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独特的民族风(集锦18篇)由网友“超仿生球”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音乐教案-独特的民族风,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音乐教案-独特的民族风
音乐教案-独特的民族风
独 特 的 民 族 风
———新疆民歌
【教学目标】 能够对新疆民歌有初步认识,了解新疆民歌常见的节奏特点;通过对比欣赏蒙古民歌,感受新疆民歌风格。
【教学重点】 多角度,多渠道的分析新疆民歌特点
【教学难点】 学打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走近新疆音乐
1. 组织教学,师生歌声问好
2. 学生着各民族服装进行服装秀展示,背景播放《打起手鼓唱起歌》
二.视听感受,了解新疆风土人情
1. 教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一场各民族的服装秀,同学们能否指出哪几套是新疆服饰?并说说对新疆还有哪些了解?
学生:新疆有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瓜、羊肉串;维吾尔族姑娘的小辫、大叔的大八字胡、穿五彩斑斓的衣衫、戴各种做工精细的首饰和绣花帽;有天山;节日还举行赛马和叼羊比赛。
2. 教师:看来大家对新疆有一定的了解,下面有请新疆小导游更具体的介绍新疆的旅游胜地。(见课件)
(1)火焰山 是吐鲁番最出名的景点,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每当盛夏,七月流火,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火焰山是全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高达摄氏47.8度。火焰山有其独特的自然面貌,加上明代晚期吴承恩将唐三藏取经受阻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写进小说《西游记》,把火焰山与唐僧、孙悟空、铁扇公主、牛魔王联系在一起,使她神奇色彩浓郁。
(2)天池 天池风景名胜区,位于乌鲁木齐市以东110公里的博格达峰山腰地带。它在天池为中心,包括天池上下4个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总面积380.69平方公里。天池自然风景名胜区是一处以高以湖泊、云杉林和雪山景观为特色的国内著名避暑旅游胜地。1982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3.教师:下面有请阿凡提大叔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
阿凡提: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初雪节等。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古尔邦”节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煮肉、赶制各种糕点等。
维吾尔族最爱吃馕、抓饭、包子、面条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
维吾尔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维族舞蹈等闻名中外。维族传统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维族民间舞蹈有赛乃姆、夏地亚纳;民间乐器有“达甫(手鼓)、“都他尔”和“热瓦甫”等。
三.视听感受,了解新疆音乐特点
1. 教师:今天老师带你们欣赏新疆民歌,请听音乐《牡丹汗》回答问题。(见课件)
该曲是一首描写_爱情_的歌曲;主要的演奏乐器是_冬不拉_和_手鼓_;歌曲的旋律_明朗、奔放、感情充沛_,歌词_寓意深刻_。
2. 教师演唱一首具有新疆典型节奏的歌曲《秋――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见课件完成选择题
(1)新疆民歌的节奏特点是(do)
do 明快 re 缓慢 mi 自由
(2)新疆民歌的旋律特点是(mi)
do 悠长高亢 re 婉转抒情 mi 生动活泼
(3)新疆音乐常用的乐器有(re、mi、fa)
do马头琴 re冬不拉 mi 手鼓 fa 热瓦甫
3.见课件,初步认识乐器
四.对比欣赏新疆民歌和内蒙古民歌
1. 播放《牡丹汗》歌曲片断,蒙古民歌《辽阔的草原》
2. 分组讨论新疆民歌和内蒙古民歌的不同音乐特点
新疆民歌:旋律生动活泼、热情奔放。主要乐器有冬不拉、手鼓等
蒙古民歌: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句幅宽大,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乐器主要有马头琴
五.师生同台,边跳边画
1. 全班学打切分节奏 2/4 ××× ××|××× ××||
2. 女生看VCD学跳新疆舞蹈动作,男生打节奏
3. 分一小组同学,通过欣赏音乐,展开想象画一幅画
【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升华到热爱各民族,热爱祖国
篇2:音乐教案-独特的民族风
独特的民族风
———新疆民歌
【教学目标 】 能够对新疆民歌有初步认识,了解新疆民歌常见的节奏特点;通过对比欣赏蒙古民歌,感受新疆民歌风格。
【教学重点】 多角度,多渠道的分析新疆民歌特点
【教学难点 】 学打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
一.激情导入 ,走近新疆音乐
1. 组织教学,师生歌声问好
2. 学生着各民族服装进行服装秀展示,背景播放《打起手鼓唱起歌》
二.视听感受,了解新疆风土人情
1. 教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一场各民族的服装秀,同学们能否指出哪几套是新疆服饰?并说说对新疆还有哪些了解?
学生:新疆有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瓜、羊肉串;维吾尔族姑娘的小辫、大叔的大八字胡、穿五彩斑斓的衣衫、戴各种做工精细的首饰和绣花帽;有天山;节日还举行赛马和叼羊比赛。
2. 教师:看来大家对新疆有一定的了解,下面有请新疆小导游更具体的介绍新疆的旅游胜地。(见课件)
(1)火焰山 是吐鲁番最出名的景点,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每当盛夏,七月流火,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火焰山是全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高达摄氏47.8度。火焰山有其独特的自然面貌,加上明代晚期吴承恩将唐三藏取经受阻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写进小说《西游记》,把火焰山与唐僧、孙悟空、铁扇公主、牛魔王联系在一起,使她神奇色彩浓郁。
(2)天池 天池风景名胜区,位于乌鲁木齐市以东110公里的博格达峰山腰地带。它在天池为中心,包括天池上下4个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总面积380.69平方公里。天池自然风景名胜区是一处以高以湖泊、云杉林和雪山景观为特色的国内著名避暑旅游胜地。1982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3.教师:下面有请阿凡提大叔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
阿凡提: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初雪节等。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古尔邦”节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煮肉、赶制各种糕点等。
维吾尔族最爱吃馕、抓饭、包子、面条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
维吾尔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维族舞蹈等闻名中外。维族传统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维族民间舞蹈有赛乃姆、夏地亚纳;民间乐器有“达甫(手鼓)、“都他尔”和“热瓦甫”等。
三.视听感受,了解新疆音乐特点
1. 教师:今天老师带你们欣赏新疆民歌,请听音乐《牡丹汗》回答问题。(见课件)
该曲是一首描写_爱情_的歌曲;主要的演奏乐器是_冬不拉_和_手鼓_;歌曲的旋律_明朗、奔放、感情充沛_,歌词_寓意深刻_。
2. 教师演唱一首具有新疆典型节奏的歌曲《秋――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见课件完成选择题
(1)新疆民歌的节奏特点是(do)
do 明快 re 缓慢 mi 自由
(2)新疆民歌的旋律特点是(mi)
do 悠长高亢 re 婉转抒情 mi 生动活泼
(3)新疆音乐常用的乐器有(re、mi、fa)
do马头琴 re冬不拉 mi 手鼓 fa 热瓦甫
3.见课件,初步认识乐器
四.对比欣赏新疆民歌和内蒙古民歌
1.播放《牡丹汗》歌曲片断,蒙古民歌《辽阔的草原》
2.分组讨论新疆民歌和内蒙古民歌的不同音乐特点
新疆民歌:旋律生动活泼、热情奔放。主要乐器有冬不拉、手鼓等
蒙古民歌: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句幅宽大,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乐器主要有马头琴
五.师生同台,边跳边画
1.全班学打切分节奏 2/4 ××× ××|××× ××||
2. 女生看VCD学跳新疆舞蹈动作,男生打节奏
3. 分一小组同学,通过欣赏音乐,展开想象画一幅画
【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升华到热爱各民族,热爱祖国
篇3:《独特的民族风》说课稿
《独特的民族风》说课稿
一、学习目标
(一)倾听《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汉》三首民歌,感受体验蒙藏民歌民族风格特征。
(二)认识了解“长调”、“囊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学唱《宗巴朗松》,从旋律中体味藏音乐风格及演唱特点。
(三)引导学生感悟不同风格民歌与其物质基础、文化渊源的关系,激发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兴趣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倾听模唱藏民歌《宗巴朗松》,引导学生欣赏、感受、体验、认识、理解蒙藏维各族民歌三首,学会判断其音乐风格。
(二)通过音乐实践活动,由学生提炼、归纳、总结三民族民歌风格,及其相关知识。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欣赏《辽阔的草原》、《牡丹汉》,感受、体验民族风格特征,了解民族体裁。
(二)学唱藏民歌《宗巴朗松》,体味藏民歌旋律风格、演唱特点,归纳其音乐风格。
(三)引导学生通过旋律风格判断归属民族,并认识几种少数民族常用乐器。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人音社配套音像资源及教材资源。
(二)网络资源:
(三)发掘学生的教学资源。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一)以倾听,学唱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引导学生在亲身感受体验中,学习了解蒙藏维各民族民歌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兴趣和情感。
(二)精选多媒体材料,课上以视听唱相结合,身临其境感受藏蒙维三民族民歌的音乐风格。
(三)引导提示学生课外收听收看音乐频道,从中探究民歌艺术的独特魅力。
六、教学过程
(一)、藏族
展示内蒙、西藏、新疆区域图,同时播放《嘎达梅林》、《北京的`金山上》、《掀起你的盖头来》。
(二)、播放课件《辽阔的草原》、《嘎达梅林》
问题:
1、两首歌曲在旋律起伏,节奏上有何区别?
2、辨别具有民族特色的伴奏乐器?
(三)、根据旋律、节奏、情绪等特点,总结出蒙族最常见民歌形式长调、短调的风格特点。
指出世界非物质遗产――――长调
认识了解蒙族民歌长调、短调的形成发展。
(四)介绍藏族民族歌唱家才旦卓玛
聆听《宗巴朗松》片段。
总结出藏族传统歌舞――――囊玛
初次聆听极具三民族民歌风格的音调,同时了解三民族的地理位置。
指出旋律、节奏、音乐情绪的差别。
了解蒙古族乐器――――马头琴
上网查找资料,课上交流体会。
视唱前六小节旋律,体会旋律的歌舞性。
以视频音频直接导入,引发学生对民歌风格的关注和兴趣。
篇4:独特的民族风课件
独特的民族风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经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想同学们现在对音乐的欣赏和鉴赏能力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提高。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常见的民歌体裁有:号子、山歌、小调;我们认识了青海的“花儿”和陕西的“信天游”。那么今天,我们接着上一节课的内容,继续来领略我国民族歌曲的魅力。
下面我们一起来进入到第二单元第三节的学习——《独特的民族风》。
中华民族是一个56个民族共同生活的国家,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而各民族的民歌就是以不同的文化背景为依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独特韵味。那么今天,老师来带领大家欣赏、聆听几个比较有特色的民族的歌曲,他们分别是蒙古族、藏族和新疆维吾尔族。
二、新课
1、蒙古族
首先,在聆听前,请同学们说出你们所知道的,无论在蒙古族服饰、风俗、饮食、宗教等方面有什么样的特点? 提问。 师:蒙古族是我国东北主要民族之一,我们常称蒙古族为马背上的民族。畜牧业是蒙古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蒙古人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主要乐器是马头琴。蒙古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蒙古包和勒勒车是他们游牧生活的伴侣。每年7、8月间,草原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现已经成为欢庆丰收的娱乐节日。摔跤是“那达慕”的主要内容,还有射箭、赛马、马术、赛骆驼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和歌舞表演。
请大家看一组图片,那么第一站,就让我们走进蒙古,去看一看他们的风土人情。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蒙古族的民歌《辽阔的草原》,在欣赏的过程中,请大家结合蒙古族的特点,思考这首歌曲在旋律、情感、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提问:旋律的起伏给人什么样的感觉?高亢、悠长; 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这首歌曲是自由拍子)?自由、舒缓、自如; 气息?长、宽广; 在唱的时候,什么音运用的比较多?颤音、装饰音;
以上的这些特点,就是蒙古民歌中长调的特点。我们再来听一首蒙古长调《牧歌》,深入对长调的理解。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嘎达梅林》,这是一首蒙古短调,在聆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分析这首歌曲在旋律、节奏上的特点,对比它与长调的不同之处。
提问:短调——字多腔少,结构规整,节奏整齐,旋律悠扬、迷人;句幅较短窄,具有叙述性的特点。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首歌的歌词:歌词表现蒙古族青年对爱情生活的珍视和追求,先借喻草原中的种种自然状况,在表现自己对爱情生活不够一帆风顺的.惆怅不安心情。
总结蒙古民歌的特点:1旋律悠长辽阔、节奏自由、尾音拖长,情绪热烈奔放;2旋律进行中多用大跳,旋律优美抒情。3演唱时声音洪亮饱满、多颤音及上滑音。4歌曲的伴奏
多用马头琴为主,有是配有笛子和三弦等。
拓展:马头琴的故事:马头琴最早是由察哈尔草原一个叫苏和的小牧童做成的。苏和与奶奶相依为命,在一个夜晚无意中发现小白马,就把它带回家养着。小白马和苏和感情深厚,还为他保护羊群。一次王爷以赛马嫁女。苏和赢得比赛,因其身份低贱,被要求留下白马而取金钱。苏和不肯,被打伤而返。 王爷因白马而设宴,骑白马,却被抛下而伤。王爷命部下射死白马。白马受多处箭伤,跑回苏和家,死于苏和面前。苏和梦中闻白马言,用其筋骨做琴而使主人不再寂寞。苏和醒后,以其骨、筋、尾做琴。 每当他拉琴时,想起对王爷的仇恨时,琴声低沉;回忆起乘马疾驰时,琴声优美。从此,马头琴便成了草原上牧民的安慰,他们一听到这美妙的琴声,便会忘掉一天的疲劳,久久不愿离去。
2、藏族
欣赏完美丽的蒙古过后,让我们走进第二站:西藏。
请问同学们,你们对于西藏有多少了解?(提问) 师:藏族:西藏有高原、雪山、有喇嘛、有许多的庙宇、佛像、有青稞酒、还有圣洁的哈达、以畜牧业为主、还有耗牛等等。→→图片展示
藏族歌曲对我们并不陌生, 请同学们列举知道的藏族歌曲:《唱支山歌給党听》、《北京的金山上》《洗衣歌》;流行的有《高原红》、《青藏高原》、《天路》《神奇的九寨》。藏族有名的歌手:容中尔甲、韩红、才旦卓玛等。
西藏被称为歌舞之乡,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藏族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三大类,《宗巴朗松》是民间音乐传统歌舞——囊玛中的一首歌曲。→ 囊玛:囊玛是藏族的一种传统歌舞,因在拉萨的布达拉宫的囊玛岗演出而得名。主要流传于拉萨、日喀(ka)则、江孜(zi)等地。音乐基本由三个部分组成:中速的引子、慢板的歌曲、快板的舞曲。歌曲的歌词基本上是六字句,中间夹有较多的衬字。歌曲的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典雅,本歌就是囊玛歌曲代表。藏族同胞在演唱歌曲时,常伴有礼让、鞠躬之类的简单动作。
伴奏乐器:竹笛、札木聂、扬琴、特琴、根卡、藏京胡、串铃等。→图片展示:扎木聂
歌词:表面上看,歌词是在写景、写实,但其深层内容和深刻的哲理是:人需要用高尚的道德修养来充实、提高自己,只有在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朋友和你接近。
3、新疆维吾尔族
欣赏了蒙古和藏族的民歌,现在我们继续走进新疆去看一看。
观看新疆舞蹈视频:
新疆: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古尔邦节等。他们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家家户户在节日到来之时都会宰羊、煮酒、、赶制糕点等,节日里还会举行赛马和叼羊比赛等。生:新疆还有我们知道的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瓜、羊肉串、天山维吾尔族个娘的小辫子、绣花帽
歌词分析:属爱情歌曲类,字面上,它的歌词是赞美恋人的,表现对恋人的赞美和深情。内容实质看,他劝人们要选择好人交朋友,对爱情要专一。这种爱情歌曲表现了宏大的气场,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开阔博大的胸怀。
歌曲分析:歌曲中有4句正词,明确的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另外还有4句衬词镶嵌在正词中间,起着加强语气、渲染气氛的作用。由于衬词在音乐上独立成句,因而使得整曲篇幅加大,形成了八个乐句的结构形式。
维吾尔族民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风格浓郁,歌词多采用比兴的手法(也就是要在物的描写中寄寓现实社会的内容和深厚真挚的情感,寓意深刻;衬词中又长又短,在歌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旋律生动活泼,热情奔放。
这堂课,我们从三个民族的民歌中感受了他们不同的风格特点,用民歌反映了这些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用音乐展示了他们的生活习俗、民族风情,当然,同学们课后还可以从经济、建筑等方面深入了解我国其他少数民族的特色,甚至亲自去感受他们的生活!
民族民间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是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的,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今天的我们已经意识到只有保护好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我们才能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华民族才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当原生态歌手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看到我们民族民间音乐的明天和希望。
(对比 分组讨论内蒙古、西藏和新疆民歌的音乐风格、情绪、特征和节奏特点
1.蒙古民歌: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尾音拖长,句幅宽大,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乐器主要有马头琴。
2.西藏民歌:歌声嘹亮、高亢,民歌中的山歌音乐宽广、节奏自由、旋律起伏较大且悠长高亢。
乐器主要有:藏京胡(形制与二胡相近,男子边奏边舞)竹笛、铁琴、神鼓等。
3.新疆民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风格浓郁,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寓意深刻,旋律生动活泼、热情奔放。主要乐器:冬不拉、弹布尔等。)
篇5:独特的民族风教学反思
独特的民族风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欣赏几首有代表性的民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征。
2、认识蒙古族“长调”、“短调”藏族“囊玛”等民歌体裁。从旋律、节奏特点等方面对三个民族的音乐进行比较。
3、激发学生对各民族民歌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
聆听蒙古族、藏族民歌,通过对比欣赏,分辨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
从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方面进行比较,认识两个民族的音乐特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前收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l 、老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他们的民歌就是以这些文化背景为依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独特韵味。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绚丽多彩的各族民歌浩如烟海,民歌有如璀璨夺目的明珠,闪耀着耀目的光彩,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每个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社会生活、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上存在差异,因此,我国少数民族的歌舞音乐也各有特点。这种独特的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独特的民族风。让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课件展示)看到这些图片大家想到了那个少数民族呢?(蒙)
2、老师:居住在我国境内的蒙古族共480余万人,大多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及东北西北地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辽阔的草原、碧蓝的天空、肥壮的牛羊,赋予了蒙古人热情、直爽、彪悍的性格,也赋予了蒙古民歌粗犷、豪放、悠长的特点。蒙古族民歌体裁众多其中以“长调”和“短调 ”最具代表性。(讲解什么是长调: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等等。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句幅宽大音乐具有辽阔豪放的草原气息。这种地域所展示的天然独特品质,以及游牧生产劳动给牧人带来的相对个人自由,造就了蒙古民族豪放豁达、热情开朗的性格,这也是长调民歌之所以富有深沉柔韧、粗犷率真风格及自由气息的原因,5月,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什么是短调: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结构规整,节奏整齐,句幅短窄,字多腔少,具有叙述性的特征。流行在半农半牧区旋律优美抒情,情感表现比较细腻。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节拍比较固定) 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来领略那里的民俗风情,学习了解按体裁分类的蒙古族民歌的特点。
(设计意图:巧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老师通过展示蒙古族辽阔草原美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展示搜集的内蒙古人民的生活习惯、服饰特征等,然后将学生引到对内蒙古民歌的关注上来。)
二、讲授与欣赏: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到蒙古族四个景点去参观,每到一个景点都将听到流传于那里的民歌。在欣赏时请同学们感受每首内蒙古民歌具有什么特点(民歌在速度、节奏、旋律等方面去考虑他们的不同特点)。
1、老师:我们到达的第一站是:伊克昭盟鄂尔多斯,欣赏民歌《森吉德玛》。(课件展示)
2、老师:我们已到达第二站,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呼伦贝尔盟,欣赏流传于那里的民歌《辽阔的草原》。(课件展示)
3、老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两首内蒙古民歌,问题(1)、聆听这两首歌你能联想到什么样的画面呢?(美丽的大草原,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问题(2)现在请同学们想想他们在速度、节奏、旋律方面有什么不同特点。思考:这两首民歌属于长调还是短调?(学生对比讨论)
学生回答这两首民歌各自的特点。(教师适时提示、归纳知识点:《森吉德玛》:全曲以从容徐缓的马蹄声般的节奏为背景,以第一个乐句为种子音调。旋律如泣如诉具有叙事性特征,所以这是一首短调歌曲。《辽阔的.草原》:节奏 具有自由、舒缓、漫长的特点;旋律 开阔悠长、绵延起伏、富于装饰,给人以气息宽广、颇具草原特色的印象,所以这是一首短调歌曲。) 。
4、老师:同学们,我们对长调、短调有了初步认识,现在再欣赏两首民歌,然后判断是长调还是短调。
现在我们到的第三站是内蒙古的哲里木盟,欣赏流传于这里的民歌《嘎达梅林》。(课件展示)
老师:今天,我们去的最后一站是昭乌达盟,欣赏民歌《牧歌》。 (课件展示)
5、老师:刚才,我们听到的内蒙民歌哪首是长调? 哪首是短调?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牧歌》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句幅宽大属于长调。《嘎达梅林》结构规整,节奏整齐,句幅短窄,字多腔少,具有叙述性的特征,属于短调歌曲。
(设计意图:以旅游景点为线索贯穿整个过程,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利用多媒体教学欣赏内蒙古民歌,给学生丰富直观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并讨论内蒙古民歌的风格特点。)
6、老师:同学们到过内蒙古吗? (学生回答)
我们今天欣赏到了蒙古民歌,在蒙古民歌饱含深情的故乡情结中,我们看到,羊群如同碧海中流动的云彩,马群好似绿浪中奔腾的浪花,乳白色的蒙古包群像是撒落在绿色翡翠盘里的珍珠。蒙古族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那同学们还知道那些蒙古族民歌吗?(学生回答)老师总结:《鸿雁》《赞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等。10月24日,我国的首颗绕月卫星“ 嫦娥一号” 搭载了三十余首歌曲奔赴太空,其中一首就是蒙古族长调民歌《富饶辽阔的阿拉善》。
7、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流传于各民族的民歌浩如烟海,数不胜数。由于各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习俗等各不相同,其民歌也各有鲜明的风格和特点。下面请同学们听下面这首歌曲,听听是哪个民族的民歌,感受一下这个民族的音乐风格。(播放课件:藏族《洗衣歌》)
听后学生答:藏族
8、老师:对,这是一首藏族歌曲,那同学们知道西藏首府是哪吗?(学生答:拉萨) 。那拉萨有个特别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是——(学生回答:布达拉宫)好,那我们旅游的下一站就是西藏,去感受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课件展示)
9、西藏有高原、雪山,有喇嘛,有许多的庙宇,有大大的佛像,有青颗酒,有洁白的哈达. 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早在12.13世纪前后, 即出现了论述藏族音乐的专著。藏族民歌是西藏民间文学中瑰丽的花,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早在西藏文字出现以前,作为口头文学的民族形式,藏族民歌已经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了。藏族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民间音乐中又分为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五类。
在民歌中,山歌的音域宽广、节奏自由、旋律起伏较大且悠长高亢;劳动歌的节奏鲜明,与劳动动作紧密配合,有的则较为自由;爱情歌中有的深情,有的开阔自由。
10、下面我们就先来欣赏西藏民歌《宗巴朗松》,听后谈谈你的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给你什么感觉?(课件展示)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宗巴朗松》是流行于西藏的一首传统歌舞典,具有典型的囊玛音调。旋律典雅优美、细腻抒情,节奏舒缓。演唱者演唱歌曲时,常伴有礼让、鞠躬之类的简单动作。
11、教师讲解囊玛:是藏族的一种传统歌舞,囊玛的音乐由引子+慢板歌曲+快板舞曲三部分组成。歌曲的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典雅。演唱时表演者边唱边做简单的礼让、鞠躬动作。伴奏乐器常用竹笛、扬琴、藏京胡、串铃等。
舞曲部分与歌曲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其节奏紧凑密集、富于律动,旋律热情奔放、欢快活泼。
12、下面再请同学们欣赏一首藏族歌曲,也是大家所熟知的《青藏高原》同时思考问题:你认为这首歌曲类似于藏族民间音乐中的民歌、歌舞音乐还是说唱音乐?(课件展示)
学生回答(属于民歌)教师总结:确切的说是民歌中的山歌。
教师提问:那这首歌曲的音域、节奏、旋律又有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音域宽广、节奏自由、旋律起伏较大且悠长高亢。
教师予以肯定并总结藏族山歌特点(课件展示)
13、请同学想一想知道的藏族歌曲有哪些? 《唱支山歌给党听》、《洗衣歌》、《北京的金山上》,比较流行的有《高原红》、《神奇的九寨》、《青藏高原》。。
三、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内蒙古、藏族民歌,感受到内蒙古民歌的风格特点。那回荡在辽阔草原的歌声,把每一位聆听者都引入独有的旷美意境,天地相连,浑然一体,构成了异常瑰丽的画卷。知道了蒙古族民歌的体裁众多, 其中以”长调”和”短调”最具代表性,蒙古乐器主要有马头琴。同时也了解了藏族藏族音乐可分为 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民间音乐又分为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和器乐五类。民歌中的山歌音域宽广、节奏自由、旋律起伏较大且悠长高亢。
我们伟大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这个大家庭里,有许许多多优美动听的音乐,让我们用心去感受这些音乐的美妙,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中国西北边陲新疆,有一座白雪皑皑的天山,天山脚下聚居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维吾尔族。
四、课后作业:请同学们搜集维吾尔族民歌,了解维吾尔族人民居住地区的特点、生活习俗等等,为下节课欣赏学习维吾尔族民歌特征做好预习准备。
五、探讨与思考:课本第27页,看看下面的乐器图,说说它们是哪个民族的乐器,乐器的名字是什么?可上网搜索,同学之间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我国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进而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
六、课程结束
篇6:民族风句子
民族风句子精选
每个民族作品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是一曲与众不同的乐章,节奏的高低起伏都是人们赋予的。下面是民族风句子,欢迎欣赏。
民族风句子
“三月三”是我们壮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身著鲜艳的民族服装的壮族同胞,载歌载舞,欢庆“三月三”歌节。
姑娘们唱起悦耳的民歌,手拉手跳着。一会儿合成小圆圈,就像含苞欲放的花蕾;一会儿扩成大圆圈,又像是怒放的鲜花。
芦笙踩堂是苗家年节的传统娱乐,男青年们组成芦笙队,大小芦笙一齐吹响,几里外都能听到。
“火把节”要连续点三个晚上的火把。每天每家门前要点一支柱子般又粗又大的大火把,寨子里的青年们个个拿着又细又长的小火把,沿着田埂、山路,边走边唱,直到深夜。火把燃得越旺,就越吉利,人们就越高兴。我真渴望去过一次“火把节”!
维吾尔族舞蹈“铃鼓舞”情景交融,舞姿疏密有致,情绪浓时仿佛阳光洒满天山,淡时犹如水墨轻描画卷。
拦路歌是侗族迎客送客时唱的歌,表现了同胞之间的团结友爱情谊。
只见我们的傣族同胞穿着节日礼服,小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从远处眺望,就像一簇簇盛开的鲜花。
这些原始古朴的.节目,与独特的木楼建筑,手工精巧的服饰、别有风味的民族餐饮,奇异的恋爱婚俗等,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画卷。
篇7:音乐与民族《戏曲篇》教案
音乐与民族《戏曲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几首著名戏曲选段的欣赏,使学生了解我国戏曲文化的基本特征,对戏曲艺术产生兴趣。
2、愿意聆听和观看戏曲音乐,乐意搜寻与戏曲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
3、初步认识有关戏曲“唱、念、做、打”的基本知识,感受和体验各种唱腔艺术。
4、能够模仿粤剧的韵味学唱《分飞燕》,并了解均安的粤剧名伶。
教学重点:
以唱、念、做、打为线索,引导学生欣赏几首著名的戏曲选段,使学生了解我国戏曲文化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愿意聆听和观看戏曲音乐,对戏曲艺术产生兴趣,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
教具:
多媒体
教学准备:
1、均安被称曲艺之乡,学唱一两段粤曲。
2、查资料:均安的粤剧名伶有哪些?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对比欣赏法。
教学分析:
本课选自花城出版社第二单元音乐与民族《戏曲篇》,戏曲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的艺术门类,学生没有兴趣,更不会主动去学习。但是均安被称为戏曲之乡,所以就课本上的内容,以唱、念、做、打为线索,让学生对戏曲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我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希望学生对戏曲有一个新的认识,爱上戏曲。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熊猫
2、提问:非常好,那我们国家的国粹又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京剧
(京剧属于我国的戏曲)
二、戏曲的概念:
1、提问:说出你所知道的戏曲种类?
答:京剧、粤剧、川剧等。
2、提问:那什么是戏曲呢?
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戏曲的内涵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
3、多媒体播放欣赏:《中国戏曲真神奇》。
这首歌高度概括了戏曲的特点,提问:你最喜欢戏曲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服装、化装等
4、多媒体展示京剧四大行当的脸谱和服饰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生:男性人物,分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和红生等。
旦:女性人物,一般分为青衣、花旦、正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和彩旦。
净:威重、粗犷,俗称“花脸”。有文有武。
丑:反派人物或诙谐、滑稽的人物,又称“小花脸”。可分文丑和舞丑。
三、戏曲的内涵:
引言:戏曲的内涵是唱、念、做、打,现在我们以它为线索,介绍戏曲。
1、唱与做:
(1)唱:京剧是歌舞剧,歌唱占主要地位。京剧的唱,就是把生活中的语言加以凝炼和艺术化,并以音乐的唱腔来加强气氛,成为一种舞台语言
(2)做:就是京剧中的表演。它不同于话剧等其它艺术形式的表演,京剧的表演动作,是富有节奏感、艺术性的舞蹈化动作,人们常说京剧的表演“无声不歌,无动不舞”,就是说京剧的所有念白都具有音乐性,所有的动作都具有舞蹈性。京剧表演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和动作。它的每一个动作,都有一定的程式,京剧表演讲究以虚代实,是一种虚拟的表演方式。
(3)多媒体播放:欣赏《迎来春色换人间》和《打虎上山》的片段。
提问:a、音乐的特点是什么?唱的有什么特点?
答:气势磅礴、急切有力,唱腔高亢、豪迈
b、他做了什么动作?
答:骑马,拿枪打老虎
c、那他是谁,他为什么有枪呢?
了解背景:《智取威虎山》是根据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改编的现代京剧。剧情(略),他叫林子荣,是解放军侦察排长,
d、打老虎时它的背景音乐是什么?
答:锣鼓声
(4)中国戏曲乐队分为“文武场”,文场指管弦乐器,武场指打击乐器
京剧的三大件指的'是京胡、三弦和月琴
(5)模唱一段锣鼓经:
念法:2/400|仓00|仓00|八大八|仓仓|才仓0|嘟||
2、唱与念:
(1)念:京剧表演时,只说不唱称作“念”,念又叫“念白”或“白”。俗称“唱重四两,白重千斤”。念白在京剧表演形式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多媒体播放: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A提问:豫是指哪个省?豫剧唱腔和念的特点是什么?
答:河南。节奏有力、旋律明快、质朴,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格。
B介绍著名豫剧艺术家:常香玉
3、打:
打:指的是武功,在舞台上,打是一种表演厮杀、打斗的艺术形式,俗称“武打”,武打是京剧特有的艺术特色。京剧的打,不是武术表演,也不是杂技,而是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手段
(1)多媒体播放欣赏:武松打虎
(2)想一想:从这段短片,你能看出武松这个人物的什么特点?(豪爽、武艺高强)
四、戏曲在均安
1、粤剧的传播:流传于广东和广西的粤语区,远及东南亚、北美、澳大利亚、墨西哥、古巴等粤籍华侨聚居地区。
2、欣赏:粤剧《关汉卿》牢房相会。
(1)介绍马师曾:粤剧表演家。广东顺德人。
(2)红线女:粤剧表演艺术家。祖籍广东开平,生于1927年。
(3)想一想:用戏曲的内涵:唱、念、做、打来评价这段戏曲,你觉得它最有特色的是什么?(念词为粤语,极具广东风味,同时为粤曲,更具韵味。)
3、唱一唱:
均安被称为粤曲曲艺之乡,请同学唱一唱:
《分飞燕》
《帝女花》
4、讨论:籍贯为顺德均安的粤剧名伶有哪些?
请同学展示收集的资料:
(1)李海泉(1898―1965年),顺德均安上村人,著名粤剧丑生、小生演员。
(2)罗家权,顺德均安沙浦乡人,著名粤剧小武
(3)罗家宝(193―),顺德均安人,著名粤剧文武生。他出身粤剧世家,父亲罗家树是著名粤剧乐师,叔父罗家权、罗家会是著名粤剧演员,自小接受家庭的艺术熏陶,醉心学习粤剧艺术。
(4)罗家英,原名罗行堂,顺德均安人,著名粤剧文武生。出生于粤剧世家,八岁开始接受父亲罗家权(著名粤剧文武生、丑生)的基本功训练,唱功、做功的知识和技能,师承伯父罗家树(著名粤剧乐师)和叔父罗家会(著名粤剧演员),从艺过程度中又先后拜在粉菊花、吕国铨及刘洵门下,还曾经拜著名京剧武生李万春为师。
五、小结:
戏曲,堪称中华艺术中的神奇瑰宝,而且戏曲艺术种类非常丰富,作为华夏子孙,应深刻认识祖先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热爱祖国的戏剧艺术。这节课大家的表现也非常好,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来,而且有些同学唱粤曲也唱的非常好,希望能够再接再励继续唱下去,唱的更好。最后希望大家像喜欢我国的国宝一样喜爱中国的戏曲。
篇8:大班音乐多彩的民族教案
一、活动目标
1.欣赏各少数民族的舞蹈,在情景中大胆创编、模仿新疆舞的各种姿态。
2.感受少数民族不同风格的音乐、舞蹈,热爱祖国的各个民族。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二、活动准备:
PPT课件、电脑、电视机)
三、活动过程:
(一)欢乐的火把节
1.欣赏火把节视频。师幼一起跳舞。
2.跟着鼓点节奏,跑、跳、欢呼、打击身体的各个部分。
(二)新疆舞
1.师幼开着新疆小火车去新疆旅游。
2.掂步练习。
3.师幼听音乐自由舞蹈。
4.欣赏PPT,说说、学学哪个动作最漂亮。
5.分段学习。
6.师幼完整跳新疆舞。
(三)傣族
1.欣赏云南美景和音乐。说说感觉。
2.欣赏教师的傣族舞蹈。
教学反思:
本课的学习会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有更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一些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经历的活动,而那些少数民族的一些节日虽然不多见,或许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还可以亲身体验一下节日中的快乐,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了解到祖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是学生自身情感体验的需要,同时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篇9:大班音乐多彩的民族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离不开服装。我班的幼儿平时对身边幼儿和教师的服装特别注意,并私底下讨论着。为了能让幼儿对各种服装有更好的认识,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教师的层层提问下,仔细观察、思考、交流自己对服装的认识。
2、教幼儿注意倾听同伴的谈话。
3、提高幼儿观察思考能力、勇于表达观点的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能更流利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
1、一些特殊功用服装的图片。
2、活动前要求幼儿穿上最漂亮的衣服。
活动过程
一、引导观察,激发兴趣。
1、教师称赞幼儿穿的服装,激起幼儿对服装的谈论愿望。
2、幼儿自由寻找朋友交谈服装。
二、层层提问,引发思考。
1、你们知道自己身上衣服的名称吗?
2、说说自己穿的服装和其他朋友穿的有什么不同?(式样、色彩)
3、谈论日常的生活服装(气候变化)
4、你们知道还有哪些特殊功用的服装?
如:下雨天穿的、跳水运动员穿的、击剑运动员穿的、消防员穿的等等各是什么服装?各有什么特点?
三、教师总结,延伸话题。
1、教师总结谈话内容,让幼儿今后要多留心观察不同类的服装,说出自己的看法。
2、活动延伸:让幼儿自己设计服装,并谈谈自己设计的服装。
教学反思
从幼儿的现实生活出发,并通过层层的提问,促进了幼儿仔细观察自己与同伴的服装,能积极地进行交流,教学效果是显著的。如能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相信这个活动会有更好的成效。
篇10:音乐培养民族情感
音乐培养民族情感
音乐培养民族情感辽宁省大洼第三高级中学 王海雨
【摘 要】民族音乐一般是指思想和内核为中国所独有的,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具有很厚意境的、写意性的音乐。民族情感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主权意识、民族自尊性、民族自豪感,爱祖国,爱人民的意识,为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的振兴而献身的精神,这种情感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一种罪深厚的、纯粹的、真挚的情感,是一个超理性的范畴和境界。音乐不能揭示情感产生的原因,却可以把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这客观说明了音乐与情感的辩证依存关系。因此,可以这样说,民族音乐是民族情感的最佳载体,民族音乐在民族情感的激发和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有内在不可分割性,又有外在的相互促进性。
【关键词】民族;情感;音乐;歌曲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却一直处于重要不重视的尴尬境地。如何对民族音乐的课程功能进行重新探索与再认,如何通过民族音乐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是我们音乐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一、理解民族音乐与民族情感的内涵
民族音乐一般是指思想和内核为中国所独有的,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具有很厚意境的、写意性的音乐。民族情感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主权意识、民族自尊性、民族自豪感,爱祖国,爱人民的意识,为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的振兴而献身的精神,这种情感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一种罪深厚的、纯粹的、真挚的情感,是一个超理性的范畴和境界。民族情感是整个民族精神的体现。
那么民族音乐与民族情感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我们知道,在艺术的王国里,音乐是最善于表达情感和激发情感的艺术。从美学的角度看,音乐不是情感,可它却是情感的最佳载体;音乐不能揭示情感产生的原因,却可以把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这客观说明了音乐与情感的辩证依存关系。因此,可以这样说,民族音乐是民族情感的最佳载体,民族情感是民族音乐主题的升华。民族音乐在民族情感的激发和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有内在不可分割性,又有外在的相互促进性。
二、利用音乐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应是有较高的民族意识,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开拓的精神和完善的人格,而这种人才素质的基础应该是深厚的民族情感。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来强化和培育学生的民族情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1.利用民族音乐的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民族音乐史表达形式有民间歌曲、民间器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诸多民族民间音乐等等,这些多样化的民族音乐无论在节奏、音阶、调式、旋律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散发着中国独特的民族风情,体现着中国悠久的民族文化,有都反映着民族音乐历史发展过程中与民族情感的相依相存。那么,教师可以利用民族音乐的魅力,去点燃学生民族情感之火,从而让学生产生始于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升华为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
2.充分发掘民族音乐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在我国的民族音乐宝库中,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创作歌曲、戏曲唱腔、说唱音乐,可以说是浩若烟海,灿如星辰,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民族音乐教学资源。在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时,教师需要精心发掘音乐作品的涵义,并充分揭示作品中丰富的内容。爱国主义是民族情感的主旋律,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首先要理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派生出中华民族各种精神现象和本质的核心。在理解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之后,在选取符合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主题的音乐作品对学生进行教学。在我国,体现这一思想的优秀作品有很多,如《苏武牧羊》、《满江红》、《颐和园》、《中国男儿》、《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黄河大合唱》、《歌唱祖国》等。教师要对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发展历史与接受力等等都要进行了解,这样教师教学时才会得心应手,并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影响最深远的文化。我国的民族音乐正式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母体中吸取丰厚的营养而孕育、生成并茁壮成长。如民族音乐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的问世,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民间歌曲收集整理工作的起点,其反应的内容体现了高度的思想性和繁荣昌盛。儒家、道家等思想即脱胎于民族音乐。所以,可以说包容、博大、多元一体的品格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音乐的底蕴所在。因此,在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时,可使学生从艺术的角度深入透彻地学习、了解祖国的民族文化。一曲《梅花三弄》充分地展现梅花那晶莹玉洁的动人气韵和凌霜斗雪的英雄气概。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描绘出的温静、优雅、素洁、有如仙境的月夜,营造出令人心醉神往的境界。琴曲《阳关三叠》完整滴再现了唐代诗人王维的离别诗,把诗人送友人西出阳关时的愁情伤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祖英台》,用富有浓郁民族气息戏曲音乐,生动而感人的讲诉了我国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礼教,热情地歌颂了纯真的爱情。这些内容既增强了趣味性有加深音乐的理解,既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又融入了民族情感的培育。
没有真正生活的体验,就不会有真切的情感积淀。因此,在教学中,或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或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舞蹈或音乐的创作中,或是让学生深入到祖国各地采风,这些手段都需要创造性地、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孔斯特著。袁静芳,俞人豪译。罗传开校。民族音乐学[荷][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121.
[2]胡德,金士铭译。景zhān@②校。民族音乐学导论[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226.
[3]王耀华主编。王耀华。杜亚雄编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4]杜亚雄。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定位[J].交响,(3):11.
篇11:地理《民族》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民族》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的地域分布特点,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2.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民族、人种分布图的方法,步骤和技巧等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我国的民族构成特点;
2.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前边我们学习了我国的人口特点与分布等内容。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了汉族以外,还有不少兄弟民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彩图“我国的民族大家庭”,了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板书】 第三节 民族 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1.我国有56个民族
教师给出数据(汉族占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壮族
人口超过500万的还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学生活动】让学生画出“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扇形图,使学生确认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但各民族不论人数多少,在祖国大家庭中是一律平等的。
引导学生回忆历史课上讲过的:19世纪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抗击法军的英勇事迹和广西的少数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抗击日寇的侵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这些典型事例都说明了各民族人民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共同缔造新中国。为祖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liuxue86.com
2. 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师生互动】老师可以让学生拿出随身携带的纸币,让学生发现人民币上的有几种文字,分别是哪几种?并让学生了解“我是中国人”几种民族文字的写法。
明确:四种文字,分别是: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0多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可
以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通信联系、学习、出版以及社会交往中,可以自由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我国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媒体展示】老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各民族的特色文化、民族习俗、节日等,并由学生讨论,最后师生得出结论。
明确: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文化既相互交融,又多元发展。我国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各有特点,并且各民族有保持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二、民族分布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中华民族分布”图,并设问: (1)指出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按地理方位)。
(2)找出居住在五个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和居住在云南、黑龙江、吉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
由学生根据地图提供的信息,归纳出: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其中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我国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西藏等五个自治区。还在部分地区成立了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我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平等互助,亲密团结,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民族概况和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全国没有一个县市是单一民族的)、小聚居(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集中分布于我国的西南、西北和东北)。了解了我国的民族政策。总之,我国这个有着众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家庭,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平等互助,亲密团结,为祖国的强盛,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不断努力,奋发进取。
课后习题
1.泼水节是( )?
A.傣族的传统节日
B.彝族的传统节日?
C.哈尼族的传统节日
D.高山族的传统节日
2.关于我国民族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汉族人口占92%,因此汉族领导少数民族?
B.各民族风俗习惯要向汉族习俗统一?
C.我国依据各民族的贡献大小确定其地位高低?
D.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
板书
民族
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1.我国有56个民族
2.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二、民族分布特点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民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4.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人口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及分布
教学难点:各民族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图片中的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的人民属于不同的民族,各民族的服饰是不同的。接着,教师可以总结出我国的民族构成:我国有56个民族。
让学生拿出一张人民币(纸币),提出一个问题:你可知道人民币上有哪些民族的文字?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又使学生了解到有些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字。老师在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有些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3.完成了以上几项活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不同民族间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样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理解了民族的概念,并且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区分不同的民族(不同民族的居民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文化、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4.讲解少数民族的概念。首先列出汉族的人口数和全国人口总数,其次让学生计算出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比。最后教师总结:相对于汉族而言,其他的55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因此称除汉族以外的这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1.读课本图1-3-1“我国民族的分布”。学习该图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总结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二是学会阅读专题地图的步骤和方法。
2.指导学生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
3.请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去阅读分布图:(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是否存在没有汉族人分布的省、市、自治区?
4.请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全国没有一个省、市、自治区是单一民族的。相对来说少数民族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进一步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民族政策】
1.先思考有关问题,例如:(1)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分布在内地还是边疆?(2)因汉族的人口多,是否可以要求其他55个少数民族必须放弃本民族的文化信仰而遵从汉族?
2.教师最后总结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并针对上述问题讲解相关的民族政策。
(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定统一,尊重人权,各民族一律平等)
(2)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篇12: 大班教案《民族》
设计意图: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份。每个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丰富多彩的艺术生活,歌舞、绘画、雕刻等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彩云之南”是云南省的美称,正是这诗意的别称,形象的概括了云南大地的美丽、富饶、神奇多彩。希望通过《我的家乡民族多》这个主题活动的开展,幼儿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云南、了解家乡,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街是白族最盛大的节日,了解三月街的活动,初步了解白族服饰的特点。
2、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电影《五朵金花》
活动过程:
1、初步了解白族最盛大的节日--三月街请幼儿观看《五朵金花》前十分钟的视频: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一个地方过一个很盛大的节日,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来看一个视频,看完以后老师要请小朋友告诉老师这个节日叫什么名字?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干些什么?
看视频。
请幼儿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
教师小结:这个三月街是我们白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点苍山脚下举行,到这个时候就会有许许多多的人来到这里。三月街是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拿一些东西去买卖,同时还会进行一些歌舞表演和赛马。“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说的就是大理州民族节三月街。
2、初步了解白族的服饰刚才小朋友们有没有注意看刚才视频里的那些人穿着的衣服?
那是我们白族的服装,是很多年前的款式了。
现在我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书,看看我们现在的白族服装。
让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问幼儿看到了什么?衣服主要是什么颜色的?(白色)教师小结:白族最崇尚白色,衣物以白色为贵。
现在我们来看看头饰请一个小朋友来说说一说,这个头饰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这个头饰上都有什么?(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小结:这一顶漂亮的头饰囊括了大理“下关风,上关花(山茶花,杜鹃花),苍山雪,洱海月”的优美景致。那发辫下盘着的绣花头巾,犹如盛开在山顶的山茶、杜鹃花,代表大理四季盛开的鲜花;头巾一侧垂下雪白的缨穗飘飘洒洒,象征着终年吹拂的下关风;而绣花头帕上精心梳理出茂密雪白的绒毛,形象地表现了苍山顶上那冰清玉洁、经夏不消的皑皑白雪;美丽的发辫似一轮弯弯的月儿挂在花海之中,象征洱海上空升起的一轮明月。
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逛了三月街,再让我们走进白族人家,尝尝他们的三道茶好吗?走吧!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篇13: 大班教案《民族》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状况,习俗和文化。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萌发爱国情感。
3、大胆说出自己对民族的理解。
4、锻炼幼儿坚持到底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
活动准备:
1、课件《民族》。
2、幼儿事先对中国的民族状况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幼儿交流调查表
中国其他地方的人是不是跟我们都一样?
小结:这些跟我们不同服饰不同习俗的.人是少数民族。
你知道哪个民族的名字?有什么风俗习惯?喜欢吃什么?住在哪里?(幼儿交流调查表)
小结: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习俗都不同。
二、了解少数民族,幼儿模仿表演
1、汉族人喜欢吃什么?你们认识这些字吗?
小结:汉族人喜欢吃大米和面粉做的东西,如:米饭、汤圆、粽子、馒头、面条、包子、饺子等。
2、傣族人最喜欢跳什么舞?
小结:傣族人最喜欢跳傣族舞。(欣赏傣族舞视频,幼儿模仿表演)
3、藏族人最喜欢吃什么?
小结:农区的藏族人以 粑为主食,用茶水拌食,喜欢酥油茶和奶茶。牧区的藏族人以牛羊肉为主食,日食五六餐。
4、维吾尔族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他们喜欢跳什么舞?
小结:新疆的土鲁藩有葡萄和哈密瓜。他们喜欢跳新疆舞。(欣赏视频,幼儿模仿表演)
5、蒙古族人喜欢吃什么?他们穿的衣服有什么特点?他们居住在哪里?他们喜欢干什么?
小结:蒙古族人爱吃牛肉、羊肉、喝奶茶。身穿长袍,腰间束腰带,脚穿靴子。他们生活在大草原上,以放牧为生,住在可以随拆随搭的蒙古包里。蒙族人喜欢唱歌、跳舞、弹马头琴。
总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平安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三、制作民族娃娃
自己动手制作漂亮的民族娃娃。(教师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作背景音乐)
活动反思:
活动始终把对幼儿的情感教育一直贯穿其中,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有效拓展孩子们的心灵空间,从而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效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让幼儿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等。通过活动的教学实践,认识到教学成功与否,幼儿掌握程度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创造性地设计活动教学。
篇14: 大班教案《民族》
活动内容:民族风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基础上辨别藏族和维吾尔族的音乐特性。
2、乐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不同的民族风情。
3、萌发幼儿对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喜爱。
活动准备:录音机、音乐磁带、藏族和维吾尔族的服饰及材料
活动流程:
1、欣赏辨别
(1)活动导入:这几天,我们收集到了许多少数民族的资料,知道少数民族都非常好客,这次有两个少数民族娃娃请我们去做客,你们想去吗?
(2)集体欣赏:我们来听听是哪两个民族的娃娃?
(3)个别交流:这段音乐听上去有什么感觉?觉得是哪个民族的?
2、想象创造
(1)经验交流:倾听音乐后交流藏族娃娃和维吾尔族娃娃怎样迎接客人?
(2)想象创造:幼儿边听音乐创编动作表现。
(3)个别交流:你在做什么动作?幼儿间互相模仿表现。
3、表现交流
(1)小组表演:幼儿自由选择扮演角色听音乐表现。
(2)互相欣赏:能辨别音乐,听到音乐与之相应的民族娃娃表演。
4、情感迁移:还想到哪些民族去看?
整个活动以欣赏表现为主线,在平时活动中孩子们积累一定的音乐经验,因而在倾听音乐时乐意表达自己的感受,当听到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时,孩子们觉得活泼、轻快,当听到西藏的音乐时,孩子们觉得有点快有点慢,用抒情的词语进行解释。为了拓展幼儿想象的空间,孩子们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表述,想象新疆娃娃和藏族娃娃他们各自不同的风情,在听着音乐做些什么?鼓励幼儿用动作进行表现,提供了自由展现的机会。孩子们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民族,融入到扮演的角色中,从中感受到民族的多元文化,使幼儿乐意表现对音乐美、服饰们美的审美情趣。
篇15: 大班教案《民族》
目标
1.认识各民族服装,感受服饰的民族特点。
2.根据自己确定的分类标准布置民族服装展并记录。
3.学习相互协商、听取同伴意见,会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各民族的服装、服饰若干。
2.提供搭展台的各种材料:如桌布、桌子、积木、展板、回形针、图钉等。
3.记录纸、笔。
4.民族音乐磁带。
过程
1.感受民族服饰的特点。
请大家看一看、想一想活动室里的各种民族服饰是哪些少数民族穿戴的。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服饰。
引导幼儿谈谈民族服装、服饰之间的异同之处。
2.讨论布置民族服饰展。
讨论:大家带来的这些民族服饰怎样在活动室里摆放?
布置“民族服饰展览”需要做哪些准备?需要哪些材料?大家如何分工合作?
根据幼儿的讨论结果,请幼儿进行准备和布置工作。
3.动手布置并记录。
引导幼儿自由结伴成一组,商量确定自己小组布置展览的分类标准,然后进行布置。
各组介绍自己的布置成果。
鼓励幼儿将本组的布置设计、摆放标准大胆地记录下来。
4.变换布置并记录。
鼓励幼儿尝试其他不同的布置方法并记录。
在幼儿变换布置的活动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幼儿相互协商、统一意见后再进行操作活动。
展示布置记录的结果,相互学习同伴的不同策略。
5.体验民族服饰的美丽。
请幼儿每人在展览会上选择一件服饰自行穿戴,听音乐跳舞。
建议
1.幼儿在讨论布置“民族服饰展”时,可能会提出自己制作民族服饰、搭建展台、巡展等建议,教师要通过幼儿之间的相互协商,达成一致的意见,不要用成人的意见云干预幼儿的活动。让幼儿在出现矛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积累相应的经验,提高能力。
2.活动后还可以提供民族画报等图书资料,丰富幼儿对民族服装的印象。
篇16: 大班教案《民族》
教学目标:
1、欣赏民族服饰,感受各民族特点以及民族服饰的美。
2、会用折、剪、贴等多种美工方法制作一种民族服饰。
3、能较协调的搭配色彩。
教学准备:
各民族娃娃的图片,彩纸剪刀,胶水,皱纹纸、白纸教学重点与难点选择合适材料,运用各种方式制作民族服饰。
教学方法与手段:直观感知法、讲解演示法。
活动过程:
一、欣赏民族服饰
师:我们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她有56个兄弟姐妹。今天我带来了很多图片,你知道这些服装是哪个民族的吗?
师:这些民族的服饰,分别是苗族、藏族、蒙古族、朝鲜族等等。
请你仔细看看,他们的服饰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你最喜欢哪个民族的服饰?为什么?
引导幼儿谈谈民族服装、服饰之间的异同之处。
分别大胆地猜测这是什么民族的服装先感受民族服饰的特点,为下一环节制作服饰做铺垫。
二、尝试制作民族服装。
1、请幼儿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民族服饰。
师:今天我要请每个小朋友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民族服饰,今天我们要做一件民族服装。你来说说看你想做哪个民族的服装?
2、教师示范操作师:这里有很多材料,这是什么?你觉得可以做什么?
教师一边问一边简单地示范操作。
3、提供材料,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说说自己想做哪个民族的服装,用什么材料,通过什么方式。
2)仔细观看老师的制作步骤。
3)自由操作。
通过欣赏图片,获得直观印象,然后组织讨论有利于孩子们更仔细的观察到民族服饰的特点,对接下来的教学开展提供帮助在认识材料的基础上,有目的的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通过教师的示范操作,降低操作难度。
三、展示制作成果。
师:小朋友做的都非常用心,下面我要请你们来介绍一下你做的民族服饰。
师:你做的是什么民族的服饰?你用了什么方法做的裙子?幼儿将布置好的民族服饰进行介绍,相互欣赏,并随着民族音乐跳民族舞蹈。
说说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通过幼儿与教师一起布置,幼儿不再是观看老师布置环境,而是与同伴相合作,一起来完成展览。
音乐舞蹈的方式让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
篇17: 大班教案《民族》
活动目的:
1、加深对少数民族的了解,知道有关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文化等知识,有尊敬少数民族的情感。
2、鼓励幼儿大胆地说。
活动重点:
能运用语言大胆地说出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文化。
活动流程:
师生交流――幼儿竞赛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交流
师:听说你们知道很多关于少数民族的事情,你们愿意去考考他们吗?
幼儿和老师交流
要求:大胆地考问老师。
二、幼儿竞赛
师:刚才你们考了老师很多问题,现在老师也要考考你们。
(一)抢答题
如:云南地区有多少少数民族?
哪个少数民族喜欢吃手抓饭?
世界上时间最长的狂欢节叫什么民族?
要求:谁先抢到板谁回答。
(二)必答题
要求:每人抽取一张纸,每组轮流回答。
三、结束评价。
篇18: 大班教案《民族》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分泥和连接的技能制作民族娃娃。
2、感知几个常见少数民族的特色。
活动准备:泥、泥工板、湿抹布、民族娃娃的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出示各种民族娃娃,听泥娃娃自我介绍:"黑眼睛,黑头发;你穿对襟袄,我系葡萄扣;你梳桃子头,我扎小髻髻。我们是一群中国娃娃,我们住在无锡惠山的山脚下。
引导幼儿观察名族娃娃的外形特征:脸是圆圆的,眼睛大大的,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很美丽。
二、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学习分泥和连接的技能。
1、老师出示泥团,示范分泥:做娃娃的时候,先要把泥分为两块,每一块再分为一大一小两块,大的分别做身体和两条腿,小的分别做头和两条胳膊。
2、用我们学过的团圆、搓长、压扁等本领做出圆圆的头、宽宽的身体
3、示范连接:做好以后,将头、胳膊、腿与身体连接在一起。提示幼儿可以用辅助物来帮忙。
4、最后填上眼睛、嘴巴,提示幼儿可以用泥条粘帖的方法表现出名族娃娃的发髻特征。用辅助材料进行装饰,平放在泥工板上。
三、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下面请每个小朋友自己来做一个泥娃娃,分泥时要注意份量多少。提示:想想看,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将头和身体连接的牢固一点呢?
四、交流讲评
我们今天可以开一个民族娃娃展,你们都是小评委,请你来说说你喜欢那个民族娃娃,为什么?
【音乐教案-独特的民族风(集锦18篇)】相关文章:
《乡愁》教学设计(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2022-09-28
睡着的吉卜赛姑娘大班音乐教案2023-09-26
独特的民族风教学反思2023-05-13
《美丽的面塑》美术教案2022-07-20
七年级下册语文安塞腰鼓教案2024-01-09
草原优秀作文2022-09-17
选修语文《老北京的春节》教案2022-09-21
长城谣作文2022-11-03
大班音乐教案《我的大鞋会唱歌》含反思2022-12-14
长江两岸-民歌节 -初中音乐教案20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