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柳树》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30 01:57:27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展啦啦”为你分享16篇“《画柳树》教学设计”,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画柳树》教学设计

篇1:《画柳树》教学设计

《画柳树》教学设计

一. 对教材分析

“画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中的教学内容。“画图”软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种学生容易掌握的图形处理软件。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这种较为简单的图形软件的学习,积累对其它应用软件的自学能力,又可提高学生对电脑的.学习兴趣。“画图”软件工具箱中的“曲线”工具的操作对于其它工具来说有些难度,为了能让学生熟练掌握“曲线”工具并且使学生学的有兴趣、动力,我针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设计了《画柳树》一课。这一课学习“曲线”工具的两种使用方法――“直线拖曳法”和“三点拖曳法”,用“曲线”结合以前学习的“多边形”等工具画柳树。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利用曲线等工具创作一幅柳树,掌握使用“曲线”工具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3.让学生在创作图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验到信息技术学习带来的欢乐、成功。

三. 对学生的分析

“画图”中的一些简单工具学生已经能熟练操作。但通过前面的教学,发现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在学习时接受能力、动手能力偏弱,兴趣不能长时间保持,而且部分学生以前已经接触过“画图”软件造成了班级整体能力的不均衡,以至于教学过程中会出现部分学生

《画柳树》教学设计“吃不饱”、部分学生“咽不下”的现象。

四.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观察比较,直观演示 3.自主学习,分层教学 五. 教学手段

TOP控制系统:用于教师集中教学和学生个别演示,在学生练习时也可以随时监控,了解学生动态。

篇2:《画》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概述】

教学内容:《学画农民画》

教学对象:四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知道农民画是民间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了解农民画的特点。

应会:学习运用农民画的装饰手法改画,添画农民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农民画的装饰特点和表现手法,激法学生热爱民族弘扬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难点:

运用装饰线,装饰色,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农民画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感受农民画大胆的想象力,无拘无束的表现手法。学习运用农民画的装饰手法,大胆表现生活中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民间玩具、年画等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讲解、讨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多媒体播放农民画,问:你们知道这是谁画的?

勤劳的农民不仅把庄稼种的好,这些美丽的画也出自他们勤劳的双手。

(二)了解农民画:

让同学通过欣赏农民画,感受农民画并要求学生给农民画起名字,知道我国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美的结晶。

师小结:农民画选题也很丰富:农家的爷孙情、有趣的斗鸡、寓意年年有余的收鱼场面、月下的老少闲情、放牛娃眼中的世界……值得同学们学习的是这些作者独特的自由艺术构思,大胆自信的画风,强烈鲜明的用色、饱满的构图、丰富多样的装饰手法、善于在平凡生活中摄取美的画面和敏锐观察力。从这引起具有乡土风味和劳动人民特有的心灵气质的画面,从这些粗放、有力、刚健的艺术特色的画面,欣赏这些农民画,我们体味了作者的感情,受到了健康向上的美的陶冶。

【许多学生对于凭空的想象往往感到一筹莫展,常因苦思冥想而无冲动的创作体验而苦恼,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进一步感知和体验鞋子的表现形式,帮助学生整理和清晰了自己的这些感受和思考过程。巧妙的为学生的构想提供了一个有趣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展开了联想,从面获得了创作的灵感。】

(三)认识农民画:

多媒体播放农民画

⒈农民画的发展和分布:在我国广东的龙门和舟山群岛地区、陕西的安塞、云南的腾冲、西安的户县等地区的农民画很有代表性。

⒉农民画的艺术价值。(学生通过欣赏画面讨论得出)

农民画,源于农村,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其艺术最大的特点。

⒊农民画的创作风格:(看画面,小组讨论,教师归纳)

⑴构图上多采取散点透视或俯视、仰视、反视等视觉方式,多平面结构,整体讲求较强的装饰效果。在用线上力求简练而具有概括力,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强烈的农村生活气息.

⑵农民画在造型上大体可分为外轮廓线和剪影两种方式。外轮廓线既“单线平涂”,这种装饰性平面构图为目前农民画的主要造型方式。剪影造型方式是剪纸造型的唯一方式,它的特点是抓住典型动态,夸大特征,造成强烈的形式张力,产生特殊的审美效果。

⑶农民画的题材以农村的生活为主,体现不同地区的民间特色。

⑷农民画的色彩来自民间年画的表现,用色对比强烈。

⒋农民画的造型特点分析。

结合民间剪纸、泥塑、年画、刺绣等艺术形式分析不同地区农民画的造型特点和色彩。

5引导学生欣赏农民画。教师讲解;

农民画多是以日常劳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想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作者是没有受过专门美术训练的普通农民,他们在劳动、生活之余以自己的体验和兴趣去创作。广大农民富而求乐、富而求美。浓烈浑厚的用色是他们的审美意识,是他们追求健康、丰富的现代美好生活的强烈反映。这些农民画的创作既具有我国古老民间艺术的形式风格,又毫不显得陈旧与俗气,它大胆、单纯=朴素、粗犷=情真,与现代艺术有着同样的艺术效果和艺术价值。农民画的创作题材多以各地各民族的风情、习俗、传说,以有他们的生产活动为主要内容。同时新的生活变化也渐渐出现在他们的画面中。

6介绍民间装饰色彩的特点。

(1)用原色、间色,很少用复色,整幅画面色彩艳丽、饱和夺目。

(2)每幅画面都根据内容确定主色调,如红、黄、蓝、绿等,其他色则起陪衬、点缀作用。

(强烈的对比色是农民画的一种用色特点,而这个美术概念也是四年级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学生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首先是要给予肯定,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的教会学生用美术语言来表达所见所闻。)

反映农民的纯朴、对生活的热爱、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此步要让学生了解农民画以生活为题材,特点有哪些?

特点:

1、生活为题材。

2、人物造型多用夸张、变形等大胆的方法,无拘无束。

3、色彩艳丽,多用原色,有主色调。

四创作:

对比学生作品,有什么不同?

学习改画和添画:

改画:以一部分为基础将部分内容进行改画。

添画:以一部分为基础进行添加。

作品展示

【通过作品展示将整节课推向了高潮,学生在这一环节中陡然间会有一种莫大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教学总结:

农民画自诞生以来,,它流传于各个地区并产生了自己的地域特色。它来源于生活,充实了生活。以它特有的方式表现了农民对生活的热爱,如今,农民画的天地更为广阔,它早已走出了庄户人的小院,走向了世界,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和艺术瑰宝。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光辉灿烂、源远流长,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

四.课堂小结扩展延伸

在最后的小结当中,要充分的肯定学生们的创作,要保留和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与对自已创作的能力,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最后在课程即将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我们都当了出色的农民小画家,设计了自已美好生活。

希望同学们运用自已的双手和聪明的大脑设计更多美丽的装饰品,来美化我们的生活。将来真正成为一个出色的小画家。

【将学生的想象,与发散思维再次得到升华。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这样学生灵感火花的闪现便不会转瞬即逝,这种通过写作来提高想象的方法一定会成为学生们的一种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课后反思】

民间艺术之美,值得我们用崇敬的眼光去欣赏,跟值得我们用心去传承,而把民间艺术介绍给孩子,我觉得还是一份责任。

因此,如何使优秀的民间艺术与富有创造生命力的儿童美术创作有一个较好的结合,成为了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而在这个过程中,我特别注重的是让孩子最广泛地去接触和了解不同的民间艺术,通过大量的农民的画的作品给他们最大的视觉空间,感受空间,同时,不拘形式地给他们最大的描绘空间,再创空间。

在《学画农民画》的课时里,我通过网上收集的农民画的作品,民间剪纸,年画,还有不同风格的农民绘画作品使学生欣赏,还给他们讲述一些民间艺术的渊源和故事,孩子们很感兴趣。如此我讲到民间老虎帽的民间故事学生非常有兴趣从中贯穿尊敬长辈的思想教育,民间老虎帽,每个帽子都有一个主人,他蕴含着长辈对儿女健康成长倾注的深情和希望,并且造型,色彩和所用的材料都是智慧的创作。当学生去临摹或画农民画的创作手法的表现,孩子们的表现力变得特别强。

中国的民间美术作品极其丰富,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民族特点。对农民画的认识与探究,有利于学生们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幸福、吉祥的主题是我国民间美术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热情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人们热爱美好生活,祈福纳祥的希望和信念。

农民画突出的表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了农民生活情趣、丰富生活内容的精神食粮,它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有很好的教育价值。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民间美术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品质和审美修养。

在这一课前,我通过充分准备,带领学生认知进入“最生动”、最丰富”也是“最单纯、淳朴”的土生土长植根于农村或乡镇的美术作品。在欣赏分析农民画中指导欣赏作品,尝试进行分类和特点归纳,然后临摹、写生、观察、教师示范等,学画农民画。从而注意到运用民间美术的造型和色彩特点。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想:

1.教师要在平时注重各方面知识的积累,这样更有利于在这种非固定模式的课堂中灵活机动的运用所学引导和启发学生,令学生信服。

2.在课前学生探索阶段要密切关注各组学生的进展情况,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有些学生热情很高,选择的内容太过庞杂,教师应在先肯定其热情的前提下巧妙的引导其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但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的帮助要适度。

3.上课前要对各组学生探究的情况有所了解,这有利于更好的掌握时间,调动课堂气氛。

篇3:《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

作为数学老师,我一直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校领导把民族课程作为校本课程,我希望学生也能在数学课堂上通过感受、体验、探究等方式,让土家族课程回归生活,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欣赏,动手实践培养土家族审美能力,拓宽土家族文化视野,让学生能够感受土家族绘画的风格,体验土家族民族绘画之美,提高土家族文化素养。

[能力目标]:能熟悉土家族绘画的特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动手,体验数学知识在土家族绘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及创造性活动。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等设计有关土家族的存牌、手抄报等。

三、教学重点

动手设计有关土家族文化的绘画,感受数学知识要素民族文化上的丰富体现,体验土家族文化之魅力。

四、教学难点

分析土家族特点,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及创造性活动。

五、教法学法

1、教法:本课采用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情境创设法为主要的教法,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知数学。

2、学法:依据新课程理念,学生的学法是参与体验、小组合作。

六、教学用具绘画工具等

七、教学过程

在课前准备阶段,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提前一周搜集整理土家族民风民俗的资料,为进入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一)通过多媒体欣赏土家族文化

播放土家族建筑和室内装饰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独特鲜明的土家族风格。

(二)“土家族民俗知多少”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纷纷发言。(设计意图:初步了解民族绘画形式,认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

(三)小组合作,每个小组根据自己对于土家族文化的了解,画出独特的土家族文化特色的装饰图片,同时想想用了哪些数学知识

(四)小组交流展示,每个小组拿出自己小组内的作品上台展示,同时介绍自己的主题,以及用到的数学元素,同时评比出最佳创作和最佳合作小组。

(五)新课小结

篇4:《画》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掌握正确画曲线的方法。

2、在绘画的过程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材料:

图片、室内环境、彩笔、图画纸、小鱼,磁带、涂鸦墙

活动过程:

1、 幼儿听音乐走曲线进教室。引导:“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走过弯曲的小路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了!

2、 创设环境引导幼儿:刚才小朋友们走过的小路是什么样子的?(曲线)幼儿看看来到了什么地方?(墙上的画面),说一说都有什么?河水、水草是什么样子的?用手感知一下曲线的绘画方法。

3、 出示图片请幼儿看一看这些图上的什么东西是曲线?(妈妈的头发、面条)

4、 幼儿听音乐用手感知并画曲线,创设情境给小鱼画河水、给妈妈画头发。

5、 幼儿学画曲线,根据幼儿不同绘画能力水平提供不同的绘画材料,大胆的练习学画曲线,(贴有小鱼的画纸、碗形状的画纸,妈妈的头像)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学画,教师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给予相应的指导。

6、 幼儿大胆的介绍自己的作品。

延伸活动:

创设涂鸦墙:贴有小鱼的背景图、妈妈的.头像,幼儿可以根据需要在区域中自由的选择进行绘画。

篇5:《画》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 初步认识绘画工具油画棒,尝试用油画棒涂鸦。

2、 学习抓握油画棒的正确方法。

3、 激发对绘画的兴趣。

活动准备:

油画棒若干 白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1、 老师随意绘画,幼儿观察,激发兴趣。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支会跳舞的笔宝宝,你们看.

师用油画棒随意地画出小鸡、小花、小草等,幼儿观察,激发兴趣。

画完,让幼儿笔宝宝跳呀跳,跳出了什么东西?你们想让笔宝宝学跳舞吗?

2、 交代涂鸦要求,幼儿学习握笔。

笔宝宝说:小朋友,要想让我们跳舞,必须先学会握笔,你看,笔应该这样握。

幼儿练习握笔。

笔宝宝:我只喜欢在白纸上跳舞,不喜欢在桌子上乱跳。如果在桌子上乱跳会把桌子弄脏的,这样,你们的桌子就会变脏。

3、 幼儿涂鸦练习,老师观察指导。

幼儿涂鸦练习,看看你的笔宝宝跳的什么舞?

幼儿作画,老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正确的绘画姿势、方法。

4、 展览幼儿作品,互相欣赏。

组织幼儿欣赏,说说笔宝宝跳的是什么舞?

建议

1、用粉笔画画要提醒幼儿拿粉笔的手不能揉眼睛。

2、平时注意培养不乱画的习惯,在指定的地方画。

3、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绘画环境

4、要有明确的活动意识,就是为了孩子涂鸦,并且在适当的地方涂鸦。

篇6:《画》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

本课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课文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难点是了解诗意。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2、了解诗意,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课前准备:课件识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师:,从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学过不少好听的儿歌,让我们一起先复习一下《猜一猜》。

(生齐背:“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这首儿歌还是个谜语,谁还记得谜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还能把它带回家让别人也猜一猜。

二、讲读古诗,认读生字

师:我们边来欣赏图片,边来学习好不好?首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图,说说上面主要画了些什么?

1.第一幅图——远看山有色

(1)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出示:远看山有色。)

(2)出示卡片,学习生字“远”“色”(远——读音和偏旁,色——读音)

(3)齐读,指名说诗句意思,这句里最主要是描写“山”(板书山)

(4)加上动作表演读

2.第二幅图——近听水无声

1)请一位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出示:近听水无声。)

2)出示卡片,学习生字“近”“听”“无”“声”(近——与远比较,走之儿;听——读音;无——字义,与天字比较;声——读音)

3)齐读,指名说诗句意思——这句主要描写“水”(板书水)

4)加上动作表演读

3.第三幅图——春去花还在

1)请一个同学说说,图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节开的?(春天)现在是什么季节了,春天过去了没有?所以说……(春去花还在)

2)出示卡片:学习生字“春”“还”(春——读音,还——偏旁和组词)

3)齐读,指名说诗句意思。这句里最主要是描写“花”(板书花)

4)加上动作表演读

4.第四幅图——人来鸟不惊。

1)请一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平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即它会不会飞走?(出示:人来鸟不惊。)

2)出示卡片:学习生字“人”“来”“惊”——(人——读音,与八和入比较;来——加一加来记;惊——读音,意思,偏旁)

3)齐读,指名说诗句意思。这句里最主要是描写“鸟”(板书鸟)

4)加上动作表演读

5.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1) 想一想,如果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没有颜色、看不清)

(2) 如果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 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不再开了,看不到花)

(4) 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走)

师:这首诗里写的内容跟生活中的都不一样的,是不是它写错了呢?为什么他要这样写呢?

指名回答

三、齐读诗句,板书课题。

1.齐读诗句。

2.给诗加上题目。

3.弄清题目与诗句的关系。(谜底谜面)

四、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读给同桌听

2.找出生字并划上线,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老师听一听。(指名读) 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近听水无声”,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4.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五、齐读课文,试着背诵。

1.齐读课文。1)当小诗人诵读。2)当小演员表演读

2.试着背诵。找搭档背诵(一人背,一人说意思)

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可配乐)

3.创设情境检查背诵情况

师生对话表演1)师当姐姐,让生背诵。2)师当妹妹,让生表演背。3)师当妈妈提问:题目为什么取画?4)师当奶奶,让生讲诗句的意思。

六、趣味练习,书写生字,课外延伸

1.与生字宝宝交朋友

2.摘果实。(点击果实会落下来。)

3.找生字

4.说出远的偏旁,并说说文中还有哪两个字,也是这个偏旁。说出惊的偏旁。

5.指导书写“人”:第二笔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偏左一点起笔。(播放动画写字。)

6.课外作业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谜语,课间玩谜语竟猜游戏。

7.收集谜语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背诵课文

1. 认读生字卡片(开火车),并口头组词。

2.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一幅画。

3. 指导朗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范读-指读-引读-齐读)

4. 根据画面背诵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景色?

二、趣味练习

1.找出这首诗的几对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

2.找朋友游戏,把“我会说”中的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了朋友就用头饰上的词说一两句话。

三、书写生字。

指导书写:火、文、六。(播放动画书写。)

火:要指导学生掌握它的笔顺,第四笔“捺”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起笔。

六: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四、议一议,完成作业。

1.为什么人走近听,还是听不到水声?

2.为什么春天已经过去了,花还没谢?

3.为什么人走近了,鸟没飞走?

4.完成课堂作业本。

篇7:《画》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

本课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我们的画”。教材配有一幅画,图上画的是几个小朋友准备画展的场面。他们有的在构思,有的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新作,有的在评说别人的画。画面活泼有趣,激发了学生展示交流会画作品的欲望,也提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形式和内容。

【设计理念】

1、听说结合,在活动中,让学生既敢于表达,学会表达,还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不同的声音。

2、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积极参与,说出真话,使课堂贴近学生,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3、体现“交际”,实现师生、生生间的真正互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由交流,能说出自己的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

2、激发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3、培养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

【课前准备】每位同学画一张自己最喜欢的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画面

1、激趣导入。

教师:生活是美好的,你们用手中的画笔画出了你们七彩的生活。那一幅幅图画,就是一个个故事啊!今天,我们就举办一次“我们的画”交流会,让我们一起来赏图画──说图画,一起品尝图画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一堂课的起始和高潮,往往需要教师以其丰富的感情积累和知识底蕴纵情渲染,从而为课堂创设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为学生的学习筑路搭桥。教学时,我巧设情境,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融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

2、展示图画。

孩子们,快把你的画展示给大家吧!(学生自由走动,欣赏图画画面的情、趣、美,虽然画面只是一闪而过,但在他们的头脑中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热闹的气氛和多彩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情趣,使学生情不自禁的交流起来。)

3、明确要求。

教师:快乐的事就应该大家一起分享。可是我们怎么介绍这张静止不动的图画呢?请同学们提出你的小建议。(学生纷纷举手提出自己的建议,如:要介绍画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还要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比如:我画的是《未来的海底世界》,我就要把我去海底的时间、海底的美丽景色介绍给大家,还有我和海底世界动物之间发生的事介绍给大家,让大家感到你们也到了那里……)

教师归纳建议,出示“小伙伴的话”(幻灯出示):

⑴ 自由选择合作学习的伙伴。

⑵ 把关于这张图画的故事告诉对方,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说出真情实感。

⑶ 听了故事后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

二、示范引路,学习方法

1、教师:看,老师也有一张得意的画。(课件出示,学生都目不转睛地看着画面。)教师绘声绘色地介绍有关内容。

2、谁来说说老师刚才说的时候注意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渗透“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表达方法。

三、自由交流,再现生活

学生拿着图画,尽情地向同伴倾诉心中的快乐。教师巡视,参与其中,尽可能地启发、发现学生的新思路、新题材,捕捉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及时给以肯定:或是摸摸他们的头,或是翘起大拇指,或是说上一句鼓励的话语:“你真是热爱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善于用自己的心灵体会,也善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你不仅画画的美,说得更棒!”这无疑为他们加入了催化剂,他们的兴趣更浓了。对表达欠缺的学生,则适时给以点拔,如:假如你把……说的具体点,把……说的更生动一点就会更好了,如果你先讲……在讲……,别人听起来就更清楚了。这无疑给了孩子们莫大的鼓励,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时空,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又让学生都觉得自己有“用武之地”,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调动了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一种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学习起来自然兴趣盎然、轻松愉悦。)

四、典型示范,全班交流

1、教师:你最想听哪张图画的故事?(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推荐几名表达较好的同学带上有代表性的图画,上台展示示范。一边展.示图画,一边讲述。尊重学生的选择,就是对学生最好的人文关怀.有了对学生的真诚信任和欣赏,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会充满阳光雨露。)

2、师一边引导质疑评价,一边相机指导,渗透“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表达方法,表扬不落俗套的语句、构思或主题,促进提高。(注意以肯定为主,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树立表达的信心。)

五、图画展览

把每人的画贴在墙上或黑板上,办一个画展,互相观看。评选这次展览的佳作,评选时要说说自己最喜欢那幅画,为什么喜欢。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学习欲望,而且更要善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发展自我,展示自我。)

六、小结

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要结束了,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心情、感受和希望吗?(学生畅所欲言)

篇8:《画》教学设计

漫画是一种喜闻乐见的美术形式,它往往以夸张的造型,讽刺的手法,幽默的表情达意,得到大家的喜爱,初中生更是对漫画的学习充满期待。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以及在课堂上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是我在备课时着重要考虑的问题。

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能顺利的表达,在课堂上,我设计了学生运用日常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创造漫画形象和运用所创造的漫画形象创作漫画这两个动手实践活动,两个活动衔接上过渡自然,难度上依次递进。

为了保证这两个活动的成功实施,我在学生动脑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引导。

一、讲笑话,轻松导课。为了引导学生逐渐进入上课的状态,我让一至二名同学在讲台上讲一个笑话故事,一是为了引起同学们的关注,二是为了引起学生发笑,从而顺理成章过渡到《漫画》课题。

二、PPT幻灯视屏,渗透知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集中地让学生认识漫画的特点、作用、分类、绘制方法和表达方法,我自制了PPT幻灯视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了知识层面的学习,为后面发散学生的思维做好了铺垫。紧接着,学生谈一谈自己喜爱的漫画形象,我因势利导,指出所有的漫画形象都是作者根据生活中的人或物创作出来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无论是什么样的形象,都是作者表情达意的符号,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漫画创作的来源和目的,对漫画的认识又深了一层。

三、初步创作,小试牛刀。漫画形象的创作来源于生活,我随即展示了几张根据生活中的日常用品经过拟人化的处理创作出来的漫画形象,并示范这种画法,鼓励学生手绘线条根据生活中的物品创作漫画形象,并请两位同学上台演示,之后再进行评价辅导,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交流素材,大显身手。生活是漫画创作的源泉,在学生的生活中也肯定发生了不少有意思的事情,他们也会有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一下,素材也就丰富了,这时老师再展示同龄人的作品以作启发,学生的创作也就不难了。学生用创作的漫画形象创作一幅独幅漫画、或双幅漫画或四格漫画,或抒情,或讽刺、或批判,不限篇幅,不限材料,不限方法,尽管表现他们的思想,尽量做到构图上的适合,用笔的肯定,达到夸张、幽默的效果。

五、展示和评价作品。这是美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评价的方法灵活多样,可以集中点评,可以渗透到各个活动之中。在美术课堂中,可以这么说,评价就是辅导。缺乏评价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课堂上,没有学生的自评,老师无法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没有老师的点评,学生无法得到专业上的指导,没有学生之间的互评,孩子的作品就没有被欣赏的受众,如此,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也就得不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将减弱,势必影响学生以后对美术的学习。课堂上,教师应充满激情,争取关注每一位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去鼓励他们,感染他们,学生才能对学习保持长久的兴趣。

在本课的展示与评价环节,我用多媒体展示台展示学生的作品,便捷、快速、一目了然。通过自评、生评、师评,学生明白了自己作品的优缺点,为进一步改进奠定了基础。

本课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层层递进,丝丝入扣,但仍然需要教师用激情与智慧激活课堂,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认真钻研业务,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得到更加良好的教育。

篇9:《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口语交际《我们的画》是人教版第一册教学内容,文中的图上画着一群小朋友准备画展的场面。他们有的构思,有的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新作,还有的在评说别人的画。画面激发学生展示交流绘画作品的欲望,提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形式和内容。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相互交流的兴趣,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讲清楚自己画了什么和作画时的想法。

3、培养学生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在观察画面中交际

1、看图画,进行交际。

你们看,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进行口述,可先总后分,也可先分后总。)

2、同桌交际:让学生从图上小朋友的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交际。

3、指名口述,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4、小结,揭示课题:《我们的画》。

5、提出评“小话家”活动。

师:谁是我们班能干的小画家?指名学生说说。

和图上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谁是能想会画的“小画家”,谁又是能讲会评的“小话家”。

二、在展示实物中交际

师:小朋友都带来了自己漂亮而美丽的画,让我们举高,给大家看一下。老师也带来了一张,(出示范画)。咦,这时候,老师有一个提议,让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1、讲解游戏规则。

游戏的名称叫我是小小解说员──就是我们要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大家听,谁介绍得清楚,我们就评他为优秀解说员,并颁发荣誉证书,其他小朋友要仔细听,是不是优秀解说员,请你们来评一评,同时,你也可以对别人的画提出修改意见。

2、教师示范介绍自己的画,为学生做出交际、互动的示范。

师:老师也真想参加,教师想和大家商量一下,能不能让我先说一说?你们要听仔细了,如果我说得好,让班长给我颁奖;如果你对老师的画有更好的建议或问题,欢迎大家指出。教师在回答问题、接受意见或建议时,注意引导学生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3、指名两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画。

你能给大家讲讲,你画了什么吗?说说你作画时的想法。其他小画家要仔细听,他讲清楚了吗?听完后评一评。

(因为要在自然而然中再次告诉学生交际目标,并为大多数学生做出交际、互动的良好示范,所以教师可以在第一个介绍自己的画的学生旁边小声提示、帮助。)

4、学生自由组合进行交流。介绍自己的画。

自由组合成小组,在小组内互相讲讲自己的画。每个小组还要选出一个画得好、说得好的小朋友作为代表。

5、小组代表上台介绍自己的画。

三、在创设情景中交际

1、我们的小朋友真棒,有那么多优秀的解说员,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看呢?

⑴ 创设公司

让我们先开一家公司吧!下面我宣布,我是开心图画公司的总经理,你们是我的六家分公司,我让大家做三件事:

① 把你们的画摆放在座位上,放整齐,做到美观

② 选出一名分公司经理

③ 给自己的分公司取名字。

⑵ 学生交流分公司的选好经理和名称。

⑶ 由分公司经理推选好两名营业员,并佩带标志。

⑷ 游戏规则的渗透。

游戏时小朋友可以自由购画,购画分公司经理要仔细看,评选最佳顾客和最佳营业员。

⑸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2、小朋友都买到了称心如意的画,但是你们的成果大多数同学还没欣赏过,这样,让我们来举办一个画展,一起来分享快乐,好吗?

⑴ 分类画展:请学生将自己的画贴在黑板上相应的地方。(植物园、动物园内)

⑵ 师生共享“丰硕的果实”,欣赏同学们的画。

四、在评价小结中交际

1、评出班级最佳优秀小画家、小话家

大大方方奖;热情奖;微笑奖

2、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要改进的地方?

篇10:《画》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 美术

教学目标:

1.能对物象展开联想,找到与之有逻辑关联的形象。

2.运用层层包围的添画方法,画一幅有趣的画中画。

3.在大胆想象、尽情表现、互相欣赏中享受美术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运用层层包围的添画方法,展开联想,画一幅有趣的画中画。

教学难点:

能够形象地画出所联想到的形象。

教学准备:

1. 图画纸。

2. 水彩笔。

制作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结合冠状病毒需要戴口罩,小朋友们都要做好防护措施制作的故事画,引出《画中画》(板书:画中画)

二、探讨理解画中画

1. 出示儿歌,播放音乐,初步了解画中画。

2. 出示儿歌讲的这幅老鼠和猫的图画。

(1)出示图画,问:图画里都有什么?先画的是什么?(从小变大)

(2)出示图画,问:先画了老鼠后为什么画猫?怎么又想到画一张床?(层层关联)

(3)出示图画,问:老鼠画在了哪?猫画在了哪?(包围添画)

(4)总结画中画的奥秘:从小变大、层层关联、包围添画。

3. 出示“小虫、小鸡和狐狸”图。

(1)讲一讲:这幅图中的故事。

(2)明确:事物之间的联系。

(3)引导学生:添画事物之间的距离要恰当,相邻两个事物的颜色有所不同。

再出示“吉他和录音机”图画。想一想:它们之间的联系?

3、教师示范。

4、欣赏学生作品。

5、 明确要求

教师大屏幕出示画法:先画一个简单的形象,然后在它的外围加画其他形象,层层包围,画一幅由小变大的想象画。

六、评价作品

七、拓展延伸。

篇11:《画》教学设计

【教养目标】

1、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能用几句话把自己的画讲给大家听。

2、能自由组合,看看,评评别人的画。

3、说话时态度大方,听话时认真、有礼貌。

【教育目标】在说话时渗透环境保护及理想教育的内容。

【心理教育目标】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愿意把自己的画介绍大家。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录音带、麦克风。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吗?你叫什么名字,平时最爱干什么?

老师爱画画,你们呢?好,那我们就一起分享我们的画(板书课题)

二、指导观察图

1、瞧,图上的小朋友他们画了什么?

2、我们班有多少位小朋友?加上老师就?想听听老师最喜欢这里的哪幅画吗?我最喜欢就是画了一座塔的那幅,看见了吗?绿油油的树,尖尖的塔、真美啊!我还想长大以后在塔的前面建一个牧场,让小牛、小羊在这里自由自在的吃草,玩耍,为这里的环保做贡献!

3、小朋友,注意了吗?老师刚才说话的时候声音怎么样?眼睛边说边望着?谁能像老师一样说说你最喜欢哪幅画?

学生说画,同学评他说得怎么样。

三、创设情境,指导说画

1、示范说

⑴ 老师突然想起昨天接到一个最新消息:因为新年快要到了,咱们中星小学准备办一个画展。到底该选哪些小画家的画呢?就让小画家自己来介绍一下他的作品后再决定吧!

⑵ 个别学生说自己的画,教师问:请问你?谢谢你的回答!

⑶ 刚才老师围绕这幅画的内容向这位画家提问,我用了“请问、谢谢”,我问他答,我们这样一问一答就是互相交流。你还想知道什么?你问问这位画家吧!

⑷ 评同学说得怎么样。(贴画)

2、同桌交流画

老师知道小朋友的想象力都很丰富,带来的画也各不相同,下面请你对你同桌说说自己的画。别人说完后你想知道的再问问他。

3、个别说画

第一个同学说完,同学评评他说得怎么样?

第二个说完,其它同学可提问!(贴画)

三、参观画展

1、开画展,每位同学贴画。

2、老师示范如何参观画展。学生跟着音乐下位去欣赏一下同学的画,可以边走边看边小声的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画,或者和旁边的同学评一评这些画。

3、这么盛大的画展吸引了不少来自各地的记者,看,我就是其中的一位。(教师示范小记者采访)

谁愿意上来当小记者采访小画家?

五、评画

各位观众,谁能说说自己对这些画的看法,你可以走过去把那幅画摘下来说。下面同学可以补充。

与听课的老师分享看画展的快乐。

六、总结

今天,老师看见你们都很会与同学、老师交流,你们还能有礼貌的说完整的话,真了不起。

七、作业

把你画画的快乐回家向你的父母、亲戚、朋友说说,与他们一起分享好吗?

篇12:《画》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绘画工具,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

2、大胆运用各种画笔、手和脚涂鸦色彩。

3、体验初次玩颜料的愉悦。

活动准备

1、排笔,白色长卷纸,各种颜色的水粉颜料。 (为幼儿的第涂鸦做好充足的物质准备,让幼儿尽情地在彩色的世界里玩耍)

2、霍克尼《尼科尔斯峡谷》,康定斯基作品(以色彩丰富的作品为主,让幼儿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3、音乐《仙境》。 (美好的音乐让幼儿身心放松,易于想象联想,并且和(伲科尔斯峡谷》的画面相呼应)

活动过程

1、创设音乐情境,幼儿自由想象。

播放音乐《仙境》,让幼儿置身于“仙境”中,感受音乐中的流动,想象自己在一个宁静、舒适的地方,可以让说说自己的感觉和想象到的事物。

2、欣赏作品,感知色彩。

(1)欣赏《尼科尔斯峡谷》,教师提问:这幅画中的什么地方是最美的?画里有哪些美丽的东西?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中的色块,感知多种多样的色彩。在欣赏画的同时,继续播放音乐,将音乐中流淌的感觉和画的美结合起来,让幼儿感受色彩带来的美好和神奇。

(3)教师:美丽的峡谷是神奇的宝贝变出来的,你们想认识这些宝贝吗?

3、随音乐在游戏中舞动色彩。

(1)教师依次介绍排笔,水粉颜料……

(2)教师:看看这些神奇的宝贝在干什么?(教师用笔蘸颜料)

丫丫:在手拉手。

妞妞:他们在跳舞......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用笔蘸颜料的时候需注意量的把握,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告诉幼儿多了或者少了应如何处理。

(3)教师(播放欢快的韵律音乐):神奇的宝贝要跟着音乐跳起舞了。

瑶瑶:哇,这是圈圈舞吗?

教师:嗯,他们可不仅会这一种舞哦。还会点点舞,雨点舞,长蛇舞......

要点提示

教师边说边操作,注意笔触有长有短,有粗有细。可以用笔,也可以泼洒。重点是让幼儿知道有哪些玩颜料的方法,在玩的时候身体是不受拘束的。

(4)幼儿操作,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涂鸦情况。

涂鸦,有的幼儿可能还不能完全放开,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关注和知道,当幼儿玩得很尽兴了,教师提示幼儿可以用手和脚丫涂鸦,将整个涂鸦活动推向高潮。

【评析】

对于刚人园对绘画还很懵懂的孩子来说,如何让他们对色彩产生冲动,需要的不仅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色彩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色彩第一课,就是让孩子在尽情地挥洒中体验色彩带来的快乐,在无拘无束的童话里,站在原创的制高点上,展现“天才画家”的创造才情。

篇13:《画》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画》是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诗歌,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低年级阅读教学是母语教育起步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她要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美。”本人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力争让课堂充满情趣,让学生成为学习、发展的主人。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汉字。认识两个偏旁春字头和竖心旁。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练习朗读,认字。

难点:了解诗句和画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六、教学过程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猜一猜》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意图:由学生已知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课文,同时又为本课猜出谜底作了铺垫。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出示课文。教师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范读课文。

(想不想像老师这么读?不过,这首诗带了些生字朋友,我们得先认识他们才行啊!)

2、方法多样,学习生字。首先,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用同桌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交流记字方法。玩读字卡。

a 解决生字读音

远和无 整体认读音节

听、声和惊 是后鼻韵母

声、春、人是翘舌音

b 交流记字方法

远、近和还都有走之儿,远和近它们是意思相反的词(上和下 黑对白 左对右)

惊是竖心旁加上北京的京

c 游戏巩固

玩读字卡

3、练习朗读课文。要求把诗句读正确、通顺。

意图:通过多种方式练读,交流识记办法,提高认字能力与质量。把诗句读准确、流利。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三、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

1、学习质疑。(我们能把诗读正确了。诗中有什么地方你还不懂的吗?)

如:为什么近着听,却听不到水的声音?为什么人来了,鸟不惊?为什么春天去了,花没有谢掉?等

2、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近听 水无声(?)等。

3、带着问题,读读课文,可以边看插图边读课文。看谁读懂的问题多。

4、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导读如下:

a“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想读这句诗呢?谁还想读读?谁想向她这么读?用你的声音读出远山的美来。引读“远看――”

b“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为什么你要这么读?谁也想来读?

c“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相机教学“春”,组词,认识部首,春字头。人在画外看,却如画中游。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d“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相机教学“惊”,并认识部首竖心旁。谁会读这行诗?

3、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

a 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此时,让学生猜出谜底:画。引导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幅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表演这首诗。

b 看书中插图。这是一幅画。画中有山、有水、有花、有鸟。你能按照老师指的内容,读出相应的诗句吗?师指“山”,学生读“远看山有色”等。在课文中画出“山、水、花、鸟”四种景物。最后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意图::《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及动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感受画的美,语言文字的美。主要引导学生整体感受,不需要繁琐解析。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定教,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兴趣盎然、方法多样、扎实有效。

四、趣味练习,书写生字,课外延伸

1、找朋友游戏,把“我会说”中的六对反义词做卡片让学生拿在手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了朋友就用卡片上的字说一两句话。

2、指导书写“人、义、火、文” 。范写――生写――评价。重点指导撇和捺,多发现写得好的地方,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与兴趣。

3、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谜语,课间玩谜语竟猜游戏。

4、诗歌是人们最喜欢朗读的文章。以后,我们还会学到很多这样的诗。老师这儿有几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背一背。配乐,师生共读。

意图: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把识字任务贯穿于课堂教学中,避免枯燥单调的学习。本环节重点是写字教学。积累语言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篇14:《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梅花挺直坚硬、生机勃勃的造型特点,让学生感受梅花顽强、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进一步了解艺术作品与自然的关系,感受主观情感和客观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艺术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2、知识技能目标

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体会笔墨的韵味。

学习传统的画梅技法,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

运用所学,尝试表现其他题材,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互动的学习方式,参与到对梅花的学习活动中,尝试中国画工具和材料,体验作画的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中国画学习的持久兴趣。

二、教学难点:

怎样较好地把握笔墨干、湿、浓、淡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

互动法、探究法、欣赏法等。

四、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图片、中国画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我们生活在一个花的世界里,生活因为有花而美丽。同学们最喜欢什么样的花呢?(生答)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我最喜欢的花,大家猜猜是什么花呢?(多媒体展示梅花图片)

师:这些梅花美不美?有哪些同学和老师一样也喜欢梅花呢?为什么?(生答,教师予以鼓励)

师: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由于它独有的品质而被历来的文人墨客所赞颂。今天,同学们就和老师一同走进傲雪梅花的世界,去感受梅的高洁、梅的秀雅以及梅的坚毅。(情境导入――激趣)

2、赏析、探究

(一)赏梅:(多媒体展示)

师:梅花是我国的特产,原产于滇西北、川西南以至藏东一带的山地,大约60前分布到了长江以南地区,3000年前即引种栽培,据科学考证,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腊梅”、“元腊”已有2150年的历史。

活动一:

(教师分发问卷表,学生分组讨论填写)

生长习性颜色形态特征

欣赏与描述:

1、梅花的生长习性?它有哪些颜色?

2、梅花的形态特征?(学生互相讨论后踊跃回答)

教师总结:

1、喜阳、耐旱,先开花、后发叶。一至二月开花,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颜色多样,有紫红、粉红、淡黄、淡墨、纯白等。

2、有俯、仰、侧、卧等多种形态,树干有一种很强的力度和线的韵律感。梅有五瓣,是五福的象征,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和和平。

(通过学生的互动学习,让他们用地理、生物等知识去了解梅花的特点,加强了学科间的互通性。)

(二)咏梅

师:梅花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身,其色、香、韵、姿俱佳,特别是在冰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更为无数仁人志士所喜爱,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对梅花的赞美之言。(展示咏梅诗词:毛泽东词《咏梅》、王安石诗《梅花》等)

(教师让学生表演朗诵――体会诗人的乐趣)

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活动二:

分析与研究:从这些诗词里我们感受到梅花的什么特性?它为什么会成为这些文人们笔下的宠儿呢?

生讨论回答:耐寒,性格坚强不屈,挺拔向上。

思考与讨论:同学们还知道有哪些咏梅佳句吗?有哪些与梅有关的影视或音乐呢?

学生讨论得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等。

《红梅赞》、《一剪梅》、《梅花三弄》等。

(教师让学生吟唱,活跃课堂气氛)

(师生互相交流,用诗词来感受梅花的个性,用影视金曲来诠释梅花的象征性)

欣赏古琴曲《梅花三弄》(教师简介)

(师与生一同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情绪――经典名曲把对梅花的吟颂带入到高潮)

(三)画梅

师:画梅,据古书记载,早在南梁时就有张僧繇画《咏梅图》一卷。元代的王冕亦以画梅著称,所阳梅花生意盎然,别具一格。近代画家吴昌硕、关山月等都画有大量梅花佳作。(多媒体展示画梅精品)

活动三:

欣赏与分析:从这些画中你能感受到画家的一种什么情绪?能感受到中国画的特点吗?说说你的想法。(学生互相讨论后作答)

教师总结:坚韧不拔的意志、傲然挺拔的铁骨。

中国画以物寄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不经风雪冰霜苦,哪有梅花分外香”,今天,我们应以梅花精神自励,开拓我们伟大的事业!(由欣赏作品直接感受梅花的铮铮铁骨)

六、体会、实践

1、认识文房四宝。

2、教师与学生一同体验笔墨的韵味。(教师演示)

传授小知识点:用笔:中、侧锋,轻、重、缓、急等。

用墨:干、湿、浓、淡等。

(学生在《梅花三弄》的乐曲中体验笔墨,为画梅做好前期准备。)

七、展评、拓展

1、展示部分用笔、用墨练习,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予以表扬与鼓励。

2、布置学生课余搜集自己喜爱的梅花摄影和图画作品,以及与梅花有关的诗词、散文、佳句等,编辑成册或办成小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篇15:《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绘画及其工具材料的多样性,了解线条和线条造型的基本知识。

2、学习洒水作画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游戏――发现――表现――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美术学习的自信心,培养集体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线条和线条造型的基本知识。

2:学习洒水作画的基本方法。

三、学法指导

1、室外洒水活动。体味造型趣味。

2、室内创作绘画。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准备

课件;水壶或小瓶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洒水游戏(5分)

1、带好洒水工具来到室外空地。(操场)

2、游戏激趣。

①教师示范表演。

②学生代表演示。

③分组活动。思考:从中尼发现了什么?

二、发现探讨(10分)

1、刚才在洒水过程中你发现什么没有?地上留下了什么?

(以瓶为笔,滴水连线,洒水可以作画。很奇妙)

2、怎样洒水作画呢?

课件出示方法:

①拎壶随意洒水

②洒水应连成线

注意事宜:

①水壶离地面不能太高,以免水溅到身上。

②移动速度慢,线条就粗;移动速度快,线条就细。

三、学生创作(15分)

1、学生在地面上作洒水练习。

2、学生准备纸张,颜色水,在室内完成作品。

3、学生表现,教师点拨。

四、交流总结(5分)

1、学生评价作品。

2、教师课堂总结。

五、当堂作业

洒水成画练习。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以瓶为笔,滴水成线,洒水作画,愉快体验。学生在户外活动中玩得开心,做得专一。同时体验其劳动的快乐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洒水过程中,总结出其方法如下:水瓶不可离地面太高;移动过慢,线条就粗;移动过快,线条就细。

设计“玩中学”这个主要过程,不仅改变了美术课程学习方式,而且使学生在儿童天性需要的满足中引发学习欲望,自主参与学习。

篇16:《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对装饰化的教学,学习整体观察方法,对实物的外形和色彩进行概括、提炼,学会夸张的表现方法。

2、学习装饰画的基础知识和处理色彩关系的基本方法。

3、提高学生的概括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外形和色彩的概括和提炼。

装饰画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装饰画概括、提炼、夸张的方法。

作业要求:

通过勾出、欣赏(或临摹),掌握物体的基本特征,再加以变化,画成一幅有趣的装饰画。

教学用具:

装饰画范画、颜料、画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两张作品,一幅写生景物画,一幅装饰景物画。

谈谈两者画面不同的风格。

导入课题:《变写生画为装饰画》

二、欣赏・感受:

1、《有圆礼帽的静物》-米尔顿・艾弗里

他的作品舍弃了物体形体、明暗、色彩的细部变化,只是概括地勾勒出物体的外形,色彩多作平涂,显得简洁、明快,富于装饰性。

2、作品《打开的窗子》有哪些地方与现实生活不一样?体现了装饰画的什么特点?给了你什么联想和感受?

三、示例:

教师对照写生画进行概括提炼,首先是外形的概括变形,再是色彩的提炼夸张。

四、动手作:

通过勾出、欣赏(或临摹),掌握物体的基本特征,再加以变化,画成一幅有趣的装饰画。

五、展示评价。

小班美术柳树发出嫩芽教案

小班艺术《柳树》教案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

柳树姑娘教案

柳树姑娘 说课稿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及反思

新课标一年级语文下册柳树醒了教案有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柳树醒了》教学设计

柳树醒了课件

柳树醒了教案

《画柳树》教学设计
《《画柳树》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画柳树》教学设计(精选16篇)】相关文章:

咏柳课件2022-09-16

小班美术教案:娃娃2022-09-22

二年级语文《小柳树和小枣树》说课稿2023-11-25

小班美术可爱水娃娃教案反思2022-11-25

《水母娃娃的舞会》小班美术教案2022-06-28

睡着的吉卜赛姑娘大班音乐教案2023-09-26

二年级《咏柳》的教案2024-01-25

小班美术教案:柳树发芽教案及教学反思2024-03-06

《柳树姑娘》的教学反思2023-09-20

咏柳教案202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