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基础训练 3 教案教学设计((集锦15篇))由网友“纯路过的”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下册基础训练 3 教案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下册基础训练 3 教案教学设计
作者邮箱:zhaocaizhenxue@163.com
教学要求:
1、练习读准字音和根据语言环境选解释。
2、练习用介词造句,认识拟人句。
3、练习使用书名号。
4、练习以导游的身份介绍学校情况。
5、独立阅读短文,分析。
6* 练习写一次春游。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读准字音和根据语言环境选解释。
2、练习用介词造句,认识拟人句。
3、练习使用书名号。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任务:学习“字词句”部分。
二、练习第一二题。
1、自学。
2、请两人上前在小黑板上做。
3、讨论答案,订正。
三、练习第三题。
1、学生自读,练习造句。
2、按照“为了”“自从”“从……到……”“通过”的顺序,指导造句。
四、练习第四题。
1、指名读句子,说说带点词的作用。
(把物当人写)
2、你还能举一些学过的例子吗?
3、作业:
回家后在学过的语文课本上摘抄两句。
五、练习第五题。
1、自练。
2、讨论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以导游的身份介绍学校情况。
2、独立阅读短文,分析。
教学过程:
一、交流每人找的拟人句。
1、指名读句。
2、每人从别人读的句子里,挑一个抄下。
二、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指名读题。
2、想一想,我们学校可以向别人介绍什么。
3、请学生说说准备介绍的内容,相互补充完善。
4、组成四人小组练习,一人当导游,三人当参观者,练习时,导游要大大方方地介绍,参观者可以提出问题或发表评论。
5、请一两组当众展示导游过程,师生评议。
三、学习短文。
1、指名读题目,明确练习要求。
2、学生按要求自学短文。
独立完成分段,归纳短文的中心。
(约15分钟)
3、讨论交流。
中心:赞扬了女清洁工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4、练习朗读短文。
五、作业:
看看“作文”的要求,考虑一下,准备写什么内容。
[下册基础训练 3 教案教学设计]
篇2:下册基础训练 1 教案教学设计
作者邮箱:zhaocaizhenxue@163.com
教学要求:
1、复习汉语拼音,区别形近字,练习准确地搭配词语,缩写句子。
2、以劳动或比赛为内容进行说话、听话训练。
3、独立阅读短文,练习概括中心。
4、学写建议书。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同总教学要求1。
教学过程:
一、提出要求:
完成“字词句”部分的四道题。
二、练习第一题。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自读,比较每组两个音节的声母有什么不同。
3、指名一组一组地比较声母读音。
达到区分平翘舌音、n--l、w--h、y--r 的目的。
三、练习第二题。
1、指名读题。
2、学生自练,逐组区分字形并组词。
3、全班讨论,订正。
归纳出易混的形近字,一种是音同形近,一种是音异形近。
四、练习第三题。
1、指名读题。
2、学生自练,用直线搭配词语。
3、指名读,全班订正。
4、教师小结。
五、练习第四题。
1、指名读题目和例句,明确要求。
通过两个例句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缩写句子,怎样缩写句子。
2、个人尝试练习,指名做题。
3、小组讨论。
4、全班校对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以劳动或比赛为话题进行听话、说话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提出要求:
1、教师提出要求。
2、学生读课本中的要求。
3、指名口述训练的内容、要求。
(内容:口述劳动或比赛的情况。
(要求:讲印象最深的;从怎样进行的、人们的表现、反应等方面讲。)
二、拓宽思路。
1、个人想自己准备讲什么。
2、指名说,互相启发。
三、指导怎样说明白,说清楚。
重点指导按劳动或比赛的过程练习说,语句通顺连贯。
四、指导怎样说得更好。
重点指导在讲清经过的基础上,讲得更全面些,讲出人们在劳动或比赛时的表现,观众的反应,注意突出给你印象深的地方。
五、在练说中指导。
1、个人练说。
2、在小组中互相说,互相纠正,补充。
3、指名说话,师生订正、补充。
六、鼓励把说的内容在课后写下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独立阅读短文,练习分段,归纳主要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提出要求:
指名读课本中的“阅读”要求。明确学习目标。
二、初读,了解大意。
1、自由读,想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读,说。
三、细读,理解内容。
1、自由读,想短文内容是分几个意思讲的,在书上标出来。
2、讨论分段。
3、归纳段意。
一、讲齐白石爷爷是世界著名的大画家。
二、他从小时候学画起,长期以来勤于观察,刻苦练习。
三、齐白石爷爷终于获得了成功。
4、练习归纳全文内容。
四、再读,概括中心。
引导学生由课文内容,思考作者写这篇短文要告诉我们什么,读了这篇短文懂得了什么。中心思想最好由学生讨论得出。
中心思想:短文通过叙述齐白石爷爷长期以来是怎样勤于观察、刻苦学画的,赞扬了他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
五、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读。
2、指名读,全班评议。
[下册基础训练 1 教案教学设计]
篇3:下册基础训练 2 教案教学设计
作者邮箱:zhaocaizhenxue@163.com
教学要求:
1、复习汉语拼音;练习辨析多音、多义字;认识连词的用法;修改病句。
2、阅读短文,训练学生理清文章条理的能力。
3、练习具体地记叙事情的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汉语拼音;练习辨析多音、多义字;认识连词的用法;修改病句。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任务。
二、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视。
三、讨论:
第一题:
1、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2、请说说每组音节的不同。
第二题:
1、指名读组词。
2、评论。
3、各自修改组词。
第三题:
1、分别读句子,并说说带点词的意思。
2、请同学逐题口头造句。
3、学生评论。
第四题:
1、分别请同学找出句子中的错误。
2、修改,评论。
3、找出这类句子错误的特点:概念混乱。
四、预习“阅读”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阅读短文,训练一清文章条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提出自学要求:
默读短文,读准字音,边读边想内容。给课文分段,想想段意、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二、学生自学,边学边做记号。
教师巡视指导。
三、讨论交流:
1、指名读短文,纠正读音、读破句子的地方。
2、交流短文的内容和中心思想,说说自己是怎样概括中心思想的。
(主要内容:林巧稚回忆自己上中小学时,教师讲授知识时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自己不仅学到了知识,又体会到一种人生的哲理。)
3、短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思想有条理地记叙的?
(两件事:一是海滩上做地形沙盘;二是生物课上教师告诉大家树叶千奇百怪。)
四、自由读课文,提出疑难,讨论。
五、作业:
想想生活中让你不能记忆的事,为作文做准备。
[下册基础训练 2 教案教学设计]
篇4:基础训练3课件设计
基础训练3课件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注意区分前后鼻韵母。
2.通过形近字组词,区分字的音、形、义。
3.积累反义词。
4.通过调整句序,了解句与句的联系,进行初步的逻辑训练。
5.练习使用冒号和引号。
6.培养听话、想象和转述能力。
7.通过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了解句与句的联系。
8.写校园的一处景物,培养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把内容写具体的能力。
二、教学时间2—3课时(不包括作文)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字·词·句的练习
第一题,读拼音写汉字的练习。教师可让学生先一组组比较读音(注意in与ing、an与ang、u与o、ei与en的区别),然后再在拼音下填入汉字。
参考答案如下:
树(阴) 鲜(艳) 云(雾) 危(险)
(英)雄 表(扬) (握)手 (温)暖
第二题,组词练习。第1组音同形近,第2组音异形近,教师应先引导学生比较字的音、形、义的异同,再组成词语。
参考答案如下:
希(希望) 台(台湾) 捡(捡柴) 伯(大伯)
稀(稀少) 抬(抬头) 检(检查) 泊(停泊)
免(免除) 旅(旅行) 隐(隐蔽) 导(指导)
兔(白兔) 派(指派) 稳(稳定) 异(奇异)
第三题,写反义词的'练习。可先让学生自己做,然后再评讲。也可以让学生说说还知道有哪些反义词。
参考答案如下:
普通(特殊) 结束(开始) 减轻(加重)
伸展(收缩) 弯曲(笔直) 沉着(慌张)
第四题,调整句序的练习。可先让学生认真阅读,想一想这段话要说的是什么意思,在句前加上序号,然后再讨论。正确的排列顺序是(4)(6)(1)(2)(5)(3)。
第五题,点标点练习。教师可先让学生试点,然后再评讲。着重指导正确使用冒号和引号。
参考答案如下:
1.黄继光充满了信心和力量,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2.小华告诉小刚:“明天我们去春游!”
3.卡特大声问牛顿:“风车为什么会转,你能讲出道理吗?”
第二课时
一、听话、说话。
(一)听老师讲《小猫跳水》的故事。
(二)看图,回忆故事内容,并展开想象。
(三)自己试讲《小猫跳水》的故事。
(四)指名讲故事,同学评议。
二、阅读短文。
(一)自读短文,想想小强和大刚为了什么事争执不休,他们谁对谁错,为什么。
(二)通过交流,理解短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重点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有几句话,每句说的是什么,并了解句与句的联系。
(四)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相机指导。
三、作文
(一)课前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一角的景物,如果校园景物缺乏特色,观察周围一处其他景物也可。指导的重点是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
(二)让每个同学在回忆的基础上,口述观察的景物。
(三)同位互说、互评。
(四)指名在全班口述,师生评议、补充。
(五)每个同学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做到有一定顺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篇5:《基础训练》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复习整体认读音节;辨析笔画易于多写或少写的字;练习构字、组词;练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练习使用关联词语造句。
2.通过阅读,理解词语的意思,练习归纳自然段段意。
3.练习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人,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二、教具准备
抄写练习题的小黑板。
三,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这节课练习“字、词、句”部分的五道题。学习方法是先个人练习,再逐题讨论。
二、学生自己练习
提醒学生看清题目要求,五道题都要动笔写,第一题、第三题、第四题可写在课本上。第二题要写在练习本上。第五题既要在课本上填写,又要在练习本上造句。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辅导。
三、逐题讨论
1、第一题。
(1)请三名同学在写有题目的小黑板上填写词语,然后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哪些音节为整体认读的音节。
(3)自己改错
2.第二题。
同座同学互相交换,检查有元抄错的字,然后改正。
3.第三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请同学在写有题目的小黑板上填空,然后集体订正。
4.第四题。
请五名同学在写有题目的小黑板上用修改符号修改,然后集体订正:
第五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请两名同学依次填写第(1)(2)和第(3)(4)小题的词语、
(3)指名读自己造的句子。(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布置作业
把“阅读”部分的短文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这节课主要学习“阅读”部分。先自学,再交流体会。
二、学生自学
提醒学生注意:先读一读短文后面的练习题,弄明白阅读的练习要求,然后按照练习要求阅读短文。
三、讨论交流
1.指名读短文后面的要求。
2.指名读短文。思考、讨论:
(1)考察南极的人不带回滴水片石,是为了什么?
(南极的一石一水、一草一木是属于全人类的。考察南极的人不带回滴水片石。就是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2)找出概括第四自然段段意的句子,再想想是用什么具体事例来说明这个段意的
(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概括了第四自然段段意。通过卡地亚小姐冒着生命危险捞雇掉进海里的塑料袋,说明“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3.指名说说“共识”“执意”“滴水片石”的意思,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解释。
4.先指名读短文,然后齐读。
四。布置作业
回去读一读“作文”部分,想一想准备写谁,回忆一下他(她)所做的事哪些给你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
第三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读提示,明确本次作文的要求。
1.写印象最深的一个人,(任何一个人都可以)
2.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字数在四百字以上。
3、要写清楚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指导确定中心
(1)准备写哪个人;并说说这个人为什么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2)指名说说自己准备表达什么样的中心?
三、指导选材
讨论:准备用哪些材料表达中心。
四、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第四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这节课评讲上次的作文,互相学习;还要练习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总结上次作文的成绩,表扬写得好的和有明显进步的同学,并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进行作文交流
:1.同学们写了给自己留下印象深刻的人,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样写的。(选取写不同的人、不同内容的作文,由学生自己朗读。)
2.请同学评议,他们的作文好在哪里(主要围绕本次作文的要求来谈)。
四、指导修改
1.提出作文中没有中心或多中心的问题。
2.事例不突出,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问题。3、语句不通顺的问题。
4.共同讨论怎么修改。
1、布置修改
请同学们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修改后请把作文本交上来,老师根据同学们的修改情况再次评定成绩。
六、布置作业。
预习《十六年前的回忆》。
篇6:《基础训练》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训练,使学生熟记大小字母的形体,巩固音序查字法。
2、巩固所学字词,训练学生辨析词义的能力,使学生准确地运用词语。
3、训练学生把句子写具体,了解有无定语、状语对句子表达的影响。
4、通过听说综合训练和阅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加强阅读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5、通过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的一段话,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用具:
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明确本节训练任务。
二、逐题进行练习。
1、第一题:写出与大写字母相对应的小写字母。
(1)抽读要求并分析,明确要求意思。
(2)用呼读音按顺序背诵拼音字母表。
(3)书写相对应的小写字母。
(4)幻灯演示答案,同桌互查后改正。
2、第二题: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1)先拼读每个汉字的读音。
(2)说说每个字的音节的声母是什么。
(3)再按音序查字。
3、第三题:区别形近字,巩固所学字词。
(1)指名认读每组形近字,并说说每组字字形的不同点。
(2)指名口头组词。
(3)书面组同,教师巡视,辅导差生。
4、第四题:训练学生辨析词义的能力,使学生准确地运用词语。
(1)出示“寂静”“安静”,指名读。
(2)说说这两个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根据意思选词填空。
(4)教师订正答案。
(5)齐读,体会两个词的用法。
(6)按照以上方法,完成第2组。
(7)小结:有些词虽然有某些相同点,但它们却都有细微的区别,所以,在运用时,要先弄清词义,再加以运用。
5、第五题:填写词语,把句子写具体。让学生体会句子中定语和状语的作用(不能教给这些术语)。
(1)指名读要求,审题。
(2)指名读例句的第1句话(没有定语的句子),并说说讲的是什么。
(3)教师读例句中的第2句话(有定语的句子),括号中的词要重读。
思考:括号中的词是什么意思?有了这个词,句子的意思怎样了?(更具体)
(4)在1、2两个句子的括号内填写适当的词语。
(5)自由读句子,体会定语的作用。
(6)按照以上学习方法,完成第2组训练,体会状语的作用。
三、把一至五题写在作业 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听话・说话”和“阅读”训练。
教学步骤 :
一、交待本节学习任务。
二、听话・说话训练。
1、读对话,明确对话的特点和要求。(①对话多是问答形式。②要求听得专心、仔细,才能答得正确。③对方问话,应先回答再转话题。④对话中应学习使用礼貌用语。)
2、根据对话的特点,要求,以“慰问军属”或“参观×××”为话题练习对话。
(1)同桌同学自由对话。
(2)小组练习对话,要求其他同学仔细听,互相纠正、补充和完善。
3、指名对话练习,按要求评议。
4、教师归纳小结。
三、阅读训练。
1、指名读阅读要求。
2、学生按阅读要求自学短文,教师行间辅导。
(1)读短文,思考并回答: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2)借助字典,认识生字新词。
(3)轻声读短文,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小苗啊小苗,你喝了延河的水,长吧,快长吧!”这句话的意思。
(4)熟读短文。
3、讨论:通过学习短文,你懂得了什么?
四、作业 。
1、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自由选择对话内容,课下进行练习对话。
2、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植树》,抓住主要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说、写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的一段话,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放大课本上这一题的插图。
教学步骤 :
一、交待学习任务: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观察图画,说、写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的一段话。
二、观察口述图画内容。
1、插图导入 ,整体观察图画。
(1)出示放大的插图,让学生自己观察,说说这幅图主要画的是什么内容,从而得出这次训练的课题――植树。
(2)边观察边思考,然后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什么地方,都有谁,他们正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图画。
(1)观察近处的两个同学,衣着如何?各自手里拿着什么?正在干什么?根据他们的样子想象一下,这两个同学各是怎样干的?要求按照植树过程(运树苗――挖坑――栽树苗――培土――浇水)的顺序说说,注意动作要具体连贯。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和三个同学正在干什么,各自的动作、神态怎样,教师在对三个同学可能说些什么,同学们听了怎样,会说些什么。
(3)观察远处两组同学植树的情景,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4)从整幅图看,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观察后具体地说一说。
三、用自己的话把整幅图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整地说下来,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
(提示学生:①并列地说:先说近处两个同学是怎样植树的',再说老师和三个同学谈话,接着说远处两组同学植树的情景,最后说图中的事物。②有主有次地说:着重说两个同学怎样植树,再次要地说老师和三个同学的对话,以及两组同学植树的情景和有关事物。③有总有分地说:先总的说春天到了,老师带领同学们在山坡上植树;再具体地说,两个同学是怎样干的,老师和三个同学是怎样说的,两组的同学是怎样干的。可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格式,说说各个同学植树的情况。注意不讲术语,要让学生多说,鼓励学生按不同的顺序说,在说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说法。)
1、学生自己练习说。
2、指名说,大家评议,教师点拨。
3、同桌说,互相补充。
4、教师归纳总结:看图写话时,首先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细致地观察图画,并要进行合理的想象。在口述图画内容时,还要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
四、引导学生在说的基础上,把整幅图的内容按照要求写下来。
(在观察的基础上,由说到写,教给学生看图写话的方法。)
篇7:教学设计教案:单元基础训练
教学目的要求:
1.复习汉语拼音,能直呼音节,写出汉字,并比较不同的韵母。
2.写出带有指定部首的字,认识相关的构字规律,培养识字能力。
3.辨析形近字,比较字音和字义,提高运用汉字的技能。
4.培养学生恰当运用词语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同时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6.继续学写留言条。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读音节,看看每组韵母有什么不同,再写汉字。
1.指名读题,看看题目要我们做些什么。(读、看、写)
2.出示音节,直呼。
3.比一比每组两个音节的韵母有什么不同?
(1)上面四组,声母相同,韵母不同。
(2)下面四组,声母不同,韵母也不相同。(第四组除外:声母不同,韵母不同)
4.程度较高的班级可告诉学生:
(1)ui、un、iu自成音节时应还原成:wei、wen、you。
(2)j、q、x与üe相拼应写成jue、que、xue。
5.看音节写汉字。
二、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1.齐读题目,说说要求。
2.指名认读部首并说说带有该部首的字一般与什么有关。
3.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3~5个。(最好写本册学过的)请两人演板,其他同学在下面做。
4.集体评议,自己修改。
三、读读比比,再组成词语。
1.读题,思考:这一题要我们做什么?在题目的有关词语上加“.”。(读、比、组词)
2.分四人小组认读、讨论:每组中的两个字在音、形、义上有何异同?可用什么方法加以区别?如何组词?
3.汇报各组自学情况,集体评议,老师相机指导。
4.各自在书上独立完成。
第二课时
一、下面的词怎样搭配合适?用线连起来,再写在后面。
1.指名读题目,看看题目要我们做些什么。(想、连、写)
2.读词、找规律:单音节(动词)、双音节(名词)。
3.析例:“闭一眼睛”表示做什么。
4.每组中单音节的词应和后面哪个双音节的词连在一起,自己试着连一连。
5.汇报、评议,抄写在后面。
二、读句子,把带点的词换成意思相近的词,写在括号里。
1.读题,看看题目有什么要求。(读、换、写)
2.举例,介绍做此项练习的方法。
(1)读句子,看看这句话说的是什么。
(2)想想带点的词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词来代替,想好后写在括号里。
(3)写完之后把句子读一读,看看是否合适。3.师生共同完成1、3;2由学生独立完成,老师检查。
三、读一读,回答问题。
1.自己自由地反复地朗读,思考:这篇短文讲的.是什么内容?
2.带着文后两个问题边读文,边思考。
3.讨论文后问题。
(1)你的理想是什么?
(2)除了自己努力以外,实现理想还需要什么条件?(引导学生说出:必须有老师的教育和帮助。)
(3)老师最后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意思?(老师的理想就是帮助学生实现各自的理想)
4.短文是以对话形式写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语气。
第三课时
写话
写留言条
一、引导学生回忆写留言条的内容与格式。
二、默读此次写留言条的内容与要求,用——、~~~~~做相应的记号。
1.留言条的内容:小龙找小岩一起去看孔老师,小岩不在家。小龙让小岩定个时间,通知他一起去。
2.要求:替小龙写张留言条;按留言条的格式写。
3.口述留言条,老师相机指导。(要引导学生说清楚明白,切忌啰嗦。)
4.写留言条:
(1)请两位同学(一好一差)到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写。写完后,同桌互相交流,再共同评议黑板上两位同学写的留言条。
(2)交流、评议的依据。(小黑板挂出)
①格式是否正确。
②留言条的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③语言是不是完整、通顺、连贯。
④书写是否整洁、端正。
(3)修改并誊清。
篇8:基础训练3 一、教学要求
基础训练3 一、教学要求
1.复习整体认读音节,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认识表示程度或范围的副词,练习缩写句子。
2.通过交流见闻,进行听说训练。
3.独立阅读短文,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4.练习写一处景物。
二、教具准备
1.抄写“字・词・句”第一、第四题的小黑板。
2.抄写一两篇供讲评用的学生作文。
三、教学时间 六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这节课完成“字・词・句”部分的四项练习。
二、练习第一题。
1.学生自学:看拼音读句子,再把整体认读音节画下来。
2.指名读纯拼音句子。
3.挂出抄写该题的小黑板,指名说说哪些是整体认读音节。教师用彩色粉笔将整体认读音节画出来。
三、练习第二题。
1.学生自学: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再填表。(教师提醒学生,一定要动手查字典,从字典上查到要查的字以后认真看一看,想一想,再填表。)
2.同座互相检查。(着重检查是否从字典上查到了要查的字。学生所用字典的版本不同。“在字典哪一页”的答案不必统一,只要和自己的字典相符就行。)
3.讨论应选取的解释。(“发痛”的“发”,应选取“显现,觉得”。“簇拥”的“拥”,应选取“围着”。“沉寂”的“沉”,应选取“程度深”。)
四、练习第三题。
1.学生自学:读句子,体会:有加点的词和没有加点的词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2.讨论交流,加点的词在句子中的作用。(第一句加上“很”,强调了浅的程度。第二句加上“极”,强调了快的程度。第三句加上“都”,强调了说书包好的人的范围。)
3.让学生再举几个用上“很”“极”“都”的句子,进一步体会这些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五、练习第四题。
1.比较例中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第二个句子保留了第一个句子的主要部分,把附加在上面的“深红的”“夺目的”删去了。)
2.学生照例子试着缩写句子。
3.挂出抄写该题的小黑板,讨论怎样缩写,教师用彩色粉笔把附加成分删去。
六、布置作业 。
根据听说训练的要求,准备说话内容。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题,明确训练要求。
二、交流见闻。(多请些学生说说,再从中选择比较有价值的见闻,让学生说具体。)
三、就重点介绍的见闻谈看法。对别人谈的看法,可以作补充发言,也可以发表不同的看法。
四、教师小结。(主要从留心周围的事物和要学会正确地看问题等方面加以指导。)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说说阅读的要求。
二、学生各自独立阅读思考。
三、同座互相检查。
1.检查朗读课文。(一人读,一人听,帮助纠正读音。)
2.说说文章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雾凇的。(一人说,一人补充。)
四、集体讨论交流。
1.指名读课文,读后适当评议。
2.讨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雾凇的?(写了雾凇的样子和形成雾凇的'原因。)
3.讨论:读了这篇文章,在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方面,你受到什么启发?(作者把雾凇的特点写得很具体,很形象,是因为他观察得很仔细;对形成雾凇的原因写得很清楚明白,是因为他善于学习,注意积累材料。)
五、对这篇文章的内容,还有不懂的地方吗?(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酌情解答或引导讨论解决。)
六、布置作业 。
1.朗读短文。
2.观察一处景物,准备写作文。
第四课时
一、交流写作内容,互相启发,拓宽思路。
1.你最近重点观察了哪一处景物?
2.你主要发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3.在观察景物时,你想到了什么?
(每个问题都多请几人发言,注意表扬观察仔细、想象合理的学生。)
二、讨论怎样表达。
1.再读读题目,想一想,写这次作文要注意些什么?(要按一定的顺序写,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还要写出人的活动,可适当展开想象,语句要通顺连贯。)
2.指名说说自己准备写哪一处景物,抓住什么特点,按怎样的顺序写。师生酌情讨论。
三、学生作文,教师巡视。
第五课时
学生继续作文,教师对先完成的学生进行面批,指导他们认真修改。
第六课时
一、交流作文。
请写不同景物、写出不同特点、展开不同想象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有的读全篇,有的读片断。)教师对每篇作文作适当评点,着重评点写得好的地方,加以表扬鼓励。
二、重点评议,指导修改。
选择一两篇作文用大字抄写贴出,引导学生评议修改。(选择语句比较通顺连贯,但在表达顺序方面存在缺点的作文,使学生通过评议体会到应该怎样有顺序地表达。)
三、学生朗读、修改自己的作文
篇9:语文教案:基础训练7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基础训练7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复习汉语拼音,辨析同音字、多音字,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练习修改前后矛盾的句子。
2.以介绍小制作为内容,进行听说训练。
3.练习阅读短文,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写的。
4.练习写景,注意做到作文有中心。
二、教具准备
1.抄写“字·词·句”部分第五题的小黑板。
2.学生的小制作一两件。
3.学生作文一两篇,用大字抄出。
三、教学时间 六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这节课完成“字·词·句”部分的五项练习。
二、学生自己练习前四题。(各自在课本上答题,教师巡视指导。)
三、讨论交流。
1.第一题。
指名读写出的句子。有错的讨论纠正。(句子是:把祖国建设成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是我们的共同心愿。自己活着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
2.第二题。
指名说说每组字的字形、字义的区别,再说说组成的词语。有组成不同词语的可以补充,有错的讨论纠正。
3.第三题。
(1)指名读词,说说不同读音时,词的不同意思,不同用法。(2)指名说说自己组的词。
4.第四题。
(1)指名读成语,说说每个成语的意思,还可说说是哪篇课文中学到这个成语的。(2)指名说说是怎样分类的,为什么这样分类。(一类是带肯定色彩的词语:赏心悦目、全神贯注、一丝不苟、雪中送炭。一类是带否定色彩的词语:张冠李戴、张牙舞爪、自高自大、画蛇添足)
四、讨论第五题。
1.挂出小黑板。请学生说说句子有什么毛病,应该怎样修改。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句子的毛病,自由发言。
2.练习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请一人在小黑板上修改,其他学生在课本上练习。然后集体讨论订正。)
五、布置作业 。
1.订正做错的题目。
2.做一个制作,准备下节课向大家介绍。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这节课练习听话说话。说话内容是介绍自己的小制作。大家要积极发言,还要认真听别人的发言,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二、各人拿出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座看,向同座作介绍。
三、全班交流。
1.指名介绍自己的小制作,讲后适当评议。
2.推荐同座的小制作。(可讲同座的小制作是什么,他是怎么制作的,自己从同座的介绍中学到了什么。)
3.教师表扬讲得清楚具体、听得认真仔细的同学。
四、布置作业 。
1.用课余时间继续交流小制作。
2.预习“阅读”练习的内容。
第三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这节课进行阅读练习,主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写的。
二、学生按要求自学,同座可互相讨论。
三、集体讨论交流。
1.指名读短文。
2.这篇短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中心思想是讲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
3.短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来写的?(围绕这一中心,短文着重选择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聂耳爱唱歌,勤奋刻苦地练习拉手提琴,这个材料可以说明聂耳是怎样成为著名的音乐家的;二是聂耳创作了许多革命歌曲,特别是他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这个材料可以说明为什么称聂耳是著名的音乐家。)
4.你从这篇短文中得到什么启发?(学生可从两个方面自由发言:一是从聂耳的勤奋刻苦中受到启发;二是从围绕中心写方面受到启发。)
四、布置作业 。
1.朗读短文。
2.预习“作文”训练的要求,考虑下次作文的材料。
第四课时
一、指导审题,明确要求。
1.指名读作文题。
(1)这次作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要求?(可以写一处景物,要写出这个景物在冬天的特点;也可以写活动中的人物,要写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2)这次作文,在表达上有什么要求?(表达要有顺序,要做到有中心。)
二、互相启发,拓宽思路。
1.根据题目要求,你准备写什么内容?(多请些学生说说自己想写的内容。)
2.从学生讲的内容中挑选几项有代表性的,请学生说说文章的中心可以是什么,怎样做到围绕中心写。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酌情组织讨论,并作适当指导。
三、学生作文,教师巡视,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第五课时
学生继续写作,教师对写完的学生进行面批,指导学生认真修改。
第六课时
一、概述作文情况,肯定成绩和进步。(教师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抓住重点加以表扬。内容方面,表扬学生的作文写得具体,写景物的写出了特点;写活动中的人物的,写出了人的精神面貌。表达方面,表扬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注意做到有中心。还要注意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二、交流作文。(多请些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有的读全篇,有的读部分,教师酌情评点鼓励。)
三、重点讲评。
1.将用大字抄写一两篇学生作文张贴出来,组织学生讨论:作文的中心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写的。
2.请小作者谈谈是怎样确定中心的,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来写。
3.教师就怎样做到作文有中心进行小结。
四、指导修改语句方面的毛病。
教师读学生作文中的病句,让学生注意听,然后说说听出了什么问题,应该怎样修改。
五、学生根据讲评的收获,修改自己的作文。
六、布置作业 。
修改作文,还可以写一写写作文的体会,或者是修改作文的体会,写在作文本上交给老师。
篇10:单元基础训练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继续训练用部首查字法,学习按词语选择字义;通过词语搭配练习,懂得用词要准确;通过给词语分类,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了解某些句子改变词序而句意不变;继续学写比喻句。
2.通过阅读短文训练,让学生明白读懂一篇文章,不仅要读懂每句话,还要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3.进一步复习巩固通知的写法;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能按观察的顺序写,怎样说就怎样写。
4.结合具体情况渗透不同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按词语选择字义;了解某些句子改变词序而句意不变的特点。
2.注意句与句的联系。
3.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叙述一个建筑物的外观特点。
教学思路:
首先从整体入手,读懂题目,说说题目有哪些要求,再让学生读懂内容,说说怎样做,教师做必要的指导,最后扎扎实实地动手写。这样在读说写的训练中明确目的要求,发现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教学时间:
4到5课时(包括作文和作文讲评)。
教学过程 :
字·词·句
一、用部首查字法查出下边带点的字,并仿照例子找出这些字在词语中的解释。
1.读题目,说说题目中有哪几个要求。
2.指导选择字义。
同学们在中发现,一般的字在字典中都有多种意思,这就需要根据词语的需要选择字义。例如:“遗产”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死人留下的财物。)根据“遗产”这个词语的意思,“遗”应选哪个意思?(选择③,应在③后边的括号里打“√”。)
3.读词语,说说下面带点的字查什么部首,再查几画。
4.,根据词语意思选择字义。
5.交流。
(参考答案:稀有①,免费③,停泊②,景色奇异③)
二、用直线把可以搭配在一起的词语连起来。
1.读题目明确要求。
2.引导学生竖着读词语,读懂每个词语。想一想两组词语有什么不同?(第一组左排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右排的词表示动作所涉及到的对象;第二组左排都带着“的”是表示事物怎么样的词语,用来形容右排事物怎么样的,右排的词语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
3.引导学生分析词语之间的联系。
4.划线搭配。
5.检查订正。
三、把下边的词语分成四类写下来。
1.读题目明确要求。
2.自读词语。思考讨论:这些词语可分为哪四大类?(粮食类、鸟类,食物类、兽类)
3.把表示同一类的词语写在横线上。注意按顺序不要漏掉词语。
4.分类读词语。
四、照例子改变句子中词语的顺序,而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1.指名读题目,明确要求。
2.自由读例句,说说两句话中哪个词语的.顺序变了?句子意思变了没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些句子改变词语的顺序,但句子的意思没变。这样,平时在遣词造句时,用词序不同的说法写出的句子会更生动活泼。要让学生明白不是哪个句子都可以改变词序的。)
3.读句子,说说句意。说说这些句子中分别改变哪些词语的顺序而句子的意思不变。
4.补充练习。
(1) 咱家到底还缺啥?
(2) 我们今天下午参观了人民大会堂。
五、仿照例子,分别用“……像……”、“像……似的”各写一句话。
1.读题目明确要求。
2.① 指名读第1句。思考讨论:这句话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 齐读第2句。思考讨论:这句话是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用上比喻词各说一句话。
4.评议。
5.写句子。
阅读
一、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二、初读短文。
1.自由朗读短文。思考:短文有几个自然段?每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朗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三、根据提示要求,重点学习第1段。
1.默读课文,结合看插图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各是什么意思?(第1句讲地动仪的质地和形状;第2句讲四周铸着八条龙及龙头所对的方向;第3句讲龙嘴都是活动的,都衔着一个铜球;第4句讲龙头下面都有一只铜蛤蟆;第5句讲地动仪的用途。)
2.说说句与句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前四句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顺序写的,最后一句说明仪器的用途。)
四、朗读短文,说说学了这篇短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篇11:单元基础训练教学设计
一、写通知。
1.读题目,明确要求。
2.想想写通知要有什么要求?按什么格式写?(要求:(1)要写清楚时间、地点、内容以及活动或会议参加的对象。(2)要写清楚谁发出的通知以及发通知的时间。(3)要注意通知的格式。格式:“通知”二字写在第一行中间;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的右下方写发通知的单位名称和日期。)
3.按内容写通知。
3月5日下午第一节课后到工人文化宫看电影《雷锋》。请你替大队部写一个通知。
二、写一建筑物。
1.指导观察(放在作文前几天进行)。
你常见的建筑物都有哪些?(高楼大厦、房屋亭阁、纪念馆、寺庙、塔等。)请对你喜欢的一个建筑物进行观察,注意抓住它的外形特点,如形状、大小、高低、颜色等;还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如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或从整体到部分等。
2.指导说话。
(1) 师生对话。(略)
(2) 选择材料,确定顺序。
你观察了什么建筑物?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3) 练习说话,组织材料。你看到的建筑物是什么样子?按照你观察的顺序,说给同学听听。(先小组说,再让3至4名观察不同建筑物的同学在班上交流。)
(4) 评议,修改。
3.指导写话。
把自己刚才说的,用一两段话写下来。
篇12:基础训练2教学设计
基础训练2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复习部首查字法,重点培养据词定义的能力。
2.通过词语搭配的练习,培养准确用词的能力及良好的语言习惯。
3.凭借词语归类的练习,进行初步的逻辑训练。
4.学习用不同的说法(改变词序)表达同一个意思。
5.仿写打比方的句子。
6.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了解句与句的关系。
7.复习“通知”的写法;练习写建筑物的外观。
二、教学时间2课时(不包括作文)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字·词·句的练习
第一题,要求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字。教师应通过练习,使学生复习部首查字法的一般步骤,即先确定所查汉字的部首,数清部首的笔画,再在“部首目录”中找出这个部首的页码,然后按照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这个部首,最后按这个字的笔画(除部首外)找到这个字。另外,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比较,正确选择字义,培养据词定义的能力。
本题参考答案如下:
“稀有”的“稀”选(1),“免费”的“免”选(1),“停泊”的“泊”选(2),“景色奇异”的“异”选(3)。
第二题,词语搭配的练习。可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在词与词之间联线,然后对有异议的地方进行比较、讨论。要注意培养学生准确用词的能力和良好的语言习惯。
参考答案如下:
第三题,是对词语进行分类的'练习。先指导学生看看这些词语可分为哪几类,然后试着将词语分类。
参考答案如下:
(庄稼) 玉米 水稻 大豆 小麦
(饭食) 米饭 面条 豆粥 包子
(鸟类) 大雁 老鹰 乌鸦 燕子
(兽类) 老虎 狐狸 熊猫 大象
第四题,改变词序的练习。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根据例句的样子来做,改变词序,而不改变句意,以此培养学生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能力。参考答案如下:
1.红军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在山坡上休息。
2.他开始对科学发生兴趣。
3.小闹钟早上叫我快快起床。
第五题,仿写打比方的句子。教师可先通过对例句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什么样的句子是打比方的句子,然后进行造句练习。
第二课时
一、阅读。
阅读这篇短文,可先让学生默读,弄清每个自然段各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意思。然后,进行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指导的重点是第一自然段句与句的联系,看看这些话是按什么顺序讲的。最后,可让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内容,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写通知。
教学时第一步可引导学生回忆通知的格式。其要点是:(1)第一行的中间写上“通知”两个字;(2)第2行开头空两格,写通知正文;(3)在正文的右下方,写发出通知的组织单位名称,在名称下面写发出通知的日期。
第二步,出示一个通知,引导学生弄清正文部分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即:(1)做某件事的时间应尽量写具体些。(2)做某件事的地点一定要明确。(3)通知的内容应写得简明扼要。(4)参加人要写清楚。
第三步,出示内容,让学生进行写通知的练习。
作文 (用一课时)
写建筑物。
课前可带领学生在校园内或学校附近选择一个有特点的建筑物,指导他们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并要抓住这个建筑物的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课上指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建筑物的外观特点,可先自己说,再同位互说,再指名说,教师相机指导。在说的基础上,把建筑物的外观写具体,语句要通顺。
篇13:基础训练5教学教案
基础训练5教学教案
第一课时
(一)部首查字法的练习。
“赠送”的“赠”应查部首“贝”,再查12画。“赠送”的意思是无代价地把东西送给别人。
“表示”的“示”应直接查部首“示”。“表示”的意思是用言语行为显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
“躲避”的“避”应查部首“辶”,再查13画。“躲避”的意思有两种,一是故意离开或隐蔽起来,使人看不见。二是离开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结束”的“束”应查部首“木”,再查3画。“结束”的意思是发展或进行到最后阶段,不再继续。
通过这一练习,复习巩固部首查字法。
(二)写出部首相同的字。教学时应注意打开学生的思路,尤其是“木”、“口”应启发学生将部首置于字的不同位置来思考。
木:朴 机 杆 村 材 析 朵 术
扌:打 扑 扔 扣 托 扩 拉 抬
口:叶 叮 叽 叹 可 号 古 右
辶:边 过近迈 进 运 还 连
亻:什 化 代 仙 们 他 传 价
氵:汉 汗 江 池 沙 汽 没 沉
艹:艺 节 芦 芒 苏 苦 若 草
?:竿 笔 笛 符 简 算 箱
忄:忆 忙 忧 怀 性 怕 怪 悔
(三)填写近义词的练习。可先想想所提出的词语的意思,再找出与那个词意思相近的词写下来。
灵便(灵活、灵巧)
温暖(暖和、热乎)
喜悦(愉快、高兴)
仿佛(好像、犹如)
(四)修改病句的练习。这一题中三个句子都存在用词不当的问题。
第1小题中的“热心”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的意思,如“热心给大家办事”。应改成“热烈”。
第2小题中的“爱护”是爱惜并保护的意思,如“爱护公物”。应改成“爱惜”或“珍惜”。
第3小题中的“坚定”是表示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不动摇。如“立场坚定”。应改成“接受”。
(五)阅读练习。既要使学生读懂短文,又要使学生掌握读一篇文章的.方法。可分下列几步进行:
①明确阅读要求。要读懂每句话,并学习读懂句子的方法;体会朱德是怎样尊敬老师的;
②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正确;
③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元帅”、“职务”等词的意思;
④通读全文,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带点的词语,体会朱德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第二课时
说话。
(一)在课前组织游览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回忆:
1.到什么地方去游览?
2.主要观察哪些景物,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的?
3.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二)同位互相说,互相订正、补充。
(三)指名说,全班评议。评议的重点是:
1.内容是否具体。
2.是否按一定的顺序口述。
3.是否抓住景物的特点。
4.用词是否准确;每个句子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四)根据教师的指导,再说一说,并写下来。
第三课时
作文。
(一)启发学生思考:自己最近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
(二)在小组中讲自己做的有意义的事。一个说,大家评议。
(三)指名说,全班评议,教师加以指导。指导的重点是:
1.事情一定要有意义。
2.要把事情经过讲清楚,怎么有意义讲具体。
3.用词要准确,语句要通顺、连贯。
(四)学生自己动手把说的写下来。(写话时间应不少于20分钟)
篇14:《雷雨》教学设计3 教案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3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语言的个性特征和丰富的内涵。
2、揣摩潜台词的含义。
3、引导学生根据戏剧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重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戏剧语言
教学模式:小组任务式(布置任务--分组讨论--合作发言--师生总结)
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及分析:
这种模式以学生活动和合作为主要形式,它适于篇幅较长、内容深刻的文章或作品。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课既然主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成为时间和课堂的主人。此外,课堂教学中也需要引入合作学习和讨论,学习中应发挥学生互帮互学的作用,可以取长补短,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实施这种模式,关键的一环是准确设置任务。在设置任务时,应注意三点: 1.设置的任务必须能揭示文章中心内容、主题思想,或对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理解写作特点有直接关联; 2.设置的任务既要富于启发性,又要具有趣味性; 3.设置的任务之间必须具有层次性、关联性、拓展性,环环相扣,逐步深化;4.任务不可太多,应少而精,应保证学生应一课一得。
《雷雨》教学整体安排: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1、简介戏剧的有关知识。
2、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介绍。
3、梳理节选部分的情节。
4、分析这两场戏的主要矛盾冲突。
第二课时:领会作品个性化的语言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分析有关的人物形象。
第三课时:1、认识舞台说明在剧中的作用。
2、归纳主题,认清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族的腐朽,揭示这种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
3、课外延伸练习: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由现当代戏剧鉴赏知识的复习导入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而人物语言的主要特点是:高度个性化、富有动作性和丰富的潜台词。
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动作性指人物的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不仅展示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且能够引起他们的外部动作。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 “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意思。潜台词往往是与语言的个性化与动作性联系在一起。
二、 任务一:找出课文中个性化、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和潜台词并做简单分析。
要求:1、各小组自主选择其中一种人物语言进行分析。
2、小组成员必须分工合作,进行分析、整理与发言。
3、发言者应声音洪亮,语言简练。
例:
第一、 高度个性化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刚才还是一个温情脉脉,俨然在感情中不能自拔的性情中人,但立即就撕破了多情的面纱,露出了冷酷的本质;因为以周朴园之心度之,他感到了名声和利益的威胁。这个转变完全是人的本质使然,语言无法掩饰得了。
周朴园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 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 (由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无情又无义,再也伪装不下去了,便化为语言,绝!摆架子,树威性,即使在不是自家人面前,也无法自持。既封建,又资本家;钱是可以解决一切的,他本能的以为。在这里,语言是灵魂的直裸。
人物语言不需经过修饰,本质而又本能,非他莫属,这就是高度个性化。
鲁大海的语言是他倔强、鲁莽、幼稚的个性的写照:
鲁大海 可是你们完全错了。……
鲁大海 (看合同)什么?(慢慢地)他们三个人签了字?……
鲁大海 (如梦初醒)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
个性化语言的好处是:作家通过它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读者通过它直观(实际上是“直听”)人物的性格,生动可感,真实可信。
第二、丰富的潜台词(朗读以体会潜台词)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你姓什么?”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也是同样的道理。“你姓什么?”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又如:
下面的下面的潜台词,,鲁侍萍同时扮演着两个角色,一实一虚,一口一心,很有意味:
鲁侍萍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①①她现在与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 亲戚?②②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
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③③她没有死,现在就立在你面前。
周朴园 怎么?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④④那次她母子被人救起了
三、 任务二:观看戏剧片段,并进一步讨论:周朴园对鲁侍萍有没有真感情?他是个怎样的人?(鲁侍萍对周还有没有怀念之情?曾经美好--难忘初恋--没有掉头就走。周对大海有没有父子情?一丝)正反推波助澜
要求:1 、小组成员必须分工合作,进行分析、整理与发言。
2、表述观点必须有戏剧语言做依据。
3、发言者应声音洪亮,语言简练。
“他自以为是好丈夫、好父亲、正人君子,其实是一个在外杀人如麻、在家专制横暴的魔王。他这个人永远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当三十年后侍萍又来到他家见到周萍时,他让周萍跪下,说:不要以为她出身低下,却是你生身之母,不要忘了……哆么冠冕堂皇!他竟没有部愧自疚。他对侍萍的怀念可能是真的。因为他自和侍萍分别后,结过两次婚,第一个是个阔家小姐,抑郁而死,第二次就是和繁峙。两次婚姻都不上。意。他对待萍的思恋、怀念,便成了他后半生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感情了。这既可填补他那丑恶空虚的心灵,又可显示他的多倩、高贵。” 曹禹谈《雷雨》----怀念带来的欣慰,远远比不上切身利益。
虚伪、狡诈、阴险、自私、伪善、冷酷、残忍
四、 课堂小结
通过任务使我们一方面加深对作品人物的认识,另一方面体会到戏剧语言的特点和魅力,希望能够自觉的运用到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分析与写作中去,提高我们的阅读鉴赏与写作水平。
五、布置课外作业:写作练习(3选1)
1、先确定一个人的性格或身份,然后写他的语言,要求个性化;
2、写出下列两组人物不同的语言:
(1)、做教师的父亲和没有文化的妈妈希望你认真读书,他们分别对你说---父亲说: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母亲说:读书以后才有饭吃。
(2)、高考落榜,悲观者和乐观者的神情和语言:
3、设定一个场景,写一句包含多重意思的话(潜台词):
篇15:《十八岁和其他》教案3 教案教学设计
《十八岁和其他》教案3 教案教学设计
十八岁和其他
作者:板桥大叔
一、教学目标:
1、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能够说出本文对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4、通过活动体验,学会用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沟通。
二、学习重、难点:
1、认识理解两代人的矛盾。
2、总结概括能力的培养、体会父母对儿女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走近“大师”
(一) 走进作者
杨子,本名杨选堂,1921年生,广东省梅县人。暨南大学商学院毕业。历任《前线日报》《中国时报》《新生报》《民族晚报》主笔,并任教职,兼涉政界。曾任台湾大学讲师、中兴大学副教授、台湾省政府编译室主任、中央银行行务委员等职。后任《联合报》副社长、社长、中国论坛发行人、《联合晚报》发行人。现任联合报系副董事长。
研究经济兼长文学,以笔名杨子在报刊开设“杨子专栏”“杨子漫谈经济”“杨子论衡”等专栏,颇受欢迎。著有散文《精神的裸体》《回首拥抱那人》《被宠爱的感觉》《男人的诞生》《春孕》《水柳的诱惑》《感情的花季》《昼夜记》《香囊》《相亲》《杂花生树》《惊喜》《描梦记》;小说《变色的太阳》(曾拍成电影)《欲神》《魔象》《浸酒的花朵》;经济论文集《经济理论活用》《经济理论的落实》《经济小品》。
(二)文题背景及解析
十七八岁是个什么概念?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在这样的年龄,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对父母的教育有时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好幻想,喜欢冲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
如何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沟通,怎样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心智?台湾作家杨子以自身的感受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提供了一种操作交流的平台。
二、走进文本
(一)文面把握
1、重点词语
迷惘(wng):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沉湎(min):沉溺。
溺(nì)爱:过分宠爱(自己的孩子)。
惆怅(chóu chàng):伤感,失意。
抹煞: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怪癖(p):古怪的癖好。
摭(zhí)拾:拾,捡。
涉(shè)猎:粗略地阅读。
翱(áo)翔:在空中回旋地飞。
枝桠(yā):枝杈。
2、把握文意
平等,对话,理解。这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父母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成长的关爱完全可以不用我们一般人惯用的强制约束手段,而是向孩子表达出自己的那种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文章四个部分,循循善诱地教育孩子,希望孩子能积极进去,健康成长。
十八岁:这一部分,作者概写十八年的时光流逝,在孩子十八岁的生日到来的时候表达了自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欣慰,把爱和理解在文字里表达的淋漓尽致。 “我不知道我对你的爱,十八年来是否夹杂有一些不经心的、任性的、以及成人对孩子不够了解的责备”“东东,假如人生能够重来依次,我真会情愿溺爱你的”,这些话是爱与理解的集中体现。
两代人的矛盾:这一部分,写两代人的矛盾和冲突,主张父子之间以理解和交流增进了解。
读书的苦与乐:为孩子谈读书的苦与乐,在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向孩子提出读书的建议。但这样的要求不是一种强制和命令而是一种同情基础上的劝说。作者说,你们处在一个“憎厌的读书环境”里,“我”当年读书的“闲趣”是当前为考试、升学、烦恼紧张的你们所难以想像的。这都是作者对孩子充分理解和尊重的体现。
青春:这一部分,作者规劝自己的孩子珍惜青春的大好时光,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让自己的人生之路充满快乐,让自己的青春之梦充满阳光。作者在这里仍然以尊重的口吻和商量的语气与孩子展开对话,以自己青春时的梦想与人到中年时的感触劝诫孩子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并在文章的最后最后一次表达自己面对孩子成长时的快乐,勉励孩子惜时如金。
(二)关键突破
十八岁
1、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有哪些人生难忘的体验?
(1) 焦急忧虑(2)激动喜悦(3)辛劳(在“青春”版块中)
2、句子的理解
(1)第一段第一句中“欣慰”和“似水流年的迷惘”的原因是什么:“欣慰”是因为“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甚至可能成为自己的挚友、知己。“似水流年的迷惘”是因为时光流逝,十八年里因孩子引起的“焦急忧虑”或“激动喜悦”都已转眼逝去,留给自己的也许只有“无法再把握孩子童年的惆怅”。(见第三段)
(2)“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作者用诗人的话来形容养育孩子的十八年光阴,自己沉湎于养育孩子的巨大幸福中,猛然间惊讶时光之飞逝。
(3)第四段中“这样的心情”指:“时常把你看作缠绕身边的孩子”(第1段);“会情愿溺爱你”(第2段);“高兴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令人满意开怀”(第3段)。
3、交流父母养育自己的片段。
两代人的矛盾
1、作者在文中提及的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1)流行观念的影响;(2)父母的愚昧与落伍;(3)子女的盲目与急躁;
(4)缺乏沟通、理解、平等。(根本原因)
2、探讨:你同意文中父亲归纳的原因吗?你是如何看待两代人之间的矛盾的?你和父母产生过矛盾吗?有了矛盾后你是如何处理的?你的父母又是如何去做的?你认可他们的做法吗?(让学生明确平等、对话、理解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
读书的苦乐
1、理解文意
苦学 乐学
我 “十年寒窗”、“光宗耀祖”的传统压力 曾祖母的“读书最乐”,引我共鸣
涉猎古今中外名篇,废寝忘食,读书“闲趣”
儿子 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的逼迫 ?我希望儿子做一率性的读书人,但现在?
2、我的态度:“同情”却不能不“鼓励”,甚至“鞭策”,希望考取大学。
3、探讨: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读书生活中的苦与乐,然后思考读书生活中的苦与乐一定是对立的吗?
青春
1、作者对孩子的'希望:(1)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2)惜时如金。
2、延展:
(1)我 挺秀的树 自负
你 ? ?
(2)《金缕曲》(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三、挑战自我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以“十八岁”为题?为什么要写到“其他”?
文章是杨子在儿子18岁生日时写的,文章四个部分,并不是正面直接描写18岁,而是写由18岁引起的有关两代人矛盾、读书、青春等内容。可见,18岁只是一个契机。其实可以联想的东西还有很多,而作者独取四部分,与儿子平等对话,可谓取舍有道。
小标题的运用有何作用?
十八岁的青春有许多内容可写,如何安排文章结构很重要。作者把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化为了四个小标题,分别是成长的喜悦、两代人的冲突、读书的苦乐和珍惜青春时光。尽管并非是青春的所有内容,但小标题的运用的确给人非常清晰的写作思路。
文章的行文方式有何特点?
本文的行文方式很特别,作者用一种谈话般的形式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这种行文远离了板起面孔的说教,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文字本身与阅读者容易化为一体,在对话中让阅读者受到了心灵的感化。
这种谈话式的行文方式决定了文章语言的特点是什么?
语言朴素、真挚。谈话般的行文方式注定了语言的朴素与真挚,全文就是靠再平常不过的生活语言把父母之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让人读后无法不为之动容。
四、探究无限
平等,对话,理解。这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父母对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父母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成长的关爱完全可以不用我们一般人惯用的强制约束手段,而是向孩子表达出自己的那种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什么是爱呢?杨子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平等理念下的交流就是对孩子的爱。而孩子如何去理解父母的这份让人感动一生的爱意?同样,也需要理解与尊重,也需要对话与交流,在相互的交流里学会对父母感恩。
与父母共同阅读《十八岁和其他》,写下与父母交流后的感受或写一封给父母的信;也倡导父母写给孩子信或者父母写给老师信。
附一: 家长写给孩子的信
做学习的主人吧,儿子
儿子:
《十八岁和其他》勾起了我许多思虑。
昊昊,当听说你要离开父母,独自一人住宿学校去读书,爸爸妈妈几天几夜没睡好觉。那种担心焦虑,诸多的不安侵袭着我们,但我们又为你终于要跨出这一步而高兴!一个月来,你生活有规律、学习较稳定的事实着实宽慰了我们。
是啊,“微软小子”张亚勤离开父母去读少年大学时才十二岁,李开复、沈向洋才十一岁。再看看你们学校初一年级的学生,我们也就坚定了信心,越是严厉的父母,也就越早地让孩子离开父母的视线,获得自由的空间,这也是“微软小子”成功的秘诀之一吧。孩子,你的未来旅程要独自一人去走,相信你,能行的!对大多数孩子来说,父母的影响持续一生,可是,我发现“微软小子”的成长之路上,父母的影响只在他们童年时代最强烈。现在,你也必须学会独立了。
与别的孩子相比,你所拥有的是一个既严格又宽松的美好家庭。从小至今,一直在父母的呵护和正确引导下健康成长。我们家庭经济虽不是很富裕,但是总能满足你学习条件的需求,你应该感到幸福的吧。我读了三十个“微软小子”的故事,知道有二十八个出生在平常人家,其中二十二个出生在像我们这样的小城镇,另外两个拥有富裕家庭背景的人,也在他们的少年时代经历过家境不景气的磨练。他们的故事令人感动,他们的故事之所以个个精彩,不是因为他们特别聪明,也不是因为他们特别出众,而是因为他们都是“最好的我自己”!
老师让你带回的两篇文章,我认真地读了,颇有感触(感谢你的老师)。的确,中国人喜欢攀比,父母在单位遇见同事的时候,就会想,我比不过你,我儿子还比不过你吗?父母把太多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是可以理解的。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嘛,他们希望在孩子身上找回自己的梦想,孩子聪明就是自己聪明,孩子快乐就是自己快乐,孩子考了一百分就是自己考了一百分,孩子考上大学就是自己圆了“大学梦”,孩子出人头地,自己也就能够扬眉吐气。
你也读过《十八岁和其他》,不知你是否从中悟出些什么?父与子,母与子之间需要互相关爱、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与互相鼓励。我认为无论是严格的教育模式还是宽松的教育模式,家庭都显示出很强烈的正面影响,父母对孩子影响力的大小,不取决于父母的职业和受教育水平,也不取决于教育方法,而是取决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否融洽。孩子,你应该珍惜十几年来我们保持的这种融洽!
凭我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历,我认为,考试分数“第一名”与日后的成就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孩子,高中的学习是很关键的,与初中完全不一样,这是人生一大转折,在这个阶段中,你要学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自己已有的能力转化在更加具体繁重的新知识的学习上。
孩子,不管什么时候,自己总要心存目标,有了目标,你才会进步,是吧?与同龄人相比,你比较单纯,忠厚老实,你是个懂事听话的孩子,但是,你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远大的目标,这是非常不好的。现在,你即将十八岁,应该具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希望你拥有健康的性格,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眼前,表面上你是离开父母,但实际上我们却一刻也没有放弃对你的关心。你应该充分利用目前较为自由的空间,充分发展自己,要学会给自己经常加压,要常静下心来反思总结自己: 哪些事情是必须做好的,哪些事情是自己真正想做的,做得怎样了,哪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等等。在必须做的和自己想做的事情上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人的一生中,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但更是一种态度。它比课本更重要,比课堂更重要,比没完没了的习题和考试更重要,比分数和名次更重要。学习要讲究效率,生活要讲究规律,不要死记硬背。
孩子,值得庆幸的是,你一直遇到优秀的老师,他们教学经验丰富,对你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你不能全部依赖老师,还得靠自己!始终让自己处于最佳状态,主动学习,热爱学习,独立自主,身心健康,这才是你将来成功的秘诀。
努力吧,孩子,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学习者。
妈妈
2004.10.6.
附二: 学生在阅读完文本与父母交流后的感受或写给父母的信
片段一
这就是母亲的十八岁吗?除了一样是十八岁,与现在的我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那时候,我是很想读书的!”我听出母亲声音中异样的颤动,发现在母亲眼睛里闪动着一种晶莹的东西,我的心也随着颤动了一下。
我的十八岁,憎恨书包和题海;母亲的十八岁,向往着课桌和书本。我的十八岁,读书是一种准备,一种不能逃避的苦役;母亲的十八岁,读书是一种奢望,一种在梦境中的理想。
珍惜十八岁。
今天,我央求母亲送一句话给我的未曾到来的十八岁。她欣然允诺: 珍惜!
就两个字?已经足够了。我有老师的教诲,父母的爱抚,朋友的关怀,美好的时光是上苍最大的恩赐,我们身上更是背负着两代人的憧憬。没有遗憾的十八岁篇章需要我们自己去书写,让我们带着希望走向未来,去迎接收获!
片段二
我长大了,父母也希望我有所作为,但不干涉我的志愿。他们希望我能干我喜欢干的事,快乐地生活。对于这一点,我很感激我的父母能这样想。父母希望我的青春岁月永远纯真、满足和快乐。青春多彩。父母希望我在青春时期有美好的回忆,不留下遗憾。父母的这些希望会是我精神的动力、奋斗的源泉,我也会在青春时期好好生活,争取不留下遗憾。
“人生如有知己,应以自己的孩子为最”这句话对母亲感触最深。爸爸妈妈,让我们共同敞开心扉,成为挚友!
片段三
读着读着,父母的脸色开始严肃起来,那是因为我们已读到了“读书的苦乐”。父母深刻地体会到现在我们读书不容易,无奈的他们也从一旁鼓励我,为我加油,同时也警示我要尽力地去学去做,不要松懈,要坚持到底,不断超越自我,做一个无愧于心的人。这是父母对我的希望,也是我对自己的期望。我要努力,我要无愧于心,尽管最后我不是最好的,然而我已做到我人生中的最好,生命之花会因此更加绚烂,人生会因此更加充实,这就是我的人生目标。我知道我的父母会为我感到骄傲与自豪,即使我不是人们眼中最耀眼的那个。是的,就是这样。
这是一次沟通,一次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一次有意义的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它让我与父母更清楚地了解对方,消除两代人的隔膜,更坚决地信任和关爱对方。
附三: 家长写给老师的信
老师:
您好!您辛苦了!
您向我推荐的《十八岁和其他》,我已经认真仔细地读了。我为杨子细腻的文笔所叹服,更从他文章的字里行间看到了家长心灵深处的责任和希望,也感受到了家长伟岸广阔的胸怀和视野。感慨之余,兴笔而发,向您倾诉我深藏已久的心里话。
我的孩子将近十八岁,她也将要成长到“逆反”心理的时期,做家长的无不为此担心。孩子是我们的希望,在我们没有实现的梦想中,她是我们的梦想!
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没有直系兄弟姐妹。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是成长在父母之间的。大人的一举一动,生活中琐事给孩子的精神世界带来的影响相当大。家长在生活过程中呈现在孩子面前的优缺点是最现实而直接的。家长的言传身教会给孩子在成人前形成巨大的影响,因为懂得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怕一不小心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孩子在一天天地长大,父母在一天天地老去,但我很高兴。因为孩子的进步远比父母的进步要快得多。他们在不断地接受最新的教育,他们是时代的骄子,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但我仍在不时地检省自己,因为孩子一直处于父母的臂膀之下,我一时的疏忽,可能会让孩子成为永远长不大的人。如果我们所有的父母都犯一些类似的错误,那么,长江的后浪何在?社会的进步又会在哪里?所以说,我们做父母的对待孩子的成长,就要像对待自己的成长一样。要用最现代的知识,最理智的态度给孩子多一分理解和支持,给孩子放飞理想、勇于创造、开拓前进的环境和机会。把我们的下一代真正扶上道路、步入社会,就像让一滴水溶入大海那样。
老师,我们都知道,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艰难困苦的。有一句老话说得好,“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上甜”。当孩子不能够理解其中的涵义时,我们就会现身说法,就会拿前人成功的例子来鞭策和鼓励他们,用我们过来人的亲身体验,加上拳拳责任心和殷切希望去打动孩子幼稚的心灵,让他们在充满阳光和希望的人生道路上茁壮成长!
老师,我真的是这样想的!我也好感激您给了我这样一次谈心的机会!祝您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此致
敬礼
家长××敬上
2004年10月6日
课堂测试
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炫耀(xuàn) 涉猎(shē)怪癖(pǐ)初露(lòu)
B、枝桠(yā) 溺爱 (nì)晨曦(xī) 蓬莱(péng)
C、横蛮(héng)感触(chǔ) 茁壮(zhuó) 宠爱(chǒng)
D、说教(shuō) 桉树(ān) 甫健(fǔ)纯真(cú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字的一项是( )
A、鞭策 沉湎 急燥 意犹未足
B、惆怅 诧异 抹煞 引吭试啼
C、琐碎 迷惘 遨游 容销金镜
D、眷恋 懊悔 翱翔 壮志消残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现在你正为准备大专联考而深感读书之苦,我像其他的父母一样,虽然极端同情你却不能不鼓励你,甚至鞭策你尽全力去争取这一场残酷竞争的胜利。
B、孩子,现在你是十八岁了,你告诉我把自己比作什么?
C、想起一手托着你的身体,一手为你洗澡的去日;想起你吵闹不睡,我抱着你在走廊上行走半夜的情景。
D、我读过一个父亲因对孩子无端发脾气,伤了孩子的心,而事后深表懊悔的文章。
4、为下列两句话的横线上选择填入恰当的句子。( )
(1) ,我漫步于参天古木之中,发现一大丛新长的桉树,枝可锨蹋新芽竞长,欣欣向荣。
(2)在学问的海洋中,有无数的蓬莱仙岛, 。
A.(1)春夏初交,群峰碧绿 (2)其乐融融,涉猎其中
B.(1)群峰碧绿,春夏初交 (2)涉猎其中,其乐融融
C.(1)春夏初交,群峰碧绿 (2)涉猎其中,其乐融融
D.(1)群峰碧绿,春夏初交 (2)其乐融融,涉猎其中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诗人说:“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
B、怎么,昨天和今天,竟是十八年的光阴了!
C、冬冬,假如人生能够重来一次,我真会情愿溺爱你的!
D、你度过《金缕曲》吧,劝君惜取少年时,孩子,多珍重!
6、下面各句话中,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杨子,本名杨选堂。历任《新生报》、《中华日报》、《中国时报》主笔。著有小说《浸洒的花朵》、《变色的太阳》等,散文集《感情的花季》《画夜记》等。
B、屠格涅夫: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长篇小说:《罗亭》(1856)、《高老头》(1859)、《前夜》(1860)、《父与子》(1862)、《烟》(1867)、《处女地》(1859)。
C、乔治吉辛(1857-1903),英国小说家,他的小说以描写下层社会生活和文坛人物著称,如《黎明的工人》、《德谟斯》、《新格鲁勃街》,但这些小说的影响远不如他的散文集《四季随笔》有名。
D、米哈伊尔肖洛霍夫前苏联作家。1923年加入莫斯科共青团作家和诗人的文学团体“青年近卫军”,发表小品文《考验》、《三人》和《钦差大臣》等。
拓展阅读
(一)
“父与子”时常被看作是对立的两方,意味着思想的冲突,观念的差异,新与旧的不同,进步与保守的矛盾。下一代往往在下意识中受到这流行观念的影响,好像一开始便必然处在与上一代对立的地位。孩子,我希望我们不致有这么令人不愉快的关系。其实,在这“两代的矛盾”中,许多做父母的“错”,都依然是出自于爱--纵使是自以为是的爱。你也许听过、读过父母干涉儿女婚姻一类的故事,譬如反对爱女嫁给穷小子等等,无论你如何指责这一类的行为,你依然不能抹煞它根本的动机--关怀子女的幸福。
在“两代的矛盾”中,可能有一部分是源于父母的愚昧和落伍,但也有一部分是出自下一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否定,出自年轻人的盲目反抗与追求“成熟”、“独立”的急躁。不过,一切悲剧的造成,都由于父母与子女间有时不能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大家尽可能地过一种较随便的、不拘束的、较多接触的共同生活。东东,美国作家劳伦斯著有一本叫做《我的父亲》的书(你可以在我的书架上找到),在他的描写里,他父亲一样犯有许多惹儿女烦厌的“严父”怪癖。但是,就因为他们父子彼此多了点“友情”和理解,两代间的关系充满了和谐的快乐。孩子,我从小丧父,没有享受过父爱,也没有机会服从或反抗父亲。但是,即使对于温柔慈祥的母爱,我也曾犯过盲目反抗的错误。等到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情时,已是后悔莫及!
孩子,我可能有许多错误,你也可能有许多错误,可是,希望你踏进“反抗”的年龄时,能够避免流行的“父与子”观念的感染,避免摭拾一些概念、术语,轻率地对父母下评断。而我,当你踏进“反抗"的年龄时,能够对你们“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属于你的时代。
孩子,我真希望你们兄妹,把父母看作可以谈心的知己,让我们共享你们的喜乐,分担你们的烦恼。
1、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把“成熟”、“独立”这两个词加上了引号?
2、“两代的矛盾”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3、怎样才能改变“两代的矛盾”?
` 4、开放题:你是怎样看待“两代的矛盾”的?
(二)
家教 胡冬梅
儿子生日,她打算让儿子高兴一回,带他到公园玩一天,再给他买一个玩具火箭,兑现自己的诺言。
公园里添了很多设施,她现在才知道。碰碰车、飞车、电子船……很多孩子都在上面玩。
“妈妈,我要坐碰碰车。”明明扯着她。
“明明!等等!”她看见车子碰得很厉害,有点担心,要是很劲一碰,人被摔出来呢!而且震动那么大,孩子能受得住么?于是想到报纸上一则消息:英国有个男孩听音乐得了脑震荡。
她就把这些跟儿子说。明明很乖,[甲]。
到了湖边,见许多电子艇在湖面极快地飞掠,她很惊叹,却又为船上的人担心。
明明说:“我要坐飞船,妈妈。”
她吓了一跳,说:“不行!”接着便扳着指头数出几种发生事故的可能来,说的时候绘声绘色,声音越来越严厉。
明明听得很认真,听到后来,[乙]。
她牵着孩子远远地指着笼中的动物,要孩子万不可走近去看,并讲些蛇呀狼呀恶毒的故事,又告诉儿子小心提防。
……
出公园的时候,她问:“明明今天玩得高兴吗?”
孩子没有回答,脸上有些痴气。看着街上的人流车流,[丙]。
她很生气,这孩子怎么这样一副傻样,早上来时可不是这样的。她说:“走!明明!妈妈带你买玩具火箭。你不是长大了要当宇航员吗?”
“妈妈!我……我不要……”明明说,“我不要上天,上天会摔下来的。”她看着孩子,呆呆地在门口站了很久。
后来她走了,嘴里说着:“儿子……唉!”
1.下面三句话分别是从[甲]、[乙]、[丙]三处摘出来的,将它们回归原位置。
①就禁不住点头。
②目光里透着疑惧和惊恐。
③虽然目光留恋,但还是跟着妈妈离开了。
答:甲处填 乙处填 丙处填
2.将本文的第2段“公园里添了很多设施,她现在才知道”一句换成“公园里很热闹”行不行?为什么?
3.对文章结尾“她”自言自语的那句话(“儿子……唉!”),你怎样理解?
4.谈谈你阅读《家教》这篇文章的感想。
5、探究题:比较阅读杨子的《十八岁和其他》与胡冬梅的《家教》。
6、创新题:用上“少年”、“梦”、“成年”这三个词语,围绕“梦”写一段话,不少于60字。(6分)
参考答案
积累运用
1、B(A、初露(lù)C、感触(chù)D、纯真(chún))2、A燥-躁 3 、B
4、C 5、A 6、B、《高老头》的作者是巴尔扎克。
拓展创新
1、作者把“成熟”、“独立”这两个词加上了引号,更加体现乐作者所要表达的人年轻时追求成熟、独立的那种盲目性。
2、①受到流行观念的影响。“父与子”时常被看作对立的两方,意味着思想的冲突,观念的差异,新与旧的不同,进步与保守的矛盾。下一代往往下意识中受到这流行观念的影响,好像一开始便必然处在与上一代对立的地位。②父母的愚昧和落伍。父母在思想上老旧得追不上年轻人的时代。③子女的盲目与急躁。下一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否定,年轻人盲目反抗与追求“成熟”、“独立”的急躁。④两代之间缺乏沟通,缺少平等和理解。一切悲剧的造成,都由于父母与子女间不能有时像朋友般的把问题摊出来谈谈。
3、作者告诉孩子,两代人之间可能都会犯些错误,重要的是相互理解与尊重,是“父与子”之间不断的交流与了解。
4、略
(二)1.甲乙丙处分别填③①②。2.不行。原文的写法还暗示出“她”好久没带孩子来公园了,对变化了的外部世界感觉迟钝,至少“慢半拍”,总之,为人比较保守;同时与后文罗列的游戏“设施”相照
3.说明“她”直到最后也没真正明白儿子不再想要火箭,不再想当宇航员的原因,也说明她对儿子的表现感到失望和无奈;同时也说明她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教育的失当。
4.广大家长应该更新观念,要从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竞争的形势出发,激发孩子的探索、竞争、向上的意识,使孩子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的需要,真正增长孩子的能力。(5分,本题不强求千篇 一律,只要是从本文的思想出发,意思与文章有所联系即可)
5、略
6、创新题:略(可从梦的内容、对梦的认识等多角度扩展。)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 《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读后感 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下册)
【下册基础训练 3 教案教学设计(集锦15篇)】相关文章:
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藏羚羊跪拜》教学反思2023-12-30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教案2022-04-30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2022-05-07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2-12-17
六年级下册语文《长城赞》教案2024-01-22
二年级下册语文三个儿子教案2022-08-28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23-07-16
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走进西部》2022-07-25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教案自我先容2024-03-10
小学语文S版第五单元教案(四年级下册)20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