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语文《三颗心》优秀教案(共14篇)由网友“Calf”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西师大版语文《三颗心》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西师大版语文《三颗心》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唤起生活的感受,体会邻里亲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教育。
4.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1.识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唤起生活感受,体会邻里亲情,学习关爱他人。
教学课时
1~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教学挂图、歌曲《爱的奉献》、轻柔的音乐、儿歌《我的好妈妈》、课文朗读cd、生字卡片、三颗心或相关课件。
学具:本课生字的偏旁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揭示主题
1.孩子们,老师先请你们欣赏一首儿歌,会唱的小朋友还可以一起唱一唱。(播放儿歌《我的好妈妈》。)你从儿歌中感受到什么?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说一说“爱”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读《三颗心》(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提示读课文的要求: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生字词,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宁宁一家关心老爷爷的故事。)
3.孩子们可真能干,这么快就读通了课文!现在,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看谁读得最正确。教师随机指导以下字词:
(1)“轻轻地”:爸爸和妈妈轻轻地起床,轻轻地走路,轻轻地说话……
(2)“凳脚儿”:只有凳脚儿不听话,搬动时,碰着地板,发出“冬冬冬”的响声。
4.检查学生的生字学习情况。(用课件或生字卡片出示生字词。教师随机出示生字,学生练读。)
适时指导“响”、“病”是后鼻韵,“楼”是边音。
(1)小组里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
(2)找朋友游戏:四人小组里学生分别准备好偏旁卡片,教师报一个字,就请学生找到小组里的朋友组成字,看看谁最快。
5.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6.现在,听老师读,注意听朗读时的轻重、停顿,看看谁是最会听的孩子(播放朗读cd)。
7.学生齐读课文。
(二)自读体会
请孩子们边读课文,边思考下面问题(读后请人答):
1.“三颗心”代表的是哪些人?(爸爸、妈妈、宁宁,并贴上写有爸爸、妈妈、宁宁的三颗心图片。)
2.你最喜欢哪颗心?请找出写你最喜欢的那颗心的句子,并勾画下来,读一读,看看这是一颗怎样的心。(学生自读课文。)
(三)交流汇报,品味真情
1.你喜欢哪颗心?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习。)
2.我喜欢爸爸妈妈这两颗心。
(1)你为什么喜欢爸爸妈妈这两颗心?(爸爸妈妈非常关心老爷爷。)
(2)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他们对老爷爷的关心?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词语“轻轻地”,并指导学生读出轻柔、小心翼翼的感觉。
(3)出示第3段。你能把爸爸妈妈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吗?(自读体会。)请人读。你觉得他(她)读得怎样?请人评议后,再请人读。
(4)老师范读。
(5)学生模仿老师的语气再齐读。
(6)男女生比赛读,看谁更能读出爸爸妈妈对老爷爷的关心。
3.我喜欢宁宁这颗心。
(1)你为什么喜欢宁宁这颗心?(因为他很关心老爷爷,遇到问题还会动脑思考。)
(2)你真棒,能自己读书思考。能告诉其他同学,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吗?根据学生回答,出示5~7段(学生回答后请他朗读相关段落,再请小组读。)
(3)指导朗读。
第5段:这段有没有让你觉得特别着急、生气的地方。(老爷爷需要休息,凳脚儿却发出“冬冬冬”的响声,打搅了老爷爷的休息。)(课件出示凳子图片,并配上课文第5段。)那这一段该怎么读?(自己练习朗读,请人读,再齐读。)
第6,7段:怎么办呀?(学生回答后,出示图片。)瞧,宁宁他把凳脚儿一只一只包起来(读慢)。凳脚儿再也不发出响声了,宁宁心里怎么样?(十分高兴。)带着高兴的心情,齐读这句话 (出示第7段,齐读)。
(4)刚才,在练习中,有的小朋友读得有滋有味。敢不敢和同桌比比,看谁读出了宁宁的着急和高兴?(同桌比赛读。)教师巡视,发现读得有感情的孩子,然后让他示范读。
(5)读得真棒,请喜欢宁宁的学生齐读。
(6)学习第8段。
宁宁真棒,要是你是宁宁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夸他?
爸爸妈妈怎么说的?(学生自己去找。)请人读出。
他们真的在夸凳脚儿吗?(是在夸宁宁懂事。)
咱们一起夸一夸宁宁。(齐读。)
4.引导体会爸爸妈妈的心与宁宁的心的关系。
(1)宁宁这么小就会关心别人,他的这种品质是受了谁的影响?(引导看第3段体会,宁宁是在父母影响下才学会了关心老爷爷。)
(2)看来,宁宁父母这种好的品质影响了宁宁,让宁宁也学会了关心人。同样,我们的爱、我们的言行也会影响身边的每个人。
5.学习第9段。
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宁宁学会了关心老爷爷。看,他们一家会心地笑了。(出示插图,感受一家人的心。)
(四)再读,升华感情
1. 在宁宁一家的关心下,老爷爷的病渐渐地好了。要是有一天老爷爷碰到了宁宁会对宁宁说什么?请与同桌演一演。再请
人演一演,引导学生评一评宁宁的表现,让学生再一次感受邻里之间的关爱。
2.(揭示主题)看来,老爷爷感受到了宁宁一家对他的.关心,感受到了他们每个人心中的“爱”。他们不仅爱自己的亲人,也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每个孩子心中都有这样美好的爱,就让我们带着我们的爱再一起有感情地读读课文,再一次去体会宁宁一家对老爷爷的牵挂, 让所有人都感受到宁宁一家的爱。(配乐,师生一起朗读。)
三、拓展延伸
1.面对楼下的这位老爷爷,宁宁和爸爸妈妈还做了些什么?展开想象,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师生总结,升华感情。
四、正确规范地写字
1.让学生提出难写的字。(医、怎。)让学生自己仔细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1)教师指导书写“怎”字。
①卡片出示带田字格的“怎”字。
②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然后说一说。
③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并书空。
④学生独立书写,写后与范字进行比较。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⑤展示学生书写的“怎”字,引导学生欣赏,尤其注意“心”。
(2)教师指导书写“医”字。
①卡片出示带田字格的“医”字。
②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然后说一说。教师告诉学生“医”的笔顺:医,学生书空笔顺三遍。
③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并书空。
④学生独立书写。
⑤同桌互相欣赏并修改。
⑥展示书写优秀的字,共同欣赏。
(3)学生自己练习写剩下的生字,强调写前必须看清每个字的占格,写时注意笔顺和书写姿势。教师巡视指导。
(4)学习小组互评,哪个同学的哪个字写得最好,让他讲讲,并示范写一写。
2.自己完成课后题:把你想写的字或词语写一写。写好后可请好朋友或老师欣赏。
五、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1.学生自己读题,明确题意。
2.学生自己练习说,再集体交流。
六、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为自己身边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让别人感受到你的爱心。
3.为生字扩词语。
篇2:四年级西师大版语文教案
一、导入并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地的话》,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写课题。
二、出示目标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目标是(请看大屏幕,指名读)
1.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2.能够仿照诗歌续写,独立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目标大家都清楚了,你有信心完成吗?现在同学们就跟着我给你们准备的自学指导去完成这些目标好吗?
三、检查预习,交流前置性作业单。(第二大题)
出示自学指导(师读)
自学指导:
1.看看大地都想和种子、飞鸟、游鱼和小草说什么?并选出其中的一节练读。
2.如果你是种子、飞鸟、游鱼、小草,或大地体内的其他生灵,听了大地母亲的话,你有什么想对大地母亲说的?
3.背诵课文。
四、自学交流,展示点拨。
1.学生自学解决第一题。
指读答案。
2.生自读并解决第二个问题。
自说——同桌说——小组说——集体交流
3.解决第三题
自背——同桌背——小组背——男女赛背——指名背——集体背。
五、以说促写。
1.(课件出示)如果你是大地母亲,你一定还有很多话语倾诉,你还想对谁说什么?请敞开心扉,大胆地说出来吧!(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2.(课件出示)仿照诗歌前四节的结构和语言风格,将自己要倾诉的话语写一节小诗。全班展示交流。
六、学情检测(课件出示)课后继续修改自己写的小诗,准备活动课上评比展示
七、板书设计
大地的话
种子、飞鸟、游鱼、小草
(无私 爱 奉献)
篇3: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和平鸽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知识,掌握招贴画设计的一般原理,并能共同合作创意一张主题鲜明的招贴画。
2.使学生能够引起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关注,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招贴画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招贴画设计的原理创意、制作一张招贴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招贴画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一位小朋友做的一首诗《和平鸽》:
《和平鸽》
在我的心中,
藏着一只和平鸽,
我想把它放飞到伊拉克上空,
它会对着美英战机喊:别炸啦!别炸啦!
你听到伊拉克孩子的哭声吗?
你毁了他们的家园,
校园里也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
在我的心中,
藏着一只和平鸽,
我想把它放飞到伊拉克上空,
它会对着美英士兵喊:回家吧!回家吧!
你听到从家乡传来的呼唤吗:
孩子,别让妈妈失去你!
爸爸,别让我变成孤儿!
你听到全世界小朋友的高呼吗:
Nowarpeace!
1.学生朗读
2.和平鸽的象征意义:“和平、吉祥、友谊”
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和平鸽,来了解一下招贴画的设计。
二、新课教授
1.毕加索绘画作品欣赏
(1)了解毕加索的人生简历:毕加索:西班牙人,自幼具有极高的艺术天分,一生中作品画法和风格多变,法国现代画派主要代表,他的作品对后来的人影响深远。
(2)和毕加索画这两张画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感受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的苦难。
2.说一说:现在,世界各国都遇到很多共同的问题,比如“恐怖威胁”、“环境问题”、“资源缺乏”等问题,如果你是个美术工作者,你会用哪些艺术形式来表达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呢?
学生回答:电影、摄影、绘画、招贴画等等。
(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们可以用很多艺术形式来表现这些问题,从而老师再强调招贴画是一种简洁、快速的表现形式)。
3.出示一张招贴画,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招贴画。
招贴画的定义:又称宣传画或广告画,要求运用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较短时间和空间距离内产生清晰的视觉信息,准确传达特定的主题。
4.出示生活中的大街上能看到的招贴画作品
(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很多地方我们都能见到各种主题的招贴画作品,从而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关注招贴画作品)。
5.看一看:这张招贴画传达的是一种什么主题?
(让学生分析这张传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主题,并了解作者巧妙的把鸽子放在枪头,通过枪头的弯度传达和平的力量最终会战胜战争的威胁)。
招贴画的功能:能够迅速的传达信息
6.说一说:一张完整的招贴画作品应该包含哪些要素?
学生回答:图形、文字、色彩。
问:你能说说这张作品中的图形、文字和色彩有怎样的联系吗?
学生回答:……
7.学生作品欣赏
8.作品的构思:出示三张以“抗击非典”为主题的招贴画作品
(通过分析这三张作品让学生了解对于同一主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构思,这样就能够设计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9.画一画:以“关注失学儿童”为主题,构思一张招贴画的创意。
(分组合作构思,一个学生画,其他学生帮助思考,一位学生上台讲解创意)。
10.各组学生讲解设计作品的创意。
11.出示招贴设计的要点:
(1)主题要明确。
(2)图形构思简洁明确,造型美观。
(3)构图合理。
(4)表现方法有新意。
(5)色彩醒目符合主题。
三、优秀作品欣赏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招贴画设计的基本原理,也了解了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我们要学会正确的去辨别发生在我们身边各种问题。
篇4: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和平鸽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鸽子象征和平的原因。激发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使学生知道和平的重要性,自觉为维护和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语:
1、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鸽子就是鸽子嘛,为什么叫它和平鸽呢?)
2、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弄明白这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然后思考:文章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可分组讨论。
三、讲述课文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画出不懂的词语。
(1)教师释词。
(2)希特勒法西斯是什么时候攻占了巴黎?
(3)这一段说了什么内容?
2、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忧虑”是什么意思?邻居米什老伯捧着一只死鸽子闯了进了,哭诉了哪些话?用铅笔画出来。齐声朗读米什老伯的话,想一想,米什老伯向毕加索哭诉了一件什么事?他请求毕加索干什么?
3、全体女生齐声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毕加索听来米什老人的哭诉后,他的心情怎样?
(2)他是怎么做的?
(3)安慰是什么意思?学生可查字典后解释这个词。
4、全体男生齐声朗读第4自然段,思考:
(1)1949年,毕加索把这幅画献给了哪里?
(2)这幅画上画有什么?
(3)他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4)“从这以后”指什么时间以后?
(5)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四、归纳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鸽子成了和平的象征,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热爱和平,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小朋友,回家后,可不要忘了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哦。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语: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一说鸽子成为和平象征的原因?
2、检查朗读情况。
3、自由读课文盖出生字多读几遍。
二、用生卡片检查学习情况。孙读:不读:活读:不读:攻读:不读:杀读:不读:
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字。
四、全班交流学习方法,启发学生多动脑。
1、用学过的偏旁加上熟字。活:三点水加上舌头的舌。生活。边:力加上走之底。一边。鸽:合加上鸟字旁。鸽子。念:上面是今天的“今”,下边是心字底。纪念。
2、拆字。哭:分为二部分,上边为两个口,下边为犬字。
3、与形近字比较。占:与“古”区别。刀:与“力”区别,刀的上部没出头。
4、记笔顺,笔画。孙:忧:
5、指导书写。哭:上面的两个口应分居竖中线的两边。孙:右边的小字基本上要写在竖中线的右边,使左右平衡。
篇5: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和平鸽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读课文,知道为什么毕加索笔下的鸽子会成为和平的象征。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热爱和平,关注人类命运的情操。
教学准备
教师:词语卡片、和平鸽图片、战争图片或录像。
学生:搜集有关和平鸽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课文题目
同学间相互介绍有关和平鸽的资料,揭题板书。
教师出示和平鸽图片,归纳介绍:据《创世纪》中记载,当地球洪水泛滥时,诺亚等避入方舟得以保住性命。一天,他放出鸽子去探测洪水是否已经退了。当鸽子飞回来时,嘴里衔着一枝橄榄枝,于是诺亚知道洪水已经退了,地上已经平安了。后来,人们就把鸽子和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
二、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准字音,不加字,不减字。教师巡视指导,收取反馈信息。
2、检查生字词语的认读情况。
出示词语卡片。认读词语后离开语言环境单独认生字,注意读音,强调“牺”的写法,还可以给生字扩词。
3、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三、介绍背景,激起共鸣
教师简单介绍二战的基本情况,展示背景,拉进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激起情感共鸣。
教师出示战争图片或录像介绍:1940年里的一天,德国法西斯匪徒攻占法国首都巴黎。许多妇女儿童和无辜的老百姓都惨死在战火中。残酷的士兵连小孩,甚至一只鸽子也不放过。我们课文中的小柳辛就是惨死在这场战争中的。
四、感情朗读,质难解疑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3段。
2、小组讨论怎样读才能表达对法西斯的仇恨。学生试读。
3、抽读,评价。
教师指导生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命运的变化而逐渐增强朗读的力度。可将该段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感情要有起伏。如开始可以稍微平淡一些,从“小柳辛一看……扔下去”语气要强,读出对法西斯暴行的仇恨和对小柳辛的崇敬;“小柳辛当场……掐死了”这种凄惨的情境语气稍弱,表达对小柳辛和鸽子的同情。
4、教师范读,学生感悟。
5、小组比赛读。
6、质疑:小柳辛为什么会死?他养的鸽子为什么会死?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解决后汇报。
让学生通过讨论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反对侵略的思想与感情。
7、有感情地齐读第3段。
五、抓重点词句,细读课文
1、自读课文其他段落,勾画出能表现毕加索对法西斯的恨、对和平的向往的句子。
(1)一天,毕加索坐在桌前,听见远处隆隆的炮声,心情非常沉重。
提问:毕加索的.心情为什么沉重?他在担心什么?
(2)听完老人的血泪控诉,毕加索的心在颤抖。
提问:毕加索的心为什么会颤抖?
(3)“行,我一定满足你的要求!”毕加索一口答应。他心里充满对法西斯的仇恨,充满了对和平的向往。
2、同桌交流,互相帮助,互相启发。
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相机出示重点词,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突破
课后思考题:为什么毕加索笔下的鸽子会成为和平的象征?
六、读写并进,拓展升华
1、观看有关战争的图片或录像,激发学生热爱和平、关注人类命运的责任感。
2、你希望和平鸽飞到哪里?带去什么心愿?把它写下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国际新闻,然后画一画、写一写,最后议一议把这些表达和平心愿的作品寄往哪里,或者送给哪里的小朋友……
3、汇报,交流,展示(贴于黑板)。
七、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自主积累”。
2、抄写生字、词语。
3、把有关和平鸽的故事讲给家长听,请他们也说说自己对和平的向往。
篇6: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教材分析:
在中国,木兰从军是妇孺皆知的历史传说故事,讲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本篇课文以事为题,是对故事的提炼和概括。全文共分七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展开故事情节。文章先引出人物,突出描写对象,接着围绕人物叙写故事(发生——发展 ——结果),结构上完整清晰,花木兰这位彪炳千秋的女英雄形象焕发出动人光彩。在教学时,教师应多让同学们展开想象,理解花木兰的心理活动,同时组织大家围绕着“女英雄”这一话题展开讨论,让学生自读、思考、朗读、感悟。同时本课有一幅插图,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插图的功能,一方面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插图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感悟花木兰的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认识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和机制勇敢的精神。
学情分析:
花木兰的故事,其实学生了解得并不多。教学前,可以布置学生查找木兰从军的有关资料,从而对花木兰有个大概的了解。更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动画片《花木兰》,圣光形色的形象画面,会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有利于学生激起无限的想象。这些都会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课文阅读期待,为理解木兰的英雄形象埋下了伏笔。
课标要求:
1、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优秀品质是本课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空白”发挥想象,深入感悟人物形象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木兰
同学们,你们对花木兰有些什么了解了?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再次板书:从军理解从军。
3、指导读课题。
4、看到课题,你想文中会写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生字词。
3、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字音掌握情况。
(2)检查生词掌握情况。
(3)重点检查几个难读的句子。
(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①指名说说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③说说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口头填空:
花木兰是。
3、你觉得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呢?
4、齐读。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3课《木兰从军》。齐读。
二、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思考:木兰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指名说。
2、原来,北魏末年,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日渐强大,他们经常派兵侵扰中原地区,抢劫财物。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加强北部边境的驻防。有一天,衙门里的差役送来了征兵的通知,要征木兰的父亲去当兵。木兰此刻的心情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扣住“焦急万分”来指点)
(1)“焦急”就是——非常着急。木兰为什么着急?指名说。
读:“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再焦急地读这句话。
再读:“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再焦急地读这句话。这是家人担忧。(板书:为家人)
(2)她还为谁担忧?如果不出征,行吗?为什么?(国家土地不保,受敌人欺侮,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板书:为国家)
(3)读好词语“焦急万分”,体会木兰焦急的心情。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4)所以,木兰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读句子:“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3、就在国家危急,家庭着急的时候,花木兰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板书)
4、但家人又怎会同意呢?木兰一一说服全家人,她会怎样说服父亲,弟弟,母亲的?请你们同桌讨论一下,想好充足的理由。
5、课堂表演:老师演木兰的父亲、弟弟、母亲。学生演花木兰。看看你们怎样说服我。(父亲:木兰呀,还是让我这个破老头去吧!
弟弟:姐姐,你是一个女儿家,怎么能去打仗呢?还是让我去吧!
母亲:木兰呀,娘怎么舍得你走呢?要不咱们去跟官府说咱不去了?
师:儿呀,我们被你说服了,但是爷娘不在你身边,一路上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保护好自己。)
6、看到这一幕,你认为花木兰是英雄吗?请用这个句式说一说。
出示:花木兰是英雄,因为()。
三、学习第三节。
过渡:木兰父母虽不舍得女儿出征,但又无他法,只好同意她去了。就这样,木兰收拾好行装告别了家乡和亲人,踏上了从军之路。
1、指名读。
出示句子:花木兰告别了家乡和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2、学习第1句。
(1)木兰马不停蹄地赶往前线。这里有一连串的短语,让我们觉得木兰怎样?(潇洒,洒脱。)谁来读一读?
(2)齐读句子。师述:但从军的路上又怎会一帆风顺呢!小朋友,在古书中有明确记载:
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师读一读,稍稍解释。
(3)师述:同学们,虽然木兰有一身好武艺,但从她的家乡到达前线,要有万里的行程。要想尽快赶到前线,得马不停蹄地赶路,夜里只能稍作休息。在此期间,且要渡国黄河,翻越燕山,真可谓经历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啊!到达前线的路是那样长,充满艰难。
(4)自由读,边读边想象。
(5)谁再来读一读。引导背诵。
尽管这样,木兰还是勇敢地来到了前线。
3、学习第2句。
(1)(配乐朗诵):你听,万马奔腾;你看,硝烟弥漫;瞧(出示图片)她跃马提抢,驰骋沙场,英姿飒飒,奋勇杀敌,范读:“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2)“赫赫战功”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3)师述:在多年征战中,白天行军,木兰紧紧地跟上队伍,从不敢掉队。夜晚宿营,她从来不敢脱衣服。作战的时候,她凭着一身好武艺,总是冲杀在前。从军十二年,木兰屡建奇功,同伴们对她十分敬佩,赞扬她是个勇敢的好男儿。
4、(让我们一起学一回英姿飒飒的花木兰)配乐齐读这一段。
5、读到这一幕,你认为花木兰是英雄吗?请用这个句式说一说。
出示:花木兰是英雄,因为()。
四、学习第四节。
1、同学们,学到这儿,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花木兰?
2、(出示图片)大家看,这就是重回女儿容貌的花木兰。战争结束了,皇帝召见有功的将士,论功行赏。但木兰既不想做官,也不想要财物,她只希望得到一匹快马,好让她立刻回家。皇帝欣然答应,并派使者护送木兰回去。当将士们看着穿上女装的木兰时,都大惊失色。有的人忍不住说:天哪,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3、小结:读到这,作为女生的你想说些什么吗?(相机积累:女中豪杰。)
作为男生的你又想说什么?(相机积累:巾帼不让须眉。)
4、读到这里,你认为木兰是英雄吗?
5、这是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让我们再朗读来体会木兰的英雄壮举吧!齐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
从古到今,女英雄不止花木兰一个,如穆桂英、江姐等,课后请同学们收集女英雄的故事,讲给朋友听。
六、学习生字。
1、出示:征。
(1)分析字形。
(2)文中出现了三个征,请在文中找一找。
(3)出示句子读一读。
2、练写“征”字。
板书设计:
23、木兰从军
为国为家
英勇善战文静俊美
作业设计:
一、说一说。
填空:花木兰是一位的女英雄。
请同学们选择恰当的词语,把句子补充具体,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
二、写一写。
1、听写。
2、请大家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再用几句话写下来。
三、演一演。
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来演一演这个故事。
四、背一背。
在家长的指导下背诵《木兰诗》。
篇7: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3. 继续加强言语交际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她的家人的。
教学重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1. 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她的家人的。
2. 体会木兰当时的英雄壮举。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小朋友,请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伟大的名字——木兰。(板书:木兰)木兰姓花,人们又叫她花木兰。
2. 看,这位就是花木兰,(课本插图)说说你看到的花木兰。
课文中人们称花木兰是一位-------?(板书:女英雄)
3. 小朋友,说到“英雄”,感觉怎样?你知道哪些英雄?英雄是很了不起的,女英雄就更了不起了,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出示第一自然段:“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
4. 过渡:为什么称木兰是英雄呢?这还得从木兰从军说起,(补充板书:从军)齐读课题。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二、学习第二节
1. 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第二节,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多读几遍,努力体会一下木兰的心情。
2. 木兰此刻的心情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1)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词的意思。那你一定能读出焦急来,试试看。
(2)什么情况下,你也曾“焦急万分”过?想象说话。
(3)那木兰是在什么情况下焦急万分的?读出有关的语句。
(4)什么是“紧急征兵的文书”呢?(出示草拟的征兵通告)
(5)指导读句(你能带着这份焦急读好这句话吗?)
3. 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木兰焦急万分,想到的是什么?请大家自己读读,细细品味,看能体会到什么?
引导交流
(1)如果父亲去出征,会怎样?(想象说)再焦急地读这句话。(指读后评读再齐读)
(2)如果弟弟去出征呢,也许会怎样?再焦急地读这句话。(齐读)
(3)谁愿意扮演木兰,连起来读读,读出你的担心和焦急。
(4)从这份担心与焦急中,你已经看出木兰是个怎样的人?(尊老爱幼)
4. 父亲去不得,弟弟也不能去,那就去跟官府说,我们不去当兵行吗?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再回到“文书”中寻找答案)
(敌人侵入,国土不保,人民受尽敌人欺侮,过着痛苦的生活。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
5. 呀,真是国难当头!木兰想到这些时,觉得出示“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同学们,这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花木兰?(板书:为国为家 )
想到这里时,木兰的决心是------(坚定)指名读句,(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她的从容和坚定)齐读。
6. 读这一节,体会木兰的焦急,感受她为父亲、弟弟着想的表现吧。(分男女生读)
7. 就在国家危急,家庭着急的十万火急的情况下,木兰毅然决定。
出示读 女扮男装 替父从军。
8. 可是,古时候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家人又怎会同意一个女孩去出征呢?可是木兰却用诚意说服了家人,假如你就是木兰,你会怎样说服家人呢?(两人合作,一人演木兰,一人演其中的一位家人,练习说服。)
9. 课堂表演。
(1)学生展示表演。
(2)现在老师来做木兰的家人,你们是一个个木兰,谁来说服我。
10. 此时此刻,你认为花木兰是英雄吗?[指板书答:花木兰是英雄,因为她( )。]
11. 过渡:就这样,木兰告别了家乡和亲人,踏上了漫漫从军之路。从军的路上会一帆风顺吗?
三、学习第三节
1. 齐读第三自然段。
2.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语文,看到语言文字,就应该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画面。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理解感悟文章的学习方法。
3. 自由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 想象:木兰在渡黄河,过燕山时,会一帆风顺吗?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引导交流。
(渴了------饿了------天黑了--------她真是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
尽管木兰这样,木兰还是勇敢地来到了前线。
5. 是啊,多么不容易呀!再读读句子。(边读边想象她跋山涉水的画面)
6.同学们,此时你觉得木兰怎样?
(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男子汉的英姿勃勃、潇洒)
7.谁来把木兰的英雄气概读出来?
(指生读,男女生赛读,集体齐读。)
8. 是呀,木兰经历了重重困难,终于来到了前线。那么,战场上的木兰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请闭上眼睛,让我们和木兰来个近距离的接触。
师述情景:(略)
(1)谁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此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花木兰?(板书:英勇善战)
9. 范读:“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1)什么是“赫赫战功 ”?在这里“赫”是很大很突出的意思,两个赫呢?很大很大很了不起的战功。
(2)谁能读出战功之大?
10. 此时此刻,你能说木兰不是英雄吗?
11. 过渡:木兰从军整整,终于胜利回乡了。轻轻捧起书没,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节
1. 战士们看到了什么?表现怎样?
2. 采访: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名将士,你会说些什么?
3. 读到这儿,作为女生的你想说些什么?作为男生的你想说些什么?(是啊,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谁说女子不如男”)
4. 这是个曲折离奇的故事,让我们再朗读来体会木兰的英雄壮举吧!
五、拓展延伸
1.课后请小朋友搜集有关女英雄的故事,开展女英雄介绍会。
2.喜欢讲故事的你: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2、木兰从军
女英雄 爱国爱家
尊老爱幼
英勇善战
篇8: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赞美雷棣发愤立志,聪明懂事,自立自强,刻苦学习的优秀品质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来感悟文字、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切入点:体会作者赞美雷棣发愤立志,聪明懂事,自立自强,刻苦学习的优秀品质的情感。
阅读切入点: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赞美雷棣发愤立志,聪明懂事,自立自强,刻苦学习的优秀品质的情感。
课时安排:1
板书设计:24、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揭示课题。
1、师:在8月的第八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的开幕式上,有一个中国男孩宣读了他个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感人肺腑的信。这个男孩名叫雷棣,我们今天就来讲讲他的故事。
2、板书课题:24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3、齐读课题,质疑:
为什么企盼世界和平?他是怎样做的?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3、默读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
4、讨论交流,理清文章的条理。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讲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理解词语:“凯旋”、“覆盖着国旗的遗体”从这些词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3)读句子,体会小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我大声呼喊……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这段话,把一个年仅11岁就失去父亲的小雷棣趴在父亲遗体上泪流满面地大声呼喊的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4)指导感情朗读。
2、讲读课文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
(1)默读,思考:雷棣是怎样做的?用横线勾画出有关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一下雷棣的情感,作好批注。
(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学生读文字说体会)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雷棣的变化。体会雷棣化悲痛为力量,将对父亲的爱和怀念深藏心中,并为实现父亲遗志而发奋努力的心情。
指导朗读有关的句子。
(3)抓住事例中雷棣说的话来体会他的品质。
(4)划出句子,指名朗读,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抓住“一定”“会去”“凭自己的努力”等词来体会。
(5)教师小结:同学们,面对如此盛情而真诚的邀请和诱惑,雷棣牢记父亲的教导,不为所动,这对于还在读书的学生来说,是那么不容易啊!他平静的话语后面,是一颗坚定的决心,是一种自强自立,发奋学习的可贵精神。难怪教授会激动地称赞他是一位优秀的中国男孩。来,让我们也来赞美一下雷棣吧。
(6)齐读:“你是一位优秀的中国男孩,我相信今后会在中国驻丹麦大使馆见到你。”
3、讲读课文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1)指名朗读,思考:雷棣为了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他是怎样做的?
(2)理解:“未竟的事业”。
(3)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小结: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孩子雷棣,为了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他自强不息,发奋学习,成长为一个优秀学生,受到外国友人的称赞。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2、拓展:你想对雷棣说些什么?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9: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教材解读
本单元围绕“体育精神”这一主题,《苦练》一文节选自鲁光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中国姑娘》发表于1981年,写于中国女排首次夺冠之前。作者沿着中国女排的足迹,记录了她们遭受挫折时的苦闷,夺得胜利后的欢乐和激荡在她们心中的对祖国、对人民的挚爱,介绍了她们的训练、比赛、国际交往、老运动员的爱情生活以及理想和情操。《苦练》记叙了排球姑娘陈招娣以惊人的毅力完成训练任务的故事。作品情节生动,文笔朴实,抒情意味浓烈,富有生活气息。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从陈招娣的两次罢练,最终又继续加练的过程中体会永不服输、坚强不屈的精神。
3、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格的。
4、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描写的揣摩,体会陈招娣为什么能在两次罢练后重新加练,感受陈招娣永不服输、坚强不屈的体育精神。
四、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内心世界比较丰富,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深化,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
五、教学策略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在课堂中为学生构建一个平等、和谐、民主的平台,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自由交流合作的舞台。老师是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和学生站在平等的平台上进行对话交流。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铺垫,导入新课
播放女排比赛取得胜利的实况(节选)。胜利是喜悦的,然而在这喜悦的背后,又有怎样的艰辛?(板书课题:苦练)怎样的练习,才能称得上苦练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自主读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是围绕谁来写的?中国女排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
引出陈招娣及中国女排。师生共同介绍中国女排的事迹:在教练袁伟民的带领下,中国女排在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1982年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1985年第四届“世界杯”、1986年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练练夺冠,获得了“五连冠”的殊荣。
出示本课生字词检查识字情况
讨论文章围绕“苦练”二字,写了什么事?
汇报初读收获,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1、接读课文
生生评价,师生共同正音。
2、课文哪些地方给你印象最深?
3、课文按“加练”的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三部分。
(1)、抓住重点语句作批注
(2)、陈招娣为什么要加练?
(3)、加练过程中,陈招娣为什么会两次罢练?又继续加练,是什么力量支撑她终于完成了训练任务?
(4)、如果你和陈招娣的队友一起在旁观看她的训练,你有什么话想说?
(5)、细读陈招娣的种.种表现,你能感受到她是怎样的一位运动员。
(四)、回归整体,理解主题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归纳:训练苦,还自我找“苦”吃,表现出陈招娣的倔强、好胜、不认输、不屈不挠的性格和为祖国荣誉锐意进取、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五)积累内化,拓展升华:
通过我们课前看到的比赛,你觉得陈招娣成功的背后究竟经历了多少次这样的“苦练”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六)教师总结(略)
(七)布置作业
收集资料,了解袁伟民、陈招娣其人,了解现在的女排,进而了解中国女排的辉煌成绩及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启示。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整体导入
交流同学们搜集的材料
(二)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识字写字“猝”不能读成“碎”和“粹”。
注意写好“袁、惫、毅”等笔画复杂的字。
强调学生书写习惯。
(三)自主选择,积累语言
自己选择好词好句写在积累本上。
(四)板书设计 :
2、苦练
袁教练征练 陈招娣请战
为祖国荣誉刻苦训练顽强拼搏
篇10: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读读记记“吓唬、诡计、霹雳、踉踉跄跄”等词语。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3、学习运用恰当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
抓住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句子,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恰当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切题导入,把握结构
1、今天学习一篇很有意思的课文。来看课题:景阳岗
区分:山冈 岗位(音和形的区别)
2、老师使了一个小花招,让大家更明确了“冈”和“岗”的区别。可别在心里说我使用“鬼计”哈。(板书)。“诡计”的正确写法。
3、文章较长,浏览一下,写写文章的思路。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4、根据板书,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5、用一个词赞扬武松,并写在课文插图边的空白处。
教师巡视,请同学把赞扬的字写在黑板上。(“豪爽、倔强、勇猛、机智”等)
课文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出武松的这些特点呢?
二、细读课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你认为课文中哪部分的描写最精彩?(打虎)请同学们 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段落多读几遍,可以边读边批注。
1、重点研读,打虎动作。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过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大虫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到一边。……
……大虫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体会“闪”用词的精当,感悟武松的机智灵敏。
a、“闪”这个动作词与哪个动作比较接近?(躲)“闪”与“躲”在这里用哪个词比较好呢?
b、小组讨论后交流。
同学们,你们认为老虎凶猛吗?作者描写虎的凶猛其实是为了表现什么?)
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力气,从半空劈下来。
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武松……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
a、勾画出描写武松动作的词语,可以试着做一做动作,从这些词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这里的“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
b、武松的武器就是哨棒,作者描写哨棒的地方很多,但所用的动词却不一样,请看
课件:“靠、提、拖、插、拿、抡、劈、丢”,请同学读一读,思考:武松为何丢下哨棒赤手空拳打虎?他的哨棒为何折成两截?
(突出了武松的豪放、倔强、无畏的性格特点。)
小结:作者用多种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动词的描写直接写出了武松的豪放、勇武机智。以及对老虎和哨棒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2、重点研读,语言的描写。
1、“打虎”这几段,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勇猛机智的武松。
课文里还有其他的描写也表现了武松的性格,是什么描写?(语言)
在哪些段落体现的?画出句子品一品体会一下。
课件出示:
a武松笑道:“……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就有大虫,我也不怕。”
b看了看笑道:“……我怕什么!”
c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
d武松自言自语道:“……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
(豪爽 倔强性格)
《景阳冈》这篇课文主要写打虎,却为什么用了7个自然段很大的篇幅来写武松冈下喝酒,以及不听劝告执意上冈?
(不仅是故事情节的需要,而且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形象。为下文打虎做了铺垫。)
三、回顾全文,体会写法。
看着板书,学生小结。
1、现在,武松在你的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豪放倔强、勇猛机智)
2、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来写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
四、读写结合,扎实训练。
通过语言的描写体现人物的性格,这个方法,你们学会了吗? 做个练习。
课件:根据人物的特点,设计出符合人物特点的语言。
我的邻居王叔叔虽是个出租司机,却是个热心肠,谁有困难他都要帮上一把。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我的哮喘病又发作了,喘得透不过气来。妈妈急坏了,决定背我去医院。她拖着沉重的步子向前走着,恰逢王叔叔送货回来,只听他问……
(生:孩子怎么了?
生:孩子生病了吗?
生:小明又犯哮喘病了?)
“是啊!”只听妈妈着急地回答。王叔叔说──
(生:我送你们到医院去吧? 生:来,我拉你们去。)
妈妈说:“能行吗?” (生:没问题,快上车!)
妈妈说:“你刚干完活,挺累的,该回家休息了。”
(生:孩子要紧啊! 生:没关系,我的身体好。)
到了医院,妈妈对王叔叔说:“小王,今天真是多亏了你呀!太谢谢你了!”
王叔叔说──
(生:邻里邻居的,您别客气了!
生:小事一桩。
生:别客气,快看孩子去吧!然后我拉你们回家!)
师:这道题同学们做得不错,你们平时肯定都是热心肠。
小结: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不仅能够根据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设计出符合人物特点的语言。在今后的阅读中,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人物的语言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在你写作时,也要为你笔下的人物设计出符合他的特点的语言,这样,你笔下的人物就会栩栩如生,你的文章就会更加具有感染力。
五、推荐名著,拓展阅读。
1、在《水浒传》中,你还认识了哪些人?说这个人的时候,前面加一个修饰词。
2、《水浒传》中,人物个性鲜明,故事引人入胜,希望课后继续读,在这个单元结束的时候,我们开展一个故事会。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1: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一、教学内容:
凡卡的信文内容
二、预设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诵,自读自感自悟,体会凡卡所遭受的非人折磨。
2、学会质疑问难的本领,养成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及与他人辩论的好习惯。
三、教前准备:
文字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凡卡》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明白了这篇文章的结构思路
(二)现在我们先来学习信文的内容,信文的内容是文章的3 、8、10、11、15小节
自读信文的内容,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哪一小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划出让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反复读几遍,想想,为什么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1、自己读
2、同桌互说
3、交流
(三)学习3
这一小节讲了什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出凡卡的文明有礼?反复读。
(四)还有哪一段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习8
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悲惨的学徒生活)他到底受了什么苦?如果是分四人朗读,该怎样分配任务?
学生自己分配任务读
交流你们是怎样分配任务读的,为什么?
这段内容是讲了凡卡所受的苦:挨打挨饿睡不好觉哀求爷爷带他回家
(五)学习挨打
1、凡卡为什么挨打?请你圈划一下哪些词语把你的心揪得紧紧的?
2、交流
不知不觉说明了什么?随手捞起的家伙可能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3、读好圈划出来的词语
同样的方法学习挨饿和睡不好觉
4、确实,凡卡的学徒生活惨不忍睹,他从心底发出了声声呼唤——学生读
只要能回家,只要能摆脱悲惨的学徒生活,凡卡愿意干任何事情。他说,我会——(引读)
5、学到这儿,我们仿佛看到了正在遭受毒打的凡卡,看到了正在狼吞虎咽喝着稀粥的饿凡卡,看到了漫漫长夜了摇着摇篮的凡卡,看到了孤独地走在大街上去打旧的凡卡,在他的眼里莫斯科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呢?
6、莫斯科很大莫斯科很繁华,但莫斯科没有凡卡的立锥之地,他梦寐以求地就是回到乡下,回到爷爷身边,他在信的结尾发出声声呼唤,哀求爷爷带他回家,齐读
7、凡卡的信真是字字血,声声泪,那么凡卡到底有没有回到乡下,凡卡的乡下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篇12: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本课4个生字,能力目标:体会作者对绿色的描写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体会绿色所带来的生机及其美。
难点:感悟绿色的美妙。
教法:读中感悟。 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搜集有关描写绿色的语句。
流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阅读,激发兴趣
直接板书向往绿色,齐读课题,简介、顺势引入课文。
三、初读课文,读顺课文。
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每段文字分别写了什么?
2.默读课文,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绿色的美妙的?
五、精读课文,领悟绿色的美妙。
1.站在作者的角度看,绿色的哪些“妙处”引起了作者的喜爱?
2.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心中对绿色是怎样的感受?
3.读了课文,你也更喜欢绿色了吧?为什么?
六、领悟写法,学习表达。
1.作者在表现绿色的美妙时,运用的是什么写法?明白作者运用引用与抒情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积累内化: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认识本课中的4个生字。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缕缕阳光透过( ),给清新的树干投下( )的光影,给绿荫( )添几道光线。我抬头望去,天空( ),阳光明媚。
3.造句:
不是……也不是……但是……
四、实践活动:
请你选择一种春景,用自己话描绘它。
篇13: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向往绿色》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感受绿色的韵味,体会作者对绿色的迷恋和喜爱之情并体会作者对绿色的描写方法。课上完了,我结合学校提出的“立足实效,”课堂的精神,反思自己这节课的得与失。
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绿色的美妙的?站在作者的角度看,绿色的哪些“妙处”引起了作者的喜爱?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心中对绿色是怎样的感受?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且层层深入,感受感受绿色的韵味,体会作者对绿色的迷恋和喜爱之情。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二、课堂动静结合,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以大问题统领,“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每段文字分别写了什么”,“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绿色的美妙的”,“站在作者的角度看,绿色的哪些“妙处”引起了作者的喜爱”,“ 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心中对绿色是怎样的感受”,“ 读了课文,你也更喜欢绿色了吧?为什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默读走进文本,思考问题,通过有感情地读、悟,领会作者对绿色的迷恋和喜爱之情。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巧设铺垫,难点突破水到渠成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感悟绿色的美妙,从作者对绿色的迷恋和喜爱之情感受绿色的韵味,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马上能理解作者对绿色的迷恋和喜爱之情,紧接着为什么作者如此迷恋绿色呢,通过默读相关的语段,学生也能快速地理解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感受绿色的韵味。在此基础上,说说为什么作者如此迷恋绿色,就水到渠成了。
四、重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选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用一个词概括大、小环境的特点等设计,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理解概括,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体现了语文的工具行。
五、课堂教学不足之处
1、语文教学中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2、本次教学教学预设还没有完全达到,还应该充分体现学生、教师的互动,灵活运用教学平台,缺少课堂生成。
3、学生还没有切实参与到评价当中,教师的评价也是以知识评价与操作技能评价为主,对情感与价值的评价还体现不够,评价内容只是以结果性评价为主,而对过程和方法评价少。
4、语文教学味不浓,情感、价值观的目标达成不够,学生的朗读缺少个人体验。对文中的重点佳句指导不够。
六、新的教学设计
要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多种媒体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象这样的写景文章最后能有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感受绿色的韵味。初读课文,紧抓绿色的美妙。突出绿和人的和谐统一,提供相关的学习提示。利用网络论坛,提出自己所感兴趣及所要了解的问题,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在学习汇报中后完成相关的习题。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14: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遥远的恐龙世界》是一篇科普文章,介绍了几千万年前恐龙世界的样子。我预想孩子们一定会对这篇课文感兴趣,他们的世界中对恐龙既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又有一种陌生感,因为恐龙,原本不存在他们的真实记忆中,有的也只是孩子们从图画书或是动画片中看到的,正是由于记忆中的“熟悉与陌生”也才导致孩子们对这节课兴趣倍增。
在讲读课文的时候,我让孩子们选择课文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恐龙介绍给同学们,他们不仅能结合文章中的文字进行详细地介绍,而且还能结合恐龙的画面发挥想象,如:冠龙,有的学生说,别看它很高大,可是它不吃小动物,让我感觉很亲切;还有的同学说,我喜欢这种恐龙,它看上去很可爱儿还很温柔,又如,暴龙,孩子们说到了,它看上去很凶猛,而且它爪子很尖,感觉很可怕;也有学生把自己的愿望表达出来,说,要是暴龙不吃小动物就好了,他也就会同样喜欢暴龙了,听到了孩子们从心底中表达的真实感受,我感觉到了他们那颗善良纯真的心灵,但我却又引导:同学们,老师知道了你们都希望暴龙也充满善良,只吃植物不吃小动物,但是,暴龙的生活习性就是吃肉,那是它生存的本能,这就像小羊小马要吃草,而大灰狼吃肉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无法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在拓展环节中,我先让孩子们结合课前收集到的恐龙资料给大家介绍自己都知道哪些种类的恐龙,很多学生都带来自己的恐龙图书跃跃欲试想要介绍,但令我吃惊的是,我班的王莹同学,她带了两只小巧的恐龙模型,当我让她到教室前面展示模型的时候,她居然能滔滔不绝地将手里的两只小恐龙的详细资料介绍给同学们,诸如,恐龙的类别、样子、身长、高度、体重以及属于食草还是食肉都一一介绍了出来,有的还能用比较的方法让同学们进行直观的想象,比如,她说到了其中一种叫做“翼龙”的恐龙,说这种龙三辆公共汽车那样长,这样一来,她手里那只仅仅有几厘米的小恐龙一下子就让孩子们进行了充分的想象:“噢,原来这只恐龙有这样长啊!”王莹同学讲得很投入,我也发现孩子们听得很是津津有味,此时不知为什么,我心底突然有一种自卑感,觉得自己还没有学生懂得多,于是,我便对同学们说:“老师从心底里佩服王莹,因为她真的是懂得很多知识,老师也要向她学习呢,希望同学们呀,也要多读书,懂得更多的知识,争取像王莹这样能把知识牢牢地记在心中,并且能有机会不看书就能给同学们介绍。”后来,我又让同学们展示了自己手里的恐龙图画,并结合文字给大家介绍,同时我又补充了一些有关每种恐龙的一些数字资料,使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和预想到的一样,孩子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及其浓烈,尽管原本计划一课时的授课任务,此时竟然用了两课时却依然感觉意犹未尽。
这一课,内容丰富、充实,学生兴趣较高,是我比较满意的。不足的地方就是,介绍恐龙只凭借图片和简单的数字资料还是比较抽象,所以我建议学生回家看《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当然如果有机会要是能带领同学们一起欣赏
★ 教师网络培训体会
★ 教师语文研修计划
【西师大版语文《三颗心》优秀教案(共14篇)】相关文章:
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后的反思2023-12-24
教师师德培训工作总结及体会2024-04-20
水中的金币作文2022-10-04
神奇的玻璃作文2023-09-18
《自我介绍》指导课(S版三年级课堂实录)2023-11-21
西师大版3年级上6单元作文:我自己2023-12-11
小学学生代表法制演讲稿2022-06-23
读《爱心与教育》之随感2022-10-13
记一堂难忘的语文课作文2024-04-19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论文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