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中考复习课件(集锦14篇)由网友“二八李”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河中石兽中考复习课件,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河中石兽中考复习课件
【原文注释】
《河中石兽》 清代 纪昀
①沧州南,一寺临【临:靠近。】河干(gān)【干:岸边。】,山门【山门:寺庙的大门】圮(pǐ)【圮:倒塌。】于河,二石兽并【并:一起 】沉焉【于之,在河里】。阅【阅:经历】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棹:船桨。这里作动词用,划船。】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设帐:讲学,教书。】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究:推究。】物理【物理:事物的道理。】,是【是:这】非木杮(fèi)【木杮:木片。】,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去:离开】?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湮:埋没。】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颠:同“癫”,疯狂。】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河兵:巡河、守河的士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盖:原来是。发语词,连接上句或上段,表原因】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啮:本意是“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沙为坎穴【坎穴:坑洞】,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如是:像这样】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已:停止】,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④如【如:依照】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臆断:主观判断】欤(yú)?
【参考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在了河里。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资金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疯了吗?”大家都信服地认为他的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个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嘲笑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兽,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刷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石兽反而逆流而上。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是疯狂的;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狂吗?”
人们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对于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文学常识】
1.体裁:文言笔记小说
2.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著名学者,生性诙谐风趣,任《四库全书》总纂官,著有《阅微草堂笔记》,本文选自其中。
3.作品:《阅微草堂笔记》: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全书主要记叙妖怪鬼狐故事,其中也有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另外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在书中也有记述。
《四库全书》:分古今图书为经、史、子、集四档。
【重点词句】
1.古今异义
并:古义:一起 二石兽并沉焉。 今义:并列。
阅:古义:经历 阅十余。今义:阅读。
是:古义:代词 这 是非木柿 。今义:判断词 是。
盖:古义:发语词 盖石性坚重。 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古义:只 但知其一 。今义:表转折 但是,却。
2. 一词多义
去: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离去\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成为\橘生于淮南则为橘。是\为其来也。在。
3.词性活用。棹:名词用为动词,划船。
4.汉字通假。①“颠”同“癫”,疯。②钯:同“耙”,整地的农具
5.注音:圮pĭ;曳yè;棹 zhào;杮fèi;湮yān;溯sù。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河中石兽创意板书设计
2.河中石兽的教学反思
3.河中石兽的教学
4.河中石兽的字 词解释
5.中学河中石兽教案
6.纪昀河中石兽阅读练习及答案
7.《河中石兽》教案(全)
8.《河中石兽》知识练习题
9.用逆向思维找“河中石兽”
10.《河中石兽》改写——以“老河兵”口吻
篇2:河中石兽课件
河中石兽课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扫清文中的字词障碍,熟悉课文内容。
2、积累文言实词,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重点知识
扫除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作者引入新课
1、讲一小故事:
1.倾听有关纪晓岚的故事由作者纪晓岚这位大有关纪晓岚的儿时的趣事
2.讲一讲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才子的小故事引入,说明这一“满清第一大学士”“风流才子”--纪晓岚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其才(自由发言,分散回答)、趣,从而也掌握一华了。
3.参照注释,知道有关些必要的文学常识。
2、组织学生讲一讲《阅微草堂笔记》的文学常识
3、引出《阅微草堂笔记》共24卷,记述狐鬼神怪和见闻琐事。
二、朗读,感知课文
1、范读、领读课文
1.跟读,反复朗读课文朗读是文言文教学点拨:字词的读音掌握字的读音:圮棹曳湮中最重要的手段,
2.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
2、发言:复述课文中的故事后学生在自行朗读,复述课文中所讲故事。课文讲述了寻找两座掉入水中的由情入理,能够在石兽的故事。读清读顺的基础上为下面的'学习做准备。
三、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1、引领、点拨学生扫清课文的先自己参照书下注释,边读边对照注以这种小组合作的字词理解障碍。释翻译,遇到问题及时做标记。形式,来解决疑难
2、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后分小组讨论:问题,降低难度,试翻译课文,弄懂大意。把自己的疑难问题拿到小组内来进而培养学生这种讨论解决。阅读浅近的文言文
关键词:的能力。
古今异义词:干阅已
①圮:坍塌②曳:牵引
③湮:埋没……
3、课堂交流,资源共享。再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积累文言字词
以考试的形式,积累文言有问有答的:在课堂有剩余时间字词的解释掌握:的情况下,增置此选派一学生为主考官啮:咬,这里指沙子被水的反作用力环节,使学生对课提出问题,同学回答冲刷。上所学的知识进行
溯:逆流而上。巩固,强化训练.
……
课后作业:
A、B级学生继续认真阅读课文,写一篇小短文,说明能够在上游找到石兽的道理。
C级学生抄写并翻译课文。
篇3:河中石兽ppt课件 免费
河中石兽ppt课件 免费
《河中石兽》这则故事用和尚、道学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在河里的石狮子的三种不同结论,来说明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观臆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2.能力目标: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积累文言词汇,理解作者意图。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2.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熟读课文,读准下列字的读音。
圮(pǐ) 募(mù) 棹(zhào) 柿(fèi)
湮(yān) 啮(niè) 溯(sù) 欤(yù)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语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三、正课
1.交流作家作品资料。
作者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部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遗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上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料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2.朗读课文。
3.就课文不理解的词语质疑。全班讨论。
四、课堂小结
1.古今异义。
井:古义:一起二石兽并沉焉。今义:并列。
阅:古义:经历,阅十余。今义:阅读。
是:古义:代词。今义:判断词是。
盖:古义:发语。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古义:只,但矢其一。今义:表转折但是,却。
2.一词多义。
去:
岂有为暴涨携之去。离去。
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为: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成为。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是。
为其来也。在。
3.词性活用。
棹,名词用为动词,划船。
4.通假字。
“颠”同“癫”,疯。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理解与探究第三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朗读课文,复习上节课内容。
2.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有条件的'同学制作相关演示课件。
3.就课文不理解出质疑。
二、导语
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质疑: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讨论并归纳: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3.质疑: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讨论并归纳: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支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碰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4)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物,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4.质疑: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讨论并归纳: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5.质疑: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讨论并归纳:
第一种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6.质疑:这个故事说有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做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做出判断。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寻找倒塌的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事都不能根据主观推理,实践出真知。
精彩语句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欣赏:老河兵凭他多年治河的实践,分析了石头、泥沙和流水的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应向上游寻找石兽的结论。这结论一般人想不到,它是合乎科学论证的。事实证明,老河兵的判断是正确的。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理解与探究一、二题。
2.选项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篇4:河中石兽优质课件
河中石兽优质课件
清代大才子纪昀的《河中石兽》给我们什么样的故事?大家看看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
一、课文分析: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设计的立足点是本单元课文内容。本单元的内容以科学报道为主,而本文所描述的故事看似与科学没有关系。我从以下两点思考本课的教学:一是本课中的科学道理,这在本文中表现为反作用力;二是本课中体现出的科学精神,也就是对文中“究物理”这一道理的表现。我从此出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
《河中石兽》这篇文章表面上看是在说一件趣闻异事,其寓意似乎也很简单,即做事应考虑全面,不能想当然,要有亲身经历。如此理解,不仅使文章的内涵变得浅薄,也无法与本单元的其它课文内容联系起来。如果我们细细品读这篇文章,探究文章的核心内容,比较讲学家与老河兵所说的核心内容,我们会发现,这篇文章还有着更加深刻的内涵,这一内涵不仅可以体现出中国儒家知识分子所奉行的最核心的学习方式,也可以与本单元所体现的科学精神联系起来。
本文的核心是一个“理”字,讲学家“闻之笑曰”,他嘲笑寺僧等人“尔辈不能究物理”,老河兵在听了讲学家的意见后同样“笑曰”,他也在嘲笑讲学家也并没有能够真正“究物理”,结果一样“颠乎”。作者由此得出“可据理臆断欤”的结论。“理”在这里指事物的道理、规律,如果我们从这个字本身的含义出发,并且结合文章的内容,就可以发现认识“理”必须具备几点认识。
“理”是一个形声字,“玉”为其形旁,对此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如此解释:“《战国策》‘郑人谓玉之未理者为璞’,是理为剖析也。”从外形上看,玉璞与石头差别不大,只有将之剖析开,才能发现藏在其中的玉,因此“理”就是指剖析的过程,这个过程少不了对玉璞特点的分析,因此剖析本身就包含了分析、推究的意思。
对照讲学家与老河兵的话,我们可以发现,两人都注意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这一特点,并且都用了“渐”字说明石在沙上的位置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寺僧等人仅仅在石兽落水处寻找,找不到就想当然地往下游去寻找,说明他们根本没有考虑石与沙的特点,更没有推究这一特点对其位置所造成的变化,因此讲学家嘲笑他们“不能究物理”。
“究”是探究之义,同样也是儒家知识分子学习的基础。朱熹将“格物致知”作为学习的至高境界,这里的“格”就是推究之意。朱熹就认为“天下之物莫不有理”,也就是世上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及特点,要想认清事物的变化,就必须了解这一规律,这就是“格物”的内涵。也只有先“格物”方能“致知”,“格物”是“致知”的基础,由此可见,认识“理”必须要探究研究对象自身的特点与规律。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还引用他的老师戴震的话来阐释“理”的含义:“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也,是故谓之分理。”也就是在研究“理”时,不能放过任何细微之处,找到不同事物的区别,这才能真正了解事物之“理”。从玉的角度来说,剖析出来的玉只是一块美丽的石头,玉与玉之间形状大致相同,颜色差异也不大。但能工巧匠通过自身的技艺,结合玉石自身的色泽,精雕细琢,将其雕刻成精美的艺术品,玉石的美才能得以完全体现。可见,认识玉仅仅是一个开始,从细节上雕琢玉才是使玉成型的必然途径。
对照本文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讲学家与老河兵都注意到了石与沙的特点,但唯有老河兵认识到了在石与沙之外,水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的特性是自上游顺流而下,但水遇到“坚重”的石兽,在无法推动它的情况下,就会向回流去,由此产生一种回荡之力。而“轻浮”的沙很容易被这种回荡之力带动,这样就在石兽迎着水流的方向形成了一个洞穴,随着时间的推移,洞穴越来越大,最终使石兽“倒掷坎穴中”,此处的“倒”是指石兽倒下的方向正好与水流的方向相反,因此石兽也就向上流移动了。水流的回荡力在河底是无法看见的,它所起的作用也是很细微的,但正是这种细微的活动最终影响了石兽移动的方向,可见细节的重要性。细小的雕琢成就了玉石之美,穷尽每一个细节方能真正认识事物的“理”。
儒家知识分子同样关注细节的变化,要求学习者穷尽每一个细节。在《中庸》开篇就指出真正的“修道”者不应忽略每一个细节,“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也就是说不要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在细小的事物中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朱熹也指出,“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强调研究物理必须穷尽每一个细节。因此,仅仅了解事物表面的道理远远不够,真正的“格物”还要推究事物的细节,去探究更深层次的境界。《礼记·学记》中认为善于提问的人应当如此提出问题:“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先解决容易的问题,但绝不就此止步不前,还需要继续一步步地深入下去,最终经历了长时间的思考后,达到“相说以解”的境界,这才是学习者应有的态度。
明代大儒王守仁,在年青时就渴望做圣人,他的方法是“格”竹子,结果是面对竹子思考了七天,不知没有收获,且生了一场大病。杨振宁先生指出,王守仁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他“是要用人世间的‘理’追求自然界的‘理’,这样当然格不出近代科学。近代科学一个特点就是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承认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与自然界的复杂现象,这两者是两回事,不能把它合在一起。”用在我们这篇文章中,我们就发现,老河兵之所以能够发现这一规律,是因为他有长期在河堤上工作的经验,知道水流对河堤的侵蚀作用,由此也能明白“河中失石”最终的走向。而讲学家“但知其一,不知其二”,是因为他没有实践的经验,只能通过事物的特点“臆断”。实际上,朱熹也强调“格物”的基础是“因其已知之理”,也就是有一定的实际经验,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探究。由此可见,“格物”是不能脱离实际经验的,否则就是成了空想。
儒家的知识分子早就指出了这一点,荀子在《劝学》篇中指出,要达“全之尽之”的境界,必须做到“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以持养之”。前两者指理论上的学习,后两者指在实践上的施行。只有通过实践,方能真正通晓事物之“理”。
众所周知,纪昀是《四库全书》的总编官,曾经编写了二百卷的《四库全书总目》。但其本人的著作仅有这一部《阅微草堂笔记》,作为儒家知识分子的代表,他本人是非常熟悉儒家知识分子对于“理”的追求,以及达到“理”的必由之径,因此本文虽然是一篇看似平常的杂记,但同样渗透了传统的学习观。而本单元的文章均与科技有关,本文看似与科技无关,但其阐述的“理”正是科学研究的精神。没有对事物特点的研究,没有对细节的探究,没有实践的探索,何来科学呢?由此可见,本文所阐述的其实也就是科学研究最核心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预习及检查扫清本文的文字障碍,把握文章含义。
2、通过分析对比讲学家及老河兵的话明确科学性思维的基本含义。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科学思维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意义。
重点:教学目标1
难点:教学目标2、3
三、教学准备:
预习作业:根据书下注释预习文章内容,口头翻译全文。
《礼记》
四、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把握文意)。
①读准字音、节奏。
河干(gān)棹(zhào)曳(yè)钯(pá)木杮(fèi)湮(yān ) 啮(niè) 坎(kǎn)穴 遂(suì)溯(sù)(学生齐读、读错的记在书上)
求石兽/于水中。
以为/顺流下矣。尔辈/不能究物理。众/服为确论。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②解释关键字词。
一寺临河干。临,靠近。
棹数小船。棹,划船,名作动。
阅十余岁。阅,经过。
竟不可得。竟,终于。
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是非木柿。是,这。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暴涨,洪水,动作名。
渐沉渐深耳。耳,罢了,语气词。
盖石性坚重。盖,表推测语气。
但知其一。但,只。
(依次轮流解读)
③常用文言文虚词
下列词语中,与“啮沙为坎穴”的“为”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为人谋而不忠乎。B.可以为师矣。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D.众服为确论。
下列词语中,“其”的含义与其它各项不同的是( )
A.回也不改其乐B.其反激之力。C.如其言D.但知其一
2、文本导入(点出本文所包含的科学精神,突出思考的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大都与科技有关,但本文似乎只记载了一件奇闻秩事,似乎与科学没有关系。帕斯卡说过:“人是一棵会思考的芦苇。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3、整体把握(归纳文中三个人对河中石兽去向的意见及理由)。
位置 | 理由 | 结果 | |
寺僧 | 求之下游 | 顺流下矣 | 寻十余里,无迹 |
讲学家 | 求之地中(深处) |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 |
老河兵 | 求之于上流 |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遂反溯流逆上矣。 | 果得于数里外 |
4、对照两人的理由(分析文中所阐述的思考内容对科学思维的启示):
①翻译上面两句话。
应该是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软,(石兽)埋在沙里,越沉越沙罢了。
大概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软,水不能冲走石头,(但)它的反冲的力量,必然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洞,(水)越冲(洞)越深,(洞的深度)冲到石头(底部)一半时,石头一定会栽倒在坑穴里。
提示:“石必倒掷坎穴中”中的“倒”应读作dào,此处老河兵强调的是石兽倒下的方向与水流相反,即“反溯流逆上矣”,虽然译为栽倒在洞穴中更加通顺,但体现不出这一层含义。“转转不已”中的“转”当读为zhuǎn,因为“转”读为zhuàn指旋转,与“石性坚重”的特征不符,而读为zhuǎn指转动,符合文意。
②找出两句话的相同点
“石性坚重,沙性沉浮。”“渐”
他们都认识到了事物的不同特点,并且认识到了这些特点决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兽在水中的位置是会变化的。为什么他们可以认识到这一点,而寺僧却认识不到?
提示:寺僧在哪里寻找的?(在石兽丢失的地方以及下流)(他们都思考了石与沙的特点。寺僧不思考就去寻找,因此讲学家嘲笑他“尔辈不能究物理”,这里的“究”是什么意思?(推究)什么是推究?(探究)探究的关键在于思考,思考其特点,思考事物的变化规律。
补充材料:学校的“格物廊”,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这个走廊不大,但却弯弯曲曲的,大家知道为什么如此设计吗?(认识科学的路径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要经历曲折的)正如这个河中石兽,讲学家的话为何会被大家“服为确论”?(符合我们的生活常识)但讲学家为何也不能究物理呢?我们继续探究
③再找出两句话的不同点。
渐沉渐深;渐激渐深。
(以示意图的形式来归纳老河兵的理论)
讲学家“渐沉渐深”的推断是如何得出的?(根据事物的特点推断而出的)老河兵的推断又是如何得出的?(他不仅认识到了事物的特点,还进一步指出在这两个事物之间,还有一个事物在起着作用,那就是“水”)为什么讲学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水的变化很细微,容易被忽略)
归纳:认识事物还不能忽略细节,往往是这些细节决定了事物的发展变化的方向。
④为何老河兵能够认识到这一细节,讲学家却认识不到呢?
提示:两人的身份有什么区别?(缺少实践的经验)讲学家有理论的知识,非常骄傲。因此直接用强调的语气提出他的认识,而老河兵虽然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有他有实践的经验,并且注意归纳思考这些经验。
大家一定要注意从实践中发现规律,并随时注意应用这些规律。
5、拓展延伸(将文中内容与学习生活相联系)。
“穷物理”既包括理论上的探究,也包括实践中的认识。荀子在《劝学》篇中就指出,如果要使自己的精神达到至高的境界,必须做到四点“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以持养之”。前两者关注于理论的研究,要能够把书本知识融会贯通,就必须了解所读所有作品的内容、特色。后两者关注于实践中的认识,要身体力行,并且敢于迎接外界的挑战与挫折。这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帮助吗?
补充资料:学校“大道之行”碑后面所刻的《学记》的一段话,“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砍木头从易处着手,但也不能放松难的地方,这一经验虽然讲的是学习,但来源于现实生活。
五、教学后记:
上完本节课,的确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作为区级公开课,我在此之前试讲了三次,每一次试讲都有不同的收获。
在第一次试讲过程中,我首先带着学生去勾画文中的关键字词,讲解字词的含义。我主要是通过这样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收集的':找两个语义难以理解的字词。找两个形同而意不同的字词。两个可以概括两段话内容的句子。这是我模仿的是余映潮老师在《陈太丘与友期》一课中的问题,希望用这种形式将文章内容理清。但在上课时我发现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存在很大障碍,一堂课差不多用了近半小时才将字词理清,而对文中老河兵的话的解读耗时也太长了。此后的内容就只能匆匆而过,这节课成了基础课。课后大家都觉得字词讲得过多,我也觉得,余老师这几个问题用在《陈太丘与友期》上可以,因为这篇文章很短,学生很容易把握,而本文的篇幅大大超过这一篇,如果讲字词太耗时了。于是我们决定将这节课改成第二课时,直接进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
在第二次试讲中,我有了比较充裕的时间,就围绕“理”字,解读了如何研究“理”的特性,关注细微的变化,联系实践,并且还联系了王守仁“格竹”失败的事例,及“龙潭悟道”的成功原因。在这一过程中,我联系了学校中的“格物廊”“善学者碑”两处相关景点,同时还借用子夏问诗及礼的例子说明理性思维的实例。课后我们的教研员及听课老师都指出,这堂课思考很深,但超过了初一学生的理解范围,一些例子过于艰深,甚至超过了课文。他们纷纷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其中教研员程云老师提出了几点对我很有启发的建议,他建议我在讲解老河兵话的时候可以画一个简易的示意图,让学生们标明水流的方向;他还指出科学往往建立在纠正人们由于常识而产生的错误见解的基础上,这在文中也有所体现。我也就想到了为什么人们会对讲学家的话“服为确论”呢?就是因为常识在起作用,而这也可以与我们学校的“格物廊”曲曲折折的造型联系起来,这就是说明了我们对事物的科学认识不是一帆风顺的。同时,程老师指出,很多事可以让学生课外来做,字词可以随堂讲解,不用单列出来。由此我想到了,学生的预习是对教学很大的补充,虽然他们一开始的预习不正规,但在老师的指导下,是能够起很大作用的。
在第三次试讲时,我再次将教学时间控制为一节课,但通过习题来检查学生的预习,将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删去了没有必要的内容联系。这节课的流程就显得很流畅了,不过由于学生预习的不充分,还是花了不少时间来指导学生解读文本,因此漏掉了一些内容,特别是与学校环境的联系。我觉得很遗憾,因为这是这节课的亮点。为避免这一问题,我在正式上课前就引导学生进行预习,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在上课时,学生的回答的确很流畅了,整堂课的相关亮点也得以呈现出来。课后,石晓灵老师在评课时赞扬这节课对文本的挖掘以及与学生生活环境的联系,但她也指出,课文注重了“文”,“言”有些忽略,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我特别注意到,前面的习题还是有些长了,如果把一些习题的考察内容与后面的文本讲解联系起来,就能更好地把“文”与“言”结合在一起。
“古砚微凹聚墨多”,这次公开课从试讲到正式上,前后不过几天时间,但给我的收获却极多。我最大的收获还是要想学生之所想,让课堂不仅停留在课内,还要延至课外,联系生活。真正的语文课堂就应当是在浅显中有趣味,在平易中有深度。
篇5:河中石兽优秀课件
河中石兽优秀课件
学习目标
1. 熟悉并理解这篇短文的内容及其包含的道理。
2. 学习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 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重点
1. 借助故事阐述认识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2. 寻找石狮的不同方式及其理由、结果。
3. 对讲学家和老河兵的认识、评价。
预习任务
借助工具书读通课文,画出文中的虚词和自己理解上有意思的`实词。
搜集作者生平资料和故事,了解《阅微草堂笔记》。
小资料:纪昀是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24岁便中进士,31岁已成为翰林院大学士。其渊博的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成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官至礼部尚书。其作品与其渊博的学识一样,涉猎广泛,内容杂博,包括了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方面。在他的作品中,纪昀记录了许多他的亲身经历,详述了一切他认为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对所叙的一切常常加以讥讽和评论。
预习检测:
一、填空
1.本文选自 一书,这是 所作的一部 小说,全书主要记述 ,其中也有不少 。
2.本文作者是 朝的 ,字 ,学者,是 的总篡官。
3.用文中的句子写出本文的主旨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 阅十余岁 5. 僧募金重修
6. 棹数小舟 7. 曳铁把
8. 是非木柿 9. 湮于沙上
10. 不亦颠乎 11. 啮沙为坎穴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带点虚词的用法
于
12.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13.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14.……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15.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之
16.……闻之笑曰。
17.沿河求之。
18.一老兵闻之,又笑曰。
19.然则天下之事。
课中实施
(1)比较文中的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狮的位置、理由及结果。
(2)试分析三人寻找石狮的方法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异?
(3)比较三人各自的性格特征。
提示:寺僧:“阅十余岁”,“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说明寺僧毅力坚定而经验不足。
讲学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骄傲自满,轻视他人。
老河兵:有实际经验,沾沾自喜。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从文章中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
篇6:河中石兽优秀课件
河中石兽优秀课件
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又号观奕道人、孤石老人。他的《河中石兽》这篇文章表面上看是在说一件趣闻异事,其寓意似乎也很简单,即做事应考虑全面,不能想当然,要有亲身经历。
【知识梳理】
生字词语
圮(pǐ)募(mù)金 棹(zhào)小舟 木柿(fèi) 曳(yè)铁钯(pá) 湮(yān)没
啮(niè) 齿 溯(sù)流 臆(yì)断 欤(yù)
(二)词语解释
通假字
曳铁钯 (“钯”通“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
古今异义
二石兽并沉焉 ( 并,古义:一起 ;今义:并列 )
阅十余岁 ( 阅,古义:经历; 今义:阅读 )
盖石性坚重 ( 盖,古义:句首发语词 ; 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知其一 ( 但,古义:只 ; 今义:表转折 但是,却 )
是非木杮 ( 是,古义:代词,这 ;今义:判断动词,是 )
求之下流,固傎 ( 固,古义:副词,本来;今义:坚固 )
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今义:物理学 )
一词多义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介词,被)
为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动词, 成为)
众服为确论 (动词,是)
一老河兵闻之 (代词,指”“求之地中” 这种观点)
之
其反激之力 (结构助词,的)
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 (名词用为动词 ,划船)
暴涨 (动词用作名词,洪水)
句式
1.被动句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为……,表被动,可译为“被”)
2.倒装句 当求之于上流 (状语后置,状语“于上流”放在动词“求”的后面)
3.省略句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得”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沧州“老河兵”(卷十六),徽州“唐打猎”(卷十一)等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正直、纯朴和智慧,尤属佳品。
作家作品
作者纪昀(1724—1805),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识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谪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主题思想
这则故事用和尚、道学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在河里的石狮子的三种不同结论,来说明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观臆断。
写作借鉴
1、层层铺垫
最先以寺僧的做法为讲学家的看法做铺垫,以突出讲学家的看法“众服为确论”,并且通过讲学家对寺僧的评价“颠”来写出讲学家对自己的看法的自信。最后写老河兵老河兵的一番话,加上“果得于数里外 ”的结果,巧妙地表现自信的讲学家“不更颠乎”,极具戏剧性和讽刺性。
2、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
不管讲学家的观点是否与实际相符,,其阐述的道理是能“究物理” 的,所以人们能信服;老河兵的观点处看上去似乎不合常理,但其分析有着不可辩驳的说服力,事情的结果也验证其看法的科学性和推理的合理性。
3、细节描写增加了文采和可读性。
如讲学家的'“笑”(包含了讲学家对寺僧的嘲讽和一种自信,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态)老河兵的“笑”(流露出了老河兵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一种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和沾沾自喜)。
精彩语句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欣赏:老河兵凭他多年治河的实践,分析了石头、泥沙和流水的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应向上游寻找石兽的结论。这结论一般人想不到,它是合乎科学论证的。事实证明,老河兵的判断是正确的。
篇7:河中石兽优质课件
教学目标:
1、落实文言重要实词,反复朗读,知晓文章大意。
2、了解“叙述”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理解“借事说理”的方法。
3、深入理解三类人“河中寻石兽”的方法,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4、培养学生客观对待分析事情的态度。
教学重点:落实重要字词;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三类人“河中寻石兽”的办法,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检测字词落实情况)
PPT展示
河中石兽
清.纪(ji)昀
——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师:朗读推开记忆的门,在朗读中回忆重要字词。
1、落实第三段重要字词
PPT展示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如是再啮:像;冲刷,侵蚀。
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流。
固颠:本来。
如其言:依照。
然则天下之事:既然这样,那么。
但知其一:只。
可据理臆断欤:主观地判断。
2、结合字词挑战自己
PPT展示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3)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4)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可据理臆断欤?
3、再次朗读,整理内容(了解故事大意)
PPT展示
文章记叙了 (概括),得出了xx 的道理(原文)。
提示: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明确:短文前面记叙,后面议论,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三、研读赏析,讨论人物
PPT展示
三类人:
僧——出家人,居于寺庙,四大皆空;
讲学家——居于书塾,研究经史,讲学教书;
老河兵——长年驻扎河边,巡河,镇守河防。
思考:
1、讲学家和老河兵分别为了什么而“笑”?
2、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寺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正确的办法?
明确:(1)讲学家嘲笑僧的错误做法;老河兵嘲笑僧的错误做法,以及对众人的盲目追寻的世风而无奈。
(2)僧只考虑水流性质,考虑问题不全面;讲学家只根据书本知识,考虑石头和沙子的性质,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老河兵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从水流性质、石性和沙性出发,全面考虑。
3、纪昀给我们讲述了三人“河中寻石兽”的故事,把僧、讲学人和老河兵进行对比,告诉我们“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能否把这句话改成下面的句子?
PPT展示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有矣,不可据理臆断。
明确:多指空谈多,实践少。反问句,加强作者情感。
四、走向生活
学了《河中石兽》,回望自己的学习、生活,我收获(懂得)了 。
板书:
借事说理
僧:考虑问题不全面
讲学人:空谈理论
老河兵:阅历深广,实践经验
批判“空谈理论,盲目追从”的世风(遗憾)
强调“实践出真知”。
《河中石兽》教学反思
《河中石兽》设计的特点是,在朗读的基础上,围绕“译——议——悟”的结构模式,
从知识能力到情感体验,从文本走向生活。具体有如下收获。
1、 突出了重点:在诵读中体味、感悟。
2、 突破了难点:巧用“换字法”,体会“多”和反问句的情感,既避免了空洞的分析,又体现了“过程和方法”。
3、 体现了特点:抓住了学科与文体的特点,上出了一定的“文学味”。
这是《河中石兽》的第二课时,所以文言字词的重点稍有偏颇,但课后有学生问我:老河兵的方法是不对的?突然意识到,我犯了文言文的忌讳,本末倒置,没有扎实“言”,而高屋建瓴地探究了“文”的蕴含。以下是我几点不足。
1、过度预设:第一板块“点译、句译、全文理解”,随着PPT的呈现,看似学生回答得流畅,但是流畅的背后是教师过度预设,这抛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如果让学生借助注释口头翻译,把盲点疑问等标注出来,也许课堂生成地更有效果。“全文理解”,由于时间关系,我也只是用“一段话概括”故事来检测落实,其实这没有真正的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对于文言文,我们该落实到字词,还是粗略地了解大意?这也是个疑问,也许是家常课和公开课的问题。
2、资料更近不足:“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这是整篇短文的句眼,一个“多”,一个反问句,包含了作者纪昀的情感,对当时社会的想法,然而由于我浅薄的知识,无法理清《阅微草堂笔记》撰写的时代、宋代理学家的特点、乾隆年间的故事,这些都是作者的生活环境,适当的资料更近,有利于学生了解纪昀的情感,“论事”方能全面“知人”。
3、忽视知识序列衔接:初一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仍处于低层状态,接受识记文言字词也许比较合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实词”、“虚词”等,这些也许是他们知识大门敞开所需要的,当然也需注意随文而教的问题;然而,这篇文章,我把后半部分的设计重点放在了体悟上,两次“笑”的不同,论“三类人”的做法,还强行灌输了“表达方式”的内容,初一学生的知识需要和我所教的知识,有一定的.落差。
篇8:河中石兽课件及朗读
河中石兽课件及朗读
《河中石兽》这则故事用和尚、道学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在河里的石狮子的三种不同结论,来说明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观臆断。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文的一些常用的句式和实词、虚词的用法。
2.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及揣测人物的语气,读出文言文的韵味,把握课文所阐述的事理。
3.课文通过给我们讲述这么一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品味文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及揣测人物的语气,读出文言文的韵味,把握课文所阐述的事理。
【教学方法】
朗读法和讨论法。
导入:上课之前老师先请问大家一个问题,假如将等量的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同时放入冰箱冷冻,哪一杯水先结冰?
师:有人说是冷水,有人说是热水,也有的说是一起,实验证明应该是热水先结冰,那么发现这个现象的是非洲坦桑尼亚的一所中学初三的学生姆佩巴,所以世界上将这种奇特的现象称为姆佩巴效应,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青代大才子纪昀带给我们的一个故事,纪昀,字晓岚,我们又叫他纪晓岚,介绍作者及作品。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所以接下来我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38页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运用手中的工具书和参考课下注解翻译课文。同学们已经把课文读完了,那么在读的过程中对字音和句子有疑问吗?
生:没有.
师:好,接下来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把你不会的字标注一下。这篇课文我们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下这几个生字(纪灯片展示)。刚才我们读准了字音,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读,慢慢的读,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好,同学们已经读得很熟练了,我们在文中读到了哪些人物呢?
生:寺僧、讲学家、老河兵。
师:他们在争论一个什么话题呢?他们争论这件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出来。
生:在第一自然段。
师:很好,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句的这几个字怎么翻译呢?(这里有一个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并字在甲骨文中怎么写的呢?形似两个人手拉手,所以翻译为一起)。现在谁来翻译第一句谁又来翻译第二句呢?我们一起来翻译第三句。
生:翻译
师:我们来看这个句子(求石兽于水中)=(于水中求石兽)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称为倒装句。寺僧到底还是找不到石兽,最后是按照谁的方法找到石兽呢?
生:老河兵。
师:从文中哪一句话看出来的?
生: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师:请同学们划出来,哪位同学能给我们翻译一下这个句子?
生:果于数里外得之。(果然在几里外寻找到了石兽)
师:很好,在翻译的时候同学们有没有注意有的句子我们要倒过来翻译,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称为倒装句,其中所补的“之”为文中省略的部份,这是我们学习文言文应该注意的。同学们老河兵是在哪里找到石兽的?文中哪里告诉我们了?
生: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师:请哪位同学给我们翻译一下。注意:于上流求之(在水的上流去寻找石兽)。同学们这又是一个倒装句,马上还原,会还原吗?这就叫做学以致用,很好。接下来我们想想一般情况下,我们丢东西到河里,一般思维都会到河的下流去寻找,那么老河兵他为什么要到河的上流去寻找呢,他的理由是什么?文中有没有告诉我们。
生: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师:老河兵的这个理由很长,而且理解起来也比较难,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把老河兵的理由大声的翻译一遍,有困难的地方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也可以举手问老师,开始。现在哪位同学能帮我们翻译一下。这句话同学们清楚了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石兽转动的动画演示过程。(幻灯片展示动画)现在我们已经把文中最难理解的句子解决了,老河兵按照自己的方法找到了石兽(当然这种方法是在沧洲也就是河北地区,河北乃平原地带可用这种方法,那如果在山区急流险滩又不一样了,所以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接下来我们看看还有两个人,首先我们看看寺僧,写寺僧是在文中的哪一个自然段,寺僧又是在哪里找到石曾的?理由是什么?
生:求之下流,以为顺流下矣。
师:寺僧找到石兽了没有呢?
生:寻十余里无迹。
师:那么讲学家呢?讲学家又是在哪里找的,他的理由是什么?请同学们把讲学家的理由划出来。讲学家找石兽的结果怎样?
生:众服为确论,实则找不到。
师:同学们我们把讲学家的理由和老河兵的理由来读一读,认真的看一看这两个理由有没有什么发现?讲学家比起老河兵的理由少了点什么呢?讲学家的理由和老河兵的理由有相似的呀!那为什么老河兵找到了而讲学家没有找到呢?
明确: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他们都注意到了石兽的性质和泥沙的性质。
老河兵常年生活在水边比较有经验,他对这类事物的性质都规律都很了解,所以他找到了而讲学家没有找到。
师:所以我们说老河兵还考虑到了水流的因素,而讲学家只考虑到了石头与沙子的`性质。我们来看纪晓岚的很多作品都记录了他很多的亲身经历,详述了一切他认为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对所叙内容常常加以讥讽和评论。
幻九:纪晓岚的很多作品都记录了他很多的亲身经历,详述了一切他认为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对所叙内容常常加以讥讽和评论。
纪晓岚对这件事也有一个总体的评论,请同学们找出来。
生: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师:接下来我们请男同学来把这个句子朗读一遍。
幻十一:
读书明理
思考明智
实践明知
师: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做事呢要注重实践,做人呢要谦虚低调一点。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几句话希望大家象纪昀一样多读书明理,多思考明智,多实践明知。这堂课咱们就上到这,下课,请同学们休息!
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纪昀(1724~1805)清代学者、文学家。字晓岚,一字春帆。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死后谥文达。
纪昀学问渊博,长于考证训诂。乾隆间辑修《四库全书》,他任总纂官,并主持写定《四库全书总目》200卷,论述各书大旨及著作源流,考得失,辨文字,为代表清代目录学成就的巨著。
纪昀的诗文中,多应制奉和、歌功颂德之作,属于典型的“廊庙文学”。少数述怀、纪行诗歌尚清新可诵。《乌鲁木齐杂诗》160首,是纪昀谪戍乌鲁木齐两年后被召还时于归途所作,记述当地风土人物,比较广泛地反映了新疆的社会情况,声调流美,富歌谣风味,在内容和艺术上都有一些特色。
纪昀对于文学的批评,主要见于《四库全书总目》与若干书序(如《爱鼎堂遗集序》、《香亭文稿序》、《云林诗钞序》、《田侯松岩诗序》、《挹绿轩诗集序》、《四百三十二峰诗钞序》等),另有《文心雕龙《评和《李义山诗集》评。他的文艺批评标准,虽仍不脱“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儒家传统见解,但不甚拘泥,较为通达。承认“文章格律与世俱变”,“诗日变而日新”,认为文学的演变取决于“气运”和“风尚”,强调后代文学对于前代文学既应有“拟议”又要有“变化”。在艺术风格上,肯定“流派”,而反对“门户”,反对“舍是非而争胜负”的朋党之习。纪昀晚年主持科举会试时,曾以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内容出题策士,实为创格。
纪昀在创作上的主要成就,表现于笔记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这部书包括《滦阳消夏录》6卷,《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各4卷,《滦阳续录》6卷,共24卷(笔记1000余则),是他晚年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陆续写成,嘉庆五年他的门人盛时彦合刊印行,总名《阅微草堂笔记五种》,后通称《阅微草堂笔记》。
2、相关知识:
关于《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取法六朝笔记小说而有所发展变化:内容杂博,较多涉及世态,而不局限于志怪,叙述故事简明质朴而又富于理趣。就思想内容看,虽从“有益于劝惩”出发,盛谈因果报应,宣扬封建伦理道德,有大量糟粕,但也不乏可取之处。作者反对宋儒空谈性理、苛察不情,对道学家的泥古不化、伪言卑行,多所讽刺揶揄,如卷二记游僧戏塾师,卷三记老儒贿盗闹宅和刘羽冲事,卷四记武邑某公事,卷二十一记两曾伯祖事。对世态人情的浇薄诈伪也时有揭露。写鬼狐情事多具寓言意味,几则不怕鬼的故事,如卷一“曹司农竹虚言”,卷六记许南金事,卷二十三“戴东原言”,颇堪称道。作者反对为富不仁,反对凌虐奴仆,对下层人民的反抗、复仇行动表现出一定的容忍和同情,如卷十六记童养媳逃亡、卷十七“周景垣前辈言”。沧州“老河兵”(卷十六),徽州“唐打猎”(卷十一)等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正直、纯朴和智慧,尤属佳品。
在艺术上,文笔简约精粹,不冗不滞,叙事委曲周至,说理明畅透辟,有些故事称得上是意味隽永的小品;缺点是议论较多,有时也不尽恰当。此外,评诗文,谈考证,记掌故,叙风习,也有不少较为通达的见解和可供参考的材料。
《阅微草堂笔记》,在中国古代笔记小说中,不失为具有特色的作品。鲁迅评论说:“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仅借位高望重以传者矣。”(《中国小说史略》)评价是切要的。
篇9:河中石兽ppt课件
河中石兽ppt课件
学习《河中石兽》,同学们可以更好的理解文中“河中寻石兽”的四种方法;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梳通文意。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部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遗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上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河中石兽》记载的是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结合注释,读准字音,积累词语,理解大意。
一、读准字音
圮(pǐ) 募(mù) 棹(zhào)柿(fèi) 湮(yān) 啮(niè) 溯(sù) 欤(yù)
二、在阅读中积累下列词语:
1. 古今异义
并:古义:一起 二石兽并沉焉。 今义:并列
阅:古义:古义:经历 阅十余岁 今义:阅读
是:代词 这 是非木柿 今义:判断词 是
盖:古义:发语词 盖石性坚重 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古义:只 但矢其一 今义:表转折 但是,却
2. 一词多义
岂有为暴涨携之去 离去
去
西蜀之去南海 距离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被
为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成为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 是
为其来也 在
3.词性活用
三、探究结构
第一层:和尚重修庙门难寻石兽;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兽已深埋;
第三层:按老河兵指引找到石兽;
第四层:阐述遇事不能主观之理。
二、探究中心
1.这个故事说有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本文通过寻找倒塌的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事都不能根据主观推断的道理。
总结固趣:
布置作业
深入阅读课文,并对课文作个性理解。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进一步理解文意。
教学内容与步聚
情景激趣
纪昀,字晓岚,他身子很是肥硕,生平最畏暑热;做总裁时,在馆内校书,适值盛夏,炎酷异常,他便赤着膊圈了辫,危坐观书。巧逢乾隆帝踱入馆门,他不及披衣,忙钻入案下,用帷自蔽,不料已被乾隆帝瞧见,传旨馆中人照常办事,不必离座,馆中人一齐遵旨。乾隆帝便踱到纪昀座旁,静悄悄的坐着。纪昀伏了许久,汗流浃背,未免焦躁起来,听听馆中人寂静无声,就展开了帷,伸首问众人道:“老头子已去么?”语方脱口,转眼一瞧,座旁正坐着乾隆帝,这一惊正是不小。向着他道:“纪昀不得无礼。”纪昀此时只得出来穿好了衣,俯伏请罪。乾隆帝道:“别的罪总可原谅,你何故叫我老头子?有说可生,无说即死。”众人听见这句上谕,都为纪昀捏一把汗。谁知纪昀却不慌不忙,从容奏道:“老头子三字,乃京中人对着皇帝的统称,并非臣敢臆造,容臣详奏。皇帝称万岁,岂不是老?皇帝居兆民之上,岂不是头?皇帝便是天子,所以称子。这‘老头子’三字,从此流传了。”聪明绝顶。乾隆帝拈须笑悦。
从这个故事看,纪晓岚为人机智,善于强词夺理,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他记载的“河中石兽”,居然会逆流而上,它是真的吗?本节课我们将在进一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加以探讨。
探究固趣
第二步,精读课文,翻译课文,探讨文意。
一、学生翻译课文,老师讲评较正
沧州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边,庙门 倒塌到河里,(门旁)两只石兽也一起沉到河里了。经历了十多年,和尚募集到了一笔钱,(决定)重修(庙门),便到河中寻找那两只石兽,居然没找到,认为石兽顺着河的方向冲到下游去了。便划着几条小船,拖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一点踪迹也没有?有个学究在庙里开馆执教,听到这件事便嘲笑说: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 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了走呢?石头的特性是坚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松散而轻浮,石兽埋没在泥沙上,就会越沉越深。顺着河流往下游去寻找它,不是荒唐吗?” 众人信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论断。
一个老水手听了学究的话后,又嘲笑说:“凡是河中失落的石头,都应该到河的上游去寻找。”正因为石头的特性坚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松散而轻浮,(所以)水流不能冲走石头,它的反冲的力量,一定会在石头迎水的地方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半身空着时,石头一定会倒在陷坑中。像这样再冲击,石头又向前再转动。这样一再翻转不停,于是石头会反方向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去寻找它,固然荒唐;在石兽掉下去的当地寻找,不是更荒唐吗?”
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地方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还多着哩,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二、课堂探究:
1.故事对石兽的位置的看法各是怎样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
⑴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理由,水有冲击力,将随水流而下。
⑵讲学家认为石兽在下沉处深埋,因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⑶老河兵认为石兽已逆流而上,因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
2.为什么寺僧与讲学家的看法是不对的,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明确: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理,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而老河兵有实践经验,综合考虑了石兽、泥沙与流水的关系。
3. 你认为课文讲的故事是真实可信的吗?为什么?
总结固趣
布置作业:
预习《小圣施威降大圣》,要求能概述文章内容,拟出不懂或有质疑之处。
趣味教学资料
水中石兽真会向上游
纪昀(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是出名的清人笔记小说之一。蔡元培先生将它与《红楼梦》、《聊斋志异》鼎足并列为“有清一代三大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河中石兽》这个故事,颇负盛名。
近来有人对纪昀的这个说法,表示怀疑。理由是石重水轻,无论如何,沉于水中的石兽,只可能顺流而下,决不可能逆流而上。他们认为纪昀所说的这个故事,尽管很生动、有趣,很能吸引人,无奈事实决非如此,石兽向上游,不过是文学家的幻想,客观上并不存在。
事实真的`如此吗?寻找沉在河中的石兽,究竟应在上游还是下游?不久前发生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一回事,圆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回事的情节几乎与纪昀所记一模一样,即西双版纳有一条河中有两块大石,它们有一半露在水面。十多年前,有一块石头被人炸碎,另一块也随之失踪,大家都不知道这块未炸碎的石头到哪里去了。十多年后,有人在离原地十多里的上游,发现了那块失踪了的石头,经核对,它确实是本来位于十多里外的下游那一块。它是怎么“游”上来的呢?
原来炸另一块石头时,这块石头的基础也被震坏,它丧失了屹立不动的根基,正如纪昀所说的水冲走石边沙的道理,在十多年的时间中,它逐渐地向上游翻滚了十多里路。它向上“游”时经过之处,留下了一道明显的沟,令人信服他说明,纪昀所记,确非虚言。这一有趣的自然现象,1980年4月当地的报纸作过详细的报道。这故事不仅教育我们如何思考问题,对从事水中打捞也有实际指导意义。
有关纪晓岚的对联故事
清代才子纪晓岚,乾隆年间进士,从编修、侍读学士累迁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编纂官十多年,晚年著有《阅微草堂笔记》24卷,享有与《聊斋志异》并行海内外的盛誉。他文情华瞻,慧黠敏捷,是个对句奇才,天地万物、古今诗赋无不可入对者,信手拈来,出口成趣,浑若天成,其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夫让人叹为观止,关于纪晓岚对联的故事,笔记、野史中多有记载,在民间也流传颇广。
有一年冬天,纪晓岚跟随乾隆南巡至白龙寺,适逢寺僧鸣钟。庄严古刹,钟声悠然,乾隆诗兴大发,挥笔写下“白龙寺内撞金钟”七个大字。纪晓岚见之,知是乾隆有意考他,便从容挥笔对上下联:“黄鹤楼中吹玉笛”。乾隆当即拍手称赞:“佳对!”。
纪晓岚熟读诗书,记忆力很强,其师曾以杜甫《兵车行》中一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出联考他,他巧妙地运用李商隐《马嵬》中句“他生未卜此生休”作对,天衣无缝,工整贴切,令其师不得不佩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乾隆夏季,乾隆帝见池中荷花初放,乾隆得句云:“池中莲藕,攥红拳打谁?”。纪晓岚看到池子左边的蓖麻,便以问对句,答道:“岸上蓖麻,伸绿掌要啥?”。同样以问句相对,天衣无缝,令乾隆称奇。
纪晓岚中取进士那年,见京城当铺林立,随口吟出一句上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但苦思不得下联。后来他执令赴通州当主考官,见通州有南北之分,苦思数月的上联便有了下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绝妙之极。
有一年秋,一个经常愚弄百姓的戏班到纪晓岚家乡演出,因该地很穷,生活很差,戏子们心中怨气很大。于是,在一出戏中饰“主考官”的戏子便借戏讽刺该地的乡民:“酸芥菜,臭黄瓜,入口眉愁眼眨;”熟料恰逢纪晓岚回乡看望父母,于是愤然回敬道:“毁梨园,败戏德,开台腔乱调翻!”
纪晓岚曾有一位脾气不好的医生朋友。某日纪晓岚因小恙前去求诊,这位医生朋友对他说,我出个上联,你若能对出下联,诊费、药费全免,纪晓岚心想对联之事能难倒我?便点头应允。上联为:“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纪晓岚便借其脾气发挥,续了下联:“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既触其缺点,又促其改正,一语双关,妙哉!
一知县早闻知纪晓岚才华横溢,极善对句,想亲自试之。某日恰遇纪晓岚随驾巡视至此县,他便出了个刁钻的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思虑片刻,一时难以为对,环视四周,见有一鹦鹉,便从容对道:“鹦有雌雄都叫哥。”该知县对纪晓岚的才华暗暗称奇。
清代才子纪晓岚入宫以后,每天给乾隆皇帝讲书,读诗文,时间一长,不免有思乡之苦。
一日,乾隆皇帝看出了纪晓岚的心事,便对他说:“看你终日闷闷不乐,必有心事。”纪晓岚说:“何以见得?”乾隆于是说,你是:“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纪晓岚立刻下跪说:“正是,陛下如恩准假还乡,当感戴不尽。”
乾隆说:“只要你对出朕的上联,就准假。”纪晓岚说:“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乾隆皇帝见纪晓岚的下联对仗十分工整,不觉大悦,于是准假让纪晓岚回乡省亲。
清代才子纪晓岚,乃一代风流人物也。他文情华瞻,所出妙联绝对,天地万物,古今诗赋无不可入者,信手拈来,出口成章,浑若天成,堪称对句奇才。他处事圆达,既能体察圣心,又能智斗奸臣。虽经宦海沉浮,却可保命全身,实为隐之大者。他学究天人,前有《四库全书》之鸿篇巨制,后有《阅微草堂笔记》之奇闻佳作,实为一代文豪。观其一生,虽政绩平平,却才名远扬,为后人所传颂。
篇10:河中石兽教案课件
大家会背诵《河中石兽》全文?《河中石兽》讲的是什么故事呢?其中的道理有哪些?
教学目标:
1. 读懂课文,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章大意。
2. 理解文中三个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赏析讲学家和老河兵的形象。
3. 领会认识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老河兵能找到石兽的原因;赏析讲学家和老河兵的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凡事从实际出发才能得到真知的道理。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以纪昀的故事导入。
二. 读课文
1. 自由朗读本文:勾画出难认的字词和不好断的句子。
幻灯片打出难认字词和不好断的.句子。指导生在书上标注。
2. 齐读。读准断句。
3. 再齐读,巩固效果。
三. 疏文意
1.结合注释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小组合作形式展开,两人一组、四人一组皆可。(务必做实。)
2.幻灯片出示重点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检测。
四. 明故事
1.本文围绕“河中石兽”展开了一个小故事,故事的起因是什么?故事涉及的三个人物是谁?
明确: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
三个人物:僧、讲学家、老河兵。
2.这三人各自对事情的看法如何?(指导学生研读讲学家和老河兵的”笑”及其语言,可以找生模仿神态、语言,体会二人形象。)
僧:先在原地找,想当然再顺流而下找,结果都无迹。
(板书:僧 求之原地 求之下流 无迹)
讲学家:“湮(yān)于沙下”,原地深入找。
(板书:讲学家 求之地中 失败 )
老河兵:“转转不已,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上游。
(板书:老河兵 求之上游 果得于数里外)
讲学家语言:高高在上,自以为是,洋洋得意。重读:尔辈、岂能、不亦颠乎
老河兵的语言:自豪,自信、得意。重读:凡、盖、两个“必”。
3.你能明白老河兵找到石兽的原理吗?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看。
生幻灯片演示过程。重力原理。
五. 晓道理
1.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老河兵知道石兽在哪里?
明确:
寺僧:忽而原地打捞忽而顺流而下, 代表不深思熟虑,主观臆断,盲目行动的态度。(其实是想当然。)
讲学家:“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空谈事理,脱离实际。(自以为有学问,也是想当然。)
老河兵:析“老”“河兵”。有实际经验,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2.作者通过此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谈。
预设:“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六. 分享故事
你还知道哪些“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却主观臆断,以致犯下错误或闹出笑话的故事吗?请和我们分享分享。
例子:坐井观天、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七.作业
1.背诵全文
2. 归纳本课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词。
板书设计
篇11:河中石兽教案课件
纪昀
僧 求之原地 求之下游 无迹
讲学家 求之地中 失败 不从实际出发,主观臆断
老河兵 求之上游 果得于数里外 实践出真知
篇12:河中石兽复习教案
河中石兽复习教案
《河中石兽》的教案,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
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作者简介: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纪昀,字晓岚,他身子很是肥硕,生平最畏暑热;做总裁时,在馆内校书,适值盛夏,炎酷异常,他便赤着膊圈了辫,危坐观书。巧逢乾隆帝踱入馆门,他不及披衣,忙钻入案下,用帷自蔽,不料已被乾隆帝瞧见,传旨馆中人照常办事,不必离座,馆中人一齐遵旨。乾隆帝便踱到纪昀座旁,静悄悄的坐着。纪昀伏了许久,汗流浃背,未免焦躁起来,听听馆中人寂静无声,就展开了帷,伸首问众人道:“老头子已去么?”语方脱口,转眼一瞧,座旁正坐着这位首出当阳的乾隆帝,这一惊正是不小。向着他道:“纪昀不得无礼。”纪昀此时只得出来穿好了衣,俯伏请罪。乾隆帝道:“别的罪总可原谅,你何故叫我老头子?有说可生,无说即死。”众人听见这句上谕,都为纪昀捏一把汗。谁知纪昀却不慌不忙,从容奏道:“老头子三字,乃京中人对着皇帝的统称,并非臣敢臆造,容臣详奏。皇帝称万岁,岂不是老?
皇帝居兆民之上,岂不是头?皇帝便是天子,所以称子。这‘老头子’三字,从此流传了。”聪明绝顶。乾隆帝拈须笑悦。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朗读课文。
四、翻译课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pǐ)于河,
沧州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边,庙门倒塌到河里,
▲二石兽并沉焉。(门旁)两只石兽也一起沉到河里了。 焉,助词,无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经历了十多年,和尚募集到了一笔钱,(决定)重修(庙门),
▲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便到河中寻找那两只石兽,居然没找到,
▲以为顺流下矣。认为石兽顺着河的方向冲到下游去了。下,往下游去。
▲棹(zhào)数小舟,曳(ya)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便划着几条小船,拖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一点踪迹也没有?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有个学究在庙里开馆执教,听到这件事便嘲笑说: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怎么能被洪水带了走呢?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石头的特性是坚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松散而轻浮,
▲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石兽埋没在泥沙上,就会越沉越深。 耳,助词,表示肯定。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顺着河流往下游去寻找它,不是荒唐吗?”沿,顺流而下。
▲众服为确论。
众人信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论断。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一个老水手听了学究的话后,又嘲笑说: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凡是河中失落的石头,都应该到河的上游去寻找。”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正因为石头的特性坚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松散而轻浮,盖,表原因的发语词。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
(所以)水流不能冲走石头,它的反冲的力量,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一定会在石头迎水的地方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半身空着时,石头一定会倒在陷坑中。倒掷,摔倒。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像这样再冲击,石头又向前再转动。
▲转转不已,遂反溯(sù)流逆上矣。
这样一再翻转不停,于是石头会反方向逆流而上了。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到下游去寻找它,固然荒唐;在石兽掉下去的当地寻找,不是更荒唐吗?”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篇13:河中石兽的复习
原文:
朝代:清代
作者: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转转 一作:再转)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沧州南边有一座寺庙就在河岸上,寺院的大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尊石兽一起陷入水中。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资金重新修缮寺庙,在水中搜寻石兽,竟然无法找到。就认为石兽顺着河水流到下游去了,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往下游找了十几里地,不见石兽的踪迹。
一位教书先生在寺中开设学馆教学,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客观事物的原理。这两尊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够被洪水携带走呢?只不过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石兽埋没在沙中,逐渐沉到深处罢了。顺着河水寻找它们,不是弄颠倒了吗?”大家信服,认为是确定不移的道理。
一位镇守河防的老兵听到了这件事,又笑着说:“凡是河水中丢失的石头,应当到上游去寻找。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河水不能冲走石头,它相反的冲刷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越冲刷坑越深,到了石头的一半那么深,石头一定倒转栽倒在洞坑中。如此这般又一次冲刷,石头又往后翻转一圈,翻来翻去停不下来,石头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颠倒了;在河底寻找,不更加颠倒吗?”照他说的那样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之外找到了石兽。
这么说来,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点,不知道其中第二点的多了,可以凭据常理主观地推断吗?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__________,体裁是_____________集。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__代_____、_____家,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所以死后谥号“文达”。作品有《纪文达公遗集》《阅微草堂笔记》等。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纂官,纂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 《阅微草堂笔记》为____朝短篇____,《河中石兽》选自其中_______,作者_______,他编撰的《________》被称为文化史上的 “万里长城”。
2、解释句中加点词
河干 山门圮于河 沉焉 阅十余岁 棹数小舟 曳铁钯 设帐寺中 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湮于沙上 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然则天下之事 但知其一 可据理 臆断 欤
3、译句 (1)山门圮于河 (2)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3)尔辈不能究物理。
(4)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5)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6)遂反溯流逆上矣
4、写出文中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①耳 ②物理 ③并 ④阅 ⑤是 ⑥盖 ⑦但
5、特殊句式:
(1)省略句:①一讲学家设帐(于)寺中 ②求之(于)地中 ③果得(之)于数里外
(2)被动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
(3)倒装句:①当求之于上流(状语后置句) ②果得于数里外(状语后置句)
6、一词多义
(1)去:①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西蜀之去南海( )
(2)为:①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3)临:①一寺临河干( )②东临碣石
7、通假字:曳铁钯( )
8、词类活用:棹数小舟( )
9、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
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河中石兽与黔之驴
2.河中石兽原文朗读
3.河中石兽词语总结
4.河中石兽词语解释
5.河中石兽教案一等奖
6.河中石兽停顿
7.纪昀河中石兽寓意
8.《河中石兽》阅读练习题训练
篇14:《河中石兽》复习知识点
《河中石兽》复习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1.体裁:文言笔记小说
2.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著名学者,生性诙谐风趣,任《四库全书》
总纂官,著有《阅微草堂笔记》,本文选自其中。
3.作品:
l 《阅微草堂笔记》: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全书主要记叙妖怪鬼狐故事,其中也有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另外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在书中也有记述。
l 《四库全书》:分古今图书为经、史、子、集四档。
二、字词分析:
1. 注音: pyè zhào fèi yān sù
圮 曳 棹 杮 湮 溯
2、常规词语
【临】靠近。【干】水边。【圮(pǐ)】倒塌。【求】寻找。【竟】终于。【设帐】讲学,教书。【尔辈】你们。【究】推究。【杮(fèi)】削下的木片。【岂】怎么。【暴】突然;急,大。【携】带。【性】性质。【湮(yān)】埋没。【沿】顺着。【服】信服。【确论】确切的言论。【凡】凡是,大凡。【盖】因为,由于。【倒掷】倾倒。【啮(niè)】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坎穴】坑洞。【遂】于是,就。【溯(sù)流】逆流。溯,逆流而上。【如】依照。【果】果然。【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臆断】主观地判断。
3. 【颠】通“癫”,疯狂。
4.古今异义
【并】古义:一起。今义:并列。
【阅】古义:经历。今义:阅读。
【岁】古义:年。今义:年龄。
【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指物理学,一门学科。
【是】古义:代词,“这”。今义:一般为判断动词。
【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固】古义:本来。今义:坚固。
【下流】古义:河的下游。今义:卑鄙,龌龊。
【但】古义:只。今义:但是。
5、一词多义:
6、词类活用
【棹(zhào)】本义“船桨”;这里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划船”。
【暴涨】本义“急涨”。这里为动词活用为名词,“洪水”。
7、文言句式
①. 被动句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可译为“……被……”)
②. 倒装句
当求之于上流
(“当于上流求之”的倒装)
三、原文与译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译文:沧州南边有一座寺庙靠近河边,寺庙的大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水中。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译文: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资金重新修缮寺庙,在水中寻找石兽,最终无法找到,就认为石兽顺着河水流到下游去了。
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译文: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往下游找了十几里地,不见石兽的踪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译文:一位讲学家在寺中开设学馆教学,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客观事物的道理。
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这两尊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够被洪水携带走呢?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译文: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石兽埋没在沙中,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水寻找石兽,不是很疯狂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译文:一位年老的守河的河兵听到了这件事,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水中的石头,应当到上游去寻找它们。”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文: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松软浮动,河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水流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坑洞。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译文:越冲刷坑越深,等到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洞坑中。像这样再次冲刷,石头又会向前翻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sù)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译文:不停地翻转,石头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固然荒唐;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加荒唐吗?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文:按照他说的那样去找,果然在上游几里外找到了石兽。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原因的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四、简答题:
1、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寻找掉在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任何事物都不能根据主观臆断,实践出真知。
2、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水中”、“顺流下矣”;讲学家判断其在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老河兵则判断其在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3分)
答案:“湮于沙下上,渐沉渐深”“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求之于上流”
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答案: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作出主观的判断,而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4、文章结尾说“天下之事,但只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①这句话清楚地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②指明了认识事物方法的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以及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
③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
5、探究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4分)
庙僧只考虑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却忽略了流水,他们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问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三者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因此能提出正确看法。
6、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7、分析寺僧、讲学家、老河兵性格特征。
寺僧:“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以为顺流下矣”,说明他办事意志坚定,毅力坚强,但经验不足。
讲学家:“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骄傲自满,轻视他人。
老河兵:有实际经验,沾沾自喜,充满自信。
8、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那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启发意义?
议论。由此可以看出,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做出推想,要根据实践情况做出判断。(或是事物的变化是很多
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
9、分析讲学家和老河兵“笑”的含义。
答:.讲学家的“笑”是嘲笑顺流而下寻找石兽的做法,说明讲学家自以为是,空有理论,是可笑的。老河兵的“笑”是嘲笑讲学家的认识错误,众人轻信讲学家的糊涂,说明老河兵阅历深广,有实践经验。
10、文中讲到了寻找石兽的哪四种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
答:四种:一在河中原地寻找两个石兽,理由原地是石兽沉落的地点;二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三是就在原地沙下找,理由是石重沙轻,石兽会渐沉渐深。四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11、寺僧为什么先后两次采用不同的方法都寻找不到落入河中的石兽?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因为第一次在原地找,只考虑到石兽沉没的位置,没有考虑到流水、石兽、泥沙之间的关系。第二次到下游找,只考虑到流水,没有考虑到石兽、泥沙关系。对我们的启示是:生活中,我们不能总是以固有的思维方式单方面去思考问题,要懂得变通,懂得从事物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去分析考虑问题。
★ 河中石兽教学课件
★ 河中石兽优质教案
★ 河中石兽教学反思
★ 河中石兽教案
【河中石兽中考复习课件(集锦14篇)】相关文章:
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2课时2022-09-19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4课《河中石兽》导学案2022-11-15
《河中石兽》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11-30
小学科学《探寻光的路线》2课时优秀教案2023-06-10
《搭石》导学案2022-11-25
河中石兽改写作文2023-05-18
现代写“河中石兽”新传2022-08-14
《河中石兽》2023-02-08
河中石兽文言文2024-04-03
文言文河中石兽划分节奏202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