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上的明珠》的教学设计(通用16篇)由网友“hiyorkiii”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南海上的明珠》的教学设计,希望您能喜欢!
篇1:南海上明珠阅读答案
南海上明珠阅读答案
在我国南海的万里碧波上,有一颗灿烂的明珠,它就是富饶美丽的海南岛。
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岛上有许许多多的橡胶园、椰子园和热带植物园。腰果、咖啡、胡椒、芒果、荔枝、龙眼、菠萝等,在不同季节里挂满枝头;海参、海龟、鲍鱼、大龙虾等名贵水产不计其数;铁矿、石油和天然气等蕴藏量也非常丰富。
海南岛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高高的五指山挺立在海南岛的中部,山上热带林木郁郁葱葱,四季常青。由田间小溪汇成的万泉河滔滔奔流,浇灌着两岸的农田。地处最南端的天涯海角,海天一色,美丽壮观。旅游胜地亚龙湾海滩,有七千多米长,一望无际的海滩,沙白如银,各种颜色的贝壳碎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眺望大海,风儿和海浪好像在海面上嬉戏追逐,溅起千万朵白莲般的浪花,海潮哗哗,鱼帆点点,景色十分迷人。
海南岛的椰林风光最惹人喜爱。你看海滩上那一片片的椰子林,如同一道道绿色的屏障,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椰子树,树形奇特,树干没有分枝,树梢上的绿叶像一把撑开的'大伞,伞下果实累累。海风吹来,绿叶摇摆,仿佛在向人们招手。 每当清晨或傍晚,坐在沙滩的礁石上,面对着大海,听着海浪拍打的声音,看着海上红日东升或落日西沉的奇景,你一定想高唱一曲,赞美这秀丽的海南风光。
1.下面的句子哪些用了拟人方法,哪些用了比喻方法?
(1)你看海滩上那一片片的椰子林,如同一道道绿色的屏障。( )
(2)海风吹来,绿叶摇摆,仿佛在向人们招手。( )
(3)树梢上的绿叶像一把撑开的大伞。( )
(4)风儿和海浪好像在海面上嬉戏追逐。( )
2.文中介绍了海南岛的哪几处风光?
3.选一选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1)海南岛的特色水果有( )。
A.荔枝 B.苹果 C.龙眼 D.芒果 E.橘子 F.菠萝
(2)海南的名贵水产有( )。
A.海参 B.大龙虾 C.大闸蟹 D.海龟 E.鲍鱼 F.鲤鱼
(3)海南有( )等矿产。
A.天然气 B.铁矿 C.石油 D.煤矿 E.金矿 F.盐矿
4.怎样理解海南岛是南海上的明珠?短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参考答案:
1.拟人:(2)(4) 比喻:(1)(3)
2.五指山、万泉河、天涯海角、亚龙湾海滩。
3.(1)ACDF (2)ABDE (3)ABC
4.因为海南岛是祖国第二大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所以是南海上的明珠。
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情感。
(意思对即可)
篇2:南海明珠鼓浪屿作文
南海明珠鼓浪屿作文
南海明珠DD鼓浪屿五(6)班 方铷琪
饱览璀璨的明珠――鼓浪屿是我几年来的夙愿,去年国庆节,爸爸、妈妈终于圆了我的梦。
在路上,导游介绍了鼓浪屿名字的由来:厦门是个半岛,而鼓浪屿,则是厦门的一部分,三面环海,海水冲上来像鼓敲一样,因此而得名。
到了鼓浪屿,大家陆续下车了,我们一家人随着人流向日光岩挺进。
抬头看日光岩巨石耸立,树木葱郁,沿着岛上的窄坡道,时而上时而下,不一会儿就进了“日光岩公园”。我们一边欣赏着园内的古树绿草、鸟语花香,一边沿着一级级的台阶,向日光岩攀去。日光岩上的巨石崖刻时不时地吸引着游人驻足观望,在几十米高的巨石峭崖上的“天风海涛”、“鼓浪洞天”、“鹭江第一”等崖刻苍劲有力,增添了日光岩那无限的壮美。
来到半山腰,特别是你极目远眺,面临蔚蓝色大海的那一刻,真可谓是心旷神怡,真想伸手拥抱大海,把大海的一切拥入怀中,真真切切地感受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来到日光岩极顶,鼓浪屿的全景尽收眼底。海边白沙碧浪,礁石鬼斧神工。岛上从英雄岩到浩月园,从燕尾山到山庄花园,在一片绿树丛中,显现出座座别墅,低层楼房,那各式各样的房顶、窗户,各种颜色的`墙壁,真让人觉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向东望去,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巨形石雕高耸挺立,庄重威武,望着台湾宝岛!再看西面,森林被一张大网高高的覆盖着,那里就是百鸟园,是我们下一站的景点,站在日光岩极顶还能听到鸟儿动听的歌声呢!
走出百鸟园已近黄昏,在“晃岩路”上,借着霞光欣赏近处的景色,真是人在道上走,如在画中游。
老师的话:文章开头简而得当,具有先声夺人之效。文章充满了激情,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小作者对璀璨的明珠――鼓浪屿的喜爱之情。全文按游览顺序记叙脉络清楚、层次分明,语句流畅。
篇3:南海明珠——海南岛阅读答案
在我国南海的万里碧波上,有一颗灿烂的明珠,它就是富饶美丽的海南岛。
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岛上有许许多多的橡胶园◇椰子园和热带植物园◇腰果◇咖啡◇芒果◇荔枝等◇在不同的季节里挂满枝头◇海参◇海龟◇大龙虾等名贵水产不计其数◇铁矿◇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蕴藏量也非常丰富◇
海南岛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高高的五指山挺立在海岛的中部,山上热带林木郁郁葱葱,四季常青。由山间小溪汇成的万泉河滔滔奔流,浇灌着两岸的农田。地处最南端的天涯海角,水天一色,美丽壮观。每当清晨或傍晚,你坐在沙滩的礁石上,面对着大海,听着海浪拍打的声音,望着海上红日东升或夕阳西沉的奇景,你不禁会赞叹:海南岛真美啊!
1.在短文第二自然段的空格处加上标点符号。
2.短文的第二自然段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讲海南岛物产丰富的。
3.短文第三自然段作者描写了海南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风光,是围绕第____句话写的
参考答案:
1.、。、、、,;、、;、。
2.植物 水产 资源蕴藏量
3.五指山 万泉河 天涯海角 一
篇4:南海明珠——海南岛阅读答案
在我国南海的万里碧波上,有一颗灿烂的明珠,它就是富饶美丽的海南岛。
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那里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岛上有许许多多的橡胶园、椰子园和热带植物园、腰果、咖啡、芒果、荔枝,在不同的季节里挂满了枝头;海参、海龟、大龙虾等名贵水产bú jì qí shù;铁矿、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蕴藏量也非常丰富。
海南岛上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高高的.五指山挺立在海南岛中部,山上热带林木郁郁葱葱,四季cháng qīng。由山间小溪汇成的万泉河滔滔奔流,浇灌着两岸的农田。地处最南端的“天涯海角”,海天一色,美丽zhuàng guān()。旅游胜地牙龙湾海滩,有七千多米长。yíwàngwú jì( )的海滩,沙白如银。各种颜色的贝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眺望大海,风和海浪好像在海面上嬉戏追逐,溅起千万朵白莲般的浪花。海潮哗哗,鱼帆点点,景色十分迷人。
海南岛的椰林风光最逗人喜爱。你看,海滩上那一片片的椰子林,如同一道道绿色的屏障,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椰子树,树形奇特,树干没有分枝,树梢上的绿叶像一把撑开的大伞。伞下果实累累,海风吹过来,绿叶摇摆,仿佛在向人们招手。
每当清晨或傍晚,你坐在沙滩的礁石上,面对着大海,听着海浪拍打的声音,望着海上红日东升或落日西沉的奇景,你一定会高歌一曲,赞美这秀丽的海南风光。
1.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曲qū()qǔ()
参考答案:曲折; 歌曲
2.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藏zàng()cáng()
参考答案:宝藏; 躲藏
3.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参 cān ()shēn()
参考答案:参加; 人参
4.按要求写词语。
反义词:喜爱() 丰富()
近义词:赞美() 眺望()
参考答案:讨厌; 贫乏 ; 赞叹; 远望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章第二自然段中讲了海南岛物产丰富。作者是从三个方面来讲的:、、。
(2)文章第三自然段作者描写了海南岛、、、四个景点的风光,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3)文章中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参考答案:水果; 名贵水产 ; 矿产资源 ; 五指山; 万泉河 ; “天涯海角” ; 牙龙湾海滩 ; 海南岛上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 ; 海南岛的椰林风光最逗人喜爱。
篇5:小升初语文《南海明珠》阅读答案
小升初语文《南海明珠》阅读答案
在我国南海的万里碧波上,有一颗灿烂的明珠,它就是fù ráo( )美丽的海南岛。
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那里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岛上有许许多多的橡胶园 椰子园和热带植物园,腰果 咖啡 芒果 荔枝 在不同的季节里挂满了枝头 海参海龟 大龙虾等名贵水产bú jì qí shù( ) 铁矿 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蕴藏量也非常丰富
海南岛上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高高的五指山挺立在海岛中部,山上热带林木郁郁葱葱,四季cháng qīng( )。由山间小溪汇成的万泉河tāo tāo( )奔流,浇灌着两岸的农田。地处最南端的天涯海角,海天一色,美丽zhuàng guān( )。旅游胜地牙龙湾海滩,有七千多米长,一望无际的海滩,沙白如银,各种颜色的贝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眺望大海,风和海浪好像在海面上嬉戏追逐,溅起千万朵白莲般的浪花,海潮哗哗,渔帆点点,景色十分迷人。
海南岛的椰林风光最逗人喜爱。你看海滩上那一片片的椰子林,如同一道道绿色的屏障,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椰子树,树形奇特,树干没有分枝,树梢上的绿叶像一把撑开的.大伞,伞下果实累累,海风吹过来,绿叶摇摆,仿佛在向人们招手。
每当清晨或傍晚,你坐在沙滩的礁石上,面对着大海,听着海浪拍打的声音,望着海上红日东升或落日西沉的奇景,你一定会高歌一曲,赞美这秀丽的海南风光。
1、根据文中的拼音在括号里写词语。
2、给文章第二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
3、写出近义词或反义词。近义词:赞美( ) 眺望( ) 反义词:喜爱( ) 丰富( )
4、多音字组词。 参cān ( )shēn ( )藏 zàng( )cáng( )曲qū( )qǔ( )
5、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查带点的字 部首查字 音序查字 字典里的解释 应选
部首 再查几画 音序 音节
郁郁葱葱 ①树木丛生 ② 忧愁 ③有文采 ④形容香气
果实累累 ①积累 ②疲功 ③屡次 ④接连成串
一望无际 ①交界或*边的地方 ②彼此之间 ③时候④当适逢其时
6、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文章第二自然段中讲了海南岛物产丰富。作者是从三个方面来讲的:① ② ③
(2)文章第三自然段作者描写了海南岛 、、、、的风光,是围绕第 句话写的。这句话与其他几句是 关系。
7、文章中第 自然段的结构相同,都是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段落。
8、读文中划“ ”的句子,用带点的词造句。
① 逗人--
② 面对……听着……望着……
篇6:月习册的南海明珠答案
南海明珠原文
在我国南海的万里碧波上,有一颗灿烂的明珠,它就是fù ráo( )美丽的海南岛。//
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那里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岛上有许许多多的橡胶园、椰子园和热带植物园。 腰果、咖啡、芒果、荔枝,在不同的季节里挂满了枝头 海参、海龟、大龙虾等名贵水产bú jì qí shù( ) 铁矿、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蕴藏量也非常丰富
海南岛上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高高的五指山挺立在海岛中部,山上热带林木郁郁葱葱,四季cháng qīng( )。由山间小溪汇成的万泉河tāo tāo( )奔流,浇灌着两岸的农田。地处最南端的天涯海角,海天一色,美丽zhuàng guān( )。旅游胜地牙龙湾海滩,有七千多米长,一望无际的海滩,沙白如银,各种颜色的贝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眺望大海,风和海浪好像在海面上嬉戏追逐,溅起千万朵白莲般的浪花,海潮哗哗,渔帆点点,景色十分迷人。
海南岛的椰林风光最逗人喜爱。你看海滩上那一片片的椰子林,如同一道道绿色的屏障,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椰子树,树形奇特,树干没有分枝,树梢上的绿叶像一把撑开的大伞,伞下果实累累,海风吹过来,绿叶摇摆,仿佛在向人们招手。//
每当清晨或傍晚,你坐在沙滩的.礁石上,面对着大海,听着海浪拍打的声音,望着海上红日东升或落日西沉的奇景,你一定会高歌一曲,赞美这秀丽的海南风光。//
篇7:月习册的南海明珠答案
1.给文中的拼音选择正确的词语。
zhuàng guān
A.壮观
B.装罐
正确答案:A
2.给文中的拼音选择正确的词语。
tāo tāo
A.涛涛
B.滔滔
正确答案:B
3.给文中的拼音选择正确的词语。
cháng qīng
A.常青
B.长青
正确答案:A
4.给文中的拼音选择正确的词语。
bú jì qí shù
A.不及骑术
B.不计其数
正确答案:B
5.给文中的拼音选择正确的词语。
fù ráo
A.付饶
B.富饶
正确答案:B
6.给文章第二自然段空白处选择最恰当的标点。
腰果、咖啡、芒果、荔枝,在不同的季节里挂满了枝头 海参、海龟、大龙虾等名贵水产bú jì qí shù( ) 铁矿、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蕴藏量也非常丰富
A.;;。
B.。。。
C.,,。
正确答案:A
7.文章第二自然段中讲了海南岛物产丰富。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讲的?
A.树木、花草、矿产
B.水果、河流、山川
C.水果、水产品、矿产
正确答案:C
8.文章第三自然段作者描写了海南岛( )、( )、( )、( )的风光,是围绕第( )句话写的。这句话与其他几句是( )关系。
A.五指山、万泉河、夏隆湾、天涯海角,第一句话,并列
B.五指山、万泉河、牙龙湾、天涯海角,第一句话,总分
C.五指山、大渡河、牙龙湾、天涯海角,最后一句话,总分
正确答案:B
篇8:《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7月1日,中华人敏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这一天,将作为人们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香港回归是祖国经济强大、国力增强的表现,为了纪念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教材选编了这篇课文。课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香港的繁华和美丽。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本课是略读课文,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与同学的讨论交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不做过多的讲解。本篇课文所需课时为一课时 40分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人们把香港称为“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在了解香港历史的基础上,感受今日香港的美丽和繁华,使学生了解从不同侧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逻辑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
·理解课文是分几方面来介绍香港的。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与同学的讨论交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年级学生几乎没有人去过香港,但通过电视或报刊等对香港会有些了解。学生家庭条件相对困难,学生本身对信息技术比较陌生,所以学习课文来可能会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但学生阅读兴趣和表达的愿望比较强烈,这一点非常值得教者关注。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畅所欲言
1、播放《东方之珠》的乐曲,引导学生说出乐曲的名字和乐曲所赞美的地方,随后板书课题。
2、播放香港回归的课件,师配课件解说:……197月1日,香港就像一个离开祖**亲怀抱的孩子,终于重新回到了祖国妈妈的怀抱,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她的名字!继续出示课件中国地图。这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香港在这,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资料,谁能说说,你对香港有什么了解?
二、自主学习诵读体验
1、提问:这是一略读课文,你们打算怎样学习呢?
师给予必要的提示,出示文字课件:略读课文的一般学习方法(1)先参照提示独立阅读、思考,发表阅读感受;(2)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或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词、句、段落,也可以是写法的,读一读,画一画,大家交流。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汇报自己的阅读收获:
①引导开火车式读文。
②汇报主要内容,师板书。
③学生汇报,教师要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出示重点的词、句、段落课件,因势利导,机动展示,并引导理解,以多种形式指导感情朗读。鼓励学生多积累。
④鼓励学生试着运用课文中的好词或“一会儿……一会儿……”“有时……有时……”或比喻进行口头造句。
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有疑难的地方。
三、拓展研读 尝试运用
1、师再次播放课件:香港风光片(配乐),指名上台扮演导游向同学们介绍香港。
2、每介绍一个地方后,师生要及时进行评价。并对介绍特别精彩的学生给予“导游小精灵”的称号。
篇9:《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培养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璀璨的明珠”的内涵,了解香港的过去、现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香港。
3.进行段的训练,读懂重点自然段意思。学习围绕一句话写段,进行小练笔。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璀璨的明珠”的内涵。
一、释题导入
1、示题,理解
2、指名读,正音;齐读
3、理解“璀璨”。从题目可以看出香港是怎样一个地方?
是的,香港素来有“东方之珠”的美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领略香港这颗璀璨明珠的魅力,赶紧打开书94页。
二、初读感知
1、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谁能响亮地将这篇课文的学习要求读给大家听?
2、请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香港的?
3、指名汇报,师伺机板书。
三、合作品读
1、接下来将学习时间留给四人小组,请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下面的任务:(出示)
1.香港的商品、美食、海洋公园、夜景堪称“世界之最”,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呢?
2.每人选定其中的一个方面,朗读有关内容,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课外收集的资料设计导言词;
2、小组准备
3、小组上台汇报,评议
4、小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香港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资料链接:可是,香港这颗明珠也有一段苦难的历史。(课件出示)
四、拓展延伸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像香港这样闪耀着明珠般光芒的美丽繁华的地方还有很多。现在,让我们模仿课文先总后分的形式,选取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的一个方面来夸一夸、赞一赞。
《香港,璀璨的明珠》反思
《香港,璀璨的明珠》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我给这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是:
读懂课文,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培养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璀璨的明珠”的内涵,了解香港的过去、现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香港;
3.进行段的训练,读懂重点自然段意思。学习围绕一句话写段,进行小练笔。教学重难点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璀璨的明珠”的内涵。在课堂教学实施中,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相融合,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分别介绍香港的商品、美食、海洋公园、夜景。整堂课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投入,达到了我预设的教学目标。
篇10:南海上的明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借助旁批,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感受海南岛的富饶美丽。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介绍海南岛的文字、图片资料,录音: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
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到海南岛的位置,有条件的学生可搜集有关介绍海南岛的图片和资料。
教材简析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这首优美的歌曲激起了多少人对海南岛的向往。《南海上的明珠》这篇批读课文,以优美的语言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海南岛的美丽和富饶。课文先叙述海南岛的美丽富饶,再具体介绍了海南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在介绍风景优美时,特别介绍了海南岛迷人的椰林风光,展示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文章层次清楚,结构严谨,语言生动、准确、优美,极富感染力,易激起学生对海南岛的向往之情。2~4段分别有一个总起句,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教学的重难点是:抓住课文的重点句感受海南岛的富饶美丽。学习作者抓住海南岛的特点用准确的词句进行描绘的方法。学习课文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教学设计参考
一、激趣引入,初步感受
1.欣赏音乐:《请到天涯海角来》。
2.揭题:孩子们,歌中介绍的天涯海角就在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地方海南岛,想去游一游吗?让我们一起到南海上的明珠海南岛上去观光吧!
3.师生相互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直观感受海南岛的美丽富饶。
二、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出生字及不理解的词语,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学生互相交流认字情况。
3.学生分段读课文,互相评议、正音。
4.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和各段的意思。
5.学生相互质疑、答疑、筛选问题。
三、精读课文,入情入境
1.整体感知:学习第1段。
(1)自读第1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欣赏图片:感知万里碧波和富饶美丽。
(3)指导朗读,体会万里碧波上的明珠海南岛的富饶美丽。
2.图文赏析:学习第2段。
(1)欣赏橡胶园、椰子园和热带植物园等图片,鼓励学生自由交流欣赏后的体会。
(2)欣赏海南岛在不同季节里硕果挂满枝头的丰收图和各种名贵水产图片。
图文结合,读第2段,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海南岛的物产丰富。
(3)再鼓励学生选用喜欢的方式朗读第2段,读出自己的感受,进一步感受海南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3.读悟结合:学习第3、第4段。
自读自悟学习第3段。
(1)读读、勾勾、悟悟:这个段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2)背一背: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背一背。
(3)鼓励学生交流学习这个段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
(4)诵读第3段,小结:这个段从五指山的热带雨林、滔滔奔流的万泉河、美丽壮观的天涯海角、旅游胜地亚龙湾海滩等几方面为我们展现了海南岛的美景。
自主学习第4段。
(1)用学习上一段的方法读读、勾勾、悟悟、背背,自学第4段。
(2)分组学习,讨论交流。
(3)全班讨论,教师相机点拨。
对文中重点词句的感悟、体会等,可借助音像画面,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如教学句子:你看海滩上那一片片的椰子林,如同一道道绿色的屏障。
a.出示椰子林的画面,体会屏障;
b.让学生自己说说将椰子林比喻成屏障好在哪里。
c.想象情景,指导朗读。
(4)找出这个段中你最喜欢的语句背一背。
自主学习第5段。
朗读第5段,领略海南岛清晨和傍晚的美景,感受作者对海南风光的赞美之情。
四、总结全文,主动积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本文,赞美海南岛的美丽富饶。
2.选择喜欢的词、句、段,读一读,背一背,并摘录下来。
五、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欣赏家乡的美景,夸一夸自己的家乡(先说后写)。
板书设计参考:
南海上的明珠 明珠 橡胶园、椰子园、热带植物园 (多)
海龟、鲍鱼等名贵水产 (不计其数)
铁、石油、天然气 (蕴藏量丰富)
五指山 挺立
万泉河 奔流
天涯海角 壮观
亚龙湾海滩 迷人
椰林风光 惹人喜爱 土地肥沃
物产丰富 气候宜人
风景优美 高歌
赞美
总写 分写 总写
篇11:《香港,璀璨的明珠》的教学设计
《香港,璀璨的明珠》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⒈能借助拼音读通读懂课文。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⒊学习收集资料。
课前准备
⒈搜集与香港有关的文字、图片。
⒉制作香港风光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香港吗?香港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城市,在他的身上有着一段不平常的历史。早在1842年香港被英国占领,直到香港才回到祖**亲的怀抱。
19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抖落掉历史的尘埃,翩然回归祖国。香港回归是祖国经济强大、国力增强的表现。
如今的香港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为此,香港又被人们称“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
二、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⒈板书课题
⒉解释课题:人们把香港比做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表示人们对香港的喜爱。
⒊香港为什么值得人们的珍爱呢?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⒈出示自读要求
⑴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⑶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香港的那几个地方?
⒉按要求自读课文
⒊检查自读情况
⑴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⑵开火车逐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⑶回答: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香港的那几个地方?(香港的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和夜景)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⒉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①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香港被称为“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②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课文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③讨论交流
五、交流汇报,质疑问难
⒈交流收获
⑴重点汇报“香港为什么被称为‘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生依据课文及课前收集的香港的图片及资料汇报,师相机板书: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天地、灯的海洋……
⑵师生交流中,相机解决学生自读时所提出的问题。
⒉质疑问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
二、诵读体验
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特别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有读懂。
⒉诵读展示: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段,其他同学参与评价。
⒊说说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⒋师生共同释疑。
三、理清结构
⒈默读课文,感知结构
⒉交流归纳
⑴板书:总→分→总
师:课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香港的美丽和繁华。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从地理位置、贸易、金融、商业、服务等方面简要介绍香港,第二到第五自然段分别从香港的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和夜景具体介绍香港的繁华和美丽,第六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主题,赞颂了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
⑵中心:这篇课文通过介绍香港的美丽和繁华,赞颂了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激发了我们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⒊总结: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抖落掉历史的尘埃,翩然回归祖国。香港回归是祖国经济强大、国力增强的表现。为了纪念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感情,教材选编了这篇课文。
四、拓展迁移
⒈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展开想象,把下面的话写具体。
⑴香港真是个“万国市场”。
⑵香港真是个“ ”。(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⒉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知识?
如:①香港的航运中心。②香港是金融中心。③香港是贸易中心。
⒊香港这样美丽,可是还有很多人没有去香港旅游过。你能给他当小导游,向他介绍一下香港的一个景点吗?(让学生选择一个方面,带着自己的准备的图片、资料为小伙伴们进行介绍。注意要指导好学生做导游的一些术语和礼仪。)
⒋尝试练笔
仿造你喜欢的自然段的写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写一段话。
附:参考资料
⒈香港的历史: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1997年6月30日期满。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三大任务而奋斗。邓小平提出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的构想。同时,随着1997年的日益临近,英国方面不断试探中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在这种情况下,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根据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归还中国,开设特别行政区,它是中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保持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内不变。
⒉香港简介:香港地处中国的南大门,位于珠江三角洲南部。它的地名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人说是因岛上曾有一条香江而得名,也有人说古时此地因运销内地生产的香料才有其称。它由香港岛、大屿山岛、九龙半岛和周围230余个岛屿组成。面积1092平方千米,人口六百三十多万。
香港经济以制造业、金融业、旅游、房地产业为四大支柱,形成了以纺织制衣、电子、钟表、塑料、电器等为主的出口加工工业体系,产品出口值居世界首位的有制衣、玩具、钟表等。香港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海空交通中心,自由贸易港,也是功能齐全的国际金融的中心,香港是名副其实的“东方之珠”。
回归后的香港,保持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势头。截至6月1日,共有3237家海外企业在香港设立地区办事处,创下来最高记录。其中944家在港设立亚洲区总部,2293家设立驻港办事处。
至20,香港外汇资产为全球第三,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内地,达到1112亿美元。
年,香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为世界第一,达1800万标准箱,比 增加 400多万标准箱。
从2001年4月至4月,进出香港国际机场的`旅客人数达 3 300万人次,货运量为 215.5万吨,均居世界前列。
20世纪90年代初,因担心“一国两制”而移民海外的港人,已从世界各地返回香港,至205月已达40多万人。
截至年5月,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的港人,已获得112个国家和地区免签证入境待遇;同时,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也可免签证进入香港。共有100多个国家在香港设立了包括领事馆在内的官方和半官方机构。
⒊海洋公园:位于香港岛黄竹坑南朗山,于1977年1月正式开放。公园占地86公顷,主要包括山下、山顶及大树湾。海洋公园是东南亚最大的娱乐消闲中心,它依山傍海集海洋奇观与游乐设施于一体,是香港居民最佳消闲去处,更是大陆及国外游客旅游香港的必到之地。每年游客达200多万。游人可利用吊车和扶手电梯往来公园各个景点,透过玻璃设备,可欣赏美丽的珊瑚。新奇的节目有海豚和杀人鲸的表演,并有高空跳水。此外,可观看海豹和企鹅,走访百鸟居、鲨鱼馆和蝴蝶屋。
⒋词语
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
物美价廉―物品好价钱便宜。
佳肴―精美的菜肴。
一应俱全―指应该具备的统统都有。一应:所有的一切。
大饱口福―能吃饱好东西的福气(含诙谐意)。
胜地―有名的风景优美的的地方。
举世闻名―全世界都能听到其名声。形容名声极大。
夜幕降临―天黑了的时候。夜幕:在夜间,景物像被一幅大幕罩住一样。
五颜六色―指多种颜色,引申指各色各样。
奔流不息―水急速地流而停止
五洲四海―泛指四面八方,全国各地。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港口―在河、海等的岸边设有码头,便于船只停泊、旅客上下和货物装卸的地方。有的港口兼有航空设备。
美食―精美的饮食。
清澈―水清而透明。
出色―特别好,超过一般。
港湾―便于船只停泊的海湾,一般有防风、防浪设备。
霓虹灯―灯的一种,把氖或氩等稀有气体填充在真空的玻璃外壳中制成通电发出红色、蓝色或其它颜色的光。多用作广告灯或信号灯。
光彩夺目―颜色和光泽鲜艳耀眼。夺目:耀眼。
篇12:《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生词。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香港。
3、指导学生理解“东方之珠”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在阅读中了解香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香港。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香港,指导学生理解“东方之珠”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香港。
课前准备
一、预习:
1、收集有关香港的资料。
2、通读全文,自学生字词,对字词、内容质疑。
二、有关香港回归片段的资料片。
三、地图、生字词卡片。
四、紫荆花图案。
课时计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板书课题,揭题激趣。
2、引导学生汇报课前所收集的有关资料。
3、观看有关香港回归片段的资料片。
4、师结合地图导入:香港曾经被英国强行租用了99年,于1997年7月1日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代表区花是紫荆花。
二、初读感知
1、出示生字词卡片,读词正音。
2、自由读文,要求读得正确、较流利,并找出不理解的字词。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4、字词质疑,小组讨论共同答疑。
5、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师:请同学们说出无法解决的字词。
生1:亚太地区。
师:(结合地图理解)亚洲及太平洋地区。
生2:贸易。
师:进行商业活动。
生3:琳琅满目。
师: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
生5:物美价廉。
师:物品好,价格低廉。
生6:粤。
师:广东省的简称。
生7:佳肴。
师:精美的菜肴。
生8:一应俱全。
师:形容很齐全。
生9:大饱口福。
师:形容吃得很痛快,过瘾。
生10:举世闻名。
师:全世界都能听到名声。
生11:奔流不息。
师:来来往往不停息。
生12:璀璨。
师: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三、再读理解
1、指名分节读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全班交流:通过自学,你了解到香港什么情况?
生1:香港是个著名的港口,世界各地的.商人都乐意来此做生意。
生2:在香港有各地的美食,让人大饱口福。
生3:香港是个旅游胜地,有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
生4:晚上,香港成了灯的海洋。
生5:香港是亚太地区的航运,贸易和金融中心。
四、细读加深
1、自由读文,在通读的基础上,选择感兴趣的细读。
2、分小组学习交流。
3、全班交流。
五、指导朗读
1、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香港这颗东方之珠深深的感情一起朗读全文。
2、喜欢的部分请站起来有感情地朗读。
六、总结全文
1、讨论:在你眼中,这是个的香港。
2、师小结:香港作为,成为被称为“”,
让我们为祖国有这么一个繁荣昌盛的特别行政区而自豪吧!
七、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有感情、仔细地再读一读课文,然后写一写。
读了第2节,我觉得香港。
读了第3节,我觉得香港。
读了第4节,我觉得香港。
读了第5节,我觉得香港。
读了全文,我觉得。
板书设计: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夜景迷人
篇13:《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课文。
2、理解词语“琳浪满目、物美价廉、一应俱全、璀璨”能仿照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学会围绕中心句写几句话。
3、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教学难点:
课文时略读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同学的讨论交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新课:
1、播放《东方之珠》引入新课。
2、师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二、创设情景,学生自主学习: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了解各段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说说自己知道哪段主要写的什么。
3、创设情景,鼓励学生当小导游,带领大家去香港游览。
1)从第一片自然段中知道了“东方之珠”的是香港。香港在祖国的南端……
2)第二自然段中介绍了香港的市场是一个“万国市场”。(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3)激发朗读,欣赏图片,加深印象。
4)学生当小导游介绍“美食天堂”的香港。(引:香港我们领略了香港的繁华,认我们去看看香港有什么好吃的。)
5)人们为什么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读后、看图交流。
6)学生介绍“香港还是一个旅游胜地”。
7)你觉得香港的海洋公园好玩吗?为什么?
(因为公园里有海豚和海狮出色的表演,一会儿……有时……有时……)
8)当小导游带大家参观香港的夜景。
(1)每当夜幕降临,整个香港流光溢彩,显得更加美丽繁华。
(2)自由朗读看看书上怎样写灯的`。(灯的海洋)
a.用“﹏”勾出中心句。用“=”勾出中心词
b.“灯的海洋”从何看出来。读好比喻句。
c.你得香港怎么样?(用了一个描绘、美丽、漂亮、繁华都可,师相书:美丽。)
9)香港的海洋公园是那样的迷人,街市是那样的繁华,每一个人都禁不住由衷地赞叹。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小结全文,升华感情:
1、师小结:这颗“东方之珠”在离开祖**亲怀抱一百年后终于在7月1日,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期盼是回来了,我们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香港的热爱之情。
课后反思: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觉得阅读真的很有魅力,它可以使人们原本陌生的认知变得丰富,它留给了读书的人更多的想象空间,所以在课后,学生激动的说道:“香港好美,香港真好,有机会我一定要去那里看看。”
篇14:《华北明珠白洋淀》的教学设计
《华北明珠白洋淀》的教学设计
石家庄市裕华区方北小学 史晔聪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十六个生字,认识其中的多音字“华”,正确书写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白洋淀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白洋淀的向往和喜爱之情。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教师介绍华北平原(出示地图):这就是华北平原,这里土壤肥沃,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高粱、谷子和甘薯等粮食作物,还有棉花、花生、芝麻、大豆和烟草等经济作物。而且,矿产资源丰富,水果种类众多。华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粮棉油的生产基地。在华北平原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
2.板书课题,齐读。
3.引导学生自由质疑,学习新课。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的一颗明珠,要了解白洋淀,不能离开华北平原,华北平原在这里是烘托的作用。先使学生了解华北平原的简单知识,为学生进一步了解华北明珠――白洋淀提供了背景资料,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读文,整体感知
师:刚才很多学生提出了自己想知道的问题,那么,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读书。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或询问别人,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指名认读。
3.自由读,边读边想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4.班内交流识字的方法。指名读。
5.学生利用新认识的字词再读课文,勾画出自己不了解的词语。
6.班内交流。
初读的目的一是为下面的阅读教学做准备,二是对文中要求认识的字词形成初步的印象。
注意引导学生比较自己的识字方法和别人的识字方法哪种更好,学习使用最好的方法。
读懂文字是深入学习课文的第一步,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不了解的词语,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第二课时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师:我们上节课知道了华北明珠就是白洋淀,同学们还提出了这个问题――白洋淀为什么是华北明珠,我们这节课就来游览白洋淀,顺便解决这个问题。
1.学生默读课文,找答案。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1)第三段前部分
①指名学生读,其余学生想象: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②讨论,交流。
③出示荷叶荷花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④指名配乐朗读这些句子。
(2)第三段后部分: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②引导学生谈论,你还看到了什么?
③教师出示视频短片,问学生你还看到了什么?
④询问学生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学生读出这样的感受。
(3)第四段
①师:自由地读读第四段,白洋淀又是怎样的特别呢?
②全班交流,指导学生朗读。
(4)师:我们自白洋淀尽情的游览归来,你会怎样向别人称赞它?
课堂伊始,抓住了主要问题引领学生全文的学习,又以游览的形式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感性的游览、欣赏的同时有理性的收获。
学生通过读文、想象把语言文字转化成了形象,在头脑中出现了文字描述的景色,进而通过这个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仿佛身处其中。
课文中只描写了荷叶荷花的多和颜色,这个环节的设计,丰富了文本,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朗读是把书本上的文字转化成内在的内容,再通过想象把文字转化成形象,因为这是一幅联动的画面,所以用视频短片来印证。又通过短片,丰富了隐含在文字中的白洋淀的物产丰富,渔民的喜悦,使学生易于感受。
这个环节,既有前面环节的沉淀积累,又为学生了解白洋淀之后生发激情创设了倾吐的机会,是全文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升华。
(四)课外阅读,拓展延伸
1.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白洋淀的其他的资料。
2.阅读孙犁的《白洋淀纪事》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语言积累,发展语感。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
篇15:《南海上的明珠》的教学设计
《南海上的明珠》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运用。
2、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海南岛的富饶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感受海南岛的神奇与美丽。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收集有关介绍海南岛的图片和资料。
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到海南岛的位置;收集有关介绍海南岛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初步感受
1、欣赏音乐:《请到天涯海角来》。
2、师谈话揭题:孩子们,歌中介绍的天涯海角就在我们今天要了解的地方海南岛上。要体验海南岛的神奇与美丽,当然百闻不如一见。同学们想身临其境去领略一下海南岛的风光吗?让我们一起踏上南海上的明珠海南岛。
二、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及不理解的词语,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学生互相交流认字情况。
3、学生分段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正音。
4、通读全文,在了解课文大意和各段意思的基础上交流看到了哪些景物,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三、学习第一段,整体感知
1、自读第1段,说说第1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欣赏图片:感知万里碧波和富饶美丽。
3、指导朗读,体会万里碧波上的明珠海南岛的富饶美丽。
四、图文结合,学习第2段
1、(课件显示)欣赏橡胶园、椰子园和热带植物园的图片,让学生交流欣赏后的体会。
2、(课件显示)欣赏海南岛在不同季节里硕果挂满枝头的美景图和各种名贵水产等图片。图文结合,引导学生体会海南岛的物产丰富。
3、再读第2段,读出自己的感受,进一步感受海南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五、读悟结合,精读第3、4段
1、自读自悟学习第3段:
(1)可用读读、勾勾、悟悟的方法学习,说说本段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交流体会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2)背一背: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背一背。
(3)鼓励学生交流学习本段的收获和体会。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
(4)赏读全段并小结:本段从五指山的热带雨林、滔滔奔流的万泉河、美丽壮观的天涯海角、旅游胜地亚龙湾海滩等几方面为我们展现了海南岛的美景。
2、自主学习第4段:
(1)可用学习上一段的方法读读、勾勾、悟悟、背背自学本段。
(2)讨论交流学习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对文中重点词句的感悟、体会等,可借助音像画面,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如教学句子你看海滩上那一片片的椰子林,如同一道道绿色的屏障。
(3)课件出示椰子林的画面,让学生在看看议议中体会屏障。
(4)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体会课文将椰子林比喻成屏障好在哪里。
(5)想象情景,指导朗读。
(6)鼓励学生找出本段中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背一背。
六、总结全文,主动积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赏读本文,赞美海南岛的美丽富饶。
2、鼓励学生选择喜欢的词、句、段,或勾画,或摘录,或读,或背。
七、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欣赏家乡的美景,夸一夸自己的家乡。(先说后写)
篇16:《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12个四字词语。学习运用课文中4-6个四字词语说一段话。知道香港是 我国南海之滨璀璨的明珠。
教学重点:
理解12个四字词语,尝试运用4-6个四字词语说一段话。
板书设计
★ 南海阅读及答案
★ 的我爱家乡演讲稿
★ 我爱家乡演讲稿

【《南海上的明珠》的教学设计(通用16篇)】相关文章:
夏侯贪鄙文言文阅读2024-01-01
各地旅游广告语2022-09-21
香港之夜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2022-11-03
李商隐锦瑟赏析2023-05-11
普陀山上的南海观音-一个好地方作文600字2022-05-06
《锦瑟》诗意象的作用2022-12-15
高明旅游形象的标语2022-05-18
徐州城市的宣传口号2022-04-29
皖南的一颗明珠石台400字作文2023-04-27
关于诗人李商隐的故事随笔:锦瑟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