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精选14篇)由网友“屠夫”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圆柱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圆柱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
青岛版《圆柱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并能做出正确判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优越、实效,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判断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特征的探究过程。
教具准备:圆柱、圆锥模型及实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这是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当它沿一条边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图形?(圆柱)那这个三角形沿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图形?(圆锥)
[说明:创设了一个让学生感兴趣,能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的情景,并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让学生体验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建立模型。
1、整体感知圆柱。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圆柱、圆锥形状的物体,大家看,这个茶叶盒的形状是圆柱,这个积木的形状是圆锥。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生举例,师生评价)
请看大屏幕,老师收集了一些圆柱、圆锥物体的画面,当去掉这些画面的.颜色和图案,就得到了圆柱、圆锥的立体图形。(出示课件)
同学们已经能辨别圆柱、圆锥的形状,并认识了圆柱、圆锥的立体图形,那圆柱、圆锥各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说明: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让学生真正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2、研究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首先我们先来研究圆柱有哪些特征?请听清要求,请同学们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等方法来研究圆柱的特征,小组长要把你们的发现及时记录下来,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的好,发现的多?
(1)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针对这个小组的汇报情况,谁能做出评价?还有不同发现的吗?
(2)介绍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结合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再来说一说圆柱的特征。
(3)质疑解惑:你是怎样知道两个底面相等的?(①观察;②画剪:把两个底面分别画在纸上,然后剪下来比较;③量直径:测量两个底面的直径,再通过计算,判断底面是否相同;④把茶叶盒的两个底面拆下来比较。)
你怎么知道圆柱的侧面是粗细均匀的?
(4)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就叫圆柱的高。师板书:高 圆柱的高有多少条?(板书:无数条)这无数条高的长度有什么关系?(板书:都相等)
(5)高的拓展。在日常生活中,硬币的高叫什么?(厚)钢管横着放高叫什么?(长)圆柱形水井的高叫什么?(深)
(6)结合实物和课件,师生一起整理圆柱的特征,师板书。
(7)谁能结合板书,完整的说一说圆柱的特征;同位互相说一说。
[说明: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结合电脑演示,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让学生直观的获取知识,使课堂教学做到实效、高效。]
4、探究圆锥的特征。
(1)我们已经知道了圆柱的特征,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圆柱特征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圆锥有哪些特征?
(2)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3)还有补充的吗?
(4)介绍顶点、侧面和高。(课件演示)
(5)圆锥的高有多少条?
(6)让学生说一说圆锥的特征。
5、对比
我们已经知道了圆柱、圆锥的特征,请同学们结合板书,想一想,圆柱、圆锥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说明: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圆柱、圆锥特征的理解。]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认识圆台,了解圆柱、圆台、圆锥之间的关系。(课件演示)
2、课本48页第3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即将结束,我们借用中央电视台栏目《实话实说》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说明:此环节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人文化,其中有知识的收获、学习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等,是师生情感互动的展现。]
五、课后实践,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课下利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自己动手做圆柱、圆锥,比一比,看谁做得精致,下节课我们展示交流。
篇2:数学《认识圆柱和圆锥》教案
数学《认识圆柱和圆锥》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9~10页的例1和第10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及空间观念的形成。
教学资源:
课件、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或一个圆锥形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示意图
2.教师:这么多物品,你知道它们各是什么形状吗?
指名学生分别说。
谈话:回忆一下学过的图形各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谈话:不论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它们都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你知道图(4)是什么形状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圆柱
图(5)是什么形状?板书:圆锥
你能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你见过那些圆柱和圆锥?(指名学生说,如铅笔、烟囱、套管、铅锤等)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
二、合作探究,认识特征
(一)认识圆柱的特征
1.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谈话:对于圆柱和圆锥,你想知道有关它们的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把有关圆柱、圆锥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谈话:同学们真聪明,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圆柱、圆锥的特点,其它问题我们以后再来研究,好吗?
2.认识圆柱的底面和侧面
教师出示圆柱实物并将直尺靠在圆柱实物边上,告诉学生上下粗细相同的圆柱叫直圆柱。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实物,仔细看一看。
①先看一看,你认为它有几个面?
②再摸一摸每个面有什么特征?
③然后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手中的实物和同学的实物有什么特点?
篇3: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
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研究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这些立体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探究能力,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所发展。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本节课将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学习圆锥的相关知识。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圆锥的特征,难点是圆锥高的测量方法,因此,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测一测等活动,感知圆锥的特征,体验圆锥由面成体的过程,明确圆锥体和面之间的关系,学会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经历认识圆锥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圆锥模型平板 直尺
学生准备 圆锥形实物
教学过程
1.知识回顾。
师: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我们是怎样研究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的?
预设
生1:先研究它们有几个面,再研究各个面之间的关系。
生2:先研究它们的各部分名称,再研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生3:先研究它们的组成,再研究它们的特征。
2.导入新知。
师:你们认识老师手中的这个立体图形吗?(出示圆锥模型)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
⊙探究新知
1.探究圆锥的外部特征。
(1)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教材31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图中这些物体在形状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预设
生1:都有两个面,一个面是圆,一个面是曲面。
生2:都有一个顶点。
明确:图中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
引导学生交流:你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的物体?(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圆锥形煤堆、圆锥形粮堆、圆锥形帐篷、削过的`铅笔头、铅锤等)
(2)初步认识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①结合圆锥形物体和圆锥模型认识圆锥的各组成部分。
交流明确:
a.底面:圆锥的圆面是圆锥的底面。
b.侧面:圆锥的曲面是圆锥的侧面。
c.顶点:圆锥有一个顶点。
②结合课件理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师:你觉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的?你知道为什么是这个形状的吗?
预设
生: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因为顶点到圆周上任何一点的长度都相等。
2.探究圆锥的高。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圆锥有高吗?如果有,有几条?圆锥的高指的是什么?自学教材32页上半部分内容后回答。
预设
生1:圆锥有高,并且只有一条高。
生2:圆锥的高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师:圆锥的高在哪?谁有办法让大家看到圆锥的高?
篇4: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柱和圆锥》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是小学数学最后教学的形体知识。与长方体、正方体一样,圆柱和圆锥也是基本的几何形体,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经常能够看到这些形状的物体。教学圆柱和圆锥,能够扩大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范围,丰富对形体的认识,有利于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教学圆柱和圆锥,也能够丰富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活动经验,深入理解体积的意义和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利于完善认知结构,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圆柱和圆锥,还能够给学生提供探索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机会,有利于转化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全单元编排五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
例1圆柱、圆锥的形状特点
例2圆柱的侧面积
例3圆柱的表面积
例4圆柱的体积
例5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知道圆柱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举例说明。圆柱和圆锥,能判断一个立体图形或物体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2、使学生知道圆柱侧面展开的图形,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计算方法,并认识取近似数的进一法。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认识圆柱和圆锥
教学内容:教材第9~10页的例1和第10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及空间观念的形成。
教学资源:1、课件2、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或一个圆锥形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示意图
2、教师:这么多物品,你知道它们各是什么形状吗?
指名学生分别说。
谈话:回忆一下学过的图形各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谈话:不论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它们都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你知道图(4)是什么形状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圆柱
图(5)是什么形状?板书:圆锥
你能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你见过那些圆柱和圆锥?(指名学生说,如铅笔、烟囱、套管、铅锤等)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
二、合作探究,认识特征
(一)认识圆柱的特征
1、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谈话:对于圆柱和圆锥,你想知道有关它们的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把有关圆柱、圆锥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谈话:同学们真聪明,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圆柱、圆锥的特点,其它问题我们以后再来研究,好吗?
2、认识圆柱的底面和侧面
教师出示圆柱实物并将直尺靠在圆柱实物边上,告诉学生上下粗细相同的圆柱叫直圆柱。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实物,仔细看一看。
①先看一看,你认为它有几个面?
②再摸一摸每个面有什么特征?
③然后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手中的实物和同学的实物有什么特点?
教师巡视解答疑惑。
汇报观察结果:
谈话: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先指名学生拿着实物到前面介绍自己的发现,再指名不拿实物说发现。师生及时共同进行评价)
谈话:你是怎么知道上下2个面大小相同的?
指名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师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确: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圆形,大小相等,叫圆柱的底面,中间有一个曲面,叫圆柱的侧面。
课件随时演示,将茶筒的底面和侧面抽象出的圆柱立体图形
板书:底面2个完全相同的圆
侧面1个曲面
高两底之间的距离
3、认识圆柱的高
教师从学生拿来的圆柱中随便找两个高矮、粗细不同的圆柱,让学生观察比较。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底面大小决定圆柱粗细,高决定圆柱的高矮
谈话:哪是圆柱的高,谁来指一指?
谈话:你知道你手中的圆柱形有多高吗?想知道它的高有多少条吗?
小组合作动手量一量圆柱的高,记下测量数据,多量几条,你能发现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测量结果。指名一组到讲台前演示,
使学生明确:圆柱的高长度相等,有无数条。
提问:什么是圆柱的高?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高上下两底面之间的距离(无数条)
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圆柱的高
(二)认识圆锥
1、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圆柱,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锥形物体,观察圆锥体,摸一摸、量一量,和圆柱比一比,它与圆柱有什么不同?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看到的、摸到的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观察结果。
使学生明确圆锥有一个底面是圆形,有一个侧面是曲面。圆锥是尖的有一个顶点。
教师出示圆锥实物课件
思考:圆锥有几条高?
怎样测量圆锥的高?
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学生用平移的方法将藏在圆锥中的高平移出来测量,学生合作动手测量圆锥模形的高并指名上台演示。
板书:底面1个圆形
侧面1个曲面
高1条
2、交流对圆锥的认识
3、小组讨论比较圆柱与圆锥的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4、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物体是圆锥形的?
5、学生阅读课本9、10页的内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10页练一练。
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圆柱?哪些是圆锥?为什么?
2、练习二第1题。
结合图形指出圆柱、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3、练习二第1题。
“连一连”。学生自主连线,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回顾新知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巩固圆柱与圆锥的区别与联系。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3题。
板书设计:
篇5:圆柱的认识优秀教案
圆柱的认识优秀教案
圆柱的认识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探索圆柱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研究,使学生掌握研究立体几何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高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长方体模型,圆柱模型,卡纸做的长方形(长10 cm,宽5 cm),小棒(可用筷子代替),备用剪刀若干。
学生:每生自带一个圆柱形物体,草稿纸。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这是我们已经研究过的立体图形,谁还记得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特征?我们是怎样研究的?
教师:(出示长方体的模型),我们在认识长方体时主要认识了它的哪些方面?是怎样研究的?
学生1:长方体的组成,就是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观察:数一数。(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研究方法)
学生2: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动手操作:画、剪、比、量。
教师:我们在认识一种几何图形时,可以用这些方式研究一种新的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用长方体、正方体的学习方法来研究圆柱体,体现了研究方法的一致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接下来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方法上的指引。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形状设计不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你们看(课件出示):
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如果把这些物体的形状画下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课件演示:从实物图抽象出圆柱图形。
3.小结: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
揭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圆柱。(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圆柱的特征
1.小组合作:探究圆柱各部分的组成和特征。
教师:那么圆柱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课件出示合作要求)
(1)请你拿出你所带的圆柱形物体,看一看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小组合作研究各部分有什么特征,如果需要用到特别的工具,比如剪刀,可向老师借用。
(2)有困难的小组可以到书中去寻找或补充答案。仔细阅读教材18页例1的内容,注意边读书中内容,边用笔画一画。
(3)小组内互相交流:组织整理好汇报的内容(如:有什么发现?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的?)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明确要求有利于学生有序地开展研究活动,在互相合作、互相补充中培养小组协作精神。
2.小组汇报:
(1)结合实物,初步探索圆柱的组成。
哪一组同学来给大家说说看,圆柱有哪些特征?你们是怎么验证的?(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质疑)
学生:我们知道了圆柱有3个面组成。上下两个圆叫做底面,圆柱周围的面叫做侧面。(课件出示圆柱和相应的名称)
教师:指一指手中圆柱的底面、侧面。(板书:2个底面,1个侧面)圆柱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呢?
(2)观察、比较圆柱底面的特征。
学生:圆柱的两个底面都是圆,大小相等。(板书:面积相等)
教师:你是怎样知道两个底面相等的?
预设:剪出来比较、量直径计算、画在纸上倒过来观察是否重合。(分别请学生演示验证)用哪种方法验证最简单?
(3)感知圆柱侧面的特征。
教师:圆柱周围的面有什么特征?与底面有什么不同?(板书:曲面)再用手摸一摸。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有利于增强学生直观感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柱的特征,通过多种方法的展示验证拓宽学生思维。
(4)圆柱的高。
课件显示:一个圆柱高度变化过程。
请同学观察:圆柱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引导:哪段距离表示圆柱的高?请看屏幕,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就叫圆柱的高。
(课件出示: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教师:圆柱的高在哪些地方可以找到?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上显示并用有颜色的线闪烁。
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教师:你能在你的圆柱上指出这条高吗?(圆柱中心的高,指不到)
面对无数条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为了方便一般测量侧面上的高)
教师:请看这样画一条线段是它的高吗?(三角板斜放)
预设: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应该垂直于两个底面。
在我们的生活中,圆柱的高还有其他的说法。
(课件演示)你看:一口水井是圆柱形的,这个圆柱的高还可以说是“深”,一个1元硬币是圆柱形的,这个圆柱的高还可以说是“厚”,水管也是圆柱形的,它的.高还可以叫“长”。
【设计意图】把抽象的立体图形还原于生活原形,更好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以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好铺垫。
(5)小结圆柱特征。
教师:现在谁来完整的说说圆柱有什么特征(看板书)?
(三)练习巩固
1.教材P18做一做第1题。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应名称。
2.教材P20练习三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校对答案,不是圆柱的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游戏拓展,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换
1.出示一个硬纸板做成的长方形(长10cm,宽5 cm),用长尾夹将其10 cm的长固定在小木棒上。
教师:这个简易的玩具跟我们今天所学的圆柱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快速地转动木棒,看看会发生什么奇迹?
学生:转动起来是一个圆柱。
教师:是怎样的一个圆柱?你能用具体数据来描述一下吗?(底面半径为5 cm,高为10 cm的一个圆柱)
2.如果我把这个长方形5cm长的那一边夹住后再转,转出来的圆柱跟刚才的一样吗?
想象一下: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圆柱?(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
出现的圆柱和你想象的大小一样吗?和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什么物体大小差不多?
3.同一个长方形,为什么转出来的圆柱不同?
如果有一个长方形长是150厘米,宽是30厘米 ,快速旋转,会形成一个多大的圆柱?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油桶。
4.考考你:教材P18做一做第2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柱,即长方形的一条边快速旋转,形成圆柱形状,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换。通过想象、用手势比划大小、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物品,最后看圆柱辨长方形,层层递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和感想?
篇6:圆柱和圆锥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9~10页的例1和第10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及空间观念的形成。
教学资源:
课件、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或一个圆锥形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示意图
2、教师:这么多物品,你知道它们各是什么形状吗?
指名学生分别说。
谈话:回忆一下学过的图形各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谈话:不论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它们都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你知道图(4)是什么形状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圆柱
图(5)是什么形状?板书:圆锥
你能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你见过那些圆柱和圆锥?(指名学生说,如铅笔、烟囱、套管、铅锤等)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
二、合作探究,认识特征
(一)认识圆柱的特征
1、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谈话:对于圆柱和圆锥,你想知道有关它们的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把有关圆柱、圆锥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谈话:同学们真聪明,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圆柱、圆锥的特点,其它问题我们以后再来研究,好吗?
2、认识圆柱的底面和侧面
教师出示圆柱实物并将直尺靠在圆柱实物边上,告诉学生上下粗细相同的圆柱叫直圆柱。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实物,仔细看一看。
①先看一看,你认为它有几个面?
②再摸一摸每个面有什么特征?
③然后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手中的实物和同学的实物有什么特点?
篇7: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练习题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练习题
圆柱的认识
一、图形的认识
1、指出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圆柱,并指出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2、根据圆锥的特征,判断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圆锥?
3、下面图形以红色线为轴旋转后会得到圆锥吗,如果 是说出圆锥的高和底面半径。
4、选出下图中给出的数据,求圆柱的侧面积:
二,填空
1、圆柱的两个底面都是________它们的面积________。 2、圆柱的侧面是一个______面,把它沿着高展开可能是一
个______形或________形。它的一条边等于圆柱的________,另一条边等于圆柱的__________。
3、如果把一个底面直径是2分米的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
个正方形,那么圆柱的高是________分米,侧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
4、小军把一张长2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做了一个
简易笔筒,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最大是______平方厘米。 三、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周长是1.8米,高0.9米。
2、底面半径和高都是3分米。
四、应用题。
1、用铁皮做1节圆柱形的排水管,排水管的底面半径是0.1米,长3米,问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接头处忽略不计)
2、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是1.5米,直径是1.2米,前轮转动50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
圆柱体的表面积
一、填一填。
1、圆柱的__________加上___________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2、一个圆柱体侧面积是50平方厘米,底面积是28.5平方厘米,表面积是___________。
3、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_________平方厘米。
4、一个圆柱体,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侧面积是_________平方厘米。
5、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2分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练习题米,它的高是__________厘米。
6、把一张长8分米,宽5分米的白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_________平方分米。
7、把一张边长为5.5厘米的正方形白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__________平方分米。
二、填一填,求出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三、求下列各图形的表面积。
2
篇8:圆柱和圆锥体积教案
圆柱和圆锥体积教案
教学要求:
l.使学生认识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求出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根据教材第14页“练一练”第1题自制的圆锥,演示测高、等底、等高的教具,演示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的教具。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 说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 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及圆柱体(边说边出示实物图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下面一些物体(出示教材第13页插图)。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教材中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今天这节课,就学习圆锥和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圆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样的圆锥体,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2.根据教材第13页插图,和学生举的例子通过幻灯片或其他方法抽象出立体图。
3.利用学生课前做好的圆锥体及立体图通过观察、手摸认识圆锥的特点。
(1) 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2) 认识圆锥的顶点,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在图上表示出这条高)提问:图里画的这条高和底面圆的所有直径有什么关系?
4.学生练习。
口答练习八第1题。
5.教学圆锥高的测量方法。(见课本第13页有关内容)
6.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测量自制圆锥的高。
7.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具体方法可见教材第14页上面的图)
(2)让学生猜想:老师手中的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你能猜想一下它们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实验操作,发现规律。
在空圆锥里装满黄沙,然后倒入空圆柱里,看看倒几次正好装满。(用有色水演示也可)从倒的次数看,你发现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得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 。
老师把圆柱里的黄沙倒进圆锥,问:把圆柱内的沙往圆锥内倒三次倒光,你又发现什么规律?
(4)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教师可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 。
(5)启发引导推导出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 Sh
(6)小结:要求圆锥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以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以 ?
8.教学例l
(1)出示例1
(2)审题后可让学生根据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自己试做。
(3)批改讲评。注意些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强调要乘以 。
2.做练习三第2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错的要求说明理由。
3.做练习三第3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第(3)、(4)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圆锥有怎样的特征?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4、5题。
篇9:《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圆锥并掌握它们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3、能正确判断圆柱和圆锥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
1、教师准备大小不同的圆柱和圆锥以及其他几种形体的实物及模型。
2、学生准备圆柱和圆锥实物。
3、教师准备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梯形的小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做你来说我来猜的游戏。(就是中央电视台幸运52的记时抢答)随着屏幕上出现一组漂亮的几何图形,一名同学根据已有知识在描述着它的特征,另一名同学在认真的猜着,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然后屏幕上出现圆柱体和圆锥体,由于学生还没学圆柱和圆锥。造成下面的学生无法猜出。此时学生自然会产生想深刻认识圆柱体圆锥的特征这一要求。
(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进一步了解圆柱和圆锥。
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
㈠认识圆柱、圆锥。
1、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实物中的圆柱形物体和圆锥形物体分开。
2、仔细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你能在纸上把他们画出来吗?谁愿意把
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贴出学生画的立体图)
教师:比较这几个同学的画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教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想象,画出圆柱和圆锥的立体图形。那
么,你还能回想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圆锥吗?
(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圆柱的特征.
教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可以看出大家对圆柱、圆锥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接下来咱们再一起来探讨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请你拿起桌上的圆柱,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将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交流。
(教师在学生交流时,深入到学生中,倾听孩子不同的见解,做到心中有数)。
2、集体交流:(学生交流时语言可能不严密,教师随时正确引导)
谁想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学生交流,教师系统整理。
⑴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面积相等的圆,这两个圆面就叫做底面。
⑵圆柱还有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叫做侧面。想一想,这个曲面展开会是什么形状?想个法子试一试!
(3)上下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想一想,圆柱的高有多少条?
认识圆锥的特征
教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发现了圆柱体的特征,那么大家能不能继续努力,来寻找圆锥体的特征呢?
1、拿出桌上的圆锥形实物,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你又有什么发现?将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
⑴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形,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猜想一下,圆锥的侧面展开又会是什么图形?试试看!
⑵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想一想圆锥的高有几条?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通过努力,找到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下面做一组练习题看看大家对刚才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请打开课本翻到48页,看第一题。
1、完成自主练习第1、2题。(注意倾听学生不同的意见,并让他们说出自己判断的理由。)
2、完成自主练习5。(利用课前准备的各种小旗)。
3、完成自主练习4,6。
四、实践。
1、让学生动手量圆柱、圆锥的高。
篇10:《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同学们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了解点的移动可以得到线,线的移动可以得到面,面的旋转可以得到体,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圆柱和圆柱的基本特征,激发同学们的探究欲望。
2.通过观察、思考、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同学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拿一根一头拴着一个小球的绳子甩动,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再让学生结合书第2页2、3题,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最后总结出点的移动可以得到线,线的移动可以得到面,面的旋转可以得到体的结论。
2.教师出示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各种物体(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圆台)
游戏规则:一人上台摸,并描述你摸到的这个物体的最典型的特征,使下面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你摸的这个物体的名称。
师生共同活动。在摸出物体后,教师让学生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引出这节课要探究圆柱和圆锥。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
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从生活的实景图中发现圆柱和圆锥。
从书第2页找一找的实景图,找出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与同伴互相指一指,哪些是圆柱和圆锥,并指名回答。
2.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圆柱、圆锥的`特征。
用各种方法,如摸、量、画等,观察带来的圆柱、圆锥形实物,你们有哪些发现?用手中的工具验证你们的猜想。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的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表格:
研究对象
你们猜想它有哪些特征?
你们是用怎样的方法验证你们的猜想的?把验证方法记录下来,与同学交流。
3.小组汇报反馈。
教师抓住几个关键点进行引导:
圆柱的特征:
⑴两个底面、一个侧面。底面是由两个大小完全相等的圆组成。侧面是一个弯曲的面。
⑵认识圆柱的高,并会测量圆柱的高。如果没有学生探究这个问题,教师要示范两个底面大小差不多的圆柱,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高不同,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圆柱的高(圆柱两个底面的距离叫做高)。圆柱有无数条高,每条高的长度相等。
圆锥的特征:
⑴由一个底面(圆)、一个侧面(曲面)组成。
⑵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引导学生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小结:通过刚才的合作学习和交流,我们更进一步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你能说一说你现在知道了圆柱和圆锥有哪些特征吗?
4.说一说
课本3页,让学生再次系统地看一看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拿一个你准备好的圆柱和圆锥,同桌互相说一说它们各部分的名称。
说一说,在生活中见到的哪些物体的形状像圆柱、圆锥?指名回答。
篇1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19页的例1,完成第19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五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看懂圆柱、圆锥的平面图。
2.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并会测量高。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从整体上体会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了解围成圆柱或圆锥的各个面。2.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高,并会测量高。
教学难点
认识圆锥的高。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圆柱体、圆锥体的物体,让学生收集一些圆柱体、圆锥体的实物。同时让学生将教科书第125、127页上的图沿边剪下来做成圆柱体、圆锥体。
一、激趣引新
1、师出示准备的模型圆柱,圆锥,提问,这是什么形体?
师指出:圆柱体简称圆柱,圆锥体简称圆锥。
2、举例: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学生举例)
3、师出示挂图,提问,生活中的例子很多,你看这张图上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直圆柱和直圆锥。(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认识圆柱
⑴谈话,请看挂图,刚我们看到的圆柱有大的,有小的,有高的,有矮的,还有这么扁的,同学们桌面上也有大小不一的圆柱,仔细观察这些圆柱,你发现这些大小不一的圆柱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后自由发表意见,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
⑵验证发现:上下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刚才同学说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请你想办法证明一下,这个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可能:a把茶叶筒的盖头拿下来比划b用线绕c用尺亮圆的直径
侧面是弯曲的:把你手中的圆柱摸一摸,滚一滚,你发现它的这个面与桌面有什么不同?侧面滚一滚,滚出一个什么形状?
⑶师指出:这是沿着圆柱形物体的轮廓画下来的圆柱的平面图
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板书底面,图中标出底面)
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板书,在图中标出)
提问:圆柱的高有多少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师出示装满牙签的牙签盒让学生体会)
验证圆柱的高都相等:把圆柱放在桌角量高,变换角度量高,量出的结果一样吗?
⑷练习:说说师手中的杯子,方便面碗是不是圆柱,为什么?指出自己手中圆柱的各部分名称,指出下列圆柱各部分名称
2、认识圆锥
⑴谈话:某些建筑物的顶部,吃的蛋筒,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请你观察这些圆锥,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自由交流,师适当板书)
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⑵看书对照你的发现是否正确
⑶师指出:图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边说边在图上标出来)
提问,圆锥的高有几条?
滚动圆锥,你有什么发现?
辨析,这是圆锥的高吗?那你认为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师出示图。
⑷指出你手中圆锥各部分名称。
3、比较:观察圆柱和圆锥有什么不同之处?
师可引导提问:圆柱和圆柱都有一个侧面,侧面都是一个曲面,为什么圆柱滚动侧面时与圆锥滚动侧面的感觉不一样?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判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
2、练习五第二题,连一连。
3、练习五第三题:先让学生根据题意转一转,想象一下,再交流。
圆柱的底面半径与高与长方形小旗有什么关系?
4、拿出硬纸做的圆柱和圆锥,想办法量出它们的底面直径和高,记录再自备本上。
篇12:学圆柱与圆锥的认识练习题
学圆柱与圆锥的认识练习题
1.如图,把底面周长18.84cm,高10cm的圆柱切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cm2,表面积是()cm2,体积是()cm3。
考查目的: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答案:28.26,304.92,282.6。
解析:把圆柱体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底面积、体积都没有发生改变,只有表面积比原来的圆柱多了两个长方形的面积,而多出的两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高,宽等于圆柱底面圆的半径(利用底面周长计算)。
2.数学老师的教具里有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老师告诉大家,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已知圆锥的高是12厘米。请你算一算,这个圆柱的高是()厘米。
考查目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
答案:4。
解析: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在圆柱和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的情况下,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因此圆柱的高是12÷3=4(厘米)。
3.一个圆柱形的木料,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8厘米,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如果把它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部分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考查目的:圆柱的表面积、圆锥的体积计算。
答案:207.24,150.72。
解析: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底面周长×高,把相关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出表面积。把这个圆柱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也就是这个圆锥与圆柱等底等高,要注意计算的是削去部分的'体积,可以理解为是圆柱体积的
或圆锥体积的2倍。
4.下图中的圆柱形杯子与圆锥形杯子的底面积相等,把圆锥形杯子装满水后倒进圆柱形杯子,至少要倒()杯才能把圆柱形杯子装满。
考查目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
答案:9。
解析:设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为
,则圆柱的体积为
,圆锥的体积为
,圆柱的容积是圆锥容积的9倍,也就是需倒9杯才能把圆柱形杯子装满;也可以这样理解,在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倒3次可装满,现在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3倍,所以要倒9次。
篇13:《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18-19,练一练和练习五的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立体图
【教学准备】
1、圆柱和圆锥形的实物、模型(学生、老师)
2、一根绳子一个小球,长方形、直角三角形的小旗各一面。
【教学过程】
一、想象导入。
1.师:将一根绳子看作一条线段,一个小球看作一个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如果将一个长方形绕其中的一条边,形成了什么物体。
2.找一找屏幕上哪些是圆柱体。
3.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圆柱形的?
二、认识圆柱。
1.拿一个圆柱仔细观察,边观察边思考,然后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①圆柱一共有几个面?
②上、下两个面什么形状?大小相等吗?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
③用手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它叫什么面?这个面有什么特点?
④圆柱上下一样粗吗?
(1)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圆柱物体上互相指着说一说它的底面、侧面。
(2)小组合作,动手动脑:
①圆柱两底面的大小怎样?你有什么办法证明?
②用直尺量一量罐头盒的高,有多少种不同的量法?你发现什么?
学生动手操作,集体交流。
生1:量一量两个圆的直径,直径相同,说明圆的大小相等。
生2:用绳子量两个圆的周长,周长相等,说明大小相等。
生3:可以采用滚动的方法,证明周长相等。
生4:剪下两个面,直接比一比大小。
2.出示三个不同的高不一样的圆柱
思考:①你想说什么?(高不相同)
②什么是圆柱体的高?
③怎么测量圆柱体的高?
小结:圆柱体有无数条高,所有的高都相等。
引申:圆柱的高在生活总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如:硬币的厚,钢材的长度,井的深度。
三、认识圆锥。
1.一个长方形上面的一边缩短后,绕长旋转一周,形成了什么图形?如果继续缩短变成一个点,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沿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是什么图形?(圆锥)
2. 找一找屏幕上哪些又是圆锥体。
3.学法提示。
(1)你想研究圆锥的什么?
(2)你想用什么方法研究?
(3)你发现了什么?
请同学利用学具试着研究圆锥的.特征。(也可以看书自学)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思考:怎样测量圆锥体的高?
让学生小组合作用教师提供的学具测量圆锥的高,介绍测量的方法,然后让学生操作,再集体交流。
思考:为什么圆锥的高在里面,可以从外面测量?
4.对比小结:圆柱和圆锥各有什么特征,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圆柱体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巩固练习
1.教学练一练
观察练一练中的图,你能很快找出圆柱和圆锥吗?在圆柱旁边打上“√”,在圆锥旁边打上“δ”。
2.练习五第2题
有句古诗说:“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学们一定很熟悉吧?那么,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圆柱和圆锥,是否也会看到不同的图形呢?请分别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进行观察,再到书上练习五第2题去连一连。
3.拓展练习:
在学习有关图形的知识时,练就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个善于想象的大脑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请看屏幕。
在下图中,以直线为轴旋转,可以得出圆柱体的是( )。
五、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惑?接下来,我们还会研究圆柱圆锥的哪些知识?
但我们对圆柱和圆锥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课后,请同学们完成一个小制作,具体的要求看练习五的第4题。聪明的同学还可以猜一猜,下一节课我们将研究什么问题。
篇14: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
一、对圆柱的认识进行重点引导
认识圆柱时,由于学生对圆柱已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找出圆柱,让孩子明白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在此基础上,结合圆柱的直观图,介绍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并对圆柱的侧面教学作了重点说明。
二、注意学习方法的迁移: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认识在研究内容上有其相似之处。
认识圆柱后我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回顾。通过交流学生对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有效地迁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地激发。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观察、研究之中。对于圆锥,不同的同学有了不同的认识。然后,通过适时地交流和组织阅读课本,学生对于圆锥有了较好的'认识。
三、注意对比:圆柱和圆锥认识以后,我让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进行了有效的对比。
从而使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面、高有了更深的认识,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系统。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识到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注意有层次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虽然课前钻研教材,准备学具、教具花的时间多些,但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脸蛋,我心里和孩子一样乐滋滋的。
【《圆柱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精选14篇)】相关文章: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诗词总复习教案2022-06-03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利息的教案2022-08-21
人教版圆锥的体积的教学设计2024-02-27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成数》优秀教案设计2022-07-20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2022-09-17
《圆锥的认识》小学六年级数学说课稿2024-02-12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22-09-21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3-07-21
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023-03-15
小学数学六年级的下册教学计划2023-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