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马蜂窝》教学设计(京改版七上)(共17篇)由网友“justbeme”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捅马蜂窝》教学设计(京改版七上),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篇1:《捅马蜂窝》教学设计(京改版七上)
《捅马蜂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成长的足迹”。童年的生活呈现出千斑色彩,百般味道,无论喜乐与忧愁,无论甜蜜与苦涩,总能荡起我们心中的阵阵清波……这一单元向 我们展示了许多人童年的独特经历和感受。《捅马蜂窝》似 乎带着几分童年的苦涩,正是这份苦涩幻化为儿童成长的内驱力。作者冯骥才用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的笔调,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我们描述了儿时的一段难忘的回忆。出于好 奇心,“我”捅坏了马蜂的家,毁坏他们的生活,这种罪孽感使“我”下定决心“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从而引发我们的思考--人与动物如何相处。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浅显,语言活泼,于叙述中融入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受,符合五年级孩子单纯、热情的特点,容易激起他们的兴趣。但针对部分孩子主动性不够的特点,上课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
布置预习:
1熟读课文。2、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3、了解马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14个生字,学会田字格里的1 2个生字。
2、理解“乐园、冒险、复仇、痊愈、罪孽、舒心”等词语的意思。体会“爬满青苔”的“爬”,“闯进屋来”的“闯”,“拖进了屋”的“拖”等词的形象性。
3、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和方法:
1、借助工具书或结合 语境与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2、通过对话、朗读、合作能联系课文有关语句说一说“我”情感的变化,引发思考人与动物如何相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语言文字训练,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我”的心理和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谁捅过马蜂窝?当时是怎样一种情景?有什么感受?
(预设:找一两位同学说说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和感受。)
今天我们和著名作家冯骥才一同感受他小时侯捅马蜂窝的情景。
板书课题:捅马蜂窝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要求:认真听,把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新词,画出来,并注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读了解一些词的意思,如:“乐园、冒险、痊愈、罪孽”等。
(预设: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有不明白的提出来小组交流解决。如仍解决不了,提出来全班交流或查工具书,如:查字典等。)
3、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和对生字新词的理解。
(预设:可采用一条龙式分段朗读、指名朗读等方法检查阅读。对读不准的字音,及时纠正,并请读错的学生多读几遍。对不理解的字词及时交流,并做出解释说明。)
三、再读课文,整体 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文章为我们描述了儿时的一段难忘的回忆。出于好奇心,“我”捅坏了马蜂的家,毁坏他们的生活,这种罪孽感使“我”下定决心“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从而引发我们的思考--人与动物如何相处。
(预设:找一至两名学生用精炼的语言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及时的评价总结,以鼓励为主)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学习了生字词,这节课我们再次跟随作者走进爷爷家的后院,感受当时捅马蜂窝的情景。在这之前,谁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谈感受
中心话题:请同学们再次用心地、细细地品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在“我”捅马蜂窝的前后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从课文中什么地方感受到的?画出有关的字、词、句,品一品、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预设: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句反复品读,以读促讲、读中悟情)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1、(1-7自然段)
通过爷爷、奶奶的对话(奶奶的抱怨、爷爷的警告),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心情激动,跃跃欲试地想把马蜂窝捅下来。并付住于行动。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涌出”“强烈渴望”等词体会作者强烈的好奇心。通过“悄悄溜到”“脱下褂子”“遮住脸”“接绑”等词,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形象地感受作者跃跃欲试想要捅马蜂窝的心情。
(预设:这一部分对主人公的心理、动作的细致刻画反映了作者的内心,学生能从这里体会到作者对捅马蜂窝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教学时教师要适时的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板书:好奇渴望
2、(8--9自然段)
抓住“径直”“凶猛”“扑”“拼死”“不顾一切”等词语引导学生思考:捅马蜂窝的过程中“马蜂”是怎么想的 ?“我”又想了些什么?“我”的心情由好奇、渴望变成了什么?(惊呆)
(预设:捅马蜂窝过程中把这只不顾一切拼死的马蜂比作战斗机,用“战斗机”来比喻“马蜂”,突出了马蜂复仇时的那种高速度,那种追击人时的凶猛再加上“燃料耗尽、决心相撞”就突出了马蜂那种拼死一搏、决不后退的气势。正是这种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指导学生朗读,重点体会马蜂不顾一切拼死的气势)
教师指导朗读。
板书:惊呆害怕
3、(10--16自然段)
爷爷与“我”的对话: “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这句话,使心有余悸的“我”的心 中激起了波澜,让“我”对马蜂有了新的认识:小小的马蜂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从而使“我”的内心产生了罪孽感,心情沉重。并对勇于拼死、守护自己家园的马蜂产生敬佩!
教师指导朗读对话,要读出爷爷的语重心长,和“我”的疑惑不解。
板书:赞叹、心情沉重
4、(17--21自然段)
这种对马蜂的敬佩和对自身的罪孽感,让“我”对马蜂有了深深的牵挂,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这种感情?
(预设 :引导学生抓住“无家可归的一群”“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始终没能等来一只马蜂”“空空又是一年”这些语句,体会作者三年的等待才唤回了赤黄色的马蜂,“我”在开怀大笑之余,不由地暗暗告诫自己:“再不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
教师指导朗读。
板书:舒心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三、升华情感
作 者从动手捅马蜂窝到盼望再见到马蜂窝,再到看到新 马蜂窝筑成之后的开颜而笑中感悟到了什么?
(预设:1所有的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要尊重所有的生命,和他们友好相处。2并能看出这是一个单纯可爱、真诚善良的孩子。学生回答其中一点即可,教师要以鼓励为主。)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学了这个故事,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与动物和谐相处)
2、最后老师想用动画片《狮子王》中的一段台词作为本节课的结尾。
小狮子:我以为国王是可以随心所欲。
狮子王:你错了,作为国王我们也不能随心所欲。
小狮子:不能吗?
狮子王:辛巴,所有的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身为国王,你不仅要去了解所有的生命,而且要去尊重所有的生命,包括爬行的蚂蚁和跳跃的羚羊。
小狮子:爸爸,我们不是吃羚羊吗?
狮子王:我来告诉你,我们死后势必会变成草,而羚羊是吃草的,所以,在这个生命圈里,我们是相互关联的。
3、推荐阅读篇目:苇岸的《我的邻居胡蜂》
五、作业
小练笔:由于幼稚,我们曾做过的一些冒失的事,给别人,也给自己带来一些小小的伤害,然而当我们回想起那些往事,回想起童年,心中却充溢着美好和甜蜜。你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拿起你手中的笔把它记录在你的“小本本”上吧!
板书设计:
捅马蜂窝
心情:好奇渴望-惊呆害怕-赞叹、心情沉重-舒心
人与动物友好相处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调动他们的经验世界,营造课堂氛围,从而走进这个故事。
扫清字词障碍,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培养学生的概括复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训练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帮助学生回顾文章内容,走进文本
文章最精彩最细致的是心理描写。围绕捅马蜂窝而产生的“我”的心理和情感的变化,像一条红线贯穿情节的始终,牵动着故事的发展,揭示出文章的主旨,故中心话题由此入手,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体会人物的情感,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用具体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体会人物内心变化。
调动学生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想象世界,感受到作者的心理变化。
一定要让学生带着感受,深情地朗读,通过朗读使情感尽情地宣泄。
深化文章的主旨“童心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通过记录美好的童年,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张语晴
[《捅马蜂窝》教学设计(京改版七上)]
篇2:《我的老师》教学设计(京改版七上)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的语言。
2.学习写人散文的阅读方法,学习本文以事写人的技巧。
3.培养学生感恩老师的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
2.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魏巍,当代著名作家,原名鸿杰。196月生于河南郑州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并勉强上了简易乡村师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在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 ,不久 到达延安。解放战争中,在行军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其代表作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有人说:“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他们是人梯,载着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今天我们所学的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芸芝老师正是这样一位老师。
同学们也许不止 一次写过“我的老师”这类作文,请同学们在阅读本文时比较一下,你的写法与作者的写法有哪什么不同,我们能从中学到怎样的技巧。想想魏巍是一个怎样的学生,我们从中又能学到什么?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散文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文章的线索、文眼等,用序号标出意义段, 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找出老师关爱我与我爱老师的内容,并将文中所写之事编上序号,在此基础上理解散文的结构与中心。
一、指导学生理解散文的结构
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散文的一般结构方式为提出对象,对对象进行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点明意义。
理解结构要从抓线索或文眼入手。
课堂探究:
1.请为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作精炼概括:
学生充分讨论后归结:
回忆
我--依恋--蔡老师
思念
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
2.第二部分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哪七件事?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详略安排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本文并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七件事:
①蔡老师假装发怒(课内)
②老师教我们跳舞(课外)
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假日)
④老师教我们读诗(平时)
⑤我们看老师写字(平时)
⑥老师排解小纠纷(校内)
⑦我梦里寻师。(校外)
前五件事略写,后两件事详写。前五件事从面上写蔡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教育、爱护和影响,由于题目是我的老师,故略写;后两件事从点上写蔡老师对我的关心及我对蔡老师的怀念,最能表现老师对学生 的爱和学生对老师的思念、依恋之情,所以详写。
详与略恰当安排,既能使文章结构疏密有间,又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更能突出中心。
3.这七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
讨论并归纳:
通过感情线索回忆--依恋--思念贯穿起来的。记叙的七件事,始终贯穿着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4.这七件事的次序可以不可以打乱?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
不能打乱,因为这七件事是按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来安排的,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且师生感情是一步步加深的。
二、理解散文表达的中心
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
1.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中心?
明确:作者通过回忆儿童时代在老师身边的七件小事,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表现了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美好品德。
2.本文表达的中心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总结固趣: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以及作者在详略方面的安排。希望同学们从写人的角度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并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老师。
布置作业
深入阅读课文,并对课文作个性理解。思考蔡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我”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人物的品格。
2.理解积累本文的语言。
教学内容与步聚
情景激趣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地分析蔡老师的性格特征以及一些语句的深刻含义。
探究固趣
第二步,精读课文。理解散文的要素及语言。
一、指导学生理解散文的要素
㈠理解散文描写的对象。本文的写作对象是人物。理解人物 要与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
㈡指导学生理解散文的语言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语言,并分析其是怎样表达的,有什么妙处;指导学生通过默读或抄写的方式积累语句或词语;指导学生运用所积累的语句或词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本课可通过理解语言的方式,理解人物:
温柔:温和柔顺(多用于形容女性)。
心情如水:形容心地纯洁,像清澈的水一般。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纠纷:争执的事情。
热恋:本课是亲热难舍的意思。
课堂探究:
1.课文第一部分写蔡老师在“我”的记忆里总的印象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人。“温柔”是从什么方面写?“美丽”是从什么方面写的?
讨论并归纳:
明确:“温柔”是从老师的性格上写;“美丽”是从老师的外貌上写的。
2.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温柔,热爱学生。如“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她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热情、慈爱。如:她教我们跳舞,让我们观察蜜蜂吃蜂蜜,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公正。如:蔡老师排除“我”和“小反对派”的小纠纷。
3.“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
调皮、机灵。如:“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 们。”
天真活泼。如:“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
聪明、好学、尊敬师长。如:接近文学、爱好文 学、模仿老师写字的姿势,梦里导师等。
4.本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先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再作分析:
明确:
(1)“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抒发作者对老师的理解和热爱之情。
(2)“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对老师的高度评价,抒发了作者感激老师赞美老师的感情。
(4)“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 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依恋、热爱之情。
(5)“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抒发了作者思念老师的感情。
第三步,选读相关内容,个性解读,读写结合。
一、个性解读。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等对作品作个性解读。
课堂探究:
1.你对课文有哪些不同的见解?
2.学习了本文有怎样的收获?
二、读写结合。
学法指导:找出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体现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你认为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运用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2.以“我 的老师”为题,写一篇怀念老师的文章,要注意借鉴魏巍在《我的老师》中的写作技巧。
总结固趣:
蔡老师是一个温柔、热情、慈爱、公正、伟大、热爱孩子的老师;“我”是一个机灵纯正、天真活泼、尊师好学的学生。学习本文,我们既要理解蔡老师的品格,也要学习我的“尊师好学”。魏巍非常善于通过小事描写人物,我们在写人的记叙文中,要注意学习借鉴这一手法。
布置作业:
预习《再塑生命的人》,要求能概述文章内容,拟出不懂或有质疑之处。
趣味语文教学资料
荡气回肠:魏巍与38军的故事
一个坚强的,忠诚的老战士走了,似 乎那个时代也模糊了,那个热血与烈火交织的时代。
每一次读《谁是最可爱的人》,我都会被那些英勇的战士所激动。文章中那支钢铁一样的部队,就是我们的万岁军----第38军。我们都知道朝鲜的一个小山头,松谷峰,那场惨烈的阻击战,就是38军112师335团3连的一场恶战。当团长范天恩带领魏巍来到战场,那惨烈的情景 令一行人无不潸然泪下,失声痛哭。这个连,身上被汽油弹烧着后扑向美军同归于尽的战士,就有11位!
魏巍回忆道:“在这种情感的激发下,我胸中充满了赞美我们的战士的句子,用不着挑选,他们随时都可以从我的胸中跳 出来,于是,我随手就把他们记在了我的笔记本上。”
魏巍在采访过程中,深深被这支英雄的部队感动,同很多指战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这种伟大的友谊,伴随了他们一生。从军首长到普通战士,38军把魏巍当作了自己的亲人;而魏巍此后数十年也没有中断和38军的联络,只要有关38军的活动只要身体允许,从不缺席。
老战士送给魏巍的花圈。
有一些老人,已经颤颤巍巍的样子,年纪都在80岁左右,他们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他们就是被魏巍生前最有名的那篇文章称为“最可爱的人”而传名天下的人,他们怀着感激的心来送同样一个老战士的最终。
因为拥挤和闷热,有两个老人家差点晕倒了,马上有武警过来救扶,也有人手忙脚乱地递过去速效救心丸一类的药。
在来送他的老人里有一位志愿军老战士,叫高学武,已经70多岁了,他和魏巍的渊源是在1952年魏巍二次赴朝采访时,第38军16岁的小战士高学武和其他3位战士为团职专业作家魏巍当警卫员,两个月时间里惊心动魄,死神一直离他们很近,这让他和魏巍在以后的岁月里成为朋友。他的第一部著作就是在魏巍的支持下写出来的。
著名作家魏巍的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记载了1950年11月25日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3连在对美军的“松骨峰”阻击战中,吉林省蛟河籍战士隋金山等几位勇士在子弹打光之后,同凶残的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最后全部壮烈牺牲的事迹。隋金山和抱住的敌人死在了一起,死后嘴里还含着咬下的敌人的半块耳朵……隋金山烈士牺牲时年仅26岁,其惟一的儿子隋凤喜当年仅有3岁。
1969年1月,隋凤喜终于实现了自己最初的誓言,被保送到沈阳军区某部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1973年春,部队考虑到他的身体实在不再适应部队的艰苦生活,就劝他转业回地方工作。听到这个消息,隋凤喜当即就哭出了声来---自己当初的誓言是要接过父亲的枪好好保卫祖国,这个梦想才刚刚开始,没上过一次战场、没立过一次战功,就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而退役了,这让他怎能不悲伤啊。
尽管他一片痴心,但终究改变不了无情的现实。1973年5月,隋凤喜在巨大的悲伤中转业回到了蛟河县,被安排到了煤建石油公司油库工作。1974年5月26日,隋凤喜经人介绍和松原的农村姑娘于桂兰结了婚。然而,工作了不到两年,隋凤喜的肺结核病由于没得到彻底根治而复发了。1976年1月6日,正在工作中的隋凤喜突然大口吐血,被送入医院抢救,从此,他在医院里一住就是近4年。
越是处在孤独和痛苦中,隋凤喜越是想见魏巍,越是觉得到过父亲战斗过的战场采访,并把父亲的事迹传遍了中国大地的人就是和父亲同等亲近的人。他在心中一千遍一万遍地说:魏巍,我有多少心里话要对您说啊!人生的路这么难走,您能给我指出一条光明的大道么?
然而,更令隋凤喜想不到 的是,魏巍接到了他的信后,并没有简单地敷衍,而是亲自写信给在保定的烈士隋金山原来所在的38军首长,介绍了其子隋凤喜目前的生活窘境,请求部队能够给予他更多的关怀。
魏巍介绍隋凤喜生活不幸的亲笔信引起了38军首长的重视。1985年1月23日,38军所部派出两名干部代表烈士隋金 山的部队,通过蛟河县民政局找上了隋凤喜的家门,向他们一家表示问候,并送来现金和年画等礼品。部队干部亲眼看到了隋凤喜一家的窘境后,要求当地民政部门对于桂兰的工作给予照顾和解决,在民政部门答应了这一切之后,他们才放心地离开了隋家,并回信向魏巍汇报了这一切
魏巍的著作的影响
8月24日,走过88年生命历程的魏巍老人谢世。消息传出,引起诸多关注。向一位逝去的老人恭致悼念,是人之常情,但对魏巍的悼念,却有一番值得寻思的意味。
一篇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后,在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的魏巍向领导请缨,赶赴朝鲜前线。他“深入生活”到了战斗的最前线,与部队战士同吃同住,积累大量的第一手素材。
1951年2月,魏巍回到了国内,调任《解放军文艺》副主编。之后,《谁是最可爱的人》诞生。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高规格发表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毛泽东读后,立即批示“印发全军”,并建议其他领导人认真读一读这篇文章。从此,“最可爱的人”便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代名词。后来,《谁是最可爱的人》入选中学课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成为我们今天怀念魏巍的理由。这篇文章在的命运,为这种怀念添加了意味深长的色彩。这一年,《谁是最可爱的人》被排除于中学课本之外。中学课本作调整,本不算大事,但由于魏巍本人所捍卫的政治理论色彩,则放大了这一事件的视野。当年就有人欢喜有人忧,而魏巍的谢世,使这种欢喜或忧愁几近演变成为一种政治意味上的喧嚣,网上的论战硝烟弥漫。太多的政治色彩,让一些人变得不厚道了。按照古人的传统,盖棺论定、善待逝者。魏巍也应当得到这样的待遇。
张语晴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京改版七上)]
篇3:《跟陌生人说话》教学设计(京改版七上)
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跟陌生人说话》教学设计
芳星园中学 余冬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中一些重点词语的读音与含义,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复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
找出作者所选事例,理解课文选材的典型性和作者的行文思路。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超越功利,互相信任,真诚相待的人际关系的呼唤。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在选材上的特点(典型性)。
2.对本文主题的把握:对超越功利,互相信任,真诚相待的人际关系的呼唤。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通过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达到学习本文的目的。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梳理文章结构和理解文章选了哪些材料表现母亲的品格,并掌握文中一些重点词语的读音与词语含义。
教学步骤
一、作者简介:
刘心武 四川成都人。当代作家。先后担任北京第13中学教师、北京出版社编辑。长篇小说《钟鼓楼》标志着创作的新高度。刘心武擅长青年题材,把塑造人物同对生活思考的抒情议论结合,是他小说的艺术特色。
二、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1.生字正音:
虞(yú ) 秽(huì ) 剜(wān ) 逮(dài )
恪( kè ) 俨( yǎn) 搪(táng )
词语解释: 训诫--教导和告诫。 履行--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 恪守--严格遵守。 丰盈--非常丰富。 俨然--形容很像。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饥寒之虞--饥寒的忧虑。虞,忧虑。 颠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不破。比喻永远不会被推翻。 浑然不觉--完全没有感觉到。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比喻没有主见。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设计问题: ①文章选了哪些材料表现母亲的品质? ②在选材上的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在本文是怎样体现的?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表现中心。)
这一特点在本文的三个材料中体现为,母亲跟陌生人说话对象、时间、场合等虽然不同,但都表现了母亲善良、热情,与人交往毫不设防的性格特点。)
总结提示:
掌握文中一些重点词语的读音与含义,有助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是把握文章主题几写作方法的基础。
课后作业:
①熟读课文
②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本节课主要带领学生分析文章内容 、结构、思路及中心。
教学过程
一、理解本文主题 在这篇课文中,刘心武为我们讲述了他善良的母亲一生最喜欢和陌生人说话的故事,表达了对超越功利,互相信任,真诚相待的人际关系的呼唤。
在教学中通过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达到学习本文的目的
1.本文写母亲跟陌生人说话,选取了三个材料表现中心,在选材上的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在本文是怎样体现的?
(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表现中心。)
这一特点在本文的三个材料中体现为,母亲跟陌生人说话对象、时间、场合等虽然不同,但都表现了母亲善良、热情,与人交往毫不设防的性格特点。)
2.“我”跟陌生人交谈时,原来是如何设防的?
“ 惜语如金”、“ 礼数必周”、“ 戒心必张”等
3.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
明线:是母亲跟陌生人说话。
暗线:是“我”对母亲跟陌生人说话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4.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超越功利 、互相信任 、真诚相待的人际关系的呼唤和渴望。
二、梳理本文结构及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课文的结构并不复杂,可分为三个部分:
1.第一部分(第1段),写母亲最喜欢和陌生人说话。 ( 文章起笔,先写父亲对子女的嘱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然后笔锋一转,写母亲一向对父亲给予子女的嘱咐随声附和,偏偏在这一条上却不能率先履行,相反陌生人说话,尤其是在火车上,自然领起下文。)
2.第二部分(第2至7段),写母亲和陌生人说话的故事。
这部分写了母亲和陌生人说话的三个故事。
①第一个故事,在往返四川的火车上,母亲和陌生人言谈极欢。
接下来的一段议论性文字,点出了母亲嘴上不设防的原因,强调了母亲总以善意揣测别对哪怕是旅途中的陌生人,也总报以一万分的友善。这段议论,又为下面的故事张本。
②第二个故事,在去张家口的火车上,母亲的善意感动了两个抢劫犯。
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真切地描绘了母亲的种种善意之举;对两个抢劫犯,行文中也有多处细腻的描写。如“那小伙子先是要把手缩回去,但母亲的慈祥与固执,使他乖乖地承受了那药膏,一只手抹完了,又抹了另一只”。这些描写,不但暗示了两个小伙子的身份还写出了他们在母亲的善良面前复杂的心理感受,从而更突出了母亲善良、热情,与人交往毫不设防的性格特点。
③第三个故事,在我家附近,母亲认了个修鞋师傅做干儿子。
前两个故事都发生在火车上,第三个故事则发生在我家附近。母亲和一个陌生的修鞋师傅由一个古旧顶针谈起,越谈越投契,到了最后,那丧母的修鞋师傅认了我母亲作干妈。
课文第二部分的内容,围绕着“母亲和陌生人说话”的主线,写了三个故事。其实,贯穿着这部分内容的还有一条线索,那就是“我”对母亲和陌生人说话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而课文的第三部分,就是这条感情线索的进一步发展。)
3.第三部分(第8段至结尾),写在母亲的感召下,我迎来了生命中一个超越功利防守的瞬间。
(在这部分的一开始,作者先交代父母都已过世多年,母亲和陌生人说话的种种情景时时浮现在“我”心中,也时时涌起一种温馨的感受。但“我”仍恪守着父亲生前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训诫…… )
那天,“我”在地铁通道里遇到了一对盲人歌者。那熟悉的歌词唤起了我内心深深的忧郁和感动。当我要给他们钱时,听到的却是: “先生,跟我们说句话吧。我们需要有人说话,比钱更需要啊!”“先生,随便跟我们说句什么吧!盲人歌者说的话,表达了他们内心深处渴望能够与人相互沟通、平等相处的心愿。这时,“我”的感情再难以自持……作者写道:我“心里涌出层层温热的波浪,每个浪尖上仿佛都是母亲慈薄的面容……母亲的血脉跳动在我喉咙里,我意识到,生命中一个超越功利防守的甜蜜瞬间已经来临……”在母亲的感召下,在这一瞬间,我将放弃父亲的训诫,以真诚和友善同一对陌生的盲人歌者沟通、交流。
四、总结
这篇课文,选材非常典型。母亲一生中和陌生人说话的材料有很多,但文中只选取了三个最具代表性的材料组织成篇。这三个材料中,母亲跟陌生人说话对象、时间、场合等虽然不同,但都表现了母亲善良、热情,与人交往毫不设防的性格特点。 另外,这篇文章语言朴素、平实,娓娓道来,与人物特点、整个故事相得益彰。
五.作业
讨论:
(1)、遇到陌生人你会怎样做?
(2)、通过讲述遇到陌生人时的表现,例如:出门要注意那些安全?自己在外面玩时要注意什么?跟陌生人走有什么危害?
探讨: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板书设计:
跟陌生人说话
刘心武
在往返四川的火车上,母亲和陌生人言谈极欢。 善良
在去张家口的火车上,母亲的善意感动了两个抢劫犯。→热情
在我家附近,母亲认了个修鞋师傅做干儿子。 与人交往毫不设防
张语晴
[《跟陌生人说话》教学设计(京改版七上)]
篇4:《戒烟》教案(京改版七上)
主干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嘲讽( ) 耐性( ) 膝盖( ) 羞惭( )
堕落( ) 酷爱( ) 名誉( ) 警觉( )
2.辨形组词。
戒_____ 戎_____ 戊_____ 戍______ 戌______
踢_____ 赐_____ 锡_____ 惕______ 蜴______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我简直羞得无地自容。
无地自容:
⑵我似乎看见他为了养活一家人,在毫无怨言的清理便盆。
毫无怨言:
⑶我是容易感情冲动而轻举妄动的。
轻举妄动:
4.文学常识填空。
《戒烟》选自______,作者_____,巴西著名足球运动员,有“球王”之称。
5.简答。
读完此文,你觉得使贝利戒烟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点击思维
1.注意“堕”和“坠”、“誉”和“誊”读音的区别。
2.通过辨析形近字写法的细微差别体会其不同的意义及用法。
3.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含义是新课标对识记词语的基本要求,此处的“无地自容”形容十分羞惭。
4. 贝利,巴西著名足球运动员,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位三次参加世界杯足球冠军队的球员,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三次被评为世界杯最佳运动员的超级球星,有“球王”之称。幼小时生活贫困,衣不蔽体、房不挡雨,喜爱足球就自己做了一个,七岁时承担生活重担--擦皮鞋来维持家用, 在卫生所当助理员,而后边做工边上学,十 一岁时和朋友一起挣钱建立起“九七”俱乐部,十二岁时被闻名遐迩的包鲁 的“运动俱乐 部”的教练瓦德马德布里托发现,在这位教练的教导和贝利的努力下他学会了拿手的曲线“香蕉球”和传世绝技“倒挂金钩”,之后开始了他辉煌的球坛生涯。
5.初步阅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提炼文章所表现的主要信息。
名师导学
1.理清结构:
贝利的父亲:耐心、信任、宽容
贝利:诚实、自尊、敬爱父母
2.语言特色:
本文的语言平实、准确。如:“我只是站在他的跟前,东张西望,就是不敢碰他的目光。”“碰”,这个动词用来写“眼光”,写内心十分紧张的“我”的 眼光,非常形象,也非常准确。“他一直保持着耐性。”“保持”,写 出父亲的“耐心”里面并不失“严格”。“他伸出一只手抱住我的肩膀,向我解释开了……”“解释”,写出了父亲讲道理时语气的舒缓,隐含着父亲对“我”的尊重,并不强加于“我”。
3.把握重点:
⑴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作者戒烟的故事,赞扬了父亲对自己进行成功教育所产生的巨大作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本人善于自我教育在成才路上所起的作用。
⑵结构安排:
本文结构 划分,既可以按空间,也可以按时间,还可以按逻辑。划分角度不同,划分结果也不同。划分时,言之成理即可。
4.攻克难点:
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是 学习本课的难点。
⑴剪裁精当:文章紧紧围绕中心剪裁,以突出父亲从人生前途和人格尊严两方面对儿子进行教育为重点,选材、剪裁。略写事件的起因,详写父亲对我的教育,最后的结果作概括交待,详 略得当,中心突出。
⑵巧妙地运用衬托手法:文章第二部分,巧妙地运用了两组衬托,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第一组,以我的感受及同伴的议论反衬父亲的平静和耐性。第二组,以我羞愧得无地自容的 感受反衬出父亲教育的强大震撼力。
⑶生动传神的描写:文中的描写虽然不多,但十分传神,有力地突出了中心。父亲的外表的平静和语言深刻而又有分寸,描写精当,恰到好处,突出了父亲的人格魅力和语言魅力。对父亲的钱夹子和钱的细节描写,突出了父亲维持全家生计的艰辛和人格的刚直感人。
5.质询疑点:
父亲与贝利的谈话为什么能使贝利从那一天起“没有碰过香烟”?
父亲发现贝利吸烟后,心境非常平静:“他的声音十分平静”、“他还是非常平静”。他“保持着耐性”,和贝利“好像进行一次朋友间的谈话似的”。他循循善诱,向贝利讲清道理,给贝利以“自爱”的教育。他相信贝利,让“贝利自己决定”,他甚至宽容贝利,给贝利以“自重”的教育:“……如果你还想抽烟,最好还是抽你自己的烟。”而且这种宽容,是在父亲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做出的:钱夹子“又旧又薄得可怜”“几张皱巴巴的票子”……父亲的“平静”使贝利感 到出乎意料,父亲的“耐性”、父亲的“信任”、父亲的“宽容”,一层比一层深地触动着贝利。贝利“无地自容”,想到父亲平日为培养自己所付出的辛苦,想到父亲为养活一家人所付出的辛劳…… 。贝利知耻而后勇,自此再也没有碰过烟。
主干知识
1.fěng nài xī cán duò k ù yù jué
2.戒烟 戎马 戊戌 戍守 戊戌 踢球 赏赐 锡箔 警惕 蜥蜴
3.⑴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惭。⑵毫无怨言:一点怨言也没有,心甘情愿。⑶轻举妄动:未经深思熟虑,轻率地采取行动。
4.《贝利自传》 贝利
5.一方面由于父亲耐心的字爱教育,自重教育和充分的信任。另一方面使贝利自觉地教育自己。
张语晴
[《戒烟》教案(京改版七上)]
篇5:《驿路梨花》课堂教学设计(京改版七上)
一、导入新课:
《爱莲说》中作者用出淤泥而不染的莲来象征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操;《青松》诗中诗人用傲霜斗雪的松来作为坚强、高洁的象征,假如我们要赋予梨花、不娇媚、不繁艳、洁白如雪的梨花一种象征意义,该是什么呢?学习了彭荆风的小说《驿路梨花》,也许我们会找到一种答案。
二、品味课文:
(一)想象梨林之“美”
1、 文中作者以优美的笔触给我们描绘了一副副美丽的景、物、人,快速自由朗读课文,发现文章的美点,以“这里的--美,你看(想)--”的句式描述出来。
2、 梨林风光真是美不胜收,在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自由品读,发言。
小结:听着同学们的发言,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副美丽的图画,谢谢你们,美的发现者。梨林美在环境清幽、美在姑娘漂亮、美在主任热情周到、美在过路人见的相互关爱。
(二) 理解茅屋之“爱”
1、 在这梨花掩映丛中的小茅屋,它虽是孤单的,却给过路人带来了方便,带来了快乐。文中哪些人得到了这种方便?
“我”和老余、瑶族老人
2、他们当时是在什么样的处境下遇着小茅屋?小茅屋条件如何?他们感受如何?
(以记者采访的形式同位间进行)
3、 屋虽简陋,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无不给人一种“到家了”的温馨感觉。他们享受了方便,是否一走了之,不再回头?他们是如何做的?
他们这样做很是辛苦、劳累,但他们高兴吗?
报恩是幸福的,帮助别人是快乐的。
小结:茅屋虽小,但它充满了爱,享受过它的方便的人,都尽力为它做点什么。
(三) 评读文章之“新”
1、 让这么多的人一一受惠,到底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在判断小茅屋的主人上,“我”和老余曾出现过几次误会?是她(梨花妹妹)?是他(瑶族老人?)都不是。
2、 那我们来看都是谁为小茅屋做出过贡献?
解放军建茅屋、梨花和梨花妹妹照料、瑶族老人送米、我们修葺茅屋。
3、 解放军为何建茅屋?梨花和妹妹为何这样做?瑶族老人威吓?我们又为何这样做?
其实他们都是向雷锋学习。这就形成了一个连环套,每个环节间都有一种因果关系。无论从整体还是从局部看,本文是先写果后写因,还是先写因后写果?
4、 而从文章内容看,又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可见本文是顺叙中套倒叙。一次误会激起一层浪花,作者就一次次设置悬念,使文章波澜起伏,跌宕多姿,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本文的第一个写作特点:悬念迭起构思新。
B、驿路梨花标题新
文章标题是“驿路梨花”,稳重几次写到梨花,找出来,读一读。然后判断举重梨花的含义。
这驿路梨花是边境盛开的洁白的梨花,是哈尼小姑娘梨花,是雷锋精神的象征。花似人,人似花,标题与主题,梨花的自然美与心灵美巧妙地联系起来,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C、雷锋精神立意新
雷锋精神是无数作品反映的陈旧的话题,要想写好,必须出“新”。本文突出之处就在于没有把目光停留在这些闪闪发光的相对独立的事件上,而是抓住了事例间十几年没有中断的本质上。雷锋精神激励了解放军,解放军的行为又感染了梨花姑娘,梨花姑娘的行为又应县风格了后来一系列的人。尤其是结尾“驿路梨花处处开”的“处处”远远超过了字面的含义。既然梨花象征了雷锋精神,,那么“驿路梨花处处开”可换成一句什么话呢?
雷锋精神大发扬。
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雷锋精神大发扬呢?
可见,雷锋精神不断传递,不断发扬,在时间中穿行,在空间中辐射,引得“千树万树梨花开”,真是“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大发扬”。这就是本文的第三个特点:雷锋精神立意新。
小结:学习本文悟三新:悬念迭起构思新,驿路梨花标题新,雷锋精神立意新。
三、 拓展探讨:
无私奉献受到人们的称赞,市场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假如哈尼小姑娘在驿站开起了旅店,你怎么看?
我还曾经看到一副漫画:一个人在水中挣扎,喊着“救命”,岸边一人在悠闲地吐着烟卷,身边的牌子上写着“救人100元”。漫画的题目是“见钱勇为”。对这样的事件如何看待?
小结:小姑娘开起驿站本无可厚非,见钱救人就会为人们所不耻。我们也从每体上尖刀了一些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的故事。鲁迅曾说,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怜的民族,有了影戏哦内却不被重视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虽然显示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雷锋精神之花在新时期仍娇艳的开放在中华大地上,一批批青年志愿者走进了敬老院,活跃在了环保第一线,一批批青年志愿者响应党中央开发西部、建设西部的号召,把青春献给了西部。
张语晴
[《驿路梨花》课堂教学设计(京改版七上)]
篇6:《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京改版七上)
课标要求
培养鉴赏散文作品的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结构特色和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通过具有特征性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个性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于国文老师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结构特色和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通过具有特征性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个性的写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究法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过程及方法
一、导入
课前老师要求大家充分预习梁实秋先生的散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不知大家预习得怎么样了,现在我来提几个常识性的问题来考考大家:(回答时不得翻看课本)
1.“国文老师”我们现在称之为什么老师?(语文老师)
( “国文”与“语文”的区别:“国文”顾名思义是祖国的文字和文章,而“语文”的涵盖面要广得多,“语”是“语言”、“口语”,“文”是“文字”、“文章”,因前面无“国”限制,中外的语言文字作品都可囊括其中)
2.题中的“国文老师”姓甚名谁?(徐锦澄)
3.作者写作本文时大概是多大岁数了?(“十八九”+“五十”,应该在接近七十岁的时候)
梁实秋先生,这位台湾著名散文大师在时隔五十年之后回忆起自己的老师还是 那样的历历在目,满怀深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著名散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二、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结构特色和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2、学习本文通过具有特征性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个性的写法。
3、体会作者对于国文老师的情感。
三、自学指导
既然文章的题目是《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你们预习了这篇课文后,对这位国文老师印象如何呢?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你对这位国文老师的印象。【可以就一点说,也可以综合起来说。】
明确: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同时逐步形成以下板书(破折号前的内容):
脾气暴躁--绰号是“徐老虎”、凶、老是开口就骂人
像(相)貌古怪--脑袋有棱有角,头尖、秃、亮,脸形方方的、扁扁的,鼻尖红
习惯有趣--戴一副墨镜、两肩高耸、鼻涕吸溜、长袍油渍斑斓、仰头迈八字步、撇嘴、狞笑、爱骂人
敬业--对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不满、 自己选编教材、讲课亲切投入
爱生--敢于批评学生、耐心指导学生
请同学们在题目的 “国文老师”前加一个修饰语,来概括你对这位国文老师的总体印象:
示例:我的一位脾气暴躁、像貌古怪、习惯有趣但却敬业、爱生的国文老师。
从全文看,国文老师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脾气--暴躁 ,爱骂人
文中哪几个段落写了徐先生骂人?
(3-6四个小节 )让学生找到这几节,把描写徐老骂人的这几段自己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 描写徐老师骂人形象的?
(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诵,边读边想象体会)
明确:“他在讲台上来回踱着,吸 溜一下鼻涕,骂一句,足足骂了一个钟头……”徐先生的确爱骂人,就连梁实秋先生都挨过骂,还被骂出了“警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往到底!”生动的描写把徐老师蛮横好骂的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
可以想见当时的徐老 师是气愤异常,作者为了逞一时之能惹怒了老师,还挨了一顿骂,那么是不是从那以后徐老师对于这样一个敢于顶撞自己的学生就恨之入骨,弃之不顾了呢?
明确:不是。
问:原文又是怎样说的呢?
明确:“我这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正是因为这一次“交手”,“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而作者所说的“收益最多”,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第八段,徐先生选辑教材的方法独到。
“有古文,有白话,新旧兼收,难得的开通。使我对国文的兴趣提高了不少。”
【这既显示了对传统的继承,也不乏时代气息。把课外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读书 兴趣。】
第九段,徐先生善于诵读。(学生齐读此段)
“朗读可很有意思,……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 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思的一半了。”
【诵读是积累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形成语感的主要途径;诵读能加深学生读课文语言的理解,能有效地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诵读,要读得准确而富有感染力,这样学生就能从老师的范读中得到 许多感悟。】
第十段,徐先生给我批改作文。
“改作文都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徐先生追求的是简洁、硬朗 的文风,(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作者说(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 能不归功于我这位先生的教诲)”。
【梁实秋先生在散文方面能有如此深厚的造诣不能不说没 有徐老师的影响,梁实秋说:散文的艺术中之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割爱。】
第十一段,徐先生教我许多作文技巧。
“小到用字、开篇、说理,大到文章起承转合的技巧,徐先生都一一传授,使“我”“至今受用”。
【 这些对于现在的学生写作来说,依然具有指导性。】
这个“相貌古怪,脾气暴躁,行为不好”的国文老师能够算得上是个好老师吗?那你认为徐老师身上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让我念念不忘?
明确:徐先生既是一位有 见识、有作为的素养极高的老师,又是一位敬业爱生的人品极高的老师。
至此,徐老师的形象鲜明的凸现出来:
徐老师是一位相貌古怪、习惯不好、脾气暴躁,但却敬业、爱生的国文老师。
环节二 合作释疑
环节三 点拨拓展
(备注:合作释疑和点拨拓展可以按照顺序 先后进行,也可以根据教学设计交叉进行设计)
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这样一位令人难忘的国文老师,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刻画的呢?
【每篇优秀的文章总有一些亮点,那么什么是“亮点”呢?亮点就是让 读者眼睛为之一亮的地方,或结构,或语言,或立意,或描写……我们要写出亮点,首先要认识亮点,今天就让我们来找一找本文中的一些亮点,并作适当的赏析。】
明确:(1)欲扬先抑的手法
对徐老师的描写从开始的“徐老虎”、古怪相貌、不良习惯、暴躁脾气,到后来的敬业爱生,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作者实际上是通过那些富有个性特征的描写来突出国文老师的有趣可爱,与下文写老师的认真、敬业、爱生形成了反衬,正所谓“瑕不掩瑜”。
(2) 善于抓住特征,进行细腻描画
“国文老师”的形象之所以能刻画得如此惟妙惟肖,究其原因是作者善于抓住特征,进行细腻描画。那有棱有角的脑袋轮廓,那秃秃亮亮的肩头,那方方扁扁的脸形,那总是耸得高高得肩头,那常吸溜鼻涕的酒糟鼻子,那油渍斑斓的长袍……寥寥几笔,人物就形神兼备了,作者不愧是散文大家。
(3)语言幽默诙谐
语言幽默本就是梁实秋散文的语言风格,本来回忆恩师的文章应该严肃庄重些,但作者偏偏不肯,你看他谢老师的鼻子,一会说他“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一会说他:“鼻孔里常常的藏着两筒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一会又说他“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的吊出两根玉箸,他用手背一抹”,真是竭尽调侃之能事,文中这样风 趣幽默的描写 比比皆是,但毫无造作之感,高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
还有作者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最后一段语言朴实,却表现了自己对先生深深的思念之情,作者是如何传达这种思念之情的?
明确:作者先从时间的间隔上写自己的怀念,“将近五十年了”,可见相隔时间之久,将近半个世纪没有见面,但先生的音容笑貌竟记得如此清晰,足见怀想之深;
作者又从空间的间隔上写自己的怀念,“听说他已早归道山”,阴阳两隔,更添惆怅之情。
文末的“怅惘敬慕”可谓是点睛之笔,“怅惘”是因为一直“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且先生已不在人世,“敬慕”是因为先生出众的才华和高尚的人格。
环节四 当堂检测
想让人物鲜明生动,呼之欲出,就要抓住能够表现人物个性的特征,进行细腻描画。
练习:猜一猜“他” (“她”)是谁?
用100字左右刻画我们班其中一位任课老师的外貌或是有关的一个细节,写好后读给同学听一听,看看同学能不能猜出来。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欲扬先抑的结构艺术,欣赏了风趣幽默的语言艺术,还学会了写一个活生生 的人物的具体方法。老师希望大家能把今天课堂上所学到的技巧运用到今后的写作实践中去,也希望大家把今天学习散文的一些方法运用到今后的散文阅读之中去。
课后
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脾气暴躁
像(相)貌古怪 怅惘敬慕
习惯有趣
敬业爱生
张语晴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京改版七上)]
篇7:捅马蜂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捅马蜂窝》似乎带着几分童年的苦涩,正是这份苦涩幻化为儿童成长的内驱力。作者冯骥才用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的笔调,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我们描述了儿时的一段难忘的回忆。出于好奇心,“我”捅坏了马蜂的家,毁坏他们的生活,这种罪孽感使“我”下定决心“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从而引发我们的思考——人与动物如何相处。教学目标:
1.“闯进屋来”的“闯”,“拖进了屋”的“拖”等词的形象性。
2、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对话、朗读、合作能联系课文有关语句说一说“我”情感的变化,引发思考人与动物如何相处。
4.通过语言文字训练,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我”的心理和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谁捅过马蜂窝?当时是怎样一种情景?有什么感受?今天我们和著名作家冯骥才一同感受他小时侯捅马蜂窝的情景。
板书课题:捅马蜂窝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要求:认真听,把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新词,画出来,并注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读了解一些词的意思,如:“乐园、冒险、痊愈、罪孽”等。
3、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和对生字新词的理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文章为我们描述了儿时的一段难忘的回忆。出于好奇心,“我”捅坏了马蜂的家,毁坏他们的生活,这种罪孽感使“我”下定决心“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从而引发我们的思考——人与动物如何相处。
2、引导学生画情节折线图,了解古诗情节的曲折变化。
篇8:捅马蜂窝教学设计
一、回顾课文内容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学习了生字词,这节课我们再次跟随作者走进爷爷家的后院,感受当时捅马蜂窝的情景。在这之前,谁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谈感受
中心话题:请同学们再次用心地、细细地品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在“我”捅马蜂窝的前后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从课文中什么地方感受到的`?画出有关的字、词、句,品一品、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1、(1—7自然段)
通过爷爷、奶奶的对话(奶奶的抱怨、爷爷的警告),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心情激动,跃跃欲试地想把马蜂窝捅下来。并付住于行动。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涌出”“强烈渴望”等词体会作者强烈的好奇心。通过“悄悄溜到”“脱下褂子”“遮住脸”“接绑”等词,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形象地感受作者跃跃欲试想要捅马蜂窝的心情。
板书:好奇渴望
2、(8--9自然段)
抓住“径直”“凶猛”“扑”“拼死”“不顾一切”等词语引导学生思考:捅马蜂窝的过程中“马蜂”是怎么想的?“我”又想了些什么?“我”的心情由好奇、渴望变成了什么?(惊呆)
教师指导朗读。
板书:惊呆害怕
3、(10--16自然段)
爷爷与“我”的对话: “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这句话,使心有余悸的“我”的心中激起了波澜,让“我”对马蜂有了新的认识:小小的马蜂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从而使“我”的内心产生了罪孽感,心情沉重。并对勇于拼死、守护自己家园的马蜂产生敬佩!
教师指导朗读对话,要读出爷爷的语重心长,和“我”的疑惑不解。
板书:赞叹、心情沉重
4、(17--21自然段)
这种对马蜂的敬佩和对自身的罪孽感,让“我”对马蜂有了深深的牵挂,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这种感情?
教师指导朗读。
板书:舒心
三、升华情感
作者从动手捅马蜂窝到盼望再见到马蜂窝,再到看到新马蜂窝筑成之后的开颜而笑中感悟到了什么?
四、作业
课后自主阅读《儿童智慧》《黄蜂筑巢》并完成书后的练习。
篇9:捅马蜂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冯骥才,本文真实而生动地描述了作者少年时代成长道路上的一次冒失行动:活泼好动、好奇心极强的“我”不顾爷爷的反对捅了马蜂窝,结果遭到马蜂的反击,差点儿丢了性命,通过这件事,“我”对马蜂有了新的认识,并获得了人生的启迪――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情。
“捅马蜂窝”是“我”在淘气的年龄时干的淘气的事,作者把儿时的小事写得一波三折。每一次转折都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真是引人入胜,让人回味无穷。本文内容浅近,思路明晰。叙事生动,语言活泼,在叙述中融入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受,容易激起孩子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认读本课14个生字,会写12个田字格里的生字。
2. 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文中“乐园、冒险、
复仇、痊愈、罪孽、舒心”等词语的意思。
3. 体会“爬满青苔”的“爬”,“闯进屋来”的“闯”,“拖进了屋”的“拖”等词的形象性。
4. 朗读课文。练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话、朗读、合作,联系课文有关语句说说“我”的情感变化。
2. 品味语言,学习作者把一件事情写具体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阅读实践中了解不伤害别人的意义,引发人和动物如何相处的思考。
重难点分析:
l 本课教学重点是读懂文章充满情趣的语言,了解“我”情感的变化。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理清层次,然后抓住表示“我”在捅马蜂窝之前、捅马蜂窝之时、捅马蜂窝之后不同心理的重点词句展开教学,教师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品读相关词句,结合想象,揣摩人物心理,帮助学生梳理情感线索,体验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同时感受作者的写作方法。
l 了解课文内容,产生不伤害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是本课教学难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作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力图围绕学生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在静读默思、解疑悟情的过程中实现这个对话过程,产生不伤害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课前准备:
1. 查找有关马蜂的知识。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了解马蜂。
(一)交流课前搜集资料,说说对马蜂的了解。
(二)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并课件出示关于马蜂的介绍资料。
(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冯冀才的童年生活,和他一起体会“捅马蜂窝”。
(四)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五)播放课文录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一)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同时标出自然段,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出示生字、容易读错的词语,检查读音,相机正音。
(三)同桌分自然段互读课文,要求互相正音,对方读得不流利的地方,请他再读一遍。
(四)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五)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一)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教师提示:快速默读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用眼睛扫视,边读边想文章脉络。
(二)师生交流。
全文共21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9自然段):写“我”捅马蜂窝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学生交流(课件出示)
原因:奶奶的叨念和好奇心。
经过:“我”去捅马蜂窝,妹妹由于害怕忘了事先的约定,把“我”关在门外,我被蜂蜇了。
结果:“我”被马蜂蜇病了,并且因害怕马蜂而不敢去后院了。
第二部分(10-19自然段):写“我”听了爷爷的述说,后悔自己捅马蜂窝,盼望马蜂重返檐下筑巢的心情。
第三部分(20-21自然段):写捅马蜂窝的启示:再不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
第二课时
一、回忆内容 巩固认知。
回忆课文内容,这篇文章主要讲了
一件什么事?
二、牵出情线,初步感悟
(一)在“我”捅马蜂窝的前后过程中,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由读文,画出描写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写批注。
(二)指名读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课件出示)
(三)说一说作者的情感变化。老师适时板书:好奇、胆怯、愧疚、期望
过渡:你们看,作者从一件捅马蜂窝的事情中,有这么多心情的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他首先出现的“好奇”
三、品味词句,深入领悟。
(一)激情朗读,体会“好奇”
1. 课件出示第一次情感变化的句子,学生读。
2. 马蜂窝是什么样子?读文填空:
这里,( )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 )。
3. 对于这个壮观的马蜂窝,奶奶总为他生气,时常埋怨道――,爷爷却连连摇手,警告说――,我站在一旁,心里却――。
4. 对于捅马蜂窝这件事,家里的人所持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找出家人对于捅马蜂窝各自的态度是怎样的?
●爷爷:捅不得,会蜇死人的`。
●奶奶:生气 请人来捅
●妹妹:害怕
●我:有趣、渴望、(课件出示)
5. 我对捅马蜂窝产生了截然不同想法,联系其他家人的态度,联系上下文来说说,为什么我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吗?
语言训练(课件出示):
因为 ,我心里涌起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
6. 想一想,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男孩子?
归纳梳理学生的随机发言:淘气、好奇心极强、喜欢探险。
7. 体会朗读:“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
8. 引读第七小节相关内容,了解“我”在捅马蜂窝前的准备:
(1)当我被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 ,自己也是全副武装 ,并配备了武器 ,最后还和妹妹有了约定 。
(2)看来我是有备而来,对捅马蜂窝这件事是志在必得。带着这种雄心壮志,再来读读课文的第七小节。
过渡:这一捅可坏了,出大事了,什么事呢?读读文章,找找与“胆怯”有关的句子。
(二)想象朗读,体会“胆怯”。
1. 认真读读课文的第8自然段,看看人物内心是怎样变化的?
(1)归纳梳理:迟疑--好奇--惊呆
(2)理解:“迟疑”,联系上下文了解迟疑的原因。
(3)揣摩心理,合理想象说话。(课件出示)
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我想 。
2. 再读这段话,用联系上下文了解人物内心情感,选择一个地方写下来。
(1)课件出示:
●当我的竿头触到……关在门外。我心想 。
●我一回头,……使我惊呆了,我心想: 。
(2)交流。
第一句:抓住“我”的动作“触、顶、摇撼、扔、跑”,体会“我”捅马蜂窝时的紧张。
抓住马蜂的反应“轰、一团、腾空而起”,感受马蜂数量之多及其受惊时的慌乱。
第二句:读读下面两个句子,比较哪个写得更好?为什么?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朝我扑来,好像一架战斗机。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
3. 结合板书,抓住我的动作和马蜂的反击,根据作者内心的变化说说我捅马蜂的过程。
4. 捅马蜂窝的结果怎样?
(三)读中感悟,体会“愧疚”。
1. 这是一只充满激情和勇气的马蜂,却因我而 !
2. 因此作者说: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我真希望( )
3. 朗读、感悟。
(四)情景设置,体会“期盼”。
1. 字词训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课件出示)
盼望 希望 渴望 失望
那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一年过去了,我天天( )……马蜂却没有来。
转年开春,当我看到有两只马蜂在窗檐下转了转时,不禁心中充满了( ),它又飞走了。空空又是一年,我心中( )极了。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我( )它们能回来。
2. 过渡:你们看,作者的心情被描写得多具体呀!从盼望马蜂归来到仿佛看到了希望,接着又是大失所望,在结尾,作者的渴望,似乎打动了马蜂,它们又回来了。望着这一切,作者暗下决心,他说:“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1)课件出示句子:
于是,……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2)思考:从题目来看更应该是不再做一件伤害马蜂的的事,那怎么作者又说是: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小组讨论。
小结:每一只马蜂都是富有激情的生命,来到世间的生命都有无限的生机,人与人要和睦相处,才能有和谐的关系。
三、与文本对话,触摸心灵。
(一)结合“我”捅马蜂窝的前后过程中心情发生的变化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二)学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三)想一想,演一演:(课件出示)
1.听了爷爷的话之后,“我”梦见了英雄马蜂,设想一下“我”与英雄马蜂的对话。
2.“我”与马蜂的儿子“小马蜂”的对话。
四、与生活对话,联系现实。
(一)你做过、见过或听说过随意伤害生命的事吗?学了本文之后,你怎么看这件事?
(二)你知道像马蜂这样誓死捍卫家园的英雄吗?
五、作业。
假如你是一个电影导演,让你将“捅马蜂窝”这部分拍摄下来,再现当时的情形,请你选择一个印象最深的镜头,把它具体地描写下来(可以运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篇10:捅马蜂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捅马蜂窝》似乎带着几分童年的苦涩,正是这份苦涩幻化为儿童成长的内驱力。作者冯骥才用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的笔调,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我们描述了儿时的一段难忘的回忆。出于好奇心,“我”捅坏了马蜂的家,毁坏他们的生活,这种罪孽感使“我”下定决心“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从而引发我们的思考——人与动物如何相处。教学目标:
1.“闯进屋来”的“闯”,“拖进了屋”的“拖”等词的形象性。
2、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对话、朗读、合作能联系课文有关语句说一说“我”情感的变化,引发思考人与动物如何相处。
4.通过语言文字训练,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我”的心理和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谁捅过马蜂窝?当时是怎样一种情景?有什么感受?今天我们和著名作家冯骥才一同感受他小时侯捅马蜂窝的情景。
板书课题:捅马蜂窝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要求:认真听,把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新词,画出来,并注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读了解一些词的意思,如:“乐园、冒险、痊愈、罪孽”等。
3、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和对生字新词的理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文章为我们描述了儿时的一段难忘的回忆。出于好奇心,“我”捅坏了马蜂的家,毁坏他们的生活,这种罪孽感使“我”下定决心“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从而引发我们的思考——人与动物如何相处。
2、引导学生画情节折线图,了解古诗情节的曲折变化。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学习了生字词,这节课我们再次跟随作者走进爷爷家的后院,感受当时捅马蜂窝的情景。在这之前,谁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谈感受
中心话题:请同学们再次用心地、细细地品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在“我”捅马蜂窝的前后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从课文中什么地方感受到的`?画出有关的字、词、句,品一品、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1、(1—7自然段)
通过爷爷、奶奶的对话(奶奶的抱怨、爷爷的警告),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心情激动,跃跃欲试地想把马蜂窝捅下来。并付住于行动。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涌出”“强烈渴望”等词体会作者强烈的好奇心。通过“悄悄溜到”“脱下褂子”“遮住脸”“接绑”等词,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形象地感受作者跃跃欲试想要捅马蜂窝的心情。
板书:好奇渴望
2、(8--9自然段)
抓住“径直”“凶猛”“扑”“拼死”“不顾一切”等词语引导学生思考:捅马蜂窝的过程中“马蜂”是怎么想的?“我”又想了些什么?“我”的心情由好奇、渴望变成了什么?(惊呆)
教师指导朗读。
板书:惊呆害怕
3、(10--16自然段)
爷爷与“我”的对话:“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这句话,使心有余悸的“我”的心中激起了波澜,让“我”对马蜂有了新的认识:小小的马蜂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从而使“我”的内心产生了罪孽感,心情沉重。并对勇于拼死、守护自己家园的马蜂产生敬佩!
教师指导朗读对话,要读出爷爷的语重心长,和“我”的疑惑不解。
板书:赞叹、心情沉重
4、(17--21自然段)
这种对马蜂的敬佩和对自身的罪孽感,让“我”对马蜂有了深深的牵挂,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这种感情?
教师指导朗读。
板书:舒心
三、升华情感
作者从动手捅马蜂窝到盼望再见到马蜂窝,再到看到新马蜂窝筑成之后的开颜而笑中感悟到了什么?
四、作业
课后自主阅读《儿童智慧》《黄蜂筑巢》并完成书后的练习。
板书设计:
篇11: 《捅马蜂窝》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检查预习情况,掌握本课的生字及新词。
2、通过朗读课文,能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31捅马蜂窝,说说你曾做过类似的事吗?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本课生词,指名认读
闯进反驳胆怯耗尽慌忙胶水
教师提示:“怯”字读“qiè”,不要读成“què”;“嬉”字读“xī”,不要读成“xǐ”;“慌”字不要多一点。
2、观察每组字有什么不同,再组词。
邦去()荒()交()
绑()怯()慌()胶()
插()尸()拖()胶()
播()户()托()郊()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
4、评价朗读情况。
三、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小结。
“我”把马蜂窝捅下来了吗,然后又发生了怎样的事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2、学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着能自己解决问题,发展创造性思考。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1、由于幼稚,我们曾做过的一些冒失的事,给别人,也给自己带来一些小小的伤害,然而当我们回想往事,回想童年,我们心中充溢着的却是美好和甜蜜。
2、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精读感悟。
1、自学。
要求:
(1)自读课文,找出描写“我”思想感情变化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2)想一想,每次思想感情变化的原因。
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画下来的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结合全文,理清“我”情感变化的线索,交流“我”对思想感情变化及其原因的理解认识。
4、重点理解。
(1)课件出示: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做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
(2)提问。
①把“涌出”、“迟疑”换个词,比较哪个词更恰当,为什么?
②“那多有趣”中,“那”是指什么?
③文对“我”、妹妹、马蜂分别作了哪些描写?中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④从文中找出比喻句,结合文意理解其运用的妙处。
⑤马蜂窝中有百十来只马蜂.为什么文章只重点写了一只?
⑥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用“――”画出来,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作者从动手捅马蜂窝到盼望再见到马蜂窝,他前后的不同表现说明了什么?
(3)文章的结尾“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是作者的感悟,此句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其中“旁人”指的是谁?
(三)总结归纳。
再读课文,说说读了本文你想说什么?
板书设计:
捅马蜂窝
强烈渴望→吃惊→盼望
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篇12: 《捅马蜂窝》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读、抓重点词句,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2、感悟文本,体会课文内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捅马蜂窝》一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导入。教师:同学们,本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条不紊地向我们介绍了作者小时候捅马蜂窝的原因、经过、结果;“我”对马蜂的再认识和“我”对马蜂归来的期盼。那么作者是怎样环环相扣,将意图表达清楚的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深入了解课文。
设计意图:教育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成功的情感体验能让学生对教材有着浓厚的探究意识。本环节让学生通过对旧知的回顾,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增强对文本的探究意识。
二、品读重点,深入感悟。
1、出示提纲,明确重点。
默读课文,用笔画出文中比较精彩的部分,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2、品读感悟,美读升华。
(一)细读1―7段,了解捅马蜂窝的经过
(1)自由阅读课文,想一想: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集体交流反馈:
马蜂窝的位置、给爷爷奶奶生活带来的不便、“我”捅蜂窝的准备及过程。
(3)相机重点引导:
A、作者写捅马蜂窝,为什么还要写爷爷家的后院?对蜂窝的介绍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从这些内容,你了解了哪种写作方法?(环境烘托,为捅蜂窝埋下伏笔)
B、从爷爷奶奶的对话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这对我有什么影响?(引导出:捅蜂窝的方法及“我”强烈捅蜂窝的欲望)
C、品读、抓住重点词句,体验扣人心弦的捅窝过程(6―7段)
①、找出具体描写“我”捅蜂窝的段落,读一读。
②、指名反馈:
捅马蜂窝的经过真是__________________!(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紧张、恐惧、惊慌……)
③、教师小结:是啊,捅马蜂窝的情景紧张而扣人心弦,找出具体语句品读、体会。
④、指名反馈句子,相机出示:
A、“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上衣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
自由读画出描写“我”捅蜂窝准备工作的动词,并谈谈读后感受。
(从动词中传神地透露出“我”准备得细致周密,同时也突出了“我|既想捅又害怕的心理,进而体会捅窝的紧张和扣人心弦。)
B、“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地摇撼两下,只听得‘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情景。指名谈感受。
(“嗵”写其声,“沉甸甸”写其沉重,“一团黄色的飞虫”用“团”来形容,只见黄色,看不见马蜂个体,写蜂群聚集之多,“腾空而起”“扔掉”“跑”等动词写出了蜂群受惊后猛然逃出可怕、紧张的情景。)
指导朗读,想像、感悟。
C、“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
品读句子,找出关键词,体会,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指名反馈,重点引导:“径直而凶猛”“扑来”写出了马蜂不顾一切的气势;又用一个比喻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写出了马蜂的拼死一搏。
感情朗读,体会感悟。
⑤小组合作,再次感情朗读,体会捅窝的扣人心弦及马蜂誓死拼搏的精神。
4、教师小结:从捅蜂窝到挨蜂蜇,时间不长,作者却写得生动形象,令人惊心动魄。原因是什么呢?是的,靠的就是平时观察细致,靠的是准确生动地运用一些表示动作、行为、情态的动词,靠得是细节描写这一表达方法。所以希望同学们,在平时要留心观察,并掌握一些写作技巧。
设计意图:叶老说:“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把阅读、理解、品味、感悟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启发、点拨、引导、激励留给教师,让教师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本环节正是以质疑明确学习方向、以自读自悟感悟文本内涵、以合作交流加深内容理解来体现这种理念的。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升华。
(二)研读8―11段,了解马蜂的特性。
(1)轻声读文,想想:从爷爷的话中,我对马蜂的特性有了哪些了解?画出相关语句。
(2)齐读课文第11段,思考:
A、“我”对马蜂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B、面对这死去的小飞虫,为什么会有一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罪孽感”表达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①小组读文、思考、交流、讨论、汇报。
②教师小结:“我”对马蜂的态度由厌恶转为敬佩。因为“我”伤害无辜的生命,破坏了它们的家园而感到罪孽沉重。这种罪孽感更表达出了“我”的愧疚之情,要善待生命。
C、再次读文,更深度理解:
“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引导学生明白:马蜂的这一特性,正是它为保卫家园而牺牲自己精神的具体体现,令人佩服。点明文章主旨。
设计意图:本环节运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抓重点句子研读感悟,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新课标提出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三)精读第12段,感悟文本内涵
(1)默读本段,思考:这一段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你认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集体交流,教师引导:
作者运用设问句更表达出了“我”盼“无家可归”的马蜂归来重建家园的急切心情。特别是最后一句,既突出了儿童的幼稚之举,又表达了盼归的急切,更是在呼吁我们要善待动物,善待生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感悟的习惯。
(四)入情入境,体会作者情感变化
速读全文,从每一部分中感悟作者的内心感受。
引导学生明确:从捅窝的渴望到捅窝的受惊再到捅窝的忏悔,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体会作者情感变化,把握文章基调,进而提高感情朗读水平。
3、立足教材,拓展延伸。
(1)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
(2)从文本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或者学习完课文后,你想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做事冒失,不经调查研究,造成的后果有时是无法弥补的,要学会为他人着想。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探究文本的真正意图,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以达渗透人文教育之目的。
三、多元训练,读写结合。
1、写一则50―100字的学文读后感。
2、根据课文第7段的描写,写一场景。(提示:注意人物动作、心理、神态及细节描写)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以达阅读之真正目的。
板书设计
准备细致周密
要善待生命
5、捅马蜂窝经过扣人心弦不冒失做事
为他人着想
结果挨蜇盼归
篇13:《扁鹊见蔡桓公》说课稿(京改版九上)
一、说教材与学情
《扁鹊见蔡桓公》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十三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言文选自《韩非子.喻老篇》本意是在喻老子“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观点。目的是让 学生在阅读中认识“讳疾忌医”的危害性,理解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意义。《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基本内容。”《扁鹊见蔡桓公》是一篇精讲课文,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故事的后面隐含了深刻的道理。作为初一 的学生刚刚接触到文言文,在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说教学目标
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熟练朗读课文。
2、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及揭示的深刻道理。
3、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使学生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敢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帮助。
三、说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简明扼要 的概括故事的内容,明晰故 事揭示的哲理。
本节课的难点是:蔡桓公“遂死”的结局揭示的讳疾忌医的危害性。
四、说教法
1.本文通俗易懂,情节生动有趣,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有能力独立完成文意的疏通,掌握重点词句的意思。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重在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这则故事是用文言写的。可以先通过朗读全文,培养自己的文言语感,了解故事的梗概,从整体上把握句意、文意。然后对照注释,查字典、词典,弄懂生字、生词的含义,特别是课文中出现的与现代汉语用法不同的词语,如文中出现的“有间”“居”“复”“益”“应”“索”“是以”“请”“齐”“汤”“还”等词,进而弄懂每句话的意思乃至全文的意思。
3.在大体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 仔细阅读全文,深入钻研课文。讨论扁鹊和蔡 桓公的几次见面,每次见面的结果怎样,蔡桓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阐明了什么哲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真正理解成语“讳疾忌医”的含义。
4、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课件,打开学生的视野,开启学生的思维,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5、教学本文过程中务必让学生多读,在读中领会句意,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指点背诵的方法,如按叙事的线索记住内容等,让学生熟练背诵,正确默写。
五、说学法
1、诵读法:文 言文学习应着重体现朗读,注意语气、语调、 节奏,力求声情并茂。在反复的诵读中,理解人物形象,深入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
2、复述法: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
3、讨论法: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体味学习的乐趣,与人交流的乐趣。
4、谈话法:引导学生联系现实大胆的谈。
5、课本剧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性格。
六、说教学手段
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结合多媒体电教设备辅助教学。
七、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感知课文。教师要求学生讲成语“起死回生” 引出《扁鹊见蔡桓公》
提问作者生平、出处、主人公等:(韩非子喻老) 韩非子是什么时期、哪国人?哪家的代表人物?(战国末年、韩国、法家)--本文的扁鹊,其真 实名字叫什么?--扁鹊(秦越人)--真正的扁鹊实际上是谁?(传说中的上古名医)
(二)、自主合作,朗读课文(示范读、齐读、分角色读) :
读前可提示学生,一要注意句中停顿,二要注意人物说话的语气。
(三)、掌握常用生字词注音,辨析多音字 ;注意文言文的特殊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 能指出通假字的意义:汤(同“烫”) 用热水焐 还(同“旋”) 回转,掉转 火齐(同“剂”),药剂
(四)、讨论探究,研读课文。
提出“突破口”, 讨论扁鹊 和蔡桓公的几次见面的,每次见面的结果怎样,蔡桓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阐明了什么哲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真正理解成语“讳疾忌医”的含义。
一见:在腠理……恐深 寡人无疾
二见:在肌肤……益深 不应,不悦
三见:在肠胃……益深 又不应,又不悦
四见:望桓侯……还走 使人问之
结局:扁鹊逃 桓侯死
(五)、教师小结,拓展延伸,感悟课文。
通过蔡桓公的事例,来说明做人不 要讳疾忌医,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要接受别人的忠告与帮助。
(六)、思维迁移
讨论交流: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你最想对扁鹊和蔡桓公说什么?
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能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以便更好的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帮助。
八、板书设计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
诊
(请)
病 医
(忌)
讳
桓公
张语晴
[《扁鹊见蔡桓公》说课稿(京改版九上)]
篇14:先秦诸子论学八则 教案(京改版九上)
初一(第13册)文言文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顺畅朗读课文,掌握诵读的节奏、语气,通过朗读了解文章大意。
2.能借助课本的注释或工具书,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了解通假字、古今词义的变化等知识,初步培养学生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的习惯,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
4.把握文章内容要点,能够概括课文中心意思,写出段落大意。
5.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多种途径,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等相关内容。借助注释、工具书,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了解文章大意。
2.鼓励学生质疑,启发想象,教给学生形象思维方法。课本中所选古代的文学作品有许多栩栩如生的形象,都能给学生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进入作品的意境,游刃驰骋,品味奥妙,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3.启发学生联想、分析、推理,探索阅读文言文的规律,教给学生逻辑思维方法。
4.巧设疑点,启发诱导,教给学生多角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感受我国古代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2.结合课文内容,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古代作品的现实意义。
3.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诵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意;掌握诵读的一般要领,积累文言词汇。
难点:1、文章作者情况及写作的相关背景知识。
2、文言词汇的理解及文言句式的把握。
3、用科学的眼光、辩证的观点认识文章的现实意义。
三、教材分析:
全册书共分三部分:即阅读、写作、语言知识和运用。阅读部分有28篇课文,一个专题研究。其中,1--20课为记叙文,21--24课为诗歌,25--28课为文言文。编者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先衔接小学的记叙文教学学习,引导学生从亲情、师生情到社会生活等不同领域来感悟;由中国的作品到外国作品;再由记叙文到诗歌;由现代作品到古代文言文的学习。在现代文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学习几篇故事性强,浅显易懂的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增强文言语感,感受古代文化精华。本单元共四篇课文25课《先秦诸子论学八则、》26课《扁鹊见蔡桓公》、27课《古代神话故事三则》、28课《两小儿辩日》。
四、注意事项: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规定: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历年中考也要求,文言文要求准确把握重点实词、虚词含义,能够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内容的简单理解(用原文回答问题),背诵默写课文。所以,在初一的文言文教学中,不要以老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应该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文言文能力的培养。不要怕浪费课时,应该注重夯实基础,落实到位。首先要求学生准备好一个能够使用三年的文言文笔记本,另外准备古汉语词典。在教学过程中放慢速度,让学生充分的使用词典,结合注释解决文言语句的翻译,老师做必要的引导,讲解,归纳。
《先秦诸子论学八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词语说、愠、罔、殆、亡、官、锲、镂、假,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指导学生掌握诵读的一般要领,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了解文章大意,积累文言语汇。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先秦时期思想文化对我们的深远影响。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诵读的一般要领,背诵课文。
2.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正确理解词句意义。
三、教学难点
弄清实词的含义,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深层理解《论学》八则的内蕴。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每一则语录,力争当堂熟读成诵。
2.评点、质疑法。教读本文采用评点式,就内容、文字、写法的评点。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习积极性。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
本节课主要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熟读成诵。掌握诵读的一般要领,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诵读时应特别注意语音、停顿、语气、重音、语速等。
教学目标
熟读成诵
教学导入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宣言》中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从25前的孔老夫子那里汲取智慧!”可见,儒家大师孔子在世界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孔子只是先秦时期众多的思想家、教育家中的一个代表。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的重要开端,也是思想文化史上辉煌灿烂的时期。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无论其内容、形式和学风,都对秦汉以后的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先秦诸子关于论学的八则语录。
读法指导
1、语音:字音要读准--多音字、罕用字、破读、假借字,读出轻重音。教师宜范读。
2、停顿:总的原则是不能读破。如 可/以为师矣
①语法停顿,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一般为“、”〈 “,”〈 “;”〈 “:”〈 “。”“?”“!”〈 “……” 。
②节奏停顿,连而不断,与“、”停顿稍有区别。朗读骈体文或诗歌,要注意节奏停顿。
③逻辑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处,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应作停顿。
3、语气:朗读时一般按句末标点符号和语气词,读出句子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
4、同时要注意重音、语速、感情等,培养语感。
小结
“书读百 遍,其义自见”。学习文言文,只有读熟,才有助于你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
教师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归纳、重点记忆、积累文言语汇(实词、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句式等)。
文言教学充分利用古汉语词典,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比较、去归纳、去总结带规律性的知识,这样这些知识就能化成他们的血肉。如果教师代庖,把归纳出来的东西硬塞给学生,那就很难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目标
本课时主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翻译课文。
1. 第一则分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①介绍孔子的介绍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为圣人。孔子为实现其政治理想,曾率领一批弟子周游齐、卫、宋、陈、蔡、楚等国,但终不见用。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②关于《论语》
《论(lún)语》,“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体式:语录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③ 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1)问:大家读过课文第一则后一定会发现,第 一则有一个“子曰”,谁知道“子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子”呢?
明确:子曰,孔子说。因为是孔子的弟子再传弟子所记,用“子”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因《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所以会有很多的子曰。
学生朗读,讲解
(2)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通假”。但由于语言的演变,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之间,现在已不同音了。请同学们看一看哪一个是通假字。
明确:说,通“悦”,愉快的意思。
(3)请同学找出古今义不同的字。
明确:“朋”,跟现在的“同学”“同班”相近。句中是孔子对弟子说的,“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知”了解。
(4)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为复习、温习。
(5)“愠”恼怒。 “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6)请同学翻译。
明确:学习了知识按时去复习它,这不也是很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不也是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7)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你们觉得这三句话之间有没有关联,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呢?(学生发表意见)
a、问:“有朋自远方来”,朋友来了以后做什么呢?
明确:古代求学方式有自学与从师而学,在从师方面,有请固定的老师指导,也有游学从师。游既是求学,也有探讨,彼此通过交谈,可以从对方那里学到很多知识与 道理。孔子对朋友的到来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感到非常的快乐,故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问:“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谁,谁不愠,怎么理解这句话?
明确:孔子。孔子为实现其政治理想,曾率领一批弟子周游齐、卫、宋、陈、蔡、楚等国,但终不见用。这里,他告诫弟子,当人家不了解你的时候却不怨恨,才是君子的风范。孔子一生际遇坎坷,但这位大智者能从理智上保持一种心理平衡,表达出一种坦荡旷达的气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里他在告知弟子学习方法的同时很明确地表达了他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表面上是说与朋友交往的态度,其实,还是讲了学习的问题。“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是关于个人修养问题。由此观之,从学习方法,谈到学习态度,再到学习的成果,这三句话的联系是多么严密。
(8)问:这三句都用了什么样的句式?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这三句话中都用了“不亦……乎”的句式,是“反问”的句式。三个“不亦……乎”的反问复迭,表明了孔子对自己所阐述的观点是坚定不移的,强调弟子们要实现它的意义。
2.第二则分析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①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1)问:这句话谈得是什么方面的问题?孔子教导我们应该怎样做?
明确:学习方法。学习就要不断地温故,这样才能不断地知新。
(2)请同学来翻译。
明确:“故”指旧的知识,“新”指新的体会或发现。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把他当作老师了。
论述不断学习,说明了学习的方法“温故而知新”的重要性。
3.第三则分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①请同学翻译
明确:“罔”通“惘”指迷惘。这里是不能解决疑难问题的意思 “殆”危险。也可解释为“疑惑”,与上文意思相同。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只学习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②问:这谈的是什么?从中我们学到了什么?
明确:孔子在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学习要善于独立思考,思考完了还要继续地学,继续地思。这样学思结合,循环往复,才会有进步。
4.第四则分析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①请同学翻译
明确:子夏,孔子的弟子。亡,通“无”。这里指不知道的东西。
子夏说:“每天知道自己所未知的,每月不要忘记自己所知道的,可以称为好学了吧。”
②问:这论述了什么?
明确: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课堂小结
理解重点词语有利于训练学生抓重点难点的能力,又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画龙点睛式的点拨,还能使学生在考试前,能有的放矢地复习。既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又巩固了重点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本课时主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翻译课文。
1. 第五则分析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①请理解“心”、“官”、“思”的含义。
明确:“心”,古代常指头脑。“官”,器官。“思”,思考问题。
②请翻译句子
明确:心这个器官是思考问题的,思考就能有收获,不思考就无所收获。
③这一则论述了什么内容?
明确:论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2. 分析第六则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①理解“锲”、“镂”的含义。
明确:“锲”,雕刻。“镂”,与“锲”同义。
②请翻译句子
明确:雕刻(器物)中途舍弃,即使是糟朽的木头也雕不折。雕刻(器物)一直不放弃,即 使是金石也可以雕成花纹。
③这一则论述了什么内容?
明确:用比喻的方法论述不断学习,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3.分析第七则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①理解“固”、“假”的含义:
明确:“固”,本来。“假”,借助 。
②请翻译句子
明确:事物本来都有长有短,人也是这样。所以善于学习的人能借助、吸取别人的长处,用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③这一则论述了什么内容?
明确:论述学习态度和方法。
4. 分析第八则
以修身自强,则配尧禹。
①理解“配”、“尧、禹”的意思
明确:“配”,与之相配。“尧、禹”,古代传说中的两个皇帝,都是圣贤之人。
②请翻译句子
明确:能培养自己的品德,能自强,就可以和尧、禹齐名。
③这一则论述了什么内容?
明确:论述品德修养。
课堂小结
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课后作业
1.抄写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第四课时
教学设想
本节课主要想带领学生归纳总结全文,学以致用。并从文中得到收获,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课文。
2.指名翻译句子。
二、复习总结课文内容:
1、八条语录都说明了有关学习的哪些方面?
第一、八则说明学习与品德修养。
第二、四、六则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第三、五则说明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第七则说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2、这几则语录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有:
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3、请从文中找出两个成语。
温故知新 锲而不舍
4、用原文回答问题:
1)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阐述”学“与”思“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谈学习要持之以恒的道理的句子是: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金无足赤,《吕是春秋》中谈到人该怎样弥补自身的不足:
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三.课堂讨论:
(1)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四、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的这八则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五、作业:
1、归纳通假字。
2、背诵课文。
附
劝学格言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书破万卷,下 笔如有神。
刺股情方励,偷光思益深。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人多读书则识进,且能自见瑕疵,故终身都无足处。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
《扁鹊见蔡桓公》
教学目标:
1. 通过范读、朗读,同学互相听读等不同形式,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朗读课文。
2. 能借助工具书,结合书下注时,再辅以老师的引导、讲解,能疏通文义,理解课文大意,并能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3. 通过对扁鹊、桓公特点以及桓公死因的探讨,深入理解文义,理解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1. 能借助工具书,结合书下注时,再辅以老师的引导、讲解,能疏通文义,理解课文大意,并能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2. 通过对扁鹊、桓公特点以及桓公 死因的探讨,深入理解文义。
教学时间:3或4课时,在疏通文意是根据情况调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能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基本内容。
一、导入新课:
起死回生的成语故事:
有一次,扁鹊路过虢(音国)国,看见全国上下都在举行祈祷,一打听,方知是虢太子死了。太子的侍从告诉他,虢太子清晨鸡鸣时突然死去。扁鹊问:“已经掩埋了吗?”侍从回答说:“还没有。他死了还不过半日哩!”扁鹊请求进去看看,并说虢太子也许还有生还的希望。
侍从睁大了眼睛,怀疑地说:“先生,你该不是跟我开玩笑吧!我只听说上古时候的名医俞踰有起死回生的本领。若你能象他那样倒差不多。要不然,连小孩儿也不会相信的。”扁鹊见侍从不信任自己,很是着急,须知救人要紧哪。他灵机一动,说:“你要是不相信我的话,那么,你去看看太子,他的鼻翼一定还在扇动,他的大腿内侧一定还是温暖的”。侍从半信半疑地将话告诉了国王。国王十分诧异,忙把扁鹊迎进宫中,痛哭流涕地说:“久闻你医术高明,今日有幸相助。不然,我儿子的命就算完了”。扁鹊一面安慰国王,一面让徒弟子阳磨制石针,针刺太子头顶的百会穴。一会儿,太子竟渐渐苏醒过来,扁鹊又让弟子子豹用药物灸病人的两胁,太子便能慢慢地坐起来!经过中药的进一步调理,二十来天就康复如初。这事很快传遍各地,扁鹊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人说:“他就是使死人复活的医生!”扁鹊听了,谦逊地笑着说:“我哪里能使死人生还呢,太子患的是‘尸厥’证,本来就没有死,我只不过是使他苏醒过来罢了。”
以后,人们常用“起死回生”这 词来形容医生的高超技艺。有些病家有时为了感谢医生,送上一块“扁鹊再世”的横匾,也是颂扬医生医技高超的意思。
二、解读标题:
1.扁鹊:
原指传说中远古时代的一位名医,春秋战国时期东方一些地区常将良医称为扁鹊。文中的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齐国渤海莫(今河北任丘)人。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因其医术高明,人们就以扁鹊的名字称他。
2.蔡桓公:蔡国国君,下文称桓侯。
3.“见”的意思:查词典。
为什么不用“看见” 而用“拜见”?
4.《韩非子》
本文节选自《韩非子喻老》,韩非,战国末年韩国的公子,喜欢研究刑名法术的学问 ,是战国时代重要的思想家。他所著的书,集先秦法家学说的大成。
三、读课文:
1.自读课文,找到读不准的生字,扫清字词障碍。
蔡桓公 立有间 腠理 寡人 医之好治 不应
还走 汤熨 火齐 骨髓 遂死
2.老师范读,要求听准字音,停顿。
3.计时自由读。
4.老师领读或指导朗读。
5.自由读。
6.互相听读。
7.齐读
8.指名读。
四、小结: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文言文,只有读熟,才有助于你理解。
五、作业:
1.按要求把原文抄在笔记本上。要空行。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借助工具书,结合书下注时,再辅以老师的引导、讲解,能疏通文义,理解课文大意,并能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课文。
2.检查抄写情况。
二、疏通文意。
要求:运用工具书,逐字逐句落实。
文言文翻译歌: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字字落实。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遇有省略,补充完整。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带回原文,检查仔细
说明: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
1. 重点实词:
见:拜见。 好:喜好。 有间:一会儿。 疾:病(小毛病)
病:病情加重。 以为:把……作为 应:理睬。 悦:高兴。
故:特意。 使:派。 属:管,掌管。 是以:因此。 请:请求。
索:寻找。 遂:就。
2. 之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桓侯故使人问之。 代词。代他(跑的原因)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助词, “的”。
3.通假字:
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简称借字)。
望桓侯而还走 “还”通“旋”,回转,掉转
汤熨之所及也 “汤”通“烫”,用热水焐
火齐之所及也 “齐”通“剂”,药剂
4.古今异义:
将恐深 (古)厉害; (今)与“浅”相对
以为 功 (古)把(它)作为;(今)认为
而还走 (古)跑; (今)行走
居十日 (古)停留; (今)居住
5.成分省略:翻译句子(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病)在骨髓, (那是)司命神所管的,(医药已经)没办法了。
译文:
扁鹊拜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扁鹊说:“您的皮肤表面有点小毛病病,(如果)不医治恐怕会更加厉害。”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出去了,桓侯说:“医生喜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拜见桓侯说:“您的病到肌肉里了,(如果)不医治的话恐怕会更加严重。”桓侯不理他。扁
鹊出去了,桓侯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又拜见桓侯说:“您的病到肠胃里了,(如果)不治的话恐怕会更加严重。”桓侯又不理他。扁鹊出去了,桓侯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远远望见桓侯转身就跑。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跑的原因),扁鹊说:“病在皮肤表面的时候 ,用热水焐,用药物热敷就可以治疗它;在肌肉里的时候,用针灸就可以治疗它;在肠胃的时候,用火齐汤就可以治疗它;在
骨髓的时候,那是司命神所掌管的事,医药已经没有办法了。现在(桓侯的病)在骨髓了,因此我就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过了五天,桓公身体疼痛,派人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往秦国去了,桓侯(很快)就死了。
三、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通过对扁鹊、桓公特点以及桓公死因的探讨,深入理解文义,理解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的人生哲理。
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请一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另一优生表演,以激起兴趣。
二、学习新课。
1.学生朗读课文。
2.提问: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
学习方法:个人思考----小组讨论---抽查二位学生
归纳:按时间顺序。
3.提问:扁鹊说了哪些话指出蔡桓公的病情正日益严重?
独立思考,抽查回答:
(l)君有疾在膝理,不治将恐深。
(2)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3)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4)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4.扁鹊是一位怎样的医生?结合文中的内容回答。
医术高明,尽职尽责,机智果断。
5.什么原因造成了桓公的死亡?
讳疾忌医,盲目自信,不听劝告,不相信医生。
追问:桓侯的讳疾忌医表现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
(l)“寡人无疾”表现蔡桓公固执、自信。
(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表现对医生猜忌、反感。
(3)不应“又不悦”说明对医生冷淡、反感,拒之千里之外。
三、探究主题:
桓侯的悲剧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 不要讳疾忌医,又病须及早医治。
2. 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应该防微杜渐。
3. 凡事不能盲目自信,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四、练笔
根据课文的中心,自己写一篇体会,谈谈如何对待缺点和错误
抽几分班上交流。
板书:
见蔡桓公疾在腠理 寡人无疾
居十日,扁鹊复见病在肌肤 不应,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病在肠胃 不应,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故使人问之
居五日,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使人索扁鹊
《古代神话三则》
教学目的
1. 通过学习三篇深化,培养阅读古代神话的兴趣,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2. 通过比较比较阅读的方法,了解神话的特点。
3. 掌握“走”、“堙”、“于”、“卒”、“溺”等词在文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形象的精神品质。
难点:比较阅读。
教学安排:两课时
一、导入新课:
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天真的揭示和美丽的向往。我国有很多的神话故事,你知道哪些?
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一起学习《古代神话三则》。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
1.首先,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三则故事,力争做到读得准确、读得流利。
读准字音有三种方法:①借助文章下面的注音;②查工具书;③举手询问。读得流利的标准是: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不读破。
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三则故事。
3.全班齐读。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
1.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疏通文义。
逐走:赛跑。 走:跑。 大泽:大湖。 河:指黄河。
文首:脑袋上有花纹。 白喙:白嘴。 溺:淹死。堙:(用土)填埋。注:流入
息壤:神话中一种生长不息的土壤。 复:通腹。 卒:最终。 布土:分布息壤
2.复述三则神话故事,同时纠正翻译中理解不准确的词句。
四、探究内容:
1. 三则故事塑造了几个传诵千年的动人形象。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2. 夸父、精卫、鲧、禹这几个人物中,令你最感动的人物是谁?说说他(她)令你感动的原因。
3. 这些故事都反映了什么样的主题?
提示:①歌颂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敢于像大自然挑战的雄伟气魄;
②赞美了至死不屈的顽强斗争精神,象征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决心;
③讴歌了前赴后继的顽强斗争精神。
总之,中国神话富有浓郁的人情味,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五、布置作业:
读一则神话故事,给同学讲一讲。
《两小儿辩日》
教学目标:
1. 根据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 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 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成诵,理解文章内容,积累文言词汇;尝试解开辩日之谜。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先秦诸子论学八则》,对孔子有 了一些了解,你心目中的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学识渊博、品德高尚;是儒家的创始人。)
师:孔子作为一个知识渊博的大家,也曾经被一些问题难住过,你想知道是什么问题曾难住了孔子吗?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文言文《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文章出处)
二、学习新内容:
(一)反复诵读,初步感知:
1.让学生小声自由读课文。注意语音、停顿。
2.让学生两人一组互读课文。
3.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字音、停顿、轻重音、语气等。
4.学生小声再读课文。
5.指名让两个学生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6.有语气的齐读课文。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概述是什么问题难住了孔子?
2.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运用工具书与同桌讨论理解文章大意。
3.学生质疑,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4. 老师根据学生质疑归纳重点文言字词。
5.让学生用现代口语详细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情况让学生修改、补充,教师进行即席点拨。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1、小组合作,弄清“辩斗”的观点及理由。
老师引导学生弄清两小儿“辩斗”的内容,分清“辩斗”的观点和理由。要求用原文回答,教师总结:
观点理由
甲小儿:日初出近日中远--大近小远
乙小儿:日初出远日中近--凉远热近
2、 检查学习效果并理清文章思路。
在学生分别汇报两小儿观点和理由的同时,总结归纳文章思路,为下一步指导学生按课文内容思路背诵课文做准备
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各抒已见 。
孔子面对争辩不能决断,受到嘲笑。
(四)指导学生背诵。
1.老师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思路背诵。
2.检查背诵情况。
3.学生交流其它背诵方法,教师肯定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背诵。
4.默写重点语句。
(五)联系实际,理解题旨。
1、理性看待“孔子不能决”。
引导学生谈论对“孔子不能决”的看法。
师:孔子是学识渊博的大师,却解决不了两个小孩儿争论的问题,你对孔子的看法会发生改变吗?
师: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而没有“强不知为知”。孔子是多么实事求是!
2.探究“辩日”之谜。
①两小儿是根据什么感觉判断的?
一是根据触觉推论,靠近热源就感觉热,远离热源就感觉凉。
一是根据视觉判断,距离近则物体形状大,远则物体形状小。
②两个小孩儿的认识谁对谁错呢?
两个小孩儿的认识都不对!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在一天之中的距离是一样的。
一个物体在一些小的物体中间看起来就显得大些,而一个物体在一些大的物体中间看起来又显得小些。因为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时候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太阳显得大,而中午的时候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无垠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就显得小了。
还有,同一物体,白色的比同样大小的黑色的显得大些。因为当太阳初升时,
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格外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大和小的原因:一个物体在一些小的物体中间看起来就显得大些,而一个物体在一些大的物体中间看起来又显得小些。白色图形比同样大小的黑色图形看起来要大些。
冷和热的原因:中午时较早晨热,是因为中午时太阳光是直射在地面上,而早晨太阳光是斜射在地面上。在太阳光直射时,地面和空气在相同的时间里、相等的面积内接受太阳的辐射热比早晨太阳光斜射时多,因而受热最强。
用大手电筒(太阳)照小地球,让学生体会直射与斜射的道理。
师总结:其实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而实际上,天气的冷热主要决定于空气温度的高低。空气温度的高低与太阳辐射强度和地面的吸收,并通过辐射、对流等传热方式传导给空气有关。如果大家对这个问题有兴趣,我们在课下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探讨。
3.启发学生多角度谈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师: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1.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
2.我们要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要诚实谦虚。
4.认识事物要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同结论,要注意客观科学地分析事情。
三、课堂小结:
概括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体会学习文言文的过程,掌握学习内容及方法,
感受学习的乐趣,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四、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熟练背诵《两小儿辩日》;
2.向父母复述故事,并听他们的体会。
张语晴
[先秦诸子论学八则 教案(京改版九上)]
篇15:《论语》语文版七上(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论语》六则(语文版七上)(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本文是六则语录性的文言文。由于初中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读读、背背、议议中理解常用的文言实词,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并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格言等。同时通过对内容的探究,让学生从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中获得启迪,受到教育。
[教法学法]
本文短小精悍,拟通过通读感知、品读赏析、创读拓展三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自读、探究中获得知识,得到启示。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需要我们去学习、继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古人留下的文字,节选自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著作
(二)简介孔子和《论语》
1(学生之间交流)把你了解的孔子和《论语》的知识讲出来,如果不完整可以互相补充。
2 (1)介绍孔子。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 介绍《论语八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9篇,内容有孔子谈话,弟子问及弟子间的互相讨论,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它是儒家精典著作之一。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I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朗读课文。 (1)齐读,散读;个人读。 (2)点拨朗读文言文的技巧。
(3)结合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4)注意朗读节奏,语速语调。
3讨论、质疑、析疑。
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课文,互相提问,互相解答。把讨论后仍不能解答的疑难问题,提交全班同学讨论。
学生质疑、析疑结束后,老师提出一些值得探究的词、句,供学生探究。
如(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0人不知而不愠(恼恨,)
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不解;殆,这里是”学业陷入困境“的'意思)
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认为可耻)
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厌,满足;诲,教导)
0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
又如分别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了旧知识,获得了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
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同走路,这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4反复朗读直至背诵。
5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四)小结
”温故而知新“。当我们回顾这节课学的知识时,我们不难发现,孔子的每一句话,对我们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启示啊!
(五)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大致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在《(论语)六则》中,每条语录都渗透着孔子的教育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品读赏析,探究内涵
l学生散读、背诵、讨论、赏菥。
2 (1)从文中找出关于学习方法和态度的句子。
(2)课文在学习方法方面强调什么?在学习态度方面又强调什么?
(要点提示:学习方法)
0 ”学而时习之“(学习要经常温习)
0 ”温故而知新“(在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过程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要结合,要辩证地对待学思之间的关系)
学习态度
0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要谦虚好学)
0 “学而不厌”(学习要不满足不断进取)
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要随时随地向人学习,择善而从)
归纳: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在学生阐述这些内容的过程中,要求能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来说,只要说得合理,老师就应给予肯定)
(三)创读文句,拓展创新
1学生朗读(分齐读、二读、个人朗读)。
2 (1)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2)课文中有些话己凝固为成语,试着把它找出来。
(3)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结合课文说说,并阐明今后的打算。
(四)小结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让我们“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从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为我们的成长,为建设祖国服务。
(五)作业
课外摘录《论语》中的格言警句,在班上交流。
作者邮箱: ycf@txt.cn
篇16: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说说自己知道的动物故事,让同学从你描述的故事中体会动物的情感,加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六年级上人教版)。
2.谈自己遇到的有关伤害动物的故事,并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练习运用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充分的理由劝阻别人不要伤害动物,激发学生关心动物的思想感情。
3.根据图片报道,进行合理的想象,编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二、教学重难点
谈自己遇到的有关伤害动物的故事,并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练习运用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充分的理由劝阻别人不要伤害动物,激发学生关心动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动物的故事以及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1.谈话引出本课话题: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有关动物的故事,我们对动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再来谈论与动物有关的话题。
2.明确话题要求,自主选择话题。
(1)指名读口语交际的内容,明确每一个话题的具体要求。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说,做好交流准备。
3、指导口语交际:话题一
(1)老师讲一个动物故事。学生听后说说自己印象深的部分,或者说说对故事角色的认识。
(2)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动物故事。
你知道哪些动物的故事?在众多的故事中,哪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你就讲哪一个故事。
(启发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交流内容:一是自己家喂养的动物的故事;二是亲戚朋友家喂养的动物的故事;三是从阅读的书籍报刊中知道的动物的故事;四是从电视或网络中看到的动物的故事。)
(3)在进行话题一的交际时注意把故事介绍清楚,小组内的成员可围绕这个故事进行评议和讨论。
5.话题二:
(1)如果你是小明,你将怎样劝说爸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理由进行劝说:一是自己知道的动物是我们人类朋友的故事;二是伤害动物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危害;三是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四是动物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五是动物也是有丰富的感情世界。)
(2)你还知道那些伤害动物的事?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做?(启发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事件:一是自己身边看到的听到的事;二是从书籍报刊中看到的事;三是从电视网络新闻广播中看到听到的事。)
(3)这个话题我们可以怎样进行口语交际呢?(启发学生采用情景模拟对话练习,话语要清楚明白,要有说服力,表演时要注意体态、表情等。)
五、小组内讨论交流:
选择话题一的小组,从小组中选择一个最好的故事准备在全班交流。
选择话题二的小组,分好角色进行模拟对话,从小组内选择两位同学准备在班内交流。
六、召开动物故事会
1.选择五个小组推荐的五名同学讲故事。
2.讲完后,学生评价,谈感受。(引导学生会倾听,能针对别人的发言有重点地表达。)
七、模拟场景,分角色进行对话
选择两组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注意表情、动作、神态。
1.对话完毕,学生评价。(引导学生从倾听、表达、应对等各个方面进行评议。)
2.学生补充有关伤害动物的故事,并谈一谈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
八、教师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交流,我们又知道了许多与动物有关的故事,我们还知道目前还存在许多伤害动物的事件。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继续搜集有关动物的故事,我们还要带头宣传保护野生动物,让动物永远和我们人类友好相处。
篇17:《风筝》教学设计 京改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通过预习和教师强调,学生掌握本文重要字词。
2.通过阅读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一篇课文主要事件的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能够抓住本文叙述的主要事情。
2.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明确本文的亲情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三) 情感目标
通过讨论学生能够明白为父母者虐杀小孩的天性是可悲的,而更可悲的是社会使得人们慢慢的忘却的这种可悲,于是这种可悲可能会一直延续下去。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文中的思想
作业内容
1. 抄写生字和常用词语。
2. 你有过类似的父爱经历吗,请你写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儿时的回忆多半是美好的,不过如果因为你的父母曾经粗暴的干涉过你的喜好的时候你的回忆会带些苦涩,你可曾想过许多年后的父母想起这样的事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今天我就一起来感受一下。
二、朗读课文,熟知课文内容。
1.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板书重要字词。
2.教师稍微讲讲重要字词。
3.指名学生示范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思考:作者叙述了他曾经做过的一件错事,是什么?对此他的态度又是怎样的?
说明:因为鲁迅的语言不易理解,因而设计学生分两次朗读课文,有利于学生很好的理解课文的内容。
三、把握故事内容
1.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采用鼓励和表扬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对不同的意见要及时评价和分析。
方法指导:人物是谁?什么事件?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了?
2.对这样的错事,作者鲁迅一开始的态度怎样?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分析。
说明:从概括文章情节到把握人物情感,难度加大,锻炼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方法指导:做错了事,作者有没有感到愧疚,有没有后悔的?文中什么地方告诉了我们?
注意把握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四、分析人物
1.结合上一个问题:大家对作者的这种做法如何评价?
说明:同学的答案各不相同,引领学生分析,各自陈述自己的看法,以此引出另一个问题。
2. 许多年后作者的弟弟对这件事又是什么态度啊?
说明:以此引领学生读出鲁迅悲哀的情感与弟弟的忘却的对比,对作者这是一种更大的惩罚,对弟弟呢这是一种忘却的幸福还是人生成长中的不幸哪,儿时的天真、游戏天性为何全然忘却呢?
五、领悟情感
在学生对上述问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提出本文的难点:这是一篇反映亲情的文章吗?如果是,你从哪儿读出来了?如果不是,为什么?
教师总结:作者对儿时的弟弟做了一件“精神虐杀”的事,这对小弟弟是一种残忍,这可以看出当时的时代为父母者对子女不合适的期望,但这也是一种亲情,只不过没顾忌儿童的天性;待后来作者幡然醒悟,可悲的是弟弟已全然忘却,这对作者更是一种沉重的悲哀,表现了哥哥对弟弟的眷顾之情,也是亲情的表现。
板书设计
风筝
鲁迅
人物:我 ---- 弟弟 严厉的的亲情
事件:毁坏风筝--想补救 眷顾之情
张语晴
[《风筝》教学设计 京改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捅马蜂窝》教学设计(京改版七上)(共17篇)】相关文章:
四年级关于比赛的作文:心怦怦跳的瞬间2023-03-05
美丽的插曲-650字中考满分作文2022-08-06
洗衣**500字作文2022-09-29
可笑的**作文500字2023-11-28
《宋史·列传一百八十七》的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翻译2023-03-07
关于歇后语励志句子2022-05-08
一次危险的经历三年级作文2023-09-09
经历危险作文2023-12-03
暑假中发生的一件事的作文2023-07-14
打工记的叙事作文650字2024-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