过看图,你们觉得华山有什么特点。
5.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本课是谁咏华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读课文。
二. 范读课文
1. 范读课文。
2. 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三. 学习生字词
1. 卡片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 开火车读生字。
3. 分析字形,指导书写,理解部分字意。
4. 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要求:
(1) 看准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2) 在练习本上练写生字
5. 照样子,按笔顺描红。
四.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出示生字,认读。
2. 指名按课文自然段读课文,读后正音。
二. 讲读课文
1. 学习第一段。
(1) 出示图一,指导看图,要求学生用“什么时间,谁去干什么”的句式说出图意。课文里是怎么写的呢?
(2) 指名读。
(3) 小结。齐读。
2. 讲读第二、三段。
(1) 出示图二,小孩和先生来到了什么地方?他们是怎么来的?
a. 指名读第二段的第一句话。
b. 怕华山为什么如此艰难?
c. 指导朗读。
(2) 下面两句是他们爬上华山后的感叹。提问:这两句都用了什么标点符号?从这两个感叹号可以想象出他们的惊讶程度。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 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
a. 齐读四、五句。
b. 指导看图理解第四句话、第五句话。
c. 指导读第四句话、第五句话。
(4) 在山下看,白云高不可及,现在却在山腰间,如果你就是图上的孩子,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释词“情不自禁”。
(5) 学习课文中的古诗。
a. 指名读古诗。
b. 师点拨:前面两句话已经点明了诗的意思,请同学们找出写与诗句意思相对应的句子。指导理解“更”、“齐”、“举”、“首”的意思。
c. 指导朗读。
(6) 读了这首诗,你们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好在哪?
a. 学习第二段最后一句话。读句子,理解“称赞”的意思。
b. 指导朗读。
(7) 这小孩子真不简单,他是谁?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自由读第三段。
这个孩子是谁?我们班上有没有同学对他有所了解?
(8)随老师齐读课文。
三. 小结
不知大家有没想过寇准7岁的时候,为什么能脱口吟出这样的好诗?是(使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重要性。向学生提出希望,勉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
四. 作业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练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听写生字。
2. 看生字,说出偏旁、结构。
二. 朗读训练
1.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2. 同桌互读。
三. 指导背诵古诗
1. 教师范读古诗。
2. 指名读古诗,评议,说说诗句的意思
3. 自由练习读,尝试背诵古诗。
4. 指名背诵。
四. 练习
1. 口头扩词。
顶( )( )( ) 齐( )( )( )
2. 写笔顺。
与 华
[咏华山(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篇12:闹花灯(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感受元宵节夜晚闹花灯的欢乐气氛,增加学生对我国民间传统习俗的了解。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片、小黑板。
板书设计:
人多:人流如潮 灯火通明
闹花灯 灯多:兔子灯 鸽子灯 龙灯
声音多:融成一片 响彻天空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口头造句。
课外:读背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 启发谈话。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什么节?
你家是怎么过元宵节的?
老师简介元宵节。
2. 板书课题。(学习“闹”字)
齐读课题。过渡:闹花灯是怎么一回事?
二. 初度课文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 再读课文,要求读通顺句子,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并想一想每一段写的什么。
3. 检查生字读音。
4.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并说说段意。
5. “闹花灯”换个词会说吗?
三. 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
1. 自由读,说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 交流:时间、地点、人物。
3. 学习“潮”字。说说“人流如潮”的意思。
4.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灯多?
5. 用“灯火通明”口头造句。
6. 大街山人流如潮、灯火通明,给你的感觉怎样?
7. 指导朗读。
四. 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 认读词语:元宵节、人流如潮、灯火通明。
2. 用“闹”、“潮”组词。
3. 背诵第一段。
二. 精读课文
学习第二段
1. 出示投影:
大街上有些什么灯?说说他们的模样。
看到这些灯,你想说什么?
2. 自由读第二段,想想课文写了哪些灯。
3. 课文介绍了哪几种花灯?
哪些花灯写得简略,哪些花灯写得详细?
4. 你见过兔子灯吗?它什么样?鸽子灯呢?
花灯做了动物的形状,多可爱呀!书上是怎么写的?
5. 写得最详细的是龙灯。
(1) 学习“龙”字。
(2) 找出写龙灯的句子。
(3) 从哪里看出龙灯最有趣?
(4) 理解“上下翻飞”,学习“翻”字。
(5) 出示“摆动”,做动作理解。
(6) 看到这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龙灯,你想到了什么?
(7) 课文为什么把龙灯当作重点来写?
(8) 指导朗读。
6. 看到这欢乐的场面,孩子们有什么反应?
(1) 出示“情不自禁”,理解意思。
(2) 指导读,读出童趣。
7. 指名读第一句话,说说这句话和后几句有什么联系?
8. 指导朗读、背诵第二段。
三. 指导写字
第三课时
一. 复习
1. 读词语。
2. 背诵第二段。
二. 精读练习
学习第三段
1. 指名读。
2. 认识、理解“融”、“锣”。
3. 指导理解“响彻夜空”的意思。说说什么声音响彻夜空?
4. 歌声、笑声、锣鼓声融成一片,响彻夜空。说明人们心情怎样?
5. 人们唱啊,笑啊,大街上呈现出一派团结、祥和的气氛,欢乐的元宵节鼓舞人们去创造新的美好生活。
齐读第二句。
6. 指导朗读第三段。
三. 指导朗读、背诵课文。
四. 指导识记生字。
五. 作业。
抄写字词。
[闹花灯(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 苏教语文教学计划
【给盲婆婆的信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精选12篇)】相关文章:
七年级上册语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说课稿2022-10-18
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的练习》教案2022-05-02
安恩和奶牛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2023-03-19
我与中国教师报征文2023-06-04
六年级纳税说课稿2024-02-03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反思2022-10-13
课文看花灯的课后反思与感悟2022-08-25
苏教版二年级统一长度单位教学设计2022-07-17
《月光曲》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023-03-23
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202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