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一体化《理想》(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时间:2023-08-09 08:27:09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教学案一体化《理想》(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精选18篇)由网友“玫瑰与山雀”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教学案一体化《理想》(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学案一体化《理想》(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篇1:教学案一体化《理想》(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案一体化《理想》(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把握节奏,停顿恰当,读出感情。

2、通过朗读,体会诗歌意象,并联系生活体验,领会诗歌主旨及包含的深刻哲理。

3、理解诗歌中作者对“理想”的阐释及对有理想的人的赞美。

4、深刻理解后,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5、学习比喻、拟人、顶真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诗歌的朗读训练。

2、学习诗歌的意象,精神的构思,精美的语言。

3、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在诗歌中阐述的关于人生理想的哲理。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点拨法、联想想象法

教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识(情景)链接

复习第一课《在山的那边》中的诗句:“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用凝成的海”“在山的那边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山”象征什么?“海”象征什么?

(学生回答):“山”象征困难险阻,“海”象征理想的境界。

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板书课题)

二、【自学导航】

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练读并自主学习:

1、学生大声朗读:调动情绪,读准字音,把握语气、语调,注意韵律、节奏。

2、学生自主学习:正音、正字、释词。

【师生探究】

教师板书字词并让学生正音、解释,正确理解字词的含义。

【自学导航】

教师再放录音,学生听读并思考:

1、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2、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

3、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师生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鼓励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回答问题,对于学生组织不好的语言,教师予以指导。

【自学导航】

1、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2、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 义?

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

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师生探究】

教师可根据需求,对以上问题作出增删取舍,对于学生的答案应予以纠正、补充,但不可将答案和盘托出,也不能只采用简单的问答形式,要特别注重讨论分析过程。应当由教师点拨、引导,让同学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对学生独到的发现和见解应予重视。

三、【即时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蜕变(  )缀连(  )倔强(  )洗濯(  )

玷污(  )扒窃(  )诅咒(  )鬓发(   )

2、以“学习”、“爱心”为题仿写第一节诗。

学习是       ;           ;学习是       ;        ;

学习是       ;           ;学习是       ;          。

四、【课后作业】

1、记住生字词,会默写

2、背诵这首诗歌。

3、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熟练朗读,要求背诵。

二、研讨与赏析

【自学导航】

学生分组课堂讨论(8-12节)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

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

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生探究】

教师可根据需求,对以上问题作出增删取舍,对于学生的答案应予以纠正、补充,但不可将答案和盘托出,也不能只采用简单的问答形式,要特别注重讨论分析过程。应当由教师点拨、引导,让同学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对学生独到的发现和见解应予重视。

【自学导航】

组织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让学生学会有阅读体验。

【师生探究】

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论谈,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小结  :

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三、 【即时训练】

1、以“诚实”为题仿写第八节诗歌

诚实使            ;诚实使            。          因诚实而           ;诚实的人就是               。

2、理想是人生永恒的话题,“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那你觉得我们民族现在的理想是什么?你自己的理想又是什么?两个理想有什么关系?请想一想并写下来。

四、【课后作业】

1、熟练背诵全诗。

2、搜集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

篇2:教学案一体化《这就是我》(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案一体化《这就是我》(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自我,展现自我风采,树立信心,在寻求别人理解的过程中理解别人,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达到正确评价自我的目的,进而学会共处。

2、用普通话口齿清楚地介绍自己,发言时态度大方。能根据不同的目的调整说话的内容和方式。

3、在介绍自我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练习,要求尽可能集中、明了、简洁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力求写出一点新意。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自我,展现自我风采,树立信心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自我的目的,进而学会与他人共处。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链接:

回忆电影《我是谁》片断,失去记忆的“成龙”不知道自己是谁,痛苦地在大山呼喊。人活着,不知道自己是谁是很痛苦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清楚地明白自我,这样才能更好地超越自我。你清楚自己是谁吗?清楚自己要干什么吗?

二、自学导航:

①学生反思“我长大了么?”“我的生命价值在哪里?”

②学生了解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形象,体会父母的拳拳爱心,殷殷希望,以及自身的不足。

③学生从熟悉自己的同学、朋友、亲人哪里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④审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

三、师生探究:

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活动小组,让同学们在小组中自我介绍。然后推荐几位同学在全班做自我推荐或自我介绍。

师:介绍要突出自己的个性特点。

(综合性活动施学生的一次自主性活动,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行选择、设计合组织,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生:自我介绍。

(在每位同学的自我介绍后留一点听众提问的时间,一分钟的“答记者问”这一方面是为了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另一方面是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互动空间。)

四、即时训练:

写作

结合综合性活动,写出一个真实的、有个性的我,注意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来表现自己,如突出个人的某一方面特点,或多角度介绍自己等,写出新意、写出个性。题目可以是《我》或《这就是我》等。

篇3:《苏州园林》教学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民族实验中学北校区预习导学案

___八__年级__语文____学科  授课人_________  授课时间__年_____月_____日

课题         苏州园林 课型    新授 课时      2 【教学过程】(三模块:自学感知、研讨探究、反思拓展.六环节:课前预习交流、课堂自学感知、分组合作交流、个人反思环节、当堂检测环节、拓展延伸环节)

1、导语

人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西湖美,苏州什么美?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真是令人神往。的确,凡是游览过苏州园林的人,没有不为苏州园林典雅别致的造型,处处入画的设计赞叹不已的。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22岁之前一直生活在苏州,他不仅对苏州园林有着深厚的感情,还有着深入的研究。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叶圣陶先生的介绍,一起走进苏州园林。

2、先朗读课文,再欣赏图片

课件显示图片欣赏,请同学们说说看图片后的感受。

(1)图片介绍了哪些园林?

(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苏州四大名园

(2)说说你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

(鼓励学生运用诗句、成语)

3、研讨探究

(1)全文是总分总的说明顺序,其中第二段与3--6段是什么关系?5--7段与3--6段是什么关系?

(2)找出3--9段中与第二段“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个总体特征相呼应的句子。

(3)语言欣赏。“文章的内容要具体充实,文章的布局要眉目清晰,文章的语言也要经得起咀嚼--优秀的文章,用好一个词语,就是送给了读者一枚橄榄果。” 【互动方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生活也是一本大书。

交流,整体感知。

分析探究。

品味欣赏,语言习得。

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重点  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

难点  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预习作业】

1、叶圣陶,原名______,_____家______家______家,有童话《古代英雄的石像》、《    》等。

2、说说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①匠师们自出心裁建造成不同的园林。

②园林中的建筑讲究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充满画意。

④古老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珠光宝气。

3、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第一段指出苏州园林地位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段指出苏州园林总的特点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全文看,作者介绍苏州园林采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说明顺序。

④第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互动方式】

预习,根据课文内容解题。必要时可翻阅参考书。

课文注释也要用好。

①以“树木的修剪也着眼在画意”一段,抓住“俯仰生姿”和“不感到寂寞”两个词语来品味。揣摩“不感到寂寞”的人情味,体味两个词语相互呼应当关系。

②第七段“补”的情味。

③第八段“图案美”协调吗?

4、大自然中有各种花草树木,山上有各种奇石清流,城市有各种华厦美屋,喜欢它们,我们出去看就是了,人们为什么非要把它们搬到自己家里来不可呢?从中你能体会出古人什么样的'园林情结,感受到他们怎样的审美取向?

(引领学生体味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认识,追求“自然之趣”的生活情趣,从文化的视角认识古代园林艺术所包含的人文意识和社会意识,深化文本的文化认识价值和文化审美价值。)

【小结反馈】

结尾作者说“可以说的不止以上这些”说明苏州园林美的地方还很多,是设计者和匠师们用智慧和劳动给游览者带来美的享受,应该感谢他们。这也正是作者写作本文的“深眷”所在。的确,苏州园林值得我们了解的还有很多很多,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要我们亲身去体验、用心去品味。我们也要感谢作者,是他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条理清晰的说明让我们领略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为我们揭示了苏园美丽的奥秘。

【达标测试】

阅读第三、四段,回答。

1.(1)段中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比较的双方是________和________。

2.(2)段结构特点是总分,请用“‖”在文中画出,由对假山的说明到对池沼的说明,起过渡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假山的关键是________。假山的特点是________。

4.将“技术”和“艺术”填入②句中的括号内,说说为什么不能颠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池沼说明的中心是(    ) 【互动方式】

这个环节对学生的文化认识和文化积累要求较高,主要靠教师的示范讲解,给学生初步的人文启蒙。

A.池沼的安排也着眼于画意;

B.大多引用活水

C.有的池沼宽敞,就把它作为全园的中心

D.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围绕用词的准确性去品析。

扣准池沼特点揣摩)

6.池沼的形式不同,但相同之处在于(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7.在说明池沼的内容中运用了除打比方、引用外的哪三种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段中有两句话与全文开头部分“总说”相照应,说明苏州园林总特征的。用    线画出。

9.概括第(2)段内容的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一个“活”字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互动方式】

篇4:《琵琶行》一体化教学案

《琵琶行》一体化教学案

教学设想:

本诗选自苏教版“笔落惊风雨诗从肺腑出”板块,《琵琶行》属于教学课文范畴。“诗从肺腑出”板块选有唐诗四首。萃集了唐代代表诗人的四首诗作,意在通过文本研习指导学生体验它们不同的诗风,或狂放或沉郁,或写实或隐喻,从中把握诗人慷慨苍凉、感叹怅恨的人生情怀。学习本文,主要是理解白居易的诗歌风格,继续学习诗歌的鉴赏。

目标与要求:

1、了解有关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2、品味诗句语言,体会诗作风格;

3、学习对诗歌的赏析评价。

4、背诵名句

教时设置:3教时

第一教时

要点: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朗读整体把握,积累部分字词

过程:

一、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

1、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

2、简介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3、本文属于乐府诗,简介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属于后者。

二、指导朗读

1、注意读音

铮(zhēng) 悯然(mǐng) 转徙(xǐ) 浔阳(xún) 枫叶(fēng) 瑟(sè) 声声思(sì) 捻(niǎn) 霓裳(nícháng) 秋月白(bó)(古音读法) 衣裳(cháng) 红绡(xiāo) 钿头银蓖(diàn bì) 谪居(zhé) 整顿衣裳(cháng) 还独倾(huán) 间关(jiān)(读音按照旧版标准朗读素材,也可以不拘泥)

2、听配乐朗读

3、自由散读

三、疏通小序,积累字词(看注解,查工具书,和同学交流下列词句意思)

明年——(第二年) 年长色衰——(女性面容) 遂命酒——(摆上酒宴) 使快弹数曲——(畅快) 感斯人言——(被感动) 因为长句——(于是写下了) 歌以赠之——(作歌) 凡六百一十六言——(一共)

四、作业:朗读并翻译小序

第二教时

要点:积累字词,赏析音乐描写

过程:

一、积累1、2、3段字词(看注解,查工具书,和同学交流下列词句意思)

夜送客——(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客不发——(发船) 欲语迟——(语,说话;迟,迟疑) 声声思——(悲,伤) 间关——(形容鸟声婉转) 秋月春风等闲度——(轻易,随便) 颜色故——(衰老) 老大嫁作商人妇——(年纪大了) 重利轻别离——(都是意动用法) 去来江口守空船——(助词,无义)

二、赏析第一段

同学合作,探讨回答:试分析两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一句“枫叶荻花秋瑟瑟”,渲染了朋友离别时萧瑟凄凉的气氛。第二句“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别离时默默无言的凄惨情景。又为下文忽闻琵琶声做铺垫。)

三、赏析第二段

听一段琵琶乐曲,再同学合作,探讨回答:

1、琵琶女初次亮相,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

(矜持,羞涩)

2、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琵琶声的?

(比喻,通感,将抽象的声音形象化,用熟悉的景象或声音引发读者联想体会)

3、你能否逐一解释一下这些音乐声是什么状态?

(1、调弦,动作娴熟,为下文写她的艺技作铺垫;2、身心俱入,借琵琶诉说心声,也为下文写她自叙悲惨遭遇作铺垫;3、粗弦声音密集,细弦声音轻细,两种声音错杂,清脆圆润;4、旋律富有变化,一会婉转流利,一会低沉入微,一会短暂停息,忽然又突然高昂激越突入高潮;最后四弦一声,戛然而止)

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从侧面烘托音乐效果,表现听的人外静而内动,沉浸而回味)

四、赏析第三段

同学合作,探讨回答:

1、琵琶女有什么不幸遭遇?

(色艺双馨,家遇不幸,嫁与商人,沦落江心)

2、分析一下作者这里欣赏琵琶女的演奏和京城年少的欣赏有什么不同?

(境界不一样,一是真正欣赏艺术,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琵琶女正是遇到了知音,所以能敞开心扉,自叙不幸遭遇)

五、背诵第二段的音乐描写句。

第三教时

要点:积累字词,分析作者思想情感,作业

过程:

一、检查背诵音乐描写句

二、朗读4、5段

三、积累字词(看注解,查工具书,和同学交流下列词句意思)

谪居——(被贬) 还独倾——(倒酒饮) 琵琶语——(声) 耳暂明——(忽然,一下子) 向前声——(刚才) 凄凄不似向前声——(听现在的琵琶演奏,感受比刚才还凄凉)

四、赏析

同学合作,探讨回答

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千百年来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1、对琵琶女同情;2、相同遭遇而生情感的共鸣;3、是对社会变乱、政治衰败,特别是个人失意的联想和感慨)(反映了人们美好而复杂的情感,一方面人们深深地同情那些怀才不遇、天涯沦落的人,另一方面,有相同遭遇的人彼此间又互相同情、安慰。)

2、分析几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几句描写住地环境,衬托人物凄惨悲哀的心境)

3、听众听完琵琶女第二次演奏感受有什么不同?这又给我们读书或赏析以什么启发?

(第一次只是沉浸而叹息,第二次却是“凄凄”、“掩泣”;这是因为在欣赏中投入了更多的个人联想共鸣而致)(给我们的启发:读书或欣赏时应投入更多个人的联想和想像,以达到共鸣)

五、练习

1、默写名句:

(1)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

(2)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

(3)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

(4)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 。

2、完成其他练习

篇5:教学案一体化反思

教学案一体化真正实现了课上和课下相结合,学案和教案相结合。其优点主要有一下四点:

1.保证了预习的效率。学生预习的效果不好,一是规范要求做得不够,多布置而少检查。二是课堂教学没有给学生充分展示预习成果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觉得预习与不预习一个样,就不预习了。在教学案一体化设计中,教师重点研究了学生需要什么,喜爱什么,应学会什么,以学定教,将学习重难点转化为文本,编制在教学案中。这样,学生参照教学案就能明确预习的要点及任务,实现了先学后讲,将预习落到实处。学生在预习时经过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对于哪些知识能够理解,哪些问题不能解决清楚明了,学习更具针对性。在具体授课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确定精讲点拨的内容,重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也不讲,大大压缩了课堂讲解的时间,扩充了课堂容量,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2.突出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在传统课堂模式中,学生大量的时间用来做笔记,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将这些知识内容进行消化与思考。而老师惟恐遗漏知识点,将大量的课堂时间用于学生笔记的整理。老师讲得多,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落实。而使用教学案后,教学案就是学生的笔记本,课堂上有需要补充记录的.内容就记录在学案的空白处。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而老师也可以腾出大量的时间进行进一步的拓展练习,极大的提高了课堂的利用率。一份教学案在手,教师可以丢开辅导资料,甚至丢开课本,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将教学案进行归纳整理装订,就是很好的复习资料。

3.解决了预设和生成之间的矛盾。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关注了师生互动,但往往以预设的问题把学生纳入搭好的教学框架,而且限于课堂时间,师生共同探究的问题要么非常简单,用“是”或“不是”来回答;要么问题提出后学生没有时间仔细思考,仓促做答,说不到点子上,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密度和长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使用教学案,就可以事先将课堂预设的问题交给学生在预习时进行合作讨论探究,这样,在具体授课环节,因为学生事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在答案的生成上往往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4.注重了学习结果的反馈与反思。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老师的讲解几乎占满一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只能依靠课后的强化训练和重复练习来加以巩固,既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在教学案中设计了符合本节课学习目标的练习,在完成合作探究学习后,可以立即进行学习效果的拓展训练。学生的学习效果当堂就可以进行检测。而教师也可以马上根据学生对于预设问题的回答及随堂练习的效果,对知识点及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教学案上及时修正,以更好地适应下一阶段的复习要求。

教学案一体化在有效教学上对于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都能进行有效的监控,但在具体的操作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整个课堂授课环节被固定,学生在课堂学习上完全了解课堂的整个教学过程,对于预习时已将知识完全掌握的学生来说,整个课堂过程缺乏新鲜感。另一方面,随堂自测需要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十分了解才能设计得更加科学,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整齐划一的作业与巩固练习,难以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在因材施教上略有不足。

总之,在教学案一体化设计上,需要老师既重视教的过程,又要重视学的过程,将可以解决的基础知识交由学生自主解决,而将课堂的重点放在提升学生能力上。如何达到二者的平衡,还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完善。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在提高课堂有效性方面继续努力。

篇6:《劝学》一体化教学案

教学设想:

本单元是“获得教养的途径”大板块,下分两个小版块:“获得教养的途径”“经典的力量”。“获得教养的途径”意在关心下一代的成长,让学生知道读书学习的重要,以及如何通过阅读经典获得教益。从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层面上,学会恰当地表达思想,学习朴素的文风。

本文来自第一小板块“求学之道”,这个板块有两篇文言文《劝学》《师说》。《劝学》主要知道学习对成长的重要,《师说》拜师对成长的重要。既是文言文,本文又是学生进入高中后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还是要突出基础知识的教学。

教学要求与目标:

1、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

2、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教学重点、难点:

1、识记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2、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3、熟练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本文的可读性很强,易于成诵,宜采用诵读教法。诵读要多次进行,一次比一次要求更高:开始照课本朗读,要求字音无误,节奏鲜明,读得顺畅;继此再读,要求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能大体成诵;最后,经过分析、思考,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达到熟练地背诵全文。

为了使诵读收到实效,首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和写法上的一些特点,启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觉诵读的要求;其次,在诵读练习过程中发现难点时,要指示学生运用各种记忆的因素去解决它们,坚持做到当堂成诵。

课时安排:3教时

第一课时:以检查预习方式统摄全文;作者简介;诵读第1,2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段;总结全文。

第三课时(前半课时):背诵默写全文。作业并检查纠正(注:后半课时用于预习《师说》。)

第一课时

内容:以检查预习方式统摄全文;作者简介;诵读第1,2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识字,不等于有知识;有知识,不等于有教养。为什么人需要在学习中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行为?为什么要从师问道?为什么要阅读经典杰作?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现在,是我们深入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了。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个板块。学习这个单元,注意从经典中获得教益,学习思想观点的表达,学习朴素的文风,学习生动、清晰地阐述抽象的道理。这节课我们学《劝学》。

二、检查预习

(1)将下列各字的拼音写在课文中该字下面:

輮(rou) 虽又(you) 槁(gǎo)暴(pu) 砺(li) 参(cān)省 (xǐng)乎己 知(zhi)明 跂(qi) 生(xing)非异也 跬(kuǐ) 骥(ji) 驽(nu) 锲(qie) 镂(lou) 螯(ao)

(2)听写:

登高博见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锲而不舍

三、简介作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述又称孙卿。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在齐国稷下(今山东临淄西北)任祭酒(官名);后去楚国,晚年定居该地,从事著述。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著有《荀子》,现存32篇。

荀子和孟轲虽然同属于儒家学术的派别,但他在性善说上和孟子恰好相反,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其善者伪也”,要通过后天学习、反省才能够弃恶为善。

四、诵读第1段,并理解积累

1、诵读

2、和周围同学合作,交流下列词语的意思:

劝学——已——于(1)——于(2)——于(3)——以为——有——暴——“木受绳”二句──把省略的意思找出来。

劝学——劝勉学习。劝,劝勉。《劝学》本文是原文的节选,原文比较长,本文选了前面的.部分内容。

已——停止

于(1)——从

于(2)——比

于(3)——比

有——又(通假字)

暴——曝(通假字)

日——每日,名词做状语

四个“而”:而1,2却;而3并且;而4而且

“受绳而后锯之”“就砺而磨”──都是不言而喻的,故可省。

3、解决疑难

4、学生练习翻译

5、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观点

提问:这段话中哪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起句和结句。)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分三组:①“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②“木直中绳……輮使之然也”,③“故木受绳……则利”。)

追问:这三组设喻从总体上看,说明什么道理?(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使之聪明贤惠——学习的意义)

6、试背诵

先自读两遍,然后检查试背。

7、学生齐背一遍

四、诵读第2段,并理解积累

1、指名读

要求注意某一节拍之中有些字之间有极短暂的停顿(用“”表示)。

吾/尝终日 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齐读

3、和周围同学合作,交流下列词语的意思:

而1——而2——而3——而4——而5——而6——而7——而8

而1,2同,“地”修饰关系;而3,5同,“然后”顺承关系;而4,6,7,8同“却”转折关系

“彰”──就是“明”的意思。

“利足”──现在也有这种构词方式,如“快手”(干事情快)。利足,就是跑得快。

“致”──表示动作结果,课本注为“达到”是正确的。

“能水”──能,擅长;水,名词活用为动词 ,游水。

4、解决疑难

5、学生练习翻译

6、文理分析

教师提问:本段有哪些设喻,先一一列举出来。

(①“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②“登高而招”则“见者远”;③“顺风而呼”则“闻者彰”;④“假舆马”可“致千里”;⑤“假舟楫”可“绝江河”。)

追问: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

(①用来说明“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②承上句“登 高”一语,作解释,说明“登高”的效果。③与“登高”一喻对举,说明“顺风”的效果。④⑤的作用亦与此相同。)

小结:①喻属起句;②③④⑤喻属结句。

起句和结句是怎样的关系?(“学”是前提条件,“善假于物”是结果——能利用自然可谓善,能创造可用之物,则是善之善者。)

请归纳本段大意:学习了才能善假于物——学习的作用。

7、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8、作业:看读本中的文言文

第二课时

内容:诵读第3段;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背诵1、2段

二、指名翻译1、2段

三、诵读第3段,并理解积累

1.、指名读(要求注意某一节拍之中有些字之间有极短暂的停顿)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蚓/无爪牙之利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齐读

3、和周围同学合作,交流下列词语的意思:

“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无以”——致千里——至千里——“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有何特点——“上”“下”——“跃”“驾”

“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或注为“于是”,兼词,即一字兼两词

“无以”——可与“河曲智叟无以应”作比较。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而致千里——达到;无以至千里——到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上”“下”——名词做状语

“跃”“驾”——动词活用为名词(跳一次的路程,走一天的路程)

4、解决疑难

5、学生翻译

6、层次分析

第一层(首句,以句号为标志,下同)说明积善而后圣心备的道理。

第二层(第2—4句)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积累的必要性。

第三层(最后两句)从正反两面说明用心专一才能积累的道理。

7、概括本段主旨后,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主旨是:学习知识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地积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心专一——学习的态度

8、先背诵本段,再背诵全文。

四、总结全文。

1、思想内容。

总结方式:先列出各段的论点(分论点);再分析这些论点跟“学不可以已”这句话(中心论点)的关系,指出分论点就是中心论点的论据,最后列表说明。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不已”才能“知明而行无过”——不停止的学习,才能具有人生的意义(分论点之一)

“不已”才能“善假于物”—— 不停止的学习,才能变得聪明智慧(分论点之二)

学而不已,方能积累——不停止的学习,需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分论点之三)

2、探讨:和周围同学交流讨论——作者的思想观点和他的“性恶”说有什么联系吗?

作者在本文中所论述的观点,跟他的“性恶”说是分不开的。因为“性恶”,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为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就说明了这一点。改造的方法就是进行教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教育可以改造人,使人为善。这种教育改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又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本文运用设喻论证是非常明显的,学生讨论:

(1)从本文看,运用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本文在设喻的运用上有哪些特点?

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本文的设喻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式灵活,有时从一个方面用同类事物并列设喻以加强效果,如“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有时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同一道理,如“骐骥一跃……功在不舍”。二是用一连串的设喻,而内容逐步加深,如“登高而高……而绝江河”。

4、本文在句式上还使用了对举的手法,请举例说明。

说明:对举是一种行文方式,就是将有关的两个事物(包括同类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时举出,其句子构造也相同或大体相同。

让学生举例(同类事物对举,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相反事物对举,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

讨论对举的作用。教师要说明一下:上述对举句组又都是设喻,那是就其目的(说明事理)来说的,而讨论对举的作用则应从行文方式看,要想想如此行文有什么好处。(读起来节奏整齐划一,铿锵有力;以同类事物对举可以丰富内容,加深印象;以相反事物对举,可以使读者对问题获得全面的认识。)

五、作业。

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第三课时

内容:背诵默写全文。作业并检查纠正(注:后半课时用于预习《师说》。)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方式:全班齐背一遍;听教师背诵一遍,指出背错的地方(故意弄错,至多三处);学生互查。

二、当场默写课文

二、完成练习并检查纠正

三、预习《师说》

篇7:《夏》导学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夏》导学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课题:《夏》    课型:新授      主备:     审批:

使用时间:

1.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

2.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夏的美丽,培养作者热爱夏的情感。

1.理解夏的特点,感受夏的美丽。

2.品味优美的语句。

:出示王维的《苦行》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hé)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提问:诗歌描写的什么季节?用一个字概括诗人的态度。(   )

诗人对夏只有怨气,没有赞赏。可是,当代作家梁衡却敢于履新涉奇,从人所寡言处言之,高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夏季,令人由衷叹服。今天我们就领略一番梁衡笔下的《夏》。

预习新知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读课文,看看作者笔下的夏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在朗读过程中 ,借助字典解决字词障碍。并思考:作者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夏天?了解文章内容,并根据内容给课文重新拟个标题:形如______的夏或夏是______。

课堂展示

一、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过渡:文中抓住夏天的三个特点(    )(   )(   ),分别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1、请大家认真探讨一下:课文用2、3自然段中用了哪些句子来具体表现夏天的热烈。(景)

2、作者由写景自然过渡到写人,写了哪群人?第几自然段?

3、我们一起把第4自然段读一下。

找找看哪些句子写出了紧张急促?

二、走进课文,再现画面:

过渡:刚才通过2、3、4自然段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逼真的图面,仿佛在我们的眼前,耳朵里,都能感受到那一幕幕画面。

请以下面的形式说说你自己的感受。读了“_____”语句,我仿佛听见了(                             );我仿佛看见 (               );我仿佛感觉到了( )。

三、重点点拔,点题升华

过渡: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使人如临其境,作者单为了写景才写夏的吗?探讨一下:作者为什么写夏呢?

1、总结(黄金的夏)

2、仿句。

春日融融,夏 (            ),秋波澹澹,冬 ( )。                  。

四、细读品味

1、作者抓住事物特征,运用对比手法,拟人、比喻的'修辞,再现了一个热烈、紧张、急促的夏天。请选择你自已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读给同桌听听,并说说喜欢的原因(边读边想像文中的画面,读出节奏、感情)

2、指名读一读。

五、拓展升华

本文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根据课文描绘的景象和和作者抒发的情感,结合自己独特的感受,以“夏天是     ”写几句话。

课堂反馈

1.给加点字注音:

芊芊( )          黛色( )           磅礴( )            匍匐( )           迸发( )               澹澹( )

2.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芊芊 主宰 磅礴 春华秋实 匍匐 澹澹 闲情逸致

3.填空。

《夏》的作者是__________,课文第一段是全文的__________,第二、三段写夏天是__________的,第四段写夏天__________的旋律,第五段写___________。

学后记:

教后记:

篇8:《夏感》学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夏感》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

2、品味文章的优美句子。

3、感受作者对夏的赞美。

【学习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

【学习难点】

品味文章的优美句子。

【学法指导】

借助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情境。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对于季节,我们有着太多各自的感触,你喜欢哪个季节呢?仿照下面的句式,发表你的看法。

仿句:我爱春天,爱她的万物复苏,爱她的草长莺飞。我爱 ,爱她的` ,爱她的 。

(要求:从春夏秋冬中任选一季进行表述。)

2、你了解梁衡吗?

梁衡,当代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治家。

3、请你认真朗读一遍课文,把你不熟悉的和易错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查准字音、词意,工整地积累在下面。

4、、你喜欢文中的词语吗?请选择课后 “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不少于三个),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写一段话(不少于50字)。

二、自主学习学法建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方法指导:朗读本文要大声,要有“磅礴之势”,倾吐“升腾”之气,表达出“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的情调、语调,读出梁衡散文语言的刚性气质、男性风格。

2、 整体感知,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天的景致的?表达了什么内心感觉?

方法指导:抓住关键词,归类梳理文章脉络。

3、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你认为文章哪一段最优美?请简述理由。

方法指导:可从修辞和感观两个方面赏析。

(2)、找出课文中你认为精彩的三至五个个比喻句和拟人句,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

此题意在品味语言,巩固前面所学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三、拓展延伸

1、文章最后写道:“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思考:那么据你所知,有关夏天的古诗句有哪些?

2、例句: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请你仿照这个句式,结合课文或发挥想象,写一写“夏之色”、“冬之色”。

方法指导:例句生动形象,句式相同,字数也差不多。

【自读反馈】

总结归纳本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探究了哪些问题,运用了哪些探究方法,通过本节课学习所得到的启示,还有哪些疑问等等。

篇9:《三峡》导学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三峡》导学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课题:《   三峡 》   课型:新授    主备:王娟  审核:         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

1、朗读并尝试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

3、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激情

教学重点:

1、 深入解读文章内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激情

教学难点:

1、 理解和掌握大量的文言语汇

2、 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直至当堂成诵

教学构思:

充分突出主体性教学,通过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讨论、辨析,发表自己的见解,来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求知欲;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点评与小结,使学生完成由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的.过渡。通过朗读品味 ,培养学生赏析文章的方法以及良好的审美趣味。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有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大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标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中。

二、了解作者及三峡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本文选自《水经注》,它是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

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塘峡 、巫峡和西陵峡 。

三、朗读

1.字音

阙vw处       曦(   )月      襄(     )陵     沿溯(  )    御 (     )风     素湍 (     )怪柏 (     )     飞漱 (     )   属(     )引

2、学生再次自由通读,读通读顺课文。选一名同学试读,老师和同学一起对关键句划出节奏。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  /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学生自由读,加以巩固,然后齐读。

五、疏通课文,字词归类

1.通假字

2.一词多义

3.重点字词解释:

曦                    襄                  溯

或                    朝                  其

虽                    以                  疾

湍                    回                  绝

t                    漱                  荣

良                    旦                  肃

啸                    属                  响

哀                    转                  歌

六、小组合译

1.学生质疑

2.课堂反馈翻译重点字词

略无阙出

重岩叠嶂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溯湍绿潭

回清倒影

清荣峻冒

良多趣味

属引凄异

哀转久绝

学后记:

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 <1>词语:

自;阙;嶂;曦;至于;襄;沿;溯;或;虽;以;疾;湍; 漱;良;肃;属引;

<2>句子

①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

②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③ 至于夏襄陵,沿溯阻绝。

④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⑤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⑥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⑦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集体朗读课文

四、析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五、1、问:文章主要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色?

2、请男生找出三峡山的特点,以三峡的山是                                   说句子。

3、请女生找出三峡水的特点,以三峡的水是                                   说句子。

六、探究阅读,了解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1、 这篇文章虽然既写了山又写了水,但从文章写作目的和内容来说,侧重于写什么?

2、 有一个顺序吗?

3、请学生说一说家乡横山和姑溪河不同季节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特征,课后编一本集子--《家乡美》

六、背读--尝试单堂背诵(可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

七、延伸阅读--培养热爱祖国的激情

请同学说说三峡大坝竣工后景色会有什么变化?如:

大坝建成以后,在一定流域内水位会有所升高,“两岸连山,略无阕处”这一景观会有所变化,三峡上游会出现又一个秀丽的千岛湖。

大坝建成以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的情况就不会出现了,有大坝来控制水量,就可以保证水道的畅通,无论是丰水还是枯水的季节,航运都不受影响。

大坝建成以后,“回清倒影”的美景就看不到了,因为大坝蓄水会导致污染。

大坝建成之后,游客可以到达以前难以到达的山林深处,会吓走猿猴,“高猿常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景象就会消失了。

问:三峡即将发生许多变化,那么,这个新的三峡和郦道元笔下的三峡相比较,是不是就不美了呢?。

结语:其实,它们各有各的美。远去了的,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巨人;走近了的,是一个现代而又更加壮美的三峡。虽然,美丽不会永远,但文明总要进步,当眷恋之手告别千年的风彩,留下的依然是永恒的赞美。但愿同学们能多学一些知识,能有机会直接参与到对三峡的建设和管理中去,将三峡打扮得更美丽。

篇10:《孙权劝学》导学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孙权劝学》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作品及人物

2、学会使用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重点)

3、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难点)

4、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有自己的感悟

二、学习过程

(一)朗读课文

1.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读音准确,停顿正确。

【自检:A,好  B,还需练习】

2.同座互检诵读,评出优胜小组。

【互检:A,好  B,还需练习】

【组竞赛:A小组优胜   B还需努力】

3.根据提示,读出下面句子的正确语气。

A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学的目的`,有责怪的语气。)

C  “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托辞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D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惊讶赞叹的语气)

E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句,带有自豪的语气。)

【自检:A,我读得很好  B,还需练习】

(二)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1、预习检测

①当涂                    ②辞

③治经                    ④涉猎

⑤见往事                  ⑥及鲁肃过寻阳

⑦过寻阳                  ⑧即更刮目相待

⑨见事                    ⑩刮目相待

【自检:A,好  B,还需练习】

2、请同学们独立查字典学习文言词语。

①权谓吕蒙曰

②卿今当涂掌事

③但当涉猎

④蒙乃始就学

⑤肃遂拜蒙母

【自检:A,会用工具书了  B,还需练习】

(三)1、学习文言翻译五字法:留、替、调、补、删

2、小组合作译读练习

3、译句抢答。

【组竞赛:A小组优胜   B还需努力】

(四)轻声朗读,概括本文情节。

孙权劝学--吕蒙(       )学--鲁肃(       )学

三、作业

1.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有许多感想,在日记本上写一篇读后感;

2.查找摘记有关读书、学习的诗句、格言。

附:参考答案

一(略) 二 1(略) 2(略)  3  劝学   结友     4  A、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B、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C、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要重读,表强调。D、

感叹句,要读出惊讶不解的语气。E、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三、(略)

四、1(略)  2、孙权:严格要求  殷切期望  以身作则  现身说法    语重心长  言辞恳切   吕蒙:知错就改  虚心好学  才干谋略  大有长进  3(略)

五、1(略)

2、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②书到用时方恨少。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④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⑤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⑧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⑨知识就是力量。⑩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3、吕蒙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仲永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两篇课文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篇11:《诵读欣赏》导学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诵读欣赏》导学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课题:《诵读欣赏》    课型:新授      主备:      审批:       使用时间:

1.熟读成诵,积累诗词名句,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

2.体会诗中的诗情画意。

:同学们还记得第四单元的引言吗?“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一年四季的美景真是让人说不完道不尽,我们在学习本单元描写四季景物的课文之后,再来领略一番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四季风情。

课前准备

你学过哪些描写四季的诗句,请与大家一同分享。(写出两三句来。)

诗词欣赏

一、让我们一起走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与作者交朋友。(请学生介绍作者)

2.带着感情朗读诗歌,注意把握节奏。(学生自由读)

3.诗中亮点:

①本诗描写了       (地)         (时)的风景,前两句        ,后两句        ,以对比手法突出了早春的可爱。

②“如酥”一词采用了           (修辞手法),让人感到春雨的可贵。

4.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再读诗歌。

二、品读《西江月》

1.了解作者。(学生介绍)

2.自由朗读这首词,注意节奏。上阙宜读得轻松愉悦,下阙宜读得活泼而惊喜。

3.全词上阙写晴,下阙写雨,表达了作者热爱       的思想感情。

写晴描写了农村夜景的特点,由        、        、        和

构成的画面形象生动而富有情趣。词中从      和

两个角度来捕捉景物特征。

三、 《秋词》赏析

1.读教材,说说你对作者的了解。

2.自由读诗,体会作者的感情。

3.指名学生读诗,给学生以指导。

提示:这首诗是作者被贬郎州时所作,诗人一反前人悲秋感慨之作,唱出昂扬立志之歌,抒写了奋发进取的`豪情。

全诗议论、抒情、写景相结合,以白鹤自况,借鹤的豪情表现他的傲然向前,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气节。

诵读拓展

1.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这三首诗词。

2.小组交流

1)小组代表分别诵读三首诗(词),其他同学点评,评比最优者

2)小组交流讨论结果,说明小组意见以及组内不同的观点。

3.欣赏文笔精华

1)结合对诗词的赏析,仍按照春夏秋冬四组,四人小组交流自己心中的四季景色。

2)文笔精华中的文章相互比较,各自有什么特色,优点。

四、背诵三首诗词,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五、:尝试自己写关于大自然的片断描写。

教后记:

学后记:

篇12:教学案一体化实验回顾

教学案一体化实验回顾

教学案一体化实验回顾 姜艳柱 3月3日

自11月开始进行教学案一体化实验,大体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月到5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学案的设计和作用,回答了什么是学案。

“第一,学案告诉给学生的是“学什么”。这个问题来源于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学情,是课堂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是为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的铺垫性知识。在设计时要考虑学生自学的时间,一般认为25分钟。这是学生有效注意时间。要考虑设计基础性的问题,也就是全体学生能够完成的基础题。要考虑梯度性问题,就是要解决上课过程中的重难点知识的铺垫性知识。这是一个关键,如果这个问题设计好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都有效果。

第二、学案显示的是告诉学生“怎么学”,也就是说学案中体现学法的指导,这是一个学案必要的东西。有时把学法与教师的一个提示、一个启发、一个示范相结合,以便学生能够思考。同时要注意问题呈现的方式,如以趣味性、情境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学案中呈现的方式要与课堂教学中呈现的方式进行有机转换,从而避免呈现的单一,避免使学生失去新鲜感、新奇感和思维的刺激性,降低学生求知欲。

第三、学案要有学生学习的程度的检测。也就是说要有学生可做的适量的习题,教师要有意识的检查,对于做不上的问题,要写一些心得,比如是没有思路还是想到了一部分。这些需要教师有一个长期的指导,学生会分析了,也就会思考了,

学案中注意的问题。第一要做好教案、学案的衔接,既不能把教案中的东西拿到学案里全部变成学案,也不能把学案当成教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第二教学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个链条,不要人为的割裂开。第三教学案就是所说的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没有精心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教师应该因学生的精彩而精彩。”

第二阶段(205月到年11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学案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指出了学案设计的效度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回答了“怎么一体化”

“一体化”,就是为了实现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将课前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实质是在教学活动的准备与实施的过程中立足于使“教”与“学”有机地融为一体’。

“一体化”是教学过程中的教和学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教学过程中的矛盾的转化,教学案一体化不是另搞一套教学方案。也可以理解成是教法与学法的结合问题。这和传统的教学理论不矛盾,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搞教学案一体化?因为在实践中,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很好的处理教学的这对主要矛盾,表现在过于强调教师的教,把学生当成是知识的容器,采用灌输式教学法,采用题海式训练法,致使课堂教学无效、低效。这里有一点说明,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在于学生会做多少个题,而在于学生的技能和能力的形成,也就是学生会学、能学。如果这种评价观不树立、只盯住学生的分数这个唯一的指标,也就势必不能处理好教与学的矛盾。事实上,我们的现状大多如此。所以我们才进行新课程改革。

可见“一体化”是实施这个实验的关键点。因为“一体化”就是要从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这对基本矛盾出发,使教法和学法更加有效的结合,更加注重学生在将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构建性,就是新课程改革提到的新的学生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落实,就是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基础。

1、在学案的设计和使用上,学案就是有目的的预习(有学法指导)→学案不是教学内容的复制→学案为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搭梯子→学案是为了课堂上学生合作、探究做铺垫。这个过程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

2、教学案一体化追求的目标主要体现就是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课堂教学改革的评价就在课堂上,就看你的课堂教学是否高效,什么是高效呢?从效果上说,高效就是高效益,高效率,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好,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思考、活动、有一定的见解,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情感体验。表现在时间上,就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没有时间就谈不上学生有一定深度的思考、活动。就谈不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创建的模式就是“25 双10”模式。“25”指的是一节课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间达到25分钟,这是目前我们能够做到的,以后这个时间要逐步延长。双“10”指的`是教师讲授不超过10分钟,学生的检测、谈收获时间不低于10分钟。这个时间为编制教案时的时间纵轴提供了依据。

要想学生达到25分钟的自主时间,就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周密的准备,这个准备就是体现在“学案”上。这里的25分钟,绝不是把预习、复习、朗读算作里面,应该是学生有一定深度的思考,有效的合作、有效的探究的时间。有了这个时间,就能够实现:多放手,少代办,努力使学生眼、耳、手、脑运转起来。多引导、少定论,重在把学生带入对知识的认识状态。多研讨,少讲解,让学生拥有足够的思考时间。

第三阶段(2010年12月到现在)

提出了“三导”教学体系和“三级教研”两个体系,形成以备课为抓手的课前、课中、课后长链条的课堂教学系统和教学研究系统。回答了“教学案一体化实验究竟是什么”

我们提出的“三导”。即课前指导、课堂引导、课后辅导。

课前指导,就是要求全体教师要有目的的要求学生预习,预习要做到有内容、有方法、有检数。教学案实验的教师落实在学案上。

课堂引导,就是积极构建“25+双10” 课堂教学模式。“25+双10”模式中的“25”指的是一节课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间达到25分钟,这是目前我们能够做到的,以后这个时间要逐步延长。双“10”指的是教师讲授不超过10分钟,学生的检测、谈收获时间不低于10分钟。这个时间分配就像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咒,规矩着成佛,成了“佛”以后就会自然消失了。

课后辅导,就是加强对学生的直接辅导,这里既有学习方面的、更注重心理、思想方面,把养成学习习惯、反思习惯做为要点。(应该体现在辅导记录、错题更正上)

三级教研是把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实现“自主发展、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一级”教研,就是学校层面的专业引领,一方面通过校级的观摩课、示范课等提高授课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写好反思、案例。

“二级”教研,就是教研组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就是我们的听课、评课、集体备课、二次备课等。

“三级”教研就是教师自身的自主发展,主要表现一方面表现在围绕小问题进行研究上,另一方面要落实三种备课制度。

几点启示:

首先,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其次,教研是教改的活水,没有教研的跟进,搞教改就是空中楼阁

第三、需要理论的指导和专家的点拨、同行的交流讨论

第四,获得教师的支持,要从教师的价值方向进行引导,构建平台,从而获得成就感

篇13:一体化《人生寓言》教学案

一体化《人生寓言》教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禀告、皎洁、审美、闲适、慧心、落难、心旷神怡、得失之患、险象迭生”等词语。

2、了解寓言的特点,准确理解、概括寓意。

3、揣摩《白兔和月亮》语言的精美和《落难的王子》构思的奇妙。

4、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读水平。

5、体会寓意,培养应对财富和不幸的审美心态和坚韧意志。

教学重、难点:

1、诵读。

2、抓住关键情节,揣摩寓意,并联系生活体验进一步加深对寓言得失相依的哲理美的理解。

3、理解《白兔和月亮》对人类的讽刺意味和《落难的王子》的奇妙构思。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读与点拨结合法、延伸积累法

教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识(情景)链接

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

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自学导航】

教师出示以下问题,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出示重点字词,读音及解释

2、寓言的含义、主题

3、作者简介

【师生探究】

教师让学生到黑板前注音。

根据学生阐释的寓言的含义予以补充: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自学导航】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带着以下问题思考:

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4、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师生探究】

教师走下讲台指导个别朗读水平不好的学生,鼓励其敢于自我展现。

对于以上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教师在学生答案的基础上完善,并适时总结寓意,结合学生现实生活,给予他们以实际的生活意义。

【自学导航】

体味感知: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触,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探讨研究:

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

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

【师生探究】

对于学生找出的优美语言及喜欢的正确的理由,教师予以肯定和鼓励。

教师教授给学生分析课文的方法,具体结合探讨研究的问题,力求学生掌握方法。

【自学导航】

拓展延伸:

1、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

2、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

4、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

【师生探究】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以不同的评价与鼓励。结合同学自身,深入理解生活中的得失之患,能从中得出有益的影响。

三、【即时训练】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说说它们的意思。

心旷神怡风韵()险象迭()生金窖()泯()厄()运得失之患闲适

2、请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完成下列填空,使其成为合情合理的完整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独具审美的慧心。

(2)__________________皎洁的月色。

(3)__________________无忧无虑的嬉戏。

(4)_______________心旷神怡地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不愧是_______________的行家。

(6)__________________各具风韵。

(7)__________________举世无双。

(8)__________________一扫而光。

(9)__________________闲适的心情。

(10)__________________乌云蔽月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心痛如割。

(12)__________________险象迭生。

四、【课后作业】

1、记住生字词,会默写。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知识(情景)链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

二、【自学导航】

整体感知:

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深沉,不仅在主题思想上令人发省,而且在情节安排上也值得我们学习,具有普遍的意义。大声朗读课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师生探究】

结合分析《白兔与月亮》寓意的方法研究课文,力求让学生自行理解,教师只是起辅助作用,在程度上予以加深。

【自学导航】

学生再度课文,思考品味:

1、“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2、“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到我的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师生探究】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可以有不同意见。教师根据不同说法,用不同方法解释层次不一样的学生的想法。

【自学导航】

问题探究:

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便偏故事情节有何用意?王子落难你认为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3、“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当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说明了什么?

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5、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坚强,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师生探究】

对于以上问题,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让其结合自身深入体会文章蕴含的深意。教师予以引导,以求对同学们的实际生活能有指导意义。

【自学导航】

与《白兔和月亮》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在主题上、情节上、表达方式上进行比较:

【师生探究】

师生共同总结:

1、在主题上,两篇寓言都是写人生态度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则主要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后则主要写人受难后的状态;

2、在情节上,两篇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实;

3、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以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

【自学导航】

体验反思:

1、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于我们应怎样对待?

2、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

3、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悲大喜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坚强的意志?

【师生探究】

教师根据学生答案及对课文的体会总结:同学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很多人生启示。我们知道了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三、【即时训练】

1、本文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本文体裁为_________,《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落难的王子》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 。

2、片段作文训练:《居安思危》要求字数100左右,时间7分钟左右。

四、【课后作业】

1、完成剩下的“研讨与练习”

2、熟练朗读课文

3、作文《在逆境中成长》,字数不少于600字。

篇14:《梦溪笔谈》学案(七年级必修)

一、学习目标:

⑴梳理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⑵回忆课文记述的两则生动的事例,说出你的感受。

⑶背诵课文。

二、学习重点:

⑴有关文学常识。

⑵识记文中重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⑶重点句子翻译。

三、学习难点:

宋代的科学成就对我们的启发。

易错点、易混点:

易错的文言实词“岁”“穰”“患”“贻”

易混的文言虚词“之”“其”“以”“悉”

四、教学设想

本文是学生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疏通文意仍是重难点,因此,掌握一些常见的实词和虚词仍是本文的学习目标之一,同时《课程标准》阅读部分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因此,以“通译选文,明确大意”为另一学习目标。好在本文二则的故事性比较强,且注释较详,加之有一定的文言基础,疏通文意的难度不是太大,宜采用小小组合作的形式,小组内解决,体现自主和合作意识。并通过练习二、三、四来检测目标的达成情况。

另外,本单元是以“关注科学”为主题,而《梦溪笔谈》是宋代科学家沈括记录的我国古代,尤其对当时科学发展和先进技术的情况的书,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在本课选的两则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科学思想?你在生活中有何启发?(或如何运用这些思想的?)

引导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发现的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并简单说明其原理,为后面写作简单的说明文作准备。

五、教学过程与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以虫治虫》选自《梦溪笔谈》卷二十四《杂志》,文章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事例,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2、学生自己了解沈括及《梦溪笔谈》,教师进行强调:沈括,北宋政治家、科学家,作品梦溪笔谈的内容等。

(1)、  学生口述作者及课文出处,教师补充

沈括(1031-1095) 北宋科学家、文学家。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被国内外学者推为“中国科技史上最卓越的人物”。

(2)、  有关《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沈括晚年在梦溪园中将他一生所见所闻和研究心得以笔记文学体裁写下的著作。书中关于科学技术的条目约占三分之一以上,内容涉及数学、天文历法、地理、地质、气象、物理、化学、冶金、兵器、水利、建筑、动植物以及医药学等广阔的领域。其中有不少对当时科学技术的忠实记录,还有沈括本人深入钻研的科学成果,是中国科技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李约瑟教授称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赞许他的著作《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二、学习《以虫治虫》

1.熟读课文,注意停顿和重音。

(1)、给下列字注音

喙(huì)        穰(ráng)

(2)、根据拼音写汉字

狗xiē(  )    其huì(   )有钳     岁以大ráng(   )   土rǎng(   )

2.小组合作,疏通文意,记下疑难词句。

重点句子翻译(学生口述)

(1)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

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

(2)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

参考译文:

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

3.小组提问,学生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点拨。

(1)、  重点实词

方:实在

为:成为

之:的

害:危害

其:它的

喙:嘴

蔽:遮盖

则:就

以:用

之:代指方虫

悉:都

为: 成为

皆:都

岁:年

以:因为

大穰:大丰收

其:这样

旧:过去

曾:曾经

之:语气助词,无义 谓:叫 之:代指方这种虫的天敌

(2)通假字

土人谓之傍不肯    傍同旁,旁边

(3)古今异义

方为秋田之害  方:正当,正在;今义指地方  岁以大穰  岁:名词,年成;今义指年龄

匠师云:云:说,动词;今义指年龄       但逐层布板讫 但,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匠师如其言 如:动词,遵照;今义通常是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

(4)一词多义

方: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方:古代称面积的用语,方七百里即纵横七百里)

方为秋田之害(方,正当,正在。副词)

之:方为秋田之害(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则以钳搏之(则,连词,相当于就)

尽:旬日子方皆尽(尽:完,没有了)           触草木,尽死(尽,全,都)

岁:岁以大穰(岁:年成,年景,收成)         岁赋其二(岁:年)

患:患其塔动(患:担心)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患:忧患,祸害)

布:臣本布衣(布:麻布)                     未布瓦(布,铺,排)

履:郑人买履(履:鞋子)                     人履其板(履:鞋子)

自: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自:自己               有朋自远方   自:从

自非亭午夜分自:假如(常与非连用)        自不能动     自:自然,当然

持:六幕相持 持:支撑                        驰担持刀  持:拿起

盖:盖以诱敌   盖:原来                      盖钉板上下弥束     盖:因为,连词

如:故如此        故:因此,所以             问其故      故:原因

故人具鸡黍    故:旧,原来的'

4.理解、探究(出示图片,加强直观感)

(1)用自己的话说说“傍不肯”这种虫子的形状和消灭子方虫的方法。

虫害发生的时间:

虫害发生的季节:

虫害发生的范围:

解决虫害的经过:

(2)你还能想到生物防治方面的其他例子吗?

(3)说说“以虫治虫”给我们的启示。

三、合作探究,赏析课文,完成问题。

1.用自己的话说说“傍不肯”这种虫子的形状和消灭“子方虫”的办法。

2.岁以大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害虫天敌的出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业增产,保护了生态环境。

3.动物中还有哪些天敌,学生比赛发言。

例如:猫--鼠        青蛙--害虫

4、那么,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现代农业的看法。

要点:粮食增产,农药的使用对人体有害。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提倡绿色农业。

5.出示幻灯片,检测重点词句的解释。

(1)方为秋田之害。

(2)其喙有钳。

(3)如途中狗蝎。

(4)千万蔽地。

(5)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6)土人谓之“傍不肯”。

(7)则以钳搏之。

(8)悉为两段

6.小结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分类积累文言词汇。

2.预习《梵天寺木塔》。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1、《梵天寺木塔》选自《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本文记述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结构整体性以解决木塔稳定问题的生动事例,说明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二、检查预习

1.听写字词(包括第一则)

2.朗读课文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记下疑难词句。

重点句子翻译(学生口述)(

1、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2、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3、人皆伏其精练。

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4、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参考译文:

钱氏王朝统治浙东浙西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四、小组提问,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可有教师进行点拨。

(1)、  重点实词

方:才。

级:层。

患:担忧。

云:说。

布:铺排。

故如此:所以这样。故,所以。如此,这样,指木塔不稳定。

乃:顺接连词,当“于是,便”讲。

以:介词,用。

而:转折连词,当“但是”讲。

初:从前,当初。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

密:暗中,秘密地。

使:派。

其:他的,指匠师的。

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贻:赠给。贻以金钗:即以金钗贻(之),用金钗送给她。以,用,把。金钗,旧时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

问:询问,打听。

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因:原因。

此:这,指解决塔动问题。

易:容易。

耳:语气词,可不译。

但:只。

讫:终了,完毕。

实:使坚实。

钉之:钉木板。钉,用为动词,意思是用钉子钉。之,指木板。

如;遵照。

其:他的,指喻皓的。

言:话,言论,指上面喻皓讲的一番话。

遂:于是,就。

盖: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因为”。

弥束:更加紧密相束。

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面。

相:互相。

联:连接。

如:像。

履(旧):走,踩踏。

其:那。

持:支撑。

自:自然,当然。

伏:通“服”,佩服。

其:他,指喻皓。

精练:高明。

(2)、  通假字

人皆伏其精练(伏,通“服”,佩服)

(3)、  词类活用

a患其塔动(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担心。)

b便实钉之(实:使动用法,使坚实。钉:名词做动词,用钉子钉。)

c人履其板(履:名词用作动词,走,踩踏。)

(4)、一词多义

A.如土中狗蝎:                              A.乃以瓦布之:

如     B.六幕相联如l箧:               以      B.岁以大穰:

C.匠师如其言:                               C. 贻以金钗:

钉    A.便实钉之:                              A.方为秋田之害

B.钉板上下弥束                    方    B.方两三级:

方为秋田之害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塔动之因                                        患其塔动

则以钳搏之                        其          匠师如其言

之      土人谓之“傍不肯”                           其喙有钳

钱帅登之                                        其虫旧曾有之

便实钉之

(5)、古今异义

①但逐层布板讫(但:只。今常用于转折连词)

②盖钉板上下弥束(盖: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因为”。今常用于“盖房”“锅盖”等义)

③人皆伏其精练(精练:精熟、高明。今常用于文章或讲话扼要,没有多余的词句)

④患其塔动(患:担心、嫌。今常用于“患难”“患病”等义)

五、合作探究,赏析课文,完成问题。

1.论《梵天寺木塔》中如何表现当时解决“塔动”问题之难?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要点:“动如初”表现建筑工匠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问题,“无可奈何”一词也写出了大家对“塔动”无计可施。

作用:为后面喻皓轻易解决难题作了铺垫,反衬其技艺高超。

2.《梵天寺林塔》写人着墨不多,却很生动。“密使其妻”写出匠师怎能样的心态?一个“笑”字透露出喻皓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讨论要点: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未面瓦”,“上轻”,可实践的结果让匠师很难堪。为了向钱帅交待而又不失面子,于是“密使其妻”见喻皓的妻子,请求喻皓解决塔动难题。“密使其妻”写出了匠师的难堪和良苦用心,喻皓的“笑”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表现出他对解决“塔动”胸有成竹。

3.用自己的话说说喻皓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塔动”这一难题?

4.学生讨论,举例说明本文写作特点。

(1)详略得当如《以虫治虫》观突出以虫治虫这一中心,对“傍不肯”外貌、特征、剿灭子方虫的情况介绍比较详细而对“子方虫”为害则一笔带过。

《梵天寺木塔》对如何解决塔动,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作了传神的描写。

(2)生动简洁,如:“方”    “笑”        “密使其妻”

5.《梵天寺木塔》体现了我国古代在建筑技术上的伟大成就,你还能说出我国古代还在哪些方面的科技水平长处于领先地位。

6.本课总结,学习了这两篇课文对你有哪些启发,各抒己见。

A.绿色农业  环保    可持续性发展

B.为国家的过去的发达自豪

C.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为使现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而自强不息。

六、出示幻灯片,检查重点字词的解释:

1.患其塔动

2.故如此

3.贻以金钗

4.但逐层布板讫

5.匠师如其言

6.盖钉板上下弥束

7.人履其板

8.人皆伏其精练

七、小结课文

八、布置作业:

1.积累文言词汇(尤其注意多义词及语境义的使用)

2.借助工具书,课外阅读《喻皓的〈木经〉》。

检测题

基础题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6分)

(1)其喙(    )有钳                 (2)岁以大穰(    )

(3)梵(    )天寺木塔               (4)贻(    )以金钗

(5)六幕相联如l箧(    )(    )    (6)人履(    )其板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6分)

(1)千万蔽地  蔽:             (2)岁以大穰  岁:

(3)患其塔动  患:             (4)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故:

(5)贻以金钗  贻:             (6)人履其板  履:

3.解释下列加粗的虚词的意思或用法。(6分)

(1)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其:      (2)岁以大穰  以:

(3)以钳搏之  以:                (4)乃以瓦布之  乃:

(5)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而:    (6)盖钉板上下弥束  盖:

4.请对下列句中的“之”的意思或用法加以归类。(10分)

A.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B.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

C.其虫旧曾有之                    D.问塔动之因

E.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F.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

(1)代词,代物:

(2)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3)语气词,无实在意思:

5.译述下列句子。(8分)

(1)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2)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3)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4)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l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6.请用一句话概述《以虫治虫》的内容。(10分)

7.《梵天寺木塔》详细记述怎样解决塔动的问题,而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则用“如其言”一笔带过,这是为什么?(10分)

8.填空。(4分)

《梦溪笔谈》的作者________是我国北宋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该书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的________成就。

综合题

1.你认为《以虫治虫》所述的内容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2.《梵天寺木塔》用了怎样的写法来突出喻皓建筑技术的高超的?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1)huì(2)ráng(3)fàn (4)yí(5)qū qiē(6)lǚ

2.(1)遮盖(2)年成(3)担忧(4)所以(5)赠给(6)走,踩踏

3.(1)他的,指匠师的(2)因(3)用(4)连词,相当于“于是,便”(5)转折连词,相当于“但是”(6)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因为”

4.(1)B、E、F(2)A、D(3)C

5.(1)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2)(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3)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4)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6.在子方虫危害秋田作物时,子方虫的天敌“傍不肯”迅速消灭了它,保证农业取得丰收。

7.如何解决塔动问题是说明的重点,所以应详写,这样就突出了说明的中心;而实施过程不是重点,所以就略写。

8.沈括科学 政治 科学

综合题

1.现在我们用农药治害虫,带来了污染,而采用以虫治虫的办法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由此看来,这种办法在今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以匠师的“无可奈何”来反衬喻皓技术之高。又用侧面描写来烘托,如工匠费尽心机了解如何才能解决塔动的问题,又如篇末说:人皆伏其精练。

等第评定参考意见:

优:第一问能说清其现实意义;第二问,能说清反衬和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

良:第一问,对其现实意义说得清楚;第二问,能说出两种写法中的一种。

中:第一问,尚能说出其现实意义;第二问,尚能说出两种写法中的一种,但语言不够简洁、通顺。

下:说不清两问的内容,语言也不通顺。

《梦溪笔谈》二则综合能力测试

(一)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1.《以虫治虫》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浙江钱塘人,________代作家。

2.给加粗的字注音

①狗蝎(    )     ②其喙有钳(    )

3.解释字词。

①蔽(    )②悉(    )③旬日(    )④穰(    )

4.翻译加粗句。

①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区别下列各句中“之”的不同用法

①其虫旧曾有之。(    )

②土人谓之“傍不肯”。(    )

6.设想一下,如果子方虫没有遇到“傍不肯”将会发生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岁以大穰”的原因什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l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概括这一段文字三层大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粗的字注音

①钱氏据两浙时(    )  ②方两三级(    )

③但逐层布板讫(    ) &nb

篇15:黄河颂学案(七年级必修)

黄河颂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学习目标

1、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2、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进一步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重难点

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预习生成课(感受求知的快乐,遨游知识的海洋)

学习过程

一、引入

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片断,以雄壮激越的音乐演唱和朗诵来感染、调动学生。

二、积累与运用

1.作者及背景简介

学生们把预习所查资料展出并汇报交流,共同了解《黄河大合唱》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颂》中其第二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出中华民族的苦难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2.字词释疑 (1 )注音 澎湃( ) 狂澜( ) 屏障( ) 一泻万丈( )

(2)解词  浩浩荡荡:                 澎湃:

三、整体感知课文

1. 教师范读后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 梳理作者思路,明确划分“序曲--主体--尾声”三个部分,并能概括大意。

3. 主体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内容?

4. “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5. 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四、内容探究

1.颂歌的首尾如何呼应的.?

2.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

3.“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是不是病句?为什么要词性活用?

4.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5.探究课堂上生成的各种相关问题。你的问题有几个?

五、概述本节课内容,欣赏《黄河颂》音乐

六、组织《黄河颂》的朗诵表演

1、学唱《黄河颂》

2、组织学生表演唱(安排好领诵、齐诵、个人领唱和合唱,如学生能力强,方能有好的效果)

3、再组织学生欣赏并演唱《保卫黄河》并讨论:为什么保卫黄河就是保卫国家?目标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黄河颂》

七、比较阅读《长江之歌》再次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如能阅读和演唱结合效果更好。欣赏优美动听的音乐,得到充分的艺术享受。

八、练习设计:

练笔 1. 评析《黄河大合唱》其他乐章的歌词

2. 赏析你平日里喜爱的歌曲之一

合作展示(体验合作的热烈,展示真我的风采)

一、小组内交流自己预习收获,互相检查预习得失。

二、根据预习形成课的任务分工,各小组交流探究

三、各组展示,互相评价展示效果

四、各小组之间互相质疑文章其它问题,教师点拨完善

检测反馈

黄河颂       第一部分:

1.给加点字注音:

澎湃( ) 狂澜( ) 屏障( ) 一泻万丈( ) 巅(  )  宛(  )

2.用下列词语造句。

浩浩荡荡:

澎湃:

3.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为这几句诗划分节奏,标出重音: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4.《黄河大合唱》,1939年作于抗日根据地 ,  作词,   谱曲,由 个乐意组成。

5.黄河自古以来都是诗人深情吟诵的对象。请你至少写出两句有关黄河的古诗句。

6.“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你认为谁是新时期具有“黄河精神”的人?请列举一位,并为他(她)写上一句话的评论。

人物:

评论:

读选文,回答问题: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7.诗歌从哪几个角度讴歌黄河的伟大精神?

8.“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9.诗歌结尾处“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出现两次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

10.你认为作者心目中的黄河象征什么?具有什么精神?

篇16:刻舟求剑学案(七年级必修)

一、    回忆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以前的课外阅读中,你们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坐井观天、掩耳盗铃、画蛇添足、。。。。。刻舟求剑)

2.你能说说这些寓言故事有什么共同点吗?(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道理。)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言文《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

二、作家、作品

1、吕不韦,秦庄襄王及秦王嬴政时,为丞相,封文信侯,门下有宾客三千。

2、《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也称《吕览》,是战国末期秦国的相国吕不韦的门客编写的一部书,是杂家的代表著作。此书语言精练,《史记吕不韦列传》说,书写成后,“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所以后人用“一字千金”来形容文辞高妙,不可更改。

3、【近义词】

守株待兔、墨守成规

郑人买履、表水涉

按图索骥

因陈守旧 坐享其成 缘木求鱼

【反义词】

看风使舵、见机行事

刻舟求剑的意思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比喻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成语词典中注音为( kè zhōu qiú jiàn ),出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讽刺了片面、静止,不知变通、墨守成规的人。

三、出示目标,齐读目标

目标导航: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停顿、重音、语气和节奏。

2.揣摩句子的大意,理解全文的意思。

3.理解寓意,领悟其中的道理。

四、朗读课文,学会生字

1听朗读磁带读课文,听清语气语调、节奏、句子的停顿。

(1) 语音语气语调、节奏、句子的停顿

正音:涉shè      坠zhuì     遽jù     契qì     惑huò

楚人/有/涉江者,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2)老师补充讲解:A、楚人有涉江者,定语后置,有涉江者之楚人

B、是吾剑之所从坠,这是我的剑坠落之处。

C、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注意强调B、C的肯定与委婉的反问语气。

学生揣摩试读。

明确:  把“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反问语气读出来。

2运用勾画圈点的读书方法朗读课文。

(1)注 释

涉:渡

者:……的人

其:代词,他,他的

自:从

坠:落,掉

遽:急速,马上

契:同“锲”,刻

是:这个地方,这里

吾:我,我的

之:助词,无实意

所:……的地方

求:寻找

之:代词,代“剑”

矣:句末语气词,了

而:但是

行:走

若此:像这样。若,如同,像。此,这样。

亦:也

惑:糊涂

乎:疑问语气词,吗

重点词语

涉:渡江   遽:立刻、急忙  契:雕刻

是:指示代词,这儿   止:停止

惑:迷惑、糊涂

(2)重点语句

A、楚人有涉江者,“定语后置”句,现在顺序应为:有涉江(的)楚人。

B、是吾剑之所从坠。

注:(1)是,指示代词,这儿。(2)所者, 的地方(3)所从坠,(剑)坠落的地方。

意思是:这是我的剑坠落的地方。

C、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1)若,像。(2)“不亦……乎?” 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五、理解课文,思考讨论。

1、根据对重点字的理解说说寓言中每句话的意思。

(师读一句古文,生翻译一句译文。再男生读一句古文,女生翻译一句译文加深理解)

2.让每个同学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然后再讲给同桌听。

翻译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行驶)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不会随船而前进。用这样的办法来找剑,岂不是很糊涂吗?像这样治理国家,和这个人一样。时间已经变迁,但是办法不变,如此治理国家,不是麻烦了吗!

3采用生疑发问的读书方法,进一步深入课文内容,发现疑问和问题,准备讨论。

A对文中一些字词的理解。

“坠”写出楚人的慌乱,“遽”写出楚人反应速度之快,“入”“求”又写出其行为的愚蠢。

B写法评析:对比、反问揭其错误实质。结尾“舟行”与“剑止”对比,指出“求剑若此”不仅找不到剑,而且太糊涂了。看来不应静止地看问题。

六、探究寓意,启发教育

剑掉到了江里,聪明的楚国人立即做了记号,那为什么没剑找到剑呢?他怎样才能找到剑?请自己和同桌讨论一下。

⑴.教师演示:把讲桌作为江水,用事先准备的纸船往前行,到江中是掉下剑,并立即做记号后船继续往前行。船到岸后按船上的记号找剑,这样能否找到掉的剑?

⑵.学生通过讨论、看演示明白了:求剑人找不到剑的原因是掉下的剑没有动,而船往前走了,记号也往前走了,记号离剑越来越远,是找不到剑的。那么用原文中的一句话说应该是什么?(舟已行,而剑未行)

⑶.这则寓言讽刺哪些人呢?那我们生活中应该做怎样的人?(思考后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总结: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随机应变,做一个灵活处事的人。

七、请完成下面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遽契其舟       不亦惑乎

2。辨别“其”和“之”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

自度其足                     至之市

其:                         之: 何不度之以足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是吾剑之所从坠

板书设计

人物:楚人

事件:求剑

结果:没找到

寓意: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观念和方法

篇17:刻舟求剑学案(七年级必修)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

生齐答:喜欢

师:那你一定都记得读过哪些寓言故事吧

生:《拔苗助长》《叶公好龙》《画龙点睛》《南辕北辙》------

师:同学们读过的寓言故事还真不少,你觉得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呢?

生1:故事比较短,读完了能明白一个道理。

生2:就是用一个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大道理。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这节课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刻舟求剑(板书课题)

(在导入部分,教者和学生从熟悉的寓言故事谈起,学生有话可说,这样,虽然是学习习近平时很少接触的文言文,学生也不会有畏难情绪,而是满怀热情投入到对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事中去。)

二.教学过程:

1、这篇寓言故事吗?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读过。讲了一个楚国人坐船渡江时,把宝剑掉到了水里,他赶紧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等船到了岸边,他就从做着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打捞宝剑,结果没找到自己的宝剑的事。

2、那现在同学们把书打开到77页,观察一一下,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刻舟求剑》与你以前读过的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读的是现代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文言文。

3、自己读一读,感觉一下文言文有什么特点?

生1:这篇文言文很短小。

生2:语言很简练。

生3:读起来绕嘴。有的字词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比较全面了,正因为文言文对于同学们来说比较难理解,所以在这篇文言文的后面配了译文,有了译文同学们不管是读还是理解就容易的多了。

(学生在比较中,自己找到了不同,真正了解了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并且对自己总结出来的知识记忆深刻。)

4、同学们就试着结合译文来读读这篇文言文吧,注意把文章读准确通顺。读的不通顺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生读课文,师巡视。(指名读后)

5、同学们自己已经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了。有的同学还注意了重音和断句,真的很不错。那么老师相信,对照译文你自己也一定能理解读懂这篇文言文。有没有信心?来 拿起笔来,边默读课文边把你能理解的文言文中的字词的意思写到相对应的位置。把不理解的先画个问号。(师巡视)

生对照译文自主学习。

师:把你理解的地方在小组里交流交流,看看你们理解的一样吗。把你不理解的地方和小组同学探讨探讨。

6、汇报自学的结果。师适当引导理解。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者把学习的机会交给了学生自己,让学生对照译文自己去理解,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再在小组内交流。这样,在整个的对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只起了引导,渗透的作用。而学生在自学,互学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知识,也提高了理解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7、理解了文章的意思,同学们一定能把这篇文章读的更好了,想不想试试啊?那在读之前我想问问同学们,怎样才能把这篇文言文读好呢?

生1:多读几遍,要注意重音和断句。

生2:注意语速,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生3:要想象着读。

同学们说的对,那我们现在就想象一下,当时是什么情形呢?

生1:船上人很多,拥挤不小心这个楚人把宝剑掉到了水里。他就赶紧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等船靠岸了才下水打捞宝剑。

生2:我怎么觉得他是特意把宝剑扔下水去,然后再到船靠岸的时候下水去取啊。

生3:不可能。从一个词中我可以肯定他不是特意扔下水去的,就是那个遽字,这个字是赶紧的意思,如果是他特意扔的,他还会着急吗?能说他赶紧刻了个记号吗?

生2;你说的有道理,我刚才忽视了这个遽字。

师:同学们不仅理解能力强,想象也很丰富。老师相信,你们自己一定能把文章读好,来

谁愿意先读给大家听?(一生读后)

师:同学们来评价一下,他读的好不好呢?

生:他读的既流利又有感情,如果能再抑扬顿挫些就更好了。

师:谁再来试试?(又一生读后)

生:她读的很有韵律,我看电视里的先生读文言文时都摇头晃脑的,我想她如果再加点动作就更好了。

师:既然这样,你就给大家读一读。

该生读后教师里响起一片掌声。

师:从你摇头晃脑的动作中,在你读的抑扬顿挫的韵律中,感觉你读的真投入,现在我发现同学们也跃跃欲试了, 好,快来试一试吧。(生齐读)

(在这个环节里,学生学习,交流的很投入。在教师的引导下,读的更投入,先是读的通顺流利,接着读的抑扬顿挫,然后在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高潮:在一个学生摇头晃脑,抑扬顿挫的读完这个短小的文言文后,全班的学生就像猛然醒悟,顿时亢奋起来,全都仿照她的样子摇头晃脑,认真地读了起来,朗朗的读书声在教室内回荡------)

8、感觉到了吗,你们把最后一句读出了什么语气?

生:反问的语气。

师:这篇文章为什么会用一个反问句结束呢?

生:这个反问句让人感觉他已经愚蠢至极了。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因为他根本打捞不到他的宝剑了。

9、这有一艘小船,一把宝剑,谁愿意给大家解释一下。

生演示并解释。

(直观演示,生一看便明白怎么回事了,对于理解并回答下一个问题做好了铺垫)

10、读了这篇寓言,你明白了什么?

生1:做什么事情不能一根筋,脑筋要会拐弯。

生2:做事情要根据实际情况学会变通。

生3:做什么事情都要根据当时的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灵活的去处理。

师:是啊,这个故事正是讽刺了那些愚蠢的,不知道事物会变化的人的。那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和同桌说一说。(师巡视挑选有代表性的讲给全班同学听)

生1:在我们班的杨博文身上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记得一次计算竞赛,老师说一道题要做3遍,由于那次的题比较多,当考试结束的时候他还没做完,当时就哭了,说老师让一道题做3遍的啊。他就象那个刻舟求剑的人。

师:杨博文,你同意这位同学的说法吗?学了这课你明白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做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生2:在我身边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我爸爸做鸡汤,妈妈告诉他要放3汤匙盐,汤很鲜美。可是有一次爸爸做菜汤的时候,他记得做汤要放3汤匙盐,就也放了3汤匙盐,结果咸的没法喝。我觉得在这件事上,我爸爸就像那个刻舟求剑的人。

(通过学生举出的实例可以看出,学生已经真正明白了这个寓言所告诉我们的道理,其他学生在听的时候,由于是生活中在身边发生的真实的事情,也喜闻乐听)

三、师总结:

看来,同学们已经真正明白了刻舟求剑的意思,那希望同学们在今后都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来处理。

检测题

基础题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7分)

(1)郑人买履(    )      (2)遂(    )不得履

(3)宁(    )信度        (4)遽(    )契(    )其舟

2.你觉得下边的字容易写错的部位是什么,或容易与什么字混淆,试作说明。(3分)

(1)遂:

(2)涉:

(3)坠:

3.解释下列加粗的词。(6分)

(1)置之其坐  坐:          (2)而忘操之  操:

(3)反归取之  反:          (4)遽契其舟  遽:

(5)楚人有涉江者  涉:      (6)宁信度,无自信也  无:

4.辨别下边语句中的“度”的不同意思。(4分)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度:

(2)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度:

5.解释下列语句中“是”的意思。(6分)

(1)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

(2)你不要把他说得一无是处  是:

(3)韩非是《韩非子》的作者  是:

6.解释下列“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4分)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①其坐

至之②市,而忘操之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③

(1)做代词,代物的:

(2)做动词用的:

7.说说下列语句的意思。(8分)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3)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4)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8.读句子,回答问题。(8分)

(1)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这个郑人自己去集市上买鞋,却先要量好自己的尺码。这个“多此一举”的行为反映了什么?)

(2)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这个刻舟求剑的楚人“惑”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9.课文中的郑人和楚人的言行都十分可笑,请按要求默写出有关句子。(10分)

(1)郑人最可笑的“言”:

(2)楚人最可笑的“行”:

10.填空。(4分)

(1)《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刻舟求剑》选自《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两则寓言后,请说说你对寓言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题

这两则寓言中的“郑人”和“楚人”有什么共同点?你认为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人吗?如果有,请举出例子说明。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1)lǚ(2)suì (3)nìng(4)jù  qì(5)duó dù

2.(1)容易与“逐”混淆。(2)右下边容易多写一点。(3)容易与“堕”混淆。

3.(1)同“座”(2)拿,携带(3)同“返”(4)立即,匆忙(5)渡,从水上经过(6)不,不要

4.(1)量长短,是动词(2)指量好的尺码,是名词。

5.(1)这,这儿(2)对,正确(3)表示前后两者是同一的(或表示肯定判断)

6.之①:指量好的尺码之②:到……去之③:指剑(1)①③(2)②

7.(1)等到这个郑人回到集市上,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2)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脚试鞋呢?”(3)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4)船一停,那人便从他刻有记号的地方潜入水底去找剑。

8.(1)反映他思想僵化,宁可信“度”而不信自己的脚(2)原因是他不知道船和剑的关系是一动一静,而把两者都看成静的了。这启示我们要尊重实际,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问题。

9.(1)宁信度,无自信也。(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10.(1)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 吕氏春秋察今 (2)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带有讽刺性

综合题

两人都思想僵化,不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因此,事情就做不成:郑人买不到鞋,楚人找不到剑。

联系实际举例,可以举死搬教条,硬套框框,而不顾客观实际的人,也可举一味凭主观想像从事,无视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的人。

等第评定参考意见:

优:郑人和楚人的共同点概括得正确,能准确举出现实中的例子,说得简要。

良:郑人和楚人的共同点概括得正确,举出的例子尚可,但不够准确。

中:分别说了郑人和楚人的特点,也能联系实际来举例。

下:不会概括这两个人的特点,举例也不准确。

自测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

自duó(    )其足  nìng(    )信  zhuì(    )于水  jù qì(    )其舟

2.填空。

《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_,作者韩非,________时期哲学家,________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刻舟求剑》选自________________,这部作品是战国末秦相________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3.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①置之其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至之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及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亦惑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遽契其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句子。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浙江)

北人①生不识菱②者,仕于南方。席上啖③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释】①北人:北方人  ②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有角,叫菱或菱角,可吃。③啖:吃。

6.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仕于南方(         ) ②席上啖菱(         )

③或曰:“啖菱须去壳。”(         ) ④欲以清热(         )

7.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度  宁  坠  遽  契

2.《韩非子》  战国  法  《吕氏春秋》  吕不韦

3.①同“座”,座位;②到;③到、等到;同“返”,返回;④迷惑,糊涂;⑤立即、匆忙;雕刻

4.①有人说:“为什么不用脚试试呢?”②像这样去找自己的剑,不是很糊涂吗?

5.《郑人买履》说明了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机械地解决问题的道理。《刻舟求剑》则是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不顾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人,说明了要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来看问题的辩证观点。

6.做官;宴会,宴席,酒宴;有人(有的人);用来(用)

7.那个人偏要掩盖自己的无知(那人故意遮掩自己的弱点。)

8.这个故事中讲的那个北方人,明明不识菱角,偏要不懂装懂,结果闹出笑话。故事告诉我们,世上的知识无穷无尽,谁也不可能全部掌握。要真正获得更多的知识,不懂就不要装懂,应老老实实地向别人学习,正像孔子说的那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学生只要求作如下之一概括:不要不懂装懂,否则将闹出笑话;学习(求知)要有诚实的态度;人不能故意遮掩自己的无知(弱点)。

阅读下文,回答下面问题。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之先行,子随我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    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2、    用“狐假虎威”造一个句子。

3、    “兽见之皆走”中的“走”是什么意思?请列举出带“走”字的成语三个。

4、    口头复述《狐假虎威》的故事大意,可以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求说得生动流畅。

参考答案

(1)略(2)略(3)走:逃跑的意思。走马观花,走投无路,飞沙走石(4)略。

古代寓言二则综合能力测试

(一)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人。

2.给下列字注音。

①履(    )  ②宁(    )

3.解释字词。

(1)履(    ) (2)操(    )

(3)宁(    ) (4)罢(    )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宁信度,无自信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________》,编者是________。

2.为下列字注音。

①坠(    )  ②遽(    )  ③契(    )

3.解释下列词语。

①涉(    )  ②是(    )

③遽(    )  ④求(    )

4.分别指出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②遽契其舟(    )

5.翻译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韩非子》  韩非  战国  2.①履(lǚ)  ②宁(nìng)  3.(1)鞋子 (2)拿 (3)宁可 (4)集市已经解散  4.①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关了,(他)终于没买到鞋。 ②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相信我自己的脚。  5.启发人们要正确认识实际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削足适履  如履薄冰  履险如夷

(二)1.吕氏春秋  吕不韦  2.①坠(zhuì) ②遽(jù) ③契(qì)  3.①渡江 ②这儿 ③急忙 ④寻求  4.①涉江者 ②代“舟”  5.①我的宝剑是从这儿掉落下去的。 ②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荒唐了吗?  6.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

(三)

阅读《郑人买履》,完成文后问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 履(    ) ② 操(    )

③ 度(    ) ④ 宁(    )

2.翻译: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译文:

3.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答:

(四)

阅读《刻舟求剑》,完成文后问题。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涉(    ) ②遽(    )

③是(    ) ④求(    )

2.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②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3.解释下加点的“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B至之市,而忘操之。

C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⑴做代词,代物的:(           )

⑵做动词用的:(         )

4.翻译:是吾剑之所从坠。

译文:

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答:

(五)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8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布,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根据语境解释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A、先自度其足(   ) B、而忘操之(   )

C、反归取之 ( ) D、及反,市罢( )

2、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2分)

何不试之以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宁信度,无自信也。

3、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2分)

4、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

1、A量(量长短) B拿 C“反”同“返”,返回 D等到

2、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

宁愿相信尺度,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每个1分,共2分,例如: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画龙点睛、狐假虎威等等。

4、做事要懂得灵活变通,不能墨守陈规

李菊芬

篇18:雨霖铃教学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雨霖铃教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一语文导学案

高一年级  班级:         姓名:

课  题 《雨霖铃》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刘娟

备课时间 2009-5-14 上课时间 2009-5-17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感受词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重点)

2、仔细品味词的语言。(重点)

3、学习分析词的表现手法。(难点)

学法指导 1、查资料了解作者。2、把握感情基调诵读课文,有感情的诵读课文。3、品读课文,仔细品味语言。(反复诵读,仔细品味)

【预习展示内容】(我敢     我能     我行  )

一、知识链接

1,简介作者

柳永,原名      ,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       。本热心功名事业,但仕途坎坷,曾以词诣宰相晏殊,却不为晏殊所喜,失意无聊流连坊曲,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闻而使之落榜,曰:“何要浮名,且去填词。”由是自称“奉旨填词”以白衣卿相自居。改名后方中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是北宋时代大量制作慢词的第一个词人,通晓音律又善于运用民间生动活泼的语言和铺叙手法,使慢词发展成为与小令双峰并峙的成熟的文学样式。著有《乐章集》,时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2, 词调简介

“雨霖铃”一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到斜口,霖雨连日,他经过栈道耳闻铃声勾起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寄托哀思。大家可以想见这一词调悲怆低回、凄楚欲绝的情味。

3,写作背景

当时柳永由于仕途失意,心情郁闷,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于是与恋人痛别。本词正是他当时心境的体现。

二、翻译诗歌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三、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四、有感情的朗读本首词。

用心体会词中主人公情感,试试有感情的朗读。

【合作探究】

一、鉴赏语言(仔细品味,咬文嚼字)

鉴赏1: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鉴赏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二、体会本词的表现手法。

【达标反馈】

探究提高

阅读《雨霖铃》(节选),完成6~8题。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

答: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表现了人物何种心态?

答:

3.“念”字在全词中起何作用?

答:

【学后小结】

老师我想对您说:

【预习作业】 按照词的一般常识鉴赏《声声慢》

答案

一、知识链接

三变 柳屯田

二、翻译诗歌

秋后的知了叫得是那样地凄凉悲切,面对着和亭,正是傍晚时候,一阵急雨刚住。在汴京城门外饯行的帐蓬里喝着酒,没有好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冷落凄凉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就纵然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三、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哀怨、凄凉

【合作探究】

一:鉴赏1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写别后思念的预想。词中主人公的黯淡心情给天容水色涂上了阴影。一个“念”字,告诉读者下面写景物是想象的。“去去”是越去越远的意思。这二字用得极好,不愿去而又不得不去,包含了离人无限凄楚。只要兰舟启碇开行,就会越去越远,而且一路上暮霭深沉、烟波千里,最后漂泊到广阔无边的南方。离愁之深,别恨之苦,溢于言表。从词的结构看,这两句由上阕实写转向下阕虚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鉴赏2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写酒醒后的心境,也是他飘泊江湖的'感受。这两句妙就妙在用景写情,真正做到“景语即情语”。“柳”、“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晓风凄冷,写别后的寒心;残月破碎,写今后难圆之意。这几句景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难怪它为人称道,成为名句

二、体会本词的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

2情景交融

3虚实结合

【达标反馈】

点明时间、地点、景物,事件是与自己心爱的人饯别。晚上,阵雨才停,知了发出凄切的鸣叫,长亭送别,叫人如何能够忍受这离别的痛苦!这蝉鸣助添悲凉,而一开始即道出“凄切”,为这首词定了调子。这一层展开了一个凄凉的氛围。

都门”两句,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两情依依,难舍难分之际,客船却不断催促。心理矛盾,欲饮无绪,欲留不得。由此可窥见留恋之情深。“

以“念”这一领字带起,表明是设想别后的道路辽远,“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全是写景,实际上全含的是情,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情人相见无期,景无边而情无限。换头以情起,叹息从古到今离别之可哀。

教学案一体化《这就是我》(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案一体化《紫藤萝瀑布》(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高二历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必修一文言文单元一教学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三峡》教案(八年级必修学案设计)

高二政治新学期工作计划

地理教师教学计划参考

都市精灵学案(八年级必修学案设计)

第一学期七年级英语备课组工作计划

高中生物教学的工作计划

教学案一体化《理想》(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案一体化《理想》(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教学案一体化《理想》(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精选18篇)】相关文章:

高中生物的教学工作计划2023-09-26

高三英语教师学期工作计划2022-09-03

高一生物工作计划2024-05-22

高二上数学教学计划2022-05-07

历史备课组的工作总结2022-05-07

高一备课组教学工作总结2023-05-24

高二上学期作文训练2022-12-22

高二上政治教学计划2022-12-19

高二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2023-01-22

地理教师学期教学计划2022-08-1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