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示范课教案(精选17篇)由网友“豆沙精”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体育示范课教案,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初中体育示范课教案
教学内容:
1.·游戏圆圈运球
2.蛙跳
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
1、在练习中学会基本队伍的站位。
2、通过圆圈运球游戏,培养学生运球和控制球的能力。
3、掌握蛙跳技术,发展腿部力量,增强弹跳力。
情感目标:
1、在游戏中发挥学生的团结合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明确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参入目标:
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入的热情。
教学教具: 篮球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开课式。
2·队列练习,向左(右)转、走。
3·准备活动:慢跑两圈。
二、基本部分:
(一)游戏,圆圈运球
1、方法:参加游戏的分成人数相等的几组,每组站成一个圆圈,左右阔隔约两米,其申一人手持小篮球。游戏开始,各组持球人运球依次绕过本组每个人,到原来位置并将球传给右边的第一个人。右边的第一个人接传球后,再按同样的方法运球。各组依次进行,先做完的组为胜。
2、规则
(1)、.运球时必须依次绕行,不得碰撞他人。
(2)、运球时不得持球跑或双手同时拍球,运球失误,必须捡回在失误地点重新运球。
3、注意事项:0在场地上画2一一4个直径8一一10米的圆圈,“生分成2一一4组,每组一个小篮球,听教师口令统一练习。0按规则和要求进行运球。
(二)定点投篮
1、动作方法:
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站在罚球线上,双眼瞄准篮圈。膝关节微屈,五指自然分开,指根以上持球。
2、动作要点:持球正确,上下肢协调用力,伸臂、抬肘、屈腕、拨指柔和有力。
3、教师讲解、示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及注意点
4、练习方法:先集体练巧,后分组练巧。
三、结束部分:
1·小结、讲评。
2.下课。(师生再见)
篇2:初中体育示范课教案
内容:
1、前滚翻技术
2、游戏:“障碍接力跑”
学习阶段:水平二 (四年级) 授课教师:李晓鹏
工作单位:广饶县第一实验小学
小学体育公开课《前滚翻》教学设计
单位:广饶县第一实验小学执教人:李晓鹏学习阶段:水平二(四年级)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为依据,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师生共同愉悦的学习,活动氛围。 结合教材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探讨,互相合作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滚翻必须团身紧,只有像球一样,才能滚的好,才能
有利于保护自我.
2、技能目标:70%-80%的学生熟练掌握前滚翻正确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灵
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模仿性、创造性练习和游戏练习,进行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品格教育,培养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并乐于向同伴展示运动动作。他们都比较活泼、思维反应敏捷,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但是自我约束能力差,绝大部分同学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集体活动中与她们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四、教学内容安排
根据课题“前滚翻”这一学习目标选择了两个教学内容:
1、前滚翻:70%-80%的学生掌握前滚翻正确技术动作。在练习中,逐步了解和掌握蹬地、屈臂和低头含胸团身向前滚动的'正确方法,发展身体的灵敏素质,提高柔韧性和身体协调性。
2、游戏:“障碍接力跑”。通过游戏,培养勇敢、自信、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前滚翻的动作方法。
教学难点:两臂撑推用力平均,用头的后部着垫,滚动团身紧,顺势起立。 六、教材分析与结构程序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水平二的水平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多种练习形式,
从而发展学生灵敏和协调能力。本课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分散与集中,友伴分组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师的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尝试练习为主.充分体现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体育运功的愉悦,并能很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技巧。本人设计了以下十个教学环节:
1,课堂常规:培养良好的教学常规。
2,准备活动:教师创设军队行军的情景,让学生模仿在行军过程中抢占阵地.在音乐的伴奏下,在教师的语言和手势引导下,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模仿士兵抢占阵地.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提高学练积极性。
3,学生自主体验尝试前滚翻动作.互相探讨动作。
4,学生大胆展示动作,学生评价。
5,教师评价表扬,讲解动作要领.示范动作。
6,学生友伴分组练习前滚翻动作,互帮互助练习。
7,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语言表扬激励学生,注重个体差异,进行差异分组.对动作掌握差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下颌间夹纸辅助练习.鼓励学生勇敢尝试连续前滚翻练习。
8,游戏“障碍接力赛”:教师创设小猴必须跨小溪,钻山洞,绕过小山才能摘到果子的情景,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积极性.学生分组进行比赛,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摆设小溪、山洞、小山。
9,放松舞蹈:在优美的旋律伴奏下,师生共舞,动作优美舒展,身心得到充分放松。
篇3:幼儿园体育示范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练习听信号走跑交替。发展动作的灵敏性。
2.在游戏中能集中注意力。反应灵活。
教学准备
1.小塑料圈人手一个(直径40厘米),红绿板(做红、绿灯用)各一块。
2.场地上画上大圆圈。
教学过程
一、利用圈做热身运动。
1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手持小塑料圈,模仿开车的动作跑进场地围成大圆圈。
2利用“圈”做身体准备运动,如:套圈、跨圈、跳圈、滚圈、抛圈等。
二、游戏旅行团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及玩法:这天老师要和小朋友玩一个新游戏——汽车旅行团,小朋友驾驶汽车外出旅行,我做交通警察。听到老师说“绿灯”,你们就启动车子向前开;听到老师说“红灯”,你们就停住不动。开汽车时,注意不要相互碰撞。
2、群众游戏2~3次。
教师出示“红绿灯”,再次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变化要求:“小司机”分散在大圆圈内,见到“绿灯”(教师举信号灯)就自由四散开车,听到“慢慢开”就边走边开车,听到“快快开”就边跑边开车,听到“倒车请注意”就倒退走着开车,见到“红灯”就立即停止开车。
3、教师根据幼儿活动的实际状况调节运动量,安排适宜的游戏次数。
4、教师简单讲评,表扬按信号要求活动的幼儿。
三、放松运动
幼儿排成一路纵队,后面的幼儿用圈套在前一幼儿腰间,排成一列火车,第一位幼儿掌握方向盘开车回停车场(活动室)。
效果反馈结合健康活动,进行安全教育;结合语言活动,让幼儿朗诵儿歌《红绿灯》。
篇4:其他教案-《满园春色》体育示范课教案
教学目标 :
1.通过运用主题式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故事情景的教学,让学生初步认识跑的动作概念。
3.通过游戏、思考、讨论等形式,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运动参与能力、合作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和社交能力,并对体育课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课前准备:(2分钟) 强度 - 无
1.布置的作业 的表扬(动脑制作头饰可由家长、教师辅导完成)组织学生布置学习活动场所。
2.布置课中动手能力培养-----自己吹气球制作。
开课:(8分钟) 强度 - 小
一、创设情景:
1.学生成四路纵队集合。
2.师生相互问好。
3.导入 本课主题。
导入 教学----情景故事为学生创设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你们看那满园春色漂亮吗?生:漂亮!师:你们知道那里的主人是谁吗?生:不知道。是我--大雁,现在请大家到我们的鸟语林玩一玩,好吗?生:好啊!
【设计意图:借助”满园春色“不仅能让学生进入情景,而且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扮演角色:
1.大雁飞向鸟语林。 (慢走1次) 强度 - 小
师:你们知道大雁是怎么飞吗?生:知道!师:那我们就象大雁一样飞往鸟语林。
<?xml:namespace prefix =v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XML:NAMESPACE PREFIX =O />
要求:学生注意模仿动作的时候不要碰到一起,注意交通安全。
2.朋友欢聚一堂(模仿操) 强度 - 中
导入 大森林场景,”动物们“自由模仿朋友欢快的嬉戏。
师:大家看看我们的家园漂亮吗?生:漂亮。师:那就在这里结识新朋友吧!
(1) 乌龟表演
(2) 鸭子表演 ( 4-8呼)
(3) 大象表演
(4) 青蛙表演
组织队形:(散点)
○○
× ×○ ○○○×
×× ×△○○××
××○○× ×○○
○ ○×
○×
要求:
1.散开到能活动四肢的目的。
2.看清动作。
3.尽量跟着完成动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创造中做准备活动,并且培养学生的社交活动能力。】
行课:(28分钟) 强度 - 大-中-大
三、进入角色 -- 满园春色
(一)在小鸟家做客(主教材游戏) (12分钟) 强度 - 大
师:下面我就安排小朋友到我们的小鸟家做客。好!
1.思考学习,展示食物。
方法:围在家园周围,思考怎样尽快得到食物。
2.示范取食:
方法:让朋友示范。
3.取食练习: 3-5次
方法:自由分散在家园,自主合作取食。
4.比一比
方法:各家派一个代表取食。
5、比赛竞争: 3--5次
方法:看谁家取的食物最多。
要求:不要推挤,注意安全。
【设计意图:主教材教学中,采用游戏方法来渗透其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先自主尝试、讨论、教师提示,小群体分组学习式。并用情景教学方法。】
(二)消灭害虫 5分钟 强度: 中
师:咦!我们的周围怎么有害虫,怎么办?生:消灭它。师:对!我们怎样去消灭它?
1.讨论启发学习:
方法:围在家园周围,自由组合讨论怎样办?
2.自由消灭害虫,充分发挥想象:自由定次数
方法:学生自由散在操场,自主、合作学习。
学生在自行安排活动空间。
组织队形:
○○
× ×○ ○○○×
×× ×△○○××
××○○× ×○○
○○×
○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识辨别能力、灵敏、动手动脑、协同配合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心肺功能,强化心理健康。】
深化情境发展:10------13分钟 强度-大
3、大森林分组游戏 2---3次
师:呀!我发现那边的森林里有许多害虫,我们一起去消灭它,好不好?生:好!
1.创设一条通往大森林的道路。
2.由教师、学生来示范游戏方法规则。并提出创想要求(由学生自己想想用什么样的道具来消灭害虫)
3.集体竞争、创想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教学法教学生把实际困难用动手动脑来解决,通过情景实践教学法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尽可能让大家能尝试成功,体验成功,形成自我教育。】
结课:4---6分钟 强度:小
情境发展情况归纳、技能学习情况小结
师:经过大家努力,把害虫都消灭干净了,这就是大家团结协作,共同创造的美丽家园,让我们为小动物们的良好表现鼓掌!庆功。
1.庆功舞、自由放松:
先随着跳舞,散点、自由、发挥创造。
2.强化心理体验的问答。
3.互道再见,下课。
组织队形:
○○
× ×○ ○○○×
×× ×△○○××
××○○× ×○○
○ ○×
○×
【设计意图:通过放松舞练习,学生生理得到恢复,心理得到满足,情绪饱满愉快】
课后:
师生一起收拾器材
教具:
收音机1台;气球球41个、飞碟20个、小树4棵、垫子12张、山洞4个、
场地布置:
课后小结:
篇5:小学体育示范课教案
教材分析
投掷实心球是一项需要一定力量的比较枯燥的运动。是以练习活动为主要手段,发展学生上下肢、腰腹、肩部、背部力量和身体的协调素质。通过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只有发展速度力量和掌握合理的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并取得良好的成绩。
学情分析
本课参与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辨别思维和动手能力,注意力指向性较强,并对新生事物感到好奇认知和技能有一定的提高,学习新知识速度快模仿能力强,具备一定的探索知识自主创新的能力。本课采用设疑解答等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师生之间心理互动,增强学生对上好体育课和乐于参加各种技能学习信心。
教学目标
1、学生建立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完整的动作概念。
2、学生安全地进行身体练习,领会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时的`动作要领,并体会和感悟到掷实心球时上下肢用力协调的重要性。
3、学生能乐意听老师的讲解,认真观察教师的示范,善于思考,通过身体练习,解决问题,找到答案。
4、体会参与是学习的前提,体验并感悟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和感悟由下而上的动作用力顺序,并熟练掌握。
教学难点:球出手的速度和投掷的远度。
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通过教师安排的活动,活跃气氛同时达到热身效果,开发学生积极思考。
基本部分:通过三种不同姿势的投掷,提出问题,了解全身用力的重要性。本课运用“一帮一”互助的合作探究方式学习,完成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掌握。通过师生共同练习技术动作,再分组通过合作交流、互帮互助以及学生展示、现场评价的方式进一步练习,营造出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结束部分:通过肌肉放松达到身心共同放松的效果,同时评价学生课堂表现,总结技术要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篇6:小学体育示范课教案
教材分析
1、队列、队形是我们学习体育课的基础,能够使同学们学会并掌握队列、队形是下一步我们学习体育的第一步;
2、通过队列、队形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的兴趣,充分发挥好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培养学生从小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增强美感的意识;
3、促进学生的身体的正常发育,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和良好的形态,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勇于进取的精神,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情分析
1、平时锻炼的时间不多,都有上体育课的迫切愿望,再加上农村的孩子体育知识掌握的很少,这节课是我们学习体育的基础,所以同学们要认真学好,为下一步打下基础;
2、学生现在对体育的认识仅仅限制在锻炼身体的层面上,而体育包含的内容很多,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体育知识的组合;
3、平时我们走路的姿势都是不规范的,包括我们的站姿,现在同学们平时做的都很好,一上体育课忽然一切都不合格了,同学们感觉多少有些不能接受。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教育,并不是我们走的不好,只是与我们的规范化还有距离。
教学目标
学习掌握立正、稍息、原地的四面转法、原地的队列变化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立正的姿势要领的掌握;
2、四面转法的动作要领;
3、原地队形变化的基本动作。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场地准备工作;
二、课堂教学常规:
1、整队、清查人数、检查服装;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三、基本部分
动作要领:
1、立正、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一脚长,两腿挺直,小腹微收,上体正直,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中指贴于两侧裤缝处,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额微收两眼平视前方。(顶平身正)
2、稍息: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大半脚的距离两脚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稍息时间过长可以自然换脚。
3、原地队形变化:
①、由一(二)列横队变二(四)列横队及其还原。
口领:成二(四)列横队————走
动作要领:先报数(连续报数或者1至2报数)听到口令后,单数学生不动,双数学生右脚向右后方退一步,左脚向右脚靠拢,到单数同学的后面,前后对正看齐,根据需要双数学生左脚可先后退一步,右脚后撤不停顿地向右跨一步,左脚向右脚并拢,自动对正看齐。
②、由二(四)列横队还原成一(二)列横队
口领:成一(二)列横队————走
动作要领:听到“成一(二)列横队——走”的口令后,双数的学生左脚向左前方跨一步,右脚向左脚靠拢,然后自动看齐。
③、由一(二)路纵队变二(四)路纵队及其还原。
口令:成二(四)路纵队——走
动作要领:先报数(连续报数或者1至2报数)听到口令后,单数学生不动,双数学生右脚向右前方跨一步,左脚向右脚靠拢,到单数同学的右侧自动对正看齐。
由二(四)路纵队还原成一(二)路纵队的要领与上述要领相反。
篇7:《满园春色》体育示范课的教案
《满园春色》体育示范课的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主题式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故事情景的教学,让学生初步认识跑的动作概念。
3.通过游戏、思考、讨论等形式,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运动参与能力、合作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和社交能力,并对体育课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课前准备:(2分钟) 强度 - 无
1.布置的作业的表扬(动脑制作头饰可由家长、教师辅导完成)组织学生布置学习活动场所。
2.布置课中动手能力培养-----自己吹气球制作。
开课:(8分钟) 强度 - 小
一、创设情景:
1.学生成四路纵队集合。
2.师生相互问好。
3.导入本课主题。
导入教学----情景故事为学生创设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你们看那满园春色漂亮吗?生:漂亮!师:你们知道那里的主人是谁吗?生:不知道。是我--大雁,现在请大家到我们的鸟语林玩一玩,好吗?生:好啊!
【设计意图:借助”满园春色“不仅能让学生进入情景,而且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扮演角色:
1.大雁飞向鸟语林。 (慢走1次) 强度 - 小
师:你们知道大雁是怎么飞吗?生:知道!师:那我们就象大雁一样飞往鸟语林。
要求:学生注意模仿动作的时候不要碰到一起,注意交通安全。
2.朋友欢聚一堂(模仿操) 强度 - 中
导入大森林场景,”动物们"自由模仿朋友欢快的嬉戏。
师:大家看看我们的家园漂亮吗?生:漂亮。师:那就在这里结识新朋友吧!
(1) 乌龟表演
(2) 鸭子表演 ( 4-8呼)
(3) 大象表演
(4) 青蛙表演
组织队形:(散点)
○
× ×○ ○○
×× ×△○ 痢
××○○× !痢稹
○!
○×
要求:
1.散开到能活动四肢的目的。
2.看清动作。
3.尽量跟着完成动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创造中做准备活动,并且培养学生的社交活动能力。】
行课:(28分钟) 强度 - 大-中-大
三、进入角色 -- 满园春色
(一)在小鸟家做客(主教材游戏) (12分钟) 强度 - 大
师:下面我就安排小朋友到我们的小鸟家做客。好!
1.思考学习,展示食物。
方法:围在家园周围,思考怎样尽快得到食物。
2.示范取食:
方法:让朋友示范。
3.取食练习: 3-5次
方法:自由分散在家园,自主合作取食。
4.比一比
方法:各家派一个代表取食。
5、比赛竞争: 3--5次
方法:看谁家取的`食物最多。
要求:不要推挤,注意安全。
【设计意图:主教材教学中,采用游戏方法来渗透其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先自主尝试、讨论、教师提示,小群体分组学习式。并用情景教学方法。】
(二)消灭害虫 5分钟 强度: 中
师:咦!我们的周围怎么有害虫,怎么办?生:消灭它。师:对!我们怎样去消灭它?
1.讨论启发学习:
方法:围在家园周围,自由组合讨论怎样办?
2.自由消灭害虫,充分发挥想象:自由定次数
方法:学生自由散在操场,自主、合作学习。
学生在自行安排活动空间。
组织队形:
○○
× ×○ ○○
×× ×△○ 痢
××○○× !痢稹
○○!
○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识辨别能力、灵敏、动手动脑、协同配合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心肺功能,强化心理健康。】
深化情境发展:10------13分钟 强度-大
3、大森林分组游戏 2---3次
师:呀!我发现那边的森林里有许多害虫,我们一起去消灭它,好不好?生:好!
1.创设一条通往大森林的道路。
2.由教师、学生来示范游戏方法规则。并提出创想要求(由学生自己想想用什么样的道具来消灭害虫)
3.集体竞争、创想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教学法教学生把实际困难用动手动脑来解决,通过情景实践教学法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尽可能让大家能尝试成功,体验成功,形成自我教育。】
结课:4---6分钟 强度:小
情境发展情况归纳、技能学习情况小结
师:经过大家努力,把害虫都消灭干净了,这就是大家团结协作,共同创造的美丽家园,让我们为小动物们的良好表现鼓掌!庆功。
1.庆功舞、自由放松:
先随着跳舞,散点、自由、发挥创造。
2.强化心理体验的问答。
3.互道再见,下课。
组织队形:
○○
× ×○ ○○
×× ×△○ 痢
××○○× !痢稹
○!
○×
【设计意图:通过放松舞练习,学生生理得到恢复,心理得到满足,情绪饱满愉快】
课后:
师生一起收拾器材
教具:
收音机1台;气球球41个、飞碟20个、小树4棵、垫子12张、山洞4个、
场地布置:
课后小结:
篇8:示范课教案
示范课教案
今天下午花了两节课的时间备了这节课,现在六年级新课结束了,不知要上什么内容,上次展示课上了关于时态的复习课,现在如果再上时态复习课,总感觉没新意,想到美文也是考试内容之一,所以就试着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整体反思本学期所学的美文,要说本学期的美文学的也不是特扎实,学生对于美文学习兴趣也不高,作为老师也是惰性重重,因为总是认为学生的书上知识还没学好,单词还没背出,课文还没读流利,谈什么美文呀!上次在镇小看到施燕老师展示的阅读课,真是惊讶呀!那得花多少时间呀!慢工出细活,千锤百炼磨一剑,可我没这个时间呀! 践行“学程导航”,打造“活力课堂” 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美文复习共几课时 1 授课者 丁美娟 课型 复习第几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1.复习所学美文 2.在复习美文中进一步巩固一般现在时、过去式、将来时、现在进行时等时态 3.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或背诵,让学生在展示中成长。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复习所学美文 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或背诵 教 学 资 源 英语美文书 多数学生会通过音标自己拼读习得新单词 预习设 计 1.听录音,跟读美文,能熟练朗读 2.自查音标,通过拼读音标唤醒如何拼读单词的.记忆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热身导入 二、合作探究 小组间互学互助 三、展示导学 读单词,理解中文含义 跟读 四、合作探究 1.小组间共同学习如何读好课文,并理解含义 2.把还不会读的单词板书到黑板上 3.合作解决疑难处 4.整篇朗读美文 思考时态 体会其中的幽默与美感 五、融会贯通 熟读成诵,组内合作相互背诵 选择一篇背诵给同学听 六、检测反思 填空 1. Some little girls are c________ seashells on the beach. 2. You can have a lot of f____ at the beach. 3. July begins with summer h_______. 4. September is time for starting s______ . 5. October makes days grow c_____. 6. December sees N_____ Y_____quickly coming. 7. Mother’s Day is on the s_______ S_______ in May. 8. Pick up your toys and clothes and put them away b_____ Mum tells you to do so. 9. Wearing underwater goggles so that I can “C”.”C”means ______. 10. I drank a cup of “T”,”T”means_______. 翻译: 1. We are going to win. 2. I ‘ll have to get a loan. 3. Swimming in the swimming pool is where I like to “B”. 4. Give mum a big hug and kiss and tell her you love her. 5. He tried it out first at the store. 6. June bathes us in the bright sun. 7. November watches snowflakes lightly flying. 8. 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beach?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几篇美文? 《We are going to win》 《Sing a song of six cents 》 《Swimming’ool 》 《Mother’s day 》 《The skateboard 》 《Song of months 》 《On the beach 》 (课前分单元板书音标词) 出示音标词,复习巩固所学单词 音标词(略) 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朗读单词,并翻译中文 领读 巡视指导 帮助学生解决不会读的单词 指名朗读 及时纠正 帮助正确理解中文含义 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 听录音,熟读所学美文,争取熟读成诵。篇9:初中数学示范课教案有哪些
一、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发现、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的过程,积累一定的审美体验。
2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基本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以魔术创设问题情境:教师通过扑克牌魔术的演示引出研究课题,激发学生探索“中心对称图形”的兴趣。
【魔术设计】:师取出若干张非中心对称的扑克牌和一张是中心对称的牌,按牌面的多数指向整理好(如上图),然后请一位同学上台任意抽出一张扑克,把这张牌旋转180O后再插入,再请这位同学洗几下,展开扑克牌,马上确定这位同学抽出的扑克。
(课堂反应:学生非常安静,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做动作。每完成一个动作之后,学生就进入沉思状态,接着就是小声议论。)
师重复以上活动
2次后提问: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老师手中的扑克牌图案有什么特点?
(2)你能说明为什么老师要把抽出的这张牌旋转1800吗?(小组讨论)
(反思:创设问题情境主要在于下面几点理由:(1)采取从学生最熟悉的实际问题情境入手的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步感悟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以对相关具体问题情境的探索作为开始,它们是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新知识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扑克魔术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获得的答案将是丰富的。在最后交流归纳时,他们感觉到,自己在活动中“研究”的成果,对最终形成规范、正确的结论是有贡献的,从而激发他们更加注意学习方式和“研究”方式。这也是对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情感态度的培养。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发展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可行。)
2.教师揭示谜底。
利用“Z+Z”课件游戏演示牌面,请学生找一找哪张牌旋转
180O后和原来牌面一样。
3.学生通过动手分析上述扑克牌牌面、独立思考、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得到答案:
(1)只有一张扑克牌图案颠倒后和原来牌面一样。
(2)其余扑克牌颠倒后和原来牌面不一样,因此,老师事先按牌面的多数(少数)指向整理好,把任意抽出的一张扑克牌旋转180O后,就可以马上在一堆扑克牌中找出它。
(反思:本环节是在扑克魔术揭密问题的具体背景下,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总结、归纳,进一步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特点,发展空间观念,突出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性。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概括能力,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发现思维的火花。)
(二)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探究:
1.师问:生活中有哪些图形是与这张扑克牌一样,旋转180O后和原来一样?
生举例:线段、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飞机的双叶螺旋桨等。
2.你能将下列各图分别绕其上的一点旋转180O,使旋转前后的图形完全重合吗?(先让学生思考,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利用 “
Z+Z”演示其旋转过程。)3
.有人用“中心对称图形”一词描述上面的这些现象,你认为这个词是什么含义?
(对于抽象的概念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力求让学生采取发现式的学习方式,通过“想一想”、“议一议”、“动一动”等多种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克服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
(三)教师明晰,建立模型
1给出“中心对称图形”定义: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O,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
2.对比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列出表格,加深印象)
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直线有一个对称中心——点沿对称轴对折绕对称中心旋转180O对折后与原图形重合
旋转后与原图形重合
(四)解释、应用与拓广
1.教师用“Z+Z
智能教育平台”演示旋转过程,验证上述图形的中心对称性,引导学生讨论、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利用计算机《Z+Z智能教育平台》技术,通过图形旋转给出中心对称图形的一个几何解释,目的是使学生对中心对称图形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2.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板书: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
3.师问:怎样找出一个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
(两组对应点连结所成线段的交点)
4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若是,请找出其对称中心,你怎样验证呢?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回答。
讨论:根据以上的验证方法,你能验证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回答。
讨论:根据以上的验证方法,你能验证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
5逆向问题:如果一个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那么这个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讨论回答。
6你还能找出哪些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反思: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追求的一种学习方法,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否则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所于我在上课时强调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由当天的小组长组织进行,并由当天的记录员记录小组成员的活动情况(每个小组有一张课堂合作学习参考表,见附录)。)
(五)拓展与延伸
1中国文字丰富多彩、含义深刻,有许多是中心对称的,你能找出几个吗?
2.正六边形的对称中心怎样确定?
(六)魔术表演:
1.师:把4张扑克牌放在桌上,然后把某一张扑克牌旋转180o后,得到右图,你知道哪一张扑克被旋转过吗?
2.学生小组活动:
以“引入”为例,在一副扑克牌中,拿出若干张扑克牌设计魔术,相互之间做游戏。
(新教材的编写,着重突出了用数学活动呈现教学内容,而不是以例题和习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历探究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竞争收获,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同时能调节课堂的气氛,培养学生之间的情感。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意识才会充分地发挥出来。)
四、案例小结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这两段话,正体现了新教材的重要变化——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同时强调了数学教学让学生动手实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现实性的生活内容,能够赋予数学足够的活力和灵性。对许多学生来说,“扑克”和“游戏”是很感兴趣的内容,因此,也具有现实性,即回归生活(玩扑克牌)——让学生感知学习数学可以让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学习的数学应当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身边的数学”。这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就能在游戏中学得轻松愉快,整个课堂显得生动活泼。
篇10:初中数学示范课教案有哪些
教学目标
1.掌握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及它们初步应用.
2.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内在联系.
3.通过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正方形的定义及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联系;
难点是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及正方形的性质、判定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通过知识结构的教学,学习正方形的知识.
1.复习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定义.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用活动教具演示平行四边形演变成矩形、菱形的过程,并画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图.(画出图4-50(a)中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及箭头)
2.类比联想,用运动方式得出正方形的定义.
问:既然矩形、菱形都能由平行四边形运动变化得到,那么正方形呢?
启发学生将小学熟悉的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作比较,用教具演示出平行四边形形成正方形的过程,同时归纳出正方形的定义.教师板书定义并画出图4-50中的正方形及箭头①.
3.完善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结构.
(1)师生共同分析正方形定义的三个要点:①是平行四边形;②有一个角是直角;③有一组邻边相等.
(2)对比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定义,得出它们的联系:
①由正方形定义①,②条件可知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画出图中的箭头②及正方形集合A5和矩形集合A1)
②由正方形定义的①,③条件可知正方形是特殊的菱形.(画出图4-50中的箭头③及菱形集合A2)
③由正方形的定义的所有条件可知,正方形又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画出图4-50中的集合A3)
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四边形.(画出图4-50(b)中四边形集合A4)
而且从以上过程可知,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集合A2与A1的公共部分)
4.从整体知识结构出发,研究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1)正方形的性质.
引导学生由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得知: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一切性质.让学生复习矩形和菱形的性质,从而得到正方形的性质.
①边:四边都相等.(性质定理1)
②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性质定理2)
(2)正方形的判定.
引导学生根据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正方形的三类判定方法:
①先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判定它是正方形;(图4-50(a)中箭头①)
②先判定四边形是矩形,再判定这个矩形又是菱形;(图4-50(a)中箭头②)
③先判定四边形是菱形,再判定这个菱形又是矩形.(图4-50(a)中箭头③)
(3)巩固练习: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不是正方形的补充什么条件能让它成为正方形?
①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②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③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④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⑤对角
篇11:初中英语示范课教案
教学设计
Step One: Present the English numbers.
1. Sing the song “Ten Little Indian Boys”.(歌曲欢快有趣,比起单纯教授单词更为有效。)
Teacher: During the first two classes, we’ve known something about new friends names. But if we want to contact them. What shall we do?
S1: A telephone call.
T: But you don’t have their telephone numbers.
S1: Ask for their telephone numbers.
T: If we want to know about their telephone numbers, we must learn how to say these numbers in English. Let’s learn to sing “Ten Little Indian Boys”.
Words
One little, two little, three little Indisns,
Four little, five little, six little Indians,
Seven little, eight little, nine little Indians,
Ten little Indian boys.
(After singing the song, tell the students not to forget “zero”.)
T: Count the number together from zero to nine.
S2: Zero…
2.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nd write the telephone number.(通过听力复习单词。)
Teacher: This is my friend’s telephone number. But I can’t hear it clearly. Could you please help me write it down?
(Students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of 1b in Section B and give the answer.)
Step Two: Drills.
1. Make a survey about your partners’ telephone numbers.(调查组内成员的电话号码,重点练习所学句式。)
Teacher: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But do you want to know your friends’ telephone numbers? Now let’s make a survey about it and try to fill in the chart.
初中英语示范课教案
篇12:示范课教案:动量守恒定律
示范课教案:动量守恒定律
§8―3 动量守恒定律 一、正确理解内力和外力 (1)内力和外力是相对于系统而划分的力,系统内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内力,系统之外的物体对系统中的物体的作用,即外部物体对系统的力叫做外力.内力和外力的划分既不反映力的性质,也不反映力的效果,仅是对系统内、外而言的力. (2)内力与外力改变动量的作用不同,内力只能改变 系统内部各个物体的动量,但不能改变系统的总动量;外力可以改变系统的总动量. 二、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l.会从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 (1)推导过程:见教科书. (2)说明: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独立的实验定律,比牛顿定律发现得早,并不是牛顿由定律得出的. 2.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1)系统:由相互作用的物体所组成的整体叫做系统.这是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对象. (2)外力:系统以外的其他物体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称外力或系统外力.内力: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力叫内力或系统内力.只有先确定了系统的`范围,才能判定某个力是外力还是内力. (3)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其中“不受外力”是理想情况,‘‘所受外力之和为零”是实际情况.这里所说的“外力之和”与“合外力”不是一个概念.“合外力”是指作用在某个物体(质点)上的外力的矢量和,而“外力之和”是指把作用在系统上的所有外力平移到某点后算出的矢量和. (4)“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是指在系统内的物体发生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任意两个时刻系统的总动量(各物体动量的矢量和)都是相等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内力的冲量只改变系统内各物体的动量而不能改变系统的总动量.决定系统总能量是否改变的因素是系统外力.一旦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不为零,系统的总动量必将发生变化. 3.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1)p=p, 意义: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从守恒的角度列式). (2) p =p’-p=0.意义:系统总动量变化等于零(从变化角度列式). (3)对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①p1+P2=p’1+p’2或者m1v1 +m2v2=m1v1,+m2v2 意义:两个物体作用前的动量的矢量和等于作用后的动量的矢量和. ②P1,-p2,=一(p’2-P2)或者p1=一p2 意义:两物体动量的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转移角度看,一物体动量增加多少,另一物体动量必减少多少). 注意:①动量守恒定律的矢量性: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个矢量关系式.对于我们常见作用前后物体的运动方向都在同一直线上的问题,可选取一个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的矢量均取正值,反之为负,这样即可将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 ②瞬时性:动量守恒指系统在任一瞬间的动量恒定,等号左边是作用前系统内各动量在同一时刻的矢量和,等号右边是作用后系统内各动量在另一同时刻的矢量和.不是同一时刻的动量不能相加. ③参考系的同一性:表达式中的各速度(动量)均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考系而言的,一般均以地面为参考系.若题设条件中各速度不是同一参考系的速度,就必须经过适当转换,使其成为同一参考系的速度值. ④整体性:初、末两个状态研究对象必须一致. 4.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 (1)、充分且必要条件:系统不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 (2)、近似守恒:虽然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不为零,但系统的内力远远大于外力,此时外力可以忽略不计。如:碰撞和爆炸。 (3)、某一方向上动量守恒:虽然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不为零,但系统在某一方向上的外力之和为零,则该方向上的动量守恒。 三、动量守恒的运用范围 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自然规律,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次飞跃.动量守恒定律不仅适用于宏观、低速的物体系,而且适用微观、高速的物体系;不仅适用于万有引力、电磁力、分子力相互作用的体系,而且适用于作用方式并不清楚的物体系,在高中阶段可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与物体间的碰撞是正碰还是斜碰没有关系. ②与相互作用内力的形式无关,内力可以是摩擦力,可以是电磁力,可以是弹力等等. ③与系统内物体的数目没有关系,系统可以是两个物体,也可以是很多物体,如爆炸后产生的大量碎片. ④与相互作用后物体是分开还是粘合在一起没有关系. ⑤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没有关系,物体运动的速度甚至可以接近光速. ⑥不论是微观还是宏观领域,动量守恒定律都适用. 【例1】如右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mA>mB,中间用一段细绳相连并有一被压缩的弹簧,放在平板小车C上后,A、B、C均处于静止状态.若地面光滑,则在细绳被剪断后,A、B从c上未滑离之前,A、B在C上向相反方向滑动过程中( ) A.若A、B与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相同,则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A、B、C组成的系统动量也守恒 B.若A、B与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相同,则A、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A、B、C组成的系统动量也不守恒 C.若A、B与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相同,则A、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但A、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以上说法均不对 〖解析〗 当A、B两物体组成一个系统时:弹簧的弹力为内力,而A、B与c之间的摩擦力为外力.当‘A、B与c之间的摩擦力等大反向时,A、B组成的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为零.动量守恒;当A,8与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时,A、B组成的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不为零,动量不守恒.而对于A、B、C组成的系统,由于弹簧的弹力,A、B与C之间的摩擦力均为内力,故不论A、B与c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是否相等,A、B、c组成的系统所受外力之和均为零,故系统的动量守恒.[答案]AC 【例2】光滑水平面上质量m1= 50kg的木箱A以速度v1=5.0m/s的速度滑行,前面有另一木箱B,m2=20kg,以速度v2=4.0m/s相向滑行,若两木箱相撞后,A的速度减小为0.2m/s,B的速度多大? 〖解析〗:系统AB受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水平方向原来A的速度为正,由动量守恒列方程 教学反思:学生应用时会不注意守恒条件,但条件是高考重点、难点,应加强守恒条件的练习。尤其是某一方向上的守恒。篇13:繁星示范课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
3、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会祖国大好河山的意境美,激发爱国爱家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并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体会作者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抓住题眼,导言激疑,引入新课。
首先,板书课题。然后提问:“繁”是什么意思?形容很多星星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呢?
在学生回答之后,导言引入:“同学们,繁星,就是我们经常在夜间见到的很多很多的星,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繁星?作者笔下的繁星又是什么样子?繁星又能给作者带来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
这样的设计,抓住了题眼“繁”字,然后在学生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边续发问,利用悬念激疑的方法,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利于学生进入研讨课文的进程当中。
二、创设情景,范例分析,体会感情。
导入新课后,播放音乐,然后教师进行感情朗读,同进用投影片出示课后第1题,让学生边听边画。(区别开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语句)
这样设计的意图有两点:其一,古语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把文章理解得深入透彻,把教师情与文章情融合在一起,符合情景教学的原理;第二,在教师朗读的同时,让学生边听边画,这样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读后,教师检测反馈适时板书:
从前 家乡庭院
三年前 南京菜园
如今 海上舱面
这一步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渗透段落划分的方法。
学习第一段:
让学生默读课文,用点线画出作者从前家乡庭院看星天,星天是什么样的?作者有什么感受?
教师把握学生回答,板书:密密麻麻(教师追问:“密密麻麻”的意思?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繁星的样子,体会这个词能否去掉?教师出示投影片(繁星满天图)同时,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突出“密密麻麻”一词,让学生边看边听。这样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声音和图像作用于学生的感知,化抽象认知为形象的感知,增强学生对语感,进而认识到词语的重要作用。然后,引导学生读书,作者望着“密密麻麻”的繁星会有怎样的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舒服,忘记一切……)追问“在母亲的怀里”是什么感觉。让学生畅谈体会,启发学生把课文读出感情,并个别指读(让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来帮助理解课文,贴进学生的生活,乐玩弄为学生接受,培养了学生语感的敏锐性,只有理解,读书才能读出感情。)
教学第二段,我采用引读法进行。
首先采用提示引读法:即教师分别提示出时间……地点……所见……所感,让学生用课文的原话来回答。
师问生答,使整段内容连成一线,在读中插问以下问题:
1、“星群密布”是什么意思?它与“密密麻麻”有什么不同?
2、这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你是怎样感觉到的?
3、和朋友谈话时有什么感受?你认为繁星和作者会谈些什么?
在引读回答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感情,朗读课文。
采用引读法教学避免了琐碎的提问,体现了语文课“精讲多读多练”的原则,渗透了两段之间,层次上相同的特点,利于学生理解段落。
设计的三个问题都是这一段教学的重点所在,抓住并理解他们可以体会到这一段中作者对繁星的感情比上一段更深,也让学生感觉到作者追求光明,向往光明的感情。问题一:采用顺向式提问,问题二:采用逆向式提问,问题三采用发散式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符合语文教学要与思维训练密切结合的要求。
在学习第一二段的基础上,让学生边看板书,回忆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即:理解段落层次----抓住重点研究---体会感情朗读。
三、放手自学,促进迁移,培养能力。
在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第三段
1、播放乐曲,听录音朗读,让学生分组,自学讨论,结合课后第2、3、4题,边学边画。
2、让学生提出在自学中不理解的问题。
3、集体讨论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已见,畅谈自学的体会,教师点拨得出结论,完善板书。
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方法的概括与提供为自学奠定了基础,结合课后2、3、4题的学习,使自学具有目的性。这一环节中,教师只是巡视点拨/。比如:在学生答2、3题时,插问学生这些字、词能否替代,为什么?等,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放手自学,承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原则。)
四、整体回顾,教师小结,品味全文。
让学生速读课文,体会全文的段落有什么特点?三段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对星天的感情是怎样加深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紧扣单元训练重点。然后,播放音乐,让学生感情选读自己喜欢的优美句段。
全文由整体出发,经过细致的剖析,再回到对整体的认识,符合阅读教学法过程系统设计的原理,培养了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设计这样的结语:
今天,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课前的谜团,都被我们解开了,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许多方法。课后,我们每人都去观察一种事物,然后模仿《繁星》的段落结构特点,写几段话,重点把观察的感受记录下来。题目自拟,字数不限,下节课让我们来比一比谁写最真实,最感人!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极强的尝试欲望和表现欲望。“比一比”的期望会激起他们的兴趣,满足心理的需求,另外抓住时机,让学生课外练笔,使读写充分的结合,符合大纲的要求,同进“自由宽限”的作文,会逐渐消除学生“作文难”的心理定势。)
篇14:初中体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说出中长跑的动作要领,能够学会呼吸方法和步伐节奏的配合。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练习,学练结合,发展体能,提高有氧代谢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练习过程中形成互帮互助的意识,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途中跑,中长跑的呼吸与步伐节奏的合理配合。
【难点】
合理分配体力。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马家军”的故事吗?对!“马家军”就是由曲云霞、王军霞等组成的中长跑团体,多次在国际大赛上获得团体、个人冠军,同学们课外知识非常丰富。其实,我们的中长跑运动员之所以能获得世界大赛的胜利,不仅要经历长期的训练,具备相应的技术,还要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今天我们就在学习中长跑技术中,来看看我们班哪位同学具有超强的意志力!
2.队列队形练习:进行原地转法练习。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
教学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二)准备部分
1.游戏—捕鱼
游戏方法:学生在指定的区域充当鱼,可以随意跑动,2名同学手牵手做渔网,一起跑动进行捉鱼。
游戏规则:学生不能跑出指定区域,按教师要求进行。
2.配乐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注意事项,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教学要求:拍节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三)基本部分
1.学生自主尝试800米跑
提问:同学们刚刚在跑800米时遇到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呼吸没有节奏,没有合理分配体力。
教学组织:呈两列纵队进行
2.教师总结讲解技术动作
动作要点
起跑:站立式起跑,两腿前后开立站立。
途中跑:上体稍前倾,两臂两腿蹬摆协调自然,弯道跑时右臂摆动幅度稍大。跑步节奏稳定,合理分配体力。
终点跑:接近终点时加强摆臂冲过终点。
3.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示范进行分解练习。
(1)400米慢速跑。
教学组织:慢跑中体会正确的呼吸方法与跑的节奏配合。
教学要求:教师带领下进行,强调呼吸节奏。
(2)800米距离,男女分组结队跑。
教学组织:6人一个小组,自己讨论奔跑过程中,呼吸与摆臂的节奏与技巧,
教学要求:摆臂不可过大,呼吸与摆臂摆腿协调。
(3)优秀组展示,组间相互评价。
教学组织:先讨论,后一路纵队依次进行验证,得出最佳奔跑方式。
教学要求:解决呼吸深度不够,步频过快,手臂摆动幅度小等问题。
(4)定时跑。
教学组织:男1000米5分钟,女800米4分30秒。
教学要求:上体稍前倾,两臂两腿蹬摆协调自然,弯道跑时右臂摆动幅度稍大。跑步节奏稳定,合理分配体力。
4.辅助教材—肩肘倒立、手倒立。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轻音乐拉伸练习。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教学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四、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5%~40%;平均心率:125~14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五、场地器材
标志物2个、录音机1台、磁带2盒、田径场。
篇15:初中体育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和应用平衡膳食的要求,指导日常饮食。
2、了解青春期饮食习惯于健康的关系。
3、运用体育锻炼和调整饮食的办法来控制体重。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科学合理膳食在成长中的重要性。
难点:设计一份合理的膳食食谱,培养关注自己饮食健康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你是胖还是瘦,怎样衡量呢?你知道体重指数吗?根据下面的公式、和自己测量的数值计算一下自己的体重指数,看看自己的身体胖瘦!
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
引出课题
(一)平衡膳食与健康
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膳食又是合理营养的根本途径。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初中生,应该如何做到平衡膳食呢?
标签:教案模板
篇16:初中体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掌握背越式跳高完整的技术动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起跳过杆练习,发展速度、力量、弹跳、协调及柔韧性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克服困难、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培养善于观察、积极思考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的过杆动作
【难点】
上下肢协调用力
三、教学方法
教法:讲解示范法、纠正错误法、图示法、游戏法
学法:探究法、观察法,分组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背越式跳高的起跳动作,有哪位同学能说一下背越式跳高起跳的技术动作?不错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过杆动作以及完整的动作练习。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
(二)准备部分
1、圆圈接力跑
方法:在场地上划一个直径为10米的圆圈。将学生分成两组,人数相等,每组第一人站在一起跑线后,做好起跑姿势。听到教师发出口令后,迅速起跑,沿着逆时针方向绕圈外跑一圈。当对方队员跑过本方起跑线后本方第2人走到圈外站到起跑后面,准备起跑。跑者用手触及接力者的手时,接力者迅速起跑,依次进行,最后1个人先到达本队起跑线者为胜。
规则:跑时踏上或踏入圈内判为犯规。没有拍到手而抢跑者,令其重新起跑。因过早站在起跑线上,而影响对方跑者为犯规。
组织教学:将学生分为两组,游戏过程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遵守比赛规则。
2、配乐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拍节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三)基本部分
1、示范
提问:注意观察老师助跑时的路线以及过杆时身体的动作?
学生回答:直线加弧线助跑,在杆上身体是反弓。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前两排蹲下,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得出答案。
3、讲解
动作要点:(1)助跑:采用前段直线、后段弧线的助跑方式。助跑的步数一般为8-12步,用远离横杆的脚起跳。
(2)起跳:起跳脚踏上起跳点即开始了起跳动作。起跳前身体呈内倾姿势,倒数第二步稍大一些,最后一步起跳以髋带动大腿积极前迈,两臂同时摆至身体后下方,起跳脚着地时,由脚跟外侧先着地,并迅速沿外侧过渡到全脚掌,接着两臂与摆动腿膝关节积极上摆,两臂配合两腿蹬摆结合完成起跳;
(3)过杆:起跳后,上体后倒展体,身体在杆上成反弓形,然后肩部继续下沉,髋部上挺,使两膝上升;上体越过横杆后,及时低头含胸,小腿上踢,使整个身体依次过杆。
(4)落地:低头含胸,屈髋伸膝,以肩背部及双臂着垫并借过杆旋转力顺势后翻,做好缓冲。
4、练习
(1)复习助跑起跳练习。
组织教学:全班四路纵队,分别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纠错:最后助跑阶段要跑弧线,起跳前身体内倾。
(2)原地跳起后倒收髋举腿练习。
组织教学:分四组,分别在四个垫子上进行练习。
纠错:后倒时收髋屈膝举腿。
(3)完整背越式跳高练习。
组织教学:分为四组,分别在四组跳高架进行练习。
(4)分高度练习。
组织教学:全班同学按照技术掌握成都分为四组分别在四个高度练习。
5、检验—优生展示
组织教学: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优秀的同学,进行5个栏的技术动作展示。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五、场地器材:
跳高架四个、横杆四个、垫子四个、录音机1台、磁带2盒、田径场。
六、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3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七、课后反思:
篇17:初中体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睡眠的作用,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
2、能够举例说出不同的休息方式,从而分析积极的休息方式与静歇性的休息方式。
3、形成乐观向上,充满活力地进行学习和体育锻炼。
二、学情分析
《善于休息,增进健康》这个教学内容,符合处于学习和升学压力比较大的九年级学生学习,另外九年级的学生接受了初中阶段不少的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习,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知识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启发引导式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学设计,学生能通过自学,教师启示等方式顺利接受所学知识,并能建立正确的健康理念,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睡眠的作用、积极性休息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
教学难点:科学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促进健康成长,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入新课
导语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看看视频中聊到了怎样的内容。
导语2:同学们视频中聊到了什么话题?对,过度疲劳猝死,那我们今天上课的内容就是
这个话题相关的《善于休息增进健康》(板书)
同学们,视频中聊到内容让人毛骨悚然,和大家一样,我也为这个年轻的生命感到惋惜,但是这样的事件接连不断的发生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不得不感叹生命的可贵!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前两年的主播猝死事件吗?
案例分享
名言分享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的被本次课的内容吸引
(二)详学新知、全面掌握
1、小组展示、课堂激趣
课前教师布置了观看微课和搜集资料的任务,小组展示搜集的内容(包括睡眠的作用、合理的休息方式等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在课前预习相关知识,主动从网络上搜集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集中概括、总结作用
结合学生总结的睡眠的作用,教师进一步介绍对于初中生最重要的两点作用
促进记忆(2)促进生长发育
设计意图: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总结,让学生对睡眠的这两点作用掌握的更
透彻。
师生探讨、合理睡眠
统计学生每晚的平均睡眠时间,并探讨初中生的合理睡眠时间及如何调整状态、促进休息
导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确保青少年睡眠时间……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这样来看,同学们,你们的睡眠时间充足吗?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来交流一下你们的睡眠状况,并且来讨论一下怎么调整自己今后的作息安排,如何做到早睡早起?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自身睡眠状况,了解睡眠时间是否合理,并针对自己的问题提出调整措施、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休息分类、明晓方式
介绍三种休息方式:积极性休息
(1)积极性休息是指通过改变活动方式、内容或性质的办法消除人体疲劳的休息方式。学习一定时间之后的散步、欣赏音乐、体育锻炼等均属此类。
(2)静歇性休息:是指单纯通过停止活动来消除疲劳的休息方式。这种休息方式可以使紧张的机体得到放松,兴奋的大脑得到抑制,从而恢复智力和体力,维持身体和心理健康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每种休息方式对人体的积极意义,明白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休息方式。观点展示、网络利弊
分组展示互联网的利与弊(搜集资料展示)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及展现自我的勇气。
教师概括、归纳总结
教师从两个方面
(1)网络对中学生生活方式的改变;
(2)网络使用不当造成的不良影响两个方面归纳概括。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全面的掌握互联网的利弊,帮助学生全面梳理
自我评价、科学上网
教师设计学生上网情况的自评表,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能对自己的网络使用情况有一个综合的判断,并且能根据自己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整改。
(三)教师小结、合理休息
导语:网络是载体,但它所承载的内容却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果咱们从网上吸取一些进步的、健康的东西,则有助于你的成长;反之,就有可能出现网络使用不当,不仅影响个人的成长,甚至还会影响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善于休息才能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我们九年级学生面临中考的压力,应该科学的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学会积极休息,才能做到既促进健康成长又提高学习效率。网络不是了解世界的唯一渠道,我们应该走到户外,在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的同时,用自己的身心去体验博大的世界,去认识更多的朋友。
设计意图:升华主题,让学生学会休息,促进自身健康。
(四)制定计划、促进健康
引导学生在导学卷上完成自身休息计划的制定。
设计意图:学生分析自身休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五、课后作业
制定自身休息计划,保证充足的睡眠。
六、板书设计
善于休息增进健康
青少年应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
睡眠的作用
促进记忆
促进生长发育
合理的睡眠时间
学会积极学习
积极性休息
静歇性休息
睡眠
正确使用互联网
互联网对生活方式的转变
互联网使用不当产生的不良影响
★ 初中体育课教案
★ 初中体育教案
★ 初中体育活动教案
【初中体育示范课教案(精选17篇)】相关文章:
体育优质课教案2022-12-15
小学足球教案全集2022-09-25
体育教案-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男投篮教案2023-04-25
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教育意义论文2023-01-29
初中教导处工作总结2022-09-10
体育与健康教案2024-04-11
小学足球教案2022-10-25
初中体育游戏课教案2022-09-21
初中专任教师教学工作计划2024-03-24
有关初中体育教师自我鉴定20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