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教案怎么写(精选8篇)由网友“珠珠卡女士”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教案怎么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篇1: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教案怎么写
知识精华
自然选择学说
中心内容 自然选择
主要论点 1. 过度繁殖:进化的条件
2. 生存斗争:进化的外因、动力、手段
3. 遗传变异:进化的内因、基础、(变异:不定向,为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遗传使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
4. 适者生存
实例 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
评价 贡献 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说明物种是可变的
科学地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不足 对遗传变异的性质及自然选择如何对遗传和变异起作用等,不能从本质上阐明
现代进化理论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概念强调地理和物种的同一性,使研究对象从单一的个体变成相互关联的集体。
种群的基因库: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概念强调基因库的连续性。
基因频率的计算:基因频率=种群中某基因的数量/(种群中该基因数量+种群中等位基因数量)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这种改变原因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
题例领悟
例1:人工选择所以能选育出品种来,自然选择所以能形成物种,这两方面共同选择的基础是
A、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普遍存在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生物都在进行着生存斗争 D、人和自然界的选择力量
讨论: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相同点。达尔文的工作是从家养条件下的动植物品种的培养开始的,并提出了人工选择学说,进而领悟到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学说的共同之处是题目所提出的“选择的基础”是一样的,即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是选择的基础。从品种和物种形成的演变过程看,遗传和变异也是演变的内因,只是由于外因的不同,才有不同的结果,一个是人的力量,一个是自然界的力量,因而形成的品种符合人的需要,形成的物种符合生物自身适应环境的需要。
例2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人,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的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
讨论: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色盲基因b的频率应为色盲基因数量:15*1+5*2+11*1=36,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总数是200*2+100*1=300,故其基因频率为36/300
自我评价
一、选择题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评价是
A、它能正确解释生物属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B、它能正确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C、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但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D、它能解释自然选择作用,不能解释生物的多样性
2、在下列系统中,哪一个系统的昆虫最有可能进化出警戒色
A、绿地、可食性昆虫和食虫鸟 B、枯叶、不可食性昆虫和食谷鸟
C、绿地、不可食性昆虫和食虫鸟 D、枯叶、可食性昆虫和食谷鸟
3、害虫抗药性的出现,按达尔文的观点,最好的解释是
A、农药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结果 B、农药与害虫相互选择的结果
C、害虫对农药进行了选择的结果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选择的结果
4、单孔类动物只分布在澳洲,这是由于
A、单孔类动物起源于澳洲
B、单孔类动物适于在南半球生活
C、除澳洲外,其他地区的气候对单孔类动物生存不利
D、澳洲很早就与其他大陆分离,单孔类动物未受其它高等哺乳类的排斥而得以保存
5、若一个种群中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
A、这个性状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 B、该种群中具有此性状的纯合子多
C、这个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 D、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隐性
6、现代进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不同的是:
A、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二、简答题
1、下列是DDT对家蝇抗性(抗DDT,而能存活的能力)的实验研究,将家蝇分成多组,每组再分成A、B两部分。用DDT处理每一组的A部分,而保留B部分不接触DDT,处理后,检查各组的死亡率,死亡率高的就是抗性低,反之就是抗性高。选死亡率最低一组的B部分饲养,使之繁殖后代,把后代再按上述方法进行处理。这样,经过若干年后,当用DDT处理其中A组的家蝇时发现其死亡率为4%,再用DDT处理这一代的B组家蝇。
1、B部分经DDT处理后的存活率为 。
2、由实验可知,家蝇的抗性的产生是 的结果。
3、从生活与环境的关系来看,家蝇和DDT进行着 。
4、DDT对家蝇的抗性的产生所起的作用被称为 。
5、简述B部分经DDT处理后的存活率为上述百分比的原因是
篇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②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并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③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④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篇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教案设计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教案设计
一、知识结构
二、教学目标
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2、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3、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4、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5、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
⑴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⑵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解决方法]⑴通过具体的实例和计算来理解相关的概念。⑵通过探究活动的教学理解综合因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⑴基因频率的概念。⑵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⑶隔离在物种形成的作用。[解决方法]⑴通过练习计算基因频率掌握此概念。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16‐117的资料,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探究方案。⑶以桦尺蠖为例讲隔离的作用。
四、课时安排4课时。
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讲解法。
六、教学具准备图片。
七、学生活动
1、学生讨论发表看法,阅读教材,计算等。
2、学生思考、回答相关问题。
八、教学程序
(一)明确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第1课时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该学说的基本观点,分析下面的情境:&ldqu;如果在灰色翅(基因型为aa)昆虫的群体中偶然出现一只绿色翅(基因型为Aa)的变异个体,且绿色比灰色更不易被捕食。那么,昆虫的翅色将怎样变化?&rdqu;结合学生的讨论,提出质疑:该绿色个体能很好生活下来,它体内的A 基因怎样才能传递给子代呢?如果Aa与其他个体交配生殖,后代还会是绿色的吗?讨论发现,出现有利变异个体的有利基因只有在群体中,通过有性生殖才能世代延续,另外有利变异个体的后代不一定能真实遗传。因此,研究生物的进化,仅仅研究个体的表现型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的变化,这个群体就是种群。怎样的一群生物个体可以称为种群呢?一个生物&ldqu;种&rdqu;或&ldqu;物种&rdqu;与种群有何区别呢?人们为什么要提出&ldqu;种群&rdqu;这个概念呢?归纳出:自然界的物种实际上是以一个个种群存在的,种群是物种繁衍、进化的基本单位。它为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和物种的变化带来了方便。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研究生物的进化必须研究种群的基因组成和变化。如何分析种群的基因组成和变化呢?由此人们提出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什么是基因库?基因频率的含义是什么?请学生计算下面假设的种群的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某昆虫种群中,绿色翅的基因为A,褐色翅的基因为a,调查发现,AA、Aa、aa的个体分别占20、60、20,那么A和a的基因频率各是多少?计算得知,该种群基因A的频率为50%,基因a的频率为50%,如果让该种群随机交配,依据孟德尔遗传定律,子一代、子二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又会怎样呢?从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计算结果中,发现了什么现象?如果种群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世代稳定不变,生物将无法进化,显然与事实不符。自然界种群的基因频率能世代不变吗?为什么?显然,同时满足以上5个条件是不可能的,即使前4个条件可以满足,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总会发生的。为什么?以上5种因素中哪些因素是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根本原因?
(三)总结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及相关计算。
(四)作业布置教材P118练习一1、2。
(五)板书设计
篇4:《现在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教案
《现在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教案
一、说教材
《现在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七章第2节的内容。本章课程的核心是介绍现在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和其他科学理论的发展一样,不是简单的新理论对就理论的否定和排斥,而是新理论对旧理论的修正、深入和扩展。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拉马克进化学说到自然选择学说,以及现代进化理论的由来,大体都走过这样的轨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由于历史和当时的科技条件的限制,而体现三个方面的不足,而现在生物进化理论从这几个方面对达尔文的修正和完善。本节内容包括物种的概念、生殖隔离和物种隔离。生物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理论基础,也是对人们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影响的理论。学生通过本章节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而且能够通过学习进化理论的发展过程,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感悟。索科学的精神、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说学情
通过学习拉马克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的重要贡献和历史局限性,学生对生物进化论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并已经进化论如何起作用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节课的内容先对来说较为宏观,抽象,因此在授课时多结合多媒体教学和事实教学方法,化难为简,化抽象为形象,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简单复述种群的概念,能举例说出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的现实例子。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能够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学生逐渐养成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生物进化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种群的概念和隔离的类型。
(二)难点
隔离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五、说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打算采用创设情境的导入方式。首先在ppt上展示,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进化的相关图片,并提出问题该地区的桦尺蠖虽然基因频率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这一地区的两种颜色的桦尺蠖是同一物种还是两个物种呢?我们怎样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一个物种呢?
在此环节之所以设置情景导入结合设疑导入是以此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这样的导入方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抽出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体现了知识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二)探求新知
1。物种的概念
首先我会以生活在一个草原上的全部驴、马为例,让学生结合图片、课本和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思考一下几个问题:1、驴种群个体间、马种群个体间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吗?2、骡子可育吗?3、什么是物种?4、为什么马和驴不属于同一物种?
学生经过引导会想到,马和驴能相互交配,但但产生的后代骡子不育。
我对学生的设想给予充分的肯定,随后用ppt展示物种的定义,在遗传学和进化论的研究中,把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成为种群。
在此环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学生的表达交流和语言组织能力,但由于学生的概括能力有限所以在引出种群概念采用PPt总结呈现,可是该知识点一目了然,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便于学生识记。
2。物种隔离
待学生对物种概念有充分的了解后,我会顺势引导学生学习隔离的相关知识。
在PPT上出示几组图片,如华南虎、东北虎;老虎、狮子和狮虎兽,白种人、黄种人和混血儿。让学生猜测哪些是同一个物种,哪些不是?并思考什么因素可以导致物种的形成,物种形成的标志又是什么。让学生4人为一小组,结合题本上的知识进行思考,时间为8分钟,最后由小组长汇总和汇报。
学生有一定生物生活和自然常识,能很好地回答相应的问题,接着我会引出物种隔离的类型即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将PPT上的图片按照这两个类型进行分类,加深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最后让同学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
这一过程中,我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晦涩的隔离概念变为具体形象化的例子,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让学生尝试自己用语言概述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则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巩固提高
组织学生观看河谷两个老鼠种群形成的视频并思考讨论:隔离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学生交流讨论得到:地理隔离是物种产生前提条件,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这个是新物种的产生的必要条件,先有地理隔离,再有生殖隔离。
在此环节设置讨论,可以积极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逐渐养成用生物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与作业
知识的加工程度越高越容易形成有效的记忆,因此,我会结合板书带领学生进行本节课知识的归纳,引导学生自主绘制知识概念图。
通过学生自己概括知识点和绘制概念图,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现代生物简化理论主要内容的认识理解,又可以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用概念图学习生物知识的学习方法,正真做到一举两得。
课下让学生搜集一下达尔文对太平洋某群岛地雀的研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了解生物大家的生物思维。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本着以板书串连知识重点,梳理课堂主线的目的,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和复习巩固,力求高度概括教学内容、提纲挈领展示教学过程,采用提纲式板书。
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篇5:生科院陈凤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教案
生科院陈凤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教案)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1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授课人:陈凤丛 授课时间:9月X日 授课对象:高二学生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 2、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3、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4、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3)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2.教学难点 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 三、教学策略:讲授法 例子枚举法 演绎法 联系实际等 四、课时安排:45分钟 五、板书设计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1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 2、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历史意义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 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 2、 生物进化的原因 3、 历史局限性和意义 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六、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以及设计意图 引入新篇章 开篇点题,进入第七章的学习打开书本,明确接下来所要学习的内容,直接进入大主题 讲解生命的起源 1、讲述关于生命起源的几个假说 (1)神创论 (2)自生论 (3)宇宙生命论 (4)新自生论(化学进化说) 认真听讲,大致了解关于生命起源的一些学说。 从而使学生对整章课文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比较详细的解释新自生论 知道并比较了解被人比较认同的生命起源学说 3、出示一张比较完整的生物进化图,并且初略讲解 了解生命起源的过程 4、质疑: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生物为什么会不断的进化? 生物又是怎样进化的? 学生开始思考,从而为可以较好的进入新课做下铺垫 导入 新课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由于在当时的科学发展情况来讲,人们只能根据现有的生物发展来进行一些猜测,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是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 学生开始阅读课文,学习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后,开始归纳拉马克的生物进化理论的要点: (1).物种是可变的,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的 (2)生物是由低等向高等进化的 (3).环境的变化可以引起物种的变化 (4).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之上,自主归纳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几大要点,锻炼学生的归纳整合能力 2、在介绍完几大要点之后,解释其中的关键词语: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解开学生对于词汇的模糊印象,更进一步学习拉马克学说 3、运用实例:长颈鹿的脖子长和人蛔虫视力差来阐述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使学生深入了解拉马克的生物进化学说的主题思想 4、结合生活实例:视力下降的原因(用眼过度),发现与用进废退的学说是矛盾的 以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辩证的学习拉马克的进化学说,从而对其客观的评价 5、与学生一同对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进行评价,从进步意义与不足方面入手。 锻炼辩证思维,对一些理论要进行客观性的评价。 达尔文的 自然选择学说 1、介绍达尔文的生平以及他的著作 使学生了解达尔文提出学说的背景,从而为学习自然选择学说提供一个前提 2、讲解达尔文的学说解释模型 能够较好的全面理解学说产生的过程 3、以长颈鹿的进化实例加深理解 通过具体的例子,感性的学习自然选择学说 4、举一反三:将所学应用与实际,解释蝴蝶的进化 加深概念的理解,认识拟态过程,知道生物对于环境的适应过程。 5、小结: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几个结论和核心内容 锻炼归纳能力 6、评价与比较:自然学说的进步性,与拉马克学说的区别,以及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辨证学习达尔文的进化理论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说明大致内容,是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为基础建立的,完善了进化理论 大致了解现代的生物进化理论,为下节课的详细讲解做一个铺垫 反馈评价 以课堂练习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题目如右所示: …… 反省 七、练习1、一只雌蛙能产卵4000-5000个,卵受精后只有5%-10%能发育为成体。达尔文对这一事实的解释是( )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和变异 D、自然选择 2、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是( ) A、适者生存 B、过度繁殖 C、生存斗争 D、自然选择学说 3、生物进化的内因是( )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与变异 D、适者生存 4、最先提出生物进化学说的科学家是( ) A、达尔文 B、孟德尔 C、拉马克 D、摩尔根 5、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看,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缺陷主要是( )。 ① 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 ② 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 ③ 自然选择学说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④ 自然选择学说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在远离大陆的印度洋南部的克格伦岛,岛上经常刮大风。达尔文发现哲理的昆虫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翅非常发达,一类是无翅或翅小到不能飞行,并指出上述现象与岛上经常刮海风有关,请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观点来回答以上问题: (1)、这些昆虫与海风是什么关系? (2)、这里刮的海风对岛上昆虫的翅起了什么作用? (3)、通过这种现象说明变异是定向还是不定向的? 八、具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篇章 师:同学们好,我们开始上课了。不知道你们是否曾经想过这样的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或者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类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思考生命起源的`问题。关于生命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但是由于人类的寿命有限,没有办法看到这个生命起源的过程,所以,对于生命起源人们只能存在各种猜测,提出了各种假说。在整个发展过程当中,影响最大的有这么几个假说:一个是神创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由神创造的,在西方有上帝造人的说法,在中国就有女娲造人的说法;第二个比较重要的观点叫自生论,他认为生命是自然而然就能形成的,在初中大家就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块肉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这块肉就腐烂了上面生出了蛆,根据这个现象,当时人们就推测出这个蛆就是自然而然的生出来的,然而这个观点我们已经可以证明它是错的了,因为你们已经做过这个实验了,分为三个步骤,那这个实验我就不详细说了;那么第三个观点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宇宙来的,来自于其他的星球,当然这个观点也找到了一些相关的证据,比方说,在一些陨石上面发现了一些有机物,而我们有知道有机物是生命诞生必须的条件,所以根据这个有机物我们就猜想在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的存在;那么第四个观点也就是我们现在觉得最重要的观点,也就是新自生论,或者是化学进化学说,他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源于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但是这个学说与自生论是不一样的,自生论认为在几天、十几天或者个把月,就可以从非生命诞生出生命来,但是化学进化学说却认为从非生命进化为生命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那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过程,他认为非生命物质经过化学进化出现了原始生命,然后原始的生命再经过长期的进化就可以得到现代的各种生命,我们来详细的看一下这个过程:在原始地球上,大气中有这么一些无机小分子,这些无机小分子物质经过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这样一些高能的作用,就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像氨基酸、核苷酸、单糖,这些有机小分子物质经过了降水等的作用,就汇入了原始海洋。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这个实验,已经有李勒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模拟成功。根据他的模拟实验,这里模拟的是闪电,在这些实验装置里面冲入这些无机小分子物质,经过闪电的作用,结果在写这瓶子里面检测到了有机小分子物质,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到网上查找这个实验的内容,好,我们继续。在原始海洋当中,这些有机小分子物质长期积累就必然发生一些化学反应,氨基酸经过缩合反应就变成了蛋白质,核苷酸经过聚合反应生成了核酸,而单糖呢经过反应也生成了多糖,那我们知道蛋白质和核酸是生命最重要的物质,我们称之为有机高分子物质,在原始海洋当中,这些有机高分子物质进一步的浓缩、凝聚就形成了一个一个的体系,这些体系我们称之为多分子体系,多分子体系的外面呢还有一层原始的界膜,通过这个界膜,多分子体系里边的物质可以和外面的物质进行原始物质的交换,之后经过了长期的演变,发生了一些相互的作用,就最终诞生了原始的生命,这些原始的生命可以进行原始的新陈代谢和繁殖,所以我们说他就是生命了。在以后就是生物进化的过程,也就是我们第七章将要学习的内容。 好,那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从没有生命到出现原始生命到现代生命的一个过程的假设,这个假设的提出并不是妄想,不是说闭门造车造出来的,它是有证据的,特别是我们所发现出来的一些化石,根据这些证据所提出来的,最初地球形成后的一段时间历史没有生命的,经过了几十亿年之后,大约在6亿年前出现了原始的生命,他们生活在原始的海洋当中,再经过一亿年,出现了鱼,那时候陆地上还没有生物。3亿年前出现了最早的陆地生物,2亿年前出现了陆地上的爬行动物,再往后,最终产生了形形色色多彩多姿的世界,这就是大家看到的这个过程,那么这里就会出现一个问题:生物为什么会不断的进化,又是怎样进化的?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这节可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第七章 第1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二)导入第一节 关篇6: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高中生物教案
【学习过程】
按照教师的安排探究转基因技术流程和细胞杂交育种
一、探究转基因技术育种
1.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克隆出来,加以修饰和改造,在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从而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流程:
2.转基因植物的实例.
(1)转基因耐贮藏番茄
(2)转基因抗虫作物
(3)抗除草剂 作物
3.转基因动物实例
?《?⑾赴?咏挥??
1.概念:细胞杂交是指将同类或不同类生物体的原生质体或体细胞,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条件下进行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再创造条件将杂种细胞培养成完整的杂种生物个体。 ]
2.
(1)植物细胞杂交示意图
【典题解悟】
番茄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由于过早成熟而易腐烂。应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抑制某种促进果实成熟激素的合成能力,可使番茄贮藏时间延长,培育成耐贮藏的番茄新 品种,这种转基因番茄已于1993年在美国上市。请回答:
(1)促进果实成熟的重要激素是_________,它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有_________ 、_________和 _________。
(2)在培育转基因番茄的基因操作中,所 用的基因的“剪刀”是_________。基因的“针线”是_________,基因的“运输工具”是_________。
(3)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来 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 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 _____
[解析]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克隆出来,加以修饰和改造,在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从而定向 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基因工程操作有四个步骤,在操作中用到了三种 工具: 运载体 DNA内切酶 DNA连接酶.
[答案] (1)乙烯 取代 加成、聚合
(2)DNA内切酶 DNA连接酶 质粒
(3)目的性强 培养周期短 性状稳定快
【随堂练习】
1.在农业生产中,常用杂交的方法获得所需的品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杂交后的个体基因发生了突变
B.杂交技术不会改变原有的遗传物质,但获得的个体形状是不能遗传的
C.杂交个体的生活力、生长速度、抗逆性以及形态大小等方面明显优于杂交双亲的现象
D.杂交后的个体,具有了很强的变异性,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2.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
A.细胞的全能性。
B.细胞的分化。
C.基因突变。
D.基因重组。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基因技术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改造生物。
B.组织培养是植物细胞杂交的一个比较关键的阶段。
C .组织培养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
D.植物体细胞杂交不用去掉植物的细胞壁。
4. 能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的技术是
A.动物细胞融合 B.植物体细胞杂交 C.动物胚胎移植 D基因工程
5. 下列有关生物工程方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离体培养时,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
B.培养流感病毒时应选用 无菌的牛肉汤
C.在青霉菌体内获取青霉素属于基因工程的实例
D.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都能克服远缘物种杂交障碍
6.与植物体细胞杂交密切相关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利用离心、振动、电刺激等诱导 B.利用聚乙二醇(PEG)等试剂诱导
C.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D.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物
7. 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 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
C.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或人工种子,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
D. 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株或细胞系,表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8. 植物体细胞杂交是利用不同物种的两个体细胞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的过程。该过程 是指
C.完整的两个体细 胞的融合 D.植物花粉细胞的两两融合
9. 植物体细胞杂交要先除去细胞壁的原因是 ( )
A.植物体细胞的结构组成中不包括细胞壁 B.细胞壁使原生质体失去活力
C.细胞壁阻碍了原生质体的融合 D.细胞壁阻碍了原生质体的发育
【布置作业】
做 学案上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与农业生产、畜牧业生产联系密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联系实际,讨论的比较热烈。对各种技术流程也讨论的比较到位。教师在引导学 生探讨 问题时,还要从网络中找一些资料,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学生的兴趣比较高。教师还应该找一些典型的?饽拷?泄?獭?
以上就是人教社教师之家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教案的内容。如有更好的建议请加微信(志远网络)告之我们!
篇7: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高中生物教案
一、教材及学习任务分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五节的内容,着重讲述的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对生态系统进行整体讲述的一节课,与本章的第一节相呼应,也是第二节到第四节的总结。
本节课中我们将共同学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稳定性的分类。这有助于我们更清楚的认识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并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
二、学习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针对的是已经对生态系统结构有基本认识,能够阐释生态系统的功能。
三、教学目标确立
知识目标:
1、能够解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举例说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说出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能力目标:简要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思想。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难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
五、教学思路
以“问题探讨”为引入点,通过正面和反面的实例,使学生认同并理解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并准备多个实例,让学生在分析实例的过程中体会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方式和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负反馈调节”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学生已经对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稳定有了基本的概念,此时提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强调抵抗力稳定性核心是“抵抗干扰,保持稳定”,恢复力稳定性的核心是“遭到破坏,恢复稳定”。区分两者之间的区别,并理清稳定性是建立在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之上的。
举出相应的实例,如:请比较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之间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强弱。进而得出决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应该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复杂程度。
进一步提出,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与实际生活进行关联,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有了依据。
六、教学资料准备
演示负反馈调节的模拟动画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详细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请大家阅读教材中的“问题探讨”,为什么这些原始的森林经历了这么多的磨难依然存在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教师活动:在讨论时可以从生物和环境之间及种群间的相互作用这个角度切入。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教师活动:根据大家的讨论可得:原始森林的存在是因为环境的适宜和物种之间的平衡。那么我们再想想,人类能否在生物圈以外再建立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呢?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教师活动:实际上,我们人类曾经做过这样的尝试,我们曾经建立过生物圈2号,但是持续的时间只有两年多,最终因为各个组份的不协调导致失败。通过这两个实例可以得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通过介绍生物圈2号的建立及失败原因创设教学情境,引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学习思考及探究兴趣。】
教师活动:那么生态系统是如何实现自我调节的呢?大家请分析下面两个例子
1.草原上生活中着兔子和狼,那么兔子和狼是怎么样实现了各自之间的平衡的呢?
2.一些森林被大火焚烧后,可是一段时间后,被焚烧的地方就会有更多新的树木生长出来,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教师活动:很好,由于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才会导致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将通过生态系统自行调节后达到稳定状态的过程,称之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通过对生活素材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转化和应用,理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师活动:展示上述两个例子的动画模拟图
教师活动:通过相互制约达到平衡的调节,我们称之为负反馈调节。而与之相反的正反馈调节方式会使整个生态系统偏离平衡状态。但是这样的调节是由限度的。
教师活动:生态系统会遭受到一定的外界干扰,但是最终会恢复平衡,这样的方式我们称之为抵抗力稳定性。如果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但是最总恢复原状,我们称之为恢复力稳定性,这两种稳定性是一个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它们是自我调节的延伸。
教师活动:请大家比较一下:草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和抵抗力稳定性的强弱。
学生活动:草原的恢复力稳定性更强,森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教师活动:大家是如何判断出来的呢?
学生活动:根据两个生态系统物种的多少
教师活动:决定生态系统稳定性强弱的最主要依据是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复杂程度,物种越复杂,那么抵抗力就越强,同时恢复力相对就要弱。两者之间是成反比的关系。
教师活动:那么对于生态系统,我们应如何提高其稳定性呢?
学生活动:应当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
教师活动: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呢?我们应该如何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学生活动:讨论并回答。
【通过学生讨论,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的重要意义,联系到人类各种活动(如乱砍滥伐等)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深刻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总结:生态系统的稳定可以保证我们生活环境的稳定,但是现在我们人类生活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生物圈的稳定性,这样的后果是严重的,因此,我们应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共同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通过知识学习,认识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联系生活实际,提出相关保护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实现本节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制作生态缸,并观察其稳定性。比较小组各自设计的生态缸稳定性,分析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
【通过课后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8: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高中生物教案
请你说出科研人员在研制出转基因牛的过程中,需要哪些工具?需进行哪一些基本操作步骤?
精讲点拨:
1.限制酶:具有专一性,即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在特定的位点上切割DNA分子。
限制酶作用部位是DNA分子上的磷酸二酯键,切割后露出两个碱基互补的黏性末端。
在转基因技术过程中,切割目的基因和切割运载体所用的是同一种限制酶。
2.DNA连接酶:把两个碱基互补的黏性末端链接起来,形成磷酸二酯键。
3.运载体:最常用的运载体是质粒。
4.目的基因的制备:可通过DNA合成仪用化学方法直接合成;也可以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
5.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和电击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是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常以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
典型例题1:(2008年山东35改编)为扩大可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黄河三角洲等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备受关注。我国科学家应用耐盐基因培育出了耐盐水稻新品系。
以上就是人教社教师之家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教学设计的内容。如有更好的建议请加微信(志远网络)告之我们!
★ 高二生物教学计划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教案怎么写(精选8篇)】相关文章:
《物种起源》导言 二2022-12-15
意识的本质 教案2023-02-24
高中一年级〈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案32022-07-06
日本平家蟹教案2023-03-02
高中生物教学课件2024-04-25
初二生物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老师教案2022-08-27
近代的科学和文化练习题及答案2024-02-04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2022-06-01
高一化学备课组期末复习计划2022-10-08
《文学的起源》教学设计202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