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生物教案(整理18篇)由网友“达菲拿铁”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单细胞生物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篇1:单细胞生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3、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能力目标:熟悉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引言]:伴随着虫鸣鸟啼的《湖天春色图》曲,CAI出示各种单细胞生物的图片――细菌、酵母菌、眼虫、变形虫、衣藻、小瓜虫、喇叭虫、有孔虫、带藻、甲藻。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生活着各种动植物,还有不易见到的这些图片上的美丽生物,在每一滴河水、海水、甚至草尖上的每一滴露珠里都有可能找到它们的踪影。此时此刻,它们或许就悄悄的漂浮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但我们却看不见它们,为什么呢?
学生思考
[讲述]:单细胞生物的种类很多,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根据单细胞生物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它们又可分为单细胞动物和单细胞植物,虽然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是它们能独立地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提出问题]: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它们却能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为什么?
学生活动
饶有兴趣地观看这些单细胞生物。并能区别出单细胞植物与单细胞动物。
一、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教师活动
[讲述]:我们今天就以草履虫为代表来进行探讨。
CAI出示问题:
(1)制作草履虫的临时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临时玻片标本,观察草履虫的外形以及如何运动。
(3)草履虫是植物还是动物?理由?
(4)草履虫的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草履虫是如何完成生命活动的?
[观察草履虫]取一洁净的载玻片平放,在一端滴上一滴带有草履虫的培养液,放上少许棉纤维,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镜检,观察草履虫。
[播放FLASH]:草履虫的结构特征。
生活环境:草履虫生活在有机质丰富、水流平缓的池塘和污水沟中。主要食物是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吃掉4.3万个细菌,因而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形态结构:体长大约不到一粒芝麻的1/10,只能用显微镜观察到。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底,全身布满了纤毛。
[出示]:草履虫的结构模型。请一位同学讲解模型。
生命活动:具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纤毛:运动(草履虫依靠表膜上纤毛的摆在水中旋转前进)。
表膜:呼吸和排泄的功能。
食物泡: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
伸缩泡:排泄废物的功能。
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CAI出示:(1)多细胞生物能够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发生反应,草履虫这种只有一个细胞构成的简单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既然大家认为草履虫也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那我们能否证明?如何证明呢?
学生思考
CAI出示:(1)给草履虫怎样的刺激?
(2)怎样做才能既刺激它又不伤害它?
(3)如何观察和比较草履虫对不同刺激的反应?
(4)需要对照实验吗?
引导学生参照教科书的实验制定并实施探究
二、单细胞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提出问题]:草履虫对各种刺激(如化学物质等)可能产生反应。
[作出假设]:(1)草履虫逃避食盐这种刺激。(2)草履虫趋向糖这种刺激。
同一实验组两人分别进行探究1和探究2
[实验原理]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作出一定的反应。虽然草履虫的结构很简单,但是它对外界的有利刺激或有害刺激能够作出反应。
[实验装置图]
[实验设计思路]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这个活动是本节的难点,本实验的重点是实验方法的设计,制订实验时,通过步步设疑,引导学生制定己的实验并实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操作步骤
[探究实验1]:取一洁净的载玻片平放,在一端滴上一滴带有草履虫的培养液,另一端滴上一滴清水,并使培养液和清水连接。在放盐粒的一侧先放少许棉纤维,然后在棉纤维外面再放食盐粒。3分钟后观察现象。
[探究实验2]:取一洁净的载玻片平放,在一端滴上一滴带有草履虫的培养液,另一端滴上一滴清水,并使培养液和清水连接。在放盐粒的一侧先放少许棉纤维,然后在棉纤维外面再放糖粒。3分钟后观察现象。
[全班交流]:略。
[播放FLASH]: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得出结论]:单细胞生物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单细胞生物的利与弊
引导学生说出单细胞生物对人类的利与弊
利:净化水体、饵料、食品制作、释放氧气等
弊:引起人体和其他动物的各类疾病
学生活动
每个实验小组两人分别进行探究1和探究2的操作,观察3分钟后得出结论: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适应环境。
篇2:单细胞生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1.探究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2.概述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方法与过程目标 :
1.通过对草履虫的观察学习,进一步强化显微镜的操作技能。
2.通过对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扩散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二、教材分析:
单细胞生物非常的微小,仅凭肉眼根本无法观察。而且虽然单细胞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但是学生所知道的却非常少,知道的最多的是细菌。但是学生虽然对细菌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却很难清楚地知道细菌能有哪些生命活动,而且细菌的生命活动也无法利用显微镜进行直接的观察。所以教材选择了很常见,又具有丰富生命活动的草履虫。
单细胞生物的定义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虽然陈述的话很简单,但是其内涵却很深。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出草履虫是一个细胞?如何使学生体会到草履虫具有丰富的生命活动呢?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过了观察法,所以本节课引导学生由外及内,由表及里地对草履虫进行观察和学习:第一步:引导他们观察草履虫的外形,从而介绍草履虫,并使学生明白草履虫是如何命名的。为了加深他们的印象,教师利用鞋垫作为道具,让他们兴趣高涨的同时也记忆常留。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草履虫的运动,这是最直接最容易观察的一种生命活动,这个难度不大,学生很容易完成。第三步: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入手,草履虫能够进行运动,就说明有相应的结构。纤毛用我们的普通低倍显微镜较难观察到。所以结合教材68页的图来引导学生对草履虫内部的结构和相应的功能进行观察和学习,再通过连线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使学生明确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同时又有丰富的生命活动,再总结提出单细胞生物的定义。通过一步一步地分步骤引导学生观察,慢慢加深难度,由此既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又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较好地锻炼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也实现了对教材重点、难点的突破。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重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基于学生对于单细胞生物的了解较少,所以先让学生通过幻灯片了解多种多样的单细胞生物及他们与人类的关系,再引导他们进行简单的总结。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2、难点:1、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四、课前准备:
草履虫培养液、普通光学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棉花、镊子、鞋垫、草履虫模型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课前约定
1分钟
1、实验时要按教师要求做,令行禁止,不得乱动实验材料。在使用显微镜时要按照已经学过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2、实验结束后,教师数“1、2、3”,学生一起鼓掌,进入知识讲授阶段。
教师数“1、2、3”,进行演练
认真倾听教师的约定,听到“1、2、3”后,一齐鼓掌,并迅速坐好。
约定实验要求,确保实验有序进行。
新课导入
5分钟
播放各种单细胞生物的显微图片和配乐,设问:这些图片里的生物大家平时见过吗?是借助什么仪器看到的呢?
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微生物的世界!
板书课题: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
1、新课导入:牛和蚊子的对话。牛:讨厌的蚊子你别碰我,我刚用清澈的河水洗得干干净净的。蚊子:哼,你以为河里的清水就真的干净吗?那里面有很多比我还小的生物呢!
2、质疑:牛和蚊子谁说得对呢?水中有没有微小的生物呢?
3、在你们实验桌上的盘子中的载玻片上也有一滴水,这是我们取自清澈的河水,再经过培养后得到的水。请问它干净吗?
学生可能什么也没看到,说明肉眼的观察是有限的,可以借助显微镜来进一步观察。
认真观看图片。预设答案:没见过,借助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
聆听教师讲话。
观看图片,倾听教师,对实验桌盘子中载玻片上的水进行观察,仔细观看水滴并回答问题。(生:一部分学生没有观察到草履虫 ,回答干净,一部分学生观察到了草履虫,回答不干净。)
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从随处可见的清水入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让他们对准备的材料进行肉眼的观察。
学生活动1:制作装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13分钟
1、制作装片:在水滴中加入几滴棉花丝,然后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观察你所看到的生物的外形
3、思考并讨论:为什么制作装片前要添加棉花纤维?
4、教师利用投影适时地播放实验注意事项,投影出示我们要观察的生物在显微镜下是怎样的'。如果一开始只看到了棉花纤维,要怎么样做才能找到我们要观察的生物?
1、按照老师指导制作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其外形
3、思考与讨论(预设答案:适当限制草履虫运动,以便于观察)
4、学生观看并学习移动装片来寻找要观察的目标
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了解草履虫的外形特征,并注意草履虫具有运动这一生物的生命活动
学生活动2:草履虫的结构与功能
10分钟
1、自主阅读P68图2-20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
2、投影出示草履虫的内部结构图,学生填写各部分名称及讲述功能。
3、自学检测:学生在一体机上完成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填图及连线题。
自主阅读教材,自学草履虫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及功能,并通过自学检测。
认识草履虫的基本结构。明确相关结构所具有的功能。
单细胞生物的概念
3分钟
1、投影展示: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对比这两幅图,思考:动物细胞的结构与草履虫的结构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得出结论:草履虫是一个细胞构成的,同时草履虫又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我们把这样的生物叫做单细胞生物。
板书:一:单细胞生物
3、学生回忆刚开课时看过的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并举例。
1、学生观察并思考
(预设答案: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认真倾听,思考和理解。
3、仔细回忆并举例。
学生通过与以前学过的动物细胞的结构进行对比,明确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从而明确和理解单细胞生物的概念。
学生活动4:拓展探究
5分钟
1、草履虫已经具备生物的几大特征了,能运动,取食,消化,排泄,繁殖……
那么它能对外界刺激及时作出反应吗?
2、展示实验的视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结果。并且填写课本69页课后练习题第3题。
3、学生思考:为什么草履虫会躲避食盐?如果换成肉汁呢,草履虫会怎么样运动?你的结论是什么?
1、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预设答案:
应该能。
2、认真观看视频。
3、讨论与思考。预设答案: 食盐对于草履虫是不利的刺激。换成肉汁,草履虫会主动往肉汁处运动。结论:草履虫可对外界刺激做出一定的反应
应激性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较复杂的生命活动。通过这个拓展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单细胞生物概念中: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活动5:资料分析: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5分钟
1、投影展示:各种介绍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的图片和文字。
2、学生观看后讨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什么?
板书:二、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阅读并思考
2、预设答案: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既有利,又有弊
通过现实情境展示,让学生体验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构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概念,并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结课与练习
3分钟
1、结课设问: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投影出示本节所学知识框架,并布置作业:自己制作一个草履虫结构模型。
2、完成上的课堂练习。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参与完成练习。
结束本节课并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
六、板书设计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一、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能完成全部的生命活动
二、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有弊
七、课后反思:
优点:1、导入环节简单明了,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从随处可见的清澈河水入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紧接着就让他们对准备的材料进行肉眼的观察,从质疑到科学的观察法的运用水到渠成,不落痕迹。
2、本堂课教学环节流畅,引导学生由外及内,由表及里地对草履虫进行观察和学习,学生在进行活动的同时,就完成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二者相辅相成。由于难度是有梯度的,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以学生都能通过一步步地实验直观了解草履虫。
3、实验前的约定,让课堂实验有序进行,避免了实验过程中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维持课堂秩序。
4、讲桌上的演示装片使学生明白要看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以及学会通过移动装片来寻找要观察的目标。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显微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存在的问题:用棉花丝阻挡草履虫,学生容易放置较多的棉花丝在培养液中,导致很多学生看不到草履虫,而是一堆黑呼呼的棉花丝,要想在显微镜下找到全身透明的草履虫,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实验效果很不理想。
改进材料:在载玻片的草履虫培养液中滴一滴蛋清液,以增加培养液的粘稠度,使草履虫的运动速度减慢,又不影响显微镜的观察。或在制作装片时,在盖上盖玻片后,用吸水纸将多余的水从盖玻片的边缘吸走,使草履虫的活动变得困难,速度变缓;以上操作均利于在显微镜下充分观察到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运动状况。还可以在临时装片的盖玻片一侧滴少许稀释的红墨水,几分钟后可将草履虫的食物泡着色,更有利于观察时看清草履虫的结构。
篇3:单细胞生物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单细胞生物的概念和常见种类
2、描述草履虫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特点
3、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草履虫的结构及草履虫的生理功能特点
难点:草履虫的生理功能特点
教学方法:新课程问题教学法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构成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什么?像我们常见的芒果树,鸡、鸭、鹅、马、牛、羊他们是由多个细胞组成还是一个细胞组成?世界上有没有只由一个细胞组成的生物呢?
预习小卡片
1.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称为 。
2.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有 、、、等。
3.草履虫靠 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4.食物由 进入草履虫体内,在 内逐渐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 排出。
5.草履虫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 。
6.草履虫通过 和 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
7.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吃 个细菌,因而对污水有 的作用。
问题教学
1、教学流程
(1)请各小组派代表解答预习卡片上的问题。
(2)播放影片,展示出收集的各种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引导认识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3)播放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视频,并展示草履虫的结构图,引导学生对照示意图明确草履虫各部分的名称、作用。
(4)复习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掌握草履虫的生理特点。
(5)播放影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从有害与有利两方面分析总结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学习流程
(1)各小组代表纷纷说出自已小组对预习卡片的看法。
(2)学生通过观看影片、图片展示,明确单细胞生物概念。
(3)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掌握草履虫的结构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4)学生回忆生物的七大基本特征?掌握草履虫的生理特点。
(5)学生通过观看影片、图片展示,掌握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问题乐园
问题1:从草履虫培养液吸培养液时,为什么要吸表层,而不吸下层?
问题2:假如草履虫在显微镜下运动得很快,如何让它慢下来?
问题3:草履虫的外形像什么?如何运动的?
问题4:草履虫通过什么结构进行呼吸?
问题5:草履虫以什么为食物?食物由什么结构进入体内?食物残渣由什么结构排出?
问题6: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设问练习
1、观察草履虫时,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取草履虫的最好部位是( )
A、培养液的中层 B、培养液的任意部分 C、培养液的表层 D、培养液的下层
2、草履虫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 )
A、利用鞭毛摆动做螺旋运动 B、利用纤毛摆动做螺旋运动
C、利用鞭毛摆动做直线运动 D、利用纤毛摆动做直线运动
3、草履虫生活在( )
A、海水中 B、人体中 C、土壤中 D、池塘或水沟
4、草履虫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的排出是通过( )
A、胞肛 B、伸缩泡 C、口沟 D、胞咽
5、观察草履虫时,常放一些棉花纤维,目的是( )
A、固定草履虫 B、使草履虫运动缓慢,便于观察
C、分隔培养液 D、吸收培养液
6、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一定比单细胞大。( )
7、草履虫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这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
8、草履虫污染水源,对人类是有害的。( )
9、近年来赤潮的不断发生,是海洋受到污染的结果,是渔业的一大灾难。 ( )
简结转新
1、
学生小结:
2、转新:
1、实验探究:单细胞生物的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在细胞内完成。它们能对外界环境中的刺激能作出反应吗?请以草履虫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提示:刺激物可以选择食盐、白糖或食醋中的一种)
提出问题:
根据你对这个问题的判断,尝试做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略)
预计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2、思考:生物圈中有多细胞和单细胞生物,那有没有生物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呢?
课后反思:根据本节课教学目标可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为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上课应结合“生物体结构层次”、“细胞结构”、“生物特征”等知识,引导学生对照归纳总结,才可以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因条件限制,没有做实验,应运用模型、图片、影片等加深学生感官认识。
知识乐园
《科学时报》去年的一篇文章语出惊人,四膜虫,被忽视的诺贝尔奖“得主”科学家在四膜虫的研究中发现了人类癌症和衰老的秘密,单细胞四膜虫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生物材料,为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对生物学知识有更多的了解,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篇4:生物学单细胞生物教案
生物学单细胞生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说明单细胞生物是依靠一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的。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进一步强化显微镜操作技能。4、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二、重点:说明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三、教学课时:1课时
1.预习案(阅读教材P66—P81)。
2、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吸,靠运动,靠水分。草履虫的消化器官是,虫细胞内遗传物质存在里。
3____________的天然饵料。⑵草履虫可吞食细菌,净化_________。B.有害:⑴有些单细胞生物寄生在人体内,危害健康,如和。⑵海水中的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造成___________
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认为是最小的动物,难道还有比我知道的最小的动物更小的动物
吗?它们在哪儿?请同学们观察教材P66图2-19所示的生物,这些生物有的生活在河水中,有的漂浮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有的附着在物体的表面,但是我们却看不见它们,这是为什么呢?请你观察它们的形态结构,说说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点。
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示意图)
1、草履虫的生活环境和形态:
2、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
(2)请写出各结构的功能
活动二:单细胞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1、完成P69页练习题第3题
2、思考
(1)、草履虫对刺激产生趋向或避开的反应,是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吗?为什么?
(2)草履虫的这种趋利避害的反应,对其生活有什么意义?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有益方面:(2)有害方面:
练习案
1、草履虫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排除体外是通过A.胞肛B.伸缩泡C.食物泡D.口沟
2、下列单细胞生物中,对净化污水有一定作用的是()A.疟原虫B.眼虫C.变形虫D.草履虫
3、1971年美国佛罗里达州出现了大规模的赤潮,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哪类生物大量繁殖()A.单细胞生物B.寄生虫C.红色鱼类D.红色哺乳类
4、在观察草履虫时,在载玻片的培养液中放几丝棉花纤维,其作用是()A.限制草履虫的运动B.防止培养液从载玻片上流下来C.可使草履虫附着在棉花纤维上D.可帮助草履虫运动
5、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应从培养液的什么部位吸取培养液()A.中上层B.中下层C.表层D.下层
6、草履虫在显微镜下,有时会呈现绿色,这是因为()A.含有叶绿体B.所吃食物中有绿色藻类C.含有叶绿素D.折光的效果7、小明把钢笔中的碳素墨水滴了少许到草履虫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些草履虫的某些结构单位被染成了黑色,这种结构的名称是
()A.细胞核B.液泡C.食物泡D.伸缩泡
8、草履虫体表的纤毛分布在()A.全身的表膜B.体表的一侧C.口沟内D.身体的前端
9、下列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A.酵母菌、草履虫、油菜B.啄木鸟、小鱼、衣藻C.草履虫、衣藻、变形虫D.蚯蚓、眼虫、病毒
10、把含有草履虫的水倒入试管中,不久草履虫都聚集在试管的上层,这说明草履虫的生活需要()A.阳光B.温度C.空气中的氧气D.营养物
11、下图为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草履虫依[]运动(2)草履虫进食的结构是[]消化食物的方式是在细胞质内形成[](3)草履虫排出废物的结构是[](4)草履虫进行呼吸的结构是[](5)排出食物残渣的结构是[](6)作为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基本结构是、、三部分。(7)通过草履虫,我们可以看出:________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的________单位。
12结合如下图所示生物,回答问题(从左到右依次为A、B、C)
(1)需借助__________来观察这些生物的内部结构。
(2)他们都属于_________生物,A的名称是______,B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C通过_______进行物质交换。
(3)上述生物中具有细胞壁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篇5: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体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体
单细胞生物体
本节通过讲述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命活动特点,使学生认识到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这也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材安排了两大类活动:观察和探究。通过第一个观察活动,说明草履虫是一种生物;通过第二个观察活动,让学生能感受到草履虫既是一个细胞,同时这个细胞还能完成一个生物体的所有生命活动;通过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吗?这个活动,更进一步说明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在这两大类活动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学生分析
由于学生平时对草履虫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会对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如何完成某些生命活动难以理解。
设计理念
本节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主题,采用的是美国教育家萨斯曼提出的探究性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是充分利用学生对新奇的事物进行探索、调查、研究的心理,由教师向学生提出课题和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思维、分析、推理并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技能性目标
提高制作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情感性目标
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通过科学探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小组合作精神。
课时安排:本节教学需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
①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棉花纤维、细线、胶水、糖、食盐水、牛肉汁。
②挂图或录像(有关草履虫的结构及其生活方面)。
学生:教材、笔记本。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前面我们学习过一种藻类植物小球藻,谁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小球藻的形态。
学生回答:略。
教师导入:象这种整个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被称为单细胞生物。今天我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台上放置的培养液,你知道里面培养的是哪种生物吗?
学生状态:观察、思考,引起了强烈的好奇心。
(还可利用学生自编的有关人得了某些单细胞生物寄生而引起疾病的小品,由问题该病的病因是什么?导入新课。)
教师启发:培养的也是单细胞生物的一种草履虫。这类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呢?下面请同学们利用已给的实验仪器(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棉花纤维、细线、胶水),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设计实验:怎样才能观察到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实验、观察。
教师引导:老师观察到每组同学都操作地非常认真、仔细。有的组实验很成功,有的组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流一下。交流的时候,可以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做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你们又是怎样解决的或请教其他组同学帮助想办法解决问题。
学生活动:互相交流、吸取教训、学习经验。
学生总结:草履虫的外形像一只倒转的草鞋,它是翻转着向前运动的,由此,可证明草履虫是生物。
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接触这门学科时,我们共同分析了判断生物的基本标准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再谈一谈。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设疑:其中判断标准之一是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吗?
学生状态:思考。
教师引导:同学们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结合技能卡和小词典,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解决此问题。
学生表现:自学、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看到绝大多数的`同学实验操作已基本完成了,下面请小组代表总结一下你们组探究后得出的结论,以及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活动:互相交流、作出评价。
学生总结:草履虫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并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由此,可以证明草履虫是生物。
教师承转:同学总结得非常好!通过以上探究活动,同学们从草履虫的运动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情况,判断出它是生物。那么,你们认为草履虫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吗?
(可能有的小组由于草履虫运动速度过快而没有观察到结果,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可以通过采取哪些措施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组织活动并适时给予鼓励性评价。组织交流,重点是交流采取哪些措施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组织学生交流,教师对有特色的设计方案要给予肯定性评价,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学生表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教师引导:究竟哪一位同学的说法有道理呢?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要求:总结从录像中获取的信息,然后,通过从中获取的信息,进一步判断草履虫的身体是否由一个细胞构成。
(放映草履虫的结构及其生活的录像。)
学生活动:仔细观看、总结信息、作出判断。
学生总结:草履虫的身体里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也就是一个细胞的结构,所以说草履虫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另外,它可以通过身体上的表膜、收集管、伸缩泡、口沟、食物泡、胞肛等结构帮助它来完成生命活动。
教师讲授:所以,我们把这种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单细胞生物。其中,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动物体叫做单细胞动物,例:草履虫;由一个细胞构成的植物体叫做单细胞植物,例:小球藻。
教师承转:其实,像这样的单细胞生物在生物圈中还有很多,并且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非常密切,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这方面的知识?
学生回答:可以通过书籍、报刊、杂志、上网。
教师评价:很好,同学们知道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够通过以上途径,亲自查找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手抄报(或电脑打印)在班内展示。
教师引导:在这节课上,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积极发言。
板书设计:
与人类的关系
单细胞生物体
草履虫
单细胞 生物
练习巩固:略。
课后实践:完成试试看。有条件的学校可引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条件较差的学校可利用挂图或课本彩图。
篇6: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吗
单细胞生物的'特点
从进化上看,细菌到多细胞生物之间还隔了一个单细胞原生动物。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在整个动物界中属最低等最原始的动物。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大约在距今35亿年前至41亿年前形成,原核生物是最原始的生物,如细菌和蓝绿藻且是在温暖的水中发生。单细胞生物包括所有细菌、真菌和很多原生生物。
篇7:《单细胞生物》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过程中,主要围绕两个主题进行:一是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二是单细胞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其中第一主题又是第二主题进行的基础。
环节点评:
第一主题以探究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为起点,调动了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研究热情。在这一环节中,同学们不但观察了草履虫的独特外形,还发现了草履虫大多时候都是身体旋转前进,凹陷的口沟迎向水流,只有在遇到障碍物的时候才会后退,调整方向后再次前进。为了能清楚的看到草履虫,实验中我们用到了棉花纤维。棉花纤维的用量很关键,太多了会影响视野,草履虫在棉花纤维间若隐若现;太少了又难以起到阻碍作用。有学生发现如果取到的草履虫培养液恰巧存在有机物团的话,就会吸引很多草履虫前来取食,这样即使不放棉花纤维,草履虫也会“乖乖”聚集在一团,很容易观察研究。个别学生甚至还利用照相机等器材拍到了草履虫的活动情景。所以在后续班级的实验中,我改变了取表层培养液的方法,而是将培养液摇晃均匀,这样在取培养液的时候也能取到底部的沉积物,便于学生在观察时能看到取食中的草履虫,大大提高了实验效果。
在分析单细胞生物特点时,学生对于生物类群的认知已达到三界分类(植物、动物、菌类)的水准,但具体哪些形态结构特点属于植物,哪些是动物,哪些是菌类则仍停留在感性认识,并不系统和准确,所以本节课中有必要明确一下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标准(具体内容见教学设计),帮助学生体会各种类别生物在细胞层次上的不同和由此决定的基本生活方式的差异,从而发现单细胞生物在结构和生活方式上的多样性,并以此为基础,在程度较高的班级引出五界分类,提高认知程度,是一次积极有效的尝试。
第二主题单细胞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在课前查阅单细胞生物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很多种类的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有所了解,所以这部分是对资料的抽提和升华,从生物的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推导出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各班学生中均有人能指出单细胞生物中既有衣藻这样的生产者,也有草履虫这样的消费者,亦有酵母菌这样的分解者;既能起着积极作用,也能酿成生态灾难(赤潮等)。在不强调与人类关系的前提下,同学们更能全面的分析单细胞生物的生态作用。
探究性:
1、自主探究
本节教学中,我们做了几点尝试,如单细胞生物的相关资料在课前准备环节完成,既能产生相关思考,又能为课堂上留下更多的交流讨论时间;教材观察草履虫实验要求加棉花,这节课则则由学生自己决定是否使用;允许学生使用照相机等电子器材,留下自己认为有可取点的照片及视频资料,第二课时在班级中分享,温故知新。
2、模拟探究
在五界分类的内容上,不直接给出标准,而是以书上眼虫等单细胞生物为例,分析它们的结构和生活的特性,不同于以往对于植物和动物的认知,从而提出原生生物的概念;在对大肠杆菌的分析过程中,引出细菌和真菌的不同,提出原核生物的概念;这部分内容通过模拟新概念的产生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些思路,使学习更贴近科学研究。
篇8:《单细胞生物》教学反思
怎么上,采用哪些策略吸引学生?
学生刚学完第一单元,而《单细胞生物》在教材中是在第二单元第二章第四节,这一节安排在教材中的安排是在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之后进行的,按照正常的进度还有一个月才能学习到,我这是有拔苗助长的嫌疑了。我要在10月11日上课,只能在学生现有的生物学知识中找突破口,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备课过程中分析学生现有学过的一个月的知识,决定从“认识生物”入手,回顾生物的特征,用生物的特征作为判断依据衡量单细胞生物的代表――草履虫是不是生物,依据是什么?
生物的特征书上共列举了七条,在没有复习的情况下也不好说全,怎么办?怎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呢?在黄金周期间我带着父母去平山神鹿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旅游,拍下不少风景和平山“神鹿”,在整理照片时,挑选了10余张照片,导入新课时在背景音乐许巍的《带着爸妈去旅行》的歌声中与学生分享旅行时的美景,再请学生帮忙挑选出其中属于生物的部分,不知是旋律打动学生还是美景吸引学生,还是知识点简单,学生都举起手臂争取回答问题的`机会,达到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万事开头难,这头开的好了,后边的就到渠成了,学生通过分析生物的特征逐条对应辨析草履虫,得出草履虫也能进行生命活动,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单细胞生物,从它的食性分析是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不是自身制造判断它属于动物,从草履虫以水中的细菌为食物来源,大约每分钟形成一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还有30个细菌,可以计算出每天一只草履虫大约能吞食多少个细菌?可以通过计算缓解一下学生上课的紧张心情,进而分析草履虫与人类的关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同学们为保护环境可以有哪些作为?这样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入手,在师生对话中分析讨论,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不足之处:
1、大家公认的板书设计不够规范,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直立草履虫,仅仅从右侧画出指示线,需要标示的结构名称有11个之多,个别的指示线有点集中,学生填写空间小,后边的学生读图有困难。
2、给学生解读草履虫的时间稍显不足,11个结构需要识别再与功能对应,有难度,如果时间再多些,相信效果会更好。
篇9:《单细胞生物》教学反思
【1】
怎么上,采用哪些策略吸引学生?
学生刚学完第一单元,而《单细胞生物》在教材中是在第二单元第二章第四节,这一节安排在教材中的安排是在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之后进行的,按照正常的进度还有一个月才能学习到,我这是有拔苗助长的嫌疑了。我要在10月11日上课,只能在学生现有的生物学知识中找突破口,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备课过程中分析学生现有学过的一个月的知识,决定从“认识生物”入手,回顾生物的特征,用生物的特征作为判断依据衡量单细胞生物的代表——草履虫是不是生物,依据是什么?
生物的特征书上共列举了七条,在没有复习的情况下也不好说全,怎么办?怎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呢?在黄金周期间我带着父母去平山神鹿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旅游,拍下不少风景和平山“神鹿”,在整理照片时,挑选了10余张照片,导入新课时在背景音乐许巍的《带着爸妈去旅行》的歌声中与学生分享旅行时的美景,再请学生帮忙挑选出其中属于生物的部分,不知是旋律打动学生还是美景吸引学生,还是知识点简单,学生都举起手臂争取回答问题的机会,达到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万事开头难,这头开的好了,后边的就到渠成了,学生通过分析生物的特征逐条对应辨析草履虫,得出草履虫也能进行生命活动,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单细胞生物,从它的食性分析是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不是自身制造判断它属于动物,从草履虫以水中的细菌为食物来源,大约每分钟形成一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还有30个细菌,可以计算出每天一只草履虫大约能吞食多少个细菌?可以通过计算缓解一下学生上课的紧张心情,进而分析草履虫与人类的关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同学们为保护环境可以有哪些作为?这样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入手,在师生对话中分析讨论,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不足之处:
1、大家公认的板书设计不够规范,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直立草履虫,仅仅从右侧画出指示线,需要标示的结构名称有11个之多,个别的指示线有点集中,学生填写空间小,后边的学生读图有困难。
2、给学生解读草履虫的时间稍显不足,11个结构需要识别再与功能对应,有难度,如果时间再多些,相信效果会更好。
【2】
本节教学过程中,主要围绕两个主题进行:一是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二是单细胞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其中第一主题又是第二主题进行的基础。
环节点评:
第一主题以探究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为起点,调动了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研究热情。在这一环节中,同学们不但观察了草履虫的独特外形,还发现了草履虫大多时候都是身体旋转前进,凹陷的口沟迎向水流,只有在遇到障碍物的时候才会后退,调整方向后再次前进。为了能清楚的看到草履虫,实验中我们用到了棉花纤维。棉花纤维的用量很关键,太多了会影响视野,草履虫在棉花纤维间若隐若现;太少了又难以起到阻碍作用。有学生发现如果取到的草履虫培养液恰巧存在有机物团的话,就会吸引很多草履虫前来取食,这样即使不放棉花纤维,草履虫也会“乖乖”聚集在一团,很容易观察研究。个别学生甚至还利用照相机等器材拍到了草履虫的活动情景。所以在后续班级的实验中,我改变了取表层培养液的方法,而是将培养液摇晃均匀,这样在取培养液的时候也能取到底部的沉积物,便于学生在观察时能看到取食中的草履虫,大大提高了实验效果。
在分析单细胞生物特点时,学生对于生物类群的认知已达到三界分类(植物、动物、菌类)的水准,但具体哪
些形态结构特点属于植物,哪些是动物,哪些是菌类则仍停留在感性认识,并不系统和准确,所以本节课中有必要明确一下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标准(具体内容见教学设计),帮助学生体会各种类别生物在细胞层次上的不同和由此决定的基本生活方式的差异,从而发现单细胞生物在结构和生活方式上的多样性,并以此为基础,在程度较高的班级引出五界分类,提高认知程度,是一次积极有效的尝试。
第二主题单细胞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在课前查阅单细胞生物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很多种类的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有所了解,所以这部分是对资料的抽提和升华,从生物的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推导出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各班学生中均有人能指出单细胞生物中既有衣藻这样的生产者,也有草履虫这样的消费者,亦有酵母菌这样的分解者;既能起着积极作用,也能酿成生态灾难(赤潮等)。在不强调与人类关系的前提下,同学们更能全面的分析单细胞生物的生态作用。
探究性:
1.自主探究
本节教学中,我们做了几点尝试,如单细胞生物的相关资料在课前准备环节完成,既能产生相关思考,又能为课堂上留下更多的交流讨论时间;教材观察草履虫实验要求加棉花,这节课则则由学生自己决定是否使用;允许学生使用照相机等电子器材,留下自己认为有可取点的照片及视频资料,第二课时在班级中分享,温故知新。
2.模拟探究
在五界分类的内容上,不直接给出标准,而是以书上眼虫等单细胞生物为例,分析它们的结构和生活的特性,不同于以往对于植物和动物的认知,从而提出原生生物的概念;在对大肠杆菌的分析过程中,引出细菌和真菌的不同,提出原核生物的概念;这部分内容通过模拟新概念的产生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些思路,使学习更贴近科学研究。
篇10: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一、目标:
知识性目标:
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重点)
2、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重点)
3、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难点)
技能目标:
熟悉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 法。
二、准备:
1、采集和培养草履虫,供课堂观察使用。
2、草履虫的结构模型、衣藻模型。
3、FLASH:(1)草履虫的结构特征;(2)草履虫的分裂生殖;
(3)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4、实验准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干净的纱布、草履虫培养液、食盐、糖等。
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引言]:许多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是,在自然界中,还有一些生物体本身只有一个细胞,它们是单细胞生物 。
[出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酵母菌、眼虫、变形虫、衣藻、小瓜虫、喇叭虫、有孔虫、带藻、甲藻。
[讲述]:单细胞生物的种类很多,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虽然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是它们能独立地完成营养、呼
饶有兴趣地观看这些单细胞生物。并能区别出单细胞植物与单细胞动物。
一、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提出问题]: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它们却能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为什么?
[讲述]:我们今天就以草履虫为代表来进行探讨。
[播放FLASH]:草履虫的结构特征。
生活环境:草履虫生活在有机质丰富、水流平缓的池塘和污水沟中。主要食物是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吃掉4.3万个细菌,因而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形态结构:体长大约不到一粒芝麻的1/10,只能用显微镜观察到。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底,全身布满了纤毛。
[出示]:草履虫的结构模型。请一位同学讲解模型。
生命活动:
具有动物细 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表膜——呼吸和排泄的功能。
食物泡——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
伸缩泡——排泄废物的功能。
生 殖方式——分裂生殖
[讲述]:草履虫和多细胞 动物一样,也能对外界环境的
认真观看,了解草履虫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生命活动。
一位同学边指模型边进行讲解,带领全班同学再次熟悉草履虫的各部分结构。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二、单细胞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探究实验:草履虫对刺激的的反应。变化作出适当的反应。
[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提出问题]:草履虫对各种刺激(如光、化学物质等)可能产生反应。
[作出假设]:(1)草履虫逃避食盐这种刺激。(2)草履虫趋向糖这种刺激。(3)草履虫逃避光这种刺激。
全班分成三个部分,每四个实验小组完成一个探究。
[探究实验1]:取一洁净的载玻片平放,在一端滴上一滴 带有草履虫的培养液,另一端滴上一滴清水,并使培养液和清水连接。在放盐粒的一侧先放少许棉纤维,然后在棉纤维外面再放食盐粒。3分钟后观察现象。
[探究实验2]:同上,把盐换成糖。
[探究实验3]:在洁净的载玻片两端滴上一滴带有草履虫的培养液,并使两端相连接。在一侧用手电筒照射,观察现象。
[全班交流]:略。
[播放FLASH]: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得出结论]:单细胞生物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每个实验小组选择一种假设进行实验的设计与操作,观察3分钟后得出结论: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适应环境。
四、板书设计:
第2单元 第4章 生物体的组成
篇11:《单细胞生物》教学反思
李红丽
在十一黄金周的放假第一天我接到了在10月11日在三中赛课的消息,一边和家人在一起体验幸福时光一边在思考如何上课。
1、选哪节课?
教研员于老师没有限定范围,给我很大的空间,结合我的教学进度和咨询过第三中学霍光老师以后我想:第一:学生刚刚进入初中,生物学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还没有太多的准备,所以不能挑选太难的知识上公开课;第二:经过七天的休息,学生对生物学科刚刚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有可能没有多少记忆了,最好是一课时能完成,而且和前面的知识联系的并不太多,所以我把目标定在了《单细胞生物》上。
2、怎么上,采用哪些策略吸引学生?
学生刚学完第一单元,而《单细胞生物》在教材中是在第二单元第二章第四节,这一节安排在教材中的安排是在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之后进行的,按照正常的进度还有一个月才能学习到,我这是有拔苗助长的嫌疑了。我要在10月11日上课,只能在学生现有的生物学知识中找突破口,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备课过程中分析学生现有学过的一个月的知识,决定从“认识生物”入手,回顾生物的特征,用生物的特征作为判断依据衡量单细胞生物的代表――草履虫是不是生物,依据是什么?
生物的特征书上共列举了七条,在没有复习的情况下也不好说全,怎么办?怎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呢?在黄金周期间我带着父母去平山神鹿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旅游,拍下不少风景和平山“神鹿”,在整理照片时,挑选了10余张照片,导入新课时在背景音乐许巍的《带着爸妈去旅行》的歌声中与学生分享旅行时的美景,再请学生帮忙挑选出其中属于生物的部分,不知是旋律打动学生还是美景吸引学生,还是知识点简单,学生都举起手臂争取回答问题的机会,达到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万事开头难,这头开的好了,后边的就到渠成了,学生通过分析生物的特征逐条对应辨析草履虫,得出草履虫也能进行生命活动,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单细胞生物,从它的食性分析是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不是自身制造判断它属于动物,从草履虫以水中的细菌为食物来源,大约每分钟形成一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还有30个细菌,可以计算出每天一只草履虫大约能吞食多少个细菌?可以通过计算缓解一下学生上课的紧张心情,进而分析草履虫与人类的关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同学们为保护环境可以有哪些作为?这样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入手,在师生对话中分析讨论,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不足之处:
1、大家公认的板书设计不够规范,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直立草履虫,仅仅从右侧画出指示线,需要标示的结构名称有11个之多,个别的指示线有点集中,学生填写空间小,后边的学生读图有困难。
2、给学生解读草履虫的时间稍显不足,11个结构需要识别再与功能对应,有难度,如果时间再多些,相信效果会更好。
篇12:《单细胞的生物》说课稿
一、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二、草履虫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有利刺激——趋向
不利刺激——躲避
篇13: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一、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二、单细胞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探究实验:草履虫对刺激的的反应。
五、课堂作业:
一、判断题
1.草履虫的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底,鞋尖是它身体的前端。 ( )
2.凡是单细胞生物体内都不含叶绿体,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3.变形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它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等多种生命活动。( )
二、填空题
1.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其结构从外到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草履虫的主要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它在适宜的环境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生殖。
3.草履虫依靠身体表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_摆动,可以在水中_________________前进。
三、选择题
1.能大量吞食细菌,使污水净化的单细胞生物是( )
A.变形虫 B.小瓜虫
C.喇叭虫 D.草履虫
2.草履虫的主要特征是( )
A.生活在淡水中
B.受到刺激产生反应。
C.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D.全身布满纤毛,能自由运动
2.取含有草履虫的池塘水于烧杯中,不久就会发现草履虫都集中在水的上层,原因是草履
虫需要 ( )
A.阳光 B.二氧化碳
C.氧气 D.养料
探究报告
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1.探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出的探究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针对问题, 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得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析和交流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节 单细胞的生物体
目标:
1.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学生会应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3.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和实验,提高自身的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4.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1.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演示实验体验生命存在的美。
创新点和实践点
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电脑网络等工具自主学习。
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难点: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自制校园网网页、演示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材料、幻灯机、投影仪。
学生:自编的小品、计算机操作能力。
说明:小品的内容最好是人得了某些由单细胞生物寄生而引起的疾病。他到医院就诊时发生了……。例如:疟疾。(教师提前布置)。最后提出问题:该病的病因是什么?
课时安排:1课时
设计:
一、大家一起来欣赏同学的表演吧!
师:早就听说咱班有一些同学具有表演天赋。今天,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同学们,尽情发挥你的才华吧!
生:活跃,产生表现的欲望。
小品:患者得了疟疾,实习医生误诊为感冒,家属与医生发生争执,对医生不满。家属要求医生解释病因,实习医生解释不清。提出问题:疟疾的病因是什么?疟原虫是什么样的生物?
二、大家一起来帮助他们吧!
师:这组同学表演得非常好,我们每个人都进入到了角色之中。谁能帮助这位医生和患者家属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这个患者得的是疟疾。疟疾的症状是拉肚子 。疟疾的病因是由于人们不讲究饮食卫生而引起的。
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听我奶奶说过,疟疾的症状是间歇性的发冷和发热。但是具体的病因我就不知道了。
师:看来同学们对疟疾有或多或少地了解。那么,到底疟疾的症状是什么样的呢?疟疾的病 因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利用计算机来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打开计算机进入到校园网上查找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举手,老师会帮助你。
生:操作计算机,利用校园网络解决问题。一段时间以后。
师:大家 都非常认真地在查找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将你们查到的知识跟大家做一下交流。
生:我查到疟疾是由于疟原虫寄生在人体内而引起的。
生:我还查找到疟原虫是单细胞生物,分布极广,遍及全世界,主要营寄生生活。
生:我找到在我国以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最为常见,有疟蚊(按蚊类)叮咬而传播,即疟原虫由寄生于疟蚊的消化道而进入人的血液,寄生于人的肝细胞、红细胞中。疟原虫对人的危害很大,它能大量地破坏红细胞,使血液中血红蛋白 严重减少而造成贫血,使肝脾肿大,也能伤害脑组织,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健康甚至造成死亡。
生:我查到疟原虫主要由按蚊叮咬来传播的,所以在到达疟区后,预防疟疾首先应该有意识地驱除蚊虫叮咬,其次才是药物治疗或预防。但目前没有确切有效的药物用于疟疾预防。
生:我查到万一发病,可以服用青蒿素类药物(如双氢青蒿素)或其他药物(如奎宁、HALFAN等)药物。
生:我查到单细胞生物还有衣藻、眼虫、变形虫、草履虫等。
生: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因为能发酵糖类,也叫糖酵母。啤酒酵母是常见的酵母菌,多用于研究有关酵母菌形态、结构、繁殖特点和代谢途径,也是发酵糖类产生乙醇和许多有机酸、酶制剂的材料。
生:多数单细胞生物是浮游生物的组成部分,是鱼类的饵料。
生: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据统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能够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有30个细菌,因此,一只草履虫每天能吞食43 000个细菌。
生:我查到在单细胞生物中也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如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人体内寄生虫危害人类健康。
生:还有,海水中的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师:大家学习得非常认真。在生物圈中还有一类只有一个细胞组成的生物,这类生物被称为单细胞生物。在单细胞生物中有对人类有益的,当然也有对人类有害的。这类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呢?
三、让我们目睹单细胞生物的“风采”吧!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大屏幕上老师给大家演示的就是单细胞生物中的一种??草履虫。请同学们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它的运动方式。
生:草履虫的外形就像一只倒转的 草鞋,它是翻转着往前运动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老师给同学们每一组都准备了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棉花纤维。同学们可以利用这些实验仪器,亲自 操作,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大家注意在操作的过程中使用玻璃仪器时动作要规范,不要有互相碰撞的声音。使用显微镜时要按照我们以前上实验课时 的要求来正确、规范地操作。同时还要注意实验卫生,不要污染实验台。并且思考:棉花纤维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呢?如果你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其他的实验材料,请举手。在观察的过程中注意围绕这样一个问题:草履虫只有一个细胞吗?为什么这样说?现在开始。
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
师:此期间进行巡回指导。一段时间以后。
师:老师观察了一下,每一组同学都在非常认真、仔细地操作。下面的时间,我们来交流下。在交流的时候,可以跟大家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做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我们组用草履虫培养液制成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草履虫。但是由于草履虫运动得非常快,我们组没有观察清楚它的外形。
师:针对这一组同学的问题,哪一组有解决的办法?
生:我们组做的第一个玻片标本也出现这样的问题。后来我们又做了一张玻片标本,这张玻片标本我们放了少量的棉花纤维。当放到显微镜下的时候,我们发现草履虫的运动被棉花纤维阻拦。所以,我们组非常清楚地观察到了草履虫的外形像一只倒转的草鞋。而且,它是翻转着向前运动的。
师:非常好。这组同学非常聪明,而且很有创意。还有哪些组也是这样做的?(学生举手示意)。看来大家都具有科学家的天赋。同学们都观察到了草履虫的形态,那么你们认为草履虫的身体 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吗?
生:我们认为草履虫的身体不是一个细胞构成的。因为,我们看到它运动的时候可以变形。所以我们组认为草履虫的身体不是一个细胞构成的。
生:我们组认为草履虫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因为我们看到草履虫的身 体只有一个轮廓。
生:我们组也认为草履虫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因为它的身体里的结构基本就是一个细胞的结构。
生:我们组也认为草履虫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原因是在草履虫的身体里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结构。无论它怎么变形,身体结构都不发生变化。所以说草履虫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
师:大家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确实,草履虫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因为,草履虫的结构就是一个细胞的结构。即它的 身体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的。所以 ,我们把这样的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单 细胞生物。草履虫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那么,它是怎样生活的呢?你知道这方面的知识吗?
生:不知道。
师:你想知道吗?
生:想。
师: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看书。
生:到校园网上查找。
师:下面,同学们可以按照你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一段时间后。
师:大家的问题解决了吗?我们接着来进行交流。
生:我是通过看书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草履虫的身体上有表膜、收集管、伸缩泡、口沟、食物泡、胞肛等结构。这些结构可以帮助它来完成生命活动。
师:非常好。那么,这些结构是怎 样来完成生命活动的呢?
生:我也是通过看书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收集管和伸缩泡可以把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表膜可以帮助它呼吸。
生:我在校园网上找到了草履虫生活的小片子。我发现水中的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
生:我也在校园网上找到了草履虫生活的小片子。我还发现草履虫是靠全身的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着前进。
生:我在网上发现食物泡是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的。在流动的过程中,食 物逐渐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
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看来大家开始会利用书籍、计算机等工具来自己解决 问题了。这一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生:我知道了生物圈中还有一类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生:我知道了单细胞生物跟我们一起生活在生物圈中。
生:我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血液和血型
4.10.1 血液和血型
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血液的组成。理解血浆的功能。
2. 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 掌握三种血细胞的和功能特点。
4. 了解贫血、发炎、血清的知识。
5. 初步学会看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血常规化验数据。
重点难点
1. 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是本节的重点。因为血细胞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血液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部分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疾病密切相关,是教会学生看血常规化验单的基础。
2. 血细胞的功能及教会学生看血常规化验单是本节的难点。因为血细胞对人体起作用的过程学生难以观察到,需要借助一定的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学生看血常规化验单时,必须对各项目的正常测量值有准确的记忆,才能找出化验单中不正常的测量值,并且要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这对学生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过程(2时)
引言: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血液”二字,如医生为了诊断某些疾病,往往先要验血,有人在意外事故中失血过多,必须及时输血,有些疾病如乙肝、爱滋病,它们可通过血液传播。可见血液与人体关系非常密切。那么,血液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什么功能?下面我们共同探索有关血液的奥秘。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液的分层现象
可以看到,试管中的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部分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血浆,占血液容积的55%左右。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不透明,呈暗红色的是红细胞,在红细胞和血浆的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白细胞和血小板。可见,血液是由血浆、血细胞组成的。看画面观察出血液中含有大量的细胞,我们称它为血细胞。观察血液的显微放大图,讨论分析出血细胞的类型。
指出血浆的成分和功能。
观察:人血涂片
实验现象:
血涂片里三种血细胞:红细胞:量最多,呈红色,圆饼状,无细胞核;白细胞:最大,有细胞核;血小板:最小,无细胞核。
讨论:三种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1)红细胞:投放红细胞的形态动画,引导学生讨论,并进一步小结红细胞的形状、大小和数量。(2)白细胞:投放白细胞形态结构图,并与红细胞相比较,小结红细胞的结构和白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3)血小板:投放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图,并与红细胞和白细胞相比较,小结血小板的形态结构特点。
介绍红细胞呈现红色的原因: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做血红蛋白,所以红细胞呈红色。
让学生观察红细胞与氧气结合和分离的动画思考:血红蛋白有什么特性?红细胞有什么功能?
指出: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正常范围:男子平均500万个/立方毫米,女子平均420万个/立方毫米),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正常范围:男子为12—15克/100毫升,女子为10.5—13.5/100毫升)都叫贫血。
贫血患者由于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常常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这时候应该找医生诊断和治疗一般的贫血患者,应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1.当身体某一部分被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是如何到达感染处?
2. 白细胞有什么功能?
3. 伤口化脓流出的脓液分别含有哪些成分?
学生回答:白细胞可做变形运动,穿过血管壁,到达感染处,去吞噬病菌。伤口流出的脓液是病菌、及死亡的白细胞。
生活现象:当不小心,把皮肤划破时,流出血液,不久又自然止血。
提出问题:为什么皮肤出血后回自然止血?
血浆中溶解着纤维蛋白原,它可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当血管受伤而流血时,血小板会在出血的伤口处聚集成团,并经伤口粗糙表面的摩擦,即破裂而释放出一种物质——凝集素,使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是可溶的,纤维蛋白是不溶的,可交织成网,把血细胞网罗在内,形成血块而凝固。在血块之外,所遗留的澄清的液体,即是血清。
比较一下:血液、血浆、血清三者成分上的差异。
白细胞的功能:投放白细胞的显微动画和模式动画,引导学生分析探索白细胞的功能。进一步分析“发炎”的过程,板书白细胞的功能。
血液的功能:引导学生根据血液各组分的功能,猜想血液的功能。明确指出血液最核心、最主要的功能是运输作用。让学生根据血液的各成分的功能归纳血液的总功能,教师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并联系在皮肤一讲过的血液可调节体温,最后用下面的投影总结血液具有运输、防御、调节体温三大功能。
教师用“123”总结:一即人体中一种重要的组织——血液,二是血液包括两大部分(血浆和血细胞),三即今天这堂的重点——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
教师引导:我们能不能就血液的组成、三种血细胞的区别作一个小结?任何形式都可以。学生通过阅读,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可通过树状图、列表等方法对知识进行总结。
二、输血和血型
CAI展示事故受伤后,如果你医生,面对失血过多的病人,你如何抢救?
在什么情况下伤者才需要输血?
讲述血型发现的历史故事
19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经过研究,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也就是ABO血型。
除了ABO血型系统外,人类还有一些其它的血型系统,比如Rh血型系统等。
我们只介绍ABO血型系统
你想知道自己的血型吗?血型该如何鉴定呢?
演示实验:模拟血型鉴定
讲解我国无偿献血制度
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堂练习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j.Co M
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目标:
1、说出组织的概念,概述构成人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2、说明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3、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一、重点:
1、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2、能从宏观到微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步对人体形成完成完整的认识。
二、教学难点:
细胞的分化。
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高楼大厦平地起,其主要构建单位是什么?从而引出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地基、水泥,还有砖头
细胞分化成组织动物的生长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受精卵
受精卵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构成人体的各部分的细胞一样吗?
受精卵—两个细胞--四个细胞—多个细胞
这多个细胞一开始形态、结构都很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秉承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对于分化和组织的概念要求用笔画好。
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组成,具有保护和分泌的作用。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种类很多,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学生分辨几种组织是属于哪种?
不同的组织形成器官那么,我们体内的大脑、胃、心脏也是组织吗?
器官和组织是由几种组织组成的,所以不是,例如胃是由上皮、神经、结缔、肌肉组织组成。不是,因为含几种组织。
不同的细胞形成系统食物进入人体首先经过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这些都是器官,那共同完成我们消化这个过程的器官统称为系统。人体还具有八大系统,分别是刚才介绍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正常进行。
总结
小结:构成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练习:1、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 )
A、受精卵 B、上皮细胞 C、肌细胞 D、神经细胞
2、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的组织是: ( )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神经组织 D、结缔组织
3、组织的形成是:( )
A、细胞分裂的结果 B、细胞生长的结果
C、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结果 D、细胞分化的结果
4、下列属于组织的是: ( )
A 、大脑 B、胃 C、肾 D、血液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细胞永远具有分裂能力
B、所有的细胞都不能再分裂了
C、有一部分继续分裂
D、细胞的功能都是相同的
6、组成组织的细胞 ( )
A、结构相同,功能不同 B、结构功能都不同
C、结构不同,功能相同 D、结构功能都相同
7、下列不属于消化系统的是 ( )
A、口 B、十二指肠 C、肾脏 D、肝脏
8、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多种多样,它们的形成是通过(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增殖 D、细胞生长
课后练习:P65 1、2、3
教学反思: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这类教学内容看似简单,但学起来还相当困难。由细胞组成组织,由组织组成器官,由器官组成系统,由系统到整体,其顺序是一级级递进的。但细胞分化形成组织这是微观层面上的难点,各系统相互协调形成整体则是宏观上的难点。解决第一个难点时,从珠状的受精卵分裂为许多球状细胞开始,引起学生思考:构成人体的各部分的细胞是一样的吗?引出组成人体的各部分细胞是不相同的。 这一部分的处理可以用先演示各种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由学
学会观察
j.Co M 第______周 第______课时 累计课时______节
教 学
内 容
第一节 学会观察
第 课时
时间
分配
讲 授
练习
目标
认知目标:
1. 了解观察是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
2. 能分清直接、间接、定性和定量观察的不同
重点
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难点
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教法
与
学法
讲解 讨论相结合
教具
投影、显微镜、天平等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 学会观察
一. 观察的重要性
伽利略――摆的等时性――钟表
竺可桢――物候学
二. 直接观察
间接观察
三. 定性观察
定量观察
效果分析
教 学 过 程
时
间
从本节课开始学习观察和测量,何为观察呢?
观:一切感觉器官去接受各种信息。
察:考察、了解,用脑思考。
观察: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于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现象,从而过得科学事实的过程。观察用眼看,用耳听等,更重要的要用脑去思考,还要借助工具进行,学习自然科学,就要从观察和测量开始。
一. 观察的重要性。
发明观察从小学语文课中,学过牛顿从在苹果树下乘凉,发现苹果从树上掉下,通过观察后来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把经验升华为理论,说明观察是非常重要。
观察伽利略 摆的等时性 钟表
竺可桢 物候学
二. 使用工具扩大观察(出示实物)
直接观察:直接运用眼、耳等感觉器官去观察。
间接观察:借助工具观察能使人的感觉器官和大脑的功能大大扩展了。
以上是根据是否只运用人的感觉器官,或借助观察工具来区别,下面再观察:
L1 L2 L3
L1 L2
图一 图二
图一、图二中哪个线段长呢?从感官上很难分清楚,这种观察属于。
三. 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定性观察:粗略知道物体形状、结构、冷热程度,不必测量定量观察,通过测量,得出具体的数值。
以上问题,如果要知道到底哪根线段长,就要进行定量观察,如果条件有限制,
教 学 过 程
时
间
做不到定量只能进行定性观察。
以上是根据结果是否提供数量来分的。
说明,直接观察不等同于定性观察,间接观察不等同于定量观察。
第______周 第______课时 累计课时______节
教 学
内 容
第二节 长度的测量(第一课时)
第 课时
时间
分配
讲 授
练习
教学
目标
认知目标:1了解测量的重要性。
2. 解和熟悉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技能目标;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重点
长度的单位和刻度的正确使用
难点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读正确)
教法
与
学法
演示、讲解、讨论相结合
教具
投影、刻度尺(分cm mm 二种)卷尺
板
书
设
计
教学效果分析
教 学 过 程
时
间
引言:从上节课学习可知观察是很重要的,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还经常需要测量,所以测量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样才是测量呢?
举例:制衣、建房 天气预防等 提出让学生讨论。
测量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下面学习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一.长度单位――长度的标准在图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其它单位及换算分别是:
1千米(km)=1000米
1米=10分米(dm)
1分米=10厘米(cm)
1毫米=1000微米(um)
二.使用刻度尺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出示刻度尺,并让仔细观察。
提问:观察刻度尺什么呢?
(1) 最小刻度值(准确值)
(2) 最小一格的大小
(3) 最大刻度(量程)
最小刻度值是厘米的――厘米刻度尺,最小刻度值是毫米的――毫米刻度尺(出示)
2.那么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呢?
(1)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线紧靠被测的物体。
(2)看正确,读数时,视线要跟尺而垂直,不可斜视
(3)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度,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估计值),在记录结果时,数值后面要注明所用的单位。
教 学 过 程
时
间
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
数值+单位
对于上面的结果27.4毫米,应看成:使用毫米刻度尺,27毫米是准确值,0.4毫米是估计值,在数值中,小数点后只有一位数时,其连带的单位,就是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再如某物体长是8.275米,那么使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多少?8.275米 827.5厘米,进行单位换算后,使小数点后面保留一位,这时单位,那为最小刻度尺(厘米)在自然科学中,0有意义,如27.0厘米和27厘米不一般 ,前者使用厘米刻度尺,后者使用分类刻度尺。
第______周 第______课时 累计课时______节
教 学
内 容
第二节 长度的测量(第二课时)
第 课时
时间
分配
讲 授
练习
教学
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规则形状物体面积的测量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习兴趣及探索精神
重点
不规则形状面积的测量
难点
不规则形状面积的测量
教法
与
学法
讲解 演示 讨论相结合
教具
投影 刻度尺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板
书
设
计
二.测量工具的选择
1.对不同一测量对象,要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
2.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
三.面积的测量
1.规则
2.不规则。
教学效果分析
作业:课内 作业本P6
课外:同步练习相应部分
教 学 过 程
时
间
复习(以练习为主)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__其测量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在使用前先找到它的________,再看它的______ 和______正确使用时,要做到(1)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_。
2.下列物体中接近6厘米的是( )
A课本的长度 B课桌的高
C乒乓球的直径 D墨水瓶的高度
3.我国海岸线长约18000千米合多少米?多少厘米?
4.下列各式单位化简是否正确
(1) 20厘米=2-厘米÷100厘米=0.2米
(2) 50厘米=50×10微米=500微米
5.甲、乙二人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直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甲的记录是23.154厘米,乙的记录是0.2315米,你认为哪个正确?
5.用刻度测量某物体长度是2.375米,这把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_____。
引言:由上题可知,这把刻度尺最小刻度是厘米,它只能准确到厘米,厘米的下一位就要估计,如果使用毫米刻度尺,可以准确到毫米,毫米的下一位也要估计,由此可见:
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在实际测量中,如测教室长,只要用厘米刻度尺,在测窗户玻璃长,要用到毫米刻度尺(0.1mm),螺旋测微器(出示实物)(0.01mm),对不同测量对象,要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
上面所在地字的是关于长度的测量,那物体面积又是如何测量呢?
1,规则形状面积的测量。
正方形S=a2(a表示正方形边长)
长方形S=ab(a、b分表示长宽)
教 学 过 程
时
间
圆S=πR2(R表示圆的半径)
单位及换算:
1米2=100分米2 1分米2=100厘米2 1厘米2=100毫米2
如果面积的形状不规则呢?无法用刻度尺测,我们采用――方格法进行。
其要点是:
(1) 方格与被测物面积相比,较小为宜,不能过大或过小
(2) 被测物体占半格以上算一格不到半格舍去。
(3) S=格数×方格面积
第______周 第______课时 累计课时______节
教 学
内 容
第二节 长度的测量(第三课时)
第 课时
时间
分配
讲 授
练习
教学
目标
认知目标:知道测量液体的体积方法。
技能目标:1.练习学会量筒的使用。
2.会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重点
量筒的使用
难点
量筒的使用
教法
与
学法
演示 讲解 讨论相结合
教具
投影 量筒 量杯 水 小石块 细线
板
书
设
计
四. 体积的测量
1. 液体的测量――量筒或量杯(ml cm3)
2. 使用量筒
前看――最小刻度值 量程
使用时,一放:放平稳 二看: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三读:读正确
3. 规则
4. 不规则
教学效果分析
作业:课内:
课外:同步练习相应部分
教 学 过 程
时
间
引言:前面分别学习了长度测量,面积测量的基本知识,下面学习体积的测量。
在实验室里,测量液体的体积,常用量筒或量杯(出示实物,并投影)要求学习认真观察:(1)刻度分布(2)最小刻度值(3)量积
量筒上刻度分布均匀。
量杯上刻度分布不均匀,从下往上看,刻度越高越密,如何使用量筒呢?
在使用前,首先要看清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各是多少?
在使用时:
(1) 一放:把液体倒入量筒内,置水平桌面(支持面上)放平稳。
(2) 二看: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当视线以上往下看时,读数偏大,当视线从下往上看时,读数偏小。
(3) 三读:读数正确并记录。
规则形状的物体的体积,小学已学过,大家回忆:
正方体:V=a3(a表示棱长)
长方体:V=abc
4 3圆柱体:V=sh=πR2h(横截面半径)
圆球体:V= πR3(R为球的半径)
单位及换算:
1米3=1000分米3(升L) 1分米3=1000厘米3(毫升ml)
1厘米3=1000毫米3
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测量(投影):其测量过程如下:(1)在量筒里放入一定量的液体(水)测出水的体积,记录为V0
(2)用细线系好物体,轻轻地放入水中,测出这是的总体积记录为V1
(3)算出物体的体积V=V1-V0=37.0毫升-27.0毫升=10.0毫升
第______周 第______课时 累计课时______节
教 学
内 容
第三节 测量误差
第 课时
时间
分配
讲 授
练习
教学
目标
认识目标:1会区别测量误差与测量错误
2.了解产生误差的原因(客观,主观两方面)
3.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
重点
减小误差方法――平均值法
难点
测量误差与测量错误之别
教法
与
学法
讲解 讨论相结合
教具
刻度尺(mm) 投影
板
书
设
计
第三节 测量的误差
一. 测量误差与错误(1 误差 2 错误)
二. 误差产生的原因(1 测量仪器 2人)
三. 减小误差的方法(1 使用仪器 2 改进方法 3 取平均值法)
教学效果分析
作业:课内、作业本第三节
课外:同步练习第三节
教 学 过 程
时
间
引课:
画一线段,分别让三位学生用同一刻度尺测量。
尽管用同一刻度尺,测量方法都正确,但测量结果不一样这是为什么样?这就是所要学习的测量误差。
讲解:一个物体的长度只有一个真实值,不同人所得测量值不完全相同?说明了:测量值同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叫误差,且误差总是存在着,是不能消除的,这与平常所说的错误是两回事的。提出问题:
测量错误是怎样形成的呢?它是可以避免的。
那么,测量误差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1.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让学生观察自己二把刻度尺把结果一一列出,或变形或热胀冷缩等。
2.误差的产生跟测量人有关,上述问题,三人测量方法、刻度尺使用方法都对,每个人对估计值勤的估计时,有些可能偏大,有些可能偏听偏信小,与真实值之间总一些差异,这样就产生了误码率并,并且不能说哪能个同学测错,则以下可知,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可以避免,所以在测量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使真实值列接近于测量值,也就是要减小误差,如何才能减小误差呢?
减小误差的方法:
1.使用更精密测量仪器。
如在长度测量中,用mm刻度尺比用cm刻度尺(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误差会小一些。
2.改进测量方法
用更先进,更科学院的实验方法可减小误差,如测目一地之间的距离。
3.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误差。平均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教 学 过 程
时
间
L1+L2+L3+……+Ln
L=
n
注意:平均值与测量值的数据单位写法应一致,估计值的下一位用四舍五入的办法进行。
第______周 第______课时 累计课时______节
教 学
内 容
第四节 质量的测量(第一课时)
第 课时
时间
分配
讲 授
练习
教学
目标
认识目标:1了解质量概念及单位
2.理解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重点
质量及单位
难点
理解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教法
与
学法
讲解讨论相结合
教具
投影 一些实物
板
书
设
计
一. 质量
1. 质量及单位
2. 质量是物质属性
教学效果分析
作业:课内、作业本
课外:同步练习
教 学 过 程
时
间
复习:
1.测量的误差是指_____ 和______之间的差异,它总是____,所以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____ 误差。
2.在我们平常测量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是(1)______(2)______有关。
3.在测量过程中,我们要减小误差,通常采用以下方法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一物体,测量的四次记录数据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 32cm B 32.4cm C 32.42cm D 32.425cm
5. 度测量中,估计值一般都是指______
A.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
B.测量工具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C.毫米 D.毫米以下一位
新课教学:
前面所学的是长度及体积的测量,下面学习另一种重要的量的测量 ―― 质量测量
一个大铁球(物体)
铁(物质) 一个小铁球(物体)
一个大铁球比一个小铁球含铁多,也就是物体所含物质有多少?我们把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其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理千克(kg),那么它又是如何规定的,平常所说的一公斤,二公斤就是1千克。
例举1质量单位千克大小的大致概念除些外,还有:
教 学 过 程
时
间
1千克=1000克 1克=1000毫克
1吨=1000千克
提问:现将一铁球压成铁儿童饼,什么度了,它的质量变了吗?(B)如果把它温度升高了?如果把它变成铁蒸气了?如果把它移到月球上呢?(C)所以说:物质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的变化而改变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第______周 第______课时 累计课时______节
教 学
内 容
第四节 质量的测量(第二课时)
第 课时
时间
分配
讲 授
练习
教学
目标
认识目标:1结合实物使学生熟悉托盘天平的结构
3. 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托盘天平的使用和维护、度爱护仪器习惯。
情感目标:培养严遣科学态
重点
托盘天平的使用
难点
托盘天平的使用
教法
与
学法
演示 讲解 讨论相结合
教具
投影 托盘天平及砝码 小铁块
板
书
设
计
二.测量质量的工具
1. 在实验里,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2. 天平的使用(投影)(1)
(2)
(3)
3. 天平小维护(投影)(1)
(2)
(3)
教学效果分析
作业:课内:作业本 课本
课外:同步练习
教 学 过 程
时
间
提问复习:
1物体都是由______组成,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叫_____ ,质量的主单位是_______。
2.40千克的冰融化成水,则水的质量是_______,这说明
3.物体的质量不随时________变化而变化,除此外,也不随________ 的变化而改变
测长度用了什么工具呢?
现在实验室常用的测质量工具的托盘天平。
一;构造
二,天平的使用。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线处。
2.调节横梁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使横梁平衡。
3.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横梁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被测物体的质量就是右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指示的质量值。
三.天平的维护
1.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它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范围(量程)
2.取放砝码要使用镊子,且要轻拿轻放,不能用手去摸天平托盘或拿砝码,称完,砝码及时放回砝码盒。
天平和砝码要保持干燥,清洁,防止锈蚀,不可犯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那么怎么测化学药品和液体质量?测质量还有磅秤,由秤托盘秤,杆秤等。
第______周 第______课时 累计课时______节
教 学
内 容
第五节 时间的测量温度的测量
第 课时
时间
分配
讲 授
练习
教学
目标
认识目标: 1区别时刻和时间间隔不同。
3. 了解时间的单位落千丈 3。了解测量时间的工具
4. 了解温度概念和温度计的结构
重点
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温度及温度计
难点
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温度及温度计
教法
与
学法
讲解 讨论相结合
教具
投影 机械秒表等 温度计
板
书
设
计
第五节 时间的测量
一. 时间 (时刻 时间间隔)
二. 时间单位:主单位秒
三. 测量工具:钟 表 秒表(专测时间间隔)
教学效果分析
作业:课内:作业本 课本
课外:同步练习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时
间
本节课来学习时间的测量,看:
在图中,A点是2时,B点是8时,C眯是14时,D点是22时,它们表示的是时刻,有了时刻的观念,就可以使发生在不同的地方的两件事,有一个共同的比较标准,知道哪些事发生在前哪件事发生在后。
图中AB段表示从2时到8时表示的时间间隔6小时,BC段也是表示时间间隔6小时。
有了时间间隔的概念,我们就可以比较事物变化发展的快慢程度。
所以,平时所说的时间,有的是指时刻,有的是指时间间隔。
二,时间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主单位是秒。
1天=24小时 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
三.测量时间的工具
钟 表 秒表等
钟表指针或读数显示的是时刻,准确值达到秒,可以测时刻,也可以测时间间隔,秒表是专门用来测时间间隔的,可以达到0.1秒。
电子计时器,准确值可以达到0.01秒
提问:上节第一节课从7时55到8时40分,上课45分钟,这三者分明指什么?
第______周 第______课时 累计课时______节
教 学
内 容
第六节 温度计的使用
第 课时
时间
分配
讲 授
练习
教学
目标
认知目标:1 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了解体温计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学会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
重点
温度计使用方法
难点
体温计的结构及使用
教法
与
学法
演示 讲解 讨论相结合
教具
温度计(每组一支) 体温计 水落石出 烧杯等 投影
板
书
设
计
第六节.温度的测量
一.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二. 温度计与摄氏温度
三.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注意量程
(2)接触
(3)在被测物中读数
(4)视线与液面相平
四. 体温计:
1. 结构与温度计的不同
2. 使用方法与温度计不同
教学效果分析
作业:课内:作业本 课本
课外:同步练习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时
间
一.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二.温度计与摄氏温度
1.温度计及原理:
测量物体的温度――温度计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结构和刻度
底部(管的下端)是一下玻璃泡(放液体)中间一根很细(内径小旦均匀)的玻璃管相通,管上标有摄氏度的刻度值(0C)规定:冰水混合物中温度是00C,1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摄氏度。
三.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温度计前要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量程)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2.测量时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如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与容器壁或底接触。
3.测量物体温度时,要等到温度计里水银面不再变化时再读数,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读数测室内空气温度时,手要握在温度计的上端。
4.读数时,眼睛应平视,且和液面相平,记录数据时,注意温度是在00C以上还是以下。
四.在测人体的温度时,还要专门的测量工具――体温计
1.结构:与温度计的区别。
提问:讨论:
温度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
温度计的构造怎样?
提出问题:
怎样使用温度计?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时
间
(1) 体温计玻璃泡容积大,而玻璃管内径很细,当温度有微小变化引起泡里的水银作微小膨胀或缩小时,细管内的水银术高度就发生显著的变化。
(2) 体温计的刻度范围在35-420C之间,能准确测量到0.10C .
(3) 管子中间有一段特别细,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中的水银会断开,体温计能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人体的温度。
(4) 体温计上有一面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将水银术放在的 状玻璃,只有转动到观察的最佳角度时才能准确读数。
提问:体温计与一般温度之比较有何做优点。
1.精确度提高0.10C
2.可离开被子测人而读数
第______周 第______课时 累计课时______节
教 学
内 容
第一节 蝗虫
第 课时
时间
分配
讲 授
练习
教学
目标
认知目标:1 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特征,树立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相统一的基本观点2.了解蝗虫的繁殖和发育 3.通过蝗灾的介绍,初步了解人与自然关系,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
蝗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
难点
复眼 口器
教法
与
学法
讨论法 讲授法
教具
投影 模型 挂图
板
书
设
计
一. 形态结构
头部
身体分部
胸部
体表
二. 发育过程
一对触角
一对复眼
三只单眼
口器
教学效果分析
作业:课内: 课本
课外:作业本,第一节蝗虫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时
间
引言:
提问:自然界的物体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什么?
跟人类了解最多的是又是什么生物呢?
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去游动物世界,首先学习蝗虫。
提借数据:世界蝗虫一万种以上,我国有4000多种,曾成为第一害虫,那它有哪此独特的结构呢?
一.蝗虫的形态结构
蝗虫成虫大小,体色各异,有雌雄两性,雌性成虫体形略大,其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每部分由若干体节组成。
1.头部:(已失去分节的现象)
一对触角:在腹眼前方,呈多节的长鞭状,有此其它功能。
一对复眼:由小眼组成,能辨认物体形状大小和颜色。
三只单眼:只能感光
咀嚼式的口器:上唇、下唇、舌上颚:有节齿,节碎和咀嚼植物的茎、叶(感觉与摄食中心)
2.胸部:分前中后胸
两对翅:会飞
三对分节的足:前两对较小,可爬,后足发达,能跳跃。(运动中心)
3.腹部:两侧(包括中后胸)各有一排小孔叫气门,是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与气管连接。
呼吸、消化、繁殖的中心
生物体和非生物体
动物和植物
提问:复眼的功能是____
口器能不能进行呼吸?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时
间
4.体表:包着一层怪韧的外骨骼,对身体起保护作用,不能随虫生长而生长,要进行五次的蜕皮,幼虫才能成继续生长。
三. 繁殖
五次成虫雌雄成虫交尾,雄蝗虫的精子与雄蝗虫体内的卵(这一过程叫受精)在雄虫体内,属于体内受精,将受精卵产生向阳处的土里,每次几十颗受精卵粘在一起,形成卵块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良成幼虫,其幼虫又中若虫,再形成成虫,其过程是
脱皮越冬受精卵 幼虫 夏蝗
产 交 产
卵 配 卵
五次脱皮 秋蝗 幼虫 受精卵
第______周 第______课时 累计课时______节
教 学
内 容
第二节 昆虫(第一课时)
第 课时
时间
分配
讲 授
练习
教学
目标
认知目标:掌握昆虫的主要特征
重点
昆虫的主要特征
难点
昆虫的主要特征
教法
与
学法
讲解
教具
投影 标本
板
书
设
计
二.蝗虫的繁殖
雌雄蝗虫受精卵(这一过程称为受精)(体内受精)
体外
受精卵 幼虫
交 发育
配 五次蜕皮
成 虫
第二节昆虫
一昆虫的主要特征 1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部有触角1对复眼1对口器一个
3胸部有足三对,一般有翅两对
教学效果分析
作业:课内:作业本 课本
课外:同步练习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时
间
复习:
1.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知大自然中的动物约有_____ 种,全世界蝗虫共有______种,我国有______种。
2.昆虫成虫_____、______各异,分为_______两性,且______性成虫体形略大,其身体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每部分由_____组成。
3.蝗虫头部是________中心,有一对______一对______,三只_____其中___只能咸光,____由_____组成,能辨认物体的开头大小,蝗虫具有______式口器,其关键结构是________。
4.蝗虫的胸部____是______中心,长有______会飞,有______的足,后足_____跳跃。
5.蝗虫的腹部是______中心,在其两侧有_______,蝗虫用_______进行呼吸。
6.蝗虫体表包着一层_____对身体起________作用。而它在生长过程,要进行______真正原因是______。
7.指出图中各部分的名称。
新课教学:
蝗虫是昆虫,蝴蝶、蜜蜂、蝉、蟋蟀也是昆虫,那么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下列我们采用观察、讨论、比较,最后归纳。
一.昆虫的主要特征。
出示投影要求学生观察、讨论,列出提纲:
1.它们的身体可分几部分?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时
间
2.头部有无触角,若有则有几对?
3.头部有复眼吗?若有则有几对?
4.胸部有几对翅?有几对足?
生物圈学案
新泰实验中学—初一生物上学期第一单元第二章学案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教师寄语:自古成功在尝试!
学习目标: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各圈层的主要组成成分及主要生物类型;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2、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学会利用资料分析提取信息,领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在课外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4、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学习重点: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学习难点:收集和分析资料。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共同的家园。
2、生物圈的范围:_________的底部、__________的大部、__________的表面。
3、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________、阳光、_________、水、适宜的_______和一定的______________。
二、导入新课:
通过学生扮演植物、动物、细菌、病毒等不同的角色,来体会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并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三、合作探究:
(一)利用课本插图或挂图,阅读课本第11、12页第三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圈的厚度约有多少?
2、说出各圈层的主要组成成分及主要生物类型。
3、生物圈中的三个圈层是截然分开的吗?
(二)阅读课本11、12页插图,思考以下问题:
1、向日葵生长需要什么条件?长颈鹿的生活需要什么条件?
2、向日葵和仙人掌,牛和海豚的生存条件有什么异同?
3、为什么干旱会使粮食严重减产?
4、大棚蔬菜在种植过程中,菜农会经常浇水、施肥、松土,晚上还要在棚顶盖上草帘,而早晨把草帘卷起,且一个大棚栽种适量的作物,这都体现了生物生存的哪些基本条件?
四、拓展创新:
1、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兴建了“生物圈Ⅱ号”,模拟与地球—“生物圈Ⅰ号”相似的生态环境,8名科学家在其中生活了一年多。无独有偶,日本在北部沿海也建造了“迷你地球”—一个全封闭的人工生态环境,2位科学家于入住“迷你地球”,开展科学研究。请问:
(1)研究者在设计“生物圈Ⅱ号”和“迷你地球”时,需要为里面生活的科学家考虑哪些基本的生存条件?
(2)“生物圈Ⅱ号”的实验最终以失败告终,你对此有什么感想?
2、你饲养过小动物吗?回想一下,你是怎样来饲养你的小动物的?它们生活得好吗?如果不好,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五、网络构建
生物圈
六、达标测试
1、生物圈的范围为 ( )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中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是指 ( )
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
B、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C、A与B的总和
D、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中的其它蝗虫
3、以下哪项不是仙人掌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 ( )
A、阳光 B、水分 C、空气 D、有机物
4、下列能构成生物圈的是 ( )
A、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B、湖泊中的所有生物
C、地球上的所有人类 D、地球及生物
5、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成功绕地球飞行20小时,你认为“神舟五号”的太空仓中,应携带哪些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 ( )
A、空气 B、食物、水 C、空气、食物、水 D、水
6、科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学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但没有绿色植物,其原因是海沟深处( )
A、没有二氧化碳 B、没有阳光
C、没有营养物质 D、水温太低
7、果农在移栽植物幼苗的初期,幼苗往往会出现萎蔫现象,是下列哪种条件缺乏引起的( )
A、空气 B、水分 C、阳光 D、营养物质
8、地球上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 )
A、大气圈 B、岩石圈 C、水圈 D、以上三项
9、下列做法中,不属于正确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是( )
A、查阅书刊报纸 B、拜访有关人士
C、臆造拼凑数据 D、上网搜索
10、下面列举了一些生物的名称,据此回答问题。
蝴蝶、花生、马尾松、乌贼、麻雀、鲸、紫菜、老虎、细菌、扇贝、藏羚羊、萤火虫、大熊猫、蘑菇
(1)上述生物中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都有分布的是_____________。
(2)请将以上除(1)提到的以外的生物名称填写在生物圈适当的范围中。
七、学习感悟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2)课前预习:
1、生物圈 所有生物
2、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3、营养物质 空气 温度 生存空间
三、合作探究:
(一)、1、20千米 2、.大气圈的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是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 水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几乎到处都有生物。 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森林、草原、奇花异草、昆虫、飞禽走兽、细菌、真菌、人等。
3、不是截然分开的,例如,水圈中含有空气;岩石圈中有空气,也有水。
(二)1、向日葵生长需要的条件:阳光、水、营养物质(无机盐)、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长颈鹿生活需要的条件:阳光、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适宜的 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2、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缺水的荒漠,向日葵生活在相对湿润的环境中,但它们都需要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等生活条件。牛生活在陆地上,海豚生活在海洋中,但它们的生活都离不开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等条件。
3、水是作物生长的重要条件,干旱缺水会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从而使粮食减产。
4、这都体现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水、营养物质、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四、拓展创新:
1、(1)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2)地球仍然是人类和其他生物 唯一家园,我们应该珍惜它,保护它。
2、提示:很多人都认为饲养小动物只需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水就行了。其实,这是错误的。学了本节课的内容后,你应该知道要饲养小动物,必须提供他们全部的生产条件。
六、达标测试
1、D 2、D 3、D 4、D 5、C 6、B 7、B 8、B 9、C
10、(1)细菌
(2)①蝴蝶 麻雀 萤火虫 ②乌贼 鲸 紫菜 扇贝
③花生 马尾松 老虎 藏羚羊 大熊猫 蘑菇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j.Co M
第10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复习教案
复习重点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ABO血型的类型及模拟血型鉴定
3、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
4、血型 和输血的关系。失血对人体的影响及输血的意义
5、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6、心脏 的结构和功能
7、血液循环的过程
8、呼吸系统的组成
9、呼吸运动的过程
10、肺活量的概念
1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2、人体内能量的供给
13、体温的概念及体温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方法讲解、讨论、总结、练习
仪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重点知识归纳
1、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的循环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取一些新鲜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柠檬酸钠溶液的试管里。(作用: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会分层。如下:
血浆:90%为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含红色的
的血红蛋白 ,使血液为红色。血红蛋白是含铁的
血细胞 蛋白质,易于氧气结合,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
气功能。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低,
导致贫 血。
白细胞:体积最大,数量最少,吞噬病菌,防御保护。
血小板:体积最小,止血,加速血液凝固。
2、人体的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3、血液凝固原理:在血小板的作用下,促使血浆内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 ,从而促使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时,血块周围出现的少量黄色透明的液体就是血清,不是血浆。血清是去除纤维蛋白原后的血浆。
4、血常规检查:【红细胞RBC】3.5~5.5×1012 个【白细胞WBC】5.0~10.0×109个【血红蛋白Hb】110~160g/L【血小板PLT】1.5~3.5×1011个。如果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太低,可能为贫血,若白细胞数量太多,可能身体某部为有炎症。
5、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
6、输血原则:以输同型血为第一原则,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才能输异型血。其中O型血是万能供血者,AB型血是万能受血者。若一次失血不超过10% (约400 ml)对人体没太大影响,若一次失血超过30%会严重影响人的生命活动,甚至威胁生命。
7、血型鉴定: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红细胞凝集成团的反应
A型B型O型AB型
A型标准血清无凝集有凝集无凝集有凝集
B型标准血清有凝集 无凝集无凝集有凝集
8、12 月2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自愿献血。6月14日为“世界献血者日”。
9、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总结如下:
血管名称 结 构 功能
管壁特点管内血流速度
动脉较厚快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
静 脉较薄慢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处运回心脏
毛细血管非常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很慢血 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动脉出血呈喷射状,应近心端止血;静脉出血缓慢流出,应远心端止血。人体皮肤下的一条条“青筋”,就是分布较浅的静脉。毛细 血管很细,管壁很薄,管内血流速度最慢,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10、心脏
(1)位置:胸腔中部偏左下方
(2)形状:倒置的梨
(3)作用: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4)结构:心脏有四个腔,同侧心房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
心室相隔。左心室的壁心肌发达,最厚。在心房和心室、心室和
动脉之间有瓣膜,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
11、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膜,瓣膜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
12、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安静状态下成年人:75次/分)
脉搏:动脉随心脏收缩和舒张而搏动。
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一样。
13、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14、体循环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15、肺循环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16、动脉血和静脉血比较:动脉血含氧丰富,呈鲜红色,静脉血含氧较少,呈暗红色。
17、血压: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收缩压:心室收缩,血压上升到的最高值(12~18.7kPa);舒张压:心室舒张,血压下降到最低值(8~12kPa)。
18、高血压: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18.7/12kPa。
19、预防高血压的方法:加强体育锻炼,控制糖类和脂肪的过量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不吸烟、不酗酒,限制食盐的摄入。
2 0、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空气进入鼻腔,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小颗粒,黏膜能使冷的空气变得温暖而湿润。咽既是气体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
21、气管内表面有黏膜,能分泌黏液,可粘住空气中的小颗粒,就是“痰”。
22、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它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外面缠绕许多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23、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过程,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
参与的器官吸气过程呼气过程
肋间肌收缩舒张
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下降,向下向内运动
膈肌收缩,顶部下降舒张,顶部回升
胸廓扩张缩小
肺扩张收缩
24、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是最 大呼气量,成年人大约是2500~4000mL。
肺活量 = 肺总容量 — 肺残气量
25、呼出的气体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吸进的气体78%21%0.03%
呼出的气体78%4%
26、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27、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是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转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组织细胞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使动脉血转变为含氧少的静脉血。
二、重点习题讲解
1、汶川地震导致大批人员伤亡,抢救急需大量AB型的血液。下表为四名志愿者的血型鉴定结果,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分析:输血原则:以输同型血为第一原则,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才能输异型血。血型鉴定: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红细胞凝集成团的反应
A型B型O型AB型
A型标准血清无凝集有凝集无凝集有凝集
B型标准血清有凝集无凝集无凝集有凝集
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D正确。
2、下列关于肺的叙述中,不属于有利于气体交换的是( )
A.肺的末端形成肺泡,总数约有7亿个
B.每个肺泡的壁很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
C.肺可分为左肺和右肺
D.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分析: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它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外面缠绕许多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C正确。
三、练习
1、当人体出现急性炎症时,血液里数量明显增多、并能吞噬病菌的血细胞是(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血浆
2、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
A.上腔静脉 B.主动脉 C.下腔静脉 D.肺静脉
3、人体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 )
A.右心房、右心室
B.右心室、左心室
C.右心房、左心房
D.左心房、左心室
4、血浆的主要功能是( )
A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B.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C.吞噬病菌 D.以上答案都不对
篇14:初中单细胞生物课件
初中单细胞生物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明单细胞生物是依靠一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的。
2.能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进一步强化显微镜的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的适应性。
2.通过分析资料,了解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草履虫为例认同生物(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并初步形成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相适应。
2.通过学习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的情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单细胞生物是通过一个细胞独立的完成生命活动的。
2.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进一步强化显微镜的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
1.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相适应。
2.学生通过学习认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除病毒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教学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2.动物体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思考后回答:
1.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构成它们的最基本单位是细胞,都是由细胞构成组织,有组织构成器官。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有系统,而植物体的结构中没有系统这一层次,是由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植物体。
教师进一步质疑:构成动物体和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那么从数目上来讲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动物体和植物体都是由多个细胞构成。
教师总结并再一步质疑:动物体和植物体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它们叫做多细胞生物。那么在自然界中有没有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呢?构成它们的这一个细胞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这一个细胞又是怎样来完成在动物体和植物体中需由多个器官甚至系统才能完成的复杂生命活动的呢?
一、单细胞生物
教师多媒体展示眼虫:首先请大家看一个生物(多媒体展示生活在水沟、池沼或溪流中的眼虫)的生活和结构。
学生观看。
教师质疑:从这个短片呈现给我们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这肯定是一个生物个体,那么从其结构上看,你认为这种生物的每一个体是由几个细胞构成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这种生物的每一个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教师总结:没错,这是一种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我们把具有这种结构特点的生物称为单细胞生物。这是单细胞生物中的一种生物叫做眼虫。其实,在自然界中,单细胞生物还有很多,如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变形虫、衣藻等等。单细胞生物大多生活在水域或潮湿的环境中,有些寄生在其它生物体上。下面我们就以草履虫为例学习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二、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1.草履虫: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池沼中,以细菌和浮游植物等为食。
2.观察草履虫:
首先给大家7分钟的时间请大家预习教材P67的实验,明确实验步骤,并回忆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方法,同时标记出你的问题。
教师质疑:
1.显微镜的结构中哪些结构可以放大物像?一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如何确定的?
2.显微镜的哪一结构可以使我们的视野变得明亮?哪些结构可以使我们看到物像或使物像更清晰?
3.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怎样的?每一步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4.回忆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是如何操作的?
5.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
1.显微镜结构中目镜和物镜可以放大物像,一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由目镜的倍数乘以所用物镜的倍数来决定的。
2.显微镜中的反光镜可以使我们的视野变得明亮,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可以使我们看到物像或使物像更清晰。
3.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取镜安放、调光、观察物像。在调光中我们应该注意:用低倍镜,并且通过目镜可以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准;在观察物像我们应该注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应该顺时针旋转,并且眼睛应该从侧面看着物镜,在寻找物像时眼睛应该看着目镜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4.在盖盖玻片时,应该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可以避免气泡的产生。
5.为什么我们会在培养液的表层取培养液?
教师引导:我先不回答大家的问题,在我们教材的提示下请大家开始实验,请大家在实验的过程中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学生进行实验。实验完后描述实验现象和提出问题:
实验现象:每一草履虫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它的运动方式是旋转着前进。
疑问:1.为什么草履虫的运动是旋转着前进的?
2.草履虫的一个细胞是如何完成各项复杂的生命活动的?
教师鼓励:有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解答你们提出的这三个问题?(提示:可结合P68插图)
学生回答:从P68插图可知,草履虫的结构及其功能如下:
纤毛:运动结构
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
口沟:食物从口沟进入体内
食物泡:消化食物
胞肛:排出食物残渣
收集管和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
细胞核:大核和小核
草履虫会旋转前进是因为表膜周围的纤毛摆动的结构。在培养液的表层取培养液是因为草履虫要通过表膜从水中获取氧气,而培养液的表层氧气含量较高。
教师进一步质疑:草履虫没有其他动物的取食结构,它是如何让食物进入到口沟的呢?草履虫结构中的哪一结构相当于细胞膜?你为什么说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草履虫碰到棉花纤维的阻碍时会采取后退的方式,改变方向后再试探前进,直到避开障碍物,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一特征?
学生思考后回答:草履虫口沟周围也有纤毛,纤毛摆动可让水流进入口沟,从而获取食物。草履虫中的表膜相当于细胞膜,由此可知一个草履虫个体实际是一个细胞,因为具有细胞膜(表膜)、细胞质、细胞核。草履虫碰到棉花纤维的阻碍时会采取后退的方式,改变方向后再试探前进,直到避开障碍物,这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教师布置新任务: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再次对这一特点进行证实。参考教材P69课后练习第3题做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的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和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并描述实验现象:草履虫向有肉汁一侧培养液中移动。
学生解释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对于草履虫来讲,食盐是有害刺激,而肉汁是有利刺激。由此可知,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也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教师进一步强调:草履虫虽然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但是它也具有生物所具有的的特征,因此一个草履虫细胞就是一个个体。
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请大家分析教材P69旁栏小资料和教材P68插图分析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学生分析后回答:由小资料可知,草履虫可净化污水,对人类是有利的;由插图可知,赤潮会使鱼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对人类是有害的。由此可知,单细胞生物有些对人类有益,有些有害。
教师强调:其实许多单细胞生物是浮游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鱼类的天然饵料,但是也有些单细胞生物寄生在人体内,如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对人体能造成伤害。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以草履虫为例学习了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
1.草履虫的基本结构包括哪几部分?各结构具有哪些生理功能?
2.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反思:本节主要以草履虫为例阐述了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生活极其与人类的关系。对于本节探究活动教学中的问题预设采用了两种方式:教师提问式和根据实验学生或教师提出问题式。教师提问式主要用在帮助学生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等旧的知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复习本节要用的知识技能。根据实验学生提出问题可以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根据实验学生提出问题有较大难度的时候,则采用根据实验现象教师提出问题,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去分析实验现象,进而得出结论。从学生课后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看,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很好的掌握了本节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篇15: 《单细胞生物》教学反思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全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课程标准,为新一轮课程实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我校新课程实施已近1个多学期,在这过程中体验到了新课程改革的'种种酸甜苦辣,下面就谈谈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心得与反思。
本着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教学思想,教学中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通过全组教师参与式的研讨,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加强集体备课,取得共识,发挥群体效应,全面挖掘教材,探讨教学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间互相听课,课后及时组织评课,倾听教师的意见。通过听课、交谈等途径将教师一些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梳理、小结。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得教学方式呈现个性化、多样化。
新教材中的课程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具有基础性、先进性、时代性的特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最大的变化是呈现形式上的变化,每章节由章首页、若干节、本节小结和自我检测四个部分组成。每节由问题探究、正文、旁栏、练习四个版块组成,旁栏又安排了“相关信息”、“知识链接”。每节课均以“问题探究”开始,通过观察图片、创设情景、讨论问题进行课堂导入,这些情景、问题贴近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步步深入,引导课堂内容的呈现。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或展示图片等手段,发挥学生的视觉感官,让学生去看、去想、去说。“本节聚焦”是一节课的具体学习目标;“相关信息”是对正文主栏内容的补充和延伸。“知识链接”是不同章节的前后呼应,形成概念间的逻辑联系。对正文中的“资料分析”(或资料收集和分析)和“思考与讨论”多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和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去讨论、去操作、去试验,从而对知识进行归纳形成概念,得出结论。每章节后面都编排了些习题,这些课后练习和章检测题比以前要求高了,增加了与生活实际联系的练习题,特别是增加一些活题,如技能应用、拓展题,有一定难度,既有思维拓展,也有知识用,还有某些科学探究技能的训练等。对于这类习题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的观点,再由学生进行相互评价,最后由老师加以点评,从而使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保证实验课的数量。《分子与细胞》中的实验一共有9个,有些实验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无法实施的,我们采取的措施是看实验录象,如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在保证数量的前提下,更要保证每次实验的质量。一旦实验课安排不妥就会事半功倍,经常出现学生到实验室图个热闹新鲜,而学不到任何东西的现象。因此我们在上实验课时,一定要做好二个环节———实验前的预习引导和实验后的总结交流。让学生预习好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并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忌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地克隆课本的实验步骤。实验完成后,让学生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并且把实验结果以实物或文字描述的形式呈现在实验报告上。实验报告不是对实验过程的简单记录,而是将具体的实验现象,分析为什么得出这个结果。不管实验成功或失败,都要分析原因,进一步总结并在班上交流。通过这样一节完整的实验课,既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原理的建构,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科学、作科学,更加有效得促进能力的发展和情感价值的养。
《分子与细胞》中有四个探究性实验,这些探究活动改变传统注入式或启发式,而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寻求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科学方法上加强点拨和引导。一开始对于这些没有定路可循的探究活动,我们确实很是费了脑筋。怎样开展这样的课程,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学生的能力有限,结果定是一片混乱、一无所获;还是像传统验证性实验一样给个经典的套路,直接告诉答案,死记硬背下来?那样的话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这些课程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经过我们备课组的共同探讨,我们对探究性实验采取两种手段:
1、设置恰当的问题情景,引发有价值的课堂交流。
2、营造复合型、多元化的课堂交流氛围。教材中的探究提供了背景资料和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通过这些现象和知识点的联系,从而提出问题。学生对生活的问题很感兴趣,迫不及待地想找出问题的答案,有了问题之后老师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或者设计探究方案,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新课改对学生的评价不在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而是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经过备课组的多次研究,本学期我们的评价内容包括模块考试、单元测试、实验技能和平时表现(包括预习作业、课后作业、课堂表现)。
篇16:单细胞生物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过程中,主要围绕两个主题进行:一是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二是单细胞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其中第一主题又是第二主题进行的基础。
环节点评:
第一主题以探究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为起点,调动了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研究热情。在这一环节中,同学们不但观察了草履虫的独特外形,还发现了草履虫大多时候都是身体旋转前进,凹陷的口沟迎向水流,只有在遇到障碍物的时候才会后退,调整方向后再次前进。为了能清楚的看到草履虫,实验中我们用到了棉花纤维。棉花纤维的用量很关键,太多了会影响视野,草履虫在棉花纤维间若隐若现;太少了又难以起到阻碍作用。有学生发现如果取到的草履虫培养液恰巧存在有机物团的话,就会吸引很多草履虫前来取食,这样即使不放棉花纤维,草履虫也会“乖乖”聚集在一团,很容易观察研究。个别学生甚至还利用照相机等器材拍到了草履虫的活动情景。所以在后续班级的实验中,我改变了取表层培养液的方法,而是将培养液摇晃均匀,这样在取培养液的时候也能取到底部的沉积物,便于学生在观察时能看到取食中的草履虫,大大提高了实验效果。
在分析单细胞生物特点时,学生对于生物类群的认知已达到三界分类(植物、动物、菌类)的水准,但具体哪些形态结构特点属于植物,哪些是动物,哪些是菌类则仍停留在感性认识,并不系统和准确,所以本节课中有必要明确一下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标准(具体内容见教学设计),帮助学生体会各种类别生物在细胞层次上的不同和由此决定的基本生活方式的差异,从而发现单细胞生物在结构和生活方式上的多样性,并以此为基础,在程度较高的班级引出五界分类,提高认知程度,是一次积极有效的尝试。
第二主题单细胞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在课前查阅单细胞生物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很多种类的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有所了解,所以这部分是对资料的抽提和升华,从生物的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推导出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各班学生中均有人能指出单细胞生物中既有衣藻这样的生产者,也有草履虫这样的消费者,亦有酵母菌这样的分解者;既能起着积极作用,也能酿成生态灾难(赤潮等)。在不强调与人类关系的前提下,同学们更能全面的分析单细胞生物的生态作用。
探究性:
1.自主探究
本节教学中,我们做了几点尝试,如单细胞生物的相关资料在课前准备环节完成,既能产生相关思考,又能为课堂上留下更多的交流讨论时间;教材观察草履虫实验要求加棉花,这节课则则由学生自己决定是否使用;允许学生使用照相机等电子器材,留下自己认为有可取点的照片及视频资料,第二课时在班级中分享,温故知新。
2.模拟探究
在五界分类的内容上,不直接给出标准,而是以书上眼虫等单细胞生物为例,分析它们的结构和生活的特性,不同于以往对于植物和动物的认知,从而提出原生生物的概念;在对大肠杆菌的分析过程中,引出细菌和真菌的不同,提出原核生物的概念;这部分内容通过模拟新概念的产生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些思路,使学习更贴近科学研究。
篇17:单细胞生物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以草履虫为例展开对单细胞生物结构、生活,以及它们与人类关系的学习。这节课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课前我安排学生利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资源对单细胞生物的种类进行搜索,并归纳它们与人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本节课主要是发挥学生的作用,先由学生介绍单细胞生物的种类以及地位,再由教师对草履虫和眼虫的形态结构进行引导学习,最后以小组展示的形式进行发言,探讨单细胞生物对人类有利还让有害的各种体现。这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果较好。
但是这节课中,观察草履虫的实验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办法开展,学生显得有些许失望;如果能展开这个实验,教学效果会更好。同时,这节课授课过程中个别学生的问题没能现场作答,我自己的课外知识也需要不断去学习和积累。
篇18:单细胞生物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活体材料,这对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孩子们经过动手尝试获得的真实体验尤为珍贵,是其他任何学习过程无法替代的。成功尝试带来的喜悦与自豪,成为不断推动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的原动力。课堂上学生从最感兴趣的观察实验入手,不断的遇到问题,进而主动寻找证据,寻求解决办法。这样的学习过程体现了探究活动波浪前进、螺旋上升的特点,也使得科学方法的渗透做到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不足之处:
学生使用显微镜是一个逐渐熟练的过程,熟才能生巧。在高倍镜下跟踪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个新挑战。若要做到得心应手,还需假以时日。实验中,学生多次不无遗憾的说:“丢了,又跟丢了。”学生的眼睛久久的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显微镜视野,在课堂上没能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反复尝试,的确是个遗憾。但好在可以通过课后探究活动来弥补。与时间有限的课堂相比,课后探究更具自主性和创新性。学生在课后探究草履虫应激性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同学仍然选择了用显微镜观察,显然这也与课堂上观察时间不足有关系。学生一边用低倍物镜观察草履虫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一边时不时的切换到高倍镜,对草履虫继续跟踪,严谨、专注的态度让人印象深刻。
★ 初一生物教案
★ 高中生物教案
★ 裸子植物生物教案
★ 高一生物工作计划
★ 高中生物教案设计
【单细胞生物教案(整理18篇)】相关文章:
高中生物有丝分裂教案2023-11-28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2024-02-22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2023-08-27
初中生物教案2022-10-05
高中生物的教学工作计划2023-09-26
新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案2022-04-30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细胞通过分裂而增值2023-04-17
高一生物教学计划2023-11-11
七年级上册生物细胞通过分裂而增值教案2022-07-25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