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电势课件

时间:2023-02-08 08:04:39 课件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电极电势课件(精选10篇)由网友“chlieckon”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电极电势课件,欢迎阅读与收藏。

电极电势课件

篇1:电极电势课件

电极电势课件

1、电极电势的产生——双电层理论

德国化学家能斯特(H.W.Nernst)提出了双电层理论(electron double layer theory)解释电极电势的产生的原因。当金属放入溶液中时,一方面金属晶体中处于热运动的金属离子在极性水分子的作用下,离开金属表面进入溶液。金属性质愈活泼,这种趋势就愈大;另一方面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由于受到金属表面电子的吸引,而在金属表面沉积,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愈大,这种趋势也愈大。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达到平衡后,在金属和溶液两相界面上形成了一个带相反电荷的双电层(electron double layer),双电层的厚度虽然很小(约为10-8厘米数量级), 但却在金属和溶液之间产生了电势差。通常人们就把产生在金属和盐溶液之间的双电层间的电势差称为金属的电极电势(electrode potential),并以此描述电极得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电极电势以符号E Mn+/ M表示, 单位为V(伏)。 如锌的电极电势以EZn2+/ Zn 表示, 铜的电极电势以ECu2+/Cu 表示。

电极电势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极的本性,并受温度、介质和离子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2、标准电极电势

为了获得各种电极的电极电势数值,通常以某种电极的电极电势作标准与其它各待测电极组成电池,通过测定电池的电动势, 而确定各种不同电极的相对电极电势E值。1953年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建议,采用标准氢电极作为标准电极,并人为地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

(1)标准氢电极 电极符号: Pt|H2(101.3kPa)|H+(1mol.L-1)

电极反应: 2H+ + 2e = H2(g)

EφH+/ H2 = 0 V

右上角的符号“φ”代表标准态。

标准态要求电极处于标准压力(101.325kPa)下,组成电极的固体或液体物质都是纯净物质;气体物质其分压为101.325kPa;组成电对的有关离子(包括参与反应的介质)的浓度为1mol.L-1(严格的概念是活度)。通常测定的温度为298K。

(2) 标准电极电势 用标准氢电极和待测电极在标准状态下组成电池,测得该电池的电动势值,并通过直流电压表确定电池的正负极,即可根据E池 = E(+)- E(-)计算各种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的相对数值。

例如在298k,用电位计测得标准氢电极和标准zn电极所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E池)为0.7628v,根据上式计算Zn2+/Zn电对的标准电极为-0.7628v。用同样的办法可测得Cu2+/Cu电对的电极电势为+0.34v。

电极的 E为正值表示组成电极的氧化型物质,得电子的倾向大于标准氢电极中的H+,如铜电极中的 Cu2+;如电极的为负值,则组成电极的氧化型物质得电子的倾向小于标准氢电极中的H+,如锌电极中的Zn2+。 实际应用中,常选用一些电极电势较稳定电极如饱和甘汞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和其它待测电极构成电池,求得其它电极的电势。饱和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为0.2412V。银-氯化银电极的电极电势为0.2223V。

3、标准电极电势表

将不同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数值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表。其特点有:

(l)一般采用电极反应的还原电势,每一电极的电极反应均写成还原反应形式,即:

氧化型 + ne = 还原型,

(2)标准电极电势是平衡电势,每个电对E值的正负号,不随电极反应进行的方向而改变。

(3)Eφ值的大小可用以判断在标准状态下电对中氧化型物质的氧化能力和还原型物质的还原能力的相对强弱,而与参与电极反应物质的数量无关。例如: I2+2e =2I- Eφ= +0.5355V

1/2I2+e = I- Eφ= +0.5355V

(4)Eφ值仅适合于标准态时的水溶液时的电极反应。对于非水、高温、固相反应,则不适合。

4、电极电势的应用

(一)、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在标准状态下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可直接比较Eφ值的大小。

Eφ值较小的电极其还原型物质愈易失去电子,是愈强的还原剂,对应的氧化型物质则愈难得到电子,是愈弱的氧化剂。Eφ值愈大的电极其氧化型物质愈易得到电子,是较强的氧化剂,对应的还原型物质则愈难失去电子,是愈弱的还原剂。

在标准电极电势表中, 还原型的还原能力自上而下依次减弱,氧化型的氧化能力自上而下依次增强。

[例1] 在下列电对中选择出最强的氧化剂和最强的'还原剂。并指出各氧化态物种的氧化能力和各还原态物种的还原能力强弱顺序。

MnO4-/Mn2+、Cu2+/Cu、Fe3+ /Fe2+、I2/I-、Cl2/Cl-、Sn4+/Sn2+

(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1.根据Eφ值,判断标准状况下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通常条件下,氧化还原反应总是由较强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向着生成较弱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方向进行。从电极电势的数值来看,当氧化剂电对的电势大于还原剂电对的电势时,反应才可以进行。反应以“高电势的氧化型氧化低电势的还原型”的方向进行。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时,通常指的是正向反应。

2.根据电池电动势Eφ池值,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

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原则上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利用原电池的电动势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由氧化还原反应组成的原电池,在标准状态下,如果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0, 则电池反应能自发进行;如果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0, 则电池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在非标准状态下,则用该状态下的电动势来判断。

从原电池的电动势与电极电势之间的关系来看,只有 > 时,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自发地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也就是说,氧化剂所在电对的电极电势必须大于还原剂所在电对的电极电势,才能满足E >0的条件。

从热力学讲电池电动势是电池反应进行的推动力。当由氧化还原反应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Eφ池大于零时,则此氧化还原反应就能自发进行。因此,电池电动势也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进行的判据。

电池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体系的自由能降低。在恒温恒压下,自由能的降低值(-△G)等于电池可能作出的最大有用电功(W电):

-△G=W电=QE=nFE池

即△G=-nFE池

在标准状态下,上式可写成:

△Gφ = -nFEφ池

当Eφ池 为正值时,△Gφ为负值,在标准状态下氧化还原反应正向自发进行;当Eφ池为负值时,△Gφ为正值,在标准状态下反应正向非自发进行,逆向反应自发进行。E或Eφ愈是较大的正值,氧化还原反应正向自发进行的倾向愈大。E池或Eφ池愈是较大的负值,逆向反应自发进行的倾向愈大。

[例2] 试判断反应 Br + 2Fe 2Fe +2Br 在标准状态下进行的方向。

解:查表知:Fe + e Fe = +0.771V

Br + 2e 2Br = +1.066V

由反应式可知:Br 是氧化剂,Fe 是还原剂。

故上述电池反应的 = +1.066-0.771=0.295V>0

(三).判断反应进行的限度——计算平衡常数

一个化学反应的完成程度可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定量地判断。因此,把标准平衡常数Kφ和热力学吉布斯自由能联系起来。

△Gφ=-2.303RTlgKφ

△Gφ=-nFEφ

则: -nFEφ = 2.303RTlgKφ

标准平衡常数Kφ和标准电动势Eφ之间的关系式为:

-nFEφ

lgKφ = ————————

2.303RT

R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n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中电子转移数目,F为法拉第常数。

该式表明,在一定温度下,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标准电池电动势有关,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Eφ越大,平衡常数就越大,反应进行越完全。因此,可以用Eφ值的大小来估计反应进行的程度。一般说,Eφ≥0.2~0.4V的氧化还原反应,其平衡常数均大于106( K>106 ),表明反应进行的程度已相当完全了。Kφ值大小可以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但不能决定反应速率。

5、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从下面的反应可以看出MnO4-在酸性、中性、碱性的反应和产物都不同。这就说明电极电势在不同的条件下是不同的。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是什么呢?这些因素又是为什么影响电极电势的呢?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是离子的浓度、溶液的酸碱性、沉淀剂和络合剂,判断的因素是能斯特方程。

1、能斯特方程式

标准电极电势是在标准状态下测定的。如果条件改变,则电对的电极电势也随之发生改变。电极电势的大小,首先取决于电极的本性,它是通过标准电极电势 来体现的。其次,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或气体的分压)、温度等的改变都会引起电极电势的变化。

〖说明〗:

(1)Eφ为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n为电极反应中电子转移数;

(2)[氧化型]/ [还原型]表示参与电极反应所有氧化型物质浓度幂次方(包括反应式中的H+或OH-)的乘积与还原型物质浓度幂次方(包括反应式中的H+或OH-)乘积之比。

(3)浓度的幂次方应等于它们在电极反应中的系数.

(4)纯固体、纯液体和水的浓度为常数,作1处理。离子浓度单位用mol.L-1(严格地说应用活度)。气体用分压Pa表示。

7、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大多数非金属元素和过渡元素可以存在几种氧化值,各氧化值之间都有相应的标准电极电势。可将其各种氧化值按高到低(或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在两种氧化值之间用直线连接起来并在直线上标明相应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值,以这样的图形表示某一元素各种氧化值之间电极电势变化的关系图称为元素电势图,因是拉特默(Latimer)首创,故又称为拉特默图。根据溶液pH值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两大类: (A表示酸性溶液)表示溶液的pH=0; (B表示碱性溶液)表示溶液的pH=14。书写某一元素的电势图时,既可以将全部氧化值列出,也可以根据需要列出其中的一部分。

在元素电位图的最右端是还原型物质,如Cl ,最左端是氧化型物质,如ClO 。中间的物质,相对于右端的物质是氧化型,相对于左端的物质是还原型,例如Cl 相对于Cl 是氧化型,相对于ClO 是还原型。

篇2:原电池电极电势的几点注意事项

有关原电池电极电势的几点注意事项

智霞,潘勤鹤,张才灵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摘要:由于无机化学教材中介绍的概念物理量较多,而且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导致学生学习时抓不住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容易产生混淆。本文针对标准电极电势及其相关热力学量这一知识点,通过系统的总结分析这一知识点,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电极电势;电极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ECT-11-0929),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4020)

通讯作者:潘勤鹤。

无机化学是四大基础化学之一,是理工、农林、海洋等学科的一门基础必修课,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为大学生学好专业课做准备。通过对基础化学知识的学习,便于大学生将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专业的学习和解决相关的问题。然而无机化学的知识点很多,包含有基本原理的化学热力学,关于微观粒子的物质结构,以及酸碱和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氧化还原和电化学在无机化学是很重要一章[1]。而这章中主要讨论的是电化学,电化学是研究电能和化学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科学,它是化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本章的教学中发现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原电池的基本理论的介绍和分析会导致学生混乱。本文针对这章中同学们容易混淆和犯错的几个知识点进行分析,以便能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从而达到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一、电化学与热力学的关系

G为吉布斯自由能,是状态函数,体现体系的量度性质,具有加和性。在恒温恒压过程中,体积所做的非体积功的最大限度,是自由能的减少值,且只有在可逆过程中,这种非体积功的最大值才得以实现。也就是说自由能减少的方向是恒温恒压下,无非体积功的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1]。

根据热力学吉布斯自由能在恒温恒压情况下:

dG=dU+pdV-TdS (1)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dU=δQR-δWm=TdS-pdV-δWf (2)

将(2)式代入(1)式得:dG=-δWf

即: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减少等于体系在恒温恒压下所做的最大的非体积功,若非体积功只有可逆电池的电功一种,这里的可逆电池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电极必须是可逆的;第二,要求通过电极的电流无限小,电极反应在接近电化学平衡的条件下进行。也就是说,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放电之后,可以在外接直流电源的作用下,进行原电池的逆向反应,系统和环境都能复原。

可逆体系所做的电功等于电路中通过的电量与电势差之积[2],即:W电=qE

若转移的电子是1摩尔对应的电量则为,1摩尔中电子的数目N=6.02 ×1023,一个电子所带电量e=1.602×10-19C:

q=6.02×1023×1.602×10-19=96500C·mol-1当电池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摩尔时,它的电量q,为q=nF

则当恒温恒压下体系的自由能减少全部用来转化为电功是:ΔrG=-nFE

若均为标准情况下,则:ΔrGθm=-nFEθ (3)

式中n为可逆电池反应即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F为法拉第常数,E为原电池的电动势。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来预测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否可以组装成原电池放电,当然利用(3)式,也可以利用通过测定原电池的电动势的方法来测定某些离子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

二、标准电极电势与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的区别

体系的状态函数按照其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容量性质,它的大小与体系中物质的数量成正比,具有加和性。如:内能、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等均为容量性质。另一类是强度性质,它的大小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关系,比如温度、压力和标准电动势等都是强度性质。

可见式(3)是联系一个容量性质———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和一个强度性质———标准电动势的关系式,他们之间的区别又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以一个例子来说明。

可见这两个不同的电对,他们的标准电极电势是相等的,公式中通过两个电对中转移的电子数的变化,将一个容量性质和一个强度性质相联系。所以我们在使用标准电极电势的时才会强调它强度性质的特点,即给定电对标准电极电势的'值只与氧化态和还原态的物质是什么有关,而与系数无关。而且从式(3)我们可以看到电动势是与吉布斯自由能相关,所以利用电极电势讨论出来的是热力学上的可能性而与动力学没有直接关系,即标准电极电势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3]。

根据热力学数据可以计算得出ΔrG θ m=-687.48kJ·mol-1,根据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可知,该可逆反应在给定条件是正向自发的[4],但是我们知道NO、CO这两种有害气体在实际中是要进行处理的,这是因为该自发反应的速率很慢。可见热力学的可能性与动力学没有直接关系。而作为与热力学相关的标准电极电势,一个主要的作用是可以表示氧化还原态的相对强弱,即电极电势越大,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强,而电极电势越小还原态的还原能力越强。

可知,一个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与该反应能否在标准状态下自发进行的方向有关,还有该氧化还有反应进行的程度有关,但是与该氧化还原于反应的速率没有直接关系。

三、如何确定电极的正负

在学习中好多同学发现没有办法确定正负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具体介绍确定正负极的方法。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下给出一个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氧化还原反应,如何确定正负极。这个时候首先要将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分为两个半反应,氧化半反应做负极,还原半反应做正极[5];

四、结论

本文通过具体的分析电化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分析电化学中的标准电极电势与热力学的联系和区别,详细分析热力学与动力学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在准确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可以灵活利用一些常数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同学们全面准确的认识概念,以及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天佑。简明无机化学[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55-186.

[2]尹占兰,汪群拥。电极电势是否具有加和性[M].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出版社,1995:35-37.

[3]凌必文。应用标准电极电势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3,(1 ):67-69.

[4]潘勤鹤,智霞。关于化学反应自发进行方向的判据的探讨[J].广州化工,,(11):246-248.

[4]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M].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79-214.

篇3:《假如》课件

《假如》课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会认6个生字,规范书写8个汉字。

3.能展开个性化的阅读,体会作者关爱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感,并能拓展课文内容,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入题

同学们,假如你有一个有求必应的潘多拉的盒子,你希望用它变出什么呢?假如你有一张神奇的飞毯,你想到哪儿去?假如你有一盏阿拉丁神灯,你想用它来实现什么愿望?假如我们拥有这些神奇的法宝,我们会让梦想飞扬,看来想像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假如吧。(板书课题:23 假如)

二、初读课文,识字读词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2、.指名学生每人读一小节,学生进行评价,教师也相机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

3.指导识字。

(1)学生圈画生字,自己初读,并想办法记忆字形。

(2)学生认读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老师及时评价并给予帮助。

(3)同桌之间利用生字卡片互相检查识字效果。

(4)出示词语卡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认读词语。

三、再读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想想作者要用马良的神笔画些什么。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我想给画( ),让它们( );我想给画( ),让它们( );我想给画( ),让他( )……。四、个性化阅读,体验情感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自读延伸.

1、自己最喜欢哪一小节,想想自己为什么喜欢。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说自己的阅读体会,师生对话交流。

第一节,让学生体会小树在冬天面临的寒冷,作者要给小树画上一个金色的太阳,这样小树就不怕寒冷的袭击,能安然地渡过冬天,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绿化我们的地球,说明作者爱护树木。

第二节,小鸟是地球上可爱的精灵,找不到食物时会饿死的,作者要给小鸟画上一些米粒,这样小鸟就能快乐地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欢乐。

……

3.让我们带着情感把喜欢的那一节再读一读、师生评价,

4.小结,激发情感。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作者希望用马良的神笔画一个太阳温暖冬日的小树,想画一些米粒喂养饥饿的小鸟,想画出一双腿让残疾的西西能快乐地奔跑,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啊,你想对作者说一句什么话呢?

二、拓展课文内容,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

1.配乐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2.启发学生: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想画些什么?送给谁?帮他解决什么困难?(学生思考,放柔和的轻音乐)

3.学生自由表达,老师适时地从学生的语言、价值观、情感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评价。

4.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两节诗句,写后让学生配上音乐读一读,欣赏自己的作品。

三、指导写字

1.观察“击、叹、泣、粒、腿、燕、幸、哭”等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着重指导写法。

例:“击”字写在田字格中间,上面一竖要出头;“叹”、“泣”、“粒”三个字是左右结构,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腿”字部件多,写时既不能分开,又要互相避让;“燕”字笔画多,要注意书写笔顺,教师先示范,再让学生书空;“幸”、“哭”两个字是上下结构,注意上窄下宽。

2.学生书写汉字,教师巡回指导。

四、感知升华,扩展延伸,发展学生语言。

小作者极其渴望有枝神笔,但却不是给自己画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见他是一个多么善良、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呀,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会用来干些什么?

小结:前面我们学过这样一句话:“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心,让世界变得更温暖吧!

篇4:愚公移山课件

愚公移山课件

教学目标

一、学习愚公移山精神,用顽强的艰苦奋斗精神去战胜困难。

二、了解文言文表疑问的几种句式;正确解释下列词语:加、亡、且、焉、诸、以。

教学重点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运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二、从讨论思想内容,带动对词语句子的深入研究,解决词语句子的译释。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2.简介《愚公移山》的体裁、出处和作者:《愚公移山》是一则长期在民间流传的寓言,保存在《列子·汤问》篇里。《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著。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二、指导预习。

1.对照注释阅读全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表疑问的句式。

2.理清全文脉络,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地方提出“移山”的问题?

(2)什么地方写“移山”斗争?

(3)什么地方写“移山”的结果?

三、研习新课。

1.教师朗读全文。

正音,将课文注释中的有关拼音读一遍。

2.教师提问: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一开头不落笔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二山”?

要求学生先理解第1段的两句话,明确:这两句话写了“山”的广度、高度和所处位置,在明确句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提出的问题:文章一开头写两座山的情况,实际上是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写了存在的困难,为写愚公作了铺垫。

3.学习第2段。教师启发提问:愚公为什么要发起移山呢?愚公召集的“家庭会议”开得怎么样?

(1)引导学生学习“北山愚公者……聚室而谋曰”,重点学习“且”(将)、“惩”(苦)、“之”(主谓之间助词)等词的解释。

(2)分析“家庭会议”。

①愚公提出的“移山”目标代表了“北山”人的共同愿望,首先就是“杂然相许”。

②愚公妻“献疑”是:第一,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学习“以君之力”句,重点掌握:“以”(凭)、“曾”(并)、“如……何?”(把……怎么样?)、“焉”(哪里);第二,提出“移山”的具体问题,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移山”任务。

③意见一致,立即行动。重点掌握:“诸”(之于)、“遂”(于是,表示立即付之行动)、“箕畚”(用箕畚装石)。

(3)教师发问: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几个人?启发学生回答。学生可能回答“四个人”(三夫加一“遗男”),把“愚公”漏掉了,说明:在“遂率子孙……”句的句首省略了主语,主语应该是“愚公”。

(4)教师继续发问: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启发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明确:一、“遗男”“跳往助之”,表示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都来了,说明移山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二、从表达上看,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避免了单调,“跳往助之”四字,把孩子欣欣然的神态写出来了。(这一段文字中,着重掌握:龀,动词,换牙;始,才,说明路程之长;“反”同“返”)

(5)归纳第2段,回答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课文第2段一开头的两句话是故事的开端,提出了“移山”问题;第2段的最后三句话写了“移山”劳动,这是与自然界的斗争。至于“移山”中的与人斗争,则要在下面第3段讲到。

四、布置练习、思考。

1.完成“朗读·背诵”一、二。

2.思考:课文写了两场论争,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论争,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论争,说说这两场论争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学生背诵课文第1、2段。

二、研习新课。

由检查上课时布置的思考题入手提问。

1.提问:课文写了两场论争,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论争,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论争,比较这两场论争,说说有哪些不同?

2.转入读讲第3段,由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智叟的有关内容,一位读愚公的有关内容。要求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3.讨论,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归纳:

(1)“其妻献疑”与“笑而止之”性质不同。愚公妻子,首先是同意(“杂然相许”当然包括“其妻”),智叟却首先是反对,他的“笑”是讥笑,特别是一个“止”字,它是“阻止”。智叟说话的语气也很强硬,“甚矣,汝之不惠”这个倒装句,充分表露了他的反对情绪。“甚矣”——“太过分了”,是脱口而出。

(2)“其妻献疑”与“笑而止之”的出发点根本不同。愚公的妻子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出于对完成移山任务的关心,重点是商讨移山的具体问题,句子的着重点在“且焉置土石”(回答时也着重在这一点)。智叟则不同,他是讥笑,压根儿反对。正因为这样,所以他的说话存在着不切实际的故意夸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还不能拔起山上的一根草),这与“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不同。

(3)与家人的'论争气氛热烈和谐,与智叟的论争是理直气壮,针锋相对——气氛不同。反复朗读愚公的一席答话,要求读出气势。而愚公与家人的论争,实际上是一次“民主讨论会”,统一思想之后立即付之行动。

(4)这场论争反映了什么呢?讨论,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反映了对待困难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智叟是逃避困难。愚公呢?他具有:①艰苦奋斗精神;②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③发展变化的观点。(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4.提问:太行、王屋两座山究竟是给谁搬走的?

先理解、翻译第4段,掌握难词:厝、陇断。讨论,要求同学回答问题。

然后明确:从表面上看,两座山是由“夸娥氏二子”搬走的。但这仅仅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实质上不是这么回事。要求学生抓住:“命”→“感”→“惧”三个词,“命”是谁“命”?主语是“帝”。“帝”为什么“命”?“帝”是“感其诚”,“诚”是诚心,也就是愚公的精神,所以这个“诚”的内涵就是“愚公移山精神”。“帝”为什么会“感”?是因为操蛇之神“告之”。操蛇之神为什么“告”?因为“惧其不已”。特别是这个“惧其不已”,说明了愚公的精神的威力在于长期坚持不断。所以根子在“其不已”上。由此可以得出:两座山的搬走,根本原因是愚公移山的精神。这最后一段既是写了事情的结果,同时也是着力写了愚公精神的伟大。从写作角度看,作者这样处理显得高明超脱,具有神话色彩,符合寓言文体的特点。

5.提问:作者把歌颂的人物称为“愚公”,把批判的人物称为“智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讨论,然后明确:这儿的“愚”,没有讽刺的意味,他看似“愚”,实则不愚,而是“大智”,就像社会上有些人说“雷锋傻”,雷锋在“智叟式”的人物眼里是“傻”,实际上他是崇高伟大,愚公也是如此。这儿的“愚”不但没有讽刺意味,还有“贬词褒用”的作用,从“愚”字中透露出顽强、坚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拼劲。至于“智叟”的“智”,那是所谓的“小聪明”,自以为“智”,实则是“愚”,他没有克服困难的智慧,目光短浅,“智叟”的“智”有讽刺的意味,是“褒词贬用”。

6.总结归纳。

提问:愚公移山精神是什么呢?可归纳为:它就是克服困难的精神。

要点有:(1)具有“挖山”的信心和勇气;(2)具有坚持不懈、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3)具有远大的目光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我们就是要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有人提出“移屋说”,意思是说愚公“移山”不合算,还是“移屋”合算。其实提出这个问题已经是一种诡辩,不合理的。我们知道寓言的设譬寄寓总是有其特定的范围和特定的含意。《愚公移山》中的“困难”有它的不可回避性。同志曾引用这篇寓言作过类比,他在《愚公移山》一文中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面对两座大山怎么办?号召“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并不是“移屋”。试问中国人民要回避这两座大山能搬到哪儿去呢?这是一样的道理。“移屋”的问题连智叟也不提。

三、课堂练习。

1.说说下列句子中的“子”“孙”的含义是否一样,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要求学生分析,然后回答:

第一个“子”是愚公儿子,与第二个“子”意思相同;第三个“子”是愚公孙子的儿子,与第四个“子”意义相同;第五个“子”是愚公孙子的儿子的儿子;第六个“子”是愚公后代的总称,直到现在,以至将来。其中的“孙”也跟“子”一样加以类推。

2.归纳疑问句。

(1)设问: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不为,……。

(2)反问:何苦而不平?

(3)疑问:且焉置土石?

3.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解释带点词:

(1)虽我之死(即使)

(2)何苦而不平(愁)

(3)河曲智叟亡以应(无)

(4)而山不加增(再增)

(5)无陇断焉(山冈高地)

四、课后练习。

篇5:田园风光课件

田园风光课件模板

教学目标:

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及如何画一幅色彩风景画。

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导阶段:

一、欣赏风光,引入课题:

1、谈话激趣,组织欣赏风光片。

2、提出问题:雪为何会呈现出黄色和蓝色 ? 组织讨论环境色、光源色对白色石膏体色彩的影响。分析、讨论风景画中, 白色物体的色彩变化。

3、总结,引入课题。

二、观察《田园风光》,练习从景物中提取色、彩,并讲述它的色彩变化,认识色相。

三、欣赏风景画《大地悠悠》,体会情感。

1、欣赏风景画《大地悠悠》 体会情感。

2、讨论:色彩的变化与情感的关系。

3、欣赏同类型的作品。

4、小结:美术作品中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色调、不同的表现手法,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感受。

四、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师:“上节课,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

3、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4、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5、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第二课时

示范画风景画 ,练习画风景画。

1、示范用铅笔淡彩作画,学生观察体会。

2、讨论、小结铅笔淡彩作画的过程。

①勾画轮廓②画出淡色③适当渲染④完成画稿

3、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4、作业点评。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课件示范画的出示,教师的演示,但由于学生的知识有限,时间有限,空间有限,我们没有条件带孩子们到郊外去写生,所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多学生都是初次接触水彩风景,所以我不得不对课本上的画进行简化,降低要求,学生才勉强完成了作业。看来,提高学生的水彩画水平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也不是仅凭教师的一腔热情就能实现,一定要有长远的计划才行

篇6:安全卫生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能够安全、健康地学习、成长。

2、通过学习有关卫生知识,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和预防传染病的意识。

教学内容:

对学生进行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卫生防疫和预防传染病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要知道倍加珍爱生命,时时刻刻注意身心安全,让安全时时伴我行。所以今天,我们要上新学期的第一课:“安全第一、争创优秀班级体”。

二、新授内容:

(一)交通安全:

师:在我们身边存在哪些不安全的因素?我们应如何预防,做到自护、自救?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二)安全教育事项:

财产安全注意事项:

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不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2、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更不要在马路上滑滑板。

3、小学生在放学排路队时要头戴小黄帽,在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4、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不要突然横穿马路,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朋友呼唤,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进站,千万不能贸然行事,以免发生意外。

学生课间安全注意事项:

1、上下课走路时,不要拥挤、打闹和做恐吓同学的恶作剧,防止拥挤踩x事故发生。

2、课间不要玩耍小刀、仿x枪等会伤及自己和他人的利物或玩具,更不能把管制刀具带入校内。

3、课间运动不要太剧烈,不要追逐打闹,避免撞伤或摔伤,要做到文明休息,保持课堂精力旺盛。

4、正确使用体育设施,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不要在单杠、双杠等设施上做危险动作,避免摔伤。

5、课间休息时,严禁学生私自外出,如果要看病打针等特殊情况必须经班主任老师同意,大人来接方可出校。

6、入厕不要慌张、拥挤,防止地滑摔伤和发生拥挤踩x事故。

7、课间同学之间发生纠纷,要及时报告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发生打架斗殴事件,造成不良后果。

在教室内活动应该注意:

1、防磕碰。目前大多数教室空间比较狭小,又置放了许多桌椅、饮水机等用品,所以不应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防挤压。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扎手,也应当处处小心。

3、防火灾。不要将打火机、火柴等带进校园,不要在校学里随便玩火,更不能在校园里燃放烟花爆竹。

4、防意外伤害。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用后应妥善存放,尽量不随身携带,不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以防意外伤害。

防水、火、电、煤气等注意事项:

1、为防止溺水事件发生,小学生严禁到水库、平塘、河沟、水渠、井边等危险区域溜冰、玩耍和逗留。

2、不能用湿手碰插座,注意用电安全。

3、家里的煤气,用完要及时关闭,冬天预防煤气中毒。

4、发生火灾要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5、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给你吃的不要吃,记住要拨打110。

饮食安全:

1、不饮生水,选择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不吃无卫生保障的街头食品;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绝对不吃三无产品。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3、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

(三)甲型H1N1和手足口病

注意事项:

1、对于那些表现出身体不适、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的.人,要避免与其密切接触。

2、勤洗手,要使用香皂彻底洗净双手。

3、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包括睡眠充足、吃有营养的食物、多锻炼身体。

4、每天早上和中午要对学生的手、口和体温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迹象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三、小结本课内容: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有关安全卫生的问题。希望今后我们无论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都时时处处敲醒安全的警钟,让安全伴随你、我、他!

篇7:安全卫生课件

一、教育与训练目标

1、知道小学生要做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

2、初步学会正确使用手帕,口袋里不放脏东西;

3、初步养成衣着整洁,天天洗脸,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不含手指头的卫生习惯。

二、教育与训练要点

1、爱清洁讲卫生光荣。

2、衣着整洁,天天洗脸,早晚刷牙。

3、不随地吐痰。

4、正确使用手帕,口袋里不放脏东西。

三、教育与训练准备

1、显微镜下的细菌录象或挂图。

2、一个脏孩子图片。

3、一个病孩子图片。

4、一块大手帕。

四、教育与训练过程

1、对比导入活动。老师请一位身体健壮、衣着整洁、讲卫生 的本班学生走上讲台,出示“一个脏孩子图片”。小朋友你们喜欢和谁交朋友?为什么?

2、创设情景明理。

(1)这个脏孩子不仅外表难看,而且在他的身上有许多小虫。这些虫很小很小,是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如果用显微镜一看,就很清楚了。这些小虫就是对我们人体有害的细菌。

(2)看挂图明理。

A这些细菌喜欢在脏东西身上生存,如果我们不天天洗脸,细菌就会侵入我们的眼睛、鼻子、耳朵。如果不天天刷牙,细菌就会蛀空我们的牙齿。如果我们饭前便后不洗手,如果我们把手指头含在嘴巴里,细菌就会顺顺当当地爬进嘴里钻到肚子里。这些细菌到了我们肚子里“大闹天宫”,我们就会肚子疼,发高烧。

B出示病孩子图片。小朋友这些图片上的孩子为什么会生病?生了病的孩子能不能愉快地学习、愉快地活动?请学生讲讲生病时的体会。

教师归纳:我们要不让细菌侵入到身体中去,就应当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

(3)讨论明理。我们除了不让细菌侵入身体,还应当不让细菌传给别人。

A有时我们要吐痰,该怎么办?为什么不要把痰吐在地上?

B出示儿歌:小小一口痰,细菌千千万。吐痰要入盂,养成好习惯。(要求学生不随地吐痰)

3、学儿歌导行。

(1)我们怎么做才是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受欢迎的孩子呢?

学习儿歌:小朋友要记牢,衣着要整洁。天天要洗脸,早晚要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含手指头。不要随地乱吐痰,手帕天天带身边。人人爱清洁,个个讲卫生。养成好习惯,大家都喜欢。

(2)对照儿歌,让学生讲讲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够,今后要改正。

(3)检查带手帕情况。提出问题:带手帕有什么用“你是怎样用手帕的?

A教师出示大手帕,边示范边讲解。

最外:面擦汗;打开第一层,擦嘴、擦手;打开第二层,擦眼睛。擦完后要叠好。如果大喷嚏时,打开手帕,捂住鼻子,不对着别人。

B集体练习,了解每一层,每一面的用处。

4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爱清洁讲卫生才能使我们健康地成长,希望小朋友把学到的儿歌记在心里,并按儿歌去做,让我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教育与训练巩固与延伸

1、制订个人卫生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卫生检查。

2、与家长取得联系,配合学校共同进行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篇8:岳阳楼记课件免费

岳阳楼记课件免费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

岳阳楼记课件免费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

2、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培养翻译和朗读的能力。3、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4、背诵全文教学

教材分析:

重点:1.掌握重要加点字词,背诵课文

难点:1.学习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2.抓住本文骈散结合的写法。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合理停顿,抑扬顿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达到顺畅地背诵全文的目的。.

教学设想:

本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言文。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文中除了大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和重要的句子需要翻译理解外,还要学习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因此学习中把重点放在文言知识的掌握上,难点放在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上。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封建时代许多有志的文人士大夫都把“穷则独善其身,大则兼济天下”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他们为官时积极从政,力主改革,为官一方,造福百姓;被贬时,则寄情山水,独善其身。苏轼、柳宗元、范仲淹都是其中的代表。特别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表现出了阔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成为天下人的楷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篇《岳阳楼记》。

二、作家作品简介

1.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

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而范仲淹自己也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3.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鹊起。

三、合作探究

(一)研读第1段。教师范读课文,从情感上抓住学生。

1.对照书下注释,理解重要的词句。

词:

越明年、谪、守、增、制、属、作文

句子: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思考与讨论

(1)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内容?

明确: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2)作者开篇用“谪”字点明了滕子京当时的处境。可见滕被谪以后心情不会太好,作者开篇直指,有何用意?

滕子京虽被贬岳州,却积极从政,政绩斐然。“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既是为了称赞好友不以个人沉浮为意,一心寄情与民的高尚情怀,也是为了勉励他像

“古仁人”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时,作者自己在庆历五年也遭贬谪,也是为了自勉勉人。

(二)教读第2段。先指定学生朗读朗读,然后学生合作解决重要的词句。

1.要着重理解的.词句。

词:夫、胜状、晖、备、然则、极、

骚人、得无异乎

句子: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思考与讨论。

这一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

(l)找出本段概括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

明确(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重点句子的赏析

如:“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气势磅礴。“衔”、“吞”字连用,化静为动,使描写的景物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加强气势,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气象万千”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

(2)这一节的写景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作者从岳阳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宏大开阔的景致描写,引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自然引出下文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为结尾的议论作了铺垫。

大声朗读这两段,在熟练的基础上背诵

四、总结: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五、作业设计:熟悉全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篇9:红楼梦课件

学习目标:

1、鉴赏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2、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

1、如何鉴赏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2、如何刻画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看当代小说,总会有一种共同的感觉,那就是作者笔下的美女个个都是如花似玉,真是千人一面。《红楼梦》涉及人物四百有余,但曹雪芹却能做到各具情态。今天我们就以王熙凤和林黛玉为例,来感受曹雪芹浓妆淡抹各相宜的人物描写。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鉴赏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2、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鉴赏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一)王熙凤:

后人在提到王熙凤时说: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你认为这句话是否有道理?结合文中对王熙凤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首先我们找到描写王熙凤的段落(5、6段)。描写王熙凤的段落比较集中,都在这两段。我先找位同学读王熙凤的出场。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出场是刻画人物的起点,是在读者空白的脑海中打下的第一个烙印,所以文学大师历来都十分讲究人物的出场描写。我们上节课所讲的贾宝玉的出场就采用了预先铺垫、设置悬念的方法。我们刚刚所读到的王熙凤又是怎样出场的呢?

设想:此时尊亲长辈在堂,远客初到,贾府上下个个循规蹈矩。突然,屋外传来旁若无人的笑声,王熙凤如众星捧月般出场了。这样的出场方式体现出怎样的人物性格?

——张扬。

这属于人物描写中的那种描写?

——细节描写。

接下来是什么描写?

——外貌。

记得读王熙凤的穿戴时,有同学在下面小声嘀咕:这么多,她怎么穿戴呀?作者为什么要对王熙凤施以浓妆?

——突出她的贪婪与俗气。

再往后是对王熙凤肖像的刻画。应该说,王熙凤是美丽的,因为她的眼是丹凤眼,眉是柳叶眉,可为什么曹雪芹在给她美丽的同时,又说她的眼是三角眼,眉是吊梢眉呢?结合后面那几句话分析一下。

俗话说:三角眼,吊梢眉,不是小偷就是贼。可见在人们心目中,这样的眉眼是刁钻的,狡黠的。结合后面几句和导读上的“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我们更确信这一点。

再看她见黛玉时一系列的表现:先是恭维,继而拭泪,忙转悲为喜,她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转变?

这一切只因为她的机变逢迎。她赞美黛玉的话,句句为贾母而发;抽帕拭泪,转悲为喜,处处为贾母而做。

最后,我们看她一串的问话,一顿的嘱咐,一通的吩咐,捧茶捧果,回王夫人话,无不表现出她的精明能干。

看完了浓妆的`王熙凤,我们再来欣赏淡抹的林黛玉。

(二)林黛玉:

王安石曾说过:意态由来画不成。但在曹雪芹的笔下,人物却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今天就让我们来领略一下集书卷气、灵秀气、孤傲气于一身的一代才女林黛玉超凡脱俗的美。

与王熙凤的盛装不同,曹雪芹对林黛玉的刻画只注重肖像,正如老舍先生所言:真正美丽的女人,是绝不多施脂粉,不乱穿衣服的。文中对黛玉的肖像描写,是分三次完成的。

1、众人眼中的黛玉;

2、王熙凤眼中的黛玉;

3、贾宝玉眼中的黛玉;

这三次描写虽观察者不同,但结论都一致,那就是林黛玉是一个美丽娇弱的女子。

其次我们再来看林黛玉进贾府后一系列的语言、心理、动作。这些描写是散落在文中各处的,请同学们找出来,并说说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到黛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作者分别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1、辞大舅母:知书达理(语言描写)

2、择座:(1)第10段,贾政、王夫人处;

(2)第12段,贾母处吃饭时;心思缜密(心理描写)

3、对读书的回答:(1)第12段:只刚念了《四书》。

(2)第14段:不曾读,些须认得几个字。谨小慎微(语言描写)

四、总结全文:

课文中,曹公以变化多端的说法,或虚或实,或正或侧,或以环境暗示衬托,或以衣饰精雕细刻,或用比较的方法,或借人物自身的活动,或取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在人物描写、性格塑造方面,真可谓三寸柔毫,鬼斧神工。

五、布置作业:

1、赏析《红楼梦》中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

2、课外阅读原著,扩大对《红楼梦》的认识

篇10:红楼梦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了解文中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分析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情感与态度目标:在研读小说过程中,培养审美眼光,领会人物的美感。

(一)“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曹雪芹与《红楼梦》

曹雪芹(约1715―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曹雪芹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红楼梦》写于曹雪芹凄凉困苦的晚年,创作过程十分艰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脂砚斋评价说:“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结构

开端:黛玉进贾府

发展:黛玉拜见贾母及众人

高潮1:初见王熙凤

继续发展:拜见二位舅父

高潮2:宝黛相见

结尾:安排住宿

(三)贾宝玉的形象

1、人物出场之前,作者是从两个方面对贾宝玉作侧面描写的。

王夫人介绍贾宝玉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意思是说贾宝玉喜怒无常。

黛玉忆母言贾宝玉“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贾府内外这些人贬斥贾宝玉的话,充分表现了他反封建的叛逆性格。人们把他说得这样坏,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不符合封建正统人物的要求,违背了封建正统的世俗常情。由此可见,贾宝玉是封建阶级的叛逆形象。

提问:人物出场之后,作者是怎样从正面描写贾宝玉的?这些描写表现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

贾宝玉出场之后,作者从三个方面对他作了正面描写,一是外貌描写,二是用两首《西江月》词来揭示人物性格,三是通过摔玉的情节进一步刻画人物。

1、外貌描写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宝玉出场后,作者首先从黛玉眼中所见来着力描写他的外貌,先写衣着打扮,后写神态表情。在黛玉看来,宝玉并不是什么“惫懒人物,懵懂顽童”,而是一个眉目清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并一见如故,产生亲切感。

2、摔玉的情节。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

在别人看来是他的“命根子”的通灵宝玉,贾宝玉自己却全不放在心上。其实,这也是贾宝玉对封建思想不满和反抗的一种形式。应该说,摔玉的情节也表现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

3、《西江月》词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作者用“后人”的两首《西江月》来表现贾宝玉的性格。这两首词模拟封建正统派人物的口吻,运用了明贬暗褒的写法。表面上看好像是嘲讽、批判,实际上是在歌颂,既揭示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也表达了作者曹雪芹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贾宝玉:他是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他具有反对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功名利禄,争取个性解放、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正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和叛逆精神。

4、作业

从下列命题中任选一个,写一段文字要求:写一个人;安排适当的场合让人物登场亮相,通过外貌描写初步显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①我的老师②我的同学③我的亲属

读后感课件

扬州大学教师招聘计划

动态平衡复习高三物理教案

相对论简介复习高三物理教案

电容器电容的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教案

静电场的描绘实验报告

霍尔效应实验报告

初中生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试论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改革

电极电势课件
《电极电势课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电极电势课件(精选10篇)】相关文章: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2023-08-10

初中物理电路教学教案怎么设计2022-09-12

实用型专利申请书范文2023-02-11

电工基础试题2023-04-17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2023-03-20

实用专利申请书范文2023-10-16

发明专利申请书2023-02-12

发明专利申请书怎么写2022-08-01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试题2023-11-07

发明专利权利要求书范文2022-04-3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