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共19篇)由网友“漫长的等待”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
《两极世界的形成》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基本史实,理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背景及实施步骤;
2、掌握欧亚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各国内部的民主改革;华沙条约组织;经互会等史实,归纳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基本特征;
3、掌握德国的分裂;朝鲜半岛的分裂;古巴导弹危机等史实,正确分析“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过程与方法 问题探究 对比分析 史料研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两极世界的形成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大国的争霸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要维护世界和平,必须反对霸权主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两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中最重要的两股力量,团结合作,共同为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战后,两国的合作关系逐渐发生变化。
(多媒体:打出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的演说中的一句话)
提问:丘吉尔的演说表明了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导入新课。
师:战后美、苏两国的对峙争霸,使世界进入了“冷战”时期。
提问:什么叫“冷战”?
一、美国的“冷战”政策
师:接下来我们首先要了解有关冷战的背景(多媒体播放雅尔塔会议上三巨头图片)
提问: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讨论了哪些问题?
过渡: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世界格局的框架。从此后开始,美苏两国开始在各个领域进行争霸活动。
师:(多媒体打出有关战后美、苏两国经济、军事方面的材料,以及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不同的材料)
提问:美国发动对苏“冷战”的原因何在?
师:(介绍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及其8000字电报)
(叙述)1946年,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讲,成为了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的导火索;
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演说,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师:(多媒体打出问题,思考)
美国的冷战具体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何表现?
(多媒体提供有关战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残破、_的典型事例)
提问:美国对欧洲提供经济援助的原因?
过渡:对西方国家进行援助,对于东欧各国不愿与美国合作的国家政治上进行遏制,经济上的封锁
(多媒体投出“北约海军军事演习”图片以及美国建立“东南亚军事条约网”的相关资料)
提问:北约军事集团的建立对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
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过渡:随着美国开始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也加强了相互联系,以打破美国的遏制。
提问:社会主义阵营中主要有哪些国家?重点强调:
1、东欧各国中很多国家是在苏联的直接帮助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的,但南斯拉夫有所不同,对苏联又很强的依赖性。
2、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对维
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作用。
(2)提问:欧亚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过渡:除此之外,社会主义各国为了进一步加强在经济、军事上的合作。
(3)提问:苏联等国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抗?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师:处于美苏冷战下,整个世界处于战争的威胁中,虽然从整个世界看,美苏实力的均衡,对峙保证了世界的相对稳定,但从局部地区来说,美苏的冲突却是非常激烈,甚至是武装冲突。
柏林危机
(多媒体提供相关的柏林墙图片,文字资料)
朝鲜战争
(讨论:你认为柏林及朝鲜分裂以及美国发动朝鲜战争的原因)
师:(点评)
1、朝鲜分裂是由于美苏在战后处于政治原因认为的割裂了朝鲜半岛,处于美苏自身的战略需要,不顾弱小国家的利益。
2、美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证其在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利益,维护亚洲地区的战略军事。
过渡:美苏除了政治对抗外,在军事上也激烈对抗,尤其是古巴导弹危机,使整个世界处于核战争边缘
(多媒体打出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数据和文字资料)
讨论:古巴导弹危机最终解除的内在原因?
(苏联的实力要略逊于美国,同时双方都保持了克制)
篇2: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波兰巨变、两德统一的过程;掌握苏联解体的过程,探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实质和原因;理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具体内容,探讨在此趋势下过国际关系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资料、历史图片,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通过合作探究,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思路引领,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三)情感价值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运动虽然遭受挫折,但并不意味着失败,它是前进道路上的曲折,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极格局的结束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难点:两级格局解体的原因,以及多极化趋势下和平与动荡的国际关系出现的原因。
三.教学设计:
导入: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设问】东欧剧变(1)什么变了? ——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设问】(2)这种变化,我们为何用“剧变”来形容?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东欧剧变的表现来回答这个问题?
(2)表现:波兰剧变、德国统一等
结合图片讲解波兰剧变、德国统一
东欧剧变的方式各有不同,大都是通过选举和平方式演变的。例如波兰。1989年西方国家支持的波兰团结工会在大选中获胜,组织政府。波兰开始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另一种和平方式是通过国家的统一来完成的。例如德国。二战后德国一分为二,即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德国,我们称其为东德和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联邦德国,我们称其为西德。两者之间以柏林墙间隔。然而在1989年,这道柏林墙已经不能阻隔东德公民大量外逃。1990年,两德统一,统一后的德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989年至1990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均丧失统治地位,完全放弃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由此可见,东欧剧变一是时间短,二是变化大。因此我们用东欧剧变来形容。
【设问】(3)东欧剧变的原因?
为什么东欧各国会发生剧变?
(3)原因:a内部:长期受制于苏联,照般苏联模式;
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
各国党和政府忽视民主和法制。
b外部: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东欧剧变成了两极格局结束的前奏。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2、苏联解体:
【设问】为何如此一泱泱大国,在1991年轰然倒塌?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下面,我们就先从其解体过程窥探一二。
苏联在斯大林统治期间,建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此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为维持世界大国的地位苏联需要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他上台之初,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改革上。但是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1988年起,他转而进行政治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政治多元化观点。
但他的改革并不成功,相反加剧了民族矛盾,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也最终催生了八一九事件的发生。
这次事变的实质是党内一些高级干部为社会主义所做的一次失败的努力。在八一九事件中,苏军被叶利钦所控制,也表明了苏共失去了其在苏联国内的统治地位,苏联的政权性质发生了变化。
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时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两级格局也随之瓦解。
【设问】【引导学生讨论回答】苏联为何解体?
(2)原因:
内部:1)历史原因 :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 (根本)
2)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直接)
外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问题拓展】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同时,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5.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
6.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设;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7.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的形势。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设问】那么,导致世界动荡的因素有哪些呢?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1、北约轰炸南联盟
两极格局结束后,在冷战阴影掩盖下的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原南斯拉夫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1992年,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宣布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这个联盟中,塞尔维亚是主体。然而在塞尔维亚南部的科索沃地区恰恰相反,科索沃地区90%是阿尔巴尼亚族人。阿尔巴尼亚族人要求脱离塞尔维亚独立,从而引发了塞、阿两族的冲突,并酿成流血事件。从此科索沃地区一直处于动荡之中。初,科索沃的塞尔维亚警察与当地反政府武装又发生冲突,这次冲突导致40余人死亡。当时欧洲舆论一边倒的指责南联盟政府蓄意对阿尔巴尼亚族进行屠杀。于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高举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干涉南联盟内政。他们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即科索沃高度自治,南联盟从科索沃撤军,北约派多国部队进驻。这一方案显然很难被接受,于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向南联盟发动了长达78天的狂轰乱炸。
造成世界局势动荡的因素有哪些?
A “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
B 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C 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泛滥趋势。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我比较赞同第三种观点。
经济决定政治。我们来看一看至世界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
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依旧处于世界地位,超级大国的地位并没有动摇。但与此同时,又有一些新的力量在崛起。因此美国极力构筑的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的设想很难实现。相反,各种新崛起的力量正把世界向多极化方向推进。
1、欧盟
1992年欧共体各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订《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一个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诞生。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它不再向过去那样为美国马首是瞻,而是有了自己的政治和外交要求。【学思之窗】
2、日本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3、俄罗斯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可以和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好转,俄罗斯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
4、中国
中国作为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还处于变化之中,多极化毕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还未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回顾历史: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我们立足现在:和平与动荡并存。“一超多强”局面显现。
我们展望未来:“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希望同学们能回顾历史、立足现在、展望未来,争取更加和平美好的世界。
篇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
教学目标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日本对朝鲜的侵略。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战争的爆发;战争的两个阶段-平壤战役和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和威海战役。战争的性质及结果。《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2.通过学习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使学生了解到:中日甲午战争是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在世界范围内再次掀起争夺殖民地高潮这一背景下爆发的,日本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支持,它是日本统治者推行扩张政策、蓄谋侵略中国的一个步骤;通过分析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制度落后、清政府腐败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3.通过学习中国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顽强抵抗外敌入侵,培养学生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分析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和学习日军在战争中所犯下的罪行,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侵略性,激发学生对侵略暴行的愤恨,树立报效祖国的志向。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中日甲午战争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使列强获得了在华建厂权,而且,大额的战争赔款和“赎辽费”迫使清政府与列强签订具有很强政治奴役性的借款协定。由此,列强不仅实现了对华资本输出的愿望,还进一步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和中国的惨败,大大助长了列强争夺中国的野心。瓜分中国一事被列强提上日程,很快地,列强在中国掀起了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
重点分析
本课重点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马关条约》的影响。1894年爆发的中日战争,是日本政府推行扩张政策和长期以来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19世纪70年代是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各列强都想在中国获得更多的政治、经济特权和利益。因此,他们为了各自的侵略目的,对日本的侵略采取默许或纵容的态度。他们的态度与目的不仅有利于日本实施其侵略计划,而且,也影响了《马关条约》内容的执行。学习这一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所以,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是重点。《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是日本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付沉重枷锁,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极严重的步骤,学习这一内容,将会帮助学生理解《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的严重性。所以《马关条约》的影响是本课又一重点。
难点分析
本课难点是《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从哪些方面反映出来,学生对此不易理解。学生在理解条约的一影响时,很难将条约的签订与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掠夺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发展成以资本输出为主的特点联系起来,而资本输出将进一步加强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政治、经济控制,加深被掠夺地区的殖民地化。所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教师适当介绍日本经济发展情况和“大陆政策”,使学生认清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根本原因。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甲午战争前的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形势,使学生理解列强为何对日本侵华会采取纵容或默许的态度,分析列强“调停”的目的及失败的原因。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中的两段引文、甲午战争前李鸿章对驻朝清军的命令、李鸿章和慈禧在战争爆发后的政策,预测甲午战争战局的发展,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制度的落后、清廷的腐败是中国战败的关键。
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三个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课内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对比《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分析、讨论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引导学生就本课内容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讨论或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理解这些问题。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五节甲午中日战争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难点:《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教学手段:教学用具: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flash动画;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分析的综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回答:近代侵略中国最凶恶的国家是哪一国家?回忆边疆新危机时期,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情况。由此,导入新课。
二、战争爆发的背景
引导学生回忆日本何时以何种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带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根据日本资本主义制度的特点、日本自然环境等因素,分析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教师利用史料让学生分析日本统治集团采取的解决方式并简要介绍其“大陆政策”。
教师提供的史料:
“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垂手而得矣。”
引导学生回忆此时19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形势,阅读书中提到的各列强欲通过日本侵华获得的利益,使之理解为何西方列强采取纵容或默许态度。并分析列强“调停”的本质和“调停”失败的原因。
强调日本利用朝鲜东学党起义设下圈套,欲促成中日冲突。朝鲜东学党起义成为中日甲午战争的导火线。
让学生阅读书中有关“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的引文、“礼部右侍郎志锐的奏折”的引文、有关李鸿章对驻朝清军统帅的命令的补充材料、战争爆发后慈禧的态度、李鸿章的政策,由学生预测战局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清廷的腐败必将导致战争的失败。
二、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
利用《甲午战争》flash动画讲解战争经过,并在讲解过程中介绍清政府对敌进攻策略的错误判断。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一部分内容,回答:李鸿章是如何将其避战求和的政策贯彻与战争的始终的,这一政策的执行,对战争有什么影响?
让学生阅读文中关于日军在旅顺进行大屠杀的补充材料,激起学生对侵略军的愤恨。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播放有关签订《马关条约》的视频资料,使学生了解日方的咄咄逼人与中方的忍辱求和。
让学生回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与《马关条约》的内容进行对比,并逐条分析条约将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在分析条约的影响时,要引导学生从资本主义世界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时代特征入手分析。
四、三国干涉还辽
引导学生回忆初三世界史所学内容,俄国一直垂涎中国东北;1892年俄、法签订条约结为盟国;德国在太平洋地区占有一些岛屿,不乐见日本在远东势力的强大。使学生认识到:三国干涉日本侵占辽东半岛,其根本目的在与维护自身的在华利益。
五、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利用书中《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形势图》讲解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的经过。让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台湾军民抗日斗争的补充材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分析、讨论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根本原因、列强对日本侵华所采取的态度、清政府对战争采取的政策、预测战局的发展、对比《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分析《马关条约》的影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上述活动,提供与教学有关且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材料,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篇4: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知识梳理】
1.东方的诱惑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经济原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_________的出现。②社会原因:欧洲人狂热的追求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特别是_________的流传,诱使人们到东方“寻金”。③直接原因(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占领_________东部广大地区,控制东西方之间的商路。④宗教原因(精神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到东方传播天主教。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①主观条件:_________和西班牙的君主希望通过海外探险获得财富,以巩固并加强自己的统治。②客观条件: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新航路的开辟
(1)向东航行: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抵达非洲西南端的_________;14,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终于到达了_________。
(2)向西航行: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意大利人_________横渡大西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1519~152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绕过了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完成了_________航行。
3.走向会合的世界
(1)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影响:①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_________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②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的雏形开始出现。
(2)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①引发了“商业革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_________沿岸。
②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_________的发展。
篇5: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案设计
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1.1、知识与能力: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
2.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3.2、过程与方法:
4.采取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
5.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的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力,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方法比较法、资料收集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集体教案个性化教案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先填后背——写出从夏至清的朝代顺序名称。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辽、、西夏、、清
【教学过程】
A.各组合作按照学案提纲完成本课基本内容。(10分钟)
一、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政治制度特点
①第一个国家政权
②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③王位继承传子制度
二、商朝(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政治制度特点
①商王具有支配内服外服的实际权力
②商王对外服控制力是有限的
③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三、西周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对象:同姓亲族(分封主体)、功臣、姻亲、附属国、殷商降族
(2)内容:核心是分封土地、人民
受封诸侯有政治、经济、军事义务
(3)影响:①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②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度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性质: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4)内容:大宗(嫡长子传宗继统)小宗(嫡长子同母弟或庶母兄弟)
大小宗关系是相对的
(5)影响:①宗法制通过血缘的亲疏,确起其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联系起来,同时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3、礼乐制度
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注: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以分封制与宗法制为主要内容,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
结合。
B、小组主持,合作探究以下重点难点问题。(15分钟)
1、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2、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纽带、关系、色彩)
C、各组质疑。(5分钟)
D、课堂检测。(5分钟)
篇6: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9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走向联合的欧洲欧洲一体化的具体进程:舒曼计划、《罗马条约》、欧洲共同体因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情景再现运用经济与政治之间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美国对日政策由占领转向扶植、《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问题探究:日本为何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可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使日本迅速崛起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中国的振兴不结盟运动兴起、形成的标志及其行动纲领、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史为鉴:从其他国家(如日本)发展经验探寻中国发展的措施横向比较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由此加深对当前我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政策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习纲要先回顾本章的线索,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我们说,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争霸为主的什么格局?
没错,但我们知道在六、七十年代,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多个区域或国家的综合国力加强,冲击了两极格局,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我们说这是什么格局?
对的,然后到了八十年代末期,东欧剧变,1991年发生了一件什么重大事件导致两极格局的瓦解?
答得好,看来同学们的基础知识都挺扎实,现今,我们说是“一超多强”的多极化发展的政治格局,那大家应该知道哪一个国家是超级大国?
好,那现在我们就已经回顾了我们本章的线索:两极形成→多极化出现→两极瓦解→多极化加强(板书)对比较简单的基础知识学生应该可以回答:两极格局。
学生回答:多极格局
学生回答:苏联解体
学生回答:美国
导入新课从本章线索中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那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板书)
再从本章线索中展开本节课的线索,并要求学生掌握
我们知道二战后美苏争霸引起了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对峙,美苏两国在五、六十年代掀起了军备竞赛,并在世界不同的地区引起了局部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因素,都造成国力了下降。而与其同时,战后的欧洲国家逐步走向联合,另外,哪个国家通过改革从战败国变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没错,除了这两股资本主义政治力量的强大,我们还知道许多亚非拉国家独立后形成了一股新的政治力量,我们称之为什么?
对,那现今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是哪一个?
没错,这几股政治力量的出现就使二战后的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掌握这节课的线索:美苏实力下降,欧、中、日及第三世界力量上升(板书)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线索以及本课的两个探究问题(书本181页):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是如何发展成为经济大国?2.世界格局为什么会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一起学习本节内容。
学生回答:日本
学生回答:第三世界国家
学生回答:中国
讲授新课一.欧共体
结合最近新闻,询问学生有关欧盟的资料,了解学生的课外知识和对国际大事的关注程度,并引起学生的兴趣。
不知道最近同学们有没有看新闻报道,前几天,欧盟的两个国家举行_,都否决了欧洲宪法,大家有留意这个新闻吗?
老师简要概括欧盟_事件
没错,看来同学们都挺关心时事,欧盟由25个欧洲国家组成,但是欧盟现有的立法、行政机制过于复杂,阻碍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因此,要求制定欧盟的宪法,简化现有的程序,加快欧盟经济联合的步伐。不过,在法国和荷兰的人民,他们觉得本国失业率一直没有下降经济没有改善,而且担心欧盟发展过快,因此在这两个国家的_都没有通过。
通过新闻事件分析,引出欧共体成立的原因
好了,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当初欧共体成立的原因,同学们阅读书本181页,找出欧洲国家走联合的原因。
(板书)一.欧共体
原因
注重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找出答案
现在我们就一起分析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大家看书本,第一,二战后欧洲丧失世界政治经济重心体系。
同时让学生回顾以前的基础知识
我们说在世界近现代历史当中,二战前的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都在西欧,大家回想一下,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或者从过往的世界格局中找出答案。
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则由老师引导
拿破仑战争后以欧洲为中心形成了维也纳体系,19到19,以欧洲为中心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等,从这些史实,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二战以前欧洲是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现在却被美国和苏联取代。
第二,各国战后经济凋敝,出现政治危机,社会_。由于经济衰退、政治危机、社会_的原因这就迫使各国政府必须改革,重新稳定政局。
与此同时,我们知道,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美国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在全球范围内划分势力范围,尤其是欧洲,所以我们由此推断影响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第三,美苏争霸的影响。
补充课外知识,引起学生兴趣
那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欧洲哪个国家,在二战后被美国和苏联分区占领,并成为美国和苏联斗争的中心?
没错,德国,战后,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资本主义性质的联邦德国和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德国分别成立,首都柏林也成为斗争的对象,在二战后,美苏两国就引起了三次的柏林危机。
国内的经济衰落,社会动荡,国外又有两个超级大国在势力扩张,欧洲的许多国家都知道单靠本国的实力是很难发展起来的,因此他们趋向联合起来发展。这就是第四个原因。第四,在经济发展中,需要联合。
最后一个原因是书本上没有提到的,老师在这补充一下,就是,第五,远源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
过往的历史名人都曾经提过欧洲统一的概念,包括但丁、卢梭、丘吉尔等。
通过游戏考察学生的地理和历史常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
分析了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考考大家的历史常识。老师会给大家出一个题目,然后第一个同学回答,第一个同学回答后指定另一个同学回答,第二个同学回答后指定第三个同学回答……如此类推。举个例子,请你说出我们国家省份的名称。那么李连杰同学答:广东省,张曼玉。那么被叫到名字的张曼玉同学叫要回答:江西省,姚明。同样被叫到名字的姚明同学就要回答:湖北省,-X……如此类推,大家明白游戏规则啦吗?哪位同学答错或者答不出就算输。好,游戏开始,老师的题目是:请你说出你所知道的25个欧盟成员国的名称。班长你先说。
游戏后展示欧盟地图,导入另一知识点,通过地图讲解欧共体的进程
好了,有一个同学答错,两个同学答不出,那么现在老师给大家看一下欧盟的地图。
(板书)进程。
展示地图并讲授知识点
同学们,现在阅读教材181页到182页,看看欧共体的内容,找出它和当时其他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有哪些不同点。
(板书)内容
从书本上,我们可以知道欧共体的内容包括:⑴.关税和贸易政策。⑵.农业和渔业政策。⑶.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⑷.政治一体化。⑸.共同的外交政策。
从它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后单一的货币体系,政治一体化,共同的外交政策这三个内容就是欧共体与当时的其他区域性经济体系的不同点。
让学生从已讲得知识中总结,思考问题
了解了欧共体形成的原因,进程及内容后,我们可以猜测到一个经济走向联合的国家联盟,它在经济发展后,反映在政治上,它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大家思考一下,我请一位同学来回答。
(板书)影响
-X同学你来说一下。
总结学生的回答
首先我们可以知道欧洲国家经济联合肯定就⑴.促进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再来,欧共体经济强大了,在经济贸易中就必会面临与美国、日本的竞争。⑵.在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我们说,经济决定政治,现在,联合的欧洲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了,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实力也增强了,那它就不向过去那样为美国马首是瞻,并且有自己的政治和外交覥求。⑶.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
▌.日本
现在我们分析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其?一极新的政治力量,那么接着我们来学习另一极新的力量——世甌第二号经济大国——日本。
要求学生带着本节课的探究问题阅读书本找出答案
大家带着本章的第一个探究问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是妀何发展成为经济大国?也是本穠的重点来阅读书本,从书本中找出原因。
(板书)二.日本
原因
老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介绍日本成为经济大嘰的有关资料
同学们边阅读书本边听老师介绍日本经济发展的表现:日本5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期,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到了1987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苏联,成为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
好了,我们知道二战中日本受到_的杀伤,二战后国家一片寥寂,人民生活困难,经济受到严重破坏。那他们是如何把托这种困境的?-X同学你说一下。
总结学生的回答,在讲授知识点过程中可穿插现实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例,引起学生的兴趣。
答得不错。我们可以说,首先国内,⑴.政府进行大力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从1956到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制定了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1960年,池田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使日本经济有计划地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同时人民也积极投入战后的恢复和建设当中。再来日本政府⑵.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科学技术。众所周知日本这个国家是非常重视教育和科技的。尤其是它的科技,我们现在用的家庭电器、汽车、游戏机等等,你们说一下日本的电器、汽车、游戏品牌?
待学生回答后回归到课文内容上
嗯,现在我们再分析,当时日本得到了哪个国家的扶植?
在讲授知识过程中提问学生有关的时事知识。
没错。⑶.美国大力扶植。我们知道,随着“冷战”的加剧,特别是中国大陆形势的变化,美国对日本的占领重点开始转到帮助日本恢复经济,以此来遏制中国和苏联,并把日本作为他在太平洋的重要军事基地。大家知不知道日本哪个地方直到现在还有美军的驻军?
没错。美国一再削减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同时,还向日本提供资金和技术。
刚才-X同学说了一个因素,就是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美国向日本订购军需用品,日本从中获利。因此,我们说⑷.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日本借此机会使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另外,我们知道日本是一个战败国,他被规定不可以拥有正常的军事力量,⑸.国民经济非军事化。这样,日本利用这个原因,把国家的重心都放在经济建设上。
我们说,经济决定政治,日本从战败国走向世界经济大国,那么,随之,他的政治要求也出现了变化,那么它对世界格局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
篇7: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教案
【知识概要】
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历史之长久,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可比拟的。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逐步完善。早在远古时期,人类社会中就有了权力的萌芽。夏朝时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外服制度,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外族的事务,与各方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周王利用分封与宗法制的结合,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但靠宗法制的血缘纽带维系统治秩序并非长久之计,春秋争霸,战国兼并,制度败坏,秦王嬴政,一统天下,建立了一个皇帝具有无上_的中央集权制度。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曾长期延续,西汉的“七国之乱”、东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国家_、唐朝的“安史之乱”和以后的藩镇割据,都说明了它的坎坷。直到宋代,这种斗争才尘埃落定,却不幸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后患。伴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中枢权力体系也不断发生变化。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宋元勋益颇大,明朝废除丞相,清设军机处,_皇权发展到了顶峰。
学习本单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掌握有关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知识。(2)对于重要的政治人物和政治事件及其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影响,要正确地认识、分析、评价。同时还应注意在今后的学习中,与西方古代制度进行对比。(3)以史为鉴。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要认真地思考、总结
学习指导
目前高中历史教学,高一年级是关键,培养历史情结是重点。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历史课分模块进行,大部分课程只有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高中生接受历史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只有宝贵的一年,所以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学习就显得颇为重要了。重视高一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也是势所必然,历史学习虽难上加难,但却责无旁贷。
有人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统计表明:表示很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占41.9%,表示不置可否的学生占55.3%,而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仅占28%。学生没说不喜欢历史,但也没有表示明显的兴趣。原因何在?无外乎两个因素:(1)因主课学业繁重紧张,把学习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缓释紧张情绪的功能。(2)某些历史知识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些统计表明,目前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这可能受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影响),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我们知道,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再加上其他学科学习压力,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改善之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学。
二是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我们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三是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喜”学。高一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与初中比较,普遍感到困难,出现“怕”的情绪。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学习兴趣有极大作用。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由浅入深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层次的内容,作出达标的要求,对学生每达到一个层次,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下一个层次学习。再比如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获得不同的成功感觉,可以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作出当众表扬;可以对作业中有出色解答或独特见解的学生予以高分;也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办的刊物或壁报上发表一些作品,如历史小论文、历史漫画等;或者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到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总之,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多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抱有信心,最终保持历史学习的稳定兴趣。
?当然,对历史理论的学习,更是必须重视的,其目的正在于帮助学生“会”学。不过在基本历史理论的教学中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要控制好“度”。高一学生毕竟不是高三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如果要求过高,理解不了,对学习历史就怀有畏难情绪,就会“厌”、“怕”。因此,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限度,不能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更不能使他们不堪重负而丧失学习信心、兴趣。
篇8: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教案
课标要求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理论的革命活动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养成国际主义精神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通过介绍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事迹,使学生养成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重点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知道《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难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认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的理由。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师生互动修改意见
回顾上一课时内容
导入新课:以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_等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导入。
【自主学习】
知识点1: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
思考问题: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有哪些?
(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前提。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进一步暴露出来,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给劳动人民带来灾难,使得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阶级基础: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1931年和1934年法国里昂两次工人起义,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无产阶级是为了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去进行独立的斗争,并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这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及其失败表明,革命斗争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才能胜利。
(3)理论基础:欧洲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成果,特别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做出了重要贡献,即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继承批判,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德意志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批判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及诸多社会主义思潮(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进行了借鉴,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关于空想社会主义】
早在十六七世纪资本主义兴起时,就出现了以英国人莫尔(“乌托邦”思想)为代表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法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劳动人民的生活处境并没有什么改善,甚至更加困苦。这使得人们认识到资本主义并不是那么的美好,于是各种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勾勒未来理想社会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开始活跃起来,出现了以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发展到政治斗争,更多的欧洲有识之士怀着迫切的心情,深入地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问题,形成诸多的社会主义流派,如被恩格斯“德国无产阶级的第一次独立理论运动”的德意志的魏特林主义。
知识点2:伟大的友谊
1、马克思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成长历程。
18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小城特里尔。年幼的马克思过着清苦的生活,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切的同情。在柏林大学期间,参加进步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接受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思想,并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他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给《莱茵报》撰稿,后成为该报主编。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他更深入地了解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进一步看清了统治者的丑恶面目。1843年他来到巴黎,巴黎时期的生活是马克思一生的转折点。他深入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直接参加工人团体的活动,并保持密切的联系。1844年马克思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文中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这标志着马克思已经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了共产主义者。
2、恩格斯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成长历程。
恩格斯出生于德国巴门市的工厂主家庭。_弃学从商的他,一边工作一边勤奋的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1842年,他来到英国的纺织工业中心曼彻斯特,利用空闲时间和工人交往,密切注视和支持英国工人运动的开展,通过革命实践,恩格斯形成了共产主义世界观,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3、马克思和恩格斯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如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具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事业用于献身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等。
4、马克思、恩格斯伟大的革命友谊的建立。1842年,恩格斯在科隆《莱茵报》编辑部第一次与马克思会面。1844年,两人在巴黎第二次会面,他们充分交流了思想,在一切理论领域都取得了一致的意见。1845年,他们在布鲁塞尔第三次会晤,两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从此开始了共同的战斗历程。他们志同道合,患难与共,共同研究,共同写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知识点3: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意义。
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同盟起草纲领。1848年2月,新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这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理由。
首先,《共产党宣言》是国际无产阶级第一个具有新思想原则和新组织结构的共产主义政党的政治纲领。共产主义者同盟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其党的纲领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
其次,《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共产党宣言》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基本任务和策略原则;批判了各种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断言资本主义最终必将为社会主义所取代;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科学的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和伟大历史使命。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教案
篇9: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基本史实,理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背景及实施步骤;
2、掌握欧亚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各国内部的民主改革;华沙条约组织;经互会等史实,归纳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基本特征;
3、掌握德国的分裂;朝鲜半岛的分裂;古巴导弹危机等史实,正确分析“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过程与方法 问题探究 对比分析 史料研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两极世界的形成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大国的争霸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要维护世界和平,必须反对霸权主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两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中最重要的两股力量,团结合作,共同为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战后,两国的合作关系逐渐发生变化。
(多媒体:打出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的演说中的一句话)
提问:丘吉尔的演说表明了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导入新课。
师:战后美、苏两国的对峙争霸,使世界进入了“冷战”时期。
提问:什么叫“冷战”?
一、美国的“冷战”政策
师:接下来我们首先要了解有关冷战的背景(多媒体播放雅尔塔会议上三巨头图片)
提问: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讨论了哪些问题?
过渡: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世界格局的框架。从此后开始,美苏两国开始在各个领域进行争霸活动。
师:(多媒体打出有关战后美、苏两国经济、军事方面的材料,以及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不同的材料)
提问:美国发动对苏“冷战”的原因何在?
师:(介绍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及其8000字电报)
(叙述)1946年,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讲,成为了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的导火索;
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演说,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师:(多媒体打出问题,思考)
美国的冷战具体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何表现?
(多媒体提供有关战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残破、_的典型事例)
提问:美国对欧洲提供经济援助的原因?
过渡:对西方国家进行援助,对于东欧各国不愿与美国合作的国家政治上进行遏制,经济上的封锁
提问:北约军事集团的建立对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
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过渡:随着美国开始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也加强了相互联系,以打破美国的遏制。
提问:社会主义阵营中主要有哪些国家?重点强调:
1、东欧各国中很多国家是在苏联的直接帮助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的,但南斯拉夫有所不同,对苏联又很强的依赖性。
2、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对维
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作用。
(2)提问:欧亚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过渡:除此之外,社会主义各国为了进一步加强在经济、军事上的合作。
(3)提问:苏联等国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抗?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师:处于美苏冷战下,整个世界处于战争的威胁中,虽然从整个世界看,美苏实力的均衡,对峙保证了世界的相对稳定,但从局部地区来说,美苏的冲突却是非常激烈,甚至是武装冲突。
柏林危机
(多媒体提供相关的柏林墙图片,文字资料)
朝鲜战争
(讨论:你认为柏林及朝鲜分裂以及美国发动朝鲜战争的原因)
师:(点评)
1、朝鲜分裂是由于美苏在战后处于政治原因认为的割裂了朝鲜半岛,处于美苏自身的战略需要,不顾弱小国家的利益。
2、美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证其在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利益,维护亚洲地区的战略军事。
过渡:美苏除了政治对抗外,在军事上也激烈对抗,尤其是古巴导弹危机,使整个世界处于核战争边缘
(多媒体打出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数据和文字资料)
讨论:古巴导弹危机最终解除的内在原因?
(苏联的实力要略逊于美国,同时双方都保持了克制)
篇10: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波兰巨变、两德统一的过程;掌握苏联解体的过程,探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实质和原因;理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具体内容,探讨在此趋势下过国际关系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资料、历史图片,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通过合作探究,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思路引领,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三)情感价值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运动虽然遭受挫折,但并不意味着失败,它是前进道路上的曲折,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极格局的结束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难点:两级格局解体的原因,以及多极化趋势下和平与动荡的国际关系出现的原因。
三.教学设计:
导入: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设问】东欧剧变(1)什么变了? ——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设问】(2)这种变化,我们为何用“剧变”来形容?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东欧剧变的表现来回答这个问题?
(2)表现:波兰剧变、德国统一等
结合图片讲解波兰剧变、德国统一
东欧剧变的方式各有不同,大都是通过选举和平方式演变的。例如波兰。1989年西方国家支持的波兰团结工会在大选中获胜,组织政府。波兰开始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另一种和平方式是通过国家的统一来完成的。例如德国。二战后德国一分为二,即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德国,我们称其为东德和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联邦德国,我们称其为西德。两者之间以柏林墙间隔。然而在1989年,这道柏林墙已经不能阻隔东德公民大量外逃。1990年,两德统一,统一后的德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989年至1990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均丧失统治地位,完全放弃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由此可见,东欧剧变一是时间短,二是变化大。因此我们用东欧剧变来形容。
【设问】(3)东欧剧变的原因?
为什么东欧各国会发生剧变?
(3)原因:a内部:长期受制于苏联,照般苏联模式;
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
各国党和政府忽视民主和法制。
b外部: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东欧剧变成了两极格局结束的前奏。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2、苏联解体:
【设问】为何如此一泱泱大国,在1991年轰然倒塌?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下面,我们就先从其解体过程窥探一二。
苏联在斯大林统治期间,建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此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为维持世界大国的地位苏联需要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他上台之初,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改革上。但是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1988年起,他转而进行政治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政治多元化观点。
但他的改革并不成功,相反加剧了民族矛盾,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也最终催生了八一九事件的发生。
这次事变的实质是党内一些高级干部为社会主义所做的一次失败的努力。在八一九事件中,苏军被叶利钦所控制,也表明了苏共失去了其在苏联国内的统治地位,苏联的政权性质发生了变化。
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时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两级格局也随之瓦解。
【设问】【引导学生讨论回答】苏联为何解体?
(2)原因:
内部:1)历史原因 :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 (根本)
2)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直接)
外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问题拓展】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同时,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5.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
6.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设;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7.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的形势。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设问】那么,导致世界动荡的因素有哪些呢?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1、北约轰炸南联盟
两极格局结束后,在冷战阴影掩盖下的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原南斯拉夫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1992年,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宣布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这个联盟中,塞尔维亚是主体。然而在塞尔维亚南部的科索沃地区恰恰相反,科索沃地区90%是阿尔巴尼亚族人。阿尔巴尼亚族人要求脱离塞尔维亚独立,从而引发了塞、阿两族的冲突,并酿成流血事件。从此科索沃地区一直处于动荡之中。初,科索沃的塞尔维亚警察与当地反政府武装又发生冲突,这次冲突导致40余人死亡。当时欧洲舆论一边倒的指责南联盟政府蓄意对阿尔巴尼亚族进行屠杀。于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高举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干涉南联盟内政。他们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即科索沃高度自治,南联盟从科索沃撤军,北约派多国部队进驻。这一方案显然很难被接受,于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向南联盟发动了长达78天的狂轰乱炸。
造成世界局势动荡的因素有哪些?
A “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
B 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C 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泛滥趋势。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我比较赞同第三种观点。
经济决定政治。我们来看一看至世界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
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依旧处于世界地位,超级大国的地位并没有动摇。但与此同时,又有一些新的力量在崛起。因此美国极力构筑的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的设想很难实现。相反,各种新崛起的力量正把世界向多极化方向推进。
1、欧盟
1992年欧共体各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订《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一个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诞生。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它不再向过去那样为美国马首是瞻,而是有了自己的政治和外交要求。【学思之窗】
2、日本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3、俄罗斯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可以和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好转,俄罗斯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
4、中国
中国作为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还处于变化之中,多极化毕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还未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回顾历史: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我们立足现在:和平与动荡并存。“一超多强”局面显现。
我们展望未来:“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希望同学们能回顾历史、立足现在、展望未来,争取更加和平美好的世界。
篇11: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一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二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参与决策的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
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王位世袭制保护了私有制,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前提:生产力水平当时较低)
2、西周的分封:
○1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
○2被封范围: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3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形成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4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
○5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春秋时期瓦解;战国到秦朝时期废除,被郡县制替代
(直接原因:诸侯国势力太大;根本原因:井田制的瓦解)
3、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2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4影响: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公元前2,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统一条件:1.主要原因:商鞅变法
2.客观原因:人民渴望统一
3.主观原因: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4.战国时期法家思想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利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位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逾越。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3、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4、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
【中央】设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利: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弊:因皇权过大,易形成君主专制独裁,缺乏对皇帝的监督与制约的机制。
【地方】实行郡县制
影响: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篇12: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中国史部分
问题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和基本内容是什么?有何利弊?
目的: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即让同姓子弟封邦建国,做为周王室的屏障;②扩大周朝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②诸侯的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还有军权、财权、人事权和再分封权等);③诸侯的义务: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还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朝觐述职等)。
评价:①利: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②弊:诸侯国有很大独立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问题2:西周实行宗法制的目的和基本内容是什么?有何利弊?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护周王朝的政治稳定。
内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天子以嫡长子继承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余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是小宗,在本国则为大宗,并依同样方式逐层分封。②宗法等级制。通过大宗对小宗的层层分封,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
评价:①利: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②弊: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人为划分贵贱尊卑,导致人生而不平等和重男轻女思想。
问题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神权与王权结合。表现:用鼎和人牲祭祀祖先和神灵;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表现:宗法制。
3.执政集体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表现:分封制。
问题4: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为建立和加强君主专制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1.秦始皇:(1)建立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特点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2)建立三公九卿制度。其中丞相的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
2.汉武帝:(1)频繁更换丞相,多名丞相被免职或处死。(2)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提拔亲信组成“内朝”(也称“中朝”),参与国家主要决策,排挤丞相为首的“外朝”官僚机构。
3.唐太宗:完善隋朝创立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政令的草拟;门下省掌政令的审批;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政令的执行。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4.宋太祖: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分割宰相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军权。
问题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1.夏商周——世官制(重出身)
2.汉代——察举制(重德行)
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重门第)
4.隋唐至清末——科举制(重才学)
问题6:元代和元代以前中国地方行政区划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1)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2)秦朝: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有郡、县两级。县以下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还有负责地方治安并监管公文传递的“亭”。
(3)西汉:汉初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度。西汉末年,在郡之上又设置了州。
(4)元朝: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行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这十大行政区划之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藏、川、青部分地区。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是路、府、州、县。
问题7:明太祖、明成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内阁与宰相有何区别?
1.措施:(1)明太祖:废除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2)明成祖:在明初殿阁大学士的基础上建立内阁制,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2.区别:(1)宰相是百官之首,统率六部百司;内阁不是正式行政机构,不能统率六部百司。(2)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地位十分巩固;内阁无决策权,地位高低取决于皇帝是否信任。(3)宰相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内阁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
问题8:军机处从何而来?其特点和影响是什么?
1.由来:清朝雍正时,为督办西北军务,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权限由单纯处理军务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
2.特点:简(机构简单、人员精干)、速(办事效率高)、密(外界干扰少、决策封闭性)。
3.影响:
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问题9: 1840~19间西方列强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每次战争的背景和结果是什么?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1.鸦片战争(1840—1842)
(1)背景:工业革命后,英国寻求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清朝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结果:1842年,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口诀记忆:割占香港岛,赔款也不少。广厦福宁上,关税需商量。
(3)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背景:英、法不满足鸦片战争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列强在1856年提出修约要求遭拒绝。
(2)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天津条约》(1858)和《北京条约》(1860)。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1)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但国内市场狭小,希望从战争中寻找出路。
(2)结果:1895年,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口诀记忆:辽台澎湖2亿两,沙重苏杭设工厂。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民族危机加深,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发起反帝爱国运动。
(2)结果:19,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向各国赔偿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天津大沽至北京沿线的炮台,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口诀记忆:赔款使馆禁反帝,拆除炮台驻要地。
(3)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问题10:十九世纪列强侵华犯下哪些罪行?
1.罪行:(1)政治上,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领土、领海、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2)经济上,掠夺中国人民财产和国家财富,同时通过政治贷款、勒索赔款、设厂筑路等手段控制中国经济命脉。(3)军事上,发动战争,剥夺中国人民基本生存权。(4)文化上,洗劫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问题11:中日甲午战争包括哪些重大战役?其最终结局如何?给台湾带来哪些影响?
1.重大战役:(1)1894年黄海海战。邓世昌等爱国官兵英勇殉国,日舰率先逃离战场,北洋水师损失惨重但主力尚存。(2)1895年威海卫战役。李鸿章命令北洋水师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遭日军两路围攻而全军覆没。
2.结局:清政府战败求和,签订《马关条约》。
3.影响:(1)清政府割让台湾,引发1895年徐骧、刘永福领导的反割台斗争。(2)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的斗争一直持续到1945年重回祖国怀抱。
问题12:义和团运动是如何兴起的?列举其失败原因。
1.兴起: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深重,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兴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2.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阶级局限性。(2)主观原因:对清政府认识不清,盲目排外,迷信色彩浓厚。(3)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问题13:日本为何发动侵华战争?其主要罪行有哪些?
1.原因:(1)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立“征服满蒙“的方针。(2)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日本陷入困境,为转嫁危机,积极对外侵略。(3)国民党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可乘之机。
2.罪行:(1)军事上:制造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杀害中国人民30万众;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七三一部队),惨无人道地用中国活人作试验,实行细菌战、化学战。(2)政治上:日军为了巩固和扩大占领区,实行所谓的“以华制华”政策,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3)经济上:掠夺和破坏矿山、企业等。(4)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
问题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和作用是什么?
1.过程:(1)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2)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从内战到和平,从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3)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4)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作用:从此抗日战争发展为全民族的抗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问题15: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制造了哪些事变?国民党和共产党是如何抵抗的?
1.局部侵华(抗战)阶段(1931~1937)
(1)日本: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1932年制造“一二八”事变。
(2)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但仍有部分爱国官兵坚决抗日。如十九路军保卫上海;二十九军长城抗战;冯玉祥联合共产党人吉鸿昌组建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等。
(3)共产党:组建东北抗日联军;积极争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全面侵华(抗战)阶段(1937~1945)
(1)日本:1937年制造“七七”事变;同年制造“八一三”事变。
(2)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先后发动了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_中国的计划)、太原会战(其中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首次大捷)、徐州会战(其中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胜利)、武汉会战(1938年10月结束,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枣宜会战(张自忠殉国)。
(3)共产党: 1937年9月,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敌后军民抗战,使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进行百团大战,歼敌4万多人,沉重打击了日军的气焰。
问题16: 太平天国经历了哪些斗争?
爆发:金田起义(1851.1)
初建政权:永安建制(1851.9)
正式建权:定都天京(1853.3)
全盛:北伐、东征、西征
转折:天京变乱(1856.8)
失败:天京陷落(1864.6)
问题17: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结论。
1.原因:(1)根本原因: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太平天国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组织上难以形成坚强统一的领导核心。(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2.结论: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问题18:《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有何异同?
1.不同点:
(1)背景不同:前者颁布于1853年初,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后者颁布于1859年,此时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
(2)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天国;后者是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3)经济主张不同:前者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主张消灭私有制;后者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主张发展私有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4)群众基础不同:前者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后者缺乏群众基础。
(5)作用不同:前者限度地满足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推动了太平天国斗争的蓬勃发展;后者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农民反应不积极。
2.相同点:
(1)都是都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2)都未能真正实施。
(3)都是为了巩固农民阶级政权。
问题19:简述辛亥革命的经过与历史意义。
1.经过:
准备: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兴中会等骨干在日本东京召开同盟会成立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是核心),平均地权。”口号,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爆发:1910月10日,湖北新军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之后各省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3)高潮:19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4)失败:19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革命果实。
3.意义:p53
问题2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与局限?
1.内容: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2.意义: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局限:没有明确规定反帝原则;没有解决广大农民的土地问题。
问题2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对国民党的政策有何变化?变化的依据和影响是什么?
1.国民革命时期(1924.1~1927.7.15)
(1)政策:同国民党合作。
(2)依据: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3)影响: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使中国进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工农运动迅速开展,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2.土地革命时期(1927.8.1~1936.12.12)
(1)政策: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国民党反动统治。
(2)依据:蒋、汪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南京国民政府残酷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反革命恐怖政策。
(3)影响:中国共产党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使党赢得了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开始有了自己的政权和军队。
3.抗日战争时期(1937.7.7~1945.9.2)
(1)政策: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2)依据: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3)影响: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4.解放战争时期(1946.6~1950.6.30)
(1)政策: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2)依据:美、蒋勾结于1946年6月向中原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挑起全面内战。
(3)影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建立了新中国。
问题22.中共如何由幼稚走向成熟的?
(1)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但只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没有提出最低革命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
(2)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但工人阶级还是单枪匹马地进行斗争。
(3)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但放弃了党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4)1927年,中共通过南昌起义开始掌握了一部分军队,通过八七会议及时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但受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决定秋收起义的进攻目标是大城市。
(5)1927年,秋收起义进攻大城市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但党的方针路线和重大决策的确定都受共产国际和王明的 “左”倾错误思想的直接指导和影响。
(6)1935年,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上,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取消了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的军事指挥权。这是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分歧和矛盾,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7)随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又根据国情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在1935年瓦窑堡会议上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并在1936年竭力促成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奠定了基础。
问题2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共同纲领》有何联系与区别?
1.联系:
(1)都为新中国政权巩固和经济建设提供法律依据以及宪法保障。
(2)都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性质和各项制度。
(3)都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2.区别:
(1)制定背景不同。前者制定背景是成立新中国初期;后者是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即将确立。
(2)制定机构不同。前者是由临时的国家权力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后者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3)性质不同:前者是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代宪法,后者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4)历史作用不同。前者对新中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后者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障。
问题:24: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怎样确立和发展的?
1.初步确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2.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但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新发展:1956年,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问题25: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何必要性?做出了哪些伟大决策?
1.必要性:“”结束后,党和人民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决策: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问题26: 什么是“一国两制”?这一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在实践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1.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形成过程:
(1)初步酝酿: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提出实现祖国统一的九条方针。
(2)正式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正式提出并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定为国策: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了“一国两制”方针,“一国两制”从此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
3成就:
(1)香港回归: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怀抱。
(2)澳门回归: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两岸民间交流加强:1987年台湾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两岸隔绝被打破;1992年,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达成“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 ,两岸实现“三通”(通航、通邮、通商)。
问题27:“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最初目的是什么?台湾回归有哪些有利因素和阻碍因素?
1.目的:为解决台湾问题。
2.有利因素:(1)中国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2)两岸人民同根同源,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3)近年来两岸人民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4)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的成功运用,为和平统一提供了成功范例和理论依据。(5)一个中国原则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
3.不利因素:岛内分子的破坏;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问题28: 建国初期我国提出了哪些外交方针?各自的含义和意义是什么?
1.“另起炉灶”。含义: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意义:这就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2.“一边倒”。含义: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意义: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无援。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含义: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在此基础上,再与一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意义: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奠定了与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含义:“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问题29:建国初期,国家领导人参加了哪些重大外交活动?有何积极作用?
1.访问苏联。1949年,毛泽东访问苏联。1950年,周恩来抵达莫斯科。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积极作用:对于促进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和封锁,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2.日内瓦会议。1954年,周恩来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积极作用:当会议陷于僵局时,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最终达成了日内瓦协议。从而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3.万隆会议。1955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积极作用: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促成会议圆满成功。
问题30: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和标志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
1.原因: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20世纪70年代以后,广大亚非拉国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美国二十多年的孤立中国的政策也逐渐破产。
2.标志: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2758号决议,恢复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
3.意义:这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重大胜利。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问题31:中美关系为什么走向正常化?简述其过程和影响。
1.原因:(1)根本原因:国家利益的共同需求。(2)美国方面: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陷入侵越 战争的泥潭。(3)中国方面: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2.过程: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应邀正式访问中国,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12月,中美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的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3.影响:是中国对外关系实现重大突破的关键;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
问题32:中日建交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简述其过程和影响。
1.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的推动。
2.过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
3.影响: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33: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作了哪些调整?调整的依据是什么?
1.调整:不结盟。
2.依据: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判断。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问题34: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有哪些重要的外交活动?
1.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1)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2)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2.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活动:
(1)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1991年,中国加入APEC(亚太经合组织); ,中国在上海举办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活动: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合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篇13: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这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这种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世袭制
解析:B宗法制是一种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故B项正确。
2.“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材料认为秦朝集议制度()
A.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B.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
C.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强化君主个人__
解析:A从“君臣集议……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可知秦朝集议制度不是君主__,而是有利于皇帝决策时吸取他人意见,故A项正确。
3.比较下列甲、乙两图,由甲图到乙图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央官吏日益增多B.以分权实现集权
C.尚书省权力D.太尉权力分到兵部
解析:B甲图反映的是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乙图反映的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三公九卿制下,丞相权力很大,威胁皇权;而三省六部制下三省长官均为丞相,三省之间相互制约,相权一分为三,从而保障了皇权的独尊,故B项正确。
4.《儒林外史》中有一则故事,讲到屡试不中的穷书生范进,得知中举后,竟高兴得发了疯。这反映出作者认为科举制()
A.扼杀人才和压抑人性
B.选拔人才注重德才兼备
C.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D.考试程序繁杂试题艰涩
解析:A材料“得知中举后,竟高兴得发了疯”,表明科举制使士人的心理发生扭曲,人性得不到应有的伸张,故A项正确。
5.中英《南京条约》第十一款规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中国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两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这说明()
A.英国开始干涉中国的内政
B.中国的行政主权遭到破坏
C.清政府失去了外交自主权
D.清朝天朝上国观念被打破
解析:D材料规定突出的是中英来往时人员的平等,打破了清朝的朝贡体系和天朝上国观念,故D项正确。
6.“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一首歌谣描绘了()
A.三元里抗英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爆发
解析:B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金田”得知描绘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故B项正确。
7.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
B.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C.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
D.促使知识分子关心中国的发展前途问题
解析:C据材料“直截了当地讲救亡”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故C项正确。
8.18,慈禧册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计划废黜光绪帝,但溥儁不获外国公使承认,慈禧被迫停止废立计划。义和团运动中,载漪与载勋等利用义和团排外。1901年,清政府与联军议和时,载漪被指为“首祸”要求惩办。19,清政府下令将载漪、溥儁父子流放新疆。据此可知()
A.列强开始干涉中国内政
B.晚清政府进一步走向沉沦
C.晚清统治集团发生分裂
D.义和团运动引发朝廷内争
解析:B列强开始干涉中国内政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据材料“溥儁不获外国公使承认,慈禧被迫停止废立计划”“1901年,清政府与联军议和时,载漪被指为‘首祸’要求惩办。1902年,清政府下令将载漪、溥儁父子流放新疆”可知晚清政府依附于列强进一步走向沉沦,B项正确;C、D两项材料体现不出。
9.有学者评价辛亥革命时指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了,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种不朽的业绩难道不值得我们今天给予热情的歌颂吗?”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
A.促进了中国民主思想的传播
B.__了封建等级制度
C.是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开端
D.具有民主革命的一面
解析:D辛亥革命__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民主革命的一面,故D项正确。
10.“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一事件()
A.体现强烈的爱国精神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__君主专制制度
D.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
解析:A从材料提供的信息看反映的事件是五四运动,结合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彰显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B、C两项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D项是国民革命的意义。
11.右图是冯玉祥在1939年所作的漫画。画上的白话“打油”诗是:“妈妈在前爸爸在后弟弟播种哥哥打寇男女老少齐报国仇多产粮米把倭打走”。该漫画的主旨是()
A.嘲讽日寇对华侵略B.鼓励发展农村经济
C.号召百姓积极抗日D.赞扬国共合作抗日
解析:C该漫画的主旨并不在于嘲讽日本的侵略,而在于号召百姓积极抗日,故A项错误,C项正确;鼓励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是抗日,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国共合作,故D项错误。
12.如图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年代尺。适合填入图中空白处的是()
A.开天辟地B.握手言和
C.分道扬镳D.走向成熟
解析:D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D项正确。
13.该电报(如下)发于哪场战争中()
粟张,并告华东局,陈邓,中原局:
齐辰电悉。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的供应。
军委
佳亥(9日21—23时)
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解析:C根据材料可知参战军队为华东解放军、中原解放军,材料又涉及徐州,可知该战役是淮海战役,故C项正确。
14.下面两张历史照片反映的史实共同说明()
A.中美、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睦邻友好政策取得重大成果
C.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D.西方对中国的外交孤立政策破产
解析:D中美建交于1979年,A项错误;美国非中国邻国,B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世界格局未发生根本性变化,C项错误;图片信息共同说明西方对中国的外交孤立政策破产,故D项正确。
15.《欧洲历史》说:“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代议制形式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这说明了()
A.古希腊民主与近代西方民主是完全不同的
B.雅典民主强调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C.雅典民主比西方代议制优越
D.西方代议制是直接民主
解析:B材料“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反映了雅典民主强调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故B项正确。
16.《查士丁尼法典》序言中写道:“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A.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社会矛盾
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法律的依据
C.罗马法对近代欧洲法制影响深远
D.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之一
解析:D材料强调了法律的重要作用:治理国家、巩固统治,D项正确。A项不正确,罗马法可以缓和社会矛盾,而不是消除;B项错在“”;C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17.《欧洲文明扩张史》中说:“从欧洲的总体看,甚至到19世纪下半叶仍远不能说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都实现了英法式的近代民主。而且民主的体制与民主的精神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有了议会制,是说有了民主的形式,不等于说有了民主的内容。”最能印证材料观点的是()
A.1689年《权利法案》B.1787年美国宪法
C.1875年法国宪法D.1871年德国宪法
解析:D该题实际考查到19世纪下半叶有民主的形式,而无民主的内容的国家。依据所学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拥有绝对权力,虽然有议会,但是议会的权力很小,D项正确。
18.19世纪上半期,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社会改造方案纷纷提出。这反映了()
A.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B.民族主义思潮兴起
C.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分化D.资本主义走向衰落
解析:C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一些思想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他们纷纷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社会上先后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
19.巴黎公社会议决定,在市政厅开设公共食堂。公社委员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就在食堂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饭菜的价格和花样都是有规定的,午餐标准1.5法郎,晚餐2法郎,每人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就是这样一个公共食堂,也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材料主要反映了()
A.公社因财政紧张提倡节俭
B.公社的公共食堂管理规范
C.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
D.公社实行平均主义原则
解析:C材料中没有涉及公社财政状况,故A项错误;公共食堂的管理规范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但非问题的本质,故B项错误;材料“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说明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故C项正确;食堂的饭菜需要委员们自己掏钱,未体现平均主义原则,故D项错误。
20.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
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
C.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
解析:A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存在的分歧在于当时是否需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A项正确。
21.下表是某国际组织资料,该国际组织是()
成立时间1949年
组织宗旨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促进欧洲——大西洋地区的民主、法治和福利,保卫成员国的自由与安全总部驻地布鲁塞尔
A.北约B.华约
C.欧共体D.不结盟运动
解析:A根据题目该组织成员国是为了促进欧洲——大西洋地区的民主、法治和福利,可知其成员国为西欧国家和美国,并且其总部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成立的时间是1949年,可以判断该组织是北约,故A项正确。
2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由盟友成为对手;到了80年代之后又谋求合作。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多极化的发展B.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C.两国意识形态的矛盾D.两国国家利益的需要
解析:D美苏间合作也好对立也罢,都是出于自身利益而作的政策调整,国家利益是外交的根本出发点,故D项正确。
2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谈到:“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等国家、三等国家。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基于此,西欧国家()
A.积极推行民主改革B.与苏联展开激烈竞争
C.走上联合自强之路D.努力抢占新的殖民地
解析:C从材料可知,西欧各国面对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控制逐步认识到必须采取措施改变这种局面。联系所学知识,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开始了欧洲联合的进程,以应对美苏的压力。
24.20世纪60年代,某次国际会议通过宣言,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坚持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这一会议是()
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
C.不结盟运动会议D.朝核六方会谈
解析:C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会上确立了不结盟运动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C项符合题意。
25.当今世界,有人认为存在“新冷战”。那么,新旧“冷战”的基本共同特征是()
A.美国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B.欧洲成为争夺的前哨阵地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解析:D尼克松时期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A项错误;欧洲成为争夺的前哨阵地是旧“冷战”的基本特征,B项错误;1991年华约已经解体,C项错误;“冷战”是指采用除武力之外的一切手段来遏制其他国家,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6.无论中外,“分权”思想自古就有,虽然它们的目的和影响各不相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汉代以后,我国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就正式分由不同机关行使,实现了在职能、权力和人员三方面的分离,和现代国家三权分立的方式相似。所不同的是,作为宪政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一部分的分权体制是从总体上以对国家权力进行有效制约为目的而做出的政治安排,这三种权力的最终来源是人民,而我国古代无论决策执行还是监督都直接或间接地对皇帝负责。
材料二美国第四任总统麦迪逊《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一书评论道:《联邦宪法》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朱雄在《论三权分立原则对美国政治体制的影响》中说:1787年宪法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制衡理论作为宪法的核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形成了特殊的“双重分权制衡”政府结构。
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1)中国的分权在隋唐时期最为典型的体现是实行了什么制度?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分权和近代以来西方分权的根本不同。(10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及其对美国发展所起的作用。(7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如此分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部宪法的性质和意义如何?(8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制度,据材料一“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就正式分由不同机关行使”及设问中的“隋唐时期”可知是三省六部制;第二小问不同,据材料一“这三种权力的最终来源是人民,而我国古代无论决策执行还是监督都直接或间接地对皇帝负责”,结合所学得出,中国分权服务于皇权专制,西方分权服务于民主制度。第(2)问,第一小问原则,据材料二“形成了特殊的‘双重分权制衡’政府结构”得出分权与制衡原则;第二小问据所学,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回答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目的,据材料三“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结合所学分析得出,限制袁世凯权力,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第二小问性质,结合所学得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第三小问意义,结合所学分析得出确保民主制度的实现,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答案:(1)制度:三省六部制。(4分)
不同:中国分权服务于皇权专制;西方分权服务于民主制度。(6分)
(2)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或三权分立、互相制约、民主原则等)。
(2分)
作用:防止了专制,保障了民主;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
(5分,只要能答出相同的意思即可得分)
(3)目的:限制袁世凯权力,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4分)
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2分)
意义:确保民主制度的实现,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分,只要能答出相同的意思即可得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5年初,人民解放军相继解放一江山岛、大陈岛、渔山列岛、披山岛等岛屿,至此,浙江沿海岛屿全部解放。同年3月16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称,如果新中国在台湾海峡扩大战争,美国将使用核武器。
——根据“人民解放军战史”整理
材料二1955年是世界历的另一个转折点。新解放的非洲和亚洲人民召开了万隆会议,要求加快和推广非殖民化。此后不久,美苏决定不再限制联合国接受新会员国,这项决定有利于殖民地人民的解放……两大战胜国在原则上仇视欧洲殖民帝国。苏联的意识形态提倡人民解放。美国支持非殖民化,因为它本身就是非殖民化的最早期结果。除了这个感情原因外,美国还想乘欧洲之危机扩展自己的势力
范围。
——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
《欧洲史·欧洲帝国的结束》
材料三1955年5月5日起,联邦德国正式成为北约成员国,苏联和东欧成员国对此作出强烈反应,并终于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的“转折点”指的是什么?据材料分析出现这一转折的原因。(1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的国际形势。(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美国将使用核武器”可知美国威胁、敌视新中国。第(2)问,“转折点”从材料二“加快和推广非殖民化”等信息可知是指欧洲殖民体系的瓦解;“原因”依据材料中“万隆会议,要求加快和推广非殖民化”“美苏……仇视欧洲殖民帝国”“欧洲之危机”,结合所学来分析。第(3)问,材料三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欧洲出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答案:(1)政策:敌视新中国。(3分)
(2)转折点:欧洲主导的殖民体系瓦解。(4分)
原因:亚非会议联合反殖,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美苏支持非殖民化;欧洲的衰落(或危机)。(12分)
(3)形势:美苏冷战,欧洲正式形成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6分)
高一历史学习方法
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1)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6)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17)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8)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9)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20)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21)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篇14: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政治形式
1、商的政治特点:(1)商代贵族以血缘为纽带;(2)实行宗法制;(3)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二、西周
1、分封制:
背景: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目的:巩固统治,扩大统治疆域。
含义: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同姓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即“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权利和义务:
权利:建国、继续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义务:随周天子出征,随同作战;定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等。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分离性和独立性。
性质:商周时期实现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作用:巩固了(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边远地区得到开发,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形成对周天子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衰落:受分封的诸侯国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诸侯国势力的强大;西周后期周王室的衰落。
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其衰落的具体表现为:诸侯争霸等。
2、宗法制:
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相对。
评价: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即,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家国合一)。
影响: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三、补充与拓展:
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宗法制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分封制。
2、宗法制也是一种宗庙之法。其实质是按照血缘关系在其宗族内分配政治权利,以保持贵族对政治权利的垄断和财产的分配。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帝国的建立,即“六王毕,四海一”
1、秦的统一:过程(略);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
2、军事上的巩固:
史实:筑长城、开“直道”,北击匈奴;开灵渠,平定岭南;开“五尺道”,开辟西南。
意义:加强了北方的边防;首次把岭南、西南归入中央王朝的政治版图内。
3、评价(意义):
秦朝的军事、政治措施,不仅加强了对周边地区的政治控制,扩大了统治区域,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二、如何巩固其帝国统治?
1、地方制度:实行“废分封,行郡县”,即“海内为郡县”
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大规模推行:秦统一之后。
内容:郡、县、乡、里;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道”。
性质:是中国古代自秦王朝以来长期实行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特点(与分封制相比):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巩固:西汉继续实行郡县制,并逐步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
评价:实现了这样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的控制和管辖;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制度,即皇帝、百官公卿。
皇帝制度的创立:至高无上。
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三公”的职责。丞相:统领百官,协助皇帝处理朝政。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军事。九卿:略。
特点:互相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朝议制度:
概念:丞相、御史大夫、诸卿讨论国家军政要务的方式。
评价: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但秦始皇晚年遭到破坏。
(4)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增加了“刺史”和司隶校尉。意义: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对于巩固政权,防止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评价:
1、秦汉建立的“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的定了基本格局。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四、知识拓展:
1、秦朝虽有太尉一职,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设立官员,而是由秦始皇自己亲自担任。三公真正的确立是在西汉
2、秦汉时期:郡守和县令每年定期是向丞相述职,而不是向皇帝述职。
3、君主专制的两大基本矛盾: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两大矛盾的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中央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地方的权力不断被削弱。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本质特征: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统治。
5、君主专制的弊端:独断性和随意性,不可避免决策中的重大失误,且容易导致暴政。因此皇帝的品行在其执政过程中至关重要。
6、三公九卿的评价:三公九卿组成的朝廷是秦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绝对受制于皇帝并代行皇帝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三公的出现是对世卿世禄制的彻底否定。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
一、中央官制
1、皇帝制度(法令初一):
基本内涵(基本特征):独尊、至上、世袭。根本特征:至高无上。本质:君主专制。皇权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因此皇帝个人的品行和执政能力决定了王朝的稳定和兴衰。
2、相权与君权的矛盾
丞相的职责:(略)
根源:制度本身。
历代皇帝调整相权的原因:防范宰相擅权,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也是弥补这是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3、汉代:中外朝的形成
原因:卿相的无能;为了抑制丞相的权利。
结果:中朝成为了决策机构,外朝变为执行机构;丞相权利受到削弱。
中外朝的出现:是君主专制本质的反映。
4、唐代:三省六部制
出现于隋,完善于唐。
评价: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合作又相互制衡,保证了皇权的独尊(特点);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是唐代社会繁盛的政治保障。
5、宋代:
措施:设副相、枢密使、三司分别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政权,确保君权的独断地位。
评价:相权进一步削弱,皇权加强;也给宋朝带来了冗官、冗费问题,是宋朝中期社会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监察制度:
1、历代王朝的监察制度:
秦朝: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使。
汉朝:中央:御史大夫;地方:刺史。
唐朝:御史台;(4)宋朝:提点刑狱司。(5)元朝:御史台。
2、评价:
积极:在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局限:实际效能是有限的,无法从根本上监督和扼制官员的腐败行为。监察官员并不能代表社会履行职责,而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知识拓展:刺史制度的特点:以轻制重(以小制大)。
三、选官制度:
1、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开始于先秦,衰落于春秋战国。
选官依据:血缘和出身。
世袭。
2、察举制:
开始于秦朝;完善于西汉;衰落于东汉。
选官依据:品行和才能。(品行中孝、廉是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方式:自下而上推荐人才的为官的制度。
途径:征召、举荐等。
特点:封闭性,民意无从体现。
3、九品中正制:
开始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衰落于隋唐。
选官依据:血缘和门第。
特点:世袭,等级森严。
4、科举制:
开始于隋,完善于唐宋,衰落于明清。
依据:文学才能。
评价:
进步性: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局面;保证了行政人员的来源;提高了行政效率;形成了重学风气;体现了公平公正。
弊端:考试的内容和范围不出儒学经义,尤其是到了明清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才。
四、地方行政制度
1、历代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秦汉:郡、县;西汉中期后是州、郡、县。
唐代:道、州、县。
宋代:路、州、县。
元代:
实行行省制(10个),形成:省、路、府、州、县。
两个单列行政区划:“腹里”即中书省;宣政院(藏、青、川)。
评价: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明代:承宣布使司、府、县。
清代:省、道、府、县。
2、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化趋势:
五、拓展与补充
1、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各自职责: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上书省(执行)。
2、宋代“二府”:即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由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延续了两千多年直至清末。秦汉到魏晋为早期,唐宋为中期,明清为晚期。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内阁制度的形成
背景:丞相制度的废除。
废除原因:宰相的权利过大,严重威胁了皇权的集中。
其结果是皇权加强,巩固,皇帝独揽朝纲;皇帝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处理朝政,这就为内阁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创立:明成祖时期。
评价:内阁始终不是法定机构,且职责不明,虽参与决策,但始终没有决策权。
2、太监参政:导致明朝后期政治黑暗腐败。
3、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一个标志,也是君主专制衰落的一个重要表现。
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军机处的设立
原因:根本原因是强化皇权;直接原因是用兵西北。
设立:清雍正时期。
特点:人员精干;保密性强;效率高。(小、密、快。)
职能: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传达旨意(非决策机构),完全成为了皇帝独裁的工具。
评价: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封建君主专制衰落的表现。
2、密折制:(1)设立:雍正时。(2)评价:这种制度使中央的政治权利更加集中。
3、文字狱:思想文化专制空前强化。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近代版图的奠定:
2、清代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
尊重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上层分子。
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管理。
3、主要措施:
理藩院:职能: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
改土归流:
始于元代,开始废除于明代,大规模废除于乾隆时期。
含义:改土知府为流动的官吏的政策。
意义: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4、评价:
(清的边疆政策)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利于中源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疆地区的进步与发展。
总结: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知识拓展
1、理藩院的性质:既是一个宗教管理机构,又是一个地方行政机构。
2、土司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世袭。
五、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列强入侵(国门洞开)
1、背景(原因):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清王朝的衰落。
2、途径:武力威逼,发动战争。本质意图:打开并占领市场。方式: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3、过程:
侵华史实: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等。
注意:每次侵华战争的原因各不相同。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打开中国市场;甲午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为其资本主义发展寻找出路和市场;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行动。
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
内容:略。
影响: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大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4、影响:严重践踏了中国国家主权。
侵犯了中国人民的生存权。掠夺中国资财,毁灭中国文化遗产。政治上:破坏了中国的诸多主权完整。经济上: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总之,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得一个原本独立自主的国家逐渐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1、瓜分狂潮:
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地刺激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由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开始:三国干涉还辽。
概况: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门户开放”政策等
结果(影响):中华民族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中。
2、民族危机加深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①背景:美国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但是其军事力量还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
②原因:为了满足美国工商界进入中国市场的需要。
③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
④影响: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3、影响:
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而进行一系列的反抗斗争。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三、知识拓展与补充
1、南京条约中破坏了哪些中国主权?
2、马关条约中哪条对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不利?
3、辛丑条约中哪条对中国的主权危害最大?
六、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
原因:英军入侵;清政府无能;中华民族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地位(意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抗外侮的爱国精神。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背景:甲午战败,台湾被日本割占。
主要的爱国人士:徐骧、丘逢甲,以及刘永福黑旗军等。
3、义和团反帝斗争
原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严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客观原因: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无法承担反帝重任。直接原因:山东人民反洋教斗争。
结果:失败。
失败的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和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左中堂收复新疆
背景:西方列强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强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西北和西南内地;俄、英支持中亚浩罕国阿古柏侵占中国新疆,企图分裂中国。
经过:通过反侵略斗争和谈判收回了新疆和伊犁地区。
意义:粉碎了英、俄利用阿古柏侵略新疆的阴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领土完整。在此之后清政府在新疆设省。
2、黄海海战中的爱国官兵斗争
爱国官兵:邓世昌、林永生、刘步蟾、丁汝昌等。
北洋水师覆亡的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李鸿章的避战保船战略的失误等。
三、知识拓展和补充
1、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在实现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缺乏应变的思想意识。
2、近代反抗西方侵略的斗争失败的原因:主观上是清政府的腐朽落后制度;客观原因是西方列强的制度的先进和军事上的强大。
3、近代中华民族危机的根源在于西方的侵略。
4、要辩证地看待西方的侵略:既要看到其对中华民族的危害,也同时要看到客观上对中国的进步作用。
篇15: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教案
一、课前准备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国家财政》这一框承接了上一课个人收入分配这部分内容,是对国民收入的延展和深入。同时又引出了下框税收,所以,本框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可以为学生积极参与经济生活注入新的动力。
(二)学情分析
有关财政领域知识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是较陌生的,平常生活中是较少关注的。另外,财政知识是较为宏观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也较难。这需要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在情境中构建知识、情感升华,以达到知情融合。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能力目标:联系国家财政政策的材料,说明财政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事物内部联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的含义,理解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及财政的巨大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教学重点: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这点,才能理解和掌握财政及为以后《税收》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财政的作用
难点的依据:对于财政为什么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理论性比较强,牵涉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理解比较困难。
(五)教法学法
教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我主要运用了直观演示法、学生辩论、分组讨论、事例分析、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活动中亲自体验、由理论到实践,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二、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郑州地铁
上课之前呢,同学们先思考一个问题:我国的第一条地铁是在哪里建成的,何时竣工?
(同学们回答,教师放映PPT1)
1969年,中国第一条地铁线在北京建成;40年后,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开工,郑州从而成为中国“地铁俱乐部”的第19个成员城市。那么这条东西走向的路线就是地铁一号线,同2号线一起贯穿郑州的东西南北,预估在底一号线开通后可以极大地环节我市的交通压力,到时候我们同学来上学的时候就更加的舒适快捷了。
(教师放映PPT2)
这是我市规划的六条地铁线路,预计总投资在1000亿元左右,那么我们来思考一下,如此巨大的投资又是从何而来呢?
(同学:国家税收)
很好,大家已经非常接近问题的本质了啊,咱郑州市地铁的修建大部分资金确实数却是来自于国家税收,但除此之外,还有一小部分资金会来自于国家收入的其他方面。总的来讲,其实是靠国家财政的巨大支撑,国家才有如此雄厚的实力来修建地铁等大型的基础设施和水利工程。那么,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国家财政(PPT3放映)。
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有两个:第一,什么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第二,什么是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作用是什么?(PPT4)
(二)国家财政
1.国家财政的含义、目的与本质
现在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迅速阅读课本64页,并思考以上三个问题。第一,国家财政的含义是什么;第二,国家财政的目的是什么;第三,国家财政的本质是什么。
(此环节较为简单,在第三个问题上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关注课本的大标题。学生思考一分钟后请学生起来回答)
2.国家预算与决算
很好,这样一来我们就更加明确了国家财政的内涵了,那么看书看得仔细的同学会发现我们阅读的课本中除了国家财政之外,还提到了两个专业名词,那就是
(同学: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PPT5)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到底什么是国家预算,什么是国家决算?请看报告。
王春山,我们郑州市的财政局局长,他在我市13届-常委会议上做出报告,称
,郑州市财政收入502亿元,完成预算的113.3%。财政支出566亿元,完成预算的96.9%。预计市政府财政收入578亿元,财政支出预算总额将达到589亿元。
1.在材料中出现的数字502亿与数字566亿说明的是郑州市的什么情况?而数字578亿和数字589亿又说明郑州市的什么情况?
2.材料中数字502亿和数字578亿共同代表的是什么?而数字566亿和数字589亿共同代表的是什么?
(请同学对国家预算、国家决算、财政收入以及财政支出做出区分)
在上一段的材料中,我们会发现,我市这两年的财政收入似乎是小于财政支出的,那么这种情况在经济学中应该如何定义,如果说财政收入大于支出呢?我们接着看(PPT6)
(三)财政收支
1.财政收支关系
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财政结余
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财政赤字
由于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具体数字是很难预估的,所以要达到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的情况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当财政出现略微的结余或赤子情况,我们也将其归为财政收支平衡的情况中,我们郑州市这两年的财政收支情况基本上属于财政收支平衡。如果财政赤字过大,国家就要发行大量债券,将导致国家债务负担过重。同样,结余过多的话,也可能是的财政资金不能得到物尽其用,对我们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不利的。
2.财政收入与支出(小组活动一)
讲到财政收支关系,接下来我们来考虑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男生要会挣钱,-要会花钱。那么今天我们都来扮演一下王春山,假如我们来负责郑州市的财政收入与支出。
男生队:你们将要从哪里取得财政收入?
-队:你们又如何分配这些收入呢?
给大家一分钟讨论时间,然后请小队代表汇总小组讨论结果,每答一条得一分,得分多的为优胜者,讨论现在开始。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并负责记录学生所答,最后进行小队评比)
好,不管是男生还是-,我们大家的表现都非常出色,那么我们就具体来了解下国家的收入,到底从何而来?(PPT8)
财政收入:税利债费
(四)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
我们看到,税收组成了国家财政收入90%以上的来源,那么我国的财政收入每年都是不变的么?究竟是什么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多少呢?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影响我国居民收入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同学:经济发展水平)
很好,那我们来一个知识迁移,影响我国国家财政收入的根本因素呢?
(同学:还是经济发展水平)
确实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这其实就是一个把蛋糕做大的过程,只有我们不断地加快经济发展,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我们的蛋糕才能做的又大又好。那么把蛋糕做大以后,势必就要分蛋糕。这就是影响财政收入的第二个因素:我国的分配政策。
如何划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财富,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分配政策是重中之重,那么我们的要坚持和完善的分配政策大家还记得么?
(同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政策)
2.财政收入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活动二)
有了经济迅速发展和科学的分配政策的保障,我国的财政收入年年创新高,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那么这种财政收入越来越多的情况是好是坏呢?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活动环节。(PPT10)
探究活动----辩论赛:
背景资料:今年1月到6月,我国的财政收入是6.4万亿,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年的财政收入又将突破10万亿。从数字上看,我们的国家是越来越富,作为国民我们是否可以感同身受呢?由此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财政收入越多越好(男生队)
观点二:财政收入越少越好(-队)
要求:小组讨论2分钟,双方轮流发言,以上述观点为核心。
在上一局中,我们-对略占优势,这一次男生要迎头赶上,-也要乘胜追击啊,好,大家开始讨论。
在学生激烈的辩论之后。教师引出观点:
其实我们的财政收入既不能越多越好,也不能越少越好。原因是,国家的收入多了,势必会削减企业和民众的收入,影响企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相反,国家的财政收入少了,那么在大兴水利设施的兴建上可能就缺乏支持力,对于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也会有所削减,最终仍然会影响到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我国的财政收入要适中才好。
(五)财政支出
以上,我们探讨的就是财政收入及其影响因素,接下来,我们来继续了解下本节课的第二个内容:我国的财政支出极其重要作用。首先我们来看作用一。
1.财政的作用一
这是杨老师今年去扬州玩的时候拍的一幅照片,在去富春茶社的路上,我发现了这样一个标语牌:流浪乞讨求助电话。那么看到这一幕我们还是很窝心的,现在的社会上其实还是有很多拾荒者,流浪人员的,他们家屋定所,无处可居,是我们这个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那么同国家收入的再分配,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再看,十八大的解读报告中所提到:在社会保障这一块,我们要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基本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巨大支持作用。
2.财政的作用二
接下来,财政还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比如我国的地铁、能源,交通运输事业等,资金投入比较大、建设周期又很长,投资风险还很大,没有国家的支持,个人一般是不会出资兴建如此大型的基础设施的。
3.财政的作用三
最后一个是国家财政对与宏观经济的作用。实现经济平稳发展离不开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但是天平总有不平的时候。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时候。政府就需要出台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经济建设之初,增加税收,从而达到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将降温。
相反,当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时候,国家相应的又要出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消费。
那么这就是国家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六)总结
以上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PPT放映出知识框架总结本课)那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掌握了哪些知识呢?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大家思考一分钟,然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想法。
篇16: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价格、纸币、常用的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2)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3)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4)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的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梳理货币产生的历史,剖析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2)通过从具体生活现象分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现象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解货币的本质和作用,使学生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的商品货币观念,理性看待金钱的力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课时安排:3~4课时
知识结构: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纸币和货币的区别;外汇和汇率。
四、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
学生活动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篇17: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教案
一、设计理念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营造学习贯彻“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的良好氛围,采用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共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教材分析
《国家财政》是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内容。本框教学内容是体现《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评议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说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它上接《个人收入的分配》下承《征税和纳税》,因此,本节课在本单元中具有重要地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学习了《经济生活》有关消费、生产知识之后,初步了解我国个人如何参与分配,为了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国家必须参与社会分配即财政。财政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是相对陌生,平常生活中是较少关注的。尤其是涉及到国家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问题与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而且理论性较强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情境参与中构建知识,从而培养其公共参与能力素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含义,理解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及财政的巨大作用。
2、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实践能力。
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辩证地认识财政赤字现象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我国国家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关心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五、课型:新授课
六、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重点:财政的作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依据:财政作用涉及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政府履行职能等知识,学生尚未学习,应做为重点。
八、教学难点: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依据: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涉及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以及市场经济理论相关知识,难度较大。
九、教具:多媒体
十、教学方法
(一)教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针对学生特点、教材特点,主要采用如下几种教学手段:
1、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现图文资料,创设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生活情景。
2、互动教学法。通过启发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开展活动探究、合作探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二)学法
1、事例探讨式学习方法。
2、探究性学习法。在小组分工合作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3、理论联系实际法。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十一、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体验导入
教师展示课件,师生共同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论述。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引出如何解决矛盾,保障和改善,实现目标,需要国家资金投入,离不开财政的支持。
那国家资金从哪来?用到哪去?会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学习感悟十九报告精神,思考回答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学生从生活经验角度尝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自身需要出发,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参与现实生活的能力。
自主学习
名词解读
板块一:财政及财政收支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65页,掌握财政及财政预算、决算相关概念。
名词解读:
1、财政
2、财政预算
3、财政决算
教师展示课件:
解读:财政含义、目的、本质。
解读:财政预算、财政决算。
学生阅读课本第65页内容,找到财政含义、财政预算、财政决算概念。
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展示材料
获取信息
教师展示:
——我国税收收入、非税收收入、财政收入、税收占比、财政支出、财政赤字数据表。
设问:从图表中数据有什么关联性?可以获取哪些有效信息?
帮助学生理解:
4、财政收入的渠道:税收、利润、债务、其他。其中税收是最主来源。
教师展示全国财政支出结构图,引导学生概括:
5、财政支出用途: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债务支出、社会保障支出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图表中支出大于收入现象,得出结论:
6、财政收支三种关系:财政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同桌之间进行交流探讨,寻找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探求财政收入构成。
观看财政支出饼状结构图知道财政支出的用途。
对比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得出2015——我国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理解财政收支三种关系。
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运用知识描述论证能力。
活动探究
突出重点
板块二:影响财政收入因素
教师展示:
—20GDP增长率趋势图。
2006—2016年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图。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1、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能得到什么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财政收入。
2、财政收入是不是越多越好?
教师展示一分为三的蛋糕图片。三人分蛋糕:甲同学代表国家财政部;乙同学代表企业;丙同学代表个人。
活动要求:请三位代表选择大小不同的A、B、C三块蛋糕中的一块,并说明理由。
学生选择中可能出现选小块的B或最小块的C时,教师应用生产与消费相关知识进行及时点评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分配政策影响财政收入,应该制定合理分配政策。
学生分析、对比数据,寻找、发现GDP增长率与财政增长率相关性,说出经济增长影响财政收入,二者呈正相关。
学生推荐代表,代表分别上台选择一块蛋糕,代表陈述选择理由。
选择中出现分歧,请其他同学作评估,寻求平衡。
培育学生的公共精神和家国情怀,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从而获得了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构建开放的、包容的学习氛围。
合作交流
突破难点
板块三:财政作用
教师展示探究材料一:
解读西安市2016年财政收入与支出图表,其中82.2%的财政收入用于民生领域。
探究问题:
你认为把财政支出更多的用于哪些方面?哪些属于民生领域?用于民生领域达到怎样的作用呢?
教师从学生列举中,引导学生分析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教师展示探究材料二:
201月,西安市总投资1153亿元的126个重大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个,总投资341.4亿元。
探究问题:
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有什么特点?社会资本会不会投资?这些建设由谁来投资建设?
教师展示探究材料三:
经济现象一:钢铁、水泥、煤炭、化工产品、猪肉、鸡蛋价格持续上涨
经济现象二:钢铁、水泥、煤炭、化工产品、猪肉、鸡蛋价格持续下跌
判断:哪种情况是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哪种情况是经济滞缓(通货紧缩)?
分析: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实质是什么?
措施:如何应用财政政策进行调控?
教师提醒学生从财政收入与支出两个方面去考虑措施。
教师指导学生要描述具体措施与结果传导过程。
教师在学生探究结论基础上总结归纳扩张性财政政策及措施,紧缩财政政策及措施。
学生说出和民生相关的领域,进一步思考,财政投入民生领域主要目的是什么。
理解财政是强大的物质保障,有助于社会公平,有助于提高生活水平。
学生根据老师分析,说出社会资本不愿投资,是因为企业以营利为目的。
分组探究:学生分为四大组,两组探究现象一,两级探究现象二。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讨论、翻阅课本查找相关知识点或经济理论。组长记录探究结论。
分小组发言,分享探究结论。
利用学生的已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实际,强对财政作用的理解。
巧设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公共参与,找到知识与活动的结合点。
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高中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
总结概括
构建体系
教师让学生总结:通过这节课,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板书小结。
学生通过自己总结,归纳整理所学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知识迁移
形成能力
教师展示高考图表选择题。
学生审题,观察图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反馈教学效果。
十二、课后作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第一框国家财政教学设计
国内生产总值
财政赤字
赤字率
63.59
1.2
2.1%
2015
68.91
1.62
2.3%
2016
74.41
2.81
3%
注:单位亿元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
结合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
十三、板书设计
1、财政
(1)含义:
(2)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含义
(3)财政收入的来源:
(4)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
(5)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3、财政的主要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十四、反馈评价
选择题
1、国务院决定,20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的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
A.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
B.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D.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
非选择题
材料:
根据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要求,H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勇敢承担扶贫责任,积极创新扶贫方式,运用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从而打开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财政作用的知识,分析H市扶贫工作中采取的方式所包含的经济学原理。
篇18: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教案
[热点材料]
x藏自治区经济社会飞跃发展
2015年9月8日上午10时,x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在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举行。1965年,x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x藏全面确立。昔日的农奴和奴隶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x藏自治区不仅享有一般省级国家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而且享有广泛的自治权。自x藏自治区成立以来,自治区-及其常委会共制定和批准了300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定、决议,有效地维护了x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殊权益,促进了x藏各项事业的发展。50年来,x藏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飞跃发展。
设问:结合材料,说明x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x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审题指导]
命题立意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是我们坚守不渝的原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与国家统一领导的有机结合,有效促进了少数民族各项事业的发展
解题思路前一小问考查课本基础知识,依据课本所学回答即可;后一小问主要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四个方面的优越性角度并结合材料分析对x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尝试解答]
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x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国情和x藏的实际。
作用:
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x藏区域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把人们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情感结合起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证了x藏自治区充分享有广泛的自治权,能够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保障了x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也使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了充分尊重和保护,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少数民族特殊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调动了各族人民参加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了x藏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1.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0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世居广西的12个民族心相连、手相牵,共同缔造了一个文明和谐大家庭。可见在我国
A.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B.民族差异已经消除
C.伴随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民族问题已经消除
D.各民族逐渐走向大同
解析:选A由于我国民族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差异,从而导致民族差异与民族问题仍旧存在,B、C错误;各民族的团结统一,并不是要消除民族个性,D错误;“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世居广西的12个民族心相连、手相牵,共同缔造了一个文明和谐大家庭”体现了我国当前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2.《x藏和平解放60年》-指出:60年来中央对x藏的直接投资超过1600亿元,关系x藏长远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重大工程项目陆续得以实施。这一事实说明()
A.中央政府坚持贯彻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B.民族平等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C.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D.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已经形成
解析:选A中央对x藏的直接投资关系x藏长远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说明中央政府坚持贯彻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故答案选A。B、D与题意不符,C说法错误。
3.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
A.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所有国家机构
B.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C.乡政府、镇政府、自治州和自治区政府
D.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检察院
解析:选B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而不是所有国家机构,故A错误,B正确;C错误,自治机关不包括乡、镇政府,自治州和自治区的-也是自治机关;D选项错误,自治机关并不包括人民法院和检察院。
4.关于自治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②自治权是我国各族人民普遍享有的一种权力③自治权是自治机关在法律、政策允许范围内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力④自治权只涉及政治、经济方面的权利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①③
解析:选D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机关在法律、政策允许范围内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力,不是我国各族人民普遍享有的一种权力,①③说法正确,②说法不对。④说法不对,自治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权利。
5.在我国,公民不论信教不信教,也不论信什么教,都是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谁也不得强行干涉。这表明我国()
A.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C.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D.倡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解析:选A公民不论信教不信教,也不论信什么教,都是公民的自由选择,这是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体现。
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①能够使正常宗教活动得到法律保护②能够真正实现公民宗教信仰自由③有利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④能够使宗教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选A材料强调“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体现了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能够使正常宗教活动得到法律保护,能够真正实现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有利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A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我国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7.习总书记在做好x藏民族团结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努力把x藏建成民族团结的典范。”之所以强调维护民族团结,是因为()
①民族团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②民族团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③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国家统一的基础
④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D①说法错误,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排除;②说法错误,国家的统一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故排除;③④是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故本题答案选D。
8.某班高三同学就老师提出的“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涵”回答问题。下面是四个同学回答问题的要点,其中正确的是()
A.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乡三级
B.自治机关由地方的-和人民政协组成
C.民族乡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的自治机关
D.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解析:选D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而不包括自治乡,故A错误;自治机关由地方的-和政府组成,而不是由-和人民政协组成,故B错误,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民族乡并不是自治机关,C错误。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9.下列关于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②我国公民有信教自由和不信教自由③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④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C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①错误;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③错误;②④属于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故选C。
10.为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民族语言和汉语双语法官的培养。例如,截至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藏汉双语法官培训师资库和5个培训基地;x藏自治区有兼通藏汉双语的法官799名,约占全区法官总数的62%。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汉双语法官有利于()
①民族地区各级法院变通执行国家法律
②保障民族地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诉讼权利
③民族地区各民族的相互沟通和团结
④确定民族语言作为民族自治机关公务语言的地位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C本题的题眼是“为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民族语言和汉语双语法官的培养”。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汉双语法官有利于维护民族地区群众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参与诉讼的权利,也有利于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团结,故②③符合题意;变通执行权是民族自治机关享有的权利,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不享有自治权,①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双语法官的培养,与民族语言能否成为民族自治机关公务语言无关,④排除。
11.自治权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下列属于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的是()
A.x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开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
B.湖北省恩施州-审议《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修订草案)》
C.香港特别行政区积极落实年行政长官普选工作
D.湖北省钟祥市九里回族乡政府表彰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解析:选B自治地方是指进行区域自治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因此选项A排除;C不属于行使自治权,特别行政区不同于民族自治地方,故排除;民族乡不是自治地方,排除D。
12.2015年是x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50年来,政府斥巨资对寺庙进行保护维修,整理出版佛教典籍;同时创新寺庙管理工作,从底开始,自治区陆续选派7000多名优秀干部进驻全区1787座寺庙,与高僧大德和僧尼代表一起组成寺庙管理委员会或片区管委会,共同落实教育、管理和服务职能。材料反映了()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B.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C.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我国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解析:选D选项A、B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否适应国情,也没有涉及民族团结的问题,故排除;选项C说法正确,但是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自治区派干部进驻寺庙,反映了我国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故选项D正确。
13.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8月13日清晨,上海玉佛禅寺全体僧众举行了祈福法会。8月15日上海玉佛禅寺、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上海觉群慈爱功德会共同捐款50万元,用于天津塘沽爆炸事故的救助救援。材料表明()
A.我国宗教本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B.宗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C.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D.国家鼓励宗教界积极开展宗教活动
解析:选BA错误,宗教依然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其本质没有发生变化;B正确,材料中“上海玉佛禅寺、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上海觉群慈爱功德会共同捐款50万元,用于天津塘沽爆炸事故的救助救援”有利于社会和谐,体现了宗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C与题意无关;D错误,“鼓励”说法错误。
14.60年来,宁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之初,全区生产总值只有3.29亿元,工业几乎一片空白,基础设施十分落后。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经各方努力,宁夏全区生产总值达到8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8年增长了59倍,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8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0859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比1958年增长了26倍和30倍。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绝对贫困人口从的52.7万人减少到目前的8.8万人。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工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各族群众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贫困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意气风发地朝着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阔步前进。
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
解析: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可从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宁夏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国家的支持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答案:(1)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2)宁夏回族自治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3)宁夏回族自治区坚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4)宁夏回族自治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保证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
(5)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利用了本地区的优势,发展了本地的经济、文化,同时,也是国家大力支持和发达地区大力支援的结果。
15.2015年,x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x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各族人民充分享有宪法法律赋予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权利;反-斗争深入开展,社会持续保持稳定,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日益巩固。今后,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x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坚定不移开展反-斗争,坚定不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我们党为什么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x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解析:解读设问,本题有两个构成部分,一个是中国共产党,一个是民族问题。具体来讲,首先是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可以从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进行分析民族团结对国家的重要性和对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其次,设问的行为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共产党原因类的题目,大致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执政方式、宗旨、执政理念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我国已经形成了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局面。
(2)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重视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4)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依法执政,提高执政能力;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教案
篇19: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教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和自治权。3.理解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著优越性。
能力目标:
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自己的比较、鉴别能力。
2.学着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并拥护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而承担起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历史责任。
二、重点难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预习提纲
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回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2.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选择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四基础知识梳理
(一)回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阅读教材77页,思考民族自治区确立的法律和理论依据是什么?并分析探究与共享问题:1.你了解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吗?2.法律赋予了民族自治地方哪些自治权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具有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阅读教材77到78内容,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和现实实例,思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
1.含义:
2.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置与自治机关
(1)自治层次:
民族自治地方的三个级别是
(2)自治机关: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①含义
②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阅读教材第78页图表,看看自治机关有哪些自治权?并思考课本上所提出的探究题目
③其范围、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主要有: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阅读教材第79-80页内容,思考讨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哪里?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共19篇)】相关文章:
《祝福》说课稿之三(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2023-09-30
《雨巷》(高一必修教案设计)2023-12-17
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二)2023-12-16
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2024-01-18
登高(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2023-10-03
错误(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2022-10-01
药(高一必修教案设计)2023-05-27
荆轲刺秦王(高一必修教案设计)2022-04-29
故都得秋(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2023-04-15
《故都的秋》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二)202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