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人教版四年级第八册)(锦集16篇)由网友“五月可以吗05”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人教版四年级第八册),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第八册)
教学要求:
1.继续学习课文,学习小夜莺的品质及爱国的精神
2.学习课文的写作特点。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学课文,思考:
(1)一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为了麻痹德国兵,以便后来他用鸟叫同游击队联络是不引起敌人的怀疑。)
(2)为什么夜莺“有时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为了麻痹德国兵,让他们觉得夜莺还是个孩子,顽皮又贪玩)
(3)夜莺回答德国军官的突然问话,表现了他的什么?(机智,灵活)
2.交流,朗读。
3.小结。
二、学习第三段。
1.学习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从中能了解到夜莺的什么?(主要讲了游击队是怎样从夜莺那里了解到德国军情况的。从中了解到夜莺与游击队配合的默契,游击队与夜莺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
2.读一读表现夜莺机智的句子和游击队的对话,加深理解。
3.小结。
三、习第四段
1.“从松树林里发出一声口哨响”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游击队发给夜莺的暗号,让他迅速隐蔽)
2.游击队是怎样消灭德国兵的?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想一想游击队为什么会全歼敌人。
3.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夜莺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河岸边?他在望什么?
4.课文为什么写孩子穿的衣服是跟树叶差不多的绿颜色呢?(当孩子把敌人带进伏击圈,接到游击队发出的暗号时便于迅速隐蔽。)
5.小结。
四、总结全文。
1.课文紧扣题目,请把出现“夜莺”的地方划出来。
2.“夜莺的歌声”的含义:
一是小孩叫夜莺,他把敌人带进游击队的埋伏圈,让游击队消灭敌人,夜莺的歌声是胜利的歌声;
二是小孩用夜莺的叫声报告敌人的情况,夜莺的歌声是传递情报的声音;
三是小孩是个爱祖国、恨敌人,机智勇敢的小孩,夜莺的歌声是热爱祖国,勇敢地和敌人斗争的颂歌。
3.通过一件什么事反映什么?(通过对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小男孩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侵略者经过的记叙,反映了苏联少年的机智勇敢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4.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互相呼应)
五、作业。
板书设计:
夜莺的歌声
起因:引敌发现 主动接近
巧答盘问 取得信任
经过:诱敌进伏击圈 机智勇敢
巧妙报告敌情 热爱爱国
结果:全歼敌人
夜莺又叫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第八册)]
篇2:《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13、《夜莺的歌声》 教学设计
--南和县闫里乡段村学校 李玲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的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问题:
四、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课件
五、教学时间:
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鸡毛信》的故事吗?海娃怎样巧妙地为八路军送情报呢?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也有一位这样的小英雄,被战友亲切地称为“小夜莺”,那他是如何为战友传递情报和战友一起奏响胜利之歌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夜莺的歌声》。(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思考:夜莺是如何为战友传递有关敌人情报的?
2、夜莺的歌声在文中出现了几次?用-------画出来。
3、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你怎么知道的?
(可以分为三部分:一1-34;二35;三36-37)每部分间有空行,隔行分段。
4请试着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不用太准确,言简意赅就可。)
4师总结板书;
三、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出示词语:
削梨喂哨子挺好甩手踢腿机关枪以防万一
滚开毁灭习惯呻吟宛转蘑菇木屑
拧下来斯文
①自读。
②指名读。重点指导削梨、蘑菇、木屑等词。
2、学习生字。
削喂哨挺斯甩踢
抢防鬼汗滚毁惯
①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毁”字,要注意“臼”的笔顺及与“白”的区别,要注意区别“喂”与“滚”右下部分的不同。
②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课下阅读《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写出读后感想。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小夜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夜莺的歌声在文中一共出现了五次,意义有何不同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夜莺的歌声》,(师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再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提高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每次夜莺歌声的意义有何不同?
在句子旁边写上你的看法。
2.学生按要求写看法,师巡视。
3.交流汇报。
第一次是的歌声。
第二次是的歌声。
第三次是的歌声。
第四次是的歌声。
第五次是的歌声。
4.重点学习第二次歌声。
第二次歌声是迷惑敌人的歌声。那么小夜莺又是怎样回答敌人的盘问诱敌上当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写上你想说的话。
(1)生自由读文,画句子,写体会。
(2)讨论交流:
①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指导学生重点理解“快活”的含义。
“快活”是小孩子的性格特点,快乐、活泼。“快活”在这里反映了“小夜莺”在敌人面前表现出超乎寻常的镇静、坦然。孩子在凶恶的敌人面前表现得如此镇定自如、依然快活,可见孩子的胆量。
②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重点理解“野兽”所指的含义。
这是小夜莺在回答敌人盘问时,纯属小孩儿天真的话语,他把自己当作小动物。小夜莺正是凭借自己天真的话,加之自己一系列貌似顽皮的动作,在敌人不易觉察中戏弄、漫骂敌人,“麻雀、乌鸦、猫头鹰、野兽”都指的是敌人。这些话语体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和对敌人的憎恨。
③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脯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学生理解:
欢快的鸟鸣,无所顾忌的游戏,多么顽皮的小孩啊!其实,这是在麻痹敌人。既进一步让敌人确信自己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又为后面同游击队联络做准备。
④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学生理解:
正是小夜莺这一无意的回答,使敌人完全相信了小夜莺。前面敌人多少还有点疑虑,有点警觉,这时敌人只认为小夜莺是个什么都不懂、顽皮的孩子,所以“就不再问了”。
5.重点理解第三次歌声。
第三次歌声是传递情报的歌声。接到情报的游击队员有没有考虑到小夜莺的安全?你从哪里能感受到这次战斗是战士们早有准备的?
(1)生默读课文,画有关句子,写体会。
(2)讨论交流。
6.分角色朗读课文,师指导朗读。
7.回顾1、2自然段和课文36、37自然段的联系。
三、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小夜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还想了解外国其他战斗英雄的故事吗?
诱敌上当
板书设计:
13、夜莺的歌声
传递情报
首尾呼应
等待敌人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篇3:《夜莺的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夜莺的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旧知识,听写上节课所学的词语
2、分析课文,品味语言
3、了解莺的有关知识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
二、逐段精读,品味语言
(一)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1、提问:第一段写了冬去春来两层意思,从哪里将第一段分为两层?明确:第一段分两层:第一层(开头……萧条冷落的景象。)勾描写冬天萧条冷落之景。第二层(从“鸟类的回归……”至“到处生机勃勃”)描写鸟类回归结初春带来的生机活力。
2、提问:文中是怎样体现冬天的萧条冷落的呢?明确:先用“阴霾弥漫、毫无生气”总写冬天的特点,接着从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作具体描写。(划出具体描写的句子)·自然界:休眠和沉睡·昆虫:停止了生命·游蛇:停止了运动·植物:放慢了生长速度,失去了绿色·空中居民:被抛弃流放·水族生命:被关在冰冻的牢狱中·陆地动物:被囚禁在山洞、岩洞、地洞内——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自然界万物在冬天的休眠和沉睡写得十分形象传神,生动地再现了冬天的萧条冷落、毫无生气。
3、提问:文中又是怎样描写鸟类的回归带来的生机活力的呢?明确:用了“唤醒”“焕发”“吐出”“披上”“引来”“笑打闹”“唱歌传情”七个动词来描写鸟类给新春带来的生机活力。这七个动词将春天的万物拟人化,富有很强的表现力,就像一组层次分明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春天的生机勃勃尽显笔端。
(二)齐读第二段。
1、提问:本段的描写是怎样体现莺的活跃、灵巧、轻盈、好动的?(找出相应的词语及句子)明确:作者先总写一句“(它们)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富有感情,叫声中透着喜悦,玩耍中隐藏爱情。”接着就描写了莺在各种环境中的活动:“来到”“住进”“钻进”“藏进”同是写莺的动作,四个动词同中有异。“来到”突出莺的活泼轻盈,十分亲切;“住进”表现莺对花园的喜爱,喜在花园安家落户:“钻进”既写出了大森林的茂密,又写出了莺的灵巧;“藏进”表现了莺的机警、胆小,还有可能是表现它的顽皮,好像在和伙伴们在芦苇荡中捉迷藏。这一段描写,有声有形,莺的形象布满整个画面,莺的歌声充盈了我们的耳鼓,表达出作者对莺的抑制不住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把这种感情传达给了读者,使我们也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这种可爱的小生灵。2、指名有感情地再读一遍,体会优美的语言。(三)默读第三段,思考提出的问题。
1、提问:第三段描写莺的外形,是怎样描写的?它外形的`特点如何?为什么这样写?明确: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乏光彩,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可以说大自然没有赋予莺以美丽的外形。文章第二段写莺的可爱,第三段作者为何要写莺不让人喜爱的毛色呢?因为作为一篇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它必须以准确地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作者只不过如实介绍了莺的毛色。虽然莺的毛色不美,但它的活泼好动、无忧无虑的性情却深深地感染了人们,使人们由衷地喜欢它。(四)分组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评点这三段中的好词佳句,同学们互相评阅,取长补短,然后教师抽在若干学生分别评点第四、五、六段,最后教师小结。
1.提问:第四段描写了莺的什么?——行为动作:居住、栖息、玩耍、搭窝、出入、追逐、打闹、争斗(活跃、好动)习性:忠于爱情、精心呵护、忠于职守这一切都进步一衬托出莺的可爱。拟人手法的运用,拉近了莺与人的距离。
2、提问:第五段写了莺的什么特点?——生性胆小和活泼可爱面对弱小的鸟类常常躲避遇到危险的敌人害怕危险一旦过去欢乐愉快、又唱又跳“它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唱歌,总把自己隐藏起来,尤其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在树丛边上露面,但很快便又回到密林中去。”这些词或短语非常准确地写出了莺的活动区域、谨慎小心的神情,将莺的胆小也写得十分有情趣。莺摇晃树枝洗淋浴这个镜头,把莺的活泼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3.提问:第六段写莺的什么?——写莺动听的歌声。这是莺最突出的特征。作者从介绍知识出发,强调黑头莺是众多鸟类中叫得最好听的一种。
4、提问:那么作者是怎样来描写黑头莺美妙的歌声的呢?——歌喉轻快纯洁: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使人听了能为之动情。作者没有对它的歌声展开细致具体的直接描写,而是展开想象,把人们听到那美妙歌声的感受表达出来,使人觉得那黑头茸的歌声传声传情、入耳入心,余味无穷,妙不可言。这一段,可以说把对莺的赞美推向了高潮。4、学生齐读第六段,要求读出赞美的感情。
四、本课小结
这是一篇介绍莺的文字,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写了莺的特点、习性,突出了莺的活跃、灵巧、轻盈、好动,爱歌唱,有感情,惹人喜爱等特点。整篇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莺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传神,形象地表现了莺的特点,在使读者获得有关莺的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美的享受。这种融知识性和文学性于一体的科学小品,确实是说明文中的上乘之作。
五、布置作业。观察一种小动物,把观察所得写成400字左右的说明文。
篇4:四年级第八册《夜莺的歌声》的优秀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第八册《夜莺的歌声》的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生字新词。会用“宛转”、“兴致勃勃”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首尾呼应写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训练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引导学生自主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相互照应的关系。
三、课前准备:课件,搜集有关苏联战争的资料。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文。
1.学生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的每个段落概括大意。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要求:
1.在这一段中你了解了什么?
2.怎样理解课文中的几句话:
(1)“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搭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着一件颜色和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这个孩子是夜莺,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有意地吸引敌人)
(2)“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在敌人不易察觉中戏弄敌人,体现出他的聪明。)
(3)“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一语双关,体现出他的机智勇敢,镇静。让敌人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他,让他带路。)
3.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受?(勇敢机智聪明沉着)
4.小结。
篇5:夜莺的歌声 学案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13、《夜莺的歌声》导学案
安崖初级中学 刘翠兰
【教材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3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划分课文段落,总结段意;给每个段落加一个小标题。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初步了解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
难点:划分课文段落,总结段意;给每个段落加一个小标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合作、质疑探究法
【课前准备】
自主学习:
1、通过自学,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会读以下字词:口哨 喂食 斯文 踢球 烧毁 习惯 滚开 甩胳膊 两挺机关枪 鬼子 以防万一
沉寂 轻蔑 耷拉 木屑 蘑菇 呻吟 宛转 凝神 拧下来 钉钉子木塞 堵塞 剥削 削木头
多音字:削 ( )( ) ( ) ( )
空 ( )( ) ( ) ( )
塞( ) ( )( ) ( )
2、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我理解了课文中的生字词,它们是:
垂头丧气:
盘问:
耷拉:
轻蔑:
凝神:
凝神:
兴致勃勃:
3、近反义词。
近义词 :阴沉 -( ) 盘问-( )
注视 -( ) 婉转-( )
反义词:空旷 -( ) 沉寂-( )
凝神 -( ) 轻蔑-( )
4、我要把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941年6月22日,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当时,德国法西斯不宣而战,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苏联人民奋起保卫祖国。本文讲的是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一个男孩用学夜莺叫的方法,传递消息,协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文。
1、学生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三、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
小组合作:
讨论每一段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形式概括。
3、课文中的小夜莺指的是﹙ ﹚
四、合作学习
找出有关夜莺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来。
课堂达标测试
一、划去下面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削木头(xiāo xuē) 空(kōng kòng)地
哨(shào sào)声 木 屑 (xiāo xiè)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 )的小路 ( )地回答
( )的空地 ( )地站着
( )的焦木 ( )地唱着
三、辨别字形
哨( ) 斯( ) 甩( )
悄( ) 撕( ) 用( )
枪( )防( ) 踢( )
抢( )仿( ) 惕( )
[夜莺的歌声 学案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篇6: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介绍背景:这是一篇外国作品,主要讲的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故事,苏联的卫国战争就是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争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叙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一、初读,学字词
预习时已经解决了这部分的要求。
二、再读,知结构;
默读课文,思考:
1、想想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2、课文的前三段和后两段是什么关系?你从中能看出什么?
三、细读,明中心;
小组讨论读,思考: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
1、“村子里就剩你一个了吗?”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孩子故意打岔,避免正面回答。这是夜莺在敌人不易察觉的时候戏弄敌人。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机智、沉着。
2、“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这里的野兽其实是指德国强盗。说明孩子爱憎分明,前一句保护了群众,后一句痛骂了敌人。由于他巧妙的回答了德军军官的盘问,德国军官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并且让他带路,德国军官轻蔑地认为他是蠢东西,其实德国军官自己才是蠢东西,因为夜莺骂他们的话他都没有听出来。
3、夜莺在带路时,有时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他好象沉浸在大自然,天真烂漫,这样做实际是在迷惑敌人,使他们觉得他不过是个顽皮、贪玩的孩子,以取得敌人的信任。他学夜莺和杜鹃叫,是在麻痹敌人,以便后来他用鸟叫和游击队联系不致引起敌人的怀疑。(机智勇敢)
4、“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用话打岔,再一次体现了他的机智。
四、精读,表情感。
同桌互相读,思考:
1、夜莺的歌声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为什么题目要叫《夜莺的歌声》?
孩子用夜莺的歌声向游击队报告情况,是和敌人做斗争的手段;夜莺的歌声是动听、美好的,是对小夜莺的赞美。
2、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为什么还能应变自如,毫无惧色?
卫国战争中,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斗争中,全国人民都怀着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小孩就是由于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才能临危不惧,坦然自若。
你想对他说写什么?
五、拓展,运用方法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小夜莺他机智勇敢,爱憎分明,是个爱国小英雄。我们被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动着,像小夜莺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老师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篇文章。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运用我们刚刚学到的方法来学习这篇文章。
六、总结,布置作业。
是啊!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祖国,在世界每个地方,都有爱国的小英雄的存在,那么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爱国小英雄的故事呢?
作业:请大家下课后搜集更多的这样的故事。积累下来。
联系自己生活,写一篇读后感。
篇7: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和时代背景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2、能抓住描写小夜莺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 教学过程
1、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十三颗《夜莺的歌声》,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请大家齐读课题,我们先来回忆一下课文内容,课文分成几个部分?用小标题的形式说一说每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过渡:让我们把目光拉回到课文当中,将时间倒回到1941年前苏联的小村庄。
2、 学习课文
自学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小孩机智勇敢的句子。看看是从哪些方面去描写小夜莺的机智与勇敢,你有什么感受?在和身边的同学讨论一下。
3、 汇报交流
(1)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你找的这处是对夜莺什么的描写?(神态)
从快活这个词中你看出了什么?(镇定、坦然)
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小夜莺到底有多么的镇定与坦然。(指明读)
(2)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这属于什么描写?(语言)
这句话是小夜莺面对敌人的盘问所回答的,可谓起到了一语双关的作用,()不仅回答了敌人的问题,还在敌人无察觉的情况下戏弄谩骂了敌人。
(3) 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为什么把敌人当成野兽?(敌人像野兽一样凶狠)
是啊,当我们走进村庄时,透过弥漫的硝烟我们看到:原来美丽的房子此时变成黑色的瓦砾;原本生活美好的人民此时家破人亡,这就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你还找到了语言部分的哪些描写?
(4) 你说的这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小夜莺为什么这样说?(迷惑敌人)
敌人在听后心里会怎么想?(什么都不懂的孩子)
在俄语中,游击队与蘑菇的发音相似,夜莺利用这一点,所答非所问来迷惑敌人,再次体现了他的机智与勇敢。
指导朗读:你觉得小夜莺的'话应该用什么语气读?(天真、机智、稚气)德国兵用什么语气?(凶恶)
过渡:由于小夜莺的机智回答,德国兵觉得他只是一个贪玩的、不懂事的小孩,解除了对夜莺的怀疑并让他带路,在路上小夜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
(5) 小夜莺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的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这是对小夜莺什么的描写?(动作)在树上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读这些动词,说一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夜莺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在敌人看来是随意的哼唱,但是对游击队员来说,却隐含着深刻的含义(传送情报)
过渡:小夜莺在敌人面前的表演,可谓是酣畅淋漓毫无破绽,难怪敌人会跟着小夜莺走进了埋伏圈,那导演了这一切的小夜莺,在一声哨响之后做了什么呢?(找,读)
小夜莺真了不起,出色完成任务,把敌人引进来埋伏圈。谁来读一读游击队员歼灭德国兵的痛快场面(指明读、齐读)
游击队员在小夜莺的帮助下,很快把敌人消灭了,取得了战争的成功,当游击队员与小夜莺见面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由于小夜莺和游击队员默契配合想,德国兵被消灭了,小夜莺又去了哪?他又在那做什么?课文的最后一个部分又有什么特点?
小结:都是说夜莺发出歌声配合游击队员歼灭敌人。可见,歌声是这篇文章的线索,这样前后连贯,首尾照应,使故事十分完整,今后我们在写作时也要运用这种方法。
小夜莺凭借着他的机智和勇敢,冒着生命危险,把一批又一批的敌人引入包围圈,是什么力量是小夜莺这样做?
小夜莺正是怀着对法西斯的狠,对祖国的爱,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可是,他还是在一次意外中牺牲了,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出示小诗
总结:本文通过语言、动作、神态三方面的描写塑造出了一个机智、勇敢、爱国的小夜莺。同学们也要像小夜莺学习,学习他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最后向同学们推荐一本课外书《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篇8: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一、明确要求,揭示课题
1、指名朗读单元导读,想想:导读中提出了什么要求?
2、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 、检查自学情况,全班交流。
3、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词析句,体会品质。
1、孩子们,课文中的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板书:机智、勇敢、顽皮)
2、你又是从哪看出夜莺的机智、勇敢和顽皮的呢?快速默读课文划出相关的句子。
3、交流反馈:出示课件
(1)“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2)“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3)“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孩子回答。(敌人听到这话时,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4、这小夜莺的话可真有意思,下面请和你的同桌一个当军官一个当夜莺好好地读一读他们之间的对话。注意他们的语气和神态哦。
5、看着你们读得津津有味的,我也好想读了,那我来当军官你们来当小夜莺好吗?
从刚才的这些对话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夜莺。那还从哪些地方也能看出他的机智勇敢?
重点理解:
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1、小孩子为什么学夜莺唱,又学杜鹃叫?(他学夜莺和杜鹃叫,是在麻痹敌人,以便后来他用鸟叫同游击队联络不致引起敌人的怀疑。)
2、“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这句话是不是比喻句?用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3、这段话表面上写了小孩怎么样?而实际上是为了说明什么?
4、请你把小夜莺的机智和顽皮读出来好吗?
四、课堂总结:
课文通过对人物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就把一个凶狠的军官和一个机智勇敢又不失顽皮的夜莺带到了我们的面前。
五、指导生字书写
六、作业:抄写生字词
篇9: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交流预习状况,确定学习本课的方法
①指名读文,读后评价: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②交流: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初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③过渡:这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讲讲这个故事,争取讲得和故事一样精彩。
●把握故事的基本资料
①自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空行。想一想:“夜莺”是怎样巧妙地和敌人周旋,为游击队送情报的?
②重点读课文的一、二部分,看看“夜莺”是怎样迷惑敌人,为敌人带路和怎样与游击队联络的。
③试着把这篇故事的基本资料讲一讲。可在准备的基础上分小组讲,讲后评价,主要看是否把握了故事的基本资料。
第二课时
●继续练讲故事
①过渡:上节课,我们试着讲了讲这篇故事。但是这样讲故事恐怕还不能吸引听众。怎样把故事讲精彩呢?我们还要进一步地理解课文。个性是要把课文没有明明白白写出来的资料想象出来,如“夜莺”这样做、这样说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德国兵又会怎样想。
●研读重点句子
①要求:找出写“夜莺”说、做的句子,再读这些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小夜莺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德国兵看见他这样说、这样做会怎样想。
②形式:先自读自想,再与同桌或分小组交流。
●组织讲故事比赛
①要求:不仅仅要讲清楚故事的基本资料,还要发挥想象,把课文中没有明明白白写出来的资料讲出来,也能够加进恰当的动作,讲演结合。
②形式:先自己准备,然后分小组讲故事,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到全班讲。注意讲评结合,评选“故事大王”。
●总结升华
讲了“夜莺”的故事,谈谈对小夜莺的认识。
●布置作业
①练写生字,读写、读记“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
②阅读其他的小英雄的故事。
篇10: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夜莺”吗?谁来说一说。
②教师过渡: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这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齐走进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板书课题)
●学情调查
①看到课题,你想明白什么?
②对于前苏联的卫国战争,你了解多少?
●初读课文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③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④交流读后印象。
●精读课文
①过渡:是呀!读罢课文,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夜莺形象便清晰地跃入我们的脑海。那么,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捕捉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呢?下面,我们就来重点研究一下这些地方。
②学生边读边的出相关句子。
③研读重点句子。
a.要求:读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小夜莺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德国官兵看见他这样说、这样做会怎样想。
b.形式:先自读自想,再与同桌交流。
第二课时
●交流讨论
①交流、讨论资料。
下列句子应组织全班学生讨论。
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之后又用一种新的劲头唱起来。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怎样会就剩下我一个?那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那里没有这种蘑菇。那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第二天,在被烧毁的村子的围墙旁边,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又穿着那件绿上衣,坐在原先那河岸边削什么东西,并且不时回过头去,望望那通向村子的几条道路,好像在等谁似的。
②交流讨论方法。
逐句讨论交流。讨论某一句时,先由一名学生谈自己的理解,重点是自己想象到的资料,其他同学听后补充。最后指导朗读,透过读来反映自己的理解。指导朗读时,除上述1、6句外,不要只孤立地读一个句子,可将前后对话连起来读,另外,还能够鼓励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读。
●朗读升华
①过渡:刚才,我们一齐讨论了几个句子,透过讨论,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②是呀,越读我们越感到小夜莺真是机智、勇敢。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受分成小组,分主角读读全文。
③组织全班性的分主角朗读或表演对话片断。
●安排作业
①练写生字,读写、读记“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
②跟家人讲讲小夜莺的故事。
篇11: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夜莺的歌声》(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二册)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称为“夜莺”的小男孩把德国官兵引入游击队的伏击圈,使德国法西斯强盗被歼灭的故事。一个机智、活泼、乖巧的小男孩形象跃然纸上。文章以夜莺的歌声为主线,构思巧妙,段落分明,语言含蓄、幽默,掩卷沉思,那悦耳的歌声仍不绝于耳。针对课文特点,教师可设计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抓住主线,理清脉络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初读全文,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在此基础上再默读全文,抓住主线要求学生划出课文中描述夜莺歌声的句子,并以文章自然空行为标志划分段落,四人小组讨论段意,从而理清课文脉络。
二、以读促悟,重点深究
夜莺的歌声是课文的一条红线,抓住夜莺歌声的句子展开教学,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引导学生以读为主,以读促悟,重点深究夜莺歌声的含义成为本课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可从以下四个环节引导学生深究。
1、联系上下文,初闻歌声。学习课文第一段,让学生找出描述夜莺歌声的句子。教师出示:“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之后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鼓励学生质疑,学生问:“‘沉寂’什么意思?”教师让学生联系上文读读,体会体会。学生从读中体会到战斗刚刚结束,树木、房屋被破坏,空旷的花园里空无一人,死一般的静寂。学生又问:“这歌声有什么作用?”教师不急于解答学生的疑惑,而是让学生分主角读课文第三到第十九自然段,两生上台演一演军官和小夜莺,从对话中去体会、去品味。“怎样会就剩下我一个?那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小夜莺把问话故意岔开,避免了正面回答,看似一副糊涂的样貌,却有着格外清醒的头脑。“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小夜莺巧妙的回答,既保护了群众,又痛骂了敌人。从字里行间流露出小夜莺的乖巧、机智。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做到了“口而诵,心而维”,边朗读边揣摩,从中体会到这是有意吸引敌人的歌声。
2、自问自答,理解歌声。学习课文第二段,让学生继续找出描述夜莺歌声的句子。教师出示:“小孩有时侯学夜莺唱,有时侯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的,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侯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教师大胆地放,引导学生自问自答,同桌练习一个问一个答,扩大了训练面,人人都得到了训练的机会,学生各有所得。在此基础上,教师充当“向导”的主角,引领学生比较:
“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他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这两句话意思有什么不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3、比较异同,破译歌声。学习课文第三段,学生继续找出描述夜莺歌声的句子。四人小组讨论歌声的作用有何不同,破译歌声的含义。结合语境,让学生探究既然那歌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为什么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透过朗读,学生感悟出小夜莺为了不引起敌人怀疑,发出信号后仍继续唱歌,同时也表达他临战前的兴奋。
4、探究寻根,深挖歌声。齐读课文第五段中描述夜莺歌声的句子,教师出示:“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那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探究寻根,表面赞扬宛转的歌声,实质颂扬小夜莺勇敢、机智又热爱祖国的品质,悟出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深意,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潜力。
三、以读引说,迁移运用
文章以浓重的笔墨谱写小夜莺引诱敌人进入游击队的伏击圈,而对游击队员的描述则着墨极少,这给学生带给了想象的空间,教师可设计这样的训练题练说:“战斗胜利了,几个游击队员围着小夜莺,。”
教师抓住这一语言“空白”,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所描绘的语言情境之中,去朗读,去感受,去想象,贴近书中的人物,与他们一同分享胜利的喜悦,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水到渠成地称赞了小夜莺,在语感训练中提高了学生的表达潜力。
四、挑战权威,自创结尾
故事以小男孩坐在河岸边吹着口哨执行新任务作结,给人一曲终了而意犹未尽之感,实为神来之笔。教师在此可设计这样一个练笔。把课文的第五段删掉,请学生续一个豹尾,要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是本单元读写训练的重点),从小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敢于向权威挑战,写出自己的特色,锻炼了学生的写话潜力。
总之,本课以“夜莺的歌声”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读、议、悟为主要手段,并穿插说、写的练习,对学生进行了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12: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生字。
2、理解课文资料。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独立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主要资料,并用演故事、讲故事的形式巩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热情。
2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40名学生,男生20人、女生20人。整体自主学习潜力比较强,但也存在着学生阅读潜力不强,学生成绩悬殊大的问题。
3重点难点
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评论(0)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感知课文主要资料。
评论(0)学时重点
区分课文中易混淆的生字词,整体把握,摸清文章的联系点。
评论(0)学时难点
整体感知文章资料,摸清文章的联系点。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激情导入
孩子们,请把你们的目光投向黑板。(出示二战时期的德国的势力扩张版图)1941年德国法西斯占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又突然进攻前苏联,妄想三个月征服前苏联。于是,对前苏联狂轰滥炸,萧条的景象充斥着人们的双眼。
这几张图片给我们展示了战争时期国内满目苍夷的景象,这就是苏联卫国战争。下面我们一齐来看一个视频。
这天我们一齐来学习一篇写在这个时候的课文——《夜莺的歌声》。
板书:夜莺的歌声
活动2【讲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圈生字,划生词。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把圈画出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学生自主学习后,课件出示字词)
3、找学生读生字、新词(个别读、男女读、群众读)。
4、让学生说一说哪些字比较难写。
5、动手写难写的生字。
6、我是诵读家。(课件出示)
(1)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但是那歌声的意思游击队早已明白。
兴致勃勃:兴致极高;兴趣很大。
(2)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读完句子以后,理解了这写词语以后,我们要用他们说几个句子。)
二、默读课文,小组合作解决:
1、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
2、找出文章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3、请学生发言。
4、师总结主要资料。(课件出示)
5、教师总结概括主要资料的方法。
篇13: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夜莺的歌声》是一篇讲读俄文。课文主要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员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资料,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结尾两个自然段之间相互照应的关系。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忙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课文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课。
1.学习了第三单元,我们走近了神奇的大自然,在这神奇的大自然中,有一种鸟名叫夜莺,你们了解夜莺吗?谁来说一说?
2.让我们一齐走进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
3.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你从文章题目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二、检查预习。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总结文章的主要资料。
2.默读课文,思考文章能够分为几个部分,说出你这样划分的理由。
第1—24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写德国兵发现小夜莺并让其带路,小夜莺的答话虚实结合,颇有童趣,加上顽皮的动作,使敌人相信了他,这是作者叙述的重点,从言行中体现出小夜莺的机智和勇敢。
第25—34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聪明勇敢的小夜莺用歌声成功地将敌人领进埋伏圈,并准确地把敌情报告给了游击队员。
第35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写游击队员消灭了敌人。
第36、37自然段是文章的第四部分,写小夜莺又投入到新的战斗。
四、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复习导入。
二、细读课文,把握人物特点。
1.自读课文,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的,划出有关的句子。
2.全班交流。
读了这篇课文,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勇敢、机智、聪明、活泼、能干、自信、爱国主义精神)
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谁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预设:
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句话既导出了事情的起因,又引出了下文。小男孩学夜莺的叫声,是用来吸引敌人的注意。果然,敌人“注意听着”,“开始注视”,发现了他。)
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搭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着一件颜色和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这个孩子是夜莺,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有意地吸引敌人。)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反应了小夜莺在敌人面前表现出超乎寻常的镇定、坦然。)
“怎样会就剩下我一个?那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一语双关,暗地里骂敌人,既不会让敌人察觉,又表达了他对敌人的憎恨。在敌人不易察觉中戏弄敌人,体现出他的.聪明。)
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小夜莺又一次骂了敌人,并把敌人比喻成野兽。侧面揭露了敌人凶残的侵略行径,表达出对敌人的仇恨。体现出他的机智勇敢,镇静。)
有时候学夜莺叫,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这是小夜莺在麻痹敌人,让敌人进一步确信自己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为后面同游击队员联络时不致引起敌人的怀疑做准备,透过动作描述表现出小夜莺的机敏灵活)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那里没有这种蘑菇,那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答非所问,把两个完全不沾边的东西扯到一齐,消除敌人的疑虑和警觉,使敌人完全相信了小夜莺,到达诱敌深入的目的。)
3.了解首尾呼应的方法。
第1段:使苏联人民深受其害,满目疮痍,一片焦土,连烧焦的树木也“垂头丧气地弯着腰”,这段话写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是十分严重的,同时也说明了苏联人民对德国侵略者的愤恨。
第2段,“停了一会儿”,说明小夜莺发现了敌人,“新的劲头唱起来’说明经过思考决定去吸引敌人。歌声中传达出一种奋斗的力量,点明行文线索,为后文设伏笔。
第3段,孩子的穿着和动作与后文构成照应,暗示着小夜莺在执行任务。
第36段,这段与第1、3自然段相照应,说“夜莺”坚守岗位,认真察看敌情,以便通知游击队再次歼灭敌人。
第37段,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飞出”是要让敌人听见,引敌人上钩,也暗示了孩子完成任务后的欢畅与简单)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与第2自然段相照应,小夜莺开始执行新的任务。)
所谓首尾呼应,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这种呼应能够给人首尾圆满,结构严谨的感觉。本文就运用了这种方法,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三个自然段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告诉我们小夜莺在村口放哨是他的职责,以夜莺的歌声传递信息是他和敌人斗争的方式。
三、朗读课文,体会品质。
1.找出描述“小夜莺”真是机智、勇敢有关段落读一读,体会小夜莺优秀品质。
2.分成小组,分主角朗读全文
3.总结全文。小夜莺有哪些精神值得你学习?
四、课后作业。
1.写一则热爱祖国的标语。
2.将小夜莺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13夜莺的歌声
小夜莺-敌人
快活的蓝眼睛-冷笑
不慌不忙-轻蔑
很有信心地回答-拧脑袋
(机智、勇敢)
篇14: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夜莺的歌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从“小夜莺”勇敢、机智的精神品质中受到熏陶感染,理解爱国主义教育。
3.初步领会首尾照应的写法。
一、激趣导入
课前放《小兵张嘎》主题曲。
说起小兵“张嘎”,孩子们都不会陌生。歪戴破草帽,手拿木枪,身穿白褂,光着脚丫。他擅游泳,能爬树,会摔跤,爱咬人。是个小机灵鬼儿,专门捉弄小日本。
这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结交一位小嘎子同时代的小英雄。一齐走进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是怎样理解它的呢?
生:一个化名夜莺的小男孩模仿夜莺的叫声。
二、检查预习提纲
1、(师:孩子们就像一棵棵充满生命里的小树,此刻就让我们直起腰板,理解早晨温暖的阳光,理解知识的养料吧!)
师:课前同学们做了充分的预习,下面请同学们汇报一下透过预习你都明白了些什么,了解到了什么。
看预习提纲交流。(小组交流)
群众汇报
生1:我明白苏联的卫国战争就是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进攻苏联。苏联人民保卫国家的战争。
生2:我明白课文分了四部分。
师: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每一部分讲了什么?
生3:课文以空行为标志,分了四部分。
第一段讲了小夜莺引诱敌人
第二段讲了小夜莺给游击队送情报
第三段讲了游击队消灭敌人
第四段讲了小夜莺再次引诱敌人
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总结板书:
诱敌上钩
巧送情报
痛歼敌人
重迎战斗
3、透过预习,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夜莺?
生1:我看到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夜莺。
生2:我看到一个自信的小夜莺。
生3:我看到一个临危不惧的小夜莺
师:你们给了小夜莺这么多的夸赞,看来你们也和小夜莺一样聪明能干!
这四部分中,你最欣赏那里其中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生1:我最喜欢第三部分,因为打德国鬼子打得痛快。
(师:好,待会儿,我们就痛痛快快地打鬼子。)
生2:我最喜欢第二部分,因为小夜莺很勇敢,机智。
师:大家觉得哪一部分最能表现小夜莺的勇敢、机智?(板书:机智勇敢)
生答:第一部分(诱敌上钩)
师:让我们把镜头对准第一部分,来到1941年,来到苏联那个小村庄。请同学们用心默读第一部分,用“~~~”划出描述小孩子机智勇敢的句子,留下自己思考的足迹。并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写,你有什么感受?开始!
三、解决问题
(一)(诱敌上钩)
1、小组合作,找出第一部分中描述小夜莺机智、勇敢的语句,看是从哪些方面去描述了小夜莺?并体会一下它的作用。
生:外貌、语言、动作
汇报交流:(师提示:因为这篇课文很长,所以在读有关句子的时候,说出是哪一页的哪一段。以便让其他同学很快的找到。)
生1:75页的13段:“林子里就剩你一个人吗?”“怎样会剩我一个那里有麻雀、乌鸦、鹧鸪、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一个。”我感受到小夜莺答非所问,让敌人认为他只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生2:小夜莺其实在骂敌人呢!
师:对。我们来看看小夜莺与德军的对话部分。属于(语言描述)你觉得那些语句最精彩,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这是小夜莺在敌人不易察觉的时候戏弄敌人。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机智。小夜莺答非所问,让敌人认为他只是一个顽皮的孩子。这句话就是“一语双关”,指坏东西很多。暗指敌人。同学们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和这句话一样,表达了两个意思?
生1:75页15段:“人?战争一开始,那里就没有人了,”孩子不慌不忙的回答,“刚刚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喊着,‘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生2:我看出敌人像野兽一样凶残。
师:为什么要把敌人比做野兽?是啊,走进沉寂的小村庄,透过弥漫的硝烟,我们看到:
(出示小黑板:)
原本美丽的房子,此时(变成黑色的瓦砾);
原本苍翠的树木,此时(变成焦木);
原本安居乐业的人们,此时(家破人亡)。
生齐答。
谁能用几个成语来形容一下这悲惨的景象?
生:一片废墟、背井离乡、家破人亡……
师小结:这就是战争带来的灾难。正因为有了对敌人的恨,才有对祖国的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的小夜莺,是如何与敌人周旋的呢?
生1:“怎样不认识?”孩子很有信心地回答,“那里有个磨房,我常到磨房附近的坝上去钓鱼。那的狗鱼可凶呢,能吃小鹅。”小夜莺也是在德国鬼子。
生2:“你们那里有游击队吗?”“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那里没有这种蘑菇。那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我看出小夜莺故意装作什么也不明白。
师:因为在俄语中,游击队的发音和蘑菇的发音很相似。孩子答非所问,自一次体现了他的机智。
2、同学们刚才十分透彻的分析了小夜莺与德国军官的精彩对话,了解了小夜莺的目的。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他们的对话。
4、指导朗读:你觉得小夜莺就应用什么语气来读?(天真、机智、稚气)
德国军官用什么语气来读?(凶狠,残暴)
(1)同桌互读
(2)指名分主角朗读
5、我们回顾了小夜莺与德国军官的对话,运用了什么描述方法?(语言)在他们的周旋中,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小夜莺的表现吗?
板书(机智勇敢
(二)巧送情报
师:由于孩子很巧妙地回答了德国军官的盘问,德国军官觉得他只是一个贪玩的,不懂事的孩子,解除了对小夜莺的怀疑,并让他带路。在路上,小夜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
小黑板出示:
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或者弯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跟在身边的敌人完全忘了。
1、这段话是对小夜莺的描述
2、圈出表示动作的词:唱、叫、一甩一甩、打、弯、拾、踢。
指生上台圈画。
3、读这一段你有什么体会
小夜莺有时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在敌人看来是随意的哼唱,但是对小夜莺和游击队员来说,却隐含着深刻的含义呢。
生:小夜莺在给游击队员送情报呢!
师:谁能具体的说一下,小夜莺是怎样送情报,送了怎样的情报呢?
生:学夜莺唱是报告有多少鬼子,学杜鹃叫是报告有几挺机关枪。
师:看来,小夜莺是个老游击队员了。
(三)痛歼敌人
1、师:小夜莺在敌人面前的这场演出可说是酣畅淋漓,全无破绽,难怪敌人会乖乖地跟着他走进了游击队员的埋伏圈,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踏上的其实是黄泉之路。那导演了这一切的小夜莺做了什么呢?
生:“夜莺兴致勃勃地唱着、想着,突然一声口哨响,孩子突然转了个身,钻进树林深处,不见了。”
师:从那里,你见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夜莺?
“钻进树林深处,不见了”结合全文,有没有和这句话相呼应的语句?
生:“有个孩子坐在河沟边,耷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一件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小夜莺钻进树林,不容易被发现,
师:这就是一种保护色,属于什么描述(外貌)
“穿着绿上衣,和树叶差不多的颜色”小夜莺得以顺利的脱险。)
2、小夜莺真是了不起,既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又安全地保护了自己,由于小夜莺成功地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游击队员才进行一场痛快淋漓的战斗,谁来读一读游击队员歼灭的军的痛快场面?
指名读:“枪声打破了林中的寂静,……一时充满了树林。”
师:谁能用几个成语来描述一下这痛快的场面?
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兵贵神速……
师:这真是关门打狗、瓮中捉鳖呀!
3、师:游击队员在小夜莺的帮忙下,很快就把敌人消灭了,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当游击队员又和小夜莺见面时,他们会和小夜莺说些什么?
指生答。
(四)重迎战斗(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结构特点)
师:由于小夜莺和游击队员的出色配合,德国兵被消灭了。那小夜莺到哪去了呢?他在那做什么?文章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生:小夜莺完成这次任务后,又坐在原先的地方,是为了用歌声吸引新的德国兵,执行新的任务,与文章的开头相照应。
师:你从哪看出来的?
生:文章的最后一段,前后都出现了夜莺的歌声。
师小结:都是说小孩在发出夜莺的歌声,以配合游击队歼灭敌人。这样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使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十分完整,同时也强调了夜莺又在执行新的任务。更加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我们今后在写作文的时候要认真运用这种首尾连贯、前后照应的写法。
(五)小结
1、师:是呀,小夜莺凭着他的机智和勇敢,冒着生命危险,把一批又一批的敌人引进游击队员的埋伏圈,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鼓舞着小夜莺这样做呢?
生:爱国
师:热爱祖国(板书)
2、情感升华
师:小夜莺正是怀着对德国法西斯的恨,怀着对祖国的爱,一向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但是,可敬可爱的苏联小英雄小夜莺,还是在一次战斗中意外牺牲了。此时,你又想对这个穿着绿上衣的同龄人说些什么呢?
生1:真是太可惜了!
生2:小夜莺,我们永远忘不了你!
为了纪念小夜莺,老师也写了一首小诗,补充完板书:
诱敌上钩-巧伪装
巧送情报-斥恶狼
痛歼敌人-心舒畅
重迎战斗-歌嘹亮
勇敢机灵-小夜莺
爱国精神-永传扬
师生齐诵。
小结: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是我们永远的向往。夜莺的歌声本质上是呼唤和平的歌声啊!(板书:和平)
四、总结提高布置自主作业
多可爱的小男孩、多了不起的小英雄呀!在我国的抗日战争中,也有很多和小夜莺一样的小英雄,请你选取其中的一个小英雄,看看有关他的英勇事迹的书或电影,并向同学推荐和介绍。
篇15: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和时代背景刘杰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2、能抓住描写小夜莺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夜莺的歌声》。回想一下,文中的夜莺是之谁?(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小男孩)
课文写的是前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作者用“隔行分段”,把文章分成了几几部分?(分成了四段。)
(二)、默读全文,把握大意。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板书:歌声诱敌 歌声传情 歌声歼敌 歌声再起)
谁能把四部分内容连起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男孩用夜莺的歌声引诱敌人并向游击队传递情报,帮助游击队歼灭了德国兵。第二天他再次去河岸边诱敌。)
(三)、品词析句,感悟品质。
1、故事中的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勇敢、机智、爱国)
2、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表现小夜莺勇敢、机智、爱国的句子,并在旁边批注你的理解。
3、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一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蘑菇。这里只有……”
军官怎么问?他是在什么情况下问的?此时此刻,军官心里会想些什么?于是他问小夜莺,想刺探这里究竟有没有游击队。可小夜莺回答的却是_____。
是小夜莺听不懂军官的话吗?那是为什么呢?
指导朗读(板书:语言)
文中还有很多小夜莺与军官的精彩对话,体现了夜莺的聪明勇敢,你能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吗?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小男孩东拉西扯,说东道西,为了什么?
指导朗读。
“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野兽指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他是骂德国兵的呢?小夜为什么不直接骂德军呢?
指导朗读。
预设二
“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的……”
从小男孩一路上的动作,你看出了什么?(小男孩的天真顽皮)小夜莺真的只是个贪玩的小男孩吗?他为什么这样做?
指导朗读。
预设三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小夜莺真的很快活吗?
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学习写法
我们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感受到了机智勇敢的小夜莺。我们今后习作写人的文章时,塑造人物形象也要从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入手,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板书设计:
13
夜 歌声诱敌
篇16: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体会夜莺的勇敢和机智。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如:大家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了解历史背景。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件,导入新课
1、播放夜莺的叫声。
2、你们听到了什么?(是鸟在叫,声音很动听,像唱歌一样)
3、这就是夜莺的歌声。(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就是《夜莺的歌声》,你们想知道课文写了一些什么吗?
播放夜莺的叫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步感知,自学字词
1、自学本课生字词:
⑴ 划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⑵ 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2、默读课文,看看这篇课文与以前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想想课文写了什么?
对课文进行整体感受知,运用所学过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三、自学情况反馈
1、检查生字:
音:翘舌音 甩 后鼻音 挺
形:“挺”不要写成“扌延” “喂”不要多加一撇
2、默读课文,看看这篇课文与以前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⑴ 自然段很多。
⑵ 对话很多。
⑶ 课文中出现了空行。
3、作者已经给课文分好了段,我们来看看每个段落分别写了什么?
⑴ 诱敌上钩。
⑵ 巧妙传信。
⑶ 歼灭敌人。
⑷ 接受任务。
4、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把段意连起来试试看。(小男孩子用夜莺的歌声诱敌上钩,巧妙传信,帮助游击队歼灭德国鬼子)
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本学期语文学习的一个训练重点,此处先让学生概括段意,然后串起来,这也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之一。
四、品读课文,深入理解
1、夜莺的歌声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找出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⑴ 自读课文,思考上述问题。
⑵ 交流,打出字幕:
① 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唱起来。
② 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叫,有时候……拾球果。
③ 他伸直了腰,好像有什么鸟叫声……传来。
④ 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⑤ 夜莺还是兴致勃勃……意思了。
⑥ 从孩子的嘴里飞出……歌声。
⑶ 读一读上述句子。
每篇课文都有一条主线,教学时紧扣课题,抓住主线展开教学,使教学条理清晰。
2、联系上下文看看夜莺的歌声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从每一次的歌声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⑴ 默读课文,写出自己的感受。
⑵ 小组交流、讨论。
⑶ 全班交流:
第一次:
① 战斗刚结束,一小队德国兵进了村庄……弯着腰。
板书:诱敌上钩(战斗刚打完,会有少量德国兵跟部队失去了联系,所以小男孩在此等候,用歌声引诱敌人上前,以达到给他们带路,消灭他们的目的)
② 战斗给人们带来的是什么?(灾难:房屋被烧,花园被毁……)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③ 你从哪个词知道的?(从“新的劲头”可以看出唱的人十分有劲,他这么带劲地唱,就是要诱敌上钩)理解:沉寂。
④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
第二次:
① 在带路的`路上,麻痹敌人。
② 你是从哪些词语知道的?(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
③ 从小男孩一路上的动作,你看出了什么?
(小男孩很天真烂漫)(他很聪明,故意装出天真的样子让敌人以前他是只是一个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就放松警惕)(他很勇敢,在敌人面前表现自如)
板书:机智 勇敢
④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引导学生潜心会文,通过自读自悟,抓住重点的词语和句子体会小男的机智和勇敢,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训练。在第一段中,有很多地方表现了小男孩的机智和勇敢,你们也可以采用分角色的形式朗读这一段,体会小男孩的机智和勇敢。
3、同座位分角色朗读。
4、评议:
分角色朗读应注意文中的提示语,注意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及当时的感情,相机理解:盘问、轻蔑等词语。
5、交流:
⑴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 倒是只有我一个!”(故意把人和动物混淆)
⑵ “刚刚一开火……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骂德国兵是野兽)
⑶ “你说的是一种洋蘑菇吗?”
故意把游机队说成蘑菇,装成什么也不懂的样子,以打消敌人的戒备心理。
6、分角色练读,你喜欢读哪个角色,就练习哪个角色。
7、指名分角色朗读。
利用分角色朗读这一形式,引导学再次深入仔细地品读课文,体会小男孩对侵略者的仇恨以及小男孩的机智、勇敢。
小结:小男孩机智地和敌人周旋,利用夜莺的歌声诱敌上钩,他是怎样巧妙利用夜莺的歌声来报告敌情,帮助游击队员消灭敌人的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二、交流
第三次、四、五、六次夜莺的歌声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从每一次歌声中你知道了什么?
第三次:
1、从远处传来。
2、引起游击队员的注意。
3、有感情地朗读。
第四次:
1、越来越响。
2、报告敌情之后。
3、有感情地朗读。
4、质疑:
为什么游击队员能听明白歌声的意思?(小男孩经常用这种方法帮助游击队消灭敌人,他们之间已经形成了默契)
第五次:
报告完敌情之后,为了不引起敌人怀疑,因为已经完成了任务很高兴。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第六次:
1、第二天,接受新任务。
2、诱敌上钩。
3、这一段和文章开头两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首尾呼应)
三、总结全文
小男孩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巧妙地利用夜莺的歌声一次又一次地帮助游击队消灭敌人,保卫了自己的祖国。
四、写生字(略)
【板书设计】
诱敌上钩
13、夜莺的歌声 保卫祖国 小男孩(机智、勇敢)
报告敌情
★ 夜莺的歌声说课稿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人教版四年级第八册)(锦集16篇)】相关文章:
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2022-08-15
人教版四年级册下语文教学设计2022-05-06
小学音乐说课稿通用版2023-03-24
说课稿小学音乐模板2023-07-05
第八册《年年有余》说课稿2022-05-02
《森林的歌声》教学反思2022-09-11
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八册《秉笔直书》教学设计2022-05-07
小学音乐鲁冰花说课稿精选2022-10-18
小学三年级语文第八册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2022-06-03
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八册《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202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