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耶”为你分享15篇“《香港和澳门》地理课件”,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香港和澳门》地理课件
《香港和澳门》地理课件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等概况以及“一国两制”政策的含义; 2.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经济特点等人文地理特征; 3.使学生理解祖国大陆对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使学生初步掌握“海陆位置优越,城市为主体,人多地狭以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国家或地区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德育目标
1.通过香港和澳门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范围、人口等; 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香港经济特点及与内地的联系。
※教学方法
比较法、指导自学法、讲述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东方之珠》。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讲述: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镶嵌着两颗璀璨的明珠,这曾引起欧洲列强的觊觎,被迫流浪,现在她们回来了,在祖国宽阔的怀抱中,她们更加光彩熠熠。这两颗明珠就是——
学生齐答:香港和澳门。(音乐停)
关于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地名大家耳熟能详,但对香港和澳门的`详细了解,可能为数不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讲授新课]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香港和澳门的面积、位置等大概情况。(板书:一、概况) 学生活动:请大家阅读课文及图6.13,P29活动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3.说说香港是通过什么方式扩大土地面积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4.“寸土寸金”的香港为什么还要保留大片绿地?
学生读书读图、填表、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1或请个别学生到实物投影仪前展示所填表格内容,教师展示表格内容,依次讲述或指图讲述:
讲述:香港和澳门分别于7月1日和12月20日回归祖国,回归以后成为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特别”之处在于祖国内地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和澳门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这就是“一国两制”。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使澳门和香港顺利地回到祖国,也保障了香港和澳门的安定团结和经济发展,同时为台湾的统一也开辟了一条新思路。
指图讲述表格中位置和范围两栏。
重点讲述表格中人口密度一栏。
讲述:由表中我们可知,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很大,分别是6070人/km2和17244人/km2。我们再看看这几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北京748人/km2,上海2325人/km2,新加坡3890人/km2,大家比较一下,真正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港、澳的人口密度远大于北京、上海,比人口密集的城市岛国还大许多。可见,香港和澳门是名副其实的“地狭人稠”。
正是由于地狭人稠,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才促使香港的建筑物越来越高,正是所谓的“上天”,不仅“上天”,还“下海”——填海造陆,澳门也如此。澳门目前的面积是19的两倍多,这都是填海造陆的功劳。无论是“上天”还是“下海”,都是人多地狭地区或国家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但必须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不能增加了人类的生存空间而破坏了海洋环境,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在城市环境保护方面,香港值得我们学习。“寸土寸金”的香港却有大面积的城市绿地。香港的植被覆盖率我们可以通过图6.16估算得出,至少在60%以上,如此大的城市绿地,如此高的植被覆盖率,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这难道仅仅是因为自然条件适合植物生长吗?仅仅是因为香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吗?关键还在于香港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着环境效益,只有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双赢,才有好的社会效益,香港才可以持续发展下去,也就是只有人地协调发展才是根本之发展。
好,请大家继续看表格中人口一栏。我们注意到香港和澳门人口中绝大多数是我们华人血统,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香港和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在清朝年间归广东省新安县(今宝安县)管辖。1840年英国发动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和1860年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和中英《北京条约》,将香港岛和九龙岛南部地区割让给英国。18又迫使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今新界地区,为期。至此,英国强占了整个香港地区。1941~1945年香港曾一度被日本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重占香港。自清王朝被推翻后的历届政府都不承认英国对香港的永久性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也多次声明:在条件成熟时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终于在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并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原属广东省香山县。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葡萄牙人得到在澳门停靠码头进行贸易之便,1553年又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上岸租占,战争后不断扩大范围,1851年占领凼仔岛,1854年占领路环岛,光绪十六年(1890年)又强占一水之隔的青洲。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多次声明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恢复对澳门的主权。1987年3月26日,中葡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解决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于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承转:如今,这两颗灿烂明珠早已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成为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刚才我们讲到特别之处主要在于“一国两制”。我国政府之所以在香港和澳门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是充分考虑了香港和澳门的实际情况,既保证祖国的统一,又要促进港澳的稳定繁荣和经济发展。那香港的经济有什么特点,与其地理位置有什么关系呢?
活动:请大家阅读P31“转口贸易”。
讲述:香港本是一个小渔村,在短短一百多年中发展成为世界国际化大都市。香港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全球贸易中心之一、全球黄金贸易中心之一、全球航运中心之一。香港经济的持续繁荣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灵活的经济政策以及祖国大陆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香港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珠江口东岸,濒临南海,扼我国华南地区之门户,亚太地区中枢。香港的地理位置优势体现在:1.香港背陆面海,海陆兼顾,具有双向优势,既有利于开拓中国内地,也为开拓沿海经济地带和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2.香港的维多利亚港同美国的旧金山、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并称为世界三大最优良天然港,又位于沟通日本、东南亚、大洋洲及太平洋沿岸美洲各国的海上交通要道,这使得香港成为许多国家商品的中转站,转口贸易发达。
香港是一个自由贸易港。一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许多进出口商品免征关税,进出口手绪也极为简便,从而吸引国际船只和货物过境,这也促进了香港转口贸易的发展。
香港经济的繁荣离不开祖国内地提供的多方面支持与合作。香港地狭人稠,资源匮乏,祖国内地在提供食品(祖国内地每天有三趟专列向香港输送肉、蛋、家禽、家畜、蔬菜等食品)、燃料、原材料等资源以及劳动力和广阔市场等方面对香港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目前香港80%以上的生产、生活资料来自祖国内地;同时,长期以来,祖国内地又把香港作为转口贸易的重要基地,通过香港,祖国内地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这也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
在祖国内地多方面支持香港经济发展的同时,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香港也将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通过各种渠道带到了祖国内地,目前香港80%的工业转移到内地。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祖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的概况、经济发展等知识,认识了香港和澳门过去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今天是炎黄子孙的骄傲。香港的发展离不开祖国内地的支持,香港的发展也带动了祖国内地的发展。相信在伟大祖国的大力支持下,香港和澳门这两颗明珠会更加熠熠生辉,光芒四射。
篇2:八下地理香港澳门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
2、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经济等人文地理特征;
3、使学生理解祖国大陆对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人多地狭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国家或地区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香港和澳门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范围、人口等。
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东方之珠》和《七子之歌》导课:曾引起欧洲列强的觊觎,被迫流浪,现在她们回来了,在祖国宽阔的怀抱中,她们更加光彩熠熠。这两颗明珠就是——首先让我们来了解香港和澳门的概况。
板书:一、特别行政区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9页图7.28,
1、香港:
位置:中国大陆的东南端,位于珠江口东侧、与广东省相邻
范围: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
人口:约710万
面积:1104平方千米
欣赏图片
学生看图,利用地图找出香港的位置、范围、人口、面积等,作答完成表格认识香港区旗。
回答它曾被哪国侵占,哪年回归的?
计算香港的人口密度,得出“人多地狭”的结论。
2、澳门
位置:中国大陆的东南端。位于珠江口西侧,与广东为邻
范围: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人口:55万(20)
面积:29.7平方千米指导学生阅读62页读图7.36图,
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港澳地区的产业类型?
2、香港的经济地位?
3、澳门的支柱产业?
4、谈谈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
5、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
读图认识澳门概况及区旗。回答它曾被哪国侵占,哪年回归的?
计算澳门的人口密度,得出“人多地狭”的结论。阅读60、61页三幅图:讨论“上天下海”完成活动题,此外,“寸土寸金”的香港为什么还要保留大片绿地?
设计用意:
理解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及自然概况深刻理解“人多地狭”的含义。
板书: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
澳门:博 彩旅游业为支柱。
分析港澳发展经济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指导学生完成63页的活动。
阅读材料63页,讨论“前店后厂”的模式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港各提供了哪些优势条件?各有哪些好处?讨论完成64页的活动题
课后小结
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篇3:八下地理香港澳门课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澳门的位置及组成,并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香港、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以及如何实现拓展空间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3.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以及不同阶段的经济合作模式。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计算、对比、分析的方法,理解香港、澳门“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
2.运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理解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密切的经济联系,以及合作方式变迁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香港留有大片城市绿地的实例,初步形成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合作模式的变化,初步树立发展经济既要对外合作,也要不断升级,寻找新优势的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的经济联系。
2.教学难点
针对地狭人稠的现状,如何实现拓展空间与保护环境的双赢;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间合作模式的转变。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学生听歌曲《香港别来无恙》)香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正如同学们在歌中听的那样,它经历了1的荣辱、沧桑、风雨和成长;澳门曾被葡萄牙侵占了400多年,也和香港一样,是祖**亲又一个在外漂泊400多年的儿子。如今她们已先后回到祖国的怀抱。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香港和澳门地区,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板书课题】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板书】一、特别行政区
(一)【展示投影片】香港和澳门地区略图投影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回答几个问题。
【提问】香港和澳门靠近哪个省?各位于珠江口的哪一方?各与哪个经济特区邻近?
【对比总结】1、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 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毗邻广东省珠海经济特区。
(1)香 港
位置 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侧,毗邻深圳市
范围 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面积 1092平方千米(1995年)
居民 人口630多万(1995年),中国血统占98%,其中祖籍广东省最多
经济 1.加工工业发达,以出口外销为主 2.对外贸易是重要经济支柱 3.旅游业发达
(2)澳 门
位置 位于广东省珠江口西侧,毗邻珠海市
范围 由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三部分组成
面积 16平方千米(1995年)
居民 人口42 4万(1995年),中国血统占95%以上(祖籍主要为广东省)
经济 1.博 彩业兴旺 2.旅游业是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3.加工业兴起,产品出口美国、香港、西欧.
(二)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有关“一国两制”的内容。
【强调总结】我国政府已先后于7月1日、12月20日分别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在两地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政策,对两地现行社会、经济制度50年不变,以保持港澳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不是简单意义上领土的失而复得,它意味着中国任人宰割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三)【合作探究】.阅读图7.31,对照图7.28,说说香港城市建设用地的分布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回答,教师总结: 香港人多地少。且山地居多,平原少。建设用地多沿海平原分布,山地多为植被。
“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成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四)【板书】二、港澳和祖国的密切联系
【活动设计】
读下图,说一说,香港和祖国内地各有哪些优势?
学生读图,归纳。
香港优势:资金、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祖国内地优势:土地、劳动力、资源,并给香港提供日常生活消费品。
师:思考一下,根据双方各自的优势,港澳和祖国内地,特别是临近港澳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应该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紧密合作?
学生阅读教材64页的阅读材料“前店后厂”,说一说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各自扮演什么角色?这种合作能给双方带来哪些好处?
学生阅读、讨论。
生:对港澳来说,解决了土地和劳动力问题;对珠江三角洲来说,解决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产品营销等问题。
师: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改革开放初期起到了重大作用。因为当时祖国内地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资金、技术和管理水平也较为欠缺,这种合作模式大大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活动设计】
读下图,说一说,香港和祖国内地各有哪些优势?
学生读图,归纳。
香港优势:资金、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祖国内地优势:土地、劳动力、资源,并给香港提供日常生活消费品。
师:思考一下,根据双方各自的优势,港澳和祖国内地,特别是临近港澳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应该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紧密合作?
学生阅读教材64页的阅读材料“前店后厂”,说一说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各自扮演什么角色?这种合作能给双方带来哪些好处?
学生阅读、讨论。
生:对港澳来说,解决了土地和劳动力问题;对珠江三角洲来说,解决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产品营销等问题。
师: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改革开放初期起到了重大作用。因为当时祖国内地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资金、技术和管理水平也较为欠缺,这种合作模式大大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篇4:香港和澳门的地理教案
香港和澳门的地理教案
●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
2、了解香港的地形特点及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方式。
3、知道香港、澳门的经济特征,理解香港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资料分析港澳地区和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
● 学习重点: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 学习过程:
学习主题一:人多地狭
1.香港和位于珠江口 ,毗邻 市;澳门位于珠江口 ,毗邻 市。
2.香港由 、 和 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澳门由 、 三部分组成。
3.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政府制定了“ ”政策,祖国内地实行 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 制度。
4.香港“人多地狭”而且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主要方式有“上天” 和“下海” 。
学习主题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1.港澳地区 发 达。香港是 中心、 中心、 中心、 中心和 中心。澳门的经济支柱是 。
2. 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祖国内地经济优势: 。
香港的优 势 。
3.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是 。香港出口额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 ,高达80%左右。
● 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香港 “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是因为
A.建筑水平高 B.资金充足 C.人多地少 D.眼光远大
2、连接北京和香港九龙的铁路干线是:
A、京沪线 B、京哈线 C、京九线 D、京包线
3.关于香港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著 名的金融中心 B.业和旅游业是经济支柱
C.重工业发达 D.重要的自由贸易港
4.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珠江东侧,北与珠海接壤 B.面积约16平方千米,人口400万
C.经济以业和旅游业为主 D .1912月20日回归祖国
5.关于香港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珠江口西侧 B.北面与广东省的深圳市接壤
C.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
D.总面积超过1万平方千米
6.香港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是( )。
A.英国 B.美国 C.中国大陆 D.澳门
二、读图题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 事物名称
①(特别行政区) ,②(岛屿) ,③(海域)
④(省级政区) ,⑤(铁路)__________
经济特区A ____ B
(2)①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
(3)香港和祖国内地发展经济的优势分别是什么?
怎样合作的?
篇5:香港和澳门
香港和澳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培养
(1)通过阅读香港和澳门政区图让学生能够说明其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初步培养学生获取图上信息的能力与分析技能;
(2)通过香港和澳门人口密度的计算与资料分析,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出因地制宜、拓展空间、保护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逐步树立城市发展更因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
(3)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综合概括出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模式、意义及影响因素,认同“一国两制”与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及长期高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4)使学生知道香港和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记住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使学生知道香港是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交通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使学生知道澳门的旅游业和博彩业收入是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2.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及回归过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认识到只有祖国强大了,才能不受欺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
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资源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其中包括《香港别来无恙》和《七子之歌》等影像资料,香港和澳门区旗、区徽、政区图、回归场景图、卫星遥感图、城市中的绿地、高楼林立、填海造地、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图、祖国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增长表等图片资料……
五、教学步骤及过程
1、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导入,进行感情熏陶和渲染。先播放《香港别来无恙》和《七子之歌》,刚才听了这两首歌,我想请同学们大声的告诉我歌里所唱的分别是我国的哪两个地方?生:香港和澳门.你从中听到了什么?或者说你从歌中听出了一种什么感情?生:听到了香港和澳门过去所受的屈辱和她们都渴盼回家、渴望回到祖**亲的怀抱的感情。(意思大致一致即可)歌中所唱的也正是我们今天要去的两个地方——香港和澳门。香港和澳门如今已经回到了她母亲的怀抱,关于这个回归时间有谁知道?请你告诉大家!生:香港和澳门回家的时间分别是7月1日和12月20日。那么就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漂泊多年的儿女终于回到她母亲的身边了,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喜事,那一天举国上下一片欢腾。那么当时英国是怎样占领香港岛的呢?通过什么条约?这说明了什么?
生:通过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说明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就要挨打”。(意思大体一致即可)
2、讲授新课 思考:香港和澳门回归后,我们把她们叫做“特别行政区”,为什么要把香港和澳门称为“特别行政区”呢?生:因为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即在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依照基本法享有高度的自主权。(意思大体一致即可)
3、投影《香港和澳门政区图》,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各自包括的范围、面积和人口数量。学生讨论后回答。
画面显示答案:
4、请大家根据这个同学所提供的面积和人口数量,在下面迅速计算出这一地区的人口密度,并将它与上海、北京、新加坡作比较,理解港澳地区“人多地狭”的含义。显示表格。提问:这说明了香港和澳门在人口数量和面积上有什么特点? 生:人多地狭。(意思大体一致即可)
5、投影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和区徽,通过以前资料的搜集,说说其中的涵义。
6、针对港澳地区的“人多地狭”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而经济的发展就需要进行城市空间的拓展,当地是如何进行拓展的呢?主要有两种方式:“上天”和“下海”。
投影:“高楼林立”和“填海造地”。通过小组讨论(四人一小组)谈谈你对这两种拓展方式的看法,你认为在城市拓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环境保护和绿化问题。
7、投影教材中“香港卫星遥感影像图”和“香港城市中的绿化图”,明确香港的植被覆盖率是较高的。思考为什么“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还保留有大片的绿地”?针对这种情况,说说你的看法。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归纳:人、地需要协调发展,不能光发展而忘了环境的保护。
我们了解了港澳地区优越的`位置,接下来再来看看港澳地区的经济。
投影:香港和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图。说说祖国内地与香港各自的优势。
屏幕显示:内地的优势:自然资源、厂房、能源、淡水、日常生活消费品和众多廉价的劳动力。
香港的优势:先进的技术、管理人才和经验、雄厚的资金。
香港通过内地廉价的劳动力制造出了鞋子、服装、玩具、电器等产品,并出口创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香港和澳门的发展与哪个地方密不可分?生:内地。那么你知道香港和澳门主要是靠哪些产业来发展经济的呢?讨论后请同学回答。
屏幕显示:香港:国际贸易、运输、金融、信息服务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
澳门:博彩、旅游业。
提问:香港所购进的产品是不是都在本地销售呢?
生:不是。师:它会直接卖到其他国家,这种贸易我们把它叫做“转口贸易”。 祖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
投影:祖国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增长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在不断增长,并且增长得很快。提问:除了经济联系外,港澳地区和内地的联系还包括哪些方面?
生:还包括人口流动和科技交流等。
屏幕显示:1、香港人愿到深圳就业。
2、内地与香港的科研机构的交流有较长的历史,双方以定期研讨、人员互访、交换研究生、合作申请研究项目、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进行交流。
3、人员往来频繁,早期是探亲访友,现在是往来旅游。仅一年港澳到内地旅游人数就达到七千多万人次。
小结: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人员交流和科技交流方面这些都说明了祖国内地与港澳地区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
结束语:香港和澳门回归到祖**亲的怀抱,带来了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和港澳的繁荣,我们衷心地祝愿香港的明天会更好,澳门的明天会更好,同时我们也期待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盼望着七子之一的台湾早日回家,中国早日实现统一。下课!播放《七子之歌》。
篇6:香港和澳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培养
(1)通过阅读政区图让学生能够说明其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初步培养学生获取图上信息的能力与分析技能;
(2)通过人口密度的计算与资料分析,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出因地制宜、拓展空间、保护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逐步树立城市发展更因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
(3)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综合概括出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模式、意义及影响因素,认同“一国两制”与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及长期高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4)使学生知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记住回归祖国的时间,使学生知道香港是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交通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使学生知道澳门的旅游业和博彩业收入是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2.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的历史及回归过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认识到只有祖国强大了,才能不受欺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人多地狭”的特点;
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资源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其中包括《香港别来无恙》和《七子之歌》等影像资料,区旗、区徽、政区图、回归场景图、卫星遥感图、城市中的绿地、高楼林立、填海造地、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图、祖国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增长表等图片资料……
五、教学步骤 及过程
1、导入 新课 创设情景导入 ,进行感情熏陶和渲染。先播放《香港别来无恙》和《七子之歌》,刚才听了这两首歌,我想请同学们大声的告诉我歌里所唱的分别是我国的哪两个地方?生:.你从中听到了什么?或者说你从歌中听出了一种什么感情?生:听到了过去所受的屈辱和她们都渴盼回家、渴望回到祖**亲的怀抱的感情。(意思大致一致即可)歌中所唱的也正是我们今天要去的两个地方——。如今已经回到了她母亲的怀抱,关于这个回归时间有谁知道?请你告诉大家!生:回家的时间分别是197月1日和1912月20日。那么就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漂泊多年的儿女终于回到她母亲的身边了,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喜事,那一天举国上下一片欢腾。那么当时英国是怎样占领香港岛的呢?通过什么条约?这说明了什么?
生:通过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说明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就要挨打”。(意思大体一致即可)
2、讲授新课 思考:回归后,我们把她们叫做“特别行政区”,为什么要把称为“特别行政区”呢?生:因为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即在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依照基本法享有高度的自主权。(意思大体一致即可)
3、投影《政区图》,了解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各自包括的范围、面积和人口数量。学生讨论后回答。
画面显示答案:
4、请大家根据这个同学所提供的面积和人口数量,在下面迅速计算出这一地区的人口密度,并将它与上海、北京、新加坡作比较,理解港澳地区“人多地狭”的含义。显示表格。提问:这说明了在人口数量和面积上有什么特点? 生:人多地狭。(意思大体一致即可)
5、投影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和区徽,通过以前资料的搜集,说说其中的涵义。
6、针对港澳地区的“人多地狭”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而经济的发展就需要进行城市空间的拓展,当地是如何进行拓展的呢?主要有两种方式:“上天”和“下海”。
投影:“高楼林立”和“填海造地”。通过小组讨论(四人一小组)谈谈你对这两种拓展方式的看法,你认为在城市拓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环境保护和绿化问题。
7、投影教材中“香港卫星遥感影像图”和“香港城市中的绿化图”,明确香港的植被覆盖率是较高的。思考为什么“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还保留有大片的绿地”?针对这种情况,说说你的看法。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归纳:人、地需要协调发展,不能光发展而忘了环境的保护。
我们了解了港澳地区优越的位置,接下来再来看看港澳地区的经济。
投影:香港和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图。说说祖国内地与香港各自的优势。
屏幕显示:内地的优势:自然资源、厂房、能源、淡水、日常生活消费品和众多廉价的劳动力。
香港的优势:先进的技术、管理人才和经验、雄厚的资金。
香港通过内地廉价的劳动力制造出了鞋子、服装、玩具、电器等产品,并出口创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的发展与哪个地方密不可分?生:内地。那么你知道主要是靠哪些产业来发展经济的呢?讨论后请同学回答。
屏幕显示:香港:国际贸易、运输、金融、信息服务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
澳门:博彩、旅游业。
提问:香港所购进的产品是不是都在本地销售呢?
生:不是。师:它会直接卖到其他国家,这种贸易我们把它叫做“转口贸易”。 祖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
投影:祖国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增长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在不断增长,并且增长得很快。提问:除了经济联系外,港澳地区和内地的联系还包括哪些方面?
生:还包括人口流动和科技交流等。
屏幕显示:1、香港人愿到深圳就业。
2、内地与香港的科研机构的交流有较长的历史,双方以定期研讨、人员互访、交换研究生、合作申请研究项目、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进行交流。
3、人员往来频繁,早期是探亲访友,现在是往来旅游。仅20一年港澳到内地旅游人数就达到七千多万人次。
小结: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人员交流和科技交流方面这些都说明了祖国内地与港澳地区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
结束语:回归到祖**亲的怀抱,带来了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和港澳的繁荣,我们衷心地祝愿香港的明天会更好,澳门的明天会更好,同时我们也期待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盼望着七子之一的台湾早日回家,中国早日实现统一。下课!播放《七子之歌》。
篇7:地理《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澳门的位置及组成,并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香港、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以及如何实现拓展空间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3.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以及不同阶段的经济合作模式。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计算、对比、分析的方法,理解香港、澳门“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
2.运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理解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密切的经济联系,以及合作方式变迁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香港留有大片城市绿地的实例,初步形成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合作模式的变化,初步树立发展经济既要对外合作,也要不断升级,寻找新优势的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的经济联系。
2.教学难点
针对地狭人稠的现状,如何实现拓展空间与保护环境的双赢;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间合作模式的转变。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学生听歌曲《香港别来无恙》)香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正如同学们在歌中听的那样,它经历了100年的荣辱、沧桑、风雨和成长;澳门曾被葡萄牙侵占了400多年,也和香港一样,是祖**亲又一个在外漂泊400多年的儿子。如今她们已先后回到祖国的怀抱。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香港和澳门地区,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篇8:地理《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案
【板书】一、特别行政区
(一)【展示投影片】香港和澳门地区略图投影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回答几个问题。
【提问】香港和澳门靠近哪个省?各位于珠江口的哪一方?各与哪个经济特区邻近?
【对比总结】1、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 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毗邻广东省珠海经济特区。
(1)香 港
位置 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侧,毗邻深圳市
范围 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面积 1092平方千米(1995年)
居民 人口630多万(1995年),中国血统占98%,其中祖籍广东省最多liuxue86.com
经济 1.加工工业发达,以出口外销为主 2.对外贸易是重要经济支柱 3.旅游业发达
(2)澳 门
位置 位于广东省珠江口西侧,毗邻珠海市
范围 由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三部分组成
面积 16平方千米(1995年)
居民 人口42 4万(1995年),中国血统占95%以上(祖籍主要为广东省)
经济 1.博彩业兴旺 2.旅游业是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3.加工业兴起,产品出口美国、香港、西欧.
(二)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有关“一国两制”的内容。
【强调总结】我国政府已先后于7月1日、12月20日分别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在两地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政策,对两地现行社会、经济制度50年不变,以保持港澳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不是简单意义上领土的失而复得,它意味着中国任人宰割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三)【合作探究】.阅读图7.31,对照图7.28,说说香港城市建设用地的分布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回答,教师总结: 香港人多地少。且山地居多,平原少。建设用地多沿海平原分布,山地多为植被。
“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成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四)【板书】二、港澳和祖国的密切联系
【活动设计】
读下图,说一说,香港和祖国内地各有哪些优势?
学生读图,归纳。
香港优势:资金、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祖国内地优势:土地、劳动力、资源,并给香港提供日常生活消费品。
师:思考一下,根据双方各自的优势,港澳和祖国内地,特别是临近港澳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应该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紧密合作?
学生阅读教材64页的阅读材料“前店后厂”,说一说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各自扮演什么角色?这种合作能给双方带来哪些好处?
学生阅读、讨论。
生:对港澳来说,解决了土地和劳动力问题;对珠江三角洲来说,解决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产品营销等问题。
师: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改革开放初期起到了重大作用。因为当时祖国内地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资金、技术和管理水平也较为欠缺,这种合作模式大大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活动设计】
读下图,说一说,香港和祖国内地各有哪些优势?
学生读图,归纳。
香港优势:资金、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祖国内地优势:土地、劳动力、资源,并给香港提供日常生活消费品。
师:思考一下,根据双方各自的优势,港澳和祖国内地,特别是临近港澳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应该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紧密合作?
学生阅读教材64页的阅读材料“前店后厂”,说一说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各自扮演什么角色?这种合作能给双方带来哪些好处?
学生阅读、讨论。
生:对港澳来说,解决了土地和劳动力问题;对珠江三角洲来说,解决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产品营销等问题。
师: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改革开放初期起到了重大作用。因为当时祖国内地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资金、技术和管理水平也较为欠缺,这种合作模式大大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篇9:地理《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
2、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经济等人文地理特征;
3、使学生理解祖国大陆对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人多地狭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国家或地区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香港和澳门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范围、人口等。
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东方之珠》和《七子之歌》导课:曾引起欧洲列强的觊觎,被迫流浪,现在她们回来了,在祖国宽阔的怀抱中,她们更加光彩熠熠。这两颗明珠就是——首先让我们来了解香港和澳门的概况。
板书:一、特别行政区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9页图7.28,
1、香港:
位置:中国大陆的东南端,位于珠江口东侧、与广东省相邻
范围: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
人口:约710万
面积:1104平方千米
欣赏图片
学生看图,利用地图找出香港的位置、范围、人口、面积等,作答完成表格认识香港区旗。
回答它曾被哪国侵占,哪年回归的?
计算香港的人口密度,得出“人多地狭”的结论。
2、澳门
位置:中国大陆的东南端。位于珠江口西侧,与广东为邻
范围: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人口:55万(20)
面积:29.7平方千米指导学生阅读62页读图7.36图,
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港澳地区的产业类型?
2、香港的经济地位?
3、澳门的支柱产业?
4、谈谈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
5、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
读图认识澳门概况及区旗。回答它曾被哪国侵占,哪年回归的?
计算澳门的人口密度,得出“人多地狭”的结论。阅读60、61页三幅图:讨论“上天下海”完成活动题,此外,“寸土寸金”的香港为什么还要保留大片绿地?
设计用意:
理解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及自然概况深刻理解“人多地狭”的含义。
板书: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
澳门:博彩旅游业为支柱。
分析港澳发展经济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指导学生完成63页的活动。
阅读材料63页,讨论“前店后厂”的模式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港各提供了哪些优势条件?各有哪些好处?讨论完成64页的活动题
课后小结
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1.与香港和澳门相邻的省区的简称是( )
A.粤 B.桂 C.云 D闽
2.香港和澳门地处祖国大陆的( )
A.北端 B.东南端 C.南端 D.西端
3.香港城市建设中保留大片的绿地,其原因是( )
A.香港土地面积大,有大量空地闲置
B.香港人口密度小,有大量空地闲置
C.为了绿化、美化、净化城市环境
D.香港土地价格昂贵,很少有人开发
4.香港人多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解决香港土地不足的办法是( )
A.建设城市绿地
B.建设高层建筑
C.限制工业发展
D.减少城市绿化用地
5.香港“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是因为( )
A.建设水平高 B.资金充足 C.人多地少 D.眼光远大
参考答案:
A C C B C
篇10:“澳门”和“香港”250字作文
“澳门”和“香港”250字作文
昨天早晨,李老师一声令下,将我们班13位同学组成了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所谓“香港”,是一个特别的学习小组,它的主要“公民”是一些常常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同学.“外派行政长官”是班长伍星光;另一个“特别行政区”是“澳门”,它的主要“公民”是一些时不时不按时按量完成作业的同学.“外派行政官”是副班长李解.这两位“行政长官”每天的`主要任务是检查每天各个“公民”的作业,如未完成便叫他上.假设他还是不做,便可向“xx”李老师汇报 .
我可不想去那儿,因为现在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时留下。等作业过关后才能回家。
我要继续努力,不要去“特别行政区”.
篇11:香港澳门游记
这个暑假里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到香港和澳门旅游。一直都特向往香港,尤其是它的迪士尼乐园和海洋公园,今天当我真正踏上香港的土地,才发现香港确实是一个很有魅力的旅游城市。
首先,香港很繁华、很干净,很漂亮、很好玩。和上海比,香港很小,但你到香港任何一个景点和市区,都很整洁、有序、热闹、好玩。虽然是炎热的夏天,但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挤满了来自五湖四海形形色色的游客。
其次,香港人很热情,只要你问路,都一定热情详细告诉你。最难忘的是有一天我和家人晚餐后正在香港某条街道散步,我突然肚疼难忍,要拉肚子,妈妈急忙问了路边一个看车库的叔叔就近的厕所在哪里?那个叔叔告诉我妈妈厕所在二楼,但仅供本楼职工所用,看我难忍的样子,叔叔拉着我就往二楼跑,在服务台要了钥匙,把我送到厕所门口才急急下楼。如厕完毕我和妈妈特意去谢谢叔叔,给他20元小费他坚决不要。后来我才留意到香港很少有公厕,可能是因为城市太小,寸土寸金的缘故吧。
再次,香港人很文明。无论是行人还是车辆都很遵守交通规则,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几乎没有人大声喧哗和吃东西,一次我和弟弟在香港地铁上喝饮料被身边就坐的香港人告知不可以。还有一次我晚饭后在香港某公园的长凳上躺着玩,一个女警察走过来说不允许。这在上海可是很常见的呀。
香港人还很注重环保。在超市买的方便面打开后竟然没有一次性刀叉,去任何饭店吃饭都没有一次性的筷子。不过,香港的东西真贵。一碗白米饭10港币,一个普通的冰淇淋20港币,一个足球大小的西瓜40港币。但香港的东西品种很丰富,我很喜欢吃。
香港玩了六天后,我和家人坐船去了澳门。澳门离香港很近,乘船一个小时就到了。
和香港比,澳门的城市不太漂亮,好玩的地方也不多,到处都是豪华的赌场,但不满18周岁的人严禁进入,所以我没能进去参观,碰到赌场就站在旁边张望几眼,个个赌场都是人头攒动,豪华气派。
据说澳门是世界三大赌城之一,我不知道什么叫赌博,回来查了字典才知道。澳门把赌博称为幸运博彩,把赌场称为“娱乐场”,娱乐场一般附设于大酒店。葡京大酒店的赌场最著名。
澳门的机场很小很小,小得让我吃惊,有我们内地小城市的机场那么大,很简陋,里面只有一个很小的便利店。
但澳门也有我喜欢的东西,一个是澳门土特产,还有一个是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
到澳门,映入眼帘的满大街都是卖土特产的店铺。澳门的土特产叫“手信”,很有名。主要指杏仁饼、猪肉脯、牛肉脯等既是零食也是礼物的澳门特色小食。很好吃。
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是个五星级的大酒店。酒店里面吃的、住的、玩的、购物、表演什么都有,而且都非常的有意思。威尼斯人度假村是我见过的最大、最好玩、最豪华、最气派的酒店。酒店内竟然有蓝天白云、拱桥、小运河,运河上有着很多游船,划船的船夫个个都是高鼻子蓝眼睛的年轻的外国叔叔或阿姨,他们身穿色彩鲜艳漂亮的制服,唱着美妙的歌儿,此情此景让人陶醉。去澳门一定要到此住宿游玩,否则会大为遗憾的。
香港和澳门旅游归来,从浦东机场出来第一感觉就是,上海真大,上海楼真高,上海的马路真宽,觉得还是上海好。
篇12:《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
《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
活动总目标:
认知:
了解香港和澳门的饮食、经济、文化、建筑、历史等内容,基于Internet运用的“引导—体验—建构”三环递进式社会课教学。
情感:
1.通过协作兴趣小组的集体研究活动,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到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通过研究自主体验澳门、香港的风土人情,建构爱国情感。
能力:
1.在教师的引导下实践体验专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初步学习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判断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
3.能与小组成员协作学习。
4.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形式展示与交流。
5.根据自己研究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并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引导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活动目标:
1.知道香港和澳门的面积、人口、回归时间。
2.积极动脑,根据兴趣发现问题,确定研究的专题。
3.形成协作兴趣小组,教育论文《基于Internet运用的“引导—体验—建构”三环递进式社会课教学》。
活动流程:
1.播放有关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片段。
2.出示课题,提问:你能简单介绍香港和澳门吗?
3.组织学习课文,师指导归纳。(面积、人口、回归)
4.启发:你还想了解更多吗?想了解香港和澳门哪方面内容?
5.学生提问,交流,确定研究专题。
6.老师总结,帮助形成协作兴趣小组。
第二阶段 实践体验阶段
活动目标:
1.通过自主研究了解香港和澳门的饮食、经济、文化、建筑、历史等内容。
2.通过协作兴趣小组的集体研究活动,体验到与他人协作学习的乐趣。
3.在教师的'引导下实践体验专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4.初步学习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判断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
活动流程:
1.帮助制定研究方案和步骤。
2.帮助研究小组进行分工、合作。
3.网络信息搜集指导:上网、搜索、阅览、摘录。
4.根据搜集的资料,各组完成研究小结。
第三阶段 成果交流阶段
1.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形式展示与交流。
2.根据自己研究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并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
3.通过交流,互相学习,深化自己的研究。
篇13:香港、澳门游记作文
香港、澳门游记作文
第三天,早上八点多。我们一行五个人乘坐巴士前往海洋公园。起初我们还在为找不开零钱而苦恼,后来我们遇见了一对热心的香港夫妻。他们很耐心地帮我们换了零钱,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蛮感动的。
开园是十点整,我们整整早了40分钟到达,但售票处和入园处早已排起了长龙似的队伍。入园后,朝左走没几步就是一个巨形喷泉,水花飞溅开。我们乘坐览车上山顶的高峰乐园,坐在小小的览车里登山,离山顶越来越近,我不时听到声声尖叫,想来是过山车这种激烈项目才会产生的。
高峰乐园上雾气缭绕,如同步入仙境。我们先后玩了几个比较平缓的项目。玩了大半天,肚子早就有点锇了。看玩得都差不多了,筋疲力尽的.我决定坐海洋列车下高峰乐园。
海洋列车仿照了地铁的样子,只是在车内顶部循环放映着一些海洋动物的图片,颇有新鲜感。
走出列车,太阳明晃晃的,使人倍感燥热。这时,该吃午饭了,我们找到了一条“小吃街”,大街两旁的建筑古色古香,但也热闹非凡。我点了一碗粉皮,配上花生酱和番茄酱,又香又甜,别有一番香港风味。
接着,我们参观了一些海洋动物和陆地动物:熊猫、各种鱼、海星等,五花八门。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了宾馆,不一会儿便甜甜地睡着了。
篇14:香港、澳门与大陆
它们是一个特例,香港有属于自己的钱币——港币;澳门也有属于自己的钱币——葡币;它们也是唯一的一国两制!如果你想去中国的任意一个地方,都不会像去香港与澳门一样麻烦:你必须提前七个工作日才能办去香港澳门的签证。(不办你还真进不去)
在进入境香港澳门之前,不是要经过几道关卡吗?因为人都很多,所以,要排近四十分钟的队伍,在里面,又挤又热,很是讨厌。(一个窗口就一个人,而且只有六个窗口)而那些香港人就有特例,不但为他们设立了单独的窗口,而且还有八个。如果暂时没有香港人进去,工作人员就会拽几个大陆人过去,还是一个一个的拽!很不公平!
在入住香港的富豪酒店时,就在大堂里等候房卡,因为从澳门坐船到香港饿了,我们就拿出了牛肉干吃,只见那大堂的服务员走过来,客气的说道:“对不起,在我们大堂里面,是禁止吃东西的。”虽然他说的不怎么样,但我从他的眼睛里看出了“鄙夷”这两个字。好似在说:“大陆人连这点礼仪也不懂吗?”盯得我心里直发毛!
在香港的迪斯尼乐园玩过后,我们开始去购物,当我们购到了晚上九点多钟,天空已经变得很黑了,但是还是有光从看得清楚的`云层里给透出来,这只能证明一点“香港的空气质量是相当的好”,而我们回到重庆后,天空完全是黑的,看不清楚一点空!并且空气质量一点也不好!
总而言之,我们大陆人在那些香港人的眼中就是:
大陆人=没素质
所以,要改变被人对我们的眼光,就要从环保抓起,要给别人看看,咱们大陆的人也不差!!
篇15:地理 课件
(1)俄罗斯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区域地理——俄罗斯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读图和填写学案,掌握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名称,并分析其地形特征。
2、通过读图,掌握俄罗斯主要气候类型,并能根据影响气温因素的模板分析奥伊米亚康气温低的原因。
3、通过自主查图,了解俄罗斯的主要河流名称,并分析俄罗斯河流的水文特征。4、通过读材料和看视频,结合高中必修地理知识,探究区域开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俄罗斯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1)填写下列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平原,②____________平原,③____________高原,④____________山地,⑤____________山,⑥____________山,1、总结:请读图描述俄罗斯的地形特征?
2、读上图回答
2)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该气候特征是什么?该地的自然带是什么?
3、知识回顾:影响气温因素模板?
4、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原因
拓展训练:读俄罗斯1月等温线分布图。
0℃
-20℃
-10℃
-30℃
说出图中1月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1页共2页
1
《俄罗斯》第
5、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鄂毕河的水文特征。
二、俄罗斯区域开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读下图,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俄罗斯基于资源优势应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并指出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6分)
2为图1中a城气候资料图。
观看视频回答下列问题:
在中国、俄罗斯两国中,任选其一,说明上述合作对该国的积极影响。(4分)图1图2
1.该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你的收获和反思写下来
《俄罗斯》第2页共2页2
以融雪补给为主。图
★ 七子之歌教案

【《香港和澳门》地理课件(共15篇)】相关文章:
八年级地理下册《北京》教学反思2023-05-06
八年级地理教学计划2023-02-16
初二地理老师的秋季工作计划2023-09-02
《东方之珠》教案2023-04-18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2022-04-29
小学语文说课稿《东方之珠》2023-07-07
八年级地理教学计划2022-08-06
八下古诗2023-03-28
东方明珠--教案2023-07-12
《东方明珠》语文教案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