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课程教学设计(共16篇)由网友“小刀”投稿提供,这里给大家推荐分享一些《初冬》课程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篇1: 《初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初”、“模糊”、“射”、“层”、“芒”、“茫”、“雾”“庄稼”等11个生字。通过比较,体会六个叠词和三个比喻句的作用。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3、通过学生比较初冬雾中、雾后的不同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有层次、多形式的引导学生读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初冬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初识立冬,揭示课题:
每年的11月7日或者8日是立冬,从这天开始就意味着冬天这个季节到来了。冬季刚开始的这些日子,就是初冬。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课文,共同欣赏初冬的画面!齐读课题。
书写指导“初”字
二、配乐初读,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全文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和着音乐)
3、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三、走进情境精读感悟
过渡:课文给我们描绘了初冬早晨,小乡村的两幅画面,一幅是----下雾时的景象,另一幅是雾散后的景象。(板书,指导“雾”字)
(一)想象雾中画面,体会景物特点
我们先来看看,下雾时的初冬的早晨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出示:1-5自然段)
a,指名读1-5自然段,其他学生透过朗读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引生入境,感受画面
清晨,你睡醒了,睁开眼,向窗外看去,满眼白色,于是,决定出去走走。推开门,哇!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你走在林间小路上,看到了――
c,学生入境感受画面
生:远处的塔、小山都望不见了,近处的――
d,图片1处理“白茫茫的大雾”,大雾还可以说成“浓雾”,雾小的时候可以说成“薄雾”
图片2处理“一层纱”,“一层”是数量词,还可以说一层――?把词语送回句子中,再读感受雾中的朦胧美。
e,初冬早晨的太阳,比以往出现的晚一些,(出示句子,生接读)
(幻灯片出示:第四自然段),
1、透过这句话,你眼前看到了?联系生活实际,指导理解“耀眼”一词,认识“耀”字
2、想象画面读,感受雾中太阳的特点
3、图文对比读,体会太阳升起的样子。
4、处理叠词
(图片直观讲解,动作演示)
a,词卡处理慢慢,认识叠词:
像这样,把一个字或是一个词语重复使用,就是叠词。这样的重复呀,就像唱歌时一样,(手势加入)不仅让我们知道到了他表达的意思,又感觉很美。再读!
b,文中这样的叠词有好多处呢?你找到了吗?
白茫茫模模糊糊淡淡的慢慢地厚厚的一个一个
(引导体会叠词的作用:淡淡的光表示光线特别的淡,厚厚的红叶表示落叶特别的厚。)
c,互动体会叠词的应用
瞧,叠词的用处可真大,平时我们可不能小瞧它!其实,我们的教室里就有很多叠词,相信吗?(互动:叫一个小朋友----她的头发长长的;她的眉毛弯弯的;她的笑容甜甜的;哈哈,她走起路来呀像小猫,轻轻地;她跑起来呀像一阵风,快快地)
5、形成画面再回雾中
多形式、多层次读,使学生达到背诵的效果。
a,师生合作读
b,想象画面填空读
c,喜欢哪处景物,自由读,再交流汇报
d,送字宝宝回家
e,看着画面尝试背诵读
(二)对比教学雾后景象感受绚丽美
过渡4:雾慢慢散了,太阳射出光芒来。(出示图片,认读射字)
1、拓词:射箭,做射箭的动作,通过身体的倾斜,记住字形,想象体会“光芒”与“箭”的相似点,对“芒”字形成感知。
2、衔接:真神奇,一样的景物,不同的时候,样子也是不同的。
(幻灯片出示下雾时、雾散后的对比读)
(引读)下雾时,远处的塔、小山都望不见了。雾散后,指,生接――远处的塔、小山都望得见了。
3、(直接出示幻灯片:8、9自然段)小结学法,自学8、9自然段
4、汇报交流
a,朗读中体会修饰词的作用,读时适当突出
b,对比读雾中和雾后的田野、树林景象,透过文字体会朦胧美和绚丽美
c,画面对比读,感受不同的时间段,相同事物的不同变化,再次直观感受朦胧美和绚丽美(小结板书)
(音乐响起:读)
d,小结:生活中要善于发现
四、拓展视野,延伸阅读
1、风景欣赏
孩子们,我们的祖国很大很大,瞧,这就是我们的家乡――黑龙江,越往南啊,气温就越高,所以呢,即使都是冬天,不同的地方也会有不同的景象。有的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有的温暖如秋,有的娇艳如夏。正如每年的1月底、2月初的时候,我们的家乡还是雪压枝头、飞花一尺,而大片的油菜花已经在遥远的云南悄悄绽放。(幻灯片出示图片)
2、美文赏析-----《初冬的早晨》
用学到的阅读方法,边读边想象初冬早晨的画面,感受身边的初冬景象。
小河的薄薄的冰层下面,
小鱼在河底静静地游着。
那青绿色的小草,
突然变成了深黄色,
当然它们已经枯萎了。
杨树的叶子被风一吹,
纷纷飘下来
就像一位秃顶的老人。
野菊花孤零零地开着。
在冷风中摇摆着,
显得那么坚强。
初冬早晨的美,
是一种宁静的美。
篇2: 《初冬》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二年级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感悟;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使之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教材分析
《初冬》这篇课文短小、图文并茂,以“雾中、雾后”为序,文脉清晰。以其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现出山村初冬早晨的美景。尤其文章是以时间为序,每层又以空间顺序清楚明了,是引导学生了解冬天景物特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良好载体。
二、设计理念
以读促思,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脉络来感受雾中和雾后小山村不同的景致特征。由自由读文――同桌互相赛读――分段读文――借助画面进行情境观察,激发学生读文的欲望。依据低年级儿童语言特点,巧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把语言训练和形象思维紧密地结合起来,以语言训练为基本点,自读、自悟、有感情地表达文本、背诵课文,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语言表达的美感,又使学生内化了语言,学会运用语言。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文中的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感悟文本,培养理解词句的能力。
情感目标:知道初冬季节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从而更加热爱自然。
四、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词句,从而进行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谈话: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四季在变换更迭着。那么在你心中四季中哪个季节更美呢?每个季节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一提到冬季(板书:冬)你的眼前会浮现出哪些画面呢?但《初冬》一课会让你感受到别样的风采。
2、板书课题。17初冬
3、齐读课题,追问初冬指什么时候?
4、举义反三:初春、初秋、太阳刚刚升起――初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检查学生对本课难读的词的掌握情况。
3、同桌互相赛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4、指名分段读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感悟文本。
1、读中品味雾中的美景。
看画面感知雾――形象的说一说雾――有感情地读一读,――填补文中空白背一背
2、对比雾后的变化,欣赏美景。
3抓关键词、关键句进行说写训练。
(1)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像一个一个的红灯笼。
(2)柿子树上有大柿子。
师:比一比哪种表达效果更好一些?
师:谁来试一试将将黄叶写得更生动些?
树林里积了一层厚厚的黄叶,像__________。请同学们在书中写一写。
师:你还能仿照这句话说一说吗?
树林里落了厚厚的一层黄叶,只有松树、柏树不怕冷,还是那么绿。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树林里哪些树叶落了?
但只有松树、柏树不怕冷,还是那么绿。你想对“松树、柏树”说点什么?
(句子表达步步推进,由浅入深地进行仿写指导,层层铺垫,为学生思维的表达训练扎实有效地推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从而达到内化语言和积累语言这一目标。)
(四)、配乐朗读,欣赏文本。
篇3: 《初冬》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初冬》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它描写了我国农村初冬时节雾天的景色。课文篇幅短小,图文并茂。两幅插图分别展现了“雾中”和“雾后”农村的不同景象,为学生理解词义句意,提供了直观主动的语境。课文与此对应,以“雾中”“雾后”为序,文脉清晰,语言优美。
本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了解初冬季节自然界的景色特点;学习生字新词,读懂描写景物变化;按提示会写“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式;朗读课文时,能正确读出句与句子间的停顿;能背诵课文。
本教学设计注重从观察插图着手,借助景物的具体生动的形象,组织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在比较中激疑引趣,以诱发儿童学习的动机,唤起儿童朗读课文的学习兴趣,在“看看、想想”中,释疑求解,在“读读、写写”中练词、练句。进而在朗读训练中理清句序,并指导学生运用时空法、对比法帮助记忆,进行背诵。本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练”为主线,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动脑、动口、动手。同时注意在阅读过程中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进行。
本课建议安排两教时。
【教学主要步骤】
一、看图激疑,学习字词
1.观察课文插图二,学习生字。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插图(雾后景色),说说这幅画中有哪些景物,美不美?借助图中景物学习生字:芒、塔、野。
2.观察插图一,比较中学字。
引导学生与图二比较,说说同一地方,景物有什么不同。(出示“模模糊糊”)学习生字:隔、层,并带着“为什么不一样”的疑问,试读课文。
二、读文释疑,理解第一段
1.初读全文,解疑中学字。
学生试读课文,了解课文分别写了“雾中”景色和“雾后”景色。读1、4节的句子。学习生字:初、雾、茫,比较“芒”与“茫”音形义的异同。
2.细读第2、3小节,理解句子。
课文中哪些词、句写了雾很大?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出有关的词句,说说意思。教师可用“纱巾遮脸”,观察图片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望不见”、“看不清”、“不耀眼”的句意。结合讲读,学习生字“淡、耀”。比较“望”、“看”不同。
3.试背第一段。
教师可按“远处”、“近处”及空中方位顺序,帮助学生理清句序,练习背诵。
三、练字练句,细读第二段
1.用比较法学习第4、5小节。
教师可指导学生与第一段对照,了解雾散后景色有什么变化,找出相应的词语:“射出光芒来”、“望得见”、“看得清”,这些词语在朗读时读重音,使雾中和雾散后的景色对比更加强烈。
2.读读练练,学习6―8节。
按“什么地方”、“什么怎么样”或“谁干什么”的句式读懂每一节的意思。学习生字“原”,口头完成练习4。
3.重点理解第7节比喻句。
让学生理解“灯笼”比作大柿子的形状,找出表示柿子多少、大小、颜色、形状的词语,完成课后练习3。
4.读中理序,指导背诵第二段。
课文第5―8节,每节开头都有一个表示方位的词语,每节写法有相似的句式。
这两个特点可用来引导学生背诵。
四、配乐朗诵,激发朗诵兴趣
配乐朗诵时,可让儿童闭目想象大自然的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老师概括初冬季节自然景色的特点,再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复习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隔野耀
篇4:《初冬》教学设计
《初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8个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 正确认识这些生字。书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3节。
3、学习掌握边读边思考的阅读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能借助图画用连贯的语言,按顺序说一说初冬雾中和雾后的景色。
4、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初冬季节自然景色的特点,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课文的语句。
2、能借助图画用连贯的语言,按一定顺序说一说初冬雾中和雾后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积累词语,引入课题。
1、借助画面,回忆积累,随机理解“初冬”。
2、了解初冬常见的自然现象,随机复习“雾”的书写。
3、看图说话、读句,随机理解“白茫茫”。
(出示句子)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雾。
l 指导朗读“白茫茫”。
l 齐读句子。
4、继续看图说话,激发阅读兴趣,并揭示课题。
(1)看图(郊外的雾景)说话:用一句话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怎么样?
(2)交代学习任务并揭示课题。
二、阅读描写“雾中景色”段落,学习按顺序把画面内容说清楚。
1、读课文,借助插图理清脉络。
2、交流出示2、3节,指名朗读。
3、再读2、3节,圈划词语,了解写作顺序,随机理解“不耀眼”。
(交流板书)远处 望不见
近处 看不清
高处(天空中) 不耀眼
点拨顺序:如果说这里是远处、近处,那太阳是???
随机理解词语:“耀眼”的意思就是光线强烈、刺眼的.意思,一点也不耀眼就是一点也不??(刺眼)。
4、师生配合读2、3节,再次体会写作顺序。
板书:雾中
5、引导辨析“望不见、看不清”,体会作者用词恰当,随机学习生字“模”。
在学生交流基础上小结。
6、引导学生背诵积累,按顺序看图说话。
(1)同桌背诵积累。
(2)按顺序看图说话。
(媒体)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雾。……
三、阅读描写“雾后景色”的段落,在老师的引导下按顺序把画面内容说具体。
1、出示“雾散了”的句子,辨析同音字“芒、茫”。
(媒体插图:渐亮)出示:渐渐地,雾散了,太阳才射出光芒来。
(媒体词语)光芒、白茫茫
(板书)耀眼
(板书) 望得见
看得清
(1)现在谁能用“望得见”和“看得清”来说一句话。
(2)课文第5节就是这样写的。齐读第5节。
3、引导学生按顺序看图。(由近到远)
4、自读第6?8节,整体感知内容。
5、生交流,随机学习生字“厚、柏”。
板书:
收白菜
柿子 像……
黄叶 厚(“厚”这个字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师范写)
松树、柏树 绿(“柏”的读音)
6、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画面,并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说具体。
(1)(出示图)抓住动作把收白菜说具体。
(2)朗读积累比喻句,并引导学生加上自己的感受,把柿子的美说具体。
(3)模仿课文,运用比喻,把树林里的景色说具体。
(出示:)树林里积了一层厚厚的黄叶,像 。只有松树和柏树不怕冷,像 ,它们还是那么绿。
7、小组合作,把雾散后的画面内容说具体。
小组练习,指名说。(说的时候要注意按顺序交流)
8、小结:在学了课文描写雾中的景色,我们学会了看图按顺序把内容说清楚。在学习描写雾后的景色时,我们更是通过仔细观察,合理想象把画面内容说具体了。今天回家,你就可以选择雾中或雾后的景色,说给家长听。
四、引导质疑,激发拓展阅读的兴趣。
板书: 43、初冬
雾中 雾后
收白菜
远处 望不见 望得见
柿子 像……
黄叶 厚
松树、柏树 绿
近处 看不清 看得清
(模模糊糊)
高处(天空中) 不耀眼 耀眼
篇5:初冬(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28.初冬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白茫茫、模模糊糊”等词语。
2. 学习1-3小节,积累句子,能用书上句子或自己语言来介绍雾中的景色,能在课外找到描写初冬景色的句子。
3.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知道初冬季节自然景色的特点,培养他们观察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出示课题
1、师:小朋友,秋天过去了,冬天刚刚开始,我们就叫它“初冬”出示课题“28初冬” ,齐读。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好的,我们就来听听这篇课文是怎么描写初冬的。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中写了哪些景物?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出示卡片“大雾中”“雾散后”,这篇课文就是写了这些景物在雾中和雾后的特点。现在小朋友一定非常想自己去读读课文,下面我们就来学字词,读课文。多媒体出示生字,注意这些生字的音、形、义。
三、自学课文,小组检查
指名抽读生字,(多媒体演示),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比较“芒”和“茫”、“野”的笔顺、“厚”的结构、“冷”“厚”的反义词、“初”的部首
小组读课文,点评。
四、学习1-3小节
1、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描写了雾中和雾后的景色,今天我们来学习雾中的景色,也就是1-3小节,自己轻声的读1-3小节,再选择最喜欢的一节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随机板书。
2、学生交流,指导朗读。
3、我们已熟悉1-3小节,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们能不能不看书,看着图和板书来说说1-3小节的内容,先一小节一小节说。指名说。谁能连起来说。交流。
4、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知道正是因为有了雾,才使初冬的景色更美,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有感情的朗读1-3小节。
5、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在课外书上找到一些描写冬天景色的句子,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学生交流。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的1-3小节,学得非常好,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雾后的景色。
[初冬(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6:初冬(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初冬》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它描写了我国农村初冬时节雾天的景色。课文篇幅短小,图文并茂。两幅插图分别展现了“雾中”和“雾后”农村的不同景象,为学生理解词义句意,提供了直观主动的语境。课文与此对应,以“雾中”“雾后”为序,文脉清晰,语言优美。
本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了解初冬季节自然界的景色特点;学习生字新词,读懂描写景物变化;按提示会写“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式;朗读课文时,能正确读出句与句子间的停顿;能背诵课文。
本教学设计注重从观察插图着手,借助景物的具体生动的形象,组织学生学习在比较中激疑引趣,以诱发儿童学习的动机,唤起儿童朗读课文的学习兴趣,在“看看、想想”中,释疑求解,在“读读、写写”中练词、练句。进而在朗读训练中理清句序,并指导学生运用时空法、对比法帮助记忆,进行背诵。本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练”为主线,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动脑、动口、动手。同时注意在阅读过程中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进行。
教学要求:
1、了解初冬雾中、雾后的景象是美丽的,认识初冬季节的一些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能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使学生了解下雾时和雾散以后的景象及北方初冬的一些特征。难点是能通过雾中、雾后景物的变化,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教具:CAI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言: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初冬》,前面我们熟悉了课文认识和学会了生字,现在我们做游戏开火车。
二.新授:
1.课件演示将课文分成两部分雾中和雾散。
2.出示表格:
雾中 雾散
塔、小山
田野、树林
太阳
学生小组讨论填写,小组汇报展示。
3.“望不见”和“看不清”、“望得见”和“看得清”可以互换吗?课件展示。
过渡:雾慢慢的散了,我们看清了远处的塔和小山近处的田野、树林还看清了什么?
4.出示句子:“柿子树上挂者许多大柿子,像一个一个的红灯笼。”
(1) 这句话写了柿子的什么呢?
(2) 为什么说大柿子像灯笼呢?
(3) 同学们再看看“挂”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词来替换?
(4)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挂”,想好后,用“挂”说一句话
(5) 美读。
(6)读后你有什么话想说?
5.这么美的小山村我们再去看看还有什么?
6.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三.总结:
雾是冬天的自然现象,它使得地球上万物变得朦朦胧胧,具有飘渺的美,可是它很调皮,一会儿就无影无踪雾走了一切又清晰起来,无论是雾中还是雾散后的冬天都是这么美丽。你们喜欢吗?
现在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做动作背诵这篇课文吧!
[初冬(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7:《初冬》 教案教学设计
《初冬》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初冬》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它描写了我国农村初冬时节雾天的景色。课文篇幅短小,图文并茂。两幅插图分别展现了“雾中”和“雾后”农村的不同景象,为学生理解词义句意,提供了直观主动的语境。课文与此对应,以“雾中”“雾后”为序,文脉清晰,语言优美。
本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了解初冬季节自然界的.景色特点;学习生字新词,读懂描写景物变化;按提示会写“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式;朗读课文时,能正确读出句与句子间的停顿;能背诵课文。
本教学设计注重从观察插图着手,借助景物的具体生动的形象,组织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在比较中激疑引趣,以诱发儿童学习的动机,唤起儿童朗读课文的学习兴趣,在“看看、想想”中,释疑求解,在“读读、写写”中练词、练句。进而在朗读训练中理清句序,并指导学生运用时空法、对比法帮助记忆,进行背诵。本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练”为主线,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动脑、动口、动手。同时注意在阅读过程中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进行。
本课建议安排两教时。
【教学主要步骤】
一、看图激疑,学习字词
1.观察课文插图二,学习生字。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插图(雾后景色),说说这幅画中有哪些景物,美不美?借助图中景物学习生字:芒、塔、野。
2.观察插图一,比较中学字。
引导学生与图二比较,说说同一地方,景物有什么不同。(出示“模模糊糊”)学习生字:隔、层,并带着“为什么不一样”的疑问,试读课文。
二、读文释疑,理解第一段
1.初读全文,解疑中学字。
学生试读课文,了解课文分别写了“雾中”景色和“雾后”景色。读1、4节的句子。学习生字:初、雾、茫,比较“芒”与“茫”音形义的异同。
2.细读第2、3小节,理解句子。
课文中哪些词、句写了雾很大?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出有关的词句,说说意思。教师可用“纱巾遮脸”,观察图片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望不见”、“看不清”、“不耀眼”的句意。结合讲读,学习生字“淡、耀”。比较“望”、“看”不同。
3.试背第一段。
教师可按“远处”、“近处”及空中方位顺序,帮助学生理清句序,练习背诵。
三、练字练句,细读第二段
1.用比较法学习第4、5小节。
教师可指导学生与第一段对照,了解雾散后景色有什么变化,找出相应的词语:“射出光芒来”、“望得见”、“看得清”,这些词语在朗读时读重音,使雾中和雾散后的景色对比更加强烈。
2.读读练练,学习6—8节。
按“什么地方”、“什么怎么样”或“谁干什么”的句式读懂每一节的意思。学习生字“原”,口头完成练习4。
3.重点理解第7节比喻句。
让学生理解“灯笼”比作大柿子的形状,找出表示柿子多少、大小、颜色、形状的词语,完成课后练习3。
4.读中理序,指导背诵第二段。
课文第5—8节,每节开头都有一个表示方位的词语,每节写法有相似的句式。
这两个特点可用来引导学生背诵。
四、配乐朗诵,激发朗诵兴趣
配乐朗诵时,可让儿童闭目想象大自然的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老师概括初冬季节自然景色的特点,再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复习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隔 野 耀
(袁爱仙 高志英)
《初冬》教案设计由教案频道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8:二年级语文初冬教学设计精选
教材简析:
《初冬》一课选自语文教科版第三册,是一篇写景的课文。这篇课文篇幅短小,图文并茂,描写了一幅我国南方田园初冬早晨的美丽景色。课文以“雾中”“雾后”为序,文脉清晰,语言优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比较,知道雾中和雾散后景物有什么不同,在想象和体会的基础上朗读文本,感受初冬的景色特点,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初冬的雾大和雾美。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初冬》,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初冬)“初”是这篇课文中既需要会认,又需要会写的生字。观察一下,它是(手势引导学生说出:左右结构),左半部分是(衣字旁),有半部分是(刀字)。“初字”最初的意思是:裁剪衣服的第一刀。会认了我们来试着写两个。注意“衣字旁”和“衣”字的不同。
2.齐读课题。“冬”是冬天,那“初冬”是什么意思呢?
(冬天刚刚开始的意思。)
这样说来,春天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说那是(初春);夏天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说那是(初夏);秋天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应该是(初秋)。
二、读文感悟,品词析句。
初冬时节,在作者的家乡那个美丽的小山村,会有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到131页。
(一)听老师说要求: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遇到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就在旁边画上一个“?”。听懂了吗?(找一名同学重复读书要求)听懂了、记住了就一定能做好。开始吧。
(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把你自己不能解决掉的“问号“提出来,大家一起帮你解决。
(生汇报,师生共同梳理、解决问题。将可遗留在后面进行解决的问题指导学生做好标注。)
(二)同学们真会读书,不但能发现问题,还能把问题提出来,你们太了不起了!你们的优秀表现吸引了两只即将去南方过冬的小燕子,这不,临行前还有任务要交给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样的任务吗?看课后习题……
快速读课文,看看那些自然段描写的是下雾时的景象,那些自然段描写的是雾散后的景象。用//把两部分分开。
(三)让我们一起到文字中去欣赏作者家乡初冬时节美丽的早晨吧。
1.学习第1自然段:
(1)谁想读一读第1自然段。(指多名学生朗读)
(2)你觉得他们谁读出来的雾大呢?怎样读才能读出雾的大呢?
(引导学生关注“白茫茫”并可适时出示大雾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白茫茫”,实现以看促读。)
2.学习第2、3、7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发现什么不同了吗?
①引导学生了解由远及近的写作方法。
②引导学生去发现“看”和“望”的不同。
(2)这是下雾时的景象,雾散了以后又会是什么样的呢?到后面去找一找对应的部分先自由读一读。再指名读。
(前后对比朗读,感受景象的不同。可让学生带着动作来读课文,激发学生读文兴趣且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望”字用词的准确。)
3.学习第4、6自然段:
(1)师生对比读:谁来读一读这段话。(指名一生朗读后出示句子:太阳升起来,发出淡淡的光,一点儿也不耀眼。师读)我觉得这样写就很好。你们觉得呢?说说你的想法。
①引导学生通过“慢慢地”一词体会太阳升起的过程,可带着动作读一读,加深体会
②引导学生感受比喻句的妙用——使事物更加生动,形象。
(2)课文中不止这一处用到了“慢慢地”,快去找一找还那里有这个词,去掉了好不好?为什么?
(3)看来很多事情过程很重要,你能用“慢慢地”说一说我们身边的人或者事吗?
(4)到后面找一找描写雾散后的太阳的句子,读一读,感受一下有什么不一样。(对比朗读,体会“发出”和“射出”的不同)
4.学习第5自然段:
在这样一幅美丽的画卷中,不光有物,还应该有人。读一读第5个自然段,看看人们都在忙些什么呢?劳动中的人才是最美的风景。
5.学习8、9自然段
下雾时,远处的景物望不见,近处的景物也看不清,雾散了以后可就不一样了,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雾散了以后可以看到哪些下雾时看不见的美景吧。
(1)感受“挂”字用词的精妙。
(2)进一步感受比喻句的好处。
三、判官断案,巩固理解。
现在请你们来当小法官,判断一下这些句子是对是错。用手势来告诉老师你的判断。
①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雾。
②农民们正在园子里忙着种白菜。
③雾慢慢地散了,太阳发出光芒来。
④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像一个红灯笼。
把这些正确的句子连起来说成一段话,前面加上“初冬时节”。它就成了一首小诗了。
四、指导背诵
小燕子交给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大半,我们得把自己看到的美景讲给它听才算圆满完成任务。可是小燕子要等到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才回来,还有那么久,所以我们得把这美丽的景象画到自己心里,印到自己的脑袋里。
篇9:《初冬》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冬》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语文>2年级上册第19课. 教材说阳:<初冬>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篇幅短小,图文并茂,描写了我国农村初冬早晨的美丽景色.课文以“雾中”“雾后”为序,文脉清晰,语言优美.
作 者:胡庆玲 于松芹 作者单位:望奎县东郊小学 刊 名: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EDUC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2 关键词:篇10:二年级语文《初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初”、“模糊”、“射”、“层”、“芒”、“茫”、“雾”“庄稼”等11个生字。通过比较,体会六个叠词和三个比喻句的作用。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3、通过学生比较初冬雾中、雾后的不同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有层次、多形式的引导学生读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初冬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初识立冬,揭示课题:
每年的11月7日或者8日是立冬,从这天开始就意味着冬天这个季节到来了。冬季刚开始的这些日子,就是初冬。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课文,共同欣赏初冬的画面!齐读课题。
二、配乐初读,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全文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和着音乐)
3、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三、走进情境精读感悟
过渡:课文给我们描绘了初冬早晨,小乡村的两幅画面,一幅是----下雾时的景象,另一幅是雾散后的景象。(板书,指导“雾”字)
(一)想象雾中画面,体会景物特点
我们先来看看,下雾时的初冬的早晨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出示:1-5自然段)
a,指名读1-5自然段,其他学生透过朗读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引生入境,感受画面
清晨,你睡醒了,睁开眼,向窗外看去,满眼白色,于是,决定出去走走。推开门,哇!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你走在林间小路上,看到了――
c,学生入境感受画面
生:远处的塔、小山都望不见了,近处的――
d,图片1处理“白茫茫的大雾”,大雾还可以说成“浓雾”,雾小的时候可以说成“薄雾”
图片2处理“一层纱”,“一层”是数量词,还可以说一层――?把词语送回句子中,再读感受雾中的朦胧美。
e,初冬早晨的太阳,比以往出现的晚一些,(出示句子,生接读)
(幻灯片出示:第四自然段),
1、透过这句话,你眼前看到了?联系生活实际,指导理解“耀眼”一词,认识“耀”字
2、想象画面读,感受雾中太阳的特点
3、图文对比读,体会太阳升起的样子。
4、处理叠词
(图片直观讲解,动作演示)
a,词卡处理慢慢,认识叠词:
像这样,把一个字或是一个词语重复使用,就是叠词。这样的重复呀,就像唱歌时一样,(手势加入)不仅让我们知道到了他表达的意思,又感觉很美。再读!
b,文中这样的叠词有好多处呢?你找到了吗?
白茫茫模模糊糊淡淡的慢慢地厚厚的一个一个
c,互动体会叠词的应用
瞧,叠词的用处可真大,平时我们可不能小瞧它!其实,我们的教室里就有很多叠词,相信吗?(互动:叫一个小朋友--她的头发长长的;她的眉毛弯弯的;她的笑容甜甜的;哈哈,她走起路来呀像小猫,轻轻地;她跑起来呀像一阵风,快快地)
5、形成画面再回雾中
多形式、多层次读,使学生达到背诵的效果。
a,师生合作读。
b,想象画面填空读。
c,喜欢哪处景物,自由读,再交流汇报。
d,送字宝宝回家。
e,看着画面尝试背诵读。
(二)对比教学雾后景象感受绚丽美
过渡4:雾慢慢散了,太阳射出光芒来。(出示图片,认读射字)
1、拓词:射箭,做射箭的动作,通过身体的倾斜,记住字形,想象体会“光芒”与“箭”的相似点,对“芒”字形成感知。
2、衔接:真神奇,一样的景物,不同的时候,样子也是不同的。
(幻灯片出示下雾时、雾散后的'对比读)
(引读)下雾时,远处的塔、小山都望不见了。雾散后,指,生接――远处的塔、小山都望得见了。
3、(直接出示幻灯片:8、9自然段)小结学法,自学8、9自然段
4、汇报交流
a,朗读中体会修饰词的作用,读时适当突出
b,对比读雾中和雾后的田野、树林景象,透过文字体会朦胧美和绚丽美
c,画面对比读,感受不同的时间段,相同事物的不同变化,再次直观感受朦胧美和绚丽美(小结板书)
d,小结:生活中要善于发现
四、拓展视野,延伸阅读
1、风景欣赏
孩子们,我们的祖国很大很大,瞧,这就是我们的家乡――黑龙江,越往南啊,气温就越高,所以呢,即使都是冬天,不同的地方也会有不同的景象。有的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有的温暖如秋,有的娇艳如夏。正如每年的1月底、2月初的时候,我们的家乡还是雪压枝头、飞花一尺,而大片的油菜花已经在遥远的云南悄悄绽放。
2、美文赏析-----《初冬的早晨》
用学到的阅读方法,边读边想象初冬早晨的画面,感受身边的初冬景象。
小河的薄薄的冰层下面,
小鱼在河底静静地游着。
那青绿色的小草,
突然变成了深黄色,
当然它们已经枯萎了。
杨树的叶子被风一吹,
纷纷飘下来
就像一位秃顶的老人。
野菊花孤零零地开着。
在冷风中摇摆着,
显得那么坚强。
初冬早晨的美,
是一种宁静的美。
篇11:二年级语文《初冬》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二年级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感悟;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使之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教材分析
《初冬》这篇课文短小、图文并茂,以“雾中、雾后”为序,文脉清晰。以其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现出山村初冬早晨的美景。尤其文章是以时间为序,每层又以空间顺序清楚明了,是引导学生了解冬天景物特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良好载体。
二、设计理念
以读促思,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脉络来感受雾中和雾后小山村不同的景致特征。由自由读文――同桌互相赛读――分段读文――借助画面进行情境观察,激发学生读文的欲望。依据低年级儿童语言特点,巧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把语言训练和形象思维紧密地结合起来,以语言训练为基本点,自读、自悟、有感情地表达文本、背诵课文,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语言表达的美感,又使学生内化了语言,学会运用语言。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文中的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感悟文本,培养理解词句的能力。
情感目标:知道初冬季节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从而更加热爱自然。
四、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词句,从而进行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谈话: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四季在变换更迭着。那么在你心中四季中哪个季节更美呢?每个季节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一提到冬季(板书:冬)你的眼前会浮现出哪些画面呢?但《初冬》一课会让你感受到别样的风采。
2、板书课题。17初冬
3、齐读课题,追问初冬指什么时候?
4、举义反三:初春、初秋、太阳刚刚升起――初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检查学生对本课难读的词的掌握情况。
3、同桌互相赛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4、指名分段读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感悟文本。
1、读中品味雾中的美景。
2、对比雾后的变化,欣赏美景。
3抓关键词、关键句进行说写训练。
(1)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像一个一个的红灯笼。
(2)柿子树上有大柿子。
师:比一比哪种表达效果更好一些?
师:谁来试一试将将黄叶写得更生动些?
树林里积了一层厚厚的黄叶,像__________。请同学们在书中写一写。
师:你还能仿照这句话说一说吗?
树林里落了厚厚的一层黄叶,只有松树、柏树不怕冷,还是那么绿。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树林里哪些树叶落了?
但只有松树、柏树不怕冷,还是那么绿。你想对“松树、柏树”说点什么?
(四)、配乐朗读,欣赏文本。
篇12:《桃花源记》课程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通过多种诵读的形式,个性化解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
2、在诵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品味赏析文章语言,同时将个人审美情感融入其中,充分的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再创作。
3、培养学生研读文章的能力,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同时形成自我的情感体验──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通过诵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品味文章语言,发挥想象,运用现代散文语言进行文学再创作。
3、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结合个人生活体验,达成情感共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贴近生活,导入课文
1、引导学生谈论我所向往的理想生活。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大文豪──陶渊明,并且来学习他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桃花源记》。感受他的向往和追求。
3、介绍陶渊明及时代背景,了解他所选择的生活,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2、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养语感;(此处提出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朱熹语)
3、设计问题:桃花源吸引你的是什么呢?从文中找出答案。
明确:
1段 自然风景美,
2段 乡村生活美,
3段 人民情感美,
4段 社会环境美,
4、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自由读──展示读──竞赛读──齐读),让学生读出文字的美感,读出对桃花源的向往之情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分小组细读课文并自己试着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准备质疑。)
2、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质疑,全班答疑,教师参与。
3、集体逐段朗读,开火车翻译,贯通文意。
4、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分组讨论:
明确: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第二部分(第2、3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经历。第三部分(第4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第四部分(第5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四、布置作业
1、初步背诵课文。
2、抄写并识记字词、对译课文2、3两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 说出文中表现渔人行踪的词语。
2、据此线索课文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
二、合作探究
1、文中描写桃花源景色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文中描写桃花源村民生活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思考一下,下列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明确:桃花源是朦胧飘忽的世界,种种的神秘色彩,表面上是描写了桃花源的隐蔽,实质上,作者是暗示了: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只是作者追求得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4、乃不只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乃字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推想一下,渔人对桃源人说了些什么?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明确:乃是竟然的意思。表现出桃源人对外面改朝换代的时世感到吃惊。渔人向桃源人介绍了自秦朝以来的历史。桃源人因世间社会**和百姓生活痛苦而叹惋。
5、文章最后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目的是什么?
明确: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6、我们应当怎样评价文章所表现的社会理想?
明确:作者虚构了这样一个故事,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幻想。
7、归纳源自本文的成语:
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 怡然自乐 与世隔绝 无人问津
三、品味研读、主题探究
1、大家相信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在东晋年间存在吗?(让学生从文章中找线索来考证)
2、作者写《桃花源记》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陶渊明因生活在战乱频繁的环境里,因而构想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这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拓展延伸
假如陶渊明来到大家面前,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总结: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五、布置作业
1、摘抄成语。
2、背诵并默写全文在家庭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1段 自然风景美
2段 乡村生活美
3段 人民情感美
4段 社会环境美
篇13:《背影》课程教学设计
《背影》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揣摩文章朴实而简洁的语言,感悟文字中蕴涵的父子深情。
2.仔细研读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时的“背影”,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3.联系自己的生活,进一步体会亲情的内涵。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朱自清通过对父亲的背影在特定环境下的几个细节描写,刻画了父亲颓唐的老境和“我”对父亲的眷恋之情。作者“诚实”的写作使文章真实可感,触人心弦,读之潸然泪下;语言朴实,意蕴深厚,“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美学风格,深深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教学中,宜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采用朗读、研读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以及对文章重点词句的分析,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浓浓的人间亲情。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著名的纪实散文,作为语文材料的传统篇目,它感动了很多很多读者,因为它写出了人世间至深至诚的父子之爱。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2.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1)聆听配乐朗读,小声跟读、模仿,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朗读课文,进一步体验作品的情感。
(3)讨论交流。针对阅读中不理解的地方,如某些词语、句子等,提出疑问。梳理筛选,将学生比较关注的、较有价值的问题找出来,共同解决。
3.研读课文(合作学习)
(1)在写父子离别之前,作者还交代了随父奔丧、家境衰败、父亲到南京谋事等内容,从中可见父亲当时怎样的处境和心情?这对写“背影”有什么作用?
(2)文中四次写到“背影”,组织讨论,体会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组织小组讨论:文章写了几次背影?哪次写得最具体、细腻?在这次描写中,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明确:
1.①难忘背影 ②刻画背影 ③惜别背影 ④再现背影
2.(提示:找动词、形容词)如:“探”表明父亲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写出了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到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肥胖的身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把父亲爬月台是的艰难动作,写得栩栩如生。
3.有感情地朗读第六段,体会作者在朴实、细腻的叙述中所蕴涵的`深情。
(3)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们的含义。
(4)文章除了写父亲外,还写了自己的感受,作者是通过什么细节表现出来的?你认为作者当时的心情怎样?表现出怎样的感情?
睹家境、想父母———悲哀
望父买橘——— 感激 泪(体贴父亲)
父子离别——— 不舍
再现背影——— 伤心
以上问题,让学生探究、讨论、并交流,教师归纳。(课件展示)
(5)根据以上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你能具体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父子情”吗?
提示:父亲疼爱儿子,儿子体贴父亲。(展示课件)
(6)配乐朗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7)课件展示;父爱深深。
4.品味鉴赏(探究学习)
(1)本文语言平淡中蕴涵深情,请从文中找出两个句子加以品味。
(2)课文写作者一见父亲的背影就流泪,为什么?
(3)文末作者再次写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
(4)朗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仔细观察课文彩页中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说说画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地印象。(拓展)
5.拓展延伸与作业
(1) 提供舒禾《尚在旅途》片段(略),让学生拓展阅读。
(2)课后练习一、二。
板书设计
背 影
朱自清
父亲
疼 贴
爱 体
儿子
篇14: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参加劳动实践,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提高科学种地的意识,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东西更有意义和价值,提高学生勇于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懂得劳动最光荣。
教学重点
花生初期清棵蹲苗方法。
教学难点
清棵蹲苗过程中保护花生秧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锄头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花生破膜放苗的时间和方法。(教师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补充)师生共同复习相关注意事项。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经过我们辛勤的劳动,花生苗正在茁壮成长,变得绿油油的了!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对花生进行什么工作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劳技课,《花生初期清棵蹲苗》。(教师板书课题)
三、新授
1、教师解题:什么是清棵蹲苗?(学生分组自由讨论)指名回答,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教师补充说明。
2、为什么要清棵,清棵蹲苗有什么好处呢?(教师课件ppt出示,学生齐读。)
(1)清棵的花生比不清棵的花生增产12.9%~23%。
(2)花生齐苗时要进行清棵,清棵有三个作用:清除播种孔周某某的杂草;把未长出膜的分枝用手扒出;将播种过深过浅不易出苗的窝清点出来,便于及时催芽补种以确保全苗,在清棵过程中可再次封好膜口。
3、结合幻灯片讲解清棵蹲苗操作过程。
花生苗基本出齐时进行。先拔除苗周某某杂草,使子叶露出地面,然后用锄头铲点土,覆盖在苗周某某,以免以后出现杂草,更有利于保持水分不流失。(教师板书讲解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便于学生在劳动基地的实践操作)。
教师出示农民清棵蹲苗的图片,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操作过程的印象。
4、教师讲解注意清棵蹲苗注意事项:
(1)注意不要伤根。
(2)确保两片子叶露出来。
(3)铲土不宜过多。
5、有生活经验的同学讲解亲身经历。分组讨论实际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学生分组展示,边做动作边分享心得。
6、前往劳动基地,(体育委员整队,唱着校歌《放飞理想》,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劳动基地)。亲自实践清棵蹲苗教师先做示范动作,学生边观察边学习。教师强调劳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锄头不宜抬过高,以免碰到同学。
(2)另外不要踩到花生苗。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各组组长先带头示范,然后指导组员。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总结劳动情况(表扬表现优异的学生),把工具收拾好,放回原处,把手洗干净。大家齐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掌握了清棵蹲苗这一劳动技能,体验了劳动的快乐。
篇15: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优秀劳动者的杰出事迹,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二、学会以典型事件和细节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三、认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
语言建构与运用:准确把握新闻信息,分析人物精神品质。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以典型事件和细节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认识优秀劳动者的精神品质在当代的意义与价值。
文化传承与理解: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优秀劳动者的杰出事迹和做出的贡献。
难点:理解优秀劳动者内在的思想品格、精神魅力。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钟扬感动中国视频(颁奖词部分)导入
二、学习任务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燕京第九景——一位普通的售货员”张秉贵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钟扬入选“感动中国人物”。研读第4课的三篇通讯,讨论:
任务一:他们是怎样感动中国的?
梳理与探究文本中相关内容,概括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哪些杰出的贡献,理解优秀劳动者内在的思想品格、精神魅力。用填表格的方式来完成任务。
任务二,我们是怎么了解他们的?
思考与探究这三篇通讯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人物事迹和思想品质的?从而了解新闻传播的方式和效果。课前准备,课堂讨论,得出结论。
任务三,他们感动中国,将会对我们,对这个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个任务就是完成单元导语中提出的立德树人目标:“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是新时代青年应该树立的劳动观念。”通过学习优秀劳动者,关注社会的发展,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
课前写一段话,谈自己的感想,课堂交流完成任务。
三、拓展训练:写颁奖词(拓展材料见附页)
学校举办“感动中国————我最崇敬的抗疫人物”评选活动。现在,请你给入选的张定宇院长写一则颁奖词。要求:符合人物特征,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提前准备,课堂交流。
四、作业
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少事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写一个你熟悉的劳动者,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通用5篇)】
篇16:《短文》课程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领会作品深刻的象征内涵,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品的诗情、诗理和诗味,品味本文语言激越奔放强烈的特点;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
【教学设想】
阅读文学作品,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并创设一种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环境,诱发学生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老师在这中间起一种引导和点拨作用。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章的精妙所在。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2、进一步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积累有关日月的诗句。
3、提高学生文学思考和文学鉴赏能力,能大胆且清楚地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独到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体悟文章诗化的语言。
2、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法、学法】
1、教法:
启发式、点拨式、诱导式、采用幻灯等电化教学手段。
2、学法:
⑴ 认真阅读原文,同时广泛阅读与本文有关的文章,扩大阅读面。
⑵ 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⑶ 学生之间的讨论、争辩及质疑。
⑷ 比较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1、查找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的故事。
2、了解巴金的生平、创作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正音、解词:
⑴ 注音并解释:旸 姮 皓 浸 撮
⑵ 注意:娥、蛾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
1、标题飞入,由日、月到明,看到明字,你会想到什么呢?
明亮,光明巴金在作品中是否就是想表达对光明的热爱和追求呢?
2、走近巴金、介绍写作背景。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⑴ 教师范读《日》片断,再作简要指导。
⑵ 学生自由读《日》。
⑶ 指名朗读《日》(《月》的朗读当作课外作业)
二、读课文、感知课文
1、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2、学生感悟和鉴赏作品。
幻灯片打出字幕:用下列句式说话:
⑴ 这是一篇写的文章。
(概括课文内容。)
⑵ 我觉得。
(从文章语言、修辞、结构等方面说一句鉴赏的话)
三、交流批注、探究问题、质疑问难
1、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
2、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忽然笔锋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3、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4、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5、月亮在文中带给作者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6、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8、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学生小组研讨、交流,教师随机给予协助和引导:
1、因为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它成为了一种象征,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写的虽然是日,但主要表达的却是飞蛾努力追求日,追求光和热的行为。
2、因为前面所说的夸父和飞蛾都是为了后面的铺垫而产生的,目的是引出后面这句话,这才是作者要表达的重点,为着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作者理想中的人格。
3、这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正是为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和热力,才会有飞蛾、夸父的牺牲行为,他们热烈追求光和热的行为,一方面是自己本身的向往,一方面也是为了整个世界不被黑暗所笼罩。
4、《日》和《月》都是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战正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中华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怕牺牲。作者以飞蛾、夸父的追求光和热,象征志士仁人为祖国轰轰烈烈的献身,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5、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受是冰冷,文中多处提到,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月光冷得很月的光是死的光等。
6、作者在前面已经用了很多语言描述自己在月光中清冷的感受,于是在这里才会说出这句话,他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与前面所写的《日》有了相通的地方。而不是像以往的文学家那样只是歌颂月亮、赞美月亮。
7、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可以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虽然作者用的是疑问的语气,但是在姮娥的身上,作者也寄托了自己的人格理想。
8、冷和热是一种极强烈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下,特征才会更加明显突出,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将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对革命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无畏而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点】
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教学难点】
本文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程序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方式:教师由《雷电颂》中的风、雷、电的形象导入。
教师讲述:在第7课,我们学习了《雷电颂》谁能说说文中的风、雷、电代表了哪类人物呢?(学生抢答后教师继续讲述)可以说,在革命战争年代,在白色恐怖时期,我们的革命先烈常常借自然界中生物的呼喊来表达对革命的向往与呼唤,比如,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就是借海燕对暴风雨的呼唤来表达对革命的渴望。那么作者高尔基是怎样借海燕对暴风雨的呼唤来表达对革命的渴望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高尔基所写的《海燕》吧!
(教师板书课题《海燕》)
二、新课研读
1、形象感知,领略海燕风采:
教师出示海燕形象图课件,让学生认识、感受海燕的形象,让学生对海燕有初步的认识。
2、熟悉背景,把握时代脉博:
(让学生知道高尔基为什么要写对海燕进行歌颂)
⑴ 让学生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向全班同学作一交流。
⑵ 教师总结: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也是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生于木匠家庭,四岁丧父,十岁就为生活所迫,走向社会,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等,备尝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压迫和剥削,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他第一次投稿时具名为马克西姆·高尔基(俄文意为苦难)。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本文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是高尔基早期的代表作品。它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夕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的革命运动正不断高涨。高尔基参加了种种反沙皇统治的斗争,发表了尖锐抨击沙皇的演说。他根据自己的斗争经历,写了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又译为《迎春曲》《幻想曲》),《海燕》就是其中的末尾一章。它的发表具有极大的宣传性和号召力,受到了列宁的高度重视和称赞。
3、整体感知,描摹活动场景:
⑴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听读(不看书,仔细聆听),并在班上交流听后感,谈自己在听读时的所感所想。
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的处理。
教师个别指导:
示例一: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在飞翔。中高傲要重读,语速要快一些。
示例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要带着满腔激情来读,更猛烈要重读。
⑶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并讨论:
本文是一首感情强烈的抒情散文诗,以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请同学们思考海燕在几个不同的场景中活动,在这几个不同的场景中海燕又有什么表现?
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全文给我们展示了三幅不同的画面,海燕在这三幅典型环境中活动,其形象逐步完整、鲜明:第一幅,风卷云集,海燕高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第二幅,暴风雨迫近,海燕博风击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第三幅,暴风雨将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呼唤暴风雨。这三幅场景以时间为序,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逐步展开。
4、品味探究,赏析艺术形象:
⑴ 学生自主品味:
教师问:同学们,你们读了本文后,你觉得海燕在你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言论,在同学间交流自己的感悟。
⑵ 学生细读课文,画出本文中正面描写海燕形象的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作用:
示例一: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
赏析:这一句从两方面来写。一是从形状、颜色角度写,既表现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又在大海背景上现出一点亮色,使人看到光明和希望;二是从行动角度写,形容海燕藐视恶劣环境的英勇气概。
示例二:
第二、三段。
赏析:先承前面的飞翔而来,以瞬息交替的动作,写海燕的勇敢低飞,又迅疾高翔的矫健雄姿。而后从声音角度写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
示例三:
第九、十段。
赏析:再现前面对海燕的描写,又用比喻补写海燕形象。在这里,作者绘形绘声地描写了海燕在海浪与云空拚搏的背景里,叫喊大笑号叫,显示其欢快、豪状;海燕从飞翔到飞舞,从直冲到穿过,从碰着到掠起更显出其敏捷、勇猛。
示例四:
文章的最后三段。
赏析:这是写海燕的呼喊,写它的两次大声疾呼,表达了海燕作为报讯者的欢快之情,作为胜利预言家的豪迈情怀。
海燕的形象终于随着暴风雨的渐次迫近而更加鲜明、完整。
⑶ 学生齐读课文同,深入体会海燕形象。
三、师生共同归纳海燕形象
全诗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勇敢、乐观、大声疾呼形象的描写,再现了一个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先驱者的形象。
四、布置作业
课后的研讨与练习1~3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上节课,我们感知了海燕形象,知道了作者是如何来描写海燕的,那么作为诗的语言,又是怎样来表达作者的感情的呢?本节课,我们共同探究这一问题。
二、新课研讨
1、指名朗读课文,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出激情雄浑的气势。
2、理解本文深刻的寓义,即象征手法的运用:
⑴ 学生回忆在《雷电颂》中所讲的象征手法,教师强调:本文的作者也运用了象征手法。即象征是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
问:本文的大海、乌云、闪电等事物以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呢?
⑵ 以小组为单位,分类总结自己在文中所勾画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深入探究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讨论明确:
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暴风雨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海鸥、海鸭、企鹅这一组意象群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它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写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呻吟吓坏,企鹅胆怯躲藏的惊恐万状的丑态,正是为了与海燕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海燕英勇坚强、乐观自信的形象,作者对它们进行了无情的鞭挞;乌云、闪电、雷声、狂风这一组意象群象征反革命的黑暗势力,写它们的猖狂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险恶的环境。
此外,本文还两次写到大海与风、云、雷、电展开了殊死搏斗,反映了1905年革命前夕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日益激化;大海最终战胜乌云、闪电,象征了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前途。
3、问题讨论,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下列两组问题,学生合作探究:
⑴ 在文章的结尾,海燕为什么像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为什么海燕对暴风雨充满了渴望?海燕的两次大声疾呼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 本文是如何综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
三、归纳总结本文
作者对海燕搏风击浪,勇敢、乐观、坚强的描写,赞扬了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鞭挞了海鸥海鸭企鹅式的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以乌云、狂风为代表的反革命势力,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四、布置作业
研讨与练习中的第四题。
★ 小城初冬散文
★ 教学课后反思范文
★ 课后教学反思
【《初冬》课程教学设计(共16篇)】相关文章:
冬天的校园400字作文2022-05-07
《池上》课后教学反思2023-05-24
散文欣赏:《有些人》2024-04-03
大班4月份保育工作计划2022-05-06
初冬六年级作文2022-07-06
小学初冬作文2022-08-22
初冬的雪花作文2022-12-03
初冬作文2023-02-23
初冬的日落作文2023-01-13
初冬的清晨作文202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