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时间:2022-11-30 07:53:10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精选19篇)由网友“黄瞻瞻”投稿提供,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过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供大家阅读参考。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篇1:《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

欣赏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仰先生博大磊落之英雄气概。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李大钊先生名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进了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在黄河之滨写下了一首回肠荡气的壮丽的史诗。中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与骄傲。正因为此,有一些人,我们应当永远怀念,是他们赋予了共和国新生;有一些话语,我们应当永远铭记……

二、了解作者

你了解李大钊吗?──学生介绍完毕后教师作适当补充。

三、新课学习

1、李大钊先生在1927年不幸被反动军阀杀害,他的身影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但历史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当我们阅读他的遗作,仍然能感觉到他的心跳和呼吸,倾听到那超越时空的激情澎湃的心声。下面听教师范读。

思考:勾画出应该掌握和不能理解的词语。文章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艰难的国运是怎么样的一种命运,请联系文的具体语言来回答。

⑴ 出示应该掌握的词和不理解的词, 清除阅读障碍。

其经历亦复如是 固是高高兴兴地往前走 奇绝壮绝的境界 老于旅途的人 以成其浊流滚滚 魄势 阻抑

⑵ 初步把握语言特点。(指名回答)──本文语言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⑶ “艰难的国运”的含义:对二十年代的国家命运,作者在文中是怎么样比喻的,你了解当时的历史吗?──了解写作背景

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指名朗读各段,每读完一段即归纳各段内容──研究写了什么、怎么阐述

⑴ 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

⑵ 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

⑶ 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

⑷ 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

⑸ 中华民族国运艰难,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3、揣摩文章的语言:

⑴ 喜欢哪些句子呢?请它推荐给大家。

⑵ 联系课后练习二,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和作用。(讨论下列比喻句的含义)

① ……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乐趣。

② 第四节的含义

③ 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④ 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的含义的?深刻理解“趣味”的含义:

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险,征服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

B、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C、为民族的新生而奋斗,奉献生命的光和热,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

李大钊先生在他的作品里,表达了他对这种乐趣的理解: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与球,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重点突破:

3、朗读并理解乐趣的含义。你能联系历史事实来谈谈你的看法吗?

4、联系第五节,谈谈“雄健的精神”的具体含义。

从课文的标题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两者的关系,你能结合文章,把作者言而未尽的意思说出来吗?──理解写作目的。

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

5、你从李大钊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怎样的人格风范?

他的信念、忠诚、追求、勇气、执著、热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6、李大钊先生用他的生命诠释了“雄健的国民”的含义,那就是一种像高山一样巍峨、像黄河一样浩荡一样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朗读名言,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四、带着崇敬的心情齐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磅礴激越的情感

五、感悟联想

1、李大钊先生对人生乐趣表述,实际上也是对人生意义的.一次庄严的思考。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趣味、最有意义的呢?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引用李大钊先生的名言,学生朗读并背诵李大钊先生的名言:

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远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2、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

学生自由发言,集体交流。 (联系我驻南使馆被炸一事实、《立此存照》,日本青年长谷川弘一在网上发表的言论,见《读者》第七期)

六、总结全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身家命运和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为终身的幸福。这些为理想而奋斗的勇士,为了信念而逝去的志士, 把自己的生命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里。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和奋斗,共和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和富强,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大和美丽!

七、家作

任选一题作文:《昌盛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或结合课文写读后感一篇

【板书设计】

篇2:《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

这虽是一篇具有散文风格的政论文,全篇也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但对于远离了那个年月的初一小朋友而言,读来着实有些生涩。按常规学生先学懂此文,再延伸到对人生的思索。这里,我们不妨反弹琵琶,从学生较容易明白的人生哲理人手,先创设一个类似的意境,再让学生理解课文,并能让学生自然将文中的国运与人生之旅糅合贯通,渗透理解,让学生一步一步走出迷雾,直至豁然开朗。

【教学步骤】

一、创设意境导入

(屏幕展示配合)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要带你们到大海中

航行,开心吗?

(画面1:平静的海面上停泊着一艘船)

好,请同学们上船让我们划动船儿,起航!

(画面2:晴空万里,海鸥翻飞,风平浪静,船扬帆前行。《水兵圆舞曲》奏起)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感想如何?

(画面3:突然狂风骤起,乌云满天,波浪汹涌)

面对这艰难的逆境,你的感想如何?现在的情况是如果再犹豫不决,畏惧彷徨,船就要颠覆了,但只要我们同舟共济,勇往直前,就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小船员们,你们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好,勇敢的水手请随老师一同来搏风击浪。

(《命运交响曲》抗争高潮部分音乐响起)。

(画面4:一切恢复平静,乌云散尽,清风徐徐,船儿轻快地驶向了彩虹灿烂的远方。轻快的《水兵圆舞曲》再次响起。)

二、生交流旅行感受

(可能会有学生谈及人生的话题)

的确,人生旅途亦复如是,民族的历史进程亦复如是。当我们面临、狂风巨浪时,需要的是坚强、勇毅的水手,在艰难的国运中我们需要的乃是雄健的国民。

三、听朗读,讨论答题

(屏幕显示)

1、文题的重音应怎么处理( )。

⑴ 重读艰难的国运

⑵ 重读雄健的国民

篇3:《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要求说明理由)

2、文中最显著的`特色是比喻说理,你能将下列本体、喻体准确对应吗?

长江大河 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扬子江黄河 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

浩浩荡荡 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

平原无际,一泻千里 中华民族历史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曲折回环,崎岖险阻 中华民族历史的光明前途

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 民族生命进程

浊流滚滚,一泻千里 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3、文中哪些比喻可以表现雄健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含义何在?

4、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

四、语言积累

背诵最喜欢的比喻句。

五、思维牵引

同学们看,我们通过海上旅行的经历很容易就自学了这篇课文,我们把文中长江、黄河、扬子江的比喻都换掉,就用大海旅行作比,好吗?

明确:长江黄河是我们民族的象征,用他们比喻民族的历史具有特殊意义,更能激发国民的雄健精神。

六、拓展延伸

每人编写一句格言,以激励鞭策处在艰难时运中的人们

篇4: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模板

【创意说明】

本文的语言含蓄隽永,让学生从学习语言的角度赏读全文,在合作探究中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哲理美、修辞美。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股浩然正气超越时空,荡涤着人的心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多少志士,把生命铸成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今天,我们学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起来感受李大钊先生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

二、了解作者

李大钊是党的创始人,与陈独秀并称为南陈北李。本文写于20世纪代,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李大钊先生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预见到中华民族正逢新的转机,于是号召国民去开创历史新纪元。

三、思路探究

自读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

人类历史道路──民族生命过程──人类历史生活──中华民族史路──中华民族精神

四、品味语言

1、找出文章的比喻句,理解它们的含义及作用

2、理解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各指的是什么?

艰难的国运指的是作者所处的时代,军阀混战,列强入侵,社会动荡,国家和民族到了非常时期。

雄健的国民表现了国民的一种大无畏精神,一种乐观的精神。

3、哪些词语表现的国运的艰难?哪些词语显示了国民的雄健?

艰难的国运:回环曲折、极其险峻、崎岖险路

雄健的国民:奇绝壮绝、壮美的趣味、浩浩荡荡、浊流滚滚、一泻千里

五、把握主旨

作者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六、课外积累

1、积累表现爱国气节和情操的古诗句。

2、积累下面这段话:

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

学生以谈读后感的形式说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可以设计出对主题的探究,对语言的赏读,对写法的质疑等几个话题。

〖教学步骤

1、导入。

2、学生自读全文,读准字音,借助学习资料,把握全文内容。

3、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写一篇读后感,侧重于从一个角度谈自己的感受。

4、学生发言,交流学习收获。

5、教师小结或指定学生对发言记录整理。可以设计如下话题: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文章的语言为什么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你从文章中学到了哪些写作方面的技巧。

篇5:《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2、能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雄健的精神

3、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生动形象性和说服力。

4、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

2、揣摩本文比喻中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教学设想】

1、自行查阅有关本文的背景资料、作者的情况资料。

2、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投放《国歌》:

同学们,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正如歌词中所说的那样,是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创作的。她如战鼓震撼了中国人的心,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保;卫和建设自己的家园,克服重重困难,执著向前。伟大的革命家李大钊曾在20年代,也;是在我国处在艰难的时候,创作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她同样也激励着中国人努力冲破一切困难,奋勇向前。这文章的题目是《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2、背景资料:

本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

3、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1920年3月,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二、感悟内容

1、解题:

如果别人要你向他们介绍我国的困难处境、我国的国民雄健的两种情况时,那么你会怎么读标题?

篇6:《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如果要鼓励你的同胞挺起胸来战胜困难,那么你又怎么读标题呢?

(雄健的国民重读)

2、艰难的国运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崎岖:本义是高低不平貌,这里借用了它的引申义坎坷险恶。

境界:本是指事物达到的程度,如理想境界,此指国运艰难程度。

艰难的国运有两个方面,一是时代性,现在目前──1923年,是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环境。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内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疯狂镇压进步革命力量,国家和民族到了非常时期,前途茫茫。二是艰难国运的严重性──崎岖险阻、艰难境界。

3、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的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雄健的精神也就是这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4、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

文中,一种冒险的美趣,奇趣横生,一种壮美的趣味,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种种趣味,其实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高尔基在《海燕》中叫做战斗的欢乐,毛泽东则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欢乐、这乐,就是本文中的趣味。

5、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之间有什么联系?

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扭转艰难的国运;惟有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才更能锻炼、造就国民的雄健精神。

(换一种提问假如有人以为,课题中的两个短语的次序更换一下,并不改变题意,你以为如何?

答:是艰难国运造就了一大批真正的猛士,真正的革命者,倘若把雄健的国民放到前面,因果关系就颠倒了。)

6、内容感知:

第一段,说明人类历史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只有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艰难险阻的境界。

第二段,以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

第三段,以旅途征人以冒险为美趣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

第四段,从上文泛论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和民族生命的进程,谈到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

一层是说,中华民族现在正逢崎岖险阻,它让奋斗者有机会领略奇绝壮绝的景致,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二层是说,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第五段,照应第二段,以扬子江、黄河比喻我们的民族精神。

7、比喻来说理:

用长江大河比民族生命进程;用扬子江黄河比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用浩浩荡荡比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用浊流滚滚,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这些比喻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

三、课堂小结

1、同学们,从李大钊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的信念、忠诚、追求、勇气、执著、热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身家命运和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为终身的幸福。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大和美丽!

2、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

3、模仿课文,用比喻手法写一段话,说一个道理。

《口占一绝》

李大钊

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诗歌大意我们怀抱着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分别了,从此海角天涯,各自一方,但是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命运,时局的艰辛,并不容许我们发愁啊,快把离愁别恨统统抛到滚滚东流的水中去吧!何日消灭了窃国大盗袁世凯,且让我们尽情开怀畅饮,庆功祝捷,到那时候,我们一定会回想起今天小饮饯别时共同约定的诺言,高高地筑起一座神州风雨楼来纪念这伟大的胜利。

李大钊: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篇7:《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所蕴涵的思想哲理。

2.依据标题解读课文内容的学法指导。

3.比喻说理的学习。

二.教学重点:

依据标题解读课文内容的学法指导。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蕴涵的思想哲理。

四.教学方法:

小组探究法。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

纯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幻灯一)

这样大气磅礴,表现出高尚情怀的毫言壮志是谁说的呢?李大钊

(二)知识准备:

谁知道一些关于李大钊的情况吗?(幻灯片二)

教师补充:作者生活在军阀混战、列强入侵、内外勾结镇压革命,先进知识分子迷惘彷徨

的时代。作者却表达了救国救民再造神州的理想。他在23年写的一篇文章就反映了在国家危难之际革命者的信心、决心。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幻灯片三)

(三)学法点拨:

尝试:根据此题猜读课文内容,有何方法?

阅读技巧,依据题目解读内容:1抓住关键词语

2捕捉隐含信息

由此切入课文(幻灯片四)

举例1《伤仲永》之伤的关键词解读。

举例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可以捕捉到的信息。

请同学们按照老师教给你们的方法,试着把本课的标题解读一下。

答案备选:关键词:艰难、雄健

隐含信息:①两个内容

②两者有何关系

(四)课文探究:

1.课文感知朗读。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思考,内容是否符合前面的分析(幻灯片五)

2.解读内容:

①关键词与写法(一层研读)

a.紧扣艰难雄健两个关键词解读课文内容,说说两个词各自的两层含义。

b.这是一种什么写法?(幻灯片六)

备选:a.艰难:Ⅰ自然:逼狭,崎岖,险阻。

Ⅱ国运:处境艰难。

雄健:Ⅰ自然:浩浩荡荡,浊流滚滚,一泻万里

Ⅱ国民:一往无前,在艰难境界中前进

b.写法:比喻说理。长江黄河过沙漠→山峡国民在艰难境界情况里的精神等等。

②语言品读(二层研读)

a.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b.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等等(幻灯片七)

③整体把握(三层研读)

a.再从题目看艰难与雄健之间有何联系?两组词的位置可否调换?

b.什么是雄健的精神?(幻灯片八)

备选:

a.不能调换,因为这其实是有因果关系的,艰难的'国运造就一大批真正的骑士、革命者,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扭转艰难的国运,惟有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才能锻炼造就国民的雄健精神。

b.Ⅰ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Ⅱ奋斗中能体味到成功的乐趣。

3.课文品味朗读:

四组读一至四节,全班齐读第五节,体味其中的思想感情。

(五)学法运用:

按照老师教授的标题解读法的技巧,课后做好《土地的誓言》的预习

篇8:《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

欣赏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仰先生博大磊落之英雄气概。

教法设计:

朗读讨论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进了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在黄河之滨写下了一首回肠荡气的壮丽的史诗。中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与骄傲。正因为此,有一些人,我们应当永远怀念,是他们赋予了共和国新生;有一些话语,我们应当永远铭记……

二、了解作者:

1、你了解李大钊吗?——学生介绍完毕后教师作适当补充。

2、了解写作背景。

三、新课学习:

(一) 预习检测:出示应该掌握的词和不理解的词, 清除阅读障碍。

(二)听读感知

李大钊先生在1927年不幸被反动军阀杀害,他的身影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但历史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当我们阅读他的遗作,仍然能感觉到他的心跳和呼吸,倾听到那超越时空的激情澎湃的心声。

1、听课文录音,注意朗读的语气、停顿、轻重和情感。

2、自由诵读

要求:用慷慨激昂的语气,感受作者高尚的情怀和伟大的精神。

3、研讨交流:

(1)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艰难”?结合时代背景,说说在这些词语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雄健”是什么意思? “雄健的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的精神 。

“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

“雄健的精神”也就是这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3)说一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

1、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

2、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

3、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

4、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

5、中华民族国运艰难,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三) 揣摩文章的语言:

1、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的含义的?深刻理解“趣味”的含义:

这是一种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

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难,征服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困难当头,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做一个大写的人;为民族新生而奋斗,奉献生命的光和热,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是一种“战斗的欢乐”。

2、联系课后练习二,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和作用。(讨论下列比喻句的含义)

3、你从李大钊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怎样的人格风范? 他的信念、忠诚、追求、勇气、执著、热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4、李大钊先生用他的生命诠释了“雄健的国民”的含义,那就是一种像高山一样巍峨、像黄河一样浩荡一样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朗读名言,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四、带着崇敬的心情齐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磅礴激越的情感。

五、感悟联想:

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 学生自由发言,集体交流。

六、总结全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身家命运和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为终身的幸福。这些为理想而奋斗的勇士,为了信念而逝去的志士, 把自己的生命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里。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和奋斗,共和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和富强,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大和美丽!

七、作业:

任选一题作文:《昌盛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或结合课文写读后感一篇

八、板书设计: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艰难的国运———一一一“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雄健的精神:勇往直前、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 雄健的国民:勇敢、执著、爱国……

篇9: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网友来稿)

艰难的国运―――一一一“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雄健的精神:勇往直前、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

雄健的国民:勇敢、执著、爱国……

(附:垂阅本.教案的网友,希望能与你有一个切蹉学习的机会。网址:wgqlwz216@hotmail.com   吴桂秋)

作者邮箱: wgqlwz216@hotmail.com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网友来稿)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10: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教学设计:

本文反复使用比喻,化抽象为形象,且鲜明生动;行文沉稳,笔势健举,通篇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激情;遣词造句,朴实庄重,是一篇难得的散文佳作,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样,不但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更能够增进学生对作品思想感情的领悟。

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的爱国精神  2、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

教学思路:一、导语:五四运动之后,曾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敢问路在何方?革命先驱者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的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如何在国家艰难之时做一个合格的国民?李大钊告诉我们――《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二、整体感知课文:反复朗读课文,结合作者的简介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

1、 教师范读

2、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给大家推荐读,把五个自然段范读一遍

3、 你能概述每段课文的内容吗?

三、研读课文:

1、 雄健的国民具有雄健的精神,“雄健的精神”指什麽?结合课文内容阐释一下。

2、 那麽,作者的雄心壮志是通过什麽方式表现出来的?--比喻。你能分析一下文中的比喻的使用吗?

3、 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

四、拓展延伸:

结尾说:“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个看法对不对?为什麽?能畅谈一下你的人生理想吗?

五、作业设计:A、B类;为本文设计一个板书 C类:摘抄文中精美的句子,做点点评

推荐板书:

人类历史道路

民族生命过程

艰难国运

范围逐步缩小 人类历史生活                               以情行文

雄健精神               以理服人

中华民族史路                 雄健国民

壮美趣味

中华民族精神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11:《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最近,我学了一篇课文,名字叫《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看到这个标题,就应该知道这篇文章的大概内容了吧:在艰难的环境下,中国人民克服了无数多个困难,经历了艰难险阻后,终于胜利了。这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一种无穷的“乐趣”。

读了这篇课文,让我不禁想起了这个学期开学,面对我的第一个困难。不知为什么,我总感觉有人离我越来越远,不在像以前那样与我友好了。后来,才察觉到是她正慢慢离我遥远。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毫无办法。我不敢向她问个清楚,只能远远逃避。过了一段时间,我无意中听到一些消息,吃惊地让我知道,她渐渐离我远了,是因为我总缠着她,使她很讨厌我。听到这样的话,我失落极了。我不知道以前我缠着她什么了,让她有这么大的反应。不该发生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几天后,班里马上就起了谣言,说我喜欢她,暗恋她,所以才跟她走那么近的。这真是奇耻大辱,我当时愤怒至极,伤心至极。没想到我当她只是普通朋友,在别人眼里竟是如此关系。这件事一直到现在还未平息,我也素手无策。我不知道这件事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只希望结果是好的。如今,我学了这篇课文,懂得胜利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而在这一路上,有无数艰难困苦等着你,只有战胜他们,才能获得胜利,才能找回以前和我很要好,只是普通朋友的她。

我相信经过我的努力,愿望最终还是会变成现实的,我还会像以前那样快乐,无忧无虑。

篇12:《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

欣赏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仰先生博大磊落之英雄气概。

教学准备:李大钊先生名言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进了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在黄河之滨写下了一首回肠荡气的壮丽的史诗。中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与骄傲。正因为此,有一些人,我们应当永远怀念,是他们赋予了共和国新生;有一些话语,我们应当永远铭记……

二、了解作者:

你了解李大钊吗?――学生介绍完毕后教师作适当补充。

三、新课学习:

(一)李大钊先生在1927年不幸被反动军阀杀害,他的身影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但历史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当我们阅读他的遗作,仍然能感觉到他的心跳和呼吸,倾听到那超越时空的激情澎湃的心声。下面听教师范读。

思考:A、勾画出应该掌握和不能理解的词语。

B、文章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

C、艰难的国运是怎么样的一种命运,请联系文的具体语言来回答。

1、出示应该掌握的词和不理解的词,清除阅读障碍。其经历亦复如是固是高高兴兴地往前走奇绝壮绝的境界老于旅途的人以成其浊流滚滚魄势阻抑

2、初步把握语言特点。(指名回答)-----本文语言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3、“艰难的国运”的含义:对二十年代的国家命运,作者在文中是怎么样比喻的,你了解当时的历史吗?----------了解写作背景

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二)指名朗读各段,每读完一段即归纳各段内容---------研究写了什么、怎么阐述

1、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

2、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

3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

4、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

5、中华民族国运艰难,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三)揣摩文章的语言:

1、喜欢哪些句子呢?请它推荐给大家。

2、联系课后练习二,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和作用。(讨论下列比喻句的含义)

A……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乐趣。

B第四节的含义

C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的含义的?深刻理解“趣味”的含义:

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险,征服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

B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C为民族的新生而奋斗,奉献生命的光和热,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

李大钊先生在他的作品里,表达了他对这种乐趣的理解: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与球,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重点突破:

1、朗读并理解乐趣的含义。你能联系历史事实来谈谈你的看法吗?

2、联系第五节,谈谈“雄健的精神”的具体含义。

从课文的标题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两者的关系,你能结合文章,把作者言而未尽的意思说出来吗?――――-理解写作目的。

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

3、你从李大钊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怎样的人格风范?

他的信念、忠诚、追求、勇气、执著、热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4、李大钊先生用他的生命诠释了“雄健的国民”的含义,那就是一种像高山一样巍峨、像黄河一样浩荡一样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朗读名言,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雄健的精神”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说理。

教学步骤:

一、预习情况反馈

1.正确书写词语

逼狭崎岖阻抑丛山叠岭绝壁断崖亦复如此

2.文章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介绍,互相交流,共同认识:李大钊是党的创始人,与陈独秀并称为“南陈北李”,李大钊逝世后陈毅写诗悼念他。这篇小品散文,写于20世纪代,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当时,有部分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重新陷入迷惘之中,李大钊站在时代制高点上,预见到中华民族正逢新的转机,于是号召国民去开创历史新纪元。

二、朗读课文。先找位男生范读,以慷慨激昂的情绪感染大家,然后齐读共同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

三、为什么说这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黄河颂”,它是如何歌颂我们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的?

通过已学过的《黄河颂》和本文比较阅读,得出雄健的精神就是不畏艰险伟大坚强的黄河精神。所以李正西称之为:振奋民族精神的雄文

四、思考文章行文思路的特点:

层层深入地表达思想感情:人类历史道路→民族生命过程→人类历史生活→中华民族史路→中华民族精神

五、问题研究

1.文中多次提及“趣味”,该如何理解?

可联系高尔基《海燕》一文中“战斗的欢乐”一句来理解,种种趣味就指经历艰难险阻之后的幸福与快乐的感受。

2.关心比喻说理,文章通篇运用比喻,增强了说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使作品的意蕴丰富。

让学生划出所有比喻,联系上下文分析含义与作用。完成练习二。

六、联系历史和现实、国际和国内、社会和个人谈一谈读本文后的感想

七、作业

仿写课文第三段。把“旅行”改成其他比喻,并学习“有时……有时”“愈……愈……”的句式。

篇13:《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爱国主义 篇章,这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就的民族精神颂。文章读下来,极具感染力,可读可诵可探讨。如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能互动交流,平等对话,那么,这样的一篇气魄雄健豪壮的民族精神的颂歌,在学生的心里一定能激发出满腔豪情和爱国热情来,在课堂上呈现一片生机和活力。

因此我设计了这么几个教学环节,架构师生之间的对话平台,以期实现我的活力语文课堂的构想。

【导入环节】

师:同学们,当我们耳边响起《国歌》的时候,当我们唱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向着五星红旗行注目礼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或感想?

生1:我心中升起一股自豪的感情。

生2:我的内心是激动的,豪迈的。

生3:我想起了我们民族屈辱的历史,以及不屈不挠的抗争的历史。

生4:我就想着自己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为祖国争光。(师生笑)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伟大的革命家李大钊同志在20年代,即在我国处在艰难中的时候,写下的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她同《国歌》一样激励着中国人民努力冲破一切困难,奋勇向前。

请同学们读课题,根据课文的主题,指导学生应该重读雄健的国民,凸现文本的豪迈气概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整体感知环节】

师范读,再让学生们放声自由朗读,谈:你读后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生1:我感受到文章透出一种强烈的雄健的精神。

师:感受深刻准确,雄健的精神在文中具体指什么精神,知道吗?

(生1作沉思状),

师:还没想好,是吧?

(生1向我微笑点头)

师:等下考虑好了再来说,好吗?(点头坐下)

生2:我从文中感受到,愈是艰难困苦,我们愈要坚强勇敢,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师:这也就是雄健的精神的涵义。

生3:我读到一个民族同一个人是一样的,民族的进程不可能是平坦的,人的一生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这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

师:从民族的进程联想到人生道路,都需要雄健的精神支撑。

生4:我发现本文运用一系列的比喻来说理,使文章生动起来。

师:真是慧眼识珠,从本文比喻的妙用来谈自己读后的第一感受,与众不同。

生4(急忙的):而且作者选择了一些具有民族标志性的事物,如长江、黄河、扬子江等来比喻民族精神,十分恰当。

师:评析得很到位。

【体验与反思环节】

1、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

生1:有。碰到一道数学难题,想了很久,想了很多方法,终于解了出来,那一刻感到很快乐,很自豪。

师:这是经过自己不懈努力取得的成功,为自己骄傲,给自己增添了无穷的信心。

生2:去挑战某一种活动,也会带来快乐和美好的趣味。

师:比如说呢?

生2:比如说我学习篮球投篮,一次一次地投,都投不中,坚持到第十二次,投出的那个球才投中了篮。这是我遭遇了无数次失败之后而品尝到的美好的趣味。

师:在失败面前,坚持,不气馁,最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

生3:有一次参加诗歌朗诵比赛,发现对手们实力很强,因此赛前心理压力很大,生怕自己竞争不过别人,会名落孙山。幸好自己还能顶住内外压力,把比赛进行到底,结果取得了很好的名次。我的感受是:面临困难和挑战,如果能战胜他们,就会体验到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应该就是文中所指的美趣,一种壮美的趣味。

师:是的,这种美趣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能催生出强大的自信心和人内在蕴藏着的力量,能带给我们巨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去体验这种趣味,去勇敢地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它能让勇敢者更勇敢,让懦弱者变坚强。让我们像高尔基笔下的海燕一样,战斗着,快乐着!

2、文章结尾说: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个看法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大多数的看法是赞成,觉得用雄健的精神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其乐无穷,对国对人也有很多的益处。有少数学生持不同的看法,也说出自己的理由。

【教后感】

面对爱国主题的文章,心里总是没底、发怵:因为爱国这一主题实在太大,太空泛,一则很容易上成政治课或说教课,枯燥乏味,别说学生不愿意听,连执教老师也可能是在课堂上勉强支撑着,苦熬着,心里与学生们一样,巴不得下课的铃声早点响起。

针对这一点,教师对文本的把握,对教材的处理、问题的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则学生不大愿意谈爱国,有时是觉得没话可说,谈来谈去就那么几句话;有时是认为在同学们面前谈爱国,怕别人会笑话,说他(她)假等等。总之,在这样的课堂上,较难调动学生们参与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

基于以上两点的考虑,我在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设计了四个开放性的问题:

1、在导入环节,请同学们听《国歌》,谈感受。学生会围绕爱祖国、爱人民等主题展开,先在上课初营造一份与祖国紧密联系的情感氛围。

2、听读、初读课文后,谈谈你对课文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3、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

4、文章结尾处的看法对不对?为什么?

这些开放性的问题留给学生一定大的答题自由度,并联系到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给师生之间的对话带来一个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能在文本的基础上生发、扩展,谈出自己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畅所欲言,无所拘束,这为构筑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奠定了基础。

因此,在这节课上,老师教得投入、彰显活力,学生的生命活力也在爱国 篇章的激情感染下迸发出来,师生和文本不留痕迹地交融、互补。

篇14:《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四.根据课文把下列对象的比喻句写在横线上。

①民族生命的进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类历史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艰难的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①“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②文中“雄健的精神”指什么精神,现在还需要这样精神吗?

③文章二、三段都说到两种“境界”,语意的重点在哪一方面?第二段与第三段相比,语意的重点又有什么不同?

④作者为什么要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联系起来?

【体验・探究】

六.课内语段阅读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横断,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过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逼狭____ 崎岖____

2.“亦复如是”中的“是”指代什么内容?

3.第一段中的两个“全”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作用?

4.作者认为“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由此你会联想到一些与之描写的境界相同的什么诗句呢?

5.第二段中的两个“其”字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6.第三段写到“走到崎岖的境界”后,为什么连用两个“愈”和两个“趣”?

7.仿写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深入探究下列问题:

1.文中用了很多的比喻,请举例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2.“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

参考答案:

四.

①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

②旅行

③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④江河曲折宛转

五.

①国家正处于坎坷、挫折、灾难深重的时期 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英勇而自信的精神的人民。

②就是民族的精神,也就是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今天仍需要这种精神。

③第二段说到的两种境界:一是宽阔的境界,一泻千里;一是逼狭的境界,回环曲折,极其险峻。第三段说到的两种:一是坦荡的平原,一是崎岖的险路。前者重点是逼狭的境界,后者重点是崎岖的境界。第三段与第二段相比,语意的重点推进了一步。第二段说两种境界,第三段则说两种境界有两种乐趣,走到崎岖的境界,置身奇绝壮绝的境界,有冒险的奇趣。 4.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现在正逢崎岖险阻,它让奋斗者有机会领略奇绝壮绝的景致,“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而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六.

宽敞平坦

2.有时流到……极其险峻。或中华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有过平坦也有过艰难曲折。

3.第一个“全”是“全部”“整个”的意思。“不全”是平坦的,说明有的是平坦的,有的是不平坦的。第二个“全”是“完全”的意思。“全靠”强调雄健精神的重要,没有它就不能冲过去。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限风光在险峰;等。

5.①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②民族生命的进程。

6.强调乐于战胜困难的精神。

7.略。

七. 开放性探究题,言之有理即可。

篇15:《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教学目标】

1、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2、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生动形象性和说服力。

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

2、揣测本文比喻中蕴含的哲理和洋溢的情感。

【课前准备】

1、教师:

准备好授课内容、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2、同学:

自行查阅有关本文的背景资料、作者的情况资料。

【课时布置】

一课时。

【教学内容】

雄健精神的具体内容;比喻说理的手法。

一、整体感悟

1、精心导入:

(播放《国歌》的音乐,大屏幕投放《国歌》的歌词)同学们,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正如歌词中所说的那样,是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创作的。她如战鼓震撼了中国人的心,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保;卫和建设自身的家园,克服重重困难,执著向前。伟大的革命家李大钊曾在20年代,也;是在我国处在艰难的时候,创作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她同样也激励着中国人努力突破一切困难,奋勇向前。这文章的题目是《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板书课题)

2、感悟内容:

⑴假如他人要你向他们介绍我国的困难处境、我国的国民雄健的两种情况时,那么你会怎么读标题?(“艰难的国运”“雄健的国民”都重读)

⑵假如要鼓励你的同胞挺起胸来战胜困难,那么你又怎么读标题呢?哪个词语该读重音?(“雄健的国民”重读)

⑶我们再读一次,将两次读得体会结合起来。

⑷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国民为什么能雄健。先请大家朗读课文。要求要准字音。比方:逼狭、亦复如是、浊流、魄势、阻抑。

⑸国民为什么能“雄健”?请同学们采集课文内容说话,这样说:国民之所以能雄健,是因为他们……。国民靠什么雄健?

⑹明确雄健精神的具体含义。(播放课件或小黑板)

⑺选读课文,选取你最喜欢的内容,读给大家昕,并谈谈喜欢理由:

(解决比喻运用的问题)

投影比喻长江大河一民族生命进程扬子江、黄河──中华民族历史进程。

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平原元际,一泻万里──中华民族历史顺利发展

曲折回环,崎岖险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浊流滚滚,一泻万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程!

老师小结:作者在通篇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提出了用雄健精神战胜困难。(播放课件)这雄健精神是: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勇往直前。

3、朗读体味:

⑴下面一个人读一段,请五个同学读。

⑵四人小组讨论,哪个同学读的表达出了作者的感情,3分钟后,派代表发言。

⑶分部朗读:男、女各一名担任领读,读第一段。第二段由全体女同学朗读。男同学读第三段。第四段男、女生轮读。第五段由领读来读首句,后几句由男女生合读。

二、体验反思,质疑交流

1、阅读全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说一说,大家好交流一下。

2、“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

同学之间可以交流;教师向同学提间,同学答;同学也可以向教师提问,形成研讨交流的学习过程。

总结:同学们,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乃至每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我们就是要靠雄健精神:突破一切艰难险阻,像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那样勇往无前。

三、延伸作业,模仿课文

用比喻手法写一段话,说一个道理。

篇16:《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教学内容:

了解本课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

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欣赏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

仰先生博大磊落之英雄气概。

教学资源:

李大钊先生名言

教法设计:朗读讨论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进了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在黄河之滨写下了一首回肠荡气的壮丽的史诗。中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与骄傲。正因为此,有一些人,我们应当永远怀念,是他们赋予了共和国新生;有一些话语,我们应当永远铭记……

二、了解作者:

你了解李大钊吗?――学生介绍完毕后教师作适当补充。

三、新课学习:

(一)

李大钊先生在1927年不幸被反动军阀杀害,他的身影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但历史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当我们阅读他的遗作,仍然能感觉到他的心跳和呼吸,倾听到那超越时空的激情澎湃的心声。下面听教师范读。

思考: A勾画出应该掌握和不能理解的词语。

B文章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

C艰难的国运是怎么样的一种命运,请联系文的具体语言来回答。以

1、出示应该掌握的词和不理解的词, 清除阅读障碍。

其经历亦复如是   固是高高兴兴地往前走   奇绝壮绝的境界   老于旅途的人

以成其浊流滚滚   魄势    阻抑

2、初步把握语言特点。(指名回答)-----本文语言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3、“艰难的国运”的含义:对二十年代的国家命运,作者在文中是怎么样比喻的,你了解当时的历史吗?----------了解.写作背景

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二) 指名朗读各段,每读完一段即归纳各段内容---------研究写了什么、怎么阐述

1、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

2、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

3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

4、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

5、中华民族国运艰难,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三) 揣摩文章的语言:

1、喜欢哪些句子呢?请它推荐给大家。

2、联系课后练习二,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和作用。(讨论下列比喻句的含义)

A……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乐趣。

B第四节的含义

C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的含义的?深刻理解“趣味”的含义:

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险,征服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

B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C为民族的新生而奋斗,奉献生命的光和热,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

李大钊先生在他的作品里,表达了他对这种乐趣的理解: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与球,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重点突破)

3、朗读并理解乐趣的含义。你能联系历史事实来谈谈你的看法吗?

4、联系第五节,谈谈“雄健的精神”的具体含义。

从课文的标题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两者的关系,你能结合文章,把作者言而未尽的意思说出来吗?――――-理解.写作目的。

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

5你

从李大钊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怎样的人格风范?

他的信念、忠诚、追求、勇气、执著、热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6、

李大钊先生用他的生命诠释了“雄健的国民”的含义,那就是一种像高山一样巍峨、像黄河一样浩荡一样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朗读名言,唤起学生对

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四、带着崇敬的心情齐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磅礴激越的情感。

五、感悟联想:

1、李大钊先生对人生乐趣表述,实际上也是对人生意义的一次庄严的思考。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趣味、最有意义的呢?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引用李大钊先生的名言,学生朗读并背诵李大钊先生的名言:

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远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2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

学生自由发言,集体交流。(联系我驻南使馆被炸一事实、《立此存照》,日本青年长谷川弘一在网上发表的言论,见《读者》第七期)

六、.总结全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身家命运和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为终身的幸福。这些为理想而奋斗的勇士,为了信念而逝去的志士, 把自己的生命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里。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和奋斗,共和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和富强,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大和美丽!

七、作业:任选一题作文:《昌盛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或结合课文写读后感一篇

八、板书设计:

篇17:《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艰难的国运―――一一一“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雄健的精神:勇往直前、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

雄健的国民:勇敢、执著、爱国……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18:课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诵读课文,品味语言,理解文中含义生动的比喻句。

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内容,理解“雄健的精神”,体味作者的感情,领悟文章的语言美。

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地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

2.揣摩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及比喻中蕴涵的哲理。

拟用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这些诗句中,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心怀政治理想,以拯救社稷民众为己任的仁人志士。他们用语言诠释自己,用行动证明自己,这其中就有李大钊,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美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二、作家作品

1、李大钊:他就是我们熟悉的一位革命先驱者,他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24岁时留学日本,参加过讨伐袁世凯运动,27岁回国,担任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和陈独秀一起编进步刊物《新青年》,以后又领导了“五四”运动。1927年被反动军阀张作霖杀害,年仅38岁。李大钊的小品散文有一种惊世骇俗,气冲霄汉,坎镗的神韵,是他进行推翻旧世界的洪迈精神的反映,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就是一篇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充满乐观精神的雄文。

2、课文背景:此文写于20世纪代。1923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一件惨案——“二七”惨案,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而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李大钊正是在这件事后写下了这篇文章的。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他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全文不满500字,但内容丰富,激情澎湃。

三、初读积累

1.范读,学生勾画出应该掌握和不能理解的词语。

逼狭(xiá) 崎岖(qíqū) 阻抑(yì)

逼狭:狭窄。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阻抑:阻挡、抑制。

魄势:气魄形势.

回环曲折:曲折环绕。

其经历亦复如是:也是这样。

固是高高兴兴地往前走 :本来 。

奇绝壮绝的境界:雄奇壮美到了极点。

老于旅途的人:在旅途上衰老。

以成其浊流滚滚 :以致使它成为……

2、感悟本文语言特点。

讨论明确:本文语言气势磅礴,铿锵有力;大量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含义深刻。

3、指名朗读各段,每读完一段即归纳各段内容,研究写了什么、怎么归纳?

讨论点拔:

1自然段: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

2自然段: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

3自然段: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

4自然段: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

5自然段:中华民族国运艰难,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4、感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和写作目的。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课时内容。

二、再课文,赏析课文。

1. 从课文的标题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两者的关系,你能结合文章,把二者的关系说出来吗?

讨论明确: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

2.本文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黄河颂”,它歌颂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的精神,学生感悟作者的写作思路。

点拔: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层层深入的:人类历史道路→民族生命过程→人类历史生活→中华民族史路→中华民族精神。

3.全文运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来说明在艰难的国运下雄健的中华儿女有着雄健的精神的深刻道理。试找出文中所用的比喻句,加以分析,说说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怀?

讲解:

①用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长江大河有时在平原上一泻万里,有时却在丛山叠岭中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亦复如是”。

②用旅行来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③用扬子江、黄河比喻中华民族。

④用“浩浩荡荡”比喻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⑤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喻中华民族历史的向前发展。

⑥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⑦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喻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这些比喻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他有坚定的信念、执著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对祖国忠诚、有为中华民族出路洒热血抛头颅的勇气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从而让我感悟到李在钊先生的人格风范。

4.文中是怎样描述“艰难的国运”的?怎样理解这“艰难的国运”?

讲解明白:

(1)文中把艰难的国运”描述为“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它逼狭,崎岖,险阻。

(2)指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国家命运很艰险(当时国外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5.作者认为在“艰难的国运”下,中国有 “雄健的国民”。 那么(1)“雄健的国民”有怎样的精神?(2)怎样理解 “雄健”的含义?找出文中的相关词语来说明。(3)“雄健的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点拔:

(1)雄健的国民应该有雄健的精神,即民族精神。

(2)“雄健”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①自然(长江大河、扬子江):浩浩荡荡,浊流滚滚,一泻万里 ②国民:一往无前,在艰难境界中前进。

(3)“雄健的精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指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英勇无畏的精神;这种精神使人们在奋斗中能体味到成功的乐趣……(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

6.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及“趣味”,该如何理解?找出相关语句来加以赏析。

讲解:例如 “一种冒险的美趣”,“奇趣横生”,“一种壮美的趣味”,“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作者提到的这种种趣味,其实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人类在经历挫折、艰难、险阻之后获得成功,必然会更加感到一份珍贵的快乐和幸福。高尔基在《海燕》中叫做“战斗的欢乐”,毛泽东则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欢乐”、这“乐”,就是本文中的“趣味”。这种快乐和幸福不是一帆风顺的人可以体会到的。

三、感悟拓展

1.李大钊先生对人生乐趣表述,实际上也是对人生意义的一次庄严的思考。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趣味、最有意义的呢?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引用李大钊先生的名言,学生朗读并背诵李大钊先生的名言:

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远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

2.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

发扬雄健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在今天,也同样会“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遇见“崎岖险路”,出现“奇绝壮绝的境界”,这些虽然与李大钊所处的时代条件已完全两样,但是仍然需要我们拿出雄健的精神,建设我们美好的祖国。

3.比较本文和《黄河颂》,你认为“雄健的精神”是不是就是“伟大坚强”的黄河精神。

四、再读课文,总结全课

本文作者以长江大河奔流向前比喻中华民族生命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历史征途,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气魄雄健豪壮,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同学们,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乃至每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我们就是要靠雄健精神;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像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那样勇往无前

五、作业安排

1.课后“思考与练习”相关题;

2.仿写课文第三段,把“旅行”改成其他比喻,并学习“有时……有时”“愈……愈……”的句式。

3.摘抄文中你所喜欢的语句。

篇19:《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优秀教学设计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2、能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雄健的精神。

3、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生动形象性和说服力。

4、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

2、揣摩本文比喻中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教学设想】

1、自行查阅有关本文的背景资料、作者的情况资料。

2、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投放《国歌》:

同学们,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正如歌词中所说的那样,是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创作的。她如战鼓震撼了中国人的心,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保卫和建设自己的家园,克服重重困难,执著向前。伟大的革命家李大钊曾在20年代,也是在我国处在艰难的时候,创作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她同样也激励着中国人努力冲破一切困难,奋勇向前。这文章的题目是《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2、背景资料:

本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

3、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1920年3月,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二、感悟内容

1、解题:

⑴ 如果别人要你向他们介绍我国的困难处境、我国的国民雄健的两种情况时,那么你会怎么读标题?

(艰难的国运雄健的国民都重读)

⑵ 如果要鼓励你的同胞挺起胸来战胜困难,那么你又怎么读标题呢?

(雄健的国民重读)

2、艰难的国运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崎岖:本义是高低不平貌,这里借用了它的引申义坎坷险恶。

境界:本是指事物达到的程度,如理想境界,此指国运艰难程度。

艰难的国运有两个方面,一是时代性,现在目前──1923年,是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环境。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内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疯狂镇压进步革命力量,国家和民族到了非常时期,前途茫茫。二是艰难国运的严重性──崎岖险阻、艰难境界。

3、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的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雄健的精神也就是这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4、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

文中,一种冒险的美趣,奇趣横生,一种壮美的趣味,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种种趣味,其实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高尔基在《海燕》中叫做战斗的欢乐,毛泽东则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欢乐、这乐,就是本文中的趣味。

5、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之间有什么联系?

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扭转艰难的国运;惟有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才更能锻炼、造就国民的雄健精神。

换一种提问假如有人以为,课题中的两个短语的次序更换一下,并不改变题意,你以为如何?

答:是艰难国运造就了一大批真正的猛士,真正的革命者,倘若把雄健的国民放到前面,因果关系就颠倒了。

6、内容感知:

第一段,说明人类历史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只有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艰难险阻的境界。

第二段,以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

第三段,以旅途征人以冒险为美趣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

第四段,从上文泛论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和民族生命的进程,谈到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

一层是说,中华民族现在正逢崎岖险阻,它让奋斗者有机会领略奇绝壮绝的.景致,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

二层是说,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第五段,照应第二段,以扬子江、黄河比喻我们的民族精神。

7、比喻来说理:

用长江大河比民族生命进程;用扬子江黄河比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用浩浩荡荡比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用浊流滚滚,一泻万里 比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这些比喻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

三、课堂小结

1、同学们,从李大钊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的信念、忠诚、追求、勇气、执著、热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身家命运和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为终身的幸福。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大和美丽!

2、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

3、模仿课文,用比喻手法写一段话,说一个道理。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语文教案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后感作文500字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说课稿

初一语文优质授课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

历史名言

关于历史的励志名言

七年级下册语文计划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精选19篇)】相关文章:

七年级下册语文提纲苏教版2023-06-30

听的七年级下册语文话题作文2023-01-09

《黄河颂》导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23-01-29

初一语文必知文学常识2024-03-14

七年级下册语文考试范文2023-12-24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2023-05-01

七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学计划2023-09-30

规则七年级下册语文作文2023-10-27

级七年级下册语文作文700字2022-10-28

高三语文下册文学常识残参考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