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5 教案教学设计(共13篇)由网友“不喜欢吃水果”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5 教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5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催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通过学习探究,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催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导入新课:
战争不仅有害于人民,同样也有害于战争的发动者及其追随者。《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讲述的是法西斯阵营中一个为之卖命的小伤兵的故事,小伤兵的遭遇又会怎样?
一、作者简介:
海因里希伯尔,德国作家。
1、二战爆发,征兵入伍,历时6年,后被俘入战俘营;
2、伯尔一生都在与人类的缺点进行斗争,声讨战争,体现正气和德意志精神,被称为“德国的良心” 。
3、早期小说主要取材于二战,形式和风格上受海明威和德国“废墟文学”影响。获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那娜勃罗姆》等。
4、擅长运用内心独白、回忆和联想等手法。在叙述故事情节时,时空概念颠倒跳跃,而塑造人物形象时则大量采用这种艺术手法。同时也采用了一些西方现代派手法。
二、解题:
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奋战阵亡。后来,希腊人立碑以示纪念,碑上的铭文是:“流浪人,你若到家乡,请报告斯巴达公民们,我们阵亡此地,至死犹恪守他们的命令。”小说的标题是铭文的起句,伤兵按美术老师要求用六种字体将铭文写到黑板上。
三、文本研习
1、弄清要素、梳理情节
时间:盟军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断
主人公:“我”,一个文科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参军三个月,现在成了伤兵。
情节:
开端(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
“我”负了伤,被送入战地医院--一所学校的美术教室,等待救治;
发展(“这一切都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
“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回到了读书八年的母校,也想弄清楚自己的伤势如何;
高潮、结局(“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46-§53):
“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从前读书的教室。最终知道自己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2、小说用第一人称周围的环境和所发生的事件均从主人公“我”的`角度来观察和叙述。小说不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主,重在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感受。在疼痛和胡思乱想中,“我”一直想弄清楚的两个问题是:
①、现在是不是在母校 ?过道的摆设、一只香蕉上的涂痕、美术教室的布置 、门上的十字架、黑板上我的手迹
②、到底受了什么伤?发高烧、浑身疼,打针、感官无知觉,两次叫喊,胳膊、腿不能动,失去双臂和右腿
③、“我”一直想弄清的问题是小说的悬念,这样设置在小说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伤在何处?为什么会有点神志不清?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了强烈震撼,作品的主题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3、为什么小说反复对学校走廊上布置的艺术作品描述?
培养艺术人才的学校成了战地医院,原来的学生成了伤兵,反复描写学校的艺术环境,就是为了突出这种反差。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4、小说的主题:、
通过“我”的遭遇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反映了被迫充当炮灰的德国青年在战争中的悲惨命运,批判德国的军国主义教育,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罪恶本质。
四、探讨小说标题的作用:
1、解开了小说的一个悬念;
2、是对“我”的处境的讽刺;
3、是当时军国主义教育的见证;
4、从而表达了反战的主题。
五、比较阅读:
1、主题:
这篇小说和《一个人的遭遇》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保卫祖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一个人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现场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2、人物:
“我”根本还没有长大,就被赶到炮火之中,战争夺去了他的肢体,也结束了他的青春。索科洛夫只想过太平的生活,这个要求并不高,但是战争摧毁了他的全部生活。
同样是遭遇了战争的不幸,“我”为法西斯卖命,却不知道自己离开学校去参加战斗的原因,而索科洛夫却不是的。对遭遇的不幸,“我” 比较麻木,而索科洛夫则是悲伤的。
“我”受了欺骗,没能认识法西斯的侵略本质。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
作者:陶蓓
本教案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篇2:《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2.学生通过学习探究,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学习方式:文本研习
课时:1-2节。
教学内容:
导引:在上一个文本中我们形象地感触了一个为保家卫国而战的战士在二战中饱受战争创伤的痛苦经历,今天,我们再学一篇小说,它讲述了的是敌对阵营中的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的小伤兵的悲惨遭遇――战争不仅有害于人民,同样,也有害于战争发动者及其追随者……
文本研习:
一、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
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二、试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按小说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开端: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2、(“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发展: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3、(“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高潮、结局:“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
三、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给人造成的悬念是――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什么伤?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强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四、找出有关学校环境布置的描写,说明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
学校环境描写见教材P56-57
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五、《流》中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
《流》中的“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青史留名。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
六、从人物的叙述中,你能感受到“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七、比较阅读:
1、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一个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2、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同,请作比较。
对参战目的的认识上――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能认清法西斯侵略的本质。
对遭遇战争不幸的态度上――索科洛夫是悲伤的,《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
在对生活幸福的珍视上――索科洛夫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
3、两篇小说都用了“自白”的形式,但又有不同,试作比较。
不同之处是:《遭》中索科洛尼是在和别人交流;而《流》中“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
篇3:《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一,导入:
我们在上节课学习了《一个人的遭遇》,它告诉我们在战争中,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尤其是他们的心灵上的创伤。这是从战胜国来说的。那么,战败国的普通人的内心是什么样的呢?和战胜国有何不同?在战争之后,对他们应该怎样的关注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它比较全面的展示了当时的德国士兵的心态,这对我们对战争的全面理解可能有很好的帮助。
―――――板书《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二,学生通读全文。(因课前预习过,所以5分钟即可)
A,整理生字词 B,复述文章,要求符合记叙文的三要素
(学生有生字词本,让他们自己整理,我们只负责抽查就行了)
(学生大致回答:在盟军攻入德国的一个夜晚,一个中学生士兵受伤,在去诊治的途中的所见所想)〈教师适当点拨指导一下〉
三,问题设计:
1, 既然同学们说了,这篇文章是说一个伤兵在诊治的途中的所思所想,那么这篇文章的题目为何不与这个士兵直接相关,却以《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题?
(学生基本上回答不出来,只能把注释读一下,也有人说是设悬念,引发读者去破解谜底。这样也行。这个问题设置,主要是为了好引出下面的问题)
2, 既然大家看不出来,我们来想另外一个问题,这个士兵是怎样走向战场的?主动去的?还是被逼的'?(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学生最后确认是主动的)
3, 为什么是主动的呢?从哪能看出来?
(伤兵的战争感受)
A, 对战争中的战友的鼓励认同。P47对炮火的赞美,他认为战争是美好的
B, 想成为烈士,在纪念碑上留名,对“烈士”充满向往
C, 对城市中火光,浓烟充满敬慕。P43-46
4, 那么这个士兵为什么在内心深处有这种想法?与生俱来的么?
(不是,老师 传授的)〈由老师引向法西斯〉〈逼的〉
5, 法西斯可能有很多方法,但文中是什么方法把学生引向战场的?
篇4:《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在战争中,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最应该关注的是战争的中的人,特别是他们在战争中被扭曲的心灵急需得到救治,最需要帮助的不是恢复被战争所摧毁的建筑,而是遗留下来的人。)
在这课中,学生很难有所理解,逼学生读5编书之后,设置环境,教师引导,让学生去说,去感悟。这是上完课之后整理的,可能有所脱节,请原谅。明天上传《图片两组》。谢谢各位支持。
篇5:《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6, 为什么仅仅这一句话就能产生这么大的效果呢?用它作题目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讨论去吧)
(A,夸张效果,表现法西斯的欺骗性
B,表现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的无知,容易被鼓动,缺乏自主性,不知道生命的价值
C,通过这句话的真实含义与当时的情形的对比,讽刺了法西斯的残忍,利用学生的无知让他们充当炮灰
D,设悬念,让读者去找出谜底
(教师指导,特别是这句话本身的含义和当时的德国的情形的“相似性”,让学生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顺便指出,这个学生具有代表性,即以点代面,点出了当时候的那一代的青年的性格面貌)
7, 照上面的推理来看,这个主人公到底是什么样的身份?学生?士兵?
(学生讨论)
(是二者的结合体,但学生的本性多一些。最终学生的本性战胜了士兵的本性?)
8, 为什么这么说呢?
(对学校的环境描写?)
9, 为什么对学校进行大量的描写?
(教师指导:艺术学校――――医院――――战争)
(A,对学校生活的向往,以前生活混混噩噩,不知道珍惜,但在法西斯的蛊惑下,内心充满这矛盾。〈对门房的认识,牛奶的回忆〉
B,在战争的环境下,艺术的缺失
C,对比讽刺的运用。本无关的东西被战争拴到了一起,学艺术的学生在自己的艺术学校,在自己的宣言下被截肢。对战争的思考,对战争中艺术的思考。
篇6:《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优秀教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催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通过学习探究,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催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导入新课:
战争不仅有害于人民,同样也有害于战争的发动者及其追随者。《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讲述的是法西斯阵营中一个为之卖命的小伤兵的故事,小伤兵的遭遇又会怎样?
一、作者简介:
海因里希伯尔,德国作家。
1、二战爆发,征兵入伍,历时6年,后被俘入战俘营;
2、伯尔一生都在与人类的缺点进行斗争,声讨战争,体现正气和德意志精神,被称为“德国的良心”。
3、早期小说主要取材于二战,形式和风格上受海明威和德国“废墟文学”影响。获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那娜勃罗姆》等。
4、擅长运用内心独白、回忆和联想等手法。在叙述故事情节时,时空概念颠倒跳跃,而塑造人物形象时则大量采用这种艺术手法。同时也采用了一些西方现代派手法。
二、解题:
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奋战阵亡。后来,希腊人立碑以示纪念,碑上的铭文是:“流浪人,你若到家乡,请报告斯巴达公民们,我们阵亡此地,至死犹恪守他们的命令。”小说的标题是铭文的起句,伤兵按美术老师要求用六种字体将铭文写到黑板上。
三、文本研习
1、弄清要素、梳理情节
时间:盟军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断
主人公:“我”,一个文科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参军三个月,现在成了伤兵。
情节:
开端(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
“我”负了伤,被送入战地医院——一所学校的美术教室,等待救治;
发展(“这一切都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
“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回到了读书八年的母校,也想弄清楚自己的伤势如何;
高潮、结局(“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46—53):
“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从前读书的教室。最终知道自己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2、小说用第一人称周围的环境和所发生的事件均从主人公“我”的角度来观察和叙述。小说不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主,重在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感受。在疼痛和胡思乱想中,“我”一直想弄清楚的两个问题是:
①、现在是不是在母校?过道的摆设、一只香蕉上的涂痕、美术教室的布置、门上的十字架、黑板上我的手迹
②、到底受了什么伤?发高烧、浑身疼,打针、感官无知觉,两次叫喊,胳膊、腿不能动,失去双臂和右腿
③、“我”一直想弄清的问题是小说的悬念,这样设置在小说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伤在何处?为什么会有点神志不清?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了强烈震撼,作品的主题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3、为什么小说反复对学校走廊上布置的艺术作品描述?
培养艺术人才的学校成了战地医院,原来的学生成了伤兵,反复描写学校的艺术环境,就是为了突出这种反差。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4、小说的主题:、
通过“我”的遭遇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反映了被迫充当炮灰的德国青年在战争中的悲惨命运,批判德国的军国主义教育,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罪恶本质。
四、探讨小说标题的作用:
1、解开了小说的一个悬念;
2、是对“我”的处境的讽刺;
3、是当时军国主义教育的见证;
4、从而表达了反战的主题。
五、比较阅读:
1、主题:
这篇小说和《一个人的遭遇》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保卫祖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一个人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现场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2、人物:
“我”根本还没有长大,就被赶到炮火之中,战争夺去了他的肢体,也结束了他的青春。索科洛夫只想过太平的生活,这个要求并不高,但是战争摧毁了他的全部生活。
同样是遭遇了战争的不幸,“我”为法西斯卖命,却不知道自己离开学校去参加战斗的原因,而索科洛夫却不是的。对遭遇的不幸,“我”比较麻木,而索科洛夫则是悲伤的。
“我”受了欺骗,没能认识法西斯的侵略本质。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
篇7:《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8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在战争中的遭遇,认识战争摧残人的精神、毁灭人类文化的罪恶。
(2) 整理分析小说情节,把握作品构思特点。
(3) 心理活动、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4) 学习作者的创作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阅读课文,把握小说情节。
(2) 品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
(3) 环境描写的意义。
一、导入:
以“南京大屠杀”为话题导入,谈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引起学生共鸣。
二、默读课文:
要求:
(1) 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
(2) “我”一直处在一种怎样的精神状态中?对战争的认识是什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 文中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
深入课文,通过对主人公内心种种感受的细致品味感受从学校走上战场的一代青年在战争中所经历的深刻心理创伤,让学生对主人公不幸命运的根源各抒己见,加深认识。
四、作业:
(1) 同样是遭遇了战争的不幸,《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两篇小说中两位主人公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2) 课外阅读描写战争题材的小说,并在同学中交流,找出一部最使你感动的作品,谈谈你的体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设置悬念的作用。
(2) 讽刺的艺术。
一、导入: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愿望,本文中的“我”呢?请想一想,这些普通人原来的生活是怎样的,战争又是如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二、研讨问题:
(1) 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结合其他小说谈谈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的作用。
(2) 名著《第二十二条军规》给我的印象很深刻,阅读这本小说,处处令我忍俊不禁,笑出声来,但笑过之后,我又有一种枯涩的回味,一种沉重的感觉。作者用幽默讽刺的语言告诉人们,这条军规是一个套在弱者身上的枷锁,在它的控制下,贫民百姓和普通士兵就成了被任意玩弄的对象,无辜者成了战争的牺牲品,本文也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讽刺手法的运用,请同学在文中找找,谈谈这样写的作用。
三、拓展延伸:
微型小说是一种“博采众长”的文体,要使人“一见钟情”,可造成悬念,引起兴趣,“描写环境,烘托铺垫”,“运用讽刺,以小见大”,请同学尝试着写一篇微型小说。
课堂练习(一)
1、下列词语中加点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威风凛凛(lǐn) 戳进(chuō) 疲惫(bèi ) 斑斓 (lán)
B、颠簸(bǒ) 诅咒(zǔ) 憎恶(wù) 印痕(hén)
C、襁褓(qiǎng) 油腻(nì) 愕然(è) 赫然(hè)
D、震颤(chàn) 惟妙惟肖(xiāo) 瘦削(xuē) 甲胄(zhòu)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搪瓷 凝眸 逼真 脸谱
B、颤悠 肃穆 发霉 波涛
C、困倦 窗帏 宽蔚 动弹
D、清晰 笔迹 耀眼 震撼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胄:盔甲。
B、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C、 景深:指用摄影机拍摄景物时,可保持该景物前后的其他景物成像清晰的范围。
D、 粗犷:粗野,豪放。
4、下列括号内所填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1、这一切从眼前匆匆( ),因为我并不重,所以抬担架的人走得很快。
2、也许这一切都是( );我在发高烧,浑身上下到处都疼。
3、担架( )着拐弯时,迎面而来的竟是赫耳墨斯圆柱。
4、透过右边的窗户,我看见了火光,满天通红,浓黑的烟云( )地飘浮而去……
A、掠过 幻觉 颤悠 肃穆
B、经过 错觉 颤悠 肃穆
C、掠过 幻觉 颤动 严肃
D、掠过 错觉 颤动 肃穆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 两扇门上都挂着搪瓷小牌。
②、 先经过一条长长的灯光昏暗的过道。
③、 这里的墙壁刷成绿色。
④、 墙上钉着老式的黑色弯形衣钩。
⑤、 写着“一年级甲班”和“一年级乙班”。
A、②③④①⑤ B、⑤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① D、③②①⑤④
6、根据上下文补写两句话。
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风, ,
,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
课堂练习(二)
现在,我听见外面重炮在轰鸣。要没有炮声,周围几乎一片沉寂;只听见偶尔传来大火的吞噬声,以及黑暗中什么地方山墙倒坍的巨响。炮声均匀而有节奏。我在想:多出色的跑队啊!我知道,炮声通常都是这样的,但我还是这么想。我的上帝,多么令人宽慰,令人惬意的炮声,深沉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它无论如何也是高雅的。我觉得大炮即使在轰鸣时,也是高雅的。炮声听起来也是高雅的,确实是图画书里打仗的模样……接着我想到,假如再有一座阵亡将士纪念碑落成,碑顶竖着更大的金色铁十字,并装饰着更大的月桂花环石雕,那么又该有多少人的名字要刻上去啊!我突然想到:倘若我果真是在母校,那么我的名字也将刻到石碑上去;在校史上,我的名字后面将写着:“由学校上战场,为……而阵亡。”
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吞噬 ( ) ②倒坍( ) ③惬意 ( )④粗犷( )
8、节选部分主要运用 描写刻画人物。
9、主人公对战争的认识是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
10、从人物的独白中,你能感到“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在柏林
[美国]奥莱尔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发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傍边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他又不时重复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很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
这是那位灰白头发的战士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1、“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儿童,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是小说的环境描写。这一描写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暗示了什么?这是一出伏笔,下文什么内容与此照应?
12、小说中老妇人数“一、二、三”的细节反复出现,有一石三鸟的作用。请分条阐述其作用。
答:(1)
(2)
(3)
13、小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瞬间,表现深刻的内涵,时代的风云。这篇小说也是如此。请你分别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小说描写的生活瞬间(情节)和表现的主旨。
情节:
主旨:
14、结尾处写道:“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人们为什么不说话?他们在想什么?请你想象乘客们的情绪,作一段心理描写。
答案:1、 2、C 3、D 4、A 5、A 6、略7、①shì ②tān ③qiè ④guǎng
8、心理
9、“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青史留名。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告诉人们战争是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残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
10、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11、这一环境描写渲染了战争带来的悲凉气氛,德国弥漫着的失败情绪;也是暗写战争惨烈,战死者众多。这出伏笔,与下文老兵夫妇的遭遇照应。
12、暗示战争让老人失去了三个儿子;表现老人内心无法言说的痛苦;形成一个悬念,推动情节向前推进。
13、情节:预备役老兵失去三个儿子,妻子因伤心而发疯,自己又要上前线。
主旨:侵略战争给被侵略人民带来苦难的同时,也给侵略国人民造成无尽的伤痛。
14、答题思路:“寂静”是表象,隐含了人们内心的“动”。车厢里的妇女儿童们。那一个没有或丧失失子、或失去父母的苦痛!老兵的话,使他们陷入沉思,引发他们的共鸣,联想到自己的境遇。
本教案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篇8:《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11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上)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2.通过学习探究,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教学方法:
文本研习
教学过程:
一、导引:在上一个文本中我们形象地感触了一个为保家卫国而战的战士在二战中饱受战争创伤的痛苦经历,今天,我们再学一篇小说,它讲述了的是敌对阵营中的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的小伤兵的悲惨遭遇DD战争不仅有害于人民,同样,也有害于战争发动者及其追随者……
二、文本研习:
1、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
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2、试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按小说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开端: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2)(“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发展: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3)(“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高潮、结局:“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
3、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给人造成的悬念是DD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什么伤?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强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4、找出有关学校环境布置的描写,说明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
描写学校过道的陈设:墙上的一幅幅画像,人种脸谱,复制的恺撒等人的胸像,多哥的大幅风景画……为什么要详写这些内容?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知道这是一所学校,可是美术教室成了什么样呢?“散发着碘酒、粪便、垃圾和烟草的气味,而且喧闹得很”。传播人类文化艺术的美术学校和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17岁的学生却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这种荒悖的结果正是作者着意想要展示的。
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5、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
“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青史留名。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
6、从人物的叙述中,你能感受到“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三、小结与作业
板书设计:
篇9:《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6 教案教学设计
6, 为什么仅仅这一句话就能产生这么大的效果呢?用它作题目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讨论去吧)
(A,夸张效果,表现法西斯的欺骗性
B,表现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的无知,容易被鼓动,缺乏自主性,不知道生命的价值
C,通过这句话的真实含义与当时的情形的对比,讽刺了法西斯的残忍,利用学生的无知让他们充当炮灰
D,设悬念,让读者去找出谜底
(教师指导,特别是这句话本身的含义和当时的德国的情形的“相似性”,让学生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顺便指出,这个学生具有代表性,即以点代面,点出了当时候的那一代的青年的性格面貌)
7, 照上面的推理来看,这个主人公到底是什么样的身份?学生?士兵?
(学生讨论)
(是二者的结合体,但学生的本性多一些。最终学生的本性战胜了士兵的本性?)
8, 为什么这么说呢?
(对学校的环境描写?)
9, 为什么对学校进行大量的描写?
(教师指导:艺术学校DDDD医院DDDD战争)
(A,对学校生活的向往,以前生活混混噩噩,不知道珍惜,但在法西斯的蛊惑下,内心充满这矛盾。〈对门房的认识,牛奶的回忆〉
B,在战争的环境下,艺术的缺失
C,对比讽刺的运用。本无关的东西被战争拴到了一起,学艺术的学生在自己的艺术学校,在自己的宣言下被截肢。对战争的思考,对战争中艺术的思考。
10,《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对比思考。
(在战争中,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最应该关注的是战争的中的人,特别是他们在战争中被扭曲的心灵急需得到救治,最需要帮助的不是恢复被战争所摧毁的建筑,而是遗留下来的人。)
在这课中,学生很难有所理解,逼学生读5编书之后,设置环境,教师引导,让学生去说,去感悟。这是上完课之后整理的,可能有所脱节,请原谅。明天上传《图片两组》。谢谢各位支持。
本教案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篇10:《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12 教案教学设计
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 李华富
一、作者简介
见书下注释
二、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
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三、研习文章
1、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按小说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开端: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这一部分是情节的开端。小说显示了以下信息:
战争惨烈:城市成了一片火海;运送伤兵的汽车上有的人已经死了;这所战地医院是所学校;“我”受了重伤;“我”在迷糊中看到了学校的环境布置。
此时的“我”是什么样的状态?“我在发高烧,浑身上下到处都疼。头疼,胳膊疼,腿疼,我的心脏也发狂似地乱跳”,因为注射了麻醉药,受了重伤的我并不知道自己的伤情。他从战场上被抬到这儿,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在这一部分,突出描写学校过道的陈设:墙上的一幅幅画像,人种脸谱,复制的凯撒等人的胸像,多哥的大幅风景画……为什么要详写这些内容?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知道这是一所学校,可是美术教室成了什么样呢?“散发着碘酒,粪便,垃圾和烟草的气味,而且喧闹得很”。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和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十七岁的学生却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这种荒悖的结果正是作者想要展示的。
第二部分:(“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发展: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在美术教室里,“我”开始疑心伤兵医院就是自己的学校,努力地回忆自己所见到的一切。“我”在学校里生活了八年,而上战场才三个月。根据我听到的叫喊,根据我看到的画像和胸像,我判断出自己是在故乡的一所文科中学。
炮声轰鸣,大火在吞噬城市:“透过遮光窗帷,我看见了熊熊大火。黑色的窗帷外,夜空里红光和黑烟交织,就像添上新煤的炉子。我看见了:是的,城市在燃烧。”--在这样的时刻,“我”在想些什么呢?“我”的精神状态如何呢?
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坚持认为炮声是“令人惬意”、“深沉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炮声听起来也是那么高雅”;他甚至还有点“壮烈”的想法,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青史留名。--然而,伤疼使他回到现实。这个年轻的伤兵不知道自己的伤势,疼痛让他大喊大叫。人物幼稚单纯的性格在这里展现出来。
在疼痛和胡思乱想中,“我”想搞清的是两个问题:到底受了什么伤;现在是不是在自己的母校。他的回忆始终显得没有什么把握,这是因为他的伤重,发高烧,思维混乱,而环境昏乱错杂,他这样的小人物的生命简直无足轻重,没有人来关心他的苦痛。
第三部分:(“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高潮、结局:“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
“我”被抬进木板后的手术室,在看到十字架印痕时,短短的一秒钟内,“我突然回忆起了这一切”,因为这是无可替代的印象。而更让“我”震撼、“惊骇万状”的,是看到了黑板上自己留下的笔迹!(“我认出了我的笔迹,这比照镜子还要清晰,还要令人不安,我不用再怀疑了,这是我自己的手迹!”)一切无可置疑,我就是在自己的学校就是在自己学习的教室,而黑板上留着三个月前,自己用七种字体写下的同一句话!
教师命令学生学写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原指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以此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我”能死死地记住这句话,并凭借这一句话肯定自己现在就是在母校,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令他“惊骇万状”的事还没有完结,又一个悬念结束了:上了手术台,在打开包扎之后,发现:“我失去了双臂,右腿也没有了!”--
也就是说,四肢仅存一肢,一个八年级学生的战争结束了,一个八年级学生的英雄梦完结了。年轻的学生再也不能对战争满不在乎,再也不能摆出潇洒的模样,他“猛地仰面躺下”、“失声呼叫”,等待他的是对死亡与残废见惯不怪的医生的冷漠,高潮出现的同时,也就是结局。同时,“我”也认出了门房比尔格勒。
“我”真正地回到母校了。
2、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
给人造成的悬念是DD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
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什么伤?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强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3、找出有关学校环境布置的描写,说明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
明确:学校环境描写见教材P56-57
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4、《流》中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流》中的“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青史留名。
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
5、从人物的叙述中,你能感受到“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四、小结
1、在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作者巧妙地把一名德国伤兵安排在已临时改为战地医院的他的母校,让受重伤的他在昏昏沉沉中看到先前读书时军国主义教育的痕迹,从而暗示了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在这个伤兵身上,作者真实地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从而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反映了牺牲者所处的绝境,以及整个被战争败坏了年轻一代的无可奈何,在当时的德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品对战争的原因有所揭露,含意深刻。
2、这篇小说的构思巧妙,作品的主题是反战,作品的视角独特: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伯尔善于用内心独白和回忆来展示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不是回到了母校,自己到底伤在何处,小说自始至终,都在描写“我”的内心活动,无尽的痛苦和困惑也感染了读者。
成功的环境描写烘托了小说的主题。作者把人物放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来表现,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
人物形象。虽然是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但是我们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五、比较阅读:
1、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明确:《一个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索科洛夫只想过太平的生活,这个要求并不高,但是战争摧毁了他的全部生活;《流》中的“我”根本还没有长大,就被赶到炮火之中,战争夺去了他的肢体,也结束了他的青春。
2、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同,请作比较。
明确:对参战目的的认识上DD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能认清法西斯侵略的本质。
对遭遇战争不幸的态度上DD索科洛夫是悲伤的,《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
在对生活幸福的珍视上DD索科洛夫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
3、两篇小说都用了“自白”的形式,但又有不同,试作比较。
明确:不同之处是:《遭》中索科洛尼是在和别人交流;而《流》中“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
六、作业:
1、《一个人的遭遇》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有许多描写画面感很强,根据你的理解和想像,选择你认为比较能把握的一些内容,改编成电影剧本的分镜头,和同学交流。
明确:如《一个人的遭遇》中,索科洛夫回乡面对成了弹坑的故居,向儿子告别,认凡尼亚为儿子,关于“皮大衣”的对话等等。《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汽车到达伤兵医院,走廊的布置,消防队员喂水,黑板上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字样等等。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愿望,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记者或作家。那么,《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呢?《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呢?请想一想,这些普通人原来的生活是怎样的,战争又是如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曾有人批判《一个人的遭遇》,认为其“渲染战争恐怖,鼓吹和平主义”,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本专题文章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明确:《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与世无争,就想过太平的日子,然而全家死于炮火,只剩孤身一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虽然有点“另类”,但是炮火夺去了他那握画笔的手。普通人本来都有自己的人生设计,但是战争破坏了一切,包括他们最平常的梦想。
“战争恐怖”不是“渲染”出来的,而是客观存在,这种所谓“恐怖”更不是作家蓄意制造的。如果不让人民知道战争造成的灾难,就很难制止战争的发生。任何战争,最终的受害者都是普通民众,所以应当维护和平,尽可能地防止战争的发生,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矛盾。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篇11:《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4 教案教学设计
主备 王思芹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2、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了解不同作家不同的叙述风格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2、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战争,摧残的不仅仅是人们的肢体,还有人们的心灵,同受伤的肉体相比,心里流淌的悲伤更加无法医治和忘却,也许,看了本文以后,你会对战争有更深刻的认识,你会更加热爱和平生活。
二、作家作品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年),出生于德国科隆市,诞生在一战期间,二战爆发,伯尔被征入法西斯军队服役,先后在法国前苏联、罗马尼亚作战,1945年被浮,同年12月获释,返回科隆。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开始成为专业作家,他希望通过小说使人们从恐怖的战争中认识过去,清算历史,在痛苦的回忆中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他的成名作是出版于1949年的中篇小说《火车正点》伯尔认为“战争是无聊的”,不管什么样的战争,它只能给人们带来死亡,因此他把战争归结为一种可怕的自然现象,人类失去理智的产物。他的作品另有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950),长篇小说《亚当,你到哪里去了?》等。它们揭露和批判法西斯侵略战争,以被迫充当炮灰的普遍德国士兵的遭遇,反映了德国人民的苦难。这些作品的基调灰暗、抑郁,把战争渲染成一场抽象的人与命运的搏斗,结果是人的毁灭。20世纪70年代,伯尔的创作出现了新的高峰。中篇小说《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1974)为其赢得了世界声誉。
三、文题解读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原指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这里揭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
四、读课文,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以及小说的情节结构。
(1)基本要素:
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2)情节结构
1开端:(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2发展:(“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3高潮、结局:(“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
五、再读课文,品析赏鉴
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巧妙地把一名德国伤兵安排在临时改为战地医院的他的母校,让受重伤的他昏昏沉沉中看到先前读书军国主义教育的痕迹,从而暗示了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通过这个伤兵的遭遇,作者真实地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从而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反映了牺牲者所处的绝境,以及被战争败坏了的整个年轻一代的`无可奈何。作品对战争的原因有所揭露,含意深刻。
读课文,思考:
1、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我”一直处在怎样的精神状态?悬念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2、从人物的叙述看,你能感受到“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讨论、思考、回答)
明确:
1、培养艺术人才的学校成了战地医院,原来的学生成了伤兵,反复描写学校的艺术环境,就是为了突出这种反差。“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一直想搞清身在何处,疑心伤兵医院就是自己的学校;从“我”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在主人公的意识中,学生的身份始终比士兵的身份更明确。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成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是什么伤?为什么会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强烈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了最全面的昭示。
2、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3、作品中的“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青史留名。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
六、总结全文
七、课后作业:比较阅读《一个人的遭遇》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第二课时
主备 杨红军
比较阅读:
1、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明确:《一个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索科洛夫只想过太平的生活,这个要求并不高,但是战争摧毁了他的全部生活;《流》中的“我”根本还没有长大,就被赶到炮火之中,战争夺去了他的肢体,也结束了他的青春。
2、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同,请作比较。
明确:对参战目的的认识上DD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能认清法西斯侵略的本质。
对遭遇战争不幸的态度上DD索科洛夫是悲伤的,《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
在对生活幸福的珍视上DD索科洛夫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
3、两篇小说都用了“自白”的形式,但又有不同,试作比较。
明确:不同之处是:《遭》中索科洛尼是在和别人交流;而《流》中“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
4、《一个人的遭遇》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有许多描写画面感很强,根据你的理解和想像,选择你认为比较能把握的一些内容,改编成电影剧本的分镜头,和同学交流。
明确:如《一个人的遭遇》中,索科洛夫回乡面对成了弹坑的故居,向儿子告别,认凡尼亚为儿子,关于“皮大衣”的对话等等。《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汽车到达伤兵医院,走廊的布置,消防队员喂水,黑板上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字样等等。
5.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愿望,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记者或作家。那么,《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呢?《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呢?请想一想,这些普通人原来的生活是怎样的,战争又是如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曾有人批判《一个人的遭遇》,认为其“渲染战争恐怖,鼓吹和平主义”,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本专题文章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明确:《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与世无争,就想过太平的日子,然而全家死于炮火,只剩孤身一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虽然有点“另类”,但是炮火夺去了他那握画笔的手。普通人本来都有自己的人生设计,但是战争破坏了一切,包括他们最平常的梦想。
“战争恐怖”不是“渲染”出来的,而是客观存在,这种所谓“恐怖”更不是作家蓄意制造的。如果不让人民知道战争造成的灾难,就很难制止战争的发生。任何战争,最终的受害者都是普通民众,所以应当维护和平,尽可能地防止战争的发生,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矛盾。
本教案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篇12:苏教版高中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高中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2.理解小说主题
3.学习鉴赏小说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把握情节
2.理解小说主旨
课时安排:
2课时
备课思路:
本课以小说的三要素为切入点,引领学生掌握分析小说的方式方法,通过抓住小说的线索(到底是不是母校),重点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以及主人公的看似非正常的行为举止,来理解小说所刻画的人物形象特质和小说所揭示的深刻的主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知人论事
2.理清故事情节
3.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情节
2.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战争是什么?当看到炮火纷飞的战场上那一具具倒下的躯体,当感受到那曾今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而去,恐怕我们感受最深的是战争对人生命肆意践踏的愤恨。战争带给人们的永远是无尽的伤痛。人类文明的发展并没有平息战争,生命依然在流血……然而,那些战争的追随者们可曾明白:他们为什么要举起手中拿罪恶的武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来感受一位17岁少年的生命悲歌!
二.作者简介:
伯尔,19出生于德国科隆市一个普通的木匠家庭,自幼家境贫寒,渡过了艰难的童年和青年时期。二战期间,他应征入伍,在俘虏营中渡过了六年,后被保释。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波罗姆》。有人说伯尔是德国的“良心”,他的作品始终在讨伐战争。
三.解题:
关于文题: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这是刻在温泉关石碑上的一句铭文,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抵抗强大的波斯军队,最后全部牺牲。希腊人为纪念这些阵亡的战士,在温泉关立碑纪念,碑上的铭文如下:“流浪人,你若到家乡,请报告斯巴达公民,我们在此地阵亡,至死忠于他们的命令。”这篇小说的标题是这段铭文的起句。
四.关于文体: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又叫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包括:以他人言行来反映人物等(又叫侧面烘托))
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
设计意图:简单介绍小说的三要素,让学生初步理解三要素的各自的定义和特点,为下文的展开分析作知识储备。
五.文本研习:
(一)阅读全文、初步把握小说的基本要素。
人物:受伤的“我”(中学八年级学生,德国伤兵)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环境: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参军仅三个月)
地点:战地医院。(三个月前离开的文科学校)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包括“我”在内大批伤员被运往战地医院,许多人死去)
(二)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
开端: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第二部分:(“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
发展: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第三部分:(“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
高潮、结局:“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
设计意图:理清情节线索,初步感知全文
(三)深入研读:
思考:
1、课文中的“我”在受伤后始终在思考哪两个问题?
明确:是不是自己的母校;到底受了什么伤
2、一个生活了8年的母校,应很熟悉,为何“我”竟需要费力辨认?
①因为学校在战争中变得面目全非。
②不止是面目全非,是面目全非至雷同。
3、什么地方的雷同让“我”难以确认母校呢?(学生小组讨论)
①统一的学校布置规定。示例“特别美、特别大、色彩特别绚丽的老弗里茨像,他身着天蓝色军服,胸前的大星章金光闪闪”,“墙上也顺序挂着一幅幅画像:
②批量生产的小型阵亡将士纪念碑。示例:“阵亡将士纪念碑并无特色,也毫不引人注目,到处都一样,都是按一种格式成批生产的,是的,需要时,随便从哪个中心点都可以领到。”
③雷同的恶作剧结果。多哥的香蕉上恶作剧地写上了“多哥万岁”,文章特别指出,这样做的“不会就是我一个”。
4、这些看似雷同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①统一的学校布置规定
统一布置规定中的政治军事人物人像的多次出现在一个美术学校的走廊上,流露出强烈的军国主义情趣,体现了纳粹政治独裁对学校个性教育的干预。
②通过默然的表述口吻叙述阵亡将士纪念碑,隐含着比直接的控诉更震撼人心的效果:个体为战争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战争却对个体生命极度冷漠,牺牲毫无价值。
③“我”和“同学们”恶搞纳粹殖民意向代言的“多哥风景画”就是恶搞纳粹政治;同时,文章呈现了集体叛逆性的存在,表达了对军国主义教育的本能的不认同,但作为学生,却又没有明确的行为与意识去对抗。
小结:
三个“雷同”的环境描写,表面看来是一个稀里糊涂的学生战士受伤“发烧”“做梦”时的幻像,实际是对纳粹战争的强烈嘲讽与批判。
设计意图:分析环境,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作业安排:
思考:1.小说为什么花如此多的笔墨去着力刻画学校的环境?学校的环境描写对于刻画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2.这里倒是是不是“我”的母校,哪些是“我”证实母校的依据?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 苏教版高中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篇13:《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教案总体思路: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以情节最为浅显明白,其次为人物形象,再次为环境背景。本篇课文拟以小说三要素为三面,分三次来读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由浅入深,以读懂这篇小说的主题。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设置悬念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手法。
2.学会从多个角度理解小说主题,感知战争的残酷、纳粹教育思想对青少年的身心毒害。
课时安排: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抵抗强大的波斯军队,最后全部阵亡。希腊人立碑以示纪念,碑上的铭文如下:“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达,请报告那里的公民们,我们阵亡此地,至死尤恪守他们的命令。”300斯巴达战士为保家卫国抛洒了自己的鲜血,这是一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那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又要宣扬什么呢?
二、梳理情节
阅读小说,完成下列填空:
我 被运到 被抬到 。
之间,我疑惑 1. 2. 在最后,我证实了
发现了 。
(设计意图:把握小说的基本要素,理清小说的情节)
板书
我 受了伤 被运到 学校(临时医院)被抬到 美术教室(简易外科手术室) 。
之间,我疑惑 1.我是否在母校?2.我受了什么伤?在最后,我证实了 这是我的母校 发现了 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
三、引导思考:
1.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对于读者而言,第一人陈叙述更具真实感,身临其境;对于作者而言,便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我是通过那些信息得知自己回到了自己的母校的?
学校的环境布置(《美狄亚》《挑刺的少年》,尼采像,多哥的风景画)
香蕉上写下的多戈万岁
门上的十字架印痕
黑板上我的笔迹
3.你觉得小说哪部分最为震撼人?
最后,我发现自己失去了双臂和右腿,令人震惊和同情,揭示了战争的残酷。
(板书:战争残酷 )
4.小说在叙述情节时用了什么技巧?有什么作用?
悬念。引起读者兴趣,使之专注于此;易于一步步展开情节,从而揭示小说主题。
第二课时
一、人物形象分析
1.我是谁?(设计意图:初步把握形象)
两个身份:学生、士兵,在学校呆了八年,三个月前离开学校成为士兵。
2.我对于学校日常教育的态度?(找文中相关文字)
多哥风景画中香蕉上的涂鸦,到门房比尔格勒那间昏暗的小屋里喝牛奶,冒险抽烟
--厌学,迷惘,空虚
3.我对于战争的态度?(找文中“我”对于战争感受的文字)
(设计意图:通过文本解读,逐步接近小说主题)
11段“我看见了火光,满天通红,浓黑的烟云肃穆地漂浮而去”
35段“炮声均匀而有节奏”“多出色的炮队啊!”“我的上帝,多么令人宽慰,令人惬意的炮声,深沉而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它无论如何也是高雅的。我觉得大炮即使在轰鸣时,也是高雅的。炮声听起来也是那么高雅,确实是……”
“假如再有一座阵亡将士纪念碑……”
--尚武,战争合理,认识不到其残酷(我的伤残很可能就是炮弹造成的,强烈的讽刺),牺牲光荣。
4.我的想法正确么?我真的光荣么?
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我”是为德国纳粹的垂死挣扎而战,“我”发出的子弹和炮弹说不定就杀害了反法西斯的战士。我参加的是非正义战争,我成为纳粹的帮凶,我的牺牲是毫无价值的。
5.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
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取决于学校教育和周围环境。而“我”的学校教育的具体的内容我们无从知晓,但我们可以从某些途径获知一些信息。比如,学校的环境布置。
二、环境分析
再读全文,找找“我”的学校的环境布置,讨论分析其本质。(这些画像雕塑等都在强调什么样的观念?学校在向学生灌输什么思想?)
(设计意图:通过带领学生解读学校环境布置,把握纳粹学校教育的核心,进而把握小说的主题)
1.《美狄亚》、《挑刺的少年》--显示的是自普鲁士王国以来德国惯有的“复仇”、“尚武”的教育理念(美狄亚是复仇女神的化身,挑刺的少年是忠诚品质的显现。《美狄亚》告诉他们替国雪耻(一战失利)可以不择手段;而《挑刺的少年》则告诉他们,德国公民必须忠诚,国家和元首的利益远重于个人利益。)
2.老弗里茨像“天蓝色的军服,胸前的大星章金光闪闪”--从军、尚武
3.尼采画像--“超人”和“强权意志”,为纳粹服务。一般认为,尼采的思想是法西斯思想的温床。
4.小型阵亡将士纪念碑:“阵亡将士纪念碑并无特色,也毫不引人注目,到处都一样,都是按一种格式成批生产的,是的,需要时,随便从哪个中心点都可以领到……”--为国捐躯光荣,鼓励当兵,军事化教育
5.希腊重甲胄武士--尚武
6.多哥风景画:“几个黑人和一个莫名其妙持枪而立的大兵”--殖民主义
7.人种脸谱像--种族主义,人种优劣论,种族灭绝,日耳曼人和犹太人
8.“流浪人,你若到……”--为保卫祖国而战,牺牲光荣
(资料投影)
二次大战期间,身为“纳粹党全部文化哲学教导事务领袖私人代表”的罗森贝格为“德国总教会”拟定了“三十点纲领。”纲领规定德国境内的全部教会都是“民族性教会”,必须根绝“各种异己的外来的基督教信仰”,停止出版和传播《圣经》,从供坛上清除一切耶稣受难像、圣经和圣徒像,各教堂必须撤除基督十字架,代之以纳粹卍符号。
《德国史纲》
纳粹上台后,不仅改造了宗教,排斥一切异己,而且纳粹教育政策纳粹政权将德国的教育完全纳入了培养纳粹接班人的轨道。(投影)
1933年11月6日,希特勒在讲演中说:“当一个反对者说,‘我不会投向你那边的’,我就平静地说,‘你的子女已经属于我们了……你算什么?你是要死的。但是,你的后代现在站在新阵营里。在一个短时期后,他们就将不知道别的,而只知道这个新社会’”。1937年5月1日他又说:“这个新国家将不把它的青年交给任何别的人,而是自己管青年,自己进行教育和抚养。”
《德国史纲》
“阿道夫希特勒学校”是培养纳粹干部的初级学校,1937年以后全国共设立10所,其中著名的有不伦瑞克的“预科学校”。这类学校由希特勒青年团主管,学生从该团所属少年队内12岁儿童中间选拔,主要审查项目为种族血统,具有白肤、金发、碧眼外形的儿童具有优先权。该校学制6年,除学习必要的文化知识外,还从事军事训练,培养党内外从事领导工作的能力。学生18岁毕业后有资格上大学。……
《德国史纲》
从学校的环境布置和投影资料,可以清楚地把握纳粹学校教育思想的核心。
三、小说主题(通过情节梳理、“我”的形象的分析和环境分析,已三次初窥小说的主题,这里,再思考几问题:1.关于“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什么不写全?为什么以此为题目?2.牛奶究竟象征了什么?)
1.关于“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什么不写全?为什么以此为题目?
--这个标题省略了什么?省略的重点是什么?(“恪守他们的命令”)
--本为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在这里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我”能死死地记住这句话,并凭借这一句话肯定现在就是在母校,实在是莫大的讽刺!“我”没有写完,说明可能我并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只是盲目的接受了这种军国主义的思想。
2.为什么看到比尔格勒之后,叫出的是“牛奶”,而不是“比尔格勒”?“牛奶”,“比尔格勒的门房”在“我”的心目中是一块什么样的地方?
--自由,在这个地方,不必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作者海因里希伯尔在197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获奖辞是:“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投影)1950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引起轰动,也是因为反战。他因此被称之为“德国的良心”。1985年7月19日,伯尔去世。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在给伯尔妻子安妮玛丽的哀悼与慰问信中写道:“海因里希伯尔走了,和他一起离开的还有我们伟大的德国文学。他是崇尚和支持自由的,常让一些人感到不舒服。他又是爱好争论的,由此激起人们的反响,同时也引起人们对他的敬爱。我们将怀念他勇敢、热诚、清醒和总是敦促的声音。”(投影)一些外国报纸更是评论道“他把德国人的灵魂从俾斯麦和希特勒的阴影里解救出来”。(投影)
正是这样,作家通过小说来表现对纳粹战争的反思,尤其是写出了纳粹阵营中的“异端”。
(板书:恪守命令 自由 反战)
3.究竟是不是回到了母校,最熟悉的母校竟然需要自己不断的寻找证据来证明,而最终确认的证据却是?
纳粹要彻底根除的十字架印,和每个人都必须要写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故意写成的半句誓言。
这是对纳粹教育的嘲讽。
四、作业设计:
《一个人的遭遇》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可是他们最后都以悲剧结局。这带给你什么样的思考?战争究竟意味着什么?
(设计意图:本专题名为“和平的祈祷”,意在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正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反思战争的危害--不管什么样的战争,对于人,特别是普通人,带来的都是灾难和摧残。和平与发展才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所以我们要珍视和平环境。)
王敏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 学期教学计划包括
★ 《在桥边》教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5 教案教学设计(共13篇)】相关文章:
学期教学计划模板怎么写2022-07-15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案设计2022-08-04
想起周本淳先生的抒情美文2022-10-31
全体教师远程全员的岗位培训计划方案2022-05-06
给云南小朋友的一封信2022-12-07
罗红霉素软胶囊说明书2022-05-06
奶奶七十大寿贺词2022-11-01
寒假的小学日记500字2022-10-25
《绿山墙的安妮》初一读后感600字2022-06-03
干部考核评语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