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27 07:30:52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教学设计(共20篇)由网友“铁头少女”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教学设计

篇1:混合运算应用题

1. 老师有4盒乒乓球, 每盒6个, 借给同学8个, 老师现在还有几个?(用两种方法解答)

2. 有20个苹果, 吃了2个, 把剩下的每6个放入一盘, 可以放几盘? (用两种方法解答)

3. 饲养员养了10只公鸡, 14只母鸡, 每4只放入一个笼子, 需要多少个笼子? (用两种方法解答)

4. 妈妈买来9个桃, 爸爸买来15个桃, 把这些桃平均放在4个盘里, 每盘放几个桃? (用两种方法解答)

5. 妈妈买一双皮鞋花52元, 买一双布鞋花12元, 付给售货员100元, 应该找回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篇2:混合运算应用题

1、3只猴子摘了15个桃,9只猴子能摘多少个桃?

2、世界杯足球赛赢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意大利队共赢8场,平一场,共得多少分?

3、有2筐西瓜,每筐4个。把这些西瓜平均分给4个班,每班分几个?

4、买3瓶饮料需要6元,买5瓶饮料需要多少元呢?

5、熊妈妈端来2盘苹果,每盘6个,平均分给4只小熊。每只分几个?

6、2张纸可以做8朵花,有5张纸可以做多少朵花?

篇3:一年级混合运算应用题

一年级混合运算应用题

1、停车场有面包车36辆,小轿车的辆数比面包车的4倍少19辆。小轿车有多少辆?

2、王伯伯收西瓜,上午收了207筐,下午收的筐数比上午的3倍多56筐。下午收了多少筐?

3、某商店买进7箱苹果,每箱重8千克,又买来了44千克鸭梨,一共买了多少千的水果?

4、十月一观看海豚表演,周六的2场表演,每场有203人,周日的观众有396人,两天一共有多少观众?

5、小红有8本书,小刚的书是小红的4倍。2个人一共有多少本书?

6、小红买一个书包花了50元钱,买5支钢笔花了45元,一个书包比一支钢笔便宜多少钱?

7、水果店运来500千克水果,卖了7天还剩325千克,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

8、小刚一家三口一共摘了45个苹果,小丽一家三口平均每人摘了10个苹果,小刚家比小丽家平均每人多摘多少个苹果?

9、一辆大巴车能载客62人,一辆中巴车载客的人数比大巴车少18人,8辆中巴车能载客多少人?

10、老师买来6盒粉笔,每盒8支,送给学生们12支,还剩多少支?

11、停车场有面包车36辆,小轿车的辆数比面包车的4倍少19辆。小轿车有多少辆?

12、王伯伯收西瓜,上午收了207筐,下午收的筐数比上午的3倍多56筐。下午收了多少筐?

13、某商店买进7箱苹果,每箱重8千克,又买来了44千克鸭梨,一共买了多少千的水果?

14、十月一观看海豚表演,周六的2场表演,每场有203人,周日的观众有396人,两天一共有多少观众?

15、小红有8本书,小刚的书是小红的4倍。2个人一共有多少本书?

16、小红买一个书包花了50元钱,买5支钢笔花了45元,一个书包比一支钢笔便宜多少钱?

17、水果店运来500千克水果,卖了7天还剩325千克,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

18、小刚一家三口一共摘了45个苹果,小丽一家三口平均每人摘了10个苹果,小刚家比小丽家平均每人多摘多少个苹果?

19、一辆大巴车能载客62人,一辆中巴车载客的人数比大巴车少18人,8辆中巴车能载客多少人?

20、老师买来6盒粉笔,每盒8支,送给学生们12支,还剩多少支?

21、同学们站队做操,男生站五人,每行28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一半,女生有多少人?

22、小明和小红整理照片,一共有232张照片,每页有两行,每行可放四张,需要放多少页?

23、天平的两边放5个梨,右边放一个梨和一个菠萝,这时天平平衡,一个梨重150克,一个菠萝有多少克?

24、一个长方形操场,长40米,宽32米,王华跑了四圈。他一共跑了多少米?

25、马路一边每个9米载有一棵柳树,小亮乘汽车从看到第一棵柳树起,经过5分钟看到501棵树,那么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6、学校有一个靠墙的长方形花园,长19米,宽7米,在花园的周围加上篱笆,至少有多少米的篱笆?

27、有252本笔记本,分别装在4个大盒子和9个小盒子里,已知一个大盒子与3个小盒子装的一样多,那么一个大盒子装多少本?一个小盒子装多少本?

28、把边长分别为6厘米,5厘米,4厘米的三个正方形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成一行,排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29、有两筐梨,从第一筐拿出6个放入第二筐中,这时第二筐有梨128个,是第一筐的2倍,原来两筐各有多少个?

30、弟弟今年8岁,哥哥16岁,兄弟俩的年龄和是44岁,哥哥多少岁?弟弟多少岁?

31、弟弟看画册,每天看3页,看了6天,还剩12页没看,弟弟看的画册一共有多少页?

32、一艘轮船每小时行驶45千米,上午行驶3小时,下午行驶5小时,这艘轮船一天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33、我们学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8个班,平均每个班有56名学生,学校多少名学生?

34、广场上有12只白鸽,白鸽的只数时黒鸽的3倍,白鸽比黒鸽多多少只?

35、文化小学的学生表演体操,每行12名学生,共8行,如果每行16名学生,能排几行?

36、学校买来9箱图书,每箱80本,平均分给5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得几本?

37、红星小学举行体操表演,参加表演的女生有340人,男生200人,如果每7人排一行,可以排多少行?

38、三年级200人去郊游,一辆车上坐35人,6辆车够坐的吗?

39、学校食堂原来有15袋大米,有买来30袋,如果平均每周吃9袋,这些面粉能够吃几周?

40、一张门票8元,我们来了55人,400元够吗?

41、学校买来80本科技书,分给六年级35本,剩下的分给其它5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分到多少本?

42、百货商店有40台洗衣机,卖了18台,又运来20台,还有多少台?

43、二年级一班有42人,二班有43人,全年级有10人体育没达标,达标的有多少人?

44、学校有8个篮球,又买来20个,现在有篮球多少个?

45、学校有12个篮球,借出去8个,又买来20个,还有多少个?

46、一本应用题练习册,有应用题50道,红红每天做5道,几天做完?

47、玩具厂打算做50个布娃娃。已经做了32个,剩下的要在3天内做完,平均每天做多少个?

48、幼儿园买了48个白皮球,24个花皮球,平均分给9个班,每班分得几个?

49、小聪在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把因数6错看成9,结果比正确的积大315,求正确的积是多少?

50、一把钥匙配一把锁,现有8把钥匙和7把锁全都弄混了,要想把钥匙和锁全部配对,最少需要多少次?最多需要多少次?

51. 一本《我们爱科学》有90页,小明看了4天,每天看9页,还剩多少页?

52 同学们分5组给解放军叔叔写慰问信, 每组写8封, 后来又写了15封,一共写了多少封?

53. 妈妈买来99米纱布, 做蚊帐用去56米, 做被用去24米, 还剩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54. 果园里有果树98棵,其中苹果树36棵,梨树38棵,其余的是桃树,桃树有多少棵? (用两种方法解答)

55 同学们分5组给解放军叔叔写慰问信, 每组写8封, 寄出30封, 还有多少封信没有寄出?

56 妈妈带了50元,买了4包饼干,每包4元,还剩多少元?

57 小华有一些邮票, 送给同学16张后, 把剩下的贴在集邮册上, 每页贴8张, 贴了7页,小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58 李老师拿100元钱, 买足球用去36元, 买排球用去55元, 还剩多少元? (用两种方法解答)

59 水果店运来30筐苹果,上午卖出14筐, 下午卖出9筐.还剩多少筐? (用两种方法解答)

60 商店原来有25筐桔子, 卖出18筐后, 又运进40筐, 这时商店有桔子多少筐?

61. 商店上周运进童车50辆,这周又运进48辆,卖出17辆.现在商店有多少辆童车?

62. 校园里有8排松树, 每排7棵.37棵松树已经浇了水, 还有多少棵没浇水?

63. 商店有7盒钢笔,每盒8支,卖了28支,还剩多少支?

64. (1)学校买来54盒粉笔,用去34盒,还剩多少盒?

65 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上午卖出16筐,下午卖出18筐,还剩12筐.运来多少筐?

66. 果园里有4行苹果树,每行8棵,还有12棵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果树?

67 老师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借给同学8个,老师现在还有几个?

68. 比较下面一组题有什么是相同的, 有什么是不同的, 然后再解答.

(1) 食堂里有15袋大米, 又买来40袋, 现在有多少袋大米?

(2) 食堂里原有大米42袋, 用去27袋, 又买来40袋, 现在有多少袋大米?

69 食堂买来50棵白菜, 第一次吃去12棵, 第二次吃去15棵.还剩多少棵?(用第二种方法解答)

70 一本《我们爱科学》有90页,小明看了4天,每天看9页,还剩多少页?

71 同学们分5组给解放军叔叔写慰问信, 每组写8封, 后来又写了15封,一共写了多少封?

72 妈妈买来99米纱布, 做蚊帐用去56米, 做被用去24米, 还剩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73. 果园里有果树98棵,其中苹果树36棵,梨树38棵,其余的是桃树,桃树有多少棵? (用两种方法解答)

77 同学们分5组给解放军叔叔写慰问信, 每组写8封, 寄出30封, 还有多少封信没有寄出?

75. 妈妈带了50元,买了4包饼干,每包4元,还剩多少元?

76 小华有一些邮票, 送给同学16张后, 把剩下的贴在集邮册上, 每页贴8张, 贴了7页,小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77 李老师拿100元钱, 买足球用去36元, 买排球用去55元, 还剩多少元? (用两种方法解答)

78 水果店运来30筐苹果,上午卖出14筐, 下午卖出9筐.还剩多少筐? (用两种方法解答)

79 老师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借给同学8个,老师现在还有几个?

80. 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上午卖出16筐,下午卖出18筐,还剩12筐.运来多少筐?

篇4: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教案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中括号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四则混合式题。

2、使学生能够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和相遇问题,进一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中括号的使用方法。

2、列综合式解答三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和相遇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内容:

式题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云运算顺序,学会中括号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四则混合式题。

2、培养学生计算四则混合式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中括号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口算。

(1)250-200+50

(2)250×200÷50

(3)250+200×50

(4)250-200÷50

提问: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如果只有乘除法,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怎么做?

二、新课:

1、板书课题:式题

2、概括总结在一个算式里,只含有同级运算时的运算顺序。

出示例1:(1)460-180+270-320

(2)250×40÷125×8

学生独立计算,订正。

问: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什么顺序计算?

师:我们通常把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把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问:(1)题里只有加减法,我们就说它只含有什么运算?

(2)题呢?

问: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级运算,应当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结论:

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的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演算。

3、总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时的运算顺序。

出示例2:(1)480-126×5÷21

(2)136÷17+12×4

问:第(1)题中含有哪些运算?第(2)题中含有哪些运算?

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总结:

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再做第一级运算。

4、练一练: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76+24-31+19(3)260+125×8÷10

(2)190÷5×10÷10(4)÷25-20×4

5、出示例3:(1)2000÷(25-20)×4

师: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2)3024÷

师:“”叫中括号。

这道题有哪几种括号?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板书:3024÷

=3024÷

=3024÷252

=12

总结: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练一练: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320÷

(2)×6

三、巩固练习:

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50-50+25-5150×50-25×5150÷50×25×5

150÷50+25÷5150+50÷25+5150-50+25×5

四、作业:

p35-1、2、3

五、板书设计:

篇5: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利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畅所欲言)

一、回眸一看,引入新课。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0+20-40125×8÷50(同级运算)

4+150÷581-12×4(两级运算)

(32-5)÷9(有括号的算式)

做一做:6×5÷315×(35÷7)

二、质疑问难,板书课题。

想一想: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板书:分数混合运算)

三、探索验证,获取新知。

1、课件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

出示数学书上第56页图。

师:这是我们班上这学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①气象小组有12人②摄影小组是气象小组的1/3③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3/4。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2、解决问题。

(1)根据问题分析数学信息

师:我们要求是什么?

生: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师:那航模小组的人数与谁有直接的关系,把它读出来。

生: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3/4。

师:也就是说要求航模小组的人数,还必须知道到什么?(摄影小组的人数)

师:那摄影小组有多少人呢?(不知道)

师: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之前还必须想办法找摄影小组的人数?

师:摄影小组的人数除了和航模小组的人数有直接的关系,还和谁有直接的关系?请您把它读出来。

生: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1/3。

(2)引导提问

师: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1/3,谁的1/3?把谁看着单位“1”?(气象小组的人数),把它平均分成3份,取了这样的1份,就是1/3,表示摄影小组人数的分率。

(师生边说,老师边板书,画出对应的线段图)

师:在这线段图中,您还知道什么信息?(气象小组有12人)

(师板书出来12人)

师:根据线段图,你可以求出摄影小组的人数了吗?

生:12×1/3=4(人)

师:有了摄影小组的人数4人(板书4人),而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到航模小组的人数。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3/4,谁的3/4?把谁看着单位“1”?(摄影小组的`人数)

师:哦,再次把摄影小组的人数看着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取了这样的3份,就是3/4,表示航模小组人数的分率。

(师生边说,老师边板书,画出对应的线段图)

师:您会求航模小组的人数了吗?

生:4×3/4=3(人)

(3)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探讨。

师:用手势给大家比比线段图的意思(先把气象小组的人数看着单位“1”,它的1/3是摄影小组的人数,再把摄影小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它的3/4就是航模小组的人数)

师:请你把刚才的两个算式列成综合算式:

生:12×1/3×3/4

=4×3/4

=3(人)

师:我们先算12×1/3求到摄影小组的人数4人,再算12×1/3的积去乘3/4,求出航模小组的人数。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分数连乘也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小结:观察综合算式,我们发现分数连乘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连乘运算顺序(一样),都是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其实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先乘除后加减;在同级运算中,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接着结合例题,说明分数连乘时,可以同时进行约分。注意书写格式。)

4、看书:并齐读结论

四、三动结合,当堂消化。

1、动手。第56页试一试。

2、动脑。实验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人数

3、动口。看线段图编应用题。

五、全课小结,拓展延伸。(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几分之几?)

【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一)

12×=4(人)12×1/3×=3(人)

4×3/4=3(人)

【教学反思】

本课要让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堂容量较多,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找准课的重难点尤为关键。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有这样的认识: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整数混合运算的方法,教学中,学生或多或少的能将已学的知识迁移至新知的学习过程中,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运算顺序对学生来说并不是难点,但这是本课的重点之一,要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能正确的计算分数混合运算。而另一个知识点,让学生能利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分析理解分数应用题,并画出正确的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我首先出示整数混合运算题,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交流结果时,让学生观察说出:“这些都是什么题?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通过这样简短的一个环节唤醒学生对整数混合运算的认识。学生在学习小数混合运算时,就已经能将整数混合运算的方法迁移至小数混合运算中,那么学生也能在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中实现学习的正迁移。解决问题是难点,如何突破呢?我从引导学生省题入手。我想,解决任何问题,都应该先审题,理解题意,只有在理解了题意的前提下,问题才能得到解决。让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和良好的方法,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审题、理解题意,并在信息中关键的地方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审题方法的渗透。

篇6: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

⑵使学生在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以及应用运算定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⑶使学生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流程:

一、基本训练。

直接写出得数。

5/8÷5/12=1÷3/7=1/8×2=4/5÷3/5=

11/4×2/11=4/9÷3/5=0÷2/3=12×3/8=

独立完成,矫正答案。

二、提供情境,完成知识迁移。

⑴提供情境,呈现例题。

先出示图片的左面部分,教师示意图片上画的是“中国结”,示意学生理解做一个小的“中国结”要2/5米彩绳,大的“中国结”要3/5米彩绳;再呈现图片的右面部分,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⑵学生自主解答,教师巡视。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可能会呈现下面两种解法:

2/5×18+3/5×18(2/5+3/5)×18

=36/5+54/5=1×18

=18(米)=18(米)

发现有不同解答方法和不同书写形式的学生板书到黑板上。

⑵班级交流,揭示课题。

让学生交流算式中每一步的意思,体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考方法;观察算式,揭示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⑶小组合作,整理运算顺序。

学生介绍计算上面两题的计算方法,体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整理四则运算顺序;交流运算顺序:

①同一级的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

②含有二级的运算,先乘除,再加减。

③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⑷练习: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3/14÷15/28×5/8+1/42/3+5/9×3/2+3/2

让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和这样算的理由,再计算,两名学生板演;矫正反馈,注意书写格式,养成即时检查的良好习惯,即做好一步马上检查一遍,然后再做下一步。

⑸两种方法比较,整理运算定律。

比较2/5×18+3/5×18和(2/5+3/5)×18两个算式,理解隐含了乘法分配律,体会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比较两个算式计算哪个简单,体会适当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运算定律;班级交流,教师板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三、巩固练习,内化知识。

⑴计算下面各题,注意使计算简便。

6/5×6/7-1/5÷7/612/7-(1/3÷7/15+4/5)

独立计算;再介绍可以怎样计算:可以用运算顺序完成计算,也可以运用运算律计算,感受何种方法简便,提醒能简便计算一般要用简便计算。

⑵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观察哪些题目可以简便计算,并说出理由。

⑶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五2、4~5。

篇7: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用具:

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要求

二、学与教大比武

1、出示60+240÷[(30-10)×2]

⑴区分会与不会

⑵开始学与教大比武

⑶汇报学与教的情况

自己学会了吗?教会了几个徒弟?

2、考核(过五关)

请徒弟们接受老师的提问,同学们当评委,指出讲的不好的地方,和精彩之处。

⑴提问:

[]是什么括号?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里面的,再算里面的。

⑵划运算顺序

⑷实力比拼

用递等式计算

⑸评选先秀师傅出色徒弟

三、课堂练习

课本练一练第14页第3、4题

四、课堂总结

篇8: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小区建房问题,经历自主解决问题,从分步计算到三个数连乘计算的过程。

2、认识连乘算式,会计算简单的三个数连乘的运算试题。

3、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问题情景

出示课件情景图,通过谈话引出小区新建楼房问题,让学生了解事情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二、自主探索

1、让学生根据问题情景计算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2、交流计算过程,重点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预设学生回答问题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方法。

4、认识连乘算式,讲解计算过程

5、出示连乘的计算题,对计算方法加以巩固。

三、思维拓展

1、出示情景题1,让学生自己读题,用自己的方法解决。

2、出示情景题2,让学生试着用综合算式解决。

四、课堂小结

师生通过简短的谈话引出新建楼房问题,让学生知道今天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明确“一栋楼”的概念,为下面的计算做准备。

交流时要关注学生的计算过程,每一步是在求什么。通过交流,不仅可以使学生自己的方法得到认证,同时还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不同想法,让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能会出现很多不同的情况。充分考虑这些可能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可以使教学过程显得自然流畅。

两道连乘的计算题,既是对计算方法的练习,又是为下面自己列连乘算式做准备。

这又是一道联系实际的问题,通过这道题,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以及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这道题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是对知识内容的升华。这样用分步列式的同学也尝试到了列综合算式的好处,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新知识的用途,体验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师:同学们,我这有几张城市建筑的图片,咱们先来看看。刚才我们看到这么多的高楼,体现出一个城市雄厚的经济实力。这几年,我们石家庄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到处都是高楼耸立。最近,有家开发商又要新建楼房了,他们打算在一个生活小区里新建楼房,用来解决一些居民的住房问题。他们的设计是这样的(出示课件)。

师:图中这是几栋楼呢?

像这样的一排楼房,就是一栋。一共要建8栋这样的楼房,每一栋都有5个单元。

师:那么这个小区建成后可以解决多少户居民的住房问题呢?先自己算算,然后四个人一组互相交流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自由发表不同意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有代表性的问题。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第一种情况:

在回答问题时,先有学生回答出用分步算式计算,再有学生回答出用综合算式计算。

生1:12×5=60(户)60×8=480(户)

生2:8×5=40(个)12×40=480(户)

生3:12×5×8=480(户)

师:真不简单,一道题就想出了这么多种算法。12×5×8=480(户)这个算式,是把两个乘法算式合成了一个算式,像这样的算式叫连乘。那你们试着把这个分步算式也改写成连乘算式吧。

第二种情况:

在回答问题时,可能第一个学生就用的综合算式计算,首先表示肯定,然后再让其他同学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最后,老师再讲解连乘。

生:12×5×8=480(户)

师:这种方法挺巧妙。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

生:(其他同学回答)

师:刚才第一名同学的方法是把两个乘法算式合成了一个综合算式,这样的算式叫连乘。

第三种情况:

可能在回答问题时,没有学生列出用综合算式计算,这样就等学生们回答完,老师加以引导,列出综合算式。

生:(找2、3名学生回答)

师:像这样的两个乘法算式,我们可以把它们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板书), 这样的算式叫做连乘。

师:连乘算式的计算是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板书)

师:我这还有两道连乘的计算题,你们试着做做。

(用投影展示2名同学的计算结果,说计算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帮助开发商解决了问题,大家表现的都很棒。我这还有一个题需要大家帮忙解决一下。(出示课件)

师:在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做一做吧。

师: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

如果学生列的是分步的算式,要加以肯定;如果有学生列出了连乘的算式,要予以表扬,但不做硬性的要求 。

师:刚才同学们用数学知识解决了那么多问题,真行!我家邻居小明暑假去旅游了,照了好多好看的照片,你们想不想看看?那咱们一起看看吧!(出示课件)他照了多少张相片呢?大家一起算一算吧!(出示课件)你们能不能尝试列综合算式呢?

生:能!

师:试着做一做吧!谁来说说你的做法 。

生:(找2名同学回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讲解)

说得很好!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出色,解决了那么多的问题。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篇9: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5~36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 使学生在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能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3. 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 第一轮第一次游戏:用三张牌“算24点”。

谈话:“算24点”游戏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它具有益智、怡情等功能,因而备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也来玩一玩“算24点”的游戏怎样?

呈现三张扑克牌:2、4、10。

待学生列出:2 × 10 + 4和4 + 2 × 10之后,教师追问:两道算式不同,都能算得24吗?为什么?

板书: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 第一轮第二次游戏:教师再呈现三张扑克牌:4、4、7。

提问:

(1) 这道题我们也可以列出两道算式吗?为什么?

(2) 4 × 7 - 4的算式中,我们可以先算减法吗?

(3) 算式中有乘法和减法时,应该按什么顺序进行运算呢?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引入方式可有多种,比如教材中联系实际问题,从具体的情境引入便是其中的一种。可这里似乎也有一些值得讨论的地方: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具体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以便从算理上弄清为什么“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的'道理。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不看到,到了三步以上的混合运算,如果要嵌入具体的情景之中,对学生的思维要求,特别是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此,新课的引入,不应拘泥于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而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寻求一个最能激发学生探索愿望、最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切入口,使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怎样才能使教学活动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又富有一定的现实性和挑战性呢?我想到了“算24点”这个游戏。

理由有三:

一是这个游戏学生玩过,有经验、有兴趣,且不会在游戏规则的问题上耗费太多的时间;

二是游戏的机动性强,三张牌、四张牌都可以玩,而用三张牌玩,刚好对应学生已经掌握的两步混合运算知识,用四张牌则对应了这节课将要学习的新知,这使得学生激活已有的经验成为可能,又使得旧知向新知的过渡变得自然而顺畅;

三是算式被赋予了恰如其分的“意义”,学生要算得24,在头脑中已经经历了一个“分步列式”的过程,一旦形成综合算式,并不影响头脑中原有的运算顺序,相反,学生正是用头脑中已经确定的运算顺序来阐释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这就使得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学生头脑中的解题顺序对应起来,从而体会到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二、新授

1. 第二轮第一次游戏。

引导:我们用四张牌来玩“算24点”游戏,情况会怎样呢?

教师呈现四张扑克牌:2、2、5、7。

要求:个人独立思考,尝试列出综合算式,然后将意见带到小组内进行交流。

小组交流:

(1) 小组内成员所列的算式都相同吗?

(2) 这些算式运算的顺序和步骤也相同吗?

(3) 比较不同的运算顺序,有区别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分别呈现:

2×5+2×7 2×5+2×7

=10+2×7=10+14

=10+14=24

=24

2. 引导比较:两种运算顺序都是正确的,但哪一种运算过程更简单一些呢?

3. 教师呈现:40 ÷ 4 - 28 ÷ 7,要求学生独立计算。

4. 比较:2 × 5 + 2 × 7和40 ÷ 4 - 28 ÷ 7的运算顺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 第二轮第二次游戏。

教师呈现四张扑克牌:3、6、6、9。

学生先行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第二次合作。

学生可能列出的算式有:6 × 6 - 3 - 9,6 + 6 ÷ 3 × 9,6 + 9 ÷ 3 × 6,6 + 6 × 9 ÷ 3,3 + 6 + 6 + 9……

6. 将上面的算式按运算顺序的不同进行分类,观察分析后比较:

(1) 哪些算式不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运算的?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 哪些算式应该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运算?这些算式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3)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应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运算呢?

7. 小结规律,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学生得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其实是经历一个归纳推理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对得出的结论深信不疑,我们应努力呈现各种情况,让学生在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过程中加深对事理的理解。这一部分,我安排了两轮游戏,其作用分别对应于教材中的“例题”和“试一试”两部分的知识要点。第一部分侧重于体验学习,学生亲历尝试和交流,体会将算式中的乘法同时运算的优越性。第二部分侧重于分类和归纳,在开放的情境中比较同一级运算与两级运算的区别,进而发现两级运算的共同特征。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部分我着意引导学生进行了多次比较,如简单运算与较复杂运算的比较,同一类运算中不同运算顺序的比较等等,落脚点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增强学生的抗干扰能力。]

三、巩固

1. 先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80 ÷ 2 + 76 ÷ 4 240 ÷ 6 - 2 × 17

45 - 20 × 3 ÷ 4 51 - 36 ÷ 3 + 25

评讲:第一行两道题怎样计算更简便些?第二行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2. 小虎学了今天的知识以后,很高兴,老师要求完成20 × 5 - 20 × 5和20 × 5 ÷ 20 × 5两题的计算,小虎不一会儿就算好了。同学们,我们也来看一看,小虎做得对吗?

20×5-20×5 20×5÷20×5

=100-100=100÷100

=0=1

[设计意图:小虎做的两题形式上比较相近,但第二题属同一级运算,第一题是两级运算。根据教学的前馈信息,学生常常容易发生混淆,故此处将两题同时呈现出来专门研究,便有了必要性。]

3. “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讨论:求兵兵家的人均居住面积比乐乐家大多少,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 在数与数之间添上加、减、乘或除号,使计算结果正好等于右边的数。

2 2 2 2 = 1

2 2 2 2 = 2

2 2 2 2 = 3

2 2 2 2 = 4

2 2 2 2 = 5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努力体现针对性、层次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不仅立足于帮助学生巩固计算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而且在不断变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有趣的数学、有用的数学、智慧的数学。]

篇10:《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关于混合运算,《标准》在1~3年级学段内容标准中没有提出具体要求,4~6年级学段内容标准阐述为: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但考虑到1~3年级学段,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计算公式时,要用到两级混合运算,同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三年级的学生也能够解决一些需要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所以在本册安排混合运算,主要内容是两级两步运算。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以单元形式独立编排混合运算。主要内容包括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和简单的三步(可以两步解答)混合运算等。结合单元内容,还安排了“探索乐园”。

另外五年级以上还要再安排一次,主要学习三步计算问题和运算顺序。本套教材关于混合运算内容的安排有以下特点:第一,同级混合运算结合有关计算单元安排。如,加、减混合运算(包括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都是结合加、减法的计算学习的。第二,在知识内容构建上,打破“先学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再解决应用问题”的传统教材体系,而是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在混合运算的编排和活动设计上,都采取“呈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自主尝试解决——试着写成一个算式”的过程来学习的。需要说明的是,学完相应的运算顺序后,再解决简单问题时,不要求学生必须列出综合算式。

【学情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小括号、掌握了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此时的学生已经能够解决一些需要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了。这里主要是让学生经历将分步计算改写成混合运算的过程,使其体悟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了解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运算与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单元教学重点】

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

【单元教学难点】

了解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办法,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1课时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P56~P57)

【课时教材分析】

第1课时(P56~P57),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材编排了两个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活动一,教材呈现了饮料瓶的情境图和一共有多少瓶饮料的问题,让学生用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解决,在交流个性化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蓝灵鼠的“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的问题,指导学生将分步计算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了解两级混合运算和分步计算的关系。再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说一说改成后的算式怎样计算,理解含有乘、加的混合运算要先算乘法的道理。活动二,教材安排了常见的鞋子价钱问题,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鼓励学生通过将含有减、除的算式改成一个算式,并自己确定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然后,通过上面的两个活动,引导学生归纳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过程。

2、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

3、在自主解决问题、改写算式等活动中,初步感受混合运算顺序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

【教学重难点】

正确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

【课堂实录】

一、出示练习,检查铺垫。

1、教师投影出示下列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把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

236+254=490490-370=120——————

550-330=20+220=440——————

2、学生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教师卡片出示下列题目,指名说说先算哪一步。

227-291+126119+208-303227-(560-410)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课件出示课本56页的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景图,说说从图上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生交流,师板书:有3箱饮料,每箱有24瓶,箱外有8瓶。

3、那谁能算一算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师边提问边板书问题: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4、生自己试着解决问题。

5、指名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请学生到前面板演。

6、(教师提出蓝灵鼠的问题):谁能试着将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

7、生试着在练习本上进行改写,教师巡视并进行相应指导。

8、指名汇报改写后的算式并板演。

9、现在谁来说一说改写后的算式该怎样进行计算?当学生回答出先算乘法后教师要追问:为什么?这一步运算求的是什么?下面该算什么?这里又求的是什么?

10、(教师出示课后练一练第1题的第2道小题40×5-162)同桌讨论一下,如果遇到这道题,你会怎样解决?

11、同桌讨论运算顺序并交流汇报。

12、(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个算式):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在运算顺序方面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13、生小结: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我们应先算乘法。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教师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从这幅图上你又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生交流汇报。

3、你能用你所学会的知识,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

4、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解决。

5、师:谁来说说你的解决办法?

篇11:《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页例1,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明确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运算。同级运算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用递等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不同层次练习中感受并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激发思考探究乐趣,养成良好解题习惯。

【教学重点】

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教学难点】

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常规口算(精选含有加、减、乘、除运算的口算)

二、情境引入,整体感知

问题:刚才的口算中,都有哪些运算?

揭示:在数学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称为四则运算,加法和减法是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也是同级运算,它们是比加、减法更高一级的运算。

三、教学例1

1、出示例1。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你是怎样解答的?

53-24=2929+38=67

53-24+38=67

4、告诉学生:第三道算式是将前两道算式合在了一起,我们叫前两道算式的综合算式。

5、两步算式脱式计算的格式。

(1)示范:刚才我们列出综合算式,并且直接口算出结果,如何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表示出来,它有特定的书写格式:教师边板书边阐述基本格式规范。

说明:可以把先算的一步划线(板书:划线用色笔标出),提醒自己注意运算顺序;暂时不参与运算的符号与数按顺序移下来……

53-24+38

=29+38

=67

揭示:像这样的计算过程就是用递等式计算。

下面的书写就是错误的:

53-24+38

=29

=67

(2)学生练习,注意格式:65-18-29

6、计算15÷3×5

(1)说说这题的计算顺序

(2)按脱式计算的要求计算,注意格式。

7、同级运算的规则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8、揭示课题:像这样含有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四、巩固练习

1、教材第47页做一做,注意顺序和格式。

2、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3题。

回忆同级混合运算的顺序。

3、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2题。

五、总结:计算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两步式题应按什么顺序计算?

六、布置作业:

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1题。

篇12:《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一、旧知引学

1.谈话:我们目前学习过哪几种运算?

2.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3.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96-16+20、96÷12×4同级运算:从左往右计算。

加减法称为第一级运算,乘除法称为第二级运算。

96÷12+4×2含两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

4.通过刚刚的练习,我们已经总结了没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下面我们来继续学习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板书课题: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5.请同学们看这个算式:(板书:96÷12+4×2)说一说算式的运算顺序。

6.老师在这道题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2,(板书:96÷(1+4)×2),再给这个算式加上中括号,变成96÷【(12+4)×2】,(板书96÷【(12+4)×2】)运算顺序怎样呢?下面我们来自主学习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例4。

二、研学提示(自学例4)

1.画一画:红笔画出关键知识点,标清疑问。

2.想一想: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怎样。

3.议一议: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怎样?

4.算一算:完成学习单上的例4。

三、汇报展学(学生板演)

1.96÷(12+4)×2:计算顺序怎样?有小括号的算式怎样计算?

2.96÷【(12+4)×2】:认识,读法,写法,算式读法。

计算顺序怎样?有中括号的算式怎样计算?

与96÷(12+4)×2比较,数相同,运算符号相同,计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不同。

3.小括号和中括号在一个算式中,有什么作用呢?(板书:改变运算顺序)

四、练学:接下来,我们运用新知识,巩固练习。

1.P9——做一做

先说顺序,再计算,学习单汇报。

2.你知道吗?

猜一猜:一个算式里,有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计算顺序是什么?

3.P11——3

先分别说一说每组算式的计算顺序,再计算每组最后一道题。

学习单汇报。

4.P11——2

书中完成,展台汇报。

(1)注意320要写在算式最前面,中括号的正确用法。

(2)注意×34要写在算式最后面,小括号的正确用法。

篇13: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初步掌握括号内含有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够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式题。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及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计算和做事要仔细认真。 ’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美,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教学难点:准确计算三步运算式题。

四、教具学具准备

卡片、课件

五、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练习:(卡片)

30+30÷3 42×3 80÷16+2

12×5—60÷2 8×5×10 120÷4×5

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同桌各选一题,互相说一说:题中含有哪些运算,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说出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订正并强调: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含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

3,计算:

32+540÷18 100—(32+30)

同桌互说运算顺序,并口算出结果。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观察刚才的两道题,能不能把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式题呢?(教师边提问边用色笔在30和540÷18下面画上线。)

学生组题,老师板书:100—(32+540÷18)

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混合运算的`例题1。

板书课题: 混合运算 例1

(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知识迁移类推,学会知识。)

2.对照例1与复习题,讨论:例1与以前我们学习过的混合运算题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结论:例1的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

教师引导:这道题中的小括号内含有除法和加法两级运算,应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学生自己直接试做例题,做完后同桌对照,并互相订正。

4.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过程,形成板书:

例1 100—(32+540÷18)

=100—(32+30)

=100—62

=38

5.讨论: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汇报,进一步明确:

(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学会学习方法。)

6.教师指出:像这样的题目,计算时可以把括号内的两步计算省略一步,直接写出括号内的计算结果即可。教师在“100—(32+30)”外围画上虚框,表示计算时可以省略。

7.反馈练习:第1页 “做一做”。

同桌同学每人选一题,先用铅笔在第一步运算的算式下画横线,再与同桌互相说一下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然后计算。集体订正。

(三)巩固发展

1.完成练习一第2题。(板演订正)

2.判断。

通过订正,强调:在计算时,除要注意运算顺序外,还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3.变式练习:

(通过变式练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强化三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体会括号具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注意什么问题?

六、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1题,左右两组中任选一组,课堂内完成。

七、板书设计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连乘应用题)

篇14:《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30-31页。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意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例题以简单的购物问题为素材,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材安排学生解答两个问题。第(1)个问题教学由分步列式合成综合算式,初步理解乘、加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这个问题列出的综合算式,乘法在前,加法在后,对其运算顺序的理解,学生既有生活经验的支撑,又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而难度不大。第(2)个问题安排的综合算式减法在前,乘法在后,理解运算顺序有一定的难度。这里让学生直接列综合算式,给学生留下了探索的空间,使学生对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认识更加全面。在这样的基础上,教材提供了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结论。“想想做做”提供的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心血的运算顺序,并练习列综合算式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

由简短的谈话,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便于学生积极调动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在教授例题过程中,采用观察、比较、发现等方式,让学生对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进行比较,不仅使学生明确了综合算式的实际意义,加深了对综合算式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学生体会乘、加混合运算先算乘法的合理性。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氛围,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能够通过运算顺序进行对混合运算进行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开学了,小晴和小军决定到文具店逛逛,瞧,文具店里都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的标价各是多少元?看看小军买了哪些文具?(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能帮他算算一共用去多少钱吗?

二、师生互动,解决第一个问题

好,拿出自备本赶紧算一算吧!(生独立完成)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1: 5×3=15(元)

15+20=35(元)

和他一样的同学举手让老师看看,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第一步算的是什么?(3本笔记本多少元)第二步?(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多少元)

有不同想法的吗?

生2 : 5×3+20=35(元)

这个算式可以吗?这个算式和前面的算式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同桌之间相互地说一说。

交流小结:前一个是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做的,在数学上叫分步解答。而这个算式是把前面两个算式合成的一个综合算式,只不过书写的形式变了,由于综合算式不只是乘法,也不单纯是加法,它进行的是混合运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一起要研究的新问题。(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也有自己的书写格式,想了解吗?

讲解:对齐算式的左端画=,需要算几步就画几个=

同时板书:5×3+20==会算吗?试着算一算,算完后和同桌说一说自己计算的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我请一位同学上台板演。

交流:为什么先算5×3?(因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求出3本笔记本一共多少元,就要先算5×3)第一步另起一行对齐算式的左端画上“=”,先算出5×3的结果15,再把后面暂时不算的加号和20照抄下来。

第二步再写一个等号,与上面的等号对齐,然后计算15和20的结果35。

解决问题别忘了在得数后面写单位名称,并写上答。

强调:用递等式计算综合算式,横式后面的结果不用写。(擦除=35(元))

刚才朱老师看到还有同学是这样列式的“20+5×3”可以吗?先算什么?你能用递等式计算吗?

板书:20+5×3=20+15=35(元)

师:同学们,这两个综合算式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小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不管乘法在前面或者后面,我们都先算乘法。

三、自主探索,解决第二个问题

我们再来看看小晴买了什么文具。

课件: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怎样算应找回多少元?应先算什么?(从50元里去掉2盒水彩笔的钱)

你能列综合算式吗? 请你在自备本上尝试着列出综合算式,并和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50-18×2

这应该先算哪一步呢?求的是什么?会计算了吗?请你在自备本上试着用递等式把计算过程表示出来。

选择一个正确的和一个典型错误的学生的作业进行交流。

板书:50-18×2

=50-36

=14(元)

答:应找回14元。

比较:这个综合算式和前2个综合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同桌讨论)

总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生齐读)

四、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课件逐题出示:23×3+516×6-9 38+4×5

先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

提醒学生每一步的书写格式。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各自阅读题目,找出题中的错误之处,并说出正确的过程和结果。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和同桌说说每组两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各自脱式计算,指定3人上台板演。

(3)共同交流订正

(4)提问:32+3-20和56÷7×8这两题的运算顺序和今天学习的混合运算有什么不同?到现在为止,你已经掌握了哪些混合运算的顺序?各是怎样的?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五、总结

提问:今天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哪些收获?

篇15: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一、混合运算

2、学生尝试列式,并交流:

3、运算顺序:

5、结合两题引导学生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二、巩固练习:

2、下面的运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题略)

2、(第5题)分析“我们组比你们两组的总人数多6人”,指名说说“你们两组的总人数”怎么算?

3、(第6题)比较两小题,说说两题的联系。

4、把这3道联系实际问题做在作业本上。

第一、二、三单元测试

三、教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3、同桌分别练习第2题的两组题,练习完后互相检查。全班交流。

四、(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2)

2、添上括号,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2、书上的第8题,学生读题,说说这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式:

6. 总结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板书设计:

2、第2题:你能直接在每组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吗?

3、(3+3)+3÷3=6+3÷3=9÷3=3

三、布置作业:

p.42第6、7、8题

其中第7、8题要求学生写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式。

篇16: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教学重点: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灵活使用运算律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重温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板演:5/8×181―3/44/5÷3/42/3+4/7

说说分数四则运算的方法。

2、谈话:中国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元旦时我们班将用它来装扮教室。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

3、学生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

4、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4、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还可以使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将数据改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2/5×18+3/5×18(2/5+3/5)×18

2、交流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4、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1)提问:根据以往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使学生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尝试:这两道算式你能试一试吗?

学生分别计算,指名板演。

5、交流算法,理解顺序

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说说运算顺序。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算中体验,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讨论:这两个算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算哪一个?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第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观察:这两种算式有什么联系?

得出:两种方法从算式来看,其实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3、引导:两个不同的算式,求的都是“一共用彩绳多少米”。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四、练习巩固,正确计算。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反馈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第1题的除法和乘法你是怎么处理的?

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通常是一次计算出一个得数,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乘除法连在一起时可以同时运算。

提问:你是怎么检查结果是否正确的?

使学生重温检查的方法,养成习惯:(1)数字、符号有没有抄错;(2)每一步的计算是否正确;(3)书写格式是否规范。

2、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

交流时,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为什么要这样算。

提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使用运算律时,有什么特别之处?

小结: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在使用运算律时,常常是使用运算律凑成整十或整百、整千数再计算,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使用运算律时,通常是凑成整数,或者观察是否有利于约分。计算步数较多的题时,要随时注意使运算简便。

3、练习十五1、2题

独立完成

五、全课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不足?

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你觉得你对同学们可以提出什么样的友情提醒?

六、练习设计:

1、填空:(1/9+5/6)×18=(×+×)

4/7×1/6+4/7×5/6=×(+)

2、下面四个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1/7+1/9)×10(1/8+1/9)×10(1/8+1/10)×10(1/9+1/10)×10

3、用简便方法计算:

(4/5―3/4)×20(5+4/5)×107/9×15/11―7/9×4/11(9/4+9/7)÷9/28

4、解决问题:一块地,长1/2米,宽是长的4/5,这块地的周长是多少?

篇17:《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精力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2.再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3.运用小组合作逐步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在昨天的卫生中,由于大家的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所以教室被打扫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看,小组的力量多大,只要我们每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我们小组就会越来越强大,想不想让自己的小组成为最棒的小组,一个优秀的小组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只有每个人在纪律、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我们的小组才会越来越好,每个组都有可能成为最优秀的小组,接下来就看你的表现了!上课!

(出示练习题)读题,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组6号回答,答对加1分。

每个小组的表现都很棒,而且精神饱满,我们继续往下看。

二、自主尝试,探索新知

1.(1)自学课本

今天我们请了两位手艺高处的厨师为大家做美食,看,(出示例题情境图)原来他们带来了美味面包,先别急,请同学们看书P53,仔细观察这幅图,读一读上面的文字,你知道了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话把你知道的完整地说出来。(教师板书:知道了什么?)(1分钟)如果看明白了可以把你的想法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一会儿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几号加几分。

(2)小组交流答案,抽组号,几号加几分。

2.(1)自学课本

下面问题变多了,难度也变大了,敢不敢挑战?继续出示课件呈现问题:1.根据题意,你还能提出一个其它的数学问题吗?2. 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需要知道哪些信息?3.可以怎样列式计算?你是怎么想的?请仔细看书P53“怎样解答”部分,思考这三个问题。

(2)小组交流答案,每组选三名代表共同汇报,每人回答完整得全分,不完整的小组帮助补充的得一半分,不正确不得分。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第二部分(板书:怎样解答?)

3.(1)自学课本

解答完,还有一步是什么?(板书:解答正确吗?)请你自己看书P54检验正不正确?看书中是用什么方法检验的?

(2)谁找到了,读给大家听(+1分)把问题当作已知条件,把第一个已知条件当做问题,由问题推出已知条件,和原题相符,说明我们的解答是正确的。

三、教师讲解

就像同学们所说的,(出示线段图)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和它有关的信息,如果其中的一个信息直接给了,另一个信息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要先求出它来,再解决最后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1.这道题我们解决了,下面这道题更有难度,你们有没有信心迎接挑战?(出示做一做要求)

2.P55 4题

各组统计分数,评出优胜小组。

篇18: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教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P76例3。

主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能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通过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运算要数位对齐的道理,通过迁移旧知来正确运用定律进行小数的简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掌握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评价任务

任务一: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任务二: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检查:

1、口算:

0、2+0、33、5+2、48、7-4、51-0、6

0、9-0、52、3+5、44、9+18、6-5、5

0、7+0、86、7+1、15+6、59、7-7

回顾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你认为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之间有联系吗?有什么样的联系?

环节二

明确目标,自主探究

1、出示例3(1)

(1)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

竖式:7、45+5、8+4、69=17、94

7、45

5、8

+4、69

17、94

2、出示例3(2)

(1)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

20-6、45-8、3

=13、55-8、3

=5、25

20-(6、45+8、3)

=20-14、75=5、25

递等式:7、45+5、8+4、69

=13、25+4、69

=17、94

小结:当几个小数进行连加计算时,可以把各个小数写在同一个竖式里,计算简便。也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环节三

练习

1、P77做一做练习十八第一二题

2、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观察板演内容,抽生纠错。指名说出计算过程。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环节四

总结

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提高

总结做题经验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7、45+5、8+4、69=17、94

7、45

5、8

+4、69

17、94

篇19: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六(上)P63/例6、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9~12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清楚地理解数量关系,并联系用整数或小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用不同方法列式解答。

2、使学生掌握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在计算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使他们能根据具体数据选择合适的约分程序,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转化的算理

教学资源

本课建立在学生对混合运算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来教学分数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分数乘除法的能力。在计算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明确: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时候,通常先要把其中的除法转化成乘法,再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PPT

预习设计

1、回忆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以及分数乘除的方法。

2、2、5÷05×3、69、8×0、7÷4、9

3、自己尝试出一道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题目,并尝试解答。

4、在自己尝试练习的过程中,你知道了哪些?还有哪些疑问?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

1、口算

÷÷11×6×÷÷

2、认定目标

1、出示口算题

2、导入揭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连乘、除法,学会了计算分数连乘,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计算。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10分钟)

出示例6中的三个条件,引导理解题目意思。

学习菜单:

1、(1)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信息的组合,我们又可以获得什么新的信息?

2、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

(1)添加要解决的问题:3盒果汁可以倒多少杯?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自己先想一想,看能不能把结果算出来。

(3)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先算的是什么?

3、先分步列式,再尝试列综合算式解答

4、组内交流算法算理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8分钟)

1、交流列式理由

2、交流具体计算过程方法

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9分钟)

1、试一试

(1)出示:÷÷,这题是分数连除,怎么算?

(2)学生在书上独立计算后讨论算法

(3)讨论: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可以怎么计算?

(1)在小组中说一说。

(2)全班交流。

2、完成练一练

3、练习十二10、11

(1)画出各题中的关键句。

(2)说说每题中关键句中的分数是什么意思,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4、练习十二12

各自练习后,将计算的结果填在书上。

交流:你是分别根据什么计算出各个洲的面积的?

5、全课小结

1、出示学习菜单

2、巡视指导

3、选择不同解法的板书

①如果先求3盒一共有多少升,怎么想?怎么算?

板书:=(升)÷=8(杯)

②如果先求一盒能装几杯呢?

板书:÷=(杯)×3=8(杯)

4、这题如果列综合算式怎么列?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

÷×3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遇到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时,先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后,一起约分计算比较简便。

全班交流得出:通过练习得出分数连除先转化成分数乘法再计算比较简便

引导学生有条理、按次序地分析解答。有的问题可以用分数乘法解决,有的问题要列方程或除法解决。

明确:计算分数连除或混合运算时,先要把其中的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按照分数连乘的方法计算。

作业

设计

三、课堂作业(预设10分钟)

《补充习题》P48页

第2题

第3、4、5题

四、家作

《一课一练》P51页

优生自主学习《走进数学王国》。

篇20:《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

⑵使学生在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以及应用运算定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⑶使学生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流程:

一、基本训练。

直接写出得数。

5/8÷5/12=1÷3/7=1/8×2=4/5÷3/5=

11/4×2/11=4/9÷3/5=0÷2/3=12×3/8=

独立完成,矫正答案。

二、提供情境,完成知识迁移。

⑴提供情境,呈现例题。

先出示图片的左面部分,教师示意图片上画的是“中国结”,示意学生理解做一个小的“中国结”要2/5米彩绳,大的“中国结”要3/5米彩绳;再呈现图片的`右面部分,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⑵学生自主解答,教师巡视。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可能会呈现下面两种解法:

2/5×18+3/5×18(2/5+3/5)×18

=36/5+54/5=1×18

=18(米)=18(米)

发现有不同解答方法和不同书写形式的学生板书到黑板上。

⑵班级交流,揭示课题。

让学生交流算式中每一步的意思,体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考方法;观察算式,揭示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⑶小组合作,整理运算顺序。

学生介绍计算上面两题的计算方法,体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整理四则运算顺序;交流运算顺序:(板书)

①同一级的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

②含有二级的运算,先乘除,再加减。

③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⑷练习: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3/14÷15/28×5/8+1/42/3+5/9×3/2+3/2

让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和这样算的理由,再计算,两名学生板演;矫正反馈,注意书写格式,养成即时检查的良好习惯,即做好一步马上检查一遍,然后再做下一步。

⑸两种方法比较,整理运算定律。

比较2/5×18+3/5×18和(2/5+3/5)×18两个算式,理解隐含了乘法分配律,体会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比较两个算式计算哪个简单,体会适当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运算定律;班级交流,教师板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三、巩固练习,内化知识。

⑴计算下面各题,注意使计算简便。

6/5×6/7-1/5÷7/612/7-(1/3÷7/15+4/5)

独立计算;再介绍可以怎样计算:可以用运算顺序完成计算,也可以运用运算律计算,感受何种方法简便,提醒能简便计算一般要用简便计算。

⑵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观察哪些题目可以简便计算,并说出理由。

⑶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五2、4~5。

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小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人教版整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复习整、小数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数学小数整数混合运算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分数、小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教学设计(共20篇)】相关文章:

第二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第四课时:分数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3-03-07

《整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2024-01-25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 分数混合运算一2024-05-14

分数混合运算人教版教学设计2022-09-01

小学数学说课稿《分数混合运算一》2023-03-16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022-11-25

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合集2022-05-02

分数混合运算六年级上教学反思2023-10-02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2023-11-21

数学《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说课稿2023-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