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贪鄙文言文阅读

时间:2024-01-01 07:58:2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夏侯贪鄙文言文阅读(集锦7篇)由网友“bubymm”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夏侯贪鄙文言文阅读,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夏侯贪鄙文言文阅读

篇1:夏侯贪鄙文言文阅读

【原文】

益州新昌令夏侯彪之初下车,问里正曰:“鸡卵一钱几颗?”曰:“三颗。”彪之乃遣取十千钱,令买三万颗,谓里正曰:“未须要,且寄鸡母抱之,遂成三万头鸡,经数月长成,令县吏与我卖,一鸡三十钱,半年之间成三十万。”又问:“竹笋一钱几茎。”曰:“五茎。”又取十千钱付之,买得五万茎。谓里正曰:“吾未须笋,且向林中养之。至秋,竹成,一茎十钱,成五十万。”其贪鄙不道,皆此类。

(选自唐·张鷟《朝野佥载》)

【参考译文】

(唐朝时)益州新昌县令夏侯彪之刚来上任时,下车问一个里正说:“这地方鸡蛋一文钱买几只?”里正回答说:“能买三只。”夏侯彪之听了后,派人取来一万文钱交给里正,让里正代买三万只鸡蛋。说:“我不马上要这三万只鸡蛋。先将鸡蛋放在你这里,用母鸡孵化成三万只鸡崽,过了几个月长成大鸡后,我让县吏为我卖了它们。一只鸡卖三十文钱,半年期间,我就可以积攒成三十万钱。”夏侯彪之又问竹笋一文钱能买几根?里正回答说:“能买五根。”于是又取钱一万文交给里正,让里正代他购买竹笋五万根。并对里正说:“我并不须用这些竹笋;暂且放在竹林中让它生长,到秋长成成竹,一根卖钱十文,就可以积成五十万文钱。”这位夏侯彪之县太爷,他的贪婪成性、卑鄙无耻,就是这个样子啊!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令:县令 ②遣:派遣 ③令:让,叫 ④付:交给 ⑤类:这一类

3.“之”在古汉语中常作代词,指出下列“之”指代的具体内容。

①且寄鸡母抱之 “之”指代

②又取十千钱付之 “之”指代

③且向林中养之 “之”指代

答:①三万颗鸡蛋 ②里正 ③五万茎竹笋

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夏侯彪之的举止: 。

答:贪得无厌

篇2:夏侯贪鄙文言文翻译

夏侯贪鄙文言文翻译

【原文】

益州新昌令夏侯彪之初下车,问里正曰:“鸡卵一钱几颗?”曰:“三颗。”彪之乃遣取十千钱,令买三万颗,谓里正曰:“未须要,且寄鸡母抱之,遂成三万头鸡,经数月长成,令县吏与我卖,一鸡三十钱,半年之间成三十万。”又问:“竹笋一钱几茎。”曰:“五茎。”又取十千钱付之,买得五万茎。谓里正曰:“吾未须笋,且向林中养之。至秋,竹成,一茎十钱,成五十万。”其贪鄙不道,皆此类。

(选自唐·张鷟《朝野佥载》)

【参考译文】

(唐朝时)益州新昌县令夏侯彪之刚来上任时,下车问一个里正说:“这地方鸡蛋一文钱买几只?”里正回答说:“能买三只。”夏侯彪之听了后,派人取来一万文钱交给里正,让里正代买三万只鸡蛋。说:“我不马上要这三万只鸡蛋。先将鸡蛋放在你这里,用母鸡孵化成三万只鸡崽,过了几个月长成大鸡后,我让县吏为我卖了它们。一只鸡卖三十文钱,半年期间,我就可以积攒成三十万钱。”夏侯彪之又问竹笋一文钱能买几根?里正回答说:“能买五根。”于是又取钱一万文交给里正,让里正代他购买竹笋五万根。并对里正说:“我并不须用这些竹笋;暂且放在竹林中让它生长,到秋长成成竹,一根卖钱十文,就可以积成五十万文钱。”这位夏侯彪之县太爷,他的贪婪成性、卑鄙无耻,就是这个样子啊!

篇3:《贞观政要·贪鄙》阅读答案及译文

《贞观政要·贪鄙》阅读答案及译文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可为笑。帝王亦然,恣情放逸,劳役无度,信任群小,疏远忠正,有一于此,岂不灭亡?隋炀帝奢侈自贤,身死匹夫之手,亦为可笑。”

贞观四年,太宗谓公卿曰:“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天非不高,地非不厚,朕常兢兢业业,以畏天地。卿等若能小心奉法,常如朕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

贞观六年,右卫将军陈万福自九成宫赴京,违法取驿家麸数石。太宗赐其麸,令自负出以耻之。

贞观十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言:“宣、饶二州诸山大有银坑,采之极是利益,每岁可得钱数百万贯。”太宗曰:“朕贵为天子,是事无所少之。惟须纳嘉言,进善事,有益于百姓者。且国家剩得数百万贯钱,何如得一有才行人?不见卿推贤进善之事,又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惟道税鬻银坑以为利益。昔尧、舜抵璧于山林,投珠于渊谷,由是崇名美号,见称千载。后汉桓、灵二帝好利贱义,为近代庸暗之主。卿遂欲将我比桓、灵耶?”是日敕放令万纪还第。

(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

直接

B.朕常兢兢业业,以畏天地

敬服、敬畏

C.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

推举

D.后汉桓、灵二帝好利贱义

以……为贱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

为近代庸暗之主

B.贤者多财损其志

太宗赐其麸

C.有一于此,岂不灭亡

有益于百姓者

D.皆不能以此道求荣

令自负出以耻之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宗以明珠作比,告诫大臣们,生命是重要的,要爱惜,不可因一时贪念犯法丧身。

B.太宗引用“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意在告诫大家要向贤者学习,积累财富,不可像愚者一样贪财生过。

C.权万纪上言采矿一事被太宗批评,权万纪虽然曾经触犯过法律,但太宗最终还是赦免了他。

D.本文采用比喻论证、例证、引证等多种论证手法,生动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贪鄙,要像尧、舜、桓、灵一样,见称千载。

8.请用“∕”给下列文句断句(3分)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3分)

(2)恣情放逸,劳役无度,信任群小,疏远忠正。(3分)

参考答案

5.答案:C【解析】C举:检举、揭发。

6.答案:A【解析】A.均为结构助词,的。B.他的,作定语;他,作宾语。C.介词,可翻译为“在”;对。D.用;来。

7.答案:A【解析】B“意在告诫大家要向贤者学习,积累财富,不可像愚者一样贪财生过”理解有误,该句强调“多财”对贤者、愚者均有害;C“深得太宗的称赞”“曾经触犯过法律”“最终赦免了他”有误;D“要像尧、舜、桓、灵一样”有误,“桓、灵”没有“见称千载”。

8. 答案:断句: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说明:每错1处扣1分,多段漏段错段都算错。)

9. 答案:①群臣如果能够全力竭尽忠诚正直,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那么官职爵位立即就可以得到。采分点:“备尽忠直”“立至”各1分,大意1分。

②任性放纵逸乐,强迫百姓当差服役没有限度,信任小人,疏远忠诚正直的人。采分点:“放逸”“忠正”(形容词用作名词)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贞观初年,太宗皇帝对侍臣们说:“一个人(如果)手中有一颗明珠,没有不以之为贵重之物的,如果拿(它)去弹射鸟雀,这难道不是很可惜吗?何况人的性命比明珠更珍贵,见到金银钱帛不惧怕法律的惩罚,立即直接收受,这就是不爱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且不能拿去弹射鸟雀,何况更加珍贵的性命,竟用它来换取财物?各位大臣如果能够竭尽忠诚正直,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那么官职爵位立即就可以得到。一律不能用这种受贿的手段求取荣华富贵,随便就收受财物。赃物贿赂暴露以后,自身也将受到损害,确实是可笑的。帝王也是这样,任性放纵逸乐,强迫百姓当差服役没有限度,信任小人,疏远忠诚正直的人,犯有其中一件事,哪能不灭亡的?隋炀帝挥霍浪费钱财,过分追求享受,却自认为贤能,自身死在一介匹夫手里,也是很可笑的。”

贞观四年,太宗对公卿说:“我整天都不敢懈怠,不仅仅只忧念爱惜百姓,也想让你们能够长守富贵。天非不高,地非不厚,我长久以来小心谨慎地敬畏天地。你们如果能小心遵守法令,总是像我敬畏天地那样,这样不但百姓安宁,自己也可常得快乐。古人说:‘如果明智贤良的人财多了会影响他奋发向上的志向;如果愚笨的人有很多的钱财,那只会增加他们去犯错的机会’,这话可以深以为戒。如果徇私贪污,不但是破坏国法,伤害百姓,即使事情没有败露,心中怎能不常怀恐惧呢?恐惧多了也有因此而导致死亡的。大丈夫难道能为了贪求财物,而害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使子孙总是蒙受羞耻吗?你们应当深刻地思考这些话。”

贞观六年,右卫将军陈万福从九成宫去京城,他在驿站处违法取得几担麦麸。唐太宗知道后,就把这些麦麸赐给他,让他自己背出宫,以此来羞辱他。

贞观十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书说:“宣州、饶州的`大山里埋藏有银矿,如果把它们开采出来,可获得极大的收益,每年可向朝廷上缴钱数百万贯。”唐太宗说:“我贵为天子,这样的事知道得很多,现在,我需要的只是采纳对老百姓有益的忠言,推行对老百姓有益的善事。再说,国家积攒数百万贯钱,哪如得到一个有才行的人?你不推举贤能,表彰善事,也不揭发奸邪之人,肃清豪强,只知道上奏售卖银矿这些有关实利的事情。过去,尧舜把美玉扔在山林,把宝珠沉没在深渊,因此高尚的美名,流芳千古。后汉时,桓帝、灵帝重利轻义,是近世有名的昏聩之君。你这样做,是竟然想把我与桓帝、灵帝相比吗?”就在这一天,他下令将权万纪削官为民。

篇4:《贞观政要贪鄙》的阅读答案

《贞观政要贪鄙》的阅读答案

(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

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

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

既露,其身亦殒,实为可笑。

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

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固非谬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 />若能小心奉法,常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tan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水,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乃以博财物耶              博:增加

B.禄秩优厚                  秩:品级

C.规小得而大失者也          规:谋求

D.事觉自死                  觉:败露

答案 A

解析  博:换取、接受。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贪鄙”的恶果的一组是  (    )

①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    ②一朝彰露,禄秩削夺

③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      ④愚者多财生其过    ⑤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⑥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答案 B

解析  考查筛选文中信息要点和对文意把握的能力。③述蜀国灭亡,是“秦师随而伐之”造成。文中与题干中的“贪鄙”主要是针对人而言。④说明财物多给愚者造成的影响,并没有说是贪鄙带来的。⑥是说祸和福都是因为个人的所作所为而召来的,没回答“贪鄙”。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以明珠弹雀为喻,说明人不能“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贪图身外之物,而招来杀身之祸。

B.文章用“公仪休不受人鱼”和“秦惠王刻石牛置金伐蜀”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不可“规小得而大失”。

C.为主为臣的,如果能做到“小心奉法,常畏天地”,不仅能使百姓安宁,自身常获欢乐,还能使子孙后代感到荣耀。

D.文章最后以鸟贪高、鱼贪深而被获为警戒,要求“居高位,食厚禄”的官员们做到“履忠正,蹈公清”,这样才能避免灾害、长保富贵。

答案 D

解析  综合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D项“鸟贪高、鱼贪深而被获”有错,应该都是“贪饵故”而被人们捕获,此属混淆文意。

11.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

成现代汉语。

(1)用斜线(/)断句: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答案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解析  文言文断句是近几来兴起的一种题型。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文言文句读。虽说文言断句可寻找一些标志词,如者、也、曰等,但最主要还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断句。近几年重庆考题均考查文言断句,看起来难,但由于不是要求考生加标点符号,只是断句,事实上降低了难度,只要认真对待,得分并不是太难。

篇5:文言文“宋昭公出亡,至于鄙”阅读理解和答案

文言文“宋昭公出亡,至于鄙”阅读理解和答案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21-23题。(8分)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①,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④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

【注解】①鄙,边境。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③侍御:侍从妃子。④谄谀:奉承拍马。

21.下列加点词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宋昭公出亡(死亡) B.被服以立(通披,穿)

C.是以至此(因此) D.卒得反国(终于)

2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23.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说文中的宋昭公为什么会丧国。(2分)

参考答案:

21.A

22.作为国君离开自己的.国家失去社稷的原因,是因为奉承说好话的人多了。

23.《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齐王因为有太多的人奉承而受蒙蔽,宋昭公也是如此。

译文:宋昭公出外逃亡,到达了邻国,感慨说道: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我朝做官的千把人,干政事的时候,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圣明!侍者卫士数百人,披着衣服站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王长得美!朝内朝外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在宋君看来,做君王的之所以离开国家失掉社稷,是因为说谄媚话的人太多。所以宋昭公亡了国但是能够醒悟,最后得以重振国家。

篇6:文言文《蜀之鄙有二僧》阅读理解附答案

文言文《蜀之鄙有二僧》阅读理解附答案

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②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③不如蜀鄙之僧哉?

(节选自《为学》)

【注释】①鄙:边远的地方 ②去:距离 ③顾:难道

2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子何恃而往 ②越明年

25. 翻译句子:吾欲之南海,何如?

26.读了这段短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蜀之鄙有二僧阅读答案(略)

篇7:文言文阅读理解:愚公移山与蜀之鄙有二僧

文言文阅读理解:愚公移山与蜀之鄙有二僧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愚公移山

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阳,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4分)

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②汝之不惠 惠:

③帝感其诚 感: ④越明年 越: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

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诲/辍耕之垄上

11.翻译下面句子。(3分)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2.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13.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3分)

[答案]

9.①用箕畚 ②通慧,聪明 ③被感动 ④到、及

10.D(A.人称代词,他/表反问,可译为难道 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C.把/因为 D.都是去、往的意思。)

11.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汉阴陇断译错一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

12.A(愚公之妻只是有疑,而不是坚决反对。)

13.①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1分)②甲文以神话结尾,(1分)乙文以议论结尾。(1分)

《三国志·孟光传》阅读练习题及翻译

文言文阅读及参考译文

《王衍传晋书列传》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

《报孙会宗书》原文

高考文言文“羊祜”的阅读原文及译文

史记.滑稽列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杨修之死小说读后感

《出师表》阅读题答案

“马仙琕,扶风郿人也”阅读答案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夏侯贪鄙文言文阅读
《夏侯贪鄙文言文阅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夏侯贪鄙文言文阅读(集锦7篇)】相关文章:

《晋书·羊祜传》阅读答案及译文2023-05-05

郎朗的阅读答案2023-12-15

《后出师表》古文鉴赏2023-01-15

三国演义精彩片段+赏析作文2023-01-18

《智囊(选录)·胆智部·杨素》原文及翻译2023-01-07

马超字孟起阅读答案及翻译2023-06-12

归有光《世美堂后记》的阅读答案2024-05-10

课文杨修之死第三课时教学设计2022-05-02

《杨修之死》第三课时教学简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2023-04-07

典君陈留己吾人也阅读答案2022-09-09